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能源和能源的区别

新能源和能源的区别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能源和能源的区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能源和能源的区别

新能源和能源的区别范文第1篇

作为服务于工业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基础性部门,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电力、热力与燃气企业在内的能源产业一直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活动也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本文利用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深入分析我国能源产业生产和研发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为不同类型地区制定有针对性的能源生产及研发政策提供思路。

能源产业生产和研发活动空间布局

研究能源产业生产活动的空间分布必须考察各地区能源产业的生产规模。生产规模特征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绝对规模,即通过生产规模排序发现全国能源生产集中的地区;其二是相对规模,也称强度,即通过测算发现能源产业生产活动相对密集的地区。规模和强度在研究空间分布问题中缺一不可。

研究显示,当前我国能源生产大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从产业规模看,西部能源生产大省数量反而最少。

采用企业数、企业从业人员数、工业总产值三项反映产业规模的核心指标,对能源产业生产空间布局进行综合评价;使用标杆分析法进行标准化处理,通过对三项指标得分进行算术平均,得到各省能源产业生产规模的综合指数(得分在0―100之间,得分越大表明生产规模越大)。结果显示,我国能源产业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全国能源产业生产规模最大的省份是山东,其次是山西,两省能源产业规模综合指数均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能源产业规模综合指数接近或超过30分的有13个省份(见图1),这些省份的能源企业数都在600家以上、从业人员均超过15万人、工业总产值均超过1500亿元,三项指标合计分别占全国总量的67%、73%和71%。从宏观区域分布看,这13个省份中,东部地区有6个,中部地区有4个,西部地区3个。可见,当前我国能源生产大省集中在东中部,西部能源生产大省数量最少。

虽然西部能源生产大省不多,但能源产业对西部省份经济发展贡献比东部重要。这并不是因为其行业竞争力更强,而是其他制造产业不发达所体现出来的结构性特征。

与全国性能源生产大省一样,那些将能源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基本部门1的省份,也是我国能源经济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地区。采用分析区域比较优势产业时经常被使用的区位商法,分别测算各省能源产业企业数量、从业人员规模和工业总产值在区域经济中的区位商,然后对三项得分进行几何平均得到综合区位商2,从而了解各省能源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2008年全国能源产业规模综合区位商大于1的有21个省份(见图1)。其中西部和中部地区分别有11个和7个省份,而东部地区只有3个省份。这表明,能源生产和能源产品输出在广大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绝大多数东部省份的能源产业没有作为引领经济增长的基本工业部门。

综合考察能源产业生产规模及其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可以发现,能源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并且能源产业在当地区域经济中具备比较优势的省份不足10个,多为中西部能源生产大省。

山西省无论在能源产业规模方面,还是能源产业在地区经济中的地位方面,都十分突出。山东、广东、江苏和浙江四省虽然能源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但其能源产业经济地位低于其他制造业,能源生产整体上仅限于满足内部经济发展需求。新疆、宁夏等十余个中西部省份虽然能源产业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工业部门,但其能源产业具备这种比较优势的前提是其他制造业尚不发达,其能源产业规模在全国各省中仍明显偏低。福建、上海等6个省份能源产业不但生产规模较小,而且在经济中的地位也不突出。

能源产业研发规模和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虽然与生产活动基本一致,主要体现为自东向西依次递减,然而从地区构成上则表现出较大差异。

采用研发经费支出额、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和企业科技项目数三项反映研发规模特征的核心指标,运用标杆分析法进行能源产业研发规模综合指数的测算。结果显示,山东是能源产业研发规模最大的省份(见图2)。从集聚程度看,能源产业研发规模综合指数高于20的8个省份,其研发人员均在3500人年以上、研发经费均超过6亿元、科技项目均在1000项以上,三项指标合计分别占全国总量的75%、65%和63%。在研发规模最大的13个省份中,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有8个、4个和1个。这与能源生产规模的空间分布特征一致,只是在省份构成上有所区别,如西部省份中能源产业生产规模最大的是四川,而研发规模最大的是新疆。

选取R&D经费/工业总产值、R&D人员/从业人员、R&D经费/R&D人员、科技项目数/企业数四项反映研发强度的核心指标,以每一省份能源产业强度指标为分子,以全国全部能源企业强度指标为分母,测算能源产业研发强度的综合区位商3。结果显示,全国能源产业研发强度综合区位商大于1的有13个省份(见图2)。其中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有8个、4个和1个。这表明,能源产业研发强度自东向西依次递减,与研发投入规模的分布规律一致。

把能源产业研发规模和研发强度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可以发现,能源产业研发规模全国领先、同时研发强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多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个别中部省份。

山东省无论在研发规模还是在研发强度方面,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山西、辽宁虽然能源产业研发规模居全国前列,但其研发投入强度则低于全部能源企业平均水平。上海、浙江等七省份研发规模处于全国中等水平,但其中上海、北京、天津和新疆研发强度居全国前列,而浙江、安徽和江西则与全国水平相差不大。多数西部省份研发规模和研发强度在全国处于落后位置。

能源生产与研发典型地区分类

综合考察当前我国各省份能源生产与研发的规模和强度特征(图1、图2),可以发现全国分为五类地区(见表1)。

生产大省研发强省

指能源生产和研发规模大、研发强度较高的省份。其中山东表现最为突出,其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电力、热力与燃气四类产业的企业数量、从业人员和工业产值均居全国前列,四类产业生产规模均居全国前3名。煤炭、油气、电力三类产业研发规模分别居全国第1、第2和第6位,其中煤炭企业研发经费和科技项目均占全国煤炭企业的30%以上。煤炭、油气产业研发强度更分别远高于全部煤炭和油气产业的研发强度。

广东电力、油气产业的生产和研发规模都在全国前10位,其中电力产业的企业数、从业人员和工业产值均超过全国的10%,研发人员、研发经费和科技项目数占全国的12%以上,均居全国第1位,研发强度也高于电力企业的整体水平。

江苏与广东类似,电力、油气产业的生产规模很大,尤其是电力产业,其生产和研发规模分别居全国第3和第2位,研发强度远高于电力行业总体水平。同时,虽然其煤炭产业规模不大,但研发投入居全国第7位,研发强度也高出煤炭行业1.5倍。

河南与山东相似,煤炭、油气、电力、热力与燃气四类产业生产和研发规模均居全国前列。其中煤炭产业最为突出,生产和研发规模均居全国第3位,且研发强度在全部煤炭企业平均值以上。

河北电力和煤炭产业生产规模分列全国第7和第9位;研发规模均居全国第5位;研发强度均高出行业整体水平30%。

黑龙江油气、煤炭产业规模强大,尤其是油气产业的生产规模居各省第3位,而研发规模则居第1位,研发人员和研发经费总量均超过我国全部油气企业的1/6,研发强度超过行业平均水平70%。

生产小省研发强省

指能源生产规模较小、但研发规模和研发强度较高的省份,这些省份虽生产规模有限,但却是能源技术创新活跃之地,具有较强的技术储备优势。最具代表性的地区是上海,其四类能源产业生产规模均在全国12位之后,但因其电力产业研发规模大,电力、煤炭产业研发强度高,使其全部能源行业企业研发强度居全国之首。

北京、天津和新疆能源生产规模都在全国半数省份以后,但其油气产业研发投入规模分别居全国第6、第5和第4位,并且研发强度均在全国油气产业整体水平之上。此外,北京和天津的电力产业研发强度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40%。

生产和研发大省

指能源生产和研发规模较大、但研发强度较低的省份,包括山西和辽宁两省。山西因煤炭产业发达而居全国能源生产大省行列,但其他能源产业相对较弱。山西煤炭企业数量和从业人员总数接近全国的1/5,煤炭工业总产值超过全国的1/4;煤炭产业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总量分别超过全国的1/5和2/5。但其研发强度却低于我国煤炭产业的平均水平。

辽宁油气、热力和燃气产业的生产和研发规模较大,其生产规模分居全国第2和第1位。油气、煤炭、热力和燃气产业研发规模分别居全国第3、第6和第8位。然而从研发强度看,仅煤炭产业略高于行业均值,其余两行业均不及行业平均水平的70%。

生产大省研发小省

指能源生产规模较大、但研发规模和研发强度较低的省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陕西。陕西煤炭、油气产业的生产规模分别居全国第7和第5位,其企业数和工业总产值均居全国第6位。但能源产业研发规模不大,研发强度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与之类似,内蒙古的煤炭产业,浙江的电力产业,湖南的煤炭和电力产业,四川的煤炭、电力、热力和燃气产业的生产规模都在全国前10位之列,但研发规模大多在10位之后,研发强度除浙江的电力产业外,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生产和研发小省

指能源生产和研发规模较小的省份。上述省份之外的14个地区中,只有贵州煤炭产业、吉林油气产业、福建和湖北电力产业的生产规模排在全国前10位,其余各省能源产业生产规模不大。除安徽和江西的煤炭产业、吉林的油气产业、福建的电力产业外,各省能源产业研发规模都较小。

政策建议

能源产业研发强度的区域差异与市场环境和创新要素分布有关。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化程度高,能源企业承担的各类成本也相对较高,企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降低成本,在竞争中胜出,便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同时,经济发达地区具有较好的融资环境和丰富的科技人才资源可以利用。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东部省份能源企业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研发能力。为提高各地区能源产业创新能力,建议从以下方面加强工作。

完善区域发展战略,鼓励研发活动伴随着生产活动向中西部转移

在我国的跨行政区区域发展规划中,常常把中西部地区或重要城市周边地区定位为能源资源供给区,这种思维方式应给予扭转。对于能源产业作为区域经济主导产业的地区,应该从提高区域产业创新能力的角度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国家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最新部署和密集的区域性发展规划颁布实施,为东部地区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提供了政策保障。在能源类企业跨区投资中,应积极鼓励企业研发活动的转移,提高能源研发落后地区能源产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能力,最终依靠技术溢出效应增强区域创新能力。

提高能源企业生态环境和社会成本,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很多东部省份为了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设定了较为严格的生态环境标准,而一些以能源产业为支柱的中西部省份,为了经济发展而使能源企业承担着廉价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成本,客观上造成能源企业没有这方面技术创新动力。当前我国已经面临着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作为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能源产业必须付出更大努力。政府应在生态治理、污染防治、安全生产等方面为能源企业制定更加严格的管理政策,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鼓励能源企业研发,实现技术升级。支持有实力、有条件的省份加大在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领域的研发和技术创新投入。

新能源和能源的区别范文第2篇

1.技术进步率变化的时间趋势分析。为了研究资源富集区与资源贫乏区两个区域技术进步率的动态变化,探寻变化的根源,本文运用Malmquist指数测算了两个区域的技术进步率,并根据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时间,将整个时期分为1990—1999年和2000—2010年两个阶段进行考察,测算结果如表1所示。表1显示,1990—2010年我国资源富集区与非资源富集区的技术进步率分别为1.031和1.50,即两个地区的技术进步率年均分别提高3.1%和5%。分时段来看,西部大开发前,资源富集区的技术进步率为1.049,平均每年增长4.9%,而非资源富集区的技术进步率为1.082,平均每年增长8.2%;西部大开发之后,资源富集区的技术进步率为1.014,呈现出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年均技术进步率比西部大开发前减少3.5%;非资源富集区的技术进步率为1.021,也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年均技术进步率比西部大开发前减少6。l%,但仍高于资源富集区,具有显著优势。西部大开发之后,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力度,由于能源行业自身具有高额的行业利润,对技术进步及技术更新速度的需求偏低,因此在资源富集区高份额的能源工业会间接抑制需要不断进行技术更新与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制造业的发展,从而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中技术进步的速度。表1反映出西部大开发之后资源富集区的年均技术进步率已低于西部大开发之前,可见西部大开发促进了该区域能源产业的大力发展,但其技术进步的速度却趋缓。非资源富集区不同于资源富集区单一的产业结构,制造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当地经济增长。西部大开发后,由于国家西能东送等宏观政策的倾斜,西部能源富集区向东部非资源富集区的能源输出量非常巨大,对非资源富集区的经济增长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充裕的能源流入也间接抑制了该区域的技术进步,延缓了该区域技术进步与技术升级的速度,因此相对于西部大开发之前,其年均技术进步率也出现了下降。总体来看,由于要素禀赋不同,资源富集区与非资源富集区的产业结构不同,造成了两个地区的技术进步率存在较大差异,非资源富集区的技术进步率要高于资源富集区。

2.分地区的技术进步率。表2是本文测算出的12个省份技术进步率的排名结果,从中可见,不同地区的技术进步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整体来看,资源贫乏区的技术进步率基本排在资源富集区之前,上海与浙江分居前两位,技术进步率的年均增速分别为7.2%与6.7%,江苏、广东、福建分列第五至七位,年均技术进步率增速分别为5.4%、5.4%和3.5%,优势显著。能源富集区各省排名整体靠后,其中内蒙古和新疆排名较前,分列第三、四位,其原因在于当地自身基础条件较差,技术进步的空间巨大,容易形成后发优势。

计量模型和变量定义

为了进一步判断金融支持对技术进步率的作用,本文通过改进检验资源诅咒的截面数据模型¨,建立了如下面板数据模型。其中,TECHCH为技术进步率;lnGP为滞后一期的人均GDP自然对数;SXP为能源依赖度,反应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条件,本文借鉴奥蒂(Auty)的做法,并参考当前我国资源依赖指标使用的度量方法构建了资源依赖指数,即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与采矿业职工收入占职工总收入的比例的平均值;Loan为金融支持度,本文借鉴金(King)等所采用的金融深化指标],以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来表示;控制变量E代表产业结构,要素禀赋不同的区域其产业结构的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在此用制造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来表示;控制变量E代表人力资本投入水平,人力资本是实现持续性创新的基本条件,本文使用九年义务教育人口(普通中等学校在校生与小学在校生之和)与当地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控制变量代表技术创新投入,即各省R&D的研发投入(由于数据统计不全,这里使用R&D内部支出)占各省财政支出的比重来表示;i对应于各城市截面单位,t代表年份,‰一为待估参数,为随机扰动项。数据选取1990—2010年间12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数据来源于相关年份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固定资产统计年鉴》与《中国财政统计年鉴》。

实证结果及讨论

1.整体回归分析。本文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与固定效应模型(FE)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从中可见,能源依赖度SXP对技术进步在不同地区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在资源富集区为一1.358,并在10%的水平上显著,呈现负相关关系,说明该区域经济对能源的过度依赖形成了对创新行为的挤出效应,从而抑制了技术的进步;非资源富集区为2.071,但显著度不高,说明该区域经济对能源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技术的进步,但关系并不显著。从金融支持度Loan来看,资源富集区与非资源富集区的技术进步率与金融支持率均呈正相关关系,系数分别为0.625和0.944,分别在5%和1%的水平上通过检验。可见金融支持对技术进步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不同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资源富集区明显低于非资源富集区。据相关统计,西部地区石油和天然气的探明储量分别占全国的41%和65%,因此资源富集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其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动力,因自然资源所形成的先天资源禀赋优势产生了以能源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其禀赋特性决定了该产业具有超额利润,所以采掘业部门的急剧膨胀导致了传统制造业部门的萎缩,过多的初级产品挤出了具有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出现了对创新的挤出效应,因此金融支持的作用对技术进步是有限的,反而进一步加剧了当地经济对于能源行业的依赖程度,固化了原有的产业结构。而非资源富集区明显不具备先天的资源禀赋优势,但却拥有发达的市场和较好的工业基础,制造业部门发展迅速并在产业结构中占据高额比重,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延伸,行业利润平均化,只有通过技术的不断更新才是获取更高行业利润的途径,因此金融体系对于资金的合理配置有效地推动了该区域技术进步的速度,从而实现其获取高额利润的目的。在其他控制变量中,产业结构与技术进步率的关系在不同地区差异巨大,资源富集区的系数为0.478,在10%的水平上显著,非资源富集区为19.738,在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由于地区间要素禀赋的不同造成了产业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异,资源富集区形成了以能源产业为丰导的产业结构,间接导致对高技能劳动力和先进技术有较强需求的制造业的衰退,对技术进步形成挤出效应,非资源富集区中制造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份额较大,其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技术更新的速度。人力资本投入水平、技术创新投入与技术进步率之间的关系在资源富集区均为负相关,在非资源富集区均为正相关,表明在资源富集区存在大量的人才流失、教育水平过低和科研技术转化低效等问题。

新能源和能源的区别范文第3篇

(一)优势特色产业对自治区经济的贡献

2005年,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35亿元,是2000年的3.8倍;优势特色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区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39.55%提高到2005年的59.64%,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其中能源、冶金、农畜产品、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自治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达到20.62%、23.66%、18.55%、6.7%、4.1%和2.59%。

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对当地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与就业吸纳发挥了重要作用。2005年农畜产品加:工业万元增加值的平均劳动力吸纳水平最高为15600人,其次是装备制造和化工产业,其万元工业增加值带动的劳动力就业数分别达到1700人和1460人,高新技术产业由于其知识性高的特点,使得其对劳动力吸纳远低于其他特色优势产业和自治区平均单位产值吸纳能力,其万元工业增加值带动劳动力就业数仅为250人。

此外从特色优势产业利润实现情况来看,2005年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利润实现由高到底的排序分别为能源、冶金、农畜产品、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其实现利润分别为103.4亿元、41.8亿元、30.3亿元、9.8亿元、6.3亿元和1.95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93.5’5亿元,占自治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的利润比为82.32%。

(二)蒙古优势特色产业在全国中的地位分析

2005年自治区六大特色优势产业产值增长速度从低到高的排列依次是装备制造、高新技术、能源、冶金、农畜产品和化工产业,其平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45.28%、42.51%、35.51%、33.62%、30.88%和28.11%,分别比自治区平均工业发展速度快20.28%、17.51%、10.51%、8.62%、5.88%和3.11%;其中能源、冶金、农畜产品加工、化工、装备制造业等方面的平均增长速度分别快于全国同行业8.53、4.44、11.05、6.18和21.7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慢于全国平均水平44.04个百分点。

优势特色产业产值的快速增长,提高了内蒙古各产业在全国同行业中的相对地位,2005年能源、冶金、农畜产品加工、化工、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占全国同行业产值的比例分别为3.188%、3.088%、1.1752%、0.735%、0.435%和0.45%,自治区特色优势产业在全国同类行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强。这对于内蒙古积极参与国家产业分:工体系,并进一步融入全国乃至全球价值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优势特色产业集聚特征及竞争力

(一)产业集聚特征分析

1 产业集聚类型特征

按照艾利森和格莱赛的研究结果,B>0.05表明该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较高,0.02≤B≤0.05表示该地区的产业分布比较均匀,而B<0.02则说明该地区产业没有形成集聚。按照以上标准,在自治区的特色优势产业中,已形成较高集聚水平的是能源产业,其集聚系数在2005年达到0.073;冶金产业、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分布比较均匀,2005年集聚指数分别为0.034和0.022;集聚水平最低的产业为化工产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三者的集聚指数分别为0.01、0.011和0.0005。

2 产业集聚地区分布特征分析

产业集聚既是一个产业范畴同时也是一个地域概念,是产业在某个区域的集中所构成的完整产业系统。本文主要按自治区当前地区行政划分为准,以内蒙古统计年鉴中的所属不同行政区内的企业数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产值最大的100家企业的企业数目区位商进行分析以确定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在自治区内部的空间分布特征。具体计算结果如下:

首先,从优势特色产业的地区整体分布情况来看,冶金行业、装备制造的地区分布最为集中,其中行业的地区集中度最大值分别为0.49和0.66;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的分别为能源、农畜产品和高新技术产业,其集中度的最高系数分别为0.25、0.27和0.29;化工产业的行业集中度相比较最低,集中度最高值仅为O.16。

其次,从各地区的产业分布情况来看,在已确定的优势特色产业中,包头地区的优势特色产业相比较分布最多,包括了除化工外所有特色优势产业;其次是呼和浩特和赤峰市,其中呼和浩特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主要包括农畜产品、化工、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赤峰市的优势特色产业则主要表现在能源、冶金和高新技术方面;呼伦贝尔市、兴安盟、乌兰察布市和阿拉善盟的比较优势产业分布最少。

再者,从产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来看,包头地区的装备制造业的相对优势度最高,其相对集中度为0.66;呼和浩特的农畜产品加工业的专业化水平最高,相对集中度指数达到0.27;鄂尔多斯则能源产业为主,其相对集中度达到0.25。

3 产业集聚结构特征分析

根据2006年内蒙古统计年鉴和2006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计算到的自治区特色优势产业的CR2、CR4、CR5和CR8数值如下表:

按照“贝恩分类法”标准,能源、农畜产品和化工产业的CR4<30%或CR8<40%,表明这些产业属于竞争型产业,其中竞争程度从高到底的分别是化工产业、能源产业和农畜产品产业,其CR8的值分别为0.2、0.282和0.366;冶金、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的CR4>40%,这些产业属于寡占型产业,同时按照寡占型的类型划分标准,冶金、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均属于高集中寡头垄断型产业,垄断程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依次是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和冶金产业,其CR4值分别为0.74、0.739和0.544。

(二)优势特色产业竞争力

本文对自治区产业竞争力的分析、评价,主要以国家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和内蒙古统计年鉴为依据,选取了企业数量区位商、从业人员区位商、产品销售收入区位商和占地面积区位商四个大类显形指标对特色优势产业整体竞争力概况与特征进行了分析。其中区位商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LQ=(某地区A产业指标/该地区全部工业产值(或相应指标))/(全国A产业指标/全国全部工业产值(或相应指标))

对于指标权中主要专家意见法(德尔菲法),通过5名专家的3轮匿名打分,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以上确定的区位商指标进行相应的初步赋值,最后确定的各区位商指标的权重如下表:

自治区优势特色产业的综合区位商整体处于低水平状.态,优势特色产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比较低;从各特色优势产业的具体综合区位商情况来看,能源产业的综合区位商最高,其综合指数达到1.0013,其数值大于1,地区专业化水平高于全国能源行业平均水平;冶金、农畜产品、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的综合区位商指数都低于全国平均水

平,其综合指数值分别为0.989、0.8802、0.6176、0.2116和0.581,其中装备制造业的综合区位商水平最低,仅为0.2116;从各产业综合区位商指数的排序结构中可以看出,传统产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较高,其综合区位商指数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是能源产业、冶金产业、农畜产品加工和化工产业,而对发展地区经济具有战略意义的现代产业部门如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地区专业化水平较低。

三、分析结论

(一)产业集聚条件逐步完善,优势特色产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从自治区产业集聚供给条件看,随着国家、自治区整体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步伐的加快和对外开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作为自治区重点发展的六大主导产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增强;随着我国及自治区整体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扩大了自治区特色优势产业的需求范围;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高和特有的资源与地域优势特点,则为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同时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增强了对自治区经济的整体带动能力和在全国同行业中的相对地位,特色优势产业占全国同行业产值的比例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特色优势产业整体集聚水平较低,特色优势产业资源依赖程度较高

从集聚水平来看,特色优势产业的整体集聚水平比较底,行业受资源禀赋约束条件较明显,六大特色优势产业中,只有能源产业实现了高度的集聚,冶金产业、农畜产品也有一定程度的集中但分布比较分散,但当前这些行业产业链条比较单一,产业关联度较低,一旦失去资源基础优势,就会导致整个产业的衰败;而受资源约束条件较低、产业关联度高及对相关行业带动作用强的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水平较低,而这些行业的集聚水平恰恰同国民经济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存在着最为紧密的关系,是当前及今后提高地区竞争力的关键行业。

(三)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形式比较单一,地区差异特征明显

从自治区特色产业集中度来看,能源产业、农畜产品和化工产业的竞争程度较高,其中农畜产品加工产业的龙头带动作用比较强,而能源、化工产业在产业布局、产业规模之间存在很大雷同,比较分散,核心企业较少,从而难于形成产业公平有效的竞争机制和产业核心带动优势;冶金、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的垄断程度较高,但中小企业相对发育不足,难于形成有效的合作与竞争的企业关系网络;已有的研究表明,产业内中小企业应该是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但从自治区特色优势产业的技术创新主体来看,当前大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高,而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比较缺乏,从而降低了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从特色优势产业的地区分布特征来看.呼和浩特、包头、赤峰地区产业分布特征比较明显,其中包头地区产业分布最多,但这些产业相对被限制在狭小的地方行政边界内,集群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尤其在聚集产业的旗县内,人才、技术等关键要素的引进非常困难。

新能源和能源的区别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教学;大别山红色资源;红色资源价值;利用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7-0051-02

一、加强大别山地区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随着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形势的变化的加深,“95”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个性化的加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严峻的形势逼迫我们必须探索高校思政教育的新方法、新路径。红色资源作为宝贵的历史资源、教育资源,科学地将其转化为优质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是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内在选择,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报告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桥梁作用,通过恰当的方法、合适的路径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使大学生在接受红色文化熏陶的同时,进一步地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红色资源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不断发展和壮大起来的。红色资源所蕴含的不朽的革命精神和丰富的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的本质要求有了高度的契合。所以将红色资源充分运用到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中,不仅提高了红色资源的重视度和利用率,更重要的是秉承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实现了内在需求和外在要求的高度统一。

(二)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在要求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不竭源泉。中华民族悠久辉煌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中国精神,中国精神作为兴国强国之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在伴随着艰苦卓绝的中国革命战争中所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资源所蕴含的红色文化不仅充分地体现出了当代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而且也印证了它对社会主义发展时期各种文化思潮的指引性。大别山地区红色资源所蕴含的红色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精神需要当代大学生去了解、去学习、去继承、去发扬。大别山地区的红色资源作为优质、稀缺、综合的教育资源,将其运用到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中,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意志品格、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以及爱国主义教育,是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在要求。

(三)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举措

面对“95后”大学生群体出现的思想认识多元化、价值判断复杂化、个性发展多样化、教育诉求多元化趋势,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刻不容缓。要切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就是要让大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断增强他们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大别山地区的红色资源的内生性和崇高性决定了它是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只要加以合理利用,就能将其独特的效能和性能变成“95”后大学生能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优质资源,成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人生观教育、革命道德教育以及人格修养等方面的重要内容,引导他们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坚定理想信念,励志刻苦学习,积极投身实践,不断激发他们投身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热情,真正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大别山地区红色资源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价值

合理地将大别山地区红色资源运用到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是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时效性的重要举措,也是大别山地区红色资源高效利用的内在要求。大别山地区红色资源的内在教育性、外在的崇高性以及价值的民族性会对“95”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取向、思想观念的形成以及审美情操的熏陶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产生积极教学效果。

(一)有助于增强大学生高度的民族认同感

大学生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是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中坚力量。当前,部分大学生民族意识不强,民族精神淡化,民族精神的培育现状不容乐观,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我们必须寻求新方法、新路径。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争取国家独立、人民解放、人民幸福的漫长曲折的过程中形成的,蕴涵着中国传统民族精神的内容。而大别山地区遍布着丰富的红色资源,而这些红色资源内涵的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则是有效缓解“95”后大学生民族认同感较弱的良药。只要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加以合理利用,就可以有效化解大学生民族意识淡化的危机,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正是大学生乘风破浪、搏击沧海的灯塔和动力之源。我们要利用好大别山地区红色资源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的独特作用,通过亲身体验、情景模拟等形式,重温革命故事,体验革命精神,“真听、真看、真感受”真真切切的去感受共产党人的革命情怀和高尚品格,使大别山地区红色资源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更好的结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索、选择、实践,最终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三)有助于提高大学生高尚的品格修养

大学时代,是大学生形成高尚品格的关键时期。帮助大学生提高人格修养是高校思政课的首要任务,为保证这一优秀群体不要偏离人格规范的轨道,提高其整体的核心竞争力,思政课教学必须改革,必须创新。大别山地区红色资源包含着崇高的革命精神,只要将其合理地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通过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寓教于乐,就能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提高大学生的品格修养,让红色资源不断地绽放出无穷的魅力。

三、大别山地区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开发与利用的路径

(一)科学整合大别山地区红色资源

首先,高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红色资源发展规划,以减少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要紧紧围绕“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这一指导思想来确立红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规划;同时要树立利用传承与保护并重的战略思想。其次,高校要加大对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投入,确保红色资源的顺利转化。大别山地区红色资源底蕴深厚,开发优势明显,但由于其资源分布的广泛性和稀缺性,开发的难度也较大。因此高校必须配备专项资金和专业人员,才能保障大别山地区红色资源能够顺利转化为优质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最后,高校要建立开发与利用大别山地区红色资源的长效机制,确保红色资源的有序利用。要加大监管投入,成立专业的管理队伍,科学立项,加强管理,确保开发利用的安全性。同时,完善管理与监督制度,确保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

(二)构建以大别山地区红色资源为内容的教育平台

首先,高校可以开设大别山地区红色资源教育的独立课程。成立人员结构合理的专门的教学团队,将大别山地区红色资源合理地融入到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中,同时加大对大别山地区红色资源校本课程的开发的力度。其次,高校可以成立大别山地区红色资源教育研究中心。通过发挥研究中心的作用,用最新的科学成果开展教学活动,科学合理地将大别山地区的红色资源转化为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供相应的支持,鼓励校内外专家学者对大别山地区红色资源的深度挖掘。最后,高校应该健全对大别山地区红色资源教学的评价机制,进而提高思政课的教学的质量。从课堂讲解到课外活动,从理论研究到课外实践都要有完善的反馈机制和奖惩机制,真正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丰富以大别山红色资源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地域特点、校史校情以及校园文化精神的特点,定期出版以大别山地区红色歌曲、红色戏曲、红色故事为主要栏目的校园刊物,深化大学生们对大别山地区红色资源的认识和感悟,真正地让红色文化进书本、进头脑。

新能源和能源的区别范文第5篇

一、周边省市经济发展状况及特点

(一)拥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

锡赤通周边的东北三省和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经济、人口集聚程度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为发达的区域。2008年京津冀及东北三省以占全国7.42%和8.19%的人口实现了占全国10.76%和9.19%的地区生产总值;同时该区域也是我国城镇化水平较为发达的地区,2008年京津冀和黑吉辽城镇化率分别达到84.9%、77.23%、41.9%和55.4%、53.21%、60.05%,除河北省外,城镇化率高于全国(45%)平均水平。

(二)具有相对合理的产业结构

从京津冀地区看,北京形成了以金融保险、科教、社会服务、餐饮和运输邮电等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2008年,北京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73.2%,较2000年提高了14.9个百分点;天津和河北的产业结构主要以工业为主导,2008年,两省市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60.1%和54.2%,较2000年分别提高了10.1和3.9个百分点;从东北三省看,基本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但各省产业结构又呈现不同走势。辽宁呈现二产上升、一产和三产下降的趋势,2008年第二产业比重较2000年提高了5.6个百分点。吉林省呈现一产下降,二、三产业上升趋势,2008年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较2000年提高了3.8个百分点;黑龙江省则与吉林相反,呈现第一产业稳中略升,二、三产业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2008年黑龙江省第一产业比重较2000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

(三)具有较高的开放水平

京津冀及东三省对外贸易水平较高。2008年,京津冀和东三省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880.4亿元和2838.6亿元,占全国的比重分别达到10.6%和9.4%;全年进出口总额分别为468.9亿美元和270.5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9.9%和5.7%。

(四)具有领先的教育科技研发体系

京津冀和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教育和科技创新中心,教育和科技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2008年,京津冀和东三省高等院校占全国的比重分别达到10.8%和10.5%;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重分别为7%和8.5%;各类大中型企业R&D项目比重分别为14.5%和8.4%;发明专利数比重分别为12.4%和3.5%。

(五)具有相对发达的基础设施体系

京津冀和东北三省拥有相对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2008年,铁路里程分别达到6784.3公里和13778.5公里,分别占全国铁路总里程的8.5%和17.3%;铁路路网密度均达到313.1和174公里/万平方公里,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7和2.1倍。公路总里程分别为181903和339088公里,分别占全国的4.9%和9.1%;公路密度为8394.2和4283公里/万平方公里,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1和1.1倍;万吨级港口泊位数分别达到117个和109个。

二、周边省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资源保障面临枯竭“倒逼”

从未来发展看,土地、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将成为京津冀和东北三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从京津冀和东北三省土地情况看,人均国土面积分别为3 亩/人和10.5 亩/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水资源情况看,2008年,京津冀三省市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213.5亿立方米,而当年实际利用量已达到252.4亿立方米,水资源处于“入不敷出”的境地;从东三省看,全年水资源利用量已占水资源总量的51.3%。从黑色及有色矿产资源储量看,北京和天津矿产资源比较贫乏,东北地区矿产资源虽比较丰富,但经过近20多年的大量开发,矿产资源产业的整体萎缩已经相当明显,许多城市和地区出现了资源枯竭。

(二)能源供给受到巨大挑战

从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的生产与消费情况看,京津冀和东北三省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能源消费看,2007年,京津冀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供应合计外调2.21亿吨、441.3万吨、4.9亿立方米和907.9亿千瓦时,分别为区域总生产量的260%、16.7%、230.3%和40.6%,东北地区合计外调1.34亿吨、2767.7万吨、12亿立方米和156.1亿千瓦时,分别占地区总生产量的66.3%、46.8%、26.9%和6.6%。

从能源开发潜力看,京津冀地区能源资源储量很少,东北地区经过近20多年的开发,能源资源整体萎缩相当明显,辽宁全省7个矿区除铁法区外都是萎缩矿区,黑龙江省大庆油田可采储量只剩余30%,鹤岗、鸡西、双鸭山、七台河4个年产量千万吨级的特大型煤矿已面临资源枯竭。吉林的煤炭已有营城、蛟河等12个资源枯竭、扭亏无望的煤炭企业实行了矿井关闭和企业破产。

(三)产业外溢要求日趋迫切

从京津冀地区看,北京将实施退二进三战略,产业向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将逐步转移低端制造业。天津则以外向型经济为发展方向,打造以现代制造业为重点的国际港湾、商贸中心和加工制造业基地,一些低端产业也将逐步转移。东北三省正逐步向现代加工型产业转变、高端产业发展,一些低端制造产业将逐步退出,配套合作产业需求明显。如沈阳机床集团将数控机床高端产品作为主攻方向,普通机床要逐步淡出。吉林省“十二五”末汽车产能要达到400万辆,将带动汽车零部件配套产值超过5000亿元。

三、锡赤通与周边地区合作的主要领域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锡赤通地区周边的京津冀和东北三省经济较发达,市场需求大、产业体系先进、基础设施完善、科技教育水平高,对区域经济的带动、辐射、服务、保障能力均较高,且与锡赤通存在着广泛的互补性,锡赤通地区必须以创新化的思维,建立与周边省区多领域的区域经济合作。

(一)周边地区资源和能源供需矛盾为锡赤通发展能源重化工产业让渡了市场空间

针对京津冀和东北三省未来经济发展受缺煤少电、原材料供给不足的情况,锡赤通可以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一方面积极探索以煤炭和矿产资源为媒介的跨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优势资源的联合开发。另一方面,可以灵活利用各种资源配置政策,以资源引投资、聚产业,吸引周边地区更多企业落户锡赤通地区发展资源转化项目。

(二)周边地区产业外溢为锡赤通接纳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

基于京津冀和东三省一些基础能源、原材料产业急需在其他地区建立接续基地和积极寻求配套合作产业的情况,锡赤通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结合自身产业结构特点,积极引进一批大项目、大企业,通过产业转移的植入,促进区域特色产业的形成。

(三)周边地区丰富的高级生产要素为锡赤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锡赤通资源优势明显,但由于人才、技术、资金等高级要素的短缺,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京津冀和东三省人才、技术、资金优势突出,同时具有较高的对外开放程度。锡赤通应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合作,主动接受京津冀和东三省地区的人才、技术和资金等高级要素,提高区域研发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

(四)周边发达的基础设施体系为锡赤通地区产品的出区达海提供了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