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盈利模式和风险

盈利模式和风险

盈利模式和风险

盈利模式和风险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财产保险;盈利模式;可持续盈利

一、我国财产保险行业现状分析

财产保险是保险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财产保险业取得了显著发展,保费收入快速增长,财产保险密度和深度明显提高。据中国保监会的数据显示:2014年财产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7544.4亿元,同比增长16.4%,2015年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8423.26亿元,同比增长11.64%,2016年1-8月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6030.48亿元,同比增长8.73%。从长期来看,财产保险行业仍会保持高速的增长。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我国财产保险业基数相对较小,未来的市场空间非常广阔;二是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规范,产权制度日益明晰,这为我国财产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环境;三是个人资产的持续增长为财产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购买力保障。然而在当前,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由于诸多原因,正面临经营利润空间变窄的不利处境。因此,加强对其盈利模式的分析探讨显得尤为必要。

二、我国财产保险业可持续盈利所面临的困境

(一)承保业务盈利水平低

首先,保费充足率普遍不高。激烈的市场竞争,致使财险公司间进行价格战,随意打折销售,使保险精算出的产品定价失去了原有的盈利能力。其次,高“返还”加大了公司成本。由于市场恶性竞争,财险公司出于规模扩张的压力,在业务拓展过程当中将手续费等费用“返还”作为承保业务的交易筹码,最终加大了公司的成本。再者,保险营销手段单一,从目前财险市场来看,简单粗犷的营销模式对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盈利模式的发展形成了瓶颈。最后,对于赔付风险掌控不严,内部存在成本黑洞,也阻碍了我国财险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投资活动收益率不高

财险公司投资活动的方式有很多,包括投资证券、房地产、固定资产租赁、参资入股获得收益等等方式,但由于资金规模有限,所以财险公司投资活动相对较为谨慎。也正因投资项目风险相对较小,投资收益率普遍不高,故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盈利水平的提升。

(三)行业基础设施不健全严重地制约着可持续盈利能力

行业基础设施状况不仅影响保险公司对价值链的关键环节的控制力,也影响整个市场运行成本。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行业信息平台建设相对滞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欺诈现象致使交易成本高,削弱了整体盈利能力。其次,后援运营的专业化分工不发达导致经营主体尤其中小保险公司运行成本过高。最后,市场退出和淘汰机制缺失,导致过度竞争,助推了整个行业经营成本的加大。

三、我国财产保险业可持续盈利的影响因素

影响财产保险公司可持续盈利的主要因素,可从专业技术层面、自然环境层面、社会经济层面加于分析。1.专业技术层面第一,可持续盈利取决于正确的增长策略。只有增长可持续,且与自身资源保障、风险控制能力相适应,才可长期盈利。不顾质量、成本的盲目增长会带来巨大潜亏风险,损害可持续盈利能力。2015年产险业务赔款4194.17亿元,同比增长10.72%,赔付成本还是相对居高不下,财产险业内的“一年发家、二年发财、三年亏损”“三年怪圈”现象就是最好例证,可见在增长的决策上应慎重。第二,可持续盈利须具有一定的成本控制能力。其他企业是先确定成本,后通过出售产品或服务实现收入。而产险公司与其正好相反,保险业是先实现收入,后确定经营成本。因此在收入既定前提下,产险公司实现承保盈利的关键因素是成本控制能力。成本控制能力越强,公司承保盈利能力就越高。例如,平安产险坚持内涵式、精细化的发展道路,在为客户提升优质服务的同时,不断优化内部管理制度,提升风险识别能力,改善经营品质,有效降低经营成本。2016年前三季度,平安产险实现净利润105.07亿,综合成本率94.9%,在风险筛选和成本控制有保证的前提下,实现了规模和品质的均衡发展。第三,可持续盈利还要具有较高的现金流管理能力和投资管理能力。要想可持续经营,提高投资盈利,就必须保持现金流稳定。在投资收益率既定前提下,可投资现金流越多,投资收益就越高。为此,必须强化应收保费管理,强化资金管理,加快资金收付效率,这样才能提升盈利能力。此外,产险公司投资不同于寿险投资,在资金期限相对短,现金流稳定性相对差的基础上,要获取好的投资收益,关键在于强大的投资管理能力。投资管理能力是决定投资收益率高低的核心因素,同样的投资环境和可投资的现金规模,投资管理能力高,投资盈利能力就强。2.自然环境层面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国家,如2010年五省罕见的旱灾、玉树地震,2008年百年难遇的雪灾、汶川特大地震,这些灾害一旦发生,造成损失是巨大、惨重的。2008年,受巨灾影响,财产险赔付上升较快,全年赔付支出1418.3亿元,同比增长39%。可见,巨灾风险对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稳定性的影响最大。突如其来,造成巨额的损失,这会造成财产保险公司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取不足,使保险公司出现亏损,有时是巨额亏损。而财产保险的原理是基于大数法则,即通过大量数据样本可以精算出来的一个概率。因此,考虑保险公司的盈亏,有时要从稳定经营的角度对准备金进行调整,这样才能有备无患,达到可持续盈利。3.经济社会层面可持续盈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保险业经济补偿、资金融通、社会管理的功能越来越强。随着现代保险业的发展,保险公司被放到了一个全方位的金融平台上。例如,保险业的竞争和巨灾的增加,使得保险的承保利润越来越薄,投资收益成了保险公司盈利的主要支柱。但投资收益,是由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决定的。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投资的空间就大,投资的机会就多,保险公司投资盈利的可能性就大,投资回报就高。同时,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社会财富和个人财富的增加又创造了新的保险需求,促进保险业的发展,增加保险业的收入。例如,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下,截至2015年底,保险业总资产达到12.4万亿元,同比增长21.7%,全行业净资产1.6万亿元,同比增长21.4,净利润2823.6亿元,同比增长38%,可见可持续盈利离不开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四、我国财保公司盈利模式的政策建议

(一)找准公司定位,形成核心竞争力,实现公司可持续盈利对任何一家企业而言,公司可持续盈利能力均来源于从企业价值链中提取的公司核心竞争力,找准公司发展定位就成为确保形成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首要条件。产险公司定位不同,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就不同,持续盈利能力的优势所在也就不同。具体而言,大型产险公司未来将向集团化、综合化发展,中小型公司要么通过兼并收购整合做大,要么走专业化经营道路,所以只有明确清晰的市场定位,为公司寻找自身竞争力优势,才能实现公司可持续盈利。(二)规划盈利性业务的发展路径,做好盈利性业务发展的制度安排公司要设计好盈利性业务的销售模式,建设好盈利性业务的销售渠道,组建好盈利性业务的销售团队。公司政策要体现对盈利性业务的培育,体现对盈利性业务的扶持,体现对盈利性业务的激励。(三)强化现金流管理,建立成本管控的长效机制“生存发展,开源节流”是企业经营的八字方针,开源是增加业务来源,扩大业务规模,提高人均产能,降低成本费用率。节流是合理降低费用开支的绝对额。两者是成本管控的两个方面。财险市场的激烈竞争、财险费率的市场化、财险行业的高税率已经极度压缩了承保业务的利润空间。要建立财险公司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就有必要合理降低成本。所以有效的现金流管理有助于增大公司的盈利空间。(四)重视、加强保险资金的运用,有效利用自有资金,合理进行投资活动随着财产保险业务的发展,我国财产保险的可运用保险资金也随之逐年加大。利用自有资金进行投资活动,不管是从资金使用效率还是从提高和改进盈利模式的角度,都是保险公司必须从事的。但投资活动的风险需要谨慎对待,切不可盲从。投资应坚持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三者的有效结合,用稳定持续的收益来对自身主营业务的盈利形成有效的补充。可见加强自有资金的高效运用,无论对社会还是对自身都是十分有益的。(五)加强行业平台设施建设,完善市场进退机制,改善公司盈利的外部环境好的行业环境有助于公司可持续盈利能力的培养,稳定有序的行业大环境有助于先进的经营理念的形成和高超的经营管理水平的发挥。我国财险市场数十年来野蛮经营和粗放管理已使市场交易成本高不可攀。而财险市场的容量是有限的,在此前提下,建立通畅的市场进退机制是维持市场合理竞争秩序的必要条件,只有这样才能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整体行业盈利能力。(六)挖掘自身潜力,加大产品开发力度,不断扩大保险服务领域加大个性化产品和个性化服务的研发有效地将客户群体细化,将个人客户、企业客户的诉求进行重新的审视,开发出差异化的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特别针对大型跨国公司、高精新产业的企业,因地制宜的设计出个性化的产品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进而提高盈利水平,是国内保险公司应该深入研究的课题。(七)加强风险管理,不断完善风险控制体系保险公司卖出的是保单,经营的是风险,实行精细管理,加强风险控制,稳健经营,是争取好的经济效益的必然要求。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是财险公司可持续盈利的基石。因此,需认真开展全面业务内控管理,加强再保险工作,重视开展防灾防损措施,加强承保业务的风险动态管理,不断优化险种结构,从而完善风险控制体系。

五、结论和建议

盈利模式和风险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保险数学; GerberShiu函数; 积分―微分方程; 分红; 流动储备金

中图分类号O211.6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d the compound Poisson risk model with liquid reserves, credit interest and debit interest in the presence of a threshold dividend strategy. By the total law of probability and Taylor's expansion, we first obtained the integrodifferential equations with boundary conditions satisfying the GerberShiu function and presented the closed form expressions for the GerberShiu function. Secondly, we derived the integrodifferential equations with boundary conditions satisfying the expected discounted present value of all dividends until absolute ruin by employing Volterra equations.

Key wordsinsurance mathematics; Gerber-Shiu function; integro-differential equation; dividend; liquid reserves

1 引言

近年来, 常利率风险模型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 也得到了很多有意义的成果,例如Kalashnikov & Konstantinides(2000)[1], Cai & Dcikson(2002)[2], Gao & Liu(2010)[3]和Li & Lu(2013) [4].具有常利率的经典风险模型中, 保险公司在t时刻的盈余U(t)满足

dU(t)=cdt+rU(t)dt-dS(t),t≥0, (1.1)

其中c是保费率, r是投资利率, {N(t),t≥0}是索赔计数过程, {Xi,i=1,2,…}是索赔额, 且

St=∑Nti=1Xi.

在模型(1.1)中, 当盈余大于0时, 保险公司将这些盈余全部投资到金融市场且能够获得投资利润, 当盈余小于0时, 我们称之破产. 事实上, 即使保险公司将其所有正的盈余全部进行无风险投资(或存入银行), 在一些银行储蓄业务中, 必须存入的资金超过一定的量才能获得利息, 不一定如式(1.1)描述的只要盈余大于0就存在投资利润. 另一方面, 保险公司不一定将所有大于0的盈余进行投资, 其可能保留一部分大于0的盈余作为流动储备金.Embrechts&Schmidli(1994)[5]提出了一种具有流动储备金的风险模型, 假设当保险公司的盈余达到一定的水平Δ>0时, 才可以进行投资且超过这个值Δ的盈余部分才能获得投资利率r. 当盈余小于Δ时,此时的盈余作为流动储备金, 且不获得投资利率. Cai et al (2009) [6]在模型(1.1)的基础上增加了阈值分红策略和流动储备金, 进一步假设如果盈余够大超过一个值b(≥Δ),那么超出b的那部分盈余将作为红利以一个常值红利率α(0≤α≤c+r(b-Δ))分给持保者, 且超出b的那部分盈余不会赚得投资利率, 研究了GerberShiu函数和破产时刻的累积分红折现期望等量. 其它阈值分红策略的研究可参见Lin&Pavlova(2006)[7], Zhang et al(2010) [8]和温玉珍&尹传存[9].

然而, 现实中, 当保险公司盈余小于0或出现财政赤字时, 保险公司可以以一定的贷款利率贷款以继续维持其经营, 同时保险公司需要从保费中支取一部分资金偿还贷款. 因此只要贷款利率合理, 负的盈余可能转为正的盈余, 但是, 当负的盈余小于一定的值时, 就不可能再转为正的盈余, 此刻绝对破产发生. 绝对破产概率是一个重要的风险尺度, 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 例如Cai(2007) [10] , Cai et al (2009) [11] 和Yu[12] .受此启发, 在Cai et al (2009) [6]的基础上增加投资利率, 建立存在门限分红策略时具有流动储备金、投资利率和贷款利率的复合泊松风险模型, 研究其Gerber―Shiu函数和到绝对破产时刻为止的累积分红现值期望. 记D(t)为[0, t]内的所有累积分红, 分红后t时刻的盈余为Ub(t)=U(t)-D(t)且 Ub(0)=u. 于是, 盈余过程Ub(t)具有如下的形式

dUb(t)=c1dt+r(b-Δ)dt-dS(t),Ub(t)≥b,c2dt+r(Ub(t)-Δ)dt-dS(t),Δ≤Ub(t)

(1.2)

其中c2>0为保费率, Δ(≥0)是流动储备金水平, b为分红水平, 投资利率为r. 当盈余Ub(t)小于Δ时, 资产将被作为流动储备金, 且不获得投资利润. 当盈余Ub(t)大于Δ时, 超过Δ的资产获得投资利润. 如果当盈余Ub(t)达到一个更高水平b(≥Δ)时, 超过水平b的那部分盈余则作为红利以常数率α(0≤α≤c2+r(b-Δ))连续分红给保单持有者, 且其不再获得投资利润, 此时的保费率可以看作为c1=c2-α>0. 如果盈余Ub(t)介于Δ与b之间, 此时没有分红, 但超过Δ的那部分盈余获得投资利润.然而, 当盈余Ub(t)小于0时, 允许保险公司以贷款利率δ(δ≥r>0)向银行贷款以维持经营, 同时保险公司需要从保费中支取一部分资金偿还贷款, 当盈余达到或低于-c2/δ时, 保险公司的盈余不可能由负转正,此时其已无能力偿还贷款, 绝对破产发生.

假设N(t),t≥0为服从参数为λ的Poisson过程, Xi,i=1,2,…是独立同分布的非负随机变量序列, 分布函数为P(x),密度函数为p(x),且N(t),t≥0和Xi,i=1,2,…相互独立.为保证保险公司运行上的安全, 假定安全负载条件为c2>λEXi且c2-α+r(b-Δ)>λEXi.

4结论

在阈值分红策略下研究了具有流动储备金、投资利率和贷款利率的复合泊松风险过程的GerberShiu函数和分红问题. 利用全概率公式和泰勒展式, 得到了GerberShiu函数和绝对破产时刻的累积分红现值期望满足的积分―微分方程及边界条件, 并借助Volterra方程, 给出了GerberShiu函数的解析表达式. 进一步,当索赔额变量服从确定确定分布时,例如指数分布, 可以推导出绝对破产时刻的累积分红现值期的精确表达式. 考虑到市场经济的波动和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可以研究带扰动项的风险模型的相关问题,将红利策略推广为线性红利策略,使得模型更贴近实际运作,研究GerberShiu函数和分红问题,这对于决策者进行风险过程的稳定性分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Kalashnikov V, Konstantinides, D. Ruin under interest force and subexponential claims: a simple treatment[J]. Insurance: 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 2000 (27): 145-149

[2]Cai J, Dcikson D C M. On the expected discounted penalty function at ruin of a surplus process with interest[J]. Insurance: 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 2002 (3): 389-404.

[3]Gao S , Liu Z M. The perturbed compound Poisson risk model with constant interest and a threshold dividend strategy[J].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2010 (233): 2181-2188.

[4]Li S, Lu Y. On the generalized GerberCShiu function for surplus processes with interest[J].Insurance: 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 2013, 52(1): 127-134.

[5]Embrechts, P, Schmidli H. Ruin estimation for a general insurance risk model[J]. Advances in Applied Probability, 1994 (26): 404C422.

[6]Cai J , Feng R , Willmot G. Analysis of the compound Poisson surplus model with liquid reserves, interest and dividends[J]. Astin Bulletin, 2009, 39(1): 225-247.

[7]Lin X, Pavlova K P. The compound Poisson risk model with a threshold dividend strategy[J]. Insurance: Mathematics and Economics, 2006 (38): 57-80.

[8]Zhang Z, Yang H, Li S. The perturbed compound Poisson risk model with twosided jumps.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2010(233): 1773-1784.

[9]温玉珍, 尹传存.一类混合分红策略下的广义Erlang(n)风险模型[J].中国科学: 数学, 2014, 44(10): 1111-1122.

[10]Cai, J. On the time value of absolute ruin with debit interest[J]. Advances in Applied Probability, 2007, 39 (2): 343-359.

盈利模式和风险范文第3篇

【关键词】套期保值;基差风险;风险内控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概念和特点

《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对衍生金融工具定义如下:

“衍生工具是满足所有下述三个特征的本准则范围内的金融工具或其他合约:

1.由于特定利率、金融工具价格、商品价格、外汇汇率、价格或利率指数、信用等级或信用指数,或其他变量(有时被称作‘标的’)的变动而发生价值变动;

2.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与对市场条件变动具有类似反应的其他类型合约相比,所要求的初始净投资较少;

3.在未来某日进行结算。”

作为一种新型的风险管理手段,与传统的风险管理方式相比,衍生金融工具在风险管理上具有成本优势、形式更为灵活等特点。

除了以上三点之外,衍生金融工具还具有杠杆性、衍生性、高度的风险性、未来性、契约性、组合性及融资性等特点。

二、持有衍生金融工具的目的是为了套期保值

持有衍生金融工具的目的是为了套期保值,通过对冲,对资产和负债实现保护,以防范标的物价格变动对财务状况的影响并投机获利,这就是套期保值。

从套期保值理论上讲,在正常的基差条件下,套期保值是由一个市场(如期货市场)的盈利或亏损来抵销另外一个市场(如现货市场)的亏损或盈利,从而锁定商品的采购或销售价格,转移价格波动风险,实现降低经营风险的目的。

套期保值的本质是一种资产组合,该资产组合的损益由进行套期资产组合的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的差额来决定,即由基差来决定。基差的定义为:

基差=进行套期保值资产的现货价格(P)-所使用合约的期货价格(F)

对于空头套期保值来说,其资产组合由现货市场的多头资产与期货市场的空头资产构成,该套期保值的损益由基差变化决定,当基差扩大时盈利,当基差缩小时亏损;而多头套期保值由现货市场的空头(预期未来购买)与期货市场的多头资产组成,当基差缩小时盈利,当基差扩大时亏损。因此,套期保值并不能消除所有风险,而是把价格风险转换为基差风险。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基差波动性较小,相对比较稳定,因而基差风险比价格风险更易于管理。这也是套期保值者利用期货市场来进行价格风险管理的原因所在。

随着国内外商品价格的大幅波动,我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国内和国外的期货、期权互换等衍生金融工具来进行商品价格风险管理,套期保值已成为许多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某粮油公司(以下称A公司)的套期保值组合为:在国内现货市场上持有大量的现货豆油以供销售,同时在美国芝加哥现货商品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CBOT)期货市场上卖出并持有了相应数量的豆油期货合约。这是一个典型的空头套期保值。

假设现货豆油和期货豆油是同等数量并且以同种货币计量的(即排除了汇率的影响),该组合的盈利模式为:当国内的现货市场豆油价格高于成本时,A公司出售豆油现货,实现国内现货盈利。同时,如果CBOT豆油期货价格上涨,A公司出售豆油期货,在CBOT上出现亏损,如果亏损小于国内盈利时,综合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的情况看,A公司是盈利的;如果CBOT豆油期货价格下跌,A公司出售豆油期货,在CBOT上实现盈利,A公司整体上实现盈利。

该组合的亏损模式为:当国内的现货市场豆油价格低于成本时,A公司出售豆油现货,国内现货亏损。同时,如果CBOT豆油期货价格上涨,A公司出售豆油期货,在CBOT上出现亏损,A公司整体上亏损;如果CBOT豆油期货价格下跌,A公司出售豆油期货,在CBOT上实现盈利,如果盈利小于国内亏损时,综合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看,A公司整体上仍然亏损。

无论是盈利模式还是亏损模式,都可以通过基差来说明,即当基差扩大时盈利,当基差缩小时亏损。

三、套期保值的内部控制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套期保值存在基差风险。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基差相对稳定且波动幅度较小,期货市场的盈亏与现货市场的盈亏基本保持平衡,从而使套期保值的净损益较小,实现了套期保值转移价格风险的目的。但在某些特殊市场情况下,基差会出现异常变化,不利的变化会导致套期保值者出现亏损。因此,要对基差进行风险管理,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选择有利的套期保值时机与确定合适的套期保值比例

有利的时机是指基差必须处在正常合理的范围内,这样才能降低套期保值的风险;套期保值比例是指套期保值数量占现货持有数量的比例,在基差风险偏高时,就降低套期保值比例。在基差风险高时选择较高的套期保值比例无疑会造成亏损。这就要求从内部控制上对套期保值的决策、执行和监督进行分离。

(二)建立合理的基差风险评估和监控制度

1.企业必须知道面临的风险是什么及风险的大小;2.确保所有可能的结果都已经预测到。国外的调查研究表明,为管理套期保值的基差风险,企业普遍使用压力测试法和风险价值法来量化套期保值的风险,尤其关注有可能导致巨额亏损的小概率事件。内部控制建设更应着重于对基差的日常关注和研究,建立对企业主要商品价格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交易数据模型,统计出价格的相关性,确定基差的波动区间,这样就可以揭示套期保值的有效性。

(三)建立严格的止损计划以规避异常基差变化的小概率事件风险

套期保值的最大风险就是基差出现异常变化,一旦出现基差不利的异常变化,最佳策略就是立即平仓止损,以避免更大的亏损。这就要求从内部控制上建立监控体系,通过历史模型,确定正常的基差幅度区间。一旦基差突破历史模型区间,表明市场出现异常,就应该及时止损,或者通过内部控制确定最大的可接受的亏损额,一旦达到亏损额,就及时止损。

(四)从组织结构上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

董事会和经理层、交易执行部、风险管理部及监督部门等明确责任,分工协作,制定有效的政策,实行逐日盯市场制度、建立严明的人事制度以及建立能发挥作用的市场风险管理机制等等。

(五)建立风险准备金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准备金=最大损失额×综合风险系数。这就要求企业要有历史统计数据,建立科学的经验模型,最大损失额可通过各种统计模型计算得出,比如回归模型、VaR(风险价值,ValueatRisk)模型等,采用矩阵法评估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最后得出准确的综合风险系数。

(六)加强国际监管和国际合作

衍生金融工具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发展,国际间商品价格的波动也为套期保值者提供了更大的获利空间。因此,加强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国际间监管与合作,成为国际金融界和各国金融当局的共识。

【主要参考文献】

[1]曾秋根.浅析套期保值经营策略的风险[J].财会月刊,2006年2月.58-62.

盈利模式和风险范文第4篇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1-0167-02

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能够直接体现其盈利能力,伴随着商业银行业务上的区别,盈利模式也不尽相同。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受到社会体制、科学技术和人才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城市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1]为了降低其不利影响,本文对目前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受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有效的应对措施,促进盈利模式的转变,不断提高其盈利能力。

一、城市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概述

1997年,我国首家城市商业银行――深圳市商业银行成立,完善了我国的金融体系。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商业银行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包括发展的速度、业务的规模和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的内容,而且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

以某行为例,从2009年到2010年,中间业务的发展速度迅速,不管是从手续费,还是从佣金收入的绝对值来看,都呈现出良好的增长趋势。但是经过数据统计可知,该行的收入仍然以利息的净收入为主,并没有彻底的改变传统的盈利模式和结构。

二、利率市场化对城市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影响分析

我国的金融产业实行的经营模式是分业经营。在这种经营模式的影响下,我国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比较少,而且途径和方式也比较单一,主要的业务还是储蓄和贷款,存在明显的利差收入。过去,利率是由国家进行管制的,所以基本没有较大的波动,相对比较平稳,所以商业银行的成本和收益也相对比较稳定,受资产负债的影响较小。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各项生产资料的配置也逐渐向市场化转变,其中利率是社会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关键要素,所以也开始出现市场化的发展趋势。再加上存贷市场同质化带来的激烈竞争,城市商业银行的利差空间会被不断压缩。因此,对利率市场化给城市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是必要的,对于促进其盈利模式的创新和盈利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一)利率市场化对城市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有利影响

利率市场化对城市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有利影响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业务的转变。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就是充分利用存贷业务中高额的利率差异。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存贷业务之间的利率差会大幅度缩小,会降低商业银行的盈利。如果商业银行想要继续获取高额盈利,就需要加快业务转型的速度,大力发展主流的中间业务。[2]二是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规避利率风险的能力,减少风险损失。所谓利率风险,就是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会导致的最有可能产生的问题,主要涉及到利率敏感性缺口、利率结构和客户选择利率三大风险。[3]

(二)利率市场化对城市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不利影响

1.城市商业银行的盈利空间被压缩,收入不断减少

一方面,随着存款增长放缓趋势的日益明显,我国已处于负利率环境。[4]再加上存款利率的刚性化,存款利率下调的幅度变窄,但是资金成本可能不减反增。这样能够从中小企业业务中获得更多收益。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对中小型的客户自行定价,这一政策可以使其从中小型的企业中获取更多的利益。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均以中大型的业务群为主,给中小型企业的贷款数量相对较少。以某行为例,至2010年底,位于前10名的贷款余额未为121.6亿,约占贷款总额的18.24%左右。因此某行的贷款利率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进行调整,不利于商业银行获取更多的利润,给当前的经营模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为在这一经营模式之下,贷款的利差仍然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会给银行的持续发展增加较大的压力。

2.利率的变动会增加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利率市场化会导致利率经常发生变化,不具有稳定性,所以会使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增加。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它的主动权是由市场决定的,利率的波动可能会为城市商业银行带来很多如道德、流动性和逆向选择等多种风险。[5]利率市场化会促进银行同行间进行价格竞争,都为各自能吸收更多存款,可能会使得资金流失的风险性增大。大型的银行机构可以通过技术、网点机构等方式来大幅度的增加存款的利率,抢占市场,使中小银行面临更严峻的市场挑战。同时,城市商业银行也会面临道德风险,例如资金的流失,流动性风险的增加等情况,增加了商业银行进行流动性管理的难度。另外,道德风险产生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高利率的贷款,它除了会增加商业银行进行逆向选择的风险之外,还可能会导致贷款违约,使信贷质量下降。而且,如果选择提高贷款的利率,一些风险较低的低收益业务就会在高额贷款利率的影响下选择放弃贷款,这样以来,很多具有高额收益的高风险业务就可以在获取高额利润的同时,承担更多的风险。因此,目前的贷款市场以高利率贷款为主,存在较大的风险,不利于信贷资产质量的提升。

三、城市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对盈利模式不利影响的策略

(一)提高商业银行的资产重组能力

一是对至到期类的投资比重进行下调。根据某行2011的年度报告显示,该行在当年持有的至到期类投资的总额为30亿,占所有资产比重的9%,和2010年29.5亿的比重12.1%来说,略有下降。二是国家可以为银行投资类别的多样化提供政策支持。通过对各大商业银行投资证券种类进行分析可知,排除重族类的证券投资之外,都是以政府债券为主。三是上调商业银行中交易类投资的比重。由该行的统计数据可知,在2012年底产生的交易性资产为5.6亿,占所有投资总额的1.07%。从国内商业银行的统计数据来看,这部分投资的比例大多小于5%。所以,为了促进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变,首先就应该提高其资产重组能力和自主投资能力,加大交易类证券投资的力度。

(二)大力发展代客交易业务的力度

因为代客交易具有低风险的特点,所以是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也是金融市场中发展业务的重点。目前,代客结售汇、代客债券买卖、外汇买卖、代课衍生品交易、代客黄金交易和理财产品等是我国商业银行代客交易的几种主要类型。基于该项金融业务的重要性,商业银行可以从如下三点进行调整和改进。第一点:商业银行要对代客交易业务发展的市场前景进行准确判断,不能因为追求创新业务和高额的经济效益而盲目增加代客交易类型的种类,否则很容易增加银行的经济负担。因此,在发展代客交易之前,一定要综合分析其利弊。第二点:增强商业银行的风险预警机制。在市场竞争中,银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来减少客户提供的保证金或者其他的担保资料。有时,他们也会简单占用授信额度的方法,这样大大提高了代客交易的风险。第三点:努力提升银行自身及工作人员对风险的判断能力。

(三)提高银行产品的创新和定价能力

从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发展金融衍生品的能力来看,导致其扩展能力不足的主要限制因素就是银行缺乏足够的自主定价和评估能力,所以很多具有一定复杂性的金融衍生产品都需要参考国外定价。这就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和客户之间的交易是按照国外价格完成的,最终所获得的收益和银行要承担的风险并不成正比。为了尽量降低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有利影响,国内的商业银行需要积极学习金融市场和客户研究以及正确评估金融衍生品的价值等内容,逐步缩小和国外银行的差距。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的商业银行必须不断积累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增强应对各种金融风险的能力,积极和国际的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并轨。

盈利模式和风险范文第5篇

关键词:融资性担保机构 可持续发展 盈利模式 解决思路

一、引言

融资性担保行业在促进我国金融体系健康完善发展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融资性担保机构的介入,弥补了中小企业与银行间的信用空缺,在一定程度上度上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担保机构的出现和担保业的发展,对于银行扩大信贷对象的范围、提高贷款的质量、防范信贷风险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的重要纽带。

一方面资本市场呼唤规范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出现,另一方面是担保市场乱象丛生。其中常见的一些问题是:不少担保公司不同程度地存在高息揽储、高利贷的情况;一些融资性担保机构存在违规拆放贷款,挪用资本金和客户保证金谋取更高收益等不规范经营现象;银保合作渠道不畅,小型担保机构难以拓展银行贷款担保这一主业,转而为民间借贷提供担保,甚至提供违规担保,畸形发展;有些民营担保机构不从事企业贷款担保,反而热衷于短期拆借、资金运作和投资等其他业务。这些问题凸显出来的是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盈利模式问题,这种偏离担保主业的盈利模式不仅会加重融资企业负担,更加剧了资本市场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显然不利于整个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学者也对融资性担保行业存在的问题作出一些总结,如孙劲松、唐维明提出现阶段融资担保机构发展的四大梗阻——优质客户选择难,业务经营受限制,风险补偿不到位,风险议价能力低。综合上述专家学者对于融资性担保机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诊断来看,盈利模式一直是影响整个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因此,本文希望通分析我国融资性担保机构盈利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融资性担保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

二、融资性担保机构盈利模式存疑

中国银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工商总局于2010年3月8日联合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要求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10倍,融资性担保公司以自有资金进行投资总额不高于净资产的20%,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按照当年担保费收入的50%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并按不低于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的比例提取担保赔偿准备金。根据以上规定,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盈利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对纯融资性担保业务的盈利模式进行测算

根据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2011年度深圳市融资性担保公司工作情况报告》的数据,2011年底深圳市取得经营许可证的法人融资性担保公司有76家,平均净资产1.8亿元,平均担保规模8亿元,平均在保余额为5亿元,平均净资产放大倍数为2.8倍。如果按担保收费每年2%进行测算,可得如表1所示的结果。

表1 纯融资性担保业务相关指标的测算(金额单位:亿元)

根据表1的测算,在不考虑风险代偿、经营成本和税收的情况下,融资性担保公司开展纯融资性担保业务,净资产收益率仅为1.7%,实际上几乎无利可图,难以维持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生存和发展。

由表1可知,当净资产放大倍数为5倍时,净资产收益率仅为2.7%,而净资产放大倍数能够达到5倍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在目前也是凤毛麟角,绝对是优质的融资性担保机构了。当净资产放大倍数为10倍时,理论上的净资产收益率为6.1%,因此,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盈利模式委实值得重点关注。

(二)对使用自有资金的盈利模式加以测算分析

假设某担保机构的净资产为1.8亿元,将其中的20%用于风险投资(按年平均净资产投资回报率10%计算,注:考虑到资金空置率等因素),20%用于委托贷款(按每年利息收益为10%),对融资性担保机构使用自有资金盈利的模式进行测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使用自有资金的盈利模式的测算(金额单位:亿元)

从表2可以看出,融资性担保机构使用自有资金的总的净资产回报率在4%以下。

综上所述,在不考虑风险代偿、经营成本和税收、担保机构使用自有资金占净资产40%的情况下,理论上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上限为10%,实际中个别的优质担保机构可以做到6%左右,整体的盈利水平较低。担保行业内普遍对担保的盈利模式存在较大的疑虑,认为盈利空间太小。因此股东的投资意愿薄弱,整个担保行业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社会资金开始流出本行业投入其他盈利水平较高的行业或者违规经营从事违法的民间借贷,担保行业的规范性和规模性发展受到限制,间接也影响到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三、深圳担保集团发展模式简析

对于融资性担保机构盈利模型问题的解决,深圳担保集团走在了行业的前端。

深圳担保集团作为深圳市政府设立的专业担保机构,积极发挥国有企业基础性、公共性、先导性作用,力促产业转型升级,扶持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立足于服务中小企业,积极发挥政策性融资担保平台作用,以理念创新、品种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贯通中小企业融资生命线,在扩大企业受益面的同时,实现了自身可持续发展。运行十二年来,累计撬动中小企业担保贷款864亿元,担保规模、总收入、利润总额的年平均增长率均超过30%。2011年底,深圳担保集团贷款担保总额203亿元,在保余额95亿元。 深圳担保集团取得这些成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业务水平高、品牌优势保证了规模效益

深圳担保集团拥有一支廉洁、严谨、高效、专业的骨干队伍,倡导“讲敬业、讲贡献、讲创造性劳动”,形成了鲜明而独特的简单文化。这种“简单”集成了管理模式上的简捷与集约,简捷产生了速度,集约产生整体力量。对客户的需求反应迅速,业务处理能力强。

由于自身运作规范,深圳担保集团的品牌得到了广大银行的认可,与全市二十六家银行(总行、分行级)建立了合作关系,银保合作渠道畅通。十二年的运行实践表明,通过深圳担保集团担保的企业都能够获得融资支持。

由于较高业务水平和品牌优势,深圳担保集团拥有一大批质量良好的中小企业客户群。深圳担保集团服务中小企业过万家,100%为中小企业,超过80%的中小企业客户属于首次获得银行贷款,大部分为技术含量较高企业符合政府产业导向,这一大批稳定的客户群使深圳担保集团的规模效益显著。

(二)优异的风险管理水平

深圳担保集团能够创造出优良业绩的关键是严格的风险控制管理机制,紧紧抓住风险管理这个纲,自主创建“四全”风险管理体系,即“全面的风险意识、全员参与的风险管理、全过程的风险控制、全新的风险管理手段与方法”,培育并形成了与担保高风险相匹配的,以风险文化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四全”风险管理体系获得深圳市、部级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一等奖。

深圳担保集团运行十二年的累计代偿率仅为0.01%,风险控制水平多次创融资性担保保机构风险控制水平最佳新纪录,成为首家入选“中国企业新纪录”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突出的风险控制水平同时还创下第七届“广东省企业创新纪录”及“深圳企业新纪录”。

(三)不断进行担保业务品种创新和管理体系创新

深圳担保集团自成立以来,始终将创新放在公司发展的首位,大胆进行担保业务品种创新和管理体系创新。通过业务品种创新,实现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结合、融资性担保与非融资性担保的结合、主干业务与外延业务的结合、批量化产销与规模化经营的结合,为中小企业提供全过程、一体化的融资服务,大大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从传统的贷款担保到最新的中小企业债市融资担保,每一个新的融资产品都为深圳担保集团开辟了新的源泉,同时深圳担保集团通过利用自有资金进行风险投资也获得了一定的收益,形成了对担保主业的有益补充。

深圳担保集团通过管理体系创新,探索担保行业的发展模式,为行业建设和行业规范提供标杆和范本。

四、融资性担保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深圳担保集团的发展模式,对于融资性担保机构如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很有指导意义。以下分别从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自身建设与发展和监管机构政策建议两方面来进一步阐述上述指导意义。

(一)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自身建设与发展

1、切实为中小微企业服务。中小微企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融资性担保机构主要服务的对象。融资性担保机构必须要积极发挥作用,以理念创新、品种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贯通中小微企业融资生命线,在扩大企业受益面的同时,也可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规范经营。融资性担保机构必须要规范经营、认识到长远的利益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从股东思想源头加强认识,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融资性担保机构之间应该合法公平开展行业竞争,互相尊重,密切合作、维护行业利益和形象,共谋发展;融资性担保机构要规范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内部业务管理及统计制度,及时进行信息披露,自觉接受社会及行业监督,共同抵制行业不正之风。

3、严格把控风险。融资性担保机构必须要通过建立风险管理文化,从内部管理制度上保障规范运营,有效减少风险代偿的发生,实现机构持续发展。

4、注重信用形象。融资性担保机构必须要注重自身的信用形象,在银行、客户、社会面前树立起规范、严谨、诚信的自身形象。

5、不断进行担保业务品种创新和管理体系创新。融资性担保机构必须要从业务品种上进行不断创新,为中小企业提供种类多样的担保产品,并拓展担保外延服务,拓宽盈利空间,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融资性担保机构要坚持管理体系创新,努力探索担保行业的发展模式,为行业建设和行业规范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监管机构政策建议

1、建立有效的风险补偿机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各级风险补偿机制,根据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担保规模提供风险补偿金,畅通风险补偿渠道。

2、继续推行风险补贴机制。继续推行融资性担保机构风险补贴机制,例如,将自金融危机以来的应急性补贴改为常态性补贴,加大对融资性担保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的补贴力度,以鼓励融资性担保机构扩大服务面积和规模。

3、继续实行财税优惠政策。继续实行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税收减免,以及两项风险准备金税前提取等优惠政策。

4、实行差异化监管。实行差异化管理,对于优质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给予监管上的适当宽松,例如:对风险控制水平高、信用形象良好、规模较大的优质担保机构降低二项准备金计提比例。

5、建立全国性的再担保机构。建立全国性的再担保机构,为地区担保机构通过多层再担保实现风险分散和转移。

五、结论

偏离担保主业的盈利模式不仅会加重融资企业负担,更加剧了资本市场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显然不利于整个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盈利模式目前存疑较大,值得重点关注。深圳担保集团发展模式,对于融资性担保机构如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很有指导意义。

融资性担保机构做大做强的途径是:切实为中小微企业服务、规范经营、严格把控风险、注重信用形象、不断进行担保业务品种创新和管理体系创新。监管机构应建立有效的风险补偿机制,继续推行风险补贴机制,继续实行财税优惠政策,实行差异化监管,建立全国性的再担保机构。

同时,只有扩大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盈利空间,增强其盈利能力,才能刺激股东加大投入、持续增资,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这个行业。进而提高行业的市场透明度和竞争水平,实现担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更好更有力地服务于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郭子初.促进融资性担保行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金融家,2011,(8):90-92

[2]叶小玲.融资性担保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以扬州为例[J].金融纵横,2011,(12):29-33

[3]左光耀.亿元以下担保公司仍难与银行开展合作[J].金融经济,2009,(4):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