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保护植物多样性的措施

保护植物多样性的措施

保护植物多样性的措施

保护植物多样性的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园林施工;保护措施;养护意识

园林施工是一项短期工程,其主要任务就是将园林绿化设计图纸演化为现实中的景物。在园林施工会牵涉到多方面的问题,园林设计者及施工人员一定要对相关问题引起注意。园林施工的基本原则是对原有的生态环境合理保存,在施工中要合理的保护原有的树木、草地等植被,尽量减少对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重点是适当的修复原有土壤,土壤对植物的生存至关重要,在园林施工中,要注意补充和修复土壤表面和养料,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在园林树木栽植时,要关注植物的生长周期,掌握树木成活和生长的周期,根据树木的特性进行栽植和培育。因此,园林施工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科学,需要园林工作者的不断探索,才能走上一条健康、可持续性的施工之路。

1 概述园林施工中的生态保护措施

1.1 对园林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园林区在为施工之前,具有自己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动植物都有自己的居所及食物来源,由于人为的进行园林施工,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原有的生物圈及食物链,因此,必须将强对原有生息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持,并适宜的建立新的生息环境,这是现代社会对生态保护的所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与此同时,在园林施工过程中,应及时详细的为本地生物及其生息地建档,从而便于对其进行跟踪调查及监测保护。生态环境再生能力较差,它关系着人类、植物、动物等一切生物的生存,并且,一旦遭到破坏,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

1.2 保护区域生态环境

当前,为了对城市进行整体规划和建设,满足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会建造很多的园林景点,植树造林本是保护环境,但一定要遵循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在园林施工中,经常会遇到很多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如荒坡、灌丛、森林、河川、湖泊、洼地、废弃的矿坑等,这些地方通常都是在生物多样性方面保存较好的地方,具有自己独特的生态环境。如果在园林施工中,简单的照图施工,违背了保护生态的基本原则,就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因此,在开发具有保护和利用价值的地方,一定要加强与建设规划部门、施工人员等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沟通和交流,最终设计出一种既不影响整体园林效果,又能有效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的施工方案。

2 对园林施工中养护意识的探究

园林施工中的养护工作非常重要。园林中的植物栽植是一项短期的工作,而养护则是长期的工作。要根据各种植物的生长习性、特点,对其进行正确的养护,从而保证植物茁壮成长,充分发挥绿化、美观的作用。

2.1 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源

植物主要依靠根部从土壤中吸收生长所需要的水分,然而有些地区,由于其地质及气候等特点,导致在土壤中含水量不足,地表水分消耗过大,为了保护这些地区的植物,就必须采取灌溉。根据植物的具体缺水情况而决定灌溉过程中水量的多少。掌握不同植物对于水分的需求程度,如抗旱类的植物对于水分的要求极小,这就不需要经常灌溉;而一些喜阴的植物则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就必须经常性的进行灌溉工作。因此,灌溉是园林施工中植物养护的基本要求。

2.2 适当、合理的施肥

园林中的各块土地的土壤成分存在不同,不同植物对于肥料的需求各不相同。在园林施工中对植物进行养护时,一定要根据不同植物的实际需求,对其进行适当、合理的施肥。肥料可以为植物快速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如果没有认真进行施肥工作,有可能导致植物由于缺乏充足的营养而出现叶片发黄、成长缓慢,甚至死亡等现象。因此,对园林施工中植物养护时,必须要提供足够的养料。

2.3 及时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就目前我国大多数园林种植的植物来看,大部分是从外地或国外引进的,有很多是珍贵的物种,如果施工中遭受病虫侵扰,必然会导致植物的死亡,并会导致经济的损失。因此,在园林养护工作中,要高度重视作物病虫害的发生,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防治各种病虫害的侵袭,要建立长期、系统、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机制,坚持与预防为主的原则。

2.4 排水

园林中土壤的含水量过多,往往会导致植物生长不良,甚至死亡。由于植物的生存环境、生长习性、长势等不同,对水涝的抵抗能力也有所不同。园林施工中,施工人员要充分考虑到排水设施的修建和应用,严格控制同让中的水分含量,土壤中水分过多时,要及时进行排水。

2.5 保护措施与养护意识要贯穿于园林施工的全过程

园林施工中保护措施与养护意识都不是孤立进行的,两者之间有着相互补充、协调的作用。在进行施工生态保护措施时,要尽量为养护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空间。而在进行植物养护时,仍然不能放松对生态的保护工作。园林工程施工中只有全程贯穿保护措施与养护意识,才能达到最理想的园林效果。

3 结论

综上所述,对园林施工过程中的保护措施与养护意识的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体现在下述三点:

(1)对园林施工过程中的保护措施与养护意识的探究,可以深刻认识到对施工过程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更好的保护园林工程的健康发展;

(2)探究园林施工过程中的保护措施与养护意识,对传统的只造林不养林的思想提出了批判,强化了林业工作者对园林的养护意识;

(3)对园林施工过程中的保护措施与养护意识的探究,是我国园林工程发展的内在需求,符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光宇.浅析园林施工中的养护措施[J].南京园林生态,2006(6).

[2] 李宏斌.园林绿化施工中的生态保护意识[J].生态保护・园林,2004(12).

[3] 周敏.浅谈园林施工管理与技术难点的问题[J].四川园林建筑,2008(11).

保护植物多样性的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水保措施内涵; 认识误区分析

1.水土保持的涵意与措施

我从事水保工作十多年,做了不少水保方面的项目,参加过国内几次水土保持研讨会,听到了专家丰富经验介绍,收获不浅。从现代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水土保持实质是“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采取预防和治理措施,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建立和维护良好生态环境,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恢复是指“对退化生态系统进行重建的过程”,水土保持的终极目标就是恢复和维护当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因此,开发项目的水土保持实际上就是采用适当的水土保持措施实现生态恢复和重建。

水土保持措施是指为了有效防止和治理各种形式的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采取的各类防治措施。开发建设项目通常会直接扰动土壤、破坏植被,减少了绿地面积,或使原有完整绿地破碎化,其结果会直接或间接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平衡。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类型主要包括清理地表植被等覆盖物导致的侵蚀、各种边坡和弃土渣场等的水土流失,如各类工程开挖面、各类道路的路坡边坡、采V(石)场、堤坝河滩湿地的水土流失等,其中各种边坡和裸地的水地保持是防治工作的重点。

1.1 开发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的主要任务:

(1)保护水土资源,尽量减少对原地貌和植被的破坏,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绿化美化环境,建立和谐生态。

(2)必须设置弃渣(土)场专门存放废弃的土、石、渣,并采取拦挡措施,不得向江河、湖泊、水库和农地等倾倒。

(3)项目范围内的边坡必须护砌或采取其他土地整治措施。

(4)工程竣工后,取料场、弃渣场、开挖面必须恢复表土层和植被。

(5)项目范围内用地的原有水土流失必须进行综合治理。

1.2 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措施,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

水土保持耕作法,包括少耕、免耕、覆盖耕作,或结合耕作,在坡耕地上修成有一定蓄水能力的临时性小地形,如区田、畦田、沟垄种植等。此外,还有深耕、密植、间作套种、增施肥料、草田轮作等。

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或称水土保持植物或生物措施。其主要作用是:改善土地植被,增大地表糙率,从而减轻雨滴对地面的打击,增加土壤入渗,减少地表径流量,减缓流速和削弱冲刷力。

工程措施主要是通过修建各类工程稳定岩土地质结构,或改变小地形,拦蓄地表径流,增加土壤入渗,从而达到减轻或制止水土流失,开发利用水土资源的目的。一般来说,对水保工程措施应根据所在位置和目标,可分坡面治理工程、沟道治理工程和护岸工程三大类,坡面防护工程如斜坡固定工程、山坡截留沟、沟头防护工程、梯田工程等,沟道治理工程如谷坊、拦沙坝、淤地坝和小型蓄水用水工程(库、塘、堰、坝等)。

对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防治,主要依靠工程措施,如在高发区应切实贯彻以防为主的方针,做好预防预测,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在源头部位布设坡截留导流沟,拦截坡面径流,防止集中的雨水冲刷,在滑坡部位可布设抗滑桩、挡土墙来稳定坡面,对泥石流沟道应在发生区、流过区和堆积区分别采取相应措施,减轻发生区的侵蚀程度,在渡过区沟道布设格栅坝、拦沙坝等工程,做到水石分家,减轻危害,并因势利导,将其引导到安全的地方。

三大类措施特别是工程措施与林草措施之间,始终存在着互相依赖、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边坡防护等水保方案的系统设计中,国际上特别是发达国家尤为重视植物措施防护或植物与工程措施防护相结合的方法,以其达到同时发挥防护与美化的生态综合效益。为了更好地实现水土保持的目标,各国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谋求工程建设与生态功能兼顾的“生态工程”、“生态工法”、“坡面植物措施”、“植被护坡工程”等。如最近二十年来日本、欧美和我国台湾、香港等地在河川整治、道路工程、城市建设等工程项目中以坡面绿化和生物多样性保育为核心的生态工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理论上,任何水土保持措施都应该考虑“实用、安全、经济产、美观、生态”,但不可否认,在经济条件制约和人们环保意识不强的时候,水土保持工程本身就容易被忽略。而在不得不采取水保措施时,往往也大多只考虑“实用、安全、经济”,只有在社会较进步、经济比较富裕后才会更多考虑“美观、生态”。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加上水土保持科技的滞后,长期以来许多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措施或者仅仅采取单一的工程措施,或者生搬硬套水土保持植物措施,未能因地制宜地设计和实施合理的水土生态工程措施。

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中的误区

2.1 重工程措施,轻植物措施

边坡水土流失防治是工程项目水保方案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工艺技术多是采用浆砌石挡墙、混凝土拱杆、锚杆(桩)或喷浆固坡等硬性的土工工程措施以及少量的路树绿化。这些工程技术措施虽然能够保持水土、稳定边坡,但却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破坏了周围环境的美观。这主要是因为片面理解水土保持只要把“土保住”,认为水土保持仅仅是把土、石、渣固定下来就达到目的,因而采取工程措施把土密封或固定下来就足够了,完全忽略绿化、美化和土地生产力等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因而认为植物措施是纯属多余的“无用的摆设”,或能省就省。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时仅着眼于防止土体损失,夸大甚至是盲目使用工程措施,忽略对风力侵蚀的防治,忽视对源涵养和小气候的调节,不考虑甚至于不知道防治“石屎森林(石漠化)”和化学侵蚀,更谈不上绿化美化景观、全面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提高生态服务功能的水保目的。事实上,硬质化边坡工程与水土流失同样是缺乏生机。

2.2 乱用植物措施,重草本植物,轻乔木灌木植物

对植物措施的意义作用认识肤浅,更不理解植物群落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生态关系,有的甚至认为只要裸地复绿就大功告成。乱用植物措施是不知道生物间的相生相克关系,不清楚不同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不清楚不同植物对土壤肥力,导致所谓的植物侵蚀或绿色沙漠。要么是简单地进行混交造林,没有考虑主要树种与伴植物之间的关系对各主要物种进行优化配置;要私乱用植物物种绿化,使得外来特种入侵并恶化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肥力,造成植物侵蚀。没有把植物措施设计到相应深度是对植物的绿化、美化作用的认识深度不够,而总认为种下去就成。要么是随意设计,没有考虑环境条件;要么是简单设计,没有考虑植物群落复合结构;在简单地进行混交造林设计中,没有考虑播种密度对生长量的影响;当然,设计的植物措施中更不会考虑到微生物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和推动群落正向演替的使用。

2.3 重景观,轻植物复合群落生态功能

对开发项目水保工程片面追求美观大方、大度、大气或标新立异,如有些工程硬质水泥雕塑、大面积的单一草坪或纯林,有的仅仅将采取的植被措施进行省略或仅作为点缀,导致硬质地面或土地面积大,既违背水保改善环境的根本目标,也与周边环境不协调,从而也影响了自然生态景观功能。

由于施工单位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多等原因,导致水保工程中应用植物措施时存在植物类型单一化,重视易商品化经营的外来物种,忽视乡土植物使用的突出问题。由于草本植物η质吹厥视π杂庞谇枪嗄荆而普遍采用多为单一或简单的混合草种,这类植物在前期的绿化水保效果较佳,但形成的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而脆弱,一旦人工抚育不到位,容易发生生态退化。另外,如果单纯采用草种护坡,即使是配合人工防蚀生草膜也仅仅能够保持坡面土壤,却不能固坡。因此应运用综合措施建植(乔)灌草复合植物群落,用较稳定的植物群落固定工程坡面。另一突出问题是在选择水保植物时,重视园艺用草和外来草种的引进,而忽视了在本地适应更好、更易于与本地其他特种结合形成良好的群落结构和稳定关系的地方植物种。近年来,已有人认识到这一问题的弊端,开发了类芦、红毛草、五节芒、棕叶芦、任豆、水翁、山黄麻、竹子等本地物种,并建立了马占相思、速生桉树或竹子等为建群种的复合群落。

2.4 重前期抚育和“立效见功”的短期效果,轻长期管理维护和潜在的生态经济价值。

承接水保绿化工程的单位,往往以能通过工程验收目标,只注重前期抚育和“立竿见影”的短期效果,忽视水保植物群落的长期管理维护和潜在的生态经济价值。有的项目对处于动态开采状态的水土流失点没有做好统一规划,水土保持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甚至出现了水土保持设施“前建后埋”、边建边毁的现象。

2.5 重经济价值,轻综合效益

一些开发性的水保工程重防护主体工程的功能,重经济效益及经济价值,重工程质量,但忽视工程的综合效益,特别是生态效益方面,对水土保持的作用认识不足,造成了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综上所述,充分认识各类水保措施本身的特点和防治重点,从而发挥它们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各自特有的防治功能,使它们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形成开发建设项目中综合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同时绿色植被发挥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降解污染、调节小气候、美化景观等生态服务功能,与灰色呆板、豪无生机的水泥石板的工程护坡坡面相比,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要求,更显和谐人性化。

参考文献

[1]吴发起.水土保持概念,北京:中国农业出版,2003

保护植物多样性的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现代营林技术;植物;多样性保护

植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生态环境平衡发展,在某种植物受到病虫害侵扰的情况下,还有其他树种给予生态环境发展支撑,同时也是促进林业生产能够满足市场供应需求的基本措施。而营林技术则是促进植物多样性保护效率提升的重要策略,因此,需要对营林技术的重要性、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在植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措施进一步了解。

一、现代营林技术的重要性

市场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木材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长,为了满足市场供应需求,林场不断进入改革与调整中,现代营林技术在林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包括可促进植物多样性保护能力的提升,从对各种经济树种的栽种规划与管理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在林场中,因为营林布局的不同,对植物多样性保护作用也会有一定的差别,因此,在造林过程中,应该重点考虑对植物与环境的保护措施,明确林场中重点发展的树木品种,并对其进行特殊管理与保护,同时对其他植物的管理与保护也不可以忽略,尤其是环境管理方面更要做到位,为多种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空间。营林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林场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也能够促进生态平衡发展,是一举双得的有效措施。

二、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化科技发展,科学技术不断深入到各个领域中,营林技术利用科学手段不断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但是由于营林技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还有很多现实性的问题没有解决,导致营林技术发展受到限制。比如: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工业化发展模式越来越庞大,而此时排放的大量污染物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生态环境发展,大量的植被受到污染影响,生长能力减退,甚至严重的已经出现植被无再生能力,土壤的营养成分也已经不具备促进植物生长能力,导致环境逐渐恶劣,不断出现雾霾、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等情况,森林覆盖率也因此明显缩减,不仅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反而加大了生态环境破坏程度。为了更好的保护植物,采用合理有效的营林技术,提高植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对种植树种方面进行更科学的研究。

三、植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1、植物病以及虫害的科学防治

在林场的营林过程当中,经常会发生虫害以及病害,而且通常会发现次要植物上也会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病虫害。在这个时候,就要对这些灾害进行有效的预防,必要时候可以采取一些有力的措施来维持这些植物的正常生长,这也是现代化的营林的又一重要职责。这种职责的履行同样是保护植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过程。营林工作人员应当细心观察,并且给予及时上报,要积极地配合管理人员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所谓的科学防治的主旨就是从生态角度和社会角度进行双重立意,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要以保证植物的完美存活为首要标准,同时也要兼顾增加绿地面积的责任,同时还要时刻持有可持续化利用的心态,以增加濒临危险的植物的生存空间为首要使命,从而大力地整治营林的病虫害防治。还要对多发性病虫害的发病原因、传播途径、治理方法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探究,以防治为主要手段,以治理为次要手段的科学治理方案。

2、林场有目的性的混交营林

混交林模式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林场的树种类型,并且有效地利用了乔木和灌木的高低差,大大提高了林场的垂直空间和顶层闲置空间的利用率。而且混交林相对来说在经济效益上比单一林要更好,因为其病死率相对较小,不同植物之间的病虫害感染率因为物种不同而大大下降。混交流在营林过程中应用十分广泛,且其应用范围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要得益于其能够扩大林场的生态族群、改变植物结构的优势,也就是说它可以大幅度地提升植物的多样性。而建造混交型营林,其首要原则是,首先依照光源的具体分布情况来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种类;其次要依照着垂直空间的结构来进行植物的选择。

3、推广不炼山营林

不炼山的营林方式植物种类较为丰富,且林中的动物种类较多,绿地面积相对较大,因此可以节省出大笔的经济投入。相反,炼山型营林方式则没有上述优点,因此,在现代化的营林技术当中,还是应当采用不炼山营林的方式,这样才更能实现林场的植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意义。推广不炼山技术,能够很大程度上保证绿地不受到损害,同时还能够保证土质的湿润和质量,从而维护其整个生态小环境的和谐与统一。而且在不炼山的营林模式下,林中的有益动物比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病虫害的发生起到一个预防和生物防治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林木的生长发育,也能够进一步提升林木的质量以及产量。

4、要保证绿地的面积

在现代化的营林模式中,为了进一步提升营林的成活率以及生存质量,要对林下的杂草多采用一些现代化的除草方式,譬如机器除草或者是药物喷洒全除等,当然也可以辅之以人工除草方式。尽管这种做法可以收到很好的除草效果,但是如果从保护国家的绿地这个角度出发,从保护生态的角度出发,这又是与其相背离的。所以,在解决矛盾的时候要从当前的矛盾入手,综合地进行研究和考量,要找到一个既能够达到除草的效果,又能够保证破坏性较小的方法。当前,最好的方式是将容易对营林树种造成损害的虫类植物进行全除,同时也对濒临危险的植物加以保o,对于不会影响到营林树木正常生长的植物也要加以保护,对于那些能够提升水土保持的植物加以保护等。当然,在实施这些措施时,一定要首先综合考虑,同时兼顾经济、生态与社会,最后才做出最终决定,做到既进行了营林除草,又保护了植物的多样性。

5、有计划地封山育林

如果想要达到较高的营林效果,有时候就要有计划地、有范围地进行封山育林。这样可以大幅度降低人类以及牲畜对于营林地区植被多样性的保护。所谓的有计划的封山育林就是在林木能够生长的重要时期所采用的管理措施。只有这样贯彻落实,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林中植物的生长,从而保护林中所有的有机植物繁衍、生长,促进林中植物多样性保护的真正实施。

6、优化生态环境

对于营林技术中植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优化生态环境的过程中,混交林的营造林业人员可以构建更加良好的植物生态群。在这一过程中,林业工作人员应当注重树种的选择和培育的科学合理配置,譬如在选择的过程中,可以把一些喜阴的植物和一些喜阳的植物混合种植,从而能够促使林业结构趋于合理和稳定,并且更好地促进植物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保护植物多样性的措施范文第4篇

转基因产品之所以成为世纪焦点话题,集中了国际法学界对其多维的深切关注,有着深层次的原因:一方面,从上世纪末开始,粮食、能源和环境问题已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三大威胁,而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的初步成果给世界各国,尤其是欠发达国家的温饱难题的最终解决带来灿烂曙光;另一方面,转基因技术一反传统的通过自然育种的方法,利用人工的技术强行介入自然育种进程,在很大程度上打乱了自然育种周期和扰乱了自然规律,在科学上和伦理上引起了全球争议。

一、保障生物安全的国际立法

生物安全问题很早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许多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卫生检疫以及动植物检疫方面的法律规范,并成立了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等有关国际组织。

(一)生物多样性公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简称cbd)于1992年6月5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由175个与会国家签订,该公约于1993年12月29日生效。截至2000年5月,公约的缔约国有177个。公约阐明了“生物多样性”(biological diversity 或biodiversity)的含义,即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的生物体,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以及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cbd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公平获益和分享遗传资源提供了一个综合而全面的法律框架。

(二)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

该议定书与生物多样性公约有着一脉相承的亲缘关系,1995年11月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第二次《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大会,决定开始谈判拟订这样一个议定书,并成立了开放的生物安全特别工作组。2000年1月29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大会上,经过艰苦努力,各方达成妥协,终于结束了5年的谈判,通过了《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the cartagena protocol on biosafety of the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简称bsp)。该议定书是世界上第一个管理转基因活体生物越境转移的多边国际公约。

二、wto管理转基因产品的机制

(一)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

《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即sps的主要目标是防止各国采取的sps措施对国际贸易造成不必要的消极影响和以保护生命或健康之名滥用sps措施。按照sps的宗旨,缔约各方有权采取“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需的措施,在必要时还可以采取限制贸易措施,但这要遵循以下三条基本原则:

1、科学证据原则

根据sps第2条规定,各成员方要确保任何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是根据科学原理而进行的,如无充分的科学证据,则不得保持(第5条第7款规定的情况除外)。根据该协议第3条规定,既便是各国采取的检疫措施高于国际标准、指南和建议,这些措施也必须以科学为依据。这些规定说明,科学证据是一切卫生检疫措施的首要标准,是检疫规则的基石。

2、风险评估和适度保护原则

sps允许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可承受危险程度,制定本国的标准和规则,同时还须考虑国际组织制定的风险评估技术(第5条第1款)。为了将保护对贸易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限度,成员方应在考虑有关风险评估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其可接受的风险水平,并据此作出保护的适度水平(第5条第4款)。

3、国际协调原则。从本质上看,sps的目标是通过要求各成员方采用国际标准,从而达到协调各成员之间所采取的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目的sps要求各国采取的动植物检疫措施应该依据国际标准、准则和建议(第3条第1 款),并应尽可能参与相关的国际组织及其附属机构的活动,以促进在动植物检疫措施方面的国际协调。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即tbt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一国(或集团)以维护国家(或集团)安全或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生态环境,或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为由,采取一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措施,如技术标准与法规、合格评定程序、包装与标签要求、产品检疫、检验制度、绿色技术壁垒和信息技术壁垒等。与其它贸易壁垒相比,tbt有着广泛性、系统性、双重性(合法性、保护性)、隐蔽性、可操作性、针对性、扩大性和争议性等特点,越来越成为发达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首选措施。tbt的合理性主要来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国际标准的采用

tbt敦促各国朝使用国际标准方向努力。tbt第2条第4款责成成员使用现存的国际标准,除非这些国际标准或其中的相关部分对达到其追求的合法目标无效或不适当(第2条第4款)。

2、合理的措施成本

tbt措施主要包括技术法规和标准(涉及到包装、标志或标签方面的要求)以及为符合技术法规和标准而制订的测试和认证程序。tbt规定,标签的成本一般应与制定该标准的目的相符,即产品标签的成本不应过分加重生产者的负担和损害消费者从标签上获得的利益。在美欧转基因产品贸易争端中,美国反对强制性地对转基因食品加贴标签,而欧盟实行强制性标签监控制度。欧盟认为在转基因食品包装上加贴标签是按其认为合适的水平采取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生命和健康所必需的措施。(第2条第2款)也是尊重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要求。而美国认为欧盟的标签政策是“不透明的,无法预测的和非科学的”,实际上是要求对来自美国的转基因产品必须进行安全测试,是阻碍自由贸易的非科学的贸易壁垒。

保护植物多样性的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园林植被;保护措施;病虫防治

在现在的中国城市中,无论其大中小,都在赶紧赶忙地进行着城市环境的改造中。力图能够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常言道:人杰地灵、山灵毓秀。如果一个城市的园林植被遭到了严重了破坏,那么这个城市的灵气也会消散。道地正是一个城市的园林植被的巨大功用。现在人们的发展速度快,但是对于植被的保护措施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改进。地球上的许多珍奇物种正在绝灭。而这些珍奇物种的灭绝,是我们所无法挽回的损失。对此,对于园林植被的保护更值得我们的深思。

1.园林植被的多样性保护

1.1园林植被的物种多样性现状

无论是城市中的植被,还是乡村中的植被都不能够使其单一化。单一地物种不但会使得世界颜色乏味、了无生趣,更会使得整体的生物链条无法串接起来,进而引起整体自然界的进化恐慌。由此可知,园林植被的物种多样化对于植被的进化影响得有多重要。但是,现今的中国城市中,其的园林植被物种很单一。关于这点相信居民都是感同身受。当居民走在大马路上,总是能够察觉到自己身边的数目品种几乎都属一类。纵使是在花园中,其的物种也不过几样植被堆砌着。这样的园林设计、这样的植被种植方案,虽说外表上为城市增添了一抹绿色,但是从根本上,对于城市生态循环还是没有起到多大作用的。而已这样的设计模式,会容易导致植被的患虫害率增高。因为单一地植被物种,很可能使得生活在其中的物种没有其的天敌,导致其的过份繁殖,形成灾害。

1.2阻碍植物多样性的障碍

总体来说,导致了城市中的园林植被单一性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人类自身。人类在进行城市的园林植被的改造过程中,就根本没有努力地去实践城市植被园林的多样化发展。在每天一年一度的植树节活动中,我们也注意到了倡导的口号中也是忽略了关于保护植被物种多样化的细节。要细究起导致城市园林植被单一性的重大责任,人类自身应是首当其冲。当然了,城市的发展也需要一定的土地资源,我们不可能会拨出很多的土地来设计城市的园林植被。城市发展、土地资源的限制也是导致植被物种单一性的一个因素所在。同时,我们注意到在花园或者植物园中进行游览的过程中,总是发现这些地方总是被线性地划分为某种植物栖息地,某种植物聚集群。这样的植被种殖方案也是限制植被多样化的一个因素。

1.3保护园林植被多样性的措施

要想保护好城市中的园林植被物种多样性,还是得靠我们大家的努力。首先地当然是以防治为主。一个物种灭绝,给我们人类所带来的损失时不可估量的。所以我们还是要选择以防治为主。另外,在每年一年一度的植树节活动中,添加一项护树的活动。植树的目的在于保护城市的绿化地,而护树则是旨在减缓植被单一化的进程。同时还要加强植被的管理工作。如果城市中的园林植被没有得到专业化的管理,没有收到我们人类的特殊保护的话,那么也可能会导致其的灭亡速度加快。另外,我们还要积极地进行植被多样化的研究,努力地寻找到使得城市发展和物种进化之间得以平衡的间断点。在植被保护的法制方面,我们也需要做到位。为了能够为好的约束每位公民,有时候不得不采取一些强硬的法律措施。故此,一定的法制条文是不可缺少的。

2.园林植被的虫害保护

2.1园林植被虫害印象

不得不说,园林植被的物种多样性与园林植被的患虫害率是成反比的。一个园林的植被物种多样性越丰富,那么该园林中的生物物种的种类也越丰富,那么该园林的生态系统循环能力也就越强。各个物种的之前有着一定的牵制,不会出现形成一定的虫害。但是如上可知,现今的园林植被单一,这样的一来园林中的植被患虫害率也就增高了。

2.2防治园林植被的措施

2.2.1掌握住园林植被的生长状况

要想有效地治理当地的植被虫害率,那么首要地自然是要掌握住当地物种得病时的病发特征。掌握当地的气候条件变化,同时还要主要病虫的生长规律。另外,在进行病虫灾害治理的时候,绝对不能够掉以轻心。因为一旦某一区域中发生的了虫害事故,那么也许会引发整个城市的虫害事故。同时,我们知道,在治理城市的园林植被虫害灾害时,我们还要考虑到整个城市的绿化效果。对于那些我们平时在农村中的所使用的治理虫害措施不能够生硬地套过来。

2.2.2平时的检查不可缺

对于虫害的防治,主要功夫还得花在平时。对于园林中的植被保护,我们需要从平常做起。一来要防治本地害虫的引发、二来要注意外来害虫的闯入。其次,平时间,还要注意对于植被的养护。做好植被养殖的基本的施肥、浇水工作。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最为主要地还是在于要提高植被自身的抵抗能力。使得植被具有一定的免疫能力。对于那些长势较好的植被,要注意的修剪;对于那些长势较差的植被,要给予一定的扶持。

2.2.3注意农药的使用

在进行城市植被的防治过程中,一定会使用到农药。目前来说,我们主要是喷洒为主。喷洒式的农药使用方式虽说简便易行,但是从防治的整体效果来看,还是效率低下。许多农药的都残留在了树叶上,其的药效发挥率不高,无法使得虫害真正地受到治理。因此,许多地专家学者们也是提出了喷雾、直接涂抹、注射等方式。这样的农药使用方式比起前者来,确实效果更好些。但是无论是哪种农药使用方式,对于树木的生长都是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的。对于化学农药的使用要适度,不可盲目地使用。

3.结语

保护园林植被的工作要从多方面开展。不仅需要市民的积极参与,还需要一代代人的共同努力。城市园林植被,也是我们生活旅途中一个重要伴侣。特别是现在的旅游产业正处于繁荣的时期,保护好园林植被,保证好城市的这张明信片,才能维系好城市的旅游产业,才是城市的长期发展之道。

【参考文献】

[1]霍美英.浅谈社区园林植被病虫害的综合防治[J].才智,2010.27:324-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