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能源产业

新能源产业

新能源产业

新能源产业范文第1篇

新能源是相对常规能源而言的,一般具有以下特征:尚未大规模作为能源开发利用,有的甚至还处于初期研发阶段;资源赋存条件和物化特征与常规能源有明显区别;开发利用技术复杂,成本较高;清洁环保,可实现二氧化碳等污染物零排放或低排放;资源量大、分布广泛,但大多具有能量密度低的缺点。根据技术发展水平和开发利用程度,不同历史时期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新能源的界定也会有所区别。发达国家一般把煤、石油、天然气、核能以及大中型水电都作为常规能源,而把小水电归为新能源范围。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科技水平跟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能源开发利用水平和消费结构跟发达国家有着明显不同,对新能源的界定跟发达国家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小水电在我国的开发利用历史悠久,装机容量占全球小水电装机总容量的一半以上,归为新能源显然是不合适的。核能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不长,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很低,仅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比发达国家的水平更是低得多,核能在我国应该属于新能源的范围。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把新能源范围确定为: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天然气水合物、核能、核聚变能等共9个品种。生物质能在广义上分为传统生物质能和现代生物质能,传统生物质能属于非商品能源,是经济不发达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的主要能源,利用方式为柴草、秸秆等免费生物质的直接燃烧,用于烹饪和供热;现代生物质能包括生物质发电、沼气、生物燃料等,是生物质原料加工转换产品,新能源中的生物质能仅指现代生物质能。传统生物质能和大中小水电可称之为传统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则统称为新型可再生能源,是新能源的主要组成部分。

资源评价

跟常规能源相比,新能源最显著的优势就是资源量巨大(见表1)。太阳能是资源量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即使按最保守的可开发资源量占理论资源量1%计算,每年可供人类开发的太阳能也有1.3万亿toe,约相当于目前全球能源年需求量的100倍。风能的可开发资源量较低,但开发技术难度和成本也较低,全球陆上风电年可发电量约53亿kWh,相当于46亿toe。生物质能可开发资源量为48~119亿toe,不过由于存在粮食安全和环境问题,可开发资源量难以全部转化为能源。地热能的热源主要来自于长寿命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每年的再生量可达200亿toe以上。按照目前的技术进展情况,全球40~50a内可开发地热资源为1200亿toe,10~20a内可开发地热资源为120亿toe。海洋能资源量并不算丰富,按照全球技术可装机容量64亿kW、年利用2000小时计算,只有11亿toe。天然气水合物属于新型的化石能源,资源量相当于传统化石能源资源量的2倍,达20万亿toe。全球铀矿资源量为992.7万t,如果用于热中子反应堆,所释放的能量约相当于1400亿toe,而如果用于快中子反应堆,所释放的能量可提高60~70倍。核聚变所消耗的燃料是氘,海水中的氘有40万亿t,理论上可释放出的能量为3万亿亿toe,按目前能源消费量计算,可供人类使用200亿年以上。氢能的制备以水为原料,燃烧后又产生水,可无限循环利用,既是二次能源也可在广义上称之为可再生能源。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能源资源完全不存在短缺或枯竭问题,人类需要克服的最大障碍是开发利用的技术和成本问题。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能源价格的上涨,目前不可开发的新能源资源有可能变为可开发资源,因此,对新能源来说,理论资源量是相对不变的,而可开发资源量却可能会大幅度增加。

开发利用现状

不同种类的新能源在资源分布、技术难度、使用成本等多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因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各不相同。在新型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发展势头良好,已经进入或接近产业化阶段,尤其是太阳能热水器、风电以及生物燃料,已经形成较大的商业规模,成本也降至可接受水平。核能技术已经成熟,核电在国外已过发展高峰期,在我国则刚刚兴起。核聚变、氢能、天然气水合物、海洋能仍处于研究和发展之中,距离商业化还有较大距离。

截止到2009年2月,全球核电装机已达3.72亿kW,年发电量2.6万亿kWh,在全球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重约为6%左右。相比而言,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还很低,以2006年为例,其在全球一次能源供应量中的比重仅为1%左右,占全部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也仅为8%左右。2007年,全球新型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量为1.65亿kW,相当于全球电力装机总容量的3.7%(见表2)。德国、美国、西班牙、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化水平已达到较高程度,其市场规模和装备制造水平跟其他国家相比具有明显优势。我国也是世界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大国,太阳能热水器产量和保有量、光伏电池产量、地热直接利用量以及沼气产量都位居世界第一。不过,我国对新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多集中在技术含量较低的供暖和制热领域,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水平和利用规模方面跟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新型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仅为905万kW,占全球5.5%,远低于我国电力装机总容量占全球16%的比重。

我国发展新能源的政策建议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第二大能源消费国、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发展新能源具有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增加能源供应、减轻环境污染等多重意义,同时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我国政府把发展新能源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而加以重视,陆续出台了多部法律法规和配套措施。

从近几年的总体发展情况来看,我国新能源发展势头良好,增速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不过由于种种原因,新能源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障碍和瓶颈仍未消除,主要表现在:资源评价工作不充分,技术总体水平较低,成本跟常规能源相比不具备竞争力,产业投资不足,融资渠道不畅,市场规模偏小,公众消费意愿不强,政策法规体系不够完善。结合国内外新能源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借鉴全球各国新能源发展经验,针对目前我国新能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正确选择新能源发展方向

根据资源状况和技术发展水平,确立以太阳能为核心、核能和风能为重点的发展方向。太阳能是资源潜力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风能、生物质能及某些海洋能都间接或直接来自于太阳能,地球每年接收的太阳辐射能量相当于当前世界一次能源供应量的1万倍。我国的太阳能热利用已经走在世界最前列,太阳能光伏电池的产量也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不过在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面却与光伏电池生产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符。我国应进一步扩大在太阳能热利用方面的优势,同时把发展并网光伏和屋顶光伏作为长期发展重点。风能是利用成本最低的新型可再生能源,风电成本可以在几年内降低到常规发电的水平,目前已经初步具备市场化运作的条件。我国风力资源较丰富的区域为西部地区及东部沿海,属于电网难以到达或电力供应紧张的地区,发展风电应是近期和中期的努力方向。核燃料的能量密度远高于常规能源,核电站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大量建造,迅速弥补电力装机缺口,最近国家发改委已经把核电规划容量提高了一倍多。

(二)加大新能源技术研发力度

我国从事新能源技术研究的机构分布在上百个高校和科研机构,数量虽多,但由于力量分散,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建议整合具有一定实力的新能源研究机构,成立中央级新能源科学研究院。抓住当前因金融危机而引发全球裁员潮的有利时机,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国外高端研究人才。以新能源重大基础科学和技术的研究为重点,加强科研攻关,尽快改变我国新能源科学技术落后的面貌。密切与国外的技术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CDM机制,注重先进技术的引进并进行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努力实现技术水平的跨跃式发展。

可再生能源大多具有能量密度低、资源分布不均衡等缺点,对其进行低成本、高效率利用是新能源开发的首要问题。显然,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的复杂程度要比常规能源高得多,涉及资源评价、材料和设备制造、工程设计、配发和管理等多个领域,必须进行跨学科联合攻关,这对我国目前相对封闭的科研体制提出了挑战。国家需要在搞活科研创新机制、打造科研合作平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方面做更多的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三)有序推进新能源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

只有实现新能源的大规模产业化和市场化,才有可能使新能源的利用成本降至具有竞争力的水平,为新能源普及打下基础。在新能源开发成本较高、使用不便的情况下,推进新能源产业化和市场化必须由政府作为推手。促进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措施涉及电价、配额、示范工程、技术转化、税费减免、财政补贴、投资融资等,要对各种新能源的不同特点进行充分分析,分门别类地制定合适的激励政策。为保证政策的长期有效要建立完善的督促检查机制,对违规行为进行惩处,以维护国家政策措施的严肃性。

国家应及时更新新能源产业的投资指导目录,引导、鼓励企业和个人对新能源的投资。同时,也要对新能源投资行为进行规范,避免一哄而上,造成局部重复投资或投资过热。防止企业借投资新能源套取财政补贴、减免税费或增加火电投资配额等不良行为。约束高污染新能源行业的投资行为,尤其是多晶硅副产品四氯化硅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值得关注。

(四)及早实施“走出去”战略

我国是铀矿资源贫乏的国家,资源量远不能满足未来核电发展的需要,铀矿供应必须依赖国际市场。有关资料统计世界上铀矿资源丰富的国家有澳大利亚、美国、哈萨克斯坦、加拿大、俄罗斯等,这5个国家的资源量合计占全球的比重为三分之二。其中,澳大利亚和哈萨克斯坦都是无核电国家,所生产的铀矿主要用于出口。我国与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关系良好,可作为实施铀矿“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目的国。合作重点应该放在最上游的勘探、开采领域,争取获得尽可能多的探矿权和采矿权,为我国核电站提供稳定、长期的核燃料来源。

目前全球对天然气水合物的地质工作程度还非常低,这为我国获取海外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在油气资源领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把全球的优质资源瓜分完毕,而在天然气水合物领域,我国还存在较多获取海外资源的机会。太平洋边缘海域陆坡、陆隆区及陆地冻土带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丰富,这一地带所涉及的国家主要是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应努力争取获得跟上述三国合作开发的机会。拉丁美洲国家沿海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也比较丰富,要充分利用这些国家技术力量薄弱、研究程度低的现状,加强与这些国家合作,以期能够在未来取得这些国家的天然气水合物份额。

东南亚处于热带地区,自然植被以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为主,特别适合油料作物的生长,是发展生物柴油产业的理想区域。东南亚国家是我国的近邻,可为我国的生物柴油产业提供丰富而廉价的原料。我国可采取以技术、市场换资源的合作方式,在当地设立林油一体化生产基地,产品以供应我国国内为主。

(五)调整、完善新能源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

我国已经出台的新能源发展规划有《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等,部分行业部门和地方地府也针对实际情况制定了各自的发展规划。部级的规划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发展目标定得偏低,如风能到2010年的发展目标为1000万kW,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为3000万kW,而事实上,1000万kW的目标已经于2008年实现,3000万kW的目标也可能提前于2012年左右实现;二是缺乏设备制造产业和资源评价方面的目标。

国家有关部门应密切跟踪国外新能源现状,充分考虑新能源资源量、技术发展水平、环境减排目标、常规能源现状等因素,对我国新能源发展规划作出适当调整和完善,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指导。我国有关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规定和政策措施并不比国外少,但这其中有许多已经不再符合我国的实际,应立即对不合时宜或相互矛盾的规定和措施进行清理,制定出切实可行、可操作性高的配套法规和实施细则。

(六)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新能源统计体系

新能源产业范文第2篇

新能源产业尽管被决策层视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但其所生长的环境有着天然的恶疾,如果不能认知并克服这一点,新能源产业最终也只能成为无根的浮萍而非参天大树。

 

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上,中国再次犯了很多错误。

归根结底是国家战略的错误,在产业体系的打造和发展上,中国仍然缺乏系统思考和一揽子设计,这使得旧产业破绽百出,除了被压制在低端和高消耗高污染端的板块以外,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无从谈起。

 

认知错误

就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国家决定实施“跨越式发展”,在一些与发达国家同步的产业方面大举投入,选择了一些有可能“弯道超车”的产业,如光通讯、基因科技、航天技术、新一代互联网技术、高铁、新一代核电技术以及新能源(如电动汽车,光伏,风能,储能技术)等等产业领域。一个新的起跑线,发达国家在这些方面堆积的技术优势并不像传统产业那样壁垒重重,在这些方面进行聚焦式投入,可能会导致中国穿越厚厚的产业壁垒和经济包围圈,最终实现虫洞逃逸式超越。

 

这种思维,认识和假设的背后,是一种学说在起作用,就是美国的克里斯滕森为代表的一类所谓的不连续式创新学说在作祟,该学说认为产业的发展是跳跃式的,非连续的,未来的创新往往并不基于现在的技术基础,所谓巨无霸往往被旁逸斜出的创新者颠覆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种学说是有其应用前提和适用边界的,这里暂且不论。但在中国急于用这种思维推进跨越式发展,硬生生的通过选择一些点去投资,去遮蔽昨日的错误,遮蔽在旧产业上不系统规划,产业治理失败,产业的技术梯次失序和秩序化发展管理缺位的种种错误。这些错误被“出口导向”进一步恶化后,埋单的代价太过沉重,比如半导体、高端装备产业。

 

如今,新能源产业犯了相同的错误,根源在于我们的思维范式和认识结构出了问题。这种问题可以归结为六个核心认识错误。

第一,比较优势思维,我们极力发挥资源禀赋,形成相对优势即可,无需打造绝对优势。

第二,秉持全球产业链分工,无需自身打造基础骨干产业,包括钢铁、化工、核工业、电子、装备、防务、航天、基因产业等大产业,不需要自身成体系的掌握,只要和其他国家分工,形成交易体系即可。

 

第三,局部产品创新,通过市场逐步连结成一个产业体系。

第四,出口导向,在国内形成海量规模的同时,大力推进出口,在连续扩大制造优势的前提之下,产业形成巨大积累,自然能够完成产业升级,梯级化,乃至掌握核心优势。

第五,通过压缩时间进程形成规模优势,导致发达国家产业加快向中国转移,最终掌握该产业核心优势。

第六,渐进式创新可以逐步超越发达国家,无需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基础型研发,通过逆向工程,以及大量的软科学,工程层面创新,可以实现超越。

这些认识还在荼毒着中国的发展,同样荼毒着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短视背后的扭曲

当中国还在讲五年规划,大多数产业还在做五年发展战略。

甚至有人提出产业变化和发展太快,不确定性和风险太大,五年都用不着,可以做两三年战略,然后,强化规划滚动调整即可。但不要搞错,包括新能源产业在内的很多产业,都是长周期产业,而其成功的关键就是长期战略规划,开阔的产业视野,和结构严密的产业体系。像新能源没有二三十年的规划,国家层面的基础课题的储备,攻关,产业层面的若干基础研发课题的突破,乃至合理的产业体系的打造,以及伴随产业发展全程的产业治理等等这些要素型体系就没法形成,往往是零敲碎打的,是不连续,前瞻性差的,结构松散的,形不成结构性优势。

 

短视背后,中国还需要管制各种扭曲性的力量。

第一种必须管制的力量是央企。以央企这么富裕的政商能量,国际化出不去又憋回来后,只能且必然基于原有存量优势,极力探寻所有可能的释放通道。在国内所有够得着的产业层面,进行可怕的横向扩张,而只要其政商资源强大,金融资源富余,能撬动地方资源的配置,优先获得省部对接优势,地方产业再整合优势,庞大的存量资产与省属国企之间的再重组优势,以及将强大的投资总量转化为与地方的合作筹码,接下来,其所能获得的资源,各种产业之间所能打造的超级循环,就不是省地属国企所能做到的,更不是民企所能参悟的。

 

央企的这种投资势必会形成强大的挤出效应,少数在新能源这么一个新跑道上,利用产业知识壁垒和先发优势的民企们,本身已经接受国际企业的系统优势,贸易壁垒和知识产权竞争压力,以及被尾随者围追堵截,而央企的巨大的横向扩张行为就是在骆驼的脊梁上再装上一个万吨水压机,直接会把这个产业给玩残了。

 

第二种必须管制的力量是地方政府用人造经济的手法制造新能源产业的热情。

中国各地政府还在用比较优势的办法来打造新能源产业,用烧钱堆产业的手法来算地方的“大账”,引导新能源企业烧钱给地方堆个产业出来。而新能源企业也就将计就计,利用地方政府为了打造新能源企业,舍得豁出土地,财政政策,以及其他资源的心态,形成一种玩综合成本式的运作。其手法从低端切入,逐步引进消化吸收,在模仿,局部优化,抄袭,逆向工程等做法混合的研发战略上大行其道,通过组装放量制造,通过多项溢出性资源——土地,低息贷款,政府采购,新能源形象工程等等,通过把这些溢出资源整合到新能源产业里面去。改变资产状况,现金流,以及通过营业外收入,转移支付等等,最终变戏法似的把一个亏损产业变成高成长企业,并最终基于以上运作形成政商综合成本优势后大举出口。

 

这种力量的坏就在于纵容了那些不肯认真做实业,更长于用腾挪转移的手法玩大循环的企业,而当地在用财税和土地等资源把一个新能源企业,乃至一个新产业培育起来以后,哪怕明知有问题,也只能用地方保护和进一步注入资源等手法去维系其存在。

 

当然,地方政府宝贵的可赋予资源也被稀释和浪费了,机会成本巨大。是个真正的双输。

第三种需要管制的力量就是必须去除一种长期盘绕在新能源领域,使得我们无法正视外部,并产生坚毅行动的“怨妇心理”。

新能源必须去除自身弱势被边缘化,不受重视的心理,必须发展自身的绝对竞争力,要么在成本上超越传统能源,要么在应用上有传统能源无法替代的优势,要么对场地等外部环境适应性极强,要么对当地的禀赋发挥的及其充分。新能源产业不能靠道德力量活着,不能靠简单算环境账活着,不能依赖产业政策,更不能被依附为传统能源企业美化自己的胸部的硅胶填充物。

新能源产业范文第3篇

“煤变油”之殇

“煤变油”即科学意义上的煤制合成油。煤直接液化首先于20世纪初在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实现,1923年,德国化学家又研究出煤的间接液化技术。从上世纪20年代起,山西就开始了“煤变油”的试验,比1927年德国建成的世界上第一个煤炭直接液化厂还早3年。而且,在上世纪的30年代和90年代,山西都成功地实现过煤制合成油。

一直以来,山西一直没有间断“煤变油”的开发和研究工作,不少专家坚信:只要不断改进技术,“煤变油”的成本就会不断降低。现在,山西已经拥有世界上先进的煤炭液化技术储备,有的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20世纪末,世界石油市场风云多变,价格暴涨。我国从1993年由石油出口国成为石油进口国之后,每年进口数量不断加大。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已危及到我国的能源战略安全。山西煤炭液化作为我国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又被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2001年4月,中科院和山西省政府签署的“发展山西煤间接液化合成油产业的框架协议”提出,在今后5至10年内,在山西朔州、大同地区建成一个以百万吨级煤基合成汽油为核心的、多联产特大型企业集团,标志着山西“煤变油”又迈出关键性的一步。

然而在其后几年,“煤变油”再次经历尴尬。煤作为化工能源,本身是不可再生的,其制油的工艺是以更多的能源换取更少的能源,这种不计成本的发展很不划算,不适合大规模的商业化,也不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我国大型综合性能源企业神华集团曾耗资100亿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投产“煤变油”项目,但因耗资巨大,成本很高,尤其耗水量甚巨,而鄂尔多斯当地本就缺水,此项目终陷瓶颈。

“煤变油”项目每形成1吨油的产能,投资数额高达1万元,同时,合成1吨油大约需要10吨水。而山西也恰恰是“富煤少水”,在山西发展“煤变油”有天时而无地利。

“‘煤变油’项目要想在中国大规模发展,还没有一个成熟的技术,况且它还涉及到技术、成本、产量、以及能耗等问题,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山西省发改委一位工作人员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山西所搞的“煤变油”项目一直还是“赔本生意”。正因此,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召开关于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会议,对于“煤变油”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具有“煤变油”的技术,但“煤变油”不宜大规模发展。显然,国家对于“煤变油”技术的态度趋于保守。而据记者在山西省发改委工业处的了解,山西省目前已经有两个煤炭液化项目在建,分别是长治的潞安集团项目和晋城的晋城煤业项目,这两者均是煤炭间接液化项目,并处在工业化中试阶段,规模将会达到年产10到16万吨。

“‘煤变油’不是商业化规划,而是国家战略项目。”山西省社科院能源研究所所长王宏英认为,由于2006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47%,超过了40%的警戒线,所以在国家战略层面上,必须具备石油替代能源的产能,以取得战略平衡。

总体来说,“煤变油”由于并没有真正推广至市场化,其发展被中央紧急“刹车”,从而整体上来看,只能算是一种成功的探索。

煤层气开发“煤”“气”之争

山西作为能源大省,不仅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层气的储量在全国也是遥遥领先,山西煤层气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吴德亮介绍说,山西煤层气储量在10万亿立方米以上,约占全国总量的1/3,山西煤层气开采的前景应该说是很乐观的。

如此巨大的储量,以前为什么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吴德亮说,首先是认识问题,以前人们对煤层气的认识不够,只是单纯地把它作为“矿难杀手”来进行处理,没有想到过要利用开发,在如今能源越来越紧缺的情况下,人们对煤层气开发在认识上重新上了一个高度。但是现在的开发也面临着很多问题。

首先是矿权和气权的审批在不同的部门引发的纠纷。国家规定的先采气再采煤政策在实际中难以执行。2006年国务院主持召开的现场会上,由山西晋煤集团率先创造的“先采气、后采煤”模式被称赞为“晋煤经验”。然而,从我国对能源的迫切需求来说,停止煤矿生产、先开采煤层气并不可行。并且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能源巨头们谁都不愿松口。虽然嘴上都喊“采气采煤一体化”,却看不出各自的诚意。于是“气”和“煤”的矛盾日益加深,纠纷越来越多。

于是就产生了这样的结果:同一个煤炭产地,采煤和采气却分属于不同的公司。拥有煤层气开发产权的企业不慌不忙,而拥有采矿权的企业则着急上火,但是气没采,煤就不能采。采煤企业为了尽快开工,只能高价从拥有采气权的企业手中将采气权收购,最终导致煤层气的开发成为煤矿开发的一道障碍。并且,煤炭企业的目标是煤炭,而不是煤层气,煤层气仍旧摆脱不了被排出的命运,浪费颇巨。一些企业有鉴于此,纷纷花大力气获取煤矿的采气权,并以此作为通过和煤矿进行二次交易而盈利的法宝,竟然屡试不爽。

尽管出现了诸多问题,但是煤层气的开发利用的脚步没有停歇。2007年和2008年,山西省政府出巨资引导汽车进行“油改气”改造,并在全省各地广泛建立加气站作为配套服务。而且煤层气价格低廉,亦吸引了不少人的参与。一时间,山西全省的公路上到处能看见以煤层气作为燃料的汽车。然而,这种改造主要集中在公交、出租车等公共服务类汽车,私家车的改造也有一部分,但并不是主体。煤层气的开采和开发已经走出了第一步,但是相关配套设施并没有跟上,因此山西省城太原甚至一度出现出租车司机午夜排长队等待加气的壮观场面。另外,由于加气站的布局并不合理,远远达不到推广使用的要求,因此造成远途汽车无法中途加气的窘境,也为推广造成一定的难度。

另外,有“油改气”之后的出租车司机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改造后,气筒安装的主要位置在汽车后备箱,所以造成安全隐患,一旦追尾,极有可能发生爆炸。另外因为每次充气容量相当有限,使得司机不得不频繁加气,而气站远远不能满足大规模推广的需求。一位从事汽车“油改气”的修车行老板告诉《记者观察》记者,改装后的汽车仍然要用汽油启动,而且长时间用气,对喷油嘴和发动机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尽管煤层气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但是仍能看到其发展的潜力,在倡导建立低碳社会的今天,煤层气的开发,仍然是一种大胆的革新和尝试,为新能源领域的开发和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生物能源的瓶颈

我国燃料乙醇项目始于2000年,当时主要是为解决陈化粮消化问题,同时也可缓解对石油的过度依赖。国家财政投资,在河南、安徽、吉林、黑龙江建设燃料乙醇生产装置,并以玉米为主要原料。2001年以前,我国玉米酒精主要为食用酒精,由于其需求空间有限,因而产量一直稳定在70万吨左右。2001年以后,随着燃料乙醇项目的纷纷投产,我国玉米酒精产量快速增长,数据显示,到2007年我国玉米乙醇产量达到374万吨,其中燃料乙醇137万吨。按3.3吨玉米生产1吨乙醇计算,2007年酒精生产消耗玉米1200余万吨。

从玉米中提取乙醇可被用作清洁燃烧型汽油添加剂。这类技术在美国和巴西等国家的应用比较普遍,但中国多数省份的乙醇生产和应用仍处于试验阶段。因为以玉米为原料的乙醇生产进一步扩大,将导致粮食及食品价格猛涨。

作为粮食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的山西省来说,玉米乙醇的发展受到原材料的限制,其发展前景并不景气。尽管如此,山西省在生物燃料的研发方面仍然走在全国的前列。在通过玉米提炼乙醇、秸秆加工乙醇和红薯加工乙醇受阻之后,各类新型的生物燃料研发却并没有完全停止。如柠条作为燃料就已经引起各方关注。

柠条属豆科丛生灌木,是黄土丘陵地区防风固沙的重要深根系灌木之一。柠条具有耐旱、耐寒、耐高温的特点,其利用价值很高,集饲料、燃料、肥料、编织材料、工业原料于一身。柠条的枝条含有油脂,不论干湿均能很好地作为柴禾燃烧。柠条平茬后枝桠发热值很高,1.6公斤干物质相当于1公斤标准煤。据不完全统计,山西全省柠条种植面积约950万亩,主要分布在忻州、大同、朔州等晋西北地区。以山西省柠条资源集中分布区域计算,每年可生产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300万吨,相当于5座年产60万吨的煤矿,而且是可再生能源。

但是受到资金因素和地理因素影响,这类新兴的生物燃料仍然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完全开发,推向市场更是遥遥无期。

风能能否成为新能源突破口

山西发展风能可谓是得天独厚,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在新能源开发和利用中拥有相当的优势。

山西地处华北黄土高原地区,平均海拨较高,年平均风速大多处于2米~3米/秒。号称华北屋脊的五台山台顶地区,年平均有效风力时效在5000小时以上,台顶为700小时以上,年均每日有8%以上的时间风速在3米~2米/秒之间。尤其冬春季受西北气流影响,风速更大,大约3年遇的最大风速可达35米/秒以上。可以说,山西风能资源开发的潜力是很大的。

山西自2005年开始对风能开发做前期准备,经过一年的风力测试,首批选出19个风资源好的地方。其中就包括平鲁败虎堡风力发电和右玉小五台风力发电项目。这两个地方的风速达到每秒6米。但山西国际电力福光风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董强就首批选出的19个好风资源进行评价时表示,山西的风资源不如内蒙古、新疆等地,最好的全年满负荷利用的小时数是2300小时,而内蒙古、新疆能达到2800多个小时。

山西省神池县成为山西的“风口”。2009年,山西省神池县先后引进了7个风电项目,总投资85亿元,总装机容量103.5万千瓦,其中,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坝堰梁风电一期工程总投资5.5亿元。

2010年3月15日,由太重集团生产的1.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在山西省大同市新荣风电厂的山顶上平稳运行一个月,这标志着山西省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电机组成功并网发电。1.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历经近10个月由太重自主开发研制完成,额定发电功率1500千瓦,切入风速每秒3米,切出风速每秒25米,额定发电时的风速每秒12.1米,并网后每天平均发电1万度,最高可达3.5万度,能适应二类、三类不同风场使用。

新能源产业范文第4篇

本文通过调研江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现有资源的状况,分析了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过程,提出了适合江西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建议,同时对现阶段的发展瓶颈提出解决途径。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资源;发展;江西

引言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新车消费市场。据相关部门估计,我国石油进口量以每年两位数的百分比增长,进口依存度不断增加,按当前增速预测,到2020年,我国机动车的燃油量为2.56亿吨,占当年全国石油总用量的57%,另一方面,约50%的城市空气污染物来自汽车,且有增长趋势。面对当前能源、环境问题的困境,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家都把目光转向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新趋势。因此,促进新能源汽车自主创新和快速赶超,是提升我国能源安全、环境保护、产业竞争能力,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1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介绍

1.1新能源汽车概念与类型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者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先进原理、先进技术所形成的汽车。其类型有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如高效储能器、二甲醚)汽车等。

1.2新能源汽车发展概述

我国从“八五”期间就启动了电动汽车的研发工作,经过“九五”和“十五”期间的技术攻关,将电动汽车与清洁燃料汽车合并列入“863计划”后,形成了以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三种车型为“三纵”,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动力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三种共性技术为“三横”的研局。再经“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基本形成了完整的研发和示范布局。

1.3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情况

根据中汽协统计,2014年新能源汽车生产78499辆,销售74763辆,比上年分别增长3.5倍和3.2倍。其中,纯电动汽车生产48605辆,销售45048辆,比上年分别增长2.4倍和2.1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29894辆,销量为29715辆,比上年分别增长8.1倍和8.8倍。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为33.11万辆,相比去年同比增长了340%。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为24.75万辆,同比增长450%;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为8.36万辆,同比增长180%。新能源乘用车中,纯电动乘用车销量为14.67万辆,同比增长300%;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销量为6.07万辆,同比增长250%。

2江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资源介绍

早在2009年,南昌就成为全国13个示范推广新能源汽车的试点城市之一。从生产研发方面来看,虽然主要汽车制造企业均研发了新能源汽车样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研发和生产方面也有一定发展,但江西省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行业仍处于研发试产的起步阶段,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与国内其他汽车制造大省还有一定差距。

2.1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方面

省内主要企业有江铃股份公司、江铃控股有限公司、昌河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源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江西凯马百路佳客车有限公司、江西鸿翔电动车辆制造有限公司、南昌福瑞德科技有限公司等。此外,江西博能上饶客车有限公司、江西昌河铃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江西江铃汽车集团改装车有限公司、江西特种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等,均有不同型号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和销售。江西省新能源汽车研发主要成果集中在锂电池、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电机控制系统、超级电容系统等技术领域。

2.2动力电池方面

江西省动力电池产品以锂离子电池及正极材料为主,生产企业主要有:江西江特锂电材料有限公司、江西中投新能源有限公司、孚能科技(赣州)有限公司、江西科慧电池新能源有限公司、江西美亚能源股份公司、江西福斯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西金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吉安市优特利科技有限公司、江西联威新能源有限公司、赣锋锂业公司、江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西金锂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理工大学利用在材料、矿业、冶金、机电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动力电池及其材料的科研平台,自主研发了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具有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开发基础。2010年3月30日,全国首家锂电新能源产业基地正式落户江西宜春,且将规划建成我国最大的动力锂电池生产基地和35万辆以上大、中、小锂电汽车生产基地。

2.3整车开发方面

江铃集团与万向集团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南昌福瑞德科技有限公司和江铃控股公司、上海瑞华集团和南昌大学等电动汽车研发和制造企业进行了合作,并成功研发出了多个产品。江西凯马百路佳客车有限公司分别与澳大利亚BCI客车公司、浙江万向集团以及匈牙利伊卡鲁斯客车公司等共同研发混合动力客车、纯电动客车,并已生产销售。

2.4矿产资源方面

江西是我国主要的有色、稀有、稀土矿产基地之一,且矿产资源配套程度较高。铜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五分之一,黑钨储量在全国占第一位,矿床分布以赣南为最多,该类型矿床易采易选,并伴生有锡、钼、铋、铜、铍、铌、钽和稀土等多种矿产,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年生产量达到2万吨。而镍氢电池负极材料就需稀土和钴金属,通过在钕铁硼永磁材料中添加重稀土元素镝和铽,可大幅提高永磁电机的性能。宜春钽铌矿是世界最大的锂矿山,可开采氧化锂的储量为110万吨,占全国的31%,世界的12%[1-2]。

3江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资源整合及发展对策

虽然江西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取得了一定规模,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1)缺乏核心技术,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2)人才资源不足,尤其在基础研究和关键零部件和先进材料的研发方面,专业人才缺口较大;(3)产业体系建设滞后,产业链未成形;(4)市场开发不足,新能源汽车目前主要市场集中在公交、环卫等领域。据报道,南昌新能源私家车拥有量总共只有300多辆,增长缓慢;(5)政策支撑体系不完善。因此,应结合江西省新能源汽车现状,完善发展思路。

3.1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总体框架

汽车产业被喻为“工业中的工业”,与其他产业关联性很高,因此,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体框架的搭建尤为重要。可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以模块的形式进行划分规划,如整车设计组装模块、核心零部件模块、充电设备模块、原料资源模块等,这样各模块可独立进行研发,适合汽车这种复杂性高的产品要求,同时也有利于相同模块的竞争,可将影响降到最低。在该框架中,整车企业扮演的角色很关键,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规则设计方面包含两部分内容:整车系统集成标准与新能源专业功能标准。新能源专业功能标准主要由电机及控制系统标准、充电系统标准、蓄电池技术标准和电气接口标准等组成。过去多数企业都是自行规划、设计、研制,往往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浪费物力与人力。而整车企业通过与产业链上其他零部件供应商形成标准联动,在不影响整车企业技术标准的情况下,零部件供应商可在生产研发中竞争或合作,并在这个创新活动中对产业技术标准进行优化与反馈,使整车企业可根据最新的动态对原有技术标准进行修正或改进,进而尽快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标准化和国际化[3]。

3.2整合优势资源,成立产业联盟

产业联盟通过技术共同研发、共享信息与资源、共建市场,不但可以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还可以提升企业的产业集中度、激发创新、集体攻克共性技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而加快科技成果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提升江西省新能源汽车整个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通过资源整合,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地方上低端项目重复建设与竞争,人、财、物等资源浪费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通过整合优势资源,成立产业联盟,既能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又能促进企业之间的竞争,使整个产业链上下游连接更紧密,最终达到低投入高产出的目的。地方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应有大局意识,在推动产业联盟建设的同时,要让大企业集团发挥好带头作用,带动整个行业发展[4-6]。目前,全国多个地区均成立了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主要有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科研院所以及终端用户等组成的新能源汽车联盟,如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重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等。这样既可以促进产学研结合的实现,又能有效抵御和减小企业自身风险,形成抱团取暖的局面。

3.3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新能源汽车所需的基础设施包括充电桩、充电站、加气站、电池租赁站等,这些设施的不足将会极大的影响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和使用,继而成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瓶颈。虽然国家从2009年开始就在各大中城市推广各类新能源汽车的试点应用,并在充电网络和设施方面大量投入,但从市场的反应来看,基础设施建设在数量方面、质量方面、规划方面以及服务方面都应该改进提升[7],应根据城市的规划、人口与产业分布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应该考虑到今后新能源私家车增长的服务需求。

3.4加强示范效应,加大对新能源汽车销售的扶持力度

2013年,由南昌、宜春、上饶、抚州、赣州、九江、萍乡七个设区市捆绑,以“江西省城市群”的名义申报了国家2013—2015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项目,合计推广应用车辆目标总数为5300辆。两年来,已完成新能源汽车推广5836辆,占计划推广总数的110.1%,超额完成了目标数;初步估算可获得国家补贴资金5.5亿元。通过这些年的推广,新能源汽车及其绿色环保性能在省内已经被群众广泛认可,但为何还出现“叫好的人多,出手的人少”现象?除上述基础设施因素外,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也受扶持力度的影响。因此,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应该是在上述城市中选择一个做示范,加大对该地新能源汽车购买补助,特别是私家车购买补助,让普通家庭买得起,从而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社会效应,然后向全省推广。

3.5培养和引进人才,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技术的创新,技术的创新归根到底在于人才,只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才能进行持续、高质量的创新活动。另外,新能源汽车制造成本的降低,同样需要依靠技术的进步,这就需要企业和政府加大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的共性技术方面,更需要政府和产业联盟加大研发投入。人才培养方面,首先应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在注重人才数量的同时,更应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此外,在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的同时也要健全人才引进配套服务,鼓励向引进人才提供启动资助、住房、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保健、专业技术职务评定等方面的优惠待遇[8]。

4结束语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实现节能减排、缓解资源紧缺、减少环境污染的战略举措,是抢占国际高端市场的战略途径。通过资源及政策的整合,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产研发体系,这对于提升江西省汽车产业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发展规划[J].中国科技纵横,2011,(05):50-52.

[2]江西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EB/OL].

[3]刘光东,武博,孙天元.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现状及发展对策———基于模块化分工视角[J].现代经济探讨,2012,(07):54-58.

[4]郑涛,黄少鹏.基于合芜蚌产业圈的安徽新能源汽车发展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0,(02):104-109.

[5]徐亚军.产业发展战略中的新能源汽车[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02):74-77.

[6]郭兴磊,史乐锋.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3,(04):37-39.

[7]秦志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问题浅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03):220-221.

新能源产业范文第5篇

新能源产业是我国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的支撑性行业,也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领域,世界发达国家都把发展新能源作为顺应科技潮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

随着国内电力产业结构调整的加速,低碳能源转型步伐加快,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推进能源技术创新,为新能源企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新能源企业必须牢固树立科技创新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与新能源产业的深度融合,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一、加强风电应用技术研究,着力提升新能源产业发展质量

“十二五”时期,国内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并网风电装机容量1.29亿千瓦,全国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4318万千瓦,位居世界第一。进入“十三五”时期,随着国家一系列新能源产业法律法规及标准的不断出台,风能及太阳能应用技术的日臻成熟和利用效率的不断提高,新能源产业发展已进入质量提升期。国家正在加快实施电力体制改革,逐步运用市场机制,引导新能源企业降低造价,减少运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在此形势下,新能源企业更需做好电力市场需求预测与分析,建立前期、基建、生产、运营全产业链精益化管理模式,从源头上树立高标准理念,努力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在规划设计环节,就风电前期选址、规划、风机选型匹配、工程建设等各阶段进行精细化设计研究,依托测风、运行等大数据优势,充分考虑自身风资源条件、风电机组性能、电气设备损耗、风机设备和集电线路、交通工程等造价因素,基于风电场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效益,为风电场量身定制最优的精细化设计方案。在工程建设中,树立“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全参与”的优化设计理念,应用最先进的风电行业新技术,强化风电场建设和生产的高效衔接,确保风电场的投产质量和效益。在生产管理上,充分利用风电场集群优化调度和集中控制技术,实现风电场少人值守或无人值守。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跨区域、多机型的机组运行性能对比分析,优化各类发电机组的协调运行,实现风电集群整体效能最大化。加强“能源互联网+”技术在风光电站运维领域应用,提高移动运维、远程专家协同运维能力,加强智能终端应用,不断提高设备可用率和发电能力;加强电网适应性技术研究应用,优化控制策略技术,提高风功率预测能力及高低电压穿越适应能力。针对早期风电机组设计、安装缺陷导致的达不到设计值、安全稳定性差等突出问题,运用叶片延长、安装增功组件、控制系统升级等多种风机技改提效技术,提升设备综合效能。

二、加快风电消纳技术研究,着力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

近年来,随着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风电新气流技术、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组、智能化控制技术得到不断突破。2016年,国家发改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了《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并同时了《能源技术革命重点创新行动路线图》,推进高效太阳能利用技术、大型风电技术、现代电网关键技术、能源互联网技术、节能与能效提升技术等重点技术创新任务,加快实施智能电网、物联网、储能、微电网的综合供能区域试点。可以预见,“十三五”及今后一段时期,随着风电消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有望逐步得到解决,新能源综合成本竞争优势不断增强,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将为新能源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充分利用低风速发电技术,拓展风电开局。过去风电场较多分布在三北地区,受“弃风限电”问题影响较为严重,随着国内大叶轮、混合塔架、柔性塔架等新技术的不断成熟,中东部及南部地区的风电开发逐渐成为新的竞争焦点。囿于我国风资源与负荷中心呈逆向分布的现状,且随着优质风资源规模逐渐减少,加快低风速发电技术的研究应用,对于拓展我国风电开局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新能源企业和风电制造企业要加强低风速风电技术的联合应用推广,积极探索适合风资源区域特点以及地理环境要求的低风速风场开发模式,不断提升我国低风速风场开发技术实力,实现风电产业发展的科学布局。

加快风电消纳技术的研究应用,拓展风电利用空间。风电并网和消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风电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解决风电消纳问题,需要在加强各类电源之间、电源电网之间相协调,区域布局及项目与消纳市场、配套电网以及调峰电源相统筹之外,还要加快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等快速调节电源,研究压缩空气蓄能、电化W储能等大规模蓄能技术及示范应用。积极推进风电供暖消纳方式研究和建设,把富风季与供暖期高度重叠的不利因素变成冬季风电大发的契机,由绿色供电向“绿色供电、绿色供暖、绿色新能源汽车”多位一体能量转化模式发展。同时,建立风电场与大电力用户和电力系统的协调运行机制,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

加强微电网技术的应用,加快推动分布式能源发展。微电网接近负荷,是分布式发电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关键,对于提高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新能源微电网也是电网配售侧向社会主体放开的一种具体方式,符合电力体制改革的方向,可为新能源产业创造巨大的发展空间。要加强对先进储能、微电网技术及新型商业运营模式研究,形成完善的新能源微电网技术体系和管理体制,集成分布式能源及智能一体化电力能源控制技术,将各类分布式能源、储电蓄热(冷)及高效用能技术相结合,通过智能电网及综合能量管理系统,形成先进高效的能源技术体系,灵活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使新能源微电网在一定的政策支持下具有经济合理性。

三、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培养适应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高科技人才队伍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离不开高科技人才的大力支撑。新能源企业应积极抓住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机遇,以企业为新能源技术集成平台,以示范项目为纽带,依托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技术人才优势,建立产学研结合的研究开发、示范和推广体系,抢占前沿技术的应用先机,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通过与科研机构、高校联合建立新能源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实施风电产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新能源技术培训,加强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队伍培养,提升新能源产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