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如何开展阅读教学

如何开展阅读教学

如何开展阅读教学

如何开展阅读教学范文第1篇

(周口市商水县实验小学 河南 商水 466100)

语文课堂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既有语言文字的训练,又有人文精神的熏陶,精神世界的奠基等。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并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美育和情感教育的重要任务。作为我们教师应该如何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呢?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如下探索:

1. 激发阅读的兴趣,体会读书的快乐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首先,立足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与方法。

在课堂上,为了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我经常选讲有趣的故事,或提出一个与原著有关的问题,把学生带入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频出的大世界。再适时告诉孩子:后面的更精彩,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孩子一旦被故事的悬念所吸引,就会主动的进行阅读。

另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来优化教学情境,营造一种丰富多彩、充满乐趣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快乐的阅读学习,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 在课内注重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阅读作为一种技能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学生而言,阅读技能的获得离不开阅读实践,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加以引导,并鼓励学生多读多练,不断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认真指导其朗读、背诵。孩子只有积累了语言,丰富了语感,阅读能力才能逐步提高。另外,老师还要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还要教给孩子们正确的读书方法。教育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让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点评的阅读方法,训练阅读的能力。具体而言,就是让学生在阅读时把好词佳句及时画出,对文章难以理解的词句及时标出,并随时对文章有关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能有效地培养、训练学生的语文阅读的自学能力。养成阅读摘抄的习惯,在指导阅读上要求学生圈一圈、画一画、想一想,圈出恰当的词语、画出优美的佳句、选出优美的片段。另外,在读书过程中培养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的习惯;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培养阅读时圈画批注的习惯;养成阅读后做小练笔,写读书笔记的习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语文教学中,应提倡学生反复阅读,通过阅读揣摩,培养学生的语感。现行讲读课文的许多精美的文章,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指导学生进行感情的朗读,从而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领悟文章的内涵。正所谓苏轼所言“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3. 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课外阅读既可以拓宽学生视野,增长见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最重要的是课外阅读是学生在自由、无拘束、无负担的心理状态下进行的,所以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盎然、如痴如醉,充分享受着阅读的自由、阅读的快乐。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阅读的基础,它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思维和学习的情趣,是发展智力的必要条件。所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成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课外阅读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创造良好的读书条件,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在阅读中说道情感的熏陶,心智的洗礼。首先建立班级图书角,打造书香班级。其次老师身体力行、身先士卒经常阅读默默的感染学生。老师还要抽出时间把读到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与他们分享读书的快乐。

4. 制定课外阅读的目标

《新课标》要求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有较丰富的积累,不仅对课外阅读量进行了明确规定,并且对课外读物的选择提出了建议。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好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部的书。老师应给学生设计学习语文的方法,制定学生课外阅读的目标。首先确定学生的课外书量。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语文成绩好的孩子大都喜欢读课外书,自习课上他们手不释卷,乐此不疲。其次,要引导孩子挑选适合自己阅读的各类读物,感受阅读带给自己的乐趣。比如:结合学生的实际我精心挑选了对学生成长有益的经典儿童读物。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名人传记〉〉等。这些经典的儿童文学书籍能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敞亮孩子的心扉,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另外,学校或班级开展阅读比赛,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5. 让学生通过网上阅读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网络是语文课外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可以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潜能,能有效解决新教材中容量大,知识点多、要求高,课时紧张的难题。从而使课堂学习和课外积累相互补充,这样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1 通过对学生网络阅读知识的培训,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和相关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推动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改革,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5.2 较丰富的积累,不仅指语言的丰富还包括精神世界的丰富,因此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必须做到质量统一,努力使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丰富语言和精神的有效阅读。信息技术可以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潜能,能有效解决新教材中容量大,知识点多、要求高,课时紧张的难题。从而使课堂学习和课外积累相互补充,这样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习效率。

如何开展阅读教学范文第2篇

一、鼓励学生在阅读思考过程中提出问题

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形成的有效途径,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对文本认知、深化及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明确阅读教学的目标、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以引导为主、讲解为辅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不应以教师个人的讲解来取代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实践。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引导学生地发挥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大胆提出相应的问题,阅读教学鼓励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从而获取信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育都尚未成熟,课堂的环境和气氛随时都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状态,相对单一、严肃或是紧张的课堂气氛会对学生的心理带来压力;而相对轻松和和谐的课堂则有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发他们大胆的提出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首先要予以相应的鼓励,要肯定学生的学习态度,不要轻易地否定学生,要让学生通过问题的方式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读书是阅读的一种有效方法,在英语教学中“读”虽然不能让学生立刻知晓文章的大义,但是学生可以通过读来培养英语学习的语感,这对于学生学习英语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学生的阅读之后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的引导学生,提出文章中一些知识点和趣味性的内容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文章的欲望,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英语阅读教学中来。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紧密的围绕文章的主题进行提问,要紧扣文章的关键词和关键点,通过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深入到文本学习中。在教学内容的关键之处顺势点拨,能促进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文章。如在主题“What time is it?”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运用PPT展示出一些关于时间的图片和概念,让学生从日常的生活中感知时间的概念,当学生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在引导学生进行相关阅读。教师还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导入教学,如提问学生:“School is over. What do you do ? ”有的学生可能回答“Go home.”教师又进一步的提问:“But Wu Yi fan and John don’t go home. What are they doing? ”Let's Watch TV.,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引导一定会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迫切地想要知道Wu Yi fan and John 去了哪里,学生们将会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的进入课本阅读中。

三、让学生树立相互交流和相互学习的意识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对于英语阅读教学来说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英语教学中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小组合作是一种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学习不仅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讨论和探讨中得到发言的机会,对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运用能力起到很好的作用和效果。众所周知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中教师“一言堂”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而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和余地。使小学生们在分工与合作中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充分汲取各自的优点来完善自己,并获得学习的有效信息。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孤立被动的,应该要深入到各个小组进行观察和适当的指点或引导,当小组学习结束后,教师应该提出针对性的问题选出小组代表进行回答,并作出相应的评价,最后由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小学生处于生理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学习的兴趣十分重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学中要做到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使学生具备自我学习和小组学习的意识。此外,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精神,这对小学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整个教学环节中内容最多、难度较大的部分,它不仅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英语基础,包括单词、语法这些基本内容,也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

英语阅读教学和其他语言类的教学一样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作为语言类阅读教学来说首先就应该要求学生通读全文,形成一定的语言感知能力,然后由教师提出相应的问题或是针对性的进行引导,让学生进入到相应的学习状态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取思考提问的方式进行学习,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也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学习。

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来说想要有效地开展英语阅读教学首先就应该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肯定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积极的鼓励学生,要知道“每个人都是一座山,世界上最难攀越的山其实是自己,往上走,即便一小步,也有新高度”。除此而外,教师还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评价方式,肯定学生的进步,及时地进行表扬等等。

【参考文献】

[1]符建华. 如何有效进行英语阅读教学[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9).

如何开展阅读教学范文第3篇

提高。

关键词:阅读教学;激发阅读兴趣;教师自身素质;课外阅读

阅读过程是个复杂的心理过程,阅读的确要理解文字符号的表层结构,但更重要的事理解语义的深层结构转化,要对读物所传递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联想和预测。因此我们可以说阅读理解过程是作者对有关信息的提取至关重要,而能否提取信息取决于学生头脑中是否已存储着相关信息或是否能把已知信息提取出来。一个有经验的阅读理解高手,往往是具备不断延伸推测和联想的强烈自我意识,因此他能提取别人提取不到的已知信息。培养这种意识,训练这种能力正是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听、说、写能力提高的关键。通过不断的阅读理解,扩大知识面,增加词汇量,交际时才不会因为知识或词汇的贫乏而言不达意,写作时才能够语言地道,内容丰富。中学阶段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以后的进一步深造有着很大的影响。如今的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要从浩如烟海的科技情报资料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必须提高阅读效力,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也就愈发的体现出来,从近年的中招试题中阅读理解分值的不断升高中越来越得到体现。因此,阅读时中学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如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广大英语教师关注度最高的问题之一。

一、中学英语阅读理解教学的现状

(1)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对基础知识的传授,举一反三,投入了大量的训练。二对阅读内容的处理,往往不够重视,往往,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时间上的投入越来越少。对阅读文章的处理以翻译和对答案为主,很少采取讨论时、启发式等教学方案,传统的教学方式无非侧重于翻译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到调动,无法激发阅读的兴趣。学生的阅读分析,与判断能力自然得不到相应的提高。

(2)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对阅读教学的质量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先用教材中的课文覆盖的知识面广、词汇量大,对外语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如果外语教师平时不注意学习,不注意了解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背景而积累沉淀一定的文化底蕴,就无法使自己的阅读课演绎的生动活泼。例如一些涉及历史学、社会学活着等知识的课文,仅仅从语言上进行处理这些阅读材料只是照本宣科,取得的教学效果也是单一的,无法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平时注意积累,融入对课文背景文化底蕴的渲染,一定会是一节精彩绝伦的阅读理解标准课。

(3)每篇阅读文章后的联系,启发性、创造性的提问较少,因此教科书中补充读物也为阅读教学中不可多得的素材。英语教师不该对学生只进行过多的true or false的联系,过多的true or false 联系会使学生关注于错与对的答案,而不会真正的理解文章,不会动脑筋理解阅读素材中真正的含义,很多没有动过脑筋的同学也会侥幸过关,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

二、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水平的措施

1.阅读课程中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方法

通过对学生在阅读课中的反应进行探索和研究,对提高学生参与参与积极性,激发阅读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发展学生探究学习和合作精神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得到进步。

(1)设计语言点问题。根据阅读课文材料,英语教师可以设计部分小问题,这些小问题的大难即为一些重要的新的语言知识的展现。小问题的设置需要浅而易懂,学生通过快速阅读可以迅速了解材料内容,很快能找到问题的答案,使学生产生成功的满足感,提高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阅读兴趣自然也得到了很好的激发。

(2)设计整体理解性问题。随着词汇、语言点的处理,老师可以随后设置一些相对的大问题,这些大问题促使学生加强对段落的理解,使他们理顺事件发生的顺序,任务行为,加深对文章整体的把握,获取中心思想。英语教师同时需要关注学生对问题的回答,精选出重点段落,篇章,引导学生加强朗读,在朗读中猜测生词,难句的意思,加深对句子章节、文章的理解,体验作者意图、态度、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和分析能力。

(3)设计趣味性思考性问题。在处理了语言点知识,对文章整体认识后,老师可精心设计一些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有些问题可让学生互相讨论,进一步促使学生去了解作者观点、态度,提高捕捉加工整合材料信息能力。预测事件情节发展或后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发展学生探究学习和合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2.提高教师阅读理解教学水平

教师想要提高教师阅读理解教学水平,既要具备广博的学识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文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从广义上讲,它包括英美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仪、道德、伦理、心理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另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语言可以反映大量文化背景知识,如日常用语、专用名词、成语典故、民间谚语等都可以反映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英语教师可以通过结交外国朋友,阅读各种形式的文化作品,如缩写或改写的作品及原著等,观赏精彩的外国电影录像,欣赏格调高雅的外国歌曲等渠道来了解文化。作为英语教师必须不断进步,才能更好的传授文化背景知识,才能针对学生实际,挑选深浅合适的阅读材料。

3.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泛读

如何开展阅读教学范文第4篇

一、合理选材突出针对性

首先,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阅读选材要注意阅读材料必须是图文并茂的,即由图画与文字两种媒介共同叙述故事的。一般幼儿都普遍喜欢强烈的色彩,常常借助色彩来确认对象。因此选择图文并茂的材料,从色彩给予强烈的视觉感应的特征入手,引导幼儿从色彩及其变化的辨析中开展早期阅读,具有最直接、鲜明的效果。

其次,阅读材料必须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 。 阅读材料的选择还要考虑到不同年龄幼儿能力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在内容的选择上,小班幼儿要以情感、认知教育为主;大班科幻、想象的成分就相应多些。小班幼儿的书籍画面色彩以红黄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色彩逐渐丰富。小班幼儿喜欢故事情节单一,有一定重复内容的书籍;大班故事情节要较为复杂,能使幼儿产生种种思考,作出推测,提出质疑等。

二、创设阅读环境,激发阅读兴趣

良好的阅读环境不仅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帮助幼儿埋下一颗爱书的种子,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还会把教师的需要变成孩子的内在动机和需求,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阅读质量,因此,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是幼儿早期阅读开展的基础。

我们可以每周更换一次图书内容,可轮流替换,以保持新鲜感。也可以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在与环境互动中产生阅读的兴趣,把幼儿讨论时的发言记录以较大的字体打印下来,加以展示,使幼儿对自己讲述的“作品”或同伴的“作品”更感兴趣,并进而产生阅读和创作的欲望。幼儿园的教室、亲子书吧、走廊等,都可以是孩子阅读的场所。创设多元的阅读情景,让孩子多一些机会拿起书,多一些机会和书建立感情,多一次机会接触优秀的阅读内容,培养阅读兴趣。例如,在我们的走廊处悬挂着一些儿童经典故事绘画作品,每次孩子们走过这里,都会与之产生互动,停留在作品前面,看一看,说一说。久而久之,阅读成了孩子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就象他们需要水和食物那样自然,在不经意间逐渐养成了自觉的阅读习惯。

三、多种形式开展阅读,注重阅读分享

阅读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阅读教育的过程。它是传递阅读教育的信息,将阅读教育目标落实到每一位幼儿身上,促进其发展的重要环节。

对于小班阶段的幼儿,我们重在引发幼儿的阅读兴趣,通过绘声绘色的情景讲述,使幼儿身临其境投入到故事中;以游戏活动贯穿始终,让幼儿在玩中萌发出对图画书阅读的喜爱。 中班阶段,我们则有意地培养幼儿的阅读技巧。比如,通过观察画面细节,引导幼儿发现逻辑关系,寻找故事线素,对内容进行推测、梳理与预测;通过问题引导,使幼儿的阅读更具选择性,理解更具目的性。比如,阅读《蚂蚁和西瓜》时,随着教师提出“这个故事里,有没有一只特别的蚂蚁”的问题,幼儿在众多蚂蚁中按照动作、形态等特征,积极地去寻找、发现,最终找到了别具一格、与众不同的小蚂蚁。幼儿在观察中感受与体会到成功的兴奋,在发现与思考中享受着读书的乐趣。

而对于大班幼儿要鼓励开展自主阅读,面对有一定阅读经验的大班幼儿,我们重在利用多种方式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前期的经验准备使幼儿更好地与图画书互动,更准确地理解故事内容;通过故事要素的提取,利用表格记录或标记图卡等形式,帮助幼儿理清思路,为其自主阅读提供线索支持;通过夹纸条、记页码的方式,让幼儿在阅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引导他们通过交流、讨论使问题得以解答。

如何开展阅读教学范文第5篇

一、明确阅读教学的主题内涵

于漪老师曾说过:“进入语文织就的宝藏,能开阔视野,提升精神,净化感情,增添智慧,认识社会,品尝人生,其中快乐,难以言表。”语文课本收录的都是经典范文,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教育性,要求学生务必深研细读。文学作品中所积淀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传承的精髓所在,由此可见,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重大。

1.学生是自主学习者

新课程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阅读作为一种审美再造的艺术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个性差异。因此,阅读教学要改变传统的知识灌输思想,要积极倡导“自读―质疑―讨论”的学习模式,建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尽量突出多样性和选择性,让学生在多样性的语文活动中有着充分的选择自由,努力形成他们多姿多彩的个性。这样的教学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

2.学生是合作学习者

学习是一个交流的过程,只有合作才能实现“共赢”。我认为,当前的阅读教学必须改变学生封闭自主的学习方式,提倡合作学习。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的整体功能,完成学生之间的知识和情感交流,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愉悦,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3.学生是积极探究者

自主―合作―探究是阅读学习的三部曲,探究是深化、是思索、是整合、是创新。学生要做积极的探究者,教师要做探究的引导者。教师应从学生爱表现的心理出发,给学生创造更多自主探究的机会。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内动力。作为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释疑,通过比较分析,展开交流,求得问题的解决,而学生则应努力将教师授予的方法,自觉地运用于自己的阅读实践中,以求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使自己的理解更深入,思路更清晰。

二、要适应新课程的阅读要求

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要适应新课程的阅读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认识自己新的角色定位,寻求新的教学契机,拓展新的思维时空,把握新的文本迁移。

认识新的角色定位是教育教学上的一个根本问题。教师学会角色的转变,以“帮助者”的角色出现,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切入口。教师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学生个性及其对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的选择,自觉放弃作为知识权威的“话语霸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所要做的,是要发掘学生的不同,激发学生不同的感悟力。

想象是培养创造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学生说话、看问题的深浅、角度和方式不可能完全一样,教师因势利导,有意选取文本中可以想象的篇章,引导学生在想象中培养创造能力。

真正的阅读将不只是简单的识读,而应当形成一种阅读的互动,即读者要能从文本中读来的内容与自身的生活经历对比、排除或者消融。从文本中读来的内容,只有在经过阅读者的有效加工之后,才有可能成为自己的有用信息。因此,阅读文本的适度迁移必须成为阅读理念的一个新的尝试。

三、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是阅读的引导者,不可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作为语文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做到多读书,更要让他们做到会读书。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教会学生朗读和默读、精读和略读、速读和听读等方法,增强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开阔他们的视野,扩大他们的阅读量,让他们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力争使他们成为既有较高文化素质,又有高尚品德修养的人。

2.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个性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