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沙漠治理规划

沙漠治理规划

沙漠治理规划

沙漠治理规划范文第1篇

――编者按

荒漠是地球上一类特殊的生态地理区域,它既是地球生态灾害的源头,又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潜在空间,它既充满危机,又饱含了希望,充分展示了荒漠独特和脆弱多变的特征。荒漠地区蕴藏着天然特有品种和品质的经济植物、动物和药材,是地球生态系统中一个独特的子系统。由荒漠地区各类生物和环境构成的陆地荒漠生态系统,在保障着全球41.3%陆地面积和20亿人口生存的同时,还为人类保存了许多特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为人类提供了独有的丰富奇异的自然景观。荒漠生态系统,既是全球生态系统的脆弱带,同时也是不可或缺的生态类型。

全球防治荒漠化的进程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原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荒漠化不仅是一个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人类所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制约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问题。

荒漠生态系统是由耐干旱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干旱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是荒漠区生态系统类型中的主体,它以其极端干旱少雨的显著特征,成为最耐旱的,以超旱生的小乔木、灌木和半灌木占优势的生物群落与其周围环境所组成的综合体。它是在亚热带干旱区及温带干旱区极端干旱缺水的生境条件下形成的。其主要生物群落特征是组成种类少,植物群落结构简单,地表盖度低,生产力水平低。荒漠生态系统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作用下,其结构具有一些与其他陆地生态系统相比所没有的特征,该生态系统结构所包括的气候、土壤、植物及动物等组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都体现了干旱荒漠化区独特的生态过程。

关于荒漠化的成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要严格定量化地确定出每一个影响因素在荒漠化中的贡献份额是相当困难的。困难的原因在于进行这种分析时存在着许多模糊性。例如,人类活动既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约束,反过来又对环境的变化产生影响,特别是当人类对作为荒漠化形成基本条件的气候变化原因尚不能做到定量区分的情况下,很难确切地确定出在全球气候变化中人类与自然的贡献率各是多少。

自然因素对荒漠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情况是由于地质时期或者远古时期以来所形成的严酷的有利于荒漠化发生的自然条件,如干旱、多风就是荒漠化形成的基础与前提;另一种情况是,现代气候变异或突发的灾害性天气条件直接造成了土地荒漠化,比如大风造成沙漠的扩张,沙尘暴造成耕地或草场的沙化等。

荒漠化发生的历史和社会背景是全球性的。荒漠化是发生在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是干旱生态系统在外界众多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干扰下的混沌过程。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扩展,造成了许多毁灭性后果,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和发展。1968~1973年间非洲萨赫勒大旱灾对该区域人民的灾难性影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1974年5月1日联合国大会第3202号决议中,建议国际社会采取具体和迅速的措施阻止荒漠化蔓延和协助推动受影响地区的经济发展;1974年7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为启动防治荒漠化的国际行动,决定采取措施应对荒漠化蔓延状况;联合国于1977年8月29日至9月9日在内罗毕召集了规模较大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问题会议”,第一次提出了“荒漠化”概念,并产生了一项有效的、综合的和协调一致的解决荒漠化蔓延问题的方案(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的报告,1992)。中国首次派团参加了这次大会。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把“荒漠化”问题作为21世纪全球环境3个重要议题之一列入议程。1994年6月17日通过了《联合国关于在发生严重干旱和/或荒漠化的国家特别是在非洲防治荒漠化的公约》文本,1994年10月14日至15日在巴黎举行各国政府签字仪式。1995年底联合国召开了第一次缔约国大会。我国政府于1996年12月经全国人大通过正式批准公约,成为《公约》缔约国。

1994年我国率先制定了《中国执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国家行动方案》,确定了中国防治荒漠化的战略目标和优先行动方案,对其他国家影响很大。在国内,中国政府首先积极完善防治荒漠化的各级组织,强化防治荒漠化的保障机构:1994年成立了中国防治荒漠化协调小组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中国执行委员会,负责协调、管理和指导全国荒漠化防治工作;同时,成立了中国防治荒漠化协调高级顾问组作为防治荒漠化协调小组的决策咨询组织;初步建立了全国性的荒漠化监测体系;第一次进行了全国性的荒漠化普查工作,基本摸清了我国荒漠化的情况。截止目前,我国共进行了五次全国性的荒漠化普查。

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截至201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1.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2%;沙化土地面积172.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93%;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30.0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12%。实际有效治理的沙化土地面积20.37万平方公里,占沙化土地总面积的11.8%。

监测结果表明,当前我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较2009年有明显好转,呈现整体遏制、持续缩减、功能增强、成效明显的良好态势。荒漠化和沙化面积持续减少,沙化逆转速度加快。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由262.37万平方公里减少到261.16万平方公里,净减少12120平方公里,年均减少24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由173.11万平方公里减少到172.12万平方公里,净减少9902平方公里,年均减少1980平方公里。

我国的防治荒漠化工作

土地沙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是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我国是世界上土地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现有沙化土地面积为172.12万平方公里。土地沙化导致土地生产力衰退、生态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空间,加剧了贫困和生态灾难,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采取了更加有力的措施,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自2004年出现缩减以来,连续10年保持“双缩减”。土地沙化整体得到初步遏制,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在国际社会产生巨大影响,成为世界防沙治沙的典范。

2002年1月1日实施的《防沙治沙法》,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防沙治沙的专门法律。该法确立了地方行政领导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奖惩制度、规划制度、定期监测制度、以草定畜制度、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封禁保护制度、封禁保护区内修建铁路、公路等建设活动审批制度、单位治理责任制度、营利性治沙申请制度等,对防沙治沙的组织领导、责任主体、土地沙化预防、沙化土地治理以及保障措施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2005年2月23日国务院第81次常务会批准了我国第一个《全国防沙治沙规划》,防沙治沙实现规划治理。依据我国不同沙化类型区的地形地貌、自然气候特点、沙化土地现状、存在突出问题、治理方向相似性以及地域上相对集中连片等因素,规划按照对全国防沙治沙的整体布局、防治目标和任务等进行了谋划,做出了具体安排。规划提出,全国防沙治沙分三个层次:一是部级重点工程,包括封禁保护区建设、京津风沙源、三北四期、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草原沙化防治等工程;二是区域性项目,如黄河故道项目等;三是试点示范区。试点示范区分省级示范区、地市级示范区和县级示范区三类。

2007年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防沙治沙大会,会上,国家林业局按照国务院的授权与12个省区及新疆兵团签订了“十一五”防沙治沙目标责任书。防沙治沙目标责任制的建立和实施,在我国防沙治沙史上第一次真正实现了中央政府对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进行问责,切实提高了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防沙治沙的责任意识。

2010年国家林业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沙产业的意见》,明确了促进和扶持沙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保障措施。各地结合当地实际,在投资、税收、金融等方面完善了防沙治沙优惠政策,促进了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沙区聚集。通过政策引导,活化机制,沙产业发展迅速,广大农牧民群众在防沙治沙中受了益、得了利,参与生态建设积极性高涨,初步形成了全社会参与、多元化投资防沙治沙的新格局。

2013年3月21日颁布的《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的目标任务是,划定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加大防沙治沙重点工程建设力度,全面保护林草植被,积极预防土地沙化,综合治理沙化土地。规划分为两个阶段实施,2011~2015年为第一阶段,2016~2020年为第二阶段,10年共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2000万公顷,其中第一阶段1000万公顷,第二阶段1000万公顷。到2020年,使全国一半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沙区生态状况进一步改善。

这是我国进一步提出的防沙治沙的明确目标与任务。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防沙治沙的决心和信心,但我们必须明白防沙治沙工作就是摸清荒漠的脾气,对症下药,让它按照自然的生态法则衍变发展。只有这样沙漠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变得越来越温顺,我们的家园也才会越来越安宁。

在我国,荒漠化地区往往是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当地的经济,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一般都相对较低。要想更好地推进防治荒漠化工作,必须首先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只有大家富起来,才能有更大的热情投入到防治荒漠化中去。

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我国林沙产业快速发展,沙区经济林果面积已达540万公顷,年产干鲜果品5360万吨,占全国年产量的33.9%。林果业成为沙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拳头产业。

沙漠治理规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营资本;沙产业;启示;建议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5)02-0093-04

20世纪80年代,钱学森针对中国西部广大沙漠干旱地区的现实首次提出沙产业理论。他认为通过大力发展沙产业,中国西部16亿亩的沙漠戈壁将有可能成为巨额财富的来源。他进一步对该观点进行理论升华,郑重提出“第六次产业革命”,即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大农业革命。所谓沙产业是指利用沙地、荒漠半荒漠地区的独特优势进行经济开发,由社会投资实现自我循环的经济活动。它是一种资金和知识密集型新兴农业产业。内蒙古、宁夏等地的多年实践证明,资金和知识密集型沙产业理论具有科学性、前瞻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推动西部大开发。目前,沙产业已经成为21世纪的战略新兴产业[1]。虽然部分地区的荒漠化治理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形势仍比较严峻,仍有62.37万平方公里的荒漠化土地,每年经济损失超过1200亿元[2]。党的十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部署,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民营资本进入沙产业,既能弥补政府治沙投入的不足,也能拓宽民营资本服务公益的领域。

一、民营资本进入沙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分析

1.民营资本进入沙产业是修复生态环境、促进民族地区民生改善的重要举措。能否有效治沙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目前,我国沙漠化区域大多分布在“老、少、边、穷”地区,特别是西北边疆民族地区。荒漠化严重影响有关地区群众的生存、生产和生活。这既有悖于党的根本宗旨,也不利于边疆民族地区的民生改善和团结稳定。只有大规模吸引民营资本,运用推广现代创新生态治理技术,加大沙漠区域生态修复治理,才能提高当地农牧民的生产生活品质,有效改善民生。从内蒙古库布齐沙漠治沙经验来看,沙漠区域的农牧民是治沙的最大受益者。他们中有的以沙漠土地入股,成为了企业股东;有的直接参与企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化工程,成为了企业工人,走上了致富道路。

2.民营资本进入沙产业是拓展土地空间、打破土地利用瓶颈的必然选择。有关数据显示,未来20年我国土地缺口将高达10亿亩。荒漠化、石漠化和盐碱化等未利用土地面积高达30多亿亩。在坚守18亿亩耕地存量红线的前提下,如何解决这对供需矛盾已经成为当前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调动和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治沙,能有效拓展未来土地利用空间,促进土地再生。沙产业是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新出路。发展沙产业是改善生态环境、拓展生存空间的重要选择。

3.民营资本进入沙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释放民营资本正能量的有效途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已有30多万亿民营资本和40多万亿居民存款[3]。要使这些巨额资本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潜在力量,亟需加强引导。当前,全球经济持续疲弱,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必须通过转型升级、盘活存量资本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2013年,国务院出台《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11―2020年)》,全面部署防沙治沙工作,计划到2020年在西部地区防沙治沙的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2]15。这为广大民营资本的战略投向提供了重大机遇选择。民营资本进入沙产业不仅能带动社会资本投向战略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还能缓和通胀压力,规避金融风险,释放民间资本服务公益的巨大能量。

(二)可行性分析

1.政府不断加大支持力度是民营资本进入沙产业的政策环境。近年来,各级政府在财政投入、信贷支持、税费减免、权益保护等方面不断探索出台有利于治沙的政策措施。明确指出:“要注重调动社会力量,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筹集治理资金,保障治理者合法权益。”[2]15宁夏回族自治区《防沙治沙条例》明确规定:按“谁造林谁所有、谁开发谁受益、允许继承转让”的原则,把拍卖、租赁、承包及无偿划拨宜林沙荒地治理的开发使用年限放宽到30―50年,流动半流动沙地延长到70年;允许继承、转让和抵押沙荒地。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关于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明确规定:“各种社会主体依法取得沙化土地使用权后,要按照签定的合同,限期治理。沙化土地使用权期限最高可达70年。”

2.实践经验为民营资本进入沙产业提供了技术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开始把资本投向沙产业,创建了类型多样的产业化治沙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据统计,目前从事沙产业的民营企业已有7000多家,年产值已达数千亿元。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民营资本的治沙成效尤为明显。内蒙古亿利资源集团、东达蒙古王集团在库布齐沙漠产业化治沙的成效十分显著。内蒙古自治区民营资本进入沙产业,开创了举世闻名的“库布齐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3.较强的投资意愿为民营资本进入沙产业提供了内生动力。近年来,受高回报率的驱使,部分不成熟的民营资本盲目跟风,纷纷从传统制造业转向地产、矿藏、贵重商品乃至农产品等行业。民营资本领域存在的乱象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影响了实体产业发展,加剧了实体经济的空心化。我国正处在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发展方式深刻转变的攻坚阶段,大量淘汰落后产能是长期的政策导向。这必将给那些自主创新能力弱、处于产业链低端、产品缺乏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带来致命生存压力。民营资本亟需开辟新的投资渠道,进入沙产业是民营资本的战略性选择之一。

二、国外社会资本进入沙产业的成功经验

(一)推进制度创新,为沙漠治理提权支撑。美国政府在其早期的西部大开发中,无力在治沙方面大量投资。美国政府为了有效激发社会资本参与治沙活动,颁布了《鼓励西部草原植树法》(1873年)。该法规定:任何人在自己地产上种40英亩树木,并加以保护使其正常生长达10年之久,且树木株距不超过12英尺,就可获得160英亩联邦土地[4]。埃及政府以灵活优惠价格出售可开发沙地,鼓励民营资本参与治沙。以开罗至亚历山大沙漠公路两侧的沙地为例,公路1公里以内为1费丹200埃镑,5公里以内为1费丹100埃镑,5公里以外为1费丹50埃镑[5]。

(二)推动法规制定,为沙漠治理提供政策支持。一些国家及时出台法律法规,明确了荒漠治理机构、经费来源、近远期规划、开发模式及相关配套政策。美国联邦政府及有关州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土地开发和沙漠治理法,如《麻梭浅滩和田纳西河流域管理法》(1933年)、《地区再开发法》(1961年)、《公共工程与经济开发法》(1962年)等。这些法律为荒漠开发提供了实体制度和法规政策保障。

(三)动员国家力量,为沙漠治理提供组织保证。一些国家及时组建专门机构,自上而下推动社会资本参与治沙。这为沙漠治理开发提供了组织保证。美国成立了土壤保持局,鼓励各州实施土壤保护政策;安排土地管理局向农民支付荒漠治理费用,对农民因轮耕、休耕和免耕而减少的收入在确切统计的基础上按期足额补偿。埃及在20世纪50年代成立了沙漠开发总局,由其负责项目的考察、论证和实施,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四)组织融资支持,为沙漠治理提供资金保障。美国在开发治理田纳西河流域荒漠过程中,创建了灵活的投融资机制。比如,“田纳西流域开发金融中心”向社会投资项目提供长期和低息贷款。埃及免除治沙项目所需的进口设备和原材料关税,对参与偏远艰苦地区治沙项目的企业采取20年免税政策,为在工程区内兴建工农业及旅游业配套项目的公司提供优惠贷款等。这些国家政府的特殊优惠政策使世行和许多阿拉伯国家都愿意投资沙产业。

三、我国民营资本进入沙产业面临的问题

(一)宣传动员不广,民营资本参与不充分。沙漠治理是一项投资大、周期长、利润薄、见效慢的社会公益工程。沙产业要获得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支持,必须加大宣传动员力度。要深入宣传这项活动的重要意义、优惠政策、保障机制,让民营资本打消投资顾虑,积极行动起来。目前,这方面的宣传动员力度还不够。民营资本还没有大规模行动起来,其参与的整体效果还不充分。目前进入沙产业的民营企业仍以当地企业为主,外地企业不多。特别是,内地发达地区的民营企业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

(二)创新突破不够,政策吸引有待加强。资本具有逐利性特征。这决定了民营资本进入沙产业的根本动力在于利益,要求加强优惠制度的顶层设计。从现实情况来看,土地出让、财税和配套项目支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创新突破。特别是在土地出让方面,国家没有在荒漠化地区实行差异化的土地政策,使得产业化治沙后劲不足,荒漠化治理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按照现行土地政策的规定,农牧民沙地承包期一般为30年。然而,治沙绿化、发展沙漠绿色经济一般需要经过20多年的时间。这导致刚见成效就面临使用权到期的尴尬问题。承包权的不确定性风险极大影响了民营资本长期投入沙产业的积极性。

(三)组织推动不力,治沙合力尚未形成。分散性是民营资本的鲜明特征。要以推动民间治沙为突破口,积极建立多主体参与的投资支持机制,保障民间资本的治沙权益。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存在治沙方式以企业自发为主、政府大规模推动不多,治沙主体以当地企业为主、内陆地区其他民营企业不多,治沙活动以口头响应为主、参与企业实际行动不多等问题。企业认为治沙成本高,前期投入与后期回报不成比例;政府部门认为,既然企业承包了土地,如何治理开发是企业的事情,政府不便多参与,更不能把资金投给私人。沙产业是一项资金密集型产业,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银行部门不会轻易放贷。这些因素导致民营资本不能有效组织起来,治沙整体合力尚未形成。

四、民营资本大规模进入沙产业的对策

(一)加强顶层设计

1.把荒漠化土地治理和改造列为国家战略。这是引导民营资本大规模进入沙产业的重要条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站在国家战略高度,加大动员宣传,强化社会共识,制定优惠政策,大力吸引民营资本,促进土地再生,确保土地安全。

2.制定《民营资本参与沙漠治理开发法》。这是引导民营资本大规模进入沙产业的法律保障。从国外治沙经验来看,制定专门法律法规,以法律形式明确组织机构、经费来源、近远期规划、开发模式及相关配套政策,不仅能为荒漠开发提供实体制度保障,还能为治沙主体提供持续动力和预期。

3.建立指导沙漠开发的专门机构。这是引导民营资本大规模进入沙产业的组织保证。组建强有力的机构有利于推进民营资本参与沙漠治理开发。可探索成立由中央统战部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税务总局及全国工商联等多部门组成的专门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相应机构,引导全国民营企业有序参与沙漠治理,改变目前本地企业孤军奋战、单打独斗的局面。

(二)加强政策支持

1.探索创建“中国荒漠化土地整治试验区”。目前,产业化治沙模式、技术和机制已经比较成熟。可在库布齐沙漠、科尔沁沙地等治沙效果较好区域创建“中国荒漠化土地整治试验区”。这是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大规模进入沙产业的有效路径。要在该试验区大胆推进土地、产权等制度性改革创新。要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在条件成熟时把成功经验上升为国家制度。

2.探索实施差异化的土地政策。要创新突破现有土地政策,在生态立法中确立“零出让”原则,做到“谁治理谁所有谁受益”。要对治理的沙地及时确权,消除开发顾虑,激发更多民营企业和个人投资沙漠生态建设。要把“五荒”土地使用权年限延长至100年以上,让民营企业和个人投资者吃下“定心丸”。

3.探索建立土地占补平衡置换制度。要尝试建立沙漠治理土地和土地使用指标占补平衡置换制度。要以治沙的实际成果为依据,对进入沙产业的民营企业进行严格考核。经过考核认定进入绿色治沙工作档案的民营企业,可在企业注册地或项目所在城市按一定比例置换用地指标。应优先考虑治沙成果突出民营企业的用地指标,以更好调动它们从事沙产业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史振业,冯起.21世纪战略新兴产业:沙产业[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1.

[2] 张家振.西部治沙投资超2000亿 进入高层视野[N].中国经营报,2013-09-02(15).

[3] 夏青.民间资本作用增强 资金投向"软肋区域"[N]. 证券日报,2013-11-01(3).

沙漠治理规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地质公园 阿拉善 保护措施

阿拉善盟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最西部,地理经度97°10′~106°53′,北纬37°24′~42°47′,是内蒙古自治区面积最大的盟,占全自治区总面积的22.8%。特殊的地理位置、地质构造、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形成了以沙漠、戈壁为主的地质景观。阿拉善于2004年11月28日建立自治区级地质公园;2005年9月19日晋升为国家地质公园,2007年9月19日,成功揭碑开园; 2009年8月22日,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系统而完整展示风力地质作用过程和以沙漠地质遗迹为主体的世界地质公园。公园规划总面积630.37km2,由巴丹吉林、居延和腾格里3个园区及其所属的10个景区组成。每个园区内地质遗迹的内容和突出的重点各不相同。巴丹吉林园区位于阿拉善右旗境内,包含巴丹吉林沙漠、曼德拉岩画、红墩子峡谷、海森楚鲁风蚀地貌4个景区,面积为424.72平方公里。这里的沙漠地质具有多样性、完整性、典型性和唯一性的特点。组成这个公园的三大沙漠――巴丹吉林、腾格里和乌兰布和,存在有各种沙丘类型、沙波纹类型。沙丘、沙波纹的形态,记录了该地区不同季节风向的变化;沙漠湖泊,是研究地区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重要场所,湖泊沉积记录了地区古环境变迁。专家认为,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也是中国和世界上重要的沙漠地质研究区域,是天然的沙漠博物馆,对沙漠的形成、发展和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一、建设中求稳固,完善中得经验

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特殊的地理位置、地质构造、生态环境和气候形成了以沙漠、戈壁为主体的地貌景观,独特的文化、历史和民俗造就了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1)巴丹吉林沙漠为中国第二大沙漠,以“奇峰、秀湖、鸣沙、神泉、古庙”五绝闻名于世,被评为中国最美丽的沙漠,有“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的美誉(2)拥有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大的呜沙区和最高的沙山,堪称世界沙山之最(3)腾格里沙漠是中国拥有湖泊数量最多的沙漠,沙湖风景秀丽迷人,月亮湖享誉中外,具有典型性和稀有性(4)分布着世界仅存三处之一的稀有植物胡杨林,被称为“活化石”(5)南寺、北寺、曼德拉山岩画、黑城遗址、东风航天城、策克口岸等人文景观独有、奇特、优美、多样,是难得的旅游资源。走进阿拉善,就如同走进了丰富多彩的地质王国。

沙漠及其相关的地质遗迹都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进行有效保护,势在必行。(1)建设地质公园就是对历史遗迹、自然遗迹的保护(2)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把资源的科学内涵、知识内涵挖掘出来,使其可观赏、可体验、可感受、可消费,让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阿拉善沙漠地质公园在国土资源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国土资源厅,阿盟盟委、行署,阿盟国土资源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于2004年至2009年五年的时间由自治区级晋升为部级再晋升为世界地质公园,完美的三级跳里凝聚着阿拉善人的理想与精神。成为我国第22个世界地质公园,也成为全球唯一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

阿拉善盟处于中国西部干旱荒漠地区,总面积27万km2,划入地质公园的面积为630.37 km2,公园内有沙漠、戈壁、湖泊、峡谷、风蚀地貌等众多宝贵的地质遗迹,一旦遭到破坏,将永远无法恢复和再现,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为此成立专门管理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对其实施管理,并采用四级保护区划,即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按照不同的保护控制要求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其级保护区总面积为148.99 km2,占公园总面积的23.6%;一级保护区总面积275.9 km2,占公园总面积的43.8%;二级保护区总面积202.81km2,占公园总面积的32.2%;三级保护区总面积2.67km2,占公园总面积的0.4%。自2005年至2010年底,阿拉善沙漠地质公园共争取国家、自治区地质遗迹保护项目经费近4,000余万元,为保护地质遗迹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制约中找因素,发展中求对策

地处内蒙古高原的阿拉善,属北温带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干旱多风少雨,生态环境脆弱,是中国北方沙尘暴的主要发源地之一。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由于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和人为因素对环境的影响,致使阿拉善地区生态环境程度不同的恶化。阿拉善盟境内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总面积达8万平方公里,荒漠景观面积达23.55万平方公里,占全盟国土总面积的87.2%。近年来,阿拉善通过转移发展,实施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等项目,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然而,部分偏远和条件较差的地区,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仍使生态环境继续恶化。从人为因素上讲,目前还存在一些乱采滥挖破坏地质环境、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通过建立沙漠地质公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建立地质公园生态环境保护的规章及惩罚制度,以立法的形式制止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发生,如禁止砍伐胡杨林和严禁破坏沙漠湖泊等;建立公园内垃圾与污水的无公害化、资源化处理系统,加大生态保护力度,使生态环境治理示范作用和生态环境恶化警示作用共同存在,形成明显对比,强烈的反差可以大大增强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深刻认识。

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点多线长,各园区与景区之间距离较远(100―600公里),部分景区至今未开发利用导致管理难度加大,特别是动态巡查成本较大。

由于地质公园各景区的开发利用目前仍然采取招商引资的方法,导致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地质遗迹的完整性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匮乏是制约园区科学化管理的“瓶颈”。因此,应该增加具备地理学、环境学、外语学等多方面知识类型的人才。

科学合理地安置员工,挖掘员工的潜力,对员工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加大传播力度,通过影视传媒的中介对旅游景区产品和内容进行宣传,使地质公园科普知识被大众所知晓,以建立人们对景区形象的认知

强化竞争意识,树立品牌优势以刺激旅游的需求,加强地质公园配套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挖掘、宣传,增强人们的了解和认识。

三、保护中求开发,发展中固保护

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是以沙漠地质遗迹景观为主,融合绿洲、戈壁、丹霞地貌和风蚀地貌为一体的地质公园,它的主要功能就是保护阿拉善沙漠地质遗迹,发展地方旅游业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它的建设发展是一个长期性的工程,需要不断加大保护和建设力度。

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管理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不可避免的使得地质公园的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部分风景区出现有污水、垃圾、废物等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公园环境容量的研究,加强管理,并加大对游人文明旅游的宣传教育力度,避免使自然环境的破坏成为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地质遗迹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而不合理的开发,会导致其改变原貌,失去原有的魅力,丧失原有的科学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因此,必须坚持“保护与建设并举,以保护为主”的方针,不单方面追求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坚决克服急功近利、不讲科学、不按规划、不合理开发地质遗迹的短期行为,打击破坏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先后编制了总体规划、详细性规划,为公园的地质遗迹保护、公园管理建设提供了规范和依据。公园的各类保护与建设工程项目都要符合规划,按计划逐步实施。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引导促进发、学、研结合,充分调动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的积极性,促进行业协作,推动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共同促进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

沙漠治理规划范文第4篇

沙化猛于虎。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由国土沙化或荒漠化灾害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多达数百亿元。但是,治沙难,难于上青天。面对滚滚沙尘,人类有过抗争,亦有过屈服。但就是有人明知治沙是一条艰辛且漫长的道路,却毅然离开都市,放弃已有,选择治沙,李京陆――这位四十八岁的山西汉子,新时期的走西口人,他在自己事业有成的壮年之际,义无反顾地选择走进内蒙古的库布其和毛乌素沙漠,探索产业化治沙之路,并以此作为自己后半生的追求。

治沙,新目标的确立!

李京陆的朋友并非都很理解他的“超凡”举动,询问原因,他解释道:“人生过半,事业有成,我算是个幸运者吧。但是,余生怎过?人各有志,我选择挑战――探索出一条新的治沙之路。若能在有生之年,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能为祖国染绿几片荒漠,也算是此生无悔!”2003年秋,李京陆和他的事业团队来到了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在茫茫沙漠中确立了人生追求的新目标。

在沙区,人们有着与风沙较量的实践经验,其中最有效、最实际的还是种草种树,植被覆盖。新中国成立几十年来,当地也种了不少树,但是,绝大多数长不高,发不粗,成了“小老头树”,只能挡风沙,不能当材用。群众称之为“守着绿色银行,却取不出票子”。李京陆他们踏上黄河之畔的库布其沙梁后,最初想到的就是效仿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走林纸一体化的产业治沙之路。试图通过规模种植速生杨,获取工业原料,有所收益后反哺治沙事业。为此,李京陆亲自执笔撰写了《关于建立库布其沙漠重建区的报告》,洋洋万言,逐级呈递,引起了旗、市、自治区三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但是,当地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干旱气候使得他们种下的大片杨树陆续死光,损失了几百万元,历时两年的最初治沙探索失败了。

识沙,新长征的开始!

毕竟是人到中年,事业有成,遇到挫折尚能镇定自若,深刻反思。2005年,李京陆和他的团队结合实情,请教能人,分析原因,研讨对策。近百天的调研,近万里的探访,使他们明白了在我国的干旱半干旱沙区,最适宜生长的树种不是乔木,而是灌木等乡土树种。其防风固沙效果好,抗病耐旱力强,鄂尔多斯高原本身就是一个沙生灌木的王国。所以,要想覆盖好,最宜种灌草。

新的种植方案明确了,但是新的问题随之而来。这类沙生灌木有个“怪癖”――种植以后,必须抚育。即每隔三五年进行周期性的平茬,也就是在冬季植物休眠期间,砍去地表之上的枝条,使得来年能够萌发更多的新生枝条。否则,种而不管,渐衰渐亡。事实上,在鄂尔多斯高原的库布其沙漠一带,毛乌素沙地大片生长着各类沙生灌木,亟需平茬抚育。国家造林给钱,群众平茬无利。于是,长成的灌木也会因为无人平茬而死去。当地林业部门为了改善灌木抚育管理水平,也先后利用沙生灌木材为原料生产密度板和包装箱板纸。但是,规模小,档次低,二次污染严重,所以未能形成产业规模。

新时期产业化治沙之路,路在何方?在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和国家林科院专家的指导下,李京陆的孜孜以求,终有回报。2006年,随着国家颁布的《可再生能源法》以及出台的一系列产业支持政策,在李京陆的计划中,一个利用沙生灌木平茬剩余物进行生物质直燃发电的构想日趋成熟。在风沙弥漫的日子里,他和他的团队跋涉在沙丘和荒滩上,规划着生物质能源产业化治沙的蓝图。功夫不负有心人,2007年初,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核准批复了毛乌素生物质热电项目,2007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2008年11月并网发电,2009年2月进入商业化运营。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不同于农区的“秸秆电厂”,李京陆和他的同事们借鉴和汲取了那些“秸秆电厂”在原料收集过程中的“被抬价”的教训,他们未建电厂,而是先行规划建设了60万亩灌木能源林基地以用作原料来源,内蒙古广袤的沙地给了他充分想象和驰骋的空间。

用沙,新产业的诞生!

局外人听后也许不以为然,不过在沙区建个小电厂,装机容量不过3万千瓦,值得这般渲染?但当事者知道它的重要性。每年它通过营造15万亩基地林和消耗20万吨沙生灌木材,为当地农牧民提供5000个劳动机会,增收6000万元;每年还为国家稳定提供2亿度“绿色电力”和减排25万吨温室气体。它的生物质炉灰是生产复合钾肥的好原料,它烟囱里冒出的高纯度二氧化碳气体经过压缩装瓶,竟然可以用于螺旋藻的生产!由于生物质电厂的建立,项目区放羊的少了,种树的多了,柳毒蛾病虫害少了,沙棘的产量多了……这些貌似不相关的事情,通过电厂神奇地联系在一起了。

现在,这家国内也是世界上首家沙区生物质电厂越来越受人关注了,自治区主席来了,勉励其安全生产,推而广之,为治沙多出力;国家林业局领导来了,充分肯定其示范效应,授予“国家林木生物质能源发展示范基地”称号;国家发改委能源所专家来了,认真探究技术路径和独特模式,计划向世界推介;各类新闻记者、各地参观考察人士纷至沓来,一时间,门庭若市,李京陆似乎应当陶醉了。

此时的李京陆已历尽沧桑,处变不惊了。他知道治沙绝不是一个人、一个企业、甚至一个民族的战斗。治沙是一场长期艰巨的战争,而且要讲科学,讲效益,还要讲和谐。此时,他的心中思考得更多的是怎样提高沙地大规模物流的组织效率,怎样改进现有的沙生灌木平茬机械,怎样进一步降低物耗,提高发电出力。一句话,夯实基础,竖起样板,为产业资本或风险资本进入这一产业打通路径。

采访之时,他一方面坦陈在沙区发展事业的困难因素,一方面以更加乐观积极的口吻讲道:内蒙古的可治理沙区有6亿亩之多,这是多么广阔的发展空间啊!若是能够通过毛乌素生物质能源发展模式,快速复制,形成规模,形成气候,那么呈现在世人面前则是万里北疆的绿色屏障和生生不息的生物质能源产业集群,那该是多么动人,多么欣慰啊!

从防沙治沙,到识沙用沙,这一路的发展都反映了人类对大自然的理性关爱和真诚反哺。沙漠亦蕴藏着无限商机,沙漠亦可成为新世纪中华民族新的生存发展空间。这些都是李京陆于沙漠中的认识,于沙漠中的思考。

沙漠治理规划范文第5篇

自2002年世界上首部《防沙治沙法》在中国施行以来,我国逐步在总体上实现从“沙逼人退”向“人逼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全国沙化面积,由上世纪末的年均扩展3430多平方公里,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约1280平方公里。

西红柿、辣椒、茄子、乳瓜……谁能想象,这些充满生机的五彩瓜果,竟是大漠里结出的“绿色奇迹”?

书写奇迹的,是宁夏中卫市一个叫做沙坡头的地方。在沙坡头西风口碱碱湖的中卫市沙漠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沙漠日光温室”中,中卫市科技局局长刘学录黝黑的脸上透着喜悦:“这可是腾格里沙漠啊!如今,高标准育苗日光温室无土栽培和节水保肥等多种栽培模式试验取得成功。日光温室所产番茄、‘陇椒’平均收获4284公斤和3981公斤。按照市场价核算,一年下来每座沙漠日光温室可获纯收入2万元。”

作为新中国第一个荒漠生态自然保护区,沙坡头治理流沙、开放沙漠旅游、建立生态温室……不断书写治沙奇迹。

沙坡头,位于我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曾是一片流动沙岭,被当地百姓称为“风卷黄沙弥漫天,荒沙万里无人烟”。“流沙固定”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以自己的智慧、灵巧的双手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

治沙前辈将一米见方的麦草与旱生植物植入沙漠,多年后沙漠化逆转形成“沙结皮”,腾格里沙漠边缘呈现出一幅幅精美的“艺术画卷”。麦草方格“五带一体铁路治沙防护体系”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等科学技术成果并列的科技奖。

“流沙固定”的奇迹,保证了新中国修建的世界上第一条穿越腾格里沙漠的重要交通大动脉——包兰铁路50多年安全运行。其治沙成果,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为“全球环境保护500佳”,先后有60多个国家的官员、专家来学习考察。

规划占地15000亩的中冶美利造纸工业园区,是沙坡头“沙里淘金”的一个“神话”。3年前这里还是一望无际的万亩荒沙,如今已是绿荫覆盖的速生工业林区。

沙漠造林水从何来?看到美利纸业投资6000多万元兴建的27.8公里长的废水上山和扬水工程,人们信服了。经处理达标的工业废水与黄河提灌水混合,浇灌到园区林基地。这一系统工程的建成,每年从黄河减少取水5780立方米,减少取用地下水4081万立方米,供浇灌林地30万亩。

沙坡头还建成了独具特色的沙漠旅游区,年接待中外游客上百万人次。

“我们所要的‘沙里淘金’绝不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是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中卫市市长徐力群说。如今,政府投资4亿元进行腾格里湿地保护,占地2.5万亩的集大漠风光、江南水色为一体的湿地公园七湖、八区、两带、五基地已初见雏形。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节)

【阅读训练】

1.请根据文章内容在横线上拟写适当的小标题。

2.下面语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全国沙化面积,由上世纪末的年均扩展3430多平方公里,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约1280平方公里。

3.中国人民是如何解决“流沙固定”这一个世界性难题的?

4.阅读下面语句,写出你的阅读感悟。

麦草方格“五带一体铁路治沙防护体系”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等科学技术成果并列的科技奖。

5.沙坡头不断书写治沙奇迹,这一奇迹有何现实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