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构成设计基础知识总结

构成设计基础知识总结

构成设计基础知识总结

构成设计基础知识总结范文第1篇

一、如何应对全国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的公共基础知识大纲

计算机二级考试大纲中关于基础知识的有数据结构与算法、程序设计基础、软件工程基础、数据库设计基础四部分,下面笔者分别介绍一下这些部分的学习重点和方法:

1.数据结构与算法。

本章内容在计算机专业基础课中相对较复杂,考生对本章的内容必须理解,死记硬背是无效的。在二级等级考试中本章考核的重点和难点为二叉树的相关知识,其考核的形式主要为二叉树的遍历问题(如给图求遍历序列,给前序、中序遍历求后序遍历等)、二叉树的结点问题(如给出一些条件然后求叶子结点个数)、排序和查找。排序主要以计算时间复杂度的形式考核,查找主要以计算最佳、最坏比较次数的方式考核,其余的知识点主要以概念的形式考核,考生需要仔细看书并理解。

2.程序设计基础与软件工程基础。

这两章以概述的形式简介了规范化开发软件的方法。与数据结构不同,这两章内容主要是记忆性的知识点。程序设计基础这章在原大纲的基础上添加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内容,考生对这部分知识了解即可;软件工程基础这章主要考核结构化分析、结构化设计方法(即SA及SD,约占50%)、软件测试(约占20%),考生需熟记相关的概念及规则。

3.数据库设计基础。

数据库是当前软件处理的信息核心,目前大部分软件是基于数据库的,因此,考生学习数据库的知识对程序开发是大有裨益的。本章主要的考点是关系模型、关系代数及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考生对其余的知识点了解即可。对于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考生结合软件工程来看,会发现这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本章内容除了关系代数会考一些简单的计算问题外,其余的都以概念题的形式出现,考生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二、二级公共基础知识的特点

大纲对全国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作了重大的调整:在取消了过时的考试科目和调整了一些科目的考试之外,新增加了目前比较流行的计算机语言C++、Java和Access数据库。公共基础知识的考核方式为笔试,与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Visual Basic语言程序设计、Visual FoxPro数据库程序设计或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的笔试部分合为一张试卷,共有10道选择题和5道填空题,占全国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笔试总分的30%。公共基础知识部分的试题具有如下特点:

1.涉及面广,但难度小。

全国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中有关公共基础知识部分涉及的内容,从整体上分析,考核内容的难度不大,考点也相对比较集中。

2.考核重点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运算。

考试中涉及的题目都是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运算,考核以概念和认识性内容为主,理解性、应用性内容极少。

3.考核重点是数据结构和算法。

数据结构和算法、程序设计基础、软件工程基础、数据库设计基础部分各占公共基础知识部分题目的百分比分别为:50%、12.5%、18.75%、18.75%,可见在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中,数据结构和算法是重点。

三、学习方法

1.考生的复习必须遵守“80/20的原则”。

全国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的公共基础知识部分覆盖面广,它至少涵盖了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四门核心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程序设计基础、软件工程基础、数据库设计基础。事实上,这些课程本身的涉及面就很广,难度系数较大。所以,考生应把80%的时间用在20%的重点知识点上,争取用20%的重点知识点来答对80%的考题,这是考生复习全国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的公共知识部分的总体思路。

2.复习的关键是考生必须准确判断和掌握常见的考点。

考生必须准确判断和掌握常见考点,例如:算法部分主要考查算法的概念及算法的复杂度,数据结构部分主要考查最基本的概念、最典型的数据结构和最常见的操作,程序设计部分主要考查程序设计风格的基本要求、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最基本知识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最常见概念,软件工程基础部分主要考查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和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的基础知识,数据库设计基础部分主要考查数据库基本概念、数据模型、关系代数基础知识、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考生对常见考点的准确把握能避免盲目地复习,从而轻松面对考试。

3.基础知识的掌握方法。

很多考生在复习公共基础部分时都会发现内容零散,知识点之间的跳跃性大,似乎没有连续性。所以掌握起来很困难,似懂非懂,对知识点处于模糊认知状态。因此,考生必须在准确把握知识点的基础上,学会把“知识点”连成“知识链”,并把“知识链”织成“知识网”。

4.做题技巧。

考生切勿采取题海战术。对全国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公共知识部分,学生没有必要做大量的题目,更不能为了应付考试记一大堆错误答案。

5.非“灵活”地掌握知识点。

考生在掌握知识点时最好经历一个“先死后活、熟能生巧”的过程。全国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要求的知识点都是最基本的、最简单的,真正需要“灵活”掌握的考点极少。很多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发现,该部分的题目“会做就是不懂”。所以笔者建议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不要急于“灵活”,其实考生只要掌握基本的知识点,自然就“灵活”了。

6.答题技巧。

考生在遇到难题时要考虑成本和效果的关系,公共知识部分仅占30分,题目相对简单。因此,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对这部分内容要争取速度快、准确度高。在全国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景:有些考生为了一道小题花费很长时间仍没有找到任何线索。一般来说,公共知识部分的考题难度不大,没有一道题目需要考虑很长时间。所以,考生如果做一道公共基础题在两分钟内没有任何思路时,就应该跳过此题,把时间留给后面的题目。

参考文献:

[1]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公共基础.2008.

构成设计基础知识总结范文第2篇

本课程作为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强的专业核心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学习产品功能的设定、常用材料的种类和特性以及加工工艺、产品结构设计的原则以及与产品造型有关的通用结构设计知识,使学生掌握与产品设计相关的基本知识,具有产品结构设计的基本技能,能够完成简单产品设计中从功能定义到材料选择以及最终的结构设计。

1.1本课程的知识模块包括:①产品材料与表面处理工艺常识;②塑料件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③钣金类产品结构设计基本原则;④模具基础知识;⑤产品结构布局设计;⑥产品典型结构。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结构设计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三维空间想象能力,在实际应用中培养学生的新产品开发以及应用计算机绘图的能力。

1.2课程的重点内容包括:①常用塑胶材料基本知识;②常用金属材料基本知识;③常用表面处理知识;④产品结构设计总原则;⑤产品结构关系分析与结构绘图的基本要求。

二、《产品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思路

2.1选用教材。目前还没有适合工业工程专业使用的《产品结构设计》教材,所以国内普遍做法是选用产品结构设计方面教材,暂定的教材是黎恢来编写的《产品结构设计实例教程》。该教材将作者十几年的产品结构设计经验总结而成,系统、精细、全面地介绍了产品结构设计知识及设计全过程,明确了产品结构设计的概念和岗位职责,并通过讲解一款电子产品的全套产品结构设计的整个过程,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更加高效地学习和掌握实用技巧。

2.2教学内容。依据工业工程专业的整体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将《产品结构设计》分为六大模块,每个模块里面包括若干的章节,各章节之间既自成体系,又互相有衔接,条理清晰,通俗易懂。①“产品材料与表面处理工艺常识”模块,主要介绍注塑工艺理论、常用塑胶材料和金属材料基本知识,以及注塑件、钣金件表面处理方法。塑胶的定义及分类方面,介绍ABS、PS、PP、PVC等的应用范围、注塑模工艺条件和化学和物理特性,重点是使学生了解注塑件的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比如缩水、飞边、熔接痕、顶白、塑胶变形等。金属材料方面,介绍一些金属的特性和应用范围,比如不锈钢、铝、铜、镍和锌合金。常用表面处理知识方面,主要涉及塑料二次加工的基本知识,学生需要了解丝印、移印、烫印、超声波焊接、喷涂、电镀和模内覆膜等表面处理工艺。②“塑料件结构设计规范”模块,重点介绍塑料件在设计和修改阶段需掌握的通用设计规范,比如塑料件的料厚、脱模斜度、圆角设计,能够分析塑料件的加强筋、孔、支撑面的使用范围。在细节部分,应了解塑料件文字、图案、螺纹和嵌件设计。③“钣金件结构设计规范”模块,介绍钣金类产品设计的工艺要求,包括冲裁、折弯、拉伸、成形工艺,并且让学生了解压铸类产品结构设计的工艺要求。在此模块的教学中,应引入企业实际产品案例进行讲解,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钣金件的设计规范。④“塑料模和钣金模基础知识”模块,介绍塑料模和钣金模的基本类型及典型结构,包括模具概述,模具的分类、注塑机介绍等,重点讲解的是注塑模结构里面的浇注系统、顶出系统、排气系统和行位与斜顶,以及二板模和三板模之间的区别和应用,以“实用、够用”为度,学生只需了解典型的模具结构,不需要进行后期的模具设计。⑤“产品结构布局设计”模块,主要介绍壳体形状结构、密封结构、卡扣结构、螺钉柱结构、螺纹连接结构和嵌件连接结构等知识,以及各个特征的定义、作用和设计原则,特别是特征在使用时的相互配合关系。拓展知识方面,要了解塑料零件自攻螺柱及通过孔设计规则,以及模具设计与产品结构设计之间的联系。⑥“典型产品结构”模块,重点介绍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三大产品(电子产品、家电产品和电动产品)的典型结构设计知识。每类产品选取一款经典的已批量的产品作为蓝本,深入解剖结构知识在产品设计的运用。比如电子产品选手机为代表产品,讲解手机产品各零部件的结构、前壳与底壳的止口设计、LCD屏限位结构设计和电池固定结构设计,以及内藏摄像头结构设计。家电产品则以电吹风为例,学生要掌握电吹风的功能、材料、结构工艺性等,了解CAD软件在电吹风设计中的应用,能对产品塑料件进行结构分析。在此过程中,还要掌握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

2.3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提倡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练习相结合,增加实践课时的比例,培养产品设计的实践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建立实用合理的知识结构,强化学生的自觉体验和掌握知识的迁移能力,淡化理论和实践的界限。在基础知识够用的前提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通过在具备多媒体教学设施的校内实训基地开展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开发工作,使学生体会具体产品的外观造型和结构设计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产品结构设计》在工业工程专业总体实训的具体应用

构成设计基础知识总结范文第3篇

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隶属于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是一所公办全日制部级重点中职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第三批示范校建设单位。会计专业是学校的一个传统老牌专业,开设于1986年,2008年被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确定为市级重点专业,2012年确定为示范校建设的重点专业。虽然学校在会计专业建设中,对会计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技能型人才,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但现有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与会计职业能力发展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笔者认为,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应立足学校实际,本着服务重庆市经济的转型,重庆市中小企业和供销系统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会计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进一步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会计技能人才。

一、重庆市经贸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变革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现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以下问题:

1.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缺乏职业特性

学校现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是从学科派生出来的。在我国,从事课程设置开发的人员主要来自教育界的专家、学者,来自企业界的人士很少,所以从课程设置上看,过多地强调学科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在课程编排上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实际操作训练,课程设置很难满足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业务能力和综合处理能力的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岗位胜任能力不强。

2.会计专业课程内容设置与学生就业趋向之间存在矛盾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初级会计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包括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等中小企业就业,主要从事会计、出纳、收银员、统计等相关工作。而现行的中职学校会计课程大多是依据大中型企业的要求,按照《会计准则》,以企业会计制度为大纲编写的,无法实现以“就业”为导向,紧贴实际工作要求,因此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下降。

3.会计专业课程知识结构不合理

课程设置只侧重于学科的某一个方面,学科与学科之间缺乏应有衔接,知识结构不合理,课程之间、章节之间比例失调。如《税收基础》中没有涉及有关税金分录的编制,财务管理也只是进行有关经济模型的计算,没有跟企业内部的管理结合起来。

4.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未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及助理会计师证书考试融合

从业资格证书及会计专业技术职称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得基础,但是目前学校会计课程设置中,《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内容有一定的脱节,不能把学生考证与专业课程有效融合。

因此,必须对学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建立适应培养社会所需会计人才的课程体系。

二、新环境下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一)培养目标定位

本专业主要面向中小微型企业、供销社行业企业、基层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会计服务机构,培养与区域经济建设发展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依照小企业会计准则从事出纳、会计核算及相关财经服务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应成立由行业、企业和高校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会计专业建设委员会,指导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组织会计专业教师深入行业、企业进行会计人才需求调研,广泛听取行业、企业财务专家、学生就业对口企业人事主管对会计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的任务描述和职业能力分析,以职业所需能力为主线,形成能力所需的知识、技能、素养,再将相关知识、技能、素养转化为课程,按照会计岗位职责、会计岗位能力要求,制订课程标准,研发相应岗位教材,形成课程体系的改革思路。以达到教学内容 “实际、实用、实践”的要求,既能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又能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处理能力。

(三)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三模块三融合”的课程体系

按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的“改革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要建立国家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联动开发机制,按照科技发展水平和职业资格标准设计课程结构和内容”的要求,在对会计行业及中小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行业、企业专家对课程体系改革的意见,提出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三模块三融合”的课程体系的构想。其中“三模块”包括基本素质模块、专业技能模块、职业拓展能力模块;“三融合”是指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融合、课程教学与岗位能力融合、课程教学与跟岗实践相融合。

三、未来选择:中职会计专业“三模块三融合”课程体系

(一)“三模块三融合”课程体系内涵

“三模块”包括基本素质模块、专业技能模块、职业拓展能力模块。

基本素质模块为公共文化课程,在于培养学生的公共基础知识,以学生“够用”为度,主要包含了语文、数学、英语、德育、体育、音乐、计算机应用基础、思想道德修养、心理健康指导、公关礼仪等。该类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专业技能模块旨在培养学生扎实专业基础理论与技能。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适当增加选修课。该模块设置的课程包括:企业登记管理实务指南、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财经基本技能、出纳实务、企业经济业务核算(资产篇)、企业经济业务核算(权益篇)、企业经济业务核算(损益篇)、成本会计、企业会计综合实训、纳税实务等。

职业拓展能力模块,学生在学习公共文化课和专业核心课程外,还应该多学习一些专业相关的课程,如财务管理基础、经济法基础、审计学基础、管理学基础、财经应用文写作、市场营销等课程,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和专业能力水平,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后盾。

“三融合”是指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融合、课程教学与岗位能力融合、课程教学与跟岗实践相融合,建设由行业专家和企业一线财会人员共同参与开发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库。

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融合,就是结合会计专业特点,建构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实践过程、毕业证书与职业技能认证、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五个对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如《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体现了课程教学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相融合。

课程教学与岗位能力融合,就是制定岗位模块课程标准,开发岗位课程教学资源,实施模块化教学,开展岗位实训,如《财经基本基本》、《出纳实务》、《企业经济业务核算-资产篇》、《企业经济业务核算-权益篇》、《企业经济业务核算-损益篇》、《成本会计》《纳税实务》、《审计基础与实务》等课程与会计实务中的出纳岗、财产物资会计、往来会计、销售会计、总账会计、成本会计、报税员、审计员等岗位紧密结合。

课程教学与跟岗实践相融合,即在每一岗位课程学习中或学习后进行跟岗实践,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实习环境开展手工岗位实训、会计电算化岗位实训、综合模拟实训、沙盘模拟实习、代账公司的真账演练、暑期拜师跟岗实习、企业顶岗实习等方式,培养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初中级会计技能人才。

(二)构建“三模块三融合”课程体系

“三模块三融合”课程有三个相互联系的特点:开放性、具体性和激励性。“三模块三融合”课程结构使会计专业课程结构由传统的知识本位型向知识与能力兼顾的方向发展,使培养出的会计人员具有创造性与管理渗透性的知识结构。

基本素质模块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政治经济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商务礼仪等课程。

专业技能模块包括专业核心课、技能方向课和综合实训课。其中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基础会计、企业经济业务核算(资产篇)、企业经济业务核算(权益篇)、企业经济业务核算(损益篇)、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税法基础、会计电算化、财经基本技能等;专业技能课程(企业会计)方向包括出纳实务、成本会计、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实务、纳税实务、财经应用文写作等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企业会计)方向包括收银实务、统计学基础、库管员实务、会计从业基础、企业登记管理实务指南、ERP沙盘基础等课程,综合实训课程包括:企业会计综合实训、ERP沙盘实训、企业顶岗实习等课程,

拓展能力模块包括:市场营销、经济法基础、管理学基础、财务管理基础、审计基础等课程。

(三)教学时间安排得基本要求及教学建议安排

按照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教育,采用理实一体、学训交替方式,增强教学过程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会计专业教学执行计划。教学计划安排的设想是,一年级完成基本素质模块课程学习后,二年级进行专业技能模块的课程学习,掌握专业核心知识,对专业知识有一定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拓宽知识面,学习更多相关的专业课程。三年级主要是学生在企业行业对口专业、学校校外实训基地、学校引进的记账公司等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具体教学建议与安排如表2所示。

1.教学时间安排基本要求

(1)本教学时间安排针对三年制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参照执行。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36周(含复习考试和集中实训),假期16周。周学时平均课时为29。顶岗实习一般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1学时)安排。三年总学时数约为3168(3132)。

(2)公共基础课中的德育课,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体育与健康课为必修课。学校也可根据需要,开专题讲座(活动)。

公共基础课学时约占总学时30%,累计总学时将近一学年。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的必修内容和学时,能满足第3年参加技能高考需要。

(3)专业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专业拓展能力课以及综合实训课。

专业技能课学时占总学时的70%,其中顶岗实习(含认识性实习实训、教学实习实训、专业综合实习,累计总学时约为一学年。

(4)课程设置中的拓展能力课程教学课时占总学时比例的10%,以满足学生进一步学习(中高职衔接)专业课程的连续性。

2.教学建议与安排

基本素质模块(公共基础课程)基本安排在1、2学期,体育与健康总学时144且前4个学期每周2课时,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及办公自动化总学时144且每周4课时,其余公共基础课程每周均为2课时。

构成设计基础知识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设计基础;改革;基础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8-0231-02

现代的艺术设计教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的在成长壮大,尤其近几年,为了满足市场对设计人才的不断需求,我国多数高校都办起了艺术设计专业,同时也给艺术设计教育带来了新的思考,社会需要的是有较高专业技能的复合型创造性人才,市场对教学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已经明显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其中设计基础教学是我国设计教育体系中长期发展相对滞后 问题最多的一个环节,也是我们反思、辨析、争论的主要教学活动内容之一,设计基础教学是设计艺术学科教学实践中最具普遍意义的组成部分,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解决。目前国内有很多院校还专门成立了和自己专业相配套的“专业基础部”,有针对性地研究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等一系列问题。

一、设计基础的沿革

1919年格罗佩斯在德国魏玛创立了包豪斯设计学院,成为世界上第一所真正为发展艺术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它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型教育模式,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并且确立了基础课程的目标,即“发掘学生天分,接触各种手法、技巧”。而且还确立了以“图形”与“色彩”为基本内容的课程结构,明确了以培养创造思维为目标的核心。

德国的乌尔姆设计学院(1953―1968)同样倍受世人瞩目。与包豪斯不同的是,乌尔姆确立了以理性的功能主义为原则的教学指导方针,任何课程都要求学生接受科学技术、工业生产和社会政治三方面的训练。乌尔姆教学体系对当今的德国设计教学仍然有一定的影响。

日本在上世纪50-70年代经济的迅猛发展,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设计教育水平的提高。它的设计基础课程建设受包豪斯基础课程的影响很大,但也有不同。日本的构成来自包豪斯的“造型”课(包括空间、色彩与构图三部分),而不是来自真正的构成(con-struct和construction),它是将原来作为一种造型方式的构成概念扩大到造型本身,对构成进行了格式化与单一化的变异。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教育,可追溯至1912年创建的私立上海美专和1922成立的私立苏州美专。发展于上世纪的80年代,对三大构成的引进,形成了现在艺术设计基础的核心课程。设计基础课程在三大构成体系的推动下逐渐走向理性的思考,课程设置逐步完善。日本的构成教育对我国设计教育的影响颇大,一度刺激了我国设计教学的发展。我国设计基础教学基本沿用了日本基础构成的体系。

二、设计基础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中国的现代设计教育起步较晚,现在也只有短短几十年的历史,大多数的艺术设计院校的基础教学课程普遍呈现出一种似乎超稳定的模式化形式,即素描+色彩+构成+图案的课程结构,这些设计基础教学的基本内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并未曾改变,课程内容缺少更新。而且在素描、色彩的教学上也在沿用纯美术院校的教学方法,对技术过分偏重,淡化智能训练,不能体现现代设计教育的特点。而三大构成课程在几十年时间里逐渐演变成了以简单的平面和立体形态的制作技巧训练为主要内容并逐渐成为我国艺术设计院校普遍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从而导致学生对构成知识的认识陷入格式化、程式化、公式化、的局限 ,不能敏锐的发现问题,能动地把握形态及空间互动关系以及情感意象的表达能力,以致到具体专业设计课程中以及实际项目设计中不能充分运用已学的构成知识。而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大多数老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 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只注重技能的训练、不注重综合素养,忽视学生的反馈,因而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想法得不到科学合理地引导,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导致学生轻视基础课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其问题根源在于课程知识结构与教学体系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我们应该考虑到,随着时代、环境、受教育的对象等的变化,我们设计基础教学也必须作出相应的改革。不得不对艺术设计基础教学进行全面的反思,梳理调整设计基础教学的课程结构和体系,完善这个体系的具体课程。这涉及到对新的教学知识结构的思考,整合出一条科学、合理的知识链,使这条知识链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环环相扣,更符合时展的需求。使这些知识能让学生真正地学以致用,培养出时代需要的经济适用型人才,所有这些都是设计基础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设计基础教学的思路

基础教学改革难度大,头绪多,致使很难做到有效突破,虽然有一些设计院校通过实践和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最终是各成体系,一套科学的、成熟的、完善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尚未形成。究其原因,可能还是对课程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缺乏认识,对课程改革的内涵、理念、改革的目标定位与评价标准体系也都缺乏真正的认识。那么我们要改革首先就要了解国内外一些高校在设计基础教育及改革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在学习吸收成功经验的同时我们并不是盲目的生般硬套,应充分考虑到我们现实的教育教学情况,不管是什么好的经验我们都要全面地了解它,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科学分析,否则我们就不能辨别其真伪,也无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与分析我们对设计基础教学的改革会有一定认识,理出一些思路, 以我国艺术教育指导思想为原则,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吸收国内外成功经验和优秀成果,结合自身的需要,顺应时展需求,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以完善基础课程知识结构,建立科学的、严谨合理的设计基础教学体系,促进我国设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与教学质量的发展。

四、设计基础教学的改革

笔者从事设计教育多年,经过对国内外高等艺术院校的考察、分析、研究,总结一些经验,对设计基础教育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一)基础知识结构

对目前多数艺术院校的基础课程结构进行从新整合、分类,强调一种综合性的基础教学模式,在课程群上可划分三类:造型基础、设计基础、和理论基础,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在相对的,切实可行的目标下进行,我们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课程群的基础上再进行符合自身发展的基础课程设置。

1、造型基础包括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在造型训练中我们要站在现代设计的观念上去引导学生,除了要再现形态外,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设计基础包括二维基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三维基础、图形语言、设计材料、基础摄影、计算机辅助设计,我们在进行基础教学中要在课与课之间形成一条有机的知识链,寻找与专业课程知识结构的连接切合点,寻找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设计以及理论教学联结的平衡点,从而使得基础教学厚积薄发,厚基础、宽口径这个道理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我们还要对知识内容进行及时更新,在科技信息发展的今天,一些新的技术媒介、技术手段、技术材料不断的涌现使得设计教育要与时俱进、适合时代的发展,所以我们在基础教学中有了设计材料、基础摄影、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新型技术课程,要让学生走在信息时代的前言,一直处在新兴事物当中,才得以设计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理论基础课程是设计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我们艺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重技轻道的倾向,认为这些内容可有可无,一个优秀的设计教学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理论素养的积累与其艺术创造能力是直接关联的。现在的设计教学中理论课程主要是“设计史”与“设计概论”两科。但我们可以在选修课上增加一些对我们设计教育有帮助的课程,以丰富我们对设计的思考,提高设计人才的整体素质修养,也是设计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二)教学方法

从相对孤立的分科知识技能的教学,转向基础教学课程的有机融合,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课程间的相互链接,实现各课程间的相互渗透。鼓励学生以研究性学习为主,感受体验设计、探究、反思设计的学习方式,将学科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贯穿在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潜能,接受技能。本人比较赞同课题制的教学模式,它要求我们要明确学生在大学期间要掌握的所有知识和应具备的能力做出总结归纳,通过各种不同的课题,组织各知识点,形成合理的知识链。课题制在课程中有多种存在形式,可以体现为某种范畴、主题或综合性内容。课题设计的方法应是多元、多维、多样化的,其资源可以是自然物象、主观意象、艺术形式、流行文化及无所不包的信息。同时在基础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做到教与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相互对话、相互参与的过程,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这种持续的教学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认知与情感的统一,结论与过程的统一。

(三)培养目标

1、师资队伍培养

教师的职责是传授知识、解决问题的,是给学生在知识道路上指引方向的。我们必须构建合理的、科学的师资队伍。首先,要有一批有热情、有责任心、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基础教育中的教师,才能挑起基础教育事业的大梁。其次,要有深厚的知识理论修养,才能授业解或。最后,要有开拓进取、努力钻研的意识,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我们具备了这样的团体才能在基础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我国设计教育的发展。

2、人才目标培养

设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符合时展、具有设计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是设计创新能力的核心,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基础教学的目的是为以后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成为重要问题。 首先我们要以优秀的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 帮助他们理解这些作品的创意所在,从而体验作者的思维方式,逐渐了解创意的本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的艺术审美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还应该在教学中启迪、诱发学生的创新潜能,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把单纯的、被动的客观描绘引申到抽象构成、意象设计想象等美学思维及主体意识的思维范畴创造中,让学生尝试把现实变为幻想、把乏味变为幽默,逐步走向带有自我感受、追求画面形式语言的理性化的体验中,使学生成为主体。让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探求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要求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贯彻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原则。

以上是本人对现代设计教育中基础教学的一些思考与想法,我相信随着社会文化、经济的飞速发展,艺术设计基础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现在的艺术设计不仅仅是以一门学科存在,他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形态,自身酝酿存在着巨大的文化、经济价值,必将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状态。作为一名设计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为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事业提出有益的建议。

参考文献:

[1]【英】弗兰克・惠特福德,林鹤译.包豪斯[M].

构成设计基础知识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设计;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34-8200-02

随着知识经济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必备能力之一,从而使得《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本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基础课程,作为各专业专科生必修的公共课,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各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让学生能自如运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及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但当前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分离,课程被分为理论课和上机实践课两个环节。课程教学是按课本章节系统进行讲授。上机实践课时,采用简单的练习+指导的方法,学生完成课后老师指定的练习。整个教学过程强调“死”知识,不重视“活”能力,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任务驱动教学法尤其是适合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来克服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同时也为高职院校同类课程提供有效的理论和实践借鉴[1]。

1 任务驱动教学法

1.1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一种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新型教学方法[2]。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学习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引导地位,起到指导和帮助的作用,通常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教师利用创建的任务情境,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帮助学生有效地完成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这样,学习过程就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

1.2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

任务驱动教学法改变了 “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它的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1) 以任务为主线:设计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任务教学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中任务作为主线,以完成任务为标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所有活动都是围绕任务进行互动。任务的设计需要按照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来进行设计。依据分类标准的不同,任务的分类也不相同。根据任务的大小可以将任务分为系统任务和独立任务;是根据任务结果可以分为问题解决的任务和作品展示的任务。

2) 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务驱动”教学法中教师需要设计出能够让学生产生兴趣的任务,学生在完成整个任务的过程要与教师以及小组成员进行良好的沟通,需要根据任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不但具有良好的协作意识,更加有利于发挥学生应有的主体意识,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3) 以教师为主导: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在“任务驱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发生很大的转变,教师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通过其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来体现的。教师要分析教学目标,制定教学任务,为任务的完成创设情境,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及时提供帮助,是学生完成任务的引导者,任务完成后,教师要对学生完成的任务制作一定的评价标准,是任务完成的评价者,整个教学过程随时需要教师的监控,是整个教学的组织者[3]。

2 《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的任务驱动教学设计

2.1 《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的任务设计

任务设计是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关键环节,计算机操作技能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因此,《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的任务设计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条件,针对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和认知能力水平,遵循由浅入深原则、把教学内容分解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难度层次不同的任务,将教学目标隐含在任务之中,通过任务的完成来实现教学目标。同时,任务的设置考虑到知识的延续性,特别对那些能力较强的学生,在任务设计与完成时进行适当拓展,激发他们有后续学习的欲望,拓宽学习空间,任务设计如表1所示。

2.2 《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流程

任务驱动教学过程是任务的完成过程,更是学生对知识意义的构建过程。对学生来说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信息化网络资源的支持而进行的知识意义的建构过程,也就是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获得知识与技能、提高和培养综合能力的学习过程。对教师来是设计出符合教学目标的任务并逐步引导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主动去完成各项任务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学生和任务这些要素是积极互动的。在对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进行了认真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对计算机基础应用课实施基于任务驱动法的教学实践,并经过不断反复的实践探索,总结设计出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实施流程图,如图 1所示。

2.2.1 前端分析

前端分析是教学活动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为了更好实施任务驱动法教学法,必须先对教学对象、学习内容和教学资源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对必要但短缺的资源进行补充和完善。

1) 学习者分析。学习者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的知识意义建构过程[4]。高职院校生源高校生源情况复杂,入校新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学生思维不够活跃、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太高,理解能力及操作能力也比较薄弱,但他们具备一定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思维不够活跃、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太高,理解能力及操作能力也比较薄弱;但他们具备一定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对学习者进行分析是教学顺利实施的前提。

2) 学习内容分析。计算机基础应用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基础课程。作为各专业专科生必修的公共课,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各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让学生能自如运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及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因此,在进行教学实践活动时,必须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设计教学任务。

3) 学习资源分析。构建教、学、做、考、评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促进精品共享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学”是以高职毕业生未来工作岗位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来选取教材内容,力求贴近实际。“考”是以建设资源库来提供一个网络学习环境,做到学后即考。“评”是考后即评,评后立即反馈学生的考试情况,帮助学生掌握自身的学习状态,查漏补缺,做到“学、考、评一体化”。突出技能训练,适用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多媒体机房以实用技能操作为主,采用“教、学、做”互动的方式作为主要授课形式。

2.2.2 师生分工

教学实施的每个环节都是师生分工合作的过程,因此,明确师生分工任务才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5]。任务实施的每一步,从任务的提出、分解、实施、完成评价和总结,整个过程中都有明确的师生任务分工。其中,教师的活动任务主要是设计教学任务、创设任务情境、任务分解细化、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完成任务、对学生完成任务过程进行建设性评价,并指导学生对任务进行总结提高和拓展延伸,达到举一反三、以点带面的效果。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明确任务的前提下,对任务进行分析,找出解决的方法,并通过自主或协作分工的形式参与对任务作品的评价,对任务完成的过程进行总结反思。

2.2.3 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任务完成后一定要进行总结提高。首先,学生的计算机综合素质存在一定差异以及任务设置的层次性,所以任务的完成质量和难度系数也必然存在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及时组织学生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归纳总结,达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其次,任务驱动教学法把新的知识内容隐含和分解到具体的任务之中,忽略了知识的完整性、逻辑性和系统性,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最后,教师要善于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反思教学过程,进而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得失。需要对任务完成得好的学生应提出更高的拓展延伸意见和要求,对基础较差完成任务有难度的学生给出对任务进行细化分解的建议,应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延续性的任务,继续激发学生课余学习兴趣并深化教学内容和拓展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3 结束语

实践研究表明,在《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班级学习效果相较其他班级具有明显的优势。任务驱动教学法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创新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正被广大的一线教师所认识和提倡,通过本文的研究,使“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为高职同类课程教学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范海峰.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在《大学计算机基础》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15-19.

[2] 崔贯勋,王勇,潘瑜,等.基于任务驱动的实践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7):164-166.

[3] 周浩,马曲立,翁辉.基于任务驱动的任职教育实验教学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9):185-188.

相关期刊更多

结构工程师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院

司法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理工大学司法研究所;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