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孝道文化的理解

孝道文化的理解

孝道文化的理解

孝道文化的理解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孝文化;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4-0160-03

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是建设中国的生力军,因此要把其培养成优秀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这就需要双管齐下,在重视文化知识技能培养的基础之上,更加注重提高其道德品质修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好有利于培养科研创新和品德高尚的双重人才。要想真正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充分发挥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孝文化的重要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代大学生孝文化认同现状

近年来,新闻媒体对关于大学生不孝行为的报道越来越多,这反映了大学生在孝文化认同方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大学生自身的形象,更不利于社会的整体发展,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通过对大学生孝文化认同现状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在孝文化认同上存在着孝道践行不彻底、感恩意识淡薄、孝道观念淡漠和辜负长辈期望等问题。

(一)孝道践行不彻底

每一个人从幼儿园到小学经过中学再到大学,都接受了很多的思想道德教育,据调查,99%的大学生对中国的孝文化有所了解,其中有75%的同学认为 “孝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然而只有 20%的同学对此非常了解,这就说明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中国孝文化只是一知半解,他们在主观上是认同每个人都应该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思想的。在践孝行为的调查中,70%以上的同学能够主动照顾父母的日常生活,会积极地帮助父母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但这之中能够经常性帮助父母做家务活的同学只有不到30%。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就是有些大学生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不仅不能践行中国传统孝文化,甚至还做出违背孝德的事情,当代大学生的践孝意识大大减弱[1],79%的大学生对这一现状的存在持肯定态度。

由此看来,大学生在孝文化的认同和践行方面是不一致的。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可以了解和接受孝文化的理论和基本思想,但是却不能很好地将这些思想外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大学生主观上认同孝文化,但没有客观行动。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对孝文化知行不一的问题,也从侧面反映了大学生和学校在理论联系实际上存在严重问题,应引起教育者的高度重视。

(二)孝道观念淡漠

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外来文化中一些消极的因素也在侵蚀着人们的思想,使人们的自我意识、经济意识等不断增强,商品拜物教的观念冲淡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温情[2]。

据调查,有的大学生对父母缺乏精神上的关爱,因此亲情关系淡漠,代沟比较严重;一部分大学生很少与父母进行情感交流,其中38%的大学生在校读书期间几乎不与父母进行交流。有12%的同学几乎不和父母商量比较重要的事情,有18%的大学生经常对父母发脾气,有将近 70%的大学生不能耐心接受父母的教育,有的甚至会出言反击。在关心父母方面,6%的大学生对父母的心情不好不闻不问,根本不为父母排忧解难;11%的同学会忘记父母的生日,从不送祝福;39%的大学生偶尔可以记起,但也不经常给父母送祝福;有50%以上的大学生能够理解父母、关心父母,他们会在生日时送上祝福,会经常关心父母的心情和健康状况。除此之外,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相对较弱,他们具有极强的自我意识和批判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会很容易出现困惑和迷茫,脾气暴躁,甚至对父母出言不逊,缺乏尊重。如果处理不好家庭亲情关系,会直接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三)感恩意识淡薄

一个人是否具备责任意识和自尊意识,就要看他是否懂得感恩父母,感恩父母是践孝的首要环节。古语有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人们感恩父母可以有很多种方式,作为大学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感恩父母:一是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二是尊重父母的意见建议,三是尊重父母的辛苦劳动。但是,一部分大学生认为身为父母就应该为儿女付出一切,z毫不懂得感激;有一部分同学动辄对父母发脾气,有需要就向父母伸手,一旦不能满足其要求,就会大发雷霆,完全忽视父母的感受,甚至把父母当作自己的出气筒;有的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几乎不与父母商量任何重要的事情,丝毫无视父母的意见,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有一则新闻是这样报道的:父母辛辛苦苦地将孩子供到大学,最终因家庭实在困难无法支付孩子的学费,孩子竟把父母告上法庭,向其索要学费和生活费,身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竟做出如此不孝之事,简直令人无法想象。以上事件虽然是个别现象,但依然反映了部分大学生严重缺乏对父母的感恩意识, 一个大学生连父母都不懂得感恩,那又何谈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负责呢?更别提去报效国家和社会了。

(四)辜负长辈期望

践行孝道的最高要求就是尊重父母和满足父母内心的要求,要尽力满足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即“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3]。毫无疑问,天下所有父母的共同心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那么作为子女,如果能够做到学习勤奋上进,做人诚实善良,事业日趋进步,婚姻幸福美满,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一些大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对父母尽孝就是努力学习,勤奋上进,取得好成绩让父母骄傲;而有的大学生认为对父母尽孝就是自己多做一些兼职,赚取生活费,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这表明他们明白父母供自己上学的艰辛,令人感到欣慰。但是在大学生群体中,还有一些人辜负了父母长辈对自己的期望。一种是在学习上的辜负:一些大学生不顾父母对自己的期望,整天玩乐享受,荒废学业,浑浑噩噩,虚度光阴,没钱了朝父母要,却从不明白父母供自己读书的良苦用心。另一种是在身体上的辜负:有些大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不是想办法去全力解决,而是选择逃避,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怎么能轻易结束掉自己的生命呢?这也是极大的不孝。2004 年中南大学自杀预防研究所对该校 623 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 14.6%的大学生承认自己在一年中想过要结束自己的生命[4]。这种做法极其不珍惜自己的生命,这样做不仅埋葬了自己的美好青春与生活,也会给父母和亲人带来无尽的痛苦和伤害。

二、增强当代大学生孝文化认同的对策

(一)多载体进行中国传统孝文化教育

1.发挥大学校园文化的作用,搭建灌输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平台。首先,创造具有孝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在图书馆、楼廊墙壁两侧、宣传栏等地M可能镶嵌上与孝文化有关的名人名言和书法、绘画等作品,在学校适当的地方建一些雕塑、亭台楼榭等带有孝文化特色的 “小景点”,最大限度地凸显出具有孝文化特色的“人文景观”,使大学生随时随处都可以感受到孝文化的熏陶与感染,达到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孝文化修养的效果。

其次,全面开展多项与孝文化有关的活动。比如可以围绕孝文化元素开展文艺演出、演讲比赛、征文竞赛、书画展览等各类活动;还可以利用板报、国旗下的讲话、广播等开展与孝文化相关的主题活动;还可以利用周边人文资源,自然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孝文化景点。

2.注重吸收中国习俗文化,弘扬中国传统孝文化的精华。很多高校都处于有着孝文化的传统之乡,比如孝之河、孝之桥、孝之碑等“孝”迹遗址众多,有的各种关于孝的民间故事和书卷藏帖也是数不胜数。习俗文化在历史发展中也承载着丰富的孝文化信息,如婚嫁习俗中新郎新娘“拜高堂”,春节给老人拜年, 宴饮活动中让老人和长辈先尝酒菜,节庆活动中拜寿、祀祖等。国家把清明、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设立为国家法定节日,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明智举措。

3.积极利用中国旅游文化,挖掘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底蕴。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大学生完全可以从我国的旅游资源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受益无穷。我国很多历史古迹中都蕴藏着历代传承的孝文化的元素,在很多有名的山川石刻上、古老的寺庙中都有着关于孝文化的文字。因此,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假期组织学生进行孝文化探究之旅,让学生在旅行中感受中国传统孝文化,点燃他们对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崇敬之情。高校对大学生的孝文化思想教育,不能仅按传统的授课方式,重要的是把孝文化融入到活动中,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感悟孝文化,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充分利用家庭天然的孝文化教育资源

1.转变家庭教育观念。 坚持平等的家庭教育观。现代家庭注重“平等”的教育理念,家庭教育环境民主平等可以营造良好和谐的教育氛围,是有效实施道德教育的基础。要做到这一点,父母需要放下自己的架子,做到与孩子沟通、互相了解,互相分享生活中的快乐和痛苦,打破亲子之间的隔膜,使两代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融洽协调[5]。所有父母对子女的爱都是最伟大、最无私的,但是爱是需要沟通和理解的,如果缺乏沟通,父母就无法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导致他们的付出不但得不到感激,相反还会引来孩子的责怪和埋怨。如果经常与子女沟通,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就会事半功倍,让孩子真正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那么孩子也会站在父母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这样家庭才会和谐友爱,同时这也有利于孩子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交流和平等相处。

2.注重培养孩子行孝的习惯。言传身教。父母自身道德认识水平的高低及其道德行为对子女有巨大的影响。因此,父母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使孩子耳濡目染,把孝内化于心,从而达到自觉行孝的效果。例如,家长要时常关心自己父母的心情和健康状况,多与自己的父母沟通交流;在公众场所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与他人相处时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等。父母的这一系列行为会让他们从小就懂得生活的真、善、美。在这种言传身教中,在提高家长自身道德素质的同时,既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为他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又有利于他们今后良好道德观的形成。

强化孝德实践教育。孝行是检验大学生孝意识和孝情感的唯一标准,要想孝文化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就要坚持孝心与孝行的统一。所以父母要多为孩子提供行孝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去体验。例如可以让孩子多做一些家务活和一些自我服务性的劳动,做适当的家务活可以令孩子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父母的辛苦,这样他们才会真正理解和体谅父母。除此之外,还可以鼓励孩子勤工俭学。这样除了可以分担家庭的经济负担,最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其与他人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孩子变得坚强自立,也会更加尊重他人的劳动价值。只有经过一系列反复的实践活动,孝才会真正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三)大学生要自觉践行与弘扬孝文化

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大学生自我教育指大学生为了实现自我发展目标而进行的自我培养活动,为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自觉进行的思想软化和行为控制活动,是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6]。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不教育并不是放弃教育,而是使个体摆脱外界被动教育而进行自我教育。”大学生想要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自我教育。在孝文化教育方面,自我教育对于大学生而言更能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因为它时刻都与大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

学生想要提高自身孝文化的修养,就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理论修养,就要做到“博学、笃志、切问、近思”。 在传承孝文化中,首先,“博学”指大学生要了解有关孝文化的基本知识,使大学生拥有系统深刻的孝文化理论是进行孝文化教育的目的,因此大学生应该主动接受他人教育,开展自我教育,认真学习孝文化相关的理论知识,最终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其次,“笃志”指以孝文化知识为基础,大学生会从内心深处坚定自己的孝亲志向,那么对父母的孝行为就会出于自然。孝文化传承的最生动、最原始、最自觉的动力就是使大学生真正从内心乐于对父母尽孝。再次,“切问”指及时向人请教自己不太懂的孝文化知识[7]。中国传统孝文化博大精深,大学生在学习孝文化时,要勤学勤问,真正理解孝文化。最后,“近思”指大学生在学习孝文化时,应该了解孝文化的历史演变,孝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大学生想要提高自身孝文化修养,必须依据大的社会文化背景认真思考孝文化的理论知识。

实践出真知,加强自身孝文化修养,光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应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应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实践。首先,在为学方面,大学生在学习孝文化知识时,要深入理解孝文化的内涵,思考孝文化的结构脉络,同时,要从自己的实践应用外化孝文化知识,即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其次,在为人方面,学习孝文化应该遵循“学而不厌、内省不疚、择善从之”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自身孝文化修养。

参考文献:

[1]肖波.中国孝文化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汤致琴.关于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13(4).

[3]肖群忠.中国孝文化研究[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

[4]杨国枢.亲子关系与孝道[M].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8.

孝道文化的理解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孝;和谐社会;建设

一、孝及孝文化

正如谢幼伟说:“中国文化在某一意义上,可谓为‘孝的文化’。孝在中国文化上作用至大,地位至高;谈中国文化而忽视孝,即非于中国文化真有所知。” 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孝经》中阐述它为“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同样,孝也是人的德性之根本。回望中国社会的文化历史,一定能够找到孝的发展痕迹。可以这样讲,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孝”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社会,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是孝文化发展的进程。

对于孝文化的概念界定存在几种说法,笔者较为同意台湾学者杨国枢在其《中国人之孝道的概念分析》中指出:“传统的中国不仅仅是以农业立国,而且是以孝立国。”“孝是中国文化最突出的特色。”的确,儒家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菁华成分。肖群忠先生也这样说过:“孝的确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集道德观、社会观、人生观、宇宙观为一体的核心和首要观念。”孝文化,种种家庭中自然生长的伦理意识,与我国自古以来以家庭为本的宗法制社会相结合,顺理成章的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意蕴的传统孝道,沿袭后代,逐渐演化成一种社会规范和政治规范。自今年7月1日起,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问候老人。所以说,国家将孝道立法的初衷是值得肯定的,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强调与尊重。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是的,孝悌乃人之根本,如果一个人连孝都做不到,其他的品格也就无从谈起。

二、孝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孝在当代社会的价值,是不可忽视的。“中国社会是彻始彻终,为孝这一概念所支配的社会。中国社会是以‘孝’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尤其要重视“孝”的作用。首先,孝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基础。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家庭的发展与进步。所以,大部分家庭的和谐反映出整个社会的和谐程度。另外,传统孝文化对于整体和谐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需要人与自然的和谐,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家庭关系的和谐需要孝文化进行调和,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等各种家庭关系的发展,都需要以孝文化为理论依据进行传承。只有每一个家庭中的诸多关系得到和谐发展,整个社会关系才能有序发展,家庭关系的融洽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所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孝文化为其提供有效的理论基础及伦理依据;其次,孝文化为解决“空巢老人”问题提供道德规范。进入21世纪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同时出现的问题就是——“空巢老人”数量逐年增多。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落实,独生子女家庭数量越来越多,子女长大成人外出打拼事业或是组建自己的家庭后,“空巢老人”随之出现。这类人群的心理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如何让“空巢老人”安度晚年,给予空巢老人心灵上一个温暖的家?这时,利用孝文化缓解“空巢老人”这一问题,为子女赡养老人提供道德层面上的规范,是孝文化的特殊作用。最后,孝文化为社会老龄化问题的解决提供文化参考。老龄化问题,是全世界范围内不可以回避的问题之一。发达国家的老龄化问题已经开始很多年,同样,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日益凸显。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解决,而孝文化为解决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中提供了文化上的参考。弘扬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在大众生活中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文化发展的关键点之一,培养人人尊老、人人敬老、人人养老的孝道观念,是新时期我国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思想内容之一。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目前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老龄人口的增加,对于社会的发展或多或少产生一些影响,如果不能保证老龄人口的生存问题,就会产生尖锐矛盾,一旦矛盾发生,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所以,利用孝文化规范这一问题,变得十分必要。

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亮点文化,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中没有停歇的发挥着它的作用。孝文化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同时有利于克服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自私自利思想的侵袭,有利于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树立和谐社会风尚。孝德、孝道和孝行的长期持续的推广和弘扬,使中华民族成为和谐、和睦的文明之邦的代表,只有这样,和谐社会的整体目标才能顺利、有效地实现。

参考文献

[1] 周桂钿.中国儒学讲稿[M].中华书局,2008年1月.

[2] 张云风.漫说中华孝文化[M].四川人民出版社,2012年3月.

[3] 张树骅,宋焕新主编.儒学与实学及其现代价值[M].齐鲁书社,2007年9月.

[4] 孙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孝文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3月.

孝道文化的理解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职生;孝文化;调查研究

一、前言

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奇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孝文化,孝老爱亲自古以来都是中华民族最传统的伦理道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问题突现,个人和社会道德的缺失,传统孝教育缺失,当前,不少学生缺乏起码的仁爱之心,对家庭和社会给予的爱认为是理所当然。对他人是弱势群体的漠不关心,不懂得什么是“感恩”和“孝道”。本研究对中职生孝文化文化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产生现状的原因,目的是继承祖国灿烂文化,弘扬民族伦理道德规范,培养高素质人才。

二、中职生孝文化的现状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从学生对孝文化的认知、自己的行孝行为,对孝文化的认同以及如何发扬孝道等几个方面对江西省某中职学校500名中职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生183人,女生317人。

调查结果发现,中职生的孝道不尽人意。有说过67.29%的学生不知道“二十四孝”的故事,只有23.05%曾主动送过父母生日礼物,有将近30%的学生不知道父亲节和母亲节,34.57%的同学知道父亲和母亲的身高、体重、穿多少码的鞋,50.93%的学生较为了解父母的身体健康状况,当与父母发生冲突时,13.38%对父母让步37.55%的同学冷静下来,与父母沟通;43.12%的同学觉得对待父母做得不够,13.01%的同学觉得愧对父母;只有50.93%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开展与“孝”有关的活动;只有7.06%的同学经常会主动了解和学习中国孝道文化,

在发扬孝道的最佳方法上;40.16%认为,继续按照传统来做,历史流传下来的必是精华,39.03%认为废除传统中一些不能与时俱进的观点,新孝道,9.29%认为完全抛弃传统孝道,重新建立一种孝道的模式,11.52%认为学习西方,将外国的孝道文化引入,中西合璧。

由此可见,中职生的孝道、孝文化不容乐观。职校生存在感恩意识淡薄现象,有少数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接受,不知责任。对孝文化的认识不到位,对孝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观点不一。

三、中职生孝文化现状产生的问题

目前,在职业学校德育教育中,存在对道德教育特别是孝文化教育重视不够的现象。在职业院校中,以就业为导向,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学校担负着学生德育尤其是孝文化教育的功能,而眼下的德育功能却被理论、技能或其他的功利性强的教育所代替,尤其是应试教育。在职业教育中,道德教育也是极其薄弱的环节,孝文化教育则更是被人遗忘。

2.社会孝文化教育氛围不浓厚

“新文化”运动后,传统孝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其文化的普遍意义被忽略,建国后,对孝文化仍然有片面看法,认为孝是父母控制子女剥削的方式,到了“”,传统孝文化遭到毁灭性的批判和否定,影响了国民形成孝意识,导致整个社会孝文化淡漠,使得有深厚文化传统的孝德渐渐疏远民众。改革开放后,传统孝文化才逐渐重视起来并加以研究和利用,但从总体上看,孝文化的传承和所期望实现的时代转化并不是特别令人满意,加上“韩流”等外来文化的冲击,孝文化教育的氛围仍有很多不足。

3.中职生孝文化自我教育意识缺乏

现在的中职生都是“90后”,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思想新潮,乐观、积极,但由于出生环境和教育的原因有一部分学生出现了不孝敬父母,不满足父母对子女的期待、不尊敬父母等行为。不理解父母的苦心,遇到挫折就要死要活的,为了一个苹果手机和父母大大出手,这种事件屡见不鲜,父母痛绝,社会哗然。这些现象的发生,与学生自我孝文化教育意识的缺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四、学校应该成为孝文化教育的“主战场”

要改变中职学生孝文化不容乐观的现状,必须要从中职生的实际出发,通过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多方面努力,采取多种途径,对中职生进行孝文化教育。本文将从学校角度谈谈如何搞好孝文化教育。

1.学校制定具体、可行的行为规范。

学校在制定德育目标时,要有针对性,避免空洞、说教、讲大道理,要贴近学生实际、目标明确、具有可操作性,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抓起。德育目标的定位准确和是否落到实处,这是孝文化教育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

2.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孝文化建设水平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孝文化教育的素材,比如《弟子规》、《三字经》、《四书》和《五经》等著作。而这些“经典”往往在中小学常被忽视。因此,可以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增加相关的内容;将孝文化教育作为德育的重点,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也可通过选修课、公选课等形式,重新唤起学生崇尚孝道的良好风尚。把孝文化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彰显孝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3.创新教育方法,增强孝文化意识

中职生孝文化教育,应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观出发,着眼于“孝”这个根本,立足于“励志成才”,从身边的小事、最亲的人着手;培养学生道德观念,激发学生内在情感,树立人生理想,形成道德自觉,全面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道德素质,使他们“明目标、有动力、念恩情、勤学习”,最终成才。可以通过算经济账、写家书等方式唤起学生对孝文化的重新认识。我省中职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在校期间读书各项费用,对于一般家庭来说是是一笔很大的开支。让学生通过“算账”来体会父母挣钱的不易和艰辛。通过“家书”来表达对父母的想念之情,感恩之意,把平时说不出口的话写在信中,敢于对父母说爱。

4.通过网络媒介,建设文化阵地

现在的中职生,他们时尚、潮流,接受新鲜事物较快,热衷于网络。玩微信、微博、泡论坛等已成为时尚;通过QQ、贴吧、天涯论坛等媒介与他人交流。学校可通过建立微信平台、贴吧和论坛等方式传播社会主流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微信、论坛上,学生中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的典型事例;在校园网上建立感恩专栏,颂扬身边的感人事例。

5.加强实践活动,渗透感恩情怀

通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懂得感恩父母,感谢社会。通过团委和各个社团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服务社会,例如,儿童节到儿童福利院服务,重阳节到敬老院看望老人等。通过这样的实践体验,增强学生的感恩情怀,从而更加努力学习。(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卫生学校)

本文系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省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90后”中职学生传统孝文化教育的新路径――以赣州卫校学生为例,课题编号:JXZJJG-13-044,系列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高中建,张英敏.传统孝文化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价值探讨[J].中国青年研究,2008(2).

[2] 王定功,高爱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SWOT分析与“五W”应对之策[J].中国科技博览,2011(2).

[3] 刘韵清,梁蓉蓉,孝文化视野下的青少年道德教育[J].船山学刊,2011(3).

孝道文化的理解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孝文化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一、加强农村“孝”文化建设的紧迫性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在农村的不断深入和深化,我国农村的老年人养老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老年人人口比例不断上升、老年人的农业收入保障不高、老年人的传统家庭养老面临着挑战等等。环境的变化使原有的一些传统的农村孝道文化和道德规范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形成,从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理念模糊、责任感缺乏等问题,加强“孝”文化建设就越来越成为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孝文化建设的方法和路径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孝”文化建设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进行的,它必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当代社会主义的原则和精神,从而具有自身的特征,本着以上思路,特提出以下方法和途径:

(一)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1.“孝”的本质内涵

对于孝为何解?首先必须要完整的理解“孝”的本质内涵,而这一本质内涵无论在什么年代、什么样的环境下都不会有所变化。孝不能单纯的流于一种形式,比如洗脚、过母亲节、父亲节送礼物等,它只是我们表达自己的“孝”的爱的一种方式。往往我们会说父母给予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其原因在于父母时刻把我们记在心上,所以说我们对父母的爱和孝应该是将父母放在心头,做一件事、说一句话是否能够让父母感觉开心、安心和放心,这也才是“孝”心。

2.“孝”的时代特征

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把握大的历史环境,在具体环境下宣扬与时代相适应的孝文化,即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孝”文化。

第一,体现时代性与文明性。当代孝文化应当以家庭伦理来规定亲子之间的相互责任,确定子女实现孝道的德与行。在家庭内部的亲子关系中融进现代民主、平等的意识,父母对子女有抚养和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和尽孝的义务,家庭中互敬互爱,团结和睦。

又由于新型孝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必然受到当代法律、法规的规范,孝既靠良心、爱心、孝心来维系,需要道德的调整,也要通过法律来干预。

第二,体现科学性与和谐性。新型孝文化应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它不但彻底抛弃残忍、愚昧的行孝方式,而是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建立适应现代生活方式,运用科学方式行孝、践孝的新型孝文化。

所以,“孝”文化建设的推进要科学进行,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区分层次,着眼多数,鼓励先进,循序渐进,引导人们在遵循基本思想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思想道德目标。

(二)着力培养文明道德风尚,开展家庭美德教育,促进人际和谐

道德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教育的结果。与其他教育不同,道德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一种道德情操的陶冶,道德意志的锻炼,道德信念的确立和良好的道德习惯的养成过程。要构建新型孝道文化,同样需要进行长期不懈的宣传教育,使当代孝道伦理和孝意识深入人心,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家庭是对孩子进行孝道教育的第一所学校,因而也是现代孝道教育的主课堂。培养孩子的孝心、爱心,父母要“言传”更要注重“身教”,不但要善于抓住时机进行孝的教育,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行动为子女树立孝的榜样,感染孩子,对培养孩子的孝意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加强制度建设

养老保障从文化到制度,再到制度的完善,文化的变迁,二者交互上升,使养老文化不断发展,养老保障制度不断优化。 实质上,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阶段要求,是孝文化延续的产物,同时也是孝文化在社会变迁过程中的直接反映。 社会养老保障是孝文化在现代社会传承的重要方式。

社会主义新农村“孝”文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就和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样,需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为此,必须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采用多种途径和方式才能完成这一使命。

参考文献:

[1]温铁军.我国为什么不能实行农村土地私有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考资料,2009(15).

[2]姜林静.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分析.中国市场,2005(01).

[3]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2006年1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N].人民日报,2006-01-19.

[4]度国柱,王国军.中国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孝道文化的理解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传统孝道二重性孝道式微孝道立法

中国的孝文化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初始意义指尊敬祖宗,报本返初,生儿育女,延续生命。最早的汉字“孝”,则出现于距今约3千余年前的殷商时代。不过,当时“孝”字仅见于卜辞一处,用于地名。所以,现在还不能断定殷商时代的“孝”字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孝”字,与当代“孝”字含义完全一致的“孝”。根据现有资料,较早的见于《尚书·酒诰》篇,其中有言日:“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意思是说,人们于农事完毕之后,赶着车出外做些生意,用以孝敬奉养自己的父母。《伦理学大辞典》对“孝”的解释是:中国最基本的传统道德规范之一,有三层含义。一是必须孝敬自己的祖先,按时恭敬地祭祀祖先,继承祖先的事业,按照祖先的规定办事;二是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恭谨地侍奉父母;三是立身行道,效忠君主,立业扬名,以显父母。这一解释是对古代孝道的概括,而在现代生活中,孝道的表现形式可能已经有了一些变化。比如,祭祀祖先没那么勤勉庄重了,服从父母没那么绝对了,光宗耀祖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了。但如果核心的原则没有变,孝道的现代意义到底在哪里呢?诸如此类问题,无论对传统孝道是采取弘扬重建还是怀疑批判的态度,都必须予以深入思考。在此,笔者略陈己见,以资探讨。

第一,对先秦与后期儒家的孝道应予以区别。孝的问题是儒家整个伦理学说的组成部分,与其他部分以及整个思想体系有内在联系,不可人为地分割开来。同时,孝道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自发自觉到强化定型的轨迹。先秦儒家孝道自孔子创立,曾子继承和完善,孟子、苟子等人的进一步补充后,成为儒家最基本的伦理价值信条。其内涵包括家庭伦理和国家政治伦理两部分。到了汉代,由于统治阶层对其加以改造利用并逐渐法律化,其内涵已发生了很大变异,在许多方面甚至背离了先秦儒家的原始初衷。至宋明清时期,孝道在理论上更出现了论证哲学化、教化通俗化、义务规范极端化的新特点,最终成为封建家长制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和后世愚孝的根源。可见,先秦儒家孝道与后期儒家孝道是有很大差异的,故必须将二者加以区别认识。毋庸置疑,先秦孝道从根本上来说是基于血缘关系和宗法观念的产物,一旦形成又反过来为维护宗法社会服务。就先秦孝道而言,确实存在着重葬祭之礼、讲究爱有差别、过分强调父母长辈的权威和尊严、肯定“无违”和“父子相隐”等片面愚昧落后的缺陷,这是应当认真分析并将之加以剔除的。但不可否认,与后期孝道相比,先秦孝道更具平等性、相互性、合理性,其中包含着可资借鉴的合理因素,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安宁、促进人际关系和实现代际关系的和谐、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以及培养人们的爱国精神都具有积极的现代意义。

第二,对传统孝道应采取历史、辩证的态度。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上,孝道在社会生活中有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一方面,它在一定时期内有力地维护着中华民族的和谐发展,凝聚着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关系,维系家庭团结和保持社会稳定,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在长期等级制度的社会中,“愚孝”被当作道德楷模,把牺牲子女的基本权利作为道德教条,把压抑人性作为“孝”的必然归宿。故而随着西方启蒙思想的涌入,在新文化运动暨时期,陈独秀、胡适、吴虞、鲁迅等思想家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猛烈地抨击了传统孝道的残酷性、保守性、虚伪性及其危害。与此同时,梁漱溟、冯友兰等现代新儒家则对孝道持肯定态度并给予积极评价,认为孝的伦理可以为今所用,可以进行现代转化,综合创新,弘扬发展。建国以后,受左倾思潮的影响,以《二十四孝图》为代表的传统孝道,又遭到了全盘否定。因此,传统孝道在社会文化和民众实践中,呈现出继承、弘扬与挫折并存的历史命运。当前,我们重新审视传统孝道时,理应采取历史、辩证的态度。要看到孝道本身具有二重性,即人民性和封建性并存,精华和糟粕共生。所谓人民性,指的是孝乃基于人类自然血缘关系而产生的对父母亲人的亲爱之情、敬忠之行。这是一切仁心善德的基础,也是人类对亲子关系普遍规律的合理认识。只要人类亲子关系存在,那么这种伦理感情和伦理义务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并且作为人类伦理文化的精华而具有某种永恒的价值而具有继承性。而封建性,是指孝道在封建社会中被统治阶级拿来作为其宗法等级统治的精神基础,并对此不断加以极端化、专制化、神秘化、愚昧化,从而使人形成愚忠愚孝。以巩固他们的专制统治。诚然,中国传统孝道有过时之处,有维系宗法社会等级制度的痕迹,但讲孝不等于“封建”与“落后”。无人性的孝道要彻底破除,但是孝道精华也不能抹杀和抛弃。我们在评价传统孝道时,一定要对这些有清醒的认识。

第三,对“孝道式微”应持理性的认识。由于社会转型带来的传统道德体系的瓦解,“啃老、虐老、遗老”现象层出不穷,传统孝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然而,对“孝道式微”的局面我们不应过于惊诧,而应持理性的认识,看到现象背后的必然性:其一,传统孝道的经济基础已经不复存在。我国古代社会是以农业生产为其基本生产方式的,中华文明也是以发源于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为主的,农耕文明的稳滞性与传承性决定了先人认同耕作经验的权威性。因此,老年人在农业生产中日积月累而获得的生活知识、生产经验、生产技能、智慧,对于年幼晚辈都是极为宝贵的财富。这种“出于对劳动经验的崇拜的祖先崇拜”,一定程度而言,就是农业社会尊敬老人的经济基础和思想的根基。现代知识和经验的获得,已不主要靠老年人的身教口授。年龄已不是权威的象征和一笔宝贵无比的财富了。老年人在整个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中下降,使得“孝文化”基础变得更脆弱了。换言之,我国古代孝道在很大程度上是与长辈的绝对权威结合在一起的。当晚辈的知识结构、资源财富、权力声望都超过他们的长辈时,角色敬重也就转移了。其二,传统孝道的社会功能已经日趋微弱。我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带来家庭结构的变迁,联合大家庭解体,核心家庭占主体,家庭结构趋向于小型化、松散化。两代之间的关系更多地靠亲情力量来维系,“孝”的伦理道德已不再强有力。人们学业、事业的成功,除主观因素外,家庭因素也在社会化过程中更多地让位于社会因素。同时,大家庭的解体与重组,使家庭部分功能弱化,部分功能转向社会。在社会转型中,家庭小生产功能向社会大生产功能转移,家庭教育功能向幼儿园、学校及社会教育功能转移,家庭经济赡养功能向社会保障功能转移,家庭生活照料功能向社区服务功能转移,老年人养老方式也从单纯依赖血缘网走向依赖社会网。由此,传统家庭血缘网络结构的分化减少了人们对传统孝道的依赖程度。其三,传统家庭观念与尽孝观念已经日渐淡化。由于提倡尊重个人独立人格,现代人趋向于事业认同,以个人成就为价值取向,家庭意识逐渐弱化。家庭本位让位于个人本位,使得“孝”的意识慢慢淡化。同时,现代劳动力的流动就业方式,使家庭成员就业区域扩大,人们在职业与地理位置上的分散性,拉大了亲属问的生活距离。多数子女与老人分居,难以像传统农业社会时一样在家中尽孝。此外,不同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造成了两代人之间沟通的障碍,“行孝”也更加不容易了。在尽孝问题上,许多年轻人认为,目前社会资源流向已向老年人倾斜,如果在家庭中还要赡养老人,那么老龄社会的发展是以牺牲中青年的利益为代价的。因为中青年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他们为赡养和照顾老人而付出时间和精力。势必影响其学业和事业,甚至导致下岗。影响其子女的教育和成长。而不少老年人也认为,现代社会的家庭代际重心转移,要求子女尽孝的时代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