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气环境的变化

大气环境的变化

大气环境的变化

大气环境的变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气质量;Daniel检验法;趋势分析;麓湖公园;广州

中D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7)02-0033-04

收稿日期:2016-11-09

修回日期:2017-01-22

Abstract: Luhu Park is a large urban park characterized by natural landscape located in the city of Guangzhou. The east, west and south of the park are residential areas. The air quality of the park directly affects the health of residents. By analyz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quality factors (including SO2, NO2, O3, PM10 and so on) and climatic factors in recent 10 years based on Daniel trend te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mission reduction measures introduced in Guangzhou improve the air quality of Luhu Park. It is suggested that Guangzhou should replace the original bus with new energy bus in the park area, further develop the wind tunnel planning, and create a more suitable microclimate environment.

Key words: Air quality; Daniel test method; Trend analysis; Luhu Park; Guangzhou

公园是供公众游览、观赏、游憩和锻炼身体的场所,有较大面积的公共绿地和良好的绿化环境[1]。一般认为,公园里的空气肯定更好,人们都喜欢到公园享受自然,呼吸新鲜空气。事实是否如此呢?公园内的各项大气质量因子指标值是否均优于所在地区平均值呢?公园如何营造更有利于大气质量微气候环境呢?这是本研究着重探讨的问题。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麓湖公园位于广州市白云山南麓,其东、西和南面为居民住宅区,公园总面积250 hm2,是广州市内以自然风景为特色的大型城市综合性公园,其生态环境质量情况直接影响居民的身心健康。广东省空气监测子站设在公园内“聚芳园”。公园内大气污染物浓度主要受周边生活、生产、机动车尾气产生的污染物释放量影响,也受公园植被的污染吸附能力影响。

结合文献与课题组现场考察,麓湖公园植被与植物多样性以常见园林植物为主,其中以乔木为主的植被类型包括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林、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林、南洋杉Araucaria heterophylla、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 林及其他园林植物混交林;主要疏林草地类型以大王椰子Roystonea regia、假槟榔 Archontophoenix alexandrae、黄花风铃木Handroanthus chrysanthus、白兰Michelia × alba、美丽异木棉Ceiba speciosa等为主;其他常见植物还包括榕树Ficus microcarpa、柠檬桉Eucalyptus citriodor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石栗Aleurites moluccana、狐尾椰Wodyetia bifurcata、散尾葵Dypsis lutescens、木犀Osmanthus fragrans、假连翘Duranta erecta等[1]。

1.2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广东省环境保护厅的2006~2015年《粤港澳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测网络检测》年度报告中广州市麓湖公园的SO2、NO2、O3、PM10、CO、PM2.5等大气质量因子的监测数据[2]和《广州统计年鉴》《广州气象数据共享网》中历年气候数据[3]进行分析。麓湖公园空气自动监测子站由广州市环境监测站1993年1月开始运作,该子站采样高度(海拔高度)30 m,地面以上(相对高度)9 m。

1.3研究方法

大气质量变化趋势采用Daniel趋势检验法(Spearman相关性)进行定量分析,按照(式1)计算时间段内空气污染物数据组的轶相关系数值sγ。轶相关系数sγ为正值,表示指标变化呈现增加或加重趋势;sγ为负值表示呈减少或好转趋势。sγ绝对值大小表示污染物变化的强度,将其与临界值WP比较(表1),大于WP表示变化趋势明显,指标有显著意义,小于则相反,同时也表明指标变化稳定。

2结果与分析

2.1大气质量因子污染分担率分析

大气质量因子污染分担率是用来反映公园内各大气质量因子对空气质量改变的贡献率,用单项指数百分率来表示。大气质量因子的污染分担率越大,表明其对空气质量改变所起的作用也越大。从2006~2014年监测结果看,在麓湖公园各年度的SO2、NO2、O3、PM10等单项指标中,PM10的分担率最大,在33.2%~41.6%之g;SO2分担率呈明显逐年下降趋势,从24.7%下降至7.9%;NO2分担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2006~2011年从28.0%下降至21.6%,2012~2015年上升至28.8%;O3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从13%上升至26.6%(图1)。2015年监测因子增加PM2.5和CO,各污染因子SO2、NO2、O3、PM10、PM2.5和CO的比例调整为4.9%、26.8%、20.8%、28.4%、18.6%和0.5%。说明城市环境整治后,麓湖公园大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仍为PM10和NO2,O3和PM2.5为次要污染物,四者对公园空气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大,SO2和CO经城市环境整治后对公园空气质量影响较弱。

2.2大气质量因子污染浓度超标分析与年度变化规律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4],从2006~2015年麓湖公园监测子站测得的数据分析,总体来说,SO2、NO2、PM10的年平均值分别下降了83%、18%和28%,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这反映近年广州推行的减排措施,包括制定及收紧车辆的排放标准、禁止高污染车辆进口、提高油品规格等,已对麓湖公园的整体空气质量带来改善。而O3年平均值同比上升31%,反映区内的光化学污染问题严重。

1)SO2年平均值随年份呈快速下降趋势,两者显著负相关,R2为0.955(>WP),相关性很强。10年来的数值介于9~53 μg/m3之间,均合二级年平均标准限值(60 μg/m3),2011年起从高于广东年平均值变为低于广东值(图2)。

2)NO2年平均值与年份呈显著负相关,R2为0.356,相关性较弱。其数值介于40~60μg/m3之间,近3年数值变化不大,除2011年外,其他年份均未达到二级年平均标准限值(40 μg/m3),10年来年平均值均高于广东省水平,该子站与佛山惠景城、金桔咀子站、广州磨碟沙子站共同为广东省NO2值较高区域。

3)O3介于29~59 μg/m3之间,年平均值普遍低于广东省水平,O3呈曲折上升趋势,并同比上升了31%。数值与年度相关性不显著。2011年,O3浓度值异常高,但NO2值较低,印证了两者的相关性为显著负相关(表2)。

4)PM10年平均值介于52~79 μg/m3之间,仅2008、2011、2014、2015年符合二级年平均标准限值(70μg/m3),总体呈下降趋势,2015年最高值大幅度下降,从120 μg/m3降低至74 μg/ m3。自2009年起其年平均值均高于广东省水平,但数值与年度相关性不显著。4个指标数值反映城市减排措施已改善该区域的空气质量。

2.3气象因子与污染物浓度关系

为了解不同气象因子与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使用SPSS对SO2、 NO2、O3、PM10四个指标年均值与广州市区2006~2015年10年间的年均风速、年均相对湿度、平均温度、降雨量和日照时数5个气象参数两两进行Daniel分析,数据显示:SO2和NO2与平均温度呈正相关,随平均温度升高而升高;但O3和PM10与平均温度无相关性。SO2、NO2与年均风速呈负相关,随年均风速增大而降低。4个大气质量指标与相对湿度、降雨量、日照时数均无相关性(表3)。

值得讨论的是,10年数值显示,在麓湖公园区域PM10数值与广州市年均风速并没有显示显著相关性,风速对PM的驱散作用不明显,与目前普遍对风速与PM关系的认知存在不一致性。分析主要是因为麓湖公园区域北面为山体阻挡了风速,导致风速局域性下降,从另一角度看,城市整体缺乏风道规划也是导致无法引风除霾的原因。

3讨论与建议

污染物的产生是一个区域性问题,仅靠公园无法解决其根本问题,但是在小范围内公园能对空气质量起到一定的改进作用,减少一定范围内的空气污染物。

3.1公园公共交通特殊性分析及新能源应用建议

麓湖公园大气主要污染物为PM10和NO2,次要污染物为O3和PM2.5。麓湖公园内有两条对外开放的公交系统,交通频繁,带来了大量污染物。因此建议公交车能源清洁化,至少是麓湖公园区域的公交车路线使用新能源公共汽车,以减少汽车尾气带来的污染物。

3.2公园公交车道两侧植物种类调整的建议

针对园区内存在的主要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建议通过植物种类和绿地结构的调整,降低局部的污染物浓度。建议增重对PM和NO2抗性强且吸收量大的植物种类比例。对PM有吸附作用的植物具有叶表皮粗糙、密集纤毛或能分泌树脂黏液等特征,如凤尾丝兰Yucca gloriosa、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 sinensis、榄仁树Terminalia catappa、高山榕Ficus altissima和女贞Ligustrum lucidum等品种可选用(后三者主要吸附粒径小于1 μm的细颗粒)[7-8],使园内植物滞尘效果达到最佳。对NO2有吸附作用的植物品种有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大头茶Gordonia axillaris、仪花Lysidice

rhodostegia[9-10]。

3.3基于引风除污理念的公园大气质量提升与绿地结构调整建议

研究数据表明,温度和风速对NO2等污染物浓度有明显影响,营造适宜的公园微气候环境,降低公园区域平均温度,增大公园区域风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广州每年10月到次年3月主要吹东北风,4~9月主要吹东南风。广州风玫瑰图显示主导风为东南风、东风、北风和南风,其中东南风的静风频率较高,南风和东风次之,北风最低。结合公园“北高南低”的外环境,由于公园北面白云山的遮挡,北风无法进入园区,南门开阔的湖面,可引入东风、东南风和南风,但东南风中高频率的静风对污染物的浓度驱散作用有限,建议公园改造时,优先考虑根据大气污染物的时空规律进行风道规划和园区绿地调整,引入东风和南风的风道以驱散公园内城市主干道的公交车、机动车产生的污染物。

道路也属于通风廊道,建议降低公园内现有车行道两侧植物空间的郁闭度,改变局部区域的绿地结构形式,将郁闭度大的空间调整为开阔的空间;通过草坪或灌-草的种植形式,增大车行道通风廊道的宽度,以营造更好的污染物驱散环境,改善公园的生态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粤港澳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控网络检测结果报告[EB/OL]. (2015-06-28).http:// /hjjce/kqjc/.

[3]V州市统计局.广州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5]肖以华,陈步峰,粟娟,等.大夫山森林公园大气环境中污染物浓度变化及评价[J].中国城市林业,2010,8(5):43-45.

[6]Blackwood L G. The application of standard normal logarithm transformation in statistics[J].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1995(35):55-75.

[7]刘玲,方炎明,王顺昌,等.7种树木的叶片微形态与空气悬浮颗粒吸附及重金属累积特征[J].环境科学,2013,34(6):2361-2367.

[8]彭丹,陈进生,任引,等.厦门市行道树芒果和高山榕叶面尘理化特性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11,38(2):62-67.

[9]缪宇明,陈卓梅,陈亚飞,等.浙江省38种园林绿化植物苗木对二氧化氮气体的抗性及吸收能力[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8,25(6):765C771.

[10]张德强,褚国伟,余清发,等.园林绿化植物对大气二氧化硫和氟化物污染的净化能力及修复功能[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3,11(4):336-340.

大气环境的变化范文第2篇

现代气候变化问题是指由于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引起地球平均气温升高所造成的可能危害,如地球生态系统的改变、海平面上升、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过去150多年里,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随着工业化的扩张而增加,1901年以来,世界平均气温上升了0.74℃。从1978年开始可以获得的卫星数据表明,北冰洋冰层的年均厚度正以每十年近3%的速度消融,夏季减少更快,超过7%。北极冰冠的体积已不足50年前的一半。在这段时期内,北极地区的平均气温上升了大约7℃。面对严峻的形势,如何抑制全球变暖趋势,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一个迫切的政治议题。但正如吉登斯所言,在治理气候变化问题中存在“吉登斯悖论”①现象,我们称之为“青蛙效应”,意即全球变暖带来的危险尽管听起来很可怕,但它们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不是有形的、直接的、可见的,因此许多人会袖手旁观,不会对它们有任何实际的举动。等到灾难来临时,人类再想应对它,为时已晚。这就是为什么对于许多公民来说,气候变化是一个“想后”的议题,而不是一个“思前”议题的原因。有关态度调查表明,大多数公众认可全球变暖是一个严重的威胁,但只有少数人愿意为此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在精英当中,气候变化“屈尊”成为一种姿态政治——韬略听起来宏伟壮阔,但内容空洞。②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和公民都不会采取实质性的行动来抑制全球变暖趋势。③气候变化风险的间接性、不可见性使得有些国家只关注于当前利益的获取,忽视气候变化带给未来的风险。短视和冷漠使得有些公民、国家认可全球变暖是一个严重的威胁,但却只有少数人愿意因此而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少数国家原意承担责任、采取措施治理气候变化问题。短视和冷漠也加重了气候变化带来的环境不公。

一、“吉登斯困境”与环境正义

环境正义是指人人都应享有清洁环境之益而不受不利环境之害的权利,也有保护和促进环境改善的义务,主张权、责、利相对称。④它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方面,所有人公平地享受环境权利,公平地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代内之间是这样,代际之间更应该如此;第二,在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方面,所有人在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承担补偿自然的责任,以实现利用和保护的平衡。环境公平分为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两大类,代内公平又分为国际公平、区域公平、阶层和群体公平。⑤气候变化是实实在在的、危险的,引起气候变化的是人类活动。随着工业生产的扩大、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向大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日益增多,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严重。温室气体排放的无国界性、全球性使得气候变化问题不断地生产环境不公,例如温室气体排放国与风险受害国、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存在的环境不公问题使得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日益复杂。

(一)气候变化的代内环境正义问题

代内环境公平是指同代人之间同等享有清洁环境之益而不受不利环境之害的权利,也有保护和促进环境改善的义务,强调同代人之间的社会公平。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不管是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的发达国家,还是正在工业化道路上前进的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向大气中排放工业废气,理应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承担相应的责任,避免“吉登斯悖论”现象的出现。然而有些温室气体排放国尽管已经意识到气候变化的风险,但他们同样不愿意采取实质性的措施,因为他们认为气候变化的风险对于他们而言不是有形的、直接的、可见的。但事实上这种行为与思想会导致全球范围代内环境不公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国家层面的代内环境不公问题。温室气体排放国在发展本国经济、加快本国工业化进程中大量排放工业废气,成为气候变化问题的主要加害者。温室气体排放过多将导致全球变暖,影响气候变化,并且这种风险具有无国界性,也即气候变化具有全球性,危害则由全球社会共同承担。温室气体排放国正是利用气候变化的无国界性,将气候变化的风险分摊给全世界,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这些国家抱有侥幸心理,认为风险对于自身而言是无形的、间接的、不可见的,于是他们就以此为借口放弃采取措施治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从而出现“吉登斯悖论”现象。这种将风险分摊的现象尤以某些发达国家最为明显,发达国家将某些排放工业废气严重的企业转移至欠发达地区,转移局部气候变化风险。风险分摊的做法对其他未过多排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放温室气体的国家和地区而言,存在显著的社会不公平,构成国际社会的代内环境正义问题。一国为追求本国经济利益,在工业化进程中损害其他国家享有环境之益的权利,拒绝承担环境之害的义务,这种以本国为中心的经济发展观是导致全球环境不公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同时这种全球代内环境不公问题又成为“吉登斯悖论”现象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公民个人层面的代内环境不公问题。对于大多数公民而言,气候变化是一个“想后”的议题,而不是一个“思前”的议题,也即关于气候变化问题,公民关注的是气候变化风险发生后应该如何解决,而不是在风险发生之前如何来预防,这也是为什么国际社会提出治理气候变化问题的“预防原则”。为什么公民缺乏气候变化的预防意识?尽管公民认识到气候变化存在的风险,但绝大多数人并未采取实际行动来改变他们的日常习惯,以减轻这场浩劫。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的行为如驾车、乘飞机、乱砍乱伐等都将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或是降低环境吸收CO2的能力。或许就因为每一个公民的这种行为对于整个地球而言微乎其微,但是每一个公民个体的行为作为社会行为的一部分,终将汇合成为影响气候变化的一股重要力量。公民致力于关 注自身利益的满足,将个人行为会带来的风险转移给整个人类承受,在每个个体看来,气候变化的风险不是有形的、直接的、可见的,因为风险很少只针对个体发生,通常受害者是一个群体。错误观念的导向下公民的行为造就了某种程度的代内环境不公问题。

(二)气候变化的代际环境正义问题

代际环境正义是指当代与后代人在利用环境资源问题上保持恰当的比例,既不能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过度利用自然而使后代人无资源可用,破坏甚至毁坏他们的生存基础,也不能为了子孙后代的需要而使当代人生活在贫困中。①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无论是作为公民的个人还是国家,在面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时总是更多地倾向于发展经济,甚至通过过度地开发利用资源、排放废气污染物等途径来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代人在满足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忽视后代人利用资源和享受环境的权利。同时当代人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大量排放工业废气,但却不采取解决措施改善大气质量,将大气污染、气候变化的风险转嫁给后代人承担,也称为风险继承,使后代人承担未能获得相应收益的社会成本,造成环境代际的不公平。气候变化是地球上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长期累积的结果,而其影响也将是代际传递的,因此会产生环境不公的代际传递。②气候变化的长期性使得人类在排放温室气体的时候很少考虑到气候变化将给未来产生的各种风险,人类将风险留给后代人,自己享受发展的成果,将后代人置于一种不公平的状态,正因为如此,当代人认为风险不是有形的、直接的、可见的,他们总在避免承担治理气候变化问题的责任,不愿采取行动改善气候状况。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他们在排放温室气体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一个酝酿代际环境不公问题的过程。环境不公是现代社会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解决气候问题引发的环境不公问题,必须不断推进和深化气候变化议题的政治化进程。

二、气候变化议题的政治化

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克服“吉登斯悖论”,就一定要让言语变成行动,发展出能有效治理气候变化的政治。吉登斯认为气候变化的政治化应该有两个阶段:目前正处于第一阶段,即将该议题纳入政治议程,而第二阶段必须将气候变化政治化深植于我们的制度和公民的日常关切之中。①

(一)气候变化问题进入政治议程

气候变化问题的政治化有一个过程。1960年代中期,美国等一些国家的科学家向政府提出报告:二氧化碳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1970年代初,科学家开展一系列气候问题研究,呼吁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威胁予以重视,这一时期主要是科学家致力于将气候变化问题纳入政治议程,希望政府予以重视。1985年在奥地利的菲拉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赫(Villach)召开的“评估CO2及其他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及有关影响”的国际会议,就经济、社会和科技等方面的政策选择进行深入研究,呼吁政府在决策上加以重视。在1988年召开的多伦多会议上,气候问题已经正式成为一项国际政治议程,有来自48个国家的300多名科学家、政治家以及联合国组织、其他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指出,全球变暖所造成的最终后果可能仅次于核战争。多伦多会议后,政治家不能不对于日益增长的公众关注和科学上的共识作出一系列反应。这些反应包括:建立“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为决策者提供气候变化科学背景和政策建议的评估报告;频繁召开国际会议,高层政治家纷纷发表声明,表达为控制和减缓气候变化采取对策的政治意愿;提出限制CO2排放的目标,等等。这些努力导致了1990年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开始,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正式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至此,气候变化问题已经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或环境问题,而成为一个轰轰烈烈的全球性问题,一个涉及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异常错综复杂的综合性社会问题。②气候变化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逐步纳入政治议程,这是气候变化政治化的第一阶段。将气候变化纳入政治议程,实际上也就是将气候变化的风险纳入政治议程、使其进入公众视野,即随着国际社会越来越多地关注和讨论气候变化问题,气候变化风险将逐步地被更多的公民、组织、社会团体、国家认识和了解。风险公开化有助于人们更深切地体会到气候变化风险带来的恐慌,改变原有的“气候变化风险不是有形的、直接的、具体的”观念,时刻认识到气候变化风险的严重性,自觉改变日常行为习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风险公开化有助于减轻环境不公,欠发达地区的公民和政府将形成利益同盟,要求温室气体排放者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督促国家和个人减少导致气候变暖的各种行为,从而维护自身利益,改变处于环境不公平的状态;温室气体排放者将逐渐意识到“短视行为”和“以本国为中心”等观念的错误性,在发展的同时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从而避免自身遭受更为严重的气候变化风险。进入政治议程,气候变化不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环境问题,还是一个国家发展中的政治和政策问题,这使得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家和广大公民的努力。但是目前很多国际会议还仅限于提出气候变化问题,国际社会未能就这一问题的真正解决达成一致意见。

(二)将气候变化深植于制度和公民的日常生活

气候变化的政治化要求国家和政府成为重要的活动者,因此吉登斯认为第二阶段就是要将气候变化深植于制度和公民的日常生活中。将气候变化深植于制度主要是指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应该依靠国内政策和国际政策。在国家内部,为实现气候变化的政治化,将气候变化深植于制度,政府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政府应该树立一种长远眼光和战略视野,必须有某种进一步的改革和创新的“计划”①,即制定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战略性政策方案,将气候变化与政治联合并稳定于政府活动中。具备长远眼光和战略视野的“计划”可以使政府宏观把握、约束国内各行业、各地区、各社会团体等主体之间的行为,通过平衡各方利益,有节制的利用资源实现环境不公问题的解决,促进环境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第二,政府应该注意保持有关气候变化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平衡各党派之间、社会团体之间 以及各行业之间利益,维持政策稳定执行,打造某种类型的跨党派框架以推进放眼长远的政治。气候变化的无国界性、全球性使得仅有国家内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部治理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还不足以解决问题,加强国际合作,制定大部分国家都认可的国际政策才能保障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成功治理。尽管目前气候变化已经纳入国际政治议程,但是国际合作存在难度大、进展慢、效率低等问题,国际社会并没有采取实质性的措施治理全球气候变化,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最终以一纸不具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收场,国际合作难度大。国际合作的困难主要在于以下三点:第一,气候变化问题涉及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各国谋求各自利益,存在国际性的环境不公问题,无法实现彼此真正的合作;第二,气候变化对各国威胁的程度不同,对多数国家而言,气候问题还没有形成现实、直接、明确、迫切的威胁;第三,在责、权、利关系上也存在极大的不确定和不平衡。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中各国的责、权、利关系不确定和不平衡使得各国通常不愿主动承担责任。环境正义要求人们在环境权益上实现责、权、利的平等,环境权益分配不公使得各国在气候变化领域内的责、权、利关系更加的不明确,国际合作将更加的困难。

但是,合作共赢是国际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因此,国际合作更应该具备长远眼光和战略视野,将气候变化融入国际事务;保持国际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统筹各国行为,避免部分国家将气候变化的风险转移或是将风险继承,减少环境正义问题的出现,实现国家在平等地位上的合作,同时政策稳定有利于各国更好地适应和持续实施气候变化政策。哥本哈根会议虽然失败了,但它所制造的政治动能将推动建立起一套新的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全球治理制度。这是今后国际合作发展的方向:建立全球化的政策制定标杆;推进新国际制度的创建,建立起具有全球公信力的多边机制并赋予其一套有法律强制力的监管措施等等。②国际合作应该朝着制度化方向发展,形成国与国之间的约束力,重要的是保证治理制度的公平正义性。只有在避免环境正义问题的出现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国与国之间真正的合作。

气候变化政治化的第二阶段还要求将气候变化深植于公民的日常生活中,推出新的双边行动和协作形式。要想有能力减缓气候变化,社会的所有成员必须参与进来,“吉登斯悖论”的解开也有赖于提倡、促进每个公民积极参与到改变日常不良行为习惯的行动中来,而不仅仅依靠恐惧使公民行动。建立多边协作机制和多元治理模式,将气候变化深入公民的日常生活,提高公民环境保护意识和维护环境权、生存权等权利意识;将治理气候变化发展成为一种政治意识和政治文化,指导公民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如果公民能意识到全球气候变化的风险是直接的、有形的、可见的,威胁气候的行为总会以某种形式反过来威胁人类社会,而每一个公民终将不能避免风险的危害,“吉登斯悖论”将失去成立的前提,公民将改变自身的日常行为规范,积极主动的采取措施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如公民可能减少每周驾驶SUV的次数,减少私家车辆的行驶路程等等,这将平衡公民之间、公民与后代人之间的权益,缓解环境正义问题。如果公民能够意识到其他地方、其他人群的排放温室气体的行为将最终使风险危害自身,意识到环境正义问题的存在,自身正在承受着因他人行为而造成的环境污染的时候,公民将产生反抗倾向,形成利益群体共同维护自身的环境权、生存权等等,要求建立治理气候变化机制,督促其他群体采取措施改善气候状况、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从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发挥公民社会的能量,动员个人行动,建立多元治理、多层治理模式是气候变化的政治化的一个方向,也是有效治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方式。

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亟待国际社会、国家内部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尽管气候变化风险给人类带来可怕的后果,如印尼海啸造成导致约25万人丧生,很多人不会对它们采取任何实质性的行动,而是袖手旁观,以致出现“吉登斯悖论”现象。气候变化的政治必须处理“吉登斯悖论”,促进治理行为得到真正有效的实施,将气候变化纳入政治议程,并将其深植于制度和公民的日常生活之中。

大气环境的变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空气质量; 污染; 变化趋势; 博乐市

中图分类号:X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8010002

1引言

博乐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准噶尔盆地西南段、艾比湖西岸79 km处,是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简称博州)的首府,也是博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生活着蒙古族、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31个民族,总人口17.28万人,总面积7494 km2。博乐市是中国西部的重要沿边开放城市,既处于天山北坡经济带,又处于中亚市场的中间地带,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具有明显的地缘优势。“十二五”期间博乐市成功创建为“部级园林城市”。

作为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城市,其空气污染类型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地区烟尘和扬尘污染性污染。随着城市规模达扩大、人口增加、餐饮和机动车数量猛增,博乐市空气主要污染因子及其污染程度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本文在对博乐市十二五期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力求找出影响博乐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变化趋势,为防止和减轻博乐市空气污染,加强环境管理和城市综合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十二五”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

2.1“十二五”博乐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

2011~2015年,博乐市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呈上升趋势,2014年有所下降,基本与2011年持平,2015年上升幅度明显提高;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呈现波动变化,2012年浓度较高,2013~2014年下降,2015年明显上升;二氧化氮2011~2014年年均浓度值无明显变化,基本持平,2015年年均浓度明显上升。2015年博乐市空气中3项主要污染物浓度较2011年均有明显上升。

2.2“十二五”博乐市达到或好于二级以上天数变化趋势2011~2015年,博乐市达到或好于二级以上的天数逐年明显下降,空气质量超标率逐年明显上升。2015年空气质量超标率为8.0%,较2010年空气质量超标率上升7.7%。

2.3“十二五”博乐市采暖期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

2011~2015年,博乐市采暖期与非采暖期三项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变化趋势来看,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采暖期平均浓度明显高于非采暖期平均浓度,污染物浓度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二氧化氮采暖期平均浓度虽然也高于非采暖期,但有些年份不明显,且变化趋势与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变化趋势不一致3.

3与2010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对比分析

3.1博乐市空气质量对比

2015年与2010年相比,博乐市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变差,2010年监测环境空气363 d,均达到二级或好于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2015年实测环境空气364 d,达到二级或好于二级天数为335 d,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2.0%.与2010年相比,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下降了8%。从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变化趋势来看,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变化幅度较大,与2010年相比分别增加了62.5%和36.9%。二氧化氮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小,与2010年相比增加了11.1%。

3.2因素分析

(1)博乐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源日益复杂化,保持空气质量达标难度增大。“十二五”博州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现状虽然总体评价为良,但空气质量降尤为明显。一是随着城市人口增长,生活煤炭消耗量逐年增加,但集中供热能力有限,市区及城市周边仍有分散锅炉存在,且多以直排小锅炉为主,废气未经治理直接排放,加剧了大气污染;二是随着城市建设力度加大,建筑施工工地数量激增,由于监管不到位,土地开挖、车辆运输造成的扬尘加重了空气中颗粒物的污染;三是由于机动车数量激增,尾气排放量逐年增加,尾气环保检测及机动车环保监管等工作滞后,也一定程度加重了空气污染。

(2)工业企业废气治理设施覆盖面不大。博乐市工业企业基本以小型、微型为主,除尘、脱硫、脱硝等废气治理设施覆盖面不大,特别是砖瓦、玉米烘干等行业基本没有废气治理设施,废气直排进入大气。一些供热、石灰和石材企业存在大型堆场,露天存放的煤炭、矿石及尾矿,产生大量无组织排放的粉尘,加重空气污染。

哈斯琴格乐,等:“十二五”期间博乐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环境与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大气环境的变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变化;林业生产;关系

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掠夺和毫不顾忌地排放废水废气,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从前的碧水蓝天变成现在的雾霾臭水沟;从前的绿树成荫变成了现在的土地荒漠;从前的蔚蓝大海变成了现在的白色泡沫,致使大气污染、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水源污染、海洋生物减少、珍稀动物濒临灭绝等现象日益严重[1]。都在警示着我们,环境的承载量已经达到一定的限度,如果从现在开始还不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人类无疑是自取灭亡。

林业生产作为生态系统中天然的“清洁剂”,不仅可以调节气候,净化空气,而且森林还是动植物聚集的场所,可以有效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森林还可以保护土地,防止土地沙漠化,抵御风沙,恢复土壤肥力等,对于全球环境变化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研究生态环境变化对林业生产造成的影响,更要明白林业生产对于改善全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1 生态环境变化对林业生产的影响

生态环境变化对于林业生产的影响分别表现在大气污染和温室效应2个方面。

1.1 大气污染

对林业生产造成直接影响的是大气污染。由于人们毫无节制地向大气中排放废气,致使空气中SO2的浓度过高,最后形成酸雨,对林木造成明显的伤害,主要表现为生产力下降,甚至死亡。据相关数据显示,由于森林受到多种大气污染的危害,欧洲的森林生产力在一定时期出现下降的趋势,并且容易受到损害或者严重损害的森林面积已经达到欧洲森林总面积的15%,相当于其每年森林采伐量的6倍。在我国,大气污染对森林的损害也非常严重,特别是西南和南方地区的酸雨危害,不仅造成森林面积锐减,而且给城市绿化工作也带来极大的困难,从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1.2 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对于林业生产的影响更多是长远性的。由于空气中CO2的含量增加,从而引起气候的变化,热带变得更热,温带变成热带,寒带变成温带,降雨量和温度的变化,可能会使动物植物发生迁移。现有的环境已经不适宜一些植物的生长,甚至造成死亡,同时,有些植物则能更加适应变化后的气候。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其物种分布牵一发而动全身,温室效应可能会使生态系统形成新的结构,从而对某些地区的林业生产造成危害,也可能加快高纬度地区针叶林的生长。从我国来看,因温室效应的影响,我国寒温带针叶林和温带针阔叶林的面积显著缩小,大部分寒温带针叶林将消失,对我国东北的木材生产会造成严重影响。

2 林业生产可以改善全球生态环境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改善大气污染,促进全球碳循环,治理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种植抗污染性强的树种,从而代替那些对于污染敏感的植物,通过植树造林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由于森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碳贮存库,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很好地吸收大气中的CO2,而森林的破坏则加大了空气中CO2的浓度[2]。所以,保护森林就是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地球。在土地荒漠化的治理中,通过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稳定土壤,并且还能够恢复半荒漠化的土地和草地,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水土流失是因为土地植被减少、土壤外漏、土质疏松,一旦遭遇暴雨就会引发泥石流,不仅降低了土壤肥力,而且造成了经济损失。通过植树造林可以很好地保护地表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经济损失。

目前,对于土壤盐渍化的改良,除了种植农作物和水利灌溉之外,还可以通过营造防护林带,防止扩大土地盐渍化范围。植树造林可以通过树木的生物排水,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地下水水位。在我国宁夏地区大面积盐渍化的土地中,就是通过营造树木防护带,从而控制地下水水位,抑制土壤盐分上升。

3 结语

总而言之,生态环境的变化会对林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而林业生产在应对生态环境变化时,又能够起到很到的防止和调剂作用。所以,我们更应该保护森林,防止乱砍滥伐,通过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的覆盖面积。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更要注重对大气环境的保护,合理开发自然资源,注重能源的循环使用和废气废水的处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这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重大任务。

参考文献

大气环境的变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热环境; 空间形态; 陕西省榆林市; 古城墙

1、榆林市基本概况

榆林市属于九边重镇之一,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古长城由东向西贯穿境内。榆林市位于陕西省的最北端,北邻内蒙,南接延安,东靠山西,西邻宁夏甘肃。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黄土高原北端。黄河自北向南流经市域东界线;地质构造属鄂尔多斯地台,呈西北高、东南低的走势。榆林市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气温日夜较差大,降水东南多、西北少,四季分布不均;全区年平均气温9.1度,并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2、榆林市市区空间形态

榆林市市区主体东北靠红山、陀山;东南为黄土丘陵区,西望黑山。流经榆阳河、榆溪河、沙河和芹河。南北长,东西短,市区与周边环境很好的结合形成的布局模式属于是典型的川谷型滨河城市(如图1),山体、水体成为市区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对调节市区的热环境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山谷型城市的边缘地区与环境接触面较大,具有连续性,横向通过渗透绿带。特殊的自然环境使得榆林城区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为了能能更好的从整体上控制城市环境质量、维持生态平衡,城区的空间布局应充分体现与环境相协调的城市结构形态和发展模式。榆林市属于中小城镇,呈单核心发展模式,城市中心区作为城市空间结构的核心节点,其呈现的空间形态对整个城市空间布局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市中心区作为人们室外主要交往空间,其热环境质量与人们的品质生活密切相关。

榆林市中心区具有基本的小城镇中心区空间发展模式(图2,图3),即商业空间与开敞空间相结合。榆林市中心区东面是广场空间,西临公园,南北是商业建筑围合。

图1 榆林市城区自然空间格局 图2 榆林市中心区空间布局 图3 榆林市中心区总平面

3、城市中心区环境质量分析

3.1城市热环境

热环境是指包括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太阳辐射、气流速度(风速)等诸项因素组成的与人们身体健康、工作效率直接有关的物理环境条件。

图4榆林市气温年代际变化及趋势(℃) 图5榆林市降水量年代际变化及趋势(ha)

榆林市中心区气候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①大气层:包围地球的气体层,它的特征热调节时间为10-100d。②水面:只要由中心区西边的榆溪河和中心区公园内湖泊以及地下水组成;③地壳:即地表岩石及土壤。具有相对长的特征作用时间;④生物界:包括区域内公园植被、区域行道树等以及湖泊、河流内的生物组成。他们对气候条件都很敏感并且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他们的特征响应各不相同,因此存在着由于温度改变和降水量改变导致的植物改变,然而这种改变必然引起了表面的反射比、粗糙度以及蒸发率。

榆林是我国西部资源型城市发展最快的城市,其中心区随着城市化的影响,其热环境要素也在不断的变化,如下表是榆林市近几年的来热环境诸因素的变化。

综合榆林市1994-2012年,近二十年的环境要素的数据总结,可得出榆林市基本的气候变化,从图4看出,榆林市平均气温逐年升高的趋势,且近5年,均温平均、均温低温都上升,而均温高温基本未变。图5看出榆林市的降水量平均差别不是很大。

3.2环境空气质量

造成二氧化硫污染物的主要北方冬季燃煤采暖的原因,四季二氧化氮含量变化较大,在冬季,气候干燥,雨水少,上层温度一般高于下层温度,使得污染物不易扩散,积聚于底层。夏季的二氧化氮含量相对较少。随着统一供暖政策及城市煤炭燃烧指标的控制,近年来,二氧化氮的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

在春、冬季是PM污染的主要高峰期,地处毛素沙漠边缘是导致榆林市城区沙尘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时春季沙尘天气加重了PM 的污染,总体而言,二氧化硫、pm2等污染物质量浓度均以夏季最低。

二氧化氮污染主要影响原因是汽车尾气的排放,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中心车流量一直增大,加重了中心区二氧化氮的浓度。

综合分析,二氧化硫污染物的季节性变化较大,夏季燃煤少,减少了污染源。二氧化氮四季变化不大,但由于夏季雨水相对较多,对污染物起冲刷作用;PM污染物季节性变化大,夏季大气对流发展强烈,易于污染物的扩散。

4、中小城镇中心区环境质量的改善

毋庸置疑,适宜的、人性化的热环境会是公园、林荫大道或者河流湖泊附近,形成了良好的蒸发和蒸腾片区表面,调节热环境质量;而只有大片的硬质铺装的广场,无遮挡面,会导致热环境干燥,一天气温变化较大;由建筑群布局组成的围合空间,随着一天的日照变化,形成遮挡面,但是布局不当,影响风流,导致沉闷或太阴冷的空间感受。

4.1建筑群的布局

延续性的建筑形成东西向的商业街,建筑物的布置与风向的关系应处理得当,南北向商业街与广场形成半围合空间组织。榆林市中心区的热环境的特殊性在于广场游园的西侧为古城墙,大约15米高,其对于寒冷冬天西北风具有一定的遮挡,而对于夏季的东南风又有一定通畅性,使该区域形成良好的热环境。

4.2城市的绿化

绿化是营造舒适环境的必要因素,其不仅反射和吸收太阳辐射,而且增加了周围区域的湿度。绿化覆盖率面积的增加能很好的消除热岛效应。同时冬天,树木也可以遮挡寒风。如表1为榆林市中心广场游园及广场外的2009-08环境要素统计结果比较。

5、总结

人们在注重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也愈发的注重高品质的生活,但是对于城市环境来说,城市的发展必然会导致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而环境问题也会抑制经济的发展,两者要弱化这一矛盾,首先应对环境做出评价。文章通过遵循地形、气候等特征,坚持以人为本,与环境相协调的原则,提出对城市中心区建设的改善建议,塑造城市中心区良好的环境质量建设。、

参考文献

[1] 榆林市环境监测总站.榆林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06-2010年)[R].榆林:陕西省榆林市环境保护局,2011:40-57

[2] 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城市空气污染总量控制方法手册[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