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简述全球气候变化特点

简述全球气候变化特点

简述全球气候变化特点

简述全球气候变化特点范文第1篇

当前课堂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教学目标与课标存在偏差;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脱离课标和学生实际,完全依据所使用的教材和自己以往的经验;教学内容和重点的详略处理不当;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体现,课堂缺乏积极有效的学生活动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出教师对教学存在一些误区,下面就以湘教版必修Ⅰ第四章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为例谈谈年轻教师如何提高备课的有效性问题。

科学的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在整个备课过程中应始终把落实课标放在第一位,明确每条课标与教材之间的对应关系,再针对每条具体的课标进行备课。其程序如下:

解读课标和指导意见粗看教材制定目标创设情境设计板书

1.正确认识并解读课标

课标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首先注重对课标的理解和把握。每条课标的表述都为简短的一句话。怎样才能分析出其中包含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呢?为便于对课标的分析,可将其分解为主题名词、目的名词、外显动词、限定语几部分,分别解读各部分的内涵与外延,进而明确其包含的三维目标。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为例,将对应课标分解如下:

课标: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主题名词:全球气候变化――“长时间”和“温度、降水、风等要素的变化”;不能把全球气候变化简单地理解为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具体体现,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全球变暖趋势,让学生全面、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

目的名词:影响――影响有有利和不利两方面,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弊远远大于利,应让学生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

外显动词:说明――从资源条件的变化、自然灾害的加剧、生态系统的改变、主要生产领域的影响、人类健康的危害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限定语:根据有关资料――根据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时期三个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资料,认识全球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根据发生在我们周边的地理现象或时事热点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不利影响。

2.正确认识学科指导意见

教师应如何组织教材形成合理的知识系统、如何衔接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达到本节课堂教学需要达到的效果与标准,这些都必须通过对课标和学科指导意见的分析、解读得以明确,因此在备课时要参考《浙江省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浙江省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教学的要求:

基本要求:(1)通过对教科书中相关统计图表的阅读、分析,了解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2)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发展要求:能运用材料,分析说明气候变化对人类某一活动的影响。

3.正确认识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科书的多样化,由于不同的教材编者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同,所以教材不是教学的基本依据,只是教与学的材料。新课程特别强调“用教材教,而不能教教材”,对教材内容的合理选择、妥善安排成为教师实施教学的必要前提。

4.制定教学目标

落实课标的途径是将其转化成具体的、可操作的课堂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目标要注意几点:(1)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是课标、学科指导意见、教材和学生情况。(2)教学目标的主体是学生。(3)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呈现。(4)教学目标的综合呈现能反映基本的教学过程。根据以上理论,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1)运用气候统计图表分析,概括出不同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2)通过对全球气候变化规律的概括,培养学生全面、客观、辩证的思维品质。(3)用所给资料――中国地形图、人口密度图、中国农业生产图、中国工业布局变化图,说明气候变化对生态、资源、农业、工业等方面的影响,进而归纳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通过课本中的相关资料及设计的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分析,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数据和图表的技能,逐渐掌握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5.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要注意几个方面:

(1)联系生活实际或热点问题设问。

(2)情境问题化,问题生活化。

情境问题化指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问题生活化指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如解决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时可出示中国地形图、人口密度图、中国农业生产图、中国工业布局变化图,提问:①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未来的生态、资源、农业、工业产生哪些影响?②如何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学生在小组内各抒己见之后派两位代表陈述。教师归纳总结气候变化对自然资源的变化、自然灾害的加剧、生态系统的改变、对主要生产领域的影响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这五个方面的影响。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全球气候变化对局部地区也有有利的影响,如植物光合作用增强,二氧化碳的施肥效应提高植物的生产率;温度带北移,有利于高纬度地区作物生长。教师再小结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两个方面的,但弊远远地大于利,要全面、客观、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如果学生没有发现全球气候变化对局部地区的有利影响,教师可出示“我国近50年增温速率图”,追问气候变化对我国局部地区农业的有利方面或者对寒带地区农业的有利影响。最后教师播放自制视频《我们生活的地球家园》后小结:“2012年即将来临,但我们希望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地球的2012永远不要来临!”这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的不仅是知识的掌握、情感的升华,更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情境问题化,问题生活化。

简述全球气候变化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气候变化;贸易政策;气候政策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10-0035-03

[作者简介]闫云凤(1977-),女,汉族,山东淄博人,上海海事大学教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与低碳经济。

[基金项目]上海市社科规划一般课题(2012BGL004)、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13YS050)、上海海事大学科研基金(220120114)。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全球贸易的蓬勃发展,使人们将贸易与气候变化问题联系起来。各国际组织都十分重视研究国际贸易和气候变化的关系,如:2007年,世界银行(WB)的报告《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经济、法律和制度分析》对气候变化议程与多边贸易体制相互交织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Mani,et al.2007);2009年,世界贸易组织(WTO)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共同发表了一份名为《贸易和气候变化》的报告,深入阐述了自由贸易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该报告指出,全球经济都将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Tamiotti , et al.);2010年,世界银行发表的以“发展和气候变化”为题的《201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国际贸易和气候变化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于国际社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而言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鉴于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的相互影响,贸易政策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Bierbaum & Fay, 2010);2012年,国际贸易和可持续发展中心(ICTSD)的报告比较分析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WTO谈判中涉及到的国际贸易和气候变化问题(Teehankee, et al.)。

我国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国际贸易和气候变化的关系,如曲如晓和马建平(2009)主要分析了边境调节税和碳标签等气候政策引起的贸易问题,以及气候变化与WTO相关规则的兼容性问题;赵玉焕(2010)重点对贸易和贸易自由化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文献综述, 并简单分析了国际贸易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以及气候变化对国际贸易流动量和格局的影响;彭水军和张文城(2011)从多边贸易体制的视角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重点分析了WTO规则与多边气候协议之间的潜在冲突。席艳乐等(2011)主要从国际贸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国际社会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对贸易的影响以及WTO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所面临的困境这四个方面的研究进行述评;闫云凤和甘爱平(2012)侧重于分析贸易自由化对气候变化影响,主要围绕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国际贸易隐含碳这三个方面进行文献述评。本文从另一个新角度解读《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谈判进程中涉及的贸易问题和WTO规则下的气候变化问题,为贸易和气候政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一、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1.气候变化会影响国际贸易的数量和模式

首先,气候变化可能会改变某些国家的相对优势,导致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这一影响对那些比较优势来自气候或地理因素的国家更为明显。气候变化的生物物理影响将改变世界各国的生产能力。对农业、渔业和其他社群产生的影响将会改变各国出口类型和贸易模式的比较优势。对于那些依赖于农业生产的国家而言,在遭遇气候变暖或极端天气事件时,其农作物生产和出口可能将减少。全球气温升高1℃,低纬度地区发展中国家的谷物产量预计将减少5%~10%;当然,气候变暖也有可能增加中高纬度地区的农业产量。据有关研究预测,到2020年,某些非洲国家的粮食产量将减少50%,2100年这些国家来自粮食的净收入将减少90%。其次,气候变化不仅会影响到货物贸易,也会波及服务贸易。以旅游业为例,许多旅游胜地依靠自然风光吸引旅游者,但海平面上升和天气格局变化可能将剥夺这些自然资产,对这些国家的旅游业发展造成损害。再次,气候变化引起极端气候现象增多,开展贸易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和航线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各国对可能出现的气候影响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将会影响其贸易活动并改变其贸易模式。

2.贸易可能会对气候变化产生消极或积极的影响

国际贸易活动是建立在产品制造及其交易上的,而产品的生产和运输直接影响着能源消耗,也直接导致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对气候变化产生消极影响。据国际能源机构(IEA)估算,2011年运输排放占到全球排放的23%。贸易开放对应对气候变化也会产生积极影响。如贸易自由化会引导一国或地区更多地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如果比较优势集中在能源节约型的产业,那将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贸易发展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对环境质量的需求,人们的消费偏好更加倾向于环境友好型产品和服务,这将促使企业更多地使用清洁生产技术,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贸易开放可提高环境友好产品的可得性,并降低其生产成本,更加开放的贸易可以推动包括新产品和新工艺在内的全球技术创新和推广,催生清洁技术产业和低碳经济的发展(Grossman和Krueger,1991)。

3.贸易政策可改变各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贸易开放政策可使环境或气候友好型产品、服务和技术更容易获得,并降低此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并促进气候环境友好技术的传播,改善能源效率,从而加强各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知识产权方面的贸易政策可以刺激增加新技术研发投入,但却会增加环境友好型技术的进口成本。

4.气候变化政策可能改变贸易的流向、流量和结构

碳税和碳交易等措施可以影响所在国企业的竞争力,因而导致“碳泄漏”。有些国家担心采取严格减排措施国家的企业可能会在国际贸易中遭受更大的损失。比如一个国家A对碳排放实施严格管制措施,而另外一国家B没有采取严格的气候变化缓解措施,那么,在国际市场竞争中,A国企业可能处于不利的地位,因为他们比B国企业担负了更高的碳成本。A国企业甚至会因此迁移到B国家,从而使得后者吸纳大量新投资,于是提出征收边境调节税。这些气候变化政策将会改变贸易的流向、流量和结构。

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使得贸易和气候政策可以相互支持,同时由于不同国际组织、不同国家的目标各异,使得贸易和气候政策也存在着潜在的冲突。这也是联合国气候大会一直没有达成一致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UNFCCC谈判进程中涉及的贸易问题

1.UNFCCC条款本身包含贸易问题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于1994年正式生效,该公约的最终目标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UNFCCC很早就涉及到贸易问题,这主要体现在公约的第三条第五段:“缔约各方应该共同努力建立一个相互支持的开放国际经济体系,促进各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可持续增长和发展, 使他们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应对气候变化所采取的任何措施,包括单边措施,不应构成歧视的或变相限制国际贸易的手段”。

2.《京都议定书》要求减少对国际贸易的负面影响

《京都议定书》是目前UNFCCC下唯一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京都议定书》于1997年通过,2005年开始强制实施。根据“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在2008—2012年间,全球主要工业国家(附件1国家)的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的排放量平均要低5.2%,而发展中国家(非附件1国家)不承担强制减排责任。《京都议定书》要求附件1国家应该采取政策措施减少气候变化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社会、环境和经济等的负面影响。

3.COP13开创了探讨贸易与气候变化关系的新时代

2007年在巴厘岛召开的UNFCCC第13次缔约国会议(COP13)上,COP主席首次召集各国贸易部长会议探讨贸易和气候变化的联系,会议之后,形成了“气候变化行动可能涉及贸易扭曲,从而威胁经济发展”的观点。直到COP17,公约内几乎所有机构和组织都谈到贸易问题,并计划采取国家层面的气候政策措施,如美国就试图采用边境调节税等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但是这些都只是关于贸易的表面性讨论,没有形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文件。

4.COP17决定履行《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

在南非德班举行的COP17,与会各方一致同意启动一个谈判进程以达成新的议定书,并由大会附属机构“德班强化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负责监督履行。“德班强化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重点解决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资金、技术开发和转让、行动透明度等问题,同时支持发展中国家开展能力建设。缔约方进一步要求成员国和观察员组织提出建议和方法,从而为应对气候变化树立更高的目标。

UNFCCC谈判进程中,各缔约方普遍对“碳泄露”和对失去竞争力产生担忧,这使得一些国家在制定有效的国内减排政策时困难重重,从而阻碍了一些全球主要碳排放国采取有效的减排措施,但UNFCCC至今没有为此提供相关的讨论空间,也未正视这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三、WTO规则下的气候变化问题

虽然“保护和维护环境”是WTO 的重要宗旨之一,UNFCCC和《京都议定书》等多边环境协议也都把自由贸易作为其基本原则之一,但这些气候协议仍然与WTO 规则存在诸多潜在冲突。

1.WTO规则与多边气候协议可能存在冲突

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WTO 与多边减排协议存在诸多可能的冲突,这主要体现在WTO 规则对多边气候协议相关减排措施的潜在约束上。与减排有关的贸易措施主要包括关税、配额、禁令等贸易限制措施,其基本目的是对其他国家的行为施加影响。GATT1994中有两个条款直接限制这些贸易措施的使用,即GATT1994第1条(Article I)和第13条(Article XIII)。前者规定了最惠国待遇原则,后者则禁止对不同国家的进口采取歧视性的数量限制措施。最惠国待遇要求成员国不能实施歧视性的贸易措施,如果《京都议定书》非缔约方也是WTO成员,那么对其实施单边贸易限制措施,就违反了GATT/WTO的非歧视原则。而GATT 1994 第13条则直接限制与减排有关的配额、禁令等数量限制措施的使用。

2.WTO规则与多边气候协议可以相互协调

WTO原则上支持环境保护,多边气候协议也支持自由贸易。而在机构上,WTO 与多边气候协议也有一些交叉,比如《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在WTO 的贸易与环境委员会(CTE)具有观察员身份,并参与一些谈判;而WTO 秘书处官员也参加政府间的气候会议。但是这些对于促进贸易和气候变化的良性互动还远远不够。因此,WTO 规则与多边气候协议应进一步调整、协调、加强国际协商与合作,以便减少或避免将来可能的贸易与环境纠纷,促进二者的良性互动,实现双赢。

四、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的协调对策

1.制定一个有效的全球气候变化协定

气候变化是一个跨越国境全球范围的环境问题,应对气候变化措施也必须在多边谈判与合作的框架内达成共识才会有效。当前,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贸易自由化方面都迫切需要通过多边谈判达成共识。在气候领域,自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各国就在为达成一项后京都气候变化多边协议而进行谈判,2012年11月底,各国代表齐聚多哈,朝这一目标继续努力。在贸易领域,WTO多哈回合包括环境货物和服务在内的贸易自由化谈判也在进行中。真正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一个公平而有效的全球性气候协议必不可少,而且需要将发展所关注的问题纳入其中。各国首先要在全球气候变化协议的目标、途径以及与减排相关的核心内容上达成实质性共识,然后再根据这些共识找到与其相适应的贸易手段,并有效指导各国实施国内环境和气候政策。

2.任何的单边气候措施都不得带有贸易保护条款

因为担心碳税和碳排放交易等国内单边减排措施可能会影响本国企业的竞争力,从而导致“碳泄漏”。有些国家以避免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环境为名,制定苛刻的技术标准或提高关税,或通过边境调节税对来自国外的碳密集型商品征收二氧化碳排放税,从而对进口商品加以限制。这样,一个国家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可能导致其他国家的报复,并进而演变为针锋相对的“贸易战”,最终导致两败俱伤。因此,诉诸保护主义政策将对贸易产生毁灭性的损害。

3.WTO成员应立即协商修订WTO规则以解决单边减排措施所引起的贸易争议问题

WTO专家虽然有能力和经验裁决贸易与环境争端问题,但他们所遵循的法律条文却是在几十年前制定的,当时的学者专家们根本不能预见到全球气候变化带来挑战的严峻性,所以WTO成员应通过谈判协商解决贸易和气候变化引起的问题,以便减少相关的诉讼。WTO成员应立即考虑并协商达成共识,重新改写WTO规则,促进绿色清洁技术的传播,使贸易更“绿色”,使WTO规则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其他环境问题的重要力量。发展中国家是新增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通过新的WTO规则消除贸易壁垒、促进清洁技术向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传播,不仅可以降低这些国家的减排成本,还会激励他们扩大生产、使用和出口清洁技术,这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因此,WTO成员应立即协商修订WTO规则,以解决单边减排措施所引起的贸易争议问题,而不应该把这些问题寄托于WTO的争端解决机制。

[参考文献]

[1]彭水军,张文城.多边贸易体制视角下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分析[J].国际商务,2011(3).

[2]曲如晓,马建平.贸易与气候变化:国际贸易的新热点[J].国际贸易,2009(7).

[3]席艳乐,孙小军,王书飞.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关系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11(10).

[4]闫云凤,甘爱平.国际贸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综述[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2(2).

简述全球气候变化特点范文第3篇

1.若此刻全球处于同一日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O点地理坐标为(0°,70°N)

B.P点地理坐标为(180°,60°N)

C.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北运动

D.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运动

2.P、O两点地理现象相同的有:

A.地方时相同 B.都没有地转偏向力

C.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 D.昼夜长短的情况相同

读极地投影(图2),图中ACB线是晨昏线,其中AC段是晨线,C点的纬度是66°34′。据此回答3~4题。

3.图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A.180°,23°26′N B.0°,23°26′N

C.180°,23°26′S D.0°,23°26′S

4.图示时刻,北京时间可能是:

A.6月22日8时 B.12月22日20时

C.6月22日20时 D.12月22日8时

读图3,此时,ABC弧线上的太阳高度角为0°,某人在距离B地正南方3 885km处观测北极星,观测到的北极星的仰角为42°。据此回答下列5~9题。

5.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6.A地此日昼长约为 小时,日出时间是 (该地区时)。

7.B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

8.此时西半球新的一天的范围比旧的一天的范围

(大或小),新旧一天的比例为 。

9.在图4中用X标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并用虚线标出夜半球的范围和B点。

参考答案:

1.AC 2.CD 3.C 4.D 5.100°E,13°N 6.16小时 4点20分 7.26° 8.小 4:5 9.见图5

沈亚平/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225006)

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图6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据此完成第10题。

10.正午前后:

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 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C.丙地刮起东北风 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

11.图7为世界某区域图,表1为图7中甲、乙两城市的气候资料。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圣劳伦斯河是世界上水位最稳定的河流之一,说明其原因。比较①、②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

(2)简述“雪带”(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原因。

(3)蒙特利尔港是加拿大重要的小麦输出港,简要分析其形成条件。

12.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8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9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

(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

(3)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

(4)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

10.B 11.(1)流域内降水的变化小;五大湖的调节作用明显①河段较②河段流速快,封冻期短,流量小(2)分布在湖的东、南岸 五大湖地区冬季多西风和西北风;冷空气经过湖面时,增温增湿;经过湖面后,暖空气上升,水汽凝结形成降雪,出现雪带(3)加拿大的中南部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麦产区,产量大,商品率高,出口量大;小麦多采用廉价的水运或铁路运输;蒙特利尔是重要的水路、陆路交通枢纽,便于小麦输出。

12.(1)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高于20℃);全年降水量大(达1 600毫米以上),5~10月降水较丰(为雨季),11~次年4月降水较少,为干季(2)为两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海拔低于200米,地势低平,自西北向东南倾斜(3)水网密,水量丰,便于运输;利于干季或干旱时对黄麻的灌溉;便于浸沤黄麻(4)位于黄麻集中生产区;稠密的水系便于原料运输,连河通海便于产品外运;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工业基础好,麻纺织的历史长、工艺精,有技术好、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

左东奇/河南省濮阳市综合高中(457000)

13.阅读分析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2010年2月25日,中国国家统计局《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09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3 47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7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 615万人,出生率为12.13‰;死亡人口943万人,死亡率为7.08‰。

材料二:“2009年我国人口数及其构成表”(表2)。

材料三:“西方某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图”(图10)。

材料四:“两类国家劳动力在三大产业中就业结构百分比图”(图11)。

(1)由材料一可知,2009年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____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有

(3)图10中,ABCDEF反映的是 过程,该过程最主要的标志是 。

(4)图11中,A、B类国家,属于中国的是 。A、B两类国家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是 。

14.江苏是我国东部经济较发达的省份之一,但存在着明显的南北差异。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08年江苏省区域发展概况(表3)。

材料二: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区际联系示意图(图12)。

材料三:三大产业劳动力分布状况与经济水平发展变化示意图(图13)。

材料四:苏南、苏中、苏北三大产业构成示意图(图14)。

(1)由图12可知,江苏人口流动的主体方向为 ,造成此人口流动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

(2)由图14可以看出,苏南、苏中、苏北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的是 ,简要评价苏北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3)图13中表示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变化的曲线是

,根据表3和图12可知,目前苏南的经济水平正处于图13中的 (Ⅰ、Ⅱ、Ⅲ)阶段,在该阶段区域经济结构变化表现为 ,理由是 。

(4)近年来苏南部分产业逐渐向苏北转移,简述其对苏北区域发展的影响。

(5)结合图12、13、14,就如何促进苏北经济发展以缩小南北经济差距提出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

13.(1)5.05‰(2)人口数量多;人口年龄结构不合理,出现人口老龄化;男女性别比例不平衡;城市人口比重小,城市化水平低(3)城市化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4)B 经济水平低的国家就业集中于第一、二产业;经济水平高的国家就业集中于第二、三产业,呈现向第三产业集中的趋势。

14.(1)从苏北、苏中向苏南流动 地区经济水平发展不平衡(2)苏北 地形平坦、水热充足,雨热同期、水源充足,但水旱灾害频繁(3)③ Ⅱ 由以第二产业为主逐渐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主 目前苏南第二产业劳动力人口比重正逐渐由最大值开始递减,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逐渐上升,表明该地产业结构正逐步升级(4)促进苏北经济结构的升级,促进劳动力就业,促进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发展,但可能加剧资源、生态和环境压力(5)应大力推进苏北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加强苏南、苏北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实行优惠的政策,改善地区的投资环境;提高苏北教育科技水平。

胡学界/江苏省宿迁市泗阳中学(223700)

15.东北平原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目前,每年向国家提供的商品粮达3 000多万吨,商品率达60%以上,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1/4多。东北地区资源丰富,但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仍有许多地方的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现象十分严重。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是实现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图15为商品基地分布区域,图16为东北商品粮基地现代化农业生产景观。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1)依据图文资料,分析指出A、B、C所示地形名称,综合分析东北平原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自然条件。

(2)概括指出D、E两地在农业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途径。

16.海洋环境问题:一是来自于海洋生态环境破坏,如不合理的沿海工程建设和过度围垦捕捞;二是有害物质大量进入海洋造成海洋环境污染。图17中的e、f、g、h是世界性的大渔场,也是目前海洋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海域之一。

油橄榄、柠檬、无花果、葡萄等水果在生长期内需要充足的光照、热量和较大的温差。气候资源的差异对上述水果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影响。图18中的气候类型为最适应其生长的气候资源条件。

(1)判断图18所示气候类型,说明图17中的英文字母所示该气候类型的区域及判断的主要依据。

(2)简析油橄榄、柠檬、无花果、葡萄等水果深加工企业首选投资区位是a、b、c、d中的哪个?

(3)分析图17所示 e、g渔场和 h、f、渔场形成区位条件的主要差异。

(4)指出目前受海上漏油、泄油事故影响,海洋环境问题严重的渔场名称及英文代号,试述其原因及主要后果。

参考答案:

15.(1)A为三江平原,B为松嫩平原,C为辽河平原 资源丰富,地势平坦,肥沃的黑土,土层深厚,适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和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和使用;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水热配合较好且夏季日照时间较长,昼夜温差较大,农作物光合作用较好;濒临河湖,引水灌溉便利(2)主要问题:过度垦殖放牧、不合理采伐林木,土地沙化、水土流失、黑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气候失调,水旱、大风、沙尘、寒潮等气象灾害加剧;雨季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增多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山地和坡地,有计划的退耕还林、还牧、种草;平原地区发展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兴修水利工程,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实施秸秆还田措施,回复和提高黑土肥力;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工业,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简述全球气候变化特点范文第4篇

【关 键 词】历法 中国农历(阴阳历) 重新审视

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布:中华民国从1912年1月1日起改用世界通用公历。从此,西方的“阳历(太阳历)”取代了以“干支纪历”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农历(阴阳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历”。西方的“阳历”在中国继续使用……今年——公元2012年,时值中国弃用农历100周年,在中国众多人当今只知西方阳历(太阳历),不晓中国农历(阴阳历·干支纪历),甚至认为它是农业社会的陈腐、乡村老太的老土……之际,笔者想从对世界各种纪历方式的分析比较中,重新认识在中国流传了数千年、为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做出重要贡献的中国农历。

一、世界历法类别简析

从人类历史角度看,世界各地存在过千差万别的历法,但就其基本原理来讲,可以分为三大类别:

(一)太阴历(阴历)

太阴历又叫阴历,它是以月亮圆缺变化为基本周期而制定的历法。

世界上现存阴历的典型代表是伊斯兰教的阴历,它的每一个月都近似于朔望月(历时29日12小时44分2.8秒),每个月的任何日期都含有月相意义。历年为12个月。平年354天,闰年355天。每30年中有11个闰年、19个平年。这种阴历可以较为精确地反映月相变化,但无法根据其月份和日期判断季节,因为它的历年与回归年没有关系。

现在,只有伊斯兰教国家在宗教事务上还使用纯阴历。

(二)太阳历(阳历)

太阳历即阳历,它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

阳历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的符合。太阳历发展历经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公元前46年罗马统帅儒略·凯撒执政时,指定以埃及天文学家索西琴尼为首的一批天文学家制定历法,颁布后也叫“儒略历”。它规定:每隔3年设一闰年,平年365天,闰年366天,历年平均长度为365.25日。每年分12个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2月份平年28天、闰年29天。“儒略历”从公元前45年1月1日开始实施。千余年后,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设立专门的历法改革机构对“儒略历”进行了再次修订,调整了过去千余年积累的时差,规定了设置闰年的方法。新历于1582年颁布实施,称“格列历”。“格列历”为太阳历的第二阶段,其后逐步为世界各国政府采用,又称公历。我国在辛亥革命胜利后1912年1月1日起正式使用格列历(阳历·公历)。

(三)阴阳历

阴阳历是兼顾月亮绕地球的运动周期和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周期而制定的历法。阴阳历历月的的平均长度接近朔望月,历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是一种“阴月阳年”式的历法。它既能使每个月份基本符合季节变化,又使每一月的日期与月相相对应。中国农历就是这种阴阳历。主要内容为:

1.中国农历的历月长度以朔望月为基准,大月30天,小月29天。它固定地把“朔”的时刻(即月亮黄经和太阳黄经相同的那一天,也称“无月日”)所在之日作为每月的第一天——初一日。“望日”为月圆之日,为每月十五或十六。

2.中国农历历年的长度以回归年为准,每年为365.25日。

3.中国农历以“24节气”确定月份并确定置闰:

(1)以“24节气”确定月份:

从天文学方面来讲,24节气是将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黄道)360°分为24个等分点(以春分为0点),两等分点相隔15°,每个等分点以专名命之,含有气候变化、物候特点、农作物生长等意义。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以上节气顺序演进,逢单的叫“节气”(简称“节”),逢双的叫“中气”(简称“气”),二者合称“节气”。

中国农历的月份规定,是由二十四节气中的“中气”来决定的。即以含有“雨水”的月份为一月,以含“春分”的月份为二月,以含“谷雨”的月份为三月,……依此类推至以含“大寒”的月份为十二月。这样规定就使每个月份都符合一年的季节变化。

(2)以二十四节气确定置闰

中国农历的年以回归年为依据,但一个回归年比十二个朔望月的日数多,又比13个朔望月的日数短(即回归年与朔望月周期不能通约),中国农历便通过增置“闰月”的办法来调节“年”与“月”两个自然周期,其调节的依据为“二十四节气”。具体计算如下:一个朔望月平均是29.5306天,一个回归年是365.2422天,有12.368个“朔望月”,也就是说,一个历年=12+0.368个朔望月,即一个历年比12个朔望月多了10.8673天。为使二者协调,就必须每三年加一个闰月或每8年加3个闰月……经推算,19年加7个闰月较合适。因为19个回归年=6939.6018日,而19个农历年(加上7个闰月)共有235个朔望月,等于6939.6910日,如此二者就基本一致[1]。至于闰月置于哪个月之后,汉以前各代各不相同,各取所好。至汉武帝太初元年时规定“不包含中气的月份作为前一个月的闰月”。这个规定一直沿用至今。

4.中国农历以“地支”作为各月份的特定名称

中国农历将一年12个月与中国特有的“12地支”相配(“12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具体为:以“24节气”的“冬至”所在之月为建子之月(简称子月),以下依次为:以“大寒”所在之月为建丑之月(简称丑月),以“雨水”所在之月为建寅之月(简称寅月)……以“小雪”所在之月为建亥之月(简称亥月)。这就叫“月建”。中国古人对选择那个月作为岁首(正月)十分重视,由于岁首的月建不同,四季也就随之而异。夏朝以建寅之月为岁首,商朝以建丑之月为岁首,周朝以建子之月为岁首,秦朝以建亥之月为岁首。汉朝初承秦制,至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五月颁行太初历,岁首依夏历,改建寅之月为岁首(即“雨水”所在的月份为岁首)。这样——正月为寅月,二月为卯月,三月为辰月,四月为巳月,五月为午月,六月为未月,七月为申月,八月为酉月,九月为戌月,十月为亥月,十一月为子月,十二月为丑月。这种固定的称呼一直沿用至今。

5.中国农历的纪历方法采用“干支纪历”

天干地支是中国古人的独特创造。相传黄帝时大挠发明了天干地支。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共10个),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共12个),古人将天干地支采取“阳配阳”、“阴配阴”即同性相配的方法按顺序搭配组合,形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癸亥等60对组合,称为“六十甲子”,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用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如公元1987年9月18日12时就记作丁卯年、己酉月、庚午日、壬午时)。

另外,中国农历干支纪年的地支与12种动物相对应形成中国特有的12属相纪年法: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如:今年是公历2012年,为农历壬辰年,辰对应龙,故也叫农历龙年。同理,公历2013年为农历癸巳年—蛇年,公历2014年为农历甲午年—马年……再行演进,12属相还是中国人的生辰记录方式,如:生于农历壬辰年(公历2012年)就是属龙之人,生于农历甲午年(公历2014年)就是属马之人……(由此观之,中国农历的“天干”“地支”已作为一种科学符号深入到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太阴历(阴历)、太阳历(阳历)、阴阳历(中国农历)优缺点比较

三、独创24节气并干支纪历的中国农历是极其科学和先进的,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科学成果,这个科学成果有待我们高度认识和深入研究

明代以前的中国,在世界上科技文化领先,经济发展居前,这些都与当时的中国拥有自身先进的科学技术(包括先进的纪历系统)有关。后来,由于种种因素,中国在科技经济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国人尤其是出外留洋者便认为西方世界所拥有的一切都比中国的好。纪历也是如此。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从1912年1月1日起弃用中国农历(阴阳历·干支纪历),改用格列历(太阳历·公历)……时至今日,中国农历仅作为一种传统纪历方式部分保留下来,虽然有些历书也双历并存,但农历不作为官方纪历方式,官方正规纪历方式是——阳历(公历)。

在西学东渐、西学弥天的今天,在中国流传了数千年的农历无奈地衰微了,现在绝大多数国人几乎不懂天干地支,对“24节气”能深入了解的人也为数不多……

但通过前述分析,笔者认为中国农历(阴阳历)与源自西方现今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太阳历)相比较,前者(中国农历)具有极大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具体表现在:

1.中国农历(阴阳历)每月的每一天都有月相意义(初一是无月日,十五是满月日),而阳历(格列历)没有。我们知道,了解月相变化对人类掌握江河湖海的潮汐变化、对生物科学研究、对人类调节自身生命活动(如人体节律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农历就具备这个表示月相的功能。

2.中国农历独创了“24节气”(及“三伏”、“九九”概念),使人们能比现行公历更精确了解和预知一年中季节、气候、物候的变化情况,便于人们安排生产生活及各项社会活动。

曾有学者这样认为:中国农历的24节气与阳历是一致的,因为二者都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之运动周期为基础和依据的。笔者要说的是,二者看似一致,实则有本质区别。这个区别是:计算方法不同。中国农历的24节气是将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黄道)360°分为24个等分点,两等分点相隔15°,这种以“角度”来确定地球与太阳位置的方法符合现代几何学及机械学原理,具有数学的严密性和物理学的精确性,它可以准确表述地球与太阳的空间位置,在历法上可以精确到时、分、秒,因此能准确表述季节及物候变化情况。相对而言,目前世界上通用的阳历是将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周的时间——365.2422日——基本平分为12个月,分别以“月”这个时间概念——准确地说是以地球在黄道上运行的一段弧线——来表述地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这种纪历方法能基本准确地反映季节变化,但还存在一定误差。因为地球公转轨道(黄道)是椭圆,且地球在椭圆轨道上运行速度又不均匀,阳历将这个椭圆(黄道)圆周12等分的结果是:用某段“运行弧线”(“月”的区间)表述地球与太阳相对位置继而反映季节变化时就存在“概括性”或“模糊性”的状况,也就是说,当地球在弧线(黄道)上进入某月时,可能太阳的照射角度还没有到达(或早已到达)该月的“标准角度”,这在季节表现上就会出现误差(现实中这种误差一般为1—3天)。比较来看,以“运行角度”来表述地球与太阳相对位置进而反映季节变化的中国农历24节气则具有绝对的“精确性”: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等反映季节变化的节气可以精确到时和分(如今年2012壬辰年立春时间是农历正月十三18时23分)。这种精确性的根源在于:地球的季节变化是由太阳照射角度的变化造成的,而中国农历24节气就是以这个“照射角度”为计算依据的,因此它反映在历法上就能精确表述季节变化了。至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农历的24节气比阳历(现行公历)的月份更能精确反映季节及物候变化。

具体实践中24节气对气候及物候的表述精确吗?外国人可能不太了解,国人应该太熟悉了。如古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指的就是每年“清明节”之日天必降雨的自然现象;谚云:“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指的就是每年“立秋节”之日,早上还酷热难耐,但到夜晚就凉气宜人的天气变化特点;“立秋一十八,寸草结疙瘩”,指的就是“立秋节”后18天内,各种农作物(粮、菜、瓜、果、草)停止根茎叶的营养生长,转入结果实的生殖生长的自然现象。

另外,24节气的精确性还以“三伏”、“九九”概念作为补充。“三伏”、“九九”是中国农历表述一年中“最热”和“最冷”时期之气候及物候状况的概念(它以24节气为计算基础)。“三伏”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第一天,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第一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其具体天数为:初伏、末伏各10天,中伏10天或20天。三伏天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期。同理,与“三伏”相对应的“三九”(“九九”的一个阶段)基本上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九九”概念是这样的:进入冬至,中国农历叫“交九”。从冬至日算起,每过9天为一九,九九共81天,“九尽桃花开”(天气转暖)。数九中三九、四九时天气最冷[2]。陕西长安民间的“冬至九九歌”流传很广:“一九二九闭门厮守;三九四九,冻破砖头;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八九,耕牛地里走。九九再九九,镰把拿到手”。

3.中国农历独创了“干支纪历”系统,在准确记录天象变化的同时,其天干地支符号已作为一种科学和哲学概念,深入到了古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用以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疾病诊治及其它社会活动。

(1)“干支纪历”能准确记录和表述天象变化:

在中国沿用了数千年的“天干”、“地支”符号有其特定的自然科学及哲学意义。“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的是空间的概念,其中“甲乙”表示东方,“丙丁”表示南方,“庚辛”表示西方,“壬癸”表示北方,“戊己”表示中央;“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表示的是时间概念,其中:“子”为晚23时—1时,“丑”为晚1—3时,“寅”为晚3—5时,“卯”为晨5—7时,“辰”为上午7—9时,“巳”为上午9—11时,“午”为中午11—13时,“未”为下午13—15时,“申”为下午15—17时,“酉”为傍晚17—19时,“戌”为晚19—21时,“亥”为晚21—23时。这个“天干”和“地支”结合起来——{天干,地支}表示的就是特定事物一定时间的“物质形态”[3]如公元2006年,用公历(太阳历)表示就是“2006年”这个数字概念,而用中国农历表示就记作:“丙戌年”,“丙”为天干,“戌”为地支,其二者结合起来就表述了该年地球(至少是中国所在的北半球)在太阳系(宇宙)中的“形态”为:{丙火,戌土},从该“形态”分析,其年必“艳阳高照,土气燥热”。从2006年实际气候状况看,春夏较热,一冬几乎未雪。与“丙戌”干支所表述之气候状况基本相同。分析历史上其它年份亦同此况。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农历干支纪历的科学性。

(2)“干支纪历”是中国传统中医进行疾病预测和诊疗的基础和依据

中国传统中医有一个“运气学说”,其核心概念是“五运六气”。运用“五运六气”科学原理对疾病发生进行预测并对在发疾病进行诊疗是中医科学性和先进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五运”是指: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它表述的是历年及一年的气候变化情况。在一年中各运对应季节为:“木运”—春季的前大部分时间(即立春后两周开始至夏至前18天);“火运”—夏季的前大部分时间(即立夏后两周开始至立秋前18天);“金运”—秋季的前大部分时间(即立秋后两周开始至立冬前18天);“水运”—冬季的前大部分时间(即立冬后两周开始至立春前18天);“土运”—春、夏、秋、冬各季的后18天加上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后的1~2周时间均为土运(土运一年共有4个,间隔出现)。“六气”是指“风、署、火、湿、燥、寒”六种致病的气候因子。“五运六气”结合起来看就是通过历年干支及一年中各节气变化的情况来预知疾病的易发生期,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诊疗。这是非常科学的。据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医“五运六气”的依据和基础就是中国农历的“干支纪历”及其“24节气”。(但令人惋惜的是,随着农历的衰弃,中医“运气学说”也被弃之。被一些人视为玄学。目前中国能用“五运六气”科学方法进行疾病预测及诊疗的中医师已寥寥无几。中医院校也将“运气学说”置之高阁,视作古董)。

(3)除上述中医学之外,中国农历“干支纪历”的“天干”和“地支”符号还是中国古代其它自然科学如“周易”、“四柱预测学”、“堪舆学”……的基本构成元素,也是中国古代诸多社会科学如“论语”、“道德经”……的重要元素。可以这样说,中国农历的“天干”、“地支”符号作为哲学和科学概念已经深入到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目前世界上通用的公历(太阳历)仅表示了一种“时间”概念,中国农历(阴阳历)则同时表示了“时间”和“空间”两个概念,而这个“时间”和“空间”结合起来则表述了该时期地球自然的“物质形态”,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哲学价值。从实践层面看,独创“24节气”的中国农历比现行公历(阳历)更能精确反映季节及物候变化,独创“干支纪历”系统的中国农历对疾病预测及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当重新审视过去对中国农历的偏见和抛弃(仅从“农历”这个名称上就可以看出对它的偏见:认为它是老旧的东西,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东西,是落后的农业社会和偏远农村所使用的东西),我们应高度认识和深入研究中国农历,深刻反思被我们厌弃的中国农历其实是一块灿烂夺目的中华瑰宝。建议不要再把它称作农历了,因为它的科学意义早已超出了农业和农村的范畴,把它称作“夏历”(回复旧称)或“华历”吧,以便让它的科学内涵能得到充分体现。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以中国农历为基础和依据的中华传统节日体系(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近年来已经逐步被国人拾起并重视。而若干年前,由于阳历(公历)在中国一统天下,国人们生活在西方的“时间坐标”中,除“春节”(过年)外,几乎淡忘了自己的传统节日……目前许多年青人已经习惯了过西方的节日……

今天,时值中华文化复兴之际,中国农历——请拂去你颜面弥久的灰尘,向世人展示出你的光灿和美丽来!愿你能为中华复兴作出贡献,为全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姚建明.天文基础知识[M].出版地: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26.

简述全球气候变化特点范文第5篇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六章涉及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难点在于:概念过于抽象,书本表述过于简单,使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很难将其与社会、科技的发展联系起来,学生也只能死记硬背,学习效果较差。实际上,在高中进行生物多样性概念学习时,完全可以引用书上的内容引申开去,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考虑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搜集材料,分析材料中逻辑的正确性,进行深入思考。

以下介绍一种通过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深入思考的教学过程:

一、生物多样性的分布格局

在介绍清楚生物多样性概念的基础上,强调生物多样性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产生了生物多样性在全球分布模式的不同。从赤道到两极,生物多样性随温度的降低呈现递减趋势。沿海拔高度的上升,气温下降,生物多样性亦呈下降趋势。沿海水深度,光线减弱,温度降低,生物多样性同样下降。由此可见,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生物多样性应该与温度正相关。

媒体关于气候变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报道,主流媒体认为,人为地大量排放CO2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由此得出物种将在全球气温上升的大背景下加速灭绝,生物多样性将呈迅速下降趋势。

矛盾产生了:生物多样性在全球的分布模式是与温度正相关,为何全球气候变暖反而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

二、分析以上结论的逻辑关系

人类工业活动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增加二氧化碳不阻挡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吸收红外线,地面热辐射无法逃逸外太空,大气温度逐年增加冰川融化,不能再反射太阳光两极地区的陆地和海洋底部永久冻土层融化,大量比二氧化碳级别更高的温室气体甲烷被释放出来地球加速升温,一发不可收拾过度炎热的气候摧毁岌岌可危的生物圈生物多样性下降,人类生存受到威胁。

三、请学生分析上述逻辑链条的漏洞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目前的地球大气温度在地质史上处于什么状态?(2)全球气候是否在持续变暖?(3)气候变暖是二氧化碳引起的吗?(4)生物多样性与气候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

在这个环节,教师需要对有关上述问题的各种不同观点加以了解。

距人类最近的第四纪大冰期于200万年前开始,截至目前,第四纪大冰期中至少有6个冰期,依次上溯分别为:玉木、里斯、民德、贡兹、多瑙、比贝等。目前,人类还远远没有走出第四纪大冰期,甚至极有可能尚未走出玉木冰期,目前不过处于玉木冰期所属的最近一次亚冰期和下一次亚冰期之间的一个气候相对温暖的短暂亚冰期内。

气候变暖的权威数据来自“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年,其第一工作组的第四次评估报告称:由于自1750年以来的人类活动影响,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浓度已明显增加,目前已经远远超出了根据冰芯记录得到的工业化前几千年中的浓度值。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主要由于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土地利用变化,而甲烷和氧化亚氮浓度的变化则主要是由于农业。气候的变暖是毫不含糊的,目前从全球平均气温和海温升高、大范围雪和冰融化以及海平面上升的观测中得到的证据支持了这一观点。在大陆、区域和洋盆尺度上,已观测到气候的多种长期变化,包括北极的温度和冰、大范围的降水量、海水盐度、风场以及包括干旱、强降水、热浪和热带气旋强度在内的极端天气方面的变化。但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之前的“气候门”事件(涉嫌操纵气候数据)影响了该报告的可信度。

大气二氧化碳与气温变化的因果关系学术界并未形成定论。究竟是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气温升高,还是太阳辐射增强导致气温上升,从而加大了海洋、冻土层中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就此问题学术界一直在争论。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日前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历史观测数据发现,自1850年以来,留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占其总排放量的比例长期稳定,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但从那时到现在,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已从每年约20亿吨增长至约350亿吨,这意味着地球吸收了越来越多的二氧化碳。另一种观点认为,气候变暖的主导因素是太阳辐射的增强和气候自身活动性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与气候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主流观点是生物多样性受到温度上升的影响会加快丧失速度。主要的原因有:生态环境的退化与丧失;物种向更高纬度和海拔迁移;生物物候期的变化,这种变化正造成生态紊乱;动物繁殖受影响;病虫害增强。但反对的声音也存在,即生物多样性在气候转暖时可能有所增加。证据主要有地质史上的泥盆纪、侏罗纪、新生代等温暖期都伴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极大丰富;另外,最新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对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没有影响,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以及气候变暖有利于那些生长迅速的树木,升高的二氧化碳浓度是否扮演了一个肥料的角色而提高绿色植物的光合效率,尚是一个未解之谜;较高的温度可能加速产生新物种的进化速度。

四、师生辩证分析、总结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思考,学生应该对生物多样性与气候的关系得出自己的结论,形成自己的认识。在生物教学中处理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时应持的态度:重视现状,“不能无忧,不必过虑”,而不必过虑的前提是不能无忧。特别是在很多现象尚未得到合理解释,人类对自然所知甚少的情况下,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节约资源,保持环境,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保护森林、草地、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等做法,仍为明智之举。为了人类的未来,采取谨慎的态度总是有益无害的。

同时应告知学生,目前人类对自然界,尤其是生态系统中基本问题的认识还非常浅薄,在很多问题未得出明确结论的情况下,面对海量的媒体报道,要学会筛选合理的信息,对任何问题都要关注其正反两方面的观点,从而避免陷入认识误区。

参考文献:

[1]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全球气候变化:人类面临的挑战.商务印书馆,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