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普通乡镇扶贫干部工作

普通乡镇扶贫干部工作

普通乡镇扶贫干部工作

普通乡镇扶贫干部工作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中央省市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目标标准,聚焦“三精准”“三落实”“三保障”,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以6项任务清单为抓手,集中兵力打好贫困歼灭战,坚持不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高质量如期全面完成,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二、目标任务

深入开展扶贫脱贫“百日攻坚”行动,牢固树立唯旗是夺、敢于争先、勇于问鼎理念,重点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在全县上下努力营造“大抓落实、大干实事”热潮,确保2020年3户8个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加快从脱贫攻坚向高质量赶超发展转变,确保脱贫防贫长效机制牢固可靠,坚持做到“四不摘”,巩固扩大脱贫成果,夯实乡村振兴和长远发展基础。

三、重点工作

(一)落实主体责任,全面提升贫困人口质量。

1.保障剩余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按照“确保贫困人口底数百分之百精准、确保目标和措施百分之百精准、确保绩效和成效百分之百精准、确保档案资料百分之百精准”要求,对剩余3户8名贫困人口由县委书记、县长、县委副书记和包乡县级领导双包联,逐人建立脱贫台账,因户因人施策,明确帮扶措施,落实帮扶政策,确保如期高质量脱贫。(责任单位:有关单位、有关乡镇)

2.巩固已脱贫人口脱贫成效。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持续加大产业就业科技扶贫力度,利用扶贫车间、公益岗位等措施重点倾斜支持,提高生产经营性和工资性收入;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进一步落实落细低保、医保、社保、保险和救助等综合保障政策,提高转移性收入;对已脱贫但综合收入低于今年脱贫标准的贫困人口,进行重点关注和帮扶,保证其收入不掉队、脱贫可持续。要确保每个贫困户人均收入全部达到高质量脱贫标准,确保脱贫成果真实、巩固、长远。(责任单位:各有关单位、各乡镇区)

3.持之以恒地落实好主体责任。继续坚持县级党委、政府每月召开一次会议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党政正职每个月至少有5个工作日用于扶贫;继续坚持县委书记遍访贫困村、乡镇党委书记和村党组织书记遍访贫困户,确保遍访记录和遍访台账真实、完善,坚决杜绝突击遍访和编造遍访记录的现象;继续每月举办一次“擂台赛”。(责任单位:县委办、政府办、组织部、有扶贫任务责任部门、各乡镇区)

4.深化细化行业部门帮扶。县级行业部门针对各项扶贫政策逐一进行对照分析,明确短板和弱项,拉出清单,强力推进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确保全部政策全面精准落实到位。(责任单位:各有关单位)

5.保持驻村帮扶工作稳定。坚持打造“不走的工作队”,继续发挥好宣传方针政策、扶贫对象管理、参与扶贫项目、推动政策落实、发展集体经济、加强基层组织、培养致富带头人等驻村帮扶作用。持续加强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管理,落实工作例会、考勤管理、工作报告、纪律约束等制度,实施驻村帮扶“暖心工程”,坚持按照《县脱贫攻坚工作过程考核办法》、《县深化“脱贫攻坚党旗红”活动加强扶贫脱贫帮扶工作的十八条措施》、《县贫困户帮扶责任人任务清单》落实好帮扶责任。(责任单位:组织部、各有关单位、各乡镇区)

(二)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夯实脱贫坚实基础。

1.强力推进控辍保学。深化落实辍学学生行政督促复学机制、入学联控联保工作机制、“七长”控辍保学责任制、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确保通过随班就读、特殊教育、送教上门、“一对一”学习帮扶等方式,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厌学辍学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继续严格落实好“两免一补”、“三免一助”、营养改善计划、“雨露计划”等教育扶贫政策。(责任单位:教育局、扶贫办)

2.强力推进健康扶贫。继续坚持医疗保障政策贫困人口全覆盖,持续执行好“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政策,做好慢性病救助工作,扎实推进医联体建设,推进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一体化管理,优化村卫生室药品目录、增加品种数量,落实村医准入条件和退出机制,确保常见病、慢性病能够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获得及时诊治,确保基本医疗有保障。对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支付后,自付费用仍有困难贫困患者,给予其他保障政策,确保不出现因病愁吃愁穿问题。同时,也要防止人为抬高标准造成过度保障问题。(责任单位:卫健局、医保局、民政局)

3.强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对全县农户住房情况组织开展全面核查,健全完善登记表、花名册,压实排查责任,逐级签字背书,确保4类重点户和贫困户住房条件不反弹。如期完成今年危房改造计划,确保不存在因面积超标或补助发放不及时导致的致贫返贫问题,确保危房改造质量达标,决不能出现改造后使用再次出现危险等问题。(责任单位:住建局)

4.强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围绕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4项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开展全面核查,对存在问题隐患的全部制定解决措施。要严格对照各类数据信息查漏补缺,对检测发现水质有问题的村、户要立即进行改造,确保饮水安全达标。(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

(三)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提高脱贫攻坚成效。

聚焦“三精准”、“三落实”、“三保障”,逐村逐户逐人逐项全面排查存在问题,建立整改台账,逐项对账销号,确保6月底前全部整改到位。

1、开展疫情影响摸底调查。3月底前,各乡镇区要针对肺炎疫情影响,逐户逐人进行摸底调查,准确掌握疫情对贫困人口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特别是对产业就业收入方面的影响。摸底调查结果逐户建立台账,根据受影响的不同情况,与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产业、就业等帮扶措施,确保利用4-6月份的时间,最大程度的挽回损失、增加收入,确保贫困户达到高质量脱贫标准。(责任单位:各乡镇区,人社局、发改局、扶贫办、民政局、农业农村局)

2.持续抓好产业扶贫。继续培育扶贫主导产业,因地制宜扶持贫困村和贫困户发展产业,扩大特色产业扶贫项目覆盖面;支持培育扶贫带贫新型经营主体,推动贫困户发展与参与产业项目;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用好资产收益扶贫,确保分红到位。对去年的扶贫产业项目,要加大建设力度,推进开工、推进竣工、推进投产、推进收益,4月底前完成任务。对今年的扶贫项目,要拉出责任任务清单,明确谁来干、干什么、什么时间干成,确保所有项目5月底前竣工投产,确保不能让扶贫项目受疫情的影响而停滞。(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扶贫办,各乡镇区)

3.继续加强就业扶贫。扶贫车间、扶贫微工厂要从数量、质量和吸纳贫困劳动力水平上有所突破,3月底前要制定方案、完善制度,鼓励企业更多的招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升贫困户就业水平。要认真分析外出务工贫困人口在城市、行业、企业的集中度,认真分析县内务工贫困人口在工业、农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各领域的分布情况,统筹掌握,分类施策,通过外出务工集中对接、县内招工信息、拓展公益岗位、一对一对接就业岗位帮助解决具体问题等措施,确保3月底前所有贫困劳动力全部上岗就业。(责任单位:人社局、发改局,各乡镇区)

4.推进科技扶贫和消费扶贫。加强对接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新型农业企业的技术专家,充分发挥好专家服务团、科技服务站或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科技服务人员或科技特派员的作用,确保科技扶贫取得实效。推广扶贫产品直通交易市场、电商平台和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企业学校的消费扶贫“两通四进”活动,全面推进消费扶贫。(责任单位:发改局、科协)

5.加大金融扶贫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小额信贷作用,积极落实扶贫小额信贷政策,规范扶贫小额贷款和扶贫再贷款等金融扶贫模式,充分利用风险补偿金,加大对带贫成效突出的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创业致富带头人的信贷支持力度,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参照全市做法,对各乡镇小额信贷情况进行排队通报,推动小额信贷工作进程。(责任单位:县金融办、扶贫办、县银监办)

6.加强兜底保障。全面落实“应保尽保”政策,完善社会救助基金,对因大病、因意外出现家庭支出或损失重大,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防贫保险、临时救助等政策救助后,仍存在返贫和致贫风险的重点群体,尽快实施社会救助基金救助,防止滑入贫困群体范围。对贫困家庭残疾人给予政策扶持,确保补贴政策落实。加快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能力建设,对有意愿的特困人员实施集中供养;积极推进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低收入边缘户失能和半失能人员进行集中供养,建立防贫和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责任单位:民政局、残联、慈善协会)

7.深化农村改革。加强“空心村”治理、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开展“五个一”活动,(每周深入到帮扶联系对象家中干一天活,做一顿饭,送一件礼品,谈一次心,交一生朋友),发动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把分包户家中卫生打扫干净整洁。(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人居办、各县直有关单位,各乡镇区)

8.加强生态扶贫。实施生态工程建设,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确保生态效益补偿和生态转移支付政策落实。设立公益岗位,确保护林员全部由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担任。(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9.继续加大财政扶贫资金监督管理力度。建立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的投入机制,强化扶贫资金绩效管理,规范项目库建设,落实公告公示制度,发挥扶贫资金最大效益。(责任单位:财政局、扶贫办、农业农村局、各有关县直责任单位、各乡镇区)

10.持续开展扶贫扶智扶志活动。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开展孝心养老扶贫等。发挥好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群众组织作用。继续开展孝道评选系列活动,大力倡导孝道文化,有效解决分户老人脱贫问题,形成子女尽责、集体担责、社会分责、政府履责的贫困老人脱贫路径。(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民政局,各乡镇区)

(四)完善落实脱贫防贫长效机制,构建多重保障。

1.持续做好防贫防返贫工作。充分发挥县防贫防返贫中心、县直单位防贫防返贫工作专班、乡防贫防返贫工作站、村联络室、村预警员作用,共同推进防贫和防返贫工作措施的落实。进一步做好对非贫困低收入户、非持续稳定脱贫户、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的识别认定工作,每月进行公开公示。对于因病、因学、因灾、因意外等因素造成家庭支出或损失超过上年度家庭总收入一定比例的农村家庭,通过乡村预警、部门联动、主动申请三种方式,第一时间落实预警救助。要充分运用防贫政策按照防贫程序分类实施救助。全面落实防贫险救助,确保保险公司赔付到位。全面落实“长期护理险”救助,对符合条件的给予参保对象医疗专护、机构护理、居家护理三类服务,尽可能减少失能人员医疗支出。全面落实政策救助,根据求助户的实际情况,因人因户分类施策。全面落实社会救助,通过社会救助基金,吸纳社会捐赠资金和其他合规资金,对经过现有政策救助或扶持家庭人均纯收入仍低于上年度国家贫困线的,再次给予适当救助,避免由于家庭支出过大而致贫返贫。参照全市做法,对各乡镇防贫保险工作进行排队通报,激先敦后,推动工作。(责任单位:各有关单位,各乡镇区)

2.健全脱贫防贫6项重点任务清单。对6项任务清单数据逐人逐项比对,对全部建档立卡人口、已脱贫户、剩余贫困人口的区域分布、年龄结构、享受帮扶等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确保底数清楚、数据无误。对任务清单中的问题和短板实行台账管理,抓紧销号清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责任单位:各有关单位,各乡镇区)

3.做好脱贫成果巩固提升工作。加强脱贫攻坚重视程度、工作力度、投入强度,严格执行“四个不摘”要求。坚持摘帽不摘责任,各级扶贫干部坚守岗位。(责任单位:组织部)坚持摘帽不摘政策,保持扶贫政策的连续性。(牵头单位:县委办、政府办、扶贫办,责任单位:各有关县直责任单位、各乡镇区)坚持摘帽不摘帮扶,驻村工作队不撤。(责任单位:组织部)坚持摘帽不摘监管,做好督查巡查和审计等问题整改工作,确保监督力度不减。(责任单位:县纪委监委、审计局)

4.全面做好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准备工作。全面对标对表国家普查指标,对建档立卡数据进行清理核实,为普查数据采集提供底册。聚焦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获得帮扶情况、贫困人口参与脱贫攻坚项目情况,全面查漏补缺,以最高标准迎接国家下半年的脱贫攻坚普查。要借鉴全国普查试点县的模式和经验,认真谋划我县我县普查准备工作,并按照普查的试点的程序方法做好我县普查工作,确保普查各项工作措施到位,对照68项普查指标一一做好对应,逐一进行查漏补缺,确保不漏一项、不丢一分,高质量完成普查任务。(责任单位:统计局、扶贫办、各有关单位,各乡镇区)

(五)优化大数据平台建设,提高大数据质量。

1.数据录入要齐全。国家普查68项指标,其中户调查表的40项是直接从国办扶贫系统中提取的,要加强大数据平台管理,确保各类项目全部录入到数据系统中。(责任单位:扶贫办、各有关单位,各乡镇区)

2.要提高数据质量。各单位要认真核准数据,确保国办扶贫系统的准确性,特别是民政局、卫健局、住建局和人社局有单独数据系统的也要保证自有数据系统的准确性,并保证信息共享的一致性。(责任单位:扶贫办、各有关单位,各乡镇区)

3.要保证数据真实。数据要实际情况相符合,通过数据查找到贫困村、贫困户享受的各类扶贫政策,并真正惠及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责任单位:扶贫办、各有关单位,各乡镇区)

(六)全面抓好问题整改。

针对2019年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问题清单,制定完善整改方案,建立整改台账、卡死时间节点,做到整改一件、销号一件,确保彻底整改到位。同时还要对照省考和第三方评估发现问题以及督查巡查、审计巡视、督查暗访等反馈问题,查漏补缺,加以完善,整改到位。(责任单位:各有关单位,各乡镇区)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扶贫脱贫“百日攻坚”行动在县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由扶贫部门统筹推进,各行业部门要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工作指导,抓好协调推进。乡镇党委、政府要认真负责,抓好落实,切实做好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工作。

(二)加强扶贫干部培训。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干部教育培训。对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帮扶责任人、村“两委”干部,要采取案例教学、现场教学、拉出去学习等实战培训方式,增强精准扶贫能力,确保培训到位、效果到位。

普通乡镇扶贫干部工作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产业扶贫、整村推进、巩固提高、全面发展”的要求,以提高低收入人口收入为中心,以实施产业扶贫为主线,以整村推进为平台,进一步改善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扶贫工作由阶段性任务向长期性任务转变、由解决绝对贫困为主向提高低收入人口收入水平为主转变,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全市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二)任务目标。经过3年努力,力争到2010年贫困地区基本达到“一高四新”的任务目标,即努力提高42.5万低收入人口生活水平,由年人均纯收入1000元左右提高到1500元以上,巩固扶贫成果,缩小地区差距;综合实力有新增强,市重点扶持地区GDP总量年均增长14%左右,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左右;基础设施建设有新突破,全市贫困地区基本实现“户户通水”和“村内通硬化路”的目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新提高,贫困农民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逐步提高,新建、维修、改造贫困村卫生室,升级改造各类中小学校、幼儿园和成教中心;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达到新水平,争取通过3年扶持,扶贫重点乡镇在各县(市)、区年度考核中位次普遍前移,100余个重点村建成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

(三)工作原则。

1.坚持产业扶贫与救济扶贫相结合。对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通过产业扶持实现增收,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贫困家庭及时纳入保障范围。

2.坚持产业扶贫与社会扶贫相结合。产业扶贫走“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优势产业+农户”的模式,采取整村推进方式,建设专业村、特色村,夯实低收入农户的增收基础;社会扶贫工作由县(市)区为主,重点安排领导干部、部门、企事业单位联系贫困村、户,积极引导民营企业、个人资本参与扶贫开发。

3.坚持重点扶贫区域与非重点区域相结合。将低收入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村确定为扶贫重点乡镇、村;重点乡镇、村以市里为主扶持,省扶贫工作重点县由省、市两级共同扶持,非重点区域的扶贫工作由所在县(市)区自行安排。

4.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与自力更生相结合。对扶贫重点村的产业项目,市给予适当资金扶持,对基础性、公益性项目由市有关部门给予适当扶持。同时,充分调动低收入人口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发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二、重点扶持区域

根据贫困人口分布和扶贫开发的现状,上报商河县为省扶贫工作重点县;将原扶持的*县洪范池镇、安城乡,长清区双泉乡,历城区仲宫镇高而办事处,章丘市*镇、*镇、*镇,*县*镇、*镇、*镇列为市扶贫工作重点乡镇;将*县孔村镇李沟办事处、东阿镇太和办事处、孝直镇东山办事处,长清区万德镇武家庄办事处、马山镇漩庄办事处、张夏镇诗庄办事处、孝里镇马岭办事处,历城区仲宫镇四道沟办事处、西营镇枣林办事处、柳埠镇突泉办事处、彩石镇宅科办事处,章丘市官庄乡闫家峪办事处,*县新市乡江店办事处等区域相对集中连片的210个村列为市扶贫工作重点村。共涉及1县、10乡(镇)、732个重点村、17.5万户、63.5万人,其中低收入农户7.64万户、26万人,低收入人口占全市低收入人口总数的60.9%。

三、大力实施产业扶贫

(一)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档次。继续按照“一乡一业”、“多乡一业”和“一村一品”、“多村一品”、规模化、产业化的思路,重点培育商河大蒜、浅水藕、布艺加工,*富硒西瓜,*食用菌、鲜食地瓜、优质果品,长清波尔山羊,章丘薄壳核桃、优质小杂粮等10个特色优势产业。规划建设浅水藕、食用菌、设施林果、大棚菜等设施农业2.7万亩;发展优质鲜食地瓜、小杂粮、脱毒大蒜、中草药等特色种植5.4万亩;发展核桃、板栗、苹果等优质果品基地8万亩;新增奶牛、肉羊、生猪等家畜15万余头,肉鸡、肉鸭、獭兔等家禽300万只。

(二)加快产业化经营进程,延伸产业链条。继续培育一批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搞好主导产品的加工转化、市场开拓,实现农民收入稳定增长。3年内培育扶持各类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60家,初步形成大蒜、浅水藕、食用菌等10余个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链条。

(三)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力度。积极开发贫困地区劳动力资源。针对农村贫困家庭的特点和需求,通过开展订单式、援助式、输出式等培训,实现以培训促就业,努力提高贫困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规划3年内扶贫地区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1.5万人,其中技能扶贫完成3000人;农业科技带头人培训8万人次。对实现培训转移的人员提供一次性培训补贴,补贴标准每人不超过800元。按规定需要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的参照城镇下岗失业人员技能鉴定补贴标准给予补贴。

四、认真做好部门与社会扶贫工作

由水利部门牵头,认真开展并基本实现全市贫困地区“户户通水”。由交通部门负责,规划新修柏油(水泥)路781.5公里,使我市扶贫重点地区457个行政村基本实现村村通沥青(水泥)路和村内一条主干街道路面硬化。由教育部门负责,新建、维修、改造乡镇中小学、幼儿园和成教中心,增加现代化教学设备,加大中心学校的设施投入。由民政部门负责,加大对农村乡镇敬老院改造升级力度,提高集中供养率,基本实现贫困地区的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由卫生部门负责,新建、维修、改造贫困村村级卫生室,配置医疗设备仪器,完善城市医院支援贫困地区医疗事业制度,逐步普及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解决农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由文化部门负责,不断改善村级文化基础设施,为广大村民提供良好的文化活动场所和空间。由建委等部门负责,对100个重点村进行统一规划治理,硬化村内主要街道,绿化、美化、净化村内环境,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有关部门要优先安排项目计划,确定补助标准,使贫困地区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

五、不断加大扶贫投入

要立足城乡统筹,进一步完善以财政资金为主导、金融资金为支撑、社会资金为辅助、农民投资投劳为主体的多元化扶贫投入机制,争取到2010年,完成扶贫总投入10亿元,其中产业扶贫7亿元,部门及社会扶贫3亿元。

(一)适当扩大市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规模。市财政每年安排市级财政扶贫资金3000万元,3年安排9000万元,集中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种、养、加、销等产业扶贫项目。

(二)抓好县级财政配套资金落实。有扶贫任务的县(市)、区要设立县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其规模要与扶贫任务相适应。商河县、*县按市和县2∶1的比例落实配套资金,其它县(市)、区按1∶1比例落实配套资金,有条件的县(市)区配套比例也可适当提高。争取3年县级配套资金达到7000万元左右。

(三)有效整合部门资金。市发改委、建委、经委、农业、林业、水利、畜牧、交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民政等部门要围绕产业扶贫,以贫困村为平台,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增加对扶贫重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的扶持力度,做到产业扶贫到哪个村,部门资金整合到哪个村。

(四)积极争取金融资金和工商资本支持。利用国家放宽农村银行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时机,积极争取更多的金融信贷资金投入扶贫开发,扩大扶贫投入的来源渠道,以贷款贴息等多种形式支持低收入农户发展生产。积极引导民间、外资等工商资本参与扶贫地区资源开发、农产品精深加工及乡村公益事业建设。

(五)充分调动农民投资投劳的积极性。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改善农民自筹资金的管理形式,年度扶贫计划不再单独下达农民自筹指标,鼓励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建设。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项目管理,加大科技扶贫力度。要进一步加强扶贫项目管理。认真抓好项目选择、计划下达、项目建设、竣工验收、后续管理等“五关”,努力提高产业扶贫项目的建设质量。要进一步严格产业扶贫项目程序,由镇村提报,县(市)区审核,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确定。各县(市)、区扶贫重点乡镇要严格执行市里下达的年度项目计划,认真组织产业项目的实施,努力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各级扶贫办、财政局等要认真抓好检查督促等工作,项目完成后要及时组织力量进行验收,确保建设一个、成功一个、受益一片。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扶贫工作力度,围绕产业扶贫项目,重点推广良种、栽培管理、防疫、农产品加工转化等适用技术成果。市科技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抓好贫困乡村干部群众及科技带头人的培训工作,积极扶持一批有规模、科技含量较高的科技扶贫示范基地和科技扶贫示范村。各级农业、林业、水利、畜牧等部门要组织科技扶贫服务队伍,要按产业深入乡、村进行面对面的现场科技服务,努力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和科技服务质量。

(二)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监管,提高使用效益。要严格按规定使用财政扶贫资金。实行扶贫资金使用公示制,做到计划公开、使用公开、账目公开。严格实行财政扶贫资金县级报账提款制,做到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项目资金计划下达后,可按不低于财政资金总额的30%—50%下拨项目启动资金。对扶贫开发项目发生的数额较大的购买性支出要实行政府采购。要加强审计、社会和舆论监督,严防资金挪用和浪费。对骗取、套取、挪用、贪污财政扶贫资金的行为及其他违规行为,要如数追回违规资金,调减下年度拨款,并依法对相关单位和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各县(市)、区要按项目计划足额落实配套资金,安排落实扶贫办的工作经费及必要的设备购置费用。对配套资金不落实的县(市)、区,要按照1∶1的比例扣减市级扶持资金;对配套资金落实较好、任务完成好的县(市)、区,要加大下一年度扶贫资金扶持力度。

普通乡镇扶贫干部工作范文第3篇

宁乡地处湖南省会长沙西大门,治邑于三国,取意“安宁之乡”而得名,面积2900平方公里,辖33个乡镇和街道,人口140万。近年来,宁乡以2017年实现全面小康为总揽,加快实力园区、新型城镇、美丽乡村三大建设,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跻身全国百强第39位,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仍有省定贫困村32个,贫困人口5.6万。我们清醒意识到,较大规模的贫困群体,与全国经济百强县称号不对称,与三年内实现全面小康的工作目标不对称,更与楚沩父老过上好日子的追求不对称。我们深刻认识到,扶贫济困是最实在的民生工作,事关全县民众福祉,事关宁乡全面小康与基本现代化进程,只有加快实现5.6万困难群众一个个都脱贫,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的部署才能名副其实、落地生根。

我们自觉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领会关于扶贫攻坚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把扶贫济困深度融入三大建设中,以三个“千手爱心”举措来保障社会救困全时间、全范围覆盖,以“654321”结对帮扶机制和贫困村易地搬迁统领扶贫开发,推动扶贫济困精准化常态化,到2017年,实现省定贫困村“摘帽”、建档立卡贫困户“清零”。

三个“千手爱心”举措:推动扶贫济困常态化

在全县扶贫济困工作大会上,我们明确要求广大干部一定要有正义感,要秉持往上翻三代都是农民的朴素情感,不嫌贫爱富,不趋炎附势,不见利忘义,对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要真情相待、真情相助、真情相惜。我们坚持创新载体,从沩山密印寺“千手千眼观音像”受到启发,以“千手”命名三个爱心举措,以最基本的民生情怀普惠困难群众,动员全社会共同发力,使扶贫济困更便于参与、更富时代气息、更能打动人心,吸引了更多的单位和个人自觉参与、躬身践行,初步形成了党员干部与普通群众、政府力量与社会力量互为补充、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开通“千手”爱心救助热线。

设立“千手”爱心救助受理处置中心,针对因突发意外事故和自然灾害等造成生活困难人员和行动不便人员开通绿色通道。24小时受理并通过“一个电话、爱心上门”为城乡居民提供紧急爱心救助。开通短短十余天,就在第一时间解决了200多户特困群众的燃眉之急。

设立“千手”爱心驿站。在县城设立“千手”爱心驿站总站,对“千手”爱心求助热线、“千手”爱心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和义工组织进行集中管理。实物救助按照“个人申请、集中采购、确保急需、实惠实用”的原则,由县“千手”爱心驿站总站负责调度。在全县各乡镇、村(居)设立“千手”爱心驿站,负责对社会各界及爱心人士捐赠物资进行整理、消毒、包装、储存和派送。

设立“千手”爱心救助基金。优化整合资金1亿元成立“千手”爱心救助基金,对特困群众进行不设比例的“全兜底”救助。把每年3月确定为社会慈善捐赠活动月,把3月5日确定为宁乡慈善日。目前,正筹备在近期结合千手千眼观音圣像开光活动举办一次大型扶贫济困募捐,积极向社会募集爱心基金。通过以点带面,搭建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救助网络。

“654321”结对帮扶:推动精准识贫、精准扶贫

最近,强调,“三严三实”是我们天天要面对的要求,大家要时时铭记、事事坚持、处处上心。我们自觉将扶贫济困工作作为干部践行“三严三实”的试金石和练兵场。今年9月开始,我们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开展领导干部进村入户、访困问需、访贫问计“一进二访”活动,把扶贫对象摸清,把困难家底搞实,把贫困原因核准,制定完善脱贫计划,帮助解决突出问题,扎实开展结对帮扶。认真做好扶贫对象的校准复核和返贫人口的调查登记,精准识别出扶贫对象2.5万余户,贫困人口5.6万,并针对性的建立“县领导联乡、县直部门联村、干部联户”的扶贫结对帮扶机制。按照“654321”的标准,推进干部对口帮扶重点贫困户,即全县副厅级干部结对帮扶6户、正处级干部结对帮扶5户、副处级干部结对帮扶4户、正科级干部结对帮扶3户、副科级干部结对帮扶2户、一般干部结对帮扶1户,对贫困户进行资金资助、就业协助、致富援助和生产生活帮助。帮扶安排一定三年,切实做到贫困村不脱贫、驻村单位不脱钩、联点干部不断线。

实施三到村三到户:推动扶贫“补脑”“健体”“暖心”

对长沙全市而言,小康不小康,关键看宁乡;对全县而言,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们在精准识贫的基础上精准扶贫,通过智力扶贫“补脑”、基础扶贫“健体”、民生扶贫“暖心”,以扶贫攻坚的“加速度”,为全面实现小康赢得时间。

首先是教育培训到村到户。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我们进一步加大贫困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大力实施“雨露计划”,设立专项资金,确保贫困家庭职业培训全覆盖。加强与宁乡经开区、宁乡高新区等园区用工需求对接,促进贫困地区劳动力就近就业。2014年以来,投入1200余万元用于农民专业技术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260期,培训2.1万人次,实现贫困人口转移就业1.6万人次。

第二是基础设施到村到户。将涉农项目资金纳入扶贫资金整合的范围,都优先向贫困乡镇的水、电、路基础项目集中,以此补齐贫困地区生产生活的“短板”。2014年以来,投入农村水利建设资金6亿元,重点完成了80%的水库处险加固和渠道护砌,解决13.7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其中惠及贫困群众4.6万。累计投入农网升级改造资金6.2亿元,完成96%行政村、15.2万户农村电网升级改造,重点解决了90%贫困村低电压、容量不足的问题。投入农村交通建设资金13.6亿元,新建和在建干线公路25.1公里;新建改造县乡公路157.4公里,村道803公里,县到乡镇公路和贫困村主干道全部硬化改造。

第三是公共服务到村到户。与国开行融资合作,启动50个农村党建文化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推进贫困村公共文化设施、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和宽带网络全覆盖。推动贫困村卫生室、幼儿园合理布局、就近服务。完善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优惠政策,逐年提高报销范围、比例和补助水平,努力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提高特殊残疾人员补助标准,将重度残疾人特殊生活补助标准提高到100元/人/月,对一户多残贫困户发放生活补贴100元/人/月。

打造炭河古城、香山小镇:矢志探索贫困村易地搬迁新模式

当前,全县部分贫困村群众生活相当困难,特别是在作为全国三大土坝工程之一的黄材水库周边乡镇,有的村民靠自制小船出行,小孩只能坐船上学,有的生活必需品都靠肩挑背扛,生活条件落后、基础设施滞后,而村民居住又相对分散,靠一般的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投入,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

对此,我们把开展贫困村整村易地搬迁作为精准扶贫、彻底脱贫的重要途径,发挥宁乡人文底蕴深厚、特色城镇群落串珠成链的优势,以特色古城镇开发建设为载体,将贫困村整村搬迁到炭河古城、香山小镇等处,既承载困难群众对新生活的希冀,防止贫困代际传递,又展现宁乡新型城镇建设的新形象,真正让生存条件特别恶劣、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贫困村和贫困户“挪穷窝”。

首先是谋划建设炭河古城集中安置区,投资3.3亿元,将黄材水库周边涉及的7个贫困村,552户贫困户1864人整体搬迁至黄材镇炭河古城建设“千手大屋”进行集中安置,实现贫困户脱贫致富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利共赢。全面畅通安置区与外界沟通对接的通道,加快启动长沙市北横线建设,启动并加快长韶娄高速连接线建设,通过交通动脉的畅通,让古城的开发有效带动沩山风景区、黄材水库和周边其他地区的开发,形成一个整体,相得益彰,保障搬迁群众“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

再就是建设香山小镇农民集中安置区。发挥香山小镇靠近宁乡高新区的区位优势,按照产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需要,在香山小镇建立一个易地农民集中安置小区,把全县分散在各地交通不便、没有产业支撑和经济来源的特困户,按照“两分两换”的模式,全部动员搬迁到集中安置区,通过对易地安置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既根本解决困难群众的就业生计问题,又从根本上纾解园区企业用工难的问题,将安置区打造成困难群众真正的心灵家园、创业乐土。

举办美丽经济博览会:为产业扶贫插上腾飞的翅膀

普通乡镇扶贫干部工作范文第4篇

关键词:精准扶贫 峨边县 实施现状 对策建议

一、研究意义

峨边彝族自治县位于小凉山,是集偏远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的山区县城。全县现辖6个镇、13个乡,其中8个为彝族乡镇。按照2736元的贫困线标准,目前全县有贫困户9396户30456人、贫困发生率25.21%,贫困村106个,占82.2%,其中彝族贫困村49人,贫困人口12947人。由此可见,峨边彝族自治县需要扶持的贫困群体数量大,减少贫困人口的压力重,不同类别的贫困识别帮扶难,因此要针对不同的类别进行定向分类,找准原因,采取差异扶贫。

二、精准扶贫工作实施现状

2014年3月在白杨乡瓦洛村启动试点,同年4月,全县识别出贫困村106个,贫困户9396户30456人。截止今年3月,全面完成建档立卡数据的核查和清理,经清理复核,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共7266户23403人。诚然,峨边县在近两年的扶贫开发中取得了诸多的成就,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和做法,为日后的精准扶贫工作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精准扶贫目前尚没有一个可供参考的固定模式,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具体实施过程中仍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困惑。总结归纳,在精准扶贫工作进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建档立卡不规范。个别乡镇的系统数据更新不及时,动态调整未同步;有的乡镇在系统操作管理上人员变动频繁,导致工作断层,缺乏连续性,以致个别数据信息质量不高,长此以往将会严重影响全县精准扶贫工作质效。

(二)档案资料不完善。从全县整体来看,资料存档的情况较好,但是仍有个别乡镇情况较差。有的村民代表大会记录缺失,更有甚者,存档的资料几乎为空白,走访村民群众对此更是一问三不知,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工作严重滞后。

(三)驻村帮扶欠实效。从走访的几个乡镇和部门来看,驻村帮扶工作还存在几个较为普遍的问题。一是个别部门不够重视。有的部门安排干部参与驻村帮扶工作的人员数较少;有的部门没有对帮扶村建卡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有的部门对下派到村担任“第一书记”的干部工作支持不够,“第一书记”未全面到位。二是驻村帮扶工作业务不熟。一些干部到村之后不知道做什么,驻村工作组缺乏系统思考,对帮扶村的整体发展没有具体措施。三是个别干部结对帮扶流于形式。有的干部没有真正深入农户进行详细调查,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政策。

三、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建议

根据目前所掌握的信息数据,结合其他地区精准扶贫的工作经验,提出如下进一步完善峨边彝族自治县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针对建档立卡不规范的问题,重点是要进一步摸清情况,完善系统,加强信息数据动态管理。精准扶贫注重对扶贫对象的实时监测和考核,并强调脱贫人口及时退出扶持范围。各驻村帮扶组、各乡镇要定期进行贫困户、贫困人口的核实工作,并根据七个分类分别做好分类登记和统计,为下一步分类施策打好基础。各乡镇要落实专人负责精准扶贫电子信息系统的操作。要按照脱贫出,返贫进原则,以年度为节点,以脱贫目标为依据,逐户对贫困户帮扶档案进行调整,及时进行数据更新,做到有进有出,程序规范,动态管理。

(二)针对档案资料不完善的问题,各乡镇要组织完善户卡、村侧、乡簿,完善和规范各类存档资料,尤其是个别资料空白的乡镇,更要加强查漏补缺力度,补齐材料,规范档案。同时,上级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定期检查。在此基础上,及时补齐精准扶贫电子信息系统缺项和漏项,加强维护和管理。

(三)针对驻村帮扶欠实效的问题,首先,是要全面到位。即:驻村工作组对贫困村覆盖、帮扶单位对贫困村全覆盖、帮扶责任人对贫困户全覆盖。其次,要加强培训,充分发挥乡镇自主性。针对驻村帮扶工作业务不熟的问题,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帮扶干部的业务培训。最后,考核问责的力度必须加强,进一步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工作部门和各乡镇的扶贫开发工作考核评价机制。督察部门要定期不定期深入乡镇、深入部门、深入村组督促检查工作,及时通报通报督查结果。各乡镇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制定考核办法和措施,加强对干部的工作督促,要将责任落实到村组干部。

四、结束语

作为现阶段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主导性战略,精准扶贫既是从国内外诸多贫困与减贫理论中逐步演化发展而来,也是我国过去农村扶贫减贫的实践经验与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因而具有高度正确性和正当性。然而,由于峨边的精准扶贫工作正式实施才不到两年的时间,且峨边县贫困环境、人口分布和发展存在特殊性,因此,不可避免地在诸多环节中出现许多问题,本文针对峨边县在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对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帮助推进峨边县精准扶贫工作的进程。当然,这是一项较为长久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长远战略眼光和脚踏实地的坚韧毅力,才能最终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和贫困村善治的长远目标。

参考文献:

[1]孙璐.扶贫项目绩效评估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

[2]李国治,朱晓芸.农村精准扶贫的问题与对策[J].黑河学刊,2016(01):135-137.

普通乡镇扶贫干部工作范文第5篇

县政协联系富新镇有贫困户620户,重点户96户,2020年3月,县政协从重点户中排出了31户因病、因残致困致贫的边缘户、监测户和特殊困难户,开展政协委员、工商联会员、相关企业“点对点”叠加式帮扶,每人结对帮扶一户特殊困难群众,每月至少一次走访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帮扶群众、基层干部的意见建议,充分掌握真实情况,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结合突出问题帮助落实政策和解决实际困难。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有智出智,特别是要在发挥行业、职业和自身特长优势,多方采取从资金、物资、信息、技术就业等帮扶措施,帮助贫困家庭在发展生产方面提供支持,在改善生活条件,积极开展捐资助学、救病、帮灾等方面力所能及的为贫困群众多办好事实事,解决实际问题。

2018年巩固脱贫成效。按照县委脱贫攻坚统一部署,县政协坚持“领导联系乡(片)、委室联系村、机关职工联系帮扶贫困户”的工作机制,开展脱贫攻坚工作。2名党组成员、5名领导班子成员分别联系城郊片区和4个乡5个贫困村,政协机关派出6名机关干部分别担任联系乡的扶贫副书记和5个村的第一书记(副书记),32名机关干部帮扶126户贫困户和联系1021户非贫困户,负责的片区、乡镇、村和贫困户全部通过国家扶贫验收。积极开展“我为扶贫攻坚做件事”活动,组织动员政协委员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与贫困户接成帮扶对子,开展送文化、送科技、送医疗、送温暖等活动,为贫困户做好事 1817 件,送资金 76.33万元,捐助各类物资折资8万余元,资助困难学生、孤残儿童15人,为全县脱贫攻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县政协机关扶贫工作受到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协的充分肯定,县政协机关被县委评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并授予集体三等功;9月,省政协“聚力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持续开展’我为扶贫攻坚做件事’活动”工作推进会在沐川召开,充分肯定了沐川县政协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取得的成效。

2019年巩固脱贫成效。制发《关于加强脱贫攻坚联系帮扶工作的通知》,继续坚持“领导联系乡(片)、委室联系村、机关职工联系帮扶贫困户”的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回头看回头帮”“两不愁三保障”大排查;协调县级相关部门帮助富新镇卡防、水井两村、凯德小学解决饮用水困难问题,落实资金126万元;在脱贫攻坚开展“回头看上门帮”活动中,协调组织县人民医院、一枝春茶叶集团公司为原新凡乡脱贫攻坚捐款14万元,帮助解决特殊困难群体;组织37名县政协机关干部开展活动354件(次),协调落实帮扶资金643万元。围绕巩固和提升脱贫攻坚成效, 继续动员组织政协委员参与“我为扶贫攻坚做件事”活动,开展送文化、送科技、送医疗、送温暖等活动335件(次),个人投入资金5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