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文明教育内容

生态文明教育内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文明教育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文明教育内容

生态文明教育内容范文第1篇

一、生态自然观教育

生态自然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为思想基础,吸收现代生态学、环境科学、系统科学等相关理论而产生的新的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和非生物是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的生态系统;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整体,二者紧密联系并相互作用;人类要生存、发展并实现最终的解放必须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进行生态自然观的教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点是培养他们的生态忧患意识。在会见出席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2年会的主要外宾时说,生态文明建设要有“走钢丝”的忧患意识[5]。生态自然观教育首先就是要通过对生态环境现状的介绍帮助教育对象了解生态问题的严重性,了解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的生态危机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使教育对象树立生态忧患意识。要通过生态自然观的教育,使教育对象认识到,如果继续过度地开发利用资源,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将使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威胁。要通过生态自然观的教育让教育对象明确,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如《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层论坛———广州宣言》倡议的那样:“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倡导者、热心宣传者和忠实践行者。”[6]只有这样,受教育者才能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有个正确定位,也才能认识到人类制造了生态危机,现在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生态文明。

二、生态平等观教育

生态平等观是关于全人类在生态权利的享受和生态义务的承担方面所处生态地位平等的观点,是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丰富和发展。生态平等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同一代人在要求良好生活环境和利用自然资源方面,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在全球环境治理方面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当代人有责任保护地球环境并将它完好地交给后代人。进行生态平等观的教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树立正确的生态权利义务意识,主动承担生态责任,重点是培养他们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意识。从生态问题的历史和现状来看,由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代内不平等的情况非常严重。正是发达国家不顾环境承载能力的快速发展使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使生态危机危及整个人类的生存。而且,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奥康纳认为“资本的积累得以继续,主要是通过在总体上对南部国家和世界范围内的穷人欠下一笔生态债来完成的[7]。代内公平要求任何国家和地区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时必须考虑到他人的环境需求,不能损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生态利益。在全球环境治理方面,还要求考虑各个国家和地区如何公平分担治理环境的责任。这种公平,不应是绝对数上的简单公平,而应从历史、现状来分析,强调一种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代际公平”最早由美国国际法学者爱迪•B•维丝提出,他认为人类的每一代人都是后代人类的受托人,当代人在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同时必须为后代人类的利益保护好自然资源。代际公平的思想在国际环境法领域已经被广泛接受,并在很多国际条约中得到了直接或间接的体现。它要求我们不能为了当代人的眼前利益而牺牲后代人的长远利益,不能因发展经济而破坏生态平衡,保证每代人公平地享有生态权利和承担生态义务。

三、生态消费观教育

生态消费观是在对西方消费主义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消费观,是生态意识在生活消费中的具体体现。生态消费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应深刻认识和坚决反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必然带来的消费异化;提倡适度消费,反对过度消费;提倡绿色消费,反对高碳消费。进行生态消费观的教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正确对待生活消费,增强节约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重点是培养他们的绿色消费意识。对个人来说,作为一名消费者要自觉选择绿色产品,接受绿色服务,在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都要提倡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自觉抵制那些污染环境、高耗费资源的商品。生态消费观教育要引导消费者崇尚自然,追求健康,选择绿色产品,注重对生活垃圾的处置。同时,生态消费观教育还要提倡适度消费。适度消费就是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合理消费,它要求我们以获得生活基本需要的满足为标准,反对过度消费。过度消费是一种超过生活合理需求的消费方式,它以享乐、挥霍、奢侈为特征,必将对自然资源造成巨大浪费,威胁到生态的平衡。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主张精打细算、细水长流,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思想观念,值得当代人很好地继承与弘扬。

四、生态道德观教育

生态道德观是人们对如何运用道德规范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系统认识和看法,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对西方生态伦理学进行借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观点。生态道德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不但人与人之间存在道德关系,人与自然之间也存在道德关系;生态伦理应成为人类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对生态道德规范的遵守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前提,也是人类在道德上完善自我的必然途径。进行生态道德观的教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意识,重点是培养他们的生态良知感、生态善恶感、生态正义感和生态使命感。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把道德教育纳入其中,弘扬生态道德观念,使社会公众养成良好的“生态德性”。一是生态良知感。生态良知是一种生态方面的道德认知。培养社会公众的生态伦理意识,需要把自然界作为有自身利益和自身情感的道德对象来看待。生态良知能够培养社会公众的前瞻意识和自省意识,引导他们在内心形成和确立生态道德观。二是生态善恶感。生态善恶感是一种深入心灵的生态道德“自省”。衡量生态善恶的标准是以人的行为是否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相一致。凡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行为都是善良的,反之则为恶。三是生态正义感。生态正义是指个人或社会集团的行为必须符合生态平衡原理,遵循生物多样性原则,尊重全世界人民保护环境的愿望,维护“只有一个地球”的全球共同的生态利益,是监督和评价生态行为的道德准则。具有生态正义,就能够约束和制止其他个人或社会集团破坏生态的不道德行为,与非正义的生态行为做斗争。四是生态使命感。生态使命感就是一种对生态道德规范的认真遵守和生态责任的自觉担当。生态文明建设是全体公民的共同事业,要求每个公民积极参与,自觉履行应尽的生态道德义务。要通过生态道德观教育,使社会公众自觉担负起保护资源和环境的道德责任,努力使生态道德规范转化为每个公民的自觉实践。

五、生态法制观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内容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045-02

长期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社会思潮涌现、文明冲突加剧,导致高职学生价值观多元化。为了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结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深入探究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引导高职学生对社会现实与发展高度关注,激励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用生态发展眼光来看待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并有信心和能力去解决问题。

一、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依据与必然性

(一)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理论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的主要依据与理论基础之一。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能动地反映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结构中的精神因素,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广泛地渗透和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能动反作用。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究其本质属意识形态的教育。面对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的局面,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中,注重实践,从实践中不断总结,进行理论创新,再用理论去指导实践。

(二)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与创新的思想轨迹。长期以来,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始终以不同的内容和要义贯穿于不同的时期与时代背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同样,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应该是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和变迁而不断发展完善和求实创新。

(三)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是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党的十强调全党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抓紧抓好。可见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新模式。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都是作为全体社会工作和各项具体工作的核心,发挥着主导作用,必然要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重任。目标决定内容,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决定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目前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投入生产一线。所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只有与社会发展接轨、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与完善,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二、对当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审视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亟需完善

一般说来,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该与本科院校有着较明显区别,应该体现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的、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一方面,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普遍滞后于国际与国内的l展形势,缺少相应的针对性与必要的前瞻性,与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相脱节。随着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进入转型期,“90后”大学生行为方式与价值取向日趋多元,精神生活的失调相对严重,表现出理想信念模糊、生态道德缺失等,而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现实生活根基,难以做到“以生为本”,让教育流于形式,变成了被动说教。而只靠“大道理”的说教往往达不到效果,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容易让学生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假、大、空”的误解。唯有站在学生的立场,关注他们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解决他们学习、生活、就业方面的实际问题,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才是真正的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另一方面,内容设计理想化,缺乏层次性,一般说来,对于不同的群体,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目标不相同,其要求应该不同,内容设计要有差别,做到因材施教。而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本科院校无论是教材还是其它的日常生活教育,基本上没有区别,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点,存在过高、过急的理想化要求,外加片面强调政治功能,这些都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没有达到最优化状态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都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有思想、政治、道德、心理等方面的教育,这些内容构成了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形成了相应的体系结构。而这些结构关系中,不同的内容又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比如在不同时期与时代背景下,有政治主导型、思想主导型、道德主导型等。结构的不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施的效果不尽相同,为了科学有效地实施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实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目标,必然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进行最优化,且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到最佳状态。从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看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没有达到最优化,虽然突出了其核心内容―― 政治教育,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但其它内容在体系结构中相应地位却不明确,主次关系显得不清楚,尤其是在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相应的生态伦理道德教育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回应。

三、建构适应当前生态文明发展建设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新目标:以生为本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整个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指当前社会对高职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人才在道德品性等综合素质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设想或规定;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则是围绕当前社会对高职人才的目标与要求来展开,是目标的具体细化;同时,充分考虑高职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二者是一个多层面、多维度的统一系统,主要受当前社会要求的特殊与综合性、教育环境的复杂与多变性、教育对象的层次与差异性所决定。教育目标决定着教育内容,具体的内容又体现着教育的目标。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文化思想的涌入、生态危机的爆发等,这些都影响着高职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牢固确立“以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始终把学生的需要放到核心位置,在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筛选和设计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尊重和满足其多样化的需求。教育目标的设定要充分结合现实社会背景与学生的实际,切莫过于理想化和模式化。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设计才能有针对性和时代性,如果内容选择适当,方法注重多样化,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具有实效。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价值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观理论为指导,通过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并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丰富内涵的生态文明思想。说到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其本质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存与发展,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终务必用马克思生态思想主导高职学生思想阵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夯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教育。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课中增加生态观教育相关内容,让学生逐步转变传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自然观;改变传统的思维、生产和消费方式,明确生态德道准则,更好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取向与生态文明理念,将祖国利益和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将个人发展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根本的保障。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新领域:生态伦理教育

把生态伦理教育引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既是社会环境不断恶化的迫切需要,更是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不管何时,思想政治教育都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了顺应时展的必然要求,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具备全面综合素质的人才,必须将生态伦理教育纳入到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可以促进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社会经济服务的功能,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另外,让生态伦理理论与意识、基本规范等教育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管理中,贴近大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现实;引导他们热爱自然、尊崇自然、敬畏生命,增强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可度和接受度,让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地P注现实问题,提升时效性,保持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锐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熊建生.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内容的辩证关系[J].理论与实践,2002(2)

【基金项目】广西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校级教改项目“生态文明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创新研究”(XJJG201501)

生态文明教育内容范文第3篇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C-0061-03

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之后,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又分别系统、完整地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总体要求和改革方案等,此举意义十分重大。高校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人才的摇篮,在实施生态文明教育中发挥着引领示范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抓住生态文明教育的契机,通过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路径,担负起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任。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

(一)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应有之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要途径,在整个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政治性、德育性、发展性等特性,这些特性决定了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其教学研究范畴是十分必要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政治性。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以宣传党和国家的重大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为己任,帮助大学生认知时事、认同政策、认清大局。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不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而且?⑵溆刖?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则具体落实了在生态方面的改革方针,首次提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政治引导和政策宣传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然要及时适应这一新形势,承担起服务党的宣传事业的重任,自觉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其教学内容的总体规划中。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德育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其中,生态文明教育是其主要内容,而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目标。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态文明素质,但对生态文明认知较为浅薄,生态文明意识不强,不能把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转化为自觉自为的行动,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奢侈消费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显得尤为迫切。而作为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必然要把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当中,使大学生在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中实现现代人格的转换和提升。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发展性。发展性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与时俱进,不仅要反映国家政策发展的整体态势,而且应关注层出不穷的热点问题,不仅要正确认识现状,而且应放眼未来。生态问题日益得到人类关注,特别是我国当前面临环境污染,并已威胁到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顺应时展的需要,不断充实新的内容,把全球性生态问题与其教育功能紧密相连,把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置于生态这一大主题背景之下。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

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内容本身来看,有关生态文明的思想蕴含在各门课程的各章节之中,有不少内容都从不同角度、以不同视野渗透着生态文明新理念。

如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学习中,在世界观部分首先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在人生观部分需要唤醒大学生关爱生物、善待生命的生态道德观;在价值观部分则需教育学生树立生态价值观和生态审美观;在法律部分需着重加强生态法律意识培养,从根本上促进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习中,有专门论述生态文明的章节内容,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等理论问题的分析和阐释,并结合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让大学生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不仅是国家重大的战略任务,也是每个公民都应该自觉承担的社会责任。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中,可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一方面利用正面的生态历史素材树立学习榜样,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历史上破坏生态环境的负面素材警示后人,以史为鉴,汲取经验教训,让学生深刻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严重危害,从而增强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态世界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中,可突出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教育。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回答了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中,人类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并提供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途径。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为人类摆脱生态危机提供了重要启示,也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成就美丽中国奠定了重要的哲学基础。由此看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这是高校其他学科都无法比拟的,因此,突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作用意义深远。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形成提供道德基础和法律保障

在当代社会,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全世界正面临着严峻的生态危机。生态危机的加剧体现了我们人类在人性上的弱点。可以这么说,生态危机的实质就是人性危机。“正是人性处于危险之中以及人对自然界的恶,才最终导致了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恶行为和生态危机的恶结果。”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观是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形成的关键。作为实施德育教育主阵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道德教育是其重要内容。在实施德育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帮助大学生学会判断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是非善恶,引导其选择合理的生态行为,培养其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从而为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的形成奠定基础。

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不仅需要道德的支撑,同时也需要法律的保障。两者缺一不可,如果说生态道德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价值引导,那么生态法规则是生态文明建设最终得以实现的制度保证。为此,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理念培育的过程中,除了加强生态道德教育,还要加强生态法律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知识,告诉学生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我们应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有利的教学平台,不失时机地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法规和法律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法律理念,养成环境自律精神,自觉地成为生态保护的实践者、宣传者和推动者。

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

(一)生态文明的长效机制

教学是高校的重心,生态文明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学主渠道完成。就教学内容、知识点而言,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实现同构。也就是说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不用另起炉灶,另编教材,也不用增加课时,而是将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有机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并使其常态化,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阵地使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成为常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主干课程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有些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内容表面看与生态问题没多大关联,但实质上都具备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适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生态文明理念的教育。这就需要教师深入专研教材,充分挖掘隐含在教材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精心选好切入点,并作适当补充和调整。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该课程最新版教材在第八章中专门增加了一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容,我们可在此章节中全面系统地介绍生态文明的知识。除此之外,在其他章节中所隐含的相关知识点,可以进行强化教育。笔者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点切入:讲科学发展观时,突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一脉相承的发展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特别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内在关联,阐明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基础,讲究生态文明切实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根本方法的具体运用。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内容时,强调目前我??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已对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制约,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等问题,经济社会的发展将难以持续,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国民经济必须要在生态文明的环境下走持续健康发展之路。在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鼓励学生弘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倡导健康适度的消费心理,将绿色生活、低碳行动形成一种习惯。讲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通过反思历史、观照现实,进一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的共同命运。总之,高校思政课中蕴含着显性或隐性的生态文明教育因素,要依据各门课的内容和特点、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各有重点,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教学内容体系。

(二)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以多种灵活有效的方法,将生态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促进学生达成对生态文明的知、信、行的统一。

案例教学法。通过展示具有现实意义的案例,开展反思与分享活动,促进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理解把握。例如,在思修课的法律教育部分,引入典型的破坏生态环境的案例,以反面的事例达到正面教育的效果,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纲要教学中,教师应收集梳理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历史,特别注意整理其中的典型案件,帮助学生鉴古知今。在案例的选择上,可开发利用本土资源,使案例材料乡土化,让枯燥的课堂“活”起来。笔者在教学当中,就采用了“南宁朝阳溪巨变”“柳州镉污染事件”“南湖湖泊综合治理”“南宁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等学生熟悉的本土案例,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激发学生兴趣,有助于更好地实现生态教学目标。

自主探究法。教师预设一些有探究意义的主题或者有争议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生态问题。围绕教学内容,笔者在课堂上布置了以下讨论主题:“保护环境主要是靠自律还是法律”“文化遗产以开发为主,还是以保护为主” “人类社会进步是否必须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等。学生根据主题内容去查阅资料,分析与思考并最终明确自己的观点,从中提高了搜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在课堂上展开激烈的主题讨论,在讨论中寻找分歧,在分歧中寻找对错,这种在讨论中明确问题答案的方法,可以增强生态文明教育效果。

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变说教式为情感激发式教法的运用,即根据教材主旨,通过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创设虚拟或真实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进行生态教育。例如,给学生看一组绿色的图片,抛出“由绿色想到什么”“如何让绿色更长久”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把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图片与被污染的河流、被砍伐的森林、被虐杀的动物图片作比照,让学生深刻认识要留住美丽的画面必须要为愚蠢的行为负责。通过播放“建设生态文明,守住绿水青山”等视频,及制作一些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资源消耗的统计图表对比,强烈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生态忧患意识。

(三)在实践教学中增强环保体验

发挥学生社团作用,践行生态意识。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学校潜在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思政部的教师主动担任各社团的指导老师,适时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以环保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如通过“演讲与口才”协会,开展“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广西”的诵读和演讲活动,让同学们掌握生态文明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通过“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暑期三下乡的生态环保义务劳动,通过植树造林、新修水利、清洁乡村,增强学生服务社会、美化家园的意识。通过“环境保护协会”,开展“抵制课桌文化,构建和谐校园”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接受生态文明的熏陶。

生态文明教育内容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改革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给高等学校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了解自然,探索自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现代大学,特别是农林院校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必须承担的的历史使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础,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学校秦岭火地塘教学实验林场为平台,以“亲近自然,崇尚科学,生态文明”为理念,将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实践教学相融合,在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

一、农林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力度不足

目前,开设生态文明课程的高校比例不高。校园内的生态文明教育滞后于时展的需求。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使人类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解决污染和治理环境上。有些高校有环境相关专业着力于环境污染的治理等问题。但是,在对环境意识和生态理念的普及教育上却很少涉足。有些高校,至今也没有开设专门的生态意识相关的普及课程。在课程安排上,学校没有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知识以及生态道德观系统的教育和培养。在管理体制上,有各项学生管理守则,但普遍缺乏对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管理和约束。

2. 生态文明教育方式单一

从生态文明教育发展历史可以看到,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起步较晚,可以借鉴的经验较少。目前,有生态文明教育相关内容的高校,其教育方式也仅限于课堂理论,以“单向灌输式”的模式进行教学,忽视学生对自然的情感体验和判断,缺少与道德相关联的实践活动。并且,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尚不完善,教学内容的统一性、全面性、实效性都有待加强。因此,高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对生态文明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了解不够全面的现象。大学生对单一的理论教育方式抱有一些偏见,甚至认为生态文明教育大都是讲大道理、软道理,不如专业知识不得更加实际,因而在心理上有一种抵制情绪,影响生态文明教育理论的学习。

3. 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相脱节

有部分高校开设了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但还没有把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体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之中,造成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教育相隔离,使学生仅能知道一些与生态文明相关的知识和概念,而自身的生态文明素养难以养成。

4. 师资队伍参差不齐

由于生态文明教育起步较晚,很多教师原本有其所擅长的研究领域,但在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和知识普及方面研究不多,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在碰到自己所不擅长的生态文明领域时,没能能具体的内容真正地展开和剖析,大都是避重就轻,讲授流于形式,照本宣科,使学生对教育的内容没有很好的吸收。

二、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生态文明素养

1. 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实现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

人才培养,理念先行。生态文明是当代社会的文明,是相对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而言的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是当代人为消除生态危机、改变环境、可持续发展寻找和选择的一条文明形态。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培养具有明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和意识、丰富的生态文明建设热情和实用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技能和新型人才。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实践教学之中,培训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首先从学校的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改革入手,在对生物学实习内容、实习方法和实习基地进行综合改革的同时,融入生态文明的教育理念,将生态文明教育与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形成“亲近自然,崇尚科学,生态文明”的独特教学理念,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团队协作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及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作为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并按照教学目标、实现条件、教学安排和评价方法四大要素,构建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模式。围绕“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和“文明素养”三条主线,打破课程壁垒,组织团队授课,学生按小组合作完成实习,满足了项目目标实现的条件。在教学安排上,依据秦岭南坡森林植被带随海拔的变化,设定四条实习线路,将土壤学、植物学、气象学和动物学的实习内容与森林生态系统特征认知有机结合,突出学生“干中学”,通过调查和观察了解森林生态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发现问题,现场接受教师指导,小组集体讨论,形成结论。在对学生实习的考核中,强调问题的提出和见识,小组考核与个人考核相结合。

2. 构建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教学内容体系

围绕实践教学目标,按生态系统认知和研究的需求,打破生态学、植物学、土壤学、气象学和动物学等课程的壁垒,整合原有按课程设置的实践教学内容。根据随海拔变化生境、植被和土壤类型的变化规律,集合植物学、土壤学、动物学、气象学的实践教学内容,构建综合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在植物学方面,实习由原来的3天延长到6天,将理论教学时数由原来的64学时压缩为48学时,改变了过去由于无固定实习地点,造成的教师缺乏基于生态系统背景的植物学系统教学积累,教学长期局限在植物的识别和鉴定方面,学生无法系统认识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等问题。实现了利用秦岭南坡中段丰富的植物资源,多样的植被类型,鲜明的垂直分布序列,提高植物学教学效果。在动物学方面,改变了过去由于地点不确定而进行的随机性动物类群的观察、捕捉和鉴定,使实践教学根据不同的森林景观进行动物多样性的讲解、观察、捕捉和鉴定,增强了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对开设课程专业的学生以动物形态结构和分类为主,实习是理论教学的补充,提高学生对动物形态结构和类群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对未学习理论课程的学生,满足其对自然界的探索需求,增强对动物类群习性的初步的认识,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在气象学方面,改变过去在学校校园内的模拟小气候观测,在火地塘选取代表性很强的下垫面性质进行梯度观测,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和针对性。土壤学和生态学实践教学的融合,避免了课程教学内容的重复,同时让学生通过森林生态系统的垂直分布及其土壤类型差异的学习,结合土壤发生发育的理论知识,深化对秦岭山地主要土类的成土过程及剖面特性认识。

同时,结合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依据课程知识、学生、社会条件三大客观基础,设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从知识方面考量:生态文明教育具有跨学科性、综合性的特点,并具有实践特征,需要理论与实践并重。因此,教学内容安排应该具有综合性,通识性,既要有理论知识性内容,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从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考量:教学对象是非生物大类专业的学生,学生整体呈现专业背景差异大、兴趣差异大的特点。故而教学内容要注意普适性、科学性、趣味性。从学校自身教学资源考量:需要考虑农林院校有哪些可利用资源,以及师资和经费条件如何,借助本校优势资源设计教学内容。

3.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生态文明素养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研究型农业大学培养适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在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中,始终强调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对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的体验和调查,培养学生发现探索的技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习分小组完成,要求每个小组按实习线路完成不同生态系统下动植物分布状况及标本采集、土壤特征描述、小气候观测等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在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时既考核小组的工作,同时考核每位学生的个人学习,将鼓励个性发展与团队协作有效统一起来。针对教学内容及火地塘教学实习林场的资源条件,采取以下教学方式。

(1)专题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能实现学生对自己学习目标的追求,为学生充分发展个性奠定基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学科差异,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 合理选择教学方法。秦岭是我国重要的气候和地理分水岭,秦岭作的地理位置独特,蕴含的教学内容丰富。结合教学目标,学校围绕“秦岭历史与中华文明”等五大主题,教学内容从自然、历史、文化以及经济社会角度多方面涉及,开设专题教学,有助于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提高。

(2)体验性教学方式。体验式教学是在真实的情景中教授学生学习,知行统一,让学生身临其境,观察和学习。实践教学对培养全面高素质人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很好的作用。高农院校应对学生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养成给予重视。在教学中,应该把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不断的优化我们的教学方式,通过体验式教学,学生能更好的掌握生态文明知识,在自我观察和感受中理解生态文明的实质。结合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主要采取教学实践点开设,教学选取了几个教学实践点,在真实的情景中教授知识和内容,包括秦岭历史与文化,生态起源与可持续发展,生物资源等等内容,在火地沟、楼观台、高山草甸等蕴含丰富自然和人文资源的教学点现场授课,让学生在自然生态环境中体验学习,更好与把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3)学生自我训练方式。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在做中学”和“知行合一”的教育理论,仅仅在生态文明教育理论教学中注重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形成是远远不够的,知识的学习应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在课程之外,学生要积极参与各种生态环保类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在教学结束后,学生依然能够把握到知识的体现,主要是在相关的活动中不断体验、感受、总结,最后反馈到自己的知识层面,二者不断的作用,达到知识程度的提高。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包含了几大专题和模块,多学科融合的形式,让学生不仅能在自然科学中了解生态知识,同时在浓厚的历史人文学科中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教学设计了适应学生需要和兴趣的自我训练与成长的项目,比如自己动手进行生物标本制作、宁陕县周边农村历史文化与民俗体验等学生自我训练方式,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也增加了教学过程中的娱乐性。

4. 组建教学团队,保障生态文明教育的有序进行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发展教师的专业技能,需要拥有一定的教学专长或教学能力。出于对生态文明教学目标的考虑,生态文明教育应配备具有有一定生态专业背景和学科积累的师资队伍,教师应具备一定课程开发能力,能围绕生态文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

结合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学校在生态文明教学设计上包含五大专题课程,针对五大课程选配师资。如“秦岭起源与环境”专题,教师需要熟知秦岭地质地貌特征、土壤植被以及气候变化等,能为学生解读秦岭起源与环境变化,带领学生认知秦岭自然、生态、环境发展演化规律。而“秦岭生物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专题,教师需要在熟知秦岭生物资源的同时,对秦岭的人文经济发展有所了解,能带领学生在认知自然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人类如何开发、利用、保护自然,感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形成的文明成果。“秦岭历史与中华文明”专题,教师则需要具备深厚的人文历史知识底蕴,向学生解读秦岭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与作用,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秦岭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专题,教师需要熟知秦岭生态环境,带领学生认知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关系和规律。“秦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教师需要熟知秦巴山区的经济发展现状、模式,与社会发展的关联,背靠秦岭的地理位置所带有的影响等,能带领学生深入了解秦岭文化及资源对山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和科研队伍。在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师资选配上按照课程要求,围绕学校的学科特征和优势,在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及生态文明教育中选拔了生命科学学院、理学院、林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与保护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和人文学院等学院的优秀教师,这些教师具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实践能力强,作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师资的中流砥柱和后备力量,在课堂上能很快的引领学生进入角色,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生态文明。在教学过程中,将生态学、植物学、土壤学、气象学和动物学的教学内容有机融合,系统组织教学活动,强化了学科交流,使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得以快速提升,改变了以往植物学、土壤学、动物学和气象学的教师由于缺乏对生态系统的完整认识,难于独立承担综合野外实践教学任务的窘境,使教师职业发展空间得到拓展。

5. 统筹安排,加强基地建设,为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供保障

学校将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口,2004年在火地塘林场召开了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了校外科教基地建设。学校先后制定了《本科生教学实习工作规范》(2005)和《关于加强实践教学的指导意见》(2010)。近十年来,学校持续对火地塘林场投资3 000余万元,新建教师、学生公寓,食堂,浴室和教室,共计4 590m2,改建了供水供电系统,完成了通讯和网络设备建设,林场具备了一次接待400余名学生的能力,教学条件达到了现代化水平。

6. 将生态文明教育贯穿于实践教学全过程

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依托火地塘林场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平台,将生态文明教育移出教室,利用情景陶冶,让学生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学习生物学相关知识和技能,体验森林与环境、森林与人类的关系,发挥小组合作,启迪个体认知和思考,构建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模式。项目在总体设计上,始终贯彻了“亲近自然,崇尚科学,生态文明”的理念,通过情景教学、专题讲座、布设墙报、组织观看生态文明影视片等形式,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教学活动中,教育学生有选择的采集标本,爱护植物、保护动物,每个实习小组配备垃圾袋及时回收和清理山林中的垃圾,潜移默化地实现生态文明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周远清. 生态文明:高等教育思想体系重要内容[N]. 中国教育报,2013-10-28(5).

生态文明教育内容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模式;途径

中图分类号:G4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2-0097-02

一、教育的内容

生态文明教育是环境教育转向可持续发展教育之后的又一次进步。在环境教育阶段,理论研究水平只停留在单纯地关注环境质量的好坏对人类健康及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卢卡斯模式”的指引下,环境教育更多的是介绍人与自然的关系,力求通过人类意识的转变使周围环境得以改善。在可持续发展教育阶段,理论研究水平在资源的永续利用、代际平衡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阻碍经济发展方面又进了一步,可持续发展教育基本上是价值观念的教育,核心在于“尊重”――尊重他人,包括现在和未来的人们;尊重差异与多样性;尊重环境;尊重我们居住的星球上的资源。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生态文明教育是以生态文明观指引的旨在提高公众综合生态素质的教育,在内容上较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更深入、更具体。

生态文明教育是指在提高人们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的基础上,使之自觉遵守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原理,积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代间、代际间的关系,根据发展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活动,以促进受教育者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服务。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关于生态伦理、生态道德、生态安全、生态政治、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等方面的理论教育与实践体验。广义的生态文明教育是指对于社会全体公众的教育,狭义的生态文明教育是指学校的专门教育。从总体上看,生态文明教育主要涉及知识、技能、态度、意识等方面的素质培养。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在于全面提高未来一代的综合素质,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其具体目标落实在教育过程中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领域之中,所以,在实践中,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而对于公众而言,生态文明教育应定位于社会契约与广泛的道德观。在宣传活动中,培养公众尊重他人的价值观和态度,坚持或及时调整自己的价值观等,这是生态道德感形成的关键所在。

二、教育的模式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的今天,早期的环境教育已完成了向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转变,现今正由可持续发展教育走向生态文明教育。国际环境教育的模式是以“卢卡斯模式”为主,主要是指关于环境、为了环境和在环境中的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环境教育的主流模式一直是一种面向公众,各部门协作,进行大规模、大范围、短时间的“潮涌式”环境教育模式。在各级各类学校主要是“灌输式”教育模式。不可否认,这种模式在教育的初级阶段是非常有效的,毕竟中国有十几亿人口,要想使这么多人在短时间内对环境知识和环境问题有基本的认识,也只有这种大规模的运动形式才能做到。但是,我们同样也不能否认,这种缺乏深度的教育模式就其目的而言是程度低下的。当前,生态文明教育已经得到多方共识,所以应尽快创新适合我国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的生态文明教育模式,使人们更容易接受、更方便接受、更快的接受生态思想,提高我国公民的综合素质。

可以看出,生态文明教育的“三位”分别是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而学校教育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家庭教育主要是家长对学生的教育,社会教育是国家对教师、家长及学生的教育。在生态文明教育的管理上,“一体”是指国家的统筹,教师、家长、学生三方统一受国家统筹管理的制约。学生是未来的希望,是检验生态文明教育成果的试金石,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中坚力量,作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三重客体,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可谓任重而道远。教师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传授者,作为学校教育的主体与社会教育的客体,他们担负的是首先受教育、然后再教育学生的重任,可以说未来生态文明教育成果的好坏,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生态文明思想的积淀以及生态文明意识的强弱,所以,建设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队伍已刻不容缓。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与社会教育的客体,在自我受教育的同时更应该在点滴中教育自己的孩子,这也是作为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

生态文明教育的“三位”在“一体”的统领下各有其作用:

1.学校教育――主导

学校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基地,学校教育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支柱,它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生态伦理道德、生态保护意识、处理生态问题的能力,领悟生态知识,形成生态文明观,为构建和谐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输送具有生态文明价值观的人才。在学校教育中,应区别不同学习阶段中学生的生理特点与知识基础,正如《中国2l世纪议程》中规定,在小学《自然》课程、中学《地理》《生物》课程中纳入资源、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内容,在高等院校的思想道德课程中开设生态专题讲座。学校还能够利用自己的场所、设备、技术与教师为其他教育形式如再教育、岗位培训等提供支持,使各种教育形式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得到快速而又健康的发展。

2.社会教育――深入

社会教育是生态文明意识在社会上的深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各种特点的公众群体其认识与素质在客观上存在差异,在社会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就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同时要加大新闻媒体的宣传力度,使生态问题成为人所共知、人人关注的问题,将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安全问题突出的情况详尽地报道给公众,加深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让他们切身感受到生态问题是关乎自身发展与子孙长远利益的关键问题,使生态文明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3.家庭教育――基础

家庭作为社会最小的单位,是由公众群体组成的最小组织,在生态文明教育中起基础作用。我们经常所说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通常多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儿女辈进行的教育。家庭教育是社会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特点和作用。”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主要依靠良好的家庭环境、优化的亲人关系及早期教育,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在点滴中培养孩子保护大自然的思想、关爱小动物的情怀、不破坏环境的意识以及不浪费的生活习惯等等。

三、教育的途径

1.在社会方面,加大宣传力度

在各级领导者中加大宣传。发挥政府的调控与导向作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用必须依赖于各级领导者,各级领导者是政策、规章的制定者,在各级领导者中加大宣传力度,有利于生态文明教育自上而下的普及。通过宣传,能够提高各级领导和决策者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自觉性,并将其贯彻到各级政府的规划、决策和行动中去,保证将生态文明思想纳入决策程序和管理以及日常工作之中。应该尽快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文明教育战略规划,并在国家层次上建立起协调与调控机制,统筹全局,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在企业管理者中加大宣传。应特别重视企业领导班子生态文明意识的转变与提高,扭转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文明教育,重应试教育活动而忽视生态文明教育的长期性与艰巨性,树立起依靠科技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决策观,构建适合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战略需要的新型教育管理模式。为企业领导者普及循环经济理论、清洁生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使其在约束自身、提高效益的同时,能够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兼顾经济的司持续发展。

在群众中加强宣传。生态文明教育是十分艰巨的教育任务,公众综合生态素质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通过宣传教育,能够提高全民综合生态意识与素养,使广大群众真正认识到生态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从而自觉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大电视、广播、报纸、期刊的宣传力度,有利于生态文明教育在公众中的广泛普及,使他们能够约束自身,并在方方面面影响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

2.在学校方面,构建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从终身教育的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教育是长期的,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它所要完成的任务是使受教育者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其教育目标包括情感、认知和技能等。幼儿生态教育是启蒙教育,应该重点强调情感和态度,而作为学前教育这一特殊阶段,则应该把情感目标放在首位。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审美情趣发展的阶段。在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领域,教育者必须与学生一道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引领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获得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活动中,在愉快的参与中,体验到自己是大地的孩子,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引导学生认识到,为了让人类的自然伙伴正常延续,健康繁衍,人们的行为应该有怎样的约定,给这些伙伴提供怎样的帮助等等。并在此基础上自觉行动起来,承诺这些约定、履行这些义务,使之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基本准则。

大学在“研究性学习”策略中,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活动设计应立足于对生态问题的识别与分析,并为学生提供参与决策的机会,让他们尝试对某些生态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同时,教学活动中还应包括生态问题的道德评判内容,并鼓励学生进行有关生态问题的价值观体系及其存在基础的调查。

3.在家庭方面,改进教育孩子方法

在情感上与大自然的融合,从中产生的美是具有环境意识行为的先导。家长对于孩子情感目标的培养应从小开始,情感目标是教育过程中最为基础的目标,主要发展孩子对自然、对人类的热爱,要树立孩子对待生态环境的正确的价值观与态度,了解生态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家长应该通过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对孩子的环保意识进行熏陶,如不乱扔果皮,不乱丢垃圾,爱护花草,保护小动物等等。通过浅显的生态文明教育,使孩子自觉遵守环境道德准则,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并且能初步识别和抵制那些不自觉甚至侵害他人环境的不道德行为,从小树立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观念。单单从小培养与点滴熏陶还远远不够,在孩子身心发展的各个阶段,家长的身教要远胜于言教,最重要的还是要引导孩子进行实践。如带领孩子去种树,一家人共同饲养一种小动物等等。由家长引导孩子对大自然的认识,养成爱护公物的习惯,形成欣赏、关爱生命万物的品质,对他们一生的全面发展,成为现代社会要求和新型的公民格外重要。

收稿日期:2006-08-24

作者简介:刘经纬(1972-),男,辽宁义县人,副教授,从事生态文化、生态安全和文化教育研究;赵晓丹(1982-),女,黑龙江黑河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