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建筑业;工程管理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各种先进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在不断的开发和改进。目前,在建筑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建筑业工程管理必须要贯彻当前社会发展的方针,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导在。满足社会和人们的需求,从而有效的加快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1.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建筑业工程管理的特点

所谓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一种注重于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它主要是以科学的发展观为基础,将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相结合,从而追求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全面性、持久性以及连续性,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全面发展。我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要用意识到人们的延性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过当中,我们要注重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障,从而为我们的下一代,留下了更好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空间。当前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为了建筑行业自身的经济效益,还要结合目前的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对其进行考虑。而且在建筑行业整个工程管理中,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满足了这一前提的条件下,建筑企业才能对工程施工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控制。

在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方法中,人们主要是以工程的施工项目为主要内容,而且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强调了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用途和实际利益,还对工程施工的质量、成本以及进度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管理。不过,在工程施工的时候,它对周围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都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这种传统的施工方法,已经不适合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而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业工程管理主要是以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性、持久性以及连续性为基础,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对工程施工系统进行各方面的控制管理,从而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建设工程施工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危害,达到维护生态平衡的目的。

建筑业实施施工项目的本身目的是为了取得收益的最大化,是本阶段的最大化,还是整个项目在全寿命周期的最大化是问题的核心。在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中,项目本阶段的利益是最重要的,对项目实施所产生的污染物的管理和控制成本被外部化了。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的工程管理则注重生命周期的最大化,更多的考虑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在具体实施中把握三点原则:一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注意减少由于建筑工地施工所引起的污染,注意降低对周边区域生态的干扰。二是提供资源的利用率。尽量使用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对已存在的建设设施能够进行重复利用。三是综合社会各方面的利益,既重视即得利益又重视提高社会效益。企业对员工普遍的给予充分尊重,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与社区、居民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方式增进彼此间的交流。

2.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建筑业工程管理的基本做法

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建筑业工程管理的基本做法应是对传统的工程管理的基本做法的扬弃,即保持其合理性,摒弃其不合理性,充实以着眼于实现持久性、连续性发展与利益的考虑。

以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工程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这里的以人为本强调三种层次人的因素,这三种层次是:决策层、管理层、具体实施层。这三个层面也即体现了全员参与、全员管理的意义。以人为本就是要提高建筑业领导到员工整体的思想认识,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植根于头脑,坚持用这种理念对待所承担的建设业工程项目管理的领导、设计、施工等诸方面的具体责任。

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的工程管理的一般流程可概括为6个阶段:一是项目建议书阶段。应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标准来制定计划,尤其是将生态风险评价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生态风险评价是以化学、生态学、毒理学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等科学技术,来预测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有害影响。而这一源头的做法恰恰是传统的工程管理的做法所忽视和轻视的。往往在业内人士中会持有就一个工程项目的管理来单纯的考虑对这个项目的思考,很少能考虑到生态风险的问题。二是可行性研究阶段。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与评估是我国投资项目决策程序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这一阶段引入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才是真正的实现对建筑业工程管理实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管理。应该说,项目建议书阶段是工程项目的意向阶段,而可行性研究就是着实阶段。三是设计阶段。设计过程主导了后续的建筑活动,如施工、运营维护、改造、拆除等,如何考虑更高效的使用可再生资源,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同时营造出更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空间。这种设计要在运用以往对工程设计的经验的基础上,照应到成本方面与生态保护方面。从成本方面,要根据成本计划确立成本核算指标,对成本核算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对成本核算指标的敏感度进行分析,建立信息化成本核算体系,将项目成本核算成果系统储存。从生态环境方面,要考虑设计的影响,力求其正效应,减少负效应。四是招投标阶段。向投标者对设计出的方案进行报价,鼓励投标者提出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节约的方案。五是施工建设阶段。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工程项目的设计还只是处于计划阶段,而施工建设阶段则是见实效阶段。这一阶段,对施工单位必须有明确的要求和随时的监督,使之显著减少对场地环境的干扰,从各个建设环境实现原设计。五是竣工验收阶段。整理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决策改变引起造价变化等变更资料,并将其带入到项目核算系统进行分析,掌握项目对生态环境、社会产生的影响。

3.结束语

目前,建筑业工程管理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导下,已经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这不但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经济发展,还对周围的环境有着一定的保护作用,维持了生态平衡,这在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范文第2篇

1.1可持续城市绿地建设被视为借助城市绿地化解城市问题的一种普遍诉求

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提出之后,被普遍视为城市绿地化解城市非可持续问题的一剂“良药”,迅速得到普遍认同和发展共识。

1.2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理想模式解析

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概念,自提出以来始终处在发展完善的过程之中。21世纪初,我国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状态成为讨论焦点并逐步达成了理论共识,认为城市绿地基于对化解城市问题的积极作用,包含生态、社会和经济“三元”功能,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绿地“三元”功能,通过与城市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状态,实现人居环境改善、自然与人类共赢、促进经济发展。因此,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理念被归纳为图1所示的理想模式(下文简称“理想模式”)。该模式将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理念简化为“三元”功能相对独立,均衡发展。“理想模式”通过一种平衡妥协的方式将城市绿地的生态、社会和经济功能划分为相对独立的三个部分,具有概念简化、便于分析的特点,但是由于较为表面化,并没有揭示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易导致城市绿地建设对该模式的扭曲,偏离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2矛盾困境——城市绿地建设实践对“理想模式”的扭曲

2.1城市绿地建设实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渐行渐远

尽管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得到了普遍接受,但该理念对城市绿地建设实践所发挥的作用却令人失望。近年来,大量以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名的建设活动,在实际上却偏离了“理想模式”真正本质,成为不可持续后果的麻烦制造者。多数城市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景观效果和经济功能发展置于优先选择地位,而造成城市绿地建设主要服务于经济建设,成为满足一定政治与经济目标的手段,忽略了城市绿地应注重生态、社会和经济功能的综合发挥和协调发展的内在关联性和互助机制。目前,我国城市的环境问题并没有因为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而得到根本缓解,反而变得日益严峻。在城市绿地建设全生命周期中对生态功能的认识十分模糊甚至极其肤浅,反生态设计案例和建设方式大量存在。城市绿地建设量的增加造成土地、水、植物等资源的严重浪费,破坏已有生境,增加了管理养护人力、物力和财力,打破了与经济功能间的平衡关系,城市绿地建设成本的提高和生态效益的下降,造成城市绿地建设的非可持续现象。城市绿地社会功能是支撑城市绿地化解城市社会问题,提高城市活力和积极性的重要基础。目前对于绿地形式美、形象新的认同大于对其社会功能重要性的认知,缺乏对绿地文化、游憩、减灾避险功能的认知,不能满足弱势群体的休闲活动需要,现有绿地资源没有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造成城市绿地“三元”功能非均衡发展。总之,可持续城市绿地建设现状与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理念渐行渐远。面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困境,我们不禁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什么在城市绿地建设实践中的作用不尽如人意?作者认为,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根源在于“理想模式”中所隐含的内在缺陷,导致建设过程中对“理想模式”的扭曲。

2.2“理想模式”折衷平衡假设前提的内在缺陷

“理想模式”试图将城市绿地建设现实世界中具有内在冲突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三元”功能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并诠释相互之间的关联性,以便得到最广泛的社会认可,但该模式作为一个涉及到生态、社会和经济功能之间的关系,对建立平衡、均衡发展关系的概念所存在的含混和歧义,是造成长期争议的根源。“理想模式”试图通过一种平衡妥协的方式调和城市绿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功能之间的矛盾冲突,具有以下3个方面的内在缺陷:①城市绿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功能之间置于城市真实建设环境下存在着内在矛盾与冲突,实现“理想模式”的可持续,需要有非常复杂的重构,甚至无法开展,因此能够付诸实施的“平衡措施”实际上就是三大功能的“折衷策略”。②“理想模式”中假定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之间彼此独立,易造成以割裂的方式来解决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问题,当不同利益群体间存在博弈时,就会在综合目标平衡的基础上选择某一功能作为重点发展目标,理想的平衡状态并不存在。③“理想模式”潜在着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功能间的可替代性假设,允许某种功能的弱化,只要与其他功能的增量相互抵消即可,这在当前仅关注GDP数据量化增长的城市发展模式背景下,经济功能易成为补偿生态、社会功能的主要途径,与城市绿地可持续理念的“理想模式”渐行渐远。

2.3不同利益群体诉求下城市绿地建设对“理想模式”的现实演绎

由于“理想模式”的内在缺陷,导致城市绿地建设实践与可持续理念产生诸多偏差。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目标被简化为以平衡和妥协的方式,独立的实现城市绿地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这就为各种社会群体的利益辩护和矛盾冲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政府、开发商、市民等不同群体,都拥护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理念,但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对其含义进行着不同的诠释,在实践过程中形成6种典型的建设现实模式。以政府及开发商为主的城市绿地建设主体关注城市绿地直接经济效益及其衍生经济价值,倾向以经济手段补偿绿地生态及社会功能。在具体实践中表现出2个典型特征:①展示性。即追求美学效果、气派和城市形象,使其成为美化城市的重要手段,城市绿地脱离生态本位,成为“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的载体;②商品性。即利用城市绿地衍生经济价值将其作为商品进行包装,绿地建设成为谋取更高经济收益的重要手段。这类模式以经济功能为核心,突出城市形象改善对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功能,因建设主体在建设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而得到快速推广。该类模式忽视了城市绿地生态功能(如维持碳氧平衡、调节气候、丰富物种多样性、自然生长特性等)和社会功能(如休闲游憩等)是无法用经济功能来衡量和替代的,造成建设过程和后期维护中大量资源消耗与浪费,实为非经济的建设模式。以社会群体和城市环境为主的绿地使用和服务主体关注城市绿地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建设,抵制因经济发展需求而损害社会和生态发展利益。现阶段,因该群体在绿地建设中不具有话语权和决策权,实施情况不容乐观,同时由于对绿地生态和社会功能认知的片面化和非动态化,给经济功能造成压力,也不利于可持续建设。总之,“理想模式”中生态、经济、社会功能的独立、折衷平衡假设,致使各种社会群体基于自身利益选择性地理解,从而造成城市绿地建设实践对“理想模式”的扭曲。在市场经济的逻辑中,城市绿地社会和生态功能容易被简单地视为应为经济功能提供服务,并能够通过经济利益来补偿,而忽视了生态、社会功能的本体作用,反而阻碍和影响了经济持续良性发展,进而又压缩绿地的生态、社会功能,造成恶性循环。因此,为了使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真正推动可持续城市绿地的建设进程,必须探索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模式。

3城市绿地三元功能的内生机制

在现实世界中,城市绿地的生态、社会和经济功能之间并非是“理想模式”所示的独立、并列关系,而是逐级依赖形成的复杂系统——即经济功能依赖于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而社会功能又依赖于生态功能。生态功能是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贯穿城市绿地从建设立项、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整个建设周期动态过程中,既包含绿地自身生态调节功能,也指与社会、经济功能间的协同共生作用。绿地的经济功能,不论是绿地本身的经济功能,还是其所引发的巨大衍生经济价值,都不可违背生态本位特征,并为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的实现提供积极保障,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的良好实施才能为发展经济功能提供持久动力。绿地的社会功能包括绿地的社会本体功能和其对缓解、改善城市社会功能的拓展作用,是对生态功能的完善和对经济功能的提升。虽然从相对生态、社会、经济功能相互独立的“理想模式”到逐级嵌套的“内生模式”是一种进步。但“内生模式”仅是从城市绿地自身的理论角度反映其三元功能间的机制,未放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层面来揭示三元功能之间的关系,且未结合城市绿地建设实践的实际情况,易造成城市绿地建设失去动力,从而影响城市绿地的可持续发展。原因在于,城市绿地不仅需要一次性的大量土地和巨额建设资金投入,还需要长期的人力、财力和对资源维护的高额耗费,且多由政府、开发商投资建设和维护,其投资主要动因在于提高其衍生经济、社会效益。因此,城市绿地三元功能逐级嵌套“内生模式”的可实施性较差。

4模式转型——回归生态本位,构建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4.1构建“包含—融合”的可持续绿地发展新模式

城市绿地是生态、社会、经济功能相互作用、紧密联系的复杂系统,建立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模式,须从整体的系统观出发,体现其生态、社会、经济功能之间的复杂性和互动性,强调“生态—社会—经济”复杂关系的整体协调,体现经济、社会、生态功能之间的内生关系,构建一种生态功能优先、社会和经济功能兼顾发展的“包含—融合”新模式。新模式即要避免“理想模式”所引起的以割裂方式来解决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问题,又要防止“内生模式”中城市绿地建设动力的不足。新模式从整体视角来看待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议题,体现生态功能是基础、经济功能是动力、社会功能是依托,三者需协同发展,实现生态、社会、经济功能间共赢的发展目标。新模式强调系统性、协同性,其实施包括“外部响应”与“内部响应”两个层面;“外部响应”是指在城市的尺度上,处理好城市绿地与所在城市的关系,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的“硬支撑”;“内部响应”是指在城市绿地内部的尺度上,处理好城市绿地生态功能与社会、经济功能之间的关系,实现城市绿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的“软支撑”。

4.2新模式的外部响应

外部响应是指处理好城市绿地与城市的关系,即保证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首要地位,形成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绿地具有生命性,其主要构成元素——植物可通过其生理活动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如光合作用的释放O2吸收CO2、蒸腾作用的降温散热、根系矿化作用净化地下水等,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改善与提高。生态功能是城市绿地发展的根本,具有不可替代、不可补偿性。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城市本身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城市必须与自然共存”的呼声日益强烈。城市可持续发展强调城市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城市绿地作为城市中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城市中唯一有自净能力的自然系统,唯一能以自然方式改造被污染环境的因素,对城市生态的调节与改善起着关键作用。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主要生产者的生态功能因其化解城市问题,推动城市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而被前置于其他功能,成为城市绿地首要功能。新模式关注城市绿地对缓解城市问题的积极作用,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前置需求,确立生态功能核心、基础及优先地位,把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限定在保证发挥生态功能的基础上,为城市生态良性持续发展提供支持,最大程度地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改善。

4.3新模式的内部响应

实现城市绿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内部响应是外部响应的基础和前提,是指城市绿地为城市提供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处理好城市绿地内部三元功能的关系。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以保持人与自然和谐为基础,以城市绿地持续进步为目的,致力于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保持高效稳定安全运行。城市绿地应持续稳定的发挥其各种社会、经济功能,满足社会与城市发展所需的景观美学、休闲游憩、文化教育、医疗保健、城市防灾、提高生活质量和促进经济发展等功能要求,成为关系到城市安全的生态基础设施和人类生活所必需的游憩、休闲基础设施。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应具有自我更新和恢复的能力,并持久地保持自身的安全、高效和良性循环运转与发展,在规划设计、开发、建设和经营方面具有成熟的运转机制,建立广泛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市场化、产业化运营模式,激励社会资金参与到城市绿地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中来,提高城市绿地的质量和数量,促进城市绿地服务的品质和效率。新模式结合城市绿地三元功能的内生机制和利于城市绿地建设的可操作性,打破“内生模式”中社会功能与经济功能的嵌套关系,依托于生态功能基础上,兼顾经济、社会功能的发展,融合城市绿地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的边界。新模式体现城市绿地“社会—经济”融合发展的链条作用和动力,在充分保证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与经济功能融合发展的模式,把社会和经济功能包含在生态功能发挥的范围内,既保证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发挥,又加强了城市绿地发展的动力,为城市绿地的健康发展注入活力。综上所述,“包含—融合”的新模式从整体视角来看待城市绿地的可持续发展议题,需要兼顾城市绿地自身的高效稳定安全运行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既包括城市绿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即内部响应),又包括城市绿地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促进(即外部响应)。

5结语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范文第3篇

2、党的科学发展观引起了我对管理的基本属性的思考

以人为本,是党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也可以说以人为本是党的科学发展观的最根本、最重要的属性。但以人为本这一属性带有根本性、整体性、决定性,是制约其他基本属性的内在必然性它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我在这里所要说的基本属性,显然不是这一根本层次上的,而是指以人为本的本质和核心的进一步展开的那种层次的属性,是属于次一级的更为具体一些的属性。从胡锦涛和温家宝同志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属性包括三个,一个是全面发展性,二是协调发展性,三是可持续发展性。

我认为,以人为本的高等学校行政管理科学管理理念中也应该包括选择三个方面的内容,或是说科学的管理也应该包括这样三个基本策略。

现代管理,如果不使自己的实践活动完全陷于经验的领域,不是感性直观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那就必须坚持管理理念上的全面性。那就是管理不仅要以经济为基础,以物质利益为基础,还要注重政治民主和精神文明的进步,要让管理活动有助于管理主体的人和管理客体的人就得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不能过于片面化、甚至畸形化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全面性,首先要求管理者自身发展的全面性,才有可能实现管理的全面性。

现代管理,越来越是系统管理,管理不仅要注重系统内的协调,而且还要注重系统与其外部社会环境和外部自然环境的协调。成功的协调,是管理所导致的系统良性运行的基本条件。协调能力,越来越成为管理者的一项基本功。党的科学发展观所具有协调发展的属性显然是吸收了现代系统管理的积极文明成果的。

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协调发展,是指社会基本结构诸方面的协调,即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我们的科学的管理理念中不可能离开这些必须协调的诸方面内容,否则,我们的管理思想就会背离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我们的科学的管理理念中,无论怎样都是不能缺少可持续发展的内容的,不能离开可持续发展的这一现代管理理念基本要求。我们的管理工作,不论是全面的要求,还是协调的要求,都不能离开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否则,我们的管理工作就是急功近利的,就是鼠目寸光的,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也就成为不现实的。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高等学校行政管理理念就应当由数量理念转变为质量理念。过去人们对高等教育行政机构的评价,往往看它配备了多少工作人员,它的招生规模有多大,它创造了多少经济效益。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高等教育行政机构办学能力的微弱以及功能定位的偏狭。因此,要实现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的转型与创新,就必须实现从重视数量化外延扩张到关注质量化内涵提升的转变。这包含三个方面,一是从片面追求办学机构工作人员的数量转变为着力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二是从片面追求招生数量转变为着力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三是从片面的数量化评价转变为全面关注数量和质量的综合评价。

3.党的科学观引起了我对管理的中心任务的思考。

管理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管理的基本属性是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那么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什么?应该说,以人为本的本质内含着任务的规定,管理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也不是与管理任务无关的,甚至可以说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也是管理的重要方面,但无论不能说以人为本是管理的中心任务,也不能说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是管理中心的任务。

我们不能忘记党的科学发展观的概念中,关键在发展,党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发展是硬道理”的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对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种重要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从根本上讲,都是谋发展的思想,都是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思想。没有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观,没有“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发展观,就不可能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科学发展观的产生和发展。

党的科学发展观,旨在从人民群众断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我认为我们的管理事业的中心任务也必然是谋发展、促发展。管理理念中,如果没有了发展,就失去了自己存在的价值。没有谋发展的管理理念是空洞的物价值的理念,我们的管理工作全在于谋发展,促发展。

管理中的全面性,要求我们在全面的管理中谋发展,促发展;管理中的协调性,要求我们在协调的管理中谋发展,促发展;管理中的可持续性,要求我们在可持续性的管理中谋发展,促发展。总之,管理中的诸要素、诸方面、诸环节,都应该是紧紧围绕这个发展中心任务的。

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成就巨大,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但实事求是地讲,无论规模还是质量,离人民满意还有不小的差距。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科学的管理理念的树立,是我学习和贯彻党的科学发展观的最重要的思想成果,我相信科学的管理理念会把我们的管理是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和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范文第4篇

[摘 要]基于包容性财富的概念,从生产资本、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三个方面对我国1990—2008年间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我国的包容性财富以年均2.72%的速度增长,其中主要的贡献来自人力资本,而变动最大的是生产资本。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在带动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加的同时,也带动包容性财富的增长。自然资本对财富的贡献持续下降,2008年比1990年减少近1/2。但自然资本对财富的负面影响被生产资本的大幅增加所抵消。这种高生产资本投资的增长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政府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需充分评估政策对三类资本的影响,将政策实施目标从GDP增长转移到包容性财富增长,大力推动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加大对自然资本投资。

[关键词]包容性财富指数;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本

[中图分类号]F132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2.05.0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连续保持高速增长,但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过多依赖投资拉动,对能源和资源消耗过大,导致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高消耗、高污染问题频发。虽然我国把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定为基本国策,并将节能减排作为约束性指标,但是就衡量经济增长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定量影响以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际效果来看,仍然缺乏行之有效的指标,这也间接削弱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能降耗的实施效果。构建一个用于衡量一国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将在解释包容性财富概念的前提下,给出包容性财富指标的理论基础和核算公式,分析我国包容性财富指标的变动及其与GDP和人类发展指数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一、包容性财富的基本概念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一般以国民经济核算账户为基础测算GDP来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GDP 作为一个流量概念,其度量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能够用于分析短期内的经济活跃程度以及可能的发展趋势,但它对于经济政策发生变动情况下经济发展状况的长期变动趋势、政府应该追求怎样的长期经济政策等相关问题的解答则相对欠缺。因为,从长期来看,评估一国繁荣程度的社会财富指标需要一个存量概念。此外,GDP主要强调生产消费活动,较少考虑这些活动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由于需要依靠价格来度量价值,因此偏重于对市场活动的测算,较少反映非市场行为的价值。

出于对人类在经济决策中未充分考虑环境自然资源过度利用的焦虑,学者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强调发展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但不能减弱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1]。基于这一观念,经济学研究从早期对最优发展问题的分析[2-4]转移到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5-6],主张在传统的增长核算方法中应包括自然资源存量和环境质量评估,确保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环境会计 协调运作

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合理地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环境资源效益的关系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2],环境会计作为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国家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环境资源效益的关系,同时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有利于国家对环境会计的研究以及实践性的运用。

一、有关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会计的概述

(一)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着人类资源活动的发展,地球环境质量出现严重的下降,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为国家首要的问题。在这种阶段的背景下,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制定环保法规,针对环境资源浪费和污染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一九八七年,以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大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她指出将环境的保护措施和人类的发展结合起来,是实现人类在环境与发展思想的重要进程。这一概念很快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在当今社会上,可持续发展仍旧是各个国家政府努力追求的一种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重合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角度看是国家长期发展的战略模式。这一理念的提出,结束了人类长期以来错误的经济环境观念,向人类强调了经济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双向关系[3]。

(二)环境会计的内涵

h境会计又称为绿色会计,它是以环境资产、费用以及效益等会计要素为内容的一门专业性质强的会计[4]。按照《现代会计百科辞典》收录的词条,环境会计是“从社会利益角度计量和报导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的社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管理情况的一项管理活动。它旨在指导经济资源作最有效运用及最佳调配,以提高社会整体效益”。其最终目标是控制与协调经济效益和环境资源的关系,达到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人类快速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引起了社会各层人士的广泛关注,为了实现社会和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以保护环境为基本准则,国家对环境保护支出和赔偿责任也越来越大,而新领域上的环境会计能够向社会提供出其对环境上的支出和收益的反映和控制现象。

二、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会计的双向影响

(一)可持续发展是环境会计的理论基础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直接决定着环境会计的基本方向、基本原则以及一些理论知识。无论是资源的浪费还是环境的污染都会直接影响到国家可持续性的发展,而环境会计作为一种绿色会计,其在环境核算的运用上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环境上的污染的现象。相对而言,在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前提下,实施环境会计既有利于国家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同时能够使国家合理安排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运用。环境会计在为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国家服务的同时又促进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环境会计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的进步以及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绿色意识也得到不断的加强,在购买产品时越来越关注绿色环保的标准,所以一个国家为了自身的发展在环境会计上应加强对其的重视程度。在传统的会计制度中,由于缺乏对环境资源成本问题的考虑,从而难以将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结合到一起。国家在通过环境会计对保护环境的支出做出的核算,也能够带来高利润的资金,并且有利于增强国家在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竞争能力。就目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求看,不仅要考虑到环境资源的问题,还要考虑到其利用成本是否低。在国家内部构建环境会计制度,能够有效的保证国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环境会计引导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对于基于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提出的环境会计理念来说,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它能够得到生存的目标[5]。一个国家要想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离不开环境会计的引导和扶持。环境会计在对环境成本上的控制也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道理的重要因素,但由于成本比投入和收益往往难以达到短期内的平衡,成本收益时间越久,对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越大。因此,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正确看待环境会计中环境成本的核算,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四)环境会计增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竞争能力

在很多方面上,实施环境会计都能够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目标。首先明确国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成本范围和效益规模。由于在以实现自身经济效益达到最优秀的传统发展模式下,将成本和效益作为了唯一目的,从而导致了资源环境流失的问题,在环境会计控制下的成本和效益时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方法和基础要求。其次,环境会计也发挥着对国家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产生的资源成本和环境效益信息的监督作用,有利于社会了解当前环境信息。最后,环境会计能够将国家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下进行公平公正的计算其成本和利益,有利于协调国家和国民的关系,帮助国家树立良好的形象。

三、通过环境会计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我国虽然地域广泛,在自然资源上算是一个大国,但由于人口众多,在人均资源拥有量上却是一个贫国。随着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兴起,“环境会计”也相应诞生。于是在完善我国环境会计和绿色审计体系的同时还应实现内部环境审计、政府环境审计以及社会环境审计的共同发展,一个科学性的环境效益审计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其次,环境会计还应该得到政府的重视。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不仅为环境会计的发展打下了稳定的基础,同时也提供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利条件。但光有重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是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的,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环境会计制度,对环境资源上的核算进行低成本、精准预算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国家达到最大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四、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会计和环境之间的联系也逐渐加强,用会计知识处理一些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代甚至未来会计学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因此国家应该在科学发展思想观念的指引下,确保生态环境在经济发展中不受人为的破坏和污染,积极实施环境会计的核算,对国家走上稳定性可持续发展道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宋云华.论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会计[J].北方经贸,2015,(8):126-127.

[2]陈曦雨,范伟.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会计[J].中外企业家,2014,(35):232-233.

[3]张朝晖.可持续发展下企业环境会计体系构建研究[J].北方经贸,2016,(1):90-91.

相关期刊更多

汽齿科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汽车齿轮总厂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