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初等教育的认识

对初等教育的认识

对初等教育的认识

对初等教育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农村;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中学生;青春健康;认知;比较

[第一作者简介]尹幼明(1957-),女,副教授,主要从事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中国青少年性生理成熟年龄提前,同时由于受各种性文化传播媒介的冲击、人口流动性增强、家庭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他们开始纷纷挣脱传统道德观念的藩篱,接受西方思想,追求性的解放与自由,从而出现了诸如崇尚异往、初次低龄化甚至意外怀孕、流产等问题。宁波市城市学校的“青春健康”教育工作普遍开展,在校学生青春健康认知水平普遍提高,而农村、流动人口子弟学校由于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因素,面向学生开展“青春健康”教育的实施情况参差不齐。为了解宁波市城市、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中学生“青春健康”认知现状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对宁波市上述三类学校初中学生进行了青春期性健康知识、性观念、异往等方面认知现状的测查,旨在为学校及有关决策部门开展青春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式对宁波市海曙区青春健康教育基地一宁波市李兴贵中学(城市)以及洪塘中学(农村)和甬城学校(流动人口子弟学校)的初一第二学期学生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450份,剔除无效答卷,得到有效答卷438份,有效回收率为97.3%。李兴贵中学156名,其中男生79名,女生77名;洪塘中学133名,其中男生65名,女生68名;甬城学校149名,其中男生95名,女生54名。

1.2调查工具和方法

在参考《山西大学生性健康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大学生性心理的调查与分析》和《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问卷的初步编制》基础上,调查人员自编了一套包括学生基本情况、青春期性健康知识、性观念、异往等方面的46道题的问卷。问卷分3种题型:①等级量表式题型,分5个等级,从低到高分别为完全不同意、比较不同意、不确定、比较同意、完全同意,计分从低到高,分别为1、2、3、4、5分;②是否题型;③多选题型。本问卷采取无记名形式,绝对保密,当场填写当场交卷,力求问卷真实可靠。全部问卷资料由调查人员检查核实后进行编码,将数据录入SPSS17.0软件,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比较,P

2.结果

2.1年龄情况

438名初一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3.79±0.974)岁,其中城市学校为(13.12±0.689)岁,最小11岁,最大14岁;农村学校为(13.83±0.783)岁,最小12岁,最大16岁;流动人口子弟学校为(14.45±0.940)岁,最小13岁,最大17岁。方差分析显示3所学校初一学生的年龄有统计学差异。经SNK法两两比较发现,三所学校初一学生的年龄大小依次为: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农村学校>城市学校。见表1。

2.2青春期性健康知识认知

2.2.1青春期性健康知识认知 3所学校的初一学生对题项1的认知率存在统计学差异。经SNK法两两比较发现,城市学校初一学生对该题项的认知率显著高于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的初一学生;对题项4的认知率3所学校的初一学生也存在统计学差异,经SNK法两两比较发现,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对该题项的认知率明显低于城市学校的初一学生;而对题项2、题项3的认知,3所学校的初一学生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普遍认知率较低。见表2。

2.2.2预防艾滋病知识认知 3所学校的初一学生之间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的认知都存在显著性差异。经SNK法两两比较发现,城市学校初一学生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所有题项认知率均显著高于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城市学校初一学生对题项4、题项5的认知率明显高于农村学校的初一学生;农村学校初一学生对题项1、题项2的认知率显著高于流动人口子弟学校的初一学生。见表3。

2.2.3青春期卫生保健知识认知 3所学校初一学生之间对青春期卫生保健知识的认知率有显著性差异。经SNK法两两比较发现,城市学校初一学生对青春期卫生保健知识认知率明显高于农村学校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农村学校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之间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2.3性观念

3所学校初一学生在性观念维度上的得分有显著性差异。经SNK法两两比较发现,农村学校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的平均得分要显著高于城市学校初一学生的平均得分,而农村学校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的平均得分无显著性差异。见表5。

2.4异往

2.4.1异往态度 3所学校的初一学生在异往态度维度上的得分有显著性差异。经SNK法两两比较发现,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的平均得分要显著高于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的初一学生,而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初一学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见表5。

2.4.2异友情况 结果显示,异友情况在3所学校的初一学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经SNK法两两比较发现,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异往”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和城市学校的初一学生。见表6。

2.5对学校“青春健康”教育满意度

3所学校初一学生之间对学校“青春健康”教育的满意率有显著性差异,经SNK法两两比较发现,城市学校初一学生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的满意率。农村学校与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见表7。

3.讨论

3.1青春期性健康知识认知差异及特点

调查发现,宁波城市学校初一学生对青春期性健康知识(青春期性知识、预防艾滋病知识、青春期卫生保健知识)的认知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的初一学生。这一结果可能与这3所学校不同的教育理念、教学条件、教师素质等因素有关,与学生的家庭教育有关。

调查发现,宁波城市、农村、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的年龄段、年龄差距大小依次为: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农村学校>城市学校,而对于青春期性健康知识的认知率的高低则依次是城市学校>农村学校>流动人口子弟学校的初一学生。这一现象清晰地揭示了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中学生“青春健康”教育的严重缺失,这种年龄与青春期性健康知识认知水平成反比的现象,只能增大这一群体的青春期伤害风险。

调查发现,3所学校初一学生对怀孕知识普遍缺乏,这与胡怀适等对深圳中学生性健康知识现状调查结果一致。这可能与城市学校开展“青春健康”教育时,没有涉及到“性”知识的教育有关。随着性生理的逐渐成熟、性心理发展和性知识掌握的相对滞后,个体往往由于对自己的身心发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容易出现一些偏离行为。因此,对初中学生进行“青春健康”教育,不能“绕性”而走,应传授全面的、科学的性生理、性心理发育发展知识包括性知识。

3.2在性观念上的差异

性观念即对有关性问题较为稳定的看法和持有的态度评价。调查发现,城市学校、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的初一学生在性观念维度上的得分有显著性差异,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可能因学校和家庭“青春健康‘教育的缺失,导致科学的性知识的缺失,对性的认识存在偏颇,因此有必要对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中学生开展科学的性观念教育,破除错误的性观念。

3.3异往情况的差异

在异往态度上,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较城市和农村的初一学生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异友情况的调查同样也反映出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的“开放性”,其原因可能:(1)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的平均年龄大于城市和农村学校的初一学生。因生理的成熟,使得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在异友方面的愿望更迫切,行动更积极,目的更直接。(2)“青春健康”教育的缺失,尤其是青春期性道德教育的缺失。青春期性道德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性需要和性冲动的合乎道德性与否、怎样调控自己的性冲动、在社会交往中如何处理性的问题等。因而对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中学生开展青春期人际交往、青春期性道德及人生规划等的教育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农村学校15.04%的初一学生也已有了愿意与异性深入接触交往的愿望或行动,同样不容忽视,应及时做好教育引导。

3.4对学校“青春健康”教育满意率差异

调查发现,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一学生对学校“青春健康”教育的满意率明显低于城市学校的初一学生,可见农村、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中学生的“青春健康”教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青春健康”教育能够提供给学生有关青春期的科学的生理知识、心理知识、伦理道德知识、规避青春伤害知识及生活技能等,消除青春期的困惑、惶恐和迷茫,不致因无知或知之甚少而走入歧途,有利于初中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对农村、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中生开展“青春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3.5对策及建议

3.5.1政府、社会、主管部门应重视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青少年学生的“青春健康”教育 台湾著名教育家晏涵文教授曾说:“青少年无奈地去摸索、尝试错误,从色情商品中学习扭曲的两性关系,是文明社会的耻辱。”中小学生性早熟与其性心理健康、性保健意识之间的差距,已成为当前社会令人担忧的问题。因而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站在提高国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应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精神,高度重视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青少年学生的“青春健康”教育,出台有关政策,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加强横向、纵向和区域的农村、流动人口子弟学校“青春健康”教育的组织网络建设,努力营造有利于对农村、流动人口子弟学校青少年学生开展“青春健康”教育的氛围和环境,构建一个“政府引导、社会协同、家庭参与、人人共享”的格局,探索强化对农村和流动人口子弟学校青少年学生的青春健康教育和服务模式并将之推广。

对初等教育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 初产妇 新生儿护理 认知

为了了解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等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评价对其开展健康教育的效果,笔者对我科2011年3月-6月收住的68例新生儿母亲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并对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3月-7月入住我科的新生儿的母亲,共68例初产妇进行调查研究。其一般情况见表1。

表1 68例初产妇一般情况

2.方法。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资料。在新生儿入院时针对初产妇问卷调查,由初产妇独立答卷后当场收回。根据答卷上产妇对新生儿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由责任护士有针对性的进行入院健康宣教和后期相关护理知识指导及操作示教,在出院前再使用同一内容的调查问卷调查一次。在参考有关文献的基础上[1],结合本次研究的目的,自行设计问卷。问卷分为2部分,其内容包括:(1)产妇的基本资料,如年龄、家庭月均收入、教育程度等。(2)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获取来源。

3.统计学分析。共发放调查问卷68人份,回收有效问卷68人份,回收率100%。所有数据运用SAS for windows V8.1软件进行分析。 转贴于

结果

1.健康教育前后产妇对新生儿护理及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

(1)产妇对新生儿一般护理的认知。通过调查发现,产妇对新生儿体温的监测有所了解,但存在不少误区,例如错误地认为宁捂勿冻等;对大便的观察只注重是干便还是稀便,是一次还是多次,而不注意其颜色、数量、气味以及伴随的反应等;对新生儿皮肤、臀的护理普遍了解,但对眼部的护理存在不少误区;对新生儿哺乳后溢奶现象的处理知识普遍缺乏,大多数产妇感到盲然或惊慌失措,不懂得观察溢奶前的先兆、伴随动作、溢奶后有无脸色苍白、咳嗽等并发症及如何处理等。通过健康教育,产妇对这些知识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基本能够应对一些常见现象的护理。

(2)产妇对新生儿疾病知识的认知 产妇在教育前对常见的新生儿疾病普遍缺乏了解,虽然对感冒、发热等有所了解,但应对措施普遍欠缺,经过教育和指导后有了显著提高。详见表2。

表2 健康教育前后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及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

2.信息知识来源

产妇获取新生儿护理方面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报刊杂志(42/68,61.76%)、电视(48/68,70.59%)、自己看书(19/68,27.94%)、电台(5/68,7.35%)、亲朋好友讲述(54/68,79.41%)和以前的课堂教授(7/68,10.29%),基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健康教育。

讨论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继续实施,大部分产妇都为初产妇[2],新生儿为独生子女的越来越多,产妇及家庭对新生儿的护理都十分重视,但却不得要领。调查显示,产妇在健康教育前对新生儿护理知识虽然有所了解,但是普遍认识不足,缺乏经验,有失科学性。主要是因为她们获取相应知识的途径十分有限,主要是通过亲朋好友的讲述、电视和报刊杂志的传播。亲友讲述属人际传播,交流充分,针对性强,反馈及时,但不够系统科学,常是一些不符合卫生标准或科学的土方子;电视和报刊杂志属大众传播,传播广,但力度有限,且缺乏针对性。我们通过对初产妇的入院调查,在掌握她们已有新生儿护理知识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进行新生儿护理知识教育与操作演练,能有效地提高产妇的新生儿护理知识,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值得更加广泛、深入地推广。产妇乃至家属应及时转换角色,积极配合医院的健康教育,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出院后,医院也应该提供相关的联系方式,满足产妇及家属的求知欲,保持健康教育的延续性,减少因家庭护理不当而产生的新生儿健康问题,确保婴儿的健康成长。

参 考 文 献

对初等教育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晏阳初;梁漱溟;乡村教育;新农村教育

晏阳初与梁漱溟

乡村教育思想的相同点

相同的乡村教育思想出发点晏阳初与梁漱溟在思想教育的出发点上存在一些重要的共同之处。首先,他们走上这条艰苦的乡村建设之路,主要原因是他们都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在当时的特定历史背景下,既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不满,又拒绝共产党的阶级斗争学说,因而谋求和平改良的途径。其次,他们都认为中国问题的实质不是经济和政治问题,而是文化和教育问题。再次,他们都认识到了中国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性,痛惜农村经济的惨状,试图在现有制度下,以农村为切入点,以教育为手段,通过社会组织的改进、生产技术的改良振兴农村,从而达到以乡村发展带动国家发展,解决中国问题的目的。

相同的教育目的:改造乡村再造民族面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全面崩溃,“全国上下似乎有一种共同的觉悟,就是要救济中国,必先救济中国的农村,要建设中国,必先建设中国的乡村,因为乡村是中国社会的基础,一切问题的重心。”①基于这样的认识,乡村教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乡村教育运动应运而生。晏阳初与梁漱溟便是这场运动的领头人,希望通过各自的乡村建设活动达到改造乡村的目的。其活动的开展主要有以下特点:(1)成立不同形式的教育社团作为组织机构,如晏阳初主持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1923年)和梁漱溟创办的乡村建设研究院(1929年)。(2)创办大量的实验区,如晏阳初的河北定县乡村改进实验(1929年)和梁漱溟的山东邹平实验区(1931年)。(3)形成特色各异的乡村教育思想,晏阳初把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结合起来,以期达到“除文盲,做新民”的目的,而梁漱溟则从文化伦理本位的高度谋求乡村建设的和谐统一,他们都抱着一个共同的信念与追求,即通过乡村教育达到改造乡村,再造民族的目的。

相同的教育理念:大教育乡村观乡村改造是一项复杂而漫长的社会工程,晏阳初与梁漱溟在改造中都从教育入手,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因素综合起来进行整体改造,体现了“大教育乡村观”的共同教育理念。晏阳初关于“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相结合的乡村教育思想,颇具现代社会综合治理的色彩。实施“四大教育”的目的是使农民成为具有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团结力的“新民”,而“三大方式”则发挥着教育的整体功能作用。他的乡村改造目标,就是为了实现教育、经济、政治、卫生等建设的整体进步,以达到振兴民族,复兴国家的目的。梁漱溟认为乡村建设是乡村自救运动,是重建中华民族的新组织构造的运动。1931年,他在山东邹平开办的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重点研究乡村建设问题,培养乡村建设人员,探索民族自救之路。具体途径是在乡农学校中对农民进行知识教育、精神陶冶、生产劳动与自卫训练等,以此组织农村,推进社会,达到“政教合一”的目的。

相同的结局:乡村教育实验的失败晏阳初与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实验最终都失败了,失败的原因虽然不尽相同,但由于都是在旧政治制度中的改良主义性质的运动,所以存在着基本的共同点,最根本之处在于他们都没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本质,如他们对帝国主义和军阀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智的估计,忽视了中国的土地问题在乡村建设中的重要性,不承认中国社会是一个阶级社会等等,因此在乡村建设运动中,不可能解决农民的实质问题,在动机与效果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反差。晏阳初将解决中国问题的全部希望寄托在教育上,认为教育可以改造一切,这在当时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梁漱溟则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土地革命持反对态度,其错误是不言而喻的,乡村建设只能是一场不成功的实践。

晏阳初与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不同点

乡村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不同晏阳初乡村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现代民族政治观。晏阳初继承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传统儒家民本主义思想,并赋予其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形成了现代民本政治观。晏阳初从小接受传统的儒学开蒙教育,儒家的民本主义思想在他的头脑中扎下了根,在进入香港大学和耶鲁大学学习期间,殖民地气氛和美国的排华倾向使他不堪忍受,在为华工服务期间,他体会到中国平民因文化水平有限而地位低下,国家依然是政客当道,百姓苦难与日俱增。在意识到自己有责任为改变中国的社会现状贡献力量时,遂于1920年毅然回国。回国后,他进一步认识到农村教育对救国救民的重要性,于是投身于平民教育。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新儒学政治观。梁漱溟的新儒学政治观是他反思资本主义弊端的结果,他从中国的传统出发,对中国的基本国情、社会性质等问题以儒家的理性伦理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以此寻求中国现代化的生长点。1921年,他发表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在该书中,他通过对中西文化的历史考察,构建了他的西、中、印“文化三期重现说”,根据这一文化观,他对中国社会的现状与构造进行了分析,并以文化复兴为理念,结合中国当时的国情,认为中国问题的实质是由外部引起的极严重的文化失调,救治的办法就是进行乡村建设,开展乡村教育,从此拉开了乡村教育运动的序幕。

乡村教育的内容不同晏阳初的乡村教育内容是“四大教育”,即以文艺教育治“愚”,培养知识力;以生计教育治“穷”,培养生产力;以卫生教育治“弱”,培养强健力;以公民教育治“私”,培养团结力。梁漱溟所倡导的乡村教育的教学内容是实施两类课程,一类是各校共有的课程,包括识字、唱歌等普通课程和精神对话,精神对话尤其得到重视;另一类课程是各个学校根据各自生活环境需要而设置的课程,如成立农民自卫武装组织进行自卫训练等。

乡村教育的实施形式不同晏阳初乡村教育的实施形式是“三大方式”,一是学校式教育,包括初级平民学校、高级平民学校、生计巡回学校,同时还设立了儿童实验学校、妇女平民学校教师训练班等,以此弥补农村普及教育的不足;二是社会式教育,是对一般群众及有组织的农民团体实施教育的一种方式,如成立读书会、演说比赛会、自助社、农业展览会等,使平民学校的毕业生继续受教育;三是家庭式教育,是针对中国的社会结构而采取的一种方式,主要是将各家庭中不同地位的成员以横向联系的方法组织起来进行教育,如家主会、幼童会、主妇会等。梁漱溟乡村教育的组织形式是通过设立乡农学校和乡学、村学贯彻实施乡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乡农学校由学长、学董、教员、学众组成,由众学董组成学董会,为乡村的办事机构;学董会推举“老成厚重”、“品学最尊”者为学长,作为一村一乡的师长;教员是在乡村建设研究院受过专门训练的乡村建设者;学众则是乡村中的一切人,主要指成年农民。乡农学校分村学与乡学两类,文盲和半文盲学众入村学,识字的成年农民入乡学。村学是乡学的基础组织,乡农学校是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的统一体。

晏阳初与梁漱溟乡村教育

思想对新农村教育的启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的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部署,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推行新农村教育。20世纪两位大家晏阳初与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实践,对今天实施新农村教育仍具有一定的启示。

将优先发展农村教育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晏阳初与梁漱溟改造乡村、再造民族的教育实践启示我们: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居多,农村是现代化建设的主阵地,把农村教育放在整个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是远见卓识之举,优先发展农村教育意义重大。晏阳初与梁漱溟的共同信念是“要救济中国,必先救济中国的农村,要建设中国,必先建设中国的农村”。当前,振兴农村教育依然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民族振兴、国家发展的要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农村教育工作担负着重要使命,也面临着种种挑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认识农村教育的重要性,体现了晏阳初与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拓展与延伸。

把培养新型农民作为新农村教育的核心任务中国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没有农民的参与,没有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新农村建设将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新农村建设要求培养观念新、有文化、讲文明、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教育内容上,培养新型农民应强调实际知识技能的掌握,晏阳初的“四大教育”可资借鉴。但是在强调掌握技术、技能的同时,丝毫不能放松对农民进行精神陶冶,梁漱溟提倡的“精神陶冶”,就是要培养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与政治素质。在教育方式上,农民技能培训要结合正规训练和非正规培训。正规培训如晏阳初的“学校式教育”、梁漱溟的“知识教育和精神陶冶”;非正规培训如晏阳初的“家庭式教育”、“社会式教育”与梁漱溟的“生产劳动和自卫训练”等都可以借鉴。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突破传统的体力训练的束缚,而代之以各种职业技能培训、科普知识宣传、文化宣传等现代方式,对农民来说既简单,又实用。

建构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课程体系晏阳初与梁漱溟乡村教育的内容都强调服务于乡村建设,紧密结合农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这对当今农村教育的课程设置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虽然新课改倡导教材多样化,但在多样化的教材中很少看到适合农村教育的。目前我国农村学校的课程设置忽视了城乡差别和地域差异,课程的开设不是根据农村发展的需要,而是取决于应试教育的需要,这显然不符合现阶段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农村地区的大部分初高中毕业生,毕业后仍然要回到农村,由于农村基础教育与农村生产经营实际需要的脱节,使这些青年不能尽快适应农村的生产和经营,导致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因此,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从农村的实际需要出发,改革课程设置,建构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课程体系。

树立正确的农村教育观晏阳初与梁漱溟乡村建设实验的失败原因主要是,没有认清当时农村存在的根本问题,没有认识到当时中国社会的本质,仅靠乡村建设不可能解决农村、农民的根本问题。当前,要进行新农村建设,必须看到农村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陈旧的教育观念。长期以来,教育观念严重滞后一直是困扰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读书只为升学的应试教育观导致传统教育观念的恶性循环,接受高等教育的农民越多,离开农村的人就越多,农村就越落后。因此,使农村留住人才,让更多的人才进入农村,变革阻碍农村教育创新的落后观念,是对当前新农村教育提出的挑战,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路。

注释:

①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60.

参考文献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李文珊.晏阳初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比较研究[J].学术论坛,2004,(3).

[3]张彬,李更生.中国农村教育改革的先声——对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乡村教育再认识[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

[4]冯雪红,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对初等教育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育性质;讨论;

作者简介:何洪涛(1951—),男,吉林延吉市人,延边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

一、小学教育性质的历史认识

关于小学教育性质的认识,在我国教育史上曾有过“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小学教育兼有双重任务”等不同提法。

从历史上看,古代社会把小学教育称为“启蒙教育”,把就学儿童称为“蒙童”,其教材也称为启蒙教材,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称为“蒙学课本”,《千家诗》称为“蒙童诗”。古代社会国民平均受教育程度很低,识字的人不多,儿童只有到学校由教师传授才能学到“识文断字”的启蒙文化。如果从这一角度看小学教育确有启蒙的作用,因此把小学教育称作“启蒙教育”是有道理的。但是从时展的角度看,当今时代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家庭教育尤其是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启蒙教育早在小学教育之前就已经开始了。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奠基阶段”即确定了幼儿教育的启蒙性质。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包括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其程度都是“启蒙性”的。上述事实和文献说明启蒙教育已经由小学教育提前到幼儿教育阶段,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把小学教育称作“国民教育”始于中华民国。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西方文化的传入和民众的呼吁,迫使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兴办学堂,将原有的私塾、书院、县学、州学、府学、国子监等改称为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中学堂、大学堂等。民国初年(1913年),国民政府教育部训令将学堂改为学校,监督改为校长,1914年大总统申令:“初等小学四年为义务教育年限”,为体现这一精神,初等小学校改称“国民学校”。至此,“小学教育为国民教育”的思想得到体现。但是由于政局不稳、时局混乱,公立小学校虽一时按照义务教育的精神实行免费读书,甚至校服都由学校供给,而在全国范围内却无法实施普及性的义务教育,因此民国时期的“国民教育”只是一种政治口号和幻想而已。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小学教育事业有了空前的发展,从课程设置到办学条件、师资培养、教育质量等多方面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关于小学教育的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回答小学教育性质这个问题上还需要更深入的讨论,尤其是对当今时代的小学教育。1963年中共中央颁发《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在“总则”中提出:“小学的教导任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的新生。”这就是“小学教育兼有双重任务”提法的权威表述(1978年教育部重新颁布修改后的《条例》,这部分内容亦未作改动)。其实“双重任务”并未正面回答小学教育的性质是什么,只是提出了小学教育的两个基本作用。也有学者认为小学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打下文化知识基础和作好初步生活准备的教育”[1]。这种观点仍没有摆脱“双重任务”的命题范围,它忽略了小学教育的义务性和公民素质教育的特性,而这一点是当今时代小学教育本质属性的重要表现。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尚未收入“小学教育”这一词条,但是有“基础教育”的解释可作为参考。辞书说“基础教育亦称‘国民基础教育’,对国民实施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也为继续升学或就业培训打好基础的教育。一般指小学教育,有的包括初中教育。学习年限为5年、6年至9年。它经常同普及义务教育相联系。”[2]这个解释未能把小学教育同初中教育截然区别开来。

综上可见,教育史上对小学教育性质的不同认识和阐释,说明“小学教育”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上述论断分别阐释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小学教育性质,但是当今时代小学教育的性质应该如何认识和界定,这些论断尚未揭示,或者未全部揭示,因此对当今时代的小学教育性质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

二、小学教育性质的再认识

如何认识当今时代的小学教育?如何界定小学教育的性质?笔者认为应考虑以下几个基本因素:

首先,小学教育是与学前教育相衔接的学校教育。当今时代的小学教育与以往任何历史时期的小学教育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中之一就是当今时代的小学教育已经不是“零”起点的学校教育,而是在学前教育的基础上对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教育机构。恰恰因为这一点有的教育家把学前教育称为“前初等教育”。[3]它说明在小学教育之前已经有了对学前儿童实施教育的机构和教育内容,小学教育已经不再是首先承担儿童启蒙教育的机构,我们的初始教育已经自觉地从儿童阶段前伸到幼儿阶段,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这种“前初等教育”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因此,在界定小学教育性质时应把握这一时代的新变化。

其次,要考虑小学教育的教育程度和教育内容的特性。小学教育是对儿童实施初级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知识的学校教育。“初级”是就其教育程度而言,概念虽嫌模糊,但可做约定俗成的理解。“人文素养和科学知识”是对小学教育内容的全面概括。“人文素养”在前,“科学知识”在后,意在强调小学阶段培育小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儿童时代人文素养的培育要重于科学知识的教育。这是因为好的思想、好的观念、好的品质和好的行为习惯关键在于儿童阶段的培养,一个人在儿童时代确立了良好的人文素养对他一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次,要把握儿童阶段心理成长的特殊性,小学教育应该注重儿童的心智开发和培养。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智力开发集中在婴幼儿时期和儿童时期。布卢姆的研究证明,一个人的智力开发从胚胎期开始至17岁基本完成,其中胚胎期到4岁可完成智力开发的50%左右,5~7岁可完成30%左右,剩余20%在8~17岁之间完成。[4]由此可见智力开发的教育做得越早收效越大。目前我国的婴幼儿教育(即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还不够发达,尤其在智力开发方面作的还很不够,发展不平衡。而小学阶段(7~12岁)几乎是智力开发的最后时期,如果小学阶段还不能够自觉的发挥这方面的教育作用,那么就会给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笔者还有一个设想,一个人的智力开发是需要有知识的增长做伴侣,而小学阶段是儿童从出生以来接受知识最丰富的时期,那么,小学阶段的智力开发应该价值更高、比例更大。因此小学阶段注重儿童的心智开发和培养就成为界定小学教育性质必须考虑的因素。

此外,小学教育性质的界定应把握小学教育对儿童终身发展的重要价值。小学教育是为儿童的终身发展提供基础的教育。儿童是“未来社会的公民”,这就意味着今天的小学教育是创造未来的教育,它应该把着眼点放在培养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上。“终身发展”,是应未来学习型社会的要求而提出。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后逐步形成的世界性的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思潮[5]提醒人们:今天的小学教育必须从小学生一生发展的需要出发,选择一个人生存与发展最需要、最适合儿童接受的教育内容和最需要培植的基本素质,抓住儿童阶段——这个“教育的黄金时期”[6]对小学生进行培养和教育。当然,小学阶段为儿童终身发展奠定的基础应该是,也只能是“全面”的、“初步”的。“全面”是指德智体等几方面都要得到发展,同时也包括个性发展、心理品质、思维品质和人文意识的培养;“初步”是儿童身心发展条件所决定的。儿童思维的发展还处在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还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特点,认知能力还处在“具体运算”阶段,[6]社会意识和社会经验还很薄弱,因此,其人文教育和科学知识教育只能是“初步”的。

综上所述,小学教育是在幼儿教育的基础上对儿童实施初级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知识的学校教育,它注重儿童的心智开发和培养,为儿童的终身发展提供全面的、初步的基础教育。简言之,小学教育是为打造未来公民素质的初等教育。

三、讨论小学教育性质的实践意义

研究小学教育的性质对于把握小学教育的实践和其他相关问题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由上述关于小学教育性质的讨论可以看出,当今时代的小学教育应把握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一是对小学教育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应该给以足够的重视。小学教育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从本质上讲并不在于学习多少科学知识,关键在于道德修养、思维品质、文明意识的培植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一个人如果在童年时代没有公德意识、群体意识、人文意识,没有敢于质疑探索的精神,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他一生的发展是很有限的,甚至是很危险的。俗话说“从小看大,三岁看老”就是告诫人们重视儿童教育的至理名言。因此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都应该对小学教育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给以足够的重视,应该从“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的哲学高度去认识小学教育。

二是能够本着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理念从事小学教育。虽然说“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理论对各级各类学校都适用,但是对小学教育来说显得更突出、更必要。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是基础教育的基础阶段(现阶段的基础教育不仅包括小学教育、初中教育,还包括高中教育、学前教育),同时小学教育更具有发展性,因此小学教育工作者应该从小学生要打好全面基础,从小学生可能发展和应该发展的角度去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有了这种理念,小学教育的实践者和理论工作者才能够找准工作的重心和重点,才能更好地发挥小学教育的功能。

三是有利于小学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的研究。根据小学教育的性质可以看出,传统的小学教育课程单一,内容缺乏人文性和时代性。根据当今时代小学教育的特点和作用,小学阶段需要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应占较大的比重,科学知识的教育应广泛而带有启蒙性和引导性,人文素质的培养不仅要体现在书本上,而且要体现在环境建设和教育管理上,尤其要在实践活动中培植小学生的人文观念、提高人文修养,要让小学生从小就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目前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就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实践着。

对初等教育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青少年 职业生涯规划 教育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7-205-02

职业是个体在社会中赖以生存的前提和基础,职业在满足从业者物质上需要的同时,还为从业者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职业时间贯穿于人一生中的大部分时光,选择了某种职业实际上就意味着选择了某种生活方式和社会角色,所选职业又直接影响从从业者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和幸福指数。由此可见,职业的选择对于个人和社会来说意义重大。青少年学生作为成长中的新一代,无论接受何种形式的教育,最终都会走向社会,选择一门职业来生活,并借助职业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这是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我国社会各界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认识和实践都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对于初高中阶段青少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基本处于空白,虽然有的地方做过相关的探索和尝试,但是在应试教育、市场经济背景、独生子女过度溺爱等因素影响和制约下,效果不佳。就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总体而言缺乏系统性、连续性、专业性、早期性、针对性以及实效性。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我国发展回顾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并建立了完备、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在20世纪的20年代引入我国,但是受当时国情限制,发展缓慢,近些年受市场经济、教育体制改革、就业政策和形势的变化,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才得到了快速发展。2000年上海复旦大学MBA班学员开设和主讲该门课程,从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始正式进入高校。并开始在企业员工招聘、人才测评和员工培养等方面应用。2008年教育部下文明确要求各高校在大学生中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把其纳入必选课程范围。与此同时,学术界也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截至2012年11月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职业生涯规划”词组检索到相关收录论文资料6194篇,在万方数据库中检索到相关收录论文7776篇。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大多仅仅停留在对国外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和技术的介绍,缺乏系统实效性的研究,国内高校在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实践中也逐渐发现国外舶来的理论和技术在具体的应用中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老师和学生对职业规划的实际价值和作用产生了怀疑。可以说职业生涯规划在我国暂时还没有落地开花,由此可见我国这方面的教育可以说是刚刚起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二、初高中阶段青少年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目前我国社会各界对青少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认识和实践都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存在对职业生涯教育指导不够重视,专业人才匮乏,内容不具有针对性,职业生涯辅导人员素质不高、不够专业,甚至把职业生涯规划片面地做成面向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对于初高中阶段的青少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施上还处于空白,此现状严重制约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开展。现阶段我国初高中阶段青少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育者和学生缺乏在初高中阶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目前我国的教育、教学管理机构和家长还没有意识到在初高中阶段青少年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巨大作用,缺乏在初高中阶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识。

许多初高中阶段的青少年在家长和学校“大包大揽”、“高分万岁”的影响下严重缺乏对职业应有的认知和实践,从而导致初高中阶段的青少年对自我认识片面,在对自身的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家庭教育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全面;对职业认识更是非常模糊,对社会职业了解不多,也不清楚自己的职业兴趣,对于社会上有什么职业、每个行业又有什么具体的分支、各种职业的性质、从事某种职业需要的能力、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认识知之甚少;在文理分科时也盲从家长和老师意愿,忽略了自身的实际兴趣和爱好,造成大学后不喜欢所学专业,影响了一生的发展轨迹;最终导致对职业的认识模糊、片面、不完整,对于职业规划意识尤其淡薄,学习生活和就业完全剥离。而这些都是初高中阶段的青少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实践活动缺位造成的。

2.缺乏相应配套专业课程、专业师资、具体实践配套。现阶段我国社会整体对青少年初、高中阶段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还处于启蒙阶段,与之配套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咨询、师资、测评及培训工作更是少之又少。初高中阶段职业生涯教育的缺位严重制约了我国职业规划教育系统、连续、专业的发展。虽然有学校意识到在初高中阶段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必要,但是苦于没有配套课程、专业师资和具体职业实践。缺少适合初高中阶段青少年特点的系统的权威教材、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滞后、师资力量普遍薄弱,现有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的专业性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在初高中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

3.家长、长辈的溺爱和越位剥夺了青少年接触职业的机会。现阶段“四二一”的家庭结构,加剧了长辈对子女的溺爱,过度溺爱和望子成龙使得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出现了过分、过度的越位现象。具体表现在物质上全力满足、姑息迁就,而另一方面又过度的越位式剥夺独立,对学业成绩与未来工作上的“过高期望”漠视孩子自身的兴趣,严重压抑了学生兴趣,剥夺了其接触职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受此影响,广大初高中阶段青少年出现了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缺乏适应能力和应变的能力等。

4.缺乏初高中阶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法规和评价考核机制。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初高中阶段的学校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视不够除了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的原因之外,缺乏针对初高中阶段青少年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指导性法规政策和考评机制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政策法规的缺失造成了初高中教育机构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苦于无法可依,针对初高中阶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相应的指导性法规政策有效的监控、指导、激励和考评机制,无法充(下转第210页)(上接第205页)分地调动积极性。

5.缺乏对初高中阶段辍学青少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关注。虽然我国已经普遍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但是仍有一部分因为各种原因而辍学的初高中段青少年辍学流向社会。仅在2010年教育部门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初中毕业生2000万,当年我国高中毛入学率为80%,这也就是说仅2010年就有至少400万初中毕业生没有进入高中学习。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等战略目标。这样就提出一个新课题:怎么针对这些适龄青少年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求学无动力,考大学无能力,就业无准备,生涯无规划”,最终“毕业即失业,上岗即下岗”,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三、国外在初高中学龄段青少年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经验

职业生涯规教育起源于美国,美国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部门国家职业信息协调委员会1989年了《国家职业发展指导方针》,此项文件中明确和提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启蒙教育的年龄从六岁开始,并且还根据不同的年龄层次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象进行了分类,并分步骤从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培养青少年学生学习职业决策和职业规划。首先通过在适龄青少年中开展职业教育,通过一系列的职业教育,使广大青少年从小就有了对职业较为具体客观的了解,为后期其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美国初高中阶段的青少年在对职业了解和接触的基础上便萌生了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再通过下一阶段的教育逐步地教会适龄青少年学生如何发现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并进一步帮助和教会学生们了解目前的外部就业环境和市场需求,再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和时间活动使学生们掌握就业技能。美国这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整个学习生涯,也正是凭借这样系统性和长期性的教育,才使得美国接受过正规教育的青少年大多数都具备较强的职业愿望、择业能力和求职技巧。

加拿大在开设完备的职业生涯指导课程的同时,更多地根据初高中青少年学生的特点开展针对性较强的参与型的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活动,并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学习环境和氛围。通过这一系列的课程和与之对应的实践环节,使广大初高中青少年在职业意识、职业探索和职业生涯规划环节有机结合,在此过程中师生、学生之间、学生与外部职业环境进行互动,强调学生们在体验中将职业规划从抽象向具体。加拿大这种在初高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方式,强调体验性、灵活性和发展性,从而有效地帮助初高中阶段的青少年成为独立的职业规划者。

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在初高中阶段青少年中开展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法和方式也很独特,尤其是在职业环境体验和经费投入方面对我国初高中阶段的青少年开展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具有很大的借鉴和帮助。

综上所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其实是一种体验教育的,生活体验中认识、寻找自身的职业锚,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初衷是“人职匹配”在工作中获得乐趣的境界,而不应该是简单的功利目标,应该上升为一种对职业的理想的追求。初高中阶段的青少年的可塑性非常强,同时此时期也是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黄金时期。“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规划则国之规划。”为了青少年更好地发展,应该及早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名称:应用型本科院校“3+1”模式下市场营销专业校企联合培养学生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GBD1212064。】

参考文献:

1.宋争辉.教学型本科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

2.童伟中.关于高校学生的自我管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

3.罗竞红.当代大学生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及对策[J].成都大学学报,2008(4)

4.蔡红梅.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求索,2004(5)

相关期刊更多

南方园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甘肃林业科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