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云计算技术的核心

云计算技术的核心

云计算技术的核心

云计算技术的核心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云计算;虚拟集群;概念;核心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0510020—01

0 前言

云计算技术就是借助网络技术来将分散的计算资源有效的聚合在一起,从而构建一个规模巨大的计算资源系统。云计算具有三个层次的服务,分别软件服务、平台服务以及设施服务。而在云计算平台上进行集群管理就构成了虚拟集群。目前,云计算和虚拟集群技术广泛的应用到计算机等相关行业领域。

1 云计算以及云计算的核心技术说明

1.1 云计算说明

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通俗的理解,云计算就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在云计算技术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互联网为相关行业或人员来提供动态性强,容易扩展,而且实用性强的虚拟化资源。过去在图中往往用云来表示电信网,后来也用来表示互联网和底层基础设施的抽象。其中云计算的定义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理解。云计算的狭义定义是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即是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各种网络资源;云计算的广义定义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即是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各种网络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与IT、软件以及互联网等相关的服务,也可以是其他服务。它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作为一种商品通过互联网进行流通。

1.2 云计算的核心技术说明

其中云计算平台的构建主要是基于虚拟化技术和Eucalyptus平台实现的。以下就分别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

1.2.1 虚拟化技术。其中当前在云计算平台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虚拟化技术主要有KVM虚拟机技术以及Xen虚拟机技术。

1)KVM虚拟机技术。KVM虚拟机是一个开源的系统虚拟化模块,它主要集成在Linux操作系统中,KVM虚拟机是使用Linux系统的调度器来进行作业调度管理的,另外由于KVM虚拟机是一直基于硬件的完全虚拟化技术,所以它对硬件的要求比较高。

2)Xen虚拟机技术。Xen虚拟机是一个开源的虚拟机监视器,由于Xen虚拟机即支持硬件系统的半虚拟化也完全支持硬件系统的全部虚拟化,与KVM虚拟机相比,其对硬件的需求比较低,这使得Xen虚拟机对硬件的兼容性比较好。

1.2.2 Eucalyptus平台。Eucalyptus平台是一个用于实现云计算平台的开源软件,其中Eucalyptus平台主要依靠KVM虚拟机和Xen虚拟机技术来实现的,其中Eucalyptus平台的体系结构主要由云控制器、节点控制器以及集群控制器这三部分实现的。以下就Eucalyptus平台在虚拟机中的配置和使用作详细的说明。

1)主节点的配置问题。Eucalyptus平台主节点的配置主要是通过在主节点上安装云控制器、集群控制器以及存储服务器来实现的。

2)计算节点配置问题。Eucalyptus平台中在计算节点配置问题中是通过安装节点控制器来实现的。

3)网络配置问题。Eucalyptus平台的网络配置主要采用的是以主节点和计算节点之间的网络通信模式为基础的桥接模式,使用这种网络配置方式还需要对计算节点处网络链接的方式进行桥接模式的更改。

4)主节点以及计算节点的身份认证问题。Eucalyptus平台通过产生系统生成的密钥,然后将公钥复制到计算节点上,来实现主节点与计算节点之间的无密码连接,通过这一机制来实现主节点以及计算节点的身份认证问题。

2 虚拟集群概念分析

2.1 虚拟集群的定义

当前对虚拟集群使用的最为广泛的定义是这样的,所谓的虚拟集群就是通过采用虚拟化技术来虚拟出多台计算节点,从而构建出与物理集群相似的而且规模巨大的一个集群系统。也就是说,虚拟集群就是将那些协同完成特定任务的多台同构或异构的计算机连接起来的系统就是一个虚拟集群系统。显然,虚拟集群系统是一种并行处理的系统。

2.2 虚拟集群作业管理系统说明

虚拟集群作业管理系统作为虚拟集群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在虚拟集群系统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其中当前市场上的集群作业管理系统的种类比较多,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PBS。其中PBS主要由资源管理器、调度器以及PBS执行器组成的。由于PBS属于开源软件,比较容易获取,而且PBS还有效支持作业的多种运行模式,同时由于PBS还为用户提供了完整的API应用程序接口,所以这非常有利于对系统新的调度策略的设计和开发。

2.3 虚拟集群作业管理系统各功能模块分析说明

虚拟集群作业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三个功能子模块,分别是用户作业提交功能子模块、虚拟集群弹性构建功能子模块以及虚拟集群信息监控功能子模块。

1)用户作业提交功能子模块。用户作业提交功能子模块主要用来实现对用户通过作业提交页面递交到虚拟集群里的作业进行资源的计算,并在作业运行完后返回计算结果。

2)虚拟计算弹性构建功能子模块。当虚拟集群的计算资源不能满足作业所需的计算资源时,虚拟计算弹性构建功能子模块就会动态的虚拟出作业所需的虚拟机计算资源,并能够将其动态的添加到虚拟集群中来满足作业的资源需求。

3)虚拟集群信息监控功能子模块。虚拟集群信息监控功能子模块主要用来实现对虚拟集群各虚拟计算节点信息的监控,一旦有作业提交并运营后,虚拟集群信息监控功能子模块采用就会通过网页的方式来动态的显示各虚拟计算节点的运行状态。

3 云计算和虚拟集群技术的优势

3.1 云计算技术的优势

1)快速启动,搭建应用。云计算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快速搭建我们的企业应用,比如我们现在要开发一个网站,我们不必再花费巨资购买硬件集群、不必再耗资组建软件,只需把一切需要的搭建在云上,方便快捷还省钱,这对企业来说绝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成本低廉,投资灵活。因为云的规模是可以动态伸缩的,易于扩展也易于灵活处理,所以企业可以不加大硬件投资力度来满足应用以及用户的规模增长(降低成本),也无需因项目中断而沮丧(损失较少)。对大企业而言,船大有时也好调头;对中小企业来说,项目运作成本骤减,竞争大企业,可望可及。

3.2 虚拟集群技术的优势

与传统的集群管理技术相比,虚拟集群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将云计算平台和集群管理技术有效结合在一起所构建的虚拟集群,可以更加快速方便地构建高性能的集群系统平台。

2)虚拟集群利用云计算平台的虚拟化技术可以非常灵活地创建虚拟的计算资源,可以有效减少作业的等待时间,非常方便用户的使用。

3)基于云计算平台的虚拟集群可以实现计算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从而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因计算资源不足而引起的作业排队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

4 结论

云计算和虚拟集群技术以及基于云计算平台的虚拟集群构建在计算机相关行业的应用有效的解决了各种技术难题,对促进行业的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曾龙海、张博锋、张丽华,基于云计算平台的虚拟集群构建技术研究[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0(27).

云计算技术的核心范文第2篇

然而,越是覆盖面广的往往越难以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义,云计算就是这样的情况。再判云计算

云计算发展至今已经有3到4年的时间了,早期业界对其评价相对乐观。一时间,产业界认为信息产业的发展似乎已经全面进入云计算时代了,政府、企业的各项IT规划也都纷纷与云计算挂钩,云计算甚至已经成为技术信息化水平的判断标志。然而,这样的产业评价及定位并不够准确,用王鹏教授的话来讲,“当前云计算的发展还远未达到应用能顺利接入的要求,云计算产业和技术的发展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云计算产业链并未形成健康完备的发展形态。如果用云计算自身的标准进行判断的话,从数据中心到应用落地,再到整合应用推向市场这一完整的过程,还没有完全地连接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王鹏教授进一步解释,尽管如此,云计算的未来也并不是悲观的,相反他认为,越是没有发展定型的产业,越是充满生机和机遇。尽管目前国内还没有完全符合云计算理念的云计算成功案例可供参考,多数的云计算产品只是具备了云计算某一个和几个方面的特征并将其作为云计算产品推广。云计算目前的产业规模是被大大的高估了,一些传统互联网产业的份额被算进了云计算产业,但云计算未来的产业规模是不可限量的,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产业链的健全,随着大量的政府、企业、研究者投入到云计算产业,云计算的发展正在逐步提速,未来实现完全符合云计算模式要求,将计算力、存储力作为资源弹性化的提供并通过应用整合提供者输出给最终用户的产业模式将指日可待。

他介绍,2012年3月在国务院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云计算的定义是这样的:

“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是传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它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作为一种商品通过互联网进行流通。”

整个定义的核心部分是:“基于互联网的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这一定义将云计算定位为一种“模式”而非一种新“技术”表明其对产业影响很深远,已远不是单一技术的创新所能概括的。一直以来大部分人是将云计算仅仅是看作一种技术来对待的,一些学者一直希望能对云计算有一个严格的定义,然而云计算的技术化定义让人们越发看不懂云计算,所以至今也没有一种云计算的技术化定义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但将云计算作为一种产业模式的改变来定义,所有的问题就都解决了,一种产业模式是需要大量不同的技术来支撑的,没有一种技术化的定义能完全的包括所有云计算产业需要的技术要素。

王鹏教授将云计算产业用发电厂与电器制造者来做了一个比喻,他说:“传统的信息产业‘发电’与‘电器制造’是由一家公司完成的,IT企业一般来说既要建资源‘发电’,又要开发应用‘造电器’,进入云计算时代之后,应该把‘发电’和‘造电器’有效地分开,‘发电’由专门的电厂完成,这一模式其实在传统的电器制造业中早已在实行,发电厂、电器制造商和销售商的分工现在已非常的明确了。云计算的出现就是要避免很多做应用的企业既要做应用,又要发电的难题,使各自专注自己的工作。资源、应用、销售在产业链中的分离是云计算时代产业链的基本特点,按照这样的思路,云计算产业链才真正理顺”。

泡沫有理

“云计算时代的到来已毋庸质疑,但如同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初期我们经历了一次泡沫期的洗礼那样,云计算的发展也会经历泡沫期,目前云计算的泡沫正在逐步形成和变大,但这种泡沫的存在并非是坏处,最起码能够证明人们对这一产业模式的热情和认可。”王鹏教授说。

泡沫存在的合理性虽然能够解释目前企业、政府等单位对这一技术模式的追捧,但其存在的根本问题依然不能回避。进入“十二五”发展阶段,各地的云计算产业项目上马迅速,参与到云计算产业的企业逐步增加,云计算在产业界和用户中的认知度已没有了问题,同时各级政府机关对云计算的态度也在从观望走向实践,一大批城市如北京、上海、成都、广州、鄂尔多斯、哈尔滨等都公布了自己的云计算产业规划方案,大量的系统解决方案要求采用云计算,这种情况的出现反倒使一些企业由于技术、人员等多方面的原因有些措手不及了,这说明市场已在逐步地认同云计算这种新的互联网服务模式。与此同时,当投入达到一定规模之后,云计算却并没有让人们看到预计中的应用效果。

对此,王鹏教授认为,出现这样的问题的关键是云计算的核心技术尚未解决。一项技术想要形成并支持住一个产业需要很多条件,包括技术本身的成熟度;这一点就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当生产力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相应的生产关系是无法建立的,云计算技术是生产力,产业模式就是生产关系,只有云计算技术成熟后相应的产业模式才能顺利的形成。生产力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尽管各地数据中心建好了,也只是硬件,数据何来?应用何来?生产力问题尚未解决,强行建立生产关系自然无法水到渠成,两项必要条件都没有具备的情况下,效果必然无法体现。

回归到发电的原理上,云计算体系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一直把发电和应用混合起来,本来云计算提供了很好的产业链划分的机制,但是大家在实践使用时,又把产业链混合起来。云计算真正的创新爆发点是在应用,早期人们将注意力放在云计算自身的实现和创新上,随着云计算研究的深入,王鹏教授认为最终决定云计算未来的创新源泉是在应用上,应用的创新将是未来云计算时代的主旋律,云计算真正的创新爆发将从应用上突破。

云计算技术的核心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云计算;云测试;软件测试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9-0058-01

近年来,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异军突起,已经发展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基础产业。尤其在软件应用领域,无论是软件工具开发,还是开发环境和工作模式,可以说云计算深刻影响了传统软件产品的供应和消费模式,这些也势必将改变软件测试的技术,方法和工具。在云计算环境下,软件的测试活动被拓展到云环境条件下进行,充分调用了云环境条件下提供的各种计算和资源平台。

1 云计算体系的结构组成

云计算是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基于软件和硬件互动而产生的创新模式:一方面需要它借助互连网络获得服务支持,因而具有鲜明的互连网特征;另一方面云计算搭建基于众多主机或服务器构成的资源集群,其需要对这些集群进行协同化的统一管理。

从其系统构成来看,云计算主要包括物理基础设施、云计算服务以及云计算运营等三个组成部分。物理基础设施是承载云计算的物质基础,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及其相关的管理技术;云计算服务是云计算的核心和中枢神经,包括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以及软件即服务(SaaS)三个层次;而云计算运营则是提供云计算服务运营的各项关键技术的总括,包含认证,监控,计费等各个环节。

2 云计算技术在软件测试中的应用

伴随着云计算技术的蓬勃发展,尤其是基于互联网分布式和协同计算技术的不断成熟,软件测试也发生了深刻变革,一种基于云计算环境下的软件测试技术,即云测试也应运而生。云测试的诞生离不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离不开云计算技术在软件测试领域渗透和应用。在云测试中应用的主要云计算核心技术包括如下几点。

1)分布式存储技术。云计算的海量数据运用分布式存储技术存储在多个设备上,借助互联网络可以方便地实现系统的拓展,显著提供云计算系统的利用效率和可靠性能,为云测试提供强大的物理基础设施。

2)数据管理技术。 在云计算中,涉及到大量的复杂的海量数据,这些天文量级的海量数据对传统数据管理提出了挑战。如何有效管理这些海量数据并应用于分布式存储设备,是云计算发展的核心技术。

3)平台管理技术。 云计算的数据存储在多个设备上且这些设备分布各处,因而如果保证这些设备能够统一步伐,实现云计算或者云测试结果的有效输出就显得尤为关键。对于云计算而言,高效的平台管理技术是其核心保证,也是目前云计算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

3 基于云计算环境下的软件测试特征及优点

依托于云计算的软件测试与传统的基于本地环境的软件测试有诸多不同。笔者认为可以从性价比这个角度切入,将基于云计算环境下的云测试简要归结为技术、服务质量以及价格三个方面的特征进行阐述。

1)测试技术平台化。基于云计算环境的软件测试可以由云测试平台提供测试的基础设施和各方面的资源支持,无需本地化的软硬件投资,并通过众包模式获取专业测试领域专家型人才。从本质说,由于云计算实现了平台化,将众多的测试技术要求从本地移植到云计算平台,让测试更容易实现,因而降低了测试的门槛以及资源需求。

2)统一可控的质量保证。相比传统软件测试模式的分散式管理容易导致参差不齐的软件质量,基于云计算环境的软件测试借助强大的云平台,实现了统一管理,可有效实现软件测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保障软件质量的完整性与统一性。

3)有效降低测试成本。传统的软件测试模式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以及人力投资,尤其是对一些特殊性的项目,可能造成脉冲性浪费。云计算测试通过云平台的协同效应,可有效降低测试的基础设施以及人力资源投资,降低测试的复杂度,有效降低测试成本。

4 基于云计算环境的软件测试应用现状及平台研究进展

云测试平台综合了复杂的软硬件和服务,是云测试领域的核心技术,因而也备受学界和工业界的高度重视。日本筑波大学,瑞士洛桑理工大学,英国约克大学等诸多知名学府的专家和学者或搭建自己的云测试平台模型,或是对云测试核心技术进行阐述研究。筑波大学开发了一款基于云计算的可靠并行分布式测试平台,支持虚拟故障插入技术。而洛桑理工大学则通过研究云测试和预期软件质量直接的关系,提出测试即服务,试图降低软件测试成本。

与此同时,在工业界多家知名计算机服务商业提供了商业化的云测试平台服务,有力地推动云测试从理论研究到商业化转变进程。从平台类型上,这些众多商业化的云测试平台主要分为私有云、公共云以及混合云三种平台类型;在业务模式上,各家既有提供测试外包服务,也有专注于客户自行测试。IBM推出了一款名叫Smart Business Test Cloud的私有云,提供自行测试和测试外包两种模式的服务,帮助企业建立虚拟,安全,动态可拓展的测试环境,因而其测试环境位于公司防火墙之后,所以其是公司私有云的一部分。专业云测试公司CloudTesting推出的cloud testing平台,提供多种浏览器平台。用户只需要编写测试脚本并上传到其网站,就可以借助cloud testing平台运行测试脚本,在商业模式上,cloud testing 平台也进行了探索,提出按需付款的商业模式。另一件专业化公司UTest推出的Utest测试平台,通过云计算,众包等方式帮助开发者进行软件测试,查找错误和解决问题,提供测试外包服务,Utest还针对不同的软件测试特点和需求将测试分为五种方式:功能测试,负载测试,安全测试,本地化测试以及可用测试。

参考文献

[1]李乔,郑啸.云计算研究现状综述[J].计算机科学,2011,38(4).

[2]李乔,柯栋梁,王小林.云测试研究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29(12).

云计算技术的核心范文第4篇

【 关键词 】 云计算;校园网数据中心;网络结构

1 引言

云计算已经成为现在计算机科学中最为热门的一个词汇,它被认为是继个人计算机变革、互联网变革之后的第三次IT浪潮,是当前客户端-服务器模式之后的一种新型模式,在维基百科的定义中,云计算是一种通过Internet以服务的方式提供动态可伸缩的虚拟化的资源的计算模式。它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简单来说,可以有云物联、云安全、云存储、私有云、公有云、云游戏、云教育、云会议等应用范畴,可以想见,它将极为深刻的改变当前社会的运行模式,成为人类社会变革进步的最大推动力。

在云计算的背景下,高校校园网的数据中心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因为云的基本特征就是动态、灵活、透明、弹性,所以云计算基础架构的核心——数据中心,必须要支持动态化的IT业务要求,能够将大量的计算资源动态、按需地供应和部署。

2 校园网数据中心的设计

2.1 统一交换结构

在传统业务结构中,高校数据中心一般存在相对独立的三张网:数据网、存储网和高性能计算网,分别采用Ethernet、Fiber Chanel、Infiniband三种技术来组建网络,这不仅增加了建设与维护成本,而且技术异构的三种网络无法统一,极大地制约了网络服务的性能,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云计算,但随着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及整个产业链的成熟,特别是在10G以太网技术的成熟后,已经可以基于Ethernet的统一交换网络来建设新一代数据中心,构建云计算平台。两种架构的对比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传统业务结构中,由于计算节点的数据信息与网络信息各走一张网,使得数据中心服务器对外提供了不同的I/O接口(HBA卡、Ethernet卡),导致了在数据中心环境下多个独立运行的网络同时存在,布线复杂、维护麻烦、扩展困难等一系列问题给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埋下隐患。

以太网的基本特点就是简单、高效,依靠上层协议来解决可靠性的问题,随着无损以太网技术(Lossless Ethernet)标准族的确立,它可以完全满足存储业务对于丢包的敏感性,因此FC存储数据完全可以承载在以太网上(FCoE),新一代以太网技术融合数据中心的存储网络形成了全业务的统一交换,从而实现多个网络管理合并,在统一的视图下进行管理。

现在,新一代的以太网技术还对FC存储中更高带宽的需求(8Gbps和16Gbps)提供了支持,当前的10G数据以太网DCE支持下的FCoE已经完全支持4Gbps/8Gbps FC向10Gbps FCoE的融合。

正因为统一交换网络提供了对云计算的支撑,将整个数据中心网络统一为以太网架构,实现了云计算中上层应用对数据交换、传送通道与I/O的统一操作,相同的底层网络又提供了超高容量的数据吞吐支撑,使得统一交换网络架构,成为现在校园网数据中心网络架构的最佳选择。

2.2 二层结构

在云计算技术中,虚拟化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而它的一个功能——虚拟机动态迁移在数据中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可以使得逻辑服务器在网络服务down掉或者有异常的情况下,自动将网络服务动态迁移到另外一台逻辑服务器上,并保证前后的IP和MAC地址不变,这就当然要求逻辑服务器迁移前后的网络处于同一个二层域中。由于客户要求虚拟机迁移的范围越来越大,大型的数据中心甚至会存在在不同机房、不同地域之间动态迁移的情况,因而数据中心的大二层网络也就呼之欲出了。

从技术上看,三层架构与二层架构都可以实现数据中心网络的高可用性与可靠性,但从云计算发展的趋势以及现在虚拟化实施的具体情况,二层架构更适合作为云计算的网络结构模型,可以满足大规模服务器虚拟化集群、虚拟机动态迁移的部署,表1为两者的对比。

2.3 核心交换机的选择

校园网数据中心的核心设备是核心交换机,是它最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与扩展性,故选择一台合适的核心交换机非常重要。

一般的核心交换机采用的是“Crossbar+共享缓存”的交换架构,引擎板承担交换与控制双重功能,也就是各业务板块的流量转发报文需要经背板到引擎板的Crossbar芯片进行转发,这种架构的问题就在于随着业务板块的增多,当流量转发接近背板带宽时,整机的交换性能就会急剧下降,而且背板带宽是无法扩充的。这种架构限制了设备的可靠性和性能。

2.4 服务器的选择

服务器是数据中心提供信息服务的主要设备,从形态上分为塔式服务器、机架式服务器与刀片服务器,由于受到数据中心机房大小的制约,现在一般主要选择机架式服务器与刀片服务器两种。

机架式服务器占用空间较小,移动方便,性价比高,可以随时按需求增加,不受外界条件的制约;刀片服务器则需安装在刀箱内,1个刀箱可安装14个全高的刀片服务器(以IBM设备为例),占用空间最小,集约化程度最高,但同时费用也最高。刀箱配备有管理模块,可实现刀片服务器与刀片交换机的统一管理。

仔细分析两者的特点,结合高校的自身特点,贵州师范学院选择了机架式服务器的原因:建设资金少,设备按需求增加;刀片服务器的增加受到刀箱数量的制约;刀片服务器对单机柜的供电功率以及制冷方式要求高,现有机房达不到要求。

由于数据中心的核心交换机采用了N:1的虚拟化技术(H3C的IRF、Cisco的VSS),为提高网络的可用性、扩展性和安全性,服务器的接入交换机采用如图2的拓扑结构,该结构有三个优点。

(1)高可用性:虚拟化技术通过核心交换机的N:1备份和跨链路聚合实现了服务器接入网络的高可用性设计。

(2)高扩展性:服务器通过该种方式接入的VLAN可跨越汇聚交换机,而且不会存在二层环路,使得网络接入层具有良好的扩展能力。

(3)配置简单:由于核心交换机与接入交换机均采用了基于交换机的N:1虚拟化技术,所以避免了MSTP的配置,网络结构非常简单,易于管理。

3 结束语

云计算背景下校园网数据中心网络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大量计算、存储资源需要无阻塞的互联互通,我们需要在增大接入量、降低网络复杂度以及控制成本之间找到平衡点,数据中心将会朝着更大接入容量、更精准的流量控制、更完善的端到端管理、更严格的QoS保障等方向发展,因此,采用统一的交换架构,选择高性能CLOS架构的核心交换机在大二层的网络架构中,将数据网、计算网、存储网三网合一,构建新型的校园网数据中心,将是现今校园网数据中心建设的较好选择方案,基础架构的确立,将有力保证以后校园网数据中心跨入云计算时代。

参考文献

[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著.NGIP 新一代网络建设理论与实践.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p13-p19.

[2] 陈婕.高校数据中心发展战略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

[3] 巫莉莉,黄志宏.高校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构建解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0).

云计算技术的核心范文第5篇

国内云计算产业建设现状

2010年10月,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将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5个城市作为先行试点示范城市。

时隔一年,北京和上海已分别推出“祥云计划”和“云海计划”;深圳也在2012年8月成立深圳云计算产学研联盟,并启动“鲲云计划”。无锡、佛山、杭州、成都等地也率先启动云计算基础设施、云计算服务平台和云计算产业园区建设,见表1。

随着各地政府以及IT企业的推动,我国云计算产业正处在大规模爆发的前夜。《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预计,到2012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606.78亿元人民币。

国内云计算产业建设的误区

2012年5月,IDC的关于云计算的研究报告称,2011年中国用户为建设云计算基础架构的投资已经达到2.86亿美元,同比增长42.0%。预计称,中国云计算基础架构市场还将保持高速发展,到2016年其规模将超过10亿美元。随着云计算的公有和私有领域的消费在未来几年的成倍增长,届时全球将多出1400万个就业机会。

目前中国规划中的云计算中心面积已达150平方公里,服务器达1000万台。如果这些规划完全实施,投资金额会达到2700亿人民币。

IDC报告同时指出,大量中国用户在云计算基础架构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没有明确的建设思路和指导方针,盲目跟随市场潮流,结果往往陷入技术的误区,导致项目的建设没有达到最初的预期。

这些误区包括:重实施,轻规划和咨询;重硬件,轻软件; 重创新、轻移植。

因此,云计算中心规划要走出误区,规避因缺少统筹规划、对应用领域研究梳理不够、示范项目仓促上马等带来的投资风险。

AMT创新云计算发展实施建设方案(AMT“慧云工程”实施解决方案)

IBM提出的“智慧城市”和东软提出的“云城市”理念,为我们描绘了很好的蓝图,但是它的实施落地是很复杂、很系统的一个工程。

近两年,城市级的信息化建设成为一个热点。区域经济发展很快,在一个区域里,如何打造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即打造这个城市特性的文化和产业?AMT围绕智慧云的概念提出“慧云工程”,目的是探索一种云计算产业发展的新市场、新应用、新模式。

理念:集“智慧城市”大成,得 “慧云工程”智慧;

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 》要求,借鉴首批5个城市云计算公共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经验;

谋划:根据国家战略要求和中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云计算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慧云工程》,主要包括:发展思路、发展领域、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等内容。

AMT慧云工程《“12345”系统实施解决方案》具体包括:

一定位:云计算孵化器:支撑云计算信息产业创新发展的创新型组织。

云计算孵化器是以云计算技术为支撑,孵化云计算为核心技术的相关产业,以技术为核心,以产业为引导的产业孵化模式。具体分为“引种子、建苗圃、育森林”三个阶段。引入的是“种子”(云计算需求),输出的是“森林”(行业应用)。整个培育的过程将通过“专业孵化、产业催化、事业转化”三个模式。

二任务:中心选址、引智招商。

1.云计算中心选址。

要求:和普通的数据中心选址不同的是,除了常规的数据中心选址的考虑因素外,更重要地要从潜在市场,信息服务业发展状况考虑;

建议:整体规划,分布实施。利用已有的IT基础设施资源,结合产业园区整体规划布局,在产业基础较好的区县建设云计算产业基地和创新基地,形成若干个云计算产业集聚区。

参考:首批5个试点城市北京、上海、杭州、深圳、无锡经验。

2.云计算产业园引智招商。

引智:引进有统筹规划、咨询管理、IT解决方案服务能力的智能型服务机构,招商之前先顶层设计、科学布局,制定行动方案,以促进平台建设;

招商:结合中原区域产业经济实际,深入行业应用,项目不轻易上马。

三方案: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平台建设。

1.战略发展:顶层设计(组织架构、系统架构、运营架构)。

2.科学布局:统筹规划(商业模式、服务模式、核心技术、技术标准)。

3.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云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系统工程解决方案)。

四内容:云企业选择、云技术研发、云产业联盟、云标准研发 。

云企业选址,选择若干信息服务骨干企业作为试点企业,建设云计算平台,开展相关服务;云技术研发,以信息服务骨干企业牵头、产学研用联合方式,加强虚拟化技术、分布式存储技术、海量数据管理技术等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云产业联盟,组建云计算产业联盟,形成云计算创新发展的合力;云标准研发,加强云计算技术标准、服务标准和有关安全管理规范的研究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