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食堂劳动实践报告

食堂劳动实践报告

食堂劳动实践报告

食堂劳动实践报告范文第1篇

为深入贯彻关于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氛围的重要指示精神,学校在全校开展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热潮,营造了良好的校园节约氛围。同时,学校认真贯彻落实自教育厅相关精神,积极开展自查工作,现将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1.工作概况

本学年,我校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列入工作重点,将“立德树人”作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的核心目标,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主题教育作为学生养成教育重要内容,贯穿教育全过程,教学上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思想品德教育。深刻理解“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深化“三爱”“三节”教育的重要内容。

1.1学校供餐规模和供餐模式

学校现有教职工及后勤保障人员257人,学生总数1861人,其中包括在校外实习生数434人,走读学生387人,实际在校就餐学生数1040人。学校现有一栋楼作为食堂,上下共两层,合计2400平方米,食堂保障人员16人。学校实行自选供餐制,学生根据实际需要自由选购饭菜品种、数量,凭饭卡或手机支付结算,吃饱为止。学校根据前期统计的每日就餐学生流量,合理安排售饭档口和花色品种,实施错峰就餐。

1.2学校餐饮浪费现状

本学期2020级新生报到入学后,我校住校生人数基本维持在1000人左右,承包公司根据学校在校生人数配送原材料和蔬菜等,学校食堂会根据学生人数配餐。经过长期工作经验的积累,厨师及售饭人员对学生的饮食规律和饭量基本掌握,按照“按需配餐”“多餐少取”、“适当控制”等原则购饭,所以我校食堂的浪费情况很少出现,只有部分新生由于不敢说明情况或对自己饭量预估有误而出现吃不完的情况,大多数学生均能实现光盘。

1.3开展制止餐饮浪费工作情况

1.3.1加强教育宣传,营造厉行节约氛围。

按照市教育局相关文件要求,学校围绕“节约粮食,文明就餐”,利用“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板报设计等形式开展多样的宣传活动,积极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提倡文明用餐“光盘行动”。在学校食堂明显位置张贴宣传标语或宣传画、摆放提示牌,提醒师生适量点餐,节约粮食。持续开展国情区情、中华美德、优良传统等教育,广泛传播“爱惜粮食”、“健康生活”、“科学用餐”等观念,进班级、进课堂、进活动、进宿舍,引导全体师生提高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意识,养成爱惜粮食、文明餐饮习惯,践行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使浪费可耻、节约为荣成为广泛共识。

同时,结合中秋、国庆等传统节日和重大节日,深入开展“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主题宣传,通过学校LED屏、校园广播、黑板报、主题班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多种宣传手段,大力弘扬文明节俭社会风尚,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形成强大宣传声势。

1.3.2优化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工作体系。

我校采取“教师轮值,值周生负责”的督查小组,每日三餐安排教师轮流在食堂值守,维持就餐纪律并严格检查餐饮浪费情况,保证每桌每人不剩饭、不乱倒饭菜。学校又安排值周生检查执行情况,实行减分制,将餐饮浪费与班级量化考核直接挂钩,通过以上措施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剩饭。

优化食堂配餐、分餐等后勤服务管理,从源头上减少餐饮浪费现象,在学校食堂大力推行适度点餐取餐,深入开展“光盘行动”,并将之作为餐厨垃圾源头减量、深入推进垃圾分类的一项重要举措,教育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内涵。学校食堂全面推行“半份菜、小份菜”、简餐和标准化饮食,科学合理安排饭菜数量,所有教职工和学生在食堂就餐时,坚持按需、少量、多次取餐,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有效引导学生适度合理点餐,促进养成节约粮食习惯。

1.4 本次自查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我校高度重视制止餐饮浪费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纪委书记、副校长为副组长,办公室、总务处、宿管科、德育科等职能部门领导及学校食堂管理人员具体负责的食品领导小组,形成了职责清晰、任务具体的组织体系,建立起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协同联动工作机制。

2.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2.1组织领导

首先是对节约型校园建设的组织领导统筹力度欠佳。虽然建立了协同联动工作机制,但是目前没有形成厉行节约专班,研究部署、制定与执行工作方案时缺乏全局统筹。

其次是对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学习领会不够透彻,特别是没有充分认识考虑到大多数中职学生的理解力和执行能力,使得学生不能把指示精神吃透,内化为自己行动的准则。目前主要是依靠教师与值周生的监督管理落实节约行动,而不能完全从意识上转变思想,因此会出现无人监督时浪费行为增加的现象。

2.2餐饮供给

学校在就餐环境、就餐制度等方面苦下功夫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取得了实质成效。但这只是餐饮供应的最后环节,目前,学校在食品供应其他环节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费。例如,在原材料物流配送以及食品加工等环节,由于监管力度不到位,食品存在被丢弃、大面积切削的情况。

由于学校食堂属于第三方外包,学校食堂的从业人员更换频率较快,在对其培训和管理方面存在一定困难,沟通与监管难度大,工作方案推进时容易受阻。例如在餐饮搭配方面,在校教职工及学生群体庞大,学校规模并不小,而学生正处于发育阶段,需要多种菜品满足营养搭配、膳食平衡,同时也需要变换新鲜口味丰富多样化餐饮选择。但是在与食堂沟通的过程中存在困难,菜品一直比较单一,不能很好引起学生食欲,导致就餐人数较少,学生就餐兴趣较低。

另一方面,学校虽然设置了小份饭窗口,但是基本上仅限于晚餐,而且形式比较单一。实际上由于男女生、不同身体素质同学的饭量各有差异,无论午餐、晚餐,小份、半份、自助、按需供餐等餐饮节约供应制度都可有效减少浪费。

2.3宣传教育

在宣传教育的过程中学生都表示自己要节约食物的好孩子,但在实践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节约食品的认识还不够透彻,存在“多拿多占”浪费丢弃的的现象。这主要是对学生的宣传教育不够透彻,特别是作为特殊儿童,对自己行为的控制不够好,节约的理解不够深刻。

同时,目前针对节约粮食的宣传活动开展存在形式单一、内容不够丰富、覆盖面窄的问题。主要是通过主题班会和宣传板报的形式开展,宣传力度和辐射范围有限,这主要是由于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理解仍然停留在浅层,没有深入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

另外,由于学校学生本身的年龄特点及学缘结构所限,没有很好地做到将厉行节约与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紧密联系起来,这也是学生没有真正通过实践体验到劳动的艰辛和粮食的来之不易,真正形成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思想意识的原因所在。

2.4制度体系

在实际工作中,因为考虑到学生的特殊性,对相关制度规则执行不够严格,让学生认识不到餐饮浪费的错误性。同时,没有形成严格的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原因在于学校虽然制定了值班教师、班主任、德育等多部门协调管理的消除餐饮浪费的联系网,但是对学生光盘或者浪费的行为的监督和惩奖多以口头批评为主,不够及时有效。

3.相关改进措施

3.1深入学习指示精神

学校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理解力水平的学生开展进班级专题知识讲座,深入联系生活实际和学生的日常饮食行为,分析案例、讲事实摆道理让学生理解浪费的是可耻的的行为,鼓励学生之间互相监督,争做吃完饭的好孩子。

制定工作指导方案,在节俭办会、节约办公用品、制止餐饮浪费等各个方面制定工作要求,将勤俭节约落实到工作实处,落实到生活实处。

3.2强化配餐监管力度

注重收集师生对学校食堂食品的建议,积极与食堂承包方以及食堂工作人员沟通,特别是加强对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培训,确保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为师生提供美味可口,营养搭配合理的餐食。

同时班级报餐员及时向食堂工作人员报告学生人数,尽量做到按需配给,从源头上减少浪费。

继续推进“光盘行动”。倡导学校食堂积极推行“师生不多点、食堂不多打、厨房不多做”的良好餐饮行为,力求吃光喝尽不剩饭。

从学校、班级各个层面,加强制止浪费、厉行节约制度建设,利用督导检查、明察暗访等各种方式,开展监督检查,对浪费行为予以制止,对反面典型予以曝光。

3.3创新教育引导宣传方法

宣传教育上,在黑板报、宣传栏上多用形象生动的图片,让学生便于理解。同时并且把食品节约纳入班级常规会议,做到时时提,天天讲。

一是学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把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为当前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加强节俭意识教育,在全体师生中全面开展节约行动,从而引导全社会大兴勤俭节约之风。及时梳理一批节俭典型,大力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是创新宣传教育方法,开展各类校园活动。精心设计活动形式,围绕勤俭节约开展主题班会,主题党日等日常性活动,加强粮食安全宣传,把勤俭节约作为文明校园创建的重要内容。

三是加大社会实践劳动。现在由于疫情影响2020级和2019级学生没办法参与其中,但是2018级实习生已经做出安排部署,通过实践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艰辛,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真正形成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的思想意识。

3.4强化健全制度体系建设

形成学校的德育科为主导,值班教师、班主任、值周生严密监督的杜绝浪费的监督网。特别是发动值周的作用,各班安排专门学生监督餐饮浪费行为,一旦发现积极上报给值班老师,由值班老师向本班班主任和德育处上报。将餐饮浪费纳入班级考核中,按照相关标准扣分。设置光盘小集体,让学生之间互相监督,有集体荣誉感。对浪费行为及时处理,将杜绝浪费和学生评优评先联系起来。

学校将“光盘行动”等要求纳入评优评选指标体系,结合培育选树新时代好少年(美德少年)、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及时总结“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培养节约习惯”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发掘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让勤俭戒奢学有榜样,行有示范。将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等内容纳入学校规章制度、师德师风建设、学生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中,引领广大师生形成良好行为规范。

食堂劳动实践报告范文第2篇

1.1实验设计

前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具备了基本的临床医学、食品卫生学、营养学的基础知识,实验的目的是将所学知识加以梳理,进行整合。以“糖尿病患者设计食谱”为例,选取临床上的真实病例如下:患者,男,年龄45岁,身高174cm,体质量75kg,轻体力劳动,餐后血糖11mmol/L,血脂正常,属于需用胰岛素且病情稳定型。问题:(1)请为其编制一日膳食食谱;(2)对于自己设计的食谱进行加工制作;(3)用所学知识对食谱进行评价。实验开始前1周,将病例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收集资料。学生要想设计出完整的食谱,必须动手查阅大量资料。首先要了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其次要根据患者身高、体质量、病情计算能量需求、餐次分配,还要考虑食物所含营养素、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血糖负荷等。最后的评价过程更是知识综合的过程,能量和营养素是否达标、三大产能营养素的供能比例是否适宜、蛋白质来源比例是否恰当、三餐能量分配是否合理、烹饪方法是否合适都是评价的指标。实验设计分组进行,每组3~5名学生,设计完毕由学生阐述设计思路及经费预算。最后教师根据可行性、实验室条件、经费等因素对各组的实验设计进行修订,使其进一步完善,并与学生讨论后确定最终设计方案。

1.2实施过程

食谱加工制作在学校食堂开展,利用双休日教工食堂空闲时进行实践操作。学生依照自己设计的食谱到超市或菜市场采购烹饪原材料,在采购原材料的过程中,学生学会辨认原材料的新鲜程度,熟悉原材料的清洗、切配过程,将抽象化的刀工、火候变得易理解、易于学习。学生分组操作时教师负责现场协调指导以及解答学生烹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整个加工制作过程全部由学生独立完成。

1.3分析和总结

食谱制作完毕,各组组长从设计原则、菜肴特色、营养价值、经费开支等方面对自己的食谱进行介绍,同时由其他组学生根据预先设定的指标进行评价,然后结合菜肴的色、香、味、形、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评选出“最佳食谱”。对于尚有欠缺的小组,大家一起讨论、分析,帮助其找出不足,并督促其改进。

1.4撰写总结报告

每次实验结束,教师要求学生撰写总结报告,内容包括自己在此次实验过程中存在的欠缺和不足、收获和感想。目的是加深学生对实验过程的认识,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使其写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1.5成绩评定

成绩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反映。烹饪学课程性质特殊,所以没有按照传统的试卷测验来评分,而是采取综合性的评价方式,包括平时考勤、课堂发言讨论、课后作业、开放性实验等,而开放性实验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占总成绩的50%。教师不可能在短短一学期内把学生培养成一名优秀的厨师或一名出色的营养师,但是通过开放性实验,可以告诉学生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厨师、如何成为一名出色的营养师。

2教学效果

教学结束后,对参与此次实验的2011级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5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学习积极性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的占83.65%;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的占55.88%;科研创新能力得到提高的占53.20%;查阅文献能力得到提高的占87.42%;人际协调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得到提高的占52.48%。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2001)报告指出:“21世纪的能力素质”应包括基本学习技能、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团队精神、实践能力等5个方面,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课堂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在烹饪学教学中开设开放性实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不但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真正做到“自主、探究与合作”,这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烹饪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烹饪技能、烹饪理论,对于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的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求烹饪与营养相结合,“营养为本、烹饪为用”。因此,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能够将各学科知识相互联系,活学活用,从而更好地指导人群、服务社会。

3结语

食堂劳动实践报告范文第3篇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的惠民政策出台,学生营养餐的实施,使农村学生的生活水平大大的提高,但是学生营养餐的浪费现象也不断涌现。为了使午餐的三元钱真正吃到学生的肚子里去,学生不浪费,吃得有营养,吃了更健康。学生营养餐的管理是消除浪费现象、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的关键。

关键字:学生 营养餐 浪费 管理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民生决策,也是一项爱心工程, 更是一项有利于国家长远发展的民族振兴工程,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但在农村学校,学生营养午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让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寻找根源,从学生的品德教育和学校的管理两方面结合去探索学生营养餐的管理新招。

一、学生营养餐浪费成因。。

每天,看着食堂里那一满盆的被学生们倒掉剩菜饭,真让人感到可惜。不只我们学校有被学生倒掉的营养餐。在其他农村学校,学生的营养餐的浪费现象也普遍存在。当然造成学生营养餐浪费的原因不只是学生的原因,也有家庭教育的原因,还有学校管理的不到位、不精细化的原因。

(一)学生的认识偏差。

有部分农村学生认为,吃营养餐就是天天吃大鱼大肉,或者是山珍海味,不是现在的家常便饭。还有部分学生甚至说,“营养餐不是自己花钱买的,是白得的,想吃就吃,不想吃倒掉也不可惜。”

(二)家庭教育的溺爱。

在农村学生中留守儿童较多,有很多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他们认为自己给孩子的少了些,就从经济上去补偿孩子。因此有些家长给孩子的生活费、零花钱十分充足。每天上学、放学时,街上小吃店的生意最火爆。这些学生手里有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零食反而成了这些孩子的主食,学校的营养餐也就理所当然不合口味。

(三)学校食堂的营养餐菜品偏少,是导致学生营养餐浪费的原因之一。

学校的营养午餐虽然每天的菜品不同,但一天只有一荤两素,学生缺少选择的对象,有时候的菜品是自己不喜欢吃的,家里娇生惯养的这部分学生吃几口、甚至不吃就直接倒掉。

(四)学校营养餐管理不到位、不精细化也会导致营养餐的浪费。

如食堂的卫生差、就餐环境不好、就餐秩序混乱、老师的监管不到位等都会蔓延营养餐的浪费现象。如,营养餐管理的老师发现学生不吃就倒掉,没有及时的制止和教育,就会形成“破窗理论”,有更多的学生会倒掉营养餐。

二、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养成节俭美德。

中学时期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结合营养餐的浪费现象,教师应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让他们养成节俭美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让学生明确营养餐不是吃山珍海味,也不是大鱼大肉,吃的就是家常便饭。并且给学生清楚营养餐的来历:虽然没有吃山珍海味,没有顿顿吃大鱼大肉,天天吃的都是家常便饭,但这是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关怀,这是党和国家对我们的惠民政策。同时让学生了解,在非洲粮食严重缺乏,每年有大量儿童死于饥荒,生在非洲的这些国家,能享受营养餐吗?在利比亚、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这些战火不断的国家,又能享受到营养餐吗?就是在中国,以前的学生谁享受了营养餐?教育学生珍惜现在的优裕的学习条件。

(二)加强品德和行为教育。

通过集会、班队、团队活动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践行“光盘行动”,不乱倒饭菜,要珍惜粮食,节约粮食;不乱花钱,孝顺父母,孝敬父母,替父母着想,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粒粒皆辛苦”教育学生,营养餐也是成千上万的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成果。作为学生,我们要有远大的理想,首要任务是学习知识、提高能力,要做一个优秀的中学生,要做一个将来有作为的人,对国家有用的人。

(三)进行感恩教育。

营养餐,是要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学生衣食无忧,部分导致思想上、行为上出现偏差,这时老师一定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明白:营养餐既普通又不普通,普通是因为它不是山珍海味;不普通,是因为它是党和政府的一颗温暖之心,是爱民餐,是母亲饭。教育学生们要有感恩的心,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决不辜负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养育之恩。

三、强化管理,养成良好习惯。

让每一份营养餐都吃进学生肚子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管理的源头在食堂,包括食品安全、菜品的制作、食堂卫生等。老师的就餐管理、家庭、社区共管是抓好营养餐工作的保障。

(一)从食堂源头抓起,让营养餐更放心。

1、保障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牵涉到千家万户,一不留神出了差错,就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食品采购、加工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采购保证质量,货真价实;食品加工要干净卫生,一定要做到“三洗一煮一尝”;营养餐食品留样24小时;餐前餐后严格按照要求清洗消毒。这样才能让学生吃的放心、安全。

2、保障菜品营养、丰富、味美。

食堂工作人员经常性的了解学生的口味,弄出学生爱吃的可口饭菜来。还可以根据食材变换做法,做出不同花样的饭菜,让学生有新鲜感。营养餐的营养搭配要合理。学校要努力根据当地的食材进行采购,让师傅根据学生的营养要求膳食搭配,基本保证了色香味俱全营养餐菜品营养、丰富、味美。

3、食堂管理精细化,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食堂卫生,餐前餐后的桌面、地面卫生,餐具清洗消毒。学生固定餐桌座位,每桌设有桌长负责就餐纪律和卫生,让学生自主管理。学生米饭自添,本着吃饱不浪费的原则。设立表扬栏,每天表扬优秀的餐桌,树立文明用餐,节俭榜样。张贴节约用餐广告语,随处可见的教育影响。制定详细的食堂管理制度和学生就餐规范,严格执行。培养学生讲文明、讲卫生、守秩序、爱惜粮食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加强教师监管,遏制浪费现象。

教师轮班陪餐,维持就餐秩序直到学生就餐结束。对学生的营养餐浪费现象抓现形,给予适当教育引导,并与学生的操行分挂钩。让学生严格遵守就餐纪律。学校、班主任定期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教育学尊重劳动成果,不铺张浪费。

(三)家庭、学校、社区共管营养餐。

学校要充分利用广播、墙报、宣传栏和集会等宣传阵地,加大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的知晓度,引导和鼓励社会团体、人民群众及家长、学生主动参与学校营养餐的监督、管理,全社会更多关注营养餐、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还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勾通,要求家长参与对学生勤俭节约的教育,不给学生多的零花钱,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营养餐的浪费现象才能有效遏制,才能让营养餐落到实处,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总之,营养餐工程是国家推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村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重大举措。学校必须科学管理、合理实施,让学生吃得好,吃得安全,吃得有营养,有效遏制浪费现象,培养学生节约粮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懂得感恩的美德。让营养餐的真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食堂劳动实践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低碳教育;目标;内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4-0080-0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需求及欲望不断增多,消费增加,消耗的资源也随之增加。与此同时,对环境的污染也在加重,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越来越大,进而导致气候变暖、河流污染、资源告急、沙尘暴、超级干旱、特大洪涝以及物种逐渐灭绝等灾害越来越多。人们的高碳生活是造成当前生态问题的根源之一。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紧扣时代脉搏,积极推进低碳教育(low-carbon education),倡导人们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方式。低碳(low-carbon)是指二氧化碳作为气体排放参考标准下,具有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排放。低碳生活(low-carbonlife)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为了降低或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生活中要尽量减少或降低所消耗的能量、资源和开支,以达到拯救社会及地球家园之目的的生活方式。2002年12月,联合国将2005年至2014年确定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从而使教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其中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需要。

一、对当前社会及高校大学生生态状况的反思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日前在日内瓦万元宫《2011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称,全球人口将于2011年10月底达70亿。该报告提醒国际社会,人口快速增长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劳动力,但社会可持续发展也受到较大影响,因为随着人口的增多,资源问题矛盾突出。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指出,到2030年,淡水供应和淡水需求之间的缺口预计达到40%。粮食问题也令人担忧,未来40年粮食需求预计将增加100%。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口问题对当前的环境也造成巨大压力,现在人口以每天22万速度增长。由于每年新增人口高达8000万,淡水需求也以每年约640亿立方米的速度递增。尽管地球有充足的水资源,但其中只有1%可供人类消耗,而全世界约有20%的人口缺乏饮用淡水。随着人口的快速增加,取水量在过去的50年里已经增加了两倍,地下水的超抽将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因为水资源安全与粮食安全紧密相关,目前农业用水占全球总用水量的比例超过70%,每生产一吨粮食需要耗水1000吨。有30多个国家从境外获取1/3以上的水资源,而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的国家中[1]。上述事实说明,全球经济和人口的增长可能对能源、食品、水资源以及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更让人担心的是,我国一方面资源紧缺,另一方面环境还在不断地遭到破坏。如2010年7月,紫金矿业的污染就触目惊心;渤海油田泄油事件,对当地海域的环境造成较大污染;日本福岛核事故造成西太平洋海域放射性元素最高含量超我国海域300倍;云南陆良化工有限公司非法将5000吨剧毒铬渣私自倾倒,致使所在地区水源及下游水源污染,居民的身心健康受到很大影响。所以,大家应该意识到,地球为人类的生存所提供的资源很快要到极限。2008年世界能源统计显示,全球石油可开采年限只剩41年,天然气可采60年,煤炭可采133年,天然铀矿资源按目前耗用水平,只可供82年;而2009年中国能源蓝皮书指出,按当前的能源需求水平,中国煤炭剩余储存保证程度不足100年,石油不足15年,天然气不足30年。因此呼唤低碳、开展低碳教育、提倡对能源的节约以及合理利用资源是当前建设环境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选择[2]。高校大学生是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主体,更是低碳践行的主体,他们的低碳理念如何,将直接决定着未来生态文明建设以及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因此在高校开展低碳教育意义重大。

当前大学生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他们在高校中与低碳生活方式相悖的现象却值得反思。如:1)学生在宿舍以及在浴室“流水作业”浪费水的现象严重,教室、宿舍和图书馆的长明灯随处可见;宿舍电脑用后不关,经常处于待机状态,浪费电的现象普遍。2)部分女大学生在穿衣、化装品使用方面讲品牌、比消费的风气在增长;大学生使用电脑和手机等高档电子产品有攀比之风。3)粮食浪费现象严重。食堂剩菜剩饭都以桶计量;部分大学生远离高校食堂,光顾饭店高消费聚餐的人在增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青睐校园路边的奶茶店、地摊食品,尤其有部分大学生偏爱路边烧烤等不健康食品。4)大学生个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弱。部分女学生与宿舍同学相处有障碍,斤斤计较,矛盾较多,人际关系较差。大部分男生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弱,宿舍及个人卫生差,少部分男生有抽烟酗酒的恶习;部分大学生网游成瘾,在宿舍或校园周边的网吧包夜通宵上网;还有部分大学生在宿舍自己床上挂起帘子,整天整夜上网聊天,看电影,玩游戏。5)大学生身体状况令人担忧,患病率较高。有的大学生和男(女)朋友长时间手机聊天,由于手机辐射再加上长期上网电脑的辐射,他们颈部以上器官经常发生病变,绝症患者年青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因为每学期开学初来自全国各地和不同民族的大学生会带进高校多种病菌,加上部分大学生平时锻炼少,所以每学期开学之际学校肠道疾病、肝炎、水痘和呼吸道疾病流行;作为青年男女,大学生性病问题也要引起高度重视。实际上,2010年全民体质测试报告已经发出警告: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在下降!6)大学生浪费纸张现象普遍。在校园内他们随手乱放早餐垃圾,随地乱扔塑料瓶,每天报告厅和教学楼总能扫出几袋的垃圾和饮料瓶,破坏了校园环境,也浪费了资源。

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生生活阅历较浅,低碳认知能力差,对当前社会改革发展中的空气、水、土壤等资源环境的污染、癌症村的出现以及绝症患者年青化等现象产生的根源认识不清。另一方面,是与学校和家庭的低碳教育不力有关。高校低碳教育工作缺失,教师对低碳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家庭教育存在误区,家长重视智育,对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引导不够。现在独子多,家长过多地在生活上包办,而影响其独立生活的能力。为了满足孩子的欲望,有的家长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满足孩子的消费,更谈不上引导孩子理性消费和绿色消费了。另外,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低碳素质形成的影响也很大。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机竭力向我国输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的奢侈之风和奢侈消费行为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低碳素质的培养和教育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明确高校低碳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1.低碳教育的目标

大学生富有理想和追求,勇于探索和奉献,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后备力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高校在大学生中开展低碳教育是新形势的需要,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高校开展低碳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低碳理念,让学生养成低碳生活方式,鼓励学生投入到当前的低碳经济建设中去,利用自身的能力开拓创新及开展风能、太阳能、水能、氢能和生物能以及其他新能源的研究,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贡献。低碳理念主要包括节约环保观、绿色消费观、生态生活观和新型健康观等。

2.低碳教育内容

(1)节约环保观

节约环保要从节水、节粮、节油、节气和节碳开始。唐朝诗人李商隐曾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司马光作《训俭示康》,教育子孙继承和发扬勤俭家风;以勤俭为美德,长征时和战士们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化。可见,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教育学生具有节约的意识,让学生养成使用环保袋、少用餐巾纸、多用手帕及将垃圾分类回收等好习惯。

(2)绿色消费观

绿色消费观包含理性消费意识和绿色食品意识。德国学者施里达斯·拉夫尔在《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一书中提出,“消费问题是环境危机问题的核心,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正产生着对环境的巨大压力,并威胁着人类支持生命的能力”。理性消费就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适度原则和合理原则,拒绝奢侈品。因此,要教育学生在大学期间在穿衣、使用化妆品和电子产品上要学会理性消费,不要盲目攀比。所谓绿色食品意识是指在购买和消费商品过程中,在节约有度的前提下,拒绝经过某一具体的化学加工的商品,这是崇尚物品自然本性为指向的一种环保消费方式。大学生正在长身体,要注意饮食平衡,远离食品添加剂,拒绝油炸和烧烤食品,通过调整食品的质量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3)生态生活观

由于中学生忙于应付升学,他们的个人生活几乎全是由家长包揽,而导致现在高校大学生高分低能现象严重。因此,高校要教育学生学会生态生活,提高个人生活自理能力,重视个人以及宿舍环境卫生,学会适应集体宿舍生活,学会美化整理宿舍环境,并懂得“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教育学生拒绝烟酒,戒除网瘾,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4)新型健康观

当前大学生体质下降,其原因是:一方面大学生在中学尤其是高中,忙于文化课学习而轻视体育锻炼,高考的指挥棒让中学生基本没时间锻炼。到了大学,他们延续了高中的惯性,对体育锻炼仍不重视。另一方面与大学生在校期间不会低碳生活有紧密关系。因此,要教育学生学会保健,告诉他们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而且还要有良好的心理,即所谓具有“新型健康”。大学生要切实加强体育锻炼,每人要学会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并坚持下去,力争做到为国家健康工作50年(国家前总理李岚清语)。此外,大学生还要高度重视辐射对身体的影响。他们所受的辐射主要来自手机和电脑,重点是手机的辐射。大学生要树立新型的健康观,远离辐射,减少生病次数,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

三、采取有力措施,开展大学生低碳教育

1.高校要重视低碳教育

高校各级领导和党员干部首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低碳教育,要解放思想,转换观点,将低碳教育放在重要位置,积极开展低碳校园活动。正如邓小平指出,“我们共产党有一条,就是要把工作做好,必须先从思想上解决问题”[3],因为“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4]。

2.加大校园低碳生活的宣传力度,营造低碳生活氛围

大学推进低碳教育,教师要成为践行低碳生活的示范。实践证明,德育效果要依靠全体教职工齐抓共管,形成合力[5]。如果全校的教职工都养成节俭的美德,则为广大学生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因此宣传部门要在校宣传橱窗开设专栏,加大低碳生活宣传力度;要在校园电视台、校广播电台和校园网络开设专题栏目宣传低碳生活,倡导节约光荣和浪费可耻,从而在校园内大力营造低碳生活氛围。

3.后勤管理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积极推进低碳工作

学校要在学生宿舍、食堂、教室和厕所等公共场所悬挂低碳生活的宣传镜框、节约和环保警示牌,并定期在全校开展节约型校园先进单位评比活动,并根据实际情况在学生宿舍和教室实行限水节电措施。后勤部门要加强食堂卫生管理,对食堂工人进行卫生培训,如戴口罩和手套上岗,严管进菜渠道,打造卫生健康食堂,吸引学生在食堂就餐。

4.学工部门要开展系列活动,促进低碳教育

校团委可以组织大学生围绕低碳生活的内容,在全校开展辩论赛、讨论会和有奖征文等活动;也可通过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引导学生学低碳、讲低碳,将低碳行为纳入优秀团员评比中。高校还可以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大学生寒暑假等社会实践活动,到企业、街道以及农村去宣传低碳生活,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学会感恩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学校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可将低碳教育列入其中,从学生刚进校就开始灌输低碳思想,强化低碳教育,并围绕宿舍文化建设活动,评比节约型宿舍、文明宿舍、绿色消费宿舍和环保宿舍等,并将这些评比结果列入二级学院学生工作考核体系中,推动二级学院的低碳教育有序开展。学生处要重视对学校辅导员低碳教育能力的培养,辅导员自身对低碳生活的认识程度,决定着教育引导学生低碳教育内容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学生处要从辅导员的认识、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对辅导员加强低碳教育能力的培训。

5.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低碳教育内容的渗透

高校一方面要重视体育课教学,通过重视体育课教学质量,让大学生掌握一项适合自身特点的体育运动。通过体育活动,增强自身体质,提高身体免疫能力。另一方面可开设有关低碳方面的公共课,如介绍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等,让学生开拓视野增强兴趣,投入研究。另外,要重视“两课”对学生低碳理念的引导,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渗透低碳理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强化环保和低碳意识。

6.探索低碳教育的学科建设

一方面应设立低碳教育专项科研经费,组织全校教职工申报相关科研项目,通过科研来促进低碳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将与低碳相关的学科列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或成立相关研究所,如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生态哲学等学科,生态文明研究所,风能、光能、太阳能、生物能研究所等等,通过学科和研究所的建设和发展推动低碳教育的规模化和专业化,通过学科优势,培养各层次相关专业人才。

7.建立低碳教育基地

高校可以根据条件建立低碳教育示范基地,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基地的建设一方面有利于高校相关低碳领域的产学研建设,另一方面可为实践教学服务,并可以定期带领学生来基地参观、实习以及社会实践,从而从理论和实践上促进高校低碳教育的建设和发展。

低碳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项系统工程。在教育过程中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而增强大学生低碳教育的成效,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克劳斯·施瓦布.全球合作面临的挑战[Z].中央党校演讲稿,2010-05-20.

[2]宋喜群.甘肃的风[N].光明日报,2011-08-04.

[3]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食堂劳动实践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生;营养餐;浪费;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1-0274-01

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民生决策,也是一项爱心工程,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但在一些学校,学生营养午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增加了营养餐管理的难度,本文从学生的品德教育和学校的管理两方面结合去探索学生营养餐的管理新招。希望通过改善就餐现状,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每天,看着食堂里那一桶桶被学生们倒掉剩菜剩饭,真让人感到可惜。不只我们学校有被学生倒掉的营养餐。在其它学校,学生的营养餐的浪费现象也普遍存在。

1.学生营养餐浪费成因

究其根源,造成学生营养餐浪费不只是学生的原因,也有家庭教育的原因,还有学校管理的不到位、不精细化的原因。

1.1学生的认识偏差。有部分学生认为,吃营养餐就是天天吃大鱼大肉,不是现在的家常便饭。还有部分学生甚至说,"营养餐不是自己花钱买的,是白得的,想吃就吃,不想吃倒掉也不可惜。" 加之,有些家长每天早晨上学时,给孩子带上牛奶、水果、饼干什么的,午餐之前的课间吃。等到吃午餐时,孩子们都不怎么饿了,当然会剩下很多饭菜。

1.2家庭教育的溺爱。现在的家长都对孩子舍得花"血本",所以不管孩子要求什么都尽量满足。无形中让孩子形成了不节俭的"隐性生活模式",不少孩子的生活条件非常优越,一些人有意无意的浪费行为也会影响到孩子。比如说,现在有些人会觉得三五元钱的东西不值得珍惜,家里的剩饭菜也是一扔了之,在家里不知道节约用水、用电……使孩子从小认为浪费无所谓。

在学生中留守儿童较多,有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给孩子的爱少了些,就从经济上去补偿孩子,给孩子的生活费、零花钱十分充足。每天上学、放学时,街上小吃店的生意最火爆。这些学生手里有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零食反而成了这些孩子的主食,学校的营养餐也就理所当然不合口味,形成浪费。

1.3学校食堂的营养餐菜品偏少,是导致学生营养餐浪费的原因之一。据调查,面对同样的饭菜,少数学生说营养餐好吃;有一大半学生说营养餐不好吃,但他们不得不吃;一部分学生认为营养餐还可以,不特别好吃,也不特别难吃。学校的营养午餐虽然每天的菜品不同,但一天只有一荤一素,众口难调,学生缺少选择的对象,那些不喜欢吃营养餐的学生自然会剩下很多。家里娇生惯养的这部分学生吃几口、甚至不吃就直接倒掉。

1.4学校营养餐管理不到位、不精细化也会导致营养餐的浪费。如食堂的卫生差、就餐环境不好、就餐秩序混乱、老师的监管不到位等都会蔓延营养餐的浪费现象。如,营养餐管理的老师发现学生不吃就倒掉,没有及时的制止和教育,就会形成"破窗理论",有更多的学生会倒掉营养餐。

2.学生营养餐的管理策略探微

2.1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养成节俭美德。小学时期是学生人生观、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结合营养餐的浪费现象,教师应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让他们养成节俭美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1.1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让学生明确营养餐不是大鱼大肉,吃的就是家常便饭。并且给学生清楚营养餐的来历:虽然没有吃大鱼大肉,天天吃的都是家常便饭,但这是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关怀,这是党和国家对我们的惠民政策。同时让学生了解,在非洲粮食严重缺乏,每年有大量儿童死于饥荒,生在非洲的这些国家,能享受营养餐吗?就是在中国,以前的学生谁享受了营养餐?教育学生珍惜现在的优裕的学习条件。

2.1.2加强品德和行为教育。通过集会、班队、团队活动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践行"光盘行动",不乱倒饭菜,要珍惜粮食,节约粮食,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粒粒皆辛苦",懂得营养餐也是成千上万的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成果。

2.1.3进行感恩教育。营养餐,是要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学生衣食无忧,部分导致思想上、行为上出现偏差,这时老师一定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明白:营养餐既普通又不普通,普通是因为它不是山珍海味;不普通,是因为它是党和政府的一颗温暖之心,是爱民餐,是母亲饭。教育学生们要有感恩的心,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和社会。

2.2强化管理,养成良好习惯。让每一份营养餐都吃进学生肚子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管理的源头在食堂,包括食品安全、菜品的制作、食堂卫生等。

2.2.1从食堂源头抓起,让营养餐更放心。保障菜品营养、丰富、味美。学校要努力根据当地的食材进行采购,让师傅根据学生的营养要求膳食搭配,保证菜品营养、丰富、味美。食堂工作人员经常性的了解学生的口味,搭配要合理,让学生有新鲜感,弄出学生爱吃的可口饭菜来。 食堂管理精细化,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如:食堂卫生,餐前餐后的桌面、地面卫生,餐具清洗消毒。学生固定座位,每桌设有桌长负责就餐纪律和卫生,让学生自主管理;本着吃饱不浪费的原则,学生自添米饭;设立表扬栏,每天表扬优秀的餐桌,树立文明用餐,节俭榜样;张贴节约用餐广告语,随处可见的教育影响;培养学生讲文明、讲卫生、守秩序、爱惜粮食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2.2.2加强教师监管,遏制浪费现象。教师陪餐时,维持就餐秩序直到学生就餐结束,对学生的营养餐浪费现象抓现形,给予适当教育引导,并与学生的操行分挂钩。让学生严格遵守就餐纪律。学校、班主任定期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教育学尊重劳动成果,不铺张浪费。培养学生讲文明、讲卫生、守秩序、爱惜粮食等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