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普洱茶基本知识

普洱茶基本知识

普洱茶基本知识

普洱茶基本知识范文第1篇

10年,或许是一个品牌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合理成长周期。10年之前,也就是2001年前后,那时的普洱茶还不是一个热词,喝普洱茶的人还非常小众,普洱茶只是一个茶的品类。10年之后,普洱茶的粉丝,从明星政要到普罗大众,都开始喝普洱茶。最火的时候,人人言必称普洱,普洱茶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显示身份的文化标签,个个谈茶、喝茶、送茶、买茶,成为一种风气。现在,普洱茶拥有了大益、下关、龙润、七彩云南、帝泊洱等一批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逐步提高,也拥有了蒙顿、贡润祥等普洱茶的深加工品牌。10年过去,普洱茶拥有了自己的品牌了吗?5年之前,《普洱》杂志创刊,随后的第二期“独家关注”以“普洱茶品牌元年”为选题,开始探讨普洱茶的品牌问题。5年过去,普洱茶品牌状况如何?

品牌意识

“普洱茶有了一些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对普洱茶品牌的运作有了新的认识,比如从过去搞大批发经销到现在注重终端销售,还有资本甚至风险资本的融入和推动,这都是普洱茶品牌十年发展过程中的大的变化,”本刊特约撰稿、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副总经理兼研究总监肖明超在谈及普洱茶品牌时这样说,“普洱茶十年,只是完成了从品类到品牌的转变,云南茶企在普洱茶品牌建设上还比较保守。”

在他看来,10年之前,并没有品牌理念,只是到了普洱茶风靡全国的2005到2006年,企业才开始意识到普洱茶品牌的构建。但是,这一时期的“品牌”鱼龙混杂。因为进入门槛低,一时出现了很多生产普洱茶的企业,普洱茶的牌子多得让消费者无所适从。这也是从品类向品牌转变的混乱时期。

肖明超认为:“普洱茶品牌建设才开始,目前还没有强有力的品牌,或者说品牌缺乏竞争力。”

持有同样观点的也有不少企业家。深圳市永年太和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太俊林直言不讳:“普洱茶到现在只是有名字了,普洱茶还没有形成真正强有力的品牌。”

品牌硬伤

云南省农业厅提供的数据显示,普洱茶年产量最大的是2007年的9.9万吨,与福建年产14万吨的铁观音相比,普洱茶品牌从理论上讲还缺乏一定的支撑。有营销专家指出:“要想树立一个茶的大品牌,目前普洱茶的产量显然不够。”

具体来看,2004年,普洱茶产量只有2万吨。随着知名度增加,2005年普洱茶产量增至5.2万吨,2006年高达8万吨,到2007年达到顶峰9.9万吨。由于2007年价格跳水,普洱茶产业受到重创,2008年产量锐减至5.28万吨,2009年降至低谷,只有4.5万吨。去年,在全省注册在案的963家茶企中,有近700家在生产普洱茶,占总数的2/3,但是产量却不到总产量的1/3,说明普洱茶的生产布局非常零散。

而普洱茶的品牌集中度之低可想而知。2010年,700家茶厂生产5.08万吨普洱茶,每家茶厂都有自己的品牌,如此计算,每个品牌的产量和其社会的能量能达到多少?

记者粗略计算了一下某茶企的品牌,从1994年到现在的品牌数量多达200多个,虽然每年产销量多达5000吨,但这样无法保证每一款茶有足够多的市场投放量。

从产品形态上来,虽然出现了小包装,但普洱茶仍以传统的砖、饼、沱为主,难以改变“农产品”的旧有形象。

“年份”是普洱茶品牌的一大特色,它明确显示了普洱茶的“出生”日期,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品牌集中度。因为每年都要做新茶品牌,这就意味着重新做一种品牌规格,无法在量上保证某一个品牌的产销规模。

更有企业家指出,普洱茶品牌是虚弱的,因为饼、砖、坨的普洱茶还只是半成品的“软商品”:“若干年后,某某品牌的普洱茶转到某茶庄,茶庄老板随手撕掉外包装,改换成茶庄自己的品牌,是非常容易的事。”

品牌觉醒

在采访中,很多企业家和营销专家都认识到,只有把普洱茶变成真正的消费品,才能建立普洱茶品牌。而此前,普洱茶收藏和品鉴的功用被过度放大,这并不利于普洱茶的流通。

龙润集团董事长焦家良指出:“普洱茶知识普及必须做减法,让消费者一看就懂。”他坦言,很多卖茶的人自己都不懂普洱茶,消费者自然听得一头雾水。所谓做减法,就是让普洱茶首先还原成一杯可以喝的茶,而不是附加在茶上的东西。

在华毅看来,普洱茶经过近几年的产业发展,已经从原来“靠天吃饭”的农产品行业脱胎出来,向真正的消费品迈进。他甚至提出,普洱茶在根本上是饮品,不鼓励盲目的投资,除非收藏的产品优质、存储得当、在后期能够产生很大的增值空间。

基于这种认识,一些企业开始面对市场,比如加大了终端销售的力度,以此来加强品牌建设。七彩云南、大益、龙润、下关沱茶集团等普洱茶企业在全国都有加盟店,销售网络覆盖越来越广,也越来越精细。

不仅如此,一些茶企认识到,做品牌不只是简单地做产品。“为什么是苹果脱颖而出,因为苹果除了产品本身好之外,还会做服务。”一些企业也开始做一些尝试,比如开着车在城市免费送茶,虽然效果不大理想,但意识难能可贵。

太俊林说,将普洱茶“软商品”变成普洱茶“硬商品”,是普洱茶变成真正消费品的关键。正是如此,他开始关注普洱茶的终极形态,研制出袋泡普洱茶,而且申请为国家专利。“除了袋泡普洱茶,我还想不出更小的普洱茶的直接消费形态。”袋泡普洱茶保证了口感和形态的延续性,今年喝的和明年喝的口感不会发生变化,产销规模一上去,就可以形成品牌效应,就像立顿一样。“立顿主要是碎红茶,可以保证某一款产品口感的一致性,而传统形态的普洱茶很难做到。”此外,太俊林还在借鉴现代都市茶吧、茶会所的品牌构建模式,在今年6月推出了普洱茶吧。一样的调饮,一样的都市、时尚。

与传统形态的普洱茶茶品牌相比,具有创新精神的茶产品被认为容易创立品牌。如天士力帝泊洱的茶珍、蒙顿、贡润祥的茶膏。一方面,这些产品都是被用来消费的,二是产品的品质稳定,形态统一,容易形成品牌集中度,市场一旦认可,即可扩大规模进行生产。

普洱茶基本知识范文第2篇

中国大陆真正进行普洱茶科学研究是在二十一世纪初,这个时期的科学研究基本上是零散的,在今天看来很多实验方法与实验手段相对也是落后。高度重视普洱茶产业发展的普洱市委、市政府,在2007年北京马连道召开的国际茶文化节上,提出了科技含量会成为未来茶产业首要考虑的因素,科技会提升茶叶的价值和竞争力。次年,普洱市委、市政府将2008年定为“科学普洱元年”,倡导普洱茶进入到“科学普洱”的纪元。时任普洱市副市长盛军说,“科学普洱在行动”的计划已经全面启动。时任普洱市茶办主任赵昌能说,“科学普洱”现在已经成为每次会议的主题,都会打上鲜明的科学烙印。

“真正对普洱茶较系统的科学研究应是在2008年之始。因为从这一年开始,普洱茶的科学研究开始呈系统化、规模化趋势。大量的实验报告、研究论文、科技成果,形成普洱茶研究的主流,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报告层出不穷,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由此,我们也习惯将2008年称其为‘科学普洱元年’。”这是普洱茶学者陈杰先生给出的总结。

2.没有围墙的研究院

普洱茶的推广和普及力度越大,就越多人发问,普洱茶为什么可以“解油腻”?普洱茶为什么能“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普洱茶为什么会越陈越香?普洱茶到底是“药”?还是食品?等等,原有的“经验之谈”早已无法满足消费者,人们需要用更科学的实证方法来认识普洱茶,理解普洱茶。2009年4月,由云南省委组织部、农业厅、科技厅牵头,普洱市政府主办的“百名海外归国博士――科学普洱在行动”的活动,拉开了多层次科学研究普洱茶的序幕,在云南、乃至全国树立了一个好的科研机制:即大科研、跨学科、多层次、重参与的体系的构建。科学家们评价,“‘没有围墙的研究院’这一架构的设置不仅满足了科学研究普洱茶的要求,也符合当前国际最前沿的科学研究主流思维。”

在没有围墙的研究院成立之前,中国大陆科研人员沿用常规的检验方法发现了普洱茶的一些物质,也清楚知道它的功能。但是,仍存在很多的疑惑,知道它“是什么”,却不知道“为什么”。当时,普洱茶中绝大部分物质还没有被发现,不清楚普洱茶内含物质到底有多少,普洱茶最核心的生命基石――染色体、基因、脱氧核糖核酸(DNA)等等,都存在很多未解之迷。

普洱茶学者陈杰先生在《从混沌走向澄明普洱茶的科学十年:回顾与展望》一文中这样写道,“面对这样一些难题,我们首先应当清楚的是,解Q这些科学难题不是一个科研单位或几个专家学者所能做到的。它需要多个科研单位,甚至是跨省、跨国界的科研机构协同与合作,形成大科研、跨学科、多层次的研究氛围。以普洱茶生物发酵领域为例,它就涉及多个生物学门类,有生物科学(偏重于动物学、植物学、环境生物学等);生物技术(偏重于实验技术,如细胞、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生物工程(偏重于工业生产,如发酵工程等);生物医药(偏重于药品研发等);生物信息学(偏重于利用计算机解决生物学问题,多做蛋白质结构分析等);还有动植物检疫、生物安全等几十个专业。因此,没有围墙的研究院恰恰是基于这些因素作为出发点的。它不仅在中国茶业界树立一个好的科研思路,也必会为普洱茶赢得美好的明天打下坚实的基础。”

没有围墙的研究院得到了云南省委和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投入4000万元支持普洱茶科学研究,当时,已经成为云南普洱茶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和平台,没有围墙的研究院科研任务分为六个方面:

1、 基础研究。包括普洱茶内含的化学成分,大叶种茶叶的基因图谱、普洱茶活性成分的生物转化机理,普洱茶发酵过程中色、香、味的演化过程与机理,年份茶理化指标的鉴别方法与标准等等;

2、 功能性研究。包括普洱茶解酒与护肝的功能与机理,普洱茶解油腻、刮肠通泄的原理,普洱茶抗辐射的机理,普洱茶提升人体免疫功能的机理等等;

3、 药用成分及药用机理的研究。包括普洱茶降血糖的研究,普洱茶降血脂的研究,普洱茶降胆固醇的研究,普洱茶抗动脉硬化的研究,普洱茶抗癌的机理研究,普洱茶抗氧化机理的研究,普洱茶饮用安全性研究等等;

4、 传统工艺水平的提升。包括普洱茶微生物发酵的机理及发酵模型,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生物酶及酶促发酵的机理,普洱茶发酵过程全自动流水线设备的研发,普洱茶压制设备的改进与提升,普洱茶无菌化生产流程环境要求与标准,普洱茶环保包装物的选用与标准等等;

普洱茶基本知识范文第3篇

如果你搞不懂什么是生茶什么是熟茶,如果你一听干仓湿仓就犯晕,如果你对什么是好的普洱茶毫无概念,如果你在普洱茶店不知道如何下手,那么,亲爱的菜鸟同学,如果你想快速进化成普洱达人,欢迎加入“普洱茶网络学院”,恶补一下普洱茶基本知识,而你很可能从普洱茶网络学院毕业,成为普洱茶网络学院的一名教育工作者。网络学院的好处是,不收学费,随到随学,学不好再学,活到老学到老,可潜水可冒泡可马甲……

旁听小组

在豆瓣里搜个普洱茶学习小组,不难,相关条目有270多个。有营养的普洱茶小组可以申请加入,如号称是“读书人醇香伴侣”的“普洱茶”小组,标榜是“普洱茶爱好者交流的地方”的“普洱茶爱好者”,都是不错的小组。小组讨论的都是普洱茶的入门知识,一般回复较多的,都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比如“新手喝普洱茶要买什么样的”、“摆一下大家信得过的普洱茶”等等。小组可加入,也可旁听。上面提到的两个小组成员多,气氛活跃。比如“五千万送给刚喝普洱茶的茶友”,一个非常标题党的帖子。“五干万”说的是:“千万别买包装盒精美华丽的不知名礼品茶、千万别买体形硕大的巨饼大瓜、雕龙画虎的工艺品茶、千万别买品牌茶厂未注明无绿色食品年份标示的农民茶(玩家推荐例外)、干万别买外包装破旧难辨认土头灰面的稀世老茶(除非有玩家带领)、千万别买包装上用字十分夸张如‘帝王’的惊世好茶。”对入门级茶友,“五干万”的提醒相当给力。

泡专门论坛

网络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普洱茶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普洱茶网站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内容都差不多。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作为菜鸟,你可以花一点点时间对比一下,选一个你认为不错的网站,从普洱茶入门知识看起,或是根据你自己的情况学习知识要点,几天下来,定有收获。如果你不喜欢那种大而全的综合类网站,那么推荐看看页面清爽的三醉斋,它的人文味不错。三醉斋的“一人看茶”、“煎茶日记”、“南茗北茶”、“茶马古道”、“武夷岩茶”、“中国茶道”等特色精品栏目,日臻完善,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和知名度。其中,茶马古道即是专门交流普洱茶的版块。里面高人颇多,跟高手学习自然大有长进。

围观微博

不说“围观改变中国”这类宏大叙事,2010年,微博的确是互联网的一大奇迹,一条条140个字上限的微博,让我们的生活和阅读进入碎片化时代。在微博上,每个人都是“微生物”。信息在这里发酵,变成一股股推动事件进展和产生生活情趣的原动力。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一点在微博上仍然明显。普洱茶达人大有人在,活跃的茶人也有。你可以变成他们的粉丝,他们的新鲜言论即可出现在你的页面上,他们推荐的文章你也可随即点开阅读。长此以往,日积月累,你可以和各位达人轻松互动,在玩乐中学习。即便只是围观或转发一条微博,也可在点击鼠标中,分分秒秒获取知识。

加入QQ群

如果你觉得微博太琐碎太随机太不可预见,那么加入一个靠谱的QQ群,也是加入了一个更加互动的学习班。在百度里输入“普洱十QQ群”,或是在Q0群里搜索“普洱”,就可以找到N多的普洱茶QQ群。加入人气旺盛的群,听各位大侠高谈阔论,很快高下立判。你单独点开某位高人谦虚求教,爱喝茶的人人品都不赖,自然会得到满意答复。混熟了,你大可在群里发表体会。如果还有网下的品茗交流,那更是不错的学习机会。QQ群的好处是,人数相对固定,话题相对集中,可以群聊也可私聊,灵活度大。

浏览博客

博客式微,不过爱写博客的人仍在坚持写。在浩瀚的比特海里选择几个优质博客,你也可以成为“集大成”的普洱达人了。《普洱》杂志官方网站有一个博客栏目,里面就有推荐。他们对普洱茶有着更深的了解和体会,谈文化,讲历史,聊境界,穿插普洱茶的基本知识要点,美文妙文养眼之余,也深度了解了普洱茶。往高处喝,普洱茶是需要生活态度的,而每个普洱茶的资深博容也都是真实的生活家,在他们的自留地里,我们可以学习太多。当你也觉得手痒难耐,也想像他们那样写点什么,那么你已经入境了。

百度一下

互联网让每个人和这个世界只是一个键盘的距离,地球变成了一个村。有什么问题,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在文字框里键入你想了解的问题,马上会跳出无数条目。五花八门的回答中,总有一条会令你满意。提问也是一种学习,而且更具针对性。也可搜索百度文库,查阅要找的文章。

看网络视频

普洱茶基本知识范文第4篇

普洱茶火了,但是火的仅仅是普洱茶这个名词,而并非普洱茶的品牌。普洱茶仅仅是产品的代名词,而不是一个品牌的代名词。 消费者开始对普洱茶产生兴趣了,这说明围绕普洱茶的各种事件营销起到了一定效果,但是消费者似乎并不知道到底该买什么样的普洱茶,因为在消费者眼里,所有的普洱茶似乎都是一样的,只有价格之分而没有品牌之分。

喝普洱茶成为一种新时尚了,但是人们凭什么跟随这个时尚,似乎还缺乏足够的理由,因为,坐在星巴克喝咖啡的人远远超过在茶馆里喝普洱茶的人的数量。

这一切现象说明,在普洱茶已经形成了非常大规模的影响力的今天,普洱茶的产业要大发展,一定需要一批大品牌的崛起,而大品牌的崛起,则需要品牌经营的大视野和大手笔。

关键词1:创建品牌

在现代市场竞争中,品牌营销已成为企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手段,如果说过去这么多年的普洱茶产业是依靠众多企业的“产品导向”而锻造的话,那么在未来的市场中,品牌战略将会是让普洱茶立于产业制高点的关键。就目前的普洱茶来看,“有茶类,无品牌”是普洱茶品牌的最大问题,所有的零售商都知道普洱茶,但是很少知道普洱茶有什么大的品牌,而消费者也普遍认知普洱茶,但是并不知道到底哪些品牌是普洱茶的真正代表。这样导致的结果便是产业的恶性竞争,因为没有品牌的区隔,也没有符号的差异,因此,所有的厂商都可以说自己卖的是好的普洱茶,而消费者也很难辨别到底什么是好的普洱茶的产品,这样竞争的结果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从而让整个普洱茶产业的整体经营水平不能保证,因为人们对于产品的辨别是有限的,而品牌才是消费者识别产品的根本保证。

品牌是让一个产业持久发展的保证,而当普洱茶的名声已经家喻户晓的今天,如何打造一批普洱茶品牌就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对于当前很多普洱茶的企业来说,首要的工作就是要有一个代表自己的普洱茶产品的能在市场上引起反响的品牌名字,并要对这个品牌进行全方面的包装,让普洱茶与普洱茶之间实现差别,才能形成良性的发展机制。当然,有人会说,消费者对茶叶的区分不是从品牌着手,而是从茶名辨别,人们只是问是铁观音还是普洱茶,而不是问是什么品牌的铁观音还是什么牌普洱茶,但是企业更不能忽视的是,如果普洱茶不能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一个固定的品牌形象,就谈不上品牌忠诚度,没有品牌忠诚度,就不可能形成一个稳固的消费群体,没有一个稳固的消费群体,一个普洱茶企业拿什么实现长期和稳健的经营,这个产业没有品牌,就不足以形成产业的优良的标准,当所有的企业都一拥而上的时候,那些先进入市场的企业也并不一定能取得先机,因为行业没有优良的标准,没有足够的门槛。因此,只有创建品牌,并要形成强势的品牌才能拥有无限的机会,而整个普洱茶产业的崛起,需要大批的品牌。每个企业都需要将经营品牌作为企业战略,从而逐渐形成一批有强大影响力的品牌,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让品牌来打开市场,让普洱茶赋予品牌的符号,这是普洱茶营销亟待突破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2:新品类

普洱茶目前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没有品牌,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没有任何细分的产品品类,天下普洱茶都是普洱茶,没有第二种普洱茶。产品品类过于单一,让整个产业缺乏足够的活力,而且,长此以往,容易造成产品过剩,因为只有一种品类,所有的企业都做同样的产品,只会在小圈子里面拿着同样的东西竞争,就只能是此消彼长,而很难把整个产业的规模做大。

突破现有的品类,大胆进行产品创新是普洱茶企业值得重视的课题,提升普洱茶的附加价值,做基于普洱茶的深加工产品,才能普洱茶走出单品类竞争的尴尬局面。如果看下饮料市场,会发现,品类的竞争是在品牌竞争之后的一个新的要点,在过去,只有可乐横行天下,而如今,果汁饮料、功能饮料应有尽有,而这些品类把整个饮料市场扩大了,同时也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而饮料里面的茶饮料的市场不也正是从可口可乐、矿泉水等争夺来的吗?

普洱茶需要创造新的品类,“王老吉”过去做的是凉茶,结果发现大家都做的凉茶,打得不可开交。王老吉最后把凉茶做成饮料,创建了新的凉茶的饮料品类,一下就成功了。普洱茶为什么不能做普洱茶饮料呢?在功能饮料可以补充能量和体力的时候,普洱茶不也完全可以做出“养胃健脾”的功能饮料吗?甚至还可以进一步按照普洱茶所具有的功能进行进一步的细分。

关键词3:市场细分

不同人群对于普洱茶的消费需求是不一样的,有些人购买是为了送礼,有些人是为了收藏,有的人是为了自己喝。应对不同市场,就需要市场进一步细分。当前普洱茶细分做的并不够。

作为普洱茶的厂商来说,要明确不同普洱茶的定位,要形成面对不同细分市场的品牌和产品线,比如针对礼品市场,需要做高端普洱茶,需要包装精美、质量上乘的普洱茶精品;针对收藏市场,就需要推出有收藏价值和意义的普洱茶,比如从茶本身的文化内涵、品牌故事上下功夫;针对零售市场,需要的是大众化的包装和大众化的产品。

而且,每个普洱茶的企业都要清楚的认识自己的目标消费群的定位,针对哪些人群,这样才能真正实施有效的营销。比如,针对时尚一族,普洱茶是不是能够推出时尚的品牌,针对老年人,是不是也可以做进一步的细分品牌和产品,在这些方面,普洱茶还有很多空间值得挖掘。   关键词4:终端创新

既然有普洱茶的强大的影响力,为什么不能打造普洱茶连锁茶庄的品牌呢?既然整个产业已经形成了生产、流通等链条,那么在流通领域,是不是可以借助普洱茶茶庄来让消费者进行体验呢?星巴克咖啡店重要的并不是咖啡,而是在星巴克的放松的时尚的小资的感觉。普洱茶呢?普洱茶几千年的文化,远远比咖啡的文化要更有内涵。

打造一批普洱茶的品牌体验店,让人们像在咖啡店享受咖啡一样享受普洱茶,将是让普洱茶在终端上对消费者进行近距离接触的重要手段,而且,茶庄品牌形成了,普洱茶也推广了,消费者也高兴了,何乐而不为呢?

关键词5:品牌文化

古人把品茶作为一种艺术修养,讲求心平气和,和就是平和、柔和,在品茶中品情、品理、品德、品人生,享受修身养性,清静心灵的妙处,品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而普洱茶的文化体现着一种和谐自然的生活方式,如何让普洱茶文化与现代文化相契合,让普洱茶文化真正体现一种新的和谐的生活方式,是普洱茶品牌内涵建设的关键。

文化内涵往往意味着附加值,在体验消费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打造品牌文化是普洱茶面临的新课题,雀巢咖啡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并非因为“味道好极了”,因为在此之前大多数国人并没有喝过咖啡,更无从谈起速溶咖啡与现煮咖啡的区别,但是雀巢把喝咖啡培养成了一种时尚。普洱茶如何成为时尚?如何将古老的茶文化和现代的时尚生活方式进行融合?品牌文化建设需要加强。

关键词6:品牌管理

云南的勐海茶厂的“大益”普洱茶形成了品牌,但是却面对假茶的冲击,防伪措施呢?品牌保护呢?普洱茶不仅没有打造出大的品牌,也还没有品牌保护的意识。

厂商应该给与消费者足够的辅导,让大家了解如何来鉴别真假的依据,作为具有一定品牌的普洱茶企业,要知道管理自己的品牌,要学会保护自己的品牌。比如,推出防伪的措施,针对假货冲击采取反击措施,申请商标保护等等,关键要有系统的品牌管理体系。

关键词7:品牌传播

茶企业挣到钱的很多,但是有几个企业真正学会利用现代营销手段进行品牌传播?为什么至今为止人们也很难建立普洱茶和某个品牌的关联?品牌传播的力度依然不够。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消费者的接触点值得关注,每个消费者都有自己的一个生活行为的轨迹,抓住这些轨迹,传播普洱茶的品牌,不失为一种品牌迅速提升影响力的新的方式,借助事件营销打造品牌,也是作为普洱茶企业可以走的路子。但是,关键还在于是不是想长期的打造一个好的品牌。在现在大家都还在活在整体的普洱茶品牌的聚光灯下的时候,谁第一个跳出来传播自己的品牌,谁就将成为第一个进入消费者脑袋里面的品牌,而争夺消费者心智资源是品牌经营一个关键的部分,因为你的品牌被消费者认可和记住了,别的品牌就会被排斥。

有人这样说普洱茶:“一流的产品、二流的营销,三流的价格”,其实,四流的品牌也是吻合现状的。在这个需要品牌的时代,普洱茶品牌任重而道远,而跳出原有思路大胆创新,才是普洱茶品牌突破的出路。   关键词8:城市营销

普洱茶基本知识范文第5篇

自2006年起,云南茶博会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2007年底以来,云南的主要茶种普洱茶遭遇市场低迷,并一直延续至今,此时举办的第四届茶博会似乎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成为茶界的风向标。但与普洱茶巅峰时期相比,今年茶博会的现场还是冷清了一些。在普洱茶价格大跌和近期的金融危机双重影响下。很多茶企对茶业市场的认识更加理性,都专注于产品开发、品牌和渠道建设。

亮点一:快消成趋势

展会现场记者发现,包括龙润、龙生、滇红、七彩云南、临沧千年古茶等品牌茶企都把新开发的袋泡茶、方便茶饮品、小沱茶、茶粉、速溶茶等作为主打产品放在了醒目的位置,而上万元的传统普洱茶则不见踪迹。许多茶企的负责人表示。茶叶毕竟是快消品,因此做大众喜欢喝、喝得起的产品,才是云茶今后的发展趋势。

亮点二:东莞市场为云茶铺渠道

“你知道整个珠三角地区有多少茶庄吗?两万多家!如果我们能把云南普洱茶生产企业与这两万家茶庄直接建立起联系,其销售将有望井喷。”东莞华南茶叶交易中心总经理陆晓如是说。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内茶叶市场都比较低迷,但以普洱茶为代表的云茶产业只要有效拓宽销售渠道,仍可能率先走出低谷。

广东市场是国内最大的普洱茶销售与消费市场,而云南普洱茶要重新振兴,首先需要解决销售不畅的问题。不少云南普洱茶仍然依赖传统茶叶批发市场进行流通与集散,真正具有现代市场营销意识并付诸实施的企业不多,导致省外消费者对云南普洱茶品牌的认知度至今不高;另外,普洱茶批发企业基本采用坐店经销方式,缺乏主动营销意识,也导致产品推广能力不强。为此,广东企业愿意与云南普洱茶企业合作,延续其以往成功的药品销售模式,通过电子营销、手机信息、业务员上门拜访等方式,并运用现代物流手段销售普洱茶。

亮点三:“云茶”产业发展成就展

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组委会以云南省茶产业60年发展成就和历程为宣传重点,专门设立了720平方米的“云南茶产业发展综合成就展”。从中可以看出,经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近20多年来。云南茶叶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在云南129个县(市、区)中有100多个县(市、区)种茶。涉茶人口达1100多万。其中农业人口达600多万。2007年茶叶产业发展达到最高峰,茶叶综合产僮达201亿元。

2008年,全省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达159.90万亩,比上年增21.60%;有机茶园15.88万亩,增117.53%;852家茶叶企业通过了QS标准认证。目前。“云茶”国内销售区域比2005年扩大近1倍。国内大中城市基本设立了销售点,消费群体较2005年增加了3成多;在普洱茶传统销区,熟茶销售比2007年增长了30%左右,东北、西北、华中等新兴市场销售额迅速增长。

亮点四:2009中国红茶经济发展论坛名家会聚

4月13日,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举办“2009中国红茶经济发展论坛”,邀请国内大专院校、科研、茶叶协会等单位以及印度、斯里兰卡、俄罗斯、波兰、英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的60多位茶叶专家学者参与,真正体现了红茶的国际性。包括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辑水皮、中国顶级品牌专家翁向东、欧盟茶叶社团负责人芭芭拉女士(法国)、华南农业大学丁俊之教授、清华大学魏杰教授在内的12位专家学者作了发言,从红茶发展战略、生产加工技术、企业经营管理、品质形成机理及功效、质量安全、如何应对当前金融危机、法国和欧洲的红茶市场、滇红前景探索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学者们的交流透露出。红茶今后的发展路线要避免普洱茶出现的急功近利的炒作方式,而必须建立在产业基础上!相对普洱茶而言,滇红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是有产业基础的,关键看现在怎么运用市场营销的手法,把滇红的市场继续扩大发展,最终提升其品位。普洱茶的过往谈不上失败。但和地方政府、茶商、茶农的后知后觉分不开,容易被过去自己建造出来的幻象所迷惑,以为真的是有这么大的市场需求,导致盲目扩张。而在当前经济状况下,红茶受到的影响不会太大,因为它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只要有意识、有概念,红茶品位提升的空间会很大。关键是怎么利用好现有的资源和基础。

反思和启示:

但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茶博会展厅由去年的4个减少到2个,主展厅展出企业也只有8家,展位和以往相比明显减少,看得出来在普洱茶产业低谷期,各企业参展积极性不高。同时普洱茶的价格都比较低廉。全场10多元、20元的普洱茶比比皆是。

相关期刊更多

普洱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云南省教育厅

广东茶业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茶世界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