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农问题及对策建议

三农问题及对策建议

三农问题及对策建议

三农问题及对策建议范文第1篇

一、调研时间安排

从20__年12月20日-20__年12月30日,各调研组利用10天左右的时间进行实地调研,12月30日左右进行调研成果交流研讨。

二、分组及调研范围、方式、重点和课题

分成农村牧区、城镇社区、工商业、社会事业4个调研组,按调研调范围确定调研方式、重点和课题。

农村牧区调研组:

组 长:* (县委书记)

副组长:* (县委常委、统战部长、政府副县长)

* (县委常委、党办主任、机关党工委书记)

*(人大副主任)

*(政协副主席)

成 员:*(水务局局长)

*(县委办副主任)

*(农牧业局局长)

*(林业局局长)

*(扶贫办主任)

*(围转办主任)

*(草监局局长)

*(统计局局长)

(一)调研范围。农区不低于200户,牧区不低于450户。

(二)调研方式。采取入户走访、个别访谈、实地查看、发放问卷、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进行。参加苏木镇座谈会人员为:党政班子成员、本苏木镇两委、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及部分典型农牧户(协会会员、合作社成员、联户经营户、农牧业大户、中小户)、苏木镇二级单位领导,原则上不少于40人;参加嘎查村座谈会人员为:“两委”班子成员、本嘎查村居住的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嘎查村民小组组长、嘎查村民代表、部分典型农牧户、贫困户代表及部分已转移就业创业人员,原则上不少于20人。

(三)调研重点。

1、全县农牧民收入状况,特别是贫困人口数量、分布、结构和贫困程度及致贫原因;制约农牧民增收的主要因素,进一步推进扶贫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实施涉农涉牧项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建议;解决农牧民政策性收入差异的建议。

2、农牧业结构调整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推动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的对策建议;如何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加大投入、提升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防灾避灾农牧业;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如何建立健全农牧业抗风险保障机制。

3、农村牧区人口转移工作基本情况,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在引导服务、转移培训、政策保障等方面的建议。

4、清理非牧人员占用草场、征占地补偿、落实草畜平衡制度等情况;土地草牧场流转后管护和利用方式等方面做法经验、政策措施及问题建议。

5、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和家族、宗派势力对农村牧区健康有序发展的不利影响。

(四)调研课题。

1、农村牧区人口转移的现状及对策;

2、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及合作组织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养牛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发展特色种养业的前景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农牧业科技服务机构设置和职能发挥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6、农村牧区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7、农牧民增收方面的存在问题各研究分析;

8、农牧民家庭贷款和债务现状分析和应对的措施;

9、公路沿线和两个建制镇周边重点发展奶牛业的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10、建设人工草地和高产饲料基地的有利因素和如何发展可靠的饲草料基地的建议;

11、农区落实草畜平衡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12、如何开拓流通渠道,完善市场体系建设,解决农畜产品“卖难”问题;

13、农牧民集体和非正常上访的防范和化解;

14、加快发展节水避灾性设施种植业的必要性和如何发展的建议;

15、提高农牧业产业化水平的思路和建议,特别是如何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

16、林权制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思路对策;

17、实施公益林补偿机制方面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18、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金融机构发挥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建议;

19、北部沙区、中部丘陵、南部农区结构调整方面的群众意向及发展中的困难及解决对策;

20、公路沿线和两个建制镇周边重点发挥奶牛业存在的困难和解决的办法。

城镇社区调研组:

组 长:*(人大主任)

副组长:*(县委副书记)

*(县委常委、人武部部长)

*(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人大副主任)

*(政府副县长)

*(政府副县长)

*(政协副主席)

成 员:*(人大办公室主任)

*(政府办副主任、法制办主任)

*(交通局局长)

(一)调研范围。明安图镇塔山社区、南山社区、奈曼山社区、北山社区、察汉淖社区、陶林社区及新区社区的所有城镇居民。

(二)调研方式。调研实施抽样调查的方式,通过入户走访、个别谈话、实地查看、发放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按照人群构成开展调研。

召开5个座谈会:一是关于城镇居民收支及居住情况的综合情况座谈会,人员30人左右,人员由苏木镇负责人,三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离退休代表,社区负责人代表及两新组织代表及其他需要参加人员构成;二是关于各社区建设座谈会(3个,每两个社区合开一个座谈会),人员30人左右,人员由“两委”班子成员,本社区党员代表、三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三是关于城镇居民困难群体方面的座谈会,人员20左右,由下岗失业人员代表、低保对象代表、灵活就业人员及就业、社保、民政等部门相关人员参加。

(三)调研重点。

1、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后续工作及其效果,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和典型经验做法;

2、城镇居民的收支、居住情况;城镇居民低收入群体的居住状况;城镇居民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工作方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情况;城镇居民消费情况;城镇居民就业创业情况;城镇居民对社会治安的看法、意见和建议;城镇居民低保动态管理情况及建议意见。

3、社区“六级联动、互助共建”情况;党员活动阵地建设情况;社区“两委”班子建设情况;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情况。

(四)调研课题。

1、明安图镇旧区拆迁改造中群众意愿、开发企业要求及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方面及对策有哪些;

2、如何做好明安图镇各社区“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

3、如何加强明安图镇各社区班子建设;

4、当前我县城镇居民收入方式有本文来源:文秘站 哪些?其中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建议采取哪些措施增加居民收入;

5、如何改善城镇居民低收入群体的生产生活状况;

6、社区“六级联动、互助共建”情况及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7、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情况;

8、当前我县城镇居民支出比例最大的是哪项支出;

9、当前我县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如何?消费结构是否优化?消费水平是否提高?居民是否有短期和长期消费计划;

10、当前我县城镇居民对现有住房是否满意(包括结构、面积、地理位置等);

11、我县城镇居民如何看待当前的就业现状,对就业的岗位是否满意?对工资待遇是否满意?对今后的就业工作开展有哪些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建议和意见?是否满意政府当前采取的创业扶持政策?对今后的创业工作开展是否有合理建议意见;

12、我县城镇居民对当前我县实施的社保、医疗等社会保障工作是否满意?对今后社保工作开展有哪些合理建议意见;

13、城镇居民弱势群体对我县当前的扶贫方式、扶贫范围、扶贫对象等方面工作是否满意,有哪些意见建议;

14、我县城镇居民对其他方面还有哪些意见建议。

工商业调研组:

组 长:*(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

副组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

*(人大副主任)

*(政协副主席)

成 员:*(政府办主任)

*(发改局局长)

*(财政局局长)

*(国土局局长)

*(城建局局长)

*(经济局局长)

*(旅游局局长)

*(工业园区办主任)

(一)调研范围。全县企业、个体工商户 户。

(二)调研方式。采取座谈会、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其中限上企业要全部召开座谈会。

(三)调研重点。

1、现有工商企业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下一步发展的思路和措施;明年重点推进的煤、油、铅锌、萤石、水泥、 石材项目,如期达到20__年既定目标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应采取的措施和办法,具体实施方案;

2、着实推进物流业发展,应重点抓的环节,以及具体方案;

3、促进农牧业产业化,在引入、投资、税收等方面如何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

4、目前全县软、硬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的突出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调研课题。

1、肉类加工企业发展壮大的途径;

2、完善园区建设,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和服务能力;

2、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如何摆脱资金制约问题;

3、如何保障煤炭开采项目的顺利实施;

4、石油勘探开发的认识;

5、如何推进×××日处理20__吨铅锌选厂项目如期开工和投产达效;

6、萤石精粉采选、氢氟酸加工项目推进的措施和办法

7、如何搭建银企合作平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8、绒毛加工业现状和发展前景;

9、促成水泥项目落地的措施和办法;

10、×××酒厂现状及问题;

11、塑料制品生产加工企业存在的问题。

13、如何创新招商机制

14、全民创业、扩大投资群体的思路

社会事业调研组:

组 长:*(政协主席)

副组长:*(县委常委、纪检委书记)

*(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人大副主任)

*(政协副主席)

*(政府副县长)

*(政府副县长)

成 员:*(政协办主任)

*(民政局局长)

*(计生局局长)

*(教育局局长)

*(卫生局局长)

*(社保局局长)

*(就业局局长)

(一)调研范围。全县教育、卫生、广播电视、社保、就业、民政、计生及涉及民生等方面工作的部门、干部职工及全县广大群众。

(二)调研方式。调研以灵活多样的方式,通过入户走访、个别谈话、实地查看、发放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按照部门职能、针对对象及服务人群开展调研。

教育方面:

卫生方面:

社保方面:

计生方面:调研对象是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已婚至49周岁之间的妇女);1个座谈会人员30人左右,人员由计生主管部门人员、社区计生工作人员、流动人口代表、社会群团组织负责人、企业建筑施工队负责人、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单位代表(公安、共商、民政、卫生、城建、人事等单位)等构成。

就业方面(3个座谈会):一是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岗位征集和安置工作座谈会,人员20人左右,参加人员为县内各企业负责人、经济局、就业局有关人员;二是如何进一步强化培训和农牧民转移就业工作座谈会,分苏木镇召开座谈会,座谈人员30人左右,参加人员为农牧民代表、嘎查村领导座谈会;三是如何进一步推进创业培训和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座谈会,人员30人左右,参加人员为县内个体工商户代表,就业局、工商局个体协会等相关人员。

民政方面:1个座谈会人员30人左右,参加人员由苏木镇有关人员,城镇低收入居民、农牧民代表,嘎查村社区干部,民政、扶贫、统计、经管站、监察等部门有关人员组成;

(三)调研重点。

1、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后续工作及其效果,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和典型经验做法;

2、加强我县教育教学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路;就业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就业的培训模式情况;我县优抚对象及退伍军人安置就业工作情况;广大农牧民、城镇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状况;关于加强转移农牧民及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建议;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苏木镇文化站建设、农村牧区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城乡低保动态管理长效机制方面;

(四)调研课题。

1、提高我县教育教学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建议?

2、目前就业培训工作情况及存在的难点?

3、目前就业培训模式是否使参加培训人员转得出、稳得住?

4、当前我县优抚对象及退伍军人安置就业工作情况及存在的困难?

5、广大农牧民、城镇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状况及如何进一步提高参保率?

6、农牧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7、农牧民对养老保险的认可度及有何期望?

8、如何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控制流动人口非政策生育?

9、是否满意县委政府当前采取的创业扶持政策?对今后县委政府的创业扶持政策有何建议?

10、我县当前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及今后如何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面?

11、对社会保障体系涉及群体有哪些意见建议?

12、我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意见?

13、关于我县城乡低收入家庭的确定、家庭经济收入的核算方法及意见和建议?

14、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状况,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15、乌兰牧骑机制改革后所取得的主要成效及下一步扩大队伍的建议?

16、如何进一步加强就业岗位征集和安置工作?

17、如何使农牧民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18、进一步加强全县 、维稳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三、具体要求

(一)各调研组要合理安排时间、路线,条件允许情况下,要尽可能多地走访调研地区和调研对象。车辆由调研组自行安排。

(二)调研组在调研时要讲究方式方法,要根据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和实际情况,因人而宜,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开展工作;要细心体察民情民意,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要本着“不给基层增加负担”的原则开展工作,轻车简从,深入到最困难的农牧户、居民家中调查摸底,确保调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农问题及对策建议范文第2篇

省政府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办公室成员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市(州)、县(市)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分管财政工作的领导;与省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口的部门和单位主管局长(主任),处(科)长在分会场参加会议。

省农委副主任于文波到会并作重要讲话,他说:全省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检查工作会议,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会议、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以及纠风工作会议精神的重大举措,也是落实全国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检查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重要工作部署会议。此次清查范围之广、涉及资金之多、调动部门力量之强,前所未有。各级农业部门一定要按照《吉林省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和检查工作实施方案》以及这次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不打折、不缩水,坚决落实各项工作部署。

省农委是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重要部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历来重视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工作,始终把推动政策落实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一是注重制度建设,坚持用制度管钱、按制度用钱;二是坚持政策执行公开,建立并推行公示制度、报告制度、检查验收制度及巡视制度,进一步提高工作透明度;三是加大资金整合力度,重点对主产区、种养大县、种养大户倾斜;四是加快资金落实进度,坚持提前预拨重大强农惠农政策资金;五是强化执行监管,及时发现、严肃处理执行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并采取措施切实整改。通过这些举措,进一步提高了各级农业部门对管好用好强农惠农政策资金的认识,增强了资金使用管理的规范性,提升了强农惠农政策效应和资金使用效益。但在检查中也发现,个别单位、个别项目还存在政策宣传解释不够,管理粗放、制度执行不力、监控不严、补贴资金兑付不及时、违规违纪使用支农资金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通过专项清查要坚决纠正。

各级农业部门要按照此次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专项清查工作的部署,切实做好以下工作:

1.迅速行动,认真开展专项清查各项工作

这次会议以后,省农委将专门成立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制定工作方案,细化措施,抓紧实施。一是抓好本系统的专项清查,对省农委管理的2007~2009年所有支农项目资金开展清查;二是根据分片负责的原则,对白城市、洮南市、镇赉县的清查工作进行督导和重点检查;三是积极配合其他成员部门开展清查工作。各地农业部门也要在各级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抓紧开展工作。

2.明确任务,扎实做好自查自纠工作

这次清查的任务有两个方面,一是清理,二是检查。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梳理本部门管理的政策资金项目,摸清底数。发现问题,要立即整改,争取把问题解决在自查自纠阶段,切实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3.扩大宣传,使强农惠农政策深入民心

做好政策宣传,既能调动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又能促进农民监督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各级农业部门位于“三农”工作的第一线,直接面对农民,要充分利用这次清查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国家发展农业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措施,让农民了解政策、熟悉政策,使中央的强农惠农政策更加深入民心。

4.加强沟通,强化与其他部门的协作配合

政策落实需要各部门配合支持。各级农业部门要服从各级领导小组的分工安排,积极配合其他部门开展清查工作。同时,也要利用此次清查工作,主动向有关部门、各级政府汇报工作,交流信息,沟通情况,提出建议,争取支持。

三农问题及对策建议范文第3篇

今天的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可以说酝酿已久。召开这次会议有三个背景:一是全市上下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11月6日省委工作会议精神。这次会议等到今天开,很大程度上是等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工作会议召开,从而能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的精神,结合我们平湖实际,更加扎实有效地做好工作。所以,我们一边准备,一边等。二是今年又正好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我们平湖的“三农”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GDP从*年的1亿元增加到20*年的12.82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年的211元增加到20*年的10082元,农村面貌更是日新月异,这主要是得益于我们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坚持不懈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过去的发展,得益于农村的大改革、大发展;今后的改革发展,同样要从农村开始。三是全市的农村新社区建设正处于一个关键阶段。去年,我们在20*年试点基础上全面铺开这项工作,到现在已有一年多时间,有必要对农村新社区建设情况作一些深入分析。所以,这次会议,是一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工作会议精神的会议,是一次以农村新社区建设为抓手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会议,是一次系统回顾一年多的实践,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坚定信心,并进一步查找问题、把握关键,落实措施、务实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工作的会议。为了开好这次会议,讲究会议效果,提高会议质量,有关市领导和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刚才我们又特地组织现场参观,三个单位作了交流发言,相信大家看了、听了、思考了以后,一定会有不少启发。

去年8月24日召开的全市新农村建设推进会,提出了明确一个指导思想(就是要按照中央“二十字”方针,结合我们平湖的实际,积极稳妥、规范有序、扎实有效地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体现两个关键词(一是体现一个“新”字,二是体现“社区”)、把握三个环节(一是规划环节,二是操作环节,三是政策环节)、突出四个重点(调动多个积极性、典型引路、加强监管和服务)的农村新社区建设目标要求。一年多来,大家围绕这些目标要求在推进,有成绩,有不足,也有需要破解的矛盾和问题。对此,川弟副市长已经作了系统回顾、深入分析,并就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我都赞同,希望大家按照要求抓好落实。这里,我围绕“肯定成绩、坚定信心,查找问题、把握关键,落实措施、务实推进”的问题,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要肯定成绩、坚定信心

全市农村新社区建设总体上是有效的,也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绩,112个完成村庄规划编制的村中已有109个村启动建设了151个农民集聚点,累计进新社区建房农户达到3356户,其中至少有五、六个村到年底有望建成50户以上的规模型新社区,向中心城区、新市镇、集镇型中心社区集聚的工作也在探索和实践,“两分两换”试点工作也已经展开,但要看到,农村新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政策性强、工程量大、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情况千差万别,又关系每家每户、每个家庭、每个农民的切身利益。所以,我们特别要强调坚定信心,从而使大家持之以恒认真对待、认真抓。我们认为,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

(一)符合中央精神。新农村建设是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牛鼻子,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怎么样子抓住这个牛鼻子、抓住这个总抓手?农村新社区是一个好的载体。因为新农村建设说到底是在做“三个集中”的文章,即投资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集中、人口向社区集中,通过“三个集中”推进农民市民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以及公共服务均等化,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三个集中”中最关键的是人口向社区集中,这个集中牵动着其他两个集中,农村新社区建设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社区”问题,而是涉及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农村生态环境、土地节约集约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是完完全全的“三农”问题。这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历史、辩证、客观、系统地回顾总结了3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既看成绩,又看问题和挑战,分析部署非常具有针对性、有效性,为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尤其是会议《决定》提出的“一个长久不变”、“两个转变”、“两个最严格的制度”、“一个允许”、“三个不得”、“三个大幅度”等一系列具体要求,不但给广大农民群众吃了一颗定心丸,而且也给我们抓“三农”工作的同志吃了一颗定心丸,表明我们已经在实践的各项“三农”工作尤其是农村新社区建设和土地流转非常符合中央精神。

(二)符合平湖实际。具体分析起来,尤其符合三个方面实际:

一是平湖的阶段性特征。我们平湖区域规模小、人口密度高、城乡发展相对均衡,经济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这样的发展阶段所具有的特征,与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三个进入”的判断完全符合。所以,我们有条件、也是时候通过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等途径来加快城乡一体化了。

二是农民的居住状况与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之间存在矛盾。平湖有9万多户农村居民,分布在2343个自然村落。这种居住状况,既不利于我们对农村的社会管理,又不利于我们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城市文明、乡村文明、基础配套等都难以惠及广大农民群众,影响了农民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和质量的提高。

三是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低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矛盾。一方面,全市的可用建设用地空间已几近枯竭。另一方面,农村用地节约集约程度很低。目前农村居民居住占用建设用地总面积7.6万亩、户均0.84亩。我们现在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平均每户占地面积0.5亩甚至可以更低,这样每户可以腾出0.34亩以上的用地空间,9万多户能节约3万亩左右的用地空间甚至更多。这是事关平湖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关键问题。

二、要查找问题、把握关键

针对目前农村新社区建设碰到的问题,这里就几个需要把握的关键事项作一强调:

(一)针对规划环节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把好规划关。规划是龙头,是管方向、管大局、管战略的一项工作,涉及选址是否合理、规模是否适度、功能是否配套、方向是否对头、执行是否到位,真是涉及农村农业农民、生产生活生态、基础基层基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关键。可以说,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最大的节约、最大的效益。这个关不把,就是我们失职;不把好,就是我们不称职。我们在实践中感到,规划上的问题还是不同程度存在的,尤其是:

1、有的村规划点太多、太散。点多了、散了,农村新社区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就又不高了,而且配套工程就多、资金需求量就大,市里和镇(街道)、村三级的财力就都难以承受。即使以后发展了,财力增加了,也不能这样到处去配套。

2、有的点规划的规模太小。一个村有时要规划2-3个点。一个村最多就几百户人家,一、二千人,如果规划2-3个点,每个点就可能不足千人。人口少,人气就不会旺、商气自然就不会旺,同时配套就做不到位,尤其一些体现城市文明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施就运用不到农村新社区建设中去,建设的档次、品位就不会高,这样的农村新社区就变成了农户的简单叠加,根本就体现不出我们去年讲过的“新”和“社区”这两个关键词,甚至就可能出现“穿新鞋、走老路”。

因此,我们要把规划完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突出规划的超前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性、综合性和战略性作用。对农村新社区规划开展“回头看”的工作,刚才川弟副市长已经提出明确要求,希望有关部门和各镇、街道、村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自然发展规律、“三农”发展规律,尊重历史、尊重实践、尊重乡土文化,把规划进一步完善起来、优化起来,使规划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实践的检验、农民群众的检验。

把好规划关,除了规划的制订完善,还应该包括规划的执行和执行过程的监督管理,这些方面请大家同样要把握好。我们花了这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搞规划,不能使规划成为一种摆设,一定要充分发挥好规划的作用。

(二)针对政策环节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把好执行关。农村新社区建设开展以来,我们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意见,包括这次会议出台的《关于完善农村新社区规划加强建设管理的意见》、《平湖市农村新社区建房管理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在内,总共有过14个政策意见,分两类:一是资金支持类的,二是建房管理类的。政策环节存在问题,主要是建房管理类的问题,因为在实践中仍然存在超面积的、一户两宅的、“两违”的等现象。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政策执行过程中没有把好关,执行政策不统一、不严肃,这个事情一定要重视起来、纠正过来。一级组织、一个干部,能否让老百姓信任,能否真正取信于民,能否干事、干大事、干好事、干成事?关键的关键说到底,就是看“三条”:一是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二是干部自己要正气,也只有自己正气,才能公开、公平、公正;三是敢抓敢管、敢作敢为,为了绝大多数群众的利益,为了维护政策的严肃性、统一性、连续性,敢于批评人、敢于得罪人。这三条,在农村新社区建设上最主要的体现,就是把好政策执行关,操作上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纪律上做到严明、严肃、严格。不能因为无为而导致无序,不能因为怕承担责任而导致不敢作为、无人作为、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

(三)针对操作环节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把好责任关。操作过程中,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希望大家引起重视,进一步落实好责任。

一是有的镇、村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好象这项工作一定要等上面都谋划好了、创造好条件了再去干,这样也太简单了。农村新社区建设是一项新生事物,没有现存的经验可循,惟有一边探索、一边实践。现在我们碰到了一些问题,将来在推进过程中还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为这是一项纵向看时间跨度很长、横向看涉及面又很广的工作。市、镇(街道)、村都有各自的责任,市里要做好市里的工作,镇里要做好镇里的工作,村里要做好村里的工作。当然,希望向上面争取一些政策、资金方面的支持,也无可厚非,但不能完全抱一种“等、靠、要”的思想和态度,有些事情应该由镇(街道)、村来做,由镇(街道)、村来把关的,就不能往上推。

二是有的部门配合不积极、不主动。部门之间的配合总体是好的,但有的部门认识不到位、步调不一致,还是仅仅把农村新社区建设看成是农口部门的事,好象与己无关,碰到问题就采取“推”的方式。希望今天会议以后,大家都能够齐心协力,既各司其职,又协同配合,共同把这项工作做好。现在,大家都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有没有把会议精神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实践上,是否积极参与、支持农村新社区建设就是一种检验,各个部门在这项重点工作中都有各自应有的责任。

三、要落实措施、务实推进

这次会议之前,市委、市政府专门对农村新社区建设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这项工作能不能真正做到“不走调”,达到“积极稳妥、规范有序、扎实有效”的要求,关键要把这些措施落到实处、务实推进,不跟风,不作秀,不劳民伤财,不图形式,不做表面文章。

首先,组织、领导上要进一步加强。要按照“政府推动、部门合作、镇村实施”的要求,健全和完善组织领导体系。市里最近对相关组织领导机构作了调整完善,整合成立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七个专项组。同时建立了农村新社区建设办公室,办公室有集中办公的,也有相对集中办公的,集中办公人员的抽调单位一定要支持他们的工作,使他们集中精力来做这件大事情,相对集中办公的也要认真负责做好工作;办公室对农村新社区建设要加强指导、严格把关、落实政策、强化督查。各专项组要坚持开展一年一检查、一分析。各相关部门,既要各司其职,又要通力协作,共同做好工作。各镇、街道和村,要切实承担起责任,积极主动做好工作。村级组织一定要发挥好作用,要把这项工作作为村级组织换届之后抓的第一件大事、为老百姓办的一件重要实事、好事来对待,真正开好头、起好步,在规划、设计、安排和政策把关等方面用心、认真地去思考、去实践、去抓,真正抓出成效、抓出水平。能否把这件大事、实事、好事办成,要作为对我们村级组织、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高不高、战斗力强不强、能力强不强、原则性强不强的一种重要检验。

第二,政策、资金上要进一步用好。我刚才讲了,农村新社区建设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有一类是扶持政策,市财政投入了大量资金,有关金融机构也给予了很大支持,这些对农村新社区建设都是有力推动。希望各镇、街道和村结合实际,用足、用好、用活这些政策、资金方面的扶持措施,花有限的资金把农村新社区建设这件大事办好。同时,对有关政策资金的安排、兑现有关部门要按照要求落实好,市里下拨的信贷资金按照要求三年后再分期回收,对农村新社区建设方面的资金各级都要加强管理。

第三,思路、模式上要进一步完善。要全面认识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准确把握客观规律,根据实践的发展,既要把点上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提炼为指导面上工作的方法,又要认真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并有效转化为我市的具体实践,对农村新社区建设的思路、模式进行完善。

最后,再强调一下结合问题。农村新社区建设,也不能就新社区而新社区,必须与当前有关工作结合起来:

一要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相结合。既要在农村新社区建设的全过程中体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又要把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新农村建设、农村改革发展的各个方面,尤其是要进一步全面、系统、具体、深入地排查梳理我市“三农”工作当中老百姓反映强烈的与科学发展观不相符合、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符合、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自然规律、“三农”发展规律不相符合的观念理念、想法做法、政策措施,有的加以纠正,有的加以完善。

二要与“两分两换”试点工作相结合。“两分两换”,就是宅基地和承包地分开、搬迁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分开,以宅基地置换城镇房产、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这是嘉兴市作为全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提出的。我们一方面要按照要求抓好试点工作,另一方面要把“两分两换”这种好的理念、思路、做法运用到我们的农村新社区建设等工作中去。

三农问题及对策建议范文第4篇

一、村级民主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策宣传不力,村民缺少获取信息的途径

目前对涉及到农民自身利益的政策、文件在农村基层宣传贯彻的面不广不深,普遍存在着不具体、不清楚、不透明的现象,农民对政策的了解较大程度上局限于电视、报纸、广播或上访之中,尤其是对区一级出台的政策,还不能很好地通过村级组织深入宣传到户,村民知之甚少。由于群众对政策的不了解,加之有些村干部对政策一知半解,使有关政策得不到很好的贯彻落实。从近年来的涉农中我们就可看出,这是引起村民不满的因素之一。比如在落实某一项具体政策过程中,有些基层干部往往没能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分析村民的所思所想、心理情绪以及带倾向性的社会动态等,或多或少凭个人经验和主观臆断实施或宣传解释上级政策。以至于上级政策精神道不明说不清,村民不理解不支持。平时村里又怕开会,尽量少聚众开会宣传政策,很多的政策内容到村就短路了。而客观来说,村民们不太可能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政策,所以使村民在获取的信息量客观上成为弱势。

(二)制度僵化,难以保障民意的通达

在日常生活中,村民常常会遇到一些国家法律、政策没有涉及、没有具体规定的事情,需要村里通过建章立制来解决。制度建设本来是一个确保村级民主建设的重要措施,可村里制度虽多,但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制度建设中存在两个缺陷:一是缺乏针对性。有些村在有关制度制定中,是按有关部门提供的样板不加区别直接套用,而不是根据本村实际或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制定制度,以及保证执行制度的相关措施。使制度建设呈现自上而下、做样子的现象。二是缺乏群众性。目前所制定的村民自治章程与村规民约,多数是由村两委会参照有关样本设定的,未经全体村民上上下下反复酝酿,没有吸纳群众好的建议,并在全体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缺少本村个性特点。正因为所制定的村民自治章程与村规民约缺少村民的参与,缺乏群众基础,所以它在贯彻实施中就得不到村民的认同,执行不力,约束力极差,难以成为村民在基层社会生活领域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村内重大事务处置的依据。

(三)现实形式单一,民主管理效果不够理想

村民自治涉及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四大内容,在履行四大职能中由于重形式、轻管理,重程序、轻效果,方法方式比较传统单一,操作也倾向于机械式、程式化。就村务公开工作来说,目前各村公开的内容、格式、时间、要求,虽都按照区统一布置的表式进行了公布,但村务公开内容也要根据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及时丰富和拓展。就当前来看,在公开的内容上还缺少三个方面:一是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政策文件;二是涉及农民利益的重大问题以及群众关心的事项;三是经村民(社员)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应该说这三方面的内容是村民极为关注、关心的事。因此我们认为在村务公开工作中,各村还不能根据本村实际、自身特点,积极主动地将本村的重大事项、需要村民了解知晓的事项进行及时公开,以保障村民群众的知情权。

(四)民主管理存在偏虚,村民自治整体水平不高

村民自治,是我们党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创举。从我区农村民主建设四个方面的发展进程来分析,其民主选举制度的水平相对高一点,农民群众选举当家人的基本权利得到了保障与实现,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这三个民主建设元素在基层社会实践中还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主要有三点:一是在民主决策前,对需要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会前未能很好地向村民或村民代表进行公告,广泛征求意见,多数村民代表到会场前还不清楚讨论的内容,会后也没有及时公布表决结果。这样的决策在村民中造成了不透明的倾向,群众对此不满。二是民主管理中的制度虽多,但制约力度不大,有的制度没有认真贯彻执行,如预决算制度。应该说该制度是村级民主管理的最基本制度,可绝大多数村在年末年初都没有编制预算计划提交社员(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在执行制度中,对制度的落实还缺乏一套有效的手段来保障贯彻,使有些制度形同虚设。三是村民群众对民主监督中的监督内容、监督途径、监督手段了解甚少,难以监督。就监督内容来说,村级具体事务中的哪类事项需要群众监督,哪类事项可以不进行监督,对需要监督的事项又是哪些,没有明确地告知村民群众。其监督途径、监督手段也没有明明白白地告诉群众,这让村民如何来监督。

二、主要原因

分析上述问题所造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传统的思维和做法禁锢着基层各个群体。多年来,农民习惯于服从集体安排,听从于干部摆布,已形成一种定势。然而,瞬时间,民主浪潮浩浩荡荡地推向农村,农民面前。农民感到新奇以外之外,也不知道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在农村民主建设参与过程中畏首畏尾。

(二)农村干部“三怕”思想阻碍了民主进程的推进。农村民主建设步伐加快,干部当中有三怕:一怕手中权力丧失。什么事前都由村民或村民代表讨论作主,干部说了算的历史将走到末日;二怕干部威信丧失。干部说了算的年代过去了,干部不如以前威风了,办事说话凭干部身份已不再管用了;三怕作茧自缚。越放开越民主,就意味越束缚干部的手脚。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影响民主建设进程,对民主建设问题象挤牙膏一样,上级压力重一点,挤一点出来,压根儿就不太情愿。

(三)农村各群体的整体素质、民主素养与扩大民主、推进民主进程的差距。就干部来说,有些干部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领导方式还带有计划经济的痕迹还很深,不善于用民主的方法、协商的方法开展村务管理工作。就党员来说,绝大部分党员是好的,但也有少数党员,党员不像党员,混同于一般老百姓,起不到先锋模范作用。就村民代表来说,在参与决策重大村务事项时,还不能真正地全面地反映和代表各类利益群体的利益,存在着利己性和排他性。就村民来说,相互之间还不善于进行理性的合作,有些对“四民主”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缺乏参与的主动性;有些对涉及个人利益的事,紧盯不放,对不涉及个人利益的事,漠不关心;有些随大流、从众心理比较重;有些只要民主、不要法制,曲解了民主的真正内涵。

(四)相关法律体系与农村民主管理实际问题的结合有待于不断探索。比如,村民委员会与村经济合作社、村党支部之间的关系问题及

各自职责权限的界定;有许多实际问题有待我们在贯彻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经济合作社组织条例等工作实践中加以探索与研究,在实践中创造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使村级各组织相互相存,相合相融。 三、加强农村民主管理的几点建议

推进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建设,关键是要找准 “权力公授,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村务公决,健全民主决策机制;群众公信,健全民主管理机制;结果公开,健全民主监督机制”的切入点,走出一条以坚持党的领导,把充分发扬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有机结合起来,把组织的要求与农村的实际、群众的意愿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村务管理走上了更趋制度化、规范化和民主化的路子。为此,在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明确界定村务管理的主体、内容和权限。经全体村民的公议公决授权,界定好村务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与公共事务等具体内容,制定好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确定村党支部的应有地位及从中扮演的角色,村民代表会议决定哪些重大村务,村级班子会议研究决定哪些重要村务,明晰村班子主要成员的各自岗位职责以及权力设限范围,切实解决好村务管理由谁说了算的问题。

二是科学制定和切实运用村级民主决策机制。首先,凡是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村级各项事业发展等重大事务,在决策之前,要配套设立“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小组”制。在每一次涉及到村级重大事务决策时,由村民代表会议推选出若干个村民以脱产或半脱产的方式组成“村民代表调查小组”,具体职责分为两大块:负责决策前的调研摸底,政策制订和质询会时接待群众;负责收集村情民意,负责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在群众中的解释和宣传。其次,要规范民主决策行为。一要明确民主决策的范围,把一切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务提交村民代表议决,这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已比较明确;二要落实民主决策的形式,应定期或应村民的提议,根据需要及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使民主决策成为一种经常性的工作;三要进行民主决策的程序规范,包括会前、会中、会后怎么进行,都要有规范的程序内容手续。第三,要树立村民代表会议民主决策的权威,使村民代表不仅有发言权、建议权、而且有修改权、否决权,当村民代表会议的表决与村级组织发生矛盾或分歧时,只要村民代表会议做得对,就按村民代表会议的意见办,并对违反决议的人员追究责任,使村民代表真正体现代表群众的作用。真正做到事情让村民知晓、意见让代表收集、决策让村民参与、责任让干群共担。

三是完善畅通民意反映渠道,巩固对话机制。要进一步完善村干部、村民代表与村民约谈、恳谈机制,对村民普遍关注的村务热点、难点问题,由村党组织定期召集部分村民进行沟通,通报村务情况,征求意见或建议。重要的是要由接待的党员、村民代表提出初步解决意见后,报村两委会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村两委会在每次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后必须向村民代表通报村民反映的意见、建议的处理情况,以公正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保护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这样就能使每一个村民都有充分表述自身利益的机会,既给基层政府、农村基层组织制订政策提供了借鉴,又使村民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可以有效地化解政策出台后可能出现的巨大的心理落差而导致的过激行为。

四是落实违规责任追究机制。村两委会成员在当选之前分别向全体党员、村民作出书面任期承诺。采取每年年初制定村级实施事项提议制度,即组织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及部分户主提议,再由村干部在对实施事项提议内容逐条梳理、归纳、反馈的基础上,确定具体承诺方案,最后由村党组织代表班子整体向群众进行公开承诺,并在年度内组织实施,接受村民监督。同时要探索实行村干部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制。对思想不正、行为不规、闹不团结、不履行职责等够不上党纪处分和组织处理的,给予诫勉。要积极实施风险责任金制度,按村干部报酬总额的10%提取为责任风险金,对违反议事程序作出的决策或个人侵权行为造成损失的,在风险金中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当该干部退岗后经审核无问题的,全额返还责任风险金(含一定的利息)。对村民未能履行村规民约与村民自治章程的,也要按条款规定作出相应的处理。

五是定期开展村务工作管理检查。对每个时段的村务工作,由街道(镇)牵头,村监督小组组织村民代表、党员代表等通过听取村委会情况汇报、实地检查、走访等形式对本阶段村务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对违反的干部、党员、村民应按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进行相应处理,将检查情况和处理结果及时如实公开,向村民通报公布。如发现村委会执行决议有偏差、失误的,及时向党支部和村民代表会议汇报,提出相应的的监督意见和建议,形成“纠错机制”,引导村民党员干部养成自觉执行村规民约和村务各项管理制定的良好习惯。

三农问题及对策建议范文第5篇

一、忻府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实施现状

忻府区是忻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同时也是忻州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区辖20个乡镇,共有394个行政村,总人口53万,其中农业人口33.8万,无煤、无矿,是典型的农业大区。2010年被确定为山西省31个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县之一。

忻府区从2010年开始至2013年共实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程761项,建成小型水利、人畜饮水工程508个,初步解决了旱涝保收、山区吃水难的问题,建成村内道路硬化项目41个,桥涵9个、村内环卫设施49个、村容美化亮化44个、村内新能源设施14个、村级公共活动场所26个,其他公益设施70个,使全区农村34万农民直接受益。忻府区的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工作尽管起步晚,但是行动快,效果明显,将全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和乡村民主政治建设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些项目村使得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从最初浇地难、吃水难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后,现在忻府区80%的项目村,正在整治农村脏、乱、差的村容村貌问题,努力改善农村环境,争取建成更多美丽乡村。如2013年董村利用一事一议资金整治了镇中心一条街的下水横流、卫生差的问题。西楼村2013年把全村的下水、自来水全部改造。太延村利用泉水,在村内建成一个让村民休闲、娱乐、观景的养鱼池和灌溉蓄水池,规模还很大。近几年农村出现了公共厕所、垃圾池、文化活动场所、马路两旁绿树成阴,村内村外整洁、卫生的好现象。表1是其2010年―2013年项目资金来源统计。

从资金来源表可看出“一事一议”项目资金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中央、省、市、县通过一事一议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拨入的财政奖补资金;村民自筹资金与以劳折资资金;社会捐助及其他资金;村积累资金。

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社会效应

(1)有利于构建民主议事新机制。一事一议构建了“政府资助、农民参与、社会支持”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新机制,填补了村级公益事业供给缺位的空白。村民积极参与,有的出力,有的出钱,有的村干部还自掏腰包,垫钱做事,使得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促进了农村民主政治的建设,村民自己的事大家议、大家定、大家建、大家管,使村民逐步养成参与民主议事的习惯。

(2)拉动了农村投资和消费。2010年到2013年四年忻府区农村村民共投资1.1亿(财政奖补资金3319万)用于建设一事一议公益事业,消耗水泥、钢材、砂石料、石灰、沥青、砖大约6千万元,有效的扩大了农村内需,较好的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促进忻府区的经济发展,同时,实现了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开辟了农民增收的新渠道,提升了农村消费水平。

(3)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搭建了政府服务三农的新平台。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从政府集资收钱不办事到增加投入主动为民干事,政府服务农村的职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为下一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了条件,开辟了新道路,搭建了新平台,从源头上堵住了“三乱”行为发生,创新了财政服务模式,拉近了政府与农民的距离。

三、忻府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案例分析

(一)关城村人畜饮水一事一议工程

豆罗镇关城村位于忻府区南17.5公里处,全村共有耕地面积4000亩,共772户,现有居民2200余人,劳动力1200人,年人均收入4580元。该村坡高路陡,水源短缺,只有六十年代的两眼深井,勉强供村民生活用水。该村南北高低差距大,导致1000余人无生活用水,村民面临因缺水而无法生存的危机。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无任何经济收入,水利设备落后,资金十分困难。针对此问题讨论后村集体自筹资金12.6万元,筹劳折资11.6万元,财政奖补6万元,共投资30.2万元,新建蓄水池一座解决村民饮用水问题。蓄水池建成后,彻底解决了该村近1000余人无生活饮水的问题,使该村各行各业发展有了新突破,村民们从整天无水缺水的困境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上。

(二)樊野村电力设施一事一议工程

忻府区长征街办事处樊野村位于忻州城东,是典型的城中村。常住人口1.2万余人,其中农户2597户,人口6461人,全村耕地面积3350亩,年人均收入6156元。近年来,随着政府在农村各项惠农政策的不断深入,村民对种植农产品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村内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陈旧老化,给村民的增产收入带来了影响,故村民强烈要求加强水电设施的投入。一事一议惠民工程总投资51.33万元,其中财政奖补16万元,筹资酬劳35.33万元。该工程的建设彻底解决了该村多年来的两大难点、焦点问题。一是彻底解决了因电力不足,三眼深井只能交替浇地的问题,有力的保障了500余亩菜地依时按季浇水,每亩可增收800―1000元;二是改造进城照明线路两段1000余米,安装路灯203盏,为进城务工的农民指明了致富路、平安路。

(三)前播明村文化产业公益项目一事一议工程

忻府区播明镇前播明村位于忻州市城北10公里处,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全村共有农业人口2095人,743户,耕地面积3423亩,年人均收入6000元。该村还是播明镇政府所在地。党的第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为了更好的贯彻这一精神,繁荣农村文化生活,故修建了文化广场,硬化面积2400平方米。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共投入60.27万元,其中村积累30万元、村民筹劳折资8.45万元、整合资金17.32万元、财政奖补4.5万元。项目建成后,每天有村民在广场上跳舞、锻炼,在繁荣农村文化的同时,拉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公共服务设施缺乏及解决对策。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普遍落后,需求矛盾突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依然简陋,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还处于初期,大部分地方农村生活垃圾还是乱扔乱放,70%的村庄没有公共卫生厕所,50%的村不同程度存在饮水不安全的问题,农村卫生室,幼儿园,洗澡堂等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匮乏。因此建议,在今后的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中,应多考虑一些关乎村民民生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2)项目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及解决对策。项目建设缺乏统一规划不利于长远发展,许多乡村由于需求迫切,眼界和境界有限,缺乏统一规划,缺乏详细的工程规划,盲目求大求快,造成后续资金不足,形成了半拉子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也低,这些极易造成农民对政府公共工程的不信任,使农民筹资筹劳的积极性降低,不利于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工作的长远发展,所以建议各行政村应及时召开村民大会,集思广益,提出一个长远规划,每年按这个长远规划不断努力,一点一点的向着宏伟大计奋斗。

(3)项目融资难及解决对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核心就是让村民自觉自愿筹资酬劳、政府支持、村民共同参与,但是忻府区村民筹资酬劳逐年减少,尤其是筹资更少,从前面的项目资金来源表可以看出,2013年忻府区农民只筹到29万资金,这种现象不仅影响建设公益事业的步伐,而且也影响农村干群关系,说明部分村干部没有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宣传到位,未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因此建议,干部群众都要加强学习有关政策,并加大对一事一议政策的宣传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