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简述人体工程学的意义

简述人体工程学的意义

简述人体工程学的意义

简述人体工程学的意义范文第1篇

2.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3.简述哲学具体科学的关系(简答)

4.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简答)

5.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6.试述邓小平哲学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论述)

7.简述哲学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学说的关系。 (简答)

8.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怎样的? (简答)

9.如何理解运动和静止的联系? (简答)

10.如何理解社会的物质性? (简答)

11.试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2.试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论述)

13.简述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意义?

14.新事物为什么能够战胜旧事物?(简答)

15.简述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16.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17.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18.如何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巨大

19.阐明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论述)

20.简述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简答)

21.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简答)

22.简述认识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 (简答)

23.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简答)

24.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25.简述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简答)

26.简述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简答)

参考答案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简答)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世界观,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它的本质特征是: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1)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实践,是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又反过来为社会实践服务,指导人民群众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斗争。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必须同具体实践相结合,化为广大群众的行动纳和路线,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又在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使自己不断向前发展。(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掼,它公开申明要在全世界为最终彻底*一切剥削制度,争取人类的完全解放作论证。然而,马克思主义的这种革命的本性,又是与严格的科学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既是革命的理论,又是科学的世界观。既代表历最先进的工人阶级的根本要求,也代表全人类彻底解放的美好愿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与科学性是浑然结合在一起的,科学性根源于革命性的要求,革命性必须靠科学性来保证和贯彻,二者不可缺一。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理论表现,它的本质特征是在实践基础上严格的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的高度统一。

2.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简答)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多方面的深刻的必然性,其中主要是社会历史条件,阶级基础,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1)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矛盾的激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2)19世纪30至多0年代,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发展,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3)19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发展的卓越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生物进化论等三大科学发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4)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作了理论准备,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3.简述哲学具体科学的关系(简答)。

(1)哲学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提示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本质。具体科学以世界的某一领域,某一局部为对象,提示其特殊规律。它们之间是普遍和特殊,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2)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不断以具体科学的成果丰富自己的内容。哲学产生以后,反过来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起指导作用,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3)哲学与具体科学既不能互相割裂,又不能互相代替,认为具体科学可以离开哲学指导的取消论和用哲学取代具体科学的代替论,都是错误的。

4.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简答)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它来自实践又为无产阶级的社会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不断获得丰富和发展。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显著标志。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是指它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它把变革旧世界和改变现存事物作为自己的任务和目的。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指它不公以科学的发展为基础,而且是指它通过实践和自然科学的成就,正确地提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完备而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下是在实践中实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科学性理论指导下,才能在实践中正确地改造世界,发挥其革命性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果和归宿,只有在实践中改造世界,才能体现出它的科学价值,并在改造世界的革命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其科学性。

5.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论述)

⑴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其产生直到现在的发展,它始终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结果。历史的发展义哲学的产生,也为它的降临准备了必要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国际工人运动的经验,汲取自然科学和哲学发展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当之无愧的时代精神的精华。⑵马克思主义哲学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概括和汲取科学和哲学发展的成果,发展自己,其原因就是,它的产生不是结束了真理,而是开辟了不断认识真理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来不自诩为包罗万象的,最终完成的知识体系,而是一门随着实践和科学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创造性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在不断总结新现象,新问题,不断总结和概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解决社会和科学发展中重大的,人民普遍关心的问题,并从中得出新的结论,提出新的观念,从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⑶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毛泽东的哲学著作和其他许多丰富哲学思想的著作,从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中,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宝库新的财富。仍然不愧是时代精神的精华。⑷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是我们时代精神的精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新的历史时期中改革开放的新经验,新问题,做出了新的总结和概括,提出了新的观念和理论,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必将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全力就在于它的自身的新陈代谢,不断发展,从而保持其时代精神地位。

6.试述邓小平哲学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论述)

⑴邓小平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它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提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特别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邓小平理论仍然坚定地认为,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以后,最终必然代替资本主义。⑵邓小平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了创造性的发展。例如,邓小平结合新的实际,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有机统一起来,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与生产力标准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等等。这些观点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⑶由此可见,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同样,邓小平哲学思想也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7.简述哲学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学说的关系。 (简答)

(1)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也就是说,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2)两者之间的区别是:其一,两者所反映的对象和范围不同。哲学上的物质是个最广泛最普遍,最一般的范畴,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结构,忏悔等的认识。其二,哲学的物质概念所提示的物质的哈我,即客观实在性,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是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是暂时的,相对的。

(3)两者之间的联系是:其一,哲学物质范畴是以具体科学物质结构理论为基础而抽象概括出来的,它随着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新发展不断丰富其内容,自然科学的发展日益证明它的正确性。其二,哲学物质范畴对自然科学进行物质结构的研究起指导作用。

8.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怎样的? (简答)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起直到人的思维。

(2)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物质和运动不可分。任何事物,不论是微观宇宙还是宏观宇宙其内部及其与别的事物之间,都是处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正是这种相互作用,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因此,整个世界的一切都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否认或不懂得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认为事物本质上是不动的,即使有运动变化,也是外力作用下的位置移动或数量的培养,不会发生质的变化。

(3)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世界上不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运动尽管有多种形式,有低级的,也有高级的;有简单的,也复杂的,但它们的承担者都是物质。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承担者的运动。设想没有物质承担者的运动,必然会陷入唯心主义。例如,客观唯心主义把运动看作是独立存在的绝对观念的运动;主观唯心主义只承认感觉或自我意识的存在,运动也就被说成是感觉或意识的运动。

9.如何理解运动和静止的联系? (简答)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包含以下涵义:①指特定事物之间没有发生空间位置的移动。②指一事物处于量变过程中,尚未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以上两种情况都表明,静止并非是绝对不动,而是一种特殊的运动形式。

(2)运动和关系有如下内容:①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的;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的,相对的。 ②运动与静止又是统一的,表现为运动与静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渗透。相互依赖说绝对运动离不开相对静止,相对静止离不开绝对运动;相互渗透是说绝对运动中包含相对静止,绝对运动就存在于相对静止之中。一切事物既有运动变化的一面,同时也包含静止,稳定的一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我们应当用动静结合的观点,去看待一切事物和分析各种问题。

(3)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的错误是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关系。前者夸大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否认事物的相对质的区别,把一切事物都说成是转瞬即逝,飘忽不定,不可捉摸的,这必然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后者,只承认静止,不承认运动,这必然导致僵化和形而上学不变论。

10.如何理解社会的物质性? (简答)

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实践的确立,使得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正确的提示和有力的证明:

(1)劳动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五一节。而一开始就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劳动不是个别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一种集体行为。劳动不仅生产人们必需的产品,同时也生产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为社会的产生和存在奠定了基础。(2)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一种物质活动,它是各种社会最基本的实践。在这种生产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即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关系,它是人类社会的基础。(3)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社会是物质活动的结果,又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有经济的(物质的),政治的,精神的等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人们的物质活动和物质交往。

11.试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论述)

⑴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能动地认识世界,是指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一个透过现象达到事物本质的过程,是一个重新建构和再创造的过程,所谓能动地,是指人通过实践按照自己的尺度去安排原来的客观世界。客观规律性是事物内部固有的,本质,稳定的联系,它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⑵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①遵循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为了达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地目的,人的活动就必须人事科客观规律,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否则,违背了客观规律,就不仅不能实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目的,而且还会受到客观规律有严厉惩罚。②要做到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是因为任何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决不会自动地的意识,只有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地改造世界,总之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只有,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遵循客观规律。⑶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吸取和借鉴,这种情况要求我们每做一件事必须认真考虑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做到科学决策,科学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盲目性,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损失。②我们又不能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新事业,就不敢在实践中探索和试验,恰恰相反,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才能掌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指导社会主义建设胜利发展,③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既要强调,又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性,把二者辩证地结合起来。既要反动那种无视客观规律,片面强调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注意避免只强调,不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和懦夫懒汉,消极无力的思想。

12.试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 (论述)

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认。它认为,尽管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是极其丰富多样的,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本原,这就是物质。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这一本原之外,再无别的本原,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它是多样性的统一。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使得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则不仅它的自然观,而且贯穿于它的社会历史观。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⑵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是我们党提出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工作方法的哲学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们,独立于意识之外的统一的物质世界是先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产生,存在的最终根源,归根结底存在于客观物质世界之中。因此,我们认识事物研究问题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即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固有规律出发,而不能从原则,本本或主观想象出发。

⑶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要按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找出事物或现象本身固有的联系和规律性,而不是用先入为主的幻想的或臆造的联系去代替事物本身的联系。这就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我国当前的实际,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强调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坚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就是要看它是否从这个实际出发,是否符合这个实际。

13.简述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意义? (简答)

(1)联系的客观我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把握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就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如实地反映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反对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客观的联系。

(2)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同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都同其他要素联系着;一个万事万物统一整体。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就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在了解个别事物时,注意它同其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在分析事物的某一要素时,注意它同其他要素的相互制约。不要孤立地看问题,不能只见部分,不见整体。

14.新事物为什么能够战胜旧事物?(简答)

⑴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前途,而旧事物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新换代了其存在的必然性。因此新事物能战胜旧事物。

⑵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因为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腹”中发展起来的,它克服了旧事物中一切消极的东西,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并增加了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

⑶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15.简述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简答)

(1)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指组成事物的各个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现象包括假象。本质和现象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2)本质和现象是有区别的。 ①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可以为人们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存联系,只有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是多种多样的;而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③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而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

(3)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①任何本质都要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赤裸裸的本质。②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本质,下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则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③本质与现象之间不是并列关系,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存在的根据。

(4)掌握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①本质和现象是有区别的,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提示事物的本质。本质和现象又是统一的,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表现着本质,我们本能通过对现象的认识达到对本质的认识。②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既不能使认识停留在表面现象上,也不能脱离现象凭空想象事物的本质,而要在实践的基础上,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16.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简答)

⑴对立统一规律最深刻地揭示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同开而上学划清了界限;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关键;③对立统一的方法即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一切事物的根本方法;④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是辩证法与开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国。

⑵承认对立统一规律的核心地位,但不能取代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只有把其他规律和范畴与其相结合,才能完整地把握辩证法的科学体系。

17.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简答)

⑴矛盾是指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⑵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联系的性质趋势,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①矛盾双方依存。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表现为矛盾双方相互渗透以及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趋势。⑶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它们的区别表现在: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 的。它们的相互表现在:一方面,同一性是包含斗争性的同一性,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矛盾是既对立又统一,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斗争性,失去其中任何一种属性,就不成其为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要求我们必须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18.如何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巨大指导意义? (论述)

⑴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首先两者别。矛盾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其次,两者相互联贯。共性离不开个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个性也离不开共性,没有无共性的个性。第三,两者可以相互转化。条件变化了,普遍性可以转化为特殊性,特殊性也可以转化为普遍性。

⑵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减产的原理,是共性与个性关系的理论,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⑶该原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是社会主义,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决定的;另一方面是有中国特色,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必须把作为矛盾普遍性的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作为矛盾特殊性的中国国情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阐明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论述)

⑴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的统一。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事物的发展就是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过程。⑵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把我国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国搞建设,不能急于求成。必须实干苦干,稳步前进,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等方面进行长期的量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把我国建设成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强国。如果急躁冒进,片面追求高速增长,幻想一朝一夕就实现现代化,就会欲速则不达,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

20.简述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简答)

在认识与实践的相互关系中,实践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认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认识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但是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的发生,发展,检验和归宿,即认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基本的观点。认识对有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也具有两重性,正确的认识和理论对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和理论则对实践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还表现在认识对,组织作用和动员作用。我们既要反对否认实践决定认识的中华民族主义认识论,又要反对否认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的学认识论。

21.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简答)

实践推动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方面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给认识提出新课题,规定了认识发展的方向,推动人们从事新的探索,形成新的理论。第二,社会实践的发展给解决新问题提供了主要的经验材料,使发现新的科学知识成为可能。任何认识问题的解决,都要依据大量的经验材料。第三,社会实践给人们认识事物不断提供 日益完备 的认识工具的技术手段,从而冲破了人的感官的局限,扩大了人类的认识领域,人类的认识视角,推动了人类认识的发展。第四,社会实践不断锻炼和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自己的主观世界。社会实践水平越高,人们的认识能力就越强。

22.简述认识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 (简答)

认识的主体是指参加实践活动有目的 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人。认识主体的基本形式有:个人主体,群体主体和社会主体。认识客体是指进入人们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对象。认识基本形式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践关系,即主体和客体之间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第二,认识关系,即主体与客体是反映与被反映关系。第三,价值关系,即主体和客体之间是需要和满足的对应关系。

23.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简答)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一,它们是对立的。表现为:⑴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发认识的高级阶段。⑵感性认识是由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理性认识是对事情性材料的抽象的概括。⑶感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内在本质。

⑷感性认识的形式是感觉,知觉,表象;理性认识的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⑸感性认识具有表面性,直接性;理性认识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第二,它们是统一的,表现为: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理性认识中有感性认识,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它们统一于实践。

24.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简答)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⑴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主观是否符合客观,客观世界不能充当真理的检验标准,主观世界出不能充当真理的检验标准。

⑵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具有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高于理论,实践本身是直接的现实,又能把正确的理论直接变成现实,所以人们能够以一定的理论作为指导去参加引出现实的结果。这样,通过实践活动,就能把原来指导实践的理论同现实对照,检验出理论是否符合客观,是否具有真理性。

25.简述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简答)

阶级斗争指利益根本对立的不同阶级之间的对抗 和冲突,包括经济,政治,思想三种形式,阶级斗争根源于经济关系的冲突,要源于社会基本矛盾。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作用不仅推动同一社会形态的内部的量变过程,而且突出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

26.简述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简答)

简述人体工程学的意义范文第2篇

事实上,深度学习与增强学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很多,例如机器翻译是对文本数据的处理;Siri等是对语音数据的处理;自动驾驶是对视频数据的处理;人脸识别则是对图像数据的处理,许多美颜APP都具备给图片添加可爱贴画的功能,这即是对图像进行识别,自动甄别出用户面部器官,用户即可随意处理图片,达到美化或娱乐的效果。

但是目前实验室又在发生什么呢?可以预见的是,那里的研究人员的发现将会决定人工智能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进程。普华永道人工智能加速器(AI Accelerator)研究团队和诸多技术专家及商业领袖一样,正密切关注人工智能技术的领先发展。

2018年人工智能技术十大趋势

01 深度学习:揭秘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

简述:模仿人类大脑的深度神经网络展示了它们可以从图像、音频和文本数据中“学习”的能力。然而,即使应用已超过十年,关于深度学习我们仍然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包括神经网络如何学习、为什么它们的表现如此出色等。现在,这种状况有可能会改变,这要归功于将信息瓶颈理论应用于深度学习的新理论。信息瓶颈理论认为,深度神经网络在学习过程中像把无用信息从瓶颈中挤压出去一般,去除噪音信息,而只保留这些噪音所表达的真正信息。

意义:精确地理解深度学习的工作原理,将有助于使其得到更大的发展和应用。例如,深度学习可以为网络设计优化和架构选择提供参考。可以肯定的是,通过探索深度学习理论,更多的场景应用能够被激发,并应用到其他类型的深度神经网络和深度神经网络设计中。

02 胶囊网络:模拟大脑的视觉处理优势

简述:胶囊网络是一种新型的深度神经网络架构,它能够用与大脑相同的方式处理视觉信息,这意味着它可以识别特征之间的逻辑和层次结构关系。这一特性与卷积神经网络形成鲜明对比。卷积神经网络是最广泛使用的神经网络之一,但它不能考虑简单和复杂特征之间的重要空间关系,导致错误率较高并经常出现误分类现象。

意义:对于典型的图像识别任务,胶囊网络通过减少误差,保证了50%的较高准确性,同时胶囊网络也不需要那么多的训练样本数据。预期可以看到胶囊网络在多个问题领域和深度神经网络架构中得到广泛的使用。

03 深度增强学习:交互型问题解决之道

简述:深度增强学习是一种通过观察、行动和奖励来与环境互动,从而进行学习的神经网络算法。它已被用于游戏攻略等,如雅达利(Atari)和围棋,包括击败人类冠军的著名的“阿尔法狗”(AlphaGo)等。

意义:获得深度增强学习能力是人工智能应用商业化的重要指标项之一,与其他技术相比,它只需要更少的数据来培训其模型。更强大的是,它可以通过模拟获得训练,完全不需要标签化数据。鉴于这些优势,预计未来一年将诞生更多将深度增强学习和基于智能体(agent)模拟相结合的商业应用。

04 生成对抗网络:网络配对促进训练,减轻处理负担

简述:生成对抗网络是一种由两个互相竞争的神经网络组成的无监督的深度学习系统——“生成网络”产生看上去很像真实数据集的假数据,“判断网络”吸收真实和合成的数据。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网络都会得到改进,从而使两个网络都能够学习到给定数据集的整个分布情况。

意义:生成对抗网络进一步拓展了深度学习,使其能够处理更大范围的无监督任务,这些任务的标签化数据要么不存在,要么过于昂贵而很难获得。生成对抗网络也减少了深度神经网络所需的负载,因为负载由两个网络共同承担。预期可以看到更多的商业应用,例如使用生成对抗网络技术来做网络探测等。

05 精简和增强数据学习:解决数据标签化挑战

简述:机器学习(尤其是深度学习)遇到的最大挑战是需要大量使用标签化数据来训练系统。目前有两种广泛使用的技巧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1)合成新的数据;(2)将一个任务或领域的训练模型迁移到另一个,例如“迁移学习”的技巧(把从一个任务/领域学到的经验迁移到另一个任务/领域),或“一次学习”的技巧(极端化迁移学习,仅仅通过一个例子或没有相关例子的学习),由此使它们成为“精简数据”学习技巧。同样的,通过模拟或内插合成新的数据有助于获取更多的数据,从而扩大现有数据来改善学习。

意义:使用这些技巧,我们可以解决更多的问题,尤其是在历史数据较少的情况下。预期可以看到精简和增强数据的更多变种,以及适用于更广泛商业问题的不同类型的学习技巧。

06 概率编程:便于模型开发的语言

简述:概率编程是一种高级编程语言及建模框架,它能让开发人员便捷地设计概率模型,并且自动求解这些模型。概率编程语言可以让我们重复使用模型库,支持交互式建模以及认证,并提供必要的抽象层来更广泛和有效地推论通用模型组。

意义:概率编程框架适合的场景包括在商业领域内极为常见的不确定和不完整信息的情况。未来,我们会看到这些语言得到更广泛地应用,并期望它们也用于深度学习。

07 混合学习模式:结合算法优势解决不确定性问题

简述:不同类型的深度神经网络,譬如生成对抗网络和深度增强学习,在它们的效果和结合不同类型数据的广泛应用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前景。不过,深度学习模型不能为不确定性的数据场景建模,而贝叶斯概率方法却能够做到。混合学习模式结合了这两种方法,且能够充分利用每一种方法的优势。混合模型的一些例子包括贝叶斯深度学习,贝叶斯生成对抗网络和贝叶斯条件生成对抗网络等。

意义:混合学习模式将商业问题的种类扩大到对不确定性进行深度学习。这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佳效果,提高模型的可解释性,从而鼓励更广泛的应用。我们将看到更多能够媲美贝叶斯法的深度学习方法,以及概率编程语言能够更好地与深度学习相融合。

08 自动机器学习:无需编程即可创建模型

简述:开发机器学习模型是一项耗时长且必须由专家驱动的工作,包括数据准备、特征选择、模型或技术选择、训练和调试等。自动机器学习旨在使用多种不同的统计学和深度学习算法来自动化这项工作。

意义:自动机器学习被视为人工智能工具“民主化”的一个部分,用户可以借助它在没有高级编程技能的情况下开发机器学习模型。这将加快数据科学家创建模型的速度。我们将看到更多的商业化自动机器学习包,以及自动机器学习与更广泛的机器学习平台的整合。

09 数字孪生体:超越工业应用的虚拟复制品

简述:数字孪生体是一种虚拟模型,用于物理或心理系统的详细分析和监测。数字孪生体的概念起源于工业界,广泛用于分析和监测诸如风电场或工业系统等。现在,通过使用基于智能体的建模(用于模拟自动智能体的行为和交互的计算模型)和系统动态学(计算机辅助的策略分析和设计方法)等,数字孪生体被广泛应用于非物理对象和流程管控中,例如预测客户行为等。

意义:数字孪生体可以帮助促进物联网(IoT)的发展和更广泛的应用,为预测性诊断和维护物联网系统提供了一种方法。展望未来,有望在实体系统和消费者选择建模中看到更多数字孪生体的使用。

10 可解释的人工智能:打开黑匣子

简述:目前,有许多机器学习算法正在使用中,它们可以在各种不同的应用场合中感知、思考和行动。然而,其中许多算法被认为是“黑匣子”,人们对于它们是如何计算出结果几乎是一无所知。可解释的人工智能意在进一步开发机器学习技巧,在产生更多可解释的模型的同时保持人工智能预测的准确性。

简述人体工程学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化工原理;课堂教学;教学方法;简化—模型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062-02

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化工单元操作过程。化工单元操作过程极其复杂,涉及大量的科学研究方法。在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不断渗透这些研究方法,可以使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掌握分析、研究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途径,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简化—模型法”的提出

任何一个化工单元操作,都有一套理论上的数学描述。依照过程的数学描述,可以进行过程的设计、操作、模拟及强化。所谓过程的数学描述,即是一组基于某种理论依据的数学方程式(或包括曲线关系图)。在化工单元操作中,这种数学描述往往不可能从真实情况出发得到,其原因在于真实过程具有很强的复杂性。以流体在管内流动为例:流体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与分子之间有距离,若把分子作为研究流体流动的最小单元,真实的流体便不是连续的。为了关注流体的宏观性质,而不是分子的微观运动,在研究流体流动时,将流体视为由无数分子集团所组成的连续介质,把每个分子集团称为质点。质点在流体内部一个紧挨着一个,它们之间没有任何空隙。在提出质点概念的基础上,构造了流体的连续介质模型,在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的理论依据上,建立了连续性方程和柏努利方程两个基本方程式,以其对流体的流动规律予以描述。化工原理课程中具有诸多应用上述研究方法的复杂过程,本文将其归纳成如图1所示的研究路线,并称之为“简化—模型法”。

二、“简化—模型法”详析

图1中,第一步对真实的复杂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充分认识其复杂性的特征,明确哪些因素决定了无法给出该过程严格的数学描述。或者,即便能够做出某种数学描述,但这种描述极其复杂以至于不可能具有实用性。这种分析是在了解过程本质的基础上进行的。分析得出的反映过程复杂性的特征决定着下一步简化将要进行的方向。第二步,把真实过程的复杂因素化简。化简的目的是要建立数学模型,最终能对真实过程中各主要因素间的关系定量地予以描述。化工原理中所涉及到的过程简化方向,多为理想化和参数定值化,即将复杂过程通过逻辑推理和想象,构思成一种相对简单的极端化(或特殊化)过程。在此,将简化后的过程称之为“简化的物理模型”。这种简化的物理模型不是毫无道理的虚构,而是对真实过程做出合理的假定后构造出的。对同一个过程,不同的研究者所构造的简化物理模型可以是不同的。比如传质单元操作过程之一——吸收的传质机理研究,其目的是建立过程传质速率与各主要因素之间的关系,以便对过程的内在规律有深层次的认识,并指导实际传质操作过程及设备的设计、改进和强化。吸收操作是气液相际传质过程,相际两侧均为对流传质,即湍流主体与相界面之间的涡流扩散和分子扩散两种传质作用的总和。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对此,惠特曼提出的是双膜理论,他构造了这样一个简化的物理模型:稳定的相界面两侧各有一个很薄的滞流膜层,整个相际传质过程的阻力全部体现在两个滞流膜层里,在两相主体浓度一定的情况下,两膜的阻力便决定了传质速率的大小。希格比提出的是溶质渗透理论,他构造的简化物理模型为:液面是由无数微小的液体单元所构成,暴露于表面的每个单元都在与气相接触一短暂时间后,即被来自液相主体的新单元取代,而其自身则返回液相主体内。对每一次的短暂接触,都是以不稳定扩散方式向无限厚度的液层内逐渐渗透。传质速率随接触时间的延长而变小。丹克沃茨则改进了希格比的传质模型,提出了表面更新理论。还有其他的一些传质模型。之所以有不同的简化物理模型,主要在于研究者本身对过程的理解、逻辑思维和想象,但最终的目的都是要使模型等效于真实过程。第三步,针对简化的物理模型,给出数学描述——即建立数学模型。各种简化物理模型都有与之相应的数学模型。数学模型的建立完全取决于简化的物理模型。因此,数学模型并不能准确的描述真实过程,但却能反映真实过程中各主要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第四步,实验确定模型参数。数学模型中的各个参数往往都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而其中某些参数虽然物理意义明确,但却很难定量的得出。可将这种参数作为由模型向真实拟合过程中的待定模型参数,借助实验确定它的值或将其与过程可测物理量关联(所选的物理量必须是对模型参数值有影响并且可直接或间接获取的)。以旋风分离器临界粒径的研究为例来加以说明。研究旋风分离器性能时,临界粒径被用作判断分离效率高低的重要依据。由于带颗粒的气流在旋风分离器内的运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要想从真实过程出发得出临界粒径的数学表达式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对这一复杂过程,首先构造了如下简化的物理模型:气流运动路线与速度:气流始终以旋风分离器进口的几何形状严格按螺旋形路线作等速运动(就像一个旋转滑梯);切向速度为进口速度ui(易测量);颗粒运动路线与沉降类型:颗粒必须穿过厚度为B的气流层到达壁面才能被分离下来,B即为旋风分离器气流进口的宽度(定出了沉降路径上的距离);颗粒在滞流情况下作自由沉降(沉降类型)。这是一个构思相当好的物理模型,在这样的简化物理模型下,由运动定律和沉降理论得出的临界粒径数学模型为:

?摇dc=■?摇?摇 (A)

式(A)的表达形式简单,式中的参数均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其中Ne是气流的有效旋转圈数,即几何形状不变的气流从旋风分离器进口旋转到底部时的圈数。这是一个物理意义很明确的参数,但也是一个不可得参数。这个参数便可作为模型参数,由实验予以确定。一旦Ne值由实验定出,式(A)则不只是对简化物理模型的描述,而是真实过程的数学描述,继而通过实际检验,进一步完善,使之能准确的描述真实过程。

在化工原理课堂教学中,只要涉及到这种类似的问题,反复给学生讲授简化·模型法的研究方法,必然会在学生的脑子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掌握工程问题的研究途径与方法,提高开发与创新能力十分有益。

本文总结出了化工原理中对复杂过程的研究方法之一——简化—模型法。在教学中,对于复杂过程的讲授,不能只是机械地给出假定条件的条目以及过程推导,必须分析假定条件提出的原因。换言之,首先要详细分析过程的复杂性所在,针对这些复杂特征,引出简化假定,这样就能比较形象的描述出相应的简化物理模型,使枯燥且难度较大的复杂问题的学习变得既生动又易掌握。很多化工单元过程,如果没有简化的物理模型,将不会有过程的数学描述。而能否提出简化的物理模型、提出一个什么样的物理模型,要靠研究者的理论水平、逻辑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在课堂上不断给学生总结过程的研究历程,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沿着科学的研究路线发挥个人的想象力,这是十分有意义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简述人体工程学的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形容词 宾语 构式 支配 类推 经济原则

一、引言

范晓(1983)分析了形容词带宾语的五种情况:一是谓语描绘主语情态,如:苦着脸;二是表示致使意义,如:模糊了她的眼睛;三是表示比较,如:高着一头;四是形容词带“于”字,如:落后于群众;五是用于对称句里,如:好了疮疤忘了痛。[1]笔者主要讨论双音节性质形容词带宾语表示致使义。

现代汉语中性质形容词的语法功能表现为,一般可以受“不”和“很”修饰,可以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等,一般不能带宾语。但是有些双音节的性质形容词兼属动词,作为动词时能带宾语。如:稳定秩序(使秩序稳定)、简便手续(使手续简便),这些词有致使义,又叫“使动词”。

现代汉语里的“形容词+宾语”现象源于古汉语中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在古代汉语里,形容词常常被用作使动用法,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1)君子正其衣冠。(《论语・尧曰》)

“正”本是形容词,意为“端正”。这里“正”字用作使动用法,后面带上宾语“其衣冠”,意思是“君子使他的衣服、帽子端正”。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公孙丑下》)

“固”原是形容词,意为“坚固的”。这里“固”后面带上宾语“国”,构成使动用法,意思是“使国防牢固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二、构式理论

Goldberg对“构式”所下的定义是:“C是一个构式,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意义的配对<Fi,Si>,且C的形式(Fi)或意义(Si)的某些方面不能从C的构成成分或其他先前已有的构式中得到完全预测。”[2]

构式被认为是语言中的基本单位,是形式和意义的匹配体。语素、词、短语、句子等都是构式的实例。从句法角度讲,语言中基本的句法结构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网络,在该网络中语义结构以一种最普遍的方式与具体的形式相配对。因此,每个句法结构本身表示某种独立的意义,而不同的句法结构应有不同的句式意义。

那么,“形容词+宾语”结构具有什么样的构式义?作为一种下位述宾结构,它与典型述宾结构的构式义是否相同?

三、形容词带宾语的构式义

现代汉语中“形容词+宾语”构成述宾短语,其中述语是形容词兼动词,带宾语时使用的是动词,宾语一般都是受事宾语,整个述宾短语表示通过某种动作行为使受事宾语具有原形容词所指的性状。下列例句中的下划线标注的是形容词。

(3)在岗位现有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充实工作内容,使岗位工作多样化。[3]

(4)志愿者团体提供诸如清洁海滩和公园的公益服务等。

(5)曹操一到职,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

(6)它的任务在于配合学校培养青少年和儿童的优良道德品质,帮助他们巩固课堂知识,丰富文化生活,发展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7)社会主义革命从一开始就将越出国家和民族的界限,成为团结人类的巨大力量。

(8)通过穿插协作学习,来活跃课堂气氛,丰富学习活动。

(9)由上而下、分期分批地对各级政治机关进行整顿,端正思想路线,纯洁干部队伍。

(10)为了明确教育学的研究对象,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教育。

(11)经济泡沫的存在有利于资本集中,促进竞争,活跃市场,繁荣经济。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充实”的解释:① 丰富;充足(多指内容或人员物力的配备):库存~粑淖至鞒,内容~。②使充足;加强:选拔优秀干部~基层。例(3)中的“充实”使用的是第二个义项,意思是“使工作内容充实”。当形容词不带宾语时,表示的是静止的性质,对前面的主语NP来说,是描述其静止的性质,如“库存充实”;而当形容词带上宾语后,就被激活为动词,这时它对后面的宾语NP具有了支配性,使NP的性状发生变化,具有了原形容词所指的性状。试比较:

A B

(12)牙齿坚固――坚固牙齿

(13)法制健全――健全法制

(14)队伍整齐――整齐队伍

(15)组织严密――严密组织

(16)道路畅通――畅通道路

A组是主谓结构,其中主语是陈述的对象,即话题,谓语是对主语的陈述,即说明主语怎么样;B组是述宾结构,其中的述语原本都是形容词,这里都用作动词,宾语都是受事宾语。A组是客观地描述什么东西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是一种静态的描写;B组所要表达的则是通过某种动作、行为施加于受事宾语,使其性状发生变化,具有原形容词所指的性状,这里体现了主体的积极性、能动性。如例(12)B“坚固牙齿”,需要动作、行为主体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采取一些积极健康的措施,从而获得坚固的牙齿。因此,这类“形容词+宾语”的述宾结构中,形容词被激活为动词,述语对宾语具有很强的支配性。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清洁”一词的解释是:形 没有尘土、油垢等。如“清洁的海滩和公园”,“清洁”修饰后面的NP“海滩和公园”,表示的是静态的性质。例(4)中的“清洁”带上了宾语,也就激活为动词,这时它对后面的宾语“海滩和公园”具有了支配性,使原来脏乱的海滩和公园变为了干净整洁的海滩和公园。

因此,不论是在主谓短语还是偏正短语中,形容词表示的是静态的性质,而在述宾短语中形容词被激活为动词,具有了一种支配的动态意义。“形容词+宾语”构成的述宾短语,其构式义是通过某种动作行为使受事宾语发生变化,具有原形容词所指的性状。这与原型述宾结构的构式义,即述语对宾语具有一定的支配性[4]是相吻合的。

四、述宾结构的强势类推

现代汉语中形容词能作谓语,也就有能带宾语的潜在可能性。[5]“形容词+宾语”作为述宾结构的非典型成员,受到典型述宾结构的强势类推。

类推是以语言中一个或一类形式为模型,从中抽象出规律,并按这个规律构成新的形式的过程。从根本上说,类推是一种心理活动。类推能使语言形式划一,使语言形式从构造到功能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以发生在语音、词汇、语法之中。语法是一个严密的系统。语法总的来看是有规则、有条理的,但又常有例外。语法的发展有一些不平衡性,必然造成一些无序。某些语法意义,可以由几种不同的句法格式或形态变化的模式表达。语法类推是一种模式类比推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说话人是有意识地将新的模式类推到更多的语词或句子上去的。比如保罗比例式,类推使“swell”的过去分词由“swollen”变为规则形式“swelled”。汉语中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变为“形容词+宾语”也属于类推现象。例如:

使政权巩固:巩固政权=使生活充实:充实生活=使肌肤美白:X

根据格式类推,解出X=美白肌肤。

当然,这个类推能否成功,还要社会来检验。由于述宾结构的强势类推,“形容词+宾语”这类结构的使用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例如:

使要求满足――满足要求

使矛盾缓和――缓和矛盾

使信念坚定――坚定信念

使视野开阔――开阔视野

使重点突出――突出重点

使思想统一――统一思想

使群众便利――便利群众

使顾客方便――方便顾客

使敌人孤立――孤立敌人

使人员固定?――固定人员

使视线模糊――模糊视线

使组织完善――完善组织

使手续严格――严格手续

使精力分散?――分散精力

类推的作用归结起来有两点:一是消除语法上的一些不规则现象,使语言整齐划一,走向新的有序。二是可以改进语言形式的语法功能,上述的形容词由使动用法变为兼有动词的语法功能,可以带宾语。

五、语言的经济原则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服务于社会,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实际生活中追求简约,反映在语言的使用上,一般也追求简捷。这是当代语言发展的一个趋势。语言中的“简约”现象受到语言经济原则的制约。

法国语言学家A.Martine在解释语言演变时提出了语言的经济原则。其要旨是经济原则必须以保证完成语言交际功能为前提,同时人们有意无意地对言语活动中力量的消耗做出合乎经济要求的安排,从这一原则出发能够对言语结构演变的特点和原因做出合理解释。吕叔湘(1980)认为,语言实践中的经济原则指能用三个字表示的意思不用五个字,一句话能了事的时候不说两句。[6]

经济原则在汉语语法历时发展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某一语法形式本身具有经济简洁的特点,这一特点是其得以存在的理由;另一方面是某一语法功能可以由很多语法形式表达,经济原则使得这些语法形式进行了自然选择,优胜劣汰,由此系统大大简化。而就某一具体语法现象来说,这两方面往往又相辅相成,共同支配着这一语法现象朝着经济简洁的方向发展。[7]

构式上属于述宾结构的各种句法结构在语义关系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似性,其中“动作+受事”是述宾结构的典型成员。“V动作+N”结构中没有其他的语法手段,只有语序标明述语对宾语的支配关系,其本身具有经济简洁的特点。石毓智(2001)也认为:语序没有添加任何额外的符号因而是最经济的语法手段。[8]

同时,比较形容词带宾语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发现,虽然两者表达相同的意思,但形容词带宾语更符合语言使用的经济原则,去掉了一些多余额外的成分,仅仅靠语序就能清晰的表达。“V动作+N”语序基本上对应于现代汉族人的认知经验结构,即行为主体发出动作,该动作作用于某一客体,并使之发生变化,这种对认知经验结构的临摹可称为句法的象似性,由于“V动作+N”语序临摹于认知经验中客观事物相关联的顺序,因此,在现代汉族人的经验中这种语序理解起来是容易的省力的,也就是经济的。正因“V动作+N”语序易于接受,人们才会特别愿意使用这种语序,甚至在表达非动受关系语义时也愿意使用这种语序。[9]而正是由于“V动作+N”语序的强势类推,使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遭到了淘汰,“形容词+宾语”成为述宾结构的一员,这是语言自然选择的结果,语言系统大大简化了。

六、结语

表致使义的形容词由于受到典型述宾结构的强势类推,并且受语言经济原则的制约,被激活为动词,从而获得动词的动态义,形成“形容词+宾语”构式,表示通过某种动作行为使受事宾语发生变化,具有原形容词所指的性状。这类结构由于简洁方便,具有很强的能产性,也正是人类的这种“惰性”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语述宾结构的构式意义研究”[项目编号:2012SJD740026];盐城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1YCKW003]。)

注释:

[1][5]范晓:《关于形容词带宾语问题》,汉语学习,1983年,第5期。

[2]Adele E.Goldberg:《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文中语料除了个别注明出处,其余大部分来自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CCL),小部分来自网络、报刊,不一一注明。

[4]关于述宾结构的构式义拙文《述宾结构的原型语义》作了详细研究。

[6]吕叔湘:《语文常谈》,三联书店,1980年版。

[7]徐正考:《语言的经济原则在汉语语法历时发展中的表现》,语文研究,2008年,第1期。

[8]石毓智:《语法的形式和理据》,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简述人体工程学的意义范文第5篇

1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应简明扼要地反映论文工作的研究主题,该主题应针对所属学科领域中的一个具体问题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得出有价值的研究结论,因此论文题目应该是对研究对象的准确、具体的描述,切忌笼统或范围过大,在语言上应力争确切、简练、醒目。同时,题目不能过长,在能准确地反映论文研究对象或主题的前提下尽量简短,考虑到电子信息系统的使用,很多学位授予单位对论文题目的字数有统一规定,例如不超过25个汉字符。通常理工科博士学位论文只有一个主题,而不是几块工作拼凑在一起。

2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是对论文研究内容和成果的高度概括,应对所研究的问题及其研究目的进行描述,对研究方法和过程进行简单介绍,对研究成果和所得结论进行概括。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其内容应包含与论文全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使读者通过阅读摘要就能基本把握论文的总体内容和主要成果。因此,在撰写摘要时应注意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逻辑通顺。在内容上应阐述清楚本篇论文所研究的对象、主题、研究方法及所得到的结论或成果,尤其应凝练好具有创新性的成果和新见解。在写作上句型应力求简单,慎用长句。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要尽量避免写成对论文书写内容进行提要的形式。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新术语或尚无合适的汉语术语时,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摘要中一般不使用图、表、化学结构式等。在篇幅上一般控制在1000字左右。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关键词应能够反映论文所研究的主题和中心内容,应采用本学科领域同行学者普遍使用的专业术语。一般每篇论文选取3—8个关键词。

3引言

学位论文的引言或绪论作为独立的一章,是整篇论文内容的引领。应使读者明确本篇论文所研究的问题对象是什么,为什么要选择该题目进行研究,如何进行研究等问题。因此引言应包含问题的提出、选题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及论文的结构安排等部分。所提出的问题要具体、明确,选题意义部分应论述清楚该问题的研究价值,对本学科领域知识体系的完善或发展有何贡献,或者应用已有理论解决了什么工程问题等等。对本研究课题涉及领域的已有文献进行详尽的综合评述,全面把握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尚未解决的问题,从而也能显现出本研究的意义所在。同时,要阐述本研究的技术路线、预期可取得的成果、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其科学性。推荐阅读>>>写好博士毕业论文需要具备以下几点

4正文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核心部分,一般由理论分析、数据资料、实验测试或计算方法,实验结果分析、论证或比较、以及通过试验或计算等方法所得出的结论等。正文是反映论文研究工作内容与结果的主体部分,不能将他人的研究结论不加区分地掺和进来,在本学科领域已经得到公认的理论也不需要赘述,涉及与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比较或引用他人结论时,必须明确注明出处,并与参考文献一致。从写作形式上看,正文部分可因课题性质不同而变化,可由若干章节构成。总体要求实事求是、理论正确、逻辑清楚、层次分明、文字流畅、数据真实、公式推导计算结果无误。文中各章、节标题应尽量简短、明确,各章之间要存在有机联系,

符合逻辑顺序。

5结论

结论是对论文研究工作的主要成果、得出的结论进行凝练与概括,应准确、简明,完整,客观。在结论部分主要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在本学科领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在评价自己的研究工作成果时,要实事求是,除非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自己的研究是“首次”的,“领先”的,“填补空白”的,否则应避免使用这类词语。根据需要可以在结论部分阐明自己的研究还存在哪些不足,展望今后在本课题方向还有哪些工作要作,为后续研究者指出参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