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初中历史命题的建议

对初中历史命题的建议

对初中历史命题的建议

对初中历史命题的建议范文第1篇

大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成果

按照学校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安排部署,环境学院党委于2019年9月12日下午召开由全体党员参加的动员部署会,学院分两场次组织动员,教工党员在学院1200会议室参加动员会议,学生党员在7-1804教室参加动员会议。会上,学院党委书记杨庆传达了2019年5月31日,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精神和省委第十一巡回指导检查组余晓东副组长在学校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对环境学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根本指针,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献。二要明确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目标任务。三要明确主题教育的方法步骤和要求。四是要强化统筹协调,确保主题教育落地见效。    

为扎实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杨庆在前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梳理调研存在的问题,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促进学院全面发展”为题,为学院全体党支部书记和学生党员共计150余人讲专题党课。杨书记从回顾初心、不忘初心、践行初心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回顾初心方面谈到从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到党的时期的发展历程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永不褪色的初心和使命。不忘初心方面讲到不论任何历史时期都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行使权力的最高位置,都要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践行初心方面结合学院工作实际,谈了学院的发展历史、“双万计划”、“双一流”和学科建设及推动学院改革发展中存在的差距、改进的思路举措。最后,重点讲了2019年8月份视察甘肃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希望广大师生抓住机遇,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思考和申报黄河流域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事关甘肃发展的重点课题,全力以赴为守护母亲河、建设幸福河作出应有的贡献。

通过这阶段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学习,我系统地了解了我们党的历史、性质、奋斗目标、建党宗旨、组织制度和组织原则等基本知识,使我明确了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通过此次学习也让我更进一步地理解了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等的真正含义,使我对党的认识水平有了更深一层的提高,从而使我在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坚信共产党的最终目标——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终将实现。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铭记历史,更应该拼搏现在,展望美好的未来,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开拓视野,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争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其次,是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努力提高党性修养,开拓创新,积极上进。再次,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创造美好未来。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们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以优秀党员为学习榜样,不断的改造自己,完善自己,从行为上更从思想上改造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对初中历史命题的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学科思维能力初步培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二十一世纪新型人才要有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这对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全面实施开放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记得牢固,知识掌握必须系统性、全面性;还要贴近生活实际,分析社会。这就需要教师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入手,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思维特征和精神需要,接近学生的情感世界,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知识结构是:七年级学的是地理环境知识;八年级学的是人类发展历史;九年级学的是现代社会现状。据此,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社会科学。《历史与社会》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近年来《历史与社会》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历史与社会》学科思维能力的要求,在教学大纲中有明确目标,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依据这个目标,立足教材本身,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历史与社会》学科思维能力培养落到实处。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只有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思维特征和精神需要,并接近学生的情感世界,才能提出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才能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能力结构。下面我就此问题谈谈《历史与社会》学科思维能力的初步培养。

初中学生的年龄段是13―15岁,这个年龄段是儿童向青年过渡的时期。其中,初中二年级(14岁)时尤为关键,被称为“危险的14岁”。这一时期他们的心理特征为:常处于独立性与依赖性,反抗与屈从,自我分化与自我同一,需要与满足不协调,生理发展与心理发育不同步的错综复杂的矛盾时期。一方面带有很多孩童特点,另一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生活经验,看问题往往有自已的独到之处,不轻易模仿长者看问题的模式。这一时期他们的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与抽象性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看问题总是往往尖锐而不周到,新颖而又显得肤浅。这些心理特性和思维特征就决定了初中学生的能力结构。

八年级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已掌握了较系统的地理知识,能理解一些理论问题,同时也擅长从整体和结构上思考问题,思维已能从感知、表象进行分析、概括、判断、推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对抽象思维和不断地具体事物向概括过渡的需要,是少年期学生自然的精神需要。”因此,可以这样描绘:八年级学生的《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思维特征属于“再现性思维,即记忆和知识的重现起主导作用,并且也包括着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对八年级学生应注重分析、比较、综合、归纳《历史与社会》学科思维能力的初步培养。

八年级学生的这种分析、比较、归纳、综合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思维能力的层次有别于七年级、九年级。七年级学生开始接触系统的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知识,常思索些滑稽、有趣的事物和现象,思维多停留于事物表面,对于七年级学生只要求“能解释重要的地理环境概念”,侧重初步分析地理环境的事物和现象。九年级学生已掌握了系统的中外历史知识,能理解抽象的材料,喜欢发表个人见解,思维趋向独创性。对于九年级学生重在概括、评述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能力要求,更侧重比较类似的中外历史事件的异同点。而八年级学生则要求“初步综合归纳所学重要问题的史实,找出因果关系”,并会比较中国历史上有关重大事件,在教师启发下找出它们之间的主要异同点。

现代中学生,信息量大,知识面广,求知欲旺盛,喜欢思考。教师若因势引导,学生能力的培养则事半功倍。下面以八年级学生所学《历史与社会》下册内容为例,我就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认识水平所接受的问题,将能作为培养学生《历史与社会》学科思维训练的材料挖掘出来,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思维是培养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认识过去和现在,并预见未来的智力活动。首先是怎样认识历史事件、人物,学会认识《历史与社会》的方法,然后才是拿历史与现在可比性去发挥想象,或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现代问题,或去认识解决某一新的问题。对八年级学生来讲注重的是学会认识历史,并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现代问题的能力。

分析能力,这里主要指我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深化对重点、难点部分的分析式教学。如“背景分析”,像鸦片走私历史背景分析,金田起义背景分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分析;“胜败原因的分析”,如中法战争结果“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原因分析,护法运动失败的原因分析等;“性质分析”,如太平天国运动性、辛亥革命性质、“五四”爱国运动性质的分析;“历史意义分析”,如“五四”爱国运动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的分析等。对背景和胜败原因的分析,淡化了识记部分,加深了对难点问题的理解;对性质和意义的分析,加深了对重点问题的理解,使学生在理解中记忆。这样,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就易于达到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的目的。

比较能力,是通过对一些相关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比较,了解历史发展的一般性和多样性,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化对历史规律认识的能力。比较能找出同类现象的异同,指示不同现象的本质区别。比较可分为同一国别、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的比较,也可以是同时期不同国别和地区的比较,还可以是不同国别不同时期的相同历史事件的比较。比如,《中国近代史》中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社会的危害。其相同点从割地、赔款、通商口岸三方面比较;不同点从关税协定、开设工厂、外国军队驻扎中国这几方面比较,并指出这三个条约分别使中国开始沦陷、大大加深沦陷、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通过比较使学生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有一个深刻理解。又如与辛亥革命比较,指出“改良救国”与“革命救国”的不同道路。又如,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与片面抗战路线在内容、性质、结果等方面的不同。再如,《世界近代史》上讲过多次资产阶级革命,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比较:第一,17世纪的英国革命和18世纪的法国革命,这是在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生的两次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第二,18世纪北美独立战争和19世纪初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主要是争取民族独立,其中也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第三,1848――1849年欧洲革命,是工业革命在英国已经完成、在法德两国已经开始的因历史条件下的一场大规模的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那时,无产阶级已经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第四,美国内战是美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第五,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第六,1861年俄国亚历山大改革――废除了农奴制,虽然谈不上是革命,但此后沙皇也实行了一系列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可提高学生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能力。

在培养学深层次比较能力的时候,教师应当看到和想象出学生的脑力劳动是怎样进行的,学生是怎样感知教师叙述和讲解的知识,以及关心他们在认识的道路上遇到了哪些困难,具体说来就是教师掌握好提问的节奏,迂回设问,层层引导。如讲述完“新文化运动”后,设计这样的问题:“从鸦片战争至新文化运动,中国的思想家探索到了哪条救国救民的真理?”再把这一问题分成若干小问题,层层设问,步步引导:①鸦片战争后有哪些先进的思想家?②这些思想家的主张是什么?③中国的儒家经典学说是怎样被抛弃的?④等先进知识分子怎样看到了民族解放新希望?通过对龚自珍、魏源、严复、等人思想的比较,学生看到从“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师夷长技以制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胜,后胜于今”到介绍的马克思主义的这条思想轨迹,思考出鸦片战争后的中国思想家们怎样抛弃了儒家学说,接受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社会理论,最终探索出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救国救民的真理。又如,英日两国同是君主立体,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呢?首先,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不是根据宪法,而是根据议会和惯例逐渐演变而成的。英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没有实权。议会是机关,掌握最高立法权,内阁大臣对议会负责,不对国王负责。议会多数党的党魁做首相。实质上是多数党控制内阁和议会。而日本的君主立宪制是根据《一八帝国宪法》建立起来的。天皇近代是国家元首,又是军队最高统帅,有宣战、缔结、任免高级文武官员、解散和召开议会的权力。内阁大臣不是对议会负责,而是对天皇负责。所谓发展智力,就是要使知识“处于运动之中,处于运用之中”。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在比较中思考问题,可使学生对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之间的依存性和相互关系有更深入的理解,知识得到发展和深化,比较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落到实处。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通过比较,促进学生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并能逐渐掌握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正如一位教育工作者所说,教师的重要任务是使学生千方百计地掌握“点金术”,而不是只简单地授学生以“金子”。

归纳能力,是指从个别事实走向一般概念、结论的一种思维活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一则能使学生对教材中分散的知识系统地整理,建立相应的知识结构体系,促进学生认识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掌握、理解所学的知识。二则能帮助学生揭示前后史实的内在联系,掌握历史知识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如辛亥革命讲完后,引导学生做如下小结归纳:辛亥革命的兴起分两个问题讲述,一是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二是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为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提供了前提,奠定了思想基础,随着民主革命运动的不断深入,中国同盟会孕育而生。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开始领导了各地的武装起义,开始了武装夺取政权的尝试。这些武装夺取政权的起义虽然失败,但表明了革命党人决心清王朝的勇敢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慨。四川人民的收回利权的保路运动,给湖北同盟会发动起义造成绝好的机会。于是1911年10月10日发动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使革命进入高潮。辛亥革命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但因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妥协,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这一失败表明:康有为、梁启超的改良道路行不通,孙中山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也没能救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取得了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归纳,一方面能使学生窥视知识全貌,另一方面也揭示了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归纳的过程,是知识联系衔接形成系统的过程,也是学生归纳能力提高的过程。

综合能力,是把某一历史现象的不同方面综合起来,构成整体认识的能力,也是分析、归纳能力的综合运用。如在讲完“西安事变”后,指导学生综合“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的过程”,引导学生重点对“《八一宣言》”的内容、“瓦窑堡会议制定的方针”、“一二・九运动”爆发的标志、“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等内容进行分析。通过对这些知识的综合,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事件发展概貌,顺利把握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过程”这一历史事件的整体认识。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已成为提高素质的重要内容。而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重在情感。“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教师对学生心理特征的研究,思维特征的研究,精神需要的研究,就已渗透了情感。“没有认识的欲望,就没有智力的发展”。教师要善于捕捉思维训练点,提出可以促进思维活动的问题,能在练习设计上巧妙地渗入思维因素,用生动的语言去激发学生思想的火花,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

培养学生《历史与社会》学科思维能力关键又在于教师的引导。实践证明,如果教师不引导学生去思考,一味地越俎代庖地“注入”,只注重知识的记忆,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的智力才能逐渐趋向迟钝。没有学生智力的发展,《历史与社会》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无法落到实处。所以,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于传播知识,更要把发展思维的方法教给学生,给他们提供多把钥匙,教学生去发现真理,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尉霞.少年心理与教育.新疆大学出版社,1992.4.

[2]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

[3]Daniel Goleman.情感与智力.参考消息,1997.6.16.

对初中历史命题的建议范文第3篇

——党史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同志们:

大家好!根据会议安排,我就近期参加党史教育学习以来,所学、所思、所悟向大家谈一谈我学习党史的心得体会。

100年党的奋斗史,72年新中国的发展史,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初心和使命的秉持。1921年,在浙江嘉兴的南湖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个最初只有50多人的政党从此踏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历程。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秉持初心和使命,遵循救国、兴国、强国的历史逻辑,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史,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历史。”。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展土地革命、大革命时期、站在抗日战争最前线、领导解放战争、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一直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是贯穿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历程的一条主线,并且贯穿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为有这样一个伟大的党而自豪。”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当了解党的历史并且学好党的历史。通过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史,我们能够认识到当年找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是多么艰辛。通过学习新中国史,我们可以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由来与发展,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事实上,重视对党史的学习,从自身发展的历史不断总结经验,明确方向,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是我们党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早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号召全党“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1940年,中共中央书记处发出的《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中规定,干部的初级课程为“中国近代革命史、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游击战争、社会科学常识”。延安整风就是以学习党史、总结党的路线是非为开端。在深入学习和认真研究党史的基础上,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统一了全党的思想认识,为党的七大的胜利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改革开放后,围绕《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全党开展了一场普遍而深入的党史、新中国史的学习教育,既保证了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也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党史、新中国史经验和规律的全面总结和概括,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学习领悟党史、新中国史,能够更好地理解学懂弄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来龙去脉、深厚底蕴、创新发展。

我认为学习领悟党史、新中国史是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化初心为恒心,书写新华章的重要途径。在深入学习和不断领悟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弄清楚“我是谁、为了谁”“从哪里来、往哪里走”“为什么出发、为什么奋斗”等基本问题,做到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我们需要以史为鉴、以史为师、以史为镜,从党史、新中国史中汲取丰富营养与不竭动力,接续奋斗,用实干托起中国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于面对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对初中历史命题的建议范文第4篇

【关键词】魅力课堂;初中历史;邮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模式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精彩纷呈。当前,我们现行的初中历史教材(人教版)是异于通史体例的专题式模块内容。面对这样的教材,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我们必须要对课堂教学艺术进行改革,努力创设魅力的课堂。作为一名集邮爱好者,我不断尝试利用邮票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氛围中学习成长,努力从教学思维、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方面转变观念和改变教学方式,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打造历史魅力课堂,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形势和时展的需要。针对初中历史魅力课堂的创设话题,本人结合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从邮票运用于历史教学的角度,谈谈自己的感悟。

一、利用邮票,开展各种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历史魅力课堂的创设就是要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通过邮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集邮知识竞赛、通过邮票讲述历史故事、利用邮票设计简单的历史试题等,尊重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并鼓励他们勤于思考、质疑问难、踊跃发言,使其表现欲得到发挥、好胜心得以实现,深刻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推动其不断进步,达到创设历史魅力课堂的目的。

1.开展集邮知识竞赛活动。知识竞赛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有效的形式,它寓教于乐,迎合学生的竞争心理和求胜欲望,深受大多数学生欢迎。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上,经常开展一些小型、简洁的与历史课本知识有关的集邮知识问答、谜语竞猜等活动,并把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纳入平时学习考核之中。这些活动既促进了学生对课内所学历史知识的掌握,又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还锻炼了学生临场发挥与应变的能力。

2.通过邮票讲述历史故事。在教学过程中,我时常挑选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较为重要的知识点,利用相关的邮票,由学生动手动脑搜集与邮票及课本知识有关的材料,讲述历史故事,提高学生史料的收集、整理与概括的能力。

3.利用邮票设计简单的历史试题。邮票能体现历史教育的人文教育功能和公民教育功能,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识水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能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

例如:下图是1998年我国发行的一套纪念邮票(如图),是为了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D)

A.35周年 B.30周年

C.25周年 D.20周年

此道选择题是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中,学生设计的一道题目,把1998-30J“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一套2枚邮票放在试题中,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距今的年代,创设了一个崭新的情境,用于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能让学生巧妙地记住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利用邮票专辑,引导学生构建牢固的初中历史知识体系

学习历史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要使学生感知历史,首先就要狠抓基础知识,正确处理识记与理解、分析与综合等历史思维能力的关系;其次,在教学中要注意古今中外历史的纵横联系, 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揭示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外在关系,方能认识历史发展的本质和总趋势。第三,要树立整体意识。我们要从整体出发,把中国或世界某一国家、某一地区的发展史作为世界历史的一部分来考察,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科学的认识。一部邮票专辑就是一部“微型的史书”,它由若干枚邮票组成,蕴含着大量的历史知识,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印记,构筑了某一个较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九年级复习“中国共产党光辉的历程”的专题时,我运用了自己制作的邮票专辑进行讲解,此专辑分四个部分:(一)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历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纪88第一枚“第一次党代会会址―上海”、J178第一枚“中共‘一大’南湖会议会址”);南昌起义(纪41第一枚“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纪41第二枚“井冈山会师”);红军长征(1996-19J“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2006-25、编15“遵义会议遗址”、纪74“强渡金沙江”、纪36“强夺泸定桥”、“过雪山”,纪107“娄山关大捷”,文7“诗词―《七律・长征》”);抗日战争(1995-17J“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8枚邮票);解放战争(纪41第四枚“解放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纪4“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J16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特2“”4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纪30“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枚);“一五”计划(纪45“胜利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纪40“我国自制汽车出厂纪念”、纪43“武汉长江大桥”);改革开放(1998-30J“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三)中国共产党杰出的领导人――(J21和J97两套,共10枚);(J19和J134两套,共6枚);(J13一套4枚);邓小平(1998-3J和2004-17J两套,共8枚)。(四)前进中的中国――中美友好(编45-48“第一届亚洲乒乓球锦标赛”、编57-62“熊猫”)、中日友好(J84“中日邦交正常化十年”一套2枚)、港澳回归(2007-17J“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2009-24J“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北京2008奥运会(特2“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和吉祥物”)、APEC会议(2001-21J“亚太经和组织2001年会议”)。此邮票专辑第一、二部分从初中生的实际出发,注重革命历程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相关的基础知识的讲解;第三部分注重纵横联系,把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有机融合到一块,揭示中国革命与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趋势;第四部分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揭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是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选择”的道理。此邮票专辑生动、形象、具体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光辉的历程”这一专题史实。学生通过学习,既能充分地享受一张张精美邮票带来的快乐,又能高效快速地掌握此专题的历史知识,达到很好的教学目的,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有机遇意识,要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切实转变课程观念、教学观念、史学观念等,积极投身到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中,努力打造历史魅力课堂,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以及时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阎文辉.《如何迈好学习初中历史的第一步》《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2010年Z2期

对初中历史命题的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专题史;通史;知识衔接;大历史观

通史是历史学习的基础,专题史是历史学习的深入。现行初中教材从体例看是通史,从内容看史实具体、生动有趣、容易留下深刻印象。现行新课程高中教材特点:从体例看是专题史;从内容看侧重于探究重大历史事件的原因、特点、影响或评价等理论性、逻辑性较强的知识。高中历史教学是建立在初中通史基础之上的深入。在我们现实的高中教学中,存在两大方面的困惑:一是大部分学生对初中的通史掌握得并不扎实,因此经常出现“篡改”历史时间、历史事件的现象;二是由于高中知识重点是理论性强的问题,因此课堂上容易出现“冷场”现象。要解决这两大困惑,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好初高中教材知识的衔接是应对的策略之一。那么,怎样衔接初高中历史教材的知识,切实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呢?下面就谈谈个人的思路和做法,与各位同仁一起探讨。

一、编写简易的初高中知识衔接资料,为高中学习打好基础,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资料编写建立在初中教材基础上,参照高中教材(以岳麓版为例)内容,突出时序性和重要的史实。如中国古代史按照主要朝代的先后顺序罗列:夏朝—商朝(青铜器、甲骨文)—西周(分封制、宗法制)—春秋战国(铁犁牛耕、百家争鸣)—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统一文字)—西汉(丝绸之路开通)—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科举制确立完善、三省六部制建立完善、大运河开通)—五代十国—宋朝(清明上河图、交子、瓦子、景德镇)—元朝—明朝(丞相制废除,内阁制建立)—清朝(军机处设立、闭关锁国政策)。

中国近代史主要史实按顺序如下:1840-1919: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洋务运动兴起、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1919-1949:中国共产党诞生、国民大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黄埔军校建立、北伐)、国共十年对峙(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遵义会议、西安事变)、抗日战争(国共第二次合作、南京大屠杀、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解放战争(重庆谈判、内战爆发、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中国现代史主要史实按顺序如下:七年过渡时期(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完成)—十年探索时期(中共“”、、化运动、三年困难时期、“八字方针”)—十年时期——两年徘徊时期(“两个凡是”提出)—改革开放新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经济特区设立、外资企业出现、中共“十四大”)

世界古代史:奴隶社会时期(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封建社会(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统治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世界近代史主要史实按顺序如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工业革命兴起—北美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马克思主义诞生—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第一次世界大战。

世界现代史主要史实按顺序如下:十月革命—巴黎和会—苏俄(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苏联“三夫”改革—苏联解体。

这些衔接资料放在高一新生开新课前利用2~3节课与学生一起梳理,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通史架构,为高中的专题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充分利用初中教材的“已知”,探究高中教材的“未知”,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相关期刊更多

南方园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甘肃林业科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