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剖宫产新生儿护理

剖宫产新生儿护理

剖宫产新生儿护理

剖宫产新生儿护理范文第1篇

200707~200807我院对1560位产妇实行剖宫产术,根据可能出现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我们在术前对产妇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术中给予正确的护理干预,极大地降低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提高了围生儿成活率。本组发生新生儿窒息63例,发生率为4%。现将我院剖腹产新生儿窒息的预防及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孕妇1560例,均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年龄20~39岁,平均267岁。足月产1517例,过期产18例,早产25例。

12 麻醉方法 L2~3硬外持续阻滞麻醉1543例,全麻17例,平均手术时间40 min。

13 结果 新生儿窒息复苏5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出生评分)8~10分58例,10 min Apga评分达8~10分63例。

2 预防措施

手术前6 h严格禁食禁饮,新生儿娩出前6 h内用药应考虑对胎儿的影响,合理选用术前用药、麻醉剂及麻醉方式,避免使用对胎儿有抑制作用的药物。手术前准备好麻醉机、氧气、适宜的成人及小儿气管导管、取暖装置、抢救台、低压吸引器、复苏器具及药品等。必要时做好输血准备。

术前宣教,通过自我介绍及术中交谈等方式帮助产妇放松紧张情绪。对疑有胎儿宫内窘迫的产妇进入手术室后即给面罩吸氧,在上肢建立静脉通路,从而改善胎儿氧供及母血循环。麻醉后产妇取仰卧位,手术床左倾20°~30°,并用约束带固定,使子宫左移,以减轻子宫对腹膜后大血管的压迫,避免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防止胎儿宫内缺氧。司械护士熟练配合手术步骤,做到正确主动,敏捷传递器械,尽量缩短子宫切开至胎儿娩出间隔(UDI),将UDI控制在150 s内,使手术顺利进行[1]。

3 复苏护理

复苏的原则为争分夺秒,执行ABCDE复苏方案:A(Airway)建立通畅的呼吸道、B(Breathing)建立呼吸、C(Circulation)建立正常循环、D(Drug)药物治疗、E(Evaluation)评价与监护。

巡回护士调节并维持手术间温度24℃~26℃,以减轻室温与皮温的温差,置新生儿于开放式保暖床上,擦干羊水,防止失热,肩部以布类垫高2~3 cm,摆好复苏体位,用一次性吸管吸静口腔、鼻腔内黏液;如仍无呼吸,行拍打足底和摩擦背部等触觉刺激,促使出现呼吸。初步复苏在20 s内完成[2]。

如无自主呼吸或仅有喘息,心率

给药:重度窒息、心脏停搏或加压给氧、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30 s后,仍无恢复者,应立即给药。首选药物为1∶10000肾上腺素01~02 ml/kg,经脐静脉注射或气管插管内滴入。根据患儿酸中毒程度,有无血容量不足,给予纠酸、扩容治疗。如母体用麻醉性镇痛药而致新生儿呼吸抑制,可用纳洛酮01 mg/kg脐静脉注射[4]。

护理人员在施实复苏过程中动作要敏捷,给药前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做到药物、剂量、用法、时间准确无误;执行口头医嘱时要复诵一遍,并保留所有抢救用药的安瓿。待抢救结束,与医生再次核对无误后方可拿出手术间,督促医生开具处方及时补充急救药品数量。

4 复苏后护理

常规处理脐带,密切监测体温、心率、脉搏、呼吸等变化,注意皮肤颜色以及排尿情况。维持新生儿皮肤体温在365℃左右的中性温度,减少氧耗。需转入NICU的新生儿由巡回护士电话联系NICU值班人员,做好接诊准备。医护人员配合完成危重新生儿转运途中的医疗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智君剖宫产术的术中护理及相关因素分析180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6):34

[2] 刘运良,杨玉佩,乐坦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10):6869

剖宫产新生儿护理范文第2篇

1 临床资料

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剖宫产新生儿1122例,窒息发生率约为3%左右,本组34例中,轻度窒息(1 min内Apgar评分4~7分)24例,重度窒息(1 min内Apgar评分0~3分)10例。

2 新生儿窒息原因

2.1 母体因素 应用麻醉药、低血容量、低血压、过度通气、通气不足、贫血、妊娠高血压综合症、胎盘功能障碍、高龄产妇、感染、免疫障碍、遗传缺陷等,可致胎盘血流障碍,胎儿宫内缺氧,如长时间未能纠正,会使胎儿呼吸中枢受损,从而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2.2 胎儿因素 各种药物对胎儿呼吸的抑制、多胎、脐带过长或过短、脐带打结脱垂、宫内发育不良、畸形、羊水异常等。

2.3 新生儿因素 早产儿、低体重儿、误吸、各种疾病、畸形。

2.4 本组病例为剖宫产新生儿,在出生时由于胎儿的胸肺缺少了产道的挤压作用,致使在新生儿呼吸道内的羊水和黏液潴留,增加了气道阻力,妨碍自主呼吸的建立,并且也增加了误吸的危险。

3 临床表现

3.1 胎儿宫内缺氧表现早期胎动增加,胎心率增快;晚期胎动减少甚至消失,胎心率减慢或不规则;羊水呈绿色、黄绿色或含有胎粪。

3.2 新生儿窒息表现运用Apgar评分法,针对新生儿心率、呼吸、喉反射、肌张力、皮肤颜色进行评分,0~3分为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8~10分为无窒息。

4 术前准备

对于每一次剖宫产即使预计正常,也要做好复苏准备:(1)每一例剖宫产都应有熟练掌握复苏技能的人员在场;(2)准备全套复苏器械,并使之处于完好备用状态;(3)远红外线辐射台,温度调至37~38 ℃,它能保持新生儿恒定的正常体温;(4)复苏药品,如肾上腺素、多巴胺、碳酸氢钠、甘露醇、纳洛酮、地塞米松等;(5)复苏要及时。另外手术室的医护人员不仅要知道各自该做什么,而且要熟练去做,配合默契,平时要注重强化技能学习和训练。

5 抢救配合与护理

5.1 胎儿宫内缺氧时,应给孕妇吸氧,左侧卧位,遵医嘱给予葡萄糖、维生素C等,配合麻醉师做好麻醉,如麻醉后出现低血压,应置孕妇于左侧头低位,必要时将胎儿移向母体左侧,动作要敏捷,安全。

5.2 在抬头娩出、胎肩未娩出子宫切口前手术者即用手挤净鼻咽部黏液和羊水,然后再娩肩,在助手断脐的同时,用新生儿吸痰管吸出咽部及鼻腔的黏液和羊水,以免发生吸入性肺炎。当确认呼吸道通畅而仍未啼哭时,可用手轻拍新生儿足底刺激啼哭以助肺扩张。若胎儿娩出后不能建立自主呼吸,仅有心跳,要立即进行抢救复苏,迅速用纱布擦干新生儿身上的羊水,放到辐射保温台上,摆好体位。

5.2.1 保持呼吸道通畅 抢救时,新生儿取仰卧位,可在其肩胛下垫一块敷料,将肩部抬高2.0~2.5 cm,颈轻度后伸[4]。

5.2.2 建立呼吸,增加通气 如果呼吸道通畅后仍无呼吸,应立即促进自主呼吸,可给予短暂刺激,如拍打足底或快速有力地拍打背部,挤压胸部,对原发性呼吸暂停通常1~2次能刺激呼吸。如果仍无呼吸,应立即进行下一步抢救[4]。

5.2.3 简易气囊面罩人工呼吸 将面罩对准患儿口鼻部挤压气囊,用力要均匀,不可过大,以患儿腹部微微隆起为准,20~30次/min,一般轻度窒息新生儿都可恢复。如仍无呼吸,且Apgar评分0~3分,应按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5]。

5.2.4 气管插管 重度窒息又称苍白窒息,缺氧严重,需立即行喉镜在直视下气管内插管并给氧。而插管时,有一位配合默契的助手显得非常重要。足月新生儿用1号喉镜片,早产儿用0号喉镜叶片。根据新生儿体重情况选择气管导管及插入深度。插管者站在新生儿头侧,使其颈部适当仰伸,一手拇指推开新生儿的下唇及下颌,另一手持喉镜插入声门,随后取出管芯,置入口塞,小心退出喉镜,保留插管,可用长胶布将口塞、导管一并固定于口旁。插完管后即吸出阻塞气管的分泌物,接上复苏囊开始人工呼吸,直到恢复自主呼吸方可停止[6-8]。

5.2.5 维持正常循环 如心率少于60次/min或心率60~80次/min且无上升趋势,甚或心跳停止,应立即经100%氧气进行有效人工通气15~30 s后给予胸外心脏按摩。双手拇指法或单手双指法按压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接下方即胸骨下1/3,按压压力要适当,一般使胸骨下陷深度为1.5~2 cm,频率为120次/min左右。胸外按压时最好三人参与抢救,一人位于新生儿头侧面罩给氧,另两人位于新生儿左右侧或足端进行胸外按压或给药。多数患儿能在短期内建立自主呼吸,然后给氧吸入。

5.2.6 药物治疗 如新生儿呼吸有药物抑制情况,应遵医嘱使用纳洛酮。无药物抑制时评价心率,如心率低于60次/min,应按压心脏,无好转,遵医嘱使用肾上腺素,必要时每5 min重复一次,心率大于100次/min时停止给药。

5.2.7 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新生儿生命体征:出生时Apgar评分正常的新生儿也会突发呼吸抑制,复苏成功后有时还会反复,因此巡回护士有必要严密观察新生儿。(1)意识状态、呕吐物及面色;(2)呼吸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有无吸气三凹征,呼气性呻吟;(3)心率;(4)肌张力及对刺激的反应。

5.2.8 其他对症处理如保暖、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纠正酸中毒、扩容、早期干预。在实施抢救过程中要求做到药物、剂量、用法、时间准确无误。

6 体会

复苏步骤按ABCDE进行,A:尽量吸尽呼吸道黏液;B:建立呼吸,增加通气;C:维持正常循环;D:药物治 疗;E:评价。新生儿评分以呼吸为基础,皮肤颜色最灵敏,心率是最终消失的指标[9]。临床恶化顺序为皮肤颜色、呼吸、肌张力、反射、心率。复苏有效顺序为心率、反射、皮肤颜色、呼吸、肌张力。

本组中1例出生时Apgar评分正常的新生儿10 min后突发呼吸抑制,经及时发现复苏成功;1例脊柱术后孕妇全麻剖宫产一新生儿轻度窒息,经复苏成功;1例胎儿胎心监测晚期减速、胎心率80~120次/min经急诊剖宫产,产下一重度窒息儿,经复苏成功;1例胎儿宫内窒息、胎心率80次/min急诊剖宫产,新生儿未能复苏成功。1例前置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窘迫,胎心率90次/min急诊剖宫产,新生儿未能复苏成功。

本人认为新生儿窒息复苏ABC最重要,其中A是根本,B是关键。新生儿娩出时Apgar评分4~7分者应立即刺激自主呼吸配合简易气囊面罩人工呼吸复苏;阿氏评分0~3分者应立即气管插管、吸净气管内分泌物后加气囊正压通气,经上述措施如患儿尚未建立呼吸,心率仍低于60~80次/min,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同时给予药物辅助复苏[10]。如1:1000肾上腺素、乳酸钠林格氏液或生理盐水;有酸中毒表现者,给予5%碳酸氢钠2 ml/kg脐静脉缓慢注射;如果因使用麻醉剂而新生儿呼吸抑制明显者,可用纳洛酮,剂量为0.1 mg/kg,静注、肌注或气管导管内给药。

在整个抢救过程中,始终要注意对新生儿保暖。因为所有新生儿都容易丢失热量而受抑制,处于窒息状态下的新生儿其调节功能不稳定,更容易成低温状态,低温会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酸中毒,妨碍有效的复苏[11]。同时要求做到及时、快捷、有效、分秒必争,5 min及以后评分是反映复苏效果,与预后关系密切,要尽可能在5 min内改善Apgar评分,进而降低窒息婴儿死亡率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氓,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00-405.

[2]李小毛.新生儿复苏新概念[J].新医学,1997,28(4):217.

[3]陈翠华,张军,王英.气囊面罩复苏器在抢救新生儿窒息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1996,31(5):276.

[4]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83.

[5]何玉琴.新生儿窒息6例复苏的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20):119.

[6]王志瑶.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49.

[7]李雪梅.剖宫产术后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治疗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0,8(9):191.

[8]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4.

[9]郭朝利,徐湘,魏春红.细节管理在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推广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0,31(35):6576-6577.

剖宫产新生儿护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产科;贴心;心理护理

现代的产科中普遍存在没有剖宫产指征的孕妇要求实施剖宫产的情况,其中原因涉及多方面,相关文献指出,产妇的心理因素以及社会因素是影响其选择剖宫产手术重要原因之一。有些产妇认为,手术的安全性比阴道分娩高便选择剖宫产;有些产妇认为因自己对分娩疼痛产生惧怕导致自然分娩失败便选择剖宫产;而有些产妇认为按照国家计划规定生育一个子女应加倍重视新生儿的健康,从而选择剖宫产。为降低剖宫产率,临床上采用贴心的心理护理进行干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32例无剖宫产指征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16例,年龄18-36,(平均32.18±4.21)岁。对照组:16例,年龄17-39岁,平均(35.10±6.27)岁。

1.2方法

对照组:于安静、清洁、舒适的环境下对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即对产妇生活进行必要护理、对胎心进行监护、定时对胎心音进行听诊等。

研究组:针对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增添一些干预措施,如:分别在产妇的宫颈扩张期、胎儿娩出期、胎盘娩出期等过程中实施相对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同时向产妇明确告知剖宫产的相关危害,即对产妇、婴儿、家庭等的影响,使产妇对阴道分娩树立必要的自信心,从而达到顺产的目的。

1.3观察指标

于临床上对两组产妇详细记录各项生命体征,并依次记录心理护理或常规心理护理之下,产妇行剖宫产的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数据选择(n%)表示,两组比较进行t检验,P

2.结果

2.1临床观察

研究组:由于护士积极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对产妇在生产过程的宫颈扩张期、胎儿娩出期、胎盘娩出期等进行干预,提高了产妇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1]。本组中共16例产妇,其中13例顺利通过生产。仅有3例产妇在医护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后仍然执意行剖宫产术。

对照组:常规的心理护理之下,并不能有效帮助产妇消除心理顾虑,尤其当产妇处于宫颈扩张期、胎儿娩出期、胎盘娩出期等生产过程中,产妇的情绪极度恐慌、情绪紊乱。

2.2临床效果

研究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证实对产妇实施全面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顺产与剖宫产情况比较[n(%)]

注:与对照组相比,*P

3.讨论

在现代医学临床上,孕产妇因面临多方面的因素而选择剖宫产,归结原因,可有:产妇的保险心理、产妇的意志薄弱、产妇缺乏医学科学知识等。临床上,剖宫产存在一定的危害性,其对母婴造成多方面的影响。例如:产妇常见的术中宫缩乏力、羊水栓塞、腹腔脏器的受损、腹腔脏器的粘连、产后出血等症状,若不及时处理,将会影响产妇健康。对于剖宫产儿而言,因肺的成熟需依据产妇子宫收缩及阴道挤压,因此,剖宫产容易使新生儿患肺炎。结合手术带来诸多影响,医学上并不提倡产妇执意选择剖宫产。为了降低剖宫产率,应让产妇正确认识自然分娩,医护人员明确告之自然分娩的过程与特点,鼓励产妇增强信心,从容面对分娩[2]。

本研究组中,医护人员实施围产期护理保健、睡眠指导、临产监护、指导产妇进行自我心理护理等相对应心理护理,有效帮助产妇消除心理顾虑,尽可能的顺利分娩,避免不恰当的剖宫产术对产妇以及新生儿造成的不必要的损伤[3]。因此,心理护理能提高产妇顺产率。与其相反的是对照组,对产妇的生产过程进行常规的护理,临床上得到极微的干预效果,16例产妇,仅有7例产妇自然分娩,行剖宫产率极高。

综上所述,目前,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剖宫术的安全性已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且对保障产妇及新生儿安全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因剖宫产属于非自然状态下分娩,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影响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本院对研究组实施心理护理,临床表明,心理护理干预对剖宫产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极大程度降低了剖宫差率。根据我院研究中获取的相关数据表明,于孕产妇临产前、临产中实施心理护理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提倡各医院积极采用。

参考文献:

[1]欧阳春风.心理护理对剖宫产妇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0,01(12):136-137.

剖宫产新生儿护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剖宫产;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试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提高,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也逐渐增加,产科医生该如何决定有剖宫产史孕妇的分娩方式,一方面要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再次剖宫产给孕妇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又要尽可能避免子宫破裂对母儿的致命危害。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疤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240例,年龄23-40岁,平均30.2±2.3岁;孕36-41周,平均38.4±0.67周;再次妊娠距前次剖宫产1-14年,平均6.2±1.5年。非瘢痕子宫孕妇3000例,年龄18-41岁,平均27.6±3.4岁;孕37-42周,平均38.5±0.44周。

1.2 阴道试产 试产标准:①第一次剖宫产的手术方式为子宫下段横切口术式,手术顺利,术后切口愈合良好;②超声检查子宫下段前壁厚度≥3mm,连续性良好;③前次剖宫产指征已不存在,也未出现新的剖宫产指征;④宫颈成熟度良好,无头盆不称;⑤无妊娠并发症和不宜阴道分娩的内、外科合并症;⑥征得患者和家属知情同意[1]。终止阴道试产指征:①产程进展不顺利,先露下降受阻;②出现病理缩复环,子宫下段压痛明显等子宫先兆破裂征象;③胎心监护提示胎儿窘迫,羊水出现粪染等。终止试产后急诊行剖宫产。试产过程中可以适当放宽会阴侧切和阴道手术助产指征,缩短第二产程,第二产程禁止加用腹压[2]。

1.3 剖宫产 ①有两次以上的剖宫产史,或前次剖宫产不是子宫下段横切口术式;②前次剖宫产术中情况不明;③前次剖宫产发生感染或伤口愈合不良;④前次剖宫产指征依然存在或出现新的手术指征;⑤有不适于阴道试产的内科或外科合并症存在;⑥两次剖宫产时间小于2年;耻骨联合处有自发痛或压痛;⑦超声检查提示子宫下段厚度

1.4 方法 比较疤痕子宫阴道试产成功与同期非疤痕子宫阴道分娩,疤痕子宫剖宫产与同期首次剖宫产的分娩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差异为P

2 结果

2.1 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的分娩情况 240例疤痕子宫中进行阴道试产120例,试产成功74例,再次剖宫产166例,3000例非疤痕子宫阴道分娩1980例,剖宫产1020例。

2.2 疤痕子宫阴道分娩与非疤痕子宫阴道分娩比较 阴道试产成功产时的出血量,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住院天数,两组比较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

2.3 再次剖宫产后与首次剖宫产情况比较 再次剖宫产产时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非甲级愈合,住院天数[3];两组比较各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

3 讨论

目前剖宫产是解决难产及高危妊娠的重要手段,恰当的选择剖宫产术结束妊娠对母儿有益。剖宫产率在一定程度内的增加,可最大程度地降低高危围生儿病死率,多数文献资料显示,剖宫产率控制在20%-25%,高危围生儿病死率、新生儿窒息率被降低到最低水平;剖宫产率再升高,高危围生儿病死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无明显下降趋势,而且剖宫产存在麻醉意外、术后出血、感染、肺栓塞等近期并发症甚至死亡的危险和再孕后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妊娠(切口妊娠)、子宫破裂等远期并发症[4-5]。对于剖宫产新生儿因体内的免疫因子含量明显低于阴道分娩者,易患感染性疾病,而且死亡率高。因缺乏自然产程中产道的挤压,剖宫产儿容易发生呼吸障碍,从远期看,剖宫产对婴儿的脑功能、感知觉、神经系统发育等都可能产生不良影响。所以作为产科医生要全面考虑,保障母儿安全的情况下,选择最有利于母儿的分娩方式,不要把剖宫产史作为剖宫产的绝对指征。

总之,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分娩,试产与剖宫产相比,利多弊少。对于疤痕子宫足月妊娠的患者在严格掌握阴道试产的指征下,进行全面的产时监护和护理,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要,及时发现和处理难产,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阴道分娩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刘素芳.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相关问题[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8,23(6):869-870.

[2] 刘春娟.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08,(35):12.

[3] 马宝满,韦育红,黄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126例分娩方式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0,(18).

剖宫产新生儿护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剖宫产率 剖宫产 指征

近年我国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并未带来相应的围产儿病死率的下降;而剖宫产较阴道分娩更易引起出血、感染、脏器粘连等远期并发症,其死亡率及并发症是阴道分娩的2~4倍[1],且对日后可能发生的再次妊娠分娩,再次妇科手术也有不良影响,故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控制不合理的剖宫产术,降低剖宫产率。本文对我院近9年剖宫产指征的构成比等因素分析,探讨各项指征的合理性,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产科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9年住院剖宫产产妇1156例,年龄在20-30岁的有729人,30-40岁的有321人,40-50岁的有106人。孕周在32-36周187人,37-40周 776人,41-43周193人。初产妇792 人,经产妇 364人。

1.2 方法 对所有病例及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其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构成比、各项指征的掌握标准,探讨高剖宫产率的原因。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率的比较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剖宫产率及指征 9年来我院共住院分娩5489例,其中剖宫产1156例,剖宫产率为21.06%。剖宫产指征统计中,如1例产妇有几个指征时,以第一指征为准进行统计。9年来剖宫产指征及构成比见表1。

表1 1156例剖宫产指征及构成比

2.2 以胎儿窘迫为剖宫产指征的新生儿预后分析 将不同原因致胎儿窘迫的剖宫产孕妇分组,A组28例:因胎盘功能低下或减退,致胎儿宫内慢性缺氧,包括过期妊娠、中、重度子痫前期、羊水过少等。B组186例:因脐带绕颈、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相对头盆不称、第二产程延长等,致脐带受压或胎头受压最终导致急性胎儿窘迫。C组72例:术前术后未找到任何可能引起胎儿窘迫的因素。A组新生儿窒息率42.11%(16/38),B、C组分别为10.22%(19/186)、5.56%(4/72),3组窒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45,P<0.05),A组高于B组、C组(P<0.05);3组术后新生儿情况见表2。

表2

三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n,%]

3 讨论

本文资料显示,我院2000~2009年剖宫产率达21.06%,明显高于WHO提出的小于15%的标准。

3.1 剖宫产率上升原因 (1)监测手段提高:由于产前胎儿监测手段的进步,可随时了解胎儿宫内的安危状态,如胎儿窘迫、胎盘功能状态下、脐带绕颈等,使医生能及早发现分娩过程中异常情况,选择剖宫产。(2)人为因素:本组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占3.55%;孕妇方面因素,如“切盼儿”、“试管婴儿”等,为确保婴儿安全,孕妇选择了相对安全稳妥的剖宫产;本组臀位行剖宫产者占10.98%;二次剖宫产术占4.58%;(3)医务人员因素:产科是高风险科室,常有医疗纠纷发生,分娩过程稍有异常情况,认为剖宫产比阴道分娩安全,不试产或不充分试产即进行手术;医患之间缺乏相互理解和相互信赖的互动交流,这也是当今剖宫产率越来越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3.2 降低剖宫产率 剖宫产率上升主要是由胎儿宫内窘迫、脐带绕颈、臀位、头位难产、子痫前期重度、瘢痕子宫等比例占79.50%,如能降低6项指征的比例则剖宫产的比例会明显下降。

3.2.1 胎儿窘迫: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近年来呈逐渐上升趋势,有些地区已成为剖宫产的首位指征[2.3],本文资料显示也如此。对胎儿窘迫存在有诊断过度的问题,有时单凭一时的胎心率变化或单纯的羊水轻、中度粪染,或单纯的胎儿电子监护结果而作出诊断,而忽视了对胎儿、胎盘、脐带、羊水、母体状况等多种因素多指标的分析,有部分的胎儿窘迫未找到任何原因,术前术后胎儿窘迫诊断符合率亦较低,提示有一部分不合理的操之过急的剖宫产存在。认为对过期妊娠、子痫前期重度、羊水过少等产前检查有胎盘功能减退的产妇,其胎儿有慢性缺氧史,对缺氧及耐受能力差,出现胎儿窘迫时应及时手术,以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对无胎盘功能减退,胎儿窘迫是因脐带受压、胎头受压而引起者,因其胎儿无慢性缺氧、各器官组织代偿能力好,可耐受间歇性缺氧影响,出现胎儿窘迫时,先予适当处理,待胎心恢复正常后,无阴道分娩禁忌症,短时间可经阴道分娩者,应创造条件经阴道分娩。对无任何相关高危因素存在的胎儿窘迫,需作多方面分析,可能是胎头迅速下降过程中受压而产生的迷走神经张力变化引起暂时性胎心异常,或因胎动干扰脐血流产生的一过性胎心变化[4],应先予吸氧、改变体位等处理,胎心恢复正常后,可继续阴道分娩。若胎心异常持续时间不长,胎心基线变异正常,胎儿出生时多无窒息表现[5]。还可做手指刺激胎儿头皮试验,刺激头皮时如出现胎心加速,表明胎儿宫内状况良好,不必急于干预。

3.2.2 头位难产:因头盆不称或胎头位置异常等头位难产而行剖宫产者,本文占24.05%。本组中有42%的孕妇因头盆不称未经充分试产;52%的持续性枕左横位、枕后位在第一产程早、中期即早作出诊断并手术,使之失去了转成枕前位的可能。应努力提高产科医师处理头位难产的水平,如头盆评分≥6分均可充分试产;第一产程避免产妇过度疲劳,维持有效宫缩,改变体位使胎头旋转至枕前位;熟练掌握阴道助产技术,按枕前露分娩机制,正确实施徒手旋转胎头及产钳助产术,而不过分依赖剖宫产。还应对孕产妇进行合理营养指导,避免营养过度并适当活动,减少巨大儿的发生率。

3.2.3 臀位难产:臀位难产率高,围产儿死亡率较头位高2~10倍[6],对母婴危害较大;多数文献报告认为,对臀位孕足月孕妇应主张剖宫产[7],本组臀位的剖宫产率为10.99%。降低臀位剖宫产率首先降低臀位的发生率;加强臀位孕期管理,使孕妇掌握有关预防臀位的知识,按外倒转术操作规程进行外倒转术;或借助臀位评分法,控制臀位剖宫产率,如掌握在20%左右,既不增加臀产儿病死率,又可减少相当一部分臀位剖宫产[8.9]。

3.2.4 子痫前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子痫前期重度逐渐成为剖宫产的独立指征[10]。本组子痫前期重度而行剖宫产者占8.48%;控制妊娠高血压疾病发展方面尤为重要,随着预防控制和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手段增多,围产儿死亡率逐步下降,但剖宫产儿远期并发症较阴道产儿高,说明随着先进监测手段及抢救技术的提高,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阴道分娩儿更具良好预后。对无产科指征,宫颈条件成熟,胎盘功能良好,无胎儿宫内窘迫者可在严密监护下阴道分娩。

3.2.5 脐带绕颈:随着胎儿监护和超声技术的发展,脐带绕颈的产前检出率明显提高,脐带绕颈可引起胎儿宫内窘迫、胎死宫内、胎头下降阻滞、胎盘早剥等严重并发症,所以一旦出现脐带绕颈孕妇,医生倾向于剖宫产,使脐带绕颈的剖宫产率明显提高。本组中单纯因脐带绕颈而行剖宫产者占5.80%,居第5位。张小勤[11]报道,脐带绕颈2~3周、脐带打结、过短者不是易发生新生儿窒息,而对于脐带绕颈1周的新生儿与脐带绕颈2~3周出生时出现新生儿窒息相比较无显著差异(X2=0.11,P>0.05),即非说所有的脐带绕颈都给新生儿带来不良后果。对B超提示脐带绕颈的孕妇如S/D值小于3,临产后胎心监护无异常,可在严密监护下阴道分娩。

3.2.6 瘢痕子宫:本组既往有剖宫产史,因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占4.58%。对这部分孕妇,首先是严格掌握第一次剖宫产指征,减少瘢痕子宫的形成;并要转变“一次剖宫产,次次剖宫产”的观念。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的指征:(1)前次手术非绝对指征,此次妊娠又无新的指征出现;(2)无严重的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3)此次妊娠距前次手术2年以上,且前次手术为子宫下段切口且愈合良好者;在严密监护下鼓励孕妇阴道试产,做好手术、输血抢救的准备。有资料表明34.1%~90.1%的瘢痕子宫妊娠经阴道分娩成功[12]。

剖宫产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已成为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手段之一,发挥了很大作用,但过高的剖宫产率不但不能降低围产儿病死率,反而使新生儿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病率增高。但以剖宫产代替正常阴道分娩,既使患者遭受手术带来的痛苦,又增加了经济负担,并可能给孕产妇带来各种并发症和后遗症。因此,要加强对全社会医学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尤其对孕产妇加强孕期、产期、产褥期的生理、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使人们对剖宫产有一个新的认识,积极配合医生试产和知情选择剖宫产,在母婴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阴道分娩。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使剖宫产率稳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剖宫产处理高危妊娠的作用。这一工作的完成和实现,有待产科医师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13]。

参 考 文 献

[1]黄醒华.对剖宫产术的思考[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7):385-388.

[2]贺志英,林义家.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136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7(6):369-370.

[3]李靓.剖宫产手术并发症原因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1,17(12):172-173.

[4]李丽,孙梅玲,王忠英.近5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证的观察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8,23(8):1071- 1072.

[5]吴玉华.异位妊娠脐带绕颈309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11):689.

[6]邬小龙,吴金贵,潘琼,钟松.剖宫产与围产儿病死率相关性探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11):699-700.

[7]王静,魏宏弋,李翠英.经产妇剖宫产率提高原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8,23(11):1503-1504.

[8]胡桂松.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术指征10年变化研究[J].职业与健康杂志,2007,24(2):2341-2342.

[9]温秀珠.473例剖宫产指征分析[J] .广西医学,2002,24(10):1654-1655.

[10]陈秋菊,许翠娥.脐带绕颈198例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杂志,2003,7(9):805.

[11]张小勤.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177例分娩方式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1):57-58.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临床解剖学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局解手术学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解剖科学进展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