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例研讨活动总结

课例研讨活动总结

课例研讨活动总结

课例研讨活动总结范文第1篇

校本教研活动是促进各地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听课评课则是物理校本教研活动的常见形式.然而,出于种种原因,在一些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中,由于评课阶段缺乏对课本身的深入讨论而往往对授课者和听课者的受益并不多,甚至流于形式.

针对上述不足,笔者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出了“课例反复式物理校本教研模式”,即同一名教师在同一天内在两个平行班中上两次课,并将这两次课作为教研活动研讨的内容,而科组老师对课的集体研讨次数共计四次,分别为第一次授课前、第一次授课后、研讨改进后的第二次授课前以及第二次授课后.

当前这种“课例反复式物理校本教研模式”,已经从物理科组推广到我校其他各科组广泛应用,每次校本教研活动科组老师都积极参与,研讨氛围十分浓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以叙事研究的形式,阐述与探讨其中一次基于该模式的物理校本教研活动.

2基于课例反复式教研的《汽化和液化》课叙事研究

该次课例反复式物理校本教研研讨的主题是“如何上好概念课”,授课教师是我校物理科组骨干教师H老师.选取了我校初二年级两个平行班,授课内容为概念课《汽化和液化》.

2.1第一次授课前的研讨

在第一次授课前,H老师首先介绍了该班学生的大致情况、课的设计、学生成绩的分布以及上课的大致设想.其中她谈到:“在设计这节课时,主要是考虑到演示实验的效果及学生实验,还有一个就是时间安排问题,相对来说,时间的掌握也是个难点,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由学生实验决定,而水的沸腾实验只要给够时间,学生一般是会成功的,问题是学生在读数、数据处理时,将数据转化为图象可能时间不够.所以学生实验是关健”.

在聆听了H老师的介绍后,科组老师们纷纷发表了自己对这节课的建议与看法,以及他们在处理这些实验时一些好的做法.例如,P老师认为“酒精汽化实验中,将酒精染色成红色,看起来效果明显,汽化完后马上冷却让其液化,一正一逆,两个过程,两种现象,引入课题”;T老师建议“将课的内容适当做些调整,如果讲完液化,内容是否多了,实验会匆忙些,学生在观察实验和处理数据时对问题理解不一定透”;B老师说“如果学生真正能动手做,处理好这些内容,建议教学内容到做完实验和处理好实验数据,教学还要顾及一下中下程度的学生”.

评述在课例反复式校本教研活动第一次授课前引入上述研讨,一方面,有利于我们听课的老师了解授课对象的大致情况,了解授课教师教学设计的思想与大致流程,从而提高后续听课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各位听课的教师阐述自己对如何有效地上好这节课的看法,相互之间既是一种很好的经验交流,同时也可以说设立了某种经验上的假设,而这种经验假设则需要接受后续上课的检验.也正因为所有在场的老师都积极参与了第一次授课前的研讨并提出了各自的设想,从而也促使各位老师在后续听课过程中更为认真、思考更为深入.

2.2第一次授课后的研讨

40分钟授课结束后,在物理科组长的组织下,开始了第一次授课后的集体研讨.首先请H老师谈谈上课后的感受,并提出几个请H老师具体谈谈的问题:“你认为,这节课你是否达到了预设?你自己对学生与老师的表现评价如何?这个班级上课,配合度不高,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H老师简单地阐述了上述问题,也提及了同样值得我们今后注意的几点:(1)我很想把实验数据处理完,将图画出来,但时间不够;(2)我本想让学生说出酒精汽化与液化现象中引起变化的原因,一着急就把重点给忘了;(3)前面时间相对松点,所以后面有点着急,没达成预设结果.

而后各位听课教师针对本次课,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及改进建议:

P老师:引入课的酒精汽化实验要换不同角度展示给学生看.

Y老师:演示实验说明物态变化是由温度变化引起的,不但要让学生看到,还要让学生说出来,加深印像.

W老师:我觉得老师应当尽量少讲,而让学生多看、多说,调动学生的思维.

在各位老师的建议基础上,物理科组长进行了进一步的总结与点评:第一,本节概念课是在实验基础上建立概念的,所以要细化实验、强化实验,实验中找出共性,再次深化实验,总结规律,抽出本质的东西,形成概念.在本节课引入课题时第一次酒精加热,汽化,冷却,液化,在学生说出他们看到的现象,以及发生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后,应再次强化,重做实验,再让他们说出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第二,在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实验后,让学生说出你们看到什么?得到什么?让第三位学生去评价,促进生生互动,这样学生会逐渐养成虚心听取意见的习惯;第三,如果碰到学生说不出来时,要给学生下台,适当点拨如“你当时是不是这么想的”;第四,在概念课教学中,如何引入概念,引入的素材如何细化、强化、深化、提升、归纳、总结,让学生用他们习惯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这个没碰到的事物,用他们习惯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这个新问题.总之,概念课的教学,要让学生明白这个概念是揭示事物的哪些本质属性.在这个概念的建立过程中,我们用了什么方法,在这些方法的应用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等等.

评述在课例反复式物理校本教研活动第一次授课后马上开展上述研讨,授课教师自身的回顾与反思,不仅有利于该教师发现自身的不足以在后续上课中改进,并且在无形中也培养了授课教师学会反思的习惯,而这种习惯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对于第一次课结束后的研讨,更多的是为了帮助授课教师改进教学进而为第二次授课准备,因此该轮研讨听课教师更多的是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在较大程度上避免了教研活动流于形式.同时,在研讨的过程中,不同教师之间进行了思维的碰撞与交流,每一位听课教师都从授课者以及其他评课者的身上发现了自己的不足,聆听到了宝贵的经验,这也是为什么每一次课例反复式物理校本教研活动教师们都自愿积极参加的缘故.而物理科组长的总结与点评在其他老师的基础上进一步拔高,例如,在上述点评中指出了本节课的问题,并总结归纳了各种概念课有效教学策略,这种拔高式的点拨,能够更好地引领全组的老师更快地成长.

2.3第二次授课前的研讨

在聆听了听课老师的点评与建议后,所有教师中场休息,H老师到办公室依据大家的改进意见,马上修改教学设计.休息后,H老师回到教研活动现场,在物理科组长的组织下,开展第二次授课前的研讨.

首先H老师谈了新的想法与新的教学设计流程.她表示,一方面,引入课的实验进行调整,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另一方面,将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加大了互动和追问.在听取了H老师新的教学设想后,其他老师纷纷表示认可,也指出了个别仍需注意之处.随后进入另外一个班级开始H老师的第二次授课.

评述在课例反复式物理校本教研活动中开展第二次授课前的研讨,可以让听课的教师了解授课教师于第一次授课的基础上,在什么地方进行了改进,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改进,显然,这些改进之处同样也是其他老师在日常授课时很可能需要注意的地方.另外,这次研讨,也帮助新加入聆听第二次授课的教师更好地了解接下来将进行的授课.

2.4第二次授课后的研讨

在结束了第二次授课后,物理科组长再次组织所有在场的老师进行了最后一轮的研讨.首先仍是由授课H老师进行自评,尤其是谈谈转变之处.H老师谈到:在这次上课中,我将引入课题的酒精实验做第二次时,明显地感到学生在理解汽化与液化时更深一些.由于内容适当减少,所以课上得更从容一些.

对于第二次授课,各位听课的老师都感到相对第一次授课而言有了明显的改进.例如,C老师说,第6节课学生本来的状态是不太好的,但是H老师加大了互动,气氛很好.同时听课老师也指出了今后还有进一步改进之处,例如K老师认为,在容易混淆的地方还应当做进一步的追问.

最后物理科组长以这次授课为例,指出了有效概念课教学的方针与策略.她谈到,概念课教学不但要让学生知道这个概念,还应该通过这个概念的建立,通过什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采用了什么方法,培养了学生什么能力;在概念的引入、建立、理解、巩固等教学环节中,将三维目标显性化;将物理与生活、生产联系起来.突显知识是生活、生产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同时让学生知道我们通过学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培养自己的能力,只要做好这些,学生不但成绩提升,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会全面提高.

评述在课例反复式物理教研活动第二次授课后的研讨,一方面通过两次课的比照,所有老师都能较为明显地感知到教学改进的价值与意义,从而增强了改进自身教学的动力.另一方面,科组长在具体课例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同一类课型有效教学的指导思想与策略,使各位参与教研活动的老师能够跳出具体的课例而得到更具有普适性的教学指导,这种指导将对每一位老师今后的教学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这正是课例反复式物理校本教研活动的价值所在.

3小结与思考

课例研讨活动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新生研讨课;大学适应

一年级新生适应是大学普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据调研,有超过1/3的大一新生认为自己不能适应学习;有6.6%的同学认为学习负担很重,33.1%的同学认为学习负担比较重;有20.4%和39%的同学对学习分别表示非常紧张焦虑和比较紧张焦虑。另外,新生的专业认同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较突出[1]。新生阶段的各种不适应不仅仅影响到学生的第一学年,如果处理不好,还将严重影响到学生四年的学业。

国内外大学的实践证明,开设新生研讨课是解决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的主要渠道。中国人民大学从2012年开始,开设新生研讨课。该课程面向全体新生,为必修课程,课程一般按照15人编成一个教学班,每个教学班明确一名主讲教师,该老师同时受聘为新生导师。

课程要求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为学生释疑解惑,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强调师生的直接互动。课程内容方面,新生导师根据课程情况,可自主设计主题,但有别于班主任、辅导员工作体系,新生导师通过创新课程教学形式,重点引导学生适应大学学习,增进专业认同和学校认同,培养学术兴趣。

本文以中国人民大学新生研讨课为案例,分析新生研讨课开设情况,总结新生研讨课开设经验,以期对开好新生研讨课提供借鉴。

一、中国人民大学新生研讨课开设情况调查问卷分析

为调查新生研讨课教学效果,在新生研讨课结束后,中国人民大学面向2012级全体新生进行了新生研讨课和新生导师满意度问卷调查。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352份,问卷回收率为81.02%。在2352个有效样本中,男生占39.51%,女生占60.49%,男女生性别比为1:1.53。平均年龄为18.4岁,85.2%的学生为18岁和19岁。问卷调查的结果如下:

1. 新生研讨课教学基本情况

(1)新生参加研讨课单次课的上课时间。新生研讨课的课程时间以一次课1.5~2小时为主,其中有62.30%的课程时间安排在1.5小时左右,16.93%的研讨课时长为2小时。另外,也有11.73%的研讨课时长为2.5小时,9.04%的研讨课时长为3小时。

(2)新生研讨课的上课地点。新生研讨课的上课地点较为多样化,但教室和会议室是新生研讨课上课的主要场所。有75.81%和38.35%的学生表示在教室和会议室上过课,有2.93%、9.74%和5.57%分别表示在咖啡厅、户外或其他地点上过课。在“其他”选择中,同学填写的答案包括

图书馆、实验室、画室、机房、博物馆、剧院、公司、银行等地点。

(3)新生研讨课的授课方式。新生研讨课上课形式灵活多样。座谈互动是新生研讨课的主要形式,有高达77.12%的学生表示以此方式上课,47.60%的课程采用过教师讲课的方式,另外有14.47%的课程采用过除教师讲课和座谈互动之外的其他授课方式,从学生的填写情况来看,这些授课方式主要有:参观、交流互动、学生课堂展示、讲座、邀请师兄师姐传授经验、举办小组讨论会、外出调研考察等等。

2. 新生对研讨课的认可度和重视度

新生对于新生研讨课的认可程度相当高。有46.18%的新生认为很有必要开设,41.96%的新生认为可以开设,而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开设的新生只有2.35%。此外,根据调查结果,在开课学期所有课程重要性排序中,将新生研讨课放在第一、第二、第三位的分别有11.01%、11.94%、19.58%,合计42.53%。

3. 新生对研讨课的满意度

(1)对课程内容的满意度。新生对研讨课内容的满意度较高。对课程内容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同学分别占比26.40%和48.64%,累计75.04%,只有3.83%的同学表示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

(2)对时间安排的满意度。学生对课程时间安排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所占比例分别为16.11%和38.90%,累计55.01%,与课程内容的满意度相比较低。而表示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同学则占到15.94%,可见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是课程设置过程中一个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3)对授课形式的满意度。学生对授课形式的满意度较高。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同学所占比例分别为22.87%和46.09%,累计68.96%;而表示一般的为25.77%,表示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的同学所占比例只有5.27%。

(4)对任课教师的满意度。从对任课教师的满意度来看,全校的新生对研讨课教师的评价非常高,其中评价为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占44.66%和47.21%,而表示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只占了1.36%的比例,并且性别的差异并不大。

(5)总体评价。新生对于新生研讨课的总体满意程度很高,其中非常满意的比例为25.95%,满意的比例为51.87%,很不满意和不太满意的比例分别为0.64%和2.74%。有20个专业100%的新生对研讨课都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有11个专业表示对课程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新生占总人数的90%以上。

(6)开设效果。有86.58%的新生认为新生研讨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13.42%的新生则认为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在认为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新生中,提出了老师应充分备课、加强师生互动、丰富上课形式和内容、每次上课固定主题等建议。

(7)各分项指标的满意度排序。根据以上结果,学生对研讨课各分项指标的满意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任课教师、授课内容、授课形式、时间安排。其中任课教师满意度近92%。教师是研讨课开设是否成功的关键。尽管是第一次开设,课程建设在一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由于授课教师的投入与引导,新生研讨课的总体满意度近80%,对开设效果的满意度达近87%。

4. 学生在新生研讨课上的主要收获

在问卷中,我们给出六个选项让学生进行排序。从全校来看,有43.52%的同学将“对专业概貌有了更系统的认识、增强了对学校和专业的认同感”这一选项排在第一位,在所有排在第一位的选项中比重最大。也有22.04%的同学把“加深了对同学的了解”排在第一位。

排在第二位中所占比例最大的选项是“从中学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提升到大学阶段的科学思维、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28.51%),排在第三位所占比例最大的选项是有机会与教授、专家、知名学者直接互动(24.25%),第四位里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增强了沟通能力(32.56%),第五位是有机会与教授、专家、知名学者直接互动,所占比例最大(29.33%),第六位则是其他所占比例最大,选择填写其他内容的只有84个同学,但是内容大多与前五项选项的内容有所重复。

二、对开设好新生研讨课的建议——基于中国人民大学的经验

从中国人民大学新生研讨课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新生非常渴望针对他们特点和需求的新生研讨课。作为进入大学后的一项全新体验,新生对于研讨课给予高度重视和期望。尽管新生研讨课在课程开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如何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如何丰富授课形式、设置教学内容,如何增强教学实效以及研讨课开设效果的持续性及与后续课程衔接等,但中国人民大学面向全体新生开设、全部小班授课,教学方式灵活、教学内容复合多样等新生研讨课建设模式得到新生的认可,学生对研讨课的整体满意度也较高。新生研讨课基本实现了课程设置的目标。学生对于新生对研讨课在促进自身角色转变、掌握大学学习方法、增进专业认同、开阔学术视野、培养学术兴趣、密切师生关系等方面的作用表示肯定。总结中国人民大学新生研讨课的建设情况,我们认为以下经验可供借鉴:

1. 课程定位

中国人民大学的新生研讨课不同于一般的新生入学教育,也不同于一门学术性课程,而是将二者有机结合,是一种混合型的研讨课。课程与新生教育有效衔接,不重复班主任、辅导员和新生入学教育中可以完成或已经完成的工作,课程主题设置较为综合,但更多地偏向于解决大学一年级新生的学术性、学习性适应问题,突出研讨课设置的意义。其承担的职能包括:观念上,让新生正确认识大学、理解大学精神;方法上,让学生初步了解大学生存基本技能(包括时间管理、学习管理等);专业上,促进专业兴趣和知识兴趣,让学生了解专业及专业的发展;学术上,了解和尝试学术研究基本方法,通过与名师的接触,名师的“言传身教”,促进师生交流,让学生更多地沾染“学术气”。由于新生研讨课主讲老师同时担任新生导师,新生研讨课的各类活动不仅限于课堂,还延伸到课堂外,所以,不仅限于学术问题,新生其他问题通过这种方式都能得到有效的引导。

2. 课程教学组织

(1)授课地点。研讨课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互动性、参与性,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因此需要营造师生沟通的良好教学氛围,因而适合研讨的教学场所是关键。建议研讨课安排在专门的研讨教室,或安排在活动桌椅的教室或会议室、学生发展辅导室等,如果使用教室,应避免使用传统的讲授式课堂教学布局,重新摆放桌椅,建立圆桌或其他更适合课堂讨论的桌椅布局。此外,由于新生研讨课形式多样,教师也可根据教学需要灵活改变教课地点,到教室外甚至是校园外完成课程研讨内容。

(2)教学内容。新生研讨课课程内容建议包括大学生活适应指导、研究型学习适应指导、学科专业知识入门等几个方面。大学生活适应指导主要包括对大学的认知、对高中被动学习和大学自主学习方式的差异的认知,如何合理安排大学学习时间等。研究型学习适应指导主要包含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等。学科专业知识入门可以以学科基础入门书籍或是专业相关的经典书目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现实出发,从问题出发,学会选书、读书,学会思考,并从大一开始养成经典阅读的习惯。由于每个专业或班级学生情况不同,教师在确定课程主题时,可参考以上内容,根据学生需求自主确定。

(3)教学引导。新生受中学阶段教育的影响,习惯于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于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还比较陌生,加之大一新生尚缺乏对于专业领域的基本了解,有的学生不会提问,有的不敢提问,在教学参与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上明显不够,影响了教学效果。另外,学生可能提不出什么专业问题,但又非常关注许多关于人生、理想、职业规划甚至感情方面的问题,因此,教师的引导比学生所关注的问题更重要。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寻求他们需要的东西(what they need)而不是他们想要的东西(what they want)。如杨慧林教授建议的那样,可“从关联于社会生活的学术话题入手,充分发挥优秀学者的学术示范作用,既为经师、又为人师,使学生从入校开始就领略人大的学术格局、感受名家的学术风采、获得纯正的学术熏陶,从而激发学生对人大的认同、对学术的敬畏、对学者的仰慕,培养并保护他们的学术兴趣,帮助他们‘取法其上’。如此,则吃茶说法皆有禅机,举手投足都是引导”。

3. 新生导师遴选、培训及激励

(1)师资选拔。优秀的主讲教师是课程质量的保障。新生研讨课主讲教师应是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优秀教师,要求政治立场坚定、师德师风良好、学术修养深厚、教学经验丰富、善于与学生沟通,保证研讨课主讲教师高质量、高水准。中国人民大学2012年聘任179位优秀教师作为新生研讨课主讲教师和本科新生导师,他们平均年龄为47岁,其中教授121人,副教授56人,讲师2人,有89人曾获教学奖励。

(2)教师培训。研讨类课程设计及教学组织有一套相对独特的方法,如果研讨课组织不当,或研讨流于形式,或容易回到教师满堂灌的方式。因此,开好新生研讨课对教师要求较高。学校应加强对新生研讨课教师的教学法培训,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以提高课堂教学组织的效率,提高教学效果。

(3)教师激励。新生研讨课要做到全覆盖,核心问题是学校优秀师资每学年连续开课,所以学校的导向和激励政策非常重要。从中国人民大学的经验来看,因为新生研讨课难度比一般研讨课更高,在学生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更为重要,因此,学校精心选择导师,并对于入选为新生导师的教师,由校长颁发聘书,增加导师的荣誉感。教师承担的新生研讨课除计算工作量外,学校配备一定的课程建设经费,并为有需求的教师配备助教。这些措施都有效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保证了课程开设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4. 课程管理。

(1)教学指导性大纲与教学规范的建立。开

设好新生研讨课,必须建设新生研讨课教学大纲和教学规范,对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课堂组织、教学大纲的准备、课程成绩评定、课程时间安排、课程教学效果评估等方面从学校或学院的层次提出原则性要求,以进一步明确教学要求,规范课程教学,指导教师教学组织。但由于新生研讨课新生群体的特殊性,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参照学校要求适当调整相关内容。

(2)新生研讨课评估与总结。虽然新生研讨课教学方式以指导为主,主题较为灵活,但作为一门计学分的课程,评估和总结是必不可少的要求。指导效果则需要以可测量的评估形式。在效果评估方面似不能单纯考量是否满足了学生的要求。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届新生研讨课结束时也开展了学生问卷调查、学生座谈、教师座谈等多种评估方式,在新的工作方案中,学校还推出新生研讨课的过程评估,以保证课程持续改进。

5. 新生研讨课与其他课程的衔接及课程效果的延续性

研讨课在国内并不是一个新鲜事,但总体来讲,各大学研讨式课堂所占比例并不高。作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新生研讨课只是一个引子,为新生在大学发展的道路上做了一个铺垫。大学开设的其他类课程也应该多采用研讨的方式,鼓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术水平。这些课程与新生研讨课此呼彼应,形成合力,巩固新生研讨课的教学成果,逐步将新生研讨课的影响延续和扩大,使“每门课程都给学生提供探索获得成功的机会”[2]。

参考文献:

课例研讨活动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主题教研;涵义;功能;问题;策略

主题教研是把平常教学中遇到急于解决的、大家感到困惑的问题,经过整理、归纳、提炼,筛选出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的问题作为学校教学研究的主题,各教研组围绕主题开展的一系列教学研究活动。学校主题教研一般有如下方式:以问题为驱动的教研方式;以课例为载体的教研方式;具有鲜明主题的教研方式;人人参与互动的教研方式;源于需要并充M期待的教研方式。

一、学校主题教研的基本功能

1.针对性强,利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因为教研主题是从教师平常教学实践中的困惑或疑难中提炼出来的,容易引发教师探索,启发大家思考,激发集体智慧;其活动目标明确,避免了随意性和盲目性,能消除表演、做秀的现象,有效提高教研实效性;运用科研方式开展教研,能深层次研究解决问题。

2.合作性强,利于发挥教师团队优势

由于主题教研通过一个教研主题将全学科教师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活动是集体行为,其运行过程能形成一种有效拉力,有利于促进教师由被动转向主动。由于目标一致,任务分工明确,易于形成和谐的教研群体及“同舟共济”的合作局面。

3.研究性强,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主题教研活动是将教研、科研自然结合的一种方式,利用科研形式,组织教研内容,按着科研流程完成教研任务,研究性极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反复学习、思考、实践、交流、反思和总结,既能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又能促进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升业务能力与水平。

二、学校主题教研存在的问题

1.教研活动意识淡薄

有的学校领导教研意识淡薄,只管升学率,所有考核都以学生成绩为标准,不看教研成果,导致学校教研活动可有可无、可多可少。这类学校很少组织教师认真研究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导致学校团队互助工作环境缺失,教师间相互研究解决问题的氛围难以实现,很难形成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2.教研活动开展随意

一些学校没有制定学期或学年度教研工作计划,无教研活动方案,有的虽然开展了一些教研活动,但由于缺乏明确的研究主题,教师不明白该准备些什么、思考些什么,献课的教师不知道为什么要上这堂课,听课的教师不知道要研究解决什么问题,研讨会泛泛而谈,这种随意性、盲目性及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研活动,难以解决学校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3.教研活动形式主义

部分学校虽然制定了教研工作计划,也有活动方案,但往往形同虚设,有的作为应付上级检查的需要;有的不按计划落实,缺乏对教研组、备课组和教师工作的督促和检查;有的教研组只是为凑齐教研活动次数,很少考虑提高教研质量问题,有数量无质量。

4.教研活动方式单一

有的学校也经常开展一些教研活动,但方法简单,几乎都是听课评课,常常是听课不够投入、评课不够深入,教学与研究脱节,教师觉得没有任何收获,久而久之,会对教研活动产生厌倦情绪。

5.教研活动风气不正

一些学校上教研课的教师“逢场作戏”,听课的教师如“观看演出”,研讨零敲碎打、火力分散、蜻蜓点水,多是七嘴八舌的浅层议论,通常是优点多说,不足少说或不说,把研讨会开成评功会。

三、学校主题教研的改进策略

1.端正教研风气是开展主题教研活动的理论支撑

(1)树风正纪强化管理。只有教师真正认识到主题教研的益处,才能更好贯彻学校主题教研活动,变被动为主动,提高主题教研活动的效率和成果。只有思想顺了,才能变为实际行动,减轻开展主题教研活动的阻力,带动一个教研组、一个学校在教研方面的创新和发展。要真正落实这一点,必须形成良好的教研风气,并通过一系列的组织、领导、制度化管理,奖惩分明,同时纳入年度考核、绩效工资、评职评优晋级等。

(2)养成教师良好教研意识。主题教研活动把教师摆在了重要位置,最终都要依靠教师实施,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着主题教研活动的达成度。教研活动是教研组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教研组成员间的共同研究,浓厚的教研风气离不开日常的活动,应扎实搞好“研讨课例”、“同课异构”、“对话反思”、“命题研究”、“专题研究”、“公开课”等活动。这对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督促,也是一种引导,有利于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让教师养成良好的教研观念。

2.优化操作流程是开展主题教研活动的基础

操作流程能有效保障工作的规范性,主题教研活动中要开展哪些工作、怎样开展工作、如何充分发挥教师个体和集体的作用等都是制定操作流程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操作流程如下。

(1)筛选问题,确立主题。学校要广泛收集教师意见,把教师工作中碰到的问题与困惑进行系统整理,把带普遍性的、制约教学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列出来,经过提炼,确定为学校教研主题,每个学期确定1~3个研究主题,各教研组可与学校研究主题保持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根据学科特点确定具体研究主题,如“地理课堂中乡土地理知识渗透”,“高中地理专题复习教学”,“地理习题讲评教学”,“合作学习小组建设与管理”等。

(2)学习专题,提高认识。各教研组确定主题后,让每位教师围绕主题进行学习,学习分实践前学、实践中学、实践后学三个阶段,学习方式分自学和集体学习两种。教研组长事先查找相应的理论资料,筛选对本次主题教研活动有帮助的材料,印发给组员自学,组员也要根据主题自主查寻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召开集体学习研讨会,组员交流主题学习的体会,对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并加深认识,明确每个人承担的相关事务,设计教师们在活动中的参与点,确保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师都能够参与,有所收获,为下一步组织主题研讨课作准备。

(3)教学实践,交流反思。主题教研活动主要通过个体活动与集体活动有机结合,专题研究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来实现,分以下两部分:一是教学实践。个体活动要求每个组员事先围绕专题独立备好课,在集体备课时,每个组员先谈自己是怎样围绕主题进行设计的,然后大家针对执教教师的设计,提出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补充、修改,最后围绕主题研究,把共同认可的方案写成教案。之后,执教教师把共同设计的教案用来上课展示,全体教研组人员进行听课。二是交流反思。课后,执教教师围绕专题再说课,谈教学过程的得与失。组员对执教教师的上课过程作详细记录,每一堂研究课都要音。讨论时不讲虚话、套话、围绕专题,人人发表意见。评课后,教师根据自己的上课体会、听课评课后的认识,进行反思分析,形成案例、经验总结等文本资料。交流研讨时,组员间交流自己撰写的案例、论文、经验总结等成果。对每个人的成果,组员要发表意见,在讨论中形成教研组统一的意见,作为教研组专题研究成果,并在全校进行展示交流,优秀论文可推荐发表,良好的经验可在区县及全市推广。

3.强化考核评价是开展主题教研活动的保障

(1)重视对教研组的监管与考核。学校领导要重视过程管理,加强对各教研组活动的监管、检查与考核。学校领导亲自参与教研活动,倾听组员讨论,与组员共同围绕主题探讨教学活动。每次教研活动结束,教导处、科研室应联合检查流程手册的填写情况,每个主题研究必须有以下资料:①所有组员的备课教案;②所有组员设计思路的交流记录;③围绕专题讨论形成的集体教案;④执教人员的两次说课;⑤执教教师上课的详细课堂实录;⑥课后组织的评课讨论记录;⑦组员的案例、教研组的案例。学期结束,根据各教研组的活动质量、流程手册的记录、研究成果的情况,评选出优秀教研组,并根据教科研管理条例给予奖励。

(2)注重对教师的管理与评价。主题教研质量如何,关键要看教研活动是否全员参与,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全组教师的创造潜能。评价目的就是要了解教师参与主题研究的情况。评价方式可采用“自评互评组长总评”的三级评价方式。评价内容主要为:①参与度(包括教学设计思路交流,听课、评课的意见发表,反思交流与案例、总结、认识的交流,根据自我表现分A、B、C三等)。②主题研究过程(包括参考了哪些资料,与其他组员研究了什么问题,在集体研讨时提出过什么问题,收集过什么资料)。③主题研究成效(包括在研究过程中教研组采纳了你的几条有价值的问题与建议,你取得了什么专题研究成果等)。评价中,不仅关注组员人人参与研究的过程,关注参与的量,还关注组员参与主题研究的质,加大主题思考的深度与广度,切实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4.强化教研组长意识是开展主题教研活动的关键

教研活动中实施主题研究,组长是关键。学校一定要选用好教研组长,加强对教研组长的培训,帮助教研组长树立四项意识。

(1)科研意识。重视与开展教育科研是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深化课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仅仅凭经验上课,而不从事教育科研活动,教学就不会有长进,缺乏科研的教学就缺少含金量。组长有强烈的科研意识,才能带领组员进行专题研究。

(2)管理意识。组长要有强烈的管理意识。每次活动应定时、定人、定内容,围绕组内主题进行研究,当组员讨论“跑位”时,组长要及时调控,确保单位时间内产生最高效益。

(3) 指导意识。教研组长是学校科研骨干,应深入课堂听组员的课,帮助组员解决专题研究中碰到的问题。在教师总结经验、案例分析时,要耐心细致地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进行指导,使教师有能力自己总结研究成果,获得成功,体验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教师的科研意识。

(4)成果意识。进行主题研究的目的是提炼经验,总结、应用成果,提高教学效益。对于组内的主题研究,组长要带领组员善于捕捉、发现、总结研究成果。活动后,不但有教师个体成果,而且要有教研组集体研究成果,并及时通过各种途径予以展示、交流、推广。把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紧密结合是提高教研活动质量、加强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也是开展校本培训、实施优质教师工程的重要渠道。

参考文献:

[1]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87-89.

[2] 董文起.如何开展校本主题教研[J].教学与管理,2006(10):42-43.

课例研讨活动总结范文第4篇

摘要:本论文概述了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总结了根据授课对象不同采取分层次研讨式教学的形式、内容和效果,指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所需完善的方向。

关键词:研讨式;食品微生物学;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185-02

一、前言

民以食为天,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十二五”期间食品工业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实现了食品生产的平稳增长,食品行业经济效益的持续提高,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8.8%提高到2014年的10.0%,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十三五”期间,国民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食品消费需求将有刚性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会继续加快;产业将进一步整合集聚。食品科技人才的培养如何适应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成为高校专业教育的重大课题。食品微生物学,是国内外食品类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是必修必考的重要课程,是食品类专业中联系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重要纽带。食品微生物学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湖南农业大学食品微生物学教学组,根据多年教育教学经验,结合经济发展新常态,对不同层次的食科类专业学生实施研讨式教学模式,并不断总结研讨式教学模式的经验效果,以期在食科类专业教学中推广,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素质。研讨式教学,起源于德国大学,到第20世纪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教学方式,目前逐渐在国内高校推广[1]。对大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很大的作用,抓住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了独立自主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科研能力,此外也促进师生情感,提高学生表达和交流能力[2]。因此,研讨式课堂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阵地,是高校培养适合社会发展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二、研讨式教学在不同层次学生中开展的研究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不仅是食品类专业非常重要和基础的专业课程,同时该课程与饮食生活息息相关,可以拓宽它在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所起的作用。因此,课堂教学中探究吸引学生兴趣和注意力的亮点、热点、基本点等,都需要深入地研究分析。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涉及食品相关专业的多个层次,如湖南农业大学校本部一本学生、国际学院二本学生、东方科技学院三本学生。因此,必须根据各层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态度、目的和习惯等多方面入手,了解学生特点,才能因材施教。所以,食品微生物学教学需根据学生不同,教学目的是不同的,采取不同的研内容和形式等。

1.针对一本学生的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研讨式教学。学生对待学习的主体意识直接决定着其学习的行为和效果。对于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一本学生学习基础扎实,学习态度认真,学习自主和自控能力强;对专业发展的前沿知识非常关注,对行业动态了解甚深,视野非常开阔,且危机意识强。因此针对一本学生,可以展开文献式、进展式、热点式、案例式等形式的研讨教学。以文献式、进展式研讨为主,利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优势,既可以进一步扩大学生视野,引领学生走向科技前沿,又能扩充课堂的知识容量,拓展学习内容。关于文献式、进展式研讨,国内外还没有太多描述,但在国内外很多研究生团队中这种模式被采纳的很多。食品微生物学课程也可以参考这类方法,教师提供相应的中英文优秀科研论文或者前沿进展资料,学生就文献发表认识探讨。培养学生阅读和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同时接触教材以外的新知识,加强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热点研讨则结合前沿科学和社会需要,激发学生及时关注社会发生的重大热点事件,设计与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相关的微生物宏基因组学、营养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肠道微生物、生物防腐剂等进行研讨,开阔学生视野,与时俱进,培养创新意识。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关心身边环境,关注社会公共事务的热情,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会局限于课本和资料,不会形成学习优秀却性格自私而冷漠的情况。同时,本课程通过部分案例的引入,引导学生进入案例的角色,主动思考与解决问题。鉴于一本学生知识掌握牢固,自主学习能力强,锻炼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案例式研讨可以设置较为复杂的案例,如以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的处理,解决工厂食品腐败问题,建设某已发酵食品生产线等为案例,充分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的来说,一本学生的课堂知识容量大,内容新颖前言,学生自主学习程度高,老师以引导为主,课堂教学师生都收获颇多。

2.针对二本学生的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研讨式教学。国际学院的二本学生,普遍家庭条件好,学生个性鲜明,聪明灵活,思维活跃,表现欲强,但个性懒散和自控能力较弱,对学习的兴趣不能持续,知识掌握凭个人喜好,部分感兴趣的章节或者科目知识掌握牢固,部分趣味性不够的章节了解不深。因此针对他们,展开以热点式、情景式、案例式研讨为主。热点式研讨可以进一步发挥这一层次学生思维活跃和表现欲强的特点。同时,对一些趣味性不强的知识点,设置情景式研讨,通过设计出一些真实性和准真实性的具体场合的情形和景象,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克服懒散、自控能力不强的缺点,为获取知识提供充足的场景设计,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提高教学成效。如粮库储藏中防霉技术、生产车间的微生物控制、草莓蓝莓等水果采摘后的保存,甜酒制作过程的关键步骤等情境设计,从而让学生主动掌握有害微生物的控制。而案例式研讨主动是培养学生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设计合适难度的案例进行分析研讨,如设计家庭剩饭剩菜的处理、超市酸奶的选购、面包的制作等案例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的来说,热点式研讨在这类学生思维活跃的基础上,以启发为主;情景式研讨在这类学生学习兴趣不一、自制力不强的条件下,以带动、强制式为主;案例式研讨,综合考虑实际问题和理论支撑,充分考虑学生懒散又活跃的特点,设计合适难易程度的案例,课堂教学老师以引导、参与和监督为主,教学效果良好。

3.针对三本学生的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研讨式教学。三本学生,较之一本、二本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强,课堂参与和互动程度不高,且这类学生家庭条件好,学习和生活的依赖性强。针对这类学生的食品微生物学教学,既要巩固他们的基础知识,又要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针对他们的课堂主要以专题式、实验技术式研讨来巩固基础,以情景式和案例式研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专题式研讨:专题研讨式教学,就是以专题为内容,以研讨为形式的一种教学,该教学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分为专题研究和讨论,在食品微生物学理论课中可以注重专题讨论,老师引导全班就相关专题进行研讨,然后进行总结归纳,如可以把微生态与食品酿造、微生物与机体免疫、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等章节采用这种形式进行教学。同时食品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整个教学过程与实验紧密相连,理论联系实验,进行实验技术研讨。如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计数、菌种鉴定等相关内容可以设计在这个环节中,提高自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本课程可以把热点问题、特殊案例引入到情景模式中,引导学生进入情景的角色,主动思考与解决问题。如设置酸奶的制作技术、粪便微生物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等案例或热点,启发学生关注书本外的知识。总之,针对三本学生的课堂,老师以主导教学、参与研讨、启发思考和监督执行为主,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和互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总结

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尝试采取新的教学方式:研讨式,让学生参与到授课中来,并养成乐于探索研究、勤学好问的好习惯。本教学组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分别尝试了文献式、进展式、专题式、热点式、操作技术式、情景式和案例式研讨形式,受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喜爱,也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成效。但教学改革这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效果评价一时难以评估,在实践过程中既要合理设置课程考核项目,又要在学生中展_广泛调查,以学生的成长收获来评判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课例研讨活动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同课异构课堂 教学活动 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1实施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活动有利于教师终身学习、完善教学方式

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是一门体验性课程、实践性课程、综合性课程,具有强烈的生成性特征,其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形式都是围绕教师与教材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为主线开展。

2实施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活动有利于资源共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课堂是教学研究最前沿的阵地,是检验教育理论的实验室,以课例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是当前课堂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一棵树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由于教学环境的差异,同一教学内容,由于执教者、学生等因素,往往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一位名人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如何理解新课程、把握新教材、实施新教法,心中常感困惑,仅靠个人孤军奋战冥思苦想,显然不可取。通过多渠道的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一系列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专题讲座、赛课总结、电子教案、课件等本土特色的集体备课成果。一系列教学论文、教学案例相继诞生。通过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提高了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了物理课堂教学质量,有效延缓了物理教学两级分化的产生,为减负提质做出了有益的探索。通过开展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学校为每个班级配备了教学多媒体,充实完善了实验室的实验设施,为整合有效的教学资源提供了硬件保证。

3实施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有利于切实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和组织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一名教育教学的有心人。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教育方法,关注全体,关注差异,教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教他们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成败在于课堂,细节决定教学成败,每一个课时,教师要会抓住“八个抓八个不能”即:(1)抓听讲集中,不能过于松散无束;(2)抓讨论合作的效果,不能流于教学形式;(3)抓发言与质量,不能上课堂死气沉沉;(4)抓作业书写规范与作业按时完成,不能轻易放纵学生;(5)抓自学指导与训练,不能让学生连读书都不会;(6)抓教学难点与重点,不能使教学走过程;(7)抓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不能过张或过驰;(8)抓暂差生辅导与补差,结合学生自身情况做到因材施教,不能让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八个抓八个不能”都应该过细过实,切实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物理学科的特点,激励学生大胆的实践,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环境和实验室资源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带来的快乐。

4实施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有利于教研组合作教师文化的建立

合作教师文化基于教师之间的开放、互信与支持,实验学校通过开展同课异构教学实践活动,同学科教师一起集体备课,互相启发,备课组内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就同一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同事之间互帮互助,大家都打开自己的心扉,相互之间没有猜忌,没有保留。经验丰富的教师乐意把自己的教学专长奉献出来,供其他教师观摩和分享,同时也为新手教师表达和检验自己的思想提供发展空间和机会,通过这样多次的尝试为自然合作的教师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同课异构教研组活动的主要流程。

教研组活动流程:五步程序:调研设计实践研讨共享。

5实施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有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教法,拓展课堂教学模式

同课异构中的“异构”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是通过不同的教师或者是同一个教师用不同的设计上同一节课这样的手段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课程标准、更好地把握适合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更好地了解适合不同学生特点的教学情景、发现平时教学中的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方式等,来实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而这些问题通过独自的思考很难得到透彻的理解并获得解决,但拿出来大家一起研讨,很快就可以明确,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实施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活动的几种模式。

(1)研讨模式:提供课堂实例大家研讨总结共享

(2)回播模式:观摩“同课异构”课回班上课再集中时间研讨;

(3)递进模式:课例研讨再课例再研讨;

(4)引领模式:名师上课教师上课研讨交流;

(5)结对模式:学科骨干提供课例学科教师提供课例对比研讨,这种方式多用于校本教研;

(6)竞赛模式:教师上课教师现场打分评比网上晒课研讨。竞赛式就是根据同一主题内容。

6实施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促进教师的发展

实施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为教师的成长提供研究案例,成功的教学有赖于教学者对教学情境的复杂性有充分的了解,并在教学现场进行有效的教学决策。教师每天在课堂上做出无数的教学决定,而且通常是要依据当时复杂的现实情况来判断如何做最好,没有所谓的“正确的”或“单一的”最佳教学绝对适用于所有的课堂,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为教师这样的决策提供了讨论和学习的案例,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有效与无效的教学活动,合理与不合理的教学情景等,这对教师的成长都有很大的好处。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还为教师间的同伴互助提供了平台。不论是课前对课程标准的讨论还是课后对教学设计与效果的分析都是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得到发展的重要环节,在这些环节中教师之间的深入讨论互相取长补短、资源与信息的共享等对教师的成长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

7实施同课异构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在付出努力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发现一些困惑和疑难,值得我们认真反思,以指导今后的课堂教学。

(1)教研组成员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和研究水平不均衡,个别教师有畏难意识,认识不到位,存在着个体差异,因而,教学成绩也不均衡。

(2)实施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资料没有进行科学系统的分类和归档,教师的课例、反思;学生的作品评价等整理不够。完善、收集、整理资料工作有待提高。

(3)教师在结合同课异构课堂教学进行探索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新课程课堂教学理念与时间有机结合的过程中,理论水平以及动笔归纳总结的能力有待提高,特别是要加强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点滴收获进行记录,撰写成经验性文字。

(4)立足课堂教学,结合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推进日常化研究和后续研究。

(5)把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总结的初步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开展优质课、优秀案例、优秀课件、优秀论文的评比活动,教师在常态课的教研中讨论与思维相互碰撞,促使他们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通过开展同课异构课堂教学,使教师在无功利追求,无心理压力的自然状态中进行教学设计,大胆的尝试与探索。

(6)对实验学校的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完善,在总结中提升,在校内甚至校外推广,让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相关期刊更多

可乐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日报报业集团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天津市科学技术局

科研管理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9-12个月

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