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做法

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做法

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做法

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做法范文第1篇

一、加强考核引导,完善考核办法。根据省政府对各市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考核办法的具体要求,对固定资产投资考核内容作相应修订。固定资产投资考核由投资增长率、县(区)完成投资对全市完成投资贡献率、投资目标完成率、引进区外资金实际到位占当地完成投资比重四项指标构成,总分100分。投资增长率,是反映年度投资规模和投资增长的指标,使用前三年平均投资作为基数来测算投资增长率。投资增长率=[(当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前三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均数)-1]×lOO%,指标权重分值30分;县(区)完成投资对全市完成投资贡献率,是指在县(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除去中央、省属工业企业投资后的县(区)自身完成投资与全市县(区)完成投资总额同口径的比值。县(区)完成投资对全市完成投资贡献率=(县区完成投资/全市各县区完成投资总额)×100%,指标权重分值15分;投资目标完成率,是反映年度投资目标完成效果的指标。投资目标完成率=(当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责任目标)×100%,指标权重分值25分;引进区外资金实际到位占当地完成投资比重,是指各县(区)在国内本地区以外招商引资实际到位数和实际利用外商投资数占本地当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引进区外资金实际到位占当地完成投资比重=(当年国内招商引资及利用外商投资实际到位额/当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lOO%,指标权重分值30分。

二、健全统计登记制度,做到应统尽统。根据《省统计管理规定》第十五条之规定,以及国统字249号文件和甘统投109号文件精神,市、县(区)发改委、财政,扶贫、水利、交通等审批立项和资金管理部门向投资主体下发项目立项批复和资金文件时,必须抄送同级统计部门。对投资50万元以上项目,市、县(区)发改委、中小企业局等审批立项部门在建设项目立项批复下达前,必须要求建设主体单位在当地统计部门办理新开工登记手续,建立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送关系,否则不予办理批复手续。建设部门在向投资主体发放建筑施工许可证时,必须检查是否办理统计登记手续,未办理的不得颁发施工许可证。对引进区外资金的统计工作,由市招商局会同市发改委、商务局做好引进区外资金的统计工作。要改进统计工作,在做好半年统计的同时,建立月度统计制度。要加强引进区外资金项目管理,核实区外资金到位情况,防止漏统区外资金的情况发生。

三、强化工作责任,做好项目统计管理。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据要实行领导负责制,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市上决定建立固定资产投资联席会议制度,由市发改委牵头,统汁、财政、扶贫、水利、电力、交通、文教、建设等部门参加,每季度召开—次联席会议,通报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寻找问题和差距,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凡当年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部门和行业,必须向发改委、统计部门报送项目进度报表,报表须经单位分管领导签字;要建立投资项目统计台帐,发改委、统计部门要定期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完成进度进行定期核对。要保证投资统计工作经费,把投资统计的方法制度、报表设计、软件开发、数据处理和农村投资调查等纳入项目前期工作,从项目前期经费或财政预算资金中安排一定的工作经费。

四、加大统计执法力度,依法实施投资统计。要加强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统计法制意识,营造良好的统计环境,依法实施投资统计工作。要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力度,严肃查处投资统计工作中弄虚作假的行为。项目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统计法律法规要求,加强和完善统计工作,开展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实行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认真做好投资统计上报工作,确保投资数据的准确可靠。

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做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 投资 探讨

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对象、范围及方法

1.1固定资产投资的意义

固定资产投资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通过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活动,国民经济不断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建立新兴部门,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力的地区分布,增强经济实力,为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创造物质条件。

固定资产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虽然其自身的实物形态不变,但要发生磨损,逐步丧失其使用功能。当磨损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必然要失去其全部使用功能。这时为了维护社会固定资产的原有规模,以满足整个社会对于固定资产的需求,就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实物形态的更新。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为了提高生产率,对一些未达到寿命终止期的固定资产需要提前报废,以便采用新设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固定资产的建置、使用、报废、再建置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来实现固定资产再生产。

1.2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对象、范围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是整个社会经济统计的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固定资产建设投资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与数量关系;反映固定资产建设投资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规律,从而为人们从事建设投资经济活动提高科学的依据。固定资产建设投资统计在研究建设投资经济现象数量方面具有以下特点:具体性、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综合反映被研究总体量变的综合特征。

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范围是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建设准备、设备安装、建成投产的全过程。

按照现行统计制度规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国有单位其他投资、城镇集体经济单位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零星固定资产投资,城镇私营、个体经济投资,城镇和工矿区私人建房投资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

根据这种统计范围所计算的各种统计数据有着以下三方面的重要意义:为反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执行情况,为研究国民经济与地区综合平衡提供依据;便于同国外资料进行比较;为正确计算积累数值提供依据。

1.3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指标体系及调查方法

完整的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指标体系包括勘察设计统计指标体系、投资统计指标体系。因为投资活动的目的是要为国民经济建造新的固定资产和提供新的生产能力或效益,而勘察设计与施工是为实现投资目标服务的。所以投资统计指标体系在固定资产建置投资统计指标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

投资统计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有:反映建设项目更新过程的统计指标;反映投资额的指标;反映能力规模的指标;反映投资成果的指标;反映投资经济效益的指标;反映商品房建设投资的指标;固定资产建置投资价格指数与商品房价格指数。

统计工作先从收集资料开始,然后加工整理、分析研究与预测。而统计范围往往与统计报表范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仅仅是收集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的一种形式,是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的一部分。为了取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在现有的统计报表、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五种调查方式的基础上,还需要有关部门的配合来共同完成。

二、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

2.1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规范化

首先,统计规范化是投资统计工作建设的基础工作。这一工作做好了,统计工作的质量就有基本的保证,否则将影响整个统计工作的质量。

其次,统计工作规范化,也是采用电子计算机汇总数据与建立数据库存,应用电脑灵活使用数据,进行经济分析、预测与建立电脑软件的决策支持系统的基础条件之一。否则就无法实现统计工作中数据处理的现代化。投资统计工作规范化分为基层单位统计工作规范化和综合单位统计工作规范化。

基层单位统计工作规范化是整个统计工作规范化的一个构成部分,必须严格执行全国的投资统计分类标准、指标体系与报表体系报送时间的规范要求,遵循基层表编码填写规则及逻辑关系,遵循年报基层标准表中的各项指标代码逻辑关系填写报表内容。

2.2 领导重视、加强从业人员培训

项目单位不重视投资统计工作,工作开展十分被动。一是部分项目单位领导不重视投资统计工作,造成无专职统计人员,数据准确性难以保证。二是基层单位人员配合程度差,视投资报表为额外负担,不能积极主动上报报表,每次报表都要多次催报,工作十分被动。三是投资统计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投资活动是复杂多样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有些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统计报表制度和指标解释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但又找不到相关的指导资料,只能凭个人的理解来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基层统计力量的薄弱成为当前困扰统计工作质量和水平提高的重要障碍。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尤其如此,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进一步推进对统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在当前从业资格认证的基层上,进一步推进对从业人员定期的再培训,将统计培训教育纳入统计宣传和普及推广的常态化管理,特别是以制度的形式加以明确,也才能更有效地化解当前人员调动频繁出现的业务水平差、工作断层等问题,解决统计源头数据质量较差的问题。

三、结语

统计人员要真正做到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树立锐意学习的观念,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要具有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综合利用各种统计调查方法,依托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做到统计信息获取方法现代化以及统计信息分析方法现代化,把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做的更好。

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做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师院校;图书馆;固定资产;全面管理

硬件管理是指对固定资产从投入到退出使用的全程进行全方位管理,并组织全员参与的一种管理理念;也是图书馆非常重要的一项管理活动。是一项包括对固定资产的投资预算、购建与验收、以及使用过程和清理过程等多个环节都予以关注和重视的管理活动。

一、在硬件投资上要做好规划

图书馆固定资产全面管理的理念落实到固定资产的预算环节主要做好大、中型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与分析评估工作;依据现有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和需求做好固定资产的增加、折旧、处置等预算以及在建工程的预算与资金筹集计划。

图书馆的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可分为日常的更新、替换类投资和大型的新建、改建、扩建类项目投资。无论是以上哪类固定资产投资都会纳入学校的年度预算。尤其是大型的新建、改建、扩建类项目投资的预算。日常更新、替换类投资比如电脑、空调、办公家具、试验仪器等等可以通过人员的增减情况和现有设备的使用情况等编制出年度购置预算,对于购置这类固定资产所需的流动资金,往往通过学校的自有资金就可以解决,不需要从另外的渠道进行筹资。大型的新建、改建、扩建类项目投资是结合学校图书馆发展战略作出的重要决策行为,所以在列入学校的年度预算前就应当已经进行过可行性研究与评估分析。

这些研究与分析的程序应当在高师院校准备进行投资前完成。进入投资阶段后学校就要进行工程项目的设计,可以请相关的设计专家或团队提供3-5种设计方案,并组织学校内部或外部的资产、财务、审计和检察等部门的专家共同分析和评估选取最优的一种设计方案来实施建设。

二、加强硬件建设的管理

高师院校图书馆固定资产全面管理的理念落实到固定资产的购建与验收环节主要是设计合理的购建流程和制度,让使用部门、管理部门、购建部门、和财务部门等相关部门都能各司其责做好固定资产的购建与验收。

固定资产的购建与验收,必须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和符合内部控制制度的审核、审批流程来进行。比如,在管理办法中规定图书馆所购置的固定资产,属于购买日常的更新、替换类设备:由各使用部门根据年初预算提出年度请购申请,由资产部门全面考察和论证年度申请中列支的待采购设备性能等技术指标的合理性;再按固定资产购置金额的大小依据审核、审批权限批准后;列入固定资产购置计划;最后资产部门对已批准购置计划的设备分类、分项进行询价和性能比较,采取统一招(投)标。

购进后由使用部门、资产部门共同参与验收。验收后将验收单、交付财务部门进行总账核算和固定资产明细账的核算,使用部门和设备管理部门分别保存验收单和卡片利于盘点、核对。这样从流程和制度上对于日常更新、替换类设备就把握好了购建与验收环节的管理。属于大型的新建、改建、扩建等固定资产建设项目,即使有详尽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在项目的具体建设中,要经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部门批准;财务部门列入固定资产(自行建造类)计划统一筹措和调配资金;基建部门负责项目购建过程中的工程施工管理;审计部门负责工程的验收审计。

三、完善硬件使用规范

高师院校图书馆固定资产全面管理的理念落实到固定资产的使用环节主要是在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中明确固定资产使用环节的主要责任人,并设计出一系列关于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操作规程、维修、保养、和固定资产出租、出借、抵押、质押、投保等方面的细则以及奖惩指标。首先,要制定图书馆固定资产使用人和使用部门的责任考核办法。办法中要重点明确固定资产使用人的相关责任,并要设计出有关固定资产使用效益的比率分析指标,制定出固定资产闲置率等相关考核指标,促进使用人和使用部门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按期考核奖惩,且与使用人和使用部门的经济利益挂钩。然后,要制定学校固定资产的维修、保养等细则。明确固定资产的保养计划、维修计划,保养和维修的程序,相关保养、维修的记录,保养、维修前后的性能测试等。最后,要制定出固定资产的使用操作规程,并对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培训。操作规程中一般应按照该项固定资产的使用操作说明,同时结合固定资产使用安全规章等,制定出详细的分步骤的操作规程。

四、重视硬件管理

高师院校图书馆固定资产全面管理的理念落实到固定资产的盘点与清理环节主要是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盘点,不定期地对于单台价值高的设备进行抽盘,同时重视做好盘点表和盘点总结工作;固定资产的清理方面包括做好固定资产的报废和处置两方面的工作。

固定资产的盘点在固定资产的全面管理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盘点可以发现固定资产是否账实相符,是否有专人负责,是否闲置等,最终落实到固定资产使用人和使用部门以及管理部门应承担的具体责任。固定资产的清理包括固定资产的报废和处置。对于达到报废年限的固定资产确实没有使用价值的要进行实物回收,对于闲置的或没有达到报废年限又不能再使用的固定资产不仅要回收实物还应当进行实物鉴别。符合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和经过审批流程报废的固定资产应当遵循资产部门采取统一处置、集体处置的原则,符合固定资产的内控制度要求来做好处置、报废等相关工作,由审计、纪检等部门进行监督;在财务会计核算上核销资产的总账和明细账。

参考文献:

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做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归口分级管理;责任跟踪管理;科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固定资产是企业主要的劳动资料,它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经过多次生产过程才全部转移价值的资产。企业投放在固定资产上的资金,称为固定资金。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均应作为固定资产。

一、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投资缺乏科学管理。企业缺乏市场调研,没能购置到最新、最好的设备,并且在使用该设备的过

程中没有给企业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

2、账簿设置不健全。企业只设置了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但没有实物管理账,致使一些净值为零但仍有使用价值,仍在继续使用中的资产没有纳入账内管理。

3、账实不相符。其主要表现:一是损坏报废和丢失的固定资产长期挂账,没有办理相关报废手续,也没进行账务处理;二是新增固定资产没有入账,造成有物无账;三是外单位或个人借用或长期占用的固定资产没有办理相关手续,也无账务处理;四是违反规定,少提甚至不提折旧,使固定资产账面净值虚增,账实不符。新购置的固定资产不仅没有入账,而且直接从成本费用中列支,不仅不利于准确核算成本,还易造成资产流失;缺乏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管理权限不清,责任不明,出现了人人插手却无人管理的局面。

4、闲置资产调剂和处置不及时,资产浪费现象严重。其主要表现:一是闲置资产无人管理,未及时调剂使用或进行处置,闲置设备无人管理,也无人维护保养,致使部分有使用价值、可调剂使用的资产或有处置价值的闲置资产因无人管理而闲置,甚至因无人维护保养而变为报废资产,造成了较大浪费;二是部分资产损坏维修不及时,人为造成资产闲置。

二、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1、建立投资管理控制制度与责任追踪管理。一是设备采购部门要广泛进行市场调研,捕捉信息,采购最新最好的设备,切实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二是建立投资管理控制制度。财务部门应源头介于并参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全过程管理,参与可行性研究报告会审,严格审查投资估算和经济评价,并规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必须对决策制度、相应的筹资制度、外部法律法规的约束等固定资产投资制度进行安排,并对可利用资本的成本和规模、项目的赢利性、企业承担风险的意愿和能力等主要影响投资决策的变量进行分析,利用投资决策的基本模型、净现值法与企业财富、净现值法的决策变量等投资决策的价值判断方法,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三是实行固定资产投资的责任追踪管理。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不断推陈出新的新设备的价值越来越大,导致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占企业整个资产的比重越来越大,因而固定资产投资风险愈大,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是决定企业前景和命运的投资,必须实行固定资产投资的责任追踪管理。所谓固定资产的责任追踪管理是实行固定资产的台账与档案结合的管理。在购置固定资产前,要进行可行性分析,由企业领导、经济师、工程师、会计师等人员组成投资决策组,进行市场调研与科学论证,写出可行性报告,可行性报告必须由决策组全体人员签字,明确经济责任。在购置固定资产时,在采购付款、使用、修理、保管等过程中要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式管理,每一个业务环节都要由责任人签字盖章,明确经济责任。在使用固定资产后,要定期对固定资产实行盘点清查,将盘点记录落实到固定资产台账中。与此同时,要定期召开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分析会,认真做好会议记录,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落到实处。

通过以上对固定资产投资各个环节的严格管理、层层落实责任人的方法,随时发现问题,对造成固定资产投资不良后果的行为,要追究其责任人,严加惩处。如果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实行了上述管理,将不会再出现投资失误的情况。

2、强化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针对企业账簿设置不建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具体地说:一是编制固定资产目录。以明确固定资产的核算范围,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依据;二是建立按固定资产类别开设的固定资产登记簿,记录各类固定资产增减变化和结余情况,它相当于固定资产二级账;三是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卡片制度。固定资产卡片实际上是以每一独立的固定资产项目为对象开设的专用明细账,它相当于固定资产的三级账。企业收入固定资产时设立卡片,登记固定资产的名称、类别、编号、预计使用年限、原始价值、建造单位等原始资料。在使用过程中,凡有固定资产大修理、内部转移和停止使用等业务,都应在卡片中进行登记,固定资产报废或调出时,则登记有关调出和报废日期、原因等资料,并注销其卡片;四是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实物账。按照各类固定资产的类别、项目、使用地点、使用班组、使用人等内容建立实物账,做到账卡物相符。

3、实行固定资产归口分级管理。针对该企业账实不符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实行固定资产的归口分级管理。固定资产的归口分级管理,就是在企业财务部门的统一协调下,按固定资产的类别,由厂部各职能部门负责归口管理,按各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地点,由各级使用单位负责具体管理,进一步落实到班组和个人,并实行与岗位责任制相结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归口分级管理,包括固定资产归口管理和分级管理两项内容。归口管理的一般做法是:企业的生产设备归生产部门管理,动力设备归动力部门管理,运输工具归运输部门管理,房屋、家具用具归总务部门管理,各种科研开发设备归技术部门管理等。各归口管理的部门要对所分管的固定资产负责,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固定资产分级管理的一般做法是:在归口管理的基础上,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地点,将各类固定资产分别交由企业内部各级使用部门负责具体管理,有些资产的管理责任还要具体落实到班组和个人。这样便可做到层层负责任,物物有人管,使固定资产的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得到可靠保证。

4、建立健全固定资产采购、维护、保险等制度。针对公司闲置资产调剂和处置不及时、资产浪费现象严重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建立健全固定资产采购、维护、保险等制度。一是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职务分离与相应责任控制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在采购、调出、修理、报废等业务环节中,负责采购、调出、修理、报废等业务的执行人员应与负责审批、保管、付款或收款、记账的人员相分离,并明确其相关职责,控制固定资产流失;二是设备使用及管理部门建立固定资产维修保养制度,建立固定资产逐项定期维修、保养记录,领导要定期检查并做好记录;三是建立固定资产保险制度。规定专门机构、专门人员负责保险的投保、赔付等工作。针对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日常应不定期地召开专题分析会议。每年年底必须召开固定资产管理的专题分析会议,检查固定资产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并书面写出分析报告;四是及时调剂或处置闲置资产,提高资产利用率。要树立资产有偿占用的观念,一项资产如果不能给企业创造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就应该重新审视这项资产的有用性,判断其是否属于闲置资产。对闲置资产,应及时申请调剂使用,实在无调剂使用价值的,应尽快处置;五是实行固定资产的增加验收、报废鉴定管理。管好固定资产的首要环节是在固定资产增加时严格把好验收关,财务人员协同资产管理人员深入现场,根据固定资产的交接凭证,认真做好固定资产的验收和交接工作,做到手续完备、责任清楚,保证新增固定资产进入企业处于完好的状态。固定资产报废,要严格掌握,慎重处理。财务部门要认真履行固定资产报废的审批手续,把好固定资产报废审批关,根据报废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报请领导审批后,方可处理。对确已丧失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的报废,必须经过审查鉴定,对专业性较强的专用设备报废,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审查、鉴定,取得技术鉴定书,申请详细理由,按规定程序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基层单位一律不得擅自报废处理。

总之,提高管理意识是提高管理的关键,认识不到位,各项管理措施就难以落实,企业管理层应把固定资产等实物管理与现金管理置于同等的重要地位,强化全员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

(作者单位:包头财经学校)

主要参考文献:

[1]袁毅平,李丽华.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

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做法范文第5篇

摘要固定资产是企业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之一,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企业产生效益的源泉。管理好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目前,我国固定资产管理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通过阐述问题,从而找到恰当的解决对策,从而不断提高我国企业资产管理能力。

关键词固定资产资产核对动态管理

一、固定资产管理及其主要内容

(一)固定资产管理的涵义

固定资产管理,即对固定资产进行的管理。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劳动资料的主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劳动资料的全部。

(二)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

第一、固定资产购入管理。其主要是对购买固定资产和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进行计划、预算、购买和投资分析、验收、记账过程的管理。

第二、固定资产维修管理。主要是指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检查、提请维修和保养、提取维修费的管理。固定资产维修管理主要目的是消除安全隐患,保证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行,提高其使用效率。

第三、固定资产核算管理。主要是指对固定资产价值的确定、折旧方法、折旧年限、残值估计、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资产盈亏与处置等方面的管理。

第四、固定资产处置和转移管理。企业应对固定资产的出售、报废或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内部调拨等管理。

二、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

(一)固定资产账实不符,账簿设置不健全

按规定,固定资产管理必须建立实物台账和实物卡片,记载固定资产的名称、购进时间、规格、型号等,同时由企业的使用部门和财务部门负责保管,定期进行实物盘点,并由财务部门对固定资产账核对。但部分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设不规范、日常管理基础工作薄弱,长期未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最终导致家底不清、账物不符、账账不符,造成固定资产记录混乱,无法彻底清查固定资产数量,为固定资产的流失开了方便之门。另一方面固定资产账簿设置不健全,企业只设置了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但没有实物管理账,致使一些净值为零,但仍有使用价值仍在继续使用中的资产没有纳入账内管理。

(二)闲置资产调剂和处置不及时,资产浪费现象严重

首先,闲置资产无人管理,未及时调剂使用或进行处置,闲置设备无人管理,也无人维护保养,致使部分有使用价值、可调剂使用的资产或有处置价值的闲置资产因无人管理而闲置,甚至因无人维护保养而变为报废资产,造成了较大浪费;再者,部分资产损坏维修不及时,人为造成资产闲置。

(三)固定资产投资缺乏科学性、合理性

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分为对内长期投资和对外长期投资。对内长期投资的目的是扩大再生产,对外长期投资的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无论是对内长期投资,还是对外长期投资都具有相当大的风险。

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以上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企业领导对固定资产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现在有些领导只抓市场营销,只重视经营利润,却忽视了对生产产品所依赖的生产设备的管理,使设备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另外,企业内部约束机制不健全是造成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

另一个原因。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涉及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财务部门,各部门职能不同、分工不同,又缺乏相互的牵制机制,造成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再者,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及财务部门的经办人员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对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漏洞视而不见、不负其责,也加重了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四、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企业关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

完善企业关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应从根源上杜绝固定资产流失的现象发生,做到账目、卡、实物相符。为了达到使闲置的固定资产合理流动的目的,要加强闲置备的调剂管理,尽可能提高其利用率,最终实现其使用价值。

(二)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制度

固定资产的使用和保管部门要定期对实物进行清查盘点,做到账实相符,防止资产流失。定期盘点的次数多少可根据企业规模、固定资产数量的多少等因素而确定,但一年不得少于一次。对因非正常情况而不能及时入账的固定资产,资产实物管理部门应对该未及时入账的固定资产予以标示。

(三)建立并实施计算机动态管理

在选择管理软件时,应选择性价高、功能全面、操作简单、透明度高的管理软件,再配合管理台账、设备卡片、固定资产账簿等文字记录,使固定资产管理真正做到透明、有序、有效。同时,管理软件应具备信息传递或公开制度,使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够将信息彼此传递、分享,同时也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固定资产管理的透明化、正规化和合法化,保证固定资产使用的最大效益。

(四)加强固定资产及时维修与保养

企业在固定资产的维修与保养方面,应首先建立起相关的计划或者规划,定时定期对固定资产及设备进行盘点、总结,对损坏的固定资产及时进行维修与保养,以确保固定资产的最高使用效益。

(五)完善固定资产处置、报废制度,盘活固定资产

企业对固定资产处置要做到物尽其用,制订设备报废条件:超过规定的使用年限,性能落后,能耗高,效益低,经济效益差;主要结构和零部件严重磨损,无法修复,无改造价值;因重大事故或意外灾害受到严重损害,且无法修复;严重影响环保、安全,容易引发人身安全和环境污染,修复改造不经济;按国家能源政策规定应淘汰的高耗能设备。

(六)充实资产管理人员,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素质

要在生产、财务等相关部门设置专职资产管理岗位,尤其是生产部门应该设立专人管理固定资产,资产发生变化,应及时与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联系。生产部门的资产管理人员与财务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应深入学习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了解固定资产从购入、保管、转移到报废的一系列处理程序,知悉固定资产卡片的主要内容。提高管理意识是提高管理的关键,认识不到位,各项管理措施就难以落实。企业管理层应把固定资产管理与现金管理置于同等的重要地位,强化全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

参考文献:

[1]雷培文.浅谈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财会通讯.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