首页 > 文章中心 > 噪声污染源监测

噪声污染源监测

噪声污染源监测

噪声污染源监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监测技术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噪声污染看不见,摸不着,是一种物理性污染,但它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却是不容小觑的。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环境噪声污染问题已日趋严重。因此研究城市环境污染及其监测技术,对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环境噪声污染概念及其特点

从生理学角度研究,只要是人们不需要并且可以令人产生厌烦的声音都是噪声。环境噪声污染,具体是指形成的环境噪声比国家规定的排放环境噪声标准高,并且对他人的正常学习工作造成干扰的现象。声音是人耳对物体振动产生的主观感受。从物理学角度分析,可以将声音分为两种,乐音与噪音。只要振动有规律的声音都叫做乐音;不同频率与强度的各种杂乱组合的声音称为噪声。噪声不但对人们的心情、工作学习造成影响,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危害。环境噪声污染属于能量污染,与其他工业污染相同,对人类环境造成了危害。

通过分析概念可知,噪声污染属于一种物理性污染,不同于其它化学污染,主要特点包含了:噪声污染具备了即时性。这一污染对污染物无法采集,当结束振动声源时,声音变化迅速消失,在环境中不断积累污染并且造成了长期的伤害;噪声是暂时性的,噪声源发声结束,噪声就消失。噪声可以带来非致命的、间接缓慢的危害。但是不能忽略其对人身心的影响;环境噪声源具有分散性分布特点,噪声形成了局限的影响范围。噪声污染还体现出了时空局部性与多发性、间接性等特点。综合分析,它不会形成能够采集的污染物,更加不会出现长期积累的污染。它可以产生间接的危害,并且属于缓慢的非另外,判断声音是否为噪声,不但取决于这一声音的响度,还取决于其频率、连续性以及信息内容,同时还和声音发出的主观意愿以及听到声音的心理情况相关。

2、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的不利影响

2.1、影响人类的健康、生活与工作

噪声对人类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损害听力。人类如果短时间处在高噪声的环境中,会感到双耳难受、头痛,但是这种短时间的伤害在休息之后就会恢复,不会造成持续性伤害。如果人类长期处在高噪声环境中,那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是不可逆的。不仅会严重损害听力,导致内耳器官出现器质性病变,更会破坏中枢神经、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进而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噪声污染在影响人类生理健康的同时,也影响了心理健康。在噪声污染环境中生活与工作,会使人感到心烦意乱,注意力无法集中,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给生活与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2.2、影响动物的健康

同样,噪声也会损害动物的听力功能,破坏动物的中枢神经、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影响动物的健康状态,会导致动物的生育能力降低、脱毛、甚至死亡。在长期的高噪声环境中,动物易产生焦躁情绪,而动物并不像人类那样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很可能会因此伤害人类,破坏周围的事物,造成严重的混乱。以机场飞机噪声为例,机场噪声会导致机场周围的蛋鸡养殖户遭受母鸡不下蛋的巨大损失,噪声扰乱了母鸡的正常生理系统,导致其无法产蛋,还会导致周围其他动物烦躁不安,行为失控。

2.3、影响社会的发展

城市环境噪声污染严重影响人类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导致人类的工作效率严重下降,影响生产的产品质量、完成的工作任务,最终导致创造的经济效益、社会财富也随之下降。城市环境噪声不仅影响人类,也会影响仪器设备和建筑物。当噪声超过一定分贝时,会严重损坏电阻、电容、晶体管等元件,影响仪器设备的精度,进而影响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会影响到企业制造的产品质量、科学研究的精确性,进而阻碍制造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高噪声会破坏建筑物的结构,使建筑物产生裂痕,造成安全隐患,进而影响到建筑物的销售情况,导致房地产贬值。总而言之,城市环境噪声污染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造成一连串的经济损失,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的监测技术

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日渐扩大,给居民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噪声监测就显得极为重要。只有利用有效的噪声监测技术,准确及时地采集各种环境噪声,才能据此采取具体的防治措施,降低环境噪声污染所造成的危害。然而城市环境噪声的特性决定了其监测的难度,对监测技术的要求也相应的提高。

3.1监测技术概述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现代生活与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城市环境噪声产生复杂,影响因素繁多,涉及到大量复杂的环境信息,并在不同的地点、时间处于动态的变化中。因此,监测点的选择、监测时间和监测方法也随不同的噪声监测内容而有所差异。要想保证优良的城市声环境,必须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手段。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的监测技术,解决了环境噪声污染信息难以监测、搜集的难题。

现在最主要的噪声监测技术是GIS和CDMAIX这两种信息检测技术。GIS具有有效采集城市环境噪声相关信息的功能,它能管理和储存有用信息,对环境噪声进行事前预测、事中分析以及事后评价,从而为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提供客观有效的数据。CDMAIX则是一种先进的承载业务,能够提供便捷的数据业务。环境监测部门在各监测点安设监测设备,通过CDMAIX传输监测数据。

3.2、常用的城市区域噪声控制方法

控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有很多方法,在实际的生活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主要有4种,分别是控制声源法、控制噪声污染的传播途径法、进行必要的有效的合理的城市规划以及加强噪声管理。首先是控制噪声源的方法,因为任何的噪声产生都是有源头的,所以在日常城市的管理中,只要有效控制住噪声的源头,就可以将噪声基本控制住;第2种是控制噪声污染的传播途径的方法,因为噪声一旦产生,想从源头上控制就非常困难,所以就需要在传播的途径上加以控制,可以控制传播的介质,让噪声污染无法继续传播;第3种控制方法是进行有效的城市规划,因为进行城市规划可以将有可能产生噪声污染的源头远离城市,这样就比较容易控制噪声污染的发生;第4种是加强噪声管理,因为噪声污染产生之后,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和管理,那么就会产生非常严重的污染,所以必须要从管理上加以控制。

3.3、对各类噪声进行监测

3.3.1、交通噪声监测措施

交通噪声监测是为了了解交通的噪声状况,分析道路交通车流量、道路质量等因素与噪声的关系,并总结出交通噪声的变化规律和趋势。在选择监测点时需要考虑以下原则:监测点的位置能反映快速路、次干路等各种道路的交通类型、车辆速度、道路宽度等噪声排放特征。道路交通噪声:每年监侧一次,测量时间选择春季或秋季。考虑到行政区域和空间分布适当均衡,优先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主要道路交通干线两侧区域的设置。侧点优化可有效地减少监测点数,大大降低日后环境噪声测量的相关人力和物力消耗,为实现城市环境噪声实时自动监测提供前提保证。测点高度为1.2m,并设立在人行道上,距离路面20cm;在选定测点位置时需要考虑非道路噪声源的干扰,以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准确。监测工作的安排与上文所述基本相同,需要注意的是要注意分道路种类、分车辆类型等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3.3.2、功能区域噪声监测

各功能区域噪声监测能够很好地反映各功能区的声环境状况,并且判断出其变化的相应情况。监测点的选择需要具备如下原则:监测点与该功能区的平均噪声水平并没有太大的差距;监测点可以反映出该区域生态环境的特点;监测点可以很好地避开固定反射面。

3.3.3、环境噪声污染源检测

一般来讲,污染源进行相应监测,监测点位置需要靠近噪声污染源,并且应该有效确保监测设备的顺利运行及其相应工作人员的安全,依照我国环境保护标准当中的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进行监测。要注意测点布设,比如根据工业企业声源、周围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布局以及毗邻的区域类别,在工业企业厂界布设多个测点,其中包括距噪声敏感建筑物较近及受被测声源影响大的位置。测点位置一般情况下选在工业企业厂界外1m、高度1.2m以上,距任一反射面距离不小于1m的位置。

结束语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噪声污染还是比较严重,所以必须要及时准确的采集环境噪声污染信号,才能有效的选取适当的改善措施。加大环境噪声的监测与防治力度,做好相关内容,进行噪声监测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测量标准与仪器,采样适当的监测点,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从而选取适当的改善措施,减弱环境噪声污染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毛旭君.城市环境噪声污染与监测技术探讨[J].环境与生活,2014,06:24+26.

噪声污染源监测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环境噪声监测;自动监测;城市建设,

1、引言

城市环境噪声与水、大气、固体废物污染并称为城市环境问题的四大公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环境噪声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有效地对城市环境噪声进行监测,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服务,已成为环境热点问题。

2、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

自动监测系统的目标是将噪声污染源的状态利用传感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有机结合,由可知的噪声源及环境地形和建筑物,模拟噪声的分布,可进行噪声改善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和城市规划。

环境噪声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包括三个部分:前端智能仪表、噪声数据管理中心、噪声数据处理中心。图1 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环境噪声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系统可具有n个前端智能仪表(n小于10000)、k个噪声数据管理中心(k小于1 0 0 )、m个噪声数据处理中心(m小于1 0 0 0 )

图1 环境噪声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2.1 前端智能仪表前端智能仪表是系统的户外单元,主要由噪声数据采样装置、数据预处理计算机、无线通讯传输模块构成。前端智能仪表在嵌入式微计算机系统程序的控制下进行自动工作。环境噪声状态通过数据采样装置传输到数据预处理计算机,再经过数据分析、统计、频谱分析、存储、录音处理、气象参数等预处理后传送给无线通讯数据模块单元,并自动将数据传送给管理中心。

2.2 噪声数据管理中心

数据管理中心主要应由数据通讯计算机、数据管理计算机和网络设备构成。它是连接前端智能仪表与数据处理中心的桥梁。数据管理中心主要具有对前端智能仪表的管理;数据的管理和备份;根据不同的环境管理部门传送相应数据三大功能。

2.3 噪声数据处理中心

数据处理中心主要由数据处理计算机、监视器及打印机等构成。处理中心平台需要有几个支撑软件作基础:数据库软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软件。它数据处理中心采用B/S(浏览器/ 服务器)模式,用户可通过服务器确认调用及录入所需数据信息。数据处理中心能够完成监测点噪声数据动态显示波形图、噪声统计分布(正态分布或偏态分布)、相关性检验、期望值和标准差、噪声趋势预测、噪声超标报警及现场录音回放、噪声频谱分析、空间数据的地理信息演示、各种日、月、年统计图表等。

3、环境噪声污染的概念及噪声污染特点分析

简单的讲,凡使人厌烦的和不需要的声音统称噪声,它包括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声音,干扰人们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及其它不需要的声音。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我们发现,噪声污染是一种物理性污染,它与化学污染不同,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噪声污染具有即时性。这种污染采集不到污染物,当声源停止振动时,声音便立即消失,不会在环境中造成污染的积累并形成持久的伤害。②噪声污染的危害是非致命的、间接的、缓慢的。但对人心理、生理上的影响不可忽视。③噪声污染具有时空局部性和多发性。在环境中,噪声源分布广泛,集中处理有一定难度。另外,一种声音是否为噪声,不仅取决于这种声音的响度,而且取决于它的频率、连续性、发出的时间和信息内容,同时还与发出声音的主观意志以及听到声音的人的心理状态和性情有关。

4、噪声自动监测是城市环境噪声污染控制的发展方向

我国传统的人工监测受各种因素的限制,难以实行全天候、全时段监测取证。近年来,噪声自动监测越来越受到重视,全天候、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的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能够实现环境噪声昼夜连续自动监测,填补环境噪声监测领域的部分空白,充分发挥声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功能,使声环境监测更密切地与判定和改善市民的生活质量及城市的宜居水平结合起来。为环境管理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实时、全面、准确的声环境质量数据,对及时掌握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状况、为实现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提供技术保障。

随着我国环境噪声战略研究和城市区域的环境噪声评价、环境噪声预测和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噪声连续自动监测工作已列入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议事日程,环境噪声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的开发是我国环境监测部门亟待深入开展的工作。

5、城市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建设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5.1 自动监测系统建设规模要合理控制在建设噪声自动监测系统过程中,还应注意建设规模―――运行维护能力的合理规划问题。建设规模是前期一次性投入,运行维护能力是后期连续性投入。建设规模能在短期形成形象效果,运行维护需要长期辛苦扎实的工作。调研中发现,重建设轻运维的现象仍存在,在建设噪声自动监测系统时,应注意在设计论证初期就进行合理规划,因时制宜,因事制宜,确定建设规模和对应的能确保落实的运行维护措施。

5.2 对环境噪声污染监测的点位进行合理设置在衡量一个城市区域的噪声污染水平问题上,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将整个待测区域用等距离的网线,划分成面积相等的网格,然后一般在各网格的几何中心布置测点,测得的噪声值代表该网格区域的数据,最后再基于所有网格的噪声值给出一个综合评判的结果数据。当然,通常也会在布置测点及测得噪声值后,进一步优化测点数目。

城市环境区域噪声测量布点优化问题就是基于优化论思想,在满足给定约束,以及优化前后侧点样本的统计特征无明显差异的条件下,用尽可能少的监测点位获取最有代表性的环境噪声监测数据,来反映整个城市的噪声水平。

可根据城市建设的建筑物、道路以及人口分布情况等噪声影响因素的特点,在噪声源复杂,声场分布不均匀的地区加大测点划分网格的密度,反之,则相应地减小测点划分网格的密度。根据有关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和参照有关大气自动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并通过对城市功能现状及发展规划、人口及交通路网分布、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环境的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和主要噪声源分布等情况的分析,进行噪声自动监测点位布设,同时,又考虑到行政区域和空间分布适当均衡,优先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主要道路交通干线两侧区域的设置。测点优化可有效地减少监测点数,大大降低日后环境噪声测量的相关人力和物力消耗,为实现城市环境噪声实时自动监测提供前提保证。

5.3 环境噪声自动监测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城市噪声管理系统应该具有先进性、灵活性、方便性、强大的扩展性,可以同时支持永久性、半永久性和流动噪声监测终端,并能支持类似于手持式彩屏实时频谱分析仪一样的便携式终端,能做到战平结合。通过共享和重新利用数据,优化噪声管理并防止新问题出现,使环境管理工作变得更有效率。

噪声自动监测是结合许多类别先进技术的系统工程,投入大,建设周期长。有些技术仍处于逐步成熟阶段,比如频谱分析、现场质量控制等。因此,在开展噪声自动监测工作中,必须坚持实践科学发展观。在建设过程中要统筹规划,严谨论证,避免系统尚未完成,功能却已落伍。对有些尚未成熟的新技术应用,应保持科学态度和方法,避免造成损失和对全局的影响。

5.4 开展环境噪声自动监测不能忽视的几个环节

5.4.1 建设过程中必须注意与城建、交通、市政等部门加强沟通,在宏观规划上有机结合,近期与远期相结合,避免重复建设和改建损失。

5.4.2 建设过程注意与水、气等现有自动监测系统的整合规划,监测数据纳入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综合管理。避免自成系统,形成新的“信息孤岛”。主要注意数据传输和数据结构与现有自动监测系统的兼容性。

5.4.3 现场监测设备选用时特别注意必须满足全天候使用要求,避免温度、湿度、电磁场以及意外损坏影响系统工作稳定性。

5.4.4 防止重建设,轻运行维护。在确定建设规模的同时,应落实对应的运行维护措施和资源配置。功能区环境噪声自动监测是环境监测自动化的重要组成,是结合多学科先进技术的系统工程,投入大,建设周期长。有些技术仍处于逐步成熟阶段。因此,在开展功能区环境噪声自动监测工作过程中,必须坚持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规划,严谨论证,循序渐进,高瞻远虑,稳步提高。力求避免系统尚未完成,功能却已落伍;对有些尚未成熟的新技术应用,应保持科学态度和方法,避免走形象工程的老路,避免为环境保护工作造成损失和对全局工作产生影响。努力推进环境噪声自动监测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6、结语

噪声污染源监测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环境噪声;污染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P73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深圳市环境噪声污染现状

深圳市位于广东省中南沿海地区,珠江口之东。东临大鹏湾,西接珠江口,北靠东莞、惠州两市,南邻香港,与香港新界一河之隔,是华南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基地。市区面积63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87.5万,是全国和辽宁省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深圳市于每年秋季开展区域环境噪声(昼间)监测,春季开展道路交通噪声监测,在春、夏、秋、冬四季开展功能区环境噪声24小时连续监测。2009年度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表明深圳市本年度声环境质量较好[1]。城市各功能区噪声昼间均达标,夜间只有交通区超标4.5分贝,其他功能区夜间达标;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7.5分贝,达标;区域环境噪声年均值为52.9分贝,达标。尽管如此,噪声扰民仍是群众投诉的热点问题,位于居民区的餐饮、娱乐设施及施工噪声一直是居民投诉的焦点,噪声扰民的约占总量的50%以上。

1.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

深圳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有效监测网格206个,覆盖现有建成区65.7平方公里,人口87.5万。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年平均值为52.9分贝,低于“成考”标准56.0分贝,同比2008年上升0.1分贝。按照功能区类别达标网格数占监测网格总数的95.6%,同比去年上升1.4个%,其中交通区100%达标。等效声级范围为39.6-69.1分贝。2009年监测数据反映出的暴露在60分贝下声环境的人口较为集中,占88.8%,比2008年下降1.5%;但暴露在50分贝下声环境的人口百分数较2008年有所下降,下降了2.4%;而暴露在65分贝下的人口百分数则有一定的上升,上升了2.9%,说明生活在高分贝下声环境人口略有增加。

1.2功能区噪声

城市功能区噪声监测是对城市各类功能区的噪声进行24小时定点监测,用以反映各类功能区的声环境质量。深圳市功能区噪声共划分四个类别,在建成区设8个监测点位,每个类别的功能区各设2个测点,监测频次为每个季度监测1次,全年监测4次。

功能区噪声昼间年均值为57.9分贝,夜间年均值为50.1分贝。各功能区年均值噪声均达标;夜间只有交通区超标。四个季度各类功能区昼间噪声均达标;夜间噪声除Ⅳ类功能区四个季度均超标,分别超标6.1分贝、3.5分贝、4.8分贝和3.6分贝外,其他各类功能区夜间噪声均达标。

2009年与2008年各类功能区噪声及年平均比较,噪声值相差不多,功能区噪声昼间年均值为57.9分贝,夜间年均值为50.1分贝,与2008年同比,年均值昼夜均上升了0.3分贝。各功能区相比,工业区的噪声水平最高,其次是交通干线两侧区域、混杂区和居住文教区。

1.3道路交通噪声

2009年对市区36条交通干道进行了道路交通噪声的监测,监测交通干线总长度为125.5公里,路段平均宽度17.22米,车流量1286辆/小时,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7.5分贝,低于国家标准(70分贝) 同比2008年下降0.5分贝。道路交通噪声监测值主要分布在60—70分贝之间,占干线总长度的91.5%;分布在70—74分贝之间超标干线长度为10.62公里,占监测干线总长度的8.5%。

2 、深圳市声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突出

社会生活噪声污染超标的现象较为普遍。深圳市大多数临街建筑的居民楼一二层楼均已改变为商品楼,经营的行业多样化。其中娱乐业、饮食服务业、洗浴业等行业噪声超标情况严重。虽然国家有关部门规定不准在居民楼内兴办产生噪声污染的娱乐点、机动车修配厂及其它超标准排放的各类加工厂,但在实际操作中难以落实。由此造成了在居民稠密区内,特别是居民楼内,虽然产生的噪声能够达标排放并且已通过环保审批,但是,仍然存在噪声扰民的问题。

2.2交通噪声污染控制不甚理想

交通噪声污染包括汽车、飞机等各类机动车辆的发动声和喇叭声。随着深圳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市区机动车保有量增势迅猛。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给声环境带来较大影响。几年来,深圳市虽然出台了禁鸣喇叭等相关政策,但交通噪声污染依然保持在67.5分贝,降低趋势不明显。监测结果统计见图1。

图1 市区交通噪声变化趋势

从图1看出: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交通工具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尤以机动车辆数量逐渐增加,影响车流量也在增加,但是由于“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加强了管理,道路交通噪声呈下降的趋势。2009年,对深圳市36条道路交通干线噪声进行了监测,监测交通干线总长度为125.5.4km,路段平均宽度17.22m,平均车流量1286辆/h,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7.5dB(A),低于国家交通干线两侧区域标准2.5dB(A)。见表1。

表1 深圳市暴露在不同等效声级下路段分布状况

从表1中可以看到,近几年深圳市道路交通加权平均等效声级在65.9~68.0dB(A)之间。其中2005年最低为65.9dB(A),2008年最高为68.0dB(A)。5年平均为67.1dB(A),较“十五”期间年均值上升了0.3dB(A)。超过70dB(A)的干线长度呈下降趋势,2008年最长27.9km,2009年最短为10.6km。但由于交通噪声污染强度高,对区域声学环境影响最为显著。在开展监测的36条交通干道中,2009年交通噪声超过70分贝的有3条,占总数的0.08%。

2.3建筑施工噪声污染比较严重

建筑施工噪声主要是建筑垃圾外运、建筑材料运输等产生的车辆噪声,施工设备噪声,施工期间模板支、拆、浇灌及施工设备和装修工程施工使用的电动工具产生的噪声。建筑施工单位没有相应的噪声控制措施,使噪声任意排放。有的施工单位为了抢时间,赶进度,缩短工期,竟违反环境保护部门关于禁止夜间施工的规定,实行昼夜24小时连续施工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甚至居民和施工单位发生肢体冲突,引起集体访及法律诉讼。

2.4目前工业企业噪声污染的现状

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噪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因为运输原料的车辆而产生的交通噪声;因为改建、扩建而产生的建筑施工噪声;因厂区内职员的活动(例职员在娱乐室内唱卡拉OK)而产生的噪声;因鼓风机、排气扇、电机、各种机床等机械运转而产生的噪声。前三者是暂时的或间歇的,但机械运转噪声却是持续的。对工厂工人和附近居民的健康危害较大。我国劳动保护部门在对国内钢铁、石油化工、机械、建材、电子、纺织、铁路交通、印刷、食品、造纸等行业进行噪声声级调查和测试后得出工业企业车问噪声大多在75~102dB(A)之间,还有少量车间或设备噪声高达110~130dB(A)。下面是10类主要行业噪声声级范围(见图2)

图2 10类工业企业嗓声声级范围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这10大行业噪声声级范围大部分都超过国家劳动部和卫生部颁布的“工业企业噪声标准”要求的85dB(A)。由此可看出如果再不加大对噪声污染的治理。将严重危害职工的健康,而且还将影响生产劳动,降低效率,甚至会埋下安全隐患。

工业噪声声源种类繁多,为了更有效地分析噪声和控制噪声,我们对各种设备的噪声功率级进行统计(见表2)。

由上表可以看出:工业企业噪声吉源大侈数分固定声源;根据噪声产生的原因可以分机械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和磁性噪声;噪声声波没有明显的指向性;绝大多数声功率级超过85dB(A);多数设备需要长时间运行。由此可见工业企业噪声污染的严重性。

表2工业企业各种设备的嗓声功率级

3 、噪声引起的直接影响

随着城市社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受到噪声影响的危害越来越频繁,而且益加严重,噪声现已发展成一种影响十分广泛的环境污染,被称为城市中“无形的暴力”。噪声影响着人们各种社会活动,比如影响睡眠和休息,妨碍交谈,干扰工作,使听力受到损害,甚至引起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的疾病。

噪声对人们直接影响是对听力损害的影响,噪声对听力机构的损伤,主要是强噪声导致内耳接受器官损害引起。人们在强噪声环境中,会引起听觉疲劳;长时间在90dB(A)以上环境下工作,听觉疲劳难以恢复,甚至会造成耳聋。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和统计分析,我国目前大约有1000 万职工在噪声超标环境下工作,其中约有100 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职业性耳聋[2] 。1971 年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根据调查统计资料,公布了噪声性耳聋发病率与噪声暴露年限、等效A 声级的关系,见表3[3]

表3噪声性耳聋发病率

由表2可知,人们只要在高于80 dB(A)的环境中从事社会活动,超过1年以上就会产生噪声性耳聋,随着暴露年长增加发病率越高。在高噪声的环境中,人们会感到刺耳难受。开始,一般讲话的声音还能听到,以后需要一个较大的声音才能听到,长此以往,就会发生耳聋。在高噪声车间里,50%~60%甚至达到90%的人患噪声性耳聋。爆炸、爆破声,大炮声(突然在150dB(A)以上极强烈噪声作用下)可使耳膜破裂出血,听骨损坏,造成永久性耳聋。噪声性耳聋中的轻度耳聋:一般讲话还能听见,但有些耳聋。中度耳聋:平常谈话听不清,必须大声讲话才能听到,听阈提高40—60分贝。重度耳聋:对面人声讲话也听不清了,听阈提高60—80分贝。

4、噪声综合防治措施

4.1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

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规划和布局,对城市噪声的控制具有战略意义。城市规划应按照功能区划的分类,充分考虑环境因素,规定居民区与工业区、商业区的卫生安全防护距离,设立集聚区,分清区域,各自保护,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减少噪声对人们的影响。

新区(如宝安新区、前海新区、光明新区等)开发建设须做到先规划后建设,区内的各类功能区划分以及制定进入区内的企业类型准入条件,便于日后城市管理;旧城区逐步理清功能区划分,有步骤将居住区、商业区等人员集中的区域内污染较大的工业搬迁,区内现有扰民的餐饮服务文化娱乐设施应限期治理或停业,对分散在居民生活区和文教区内的工业噪声源必须搬迁或关停。

4.2严格的环保审批制度

对城市污染的噪声来源之一是工业噪声,深圳下属各区的工业项目须严格执行环保审批制度。对新、改、扩建项目严格执行环保审批制度和“三同时”制度,防止产生新的噪声污染源。项目的布局选址必须符合环保要求,必须配套设置隔声防噪的污染防治设施,防止产生新的噪声污染源。

4.3实施科学的技术措施

2010年1月环境保护部颁发了《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7号)[4],以实施各种技术措施指导交通和居住等基础设施合理规划建设,保证人们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声环境质量。如“坚持预防为主原则,合理规划地面交通设施与邻近建筑物布局”;从噪声“源”、传声“途径”、敏感建筑物“受体”三方面入手,分层次控制交通噪声。采取降低车辆噪声(提高设计制造水平,加强运行维护),以及对地面交通设施采用低噪声的建设构造和形式控制噪声源;采取声屏障、绿化带等措施削减传声途径噪声;采取建筑隔声设计、交通管理措施(限行、限速、禁鸣)等主动保护手段保护敏感建筑物;采取安装隔声门窗,对室内声环境进行必要保护的被动防护手段等。

4.4大力的推行清洁生产

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应推行清洁生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噪声污染控制过程应从末端控制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从单纯注重治理向发展清洁生产工艺技术转变,从点源分散治理向污染集中控制转变。施工单位要严格执行施工工地环保法规,控制夜间施工作业。开展文明施工工地活动,采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水泥搅拌可成立水泥搅拌站集中供给。文化娱乐场所可选择低噪声、低振动的音响设备,并安装隔声门窗以达到隔声效果。工业噪声污染防治须从源头上控制噪声,减小噪声源或者减小噪声源的强度,这是控制噪声最根本的办法。声源控制比产生噪声再去治理更为有效和节省资金。噪声源防治就要在生产中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使生产过程中不产生噪声或者少产生噪声干。生产企业对高噪声车间设置隔声门窗,对振动设备设置减振台座,对风道进出口安装消声器等,源头控制噪声。

3.5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

政府相关部门切实加强对“噪声污染防治”的宣传教育,利用社区工作站、工业区管理部门等配合,组织环境和安全生产等相联宣传活动,让宣传教育落实到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和社区居民,有利于构建以政府部门为主,多层次联合的环境防治、监督架构。让人们了解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提高人们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治理噪声污染的责任感,使排放噪声的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自觉地安装污染防治设施,彻底杜绝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参考文献:

[1]《深圳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09年)》,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2]《我国职业噪声危害及其控制途径》佟德信·劳动保护科学技术1997 (6) .

噪声污染源监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商业区 交通噪声 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B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a)-0222-02

城市噪声的来源有三种,一是建筑噪声,这种噪声是阶段性的。二是交通噪声,这种噪声的影响持续较长。三是生活娱乐噪声,如娱乐场所的噪声,音乐电视等。随着科学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几乎家家都有车辆,并且城市人口数量增加飞速,导致城市交通拥挤,车辆堵塞,商业区交通污染日益严重,交通噪声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交通噪声是指机动车辆在市内交通干线上运行时所产生的噪声,其他运输工具如飞机,火车等在飞行和行驶中所产生的噪声。随着交通干线的延伸,扩展和路口立交桥的建成,以及机动车数量的猛增,临路居民日益明显地感到交通噪声的污染。交通噪声的来源:有机动车发动机壳体的振动噪声,进气声,排气声,喇叭声,制动声以及轮胎与路面之间形成的噪声,机动车低速运行时,以发动机壳体的振动噪声为主,高速运行时,以轮胎噪声为主。交通噪声不仅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还损害健康,甚至致人死亡。沈阳市作为辽宁省省会,东北第一大城市,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市内道路密度逐渐加大,各种机动车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有研究表明,目前影响沈阳市声环境质量的主要声源为交通噪声。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已成为干扰城市居民正常生活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沈阳市太原街、中街和北行三大商业区主要干线的交通噪声污染状况监测与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商业区交通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1 商业区交通噪声的测量

2013年10月~12月对沈阳市三大商业区:太原街商圈(中华路和胜利大街),北行商圈(长江街和宁山路),中街商圈(正阳街,南顺城路)的车流量和交通噪声进行监测。

1.1 监测情况说明

(1)监测时间:每日的17点到18点交通高峰时段。(2)监测点:测点选在两路口之间,道路边人行道上,离车行道的路沿20 cm处,每个商业区选2条街,每条道路选3个测点,在测量噪声的同时记录车流量,并核算为每小时的车流量。(3)监测方法:在规定的测量时间段内,各测点每隔5秒记录一个瞬时A声级,连续记录200个数据。(4)测量仪器:TES噪声仪。

1.2 监测指标说明

Leq:等效连续声级;表示在测量时段内用能量平均的方法体现的噪声大小。L10:测定时间内,1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峰值。L50:测量时间内,5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值。L90:测量时间内,9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背景值。Leq=L50+d2/60,d=L10-L90。

1.3 监测结果统计

从表1~表3可以看出,沈阳市三大商业区交通噪声监测点等效声级Leq范围在70.14~78.25 dB之间,任何一个监测点等效声级都没有达到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4类区昼间70 dB限值要求,交通噪声属于污染水平。

2 结论

沈阳市太原街、中街和北行三大商业区的交通噪声等效声级任何一个监测点等效声级都没有达到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4类区昼间70 dB限值要求,三大商业区交通噪声属于污染水平。控制太原街、中街和北行大商业区的交通噪声最可行的措施是加强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建设,调整交通信号,加强交通管理等。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保总局.中国环境状况公报[N].2000-2002.

噪声污染源监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对策

随着福州市旧屋区改造与城市布局优化建设的进展,建筑噪声扰民问题突出,目前已成为影响群众日常生活、引发环境纠纷的社会问题。加强建筑施工噪声防治, 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舒心、安静的宜居环境,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1晋安区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现状与特点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是市民反映强烈的重点、难点扰民问题,也是影响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就福州市晋安区而言,近两年环境问题的投诉量每年约为1700件左右,而建筑噪声的投诉就有100多件,几乎每个施工工地均有投诉的记录。究其根源,主要是所用的设备属高噪声级的机械,声源一般在80~120 分贝,具有强烈的突发性、冲击性、不连续性等特点。同时这种高声级的噪声每传播10米距离,仅衰减6分贝左右。根据福建省环境监察总队、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按照《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524-90)和有关监测技术规范实地监测、汇总、统计、计算编制的“福建省建筑施工噪声类比监测数据一览表(试行)”数据,各施工阶段常用机械设备的噪声值见表1。

以上统计数据表明,每个施工阶段昼、夜间的噪声均超过最高允许排放标准,对施工场地周边居民的身心健康存在一定的影响。

2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对策

2.1 进一步完善环保审批制度

在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时,增加公众参与及防止噪声污染措施的内容,实施建筑噪声环境质量状况告知制度,对施工阶段实际噪声影响进行合理的测评,提出切合实际的防范措施,减少建筑施工噪声对周边的影响。

2.2 严格执行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前15日办理排污申报手续,环保部门切实加强对辖区内建筑施工噪声排污申报核定及超标排污费征收工作,要求建筑施工单位认真履行排污申报法律义务,填报《建筑施工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统计表(试行)》,涵盖申报项目名称、施工场所和期限、可能产生的噪声值以及所采取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等情况。不具备监测条件的,可以使用类比监测数据进行申报。严格限制在敏感区内或周边进行产生噪声污染的夜间施工作业,对确因建筑工艺特殊需要连续作业的,严格实施夜间施工审批管理,加强监督巡查。

2.3 服务关口前移,防范于未然

⑴环保部门定期组织建筑施工单位负责人进行培训,学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大力宣传噪声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促使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环保意识;⑵合理制定作业时间,保证群众正常生活。为有效控制施工单位夜晚连续作业,应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尽量将施工作业时间与居民的休息时间错开,当特殊情况下确需连续施工作业的,事先应该与附近居民协商,并上报当地环保局和有关环保行政执法部门;⑶减少人为噪声的影响,应严格执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文明施工, 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噪声,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噪声管理责任制,增强全体施工人员的防噪、降噪意识。⑷认真执行施工公示,加强沟通。施工单位应该加强与附近居民住户的沟通,施工时,应在建筑施工工地显眼处公示施工环保牌,注明工地环保负责人及施工现场的联系电话,以便公众监督。

2.4 各部门联动,加大执法力度

将违章现象频繁、违章情况严重而整改不得力的单位列入重点监控单位, 组织环保局、执法局、建设局、公安局等各相关职能部门联合执法,解决施工噪声污染执法刚性不足的问题。环保部门加大对建筑工地的日常现场监察频次,并对重点施工单位有针对性地加强现场监控,采取征收超标噪声排污费、限期治理和违法处罚等措施,促使施工单位自我约束、文明施工。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曝光手段,以舆论介入监督施工单位,从而达到减少建筑施工噪声扰民的目的。

3结语

综上所述, 城市建设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步深入, 因此,建筑施工噪声的产生不可避免。在实际工作中,施工建设单位应加强环境保护法制意识, 从声源、传播途径及人为因素上降低建筑施工噪声,保护敏感目标及其周边的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施工噪声的污染。

参考文献:

[1] 高桂荣.建筑施工噪声扰民的防治对策[J]. 城市管理与科技,2005,7(3): 115-116.

[2] 石光辉,宋丽平.环境噪声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污染防治技术,2006, (4): 77-78.

[3] 游庆.建筑施工噪声的调查研究及防治对策[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6,(5): 9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