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沙漠绿洲

沙漠绿洲

沙漠绿洲

沙漠绿洲范文第1篇

干旱区的农业活动、特别是沙漠绿洲的开发,改变了地—气系统的能量交换。几年来的沙漠绿洲气候与防风林的研究、气候资料的分析和实地考察表明,中国西部干旱区最近43年来的沙漠绿洲开发已改变着那里的局地气候环境,使其向有利于人类和农业的方向发展着。在沙漠绿洲的开发利用与局地环境变化之间,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反馈作用:环境变好绿洲发展环境更好绿洲再发展;环境恶化绿洲退化环境更坏绿洲再退化,甚至消失。决定这两种反馈作用的是大环境的变迁和绿洲开发利用中是否合理利用资源和按自然规律办事。

关键词绿洲开发;环境变化

1引言

沙漠、戈壁等干旱地带占据着地球陆地的近1/3。人类从很早以前就开始在不毛之地的沙漠中开发和利用沙漠绿洲。随着人类人口的增加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沙漠绿洲的开发和利用就越来越重要。然而,地球环境的变化会很大程度地影响沙漠绿洲的开发和利用,反之沙漠绿洲的开发利用也会影响局地环境的改变。在我国现有的沙漠中,有不少的古代城镇及水利设施的遗迹。这些遗迹的废弃原因,大多与河流的改道和断流以及战争相关,有的还不清楚[1]。近年有学者提出东亚游牧民的南迁与气候的变化相关[2]。许多学者研究认为,随着全球变化,我国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在

变干[3~6]。然而,作者近来对我国干旱区气候变化,特别是近15年来的变化研究表明,我国干旱区西部和东部的气温和降水变化是不同的。因此,研究我国干旱区环境变化与沙漠绿洲的开发和利用的关系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总结沙漠绿洲气候特点、绿洲防风林效益,结合近年来我国西部干旱区气候环境及沙漠绿洲开发和利用的变化,阐明沙漠绿洲的开发与环境变化的相互影响关系,为今后绿洲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沙漠绿洲的气候特点,防风设施的效益

2.1沙漠与森林的地—气系统能量交换的比较

我们知道,地—气系统能量交换的各个分量是随下垫面覆盖、水分及大气中的水分(云)等因素的不同而变化的。沙漠地带由于空气中水分(云)含量少,到达大气上层的太阳能几乎95%以上可以到达下垫面,而雨林地区只有约70%到达下垫面;由于反射率大和下垫面温度高,到达下垫面的太阳能作为净辐射能的部分在沙漠却少于雨林;下垫面的净辐射能在沙漠主要以显热交换形式传给大气,而雨林地主要以潜热形式与大气交换能量。因此,在大面积干旱荒漠地区,改变下垫面植被覆盖及土壤物理特性,会对局地边界层气候产生影响,甚至可能影响全球气候变化。

2.2沙漠绿洲的气候特点

通过对在我国新疆吐鲁番距绿洲边缘1km的风蚀地建立的自动气象站与绿洲内气象站资料的对比分析[7]结果表明:由于绿洲内的灌溉和植被的增加,改变了地—气系统的能量交换。绿洲与邻近的荒漠相比,反射率下降,风速降低,地中热容量及热流量增加。在夏季白天,地表温度上升缓慢,净辐射值增加,而得到的太阳能大部分被消耗在蒸散上,显热输送却比荒漠地少;在冬季夜间,地表温度下降缓慢,净辐射损失减少。其结果,绿洲内的气温和地表层温度在冬季和夜间比荒漠地高,在夏季和白天比荒漠低。可谓冬暖夏凉、夜暖日凉。在7月,自早晨7~8时(地方时5~6时)绿洲内气温开始低于荒漠地,直到20时;而在12月大部分时间绿洲内气温高于荒漠地,只有在10~11时到15~16时(地方时13~14时)绿洲内气温才低于荒漠地。7月平均气温绿洲内比邻近荒漠地低1.1℃,12月平均气温绿洲内高出邻近荒漠地2.4℃。如果测站伸入荒漠内,这种差异会更大。对于湿度和降水,由于测站距绿洲太近,加之仪器问题(湿球纱布的夏季积沙和冬季结冰),没有明显差异。但有研究表明绿洲有增加湿度和降水的“湿岛”和增雨作用[8、9]。

2.3绿洲防风设施的效益

沙漠绿洲的开发,为防止风沙,防风林等防风设施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作者在新疆吐鲁番的研究表明[10、11、12],干旱区绿洲防风设施(林、网)不仅有防风、防沙的作用,对气候的缓和作用比湿润的日本要大,能抑制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以利水分的合理利用,促进作物生长。作物的生长高度和产量都随防风林的防护距离有明显的变化。另外,如上所述,在绿洲与荒漠之间存在有明显的温湿度差,这必然在它们之间有一个局地环流,防风设施通过降低风速,同时调节温湿度的变化,增大绿洲效应。

343年来气候环境的变化

3.1平均气温和降水变化

作者选取处于我国西部干旱区大绿洲中的13个气象站,计算了43年来(1951~1993年)冬季(12~2月)和夏季(6~8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发现43年来冬季平均气温增加了2.0℃(若羌)~9.0℃(乌鲁木齐),13站平均增温3.0℃。但夏季平均气温却下降了1.5℃,在哈密甚至下降了4.5℃。43年来冬季降水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而夏季降水量在多数站都有增加的趋势,特别是近15年来(1977年以来),降水量增加了5%(若羌)~100%(塔城、和田等)。我国西部干旱区大绿洲中的13个气象站1951~1993年夏季(6~8月)和冬季(12~2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逐年变化表明,近15年来我国西部干旱区气候环境的变化结果与绿洲效应一样,是冬暖夏凉、夏季雨水增加。

3.2干旱指数(P/(t+α))的变化

为评价气候环境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作者计算了夏季Martonne干旱指数(AI=P/(t+α),这里P为降水量、t为平均气温、α为系数,本文取0)。Martonne干旱指数越大,表明农业依存于水或灌溉程度就越低,即气候就越适合农业生产[13]。图1给出1951~1993年我国西部干旱区大绿洲中的13个气象站平均的标准化后的干旱指数逐年变化曲线及5年滑动平均、线性回归和5次多项式回归曲线。可以看出,干旱指数虽然波动很大,但在增加。特别是5年滑动平均表示出50年代后期的下降、60~70年代的波动和70年代后期开始的大幅度上升,表明气候环境向有利于人类和农业的方向发展着。

4沙漠绿洲的开发与环境变化的相互影响

4.1近年来沙漠绿洲开发与利用的变化

近43年来,中国西部干旱区绿洲扩大很快,新疆的耕地面积增加了近1.4倍。绿洲的扩大主要分两个时期:50年代到60年代初和近15年。早期的绿洲大多以自然植被的破坏和减少为代价。例如,在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河流域,1951~1958年在原有植被的地带扩大耕地面积3648.5km2,而由于燃料及用材的需求,1958~1978年天然胡杨林减少了1748.9km2、沙漠化土地面积发展到2.17万km2[14]。而近15年的耕地扩大多是向沙漠要地,作者实地考察发现[15],随着经济的发展,以煤代柴使沙漠地带植被的滥砍乱伐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控制,同时防风林也长大成林。这些变化正与上述干旱指数的变化相对应。

4.2绿洲的开发与环境变化的相互影响

如上所述,沙漠绿洲有冬暖夏凉、夜暖日凉的温度调节作用和增湿增雨的作用,而这些作用正好又适应沙漠绿洲农业生产。所以,绿洲越发展,对环境调节作用就越大,从而绿洲就越能发展。反之,如果沙漠绿洲开发利用不当,如河流水源涵养林破坏引起水土流失,水流不稳;过量超采地下水,破坏地下水资源引起植被死亡、土地旱化、沙漠化;过量灌溉,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土地盐碱化;滥砍乱伐,沙漠植被破坏引起沙丘活化、流沙再起等等造成绿洲退化,则会使绿洲效应减少,环境恶化,进而使沙漠绿洲进一步退化。也就是说,在沙漠绿洲的开发利用与局地环境变化之间,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反馈作用:环境变好绿洲发展环境更好绿洲再发展;环境恶化绿洲退化环境更坏绿洲再退化,甚至消失。

5结论

综合几年来的沙漠绿洲气候与防风设施效益的研究、气候资料的分析和实地考察,可得以下结论及建议:

(1)由于改变了下垫面和地表粗燥度,增加了水分(灌溉)和植被,沙漠绿洲与其周围的沙漠相比,有着冬暖夏凉、夜暖日凉的温度调节特性;有着增湿的“湿岛”效应;也可以有增雨作用。

(2)绿洲防风设施不仅有防风、防沙的作用,还能抑制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以利水分的合理利用;同时调节温湿度的变化,增大绿洲效应。

(3)近43年来,特别是近15年来,中国西部干旱区的气候环境有冬季升温、夏季降温增雨有利于人类和农业生产的变化,但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山区降水等气象要素的监测。

(4)近43年来,中国西部干旱区绿洲扩大很快,新疆的耕地面积增加了近1.4倍。特别是近15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沙漠地带植被的滥砍乱伐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控制,同时植树造林得到了很大发展。近年的气候变化,特别是冬季的升温与全球变化有关,而夏季的降温增雨主要是绿洲的扩大、防风林的营造和沙漠植被砍伐减少的结果。

(5)在沙漠绿洲的开发利用与局地环境变化之间,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反馈作用。环境变好绿洲发展环境更好绿洲再发展;环境恶化绿洲退化环境更坏绿洲再退化,甚至消失。决定这两种反馈作用的是大环境的变迁和绿洲开发利用中是否合理利用资源和按自然规律办事。近15年来中国西部干旱区的变化正是促使环境变好的反馈作用在起主要作用的结果。但是,在水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方面,却存在严重问题。因此,今后合理开发利用绿洲,对于局地环境的变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6)由于人口的增加,向沙漠要地、要粮、要财富已成必然。但如果不能合理利用资源,盲目扩大绿洲;过量使用地下水和破坏沙漠植被,可能导致沙漠化和环境的恶化,甚至绿洲的消失。对于中国西部干旱区而言,要有对以水资源为主的自然资源进行区域性、流域性的总体评价和规划,把开发利用的重点放在开发利用节水栽培技术、改良灌溉设施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提高单位面积生产力上,以适应人口增加和环境变化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夏训诚,等.新疆沙漠化与风沙灾害治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186.

2FANGJ,LIUG.Relationshipbetweenclimaticchangeandthe

nomadicsouthwardmigrationsineasternAsiaduringhistorical

times[J].ClimateChange,1992,22:151~169.

3耿宽宏.中国沙区的气候[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230.

4ZHANGQ,CHENL.DryandwetvariationinChinainrecent30

years[J].ScientificaAtmosphericaSinica,1992,15:72~81.

5叶笃正,陈泮勤.中国的全球变化预研究[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279.

6朱震达,陈广庭,等.中国土地沙质荒漠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250.

7DUM,MakiT.Climatedifferencesbetweenanoasisandits

peripheralareainTurpan,Xinjiang,China[J].JIRCASJournal,

1994,1(1):47~55.

8李江风.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环境与区域开发研究论文集[C].北京:气象出版社,1990,238.

9吴申燕.塔里木盆地水热状况研究——蒸发及其相关问题[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153.

10DUM,MakiT.Apreliminarystudyonthepreventionofdrifting

sandsanddesertificationinaridareas[J].JournalofAgricultural

沙漠绿洲范文第2篇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9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在这个阳光明媚、春暖花天的日子里,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去一个美丽的国家――阿联酋,游览那儿的窗口城市――迪拜。大家准备好了吗?那我们就快乐出发!(播放一组迪拜美景)。

2.当这样一个如画卷一般美丽,令世人无限向往的人间天堂展现在我们眼前时,你最想说什么?

3.是的,正如同学们所说,位于沙漠中的阿联酋,能如此美丽,真是太不简单,太不容易了!所以阿联酋的城市被人们誉为“沙漠中的绿洲”。(板书:沙漠中的绿洲)。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片绿海上,领略它的迷人风光。

(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组迪拜的美景图,同时配上合适的乐曲,创设这样的视听情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会全身心投入学习,由此课堂学习会更生动活泼。)

二、初读课文,感受迪拜美

1.请你们把书打开,轻轻地读读课文。(出示阅读提示: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喜欢读的段落多读几遍。②找一找描写迪拜美的句子,用“~~~~~”画出。)

2.交流读书情况,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设计意图:注重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按“阅读提示”自主学习。以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达到初读感知的目的。)

3.谁来说说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迪拜美的?(出示句子:这里绿树成阴,鲜花遍地。地上没有一片落叶,更不见有人攀树枝,摘鲜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4.(显示课文插图投影)你们看,这就是迪拜的街景,你看到了什么?

5.轻声读读这段话,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无须作多余的分析和讲解,应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获得感受,体验和理解。)

6.指名读,齐读。

三、感悟阿联酋人民建设绿洲的壮举

1.过渡:你们可能无法想象,这美丽的风光不是大自然的杰作,而阿联酋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就在几十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无人烟的沙漠。

2.(出示阿联酋沙漠的图片)你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样的情景?

3.谁来读一读这几个词语。(出示词语:不毛之地 白茫茫 恶劣)

4.大家再仔细看图,想想“不毛之地”是怎样的情景,说说你的理解。

5.齐读词语。

6.阿联酋人民是怎样在这片不毛之地上建成变成如此美轮美奂、充满现代化气息的繁华都市的呢?(出示对比图。)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不是空泛的,在引导情感体验中,学生自然会受到人文内涵的熏陶和感染。对比图的出示,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到阿联酋人民付出的心血,会地他们产生无比的敬意。)

7.让我们一起重温当时他们改造沙漠的情景。(播放阿联酋人民改造沙漠的视频。)

8.老师发现大家看得非常专注,我想你们一定被阿联酋人民的举动常常地吸引了,现在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手段把学生带入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学,在情境中悟,体会沙漠中的绿洲来之不易。)

9.经过阿联酋人民的努力,在茫茫无边的沙漠中布满了象征生命的绿洲。轻声读读第3自然段。(出示学习要求:边读边做记号,用“――”画出写环境恶劣的句子,用“~~~”画出写阿联酋人民不怕困难建设绿洲的句子。)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边读边做圈点批注的良好读书习惯。)

10.谁来说说,当地的环境怎样恶劣?特别是哪个词让你感觉到环境非常恶劣?(写当地环境恶劣:“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不毛之地这个词特别让人感觉当地环境恶劣。)

11.但是,面对这样恶劣的环境,阿联酋人民退缩了吗?他们是怎么做的?(出示词语:买来、挖去、填上、埋下)

12.自由读第3自然段第5~8句,说说你从这里了解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品读,既落实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又理解感悟了课文。)

13.在沙漠中建设绿洲不仅艰巨、复杂,而且代价巨大,听听阿拉伯朋友是怎样向我们介绍的。(出示句子:阿拉伯朋友告诉我们,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14.自由读读这段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设计意图:现代教育学研究表明,产生学习的主要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学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也就失去了教与学互动的前提。所以,在教学中要善于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15.你们算过爸爸妈妈培养你大概需要花多少钱吗?老师粗略地算了一下,在农村培养一个孩子从小学到高中大约要花5万元,城市一定花费更多。那么,培植一棵树也就相当于需要至少5万元。同学们,听了这些数字,你有什么想法呀?

16.自己再读读这段话,体会阿联酋人民建设家园所付出的巨大代价。(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最好的办法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已有知识相联系,这样学生的真实感受就被唤起,融入了学生的真实感受的读也不再空洞,而饱含了感情。)

17.(引读)阿联酋人民之所以付出巨大代价建设家园,是因为他们深深知道――(学生接读: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划,生活才更加美丽。)所以他们才不惜代价,努力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和生存空间,这是每一个阿联酋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让我们牢牢记住这句话。

四、感悟孙联酋人民侍弄花草的精心

1.阿联酋人民改造沙漠克服了许多难以想像的困难,付出了很大的代价。那么,他们又是怎样爱护花草树木的呢?快速浏览第4~7自然段,用“――”画出相关语句。

2.现在,我就是园林工人,你们就是那些更绿的小树,更翠的小草,更艳的小花……说说此时你想对我说些什么?(采访大家)。

(设计意图:创设交流情境,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深化学生的认识,丰富学生的语言。)

五、加深印象,提高能力

1.看来,阿联酋人民的心血没有白费,他们的汗水没有白流,几十年的辛勤培育和艰苦建设,让世人看到了现在这座独具魅力的、在沙漠中崛起的绿洲。(播放视频。)

2.这么美的城市真让我们流连忘返,今天不枉到此一游!同学们,想不想把它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或朋友?那么,课后请你们结合老师课前发给你们的资料或者再上网查阅一些资料,当一回小小导游吧!

沙漠绿洲范文第3篇

沙漠不再荒凉

倘若回到2014年,你问旁边的人:“你相信沙漠可以种水稻吗?”其实,当你问出这个问题时,也许已经知道答案。但滕飞从朋友口中听说这件事情时,敏锐的商业嗅觉让他并没有急于否定,而是亲自来到沙漠,寻找绿色的生机、麦田的希望。

沙漠种水稻,并非新鲜事,但却鲜有人能够做成。20世纪90年代,曾有一批农业专家和教授研究出在沙漠种植的保水保肥的土地覆膜技术,并联合当地政府一同推广。然而,那时农户经济收入少。尽管政府提供技术支持,但那个阶段,农业机械化程度并不高,每家农户耕种面积有限。随后,沙漠种植的事情也不了了之,坚持在沙漠种植的人也越来越少。

2013年2月,空气中还滞留着寒意。滕飞来到内蒙古奈曼旗科尔沁沙漠,亲眼看到了上一年秋季收割后的稻茬。随后,滕飞尝了尝沙漠里的稻米,吃到嘴里时,他不禁皱了皱眉,“不好吃”。他的商业感觉告诉他,要是自己去做这件事情,一定能够做成,“到时候,把水稻种子换成最好的品种,一定好吃”。

随即,滕飞租了50亩地,买了“稻花香”的种子,开始了“沙米”试验。

“我们选沙漠,会选上面还有零星植被的,不是完全的荒漠,这意味着这里曾经是草原,地下水源丰富。而沙漠本身含有有机质,而且昼夜温差大,利于稻米夜间营养沉淀,淀粉含量高。我们也不会去抛光,最大程度保留营养。另外,这里直径170公里范围内没有大型化工企业,我们种植施肥都用粪。所以种出来的是有机的、好吃的、没有污染的大米。”滕飞的声音带着兴奋,好像又回到最初看到稻茬时的欣喜。

滕飞曾说,沙漠最初给自己的感觉是“冷漠、贫瘠、冷酷”。在沙漠里,春季的风很大,刮到脸上能划出血印子。这些外部的环境,滕飞从来不认为是“苦”,甚至觉得微不足道,试验期间,他所有的关注点都放在“沙漠种水稻”到底是否可行。

当眼前的秧苗拔地而出,满眼嫩绿葱郁,滕飞已经知道他之后的路该走向何方了。之前商场中的成败得失,都凝聚成一股力量升腾而起,如一注清泉涌向沙漠。滕飞说:“好像过往的一切准备都是为了这一件事情。”

2014年,滕飞全力投身沙漠农业种植,成立“新中农”。他说:“我们希望自己可以代表新时代农业或者新时代农民,所以称为‘新中农’。农业是经验行业,爸爸怎么种地,儿子也怎样去种。但我们考虑更多的是两个方面,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因此,我们成立两年时间,已经拥有15项专利、4项发明。”

从2014年,沙漠种植面积500亩,到2015年种植5000亩,滕飞的心境也经历了不一样的变化。倘若一开始,是商业嗅觉的敏锐和理性判断,而当500亩水稻种子落地生根,滕飞心间的种子也开始生长发芽。“让沙漠变回耕地,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有一种使命感在其中,所以我非常坚定,会一直坚持下去的。”

听取蛙声一片

滕飞从商多年,创办过金融投资公司、互联网企业等等,都做得有声有色,在业界有很好的口碑,给人的印象除了可靠、踏实,便是如果认准一件事情就一定有能力做成。“蛰伏”一年左右,滕飞带着他的沙米在2015年5月开始走进大众和投资人的视线。滕飞说:“第一年种沙米时,只想专心做事,在技术方面稳定之后,我们才开始进一步宣传。”

2015年5月31日,滕飞凭借“沙米中国”在北京大学汇丰金融论坛暨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EDP“梦无缺”年会的项目路演中,从1000多个路演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冠军。腾讯原高级副总裁刘成敏到沙漠考察,并成为“沙米中国”投资人。随后,“新中农”荣获通辽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通辽市扶贫重点龙头企业荣誉。沙漠里种出来的大米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2015年11月,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上,“沙米”夺得“2015年度全国食品安全管理创新案例优秀奖”,并被授予2015年度中国食品安全年会指定用品。

“对我来讲,困难主要是价值观的统一,让别人知道我们在做的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所以无论什么会议,我一定会争取一个机会,去台上讲几分钟,宣传沙米、宣传我们的商业模式,让知道的人越来越多。”滕飞语速颇快,语气郑重而恳切。

滕飞说的“商业模式”是他多年经商的心血结晶。他是一个善于观察、思考和总结的人,喜欢思考当下的经济现象,看到一个好的商业模式,也会运用到自己的企业当中。尽管农业对于他来说是一个新的行业,但他触类旁通,并没有觉得转行是很困难的事情。他已经为“新中农”的发展设定了五个维度:品牌农业、科技农业、金融农业、互联网农业和合作社农业。“现在很多农业企业发展困难,是因为没有形成品牌,所以品牌一定要放在第一位,这是提升农业附加值的一个重要方向;科技是用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所以我们有自己的专利技术,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打造百姓吃得起、吃得放心的有机大米;我们会充分利用互联网形成的态势和趋势,解决销售问题以及去提升品牌价值;金融是原始动力,最后我们的企业一定会上市;合作社农业也解决劳务、种植问题,这样我们的种植面积可以不断扩大。”滕飞还有自己引以为豪的种植模式以及商业模式,他坚信这将是未来十年农业发展的方向。

2015年夏天,滕飞邀请朋友、客户到沙漠的水稻田观赏,还有许多人慕名而来参观了解。“白天你会看到满地的水鸟,到了晚上,蛙声一片,看到的、听到的人都会觉得很震撼。”滕飞的眼中很是欣慰,笑容浮在脸上。“每次听到别人评价‘你做的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甚至‘一件伟大的事情’,这让我很骄傲。”

内蒙古科尔沁的沙漠里稻花香浓、飞禽自在,另一边,在北京的运营中心、全国的宣传方面,滕飞在用他的智慧和能力为“新中农”的未来开辟航道、指明方向。现在“新中农”的投资人不断增加,除了京东、亿利资源集团,已经有20多位投资方成为了“沙漠变良田”的有力支持者。

梦圆“绿洲”

滕飞说环境恶化是人类自己造成的,应该找回那片沃土。他要成为垦荒的发起人,帮助沙漠寻回曾经的容貌。他做到了,两年时间,5000亩荒漠已经变成绿波飘荡的秧田。“人类并不是地球的主人,而是与亿万生命形态共存。我们应该用自己最大的努力,挽回对自然的残忍。”滕飞的手指划过金色的麦穗,沐浴着阳光,那里,在内蒙古的科尔沁草原,他看到了梦想的样子。

然而,梦开始的地方充满残酷、艰难。最初沙漠种植水稻不仅被亲友质疑,而且就连当地的农民都在质疑。感动于“沙米”的意义――“一件能让子孙儿女为之骄傲的事情”,滕飞的好朋友李绍华多了另外一重身份,“沙米中国”的主要创造者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李绍华从一名从事建材行业的老板转身成为一心为沙米的高级农艺师,为“新中农”申请了多项专利技术。在李绍华的办公室,摆满了关于水稻种植的书籍,他还借鉴以色列种植水稻的技术,活学活用到沙米上,是唤醒沙漠生机的重要经历者、见证者。为了说服家里人,李绍华还把他的老父亲带到了沙漠。家人亲眼看到沙漠里的稻穗迎风摇曳,便不再反对。正是因为滕飞、李绍华这样的“沙米人”执着务实,披星戴月,愿意为了“沙米梦”全身心投入,才有了如今“沙米中国”这个叫得响的民族品牌。

当然,最初的拓荒者们还经历了没水、没电、没路的艰难。40多个人挤住在60平米的铁板房里。“板房内,一边是床,中间是办公区,另外一边是厨灶。”外面风沙漫卷时,小屋里则是热火朝天的讨论方案、出谋划策的景象。刮大风时,出门上厕所,回来只能绕着房边走,回来时满嘴沙子。回想早期沙漠里的生活,仿佛还是昨天,板房在风中摇晃。

滕飞有些感慨:“现在条件挺好的,2015年春天,我们把房子都盖好了,建立了生活区,路也修好了。夏天种有机蔬菜、种瓜果,自给自足。在这里,大家为了同一个梦想,员工的流失率很低,一般是不会走的,都愿意留在这里。在艰苦的环境中奋斗,能够坚持下来,有使命感是前提,然后就是盈利、可行。”

“沙米中国”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好吃的大米、最安全的大米,只通过互联网方式进行销售,除了考虑到互联网时代的集聚效应,另外则是考虑到现在大米同质化非常严重,沙米与互联网的结合省去中间环节,在降低成本的同时,确保货真价实。”滕飞深知沙漠种水稻不易,所以更加坚持,他说一定要把沙漠种植攻克下来,用事实说话,燃起更多人的使命感,吸引更多人投入到沙漠耕地化的队伍当中。

作为企业的灵魂人物,滕飞清楚地知道,在将来,沙漠种植不仅仅是水稻。滕飞坦言,目前最大的瓶颈是去完善“1+N”体系,即去形成一个立体系统,究竟轮作怎样的植物,才能让沙子高效地变成土壤。比如,种花生会释放出氮补充到沙子里,那种什么可以释放磷、释放钾?并且形成一套立体的系统,比如水稻防风固沙,甘草、山药等作物有各自“排兵布阵”的作用。“这是我们现在正在着手研究的,现在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专家、教授也和我们一起去研究怎样去做。另外,亿利资源集团是我们的大股东之一,他们是沙漠治理方面的老大,在资源和技术方面非常有优势。”

沙漠绿洲范文第4篇

读<<沙漠中的绿洲>>后感

阿联酋过去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到处是沙漠.

阿联酋人民就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许多苗和花草,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这里变成了绿洲.正是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森林实际上是一座大水库,也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我们不要乱砍滥伐树木,那样树木越来越少,会造成水土流失,大河里的水就会泛滥成灾.我们毁坏了花草树木,就会破坏环境,使绿洲变成沙漠.

我们要爱护森林,保护地球.

沙漠绿洲范文第5篇

“我到过许多地方,数这城市最年轻……”

石河子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直辖的一个县级行政单位。在历史上它一度是新疆兵团总部所在地(后总部迁至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也是农八师实行师市合一管理体制的一个新兴城市。后来,又有全国各界60万青年,响应的号召,来到了边远西部,建设这座比共和国只小一岁的新城市,著名诗人艾青当年也是其中之一。正因为这个城市的年轻、这座城市从无到有,正因为它的独特地理位置——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的南缘,在浓郁西部风情的“丝绸之路”上,造就了独一无二拥有自身特色的军垦文化。于是诗人艾青才会这样写道:“我到过许多地方,数这城市最年轻,她是这样漂亮令人一见倾心。”

当你来到这座城市,这座美丽、庄严的大学时,你就能体会到这里多元文化的氛围。记得刚进大学,老师就组织大家参观军垦博物馆,让我们了解这座城市的来之不易,让我们铭记那段振奋人心的岁月,更希望我们每一位石河子大学的学子能够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继续发扬兵团人的艰苦奋斗的精神。

或者当你觉得心情低沉的时候,可以坐上一辆公共汽车(全程不到半小时),沿玛纳斯河西岸前行不到5分钟,你就能进行一次精神和心灵上的洗礼,因为迎接你的是大片大片、一望无际的森林,这就是红柳森林公园,在春夏交替时节,这里红柳花层层叠叠次第开放,鸟语花香,来到这里你还能有什么烦心事呢?

在仲夏之时,漫步在校园的小道上,走在从宿舍去教学楼的路上,两旁绿树成荫、绿草油油,是不时还会出现一些可爱的小昆虫挡在你的路中,好像是要伴随你一起前行。校园里有很多同学们口耳相传、私下评出最喜欢的地方,比如你可以午后拿上一本喜爱的书,坐在北区的小树林里木椅上,看着行人来往,阳光透过身边个个高耸的白杨树的树叶空隙,照在书上,要是累了还能躺在椅子上闭上眼听着歌,阵阵微风吹过,一片花香……

在新疆的秋天,最值得享受的应该就是那些品种繁多、口味香甜的水果,这里足够的日照以及在夏末的昼夜温差,使得这里的水果含糖量很高。从6月份左右,就开始了每一年的幸福生活,草莓、苹果、西瓜、甜瓜、葡萄……品种多得数不清,价格特别便宜,西瓜每斤才4毛钱,草莓每斤1.5元钱左右,所以我相信在石河子大学的金秋,你的生活将会充满滋味。当冬天来临,这里就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到处都是那么洁白,再加上石河子市空气清新、污染少,所以这种视觉感会非常的强烈,尤其是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降临的第一场雪。有时候它就在半夜这样悄悄来临了,不去打扰你的梦乡。

在这里求学,更在这里体味成长

想起我的大学,现在还是充满无限的,怀念和遐想。虽然毕业后我就再也没有回过石河子大学,但是我经常梦见这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我在石河子大学的四年,是忙碌的四年,学习、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占据了我大部分的时间。回首在这里的本科四年,我可以微笑着说,感谢她给我带来这段经历,感谢她将我一步步引向这如此丰富多彩生活中的每一位老师、同学甚至是陌生人。

还记得在大一刚进校那段时间,我是异常兴奋,因为冲过了高考这一门槛,终于盼来了为此奋斗十几年的大学生活,而石河子大学的一切又是让我拥有了一种对未来踌躇满志的心情。那时,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是那么新奇,我忙着参与活动、听各种讲座。记得第一次参加全校的“百团纳新”,面对着如此纷繁的社团,让我有一点不知所措;面对一个个热情向我介绍社团的师哥师姐我更是无所适从。身边参与的同学不断和自己擦肩而过,现在回想起感觉那就是人的海洋。这时候,我不知不觉走到了咱们学院的社团招新地点,一个很温柔的声音打动了我:“同学,你好,欢迎加入我们华彩艺术团。”是我的一位师姐静,她微笑着向我介绍着社团的情况,一边询问我的专业、特长、爱好,就这样,可以说意外,也可以说是缘分,我被分到了播音主持部。面对一个我从来没有涉足过的领域,心里是很忐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非常没有底气。但是静师姐对我不断鼓励,而且还给了我这样一个新人一次学院迎新生晚会主持的机会,我经常会想起那一次晚会。因为那是我真正大学生活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