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水务管理改革发言

水务管理改革发言

同志们:

*2年5月水利部在呼和浩特市召开了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的两年来,各级水利部门以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水利部党组治水新思路,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做好水资源管理工作,在推进和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取得了新的突破,水务管理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为适应水务管理工作的发展形势,总结交流两年多来全国水务管理工作经验,研究解决水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水利部组织召开这次会议,希望广泛听取大家意见,研究做好下一步工作。部里起草的《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指导意见》已经印发各地和有关单位征求过意见,这次会议再次请与会代表讨论,根据讨论意见修改后,将作为这次会议的主要成果印发各地贯彻执行。

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呼和浩特会议以来全国水务管理工作进展情况和主要经验

水利部召开呼和浩特会议后的两年中,全国水务管理工作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创造了许多新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水务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管理体制逐步完善

各地在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关于“改革水的管理体制”精神指引下,落实中央水利工作方针和水利部党组治水新思路,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方针,进一步提高了对水务统一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尽管这个过程中曾出现了一些暂时的困难,但是整个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还在不断推进。

其中产生较大影响的事,一是海南省水务局的成立。*3年5月,海南省人民政府决定撤销省水利局,组建海南省水务局,成为全国继上海市水务局之后的第二家省级水务局,也是全国第一个在涵盖国民经济各个行业且农村用水占较大比例的省份设立水务局。*3年11月,中共海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在印发的市县政府机构改革方案中,明确实行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将市、县水利局组建为水务局。*4年5月,海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海南省水务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明确将省建设厅承担的城市供水、节水职能划入省水务局,增加省水务局指导城市排涝、中水回用工作的职能。

二是北京市水务局的成立。*4年2月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同意撤销北京市水利局,组建水务局,明确北京市水务局的主要职责是在承担原北京市水利局所有职责之外,承担北京市城市供水、节水、排水与污水处理方面的工作,以及规划区内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北京市水务局的成立标志着全国水务管理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4年5月19日,北京市水务局举行隆重的揭牌仪式,水利部、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的领导出席了揭牌仪式。北京市水务局成立后,在整合各部门涉水管理职能、协调开展省际输水缓解首都水资源紧缺形势方面已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三是部分省、市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取得进展。成都市是今年实现了水务统一管理的副省级城市。成都市水利局在*0年、*1年、*4年三次向成都市委、市政府行文,多次向政府主要领导汇报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性、水务体制改革方案、水务运行机制与保障机制等。市委、市政府经过多次研究论证,在今年9月成都市政府常务会一致通过组建市水务局,实行区域涉水事务统一管理,方案已上报省编委。

山东省淄博市*4年内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实现水务统一管理,全省90个市、区、县成立水务局或由水利局实施水务统一管理,占全省的65%。甘肃省嘉峪关市、敦煌市、玉门市、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等挂牌成立水务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也实现了区域涉水事务统一管理。河北省*4年全面理顺了水资源管理体制,11个设区市、160多个县都实现了水资源统一管理,承德市等一批水务局正在运作城乡供水统一管理。河南省水资源管理体制也基本理顺,16个省辖市、95个县(市)实现了水资源统一管理,10多个城市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城市供排水和污水处理,安阳、郑州等城市正在推进水利系统向城市用水户直接供水的供水体制改革。重庆市水利局通过深入调研,广泛宣传,积极争取主要领导支持,目前全市已经有19个区县实现了水务统一管理,接近区县总数的一半。黑龙江省实现水务统一管理已有3年时间,决大多数县市实现了机构、职能、权责和管理的“四到位”。

根据最新统计,截至*4年10月底,全国成立水务局和由水利局承担水务统一管理职责的县级以上行政区1251个,占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总数的53%。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中,除西藏外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开展了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全国已成立各级水务局950个,占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总数的40%;由水利局承担水务统一管理职责的单位共计301个,占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总数的13%。根据《*3年度水务管理年报》,全国水务系统已有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2485个,自来水日供水能力6623万吨,污水日处理能力1463万吨,水务工程年投资额82亿元,水务企业职工12万多人,已经成为水利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建立健全地方性水务管理法规,综合执法能力不断加强

在水务统一管理体制初步确立后,很多地方就开始清理地方法规中与管理体制不相适应的部分,逐步建立健全地方性水务管理法规,为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法律保障,同时加强水务综合执法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已有法律法规的作用。

海南省水务局在新水法颁布实施后,就开始组织修订地方性配套法规《海南经济特区水条例》,目的是从法律上明确城乡涉水事务统一管理的体制,同时以法律形式将涉水事务统一管理的内容固定下来。通过调研,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水条例(修订草案)》明确规定:“本经济特区实行涉水事务统一管理体制。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经济特区防洪、排涝、水源、供水、用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等涉水事务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

*2、*3年武汉市水务局相继出台了《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和《武汉市城市排水条例》两个涉水法规,明确了水务局在湖泊保护、城市排水方面的职责。依照条例赋予的职责,水务局会同公安、交管、城建等部门加大了对城区湖泊、供水设施、排水设施的执法力度,为规范城市湖泊保护和排水、污水处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哈尔滨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牡丹江市供水管理办法》、《齐齐哈尔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苏州市城市排水条例》、《宜兴市供水管理办法》、《宜兴市城市排水管理实施办法》、《宜兴市污水处理费征收管理办法》等一批地方性水务管理法规已经出台,还有《淄博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等一大批地方性水务管理法规正在运作中。

在综合执法方面,苏州市水务局水政监察支队将涉水事务各部门的执法权集中起来,在城区设立了河道、排水、供水、节水四个执法大队,建立了水行政执法巡查登记、报告制度,重点对城市水资源保护加大行政执法力度,逐步实现水行政执法工作由农村水利向城市水务的延伸,完善执法网络,健全执法体系,使涉水事务的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三)改革水务投融资体制,创新城市水务运行机制

水务工程投资规模大,回报期长,仅靠各级政府投入不足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务基础设施的需求。各地在工作中逐步探索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水务投融资体制,建立政府主导、社会筹资、市场运作、产业发展的水务运行机制。

一是成立水务投资公司,多元化筹集水务建设资金。上海市、深圳市、武汉市、呼和浩特市、宿迁市都成立了直接隶属于市政府或其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水务投资公司,负责筹集水务建设资金和进行资本运作。上海水务资产经营发展公司负责供水和排水国有资产的管理,为水务建设项目融资。以资产为纽带,水务资产公司拥有下属排水公司、3个排水运营公司、3个供水公司等全资子公司,以及环境建设公司、原水股份等控股子公司,并且拥有浦东威望迪供水公司50%的股份。

二是理顺价格机制,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苏州市水务局自*1年成立以来,将城市污水处理费由0.50元/吨提高到1.15元/吨,使得污水处理由政府投入的公益事业变成微利的市场,吸引了各方面的资金投入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苏州市水务局筹集了26亿元资金。利用这些资金,水务局全面开工建设污水管道入户工程,已完成排污支管建设150公里;完成了市区淮阳河整治工程;新建22万吨日处理能力的污水处理厂;启动了市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解决了水务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的问题。

三是引进外资,组建合资公司。三亚市水务局下属的天涯水业集团公司是三亚市以提供自来水为主业的老国有企业,由于设计供水规模偏大,管网不配套,负债高达3.65亿元。天涯水业与法国苏伊士集团下属的中法水务投资有限公司于*2年底组建三亚中法供水有限公司,双方各占50%的股份,这是全国第一个整座城市的供水行业整体对外合作。通过合作,天涯水业置换回2.688亿元,用于偿还债务,并利用优惠政策,成功核免了1.06亿元的银行利息,使公司债务从3.65亿元降为零,甩掉了沉重的债务包袱。

四是出让股权,引入战略投资者。*3年11月,深圳市政府与法国威立雅环境集团、首创威水投资公司正式签约,转让深圳水务集团45%的股权,引进资金4亿美元。浙江上市公司钱江水利整体收购舟山自来水公司,原舟山自来水公司全部资产21100万元,由钱江水利一次性交付。

五是改制水务企业,盘活存量资产。宿迁市水务局对市自来水公司实施产权制度改革,对其进行资产评估,对外转让自来水公司全部国有净资产产权、50年土地使用权和50年特许经营权,成交价3800万元。市政府将中运河和古黄河沿岸的28890亩国有土地确权给水务投资公司后,经评估作为资本金注入宿迁市水务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用作贷款抵押,靠拍卖土地和土地经营升值。目前已售出地块到帐资金4100万元,形成“综合整治—创优环境—提升地价—开发经营—回笼资金”的良性循环机制。

(四)统筹规划,重点突破,各项水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水务管理体制初步建立后,各地水务系统统筹规划各项涉水事务,选准工作突破口,以保障城乡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建设节水型社会为重点,扎实做好各项水务工作,体现水务统一管理的体制优势,树立水务行业的良好形象。

一是用涉水事务统一管理的理念安排水利建设与管理,构建水务规划体系。上海、武汉、珠海、呼和浩特、牡丹江等水务局在实行水务统一管理后,把构建统一协调的水务规划体系作为水务工作的龙头,在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指导下,编制城市防洪规划、供水水源规划、供水规划、排水规划、污水处理规划、中水回用规划、城市水系规划、节水规划、城市水景观规划,形成完整的水务规划体系,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控制性规划相协调,分步实施。

二是统筹城乡发展,探索区域联网供水。宜兴市针对供水企业小而散,镇镇有水厂,水质难保证的局面,通过农村改水工程的实施,向农村延伸管网,规划新接通自然村2690个,新增受益人口40万人。同时充分利用境内优质水源,实行全市范围内的区域统一联网供水,把原来主要为农业供水的横山水库改为饮用水源地,有效地提高了供水水质。

三是统一调度配置地表与地下、城市与农村、区内与区外水资源,提高了供水保证率。包头市水务局在黄河水质超标、供水紧张的情况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黄河取水量,加大水库和地下水的取水量,使供水水质明显改善,保证了百万人口饮用水的水量和水质。秦皇岛市共有5处城市供水水源地,8个自来水厂,通过水务局对多水源的联合调度,限供增供、调水等措施,结合实施供水应急预案,提高了城市供水保证率。

四是防洪工程、河道整治与水生态建设相结合,改善城市水环境。武汉市根据城市规划的总体要求,以长江堤防工程建设为依托,建成汉口江滩防洪及环境整治综合工程,形成极富特色的亲水滨江景观工程。*省各地水务系统在城市防洪规划中,统筹考虑防洪与排污、引水与排涝结合;道路与堤防、生态与景观结合;区域防洪与城市河网整治结合;水网水体有序流动与水环境改善结合;水工程建设与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水上旅游结合;同时把保护古河道、古建筑、古桥梁以及历史街区和人文景观结合。

在肯定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快速推进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也应看到这项改革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是全社会对水务统一管理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实行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单位,涉水事务统一管理的体制优势初步显现,服务得到社会的认可,但是还有个别部门对于实行水务统一管理存在片面认识,认为成立水务局只是部门职能的转移和合并,没有上升到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管理体制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有些领导虽然认识到实行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但存在着求稳怕乱、等待观望的思想,甚至水利系统的部分同志也存在怕背包袱、怕担责任的想法,胆子不够大,步子不够快,制约了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

二是水务管理法规建设滞后于水务管理实践。现行的水务行政法规已经不适应水务统一管理的新要求,执法主体发生了变化,现行城市供水、排水管理的管理规定与水务管理体制不相协调,在强调依法行政的大环境下,对水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了影响。当然,我们也在积极地探索,逐渐建立一套新的规章制度。这次提交会议讨论的《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指导意见》,也是想先以文件形式规范水务管理工作。

三是水务投资渠道不畅。水务投资体制,特别是城市供排水投资体制不顺,是水务管理中面临的较为突出的问题。城市政府是城市供排水设施建设的主体,每年在城市建设维护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城市供排水工程,重点是管网系统的建设和更新改造,实行水务统一管理后,由于这部分资金使用由建设部门和发改委提出建设计划,部分城市这块资金没有用于城市水务基础设施建设,而是用于其他城市建设项目。水利系统资金因无财政科目无法向这个领域投。

四是水务管理体系不健全,上下级行政管理职能不对口,使水务行业管理的职能难以落实到位。由于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是自下而上推进的,实现水务统一管理的市、县除承担原有的水行政主管职责之外,还承担着供水、排水的行业管理职能,而省一级除上海、北京、海南等已在辖区内实现水务统一管理并组建省级水务管理机构的省级行政区外,水行政主管部门都没有供水、排水行业管理职能,国务院有关部委的职能也尚待理顺,造成水务行业管理上下脱节,难以真正落实到位。

五是水价形成机制没有真正理顺,水务产业化与市场化发展、企事业单位转制进展不快,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务工作的要求。

以上这些问题是水务管理体制改革进程中的问题,有些也是难以避免的,总会有这么一个过程。只有继续深化改革,才能够逐步得到解决。水利部高度重视水务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也采取了各种措施加以解决,主要的措施有:

一是进一步推进争取水务管理职能的理顺。*3年以来,水利部两次正式向有关部门行文,要求调整国务院有关部门的管理职能,由水利部承担城乡供水、排水及污水回用,从根本上推进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根据水利部的请求,中编办组织到湖北、内蒙古、海南等地进行水务管理体制改革调研,通过试点调研,中编办的同志接受了水务统一管理的理念,也认为这是水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但要在国务院的各个部委里都取得共识,还有相当的距离,我们还在继续努力。近期商务部等有关部门了解水务市场发展的有关情况,也主要征求水利部的意见,中英经贸合作机制下的水务工作组中,水利部是中方唯一的政府机构,水利系统负责城市供排水管理已经逐步得到社会各界和有关部门的认可。

二是加强对地方水务工作的指导。水利部编制了《水务管理技术标准框架建设指导意见》;从*3年起编制水务管理年报,作为全系统主要统计途径;组织开展了城市水务市场化专题调研,形成的《城市水务市场化调研报告》这次也印发各位代表参阅;组织起草了《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指导意见》,并印发各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征求意见。

三是水利部工作重点也在转移。水利部从原来比较单一的农村水利,现在正向城市水利和农村水利并重转移。汪部长在报告里多次提出“城市水利”的概念。在“十一五”规划中,专门安排编制城市水利的专项规划,在水资源综合规划中,也要求开展城市水资源规划等等,把城市水利的问题作为重点,大家不要怕任务重,任务越重,越是对这块工作的重视。在投资渠道上,在水利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已经实施水务统一管理,基础比较好的地方,无论在项目立项的有关政策上,还是在立项后的资金安排上,给予了倾斜和支持。今年7月,部长办公会专门研究,决定从今年起,设立城市水资源监控与管理系统建设专项,每年选择10个左右水务管理落实到位、工作基础较好、地方有需求和积极性的城市,支持城市水资源监控与管理系统建设,目的是整合已有资源,搭建统一平台,提高水务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以能力建设促进水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今年7月20日在北京召开了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会,并选择北京、上海、武汉、西安、苏州、海口、桂林、牡丹江、抚顺、银川、大连、张掖、绵阳等13个城市在*4年开展项目建设,今年2500万项目资金已经在这次会前落实。通过规划计划司做工作,国家发改委已对*5年城市水资源监控与管理系统建设立项,安排基建投资3000万元,除部分续建项目外,*5年新安排承德、淄博、三亚、珠海等城市开展项目建设。这是一个好的开端,我们希望今后有更多的水务项目能列入国家发改委的计划。

二、树立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与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在水务管理上做出扎扎实实的业绩

以北京市组建水务局,海南全省实现水务统一管理为标志,全国水务管理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部里希望各地更加注重在实施水务统一管理的地区,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拿出业绩,来显现新管理体制的优越性。在新的发展阶段,水务管理工作的重点要从推进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向深化水务管理体制改革转变;从建立水务管理体制向构建水务运行机制和水务法规体系转变,同时要加大对水务投融资体制和市场化改革的指导力度,致力于建立政府主导、社会筹资、市场运做、产业发展的水务运行的良性机制。在这里,我对下一阶段水务管理工作提几点具体要求: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转变观念,继续推进水务管理体制改革

水务管理的实践证明:水务统一管理综合考虑水资源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符合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律;水务统一管理是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体制保证;水务统一管理是水务行业适应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水务??的重要措施;水务统一管理能够更好地贯彻科学发展观和中央治水方针,是城乡供水安全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实行水务统一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是一件看准了的事情,各级水利部门要以北京市水务局成立和海南省组建省级水务管理机构为契机,从贯彻科学发展观、实践新时期治水思路的高度出发,切实加强对水务管理工作的领导。水利系统干部职工在思想观念上要实现以下转变:一是工作领域从单纯的农村水利向城乡一体化水务转变;二是管理方式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三是运行机制从单纯的政府建设管理向政府主导、社会筹资、市场运行、企业开发转变;四是人才结构从注重工程技术人才向技术、管理、经营人才并重转变。在建立水务管理体制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职能调整与管理的关系,行业管理与行业隶属的关系,管理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量质并重,注重水务统一管理的实际内涵。

各地在推进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水务局要真正名实相符,不单纯追求数量。水务局已经挂牌,但管理职能没有真正理顺的,要尽快把职能落实到位,尤其是城市供水、排水管理职能。城市节水和水源工程统一管理仍是水资源统一管理层面的问题,水资源统一管理是水务统一管理的基础和前提,而水务统一管理是真正落实和实施水资源统一管理的体制保障。二是在推进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理顺水务管理职能和投资渠道方面都要依靠地方人民政府开展工作。水务局作为政府组成部门,代表当地政府行使水行政管理和城市供水排水的行业管理职能,城市建设维护费是政府行政性收费,其使用方向应由政府决定,水务局作为供排水行业主管部门,应对用于水务基础设施建设的部门提出计划和建议,在资金安排上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向政府报告。三是要建立与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的协商机制,主动沟通,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

(二)在地方人民政府领导下,建立健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责权明晰、运转协调的现代水务管理体制

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进一步加强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建立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水务统一管理体制;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产业发展市场化、行业监管法制化的水务运行机制;建立发挥体制优势、强化行业管理的水务政策法规体系。

水务管理要突出水务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实现城乡水资源评价、规划、开发、利用、配置、保护的统一管理;取水、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再生水回用的统一管理;水量、水质、水域和水能的统一管理;法规、政策、制度、标准、定额的统一管理。水务统一管理就是统一管理城乡水资源,统筹城乡防洪、供水、节水、水土保持、农村水利与农村水电以及城市供排水行业管理等各项行政职能。具体职能为统一制定水务管理法律法规与技术经济政策;统一编制水务各项规划,完善水务规划体系,形成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审核水务建设年度计划;制定并监督执行城市供水应急预案;负责城乡防洪、除涝、城市河道整治;负责城乡水生态、水环境建设与管理;负责城乡水土流失治理;负责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水电设施的建设与管理;负责水务企业经营资质的审核认证以及特许经营权的发放和收回,严格市场准入制度,规范水务企业的经营行为,保障公众用水的合法权益和各种投资主体的合法权益;制定市场准入规则,加强市场监管;监测供排水水量、水质、水压等主要指标,监督水务企业服务质量;建立水务公益性工程稳定的投融资渠道和市场运营模式;负责水源和供水、排水系统的统一调度;监督水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协助价格主管部门制定水务(供水、排水、水力资源利用等)价格政策。

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推进水务企业改革,国有企业要继续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打破垄断,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形成自我积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法人主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和经营实体。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塑造新型的政企关系。水务企业要在政府的监管下按照市场规律合法经营,建立严格的成本费用核算体系和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水务行业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要逐步发展成为联系政府主管部门与水务企业的桥梁和纽带,接受政府委托,起草技术标准,进行行业调研,组织技术交流与培训等。

(三)创新水务运行机制,推进水务产业化与市场化进程

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积极推进水务产业化与市场化进程,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筹资、市场运作、企业开发的水务良性运行机制。

一是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务投融资机制。要区分公益性项目与经营性项目,确定不同的投资机制与运营模式。对于农村水利、城市防洪、城市供排水管网和水源保护等公益性工程,政府应该承担起建设、运行、维护以及更新改造的责任,主要目标是建立稳定的财政投资渠道和市场化的运营模式,要把国家政策规定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维护费中用于城市防洪及供排水设施与管网改造部分的投资用足用好,还要研究在水利建设基金等方面支持公益性水务工程建设的政策措施,同时也要按照事权划分原则,形成多级投入机制。对于防洪、排水、管网建设、农村水利、农村水电等公益性项目,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创造条件,利用特许经营、投资补助、招标拍卖等多种方式,吸收社会资本参与开发,保护公众利益。对于城市供水等经营性项目,资金来源应该市场化,主要通过非财政渠道筹集,走市场开发、社会投资、企业管理、产业发展的道路。

二是在推进水务市场化、产业化的同时,加强政府对水务市场的监管。政府的行业监管是水务市场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化程度越高,监管责任就越大。政府的水务行业监管是通过水务规划体系、技术标准和定额体系、相关行政法规对水市场进行监管,监管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是监管水务服务质量;第二是监管服务价格;第三是监管运行安全;第四是监管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三是改革水价形成机制,依靠科技进步推进水务产业化、市场化进程。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水价改革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通知》(国办发[*4]36号)精神,综合考虑水务企业生产成本、居民承受能力和物价指数,建立合理的供水水价形成机制和水价调整机制,对居民用水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对非居民用水实行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以及超计划、超定额加价方法,促进节约用水。加大污水处理费的征收管理力度,尽快实现所有城市开征污水处理费;已经开征污水处理费的城市,要把污水处理费的征收标准尽快提高到保本微利的水平。在继续推进供水行业市场化与产业化发展的同时,积极引进、开发污水处理等先进技术与装备,合理确定和调整回用水价格,加快培育污水处理与再生水回用市场。

四是构建有利于水务行业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和配套改革措施。要确立规范的水务市场准入与退出规则;建立完善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水价调整与听证程序、产品与服务价格审核程序;建立政策性损害的利益补偿机制;实行内外资进入城市水务行业的国民待遇和政策;统筹考虑职工安置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进水务产业化与市场化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发展差距,政策要适度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倾斜,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五是整合水务产业,培育跨区域的大型水务集团。应利用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改革,在传统企业改制的基础上,以市场为主导,以资本结构的调整拉动产业整合。有扩展实力、具有一定规模的水务企业,要充分利用当前水务行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机遇,通过并购、整体收购、交叉持股等多种形式,培育跨区域的大型水务集团,在竞争中做大做强。

六是推进水务行业产权制度改革。随着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水务企业改制的全面展开,要加大水务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步伐,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使水务企业真正成为法人主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四)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扎扎实实做好水务工作

各地要根据全国统一部署,在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务统一管理为核心,加强城市水资源规划等专项规划工作,抓紧编制城市供水规划、城市防洪规划、城市排水规划、城市水生态建设规划、水力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等专业规划,并与流域、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防洪规划相协调,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各地要结合规划的开展,梳理水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社会发展急需,人民群众关注为原则确定水务工作的重点,根据水务工作的特点,综合考虑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以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建设节水型社会为重点,扎实做好水务工作。尚未开展水务管理体制的地区也要以涉水事务统一管理的理念安排水利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

一是以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为重点,切实提高城市防洪保安能力。在工程建设中,进一步完善规划,使防洪、排涝、调水等功能得以完善配套,保证整体效益得以发挥,全面提高城市的防洪保安能力。

二是以城乡水环境综合治理为重点,不断改善城乡水环境。通过高水平的规划和高标准的建设,真正把城市水利建设成为清水绿带、环境优美、风景怡人的体现现代化水平的工程设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三是以优化配置和节约保护水资源为重点,提高用水保证率。本着“优水优用”的原则,按照“先地表水,后地下水”的用水秩序,合理配置地表水、地下水。利用??证城乡供水水量、水质;广开水源渠道,大力发展区域联网供水。

四是以加强城乡供水水源保护为重点,切实加强对重要水域的保护。加快截污导流工程建设,强化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各地要按照水法的要求,对城市供水水源地设立保护区,保证供水保证率和水质总达标率在95%以上。重要城市要建立供水水源的应急预案,从水量、水质两方面确保城市的供水安全。

(五)加强培训,引进与提高相结合,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水务管理、经营与技术队伍

做好水务工作的关键在人才,在于能否建立一支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水务干部职工队伍。各地要切实加强水务队伍建设,学习、应用先进技术,提高水务工作科技含量,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在职培训,努力提高水务队伍整体素质。原来从事农村水利工作的同志,要主动学习城市水利和经营管理知识,原来从事城市供排水工作的同志,也要努力学习水利知识。水务局在干部使用和人才引进上要搞五湖四海,既要提拔使用原来水利系统的干部,也要注重使用原来城建等其他系统过来的干部,共同做好水务管理工作。对于工作中缺乏的供水排水专业人才、熟悉资本运做的经营管理人才,要创造条件大胆引进。总的来说,当前水务工作的人才和知识结构还不适应水务统一管理的新形势。各级水利系统要对水务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给予高度重视。*、安徽、广西等省区都组织过水务干部培训班、研讨班,效果是好的。各地可以组织省一级的水务管理研讨班和水务知识培训班,也可以采取境内外考察、培训的方式提高干部管理水平。

同志们,水务管理工作是一件新生事物,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实施水务统一管理后,水利系统责任更大,担子更重,希望各级水利系统高度重视水务工作,把它作为管理体制创新和水利现代化建设的一件大事。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工作中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效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