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范文第1篇

29.简述国家的实质? (简答)

30试述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的原理及其重要意义? (论述)

3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职能的原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论述)

32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说明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性(论述)

33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简答)

34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简答)

35.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36怎样理解社会基本矛盾? (简答)

37简述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简答)

38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说明党的十五大制定的对我国所有必要性?(论述)

39.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发展的规律,说明我国进行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论述)

40运用社会发展是决定性和选择性相统一原理,说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 (论述)

41.试述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 (论述)

42简述人类劳动的本质特征? (简答)

43怎样理解劳动创造了人? (简答)

44怎样理解阶级及其实质? (简答)

45简述历史唯物主义的上层建筑范畴? (简答)

46简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简答)

47简述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关系? (简答)

48试论社会进步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论述)

49试论述人的价值的实现? (论述)

50运用的马克思主义人的价值理论,说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 (论述)

参考答案

27.简述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简答)

⑴实践是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基础。社会不同于自然界,它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而自然界的基础在于自身,自然界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类。社会起源于劳动,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实践不仅创造着和体现着人和自然的关系,还不断创造和体现着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实践是人类社会的活动方式,没有,也就没有人类社会。

⑵实践构成了社会生产的基本内容。实践有三种基本类型,即物质生产实践,社会关系精神生产实践。这三种实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作用,构成了全部社会生活基本内容,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以及人际关系生活,精神生活。

⑶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类的展的过程。物质生产实践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关系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直接动力;精神生产实践则推动社会的科学文化的发展,也推动着发展。

⑷实践揭示了社会规律的特点。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都是客观规律,但又各有特点,自然规律无论人类活动是否参与,都在起作用。社会规律则不同,它是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表现出来的,是“社会行动的规律”,它不存在于人类实践活动之外,而是内在地存在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之中。

马克思关于“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的诊断深刻,科学地提示了人类社会的实践本质。

28简述生产力及其构成? (简答)

⑴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或社会生产国是人们在劳动生产实践过程中,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也是人们解决社会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它表明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所以,生产力是标志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实际能力的哲学范畴。

⑵生产力既然是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改造自然的客观物质力量,因而生产力是由客观物质要素所构成的复杂系统,是参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构成的一切物质,技术的要素的总和。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以生产工具为主)和劳动者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下面我们分别考察三个要素及其在生产中的地位:①劳动对象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能加工的一切对象。它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物,这是没有经过人类加工的,是自然界纳入生产过程的部分,另一类是经过人类加工的物体,是人创造纳入生产过程的部分,劳动对象是生产力中的一个基本要素,这是因为:其一,劳动对象是人们进行物质生产的前提要素,只有劳动者使用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才能构成现实的生产国,没有劳动对象也就没有物质生产。其二,劳动对象的不同情况直接影响着生产国的发展水平。使用同样的生产工具,花费同样的劳动,由于劳动对象的情况不同,生产出来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也不大一样。其三,随着代科学的发展,能源,各种特殊性能已成为制造先进生产工具,机器系统和采用新工艺的前提,从而是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②劳动资料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造或影响劳动对象的媒介体。劳动资料是生产力构成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因为:首先,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必须以一定的劳动资料作为媒介体。正是人们利用劳动资料的机械的或化学的性能,把劳动资料作为发挥力量的手段,然后才能按照人们目的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以便创造适合人类需要的产品。可以说,没有一定的劳动资料就不能有人类的生产。其次,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志,是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尺度。在原始社会中,人类使用最简陋的工具进行生产,这就反映了当时生产力极端落后的状况。③劳动者是指具有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劳动能力包括体力,也包括智力,在劳动生产中不仅需要一定体力的支出,也需要人的智力的支出,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力的支出越来越重要。所以劳动者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是因为,劳动者是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劳动者是生产工具的创造者和使用者,生产工具要由人去驾驭,离开了劳动者,再先进的生产工具以及再好的劳动对象都不能发挥作用。总之,生产力要素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组成生产资料,是生产力中“物”的要素,劳动者是“人”的要素。在“人”和“物”的要素中,人的要素起主导作用,而物的要素是必不可少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尺度,劳动对象是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29.简述国家的实质? (简答)

表面看来,国家是独立于社会各阶级之上的代表,但从实质来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

⑴国家是阶级的工具。国家产生以后,它总是属于某一阶级,掌握它是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如果国家对各个阶级一视同仁,那么国家就去存在的条件,就不成为国家。

⑵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工具。既然在阶级社会中,国家不属于全社会所有,而属于某一个阶级,那么,是不是任何阶级都可以占有国家呢?不是的。只有经济上占统治地信的阶级才是国家的占有者。

⑶国家是统治阶级的暴力机器。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有一套特殊的公共权力机构。其主体部分是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统治阶级凭借这些机关来实行统治,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这正是国家本质的最鲜明的体现。

⑷由于国家问题直接关系着各阶级的根本利益,历来的剥削阶级思想家都力图掩盖国家的本质,宣扬国家是各阶级利益的“调节者”,全民利益的“捍卫者”,是“自由”,“平等”,“博爱”的化身,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

30试述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的原理及其重要意义? (论述)

⑴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①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前提。历史是人创造的,但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首先必须能够生活。为了生活就要进行劳动以谋取生活资料,也就是说人类为了生存,就需要解决食品,衣服,住房,燃料等问题,如果离开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存在。②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发生和面貌。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除了物质生活以外,还有社会的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等等。但是只有“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社会领域中的各种关系都是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有什么样的生产广度工,就有什么样的社会结构及其政治制度。也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形态。例如,资本家私人占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方式,社会性质也必然蛮资本主义的。总之,一个社会是什么样的性质,处于什么样的阶段上,最终都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③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发展决定着一个社会形态向另一个社会形态的转化。生产方式并不是凝固不变的。由于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运动的尖锐化,一种生产方式便会转化为另一种生产方式,即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从原始社会转化为奴隶社会,由奴隶社会转化为封建社会,由封建社会转化为资本主义社会,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化为社会主义社会,都是生产方式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历史。总之,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不仅决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的发生及其面貌,而且还决定社会形态的。所以,只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⑵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的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这一原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大的意义。①只有懂得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原理,才能从根本上认识和掌握人类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既然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产生,性质及其发展变化,那么社会发展史首先就是生产发展史,生产方式的发展史。这就告诉我们,要研究和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其实质就是研究和揭示生产发展的规律,即生产方式产生变化的必然性。只有正确地认识和掌握生产方式的状况,才能全面地,客观地说明人类社会发展中各个社会形态的辩证过程及其规律性。②生产方式是社会决定力量的原理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在革命和建设过程,无产阶级政党必须研究和认识生产方式的状况及其矛盾,正确反映生产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按照生产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才能保证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如果生产方式的状况及其发展规律,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是“左”的就是右的,革命和建设的事业就会遭到挫折和失败。我们党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充分说明了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这一观点的无比正确性。

3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职能的原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论述)

⑴国家的职能包括对内和对外职能。对内职能是基本的,主要的职能。对内职能:第一,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对统治阶级实行民主,维护本阶级的政治和经济统治。第二,维护统治阶级建立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调节阶级矛盾,把阶级斗争控制在一定的。第三,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干预或发展经济文化。对外职能:第一,组织和加强国防,防御外来侵略和*。第二,调整和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第三,保护本国利益不受侵犯。

⑵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的体现,国家本质不同,职能也不同。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在对内职能方面,专政的对象不同,维护的阶级利益和社会制度不同,干预或发展的经济文化建设的职能也不同。在对外职能上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只要有可能就进行对外侵略,*。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则主要是防御外来的侵略与*,维护世界和平。

⑶懂得国家职能的原理对于我们认识在社会主义时期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①社会主义时期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力量才能完成这一历史任务。②社会主义时期是主要矛盾,但阶级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国外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只有依靠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力量,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得到巩固。国家统一大业才能最终完成。③建设论文必须要有一个安定的环境。只有依靠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力量,管理好公共事务,维护社会秩序,社会长期稳定才能有保障。

32.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说明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性。(论述)

⑴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不仅反映社会存在,而且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它一经产生就具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它不是机械地反映社会存在,它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绝对的一致或平衡。

⑵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①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并不完全同步。社会意识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并阻碍其发展;有时又能预风未来并指导社会存在的发展。因而在它的发展中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②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之间在发展上的不平衡性。一般说来,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大体一致的,但也会出现某些不一致的情况。历有些经济落后的国家往往在思想领域超过经济发达国家。③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虽然社会意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但是每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不仅是对现实存在的反映,而且同先前的社会意识遗产有或多或少的继承关系。④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相互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⑤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⑶懂得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对于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因而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特别是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并保证它的正确发展方向。相反,如果削弱政治思想工作,而任凭封建的和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到处泛滥,就会阻碍我国四化建设的进程。因此,我们党最近作出的关于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这对于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33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简答)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为二者的相互作用

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①生产力之所以决定生产关系,是因为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迟早要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因为在人类社会的长河中,生产力总是不断发展的,由它所决定的生产,在一定阶段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使得生产力同它在其中活动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当这种矛盾在原有的生产关系所能容纳的范围内展开时,生产关系就要作某些部分的变革,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当这种生产关系完全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时,生产力就要冲破原有的旧的生产关系,用新的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来代替旧的成为生产力发展桎梏的生产关系。

⑵生产关系反作用 于生产力

①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时,它为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提供广阔的场所,从而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这时,生产关系能够为生产力诸要素的结合,特别是人和物的结合提供较好的形式,进而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使技术设备和自然资源得到较好的利用,把生产力的潜力大大发挥出来。②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则对生产力的发展,或者使生产力的发展遭到严重的破坏,生产停滞,或者使生产力虽有发展但不能发挥出来。这是因为旧的生产关系的积极性,无力把生产力中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同时也使生产力中物的因素(如机器设备,科学技术,生产工具等)得不到充分利用,甚至遭到严重破坏。还应指出,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不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甚至遭到破坏时,生产关系的变革就成为推动决定环节,这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得异常明显和突出。但是,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来说,仍然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因为变革旧的生产关系仍然是出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的。

34简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简答)

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会产生矛盾,因为在生产方式中,作为内容的生产力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构成了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边疆性而作为形式的生产关系则在一定历史时期中保持相对稳定性,而使人类社会历史发呈现出阶级性和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这样,不断变化发展的生产力同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之间,就必然会发生矛盾。

⑵在生产发展过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当生产关系基本上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固然存在着是在生产关系基本上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它们之间同样存在矛盾。这种矛盾只是在生产方式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各有自己的特殊表现。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推动,便形成了人类社会由量变到质变,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即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相互代替的历史过程。

35.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简答)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表现为二者相互作用。

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在社会关系中,经济基础属于物质关系领域,上层建筑在实质上属于思想关系领域。因此归根到底,经济基础是第一性的,是上层建筑的根源;上层建筑是第二性的,是经济基础的派生物。②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性质是封建主义的,上层建筑的性质也就是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的性质是资本主义的,也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是资本主义的。这是因为上层建筑的内容总是由经济基础的内容所决定的。③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建筑或快慢的变化和发展。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和发展,而且规定着上层建筑变化发展的方向。因为社会形态发生变革,新的经济基础要代替旧的经济基础,就必须变革旧的上层建筑,建立起适合自己需要的新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随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是一般规律,但这并不是说,经济基础一发生变化,全部上层建筑就会彻底变化。由于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而它的变化也有自己的特点。一般说来,在上层建筑中,首先发生变化的是它的核心部分国家政治法律制度。而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如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观点的变化则比较。经济基础发生变化以后,旧的社会意识的某些部分还会继续存在,并发生消极作用。但是,总的趋势及其发展结果必然被适应新的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所代替。

⑵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①从服务方向上看,上层建筑要千方百计保证经济期限展的方向。它一方面要利用政权的力量和思想影响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又要同有自己的经济基础的旧势力残余以及威胁自己生存的新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萌芽作斗争。②从服务方式上看,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来为经济基础服务。政治上层建筑力图把人们的行动控制在一定的秩序之内。思想上层建筑通过影响人们的思想来支配人们的行为,使社会的经济生活得以,以有巩固和发展。③从服务的效果上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有两种性质:A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时,就起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作用;B当上层建筑已经腐朽衰败,并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有着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整个社会进步的反动作用。

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历史观中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如果割裂了二者的统一,就会犯两种错误:一种庸俗的经济决定论。这种观点片面地强调经济的决定作用,完全否认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按照这种观点,一切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都推动了意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也没有必要。另一种是上层建筑决定论。这种观点把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无限夸大,认为它可以不依据由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发展的客观进程的要求,上层建筑的力量就可以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

36怎样理解社会基本矛盾? (简答)

⑴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⑵这两对矛盾之所以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的主要根据是:第一,这两对矛盾所涉及的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概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和基本关系,形成了社会的基本的结构。第二,这两对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决定着每一社会形态的性质,决定和支配着其他的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三,这两对矛盾运动过程中所体现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善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善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⑶这两对矛盾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并制约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变化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反过来影响和制约着生产力矛盾的发展。

37简述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简答)

⑴所谓阶级斗争是指在阶级社会中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对抗阶级之间斗争。

⑵在阶级社会中,被压迫阶级反抗反动统治阶级的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这表现在:第一,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部,即社会发展的量变过程中,阶级斗争推动社会的,为社会形态的质变准备条件。第二,在一种社会形态即将被另一种社会形态取代之际,即社会发展的质变过程中,阶级斗争打碎旧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推动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⑶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社会基本矛盾对社会发展推动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的具体表现。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直接表现为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先进阶级和代表落后生产关系及反动上层建筑的反动统治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所以社会基本矛盾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也就直接地表现为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则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8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说明党的十五大制定的对我国所有必要性?(论述)

⑴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生产力的状况,包括生产力,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要求。因此,这一规律又可以表达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水平的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善的规律,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统一及其矛盾运动的科学概括。它正确地提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因此这条规律的主要内容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否变革以及变革的方向和形式,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状况即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它能促使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二者之间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着的这种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即具有反作用的生产关系一定要与生产力的性质,水平相适应,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于生产力善的规律。

⑵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于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普遍客观规律,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战略,策略,方针,政策的重要客观依据,在今天也是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依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从我国生产力现状出发总结了以往在所有题上的经验教训,制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万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出现了公有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局面。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指出,继续完善所有结构提出了使公有私有同发展的方针,深入对大中型国营企业进行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由此可见对所有,是我们党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结果,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现实的必要性。

39.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发展的规律,说明我国进行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论述)

⑴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辩证发展的规律。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凡是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即适合经济基础的性质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的上层建筑,就能存在和巩固下去;如果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就意味着它已经更新换代了存在的必然性,变为不合理,不现实的,因而就会被淘汰。②上层建筑能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必须为经济基础服务。因此,上层建筑必然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否则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适合是一个矛盾不断产生和不断解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适合。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通过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这种矛盾运动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⑵懂得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发展的规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这一规律是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客观依据。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基本上是适合的,但是,我国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仍然存在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如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机构设置,干部体制等等,旧社会遗留下和各种旧思想,旧传统,旧习惯,如专制主义,官僚主义,家长作风特权思想等等。这些方面,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体系的完善和它的作用的发挥,不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不利于发挥它的优越性,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巩固和发展,从而不利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所以,为了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进一步发展生产力,还必须完善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即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对国家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特别是党的十五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发扬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党制定的政治体制改革措施,本身就反映了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客观要求。我们党由于运用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发展规律,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40运用社会发展是决定性和选择性相统一原理,说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 (论述)

⑴历史决定论,是指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因而人类社会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

⑵历史选择论指,是社会规律要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才能实现,因而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主体具有选择性。⑶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历史决定论和历史选择论的有机统一。因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同时又反对否认人的自觉活动的重要机械论观点。

⑷正确认识历史决定论和历史选择作用相统一的,对于我们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就人类社会总体而言,五种社会形态的相互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表现为一个决定过程,但就具体的民族历史而言,由于所处的特殊环境不同。而不一定按照五种社会形态的序列,可以跳过某一种社会形态进入高一级社会形态,这里主体选择性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从而选择了社会主义,超越了资本主义阶段,这是历史的必然。可见,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也是人合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的。

41.试述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 (论述)

⑴所谓党的群众观点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体,具体说来,群众观点包括如下内容:①坚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就要充分估计到他们的伟大创造力,首创精神,要依靠群众的力量夺取胜利,而不是依靠少数人打天下。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体现。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无产阶级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因此,要求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一切为了群众,吵谋私利,不搞特权,党的干部要当人民的勤务员。③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要把向人民群众负责作为一切言行的标准;要为人民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结合起来。④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的实践是形成正确领导意见的源,群众中蕴藏着丰富的经验和智慧,毛泽东所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往往是幼稚可笑的。”因此要当群众的学生,才能有正确的领导。

⑵党的群众路线既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又是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因此,从狭义上说,党的群众路线就是指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也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⑶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辩证统一的。因此,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是党的生命线。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党的性质的具体体现,也是无产阶级其他阶级政党的根本标志之一。因为,从本质上讲,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以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已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历史经验证明,什么时候,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党就无往而不胜,什么时候放弃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会遭到失败。所以,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基础。

⑷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保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客观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于革命取得了胜利,由于党处于执政党的地位,就要时刻警惕党脱离群众的危险性。执政党的地位,最容易使一些世界观没有改造好的干部居功自傲,脱离群众;或利用职权谋求私利搞不正之风;或发生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等坏作风。这一切都是削弱党的战斗力,危害人民事业的不得因素。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论述就是我们党历史经验的总结,它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就该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因此,我们必须恢复和发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我们才能胜利地建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2简述人类劳动的本质特征? (简答)

⑴所谓劳动是指人和自然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的变换过程,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

⑵劳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其本质特征主要是①人类劳动是有明确目的的自觉活动②人类劳动必须创造并使用一定的物质手段,主要是劳动工具③人类劳动的对象具有广泛性,是以自己为主体创造人化世界④衡量人类劳动的尺度具有多维性,包括真理尺度,价值尺度和审美尺度,即真、善、美的统一。

43怎样理解劳动创造了人? (简答)

⑴所谓劳动是指人和自然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的变换过程,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发行。

⑵人是从猿进化而来的,但从猿到人的转变不仅是一个生物,更是一个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飞跃的根本性质变。在这个质变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主要是:①劳动改造自然的需要创造了生产工具。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使动物适应自然的活动变为人改造自然的劳动,也使猿的前肢变为了人的手。②劳动交流的需要产生了语言。语言的产生使人的意识具有了物质的,从而使抽象思维和意识的交流成为可能,动物心理才变为人的意识。③劳动合作的需要产生了人的社会联系,形成了人类社会。社会的形成不仅大大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更标志着作为自然一部分的猿变为与自然相对立的人,猿之间的动物群体关系变为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44怎样理解阶级及其实质? (简答)

⑴阶级的含义。列宁指出:“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归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 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⑵列宁的阶级定义揭示了:①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一些经济上不平等的社会集团,阶级是生产关系的承担者,标准是经济标准,即不同阶级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同,在分配上的方式与数量不同。②阶级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一个广泛的社会范畴。阶级的产生是由于经济的原因引起的,但阶级一旦产生出来,就要在经济关系的基础上,派生出各个阶级的政治地位和意识形态。一个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意识形态这几个方面总合起来构成这个阶级的全部特点。阶级是这些方面的有机统一体。③阶级的实质是阶级剥削,即占有生产资料的阶级无偿地占有那些不占有或很少占有生产资料的阶级的劳动。

45简述历史唯物主义的上层建筑范畴? (简答)

⑴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

⑵上层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部分构成。政治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它体现人们的政治关系。思想上层建筑亦称观念上层建筑,是指反映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思想,观念体系,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观念,艺术思想,宗教观念,哲学观念等,它体现的是人们的思想关系。思想上层建筑也就是社会意识形态。

46简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简答)

⑴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自然环境和人口因素三个基本方面,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精神现象的总和,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艺术思想,宗教观念,科学理论及各种社会心理等理性的和感性的社会精神活动。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⑵马克思主义首先强调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这主要表现在:①社会意识的产生,变化与发展都根源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②社会意识的内容,无论其具体形式和水平如何,也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中的阶级属性是对社会存在中阶级关系的反映。

⑶马克思主义在肯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前提下,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这主要表现在①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②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③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自己的历史继承性。④各种形式的社会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47简述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关系? (简答)

⑴所谓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性。所谓人的社会属性是指在实践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⑵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同为人本身固有的属性,是相互渗透,互为前提,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社会属性离不开自然属性。因为自然属性是人类存在的基础,社会属性是以自然属性为前提的。另一方面,自然属性离不开社会属性。因为人的自然属性不同于动物那种纯粹的自然属性,而是渗透着社会属性的自然属性。⑶人的本质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离开了人的社会联系与社会实践,就没有现实的,具体的人。

48试论社会进步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论述)

⑴社会进步的总趋势,总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每一新的社会形态都会比被取代的社会形态更高级,更进步。因为:第一,社会进步是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的,根本上说是与生产力发展的方向一致的。第二,社会进步都是通过既克服又保留的“扬弃”实现的,所以每一次社会进步都使社会上升到更高更新的水平。第三,社会进步由于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总是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⑵社会进步的具体道路又是曲折的,复杂的,有时快一些,有时慢一些,有时会有暂时的停滞,有时甚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倒退。因为:第一,既然是社会进步,就是在走前人未走过的路,不走任何弯路是不可能的。第二,社会进步过程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第三,阶级社会中的社会进步,还会遇到被社会进步所淘汰的反动阶级的顽强抵抗和破坏。⑶社会进步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其中,前进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着曲折性,因而前进,上升,进步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趋势。⑷深刻认识社会进步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启示我们,既要对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胜利充满信心,不可为一时一地的曲折与困难而动摇信念,同时又要懂得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要经得起最严峻的挑战与考验。

49试论述人的价值的实现? (论述)

第一,参加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的价值的根本途径。一切价值都是人创造的,人的价值也是人自己创造的,人如果离开了创造价值的实践活动,就谈不上人的价值的实现。人在实践中创造客体价值的过程,同时也就是实现个体自身价值的过程。任何人都具有创造性能力和潜能,它是人通过生物遗传和社会遗传的方式获得的,它蕴藏于人体之中,只有通过能被激发和释放出来,人凭借被实践激发出的力量,创造着客体的价值,同时也就实现了自身的创造价值,因此,人创造价值的实践是人的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第二,人的价值实现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条件,并受各种条件的。个人天赋的差别不大的,但在实现人的价值上差别却表现得极其悬殊。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人的潜在价值得以实现的条件不同造成的因此,是否具备和能否利用一定的社会条件是人的价值实现的关键。条件不同,人的价值实现的方式和程度也就不同。所谓社会条件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人事制度,劳动及由此决定的社会分工,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生活的社会,所受的教育程度等。其中主要条件是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第三,尊重社会发展规律,选择正确的价值目标,是人的价值实现的根本。所谓价值目标即价值取向,它指的是在一定利益和需要的支配下,人的思想和行动所某种达到的目的,也就是人们所追求的某种理想。价值目标是一个系统,有各种不同的层次,一般可将价值目标分为全体人民为之奋斗的总目标和个人为之努力的具体目标。具体的价值与共同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具体目标必须服从总目标,总目标必须通过每个人的具体目标来实现。个人的价值目标能否实现,关键看其确定的目标有没有实现的可能。即有没有客观依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是否尊重社会发展客观规律。

50运用的马克思主义人的价值理论,说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 (论述)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范文第2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这里的“简单描述”,其内在的意思就是“复述”。本文从复述教学的现状、必要性、基本程序与要素和个性化策略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一、从现状看课文“复述”的必要性

为了研究本课题,笔者对一线常态教学中的“复述”进行了翔实的跟踪观察,从外显的表象概括出日常复述教学中突出存在的问题

1.复述目标不分主次,指向模糊

目前的课堂复述教学,普遍没有具体明确的目标导向,只是笼统地要求学生复述。对复述的情景条件、复述的行为方式、复述的达成指向等都没能具体化,学生几乎在茫然的状态下跟着教师匆匆地走过。课堂上看似有了文本的复述,其实成了学生没有质的变化的一种人为“负担”。这是一种多么让人担忧的教学取向。

2.复述方式教师为主,缺失灵动

这里说的复述方式主要指课堂复述时所呈现出的教与学的方式及其之间的关系。在许多情况下,我们的教师固守传统的教学思维,总是“先入为主”,不能很好地体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要求。这样,导致学生的课堂复述活动总是处在被动跟跑的状态,缺乏应有的生命灵动。他们对复述产生陌生感,甚至是从心理上排斥复述。

3.复述策略简单重复,缺乏序列

对日常课堂观察和案例分析,我们发现学生的复述普遍存在简单重复的现象。从各年级的纵向对比看,学生复述策略没有明显的质的变化,缺乏必要的顺承序列;从教师层面看,缺乏复述策略的针对性指导,多游离在自己习惯并固化了的复述方法上,没能根据文本特质、学生状态和教师素养等因素建构动态变化的复述策略群,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主复述能力的过程化生成。

4.复述过程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往往将复述简单化,没有将复述作为课程的重要内涵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学生的复述过程成了应景的摆设,缺乏坚实的过程化训练积淀。多数情况下,教师都是在快要下课时或完成其他教学内容过程中挤出一点时间,象征性地让学生匆匆地复述一下。教师更是对学生的复述缺少足够的等待,时常先入为主地打断学生本来就断断续续的复述。这样,学生不能在具体完整的过程中真切地体验到复述的收获。不能收获持续的进步,学生便渐渐失去了复述的兴趣。

5.复述评价盲目滞后,无的放矢

从现实状况来看,复述评价的盲目与不规范,是最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课堂复述效果缺少必要的评价活动预设;课堂教学即时性复述评价多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形式掩盖内涵,评价没能引领学生的复述实践;阶段性和终结性复述评价更是没有突破纸质笔试的羁绊,没能构建实景化的复述评价操作体系,导致了评价上的盲目与空白。

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对复述意义的模糊,漠视了复述教学的必要性,以至于平日里复述教学的时隐时现,复述的作用也就不能有实质性的保障。《现代汉语词典》这样对“复述”进行解释:“⑴把别人说过的话或自己说过的话重说一遍。⑵语文教学上指学生把读物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是教学方法之一。”从义项意义来看,第一个义项主要是心理学层面的意义,重在强化记忆;第二个义项主要指向于本文要研究的课堂教学的文本复述,就是学生在充分感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突破文本的语言体系,用先前积累的语言材料,按照一定的要求将文本内容创新地表达出来。这就超越了单纯心理意义上的记忆,重在语感训练,增强语言张力。由此推论,复述不单单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更是学生学习母语的重要方式。另一个原因就是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表述上的差异。例如,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对五年制中的四年级和五年级分别提出“能简要地复述课文”和“能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这样的要求。这样的表述明了醒目,更容易引起教师的关注。相对而言,现在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表述呈现出一定的隐含性,在第三学段(5-6年级)中的要求是:“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教师面对这样的表述,对“复述”的理解与操作上的自觉认同便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在一定意义上削弱了“复述”的语文含义。对此,我们要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充分认识“复述”对小学生母语素养建构的重要意义,努力将“复述”建设成学生有效学习母语的重要方式。

二、课文复述的基本程序与要素

鉴于对复述必要性的认识,基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将小学生的“复述”分为概括性复述、详细性复述和创造性复述三大层次。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不断地对比研究和课堂实践,逐步形成了与课文文本阅读学习相匹配的“三段一贯”的课文复述基本程序——基于文本语言整体感知基础上,对文本内容、故事脉络、情节发展等框架要素予以描述的概括性复述;基于文本重点部分从语言到内容精读细研的基础上,对文本核心内容拓展加工予以描述的详细性复述;基于文本内容系统体验和文本语言全息整合的创造性复述。创建这样一个课文的复述程序,就是要凸显复述对学生母语学习的重要作用,实现复述的常态性、一贯性,避免复述的随意性,保证复述的连续性与实效性。

随着研究与实践的持续深入,要实现复述的实效性,仅靠具有一定连续性的复述程序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支撑程序有效运行的相关实质要素为保障。经反复探索实践,我们归纳出如下四个与小学生复述相匹配的操作要素。

1.通读

通读是复述的基础。通读就是采用多种形式读通读顺文本,提取能有效服务于复述的相关信息。通读的基本要求就是借助适宜的方式熟练读通文本,最好能够熟读成诵。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从宏观入手通览文本整体,针对文本的题材特点,通过阅读或听说等途径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初步理清文本所呈现的内容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让学生的复述具有较好的方向定位。对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文本,可通过放录音、介绍文本梗概以及事先指导排练课本剧在课堂上表演等途径加强阅读。

2.体验

体验就是在通读的基础上对文本从语言到内容归类分析、综合概括的深加工的内化过程。它既是一个语言思维过程,也是一个生活情感过程,更是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交融的过程,这是复述的保障。就小学生的适应水平来说,这里的体验内容主要表现为对作者的语言方式体验、文本内容的情景体验和作者基本情感流露的体验三个层面。为更好地落实三方面体验,我们主要采用如下三种体验方式——有感情朗读体验、还原生活体验和评介辨析体验。“有感情朗读体验”就是从听觉上充分发挥有声语言的独特张力,唤醒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有效联想,这样便可以将情感融入复述中去。“还原生活体验”就是学生通过视觉,把语言变换成有序流动的画面,将作者所描绘的生活还原伸展开来,这样便可以让复述富有现实生活的生动感;“评介辨析体验”就是教师借助精讲巧点,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对文本进行适度的互动对话,这样便可以为有效复述打下必要的思维基础。

3.记忆

记忆就是在不断体验的过程中对文本重要信息提取与识记的过程。记忆是复述准备的关键。弗拉维尔等人的研究表明:使用复述策略的能力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主体对刺激信息的回忆量与其对信息复述的频率成正比。这说明没有记忆就没有复述,有效的复述又能很好地改进与提升记忆。有关专家对儿童记忆策略进行研究:让儿童尝试记住20个字,并把它们回忆出来;这20个字可以归为4类,按随机顺序呈现;记忆这种材料的有效办法是把同一类的5个字放在一起进行复述。结果发现:8岁儿童从不采用这种策略,10岁儿童也很少采用这种策略,但13岁儿童却始终如一地使用这种策略。要想复述好,就要从记忆开始,从改变学生的记忆策略开始。对此,我们在文本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口眼脑并用,边读边记,让记忆积累成为文本阅读的一种习惯。与此同时,教师要与学生一道对文本中的重点词语、重要内容信息和主要表达特点进行结构化整理加工,促进学生记忆策略的不断优化。

4.转述

从研究实践过程来看,课文复述体系下的“转述”,围绕着连贯流利地复述课文这一中心任务,主要包括两个心理与行为的层面:一是转化,就是通过与作者的语言进行悄然的心灵对话以及对生活环境的协同还原思考,实现对文本的高度个性化改造与重建,这是一个对文本信息内化的过程;二是表述,就是学生将内化后的文本用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是对文本信息的一个外化过程。对于转述这个过程,我们的训练力求做到:语言尽量用有地域特点的通俗口语,情感倾向符合文本情景,把关键细节交代清楚,人物语气符合场景特点。具体复述时还训练学生适度控制语速节奏,并恰当地使用相关的肢体语言,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复述表达能力。

三、课文复述的个性化操作策略

1.想象拓展复述

现行鲁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在内容和情节上都有“空白”之处。这些“空白”具有广阔的生活扩展与语言想象空间。教师在指导学生复述时,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空白展开对话,放飞想象的翅膀,从而完成文本“补白”复述。

如《普罗米修斯》一文第一自然段:“那时人类的生活非常困苦,没有火烧烤食物,只好吃生的东西,没有火来照明,只好在那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夜晚……”复述这一自然段时,可以让学生抓住省略号自由想象:“没有火还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困苦?”在复述到本文第四自然段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

2.概括主旨复述

概括主旨就是引导学生学会抓住与课文的写作线索与主要内容等方面有密切关系的重点词语,结合文本内容反复练习,从而学会巧借重点词语重组课文语言材料进行复述。

如,《鱼游到了纸上》一文学完后,执教者出示精心选取的本文词语,让学生认读:

A.举止特别

呆呆地站

静静地看

忘我境界

B.工笔细描

一丝不苟

挥笔速写

融为一体

C.大家赞叹

纷纷议论

相互交谈

游到纸上

师:你能用上面的词语或者部分词语有序地连起来,概括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请你拿出笔写出来。

(学生同桌相互对读课文,相互检查对课文阅读的情况,交流概括的主要内容)

这里,教师有意识地将词语分为三类:A类是描写聋哑青年观鱼神态的词语,B类是描写聋哑青年画鱼时的词语,C类是观众和“我”的做法的短语。让学生分类读词语,目的是引导学生对词语进行逻辑归类和积累词语,同时用上述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样,既规范学生的语言,又灵活运用词语,使语言训练与文本内容融为一体,达到了积累内化语言的目的。

3.变序换体复述

这是基于训练学生多元语言功能与多元语文素养相融合的一种复述策略。主要表现为两种形态:一是调整结构,变序复述。如《梦想的力量》一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有位教师在指导学生复述时对原文进行了变序:要求学生先叙述2001年“瑞恩的井”基金会的影响和成就,再讲瑞恩的梦想和实现梦想的过程。这样复述让学生明白了文章的结构可以多样,而且每个部分可相互变换,感受到语文那多彩的魅力。二是变换文体,创新复述。小学阶段语文文体主要有记叙文、诗歌、童话、说明文等。日常复述训练时,不同文体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如诗歌体可改为记叙体,说明体可改为童话体等。有位教师在教学古诗《舟过安仁》后,围绕原诗的主题“童趣”,要求学生对两岸的风光,主人公杨万里的心理、语言,小舟上孩子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进行合理的创造性描述。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复述,使之成为一个既完整又极富创新意识的故事。有个学生这样复述:

“有一天,杨万里乘着船往安仁的方向行驶。那时候,天空被白雾笼罩着,远看像堵白墙;近看,大地披上了一层薄纱。偶尔有一两只翠鸟飞到了芦苇上头,叽叽喳喳地叫着。它们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姿态优美。岸上,草叶碧绿,带着一颗颗露珠。杨万里立于船头,忽然他发现:前面的船上悠闲自在地坐着两个六七岁的小男孩。那两个小孩穿着鲜艳的衣服,他们没有划船,竹篙收起来了,船桨也停在那里,无忧无虑地坐在那里,脸上总是笑嘻嘻的。只见他们拿出了一把雨伞,诗人看到他们异常的行为,更认真地观察、思考,觉得很奇怪:天没下雨,为什么要打伞?他看着看着,终于恍然大悟——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通过伞让风推动船前进。作者顿时哈哈大笑,诗人对这两个小孩充满了童真和稚气的行为感到羡慕。于是,他记录下这充满童趣的一幕并作了一首诗: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这样的复述很好地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同时让学生学会了细致观察与精细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4.现身体验复述

这种复述策略主要适用于人称还原。教材文本大多是以第三人称写的。指导学生复述时,可以适度要求学生把第三人称转换成第一人称,加深学生对主人公形象的感悟。

如《詹天佑》一文,指导学生复述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詹天佑,听到外国报纸嘲笑中国工程师时会怎么想,怎么做呢?有一位学生复述时一脸愤怒,双手紧握,说:“你们不要狗眼看人低,我会用事实证明中华民族是个聪明的民族,你等着瞧吧!……”

这样的复述拉近了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与文章的主人公形成强烈的思想共鸣,无形中受到思想的启迪。

5.情境复演复述

这种复述多用于故事性较强,篇幅较长的文章。学生复述时往往不易把握,听者兴趣不浓。笔者认为要弥补这一不足,可采用表演课本剧这种情景复演复述课文,让学生在小舞台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如《半截蜡烛》一文学完后,执教者创设一种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角色,自编课本剧,然后登台表演。除了对话,课文中没有写出的动作、表情也要尽力表演出来,不加说明,“观众”一看就明白怎么回事。一组学生表演,其余的学生充当“评委”,以对课文的体验为标准,判断学生的语气、神情等是否得体到位。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范文第3篇

答:****是指作为一个人应该享有的权利,是一个人在社会中应该享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项权利的总称。****具有三种形态,即应有****、法定****和实有****。对公民权利的确认和保护是每一个国家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也是对公民基本权利选择范围不断扩大、层次不断加深的过程。由于宪政是动态的宪法,因此,宪政是发展****的手段,没有宪政实践,****的保障就只能停留于宪法条文的静态之中,而不可能表现在公民的实际享有之中。如果说宪法是应有****向法定****转化的关键,那么宪政就是法定****向实有****转化的关键。

2.简述宪政与法治的关系。

答:法治意味着严格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制度体系和运行状态。它包含一个国家以宪法为基础的法律和法律制度由静态到动态的运行过程。法治强调国家受宪法和法律的限制,政府权力来源于宪法和法律的授权,依宪法和法律指示的轨道有效地运行。法治的集中表现是法律至上、宪法至上。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即运用宪法的民主原则和法治精神来治理国家。离开了宪法和宪政,法治就失去了基本的依托,丧失了生命和活力,权力也就不会服从于法律。因此,宪政是法治的基本标志,法治是宪政的必然结果。

3.简述有限政府与宪政的关系。

答:建立有限政府是宪政的基本精神。众所周知,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是宪法的基本内容。现代政治制度之所以要以宪法为基础,就是想通过制定宪法的形式为国家权力设定根本的规则——提供合法性来源,规定权力行使的根据、标准和程序,明确其界限和责任。按照宪政主义的基本要求,一切国家权力都必须根植于宪法当中,概言之,即必须建立有限政府,也就是说建立有限政府是宪政的首要精神。这一精神具体表现为两项宪政原则:一是国家权力是人民通过宪法授予的,不得行使宪法没有授予和禁止行使的权力;二是国家权力不得侵犯宪法所规定的公民权利,而且有义务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论述题

1.试论宪政与宪法的联系与区别。

答:从英文词源上看,宪政(constitutionalism)与宪法(constitution or constitutional law)有不解之缘。《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即将宪法、宪政作为同一词目诠释而并未将其明确区分。从历史渊源看,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一书中也曾交替运用宪法、宪政、政体等词语。在他那里,宪政与宪法的含义并无二致。但到了近代以后,宪法与宪政的含义在有联系的同时,也有很大不同。

(1)宪法与宪政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①从逻辑上看,宪政以宪法为起点,没有宪法便谈不上宪政,而离开了宪政,宪法则成了一纸空文;②从内容上看,宪法的内容直接决定宪政的内容,立宪的目的就是宪政的目的,宪政的产生、存在、发展和变化都必须服从于使纸上的宪法成为现实宪法的目的;③从价值取向上看,宪法和宪政都是商品经济普遍化发展的产物,都是民主政治建设和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表现,都以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为根本精神和价值取向。因此可以说,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则是宪法的生命。宪法指导宪政实践,宪政实践完善宪法。宪法与宪政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2)宪法与宪政在具体含义、表现形式、内容范围和价值取向上又存在区别:①从外在状态的角度来看,宪法通常是指宪法典,或者指宪法性法律,因而一般是指静态的文书形式;宪政则是指立宪政治的实际运行,即动态的立宪政治。②从内容范围的角度来看,宪法是规定国家组织、活动的政治规范,但一国在具体政治实践中所遵循的规范,并不限于宪法的规定。诸如宪法惯例、宪法判例等宪法典以外的规范,由于是在政治实践中产生的,是动态政治的产物,因而都属于宪政的范围。③从价值取向的角度看,有宪法并不意味着有民主,但宪政则必须贯彻民主精神。如果不以人民主权为主导,从而将宪法和宪法性法律全面真实地贯彻于具体的政治实践,那么,这样的政治状况绝不是民主宪政。因此,虽然宪法与宪政在根本精神和价值取向上可能相一致,但也有可能相抵触。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范文第4篇

学习者在认知过程中,对当前的认识通过过滤、选择、抽象等方式,进行整理归类、精确简约、协同组织,建构出一个科学规范的图式,并随之形成良好的记忆.当学习者需要对当前的知识状态作出解释时,图式就会被激活,形成相应的预测和推理,同时可产生触类旁通的学习迁移作用.物理学认知内容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丰富的组织性,学好物理需要获得规范的认知图式.

1物理模型图式的表征

物理模型是对物理客体或事项的一种抽象化、理想化的反映,力求准确地体现物理研究指向的主要内容,是对客观对象的一种简明近似反映.物理模型分为实物模型、状态模型、过程模型.学习者通过对物理模型中的概念、规律等典型特征信息及相应关系进行科学规范化的认知,便可建构出一种关于物理模型知识的有序组织结构,从而形成稳定的心理表征,获得一个相应的规范图式.

实物模型与自然实体相对应,其图式属于自然范畴图式.自然范畴图式表征对象是自然实体的属性,如物体、静电场等自然界实体范畴的知识点的集合,可表征出相应的自然范畴图式;自然范畴也指由人类文化所造就的一些客观实在范畴,如点电荷、单摆等经过科学抽象简化出的物理实在.自然范畴图式可用槽(属性)与值(内涵)的表征方式来建构.槽与值的一组配对,可以构成某一范畴相应图式的其中之一特征.若干组槽与值的配对构成图式的主要典型特征,通过对各元素(槽与值)的线性排序,可构成有组织的知识结构.槽可理解为自然客体或事项的属性名称, “值”是对“槽” 的内涵的具体说明.如单摆图式可用槽与值的结构表征(见表1).

实物模型是对具体客观实体的物理简化,主要关注客观实体在结构方面的物理主旨信息的提取.实物模型图式的物理教学策略以模型的结构特征为主线,以与反映结构特征相关的物理量为认知对象,达到组建简洁明确的模型图式为目的.图式建构的设计程序为:列出若干个典型的研究实体对象――研究各单个实体结构――进行信息加工提炼――确定信息表征的图式内容――组成实物模型的图式结构.例如单摆模型图式,首先要对各类具有单摆特征的同类自然对象进行归类抽象,得到简化的模型图示,列出其若干典型的共有特征,将各知识要点相互关联、组织集合,形成如表1所示的科学的单摆图式.

本图式共选取了九个知识点作为图式的要素,并给出了九个槽(属性)的简洁名称,同时前八个槽采用命题的形式给出了对应的物理内涵,表象这个槽则是用图示的方式展现出来.按物理内涵相近进行线性排序,共分出三个组块,各组块中的槽顺序在逻辑上关联递进,便于学习者记忆,同时也使知识的关联组织有序化,易于理解和学习迁移.模型构成要素反映了单摆装置的实体特点,运动特征要素则反映了单摆运动学与动力学的特点.将表象要素纳入图式,可使学生在处理问题过种中能在大脑中浮现出单摆的简洁图象,可从中联想解读出单摆各个知识要点内容.

物理状态模型、过程模型一般是关于物理特征的综合内容结论式描述,其图式可采用汇聚图式来表征.汇聚图式要求将内容的主题汇聚成有组织的简明知识结构,从而使认知者能获得一个明确的认知图式.汇聚图式的结构与自然范畴图式类同,建构方法也相近,但其认知对象是结论式的内容.后面提到的物理量、物理定律和结论性的内容等也常用汇聚图式来表征,另有详述.关于状态与过程模型的汇聚图式建构方法,在此不再讨论.

2物理量图式的表征

一些有关测量与计量的国际组织联合制定的《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1993)书中,将物理量定义为:物理量是物理现象、物体或物质的可以定性区别和定量确定的属性.因此物理量既有质的限定性,又有量的规定性.在物理教学中为了认知上的方便,又将物理量归类为可测性的物理概念.

物理量定义式具有测量上的操作性,其量度方法及定量关系能进一步揭示物理实在的内在本质.学习物理量主要关注其测度的数学表征方式和物理本质内涵要点的主旨信息提取.“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和相互作用以及物质的基本结构的科学.” 据此可将物理量分为物质性质量(简称物性量)、运动状态量、运动过程量和物质作用量四大类.物理量是人类在从事科学文化活动过程的产物,是一种结论式的文本,其内容的主题汇聚成有组织的简明知识结构,可采用汇聚图式的结构来表征物理量.

物理量的定义具有严密的科学规范性,其形成方式与内容可概括为:引入目的、基本定义及其来源、符号表征,测量规范,量度单位及其换算等六个部分.其中引入目的反映了该物理量所属的研究范畴和方向,为物理量类别的判断提供了依据;测量规范为物理量确定了科学的量度方法.此外物理量的数学表征有标量、矢量之分.依据上述分析可设计出物理量图式的基本结构,按数学结构、物理内涵和表象的顺序则进行线性排序,综合调整得到物理量图式“槽”的要素集合,即符号表征、测量定义、度量单位、数学性质、物理定义、物理意义等六个结构要素.

这些要素只是物理量图式的共有“属性”要素,对于不同类别的物理量,除了上述共同的属性要素之外,还应有它们独有的能够反映其特点的属性要素.描述物性的物理量一般由物质自性决定,其图式的“槽”应加上“物理特性”项.物质运动状态量与运动过程量在时域上分别对应时刻和时间区域,都存在“时间特性”的表征.故二者的图式“槽”项应外加“时间特性”要素.物质作用量与相互作用机制相关,其图式“槽”项需增加“作用机制”要素.有时为了使物理量的内涵能形象地表征出来,常采用图示的方法来说明,所以还要加上图示表象要素.

建构物理量图式应注意,其一“槽”名称的选取要准确典型,“值”是对“槽”的内涵的说明,其表述务必简洁明了;其二线性排序的逻辑顺序要规范明确,实行分块组合,块间层次分明,块内各要素存在递进关联;其三图式在整体上使物理知识形成科学规范的组织结构,各图式间也可形成有机联系.下面以电场强度为例,给出其汇聚图式的具体内容和表征形式.此图式将槽的要素分成了三个组块,按物理上的逻辑关系与意涵关联递进的方式进行线性排序,其中数学表征组块反映电场强度的量的规定性要点;物理表征组块显示其质的限定性内涵;表象组块可将电场强度的抽象表达直观形象化.

整个图式通过槽与值对应内涵的简明解释,实现了电场强度认知的系统化、组织化和有序化,有利于学生对电场强度的记忆、理解及运用!

按照上述方式,可以建构出其它类型的物理量图式,也可以对那些不能量化的物理概念建立相应的物理图式.

3物理规律图式的表征

物理规律是物质相互作用和有关物理现象、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的必然趋势及内在的本质联系,其表示方式可分为物理原理、定律、定理及结论等.物理基本规律一般侧重于用数学公式来表示,有些也运用命题的形式来阐明,即物理规律的在表征形式上有两种――命题式与数学式,命题式表示方式是以言语来综合陈述,如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牛顿第一定律和安培定则等;数学式表示方式是运用若于个物理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来组织成精确的数学公式,如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等.,物理规律的内涵抽象深刻,逻辑严密,内容要点的因果关系密切相关,表征形式简洁明了,在整体上可组织成一种协同有序的知识结构.物理规律的表征形式是典型的科学文化活动的内容,其图式可采用汇聚图式的结构来表征.命题式与数学式的物理规律对应的图式在结构上既有相似性也存在差异性,需要依据具体对象的特征来设计建构.认知物理规律主要关注其原创发现过程所采用的思想、方法的主要特点及其物理结论的关系表述和内涵的主旨信息提取.本文以数学式的物理定律为例来建构图式,其它形式的物理规律图式可仿此来设计.

数学式的物理定律的研究及形成要涉用到如下内容:建立模型,选取实验或观察对象,确立寻找定律的方法,确定因果物理量,得到因果关系,给出数学表征,进行相应的物理解释.据此可选取物理模型、有代表性的实验对象、实验方法、适用范围、数学公式、物理内涵、实例解读、表象实例等九个要点,组构出物理定律图式的基本结构.按照这一建构的策略,我们建构出牛顿第二定律的认知图式如表3所示.

此图式分成了三个组块,第一组块将物理定律的实验考察要点提炼出来,槽的要素顺序依照实验操作的先后过程排序,符合认知规律;第二组块对物理定律的数学显示与物理解释的精致化说明,按照思维的认知顺序排列,符合物理逻辑关联特点;第三组选取得三个典型的物理运动,将牛顿第二定律的物理内涵形象化地表现出来,使抽象的内涵形象化.总体而是对“槽”与“值”的提炼遵循精准简明、科学规范的原则,知识要点的集合符合组织化与有序化及形象化的要求,达到深化理解和灵活运用的目的.

按照上述方式,可以建构出其它类型的数学式物理规律图式,也可以对那些命题式的物理规律建立相应的物理图式,只要对图式的基本要素作恰当的修改即可.

4结语

在图式理论中关于事件图式和文本图式也有详细的论述,其特点也可以方便地用于教学.事件图式是人对所从事的文化活动按先后次序所做的有组织的认识,其认知对象为自然或社会中发生的事件.该图式对于某一事件要从中分解、概括出具有个性特征的各项活动,用命题的形式表征关键信息,按活动先后来组织排序,形成规范图式.如物理实验过程就可以按照时间先后建构成一个操作简明的事件图式.文本图式的认知对象为各种体裁的文本,建构图式要求将各段文本内容特征点进行提炼,对关键信息实行分块组织排序,形成规范的文本图式.如教师的教学设计规范格式就可用文本图式来编排.

简述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范文第5篇

建筑工程,英语为buildingengineering,顾名思义是建筑工程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建筑工程一般分为项目规划、征地拆迁、勘测设计、土木施工、管线施工、设备安装、内外装修、竣工验收等工程项目。根据上文定义,本文中的建筑工程英语从文体上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SP),是科技英语的一个分支,具有比较明显的文体特征,其特点主要有三方面: 一、词汇专业性强 作为科技文体,科技类的文章自然要表述科技论点或者某些自然科学规律,而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专业词汇体系。在建筑工程领域,专业英语的词汇与建筑设计、结构、材料、设备、施工以及项目管理等密切相关,基础英语很少涉及这些专业化的词汇。例如桁架(trusses)、水泥砂浆(cementmortar)等,如果不懂得这些专门术语,就无法理解该领域的文献资料。有许多词,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含义我们很清楚,例如depression,在平常是“沮丧”的意思,而此处指的是“凹陷”。这样的例子很多。而对词义的准确把握是正确理解文章的基础。只有正确的理解原文才能进行翻译。科技词汇大都是由源于拉丁语或希腊语的词根、词缀构成,这是科技类词汇的一大特点。常用的前缀和后缀有100多个,并具有特定意义。最常见的例如:auto-(自动),counter-(逆,反),-logy(-学,-论)等。用这些词缀派生的词,由于我们掌握词缀含义,就更容易猜测出新词的意思,从而扩大词汇量,增强阅读能力,提高建筑工程英语的翻译水平。 二、多用名词化结构 建筑工程英语除了词汇的专业性强,表义准确之外,还具有多用名词化结构的文体特征。要探讨名词化,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名词化。名词化,英文即“Nominalization”,语言与语言学辞典(1980)给出了这样的定义:第一,用添加适当的派生词缀的办法把其他某词类的词构成名词的过程或结果;第二,用名词化短语替换动词短语或从句的过程。英语作为有屈折变化的语言,大多数名词化都带有典型标记,例: realize,realization。而名词化结构是名词化了的词或词组与后置的介词词组或动词不定式等连用的结构,是句子与名词短语之间的一种句法转换,在语法上只是一个句子成分,可作主语、宾语、补语等,但在语义上相当于一个句子的语义,它在建筑工程英语中可以避免人称主语的出现,能简化句子结构,使原来需要两个句子表达的内容只用一个简单句就表达出来,使文体更加简洁、严肃和正式。因此,在建筑工程英语英汉翻译实践时,要想翻译得更简洁和正式,能用名词化结构表达就不翻译成句子。例: Theacknowledgementofthepredecessorandofanexistingskylineisnotaccidentalbutaverydeliberatedesignactfullyconfirmedbythearchitect. 译:对原有建筑以及对现存轮廓线的承认绝非偶然,而是建筑师完全确认的故意为之的设计行为。此处原文使用了acknowledge的名词形式,再加介词短语作后置定语,行文简洁流畅,中译文保存了原文这种名词短语作主语的结构,取得同样效果。 三、句式特点鲜明,常使用被动态 像其他科技英语文体一样,建筑工程英语专业性强,内容大多为客观事实,并且信息量大,强调事物的性质、特征、状态、目的、用途的客观性。使用被动语态可避免提及动作的执行者,使行文显得更客观,使句子在结构上有更大调节余地。可添加使用名词化结构,扩展句子信息量,使重要的概念、问题、事实等置于句首,重点突出,便于读者阅读理解。因此,被动语态出现频率高也是建筑工程英语显著的句法特征之一。为避免主观、武断的印象,力求客观,故语篇中常以表“物”的词或“it”等代替“I”或“we”等底以人称来作主语,谓语使用被动语态。英汉翻译时要特别注意这一英汉句法特征的差异。例: Becauseoftheirinherentunreliability,especiallyduringabuildingfire,elevatorsandescalatorsgenerallymaynotbeusedasescapedevicesinbuildings. 译:由于电梯和扶梯固有的不可靠性,尤其是在建筑物着火期间,所以不可使用其作为建筑物逃生通道。 被动语态在此处的使用是说明客观情况,强调出主语“elevatorsandescalators”的重要地位,中译文保持了原文的风格。介绍过建筑工程英语的文体特点,我们再来看看如何来准确翻译。实际上,翻译的过程是一次再创作的过程。它必须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踏实的工作作风,科技翻译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要按照专业技术要求,采用专业术语,译文简洁、准确。否则,将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科技常识,再辅以精湛的英语水平,才是从事科技类翻译的基本条件。 众所周知,一名科技翻译者如果不熟悉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就不可能搞好该学科的翻译工作。要想翻译好这门专业的有关文献(如科技文章、技术资料、招投标文件、技术规程规范等)是非常困难的。比如建筑行业涉及到建筑设计、景观、城市规划、工程地质、测量学和土木建筑等基础学科,及消防规范、人防规范、机电与电气设备、水暖通、结构等几十门专业。一名科技翻译(即使是某一专业的技术人员)要熟知上述全部专业知识也是不可能的;一名工程师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在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能够真正用到的知识不过10%~20%,因为在信息化时代,知识的更新非常快,他所需要的知识必须在实际工作的实践中不断学习而获得。因此,要搞好科技翻译工作必须同时具备充分的中外文语言知识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否则,就不能充分体现技术文献中的“科技语言”,影响译文的表达和质量。只有在实际翻译工作中,不断学习,勤学苦练,随着时间的推移,专业知识的不断加深,翻译技能水平才能逐步提高;表达是理解的产物,表达的结果一般取决于理解的深浅,直接影响译文的质量。只有对原文涉及的内容了解的越透彻,专业知识越丰富,译文的表达也就越准确。#p#分页标题#e# 作为一名真正的现代化科技翻译人员,不精通英语语法规律,包括词法、句法和各种惯用法,以及丰富的词汇量和掌握各种翻译技巧是不能适应当今信息时代和市场经济环境要求的,只满足于一般或一知半解粗浅的翻译知识是无法胜任繁杂的科技翻译工作。建筑工程英语译文的读者一般都是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因此,译文的表达既要符合专业表达的习惯,又要符合汉语的语法习惯。翻译技巧的使用要恰到好处。 建筑工程英语翻译工作者还要具备较高的汉语造诣和文学修养。要成为一名高水平的专业翻译人员,必须能够确切地表达原文的技术内容,传递原文风格。在从事科技翻译时,除了需要深刻准确地理解原文之外,还必须熟悉掌握汉语的词汇构成、语法结构、叙事习惯和修辞手法,才能精准的选词、造句、组织译文,按照“准确、通顺、简洁”的要求进行翻译。 基于上述探讨,我们要培养合格的建筑工程英语翻译,必须熟悉该类文体,把握语言风格,并在实践工作中边干边学,积累专业知识,为加速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