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脑梗患者的康复训练方法

脑梗患者的康复训练方法

脑梗患者的康复训练方法

脑梗患者的康复训练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糖尿病性脑梗塞;康复训练;护理干预

糖尿病(disbetes mellitus,DM)是由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1]。而脑梗塞是DM患者慢性并发症中较常见的。脑梗塞因其致残率高,不仅造成糖尿病性脑梗塞患者心里负担,更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治疗糖尿病性脑梗塞不仅坚持糖尿病饮食、药物治疗外,应行科学的康复训练。康复训练不仅要求医师较高的业务水平外,做好患者康复训练期间护理也同样重要。近年来,我院对30例糖尿病性脑梗塞患者行康复训练期间护理干预,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0例糖尿病性脑梗塞病例均来自我科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患者。所有病例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2]及脑梗塞诊断标准[3]。60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的方法,分为正常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0例。两组治疗钱性别、年龄、病程、Barthel指数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方法 两组康复训练期间均给予正常护理,干预组在正常护理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康复教育、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

1.2.1个性化康复教育 护士在接待患者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住院生活环境及康复训练环境;强调糖尿病饮食的作用及意义。经与患者或陪护人员沟通,了解病史、治疗及康复过程以及康复期望值,并评价患者基本的或躯体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sic or physical ADL,PADL),以及康复资源等,为患者制订个性化康复护理计划。通过对患者及陪护人员进行康复训练讲座,了解各项康复训练和护理目的、意义及其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及陪护人员主动参与意识。

1.2.2生活护理 注意调节病房及康复训练室的温度、湿度。指导患者及护理人员形成规律的作息时间。加强皮肤护理:对于注射胰岛素患者,局部皮肤进行严格消毒;加强对足部皮肤的清洗,以防糖尿病足的发生。防止在热疗过程中因感觉减退或丧失而烫伤。

1.2.3心理护理 因突然造成的偏瘫或语言功能的缺失,使糖尿病性脑梗塞患者失去生活的信心,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因此护士结合患者心理状况,常给予关爱与帮助,并向患者解释康复训练的必要性及有效性,使患者更好的配合医护工作。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康复训练前后PADL及护理满意度等情况。PADL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4] 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

2结果

2.1两组PADL比较 组内训练前后Ridit分析表明,康复训练对PADL改善均有显著效果(P

2.2护理满意度 两组护理满意度经Ridit分析表明差异显著(P

3讨论

DM患者是造成脑梗塞的独立因素,其血管征性改变为血管壁纤维化、基底膜局灶性粗糙增厚;血糖控制不佳时,血管病变基础上,红细胞聚集性增高、血脂异常、促进血小板粘附和聚集,致使血栓形成,诱发脑梗塞[5,6]。康复训练可使感受器接受的传入性冲动促进大脑皮层功能的可塑性发展,使丧失的功能重新恢复[7]。然而突然造成的肢体功能或语言功能的丧失,使糖尿病性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产生抑郁、甚至轻生等负面情绪。临床康复训练多以功能恢复治疗为主,容易忽视对患者心理的护理。本研究结果表明,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若康复训练期间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PADL,与正常康复训练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主编.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87.

[2]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Definition,diagnosis and C1assifycation of diabetes mel1itus.Report of a WHO conclusion[M].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99:18.

[3]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4]林蓓蕾,张振香,陈颖,等.社区脑卒中患者抑郁、ADL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3):7-9.

[5]张涛.糖尿病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诊治及预后探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4:107-108.

脑梗患者的康复训练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康复训练;急性脑梗死;临床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脑梗塞患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脑梗死患者造成的偏瘫给患者及家属、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怎样提高脑梗塞患者的康复质量,是临床心血管医生所面对的重要课题。根据患者所处疾病阶段的不同,应采取不同的康复训练方法,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急性期患者康复训练的目的是对异常原始反射活动进行抑制,使患者建立适宜的运动模式,其次是通过锻炼恢复患者的肌肉力量[1]。笔者依据多年的护理经验,谈谈康复训练的方法。

1 肢体活动训练

脑梗死患者发生偏瘫及的机率较大,加强患者的肢体活动训练,可有效预防患者发生偏瘫或者防止偏瘫的进一步加重[2]。对于已经发生偏瘫的患者,可通过在患肢上举位进行适当的运动以改善患肢的活动能力。手指握拳和松拳动作、抓木棒、拧毛巾等都是较易实施且运动量适宜的训练项目。同时进行一定量的被动活动训练项目,如:健肢带动患肢活动,在无痛的前提下,做前臂前后旋转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使健肢的关节保持灵活[3]。在进行上述活动训练时应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根据患者的身体状态分阶段进行。应尽量使患者坚持训练,切忌一曝十寒,应反复进行维持功能的各种训练要持之以恒,直到争取最大。

2 训练

急性脑梗死患者宜采用良姿位[4]。良姿位对于改善患者的静脉回流,防止或者减轻手部肿胀等具有良好的效果;良姿位能为患者后续的站立与步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如:翻身,起坐,坐平衡三级训练,髋、膝、肩、踝等关节抗痉挛训练以及双或单腿搭桥训练,然后坐立位转换到立位三级平衡训练,重点是重心向患侧移位的训练;当患侧负重良好后,进行迈步训练及基本步行训练和实用步行训练,纠正患肢膝关节不屈曲而使小腿外摆拖地动作:双上肢扶床边或周围固定物,双摆放与肩同宽,下肢膝关节屈曲做下蹲和起立练习,继而膝关节交替屈曲,髋关节交替斜上顶做脚尖不离地的踏步练习。

3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该项训练应在知晓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水平的前提下选择不同的训练方法。日常生活能力相对低下的患者可采用“替代护理”法,即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进行照料,如:给患者喂饭、协助患者漱口、帮助患者更衣、协助患者移动等,对于日常生活能力相对较好者,可采用自我护理的方式进行训练,即护理人员耐心地引导、鼓励、协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的各项活动,使患者主动参与日常生活训练当中来。脑卒中患者会有肢体功能障碍,不同程度影响到日常生活能力,采用自我护理,使他们达到部分或全部自理,以利于回归社会,适应新生活。

4 语言的康复训练

首先教会患者及家属运用数字(1-10)和简单的字重复训练[5]。采用口形法向患者示范口形,让其仔细观察每一个音的口形变化,纠正错误口形进行正确发音等训练。

5 吞咽功能训练

心理护理:脑梗死并吞咽障碍者往往合并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言语不清、表达力差等,易出现烦躁、情绪抑郁甚至拒食,因此分析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对预后尤为重要。增加患者治疗和康复训练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告知患者及家属引起吞咽障碍的原因及预防误吸的方法,并指导其选餐、进食等。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创造舒适安静的进食环境。早期康复训练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应针对性进行吞咽功能训练。训练方法:微笑或皱眉的面部运动,鼓腮后吐气、吹气球、吹蜡烛等;张口伸舌,舌体左右摆动,用舌尖舔舐上下唇;吸吮、咀嚼、左右点头动作。该训练循环反复,促进其功能的恢复;针刺治疗祖国医学针灸疗法可刺激舌咽神经、舌下神经、面神经等,增加神经递质释放,促进肌肉的灵活协调性[6]。穴位选取舌三针、地仓、颊车、下关、人迎、风池、天突等;进食护理,选择流食、半流食。先进糜烂食物,吞咽功能改善后改为碎状食物,最后改为普通食物。食物要密度均匀、无刺激、温度适宜;舒适安静的环境使患者易于专心进食;进食前应休息,坐位或半坐位,在患侧喂食。放在健侧舌后部或颊部。每次入口量3-4ml,等第一口完全咽下后再喂第二口。进食后保持坐立位30-60min。

6 心理干预

急性脑梗死患者四肢活动不便,对患者的身心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应关注患者的情绪状态,对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使患者正确面对自身疾病,确保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以轻松的心态面对治疗过程所遇到的困难,才能更好地坚持治疗和实施康复训练。

综上所述,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予以早期康复训练,能保持患者各关节的灵活性,改善患者患肢的活动能力,降低患者患肢进一步发展。但在过程中,持之以恒是康复训练效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甄君,罗世坚,赖家盈,等.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BDNF及S100B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6):470-471.

[2] 曹学兵,秦开蓉,孙圣刚,等.康复训练、溶栓和神经保护剂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2,24(12):723-725.

[3] 王淑敏.早期程序化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意义[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5):5253,5261.

[4] 宋成忠,崔爱庆,李义召,等.超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心身功能恢复的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3,7(7):1165.

脑梗患者的康复训练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脑梗塞;生活质量;护理干预;康复期

脑梗塞是因脑组织血供不足而造成的组织缺血、缺氧,最终导致患者脑组织局限性软化抑或是缺血性坏死。该疾病多发于老年群体。通常,脑梗塞患者经临床施救、治疗后多会并发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且多以肢体功能障碍居多,使一些患者失去正常的生活、工作能力,进而使其生活质量大幅下降。本文就脑梗塞患者康复期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资料均源于笔者单位2012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96例脑梗塞患者,其中:男性61例,女性35例;年龄49~76岁,平均年龄(65.3±3.9)岁。96例患者均符合脑梗塞诊断标准。

1.2方法

1.2.1疾病、康复知识的宣教 护理人员应在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之后,全面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并就相关疾病形成机制、危险因素以及康复知识等进行宣教。有助患者摒弃不良习惯,增强自我照顾的能力。

1.2.2心理护理 多数脑梗塞患者在患病之后,受行动不便等后遗症影响逐渐对自身康复、生活失去信心。因此,护理人员须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对其施以科学、有效的心理疏导、安慰,进一步稳定患者情绪;鼓励、帮助患者树立起治疗、康复的信心,使之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的康复期治疗与护理工作[1]。

1.2.3运动功能康复锻炼 康复初期时,护理人员需结合不同患者的实情病情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护理干预应尽量在患者生命征平稳,且患者病情不再加重的前提下加以实施。首先,协助患者进行先期的自主翻身训练,并指导、帮助在床上进行自我辅的、小幅度的肢体训练;加强对肌肉收缩的训练,以进一步促进其肢体肌力的恢复。对于可以站立的患者,可以让其双手支撑墙面,进行肘关节屈曲、伸展运动或在护理人员协助、指导下,进行低迈步训练、上下楼梯等多项训练。锻炼时间需视患者具体情况而定。另外,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则可进行被动运动训练:护理人员可以帮助患者在无痛情况下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从大关节到小关节依次训练。护理人员可指导、帮助患者进行握手做上举、健侧肢体缓慢带动患侧肢体训练等。

1.2.4语言等功能康复锻炼 护理人员可以结合一些单音节来进行患者发声训练,然后再逐渐让患者说出自己所看到的一些日常用品名称等;同时,可嘱患者亲属多与患者进行语言沟通,以刺激其语言功能。同时,护理人员还可结合播放视频、音频以及对患者进行抚触、气味刺激等方面的训练,来综合刺激患者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相关感觉,以进一步地有效强化中枢传入信号以及觉醒激励,进而提高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1.3观察指标 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对比分析患者在综合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2]。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文中相关数据予以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96例脑梗塞康复期患者在经综合护理干预之后,患者躯体、认知功能、整体健康状况等均得到明显改善,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明显(P

3 讨论

脑梗塞患者经临床施救、治疗后多会并发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且多以肢体功能障碍居多,使一些患者失去正常的生活、工作能力,进而使其生活质量大幅下降。大量研究表明,对脑梗塞患者及时开展科学、合理的康复,可对患者大脑功能恢复创造有利条件;不但有利于促进恢复、改善患者受损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致残率[3]。

笔者通过对96例脑梗塞康复期患者进行了综合护理干预研究,结果提示:脑梗塞康复期患者在经科学、合理的综合护理干预之后,其躯体、认知功能、整体健康状况等均得到明显改善,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明显(P

综上所述,科学、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塞患者康复期有着较为理想的恢复作用,全面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柴雪艳,姜稳妮,范丹.脑卒中急性期康复训练对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01):98-99.

脑梗患者的康复训练方法范文第4篇

【摘要】脑梗塞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脑血管疾病,有着高的致残率,诸多研究表明对脑梗塞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脑梗塞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本文从脑梗塞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基本理论、脑梗塞患者康复治疗的目的、康复目标、康复治疗介入时间的选择以及具体的康复护理等方面,对脑梗塞患者康复治疗的护理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脑梗塞;康复治疗;护理进展

脑梗塞是脑血管常见疾病,其发病率、死亡率是目前世界上危害人类的前三种疾病之一。其是脑组织因缺血、缺氧而出现坏死、软化进一步形成梗死的脑血管疾病[1]。虽然近几年来,医学水平的发展,该病的病死率明显下降,但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疾,主要包括神经、心理、言语等功能障碍、丧失生活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经济负担。大量研究表明,脑梗塞患者康复期时病情基本稳定,其体力、活动能力及智力方面均有一定的恢复,但是脑梗塞急性期过程的影响,患者一般均有相当的语言工作障碍及偏瘫等后遗症状,甚至生活无法自理。如何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能力、生活质量一直是专业人士所关注的课题。近年来关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研究较多,提示康复治疗能明显降低致残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回归社会[2]。脑梗塞患者康复期,有针对性的进行个性化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脑梗塞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基本理论、脑梗塞患者康复治疗的目的、康复目标、康复治疗介入时间的选择以及具体的康复护理等方面,对脑梗塞患者康复治疗的护理进展作一综述。

1 脑梗塞患者康复治疗的理论基础

脑梗塞患者康复治疗的理论依据为中枢神经系统在特定的条件下有可塑性和功能重组的能力。神经细胞是不可再生细胞,但是神经细胞的轴突可以通过侧支芽生,从而重新支配丧失神经支配的组织,恢复一定的神经功能。此外,康复治疗外界的不断有规律的刺激机体,重新建立了新的大脑皮层兴奋抑制通路,进行神经反射,同时不断的刺激,主动被动地增加了肌肉运动,有效防止肌肉挛缩。在此理论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适宜的康复治疗,使因生理的、解剖的受损功能表现在精神、心理、生理、社交等方面的功能障碍达到最佳状态[3]。

2 脑梗塞患者康复的目的

大量研究表明早期康复对脑梗塞患者预后良好,能促进其功能恢复。国外发达的国家,已经公认康复治疗对于脑梗塞患者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几年国内也有相关研究,诸如梁光霞等报道在脑梗塞患者康复介入越早,则其各方面功能恢复较佳,且整体疗效好。因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一定的代偿能力。早期康复治疗,肢体的长期运动刺激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充分发挥脑组织残余细胞功能,减少伤残程度,恢复患者正常生理功能,提高生存质量。目前康复治疗主张在起病后48小时内,病情稳定,无明显进展的情况下行康复治疗较佳。进行适当的康复治疗,利用医疗手段恢复一定残留的、生理解剖上的功能,使患者在身心、回归社会方面达到最佳的功能。

3 康复治疗时机评定

康复治疗的介入时机对于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非常关键。传统的观念指脑梗塞患者早期卧床制动,不适宜行康复治疗。但是越来越多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患者,应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当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病变稳定,发病数日即可开始康复训练,如此1-3个月即能达到疾病最大程度的恢复。而错过早期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机,超过3个月后会出现一些费用综合症、误用综合征等并发症影响恢复。大量研究表明脑患者梗塞早期康复与晚期康复对于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不同。因此在病情许可情况下,结合临床治疗,进行早期介入康复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4 康复护理措施

脑梗塞患者的护理措施包含三个阶段的护理,具体为急性发作期护理、住院急救期护理及出院康复防治护理。各阶段的护理重点不一,护理措施各异,护理人员应该掌握不同时期的护理方法,才能达到脑梗塞患者高效的康复护理。脑梗塞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言语功能在障碍、吞咽功能障碍以及心理障碍等,有针对性的进行康复护理能明显降低脑血管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4.1 认知功能障碍 通过认知功能训练,可以明显改善。具体分期训练指:早期通过听音乐、听谈话,来刺激患者躯体感觉,改善患者的觉醒能力和辨认能力;中期通过补缺填空、排列顺序、分类等训练记忆力、注意力以及思维能力;后期锻炼患者不同情景下独立适应能力,并生活中运用。

4.2 言语功能障碍 主要包括发音器官训练、语言训练,首先指导患者进行舌尖运动锻炼发音器官,其次从简单的字词短语学习,简单对答,重复多次训练,逐渐锻炼其言语功能。语言障碍的病人情绪多焦躁、痛苦。医护人员要多接触病人,了解病人痛苦,让病人保持心情舒畅,消除紧张心理。必须尽早地诱导和鼓励病人说话,从简到繁,如“鹅”、“啊”、“我”等,耐心纠正发音,反复练习坚持不懈,这利于促进语言功能改进和恢复。

4.3 吞咽功能障碍 主要包括吞咽时呼吸与吞咽运动的协调训练、吞咽器官的训练以及直接训练。呼吸训练,练习患者鼻吸气口呼气,深度呼气,并练习屏气,训练强度一天3次,一次持续5秒;发音器官训练,练习张口、闭唇、鼓腮、伸缩功能,锻炼口面部肌肉功能,刺激软腭、腭弓、咽后壁及舌后部等部位,训练器敏感度,诱发吞咽,刺激面颊和下颌,促进下颌关节闭合,锻炼咀嚼肌的收缩力;直接训练,有一定吞咽功能的患者,改变食物形态、进食,直接训练吞咽,每日多次进食。

4.4 肢体功能障碍

4.4.1 急性期 急性期患者症状明显,病情较不稳定,需卧床休息,应保持良肢位,预防患肢挛缩、变形,进行简单短时的关节被动运动,经常变换,做好一般护理,避免褥疮及颅内压增高等并发症的发生。

4.4.2 病情稳定时,给以患肢以感觉、运动功能锻炼,可以按摩、推拿,协助其翻身、行桥式运动,促使患者被动运动、主动运动结合,逐渐增加主动运动训练,根据病情进行适当的坐位、步行等训练。

4.4.3 日常生活中,鼓励患者使用患肢,通过健肢带动患肢,进行简单的活动,如洗脸、刷牙、更衣等,锻炼融于日常生活,很大程度上调动患者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4]。

4.5 心理障碍 脑梗塞患者常安静休息时发病,病情令人猝不及防,患者难以面对,心理压力较大。患者机体各方面功能出现异常,临床表现为言语认知障碍、瘫痪等,机体的病变带来心理的不良反应,给疾病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脑梗塞存在急性期、恢复期,经过急性期后较长的恢复期,患者多无足够耐心,不能正确的看待疾病进展恢复过程。脑梗塞患者面临机体以及社会生活的重大改变,难以适应多数存在一些不良心理,主要表现在抑郁和焦虑。对于病情的恐慌,对于预后的焦虑,因角色变化而抑郁。护理人员应宣传康复治疗对脑梗塞患者预后的关键作用,鼓励患者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治疗,增加其面对疾病的信心。此外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避免患者产生失望、悲观的情绪,时时刻刻调动患者的主动性,给予必要的安慰与帮助,培养患者锻炼的耐心,坚持康复治疗,提高生活能力。

4.6 饮食护理

脑梗塞患者应注意饮食的质量,饮食的合理搭配,达到充分营养补给。食物应该多样化,富含人体所需蛋白质、维生素、热量、微量元素等,主食谷类为主,多进食含钾高的食物可降低血压预防中风如香蕉、橘子、香橙等,多食富含镁的食物如粗粮、坚果,多食蔬菜富含纤维素食物,多食奶类瘦肉等优质蛋白质,低盐低糖清淡易消化饮食,并进行适当的运动。

5 小结

脑梗塞病死率世界排名前三位,75%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致残,甚至丧失生活自理劳动能力,极大影响人类生命健康。一直以来,大量研究关注如何减少脑梗塞的病死率、致残率。随着“脑的可塑性和大脑功能重组”理论的提出,实践的研究,主动性的全面康复观点防治脑梗塞逐渐被专业人士认可,主张病情稳定48小时内介入康复治疗。通过系统的护理干预,持续刺激神经系统,改善脑神经细胞功能,最大程度恢复肢体的残留运动功能,充分发挥潜在的机体功能,促进患者在言语、肢体、吞咽等各方面的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生产能力,早日回归社会。

综上所述,在临床治疗梗塞的基础上,早期进行康复治疗护理,针对各功能障碍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能够明显降低致残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促使患者身心恢复、早期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 郭亚平. 脑梗塞护理体会拾隅[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15):123.

[2] 张伟贞. 脑梗塞患者康复期的护理[J]. 中国保健营养,2012,(08):957.

[3] 杨美华. 脑梗塞患者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J]. 中外医学研究,2012,(31):97-98.

脑梗患者的康复训练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脑梗死;失语;康复护理

作者单位:457001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人类特有的语言功能,是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由于相互之间联系径路或皮质管辖语言功能的区域受到损害即可致使失语,失语常出现在脑梗死或出血病发后,目前认为引起运动性失语的主要病损部位是为分支、前中央供血的优势球额下回后部(Broca区),主要由大脑中动脉额顶升支,一旦发生出血、梗塞等即可发生失语[1]。失语患者失去其语言表达功能,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和不便。我们判断动态观察失语患者心理需求可以通过所表现的面部、眼神、手势、动作表情等综台分析,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现就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以来共收住脑梗死患者70例,最小年龄60岁,最大年龄85岁,其中语言障碍者有30例,20例男,10例女,均经CT或MRI确诊。

1.2护理方法

1.2.1心理护理脑梗死主要的后遗症之一和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失语症。脑梗死患者心理上认为自己是别人的“累赘”,自然会产生消沉、自卑、抑郁、焦虑等情绪的改变。护理人员要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解除其负性心理反应。因此护士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高度责任心出发,耐心地向患者说明康复的重要性及长期性,解释病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1.2.2急性期护理急性期是指发病3周内,此阶段患者症状不稳定,往往在家人不能理解其某种意图时,患者动怒或者拒绝理睬任何人,还会产生抑郁、焦虑甚至厌世情绪[2]。本期的护理目标是恢复患者与他人初步的直接言语交际能力,通过对患者语言障碍的调整和简单的言语交流技巧训练从而提高其语言的表达能力和理解。因此以和蔼诚恳的态度与之交谈,主动热情地关心他们,稳定患者情绪,建立良好融洽的医患关系是急性期护理的任务首先。护理人员还要使患者正确认识自己言语障碍的性质,教给他们简单有效的言语交流的方法,并且经常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咨询及心理指导,调动其配合治疗的信心和积极性。

1.2.3肌群运动护士要让患者多做清嗓子、咳嗽、叹气、吹气、鼓腮、举舌、卷舌、叩齿、缩唇等活动。多进行喉、咽、软腭、齿、舌、唇与领部肌群运动。

1.2.4发音训练由无意义的词到有意义的词短语句子,先练习能够发或易发的音,如:我我的我吃饭我配合医生治疗。教患者先做吹的动作然后发P音,发单音后训练发复音。

1.2.5康复护理运动性失语:护理人员要求患者不能用体语,只能用语言表达,运动性失语患者特点为理解较好、口语表达困难、说话少、发音不清。要经常与患者讲话,先从如数字1,2,常用字“好”、“要”、“行”等不完全运动性失语患者保留下的语言、自动化言词开始训练,然后再一字一句地进行如停顿、重音、语调等语言节奏和清晰度的训练。为提高患者训练的信心,当患者能数数字,能用单词就给予鼓励。感觉性失语:患者听觉正常,但不能听懂别人的语言。护理人员要反复进行对此类患者语言理解和听觉理解训练,在患者经常看的基础上,指导患者阅读并抄写纸上的文字,进行语句训练,进行数字从大到小的排列,使患者通过耳或眼接受训练,达到快速恢复语言功能的目的;

1.2.6定时检查我科查房制度制定良好,这对患者起着监督和督促训练的作用。我们医护人员对患者鼓励说简单句子,护理人员每天定时查房,向患者问好,肯定所取得的成绩,并对其进步给予表扬。

1.2.7慢性期在言语障碍的症状改善程度稳定之后即属于慢性期[3]。使患者能重返社会和工作岗位是本期的护理目标。此期患者进行言语康复训练多仍需要以家庭训练的形式继续。在出院前要求患者每天看电视可以学舌练习,读书读报,刺激患者说话需利用所有的互动方式,增加患者的兴趣可用购买彩色图片书报等。使家属充分了解言语训练的步骤,并能解释关于每一个练习的目的和性能,对其进行训练的指导。出院后1~2个月门诊复查,护士需了解患者的言语康复情况并指导家属训练。

2结果

康复护理进行通过对30例失语患者,有29例语言功能患者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8周后只能说简单词甚至失语患者1例。5~8周语言基本恢复,言语呈断续的电报式言语患者4例,于3~4周能准确清楚流利表达言语,语言恢复患者25例。

3讨论

最近研究证明,感觉刺激的性质和类型与神经元的生长和机能的发展是有关系的,所以,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尽早进行语言的听说练习的确能够加速代偿活动,而有助于脑损害后高级中枢机能的恢复。到目前为止,失语的治疗尚没有特效药,在积极药物治疗脑梗死的基础上进行康复的训练是唯一的办法。失语患者难以和医护人员配合,难以表达自己的需求,这就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和治疗的质量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同时语言训练的发音肌肉的运动也防止了舌及回、喉部肌肉的萎缩,对已有肌肉萎缩的患者也有明显的康复治疗作用,通过对脑梗死致语言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让我们体会到而康复的训练则能增加脑梗死后语言功能恢复的速度和程度。若要护理好失语患者首先要对患者的心理变化细心观察才能敏锐地洞察,各个方面藏得信息,这样,有利于与患者的沟通[4]。

同时,语言康复训练成功的保障和基础是良好的心理准备。运动性失语患者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但能理解别人的语言,常因此而情绪抑郁,容易动怒,烦躁。因此,训练时帮助患者建立和巩固语言康复的信心和决心非常重要。如及时找出患者能够发的语音并以此为突破口逐渐扩大患者的发音词汇量等,训练开始时先安排患者练习一些便于发音、口形表现明显的普通语言使患者易于模仿练习。有趣的训练内容、适宜的训练难度、舒适的训练环境也是防止患者产生厌恶情绪、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方法[5]。

总之,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训练对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保持并激发患者强烈的训练动机在语言康复训练中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杨莘.神经疾病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5.

[2]于红梅.脑卒中患者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天津护理,2011,15(6):357358.

[3]李丹.内科护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

相关期刊更多

工业控制计算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健康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杭州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