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初中物理学科的认识

对初中物理学科的认识

对初中物理学科的认识

对初中物理学科的认识范文第1篇

一、什么是科学探究

在现行的《物理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地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何谓“科学探究”?就是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的物理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和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科学的教与学的组织形式。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可以体会与科学工作者相类似的过程,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过程、困难和乐趣,领悟科学的方法和思想。

二、科学探究有何价值

1. 有利于激发并保持学生独立而又持久的探索兴趣。兴趣是学习和研究最好的动力源,科学探究可以激发并保持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索兴趣,使它不会因后天繁重的学习任务而丧失,使这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至有所创新的心理品质得以保留甚至发展。

2. 有利于丰富学生学习的体验过程。科学探究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过程,相对简化了课堂知识的学习,更强调学习过程中深刻的、科学的探索过程和体验。

3. 有利于养成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科学探究立足于学生学习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的强化,通过小组学习,促使学生在与他人共同探讨中养成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

4. 有利于增进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科学探究确定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各种探究活动的展开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居于辅导地位,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增进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5. 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促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探究打破了学科教育的界限,让学生在开放的、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获取知识,有助于各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融合,便于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在运用已有知识进行探究的过程中,直观的事实和亲身的经历更有助于学生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三、教师如何适应科学探究的教育方式

教师要改变知识持有者的态度,和学生一起探究,体会学生探究的乐趣。在探究式的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带领学生共同去探索“新领域”。为此,教师应当与学生有着一样的好奇之心和渴求之欲,不应以自己的情绪影响学生的探究热情,而应对学生点滴的成功表现出莫大的喜悦,对学生每个小小的发现都产生极大的新奇感,和学生探究同趣,与学生成功同乐。

教师要善于运用学习的思维策略,引导、启发并呈现给学生。教育中的思维策略就是教给学生“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如果那样或这样,会怎么样”等思维方式。如探究阿基米德定律时,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如下的探讨:

教师:当你躺在浴缸里时,你自己有何感觉?浴缸里的水面有何变化?

学生:人感觉变轻了,水面升高了。

教师:你能将两者联系起来,提出一个探究浮力的问题吗?(引导各小组的学生讨论)

学生:人变轻是因为人受到水的浮力;水位升高是因为人体排开了一部分水,我想知道人排开水越多时,人受到的浮力是否越大?

教师:你认为浮力跟物体所排开液体的哪个量有直接的关系呢?

学生:可能跟物体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有关。

教师:为什么?

学生:两者都是力,可能有关。

教师:你有判断的依据吗?

学生:没有。

教师:没有依据的判断是假说,假说正确与否要靠实验来检验它。你认为这个实验要测量哪些量?怎样测量?存在哪些困难?

学生:需要测量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只要测出体积,便可算出质量和重力,浮力可以直接用测力记测

量,液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测量,困难是怎样测量物体排开的那部分液体的体积。

四、如何充分发挥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科学的核心是探索,而实验作为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可以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索的精神与实验能力,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

1. 挖掘实验中的史实内容,给学生更多的启发和教育。如引导学生探究运动与力的关系时,可以介绍伽利略对运动和力的研究经历,他的实验和推理方法会给学生更多的启示。

2. 因地制宜,合理思考,改变实验条件,提高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实验很典型,但在实验方法、结论等方面有着现成性和封闭性的缺点,因而在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实验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上有一定的缺陷,所以,各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因地制宜,结合自己身边的实际,合理思考,因陋就简,就地取材,这样既可以达到实验探究的教学目的,又可以提高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按照“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并收集数据――分析论证――交流评估”的模式,提高学生运用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水平。如探究“决定导体电阻因素”的实验,就可以这样实施:

(1)向学生提问: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提出问题)

(2)学生讨论,作出假设:可能与导体的材料、长度、粗细等因素有关。(作出假设)

(3)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定性地比较电阻的大小与某一因素之间的关系呢?(制定计划)

(4)给学生提供方案中所需的器材,与学生一起实验,在电路中分别使用不同材料、长度、粗细的导线,观察并纪录灯泡的亮度变化情况,并强调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实施实验并收集数据)

对初中物理学科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高中生物;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的生物教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生物教育。自2007年开始陕西省就踏入了新课程改革的行列,然而初高中生物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及内容上仍处于过渡阶段,因此如何处理初高中生物衔接是高中一线教师值得反思的问题。下面我就自己的经验,从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的角度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做好初高中生物教学的衔接刻不容缓

初中生物在初一和初二年级开设,在初三有一年断层期。进入高一,就算初中的生物学知识掌握得再好,也会由于学习压力和一年的学习断层期,忘得一干二净,高中生物学习不得不从头开始。而且高中生物对学生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致使学生在高中生物学习中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取消中考,高中生物学习雪上加霜。曾经在中考的舞台上看不见生物学科的身影。直至2003年,陕西省要求中考以地生综合100分计入中考成绩,生物才又重新进入老师和学生的视野。然而好景不长,自2012年开始,我省将生物学科作为一门副科取消了参加初中终端考核,因此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知识的掌握、能力的高低、情感价值观的形成都很难用科学的指标来评价。

(2)初、高中生物教学目标及目的的差别。通过比较初、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及目的的阐述,我们知道:初中生物是初中自然科学的组成成分之一,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生物学知识、基本的生物实验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以及生物学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等方面的一些简单的应用,其知识层次是要求学生“知其然”。而高中生物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要求学生对所学生物知识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还相当一部分不仅要求学生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要学会一些简单的计算,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践中有所创新。

(3)高中生物内容抽象、不易理解。对于初升高中的学生来说,普遍感到高中生物比较难学,内容抽象微观,不易理解,即使把教材内容看会了,一到练习时就不知道怎么应用,学习兴趣不高。在教学实践中,也能感受到学生掌握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高中生物学习所需要具备的能力有一定差距,学习起来相当困难。

由此可见,处理好初高中生物知识的衔接关系,在原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架好桥梁,对学好高中生物很重要。

二、如何做好新课标下的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

新课标下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的问题,不仅仅是教学层面上知识的增补与复习的问题,更是我们如何深入认识新课标下的教育理论与学生获得知识的主动建构理论在高中教育上的实践问题。为切实解决初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吃透初高中教材,从教材内容上搞好初高中生物的衔接。 建议学校给生物学科配一整套初中教材,让高中教师知道我的学生过去学过些什么?教师要研究大纲中对各部分知识的要求情况,将衔接的知识点梳理归纳后,确定新学年开始的授课内容并制订出授课计划,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根据高中阶段知识点的具体要求,区分基础知识、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进行不同处理。通过相关初中生物知识的复习,作好初、高中的衔接,让学生能从更高层次上来准确理解高中生物学知识,使学生能够顺利将旧的知识同化为新知识,完成知识的迁移。例如在关于“细胞”的讲述中,初中主要以细胞的结构为主,而高中生物在此基础上更侧重于细胞亚显微结构及其功能,包括细胞的增殖、代谢,是讲“活”细胞,加强了细胞作为生命活动基本单位的阐述。

(2)认真研究教学方法,从教学方法上搞好初高中生物的衔接。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表、演示实验、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以及网络教学的便利条件,结合当前的社会热点,恰到好处的应用好(苏教版)三册必修课本中的第一章《生物科学和我们》,让学生认识到生物科学与社会、经济、环境有着重要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对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科素养以及如何科学合理地应用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等问题,并通过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探讨,让学生树立一种正确认识生物高科技的成熟心态,觉得生物就在我们身边,生物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要高度重视学生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改往日的灌输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应用概念图、思维导图、流程图、知识结构图等多种形式来构建知识网络。读图可以将生物课程的学习成为一个有艰辛但更有快乐,有知识条文但更有思维想象的自主学习过程。

(3)了解学生的实际,指导学生从学习方法上搞好初高中生物衔接。长期以来,生物课程一直被认为是只要“死记硬背,没有思维”的学科。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边做边学”、“课题研究”等自主学习实践活动栏目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从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的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培养好学生良好的听讲、记笔记、完成作业等方面的习惯,使之适应高中生物的学习。强化能力培养,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渐提高的过程,不同阶段不同教学内容担负着培养不同能力的任务。

(4)重视做好实验。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尤其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下实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生物学科中大量的知识是通过实验手段获得的,从而引导学生体验知识,感受知识的存在。高中教材中实验很多,有些实验方法与初中联系很密切,对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初中实验基础,做好衔接。而且实验过程对一个人的科学态度、思维品质的养成是很重要的。

总之,衔接好初高中生物教学,将反思教学和创新精神贯穿于具体过程,要寓学习方法的指导于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的态度,保证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生物学教学 2003 第9期《初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2]生物学通报 2006第7期《关于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3]李红《关于新编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遗传学部分改革的几点设想》

对初中物理学科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 困境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096-01

初中物理在中学生的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物理教学情景不容乐观,表现在:灌输式教学模式下存在许多漏洞,教师教学理念守旧,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突出。学生容易陷入学习困境,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等。如何解决物理教学中存在的困境?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浅谈如何提高物理教学的相关策略。

1 初中物理学习困境的成因

1.1 生活经验及已有知识对学习造成错误干扰

初中物理学习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已有的知识对学习照成错误干扰,是学生不能尽快的投入到这门学科学习的原因之一。刚刚学习物理课程的学生,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往往生活经验与物理科学性不一致。例如,认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拔河比赛中胜负取决于拉力的大小,凡此种种生活上的经验都对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造成错误干扰。

1.2 机械记忆、片面理解物理概念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一大困境是机械记忆、片面理解物理概念。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明白了物理知识的表面,而不知道物理知识的深层涵义。学习过程中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什么在学习中会出现这种情况?首先,教师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讲授式教学是教师通过板书、语言向学生描述情景、解释概念、阐明规律的教学。讲授式教学的缺点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接受知识。其次,物理这门学科是在其他科目的发展中演变而来的,也就是说,物理学科跟语文、数学、化学等科目有着密切的关联。初中学生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掌握不够,对于物理概念不能完全理解,只能是机械的记忆、片面的理解。

1.3 不重视物理实验教学课程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初中物理教学重理论轻实验的现象却很严重。造成初中物理实验不被重视的原因很多,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第一,教师授课时过于侧重理论知识讲解。许多教师认为,学生只要能在试卷上考出好成绩就可以,会不会动手做实验无足轻重。从而形成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荒谬理论。第二,教师在讲授实验时模式僵硬。许多教师在授课时,照搬书本上固有模式。例如,在讲授“电磁感应实验”时,按照书本上的描述,只用一根导线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这是的灵敏电流表指针几乎不会转动,实验效果不明显。

2 初中物理学习解决困境的策略

2.1 培养灵活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注重使用灵活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3~16岁之间,这样的年龄阶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灵活的学习方法可以从生活观察中做起,例如,让学生从观察雨后长虹中认识光的色散,从雨露霜雪中认识水的三种状态的转变与温度的关系。通过这些观察让学生产生产生兴趣和求知欲。在引课阶段中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相关的趣味实验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光学内容的讲诉中,可以设定小实验,“人造彩虹”。以此来向学生讲解光的色散。除此以外,还可以在班上建立“物理兴趣学习小组”。教师可以在课下鼓励学生积极创造新想法,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2.2 学好其他科目知识作为辅助技能

学好物理知识,单靠“苦读”物理课本是不行的。还需要加强其他科目的基础知识作为辅助技能。物理与语文、数学、化学等学科都有密切的关联。物理概念的理解需要有语文功底作为基础,只有较好的语言理解能力,才能明白物理概念的含义。物理题目的计算需要用到数学知识,也只有好的计算能力,才能准确的计算出题目答案。物理现象的解释有时也需要化学知识作为引导,有一些物理现象以化学作为侧面来分析、解释的话,能帮助学生理解的更为透彻。所以,在物理教学中,不能只是单纯的物理教学,鼓励、培养学好其他学科作为辅助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2.3 构建品质的实验课程教学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作为基础的学科。任何物理学的理论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之上所归纳总结而来,任何物理现象都可以通过物理实验得到证实。所以,教师要重视物理实验课程。如何才能构建良好的实验课程教学?首先,教师要改变观念,要确定实验课程对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性。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知识之中,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其次,教师要创新实验方法。直接套用课本上的固有模式不利于构建品质的实验教学。正如上文所述的“电磁感应实验”,如果在实验中使用多砸线圈切割,实验效果就会很明显。最后,在实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科学的行为习惯。科学的行为习惯是实验成功的前提,是一种严谨认真的精神体现,对于学生的今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2.4 精选精炼习题,及时对所学知识巩固、总结

对于学生的习题练习,许多教师采取的是“题海战术”。他们认为,学生大量的练习习题就能巩固所学知识。也有一些教师采取当堂教授,当堂练习的模式。教师认为,刚刚学过的知识马上练习是最佳的巩固知识的方法。至于课后布置的练习,则认为或多或少无关紧要。然而,笔者认为这两种方式都不可取,“题海战术”使得学生疲劳且不见得高效。课堂上做练习对本堂课讲授的知识是有马上巩固的作用,但是却浪费了课堂上宝贵的时间。理想的练习题目方式是精选精炼,精选典型的、少量的题目作为学生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认真完成这类习题,既不会让学生感到作业量大的疲劳,也不会让学生课后“无所事事”。精练的习题可以取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对于巩固、总结学生所学知识有积极作用。

总之,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存在着许多的困境。要解决这些困境,只有在教学中不断的研究、探索,寻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完善初中物理的教学。

参考文献

[1] 赵再全.农村初中物理创新教学探讨[J].科技信息,2011(18):680.

对初中物理学科的认识范文第4篇

本学期我任77(班)、78(班)两个教学班物理,共有学生100人,其中77班56人,78班44人,由于刚接手这两个班,对他们的情况不太了解,只能通过上学年期末考成绩和上课情况来作大致评估,每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尖子生少,学困生较多,两级分化较突出。上课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够灵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上下工夫,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之,初二学生刚接触物理,这是新开设的一门科目,新科目,新起点,新观念,这就需要师生在本期倍加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指导思想:

本教材是经教育部直接领导由课程标准研究小组反复的研讨而完成的,在使用这套教材时,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新的物理课程理念中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就要关注每个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养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联系,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教学,从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教学内容安排: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为1&—5章,第一章:声现象;第二章:光现象;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第四章:物态变化;第五章:电流和电路。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物质的属性及结构等内容,了解物体的尺度,新材料的应用等内容,初步认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初步认识声光电等自然现常见的现象,了解这些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3、初具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中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蕴藏物理知识,而且还包含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4、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5、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二)、过程和方法: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3、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4、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5、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书籍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6、能书面或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4、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对初中物理学科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法;含义;作用;运用

G633.7

初中物理课程的理论知识对于一些初中生来讲不仅枯燥而且难以理解,而实验教学法作为初中物理教学法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分析实验教学法的重要性和运用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利用实验教学法来帮助学生们进行物理研究和学习。由于新课标对初中物理教学做出了一些新的改革,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成为当下教师们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仅针对物理实验教学法浅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实验教学法的含义

物理教学法就是对于一些物理现象所做出的具体实践研究,让学生们对与抽象概念和科学现象有清晰的认识。具体地说,实验教学法就是在书本之外,通过自己动手或者教师演示,借助一定的机械和设备,在满足实践的条件下,进行对一些物理科学内容的检验和求证,最后得到结论的一种实验方法。

物理作为一门科学学科,实验是其教学的基础内容,它为物理学教学和学习提供了科学的认证。这种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亲自观察和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知识做到强化记忆和理解,把实践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相结合,不仅能够丰富认识、扩展视野,也能够锻炼初中生的思维逻辑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教学法的作用

初中的物理课程中,很多内容都超出了初中生的思维接受能力之外,为了使学生理解并吸收知识,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的最终目的,使学生学会并懂得运用物理科学,教师必须结合实验教学法对学生的学习加以引导。者首先就要明确实验教学法的作用。

(一)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物理学科的课程设置中最主要的两部分就是理论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学生们常常会接触到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会产生疑问,甚至有些同学对一些知识完全没有形成概念。长此以往下去,不仅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对物理知识的厌烦,没有兴趣,学生对学习没有动力,在被动学习的状态下,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大大降低,那么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就随之降低。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而实验教学法就提供了这样一种渠道。

首先,实验教学法使课本中一些枯燥、抽象的知识得到具体、生动的展示,让学生们对一些理论概念得到了证实,这样,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其次,实验有助于学生形成情境,有了深刻的感受和体验,对一些疑难问题能够通过自己动手践来得到解答,这就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

(二)启发学生思考

实验教学法在客观上改变了以往课堂上死气沉沉的气氛,在生动、有趣的物理实验中,学生们能够充分进入到实验当中,集中注意力观察。实际上物理实验就是对物理科学进行的有目的的探索,通过参与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们的思维能力运用和思维方法将得到很大的锻炼与提升。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在实验中所反映出来的现象,学生们经过这种锻炼,更能够使自己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在这样的条件下,不仅仅启发了学生的思考,还让学生们能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一般的课堂教学,教师把知识传输给学生,犹如“纸上谈兵”,并不能从根本上让学生吸收,因此,实验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是必要的途径,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就要让学生体会并认识物理科学所蕴含的种种理趣和无限的神秘奥妙,最直观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实践、检验、体会。这种把课本上所讲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具体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学生们对物理学概念的掌握和知识内容的理解,还能够以实验为基础,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其思考能力。

三、实验教学法的运用

初中物理课程中的实验教学法注重的不仅仅是学生在实际操作方面的技能,也要结合具体实际知识来使学生在实验中巩固基础知识。因此,运用实践的物理教学方法的时候,教师要注意结合教材,采用探究式的方法来进行实验活动。

(一)让学生有物理知识的基础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必须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也一样,为了使物理实验教学法能够充分体现出其对学生的影响和对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教师首先要在理论基础知识的讲解方面给学生的意识形态里导入物理的学科概念和一些基本知识,有了基础物理知识作为实验的基础,学生们才能通过实验来了解物理学所包含的奥妙。例如,在初中的人教版物理教材中,对于电路的研究做实验,首先要求学生了解一定的电路知识,在最基本的电路连接中,要掌握电流表和电压表在闭合电路下的特征,这样才能用正确的方法使小灯泡在满足电流接通的条件下发亮。因此,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作为基础进行试验研究活动是必要的。

(二)联系日常生活进行实验研究

物理学的实验教学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的一个有效途径,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技能,但是初中的物理教学即使范围广阔,但是大部分是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解释生活中所出现的一些现象,以及对生活常用物理知识的应用。因此,对于初中生而言,进行物理的实验研究要能够证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做实验的时候必须要联系生活、贴近生活。

例如,在学习有关声音传播的物理学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如何减弱附近的噪音?”,让学生们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实践并得到结论,最后培养学生具备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

在初中物理的实验教学中,教师要督促学生认真观察和思考,使其具备良好的物理学科素养,培养其思维能力,并使学生懂得应用物理知识。把课堂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能力,从而促进物理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恣.初中物理实验课堂实践[J].现代教育,2011(2).

相关期刊更多

南方园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甘肃林业科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