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水务信息化管理

水务信息化管理

水务信息化管理

水务信息化管理范文第1篇

摘 要 从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将水利工作列入国家事业发展的重点后,水利事业仿佛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也有了更加强大的发展动力。我国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信息化大发展的今天,我国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明显低于水利信息化水平,再加上单位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仍不够重视,财务管理的职能转变工作做得不够好,导致我国水利事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中有很多方面有待提高。笔者在文中还概括性的论述了几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措施。

关键词 信息化 动力 现状 措施

近几年,国家财政政策对我国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要求逐步提高,激发了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不断进步。但是由于体制等方面原因的影响,我国水利事业单位现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尚存在诸多有待改善和提高的地方。

一、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动力分析。

由于国家加大了财政改革力度,继而加强了对财政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致使水利事业单位财务部门要全面提高对各业务部门、工程部门等信息数据的使用要求,并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要求。财务管理工作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全面、准确地反映单位所使用财政资金的流通状况,这就是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根本动力。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提高不仅能快速地跟踪财政资金的流通,而且还能加强水利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

二、目前,我国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现状分析。

1. 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明显低于水利信息化水平。

据相关调查显示,到2006年我国水利电子政务一期工程中已经完成了五项建设,其中包括规划计划建设、综合办公建设、人事劳动教育建设、国际合作与科技业务管理建设和水利人才培训建设。但是财务管理信息建设还没被提上日程。经过这两年的发展,尽管财务管理信息化已经逐步开始建设中,但由于起步晚,国家财政对水利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投入不足等原因,造成了目前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明显低于水利信息化水平的现象。

2. 目前,我国水利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仍不够重视。

据调查,大多水利单位对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概念认识很模糊,对实施信息化建设的原因、意义都不是很清楚,单纯的认为只要运用了一些计算机软件就是信息化了。而且就算是运用了一些财务软件也是利用不充分,据调查,大部分单位只利用财务软件的账务处理版块来记账,其他的如报表、成本核算等版块根本没有启用,而且也没有将业务数据与财务系统相链接,一旦运用数据时,仍采用传统的手工计算方式。这样的电算化几乎等于没有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工程。

据调查显示,水利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力度也是达不到,究其原因就是不够重视信息化建设。

3. 财务管理的职能转变工作做得不够好。

中央财政体制改革要求水利事业单位要迅速、全面的反映本单位各种分析数据,这其中包括单位预算、核算等工作。财务部门也将要从原来的简单数据收集整理转变为新型预算财务,财务部门要提高管理职能。而目前大多数水利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仍脱离不了日常琐碎的收集、整理数据工作,无法实现财务管理的职能转变。

三、我国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措施。

1. 上级部门要加大财务管理信息化宣传力度,提升单位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认识。

目前,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势在必行,信息化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还能实现财务管理职能,对水利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都有重要的帮助作用。所以,上级部门要加大财务管理信息化宣传力度,而且宣传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应该将宣传工作做到实处,将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以文件要求的形式下发,命令式的改变单位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也许会遇到很多阻力,但是一旦建立起了财务管理信息化,整个单位都会感受到信息化给工作带来的快捷作用。无论是财务工作人员,还是其他工作人员,会迅速的改变对财务管理信息化传统上的认识,认同信息化建设。

2. 将业务工作程序与财务管理程序挂钩,将各种财务工作规范化、模式化、程序化。

财务管理要实现预算功能,必须与单位业务部门的工作挂钩,时刻跟踪业务工作变化,准确反映业务部门每个时刻所需资金等状况。要实现信息化建设,应以财务管理的工作程序去规范单位业务部门工作程序,即重新构建业务流程,使之完全能配合财务管理工作流程。这样一来,财务部门将简单快捷的进行工作,达到信息化要求。另外,财务需要汇报的各种报表及数据也应该实现规范化,一个地区都应使用同一种格式报表,而且将月报、季报、年报都作出规范化格式,以符合信息化要求。上级部门要将各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模式化、程序化,使单位财务人员的工作既简单又清晰,提高信息化的速度。

3. 加强技能和岗位培训。

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不是一时的信息化,而是要坚持长年累月的信息化。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对财务人员、以及业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培训可以定期举行,也可以不定期有针对性的举行。培训内容包括财务工作程序、财务软件链接操作、业务工作程序等。有时候上级部门对各单位也要集中培训,主要培训财务数据的汇报工作程序等。

总之,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一定要大范围展开,从提高单位对信息化的认识,到具体实施工作规范化、模式化、程序化,都要做的坚实彻底。只有财务管理信息化,才能满足国家财政改革的要求,才能推动我国水利事业单位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薛亚云,赵守高,黄勇. 水利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理论与实践. 第一版.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2年.

[2]郭宗文.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协同模式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8年(16).

水务信息化管理范文第2篇

绍兴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1月,系国有独资企业,形成了从原水、制水、供水、排水和污水处理一体化经营的产业链。随着集团的不断发展壮大,要求集团必须高度重视企业的管理和公司治理问题,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集团管理的中心地位和作用,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财务水平,建立、健全科学、合理、有效的集团财务模式。为此,公司提出了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思路,并按照“三算合一,分步推进,层层落实”的原则来具体实践。

一、实施背景

(一)推进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执行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

2009年4月,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文件,提出了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并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推行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会计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推进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提升集团自身财务水平的需要。

集团所属各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等单位的财务信息系统都是独立运行,数据独自存放,而作为集团总部只能通过报表的层层上报和汇总获得相关数据,通过这种漫长、繁琐的过程获得财务信息的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集团管理决策的需要,难以满足集团对下属公司的统一管理、监督和控制。因此,迫切需要建设集团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提升集团财务管理水平。只有推行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才能打破信息孤岛,为解决信息失真问题提供技术保障。

二、实施历程

公司将集中式会计核算作为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第一步,历时10个多月顺利完成了核算系统的建设。实施的具体工作包括项目调研和系统选型、硬件设备和网络环境的布置、财务流程的梳理、会计政策的统一、项目培训和并行运行等工作。

(一)项目调研和系统选型

系统选型是整个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基石,我们在同行业调研及子公司现有软件综合评比的基础上,确定了选用的软件品牌和第一阶段的实施范围包括:总账、现金管理、网络报表、合并报表、固定资产、存货核算等。

(二)硬件设备和网络环境的布置

集中式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是架构于网络上的管理软件,系统的运行完全依赖于计算机和网络环境。经过前期调研成果和技术专家的反复讨论,确定设备和网络环境的部署方案。

1.服务器架设方案

经过多次协商,基于系统安全性和项目经济性的考虑,最终确定采用双数据服务器,单应用服务器,异地数据备份的方案。

2.硬件及网络配置标准

针对系统前期调研中了解的一些突出问题和情况,基于系统运行高效性和各方职责明确性等方面考虑,按照“谁定标、谁负责,谁使用、谁采购”的原则,由软件供应商出具《硬件及网络配置建议方案》,由集团各单位按照此方案的要求自行采购和维护。

(三)统一会计政策,制定配套措施

为了保证系统实施的效果,结合各子公司的核算特点,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规范、整合集团财务信息资源。一是搭建数据高度一致的财务信息管理平台。二是制定统一的会计政策和报表系统。三是制定《系统操作手册》和《系统运行管理制度》,明确部门、岗位的职责分工,系统操作管理程序和安全管理措施等,进一步规范财务会计工作流程。

(四)系统分阶段实施简图

系统的具体实施主要分四个阶段:实施准备阶段,实施建设阶段,切换运行阶段和项目验收阶段。

三、几点体会

经过7个多月的项目实施历程,3个月的新旧系统并行运行和近1年的独立运行,我们获得了宝贵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实施经验,培养和锻炼了一批年轻的业务骨干。会计核算项目实施的成功,为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提升了进一步深化项目实施的信心。

(一)集中式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关键点。

1.财务管理信息化理念的转变——注重与会计电算化的区分

企业集团的财务信息系统建设与以前单个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实现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单个企业的会计电算化是以实现代替手工记账为目标的,可以理解为仅仅是会计核算工具的更换。而企业集团的财务信息系统的建设,涉及很多方面内容,包括业务流程重组问题,编码标准化问题,会计政策、管理权限的分配问题等。其更加注重解决企业之间的关系,实质是一次集团财务的梳理和提升。

2.准确把握自身的特点和需求

虽然目前社会上已经有比较成熟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管理软件,但由于集团产业链的各环节之间存在行业性差异和业务性差异,集团内部各部门、单位的信息实现程度存在差异,人员年龄、受教育程度等综合素质存在差异,并不能过分的依赖软件的通用模式,必须结合自身行业属性、业务特点和财务特性等情况,分析内部系统建设中可能存在的难点和问题,并据此建立立项建设。

3.加强项目培训,打造核心团队

由于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软件产品更新换代,而“管理”的升级,特别是财务流程的梳理和再造,必将导致财务日常操作模式的大幅调整,因此做好项目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是财务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的重要保证。

笔者对此的体会:一是要开展以知识转移为目标的关键用户培训,打造一支经验丰富、沟通能力强、整体素质好的项目核心团队。二是要开展以提高整体素质为目标的全员用户培训,保证操作层所有人员具备日常操作的能力。

(二)集中式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价值初步体现

1.梳理集团财务流程,统一会计核算管理。通过财务流程的梳理和规范,进一步优化内部财务流程,建立了统一的会计信息平台,规范会计核算,实现资源共享。

2.提高报表效率和质量。财务信息系统运行一年以来,合并报表披露周期由原5-7天时间缩短为2天。同时,系统实现了自动对帐、自动生成合并报表,避免人工计算编制的失误错漏,使报表的质量大为提高。

3.方便各级管理层的监管。通过集团总部二级公司三级公司的穿透式监控,财务监督实现了从事后的选择性检查过渡到事中的全覆盖监控。

4.财务文化衍生的重要载体。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推进,以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功能、权限设计来体现和落实集团的管理意志,进一步形成和完善集团财务文化的塑造和延伸。

(三)集中式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须不断推进和深化

水务信息化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数据整合;规范流程;信息安全

一、科学整合数据提升财务信息高价值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离不开信息化的建设。但是要从哪一点入手,生产制造系统、供应链系统、人力资源系统?项目是独立开展运行,还是整体项目共同上线,这些都是困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难题。如果实施失败,不仅会带来资金上的损失,更重要的是会造成企业内部的管理混乱。企业信息化的成功建设,不能只停留在浅层上,如购进计算机、建设企业内部局域网等,而是要通过对企业管理流程的深入分析,尤其是从成熟度最高的业务进行探究,找出整体运营的关键环节,保证该项目的有效实施,并且最终成功上线,为其他项目起到表率和激励作用,给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树立标杆。

财务是一个流程规范和标准成熟的业务,更是整个企业业务流的核心。通过实行财务信息化建设来推动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

财务信息化系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引擎,最终的经营成果通过财务数据呈现出来。财务信息化系统不仅是财务数据处理系统,更是浓缩了企业的文化、战略目标、资源运用的数据信息。选择最好的财务信息化平台,不仅会缩短系统上线的时间,更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过程,它对企业整体信息化框架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整合作用。通过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实施和经验总结,很好的为企业的生产、销售、采购、人事等其他领域的信息化夯实了基础。

高效的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给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可以拓展和延伸的信息平台,让企业的日常管理和数据信息处理集成为一个综合的数据系统。作为财务信息系统,为企业的生产制造系统、知识管理系统、供应链系统、人力资源系统提供了开放的数据接口,汇集海量数据和业务信息。使多个业务系统通过深入的数据挖掘处理和数据分析处理,形成高质量的数据信息集合,并通过财务信息系统及时提供给企业管理层,为经营分析和经营决策提供依据,从而最大限度的通过企业信息化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二、规范业务流程有效防范风险漏洞

如何使企业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如何有效、快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大部分企业所面临的问题都是业务流程不规范,内部控制不完善,缺乏及时、有效的监督等等。财务信息化的建设过程对企业的各项业务流程起到了重要的梳理作用,检验企业重要的业务流程如资金活动、采购业务、销售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等是否符和规范,财务信息化对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防范的管理起到了晴雨表的作用。通过系统本身设置的会计流程控制和业务流程控制来进行风险防范,及时有效汇总数据,科学反映出资金的流速,业务的难题以及管理的漏洞。重点核查资金管理审批流程是否合理,严格要求业务人员在申请使用资金时必须按资金管理流程来进行,不得在无审批、无单据的情况下进行资金支付行为。财务部与相应管理部门协同监督,及时有效地降低经营过程的风险。财务信息化建设要以为业务单元提供优质服务为目的,实现通过财务运作推动业务发展,尤其是跨部门之间的业务合作,实现业务流程的标准化、清晰化,消除多部门合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薄弱风险防范意识。

财务信息化建设有效地推动业务流程标准化,使参与到财务核算的各业务部门在流程建设上得到了监督,解决了业务处理流程和审批监督存在差异、权责不清、信息不及时披露的问题。实现流程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简明化,将风险防范从事后处理提前到事中监督、事前预测,有效提高企业业务处理的时效性和风险防范管理水平。

三、综合分析内外保持企业良好竞争力

通过财务信息系统的建设把企业资金流和物流信息高度整合到一体,使财务数据的分析不仅局限在会计核算的层面,而是基于业务和供应链上的专业数据分析,更重要的是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探索,提炼数据背后的根植于业务中的实质。从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综合分析企业的行业前景、竞争对手、经营战略等,通过对财务数据的提炼和对业务实质深层次的掌握,为企业决策层提出具有结构性的数据分析报告和解决方案。

财务系统的数据分析不仅局限在企业组织之中,分析的维度要从企业内部扩大到企业外部。在吃透企业业务的数据变动趋势后,围绕企业供应链的上游和下游,对外部经营环境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无论是市场还是客户,无论是供应商还是竞争对手,他们的经营数据变化都会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本、市场定位和战略部署等,只有对他们进行深入的挖掘,然后结合企业的运营,才能为管理层提供全面专业的分析报告。这种基于企业经营环境的结构性分析清晰地反映出企业所面对的压力和机遇,企业能及时根据运营的真实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经营架构,良好的维持和管理供应商和客户,促进了上下游企业的整体效益提高。推动供应商、客户与企业共同进步,使企业的成长不仅依靠自身的推动,而是在企业与企业经营圈的共同推动下。这样的企业在面对竞争压力时,才能依靠自身经营理念和经营战略达到多方共赢的局面,保证了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四、加强财务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提升财务意识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是财务一个部门的工作和职责,更是与各个业务部门息息相关的一项工作。在建设财务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实现非专业人员的财务知识培训,让基层员工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潜移默化的接受财务知识。财务信息系统的建设涉及多部门协同,如采购、生产、仓储、销售等环节。财务信息系统各个节点的员工在使用财务信息化系统时,都要接受相关财务知识的培训。从原始的业务单据到业务报销单,从物流到资金流,需要对个个节点的使用方法和业务流程加以了解。通过财务信息化的建设过程,在实务中边学边培训,可操作性强,理解更加容易,基本员工接受财务相关知识更快更有效。这种细微的转变将基层员工的职业技能无形中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决策层水平,更取决于基层员工的综合素质。基本员工的素质越高,对管理层的决策领会的越快,执行起来力度越强。只有通过培训,不断的提升基层员工的综合素质,扩大高业务能力的员工范围,才是保证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五、杜绝人为操作保证系统安全性

水务信息化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RSBDSGIS水务数据收集管理应用

Abstract:With China's BeiDou(COMPASS)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 BDS ) began to provide services, BDS will replace GPS, and provide a broader space for the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water information. The new “3S”technology, will promote the informatization management of water to a new level.

【 key words 】 the RS BDS GIS water data collection management applications

中图分类号:TV139文献标识码:A

现代水务就是对涉及水(包括雨水、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外调水)有关的事务进行有效管理,包括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等的管理。笔者称之为“上管天(雨情收集、雨水利用),下管地(地下水监测、利用),中间管着老百姓(百姓有关的水,如城市生活用水、排水、污水,农业灌溉取水,江河湖泊水利用及防涝、防害。)”,已形成了大水务的管理格局。这种格局存在着涉及的范围广、时空跨度大、突发事件多、不确定因素难于控制等难点,给管理带来了困难和挑战。这就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随着我国北斗导航系统(BDS)开始提供服务,以往“3S”—RS、GPS、GIS所提供的服务,在我国必将被新的“3S”即RS、BDS、GIS所取代。本文探讨了新的“3S”技术在水务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一、水务信息化为何要利用“3S”技术系统

(一)水情观测的需要。在现实的水务信息管理过程中,水情数据的收集不完整,水情观测不全面。利用“3S”技术系统技,一是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收集的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当人为活动、自然变化对环境造成后果时,“3S”技术系统可以让研究人员实时、可视地观测环境变化。例如气候变化带来的雨水、雨量情况的变化,“3S”系统技术使各种来源的资料能够和来自地球卫星观测的最新信息相结合,在复杂的自然系统帮助了解雨水、雨量变化带来的影响。

(二)防灾抗灾的需要。由于气候的和地理环境因素,我国每年都会不同程度的发生洪涝灾害,而抵御洪水侵袭,抗洪救灾就需要获得第一手可靠的信息。“3S”技术系统具有在不接触目标情况下获取各种信息的能力,包括水流速度、受灾面积、土壤墒情、水质参数、地表温度等丰富的信息。通过GPS定位和监控管理系统可以对遇有险情的人员及时予以救助。“3S”系统技术对防灾抗灾有极其重要的用途。

(三)预警和应急指挥的需要。“3S”技术系统可在较短的时间内,从空中乃至宇宙空间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对地观测,并从中获取有价值的遥感数据。可以应用于台风、暴雨、洪涝、旱灾等灾害的监测,由于时效性强,具有对突发性灾害的快速应急反应能力,为及时预警报告,提升应急指挥可靠性发挥重要作用。

(四)科学决策的需要。“3S”技术系统能周期性、重复地对同一地区进行对地观测,获得的数据是同一时段、覆盖大范围地区的数据,这些数据综合地展现了所监测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现象,客观地反映所监测地区各种事物的形态与分布,真实地体现其地质、土壤、水文等地貌特征,并能动态地反映地面事物的变化,而且获取信息的手段多,信息量大,为政府或者管理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二、对于水务信息化管理“3S”技术系统的特点

(一)RS遥感探测技术。RS是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对地观测的综合性探测技术。一般指将传感器或者遥感器置于工作平台如地面平台、航空器或者航天器上,对物体的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的探测,并根据其特性对物体的性质、特征和状态进行分析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的科学技术。水务信息管理可将遥感信息作为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源,供管理人员或者研究人员对其进行查询、统计和分析,利用于自然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管理等。其特点在于:

1、大面积同步观测。遥感探测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从空中乃至宇宙空间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对地观测,并从中获取有价值的遥感数据,展示大范围的宏观景象的图像,对地球资源和环境分析极为重要。

2、时效性强,周期短。获取信息的速度快,周期短。由于卫星围绕地球运转,从而能及时获取所经地区的各种自然现象的最新资料,以便更新原有资料,或根据新旧资料变化进行动态监测。

3、数据综合可比性。遥感探测能周期性、重复地对同一地区进行对地观测,这有助于人们通过所获取的遥感数据,发现并动态地跟踪事物的变化。尤其是在监视天气状况、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方面,遥感的运用就显得格外重要。

4、获取信息的手段多,信息量大。根据不同的任务,遥感技术可选用不同波段和遥感仪器来获取信息。例如利用不同波段对物体不同的穿透性,获取地面深层、水的下层,冰层下的水体,沙漠下面的地物特性等,微波波段还可以全天候的工作。

5、条件限制少。在地球上有很多地方,自然条件极为恶劣,人类难以到达,如河流、沼泽、高山峻岭等。采用不受地面条件限制的遥感技术,特别是航天遥感可方便及时地获取各种宝贵资料。

(二)BDS导航系统。BDS北斗导航系统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由于BDS系统已开始提供服务,以往使用GPS系统的用户特别是政府部门或者具有战略地位的部门,出于国家利益或者战略需要,必将用BDS系统取代GPS系统。BDS系统用于水务信息管理有其独特的优势。

1、空间位置服务。①定位。如地面跟踪和紧急救援。②导航、制导。③测量:主要用于测量时间、速度、及大地测绘,如水下地形测量、地壳形变测量,大坝和大型建筑物变形监测等。

2、观测时间短,测站间无需通视。采取实时动态定位模式观测时,每站观测仅需几秒钟,使用BDS技术建立控制网,可以大大提高作业效率。BDS测量只要求测站上空开阔,不要求测站之间互相通视,因而不再需要建造觇标。这一优点既可大大减少测量工作的经费和时间,同时也使选点工作变得非常灵活。

水务信息化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 制造型企业 财务管理水平

在当前的信息化环境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占有市场,制造型企业在产品类型以及领域上进行了大范围的扩张,随之财务管理需要应对的内容有所增加,这就加大了财务管理的工作量和难度。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行业内相关企业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在公平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间在质量、生产力等方面的差距逐渐缩小。为了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企业间需要在管理、运营等软环境方面加大创新和改革力度。制造型企业为高成本性企业,其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成本的投入情况,最终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故而,在现今的形势下,对制造型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加以提升势在必行。

一、信息化环境下制约制造型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升主要因素分析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制造型企业财务工作经验,认为制约财务管理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有:

(一)财务管理中缺乏对财务预算工作的高度重视,难以保障预算编制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以笔者所在的制造型企业来说,在财务管理中往往存在着忽视财务预算工作的现象。企业的管理层认为预算工作可有可无,对于企业的整体财务管理工作以及资金运行状况不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当前高度信息化的市场经济中,这一观念对于财务预算工作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对财务预算环节的忽视会直接导致预算编制工作出现偏差,甚至失误。片面、错误的预算编制结果会直接影响到后期的财务管理以及资金运行,甚至会影响企业的战略性目标的制定以及执行。

(二)财务管理中的资金管理不到位,影响企业发展

在财务管理中资金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尤其面对制造型这类营运资金量非常大的企业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现有制造型企业的资金管理状况进行梳理,笔者发现其存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具体表现有:首先,在涉及大量资金的营销环节,制造企业为了争取客户,常会采用赊销的营销模式。这一模式对于资金的管理不力,会造成资金回收困难、产生死账坏账等,直接导致资金短缺的现象出现,加大资金风险。其次,为了赢得更多的市场,制造型企业生产项目日益增多,相对的投资量就加大且趋于多元化。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盲目投资的现象。这一行为也会导致企业资金的流失。

(三)财务管理中风险预警机制缺乏,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不足

在制造型企业,受到财务部门专业能力有限、风险防范意识不足等原因的影响,其通常缺乏系统化的风险预警机制,使得企业在面对市场风险时往往束手无策,造成企业巨大的经济损失。制造型企业风险预警机制的缺乏主要表现在财务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差、应对风险的专业能力不足、缺乏专门的风险预警制度以及流程等。

(四)财务管理中内部监管执行力较差,导致财务漏洞的滋生

在制造型企业还存在着内部监管执行力差的问题。虽然,在大多数的制造类企业都建立了内部监管机构,但是受到监管部门独立性差、监管人员与其他部门人员存在交叉等情况的影响,其执行力不足,使得内部监管机构形同虚设,没有很好地监督与督促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没有体现财务审计的功能,严重制约了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基于信息化技术提升制造型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路径探讨

针对上述提及的制约财务管理水平提升的因素,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路径出发加以提升:

(一)增强对预算工作的重视度,同时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来实现预算的科学化

为了增强预算工作的有效性,切实发挥其指导性及约束性作用,必须要提高对预算工作的重视度。在这一方面制造型企业具体需要做的工作有以下几点:企业管理层要树立起充分重视财务预算工作的重要性,要加大对这项工作的精力与财力投入。要加大对预算工作的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在加强对现有财务预算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还要引进相关的优秀人才。此外,要通过宣讲等途径对企业全体员工以及部门进行财务预算重要性的普及工作,使每个部门都充分认识到财务预算与其自身的重要联系,提升其他部门与财务预算部门的配合度;在具体的预算编制工作中,企业也要从技术角度加大投入力度,从而体现出对工作的重视度。针对信息技术的特点,制造型企业完全可以借助这项技术来构建网络信息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提供的各项数据信息资料,预算编制工作能够达到一定程度地及时性、实效性、全面性及准确性。

(二)完善财务管理中的各项资金运营工作,为企业的整体运行提高有力的支撑

在制造型企业涉及大量资金运营的环节主要集中在营销以及投资两大方面。针对这两个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重点梳理,提出完善财务管理中的资金运营工作的措施,进而为企业的整体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笔者认为解决的措施主要为:其一,要规范企业的营销行为。这需要企业财务部门与营销部门做好配合,对目标客户的信誉度、资产状况等进行充分的调研,避免盲目地制定与执行如赊账等营销计划。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企业资金的安全,降低风险。其二,制造型企业要加强对资金管理的重视度。重视程度的提升会在一定程度上约束投资行为,使其不会脱离市场规律以及企业的客观环境。在投资行为中,首先要重视资金管控的长远规划,使其与近期计划结合起来,确保资金投资的科学化、合理化,杜绝盲目投资行为的发生。第三,企业要借助信息技术构建一个高效的资金管控体系,使制造型企业的资金管理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和系统化,为资金的整体运营提供坚实的保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资金流失的风险,同时还提高了资金的使用率。

(三)通过预警模型的构建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避免企业资产的流失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制造型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会面对各种各样的财务危机,如不具备债务偿还能力而引起的经营困难甚至导致破产等。通过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能够有效的预防、避免以及挽回可能或者已经发生的财务风险。具体来说,制造型企业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建立预警模型,从而实现对风险的全面把控。在实际运营中,所涉及的财务风险种类较多,在大量信息以及数据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预警模型能够很好地面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另外,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财务人员还应具备强烈的风险防范意识以及专业的技术能力。这就需要企业加强对财务人员关于财务风险相关知识的培训力度。再者,在建立风险预警模型后,还要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后续管理工作,包括维护、创新等。总之,通过以上途径能够有效地预测企业财务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并加以科学的应对和处理。

(四)通过信息管理管控体系的构建来提升企业内部财务监管工作的执行力,避免财务问题的发生

在制造型企业的内部财务监管工作中引入信息管理管控体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同时还能够避免财务监管人员不作为行为的发生。这一体系能够对整个财务监管工作进行全面的实时监督,同时增强其执行力。应用在内部财务监管工作中信息管理管控体系,其构建是借助当前先进的软件技术、监控技术以及网络技术来实现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制造型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存在着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其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财务安全以及经济效益的提升。作为财务管理工作者应当充分利用当前的信息技术来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改善,从而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春琴.浅析制造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4(13)

[2]梁秦,线静.提高现代制造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