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普通心理学研究

普通心理学研究

普通心理学研究

普通心理学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普通高中;歌唱心理;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3-0069-02

[作者简介]隋爱兰(1977―),女,江苏如皋人,本科,江苏省如皋市第二中学教师,中学一级。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我们基于心理学的视角,对音乐教学开展了相对系统的研究。在研究的起始阶段,我们立足于摸准学生的歌唱心理,并试图通过对歌唱心理的把握并结合相关心理学理论,为音乐教学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

一、高中生歌唱心理调查的理论依据

高中学习阶段被称之为学龄晚段。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身体、心理发展已经相对成熟,而这对歌唱学习有着较大的影响。

根据我们对有关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对音乐学习而言,高中学生在歌唱中的心理活动涉及信息的输入与输出、思维的不同形式和智能的强弱不同等,而这些分别与信息加工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相关。同时,高中学生在歌唱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于歌唱本身也有着或明或暗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果忽略了学生的这些心理因素,那我们的歌唱教学就只可能停留在经验的阶段,而这样导致的结果则是我们在面对学生在歌唱中遇到的问题时,会凭经验而不是从学生歌唱心理的角度去施加影响,从而有可能造成努力方向的偏离。

同时,如果我们注意观察教学细节,也会发现在歌唱中需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如我们可能遇到歌唱情况一直不佳的学生,也有可能遇到平常歌唱水平不错但某一次失去水准的学生,也会遇到平常歌唱水平一般但某一次突然大有改观的学生。这些情形背后其实都存在着明显的心理因素,但由于我们没有从心理角度研究学生的习惯,因而这些因素就往往被我们忽略了。根据我国音乐教育心理专家郑茂平等人的研究,学生在歌唱过程中有着大量的心理过程。如学生在唱一首已知演唱者的歌曲时,常常会通过表象去构建歌唱者的表情与声音;而对于一首未知歌唱者的歌曲,学生则会通过想象的方法去构建想象表象,以促进自己对歌曲更为形象的理解。由此可见,哪怕是从最为细节的表象加工的角度去看待歌唱教学,高中生的心理也大有可以研究的地方。

二、高中生歌唱心理调查结果分析

我们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法、调查法和谈话法。我们曾经通过调查法对高一年级四个班二百多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主要从这样的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学生对歌唱的态度,二是学生对歌唱的理解,三是学生对歌唱过程中遇到困难的自我分析等。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歌唱的态度一般,特别热爱的学生不到10%,但有53.6%的学生表示自己喜欢唱歌。这一调查结果与第二个调查内容是一致的,即学生对歌唱的认识主要停留在“唱”的理解上,即认为歌唱就是唱歌,其比例达到73.4%。高中学生的情感比较丰富,很多时候把歌唱理解成唱歌,并愿意通过唱歌这种方式来表达内心的一种情感。对于第三项调查内容,其结果值得我们重视与研究,因为有将近35%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歌唱上存在困难,有近50%的学生有想唱但不愿在众人面前单独唱的想法,另有将近30%的学生认为自己不擅长唱歌(甚至有学生在口头调查中表示自己不是唱歌的料)。而知道五线谱这一概念的学生所占比例不到一半,真正懂得五线谱且能根据乐谱进行歌唱的学生极少。

通过对这一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认为歌唱教学中的心理研究要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根据不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歌唱内容的具体特点去设计最切合学生需要的教学方式;二是要研究并及时化解学生歌唱中的消极心理因素,充分发掘学生的歌唱潜力,以培养最为基本的歌唱素养。

基于学生的歌唱心理去设计恰当的教学方式,我们认为首先选择的歌唱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心理预期。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教师对高中学生教唱流行歌曲,则学生会直接表现出喜欢的情绪(情绪就是心理因素);而如果我们试图教学生唱经典革命歌曲,学生就会表现出不喜欢。这个时候我们的选择不是放弃歌唱内容,而可以通过相应的情境创设,让学生的心理活动与歌曲背后的情境相一致,这时就能让学生产生心理预期,减少抵触情绪。其次要研究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如高一年级的学生对高中生活可能会有不适,而高三学生对紧张的学习生活可能会感觉有心理压力,在这种情况下,音乐老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出发,分别用积极的或舒缓的歌曲,来调节学生的心理。

对于学生在歌唱中表现出来的困难,我们可以按一定的心理思路对这部分学生的惧唱心理进行矫正。如,第一步可以在学生合唱时注意听这些学生的歌唱特点,重点在于发现优点;第二步可以从整体上进行指导,即针对这些学生但不让他们感觉到具有明确的针对性,这样就可以让他们自然接受到一种歌唱上的指导。例如我们可以根据行为心理学中的感知理论,对音乐感知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指导,以培养他们辨别调式的能力和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三、高中生歌唱心理调查的教学指导

根据曹理教授的观点,高中学生在接受音乐教育时,应当逐步从感知性学习扩展到概念性学习,而这与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观点也是一致的。就歌唱教学而言,笔者结合自身的课题研究,提出了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的三个重点:调式调性、节奏感、审美能力。而教学方式则以合唱为主,独唱为辅。如在《祖国颂》的教学中,我们一方面可以通过轻缓的背景音乐为学生铺设一个轻快的歌唱情境;另一方面可将这首乔羽作词、刘炽作曲的歌曲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去感知其歌唱特点。当学生发现这是一部单乐章、复三部曲式的混声合唱曲时,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它的结构。这种方式看起来与音乐无关,其实却是基于上面所提及的高中学生在符号学习中所需要的图示心理而实施的。教师只要点拨到位,对于学生理解歌唱是有质的提升的。事实上,对于一部分带有惧唱心理但符号识别能力特别强的学生而言,这样的教学方式具有明显的因材施教的作用。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也容易领会调式、调性,能够轻松地感知到歌曲的节奏,并在其中欣赏到美。

参考文献:

普通心理学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普通高校 贫困学生 心理健康 体育参与

一、选题意义

近几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贫困大学生这个群体在高校中越来越突出。和其他的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有许多优秀的品质,但同时,高校教育是非义务教育,家庭贫困就造成了部分贫困大学生心理失衡,在个性特征上与其他学生有很大差异,使他们在心理上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弱势群体。当前,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对贫困学生问题的解决多停留在经济层面上,但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达到心理健康,而体育活动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协调人际关系,克服自卑心理,提高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

研究普通高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参与特征的相关性,对于改进普通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促进贫困学生体育的发展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驻保高校中贫困学生人数众多,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各高校今后的发展,迄今为止,针对驻保高校贫困学生健康状况与体育参与特征的研究还比较少见,急需相关的研究成果。本研究旨在通过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参与特征的调查与分析,发现驻保高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参与特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寻找相应的发展策略。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驻保高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参与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随机对驻保各高校学生共发放问卷1500份,收回1326份,有效问卷1301份,其中包括贫困大学生561份,非贫困大学生639份,有效问卷共占总数的86.7%。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随着现代化社会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生活节奏加快,激烈的职场及社会竞争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心理问题剧增,而对于高校的大学生而言也极为敏感地触到了社会的变化,尤其是对于贫困学生,特殊而拮据的家庭背景使随之带来的心理问题更为突出。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贫困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集中在自卑、孤僻、焦虑、多疑和偏执,一部分学生还存在敌对和恐惧心理。由于家庭贫寒,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得不到稳定的保障,时常会为各方面支出感到力不从心,加之周围家庭条件富裕的学生生活优越,更会感到巨大的压力;而且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由于对于这些额外的开销无法承受,也疑心别人会议论自己,因此渐渐与其他同学疏远;也不愿意参加校园各种活动,在文艺及体育方面也缺乏锻炼,不愿意展示自我,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给别人也留下难以接近的印象,因此产生自卑、退缩和防备的心理,甚至会产生嫉恨,常常感到焦虑和不安,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学习和正常的生活,如果长久得不到改善,则社会中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势必会把他们早早打败。

通过分析普通高校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SCL-90因子均分比较(表1)可以看出,其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敌对、精神病性有明显差异(P

而且贫困大学生有心理问题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非贫困大学生。非贫困大学生占18.9%,贫困大学生占34.7%,其困生为40.3%,贫困生为34.1%。(见表2)

(二)贫困学生体育参与特征分析

通过比较贫困学生和非贫困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可以看出,贫困学生与非贫困学生体质状况存在明显差异。(表3)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驻保高校贫困大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基本为0~1次的占总数的71%,60.9%的贫困学生每次锻炼的时间在10~30min之间,47.6%的贫困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负荷以中等强度及以下为主。总体来说,贫困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持续性差,这也是受到多方面的主客观影响造成的,其中主要因素是学习紧张,而且有些学生要参加勤工俭学来维持生活和学习,所以更没有闲暇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另外学校的体育文化氛围、运动场地设施、自身身体素质及运动技能程度也影响着贫困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三)改善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

1.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应得到学校及有关部门扶助政策的支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实行了并轨招生制度,明确了高校是非义务教育,教育逐步走向产业化,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要缴费上学,这就造成高校中出现“弱势”群体现象,目前,各所高校对贫困大学生都提供助学贷款,可以解决一部分学费及生活费问题,而对其身体状况没有相关的监测及调理措施,学校应定期为贫困生体检,了解其生活方式、作息规律、饮食结构,积极为其调整合理的营养搭配,期望以此方式逐渐改善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可适当为贫困生增加每月的生活补助,也可额外增加专项的困难补助,为其提供更多勤工俭学的机会,完善奖学金制度,教育其要自力更生,自尊自爱自强,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改善生活状态。

2.优化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据统计,目前在我国一般高等院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约占15%~30%,特别困难的学生超过10%。在这种经济困难、后顾之忧没有解决的情况下,他们难以安心学习,于是产生了许多的心理问题,进而导致言行上的非正常表现,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带来了困难和新的难题。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例如书法大赛、歌唱朗诵比赛、趣味游戏等各项特长比赛,积极引导贫困大学生参与,通过集体活动找到自信,宿舍、班级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开展“心理帮扶工程”,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及学校各方面的温暖。另外,要引导贫困大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为其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奠定基础。

3.高度重视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贫困生作为学校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心理问题要得到学校及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由于家庭贫困或家庭支付学习生活费用不足而导致生活困难的学生,他们在心理上所承受的压力比其他学生大得多,他们所遇到的困难和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更多。同学和老师应多给予其关心和指导,多与他们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给予纠正和帮助。可采取多种方式,如心理健康课程、相关的电视电影资料、社会参与、图片展览等,让他们努力克服各种心理缺陷,对是与非有明确的判断,提高与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心理控制能力。

4.积极引导贫困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对人们的情绪和人际关系有着极为积极的影响,在从事完一天繁重的学习或工作后,通过轻松的体育活动可以使身心放松,消除疲劳及烦恼、焦虑和紧张等情绪,身心舒畅,陶冶情操,精神振奋。而且通过与同学们一起参加体育锻炼,还可以改善人际关系,加强友谊,提高集体协作性,增进感情交流。有时与同学的一个眼神或一个手势、动作,就可以沟通信息,交流心声,从而给身心带来愉悦的感受。体育教师也要对贫困学生多加重视,积极引导他们多参与体育活动,增加与其他同学的配合练习,克服自卑心理,提高适应能力和协作能力,培养他们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自觉的体育意识,养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另外,学校也应该加强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2],营造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从而为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培志,孙雪峰,等.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研究[J].职业时空,2008.5.

[2]孙培志,孙雪峰,等.河北省普通高校贫困大学生的体质特点、心理健康及其体育参与特征研究[J].职业时空,2008.8.

[3]范汝清,张鹏杰,等.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体育参与特征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1.

普通心理学研究范文第3篇

摘 要 现如今的乒乓球比赛中,乒乓球运动员比赛时的心理情况对于乒乓球技术和战术的发挥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运动员的心理情况也会影响比赛的成败。乒乓球运动运的比赛成绩与运动员的身体情况、心理素质以及技术等密切相关,在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相当的情况下,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就成为比赛胜利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就乒乓球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乒乓球运动员 赛前训练 心理训练方法

乒乓球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与运动员的心理、战术、身体素质等有着密切的联系,运动员的心理活动能否保证均衡、低波动的理想状态将决定比赛的成败。需要运动员在赛前能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比赛时能够快速的进入到比赛状态,能够灵活地应变。如果在比赛前忽视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准备不够充分就会影响比赛时的技战术,使得比赛的成绩受到影响。现代乒乓球运动比赛不仅仅是技战术的比赛,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比拼也愈成为胜败的关键。所以加强乒乓球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强化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训练。

一、乒乓球运动员赛前心理产生变化的原因

(一)运动员心理紧张过度

一些新的乒乓球运动员由于没有过多的接触正规大赛,因此在赛前容易出现情绪兴奋的现象,思想负担比较重,对成绩有很高的期望,产生强烈的获胜欲望,使得心理情绪失常。特别是在一些比较特殊、重要的场次。运动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到比赛中,不能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平时的训练以及教练的叮嘱等难以完全发挥出来,将会影响比赛的成绩,甚至出现生理反应,比如出汗、心跳加快、头晕、四肢颤抖等,[1]将对比赛成绩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学习和训练产生矛盾

对于一些高校中的运动员,他们不仅需要进行比赛前的训练,还需要学习文化理论等知识。学习与训练的时间比较紧张,经常出现学习与训练发生矛盾的现象,在训练过程中需要协调很多问题,使得运动员存在着很大的心理压力。

(三)对方运动员的技术水平的影响

一些乒乓球运动员的实战经验不足,训练中接触到的高水平打法比较少,不能有效的适应对手的战术以及乒乓球的打法,控制能力差,思想以及心理上的变化比较明显。

(四)外部环境的影响

乒乓球比赛中,外部因素对于运动员的影响也比较多,比如乒乓球的场地、观众的喧哗、灯光对视线的影响,挡板广告以及同伴失利等影响,[2]都会给运动员的心理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影响乒乓球比赛的成绩。

二、乒乓球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方法

(一)强化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以及身体素质

一些高校的运动员缺少扎实的基本功,也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在身体以及技术等方面还有待提高。在乒乓球训练过程中需要不仅加强技术上的提升,还需要强化身体素质,提高运动员的信心。明确乒乓球训练的目标,比如击球的速度、力量、落点、旋转以及弧线等,对于不同打法和技术的对手,都能够有好的标准,提高乒乓球比赛的信心,获得好的成绩。

(二)收集赛前信息

在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中,需要做好赛前信息的收集工作,能够了解乒乓球比赛的时间、条件、方法以及对手的打法、技术和心理,使运动员能够知己知彼,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对手的不足,做好技战术和心理准备,确定科学的比赛技术和计划,更好地开展乒乓球比赛。

(三)协调好学习与训练的关系

对于高校的乒乓球运动员,需要明确学习与训练之间的关系,这是开展乒乓球比赛的基础和前提。不仅不会对运动员的学习产生影响,也会使训练能够正常进行。加强相关的部门的协助,使运动员能够认真的投入到训练中,了解比赛的具体情况,明确对手的情况,顺利实现目标。

(四)强化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在乒乓球赛前训练中,需要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实战模拟训练,使平时训练不足,实战经验少以及心理波动大等现象得到有效的弥补。能够防止出现运动员紧张过度,受到刺激等问题,能够提高运动员临场的适应性,在比赛前能够做好准备工作,在比赛中及时遇到突况也能够正常发挥出实际的水平。与此同时,运动员之间也进行相互交流沟通,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与队友分享,在交流沟通过程中获得新的启发,实现良好的心理互动。还可以让运动员学会自我暗示,强化运动员的情绪和自信心,使运动员能够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调整自我,取得更好地成绩。可以使用注意力集中的方法进行训练,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刺激,在对手发球时能够将注意力高度集中,认真观察,准确地预测,根据对手的情况及时作出有效的回应,不会受到场外观众等因素的影响,影响水平的发挥。

由于乒乓球运动速度快,变化多,因此需要运动员能够具有较快的思维,四肢更加灵活,心理上能够更加放松。赛前可以让运动员静坐、按摩等方式使其紧张情绪得以缓解。

总而言之,在对大学生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上,应根据运动员的比赛经验、训练的水平、动机以及心理特点等,选择合适的方法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从而实现良好的训练效果,使运动员在比赛时能够充满自信,灵活的应对突况,树立较强的自信心,从而获得良好的比赛成绩。

参考文献:

[1] 谷颖.高校高水平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的调查研究――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J].辽宁体育科技.2011,01:69-71.

普通心理学研究范文第4篇

一、当代普通高校的研究生的幸福感现状――以中北大学为例

本文对文科研究生和理科研究生进行了调查,从对自身所学的专业的认可度、职业规划、年龄和爱情观、对待父母的态度、现阶段的金钱与消费观念、对生活的满意程度等等维度方面分析了部分研究生幸福感缺失原因。文科研究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可度较低,大部分学生只求有研究生文凭;职业发展上和本科研究生目标几乎相同,稳定工作,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等。理财观念较弱,年龄成为现实与理想的巨大障碍,尤其女性普通高校研究生;理科研究生,对自身的专业认可度较高,但职业规划模糊,大多数理科研究生对待就业持一种等待态度,和企业之间并不构成双向选择,而变成了企业对普通高校研究生的单项选择,甚至很多企业存在严重地方保护主义和地域差异,使理科性研究生就业压力极大;对于年龄和爱情观上出现恐惧态度,随着年龄的增大,自身资本却寥寥无几,我认为这也是人口老龄化、晚婚现象严重的原因之一。

通过上述的调查与分析,普通高校研究生的幸福感是极低的。

二、当代普通高校部分研究生的幸福感缺失的原因分析

内部因素――从普通高校研究生自身情况入手。

(一)年龄成为研究生追求理想的障碍。大多数研究生是从本科直接过渡到研究生,没有更多的社会实践和工作经验,随着年龄的增长,承受来自于社会的、家庭的、自身的压力是极大的。很多学生会放弃自己曾经闯荡的志气,选择安稳工作与生活。所以幸福感极低。

(二)同伴效应对独立思想与自尊心的挫伤。每个研究生都是独立个体,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未来职业规划。但有很多生活实例,“周围的朋友本科毕业后,都有车有房有良好的工作,有说走就走旅行资本。但是我们还是在二十五六岁的年纪里,甚至二十七八岁的年纪里花着父母的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毫无生存与生活的经验......”这是来自于普通高校研究生的自述。这些同伴群体的影响深深打击到了现阶段研究生的自信心。那么,他们的幸福感也是极低的。

(三)“混”文凭是一直存在的现象。很多普通高校的研究生选择读研并不是为了取得很高的学术成果,而真实想法是拿到硕士文凭就好,为以后能有高一些的工资,或者是职称等等,所以研究生的幸福感对于这类学生而言无足轻重。

外部因素――从国家和各地区制定的政策入手。

(一)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普通高校的研究生的关注程度不够。以中北大学为例,理科性研究生的实验室所需的设备,财政支持严重不足,只关注某些专业。很多学生的实验只能依靠电脑模拟,实际可操作设备年代久远,甚至不能使用。实验室环境简陋,这实际在潜移默化地打击着学生们的自我效能感,那么幸福感从何而来。使得很多研究生在和其他地区做交流生时感叹“看看人家的实验室!”这应该引起国家和地方政府以及教育部门的思考和重视。

普通心理学研究范文第5篇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那么,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呢?有人会认为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如何在教育活动中加以应用的科学。这种观点是将教育心理学看成是普通心理学的附属学科,忽视了教育心理学本身的独立性和特殊性。事实上,教育心理学并不是将普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拿过来简单地在教育领域中加以应用的学科。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教育既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然而,一个人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获得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实现的。因此,通常所说的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学生及教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的规律主要是指学生如何学习和教师如何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二、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教育心理学做为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也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中间科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于教师教学的心理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与教育领域中人们的教育实践活动密不可分,教育心理学被看作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部分。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心理学更偏重于社会科学的性质。

    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要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践,因而它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也有人因此认为它是一门应用学科。另一方面,教育心理学在服务于教育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也不断地进行自身的理论研究和建设,提炼出学习、教学的各种理论,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因此,它又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教育心理学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应用性,是一门基础理论与应用学科。

    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以下七个方面: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三)学习心理

    (四)教学心理

    (五)教学评价

    (六)教师心理

    (七)学校管理心理

    四、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与许多学科有关,其中关系比较密切的有普通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