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第1篇

备受关注的“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下称“规划”),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7月20日,在上半年能源经济形势新闻会上,国家能源局规划发展司司长江冰表示,目前“规划”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已经比较成熟。目前,正在按照有关程序准备上报国务院审批。

江冰称,规划不仅包含了核电、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包括对传统能源的升级变革,比如洁净煤和智能电网、分布式用电车应用新能源等技术。规划期为2011~2020年,预计规划期内将累计增加直接投资5万亿。

消息一出,随即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和讨论。未来,“规划”的实施将对能源企业以及整体的能源产业发展和调整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统能源阵痛

不可否认的是,未来“规划”的实施对一些传统能源企业还是会产生短期的阵痛。

“我们公司在一条完整的洗煤线上投入了很多钱,公司还一度因此出现了资金链紧张的情况。”山西一煤矿公司总经理王林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

无疑,许多传统能源企业在投入清洁能源的过程中,花费了不少资金成本。

“在短期内,规划的实施会造成企业成本的增加,传统能源企业需要在治污、减排方面投入技术和资金,从而使得企业利润减少。”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副秘书长周元在接受《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采访时表示。

他同时指出,从长期来看,“规划”有助于我国能源产业结构的调整,最终会对企业的发展有好处。随着能源产业的发展,企业在清洁生产和能源利用能力上都将得到提升,这将大大减少企业的污染。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也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表示:“规划的实施将进一步压缩钢铁、化工、电解铝、水泥等高耗能企业的利润空间。”

“规划”将节能和发展清洁能源相结合,也体现了能源发展需要配合我国经济转型的特点。林伯强表示,目前,国内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高耗能、高污染的发展方式,明显对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为此,经济发展方式必然需要转型。

规划明确了对传统能源升级改革的支持。事实上,许多能源企业在应对金融危机的时候已经开始涉足新兴能源领域,并取得了不错的效益。

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曾表示,因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连重机厂的传统产品――钢铁、矿山和港口机械的订单减少了60%,但是由于其风力发电的订单增加了200%,大连重机厂2009年的产值依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一些传统能源企业也在向新能源领域发展、开发新能源技术。比如上海电气、行天、天威等能源企业原来都是做传统能源工业的,现在都开始涉及新能源领域了。它们从做传统能源设备转型生产新能源设备,企业的利润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了较大的提高。”周元告诉记者。

他还表示:“近几年,不仅一些传统能源企业涉足新能源产业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一些非能源行业比如纺织行业,也在向新能源领域转型,转型后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国内最大的出口型家纺企业之一――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孚日集团)于2009年成功增资113万美元参股德国约翰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增资后,孚日集团所持约翰纳股份由11.8%增加到12.35%,并开始全面向新能源产业转型――其支柱产业由纺织转向太阳能光伏。

实际上,不只是孚日集团,有很多纺织企业都开始向新兴能源产业扩张,比如华芳纺织投资江苏力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此外,人们熟知的杉杉集团也早已涉足锂电池领域。据杉杉股份2009年年报显示:其2009年锂电池材料营业收入7.76亿元,营业利润率达16.67%。

新兴能源受宠

近来,“规划”在未来10年将累计增加投资5万亿元的消息传开后。资本市场A股指数连续5个交易日呈现上攻趋势。以金凤科技为代表的风电企业在新能源板块的上涨中有不俗的表现,从7月16日的15.86元/股,一路飙升至8月4日的18.47元/股,涨幅竟达16.5%。

周元对记者表示,对于新兴能源产业而言,规划是一个绝对利好的消息。这一点在资本市场上也得到了有力的印证。“目前,资本市场上风电、光伏企业比较多,像金风科技、尚德太阳能等都有不错的表现。”

他补充道,截至目前,新能源板块的表现都比较好,这与新能源规划及国家相关政策有很大关系。

不难想象,“规划”的申报、获批、实施,还会使资本市场再生波澜。但是,目前“规划”处于国家审批阶段,还没有实施。对于企业而言,“规划”的具体细则还没有出台,资本市场上的利好拉动能否影响到实体企业,还有待时间来检验。

“它的实施对我们企业的影响究竟是好是坏,现在还不能确定。因为,我们还不知道具体的政策。”无锡一家太阳能企业总经理王先生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国家整合产业行业发展的意图是很明显的,会不会对像我们这样的小企业造成威胁,现在还不能肯定。”

一位资深投资分析师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表示:“对一些新能源企业而言,‘规划’的实施有助于行业的整合,缓解行业的无序竞争,并使企业从中获益。有序合理的规划有助于抑制能源领域产能过剩,更有利于能源产业的振兴。”

立新遭遇多难

现阶段,我国能源行业的发展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林伯强表示,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对能源造成了比较大的压力,需要从高耗能的经济增长方式向低耗能方式转变。中国的经济转型就是要减轻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新能源发展同样面临着诸多难题。

林伯强指出,现阶段新能源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于电价。新能源除了核电之外,天然气、风电、太阳能费用都较高,要增加利用率就必然增加能源成本,增加能源成本就要涨电价,电是最基本的能源,每个人都要用到。但电价受政府控制,较低的电价压缩了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从而也减小了新能源的发展空间。

而新兴能源发展的技术难题也阻碍了能源产业的大规模发展。

周元告诉记者:“目前存在的技术难题,主要是国家智能电网的问题。新能源发电不稳定,如风电,风力大的时候发电较多,风小的时候发电就少;太阳能白天发电多,晚上不发电。如果智能电网的技术解决了,就不会再出现这样的问题。届时,新能源产业就会有比较快速的发展。”

此外,我国的新兴能源产品主要依赖国外市场,也是新能源发展面I临的难题。企业产品完全依赖出口,风险是很大的,很容易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而使全行业受到打击;正因为我国的新能源产品严重依赖于出口,导致国内新能源利用率极

低。因此为了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就迫切需要我们发展国内市场。

据周元提供给《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的一份资料显示,太阳能光伏行业目前国内产量占世界的60%,但国内市场消化只占我国产量的1%~20%,98%以上用于出口。

与欧美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新兴能源发展基本上依靠国家投入。目前,新能源行业的产品成本较高,没有国家对市场进行的规划和补贴,行业的快速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

虽然我国新兴能源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但是发展新兴能源产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发展新能源成了世界各个经济体的共识,中国也不例外。

“从国际社会来看,尤其是哥本哈根谈判以后,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达到15%,减排40%~45%。我们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要对传统能源进行改造,减少碳的排放。”周元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分析,“此外,各国发展新能源对人类的健康具有正面作用。从国内来看,中国的能源结构也必须要改变,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能源产业的发展关乎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环境。”

此外,企业大量使用的传统能源――煤炭、石油等都是不可再生资源,总有枯竭的时候;新兴能源是可再生资源,而且比较清洁。发展新兴能源有利于我国的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符合经济发展趋势。

而且,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有新的增长点。“新兴能源产业将是下一个经济增长点。”周元表示。

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我国的常规能源消耗、污染和排放都比较高。所有的工业革命都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比如,之前的IT行业的快速增长推动了网络行业以及相关经济的快速发展。

规划显效成疑

在今年的能源经济形势新闻会上,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司长江冰对“规划”的预期效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他表示,“规划”实施以后,到2020年将大大减少对煤炭需求的过度依赖,能使当年的二氧化硫排放减少约78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约12亿吨。规划期累计直接增加投资5万亿元,每年增加产值1.5万亿元,增加社会就业岗位1500万个。

然而,业内人士对此却表示了不同的观点。共赢经济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马国书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表示,这个规划实际意义不大,它不过只是政府职能部门的一个差事。

他认为,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规划也受到国际能源发展的影响。在《京都议定书》期内,发展中国家因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没有温室气体减排任务,享有完全的碳排放权。而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已经成为碳排放大国。为此,在国际环境存在不确定的情况下,目前的“规划”可能显得为时过早。

对此,林伯强认为,“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是十分有必要的。只做规划肯定是不够的,但是不做规划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如果没有规划,企业的发展没有方向。规划对企业的发展有指导意义,对企业有约束作用,至于能取得多大效果,如何实现规划。可能还需要其他政策来支持。

林伯强认为,规划永远不可能全面,就算《京都议定书》提早签订,规划也不可能做到全面。因为产业的发展很快,况且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状况,随时都会有新的情况发生。

我国的新能源只是近三四年才有了较快发展,核电、风电这几年装机容量增长迅速,而太阳能光伏发电刚刚起步,市场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也更需要国家的强力支持。

周元告诉记者:“不论是《京都议定书》将来的调整,还是哥本哈根共识,中国政府都承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达到15%,减排40%~45%,不管发达国家是否出钱,还是能否享受到多少优惠政策,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减少排放都是中国需要做的事情。”

而对于未来规划实施的效果以及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林伯强认为,未来10年,能源行业不会有特别大的改革。我国目前处于城市化、工业化的特殊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经济增长比较快,注定了能源结构的改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林伯强指出,能源作为生产资料,是经济发展的基础,GDP的增长需要能源作支持,因此在经济快速增长期的改革,国家会非常谨慎。所以近几年,国家的能源改革是比较缓慢的。

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第2篇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张小虞近日透露,基于从重数量到重质量的转型,“十二五”期间,中国将不再出台《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代之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工信部部长苗圩今年“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已正式报至国务院,目前正等待国务院审批,不出意外,这一产业规划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公布。”

然而,“意外来了”。一位国家部委相关人士表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不会像业界热炒的那样在7月份就出台,最快也要到下半年。”他表示,最近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业内专家,都开始讨论包括电动车在内的汽车产业政策思路,“不排除近期会有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政策出台”。

主管电动车的四部委对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存在分歧。其中,工信部基于销售、能源网络等产业化基础现状考虑,倾向于节能汽车(包括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等)和新能源汽车(包括充电式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两条腿走路”。

至于科技部,上述人士指出,基于能源安全和赶超美日的考虑,仍倾向于“优先发展电动汽车”。目前,《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仍在报送国务院审议,而科技部早在今年5月已低调实施《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而“另一条腿”的《节能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仅仅“即将出台”。一位业内专家透露:“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科技部手中掌握着百亿级的科技专项资金,对各地技术研发和示范运行起到很强的指导性作用。”

据了解,《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指出:“到2015年,新能源汽车初步实现产业化,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保有量达到50万辆以上。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将实现产业化,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保有量达到500万辆。”这一规划,是分管汽车工业的四部委――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达成的最新共识。

但科技部仍不满足于这一进度。科技部一位人士透露,私人领域普及纯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和技术自主化进程还会再度提速,“肯定会少于10年”。科技部的专项规划指出,到2015年,仅电动车一项的市场保有量就要达到100万辆。这一指标,已经是整个新能源汽车“十二五”指标的两倍。

国家发改委一位人士对此表示:“短期内应以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的混合动力汽车为过渡阶段,中长期过渡到充电式的纯电动汽车,目前纯电动汽车盘子很小,光靠它根本占领不了市场。”以国内最早新能源轿车车型的比亚迪为例,其在6月的《招股说明书》中承认,进入商业推广阶段两年多来,国内首款新能源轿车F3DM仅销售365辆,比亚迪首款纯电动汽车E6仅销售53辆。整个新能源车在比亚迪全年汽车销售收入中占比不足0.2%。

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低碳城市规划;内涵;措施

一、低碳城市的内涵

低碳概念最初产生于经济发展领域,英国政府在2003年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而日本于2007年开始致力于“低碳社会”的建设。笔者认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创造实现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并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而城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聚居地,也是能源消耗和CO2等温室气体排放的主体和集中地。因此,城市应该成为低碳发展的空间载体,成为人类验证“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理论,实现低碳发展的首要区域。国际社会于2007年开始关注“低碳城市”(Low Carbon City)的概念。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的融合,既强调低碳生产又强调低碳消费;既是符合低碳理念的经济发展,也是符合低碳理念的社会发展。因此,低碳城市可定义为:城市经济以低碳经济为主导模式、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社会为建设蓝图、城市规划以低碳理念为指导的城市。“低碳城市”的内涵必须把握两个方面:一方面城市必须保持经济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必须保持能源低消耗和CO2低排放。低碳城市要求在城市化进程中实现“低排放、高能效、高效率”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在城市发展中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转变,优先发展低碳经济;同时在城市建设中要求推动地方政府与金融企业的政策激励与融资支持,驱动技术创新和资本流动,推广有效节能减排的低碳技术。

二、发展低碳城市规划的几点建议

1、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制度设计。城市发展向低碳转型需要实现生产与生活2个层面的低碳化转型,政府应是低碳城市建设的主要推动者和政策供给者,同时协调社会各方包括企业、非政府组织以及公众的共同参与,制定完整的低碳城市管理政策,全面促进城市低碳化转型。具体而言,制定低碳城市的管理政策体系,必须首先从低碳城市内涵、低碳城市评估标准、低碳产业发展模式、低碳生活发展模式等层面明确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制定强制性、激励性和自愿性三类政策。强制性政策可能包括法律法规、考核制度、总量控制和技术标准等,激励性政策可能包括税费、交易、补贴和投融资等,自愿性政策可能包括消费引导、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等。

2、明确低碳城市规划的定位。为有效促进低碳城市规划研究和建设实践的深入,必须明确低碳城市规划的定位。结合我国现有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可以有以下三种编制类型:一是现行城乡规划编制体系以外的低碳城市规划,作为一种新类型的规划;二是作为现行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进行编制,以专项规划或独立篇章的形式纳入现有城乡规划体系;三是低碳理念融入现有法定城乡规划编制体系中,在城市各项规划内容中实现低碳目标,落实到用地布局、交通模式、产业发展和设施建设中。从今后的发展看,笔者认为低碳理念融入现有法定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应是主要方向,是城市规划自身发展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3、注重低碳城市建设中的生态调控。低碳城市作为生态城市的先锋军,其规划建设需要以生态学原理为理论基础,对低碳城市进行符合生态学原理——自然原理调控。一是城市空间结构模式要结合自然。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建设的框架,决定了城市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城市形态。低碳城市的空间结构要充分的结合自然,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要结合自然。低碳城市的生态调控须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促进生态服务功能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河流、水系、森林、防护林带、公园等要素形成绿色基础设施的基本空间格局,从而保证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环境之间生物要素的流通。三是空间设计结合自然。低碳城市空间设计主要是通过空间要素的生态化规划布局达到系统自我循环和自我调节,减少对环境的消耗和污染,实现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改善。

4、注重低碳城市产业规划。进行低碳城市产业规划,要求产业结构应以低碳化为落脚点,包括改造传统产业与发展新型产业两方面,最终使传统产业清洁化、多元化与高效化生产,产业结构升级。传统的产业具有的特点主要是资源与能源消耗量较大,利用率不高,在生产中,废弃物与中间产物均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碳排放量非常大。因此,必须在以传统产业为立足点的基础上,加大力度进行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在进行升级改造时,要加强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减少资源与能源的损耗,并将落后产能淘汰、关闭经过多次整改还不达标的企业。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逐步实现传统产业清洁化、多元化、高效化的生产,整体效益达到最大化。同时,不仅要注重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也要注重发展低碳绿色新型产业,依托现有资源与能源,加大力度进行新能源与新材料的自主创新力度,并积极发展太阳能、生物能、城市垃圾发电等新型产业,减少城市碳排放量。

5、强调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技术创新是低碳城市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紧跟世界低碳技术发展潮流,通过积极引进低碳发展相关技术,加快我国低碳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提高我国低碳技术竞争能力。同时,加紧自身创新能力修炼,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和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提高关键领域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占领未来全球低碳技术制高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科技在低碳城市发展中的基础和先导作用,促进关键领域自主创新与科技进步,依靠自主创新推进节能减排,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能力,加快低碳城市发展步伐。

6、低碳城市规划指标体系的建立。城市规划指标体系制约着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目前城市规划的各项指标均是在工业化过程中形成的。在当前我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形势下,城市规划指标体系需要加入新的能够反映城市低碳情况的指标,但是要注意这些指标的可操作性与对各地区的适用性。以此为基础,要加强低碳城市规划成果的评估。城市规划成果具有滞后性,低碳城市规划成果更是如此。低碳城市规划中的各项措施是否有助于温室气体排放的减少,这是在短期内无法测度的。因此,需要建立长期的低碳城市规划的评价与监督机制,对低碳城市规划的绩效进行综合的评估。

综上所述,在进行低碳城市探索时,要对城市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做出充分的战略评估,结合城市自身特征,确立低碳发展的思路,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城市规划研究的理论框架,这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和低碳城市的建设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迅,曹广忠,徐文珍.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战略[J].城市发展研究.2010(1)

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第4篇

2011年,国家十二五规划起始年。

在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的布局上,海南、山东、山西、新疆借助国家重大规划而成为“新特区”,海南的国际旅游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山西部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新疆的两个“特区”都成为令人关注的亮点。

在新出台的地方十二五规划中,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的经济增长目标均集体减速。广东、重庆、天津、北京这些老牌强省(市)则更强调对新兴产业的发展,其“抢占”制高点的信心和决心已显露无遗。

未来五年,因着不同的政策和发展战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版图将产生新的变化。

区域发展中的“特区”

2010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山西省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深圳市、武汉城市圈、湖南长株潭城市群、重庆市、成都市以及沈阳经济区外,第九个“新特区”,也是迄今为止全国最大的一个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

从2010年4月山西省正式申报,到同年11月初在国务院获批通过,山西仅历时半年便跻身“新特区”行列。在此之前,中国已先后将“珠三角一体化规划”、“横琴岛总体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海南国际旅游岛”、“新疆喀什经济特区”、“海西经济区”等多个区域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区域布局几乎蔓延全国。

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司长孔泾源说:“在我看来,山西要实现煤炭资源整合,推动经济转型,要让全社会分享山西煤炭资源创造的赐福和收益,关键是要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煤炭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约化、技术现代化和产权多元化。”

之前,地处我国内陆腹地的中部六个省份,已经拥有《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这一国家战略,当时,除山西外,已经拥有五个部级区域规划,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实验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四个指导各省发展的规划,这次加上山西,中部地区已然全部纳入国家战略部署。

作为中部六个省份升级最晚的山西,改革的力度却是最大的。但这种“政府推动型”的经济区划,是否能进一步促进当地转型,仍有待时间来检验。

正在崛起的中西部城市群

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四大板块,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圈,再加上已经通过的和新疆振兴规划,以及正在酝酿中的成渝经济区和京津冀都市圈等,中国版图几乎全部贴上了区域大发展的标签。

民间智库安邦咨询高级研究员贺军认为,理解新区域经济并预测未来中国均衡增长模式变迁的主要线索就包含了超级都市圈。当前中国在发展的主干线上,正在形成的“三纵两横”的中国经济地理的新增长格式,城市的聚集将最终形成40~50个能量级不同的超级城市群,换来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更高阶段,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唯一路径。

目前,川、渝、陕经济增长速度比“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圈高出1~2个百分点,到2020年时GDP将占到西部的一半以上,占全国的比重达到12%左右,成为我国经济的第四极。而云南则借 “桥头堡战略”开放西南,滇中城市群以昆明为核心,包括曲靖市、玉溪市和楚雄州4个州市组成的城市“集合体”位于全国“三纵两横”城市化战略格局南端。

与此前的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等国家战略自上而下方式不同的是,这次获批的区域发展规划大多是先由地方政府主导,然后上报国务院,经国务院批复后实施。这种程序上的变化,也反映出一些地方发展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需要得到国家政策支持的强烈愿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定了包括经济特区、经济带、经济圈在内的一系列经济区域发展规划。其中,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国家重点经济带以及相继实施的东部领跑、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使各地区比较优势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挥,辐射和带动了一大批与之相关的经济区域的共同成长,为中国经济快速稳定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扭转失衡的GDP

1月23日,广东省委书记参加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汕尾代表团分组讨论时说,“经济发展平衡,说到底就是让人享受的公共服务都能达到平等的水平。”

扭转区域发展不协调的战略规划需要进一步密切各区域经济的利益联系,打破区域的分割,构建全国统一的大市场。来自宏源证券的分析称,十二五规划提供的增长机遇大致涉及四个主要方面:一是区域平衡,平衡增长的布局和推动力;二是产业升级;三是大消费时代;四是节能环保。

中国新的区域经济版图正在逐渐清晰,这也就预示着更多的试验区和创新区将在全国不断涌现出来。而区域试验正是中国经济演进逻辑中的关键一环。根据各地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建议,目前已有重庆、黑龙江、广西、贵州等省份明确提出了GDP总量甚至人均GDP五年翻番的目标。贺军认为,这些欠发达地区争的是经济发展权。“这些地区担心,他们在此前的改革开放中没有很好地发展,现在刚开始提速就遇上结构调整,如果现在不抓住机会,今后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会更大。”

GDP一直是困扰地方乃至中央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而如何将GDP的成果转化为居民收入的增长,在十二五期间,这将是地方官员们努力解决的重要问题。原重庆工商大学校长王崇举说:“未来肯定是要比一比的,但是不能单纯比GDP。”

中部省份新兴产业攻略

【湖北】

规划:湖北将加快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使之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中部省份新兴产业攻略

【湖南】

规划:湖南省将围绕整机产品和核心技术,发展配套企业,推进建设现代工程机械、轨道 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先进储能材料、现代中药、节能环保等10条千亿元规模的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链。

【安徽】

规划:促进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建设合肥平板显示、合肥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芜湖光电及光伏材料、蚌埠生物、马鞍山新材料等10个左右国内领先、特色鲜明的新兴产业基地。力争2015年突破1万亿元。

【江西】

规划:江西省明确规划推进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包括光伏、风能核电、新能源汽车等。按照规划,将用5年时间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15年,十个新兴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要达到1万亿元。

【河南】

规划:河南“十二五”期间着力发展7大新兴产业:电子信息、生物、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根据初步规划,河南省力争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

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产业园区产业园区规划产业集聚空间布局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产业园区的发展

1.1产业园区、产业园区规划的概念

产业园区是指由政府或企业为实现产业发展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它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和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担负着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产业园区的类型十分丰富,包括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工业区、金融后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物流产业园区等以及近来各地陆续提出的产业新城、科技新城等。

规划是园区建设的龙头,规划决定园区建设的规模、方向和品位,所以园区在基础建设过程中也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的指导原则。产业园区规划是比较全面的产业园区长远发展计划,是对园区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土地开发、招商引资、运营管理等全局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研究分析,是未来一个时期指导产业园区健康发展的行动纲领。产业园区规划是园区建设的龙头,规划决定园区建设规模、方向和品位,所以园区在基础建设过程中也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的指导原则。

然而,从规划角度看,全国产业园区规划都停留在传统城市规划模式这一个层面上,进行规划设计的单位更多的是按照投资方的要求进行平面布局,而对于园区功能的定位从不深究,因此功能单一的产业园区便不计其数;园区建成后,由于招商手段的相似,造成经济效益不佳,于是越权出台优惠政策的现象也有出现;更有甚者完全只是追求规划布局构图的好看,对其可操作性视之不见,于是盲目建区、违规占地范例也层出不穷。

在规划设计前首先通过对项目所在区域“开发条件与资源整合分析”、“市场调研与目标客源市场分析”、“发展定位研究”,确定其功能定位、分析其目标市场并提出经营策略;然后确定项目主要、次要、辅助功能区的划分并对其进行平面布局,提出项目的开发时序,挖掘区域特色进行“主题创意与品牌形象策划”打造项目特色。

给出项目的“实施开发模式及运营管理建议”,制定“开发计划”及进行“财务估算”,找出项目实施的“最先启动切入点”,最后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并提出相应“对策”。

产业园区的发展将更多的符合经济活动的核心规律,也将从一般性的成本竞争转向为效率的竞争和技术能力的竞争,将从一个规模化园区时代逐步走向“功能化园区”的时代。

1.2产业园区发展(尤其是高新园区发展)的几个趋势

随着产业园区的主导产业,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不断的转型,也必然使园区的发展内容和特征存在以下几个明显的趋势,也是未来产业园区规划和发展中需要注意的内容;

趋势一、从注重优惠政策向发展产业集群转变:从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来看,基本经历了由“单个企业同类企业集群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演变,高新技术产业只有集群化发展,才会激发出更大的能量。从未来高新技术园区政策走向看,优惠政策将可能逐步从区域倾斜转向技术倾斜和产业倾斜(这是国外通行的做法)。

趋势二、 由加工型高新区向研发型高新区转型:由于高新技术园区功能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新技术园区适合打造前端性产业链(研发、设计、中试等)。未来高新技术园区的发展在于比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转化效率,我国高新技术园区也将逐步走向以研发中心、研发型产业、科技服务业为主体的研发型高新技术园区。

趋势三、从强调引进大型公司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转变:随着高新产业系统化、交叉性的增大,使得科技研发与转化的复杂性日益加大,从而大规模研发的系统风险大大增加。而随着科技预测性和可控性的加强,在总体方向下,将研发课题市场化、模块化、专业化,采用小规模研究,充分利用其灵活性,可有效分散风险和加快科技研发速度。

趋势四、由单纯的土地运营向综合的“产业开发”和“氛围培育”转变:产业园区的发展,未来必然应该从孤立的工业地产开发走向综合的产业开发,通过土地、地产项目的产业入股等方式,将土地、园区物业与产业开发结合起来;同样也从片面的环境建设走向全方位的氛围培育,在打造一流的硬环境的同时,加强区域文化氛围、创新机制、管理服务等软环境的建设。

趋势五、由功能单一的产业区向现代化综合功能区转型:现代的产业发展不同于传统工业发展模式的特性――智力资源密集、规模较小、信息网络化,决定了新的产业区功能的综合性,不是单纯的工业加工、科技产品制造区,还包括配套服务的各种商业服务、金融信息服务、管理服务、医疗服务、娱乐休憩服务等综合功能。

2、产业园区规划

2.1产业园区的规划方法和新的规划理念

过去的15年我们看到的和正在进行的,都是因为产业活动的总量增加促进的城市扩张,推动了城市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也推动了城市功能的提升;我们将要进行的是以空间规划手段、构建功能性城市区域,引导和推动城市的产业经济活动能力。新的产业园区规划,首先要倡导以核心资源聚集为主要目标,空间规划是围绕核心资源的服务需求而进行的;

第一:园区的规划首先是以产业平台构建为核心导向,而不是以用地性质和规模设定为主要目标。

园区规划的宗旨是围绕建设一个产业平台或者产业服务平台为核心的,这就要求在规划的初始,就着重分析和判定,这些平台构建的实际需求和发展途径,例如:围绕一个产业技术构建的平台,核心能力是研发或技术交易能力,就需要围绕这个能力去建立一个创新科技服务平台:

第二:要围绕构筑高端要素聚集能力为主要目标,包括城市服务功能的配给以及宜居环境的营造。

当前一轮的全球产业分工,实际上是高端资源集聚向欧美、低端要素集聚向中国及东南亚的过程,以成本和规模取胜的时代即将结束,通常意义上的“微笑曲线”也将随着“金融泡沫”的破灭,开始新的重构过程。我们需要在新的一轮产业板块及分工中,尽量取得高端战略的实现,也需要在园区的规划与发展中做到空间和服务平台的适应性。一个重要的观点:打造一个“吸引力中心”和宜居宜业的空间环境同样是产业园区发展的重要基础。

第三:不仅仅需要考虑园区自身的利益,也更多的需要考虑园区内企业的成长性和二次成长培育。

园区的服务是园区发展的核心关键,但是,大部分园区仍然更加重视仅仅是“招商引资”的初始过程,在园区内部企业的发展服务方面做的很不到位,也是园区发展、甚至在规划过程中也需要更多关注的问题。我们根据企业的成长需要,提供这样一个服务平台和功能是必要的,按照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不同的关键服务:

2.2产业园区规划思路

一般而言,产业园区规划包括产业园区规划背景、发展定位、规划布局、招商策略、园区运营管理等等。

我们认为产业规划的总体规划思路的关键在于产业的定位分析,只有将产业定位准确了,后续的空间布局、招商策略和增值服务的设计才会更加具有成效。

当然,在进行产业定位之前,我们需要对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全面有效地梳理,为产业定位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此,结合其他案例的自身研究的相关经验,笔者提出了“五步法”的总体规划思路。

类型园区方面存在差异,我们在进行园区规划时应先认真分析,不能盲目定位。在我国,不论是何种类型的园区规划和建设,有些经验和方法是相通的。鉴于上文的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坚持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实施,不断提升开发建设水平。

科学超前、先进合理的规划,是促进资源整合、凝聚开发合力、保障开发水平、增强开发区持续竞争力的基础和前提。“规划先行”、“规划即法”是最值得推广的园区发展理念之一。

第二,坚持科技兴区,注重载体建设,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园区始终把科技进步作为立区之基、强区之本,在不断扩大外来技术溢出效应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能力,加快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从“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从“园区制造”向“园区创造”转型。

第三,注重园区人力资源的挖掘和培养,不断提高人才素质。

园区可以采取优惠政策吸引科技人员和海外学子等高素质人才进入园区,同时园区管理局主动促进与周边的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合作与产品研发。

第四,注重政府在园区规划和建设的引导作用,形成政府、市场和企业的有效联动。

一般而言,政府都会给予园区以政策和人才等方面的优惠扶持,园区应该建立和健全高级别权威性的管理机构和机制,使政府在扶持、引导、协调、监督园区发展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结束语:我国产业园区应该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应对这一历史使命,产业园区规划应准确定位、选择主导产业,打造自身特色;形成产业链竞争优势、打造高素质人才聚集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产业园区规划应该从资源分析、产业定位、空间布局、配套策略等方面来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