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无线电的发展史

无线电的发展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无线电的发展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无线电的发展史

无线电的发展史范文第1篇

关键词:无线电 通信 4G 发展

引 言

无线电技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正是借助无线电技术的帮助我们实现了收发电报、无线电视信号的传播和手机通信等。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无线电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其重要标志就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的出现。

一、无线电技术发展介绍

(一)无线电的概念

无线电是相对有线电而言的,无线电出现以前信号的传输需借助于导线。无线电是指通过电磁波在自由空间的传输而实现信号传输的过程,其原理是利用电流强弱变化与电磁波的产生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

(二)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历史

1. 无线电技术在国外的发展历史

无线电技术产生于19世纪中后期,其理论基础是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创立的电磁学。后来,德国物理学家赫兹证实无线电波传输具有波传输的所有特性。1909年,意大利发明家马可尼对无线电技术进行改进发明了无线电报。二战结束后,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到来,卫星、计算机等一大批先进技术发明的不断出现,使无线电在通信技术上的应用更为普遍,实现了由模拟传输方式向数字传输方式、固定使用方式向移动使用方式的转变,大大带动了通信技术的发展[1]。

2. 无线电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历史

19世纪末期,当时清朝正处于西方列强入侵的半殖民半封建状态,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十分落后,但其开始应用的时间几乎与世界同步。如1895年马可尼首次实现了无线电通信,1899年两广总督就在其管辖的要塞安装了无线电机。到了民国时期,无线电技术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发展水平仍受制于西方发达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无线电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迅速缩小,甚至在某些领域已走在了世界前列。

(三)无线电技术的应用

无线电技术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基于无线电技术的优势,使得它在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科学实验、卫星导航、军事战争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以说无线电技术与应用已成为当今社会各行业信息化、高效化的重要手段。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举几个与生活比较密切的例子加以讨论。

1. 无线电技术在3G中的应用

3G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相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其特点是传输信号的能力较强,在实现传输声音的同时可以实现图象、视频流的传输,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比如手机只需下载相应的软件即可实现功能的升级,而不必更换硬件,这不仅方便了人们的使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2. 无线电技术在宽带无线接入中的应用

宽带无线接入,即终端(可以是固定或移动的)通过无线的方式,以高宽带高速率接入通信系统。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发展,无线电波传输替代了固定网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享受互联网络带来的便利。如:在大型商场、校园、机场等公共场所可以借助Wi-Fi上网,而在没有Wi-Fi的环境中可以借助无线网卡进行上网,同时用户可通过智能手机点播电影、视频聊天、联网游戏、编织“微博”。

3. 无线电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物联网(即“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络”),是通过无线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是信息时代科技发展的又一次重大变革,物联网进一步实现了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沟通,大大改变人们的社会行为与观念。

二、无线电技术在移动通信发展的新阶段――4G通信技术

(一)4G通信技术介绍

4G就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4G的传输能力非常强大,通过对庞大数据的高速传输,极大加快宽带网络的速度,为人们提供更丰富的多媒体服务。可以预知在4G网络普及后,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沟通方式将会发生重大的变化,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生产的变革。2012年的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出台了4G标准,但4G技术仍处于研发阶段,离真正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4G通信的关键技术

4G通信中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这是4G通信的核心技术,其功能是将一定量的串行数据流分解成一些并行数据流,然后集中输出,其优点是抗干扰能力更强,误码率较低。

2. 编码和调制技术。4G通信的编码过程使用了更高级的编码方案及更先进的接收技术;调制技术则采用了多载波调制,这样能保证在任何条件下系统都有较高的编解码性能。

3. 软件无线电技术。即在4G通信中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可编程控制的通用硬件平台上,利用软件来定义实现无线电台的各部分功能:包括前端接收、中频处理以及信号的基带处理等[2]。

4. 智能天线技术。原理来自于自适应天线技术,在4G网络中采用智能天线技术的目的是实现对移动信号的充分利用,增强系统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在改善信号质量的同时增大传输容量[3]。

除了上面介绍的四种技术以外,在4G通信技术中还用到了无线线路增强技术和多用户检测技术等。

(三)4G通信技术的优势

4G通信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信号传输速度更快。与3G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2Mbps相比,4G理论上可使无线信号的传输速度达到100Mbps。此外4G网络频谱更宽,估计信道占有100MHz的频谱,相当于3G网络的20倍。

2. 通信方式更为灵活。在4G通信条件下手机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小型电脑,语音仅仅是手机的众多功能之一,此外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第一时间观看视频直播,甚至双向高速下载传递图像、资料等。

3. 智能化性能更高。未来的4G手机智能化程度更高,可根据用户所处环境及各种条件的变化提醒干什么事情或者不该干什么事,甚至自动分析数据,帮助用户处理一些信息等。

除此之外,4G通信技术还有许多其他优点,只有真正到了4G时代,我们才能体会到它带来的各种便利与变化。

(四)4G通信技术的发展机遇及挑战

在信息化时代4G通信技术的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首先科技的发展为4G的最终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这过程中的技术难题都会得到解决;其次,人们对高效率的追求给4G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因为人们在工作中处理的信息量越来越大,急盼更高级的通信技术出现;再次,鉴于4G通信技术的战略前景非常广阔,发展潜力巨大,世界各国都投入巨资进行研发和推广,这为4G的实现提供了经济支持。

当然4G通信技术的发展也会面临着许多挑战,主要有4G系统核心技术还不完善、全球厂商标准化统一问题、系统基础设施更换的高额费用、配套软件研发的滞后等,都是制约4G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结语

本文对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介绍了无线电技术的应用情况。重点分析了4G通信技术的特点、优势,对4G通信技术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探讨。尽管无线电技术的发展面临各种困难,但无线电技术由低级步向高级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于宗红.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现代电子技术,2005,21:42-44

无线电的发展史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子对抗装备 发展运用规律

电子对抗装备革新与军事斗争紧密相连,二者相互促进。电子对抗的装备革新加深了电子对抗在战争中的运用程度、推动了战术战法研究;军事斗争不断提出的新需求,刺激了电子对抗装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可以说,电子对抗在实战中的运用史,也是其装备技术性能的发展史。

1 早期无线电收、发信机间的单一通信对抗

1904年2月爆发的日俄战争,被认为是第一次敌对双方都使用无线电进行通信联络的战争。战争初期,俄军通过火花发射机干扰日军射击校准信号,成功躲避日军袭击。然而在对马海战中,俄舰队指挥官又由于禁止使用无线电干扰而被日军准确掌握舰队组成、航线、位置、速度等信息,招致全军覆灭。尽管在这次战争中电子干扰规模很小,但却是初战成功,电子战崭露头角,走上了历史的舞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电子对抗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其中较为著名的便是1916年发生在英、德两国间的日德兰大海战。在这一时期,无线电技术逐步运用于军事斗争,并出现了一些与之匹配的战术战法。但是,由于当时各军种领导人和参谋将电子战的作用定位为获取敌重要军事情报,因此电子战的实战应用更侧重于侦察、截取敌方的无线电发射信号,而不是中断与破坏他们的发射,这也直接导致了这一时期缺乏专用的电子战设备,只是利用无线电收、发信机进行单一的通信对抗。

2 战火中催生的系统化发展

电子战兴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并逐步崭露头角,但是其真正形成和大量应用阶段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二战期间,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国家开始研制和应用无线电导航系统和雷达系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夺取制空权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目标探测雷达、导航雷达、高炮控制雷达等已广泛装配部队,成为作战飞机、舰艇的重大威胁。在此期间,英、美、苏、德等国纷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建立无线电对抗研究机构,大力研制无线电对抗设备,组建无线电对抗部队。由此,电子战逐步从单一的通信对抗发展为导航对抗、雷达对抗和通信对抗等多种电子战形式,同时也陆续研制出一些专用的电子战装备,如无线电侦察测向和干扰设备、雷达侦察设备、有源雷达干扰设备、无源箔条干扰器材、专用电子战飞机等。这些装备的应用,使得电子战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然而二战后,美军却因为没有给予电子战足够重视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战后,美国一度认为没有哪个国家在电子对抗能力方面能与其抗衡,于是,撤消了电子对抗研究机构和电子对抗部队。大量装备被锁进了仓库,电子战装备的发展基本陷于停顿,以至于越南战争初期,美国空军只有约20%的轰炸机安装了电子战装备,战斗机则几乎都没有电子战装备。而同一时刻,越南军队则全面装配了雷达制导的萨姆-2型导弹,平均每17枚导弹就可击落一架美军战机,美军飞机战损率一度高达14%。血的教训让美军迅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重新把电子战发展放到了首要位置,加速更新、生产电子战装备。1967年初,美军所有作战飞机完成改装,加装了大量电子战装备,新研制的“百舌鸟”反辐射导弹、“野鼬鼠”反雷达飞机等武器装备相继应用于实战。由于电子战手段的应用,到1972年,越南军队打下一架美军飞机所需的导弹数量上升到150多枚,美军战机的战损率下降为1.1%。据统计,越战期间,电子对抗装备的使用使美军少损失了至少500架飞机和300多名飞行员。由此可见,电子战所带来的巨大效益,它已然成为了现代战争的“倍增器”。

在20世纪40至80年代,电子战装备逐步从单机过渡到系统,从单一功能向多功能、系列化方向发展,成为武器装备系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 信息时代的综合化应用

20世纪80-90年代,局部热战愈演愈烈,电子战在战场上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以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为代表的高技术战争标志着电子战进入体系对抗历史发展的新时期,引发了一场空前广泛的新军事革命,研究并确定了信息时代的战争形态――信息化战争。

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投入的电子战兵器种类之多,技术水平之高,作战规模之大和综合协同性之强都是现代战争史上罕有的。自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到海湾战争爆发前的5个多月时间内,多国部队严密组织了包括电子和照相侦察卫星、电子侦察飞机和地面电子侦察站等多种侦察手段,对伊拉克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多频谱、大纵深的电子情报侦察网。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的、综合的电子兵器的攻击下,伊军雷达迷盲、武器失控、通信中断、指挥失灵,防空体系完全解体,从此一蹶不振,处处被动挨打。

进入21世纪,大量新概念武器相继问世并投入实战使用,加强了非对称战争环境下的信息威慑能力。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使用了10多种,90多架电子战无人机对作战进行支援,一是进行情报监视侦察(ISR),防止伊军导弹袭击以色列;二是对伊进行情报侦察,确定每个电子辐射源的位置,辨别其作用,进而建立电子作战序列,为摧毁伊防空雷达和指挥控制网作好准备。此外,美军还通过收集伊境内的电子信号及其细微特征,利用EC-130“罗盘呼叫”和EC-135“铆钉”电子战飞机,试图对伊防空系统实施欺骗、植入假目标甚至进一步获得对设备的控制权。无独有偶,2007年以色列空袭叙利亚的作战行动中,以空军电子侦察机、电子战飞机、预警机和地面指挥中心一体联动,运用“舒特”机载网络攻击系统,“接管”叙利亚防空雷达网,成功掩护作战飞机摧毁叙利亚核设施。这标志着传统的电磁频谱领域斗争形式正在开始改变,斗争从电磁信号层次走向了信息层次,电子战与网络战相结合的综合化应用正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电子战的发展确定了信息化战争的形态,信息时代的进步推动了电子战装备的不断革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电子对抗的领域的不断拓展,将会有更多的新武器、新手段、新运用进入我们的视野,电子战必将由此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无线电的发展史范文第3篇

无线电波的发现和应用,是现代科学研究精神与西方商业文明完美结合的典范。自由探索、成果公开、专利制度、公司制等,都是其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1862年,麦克斯韦在法拉第所著《电学实验研究》基础上,总结了法拉第的电学研究工作,发表了论文《论物理学的力线》,预见了电磁波的存在。1873年,他发表了经典著作《电磁学通论》,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学理论。1888年,赫兹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然而,赫兹及之前的电学家,都是从科学研究角度来探寻电磁波的奥秘,却未想过电磁波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更没有靠这些研究赚钱致富的想法。最早发现电磁波具有经济价值的是马可尼,他更加关注无线电实验的实用价值和所能满足的实际需求。马可尼发明了无线发报机,并找到了英国海运局等大客户。1896年7月27日,马可尼公开演示了无线电报,次年,他申请了无线电报专利,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推动无线电报进入实用。

但是,在1899的美国杯帆船赛上,由于马可尼公司与美国德福雷斯特无线电报公司同时使用无线电报传送比赛结果,产生了严重的干扰。同时,当时海上船只的无线电报之间也存在相互干扰的情况。因此,如何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应用无线电报,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不久后,马可尼将英国科学家洛奇在1894年发现的“谐振电路”应用在无线电报机上,改变了电磁波波长,也就是改变了频率,大获成功,几台发射机可同时发射,各用各的频率,互不干扰。1900年4月26日,马可尼为这一技术申请了专利,专利证是第7777号,即无线电史上著名的“四个七”专利。这一成就,不仅使马可尼在与其他公司的竞争中获胜,还是无线电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它奠定了按频率使用无线电波的基础,沿用至今。

此后,技术一路领先的马可尼公司吸引了大批竞争者,著名的有美国德福雷斯特无线电报公司和德国德律风根公司。随着越来越多的船只安装了无线电台,麻烦也随之而来。当时,无线电报使用火花装置,它的带宽很宽,两个报务员通信时,100公里内的所有电台都会受到严重干扰。那么,谁可以优先发报?谁又应该暂时关闭电台停止发报?豪华邮轮上的报务员经常看不起货船和小船上的报务员,报务员之间互不相让,彼此干扰,无线电波中常常充满了叫骂、诽谤的信号。这种混乱的局面,使无线电通信的效能受到严重影响。而且,无线电波一旦发出,任何人都可能接收得到,那么无线电波发出后,应该由谁接收也成为难题。当时,马可尼公司就规定其报务员只能接收本公司报务员发出的无线电电报,那么,当船只海上遇险,发出的求援信号时,又该由谁来处理呢?

面对种种无线电通信号相互干扰、通信不畅的局面,已经在有线电报领域有多年经验的国际电报联盟倡议签订无线电通信公约,以促进新兴的无线电业务健康发展。1903年,无线电报筹备会议在德国柏林召开,会议对国际无线电规则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在公约草案上作了规定:“海岸无线电台应该收发来自海上船只和指定船只的电报,不必区别该船所使用的无线电系统”。这一原则成为无线电规则的基础。1906年,第一次国际无线电会议在德国柏林正式举行,29个国家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签署了第一份完整的《国际无线电报公约》,其附件就是最早的无线电报通信规则。这些规则经过历届无线电人会充实和修订,形成了当今众所周知的《国际无线电规则》。这也奠定了无线电波应用的另一基础:协商一致,遵守规则。

今天,随着无线电技术发展,人类不断推高应用无线电的频率,所有可以应用的无线电频率数值排列在一起,形成了无线电频谱。由于应用无线电波必须占用一个频率或一段频谱,在按频率使用的规则下,可应用的频谱多数已经分配殆尽。时至今日,无线电频率范围已经扩展到3000GHz,但仍无法完全满足各种业务对频谱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频谱一即可用的无线电频率,日渐成为稀缺资源,也成了制约无线电业务和无线电应用的重要因素。具有了“资源”性质。

人类认识到频谱的资源性质花费了漫长的时间,这是因为无线电技术非常复杂,除频率外,制约无线电业务和应用发展的,还有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调制与解调理论、电子元器件发展水平、电波传播特性等其它因素。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人们逐渐意识到,只有频率才是应用无线电波的关键和首要因素。因此,1973年,国际电联在托雷莫里诺斯公约中正式载明:“各会员国在使用无线电频率时,必须牢记无线电频率和静止卫星轨道是明显的自然资源”。

无线电频谱资源与水、矿产等有形的自然资源不同,它是电磁波存在的诸多参数之一,是一种“虚拟”自然资源。因此,它具有独特的属性:首先是有限性。过去,受到技术限制,人类可以发射和接收的电波频率是一定的,因此所能应用的频谱是有限的;其次,是资源均等与非耗竭性。频谱是一组数字排列.是一种虚拟资源,与实体资源不同,不存在资源丰富或匮乏的问题,也不会被消耗。只要有相应的技术装备就可以利用:另外,电磁波还存在易污染,可复用的特点。如果同时同地应用同一频率,将会造成干扰,除非采取一定预防措施。但如果错开使用时间和地点,就可以使用同一频率:同时,电磁波具有固有传播特性。无线电波在不同的频率传播特性有很大差异,因此,频谱的应用必须遵守其自然规律。并且电波传播由于不受行政区界限制,跨行政区的传播就需要通过协商达成一致。

无线电的发展史范文第4篇

“我爱你青松气质,我爱你红梅品格,我爱你家乡的甜蔗,好像乳汁滋润着我的心窝……”

20__年,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她六十华诞!

六十年自强不息,看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六十载万众一心,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如今,沧海桑田,伟大的祖国已经走进了辉煌的新时代,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艰苦创业,把一穷二白的中国建设成了繁荣富强的中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华民族从未像今天这样以站立起来、富强起来的英姿,赢得国际社会的尊敬;中国人民从未像今天这样意气风发,精神振奋,对前途充满信心。面对欣欣向荣的祖国,面对幸福美好的未来,中华儿女无不从内心发出深情的欢呼:祝福你,伟大的祖国!

一阵轻柔的晚风,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草间的飞鸟平展着翅翼,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流云晕红了面颊,无意间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大地飞歌,流光溢彩,听,那火苗样跳动的音符——“他们把特高压的银线/当成五线谱/当成三弦/他们弹奏命运的交响曲/他们弹唱《光明颂》”,这就是广袤的土地上,那些铁塔、五线谱一样的输电线、耀眼的火、光、电,那些在冰雪泥水里摸爬滚打的国家电网人,奏响的绚丽乐章。

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自20__年12月29日成立以来,以投资建设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飞速发展壮大,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绿色能源,20__年公司售电量2.12万亿千瓦时,主营业务收入11556亿元,资产总额16462亿元,城市供电可靠率达99.87%,农网供电可靠率达99.55%,线损率降至6.10%,创下了历史新辉煌,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

忆往昔,在祖国顽强奋进的历史征途中,国家电网留下了无数光辉的足印,历史的瞬间,似珍珠粒粒,结连成串,作为献给祖国母亲的生日礼物,以一个个亮点再现祖国走过的伟大历程。

20__年,这平凡而伟大的一年,注定被载入史册。

岁首罕见的冰雪灾害中,电网勇士们前赴后继,战冻雨斗凝雪,立铁塔架银线。他们屹立在冰雪之中,守护着光明,守护着温暖,诠释着责任和奉献!

“5•12”四川大地震发生后,国网公司累计向地震灾区捐款及捐赠物资设备超过2.1亿元。危难时,尽显英雄本色,广大员工不怕疲劳,不怕牺牲,连续作战,全力开展灾区受损电力设施抢修恢复工作,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确保电力供应。他们冒着余震,用刚毅的背影书写着努力超越,追求卓越。

20__年8月8日,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了北京。国网公司迎奥运保障供电责任如山,圣火传递梦想,电网输送能量,国网人奋战20__,保奥运电力通畅呈拳拳报国心!

敢拼敢赢,敢赢敢闯。国网公司高举着科学发展的旗帜,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乘风破浪,踏歌而行!

日月无穷已,江山待后人。六十年自强不息,伟大的祖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六十年万众一心,中国人民将继续书写新的光荣与梦想,我们以满腔的赤诚和热爱!祝愿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无线电的发展史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 电报 发展情况

一、导言

“技术已成为一种无所不在、动荡不居的力量,影响着人类的历史。”1加拿大著名学者麦克卢汉的经典理论――媒介即讯息,这句话的意思是,“任何新技术都创造一个新环境”2,即是说,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在麦氏眼中,不是各自孤立的两种东西,而是技术以特定的方式对社会关系进行结构组合,不同的关系组合方式就构成了不同的社会环境,“对此,无论东西方社会都一样”3。而威廉斯持一种“整体的、历史的、动态的”的媒介观点,他如实地把大众传播当作现代社会的重要文化现象来研究,并认为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不但与先进的传播技术的发明密切相关,而且同科技发明产生及应用的社会历史紧密相连,同社会制度、文化惯例、人类社会变动着的政治经济力量、人们使用科技发明的社会意向等紧密相连。4

而基于以上学者的观点,本文探讨电报如何在晚清时期进入及其产生的影响。

二、“裁驿设邮”――电报进入中国

1837年,太平洋的一端一位名叫塞缪尔・莫尔斯的美国人发明了一种“使用简单的电路通断规则构成编码信号的一种远距离消息传递组合设备”,5这个设备发出的第一条信息是“What hath God Wrought”(“上帝究竟发明了什么”),这样的一句惊叹,使得“电报” (Telegraph)这一词以及电报这个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电子媒介开始在世界各国迅速发展起来,在这之前的传播媒介中,无论是印刷还是摄影,都不能适应长距离传播的需要。当然,受到电报冲击的也包括太平洋另一端的“天朝上国”――处于晚清时期的古老的中国。

(一)拒迎之间:晚清电报的发展之路

西方的传教士、钦差等带着“指针电报机”来到中国,但当时“时风气未开,无人研求及此”6;1859年法国钦差许诺寄送电报机,寄到之时被恭亲王“以为无用相却”。7

当时的大清王朝,对这个西洋的“奇技淫巧”基本上是拒绝的态度。电报所蕴含的对自然和时空的驾驭能力,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是一种陌生的冲击,清廷上下对电报的认识,从一开始就与“火轮舟车”相联系,电报是继轮船之后,构成了西人东来所倚助的媒介,也成为清廷认识外来者的重要切入点。8

电报真正进入中国人的视野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那时,西方列强侵华频仍,外交、军事、谈判、通商等各种新的军政事务纷至沓来,且都万分紧急,古老驿传的时效性成了火燎眉毛的大问题。特别是在1874年,日本发动了侵台战争,战前,清廷由于通讯工具落后,消息闭塞,仅从洋人那里风闻日本将攻。钦差大臣沈葆桢通过书信与李鸿章商讨调兵事宜,用了一个月才初步确定作战计划,等准备妥当,已经过了整整三个月,这样的传递速度,肯定耽误了军机,注定了不利的战争局面。这使得以沈葆桢、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开始思考如何“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方式。

李鸿章曾在1865年致函总理衙门,直抒电报之利:“铜线费钱不多,递信极速……传播自远,应较驿递尤速。”洋务买办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一书中也指出:“电报设而驿差其半,……驿传势再难留。”9在洋务派的推动下,1877年,中国第一条自建电报线――由台湾南部旗后港至鸡笼港(今高雄至基隆)竣工;同年十一月,天津至上海的电线(津沪电报线)开始通报。尔后,电报通信迅即在数省铺开,并成立了电报学堂。光绪十年(1884年),在李鸿章的再次奏请下,电线终于由通州接达了的京城,使电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了作用。10在随后的几次战争中,电报就发挥了其快速传递的优势,在中法战争中,电旨、电奏更是频繁出现在京城和战场上,在谈判、交涉、情报和指挥战争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中法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中法战争后,上至朝廷,下至各方臣将,无不感叹电报的先进和快速,很快,电报、电线便纵横全国,不仅运用于战事,还逐步推广、普及,走入民用。

(二)晚清电报体制和电报的影响

清廷以地赋为主的财政收入长期维持在白银5000万两的水准,加上西方列强的侵华战争,割地赔款所需巨额支出确属捉襟见肘11。对电报的现实需要,加上财政窘境,逼迫着主持北洋的李鸿章,试图以借助商力的方式完成为“用兵”而设的电报线架设。首先,电报无疑是一种军事、政治信息控制工具,但它同时也是一门能够生财的“生意”。这一切的考虑,使得清廷开始采用当时比较普遍的“官督商办”的体制来发展电报事业。电报“官督商办”,“是使商受其利而官操其权,实为颠扑不破之道”,12明确置“商办”于“官督”之下,如此便在获得“晌源”以“强兵”的同时,保证清廷官方掌握着对信息传播的控制权。

电报进入中国以后,为了传输汉字,清朝人发明了汉字电报编码。后来晚清思想家、实业家郑观应,总结前人经验,撰写了一部专著,叫《电报新编》,使汉字编码更完善、更系统,真正完成了汉字符号转变为电子信号重大突破。

电报的这种新的传播媒介的引进和发展,使得晚清时期的社会发生了很多深远的变化。

首先是在机要密件的传递路径上,原来需要通过邸报和京报的方式来传递信息和意旨,现在只需要通过电报就可以直达京城;

然后是在这些信息本身,从奏事资格、行文格式、遣词用字乃至纸张尺寸、字幅大小、每纸行数、每行字数,都有规可倚,所谓“体统尊而法制一”,而改为电报后,由于时间的紧迫,这些格式和规则免去了大部分,而且对纸张、字幅等也都无从查起;

第三是对文体的影响,可以说,从电报问世以来,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电报体”,电报进入中国后,更是对古代亦充斥着“仰见筹划”、“洞微烛远”、“感佩莫名”之类的陈词滥调的冲击。电报的使用,时间紧迫再加“为节糜费”,清廷出现了“电犊”这种新的“文书创格”,其特点是“语质而事核,词约而理明”。13

三、新旧交融――电报的发展

(一)电报在新旧交融时期的基本发展情况

20世纪初,国内繁忙的线路开始广泛使用进口的莫尔斯自动电报机,以提高其通信速度和质量。民国时期,时局较为混乱,电报这一通信手段发展极为缓慢。二十年代末,电传打字电报机传入中国,从1927年至1937年的这十年,国家着重整修改建电报旧线、新架线路5000公里,共有电报局所达1500处。抗日战争期间,内地电报局所亦遭到不同程度地破坏,直到抗战胜利后,各大城市才开始恢复并开办特快电报、国际电报、夜信电报等业务。解放前,国内仅有两条线路:国内线路为沪宁干线,国际线路为上海至美国旧金山相片传真电路。

(二)电报在新旧交融时期对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

电报在发展之初被称之为“闪电式的传播路线”,就是因为它较之前的印刷媒介,第一次实现了远距离的文字传播,真正实现了“天涯若比邻”。电报本身并不是大众传媒,但它为大众传播提供了快速有效的通信手段,作为现代重要传播媒介的通讯社,它是在电报技术发明之后才出现和发展起来的。14

1872年,路透社在上海建立了远东分社,并开始传送电讯稿,这是由外国人在中国开办的第1家通讯社。151882年1月16日,上海《申报》利用刚架设完成的津沪电报线路传递“光绪皇帝处分云南候补道张承颐”的新闻,是中国报纸上出现的第1条电讯稿。161904年中国自办的第1家通讯社――中兴通讯社在广州创办,主要向广州、香港的报刊发稿。此后中国又陆续办起了10多家通讯社,其中最著名的是1924年4月在广州创立的中央通讯社,当时它所采用的通信方式就是莫尔斯电报通信。

电报在新闻传播的实践和理论方面影响可谓巨大,是为新闻传播专业化、快速化的“开山鼻祖”。

四、新中国建国后对电报的使用

解放以后,新中国的电报业务蓬勃发展,国家投入使用了一批苏联和德国生产的电传机,分别安装在北京、沈阳、武汉等城市,并相继推出真迹传真业务。为了加强国际间的联系,1950年2月7日,我国与苏联签订了《建立电报电话联络协定》,于1959年1月2日开通北京至莫斯科国际用户电报电路。当时全国各地均非常重视电报业务的开展,尤其是边疆地区的电报建设,1951年4月,新疆试办维吾尔文电报业务。

1969年,“中文电报译码机”问世,可以自动把电码译成汉字的机器,从电报局收到的电报已经不是一组阿拉伯数字了,而是直接印出的汉字。由于电报的传递速度明显快于书信,在电话还没有普及之前,电报成为国人经常使用的个人信息传播媒介,通过电报来联系家人,传递急切消息,或是拍发礼仪电报。1985年以前,北京电报局的公众电报业务量最多时每月可达300万份。

到1985年,为了进一步完善电报的种类,邮电部重新做出规定,国内电报根据不同服务对象和业务性质,电报种类定为8种:天气、水情、公益政务、新闻、普通、汇款和公电,并按不同的传递顺序将电报分为4个等级20种业务标识,每个等级均有其各自的时限要求。

五十年来,作为新中国通信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的代表,电报大楼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起了不可代替的作用,对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注释

1.金兼斌:《技术传播――创新扩散的观点》,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1,第207页

2.《麦克卢汉书简》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54――358页

3.麦克卢汉:《一种媒介擅用另一种媒介是自然的吗?》,见:埃里克・麦克卢汉等编《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75页

4. 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的神话解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84页

5.周海鹏主编:《信息技术大辞典》,浙江:浙江科学与技术出版社,2000年:第112页

6.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93辑

7.王尔敏:《盛宣怀与中国电报事业之经营》,见:《清季自强运动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1988年,第758页

8. 孙藜:《“飞线”苦驰“万里 天”:晚清电报及其传播观念(1860― 1911)》,优秀博士论文,2006年,第14页

9.10.田露汶:《电报进入晚清朝廷》,紫禁城,第127期,第79页

11. 可参: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64―68页

12. 《创办电报局招商章程》,载郑观应《盛世危言后编》,见:夏东元编 《郑观应集》(下)

13. 邮电史编辑室编《中国近代邮电史》,第70页

14. 郭庆光:《传播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17页

15.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