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业痛点分析

美业痛点分析

美业痛点分析

美业痛点分析范文第1篇

在20世纪70年代,福特汽车公司旗下的一款销量最好的小型车,当一辆车从后面撞上它时,他的油箱容易爆炸。有500多人因为油箱的突然爆炸而丧生,还有很多的严重烧伤,而福特的工程师很早就意识到了这种油箱所带来的危险。公司的经理们做了一项得失分析后认为,修补这种油箱所获得利益,并不值得他们为每辆车上花费11美元为油箱增添一个更加安全的设置。

他们是如此计算:如果不做改变,这种油箱可能会导致180人死亡和180人烧伤。然后他给每一个丧失的生命和所遭受的伤害定价――一条生命20万美元,烧伤6.7万美元。他将这些数目以及可能着火的汽车的价值相加,计算得出,这一安全性改进的总收益将是4950万美元。而给1250万辆车逐一增加一个价值11美元的装置,将会花费1.375亿美元。因此,该公司最后得出结论,维修油箱所用的花费,比不上一辆更安全的汽车所带来的收益。[2]

2 面临的伦理学困境

2.1 功利主义的分析带来的伦理困境

以边沁所代表的功利主义的的观点来看,功利主义的重点是使功利最大化,功利不仅是个人的原则,也是立法者的原则。[3]边沁的功利主义学说认为我们受制于快乐和痛苦,道德的最高原则就是使幸福最大化,所谓功利原则就是找到快乐和痛苦的平衡点,并将他们作为了我们行事的最高的道德准则和标准。因而从企业决策的角度出发,进行成本效益的评估,使整体的共同体幸福最大化。这个共同体是一个想象的集体,由组成它的个体总数所构成,个体的偏好构成一个单位,加入总的程序,使功利最大化。就如福特公司所做的的将这个决策所有的收益相加,再减去他所消耗的,以产生更多的幸福为标准。即在一个小概率范围的死亡面前,企业的赔偿在充分考虑了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医疗的葬礼的花费和受害人的痛苦伤害后,企业的盈利对于社会和企业本身可能意味着更快地效率,更多的收益,和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员工对工资的满意程度。

在这个案例中涉及到了个体的生命权利。洛克认为,生命权,财产权和自由权是自然权利,是天赋人权,其中生命权是人之为人的基本权利。我们无法用金钱衡量,更无法将金钱作为工具获得别人享有生命、自由的权力,功利主义的做法显然有违公正。我们拥有我们自身,对自我所有权的维护应该是所有法律和规则制定的基础,而功利主义的分析和判断显然缺乏道德力量。这个背景下是对人类生命的冷漠,是对个体生命的创造性价值的否认。在对个体人与生俱来的权利的漠视下,没有人会知道下一次为了集体的幸福的提升会不会牺牲自己的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整个社会将会陷入更大的恐慌之中,这也许已经违背了功利主义幸福最大化的原则。

其次,快乐和痛苦如何衡量和计算也是功利主义在分析事实情况所面临的问题,就如个体权利一样,快乐和痛苦作为道德的善可以转换为单一的货币进行计算吗?那么计算的标准又是什么?我认为在当代的现实生活中,没有一套的绝对的价值标准,可以为每一人的快乐和痛苦的进行明码标价,即使代表着企业,亦或是政府的大多人的利益。并且,一个人的快乐可能因为看了一部动画片,可能因为和家人分享的快乐时光,那么定义快乐和痛苦的标准又是什么,善优先于权利,功利主义的眼里最大的善将所有人所认为的偏好,或者说将他们的快乐简单相加,这显然不是最大的善所带了的公正。

2.2 自由主义至上的伦理困境

自由主义的特点就是我们自由选择,一切决策的做出是基于我们的同意。因为我们拥有自身,诺齐克说:“只有一个仅限于执行合同、保护人们不受压迫、偷盗和欺骗的最小政府才是正当的。任何一个更加宽泛的政府都侵犯了人们不被强迫去做某些事情的权利,因此都是不正当的”[4],诺齐克支持那些尊重人们在自由市场做出的选择的公正理论。他认为公正取决于两个条件――初始获得的公正和财产转移的公正。

不可否认市场是自由的,在市场的交换也是自由的。依照成本效益分析的案例,我们把顾客的购买行为看作是与商家的契约,在此我们充分的尊重了顾客和商家的自由。但是一个契约的形成,我们却无法保证双方当事人都同意并从中获利,并增加了公共福利,按照自由主义至上的观点,我们充分的尊重了双方选择的自由,但是购买者却在并不知情,即油箱可能在强烈撞击下而签订了这份合同,完成契约,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即使是一个自由主义至上的人,面对于此你也要承认这样也侵犯了自由主义一直保障着的个人的权利。一方存在着欺骗,双方在信息不平等下的交易,初始获得的就是不公正的。

其次,自由市场也应该是有所限制的自由。自由主义至上的观点是我的生命、劳动力和人格属于我,且仅属于我,不能任由社会整体随意的处置。如此而来,市场不受约束,意味着人们随意交换,在交换中就可能侵犯基本善。道德主体的善和自由也是这个市场所要求的一些基本的品德,如果合同双方有一方没有能得到相应的收益,就会丧失契约本身的有效性。

3 小结

美业痛点分析范文第2篇

为什么强调“疼痛不仅是许多疾病都会出现的一种症状,疼痛本身就是一种疾病”?

疼痛与疾病密不可分。我们从英语 “疾病”一词的词源分析就可见端倪。英语中,“疾病”以dis-ease(不舒服)或suffer-ing(痛苦)来表示,这表明许多疾病都会出现疼痛。疼痛常常是引起病人注意的明确信号,更常常是困扰折磨病人的主要麻烦。除了外伤(物理或化学因素、意外事故及战争等)引起的疼痛之外,慢性病理性疼痛更是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负担,尤其是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纤维肌痛症、溃疡性结肠炎、偏头痛、结石症及肿瘤扩散等引起的长期、迁延性的疼痛,是当前医学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

诚然,“疼痛”是上述诸多疾病都会出现的一个重要“症状”,但必须认识到,“疼痛”本身就是一种“疾病”。这是因为:

(1)疼痛本身会对人类躯体、心理、情绪、认知及精神诸多方面有深刻的影响,带来全身多系统的功能失常,包括运动障碍、食欲不振、焦虑、失眠、抑郁,乃至有自杀倾向。

(2)若把“疼痛”仅仅看作为一种“症状”,直接的临床思维就是“镇痛”;若把“疼痛”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就会系统地分析其原因及发生机制,进而向多系统、多环节、多靶点、多途径的综合性治疗和预防疼痛的目标努力。

(3)近年来,大脑功能影像分析、遗传及表观遗传、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在疼痛的发生机制研究中已有若干重要的突破,这也为疼痛的个性化及特异性诊治提供了新的可能。

正如2011年夏,美国科学院组织的一次有关疼痛的专家论坛中许多专家指出的那样,“认识到‘疼痛是一种疾病’是更有效地制定征服疼痛战略的一个前提。在此基础上我们有可能探索出一条多系统、多环节、多靶点、多途径的疼痛综合干预方案而为人类造福。”

为什么要把慢性疼痛作为当前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人民的需求是我们的出发点与归宿,慢性疼痛已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人类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因此,攻克慢性疼痛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要领域。

美国一份统计资料显示:

・慢性疼痛每年要消耗的卫生资源达500亿美元;

・腰背痛是最为常见的慢性疼痛,70%~85%的美国成年人都曾或正患腰背痛,每年消耗卫生资源高达50亿美元;

・腰背痛使700万美国人行动不便,每年丧失9 300万个工作日;

・4 000万美国人患关节炎,4 500万美国人被头痛困扰,总共有7 600万美国人在忍受疼痛折磨。

中国目前尚无确切的统计数据,但考虑到中国的人口基数以及城市化、老龄化的加速,可以预见慢性疼痛的统计数据必然更加触目惊心,估计人数超过一个亿,并有不断增加的趋势。然而广大公众对“疼痛是一种疾病”还远未形成共识,不少人认为慢性疼痛时必须忍受,或依靠止痛药;一般医生均未受过“疼痛综合干预”的系统培训。不少医院虽已设立了“疼痛专科”,但也常常被忽视或边缘化,只有少数麻醉及神经科的专业人员重视有关疼痛的研究,但尚未形成多学科系统合作的团队。一句话,中国也应当把慢性疼痛的防治列为国家重点研究领域,开展基础与临床有机结合的转化医学研究,并切实加强有关疼痛认知的公众健康教育。

为什么没有“万能止痛药”?为什么必须建立多环节、多途径的疼痛防治方案?

人们发生疼痛时,首先想到的是服用止痛药,希望能立即止痛,更期待发明一种“万能止痛药”,做到“药到痛除”。其实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因为:

(1)生理性疼痛与病理性疼痛发生的机制不同。即使是病理性疼痛,又可分为炎症性疼痛、神经传导病理性疼痛、癌症性疼痛及记忆痛等不同类型;此外,表皮疼痛和深部肌肉、关节、韧带及内脏疼痛的发生机制也不一样,怎么可能发明一种“万能止痛药”呢?

(2)疼痛的发生机制涉及痛觉感受器刺激、疼痛物质堆积、痛觉神经传导异常等诸多方面,近年来还发现大脑痛觉中枢病变也是重要的机制之一。此外,一些相关基因也与止痛及致痛因子的分泌有关。所以疼痛感觉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对于疼痛的严重程度,每个人的阈值与感受各不相同,带有很大的主观性,这就造成同一药物同一剂量在不同个体疗效有所不同。

(3)在临床上还发现,手术或意外受伤后,有一些病人始终感到刀口或创伤部位仍有“顽固性疼痛”;有的病人截肢以后,伤残的肢体仍然疼痛不止,称为“假肢痛”。这些疼痛已不是一般性的“症状”,也无法用痛觉介质及痛觉传导的理论来解释。现在研究发现,慢性疼痛是一种“记忆痛”,由于持续疼痛在大脑中形成一个顽固的痛苦回忆环路,与吗啡成瘾性形成机制类似。

美业痛点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定;地佐辛;剖宫产;术后镇痛

剖宫产术后疼痛可以引起人体严重的应激反应,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影响术后康复。合理有效的术后镇痛措施在减轻患者疼痛的同时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1]。舒芬太尼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术后静脉镇痛药,其起效快,镇痛作用强,但剂量大易诱发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尿潴留等一系列并发症,我院就其特点采用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用于术后镇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所降低,但疗效仍然不令人满意。右美托咪定在临床上应用时间不是太长,用于术后复合镇痛的临床报道不是太多,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待进一步评价。本研究旨在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PCIA中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间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20例,年龄20~40岁,平均(26.4±3.1)岁,孕周35~42 w,平均(37.8±1.6)w,体重60~89 kg,平均(73.2±7.6)kg,ASA(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为1~2级。所有患者术后均自愿进行静脉自控镇痛,按就诊顺序进行编号,利用随机数据表法将其分为两组Y组(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和D组(舒芬太尼复合地佐辛),各60例。两组产妇临床资料(如年龄、体重、孕周、ASA分级)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产妇近期内均未服用镇痛药物,无精神病史及家族精神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1.2方法

1.2.1麻醉方法 产妇入手术室,监护仪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电图,开放静脉通路输入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右侧卧位,经L2-3或L3-4间隙行腰-硬联合麻醉,蛛网膜下隙注入10~15 mg 0.75%布比卡因,硬膜外置入导管备用。调节麻醉平面在T8水平,以满足手术需要。

1.2.2 PCIA 手术结束后,D组产妇用舒芬太尼(湖北宜昌人福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20620)0.04 μg/kg/h+地佐辛0.006 mg/kg/h行PCIA,Y组采用舒芬太尼0.04 μg/kg/h+右美托咪定0.08 μg/kg/h。患者可以自行按压PCA键进行给药镇痛,锁时15min。

1.3观察指标 疼痛评分、镇静程度评分、术后2 d舒芬太尼的总用量、PCA键按压次数、患者镇痛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

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2]: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痛。于术后4 h、8 h、12 h、24 h、48 h分别评估产妇安静时切口的疼痛程度。0~3分:镇痛效果好;3~5分:镇痛效果可;6~10分:镇痛效果差。

镇静评分采用Ramesay评分法[3]:1分烦躁不安;2分安静配合;3分闭目,轻呼有反应;4分嗜睡,高呼有反应;5分睡眠状态,对呼唤反应迟钝;6分深睡,呼唤无反应。分别于术后4 h、8 h、12 h、24 h、48 h对产妇镇静程度进行评分。2~4分为镇静适宜,≥5分为镇静过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当P

2结果

2.1 120例剖宫产产妇手术均顺利,所有产妇均安全出院,Y组产妇术后4 h、8 h、12 h、24 h、48 h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D组产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产妇术后镇静效果的Rame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Y组产妇2 d内舒芬太尼的总用量及PCA按压次数均明显少于D组,并且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满意度明显高于D组,以上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剖宫产术后疼痛主要是因为腹部切口和子宫收缩引起的,疼痛会引起患者血压增高、心率增快等一系列应激反应,影响产妇休息,还会引起情绪变化,出现烦躁、抑郁等,不利于产后恢复。研究发现,疼痛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抑制催乳素分泌,进而抑制乳汁分泌[4]。怎样减轻剖宫产术后的疼痛已经成为产科和麻醉科医师共同关注的问题。

PCIA镇痛技术现在已在临床广泛使用,合理使用药物是提高其镇痛效果的关键。舒芬太尼是临床麻醉的常用药物,属于新型阿片类强效镇痛药,在静脉自控镇痛中有一定优点,但仍不是很另人满意,如果其用量过大可能引起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尿潴留、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的高度选择性的α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分布半衰期为6 min,消除半衰期大约2 h。镇痛机制:通过作用于脊髓后角突触前和中间神经元突触后膜的α2受体,使神经元细胞超极化,抑制疼痛信号向脑的传导,并且抑制下行去甲肾上腺能通路突触前膜P物质等肽类释放,从而产生镇痛作用[5]。同时右美托咪定还可以通过激动脑干蓝斑核而引发并维持自然非动眼睡眠,产生短时的催眠镇静作用。临床研究证明[6],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术后镇痛效果更佳。

本研究中我们将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剖宫产术后PCIA的镇痛,结果显示右美托咪定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地佐辛组,并且镇静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与地佐辛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术后2 d舒芬太尼的使用总量和PCA键有效按压次数均降低(P

参考文献:

[1]罗振吉.舒芬太尼复合曲马多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观察[J].重庆医学,2011,40(18):1868-1869.

[2]王春花,王士雷,宋建防,等.右美托咪定复合吗啡硬膜 外给药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1,32(15):2044-2046.

[3]钱燕宁.妇产科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5-76.

[4]王保平,李秋玲,胡玉凤.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母乳喂养的影响[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25(1):114-115.

美业痛点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三有;观察;实训;意识;调查

当今社会,学习,学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去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学习,更是如此。在设计学科学习过程中,设计实训是大多数院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实训作为工业设计课程的重要实践手段,不仅能让学生把设计理论付诸实践来检验可行性,更重要的是还能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发散思维,大力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这也为他们将来胜任设计岗位打下必要的基础。跟普通的理论课不同,工业设计实训有着其自身的特点与要求,在此文中,将以“三有”意识在产品开发设计实训中的建立作为讨论的重点。

所谓实训中的意识,即是在实训过程中需要建立起来的正确心态。本文讨论的“三有意识”主要包含“知己知彼”,“磨刀不误砍柴工”和“忍痛割爱”。只有建立起这几种正确的心态,才能有效地利用好实训的时间和机会,把实训的学习效果发挥到出来。

1 知己知彼---观察分析

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在实训中,观察和分析是首要步骤。没有什么东西是凭空地,完全地创新,革新产品往往是在同类产品中诞生的,所以首先应对将要设计的产品进行同类产品的观察。观察同类产品的发展情况,发展瓶颈,收集相关的产品信息进行分析。

观察分析的结果帮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产品设计的方向,使得后续设计进程更有针对性。以“雨伞”设计为例:传统雨伞的形象是“伞柄+伞布”,实现的功能是挡雨。通过观察分析可以发现,挡雨仍然是雨伞的主要功能,但是随着夏日户外活动越来越多,雨伞的功能已不仅仅是挡雨那么简单,还可以挡紫外线。此外,雨伞的款式也开始成为众多爱美人士着重考虑的因素。但是传统雨伞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滴水,收纳,双人偏小等。这样就引出一个问题:我们能否设计一款雨伞,除了能挡雨挡紫外线,还能解决滴水,收纳的问题?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传统产品必然具有其优越性才得以推广,同时又兼具一定的局限性,优越性我们可以加以利用,而这个局限性恰恰就是我们设计改良的切入点,为我们赢得了设计的广阔空间,这样我们接下来的调查和定位就更有针对性了。

2 磨刀不误砍柴工---实地调查

产品设计的最终流向都是市场,所以市场的需求是产品设计围绕的中心。即使是概念性产品,也并非天马行空,完全脱离实际,那也是基于市场发展需要提炼出来的,有着可能的潜在市场的理念产品。

作为实训的重要环节,实地调查是产品设计最有力的事实依据,注重的是“切切实实进入市场”,“认认真真着手调查”。在此要注意与观察分析区分开来,观察分析注重的是整体掌握产品的发展情况,而实地调查是切实地掌握产品的详细数据,例如上文提到的雨伞,人们对其偏好的具体形态,尺寸,材料,颜色,功能等就是需要我们通过大量市场走访和调研得出来的数据分析结果。此外,现阶段的科学技术水平能否达到实现人们期望的水平,生产成本能否控制在能承受的范围内,都会直接影响到后期产品设计的具体导向。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切不可为了完成任务而对实地调查环境缩时减料。只有准确的市场指导才能正确地引导产品设计。

3 忍痛割爱---拿捏有度,优化设计

让设计产品外形美观,功能强大,经济实惠是所有设计人员的美好愿望。很多设计构想若得到适当的运用,确实可以为我们的设计大大加分。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出现“构想过多,不愿意舍弃”的心态。以手机设计为例:同学A为了给手机实现“超体验”游戏界面,不惜把手机按键区域做成模拟游戏手键的形式,同时植入大尺寸屏幕,这样一来,似乎此款手机的娱乐性特点得到了很突出的表现。但是当回归到现实问题中来,这个看似美好的愿望却不一定受到使用者的追捧。首先,模仿游戏手键的按键区在频繁发送信息的人群中使用并不方便。其次,大屏幕必然会带来耗电快,便携性差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把游戏体验融入手机是好的,但是说到底,手机最根本的功能仍然是通讯,过于强调游戏概念,反而喧宾夺主,混淆了手机的主要职能。当游戏机用时,没有专业游戏机娱乐性强;当手机用时,没有传统手机便携易用,导致“两头不着岸”的尴尬结果。这样就使手机失去了最初的使用意义。同时,手机属于价格不菲的高科技产品,人们选择时倾向于货比三家,更为慎重。在此条件下,同学A的手机方案显然市场竞争力不强。在此情况下,我们就应该“忍痛割爱”。在我们设计一个产品时,避免因小失大,买椟还珠。

4 结语

美业痛点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瑜伽;成人;舞蹈基本功;训练方法;创新探索

中图分类号:G8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3)05-0074-05

瑜伽是梵语YOGA的译音,本意为结合、联合,或沙与糖混合一起无法分开,涵义为“结合”、“平衡”、“统一”。瑜伽起源于五千多年前的古印度,是东方最古老的强身术之一,“是印度先贤在最深沉的静定状态和冥思观想下,通过法和呼吸的配合达到从直觉感悟生命的认知”[1]。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于舞蹈教育采用普及制,将舞蹈作为一门公共课程在全民范围内推广,又因为他们体质方面的优势和健身环境的相对完善,即使是成人也具备较好的舞蹈基础,特别是软度、训练强度等方面,较容易满足基训要求而不需要借助瑜伽。

中国在舞蹈教育方面沿用前苏联的早期专业制,造成舞蹈专业与非舞蹈专业分化明显,并且这种分化在少年之前就已完成[2]。由于在少年期之后就基本接触不到身体柔韧性、协调性的训练,成人后再修习舞蹈成为一件非常困难并且痛苦的事情。鉴于瑜伽在增强成人的软度和协调能力方面有显著的效果并且可以减少成人训练的痛苦和损伤,根据瑜伽与舞蹈基训在美感、呼吸意识的要求、身体训练效果方面有着相同追求,探索结合瑜伽的训练方法进行舞蹈基本功训练的新途径。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将舞蹈与瑜伽相融合的成人舞蹈基本功训练新方法为探索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实验法

根据研究需要,针对成人后修习舞蹈的人群,以山东体育学院学生为例,先分类,再从不同类群中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90名不同专业的在校大二、大三学生为调查对象的样本进行实验及测试,其中女生74名,男生16名。将90名学生进行按专业分组,分为舞蹈专业组24人、健美操专业组30人、普通专业组36人(普通专业组均为大三学生)。其中,每个组中各有6名同学参加过瑜伽专业训练(均为女生),并在日常生活中坚持训练。一年两个学期中,每学期初和学期末都分别对三个组的学生进行柔韧性、协调性及平衡等项目测试。

1.2.2观察法

设立柔韧度、体能、协调性、美感等测试项目,对成人后修习舞蹈的人群中的样本进行测试。借助瑜伽的训练方法对成人后修习舞蹈的学生进行训练,一年后观察研究对象在柔韧性、体能、协调性各项指标的变化。

1.2.3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对调查数据资料进行统计、比较和综合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舞伽相融——对瑜伽训练法进行成人舞蹈基本功训练的理论创新探索

2.1.1舞蹈与瑜伽在审美上的共通性分析

五千年前,在古老的印度,高僧们为求进入心神合一的最高境界,经常僻居原始森林,静坐冥想。在长时间单纯生活之后,高僧们从观察生物中体悟了不少大自然法则,再从生物的生存法则,验证到人的身上,逐步地去感应身体内部的微妙变化,这就是瑜伽[3]。尽管瑜伽是一种起源于“对疾病创痛的医治本能,探索自己的身体,进行健康的维护和调理,达到强身健体,身心合一的古老强身术”,但从它的创作过程我们仍然不难看出,它仍然起源于对自然的感受,体悟,甚至模仿。例如瑜伽动作中的蛇姬式、树式、猫伸展式、骆驼式、蝗虫式、弓式、鱼式、狗伸展式、桥式等[4]。并且从瑜伽追求“和谐”的奥义中,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所有自然的东西本身都具有可使其赖以生存的和谐之道,而和谐就是一种美感,它包括舒适,施展,可想象,可感知,可追求等,这其中有蕴含了例如:婀娜,温柔,刚性,力量等我们可以加以形容的美[5]。所以说,瑜伽的美学并不与舞蹈美相悖,或者可以认为舞蹈艺术本身也包含了瑜伽的这种“运动之美”,舞蹈与瑜伽在审美方面具有共通性。

2.1.2舞蹈与瑜伽内在驱动方面的相通性分析

瑜伽理论认为感官的集中点就是心意,能够驾驭心意,即代表能够驾驭感官;通过把感官、身体与有意识的呼吸相配合,来实现对身体的控制。[4]从瑜伽的训练程序上可以得知,它将气息的调整练习放在每次训练的最前面,并在整个的训练过程中强调气息是一切动作的基础。

在这一点上,由于舞蹈是一门由内而外的动作艺术,瑜伽的“气息基础论”对于舞蹈训练也有重要的意义。这里的“内”,不仅指内心的感触情绪,更主要的是内在气息的驱动性[6]。舞蹈,特别是中国舞,讲求形神俱备,意气合一,没有气息的舞蹈是没有生命的套路动作。由于舞蹈与瑜伽内在驱动方面的相通性,在舞蹈训练中加入瑜伽方法的气息控制和运用,也是恰得其好处。

2.1.3舞蹈与瑜伽对于肢体改造共同性影响的分析

由于舞蹈有赖于肢体对内在的表现,舞蹈作品往往要求舞者具有过于常人的能力,如柔韧性,力量性,平衡能力,控制能力等,以更好地表现内心情感和情绪状态[7]。事实证明,瑜伽可以发掘人的潜能,通过瑜伽动作完成的训练,成人甚至也可以获得在少年时无法达到的柔韧性、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如平衡式、支架式、斜支架式、孔雀式、后仰支架式等动作的锻炼可以显著提高平衡能力),因此而增大动作幅度,增加整体的舒展性。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审美方面、内在驱动方面还是对肢体改造的影响方面,瑜伽与舞蹈都具有相通之处,因此二者的融合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2.2舞伽相融——对瑜伽训练法进行成人舞蹈基本功训练的实践创新探索

2.2.1瑜伽训练法对促进成年舞者在柔韧性、平衡性方面影响的实践研究

众所周知,要成为一名职业舞者必须经过长时间严格的身体训练。大约从十岁左右(有的甚至更早)就要开始接受长时期不间断的身体技能训练,然后从中专到大学毕业再经过大约十年的时间才可能成为一名成熟的舞者[1]。而我国在舞蹈教育方面沿用的是前苏联的早期专业制,在少年期之前就完成舞蹈专业与非专业的划分。这意味着如果我们不是从十岁左右的儿童、少年期就选择从事舞蹈并进行系统舞蹈训练的话,就有可能因为身体上的无法达到而永远与舞蹈事业无缘。在现实中,很多人终生热爱舞蹈,但由于种种原因与舞蹈事业失之交臂,多年之后终于有条件触及所热爱的舞蹈了,却发现“身所不能及” 。这样的实例不禁令人扼腕痛惜,也让人看到舞蹈训练由于年龄上的因素,限制了参与的人群和传播范围,同时也限制了舞蹈的普及与发展。因此,通过我们在实际训练中结合瑜伽训练的方法,探索其是否能够改善成人的柔韧性及平衡性,从而拓宽这一局限。

以山东体育学院在校大学生为例,先分类后随机选取的90例调查对象样本中,有24人为舞蹈专业学生;30人为健美操专业学生,大学期间一直坚持舞蹈专业基本功训炼。剩余36人为其他专业的普通学生,大学前从未接触过舞蹈,入校后第三年开始选修舞蹈课程,修习舞蹈时间为一年。三个小组中各有6名同学(均为女生)参加过瑜伽专业训练,并在日常生活中每天坚持训练。现以她们大三学期初的几项指标成绩为起点,大三期末训练成绩为终点进行比较分析, 详情见表1。

实验数据统计得知,在一年的大学舞蹈训练中,舞蹈专业学生在课程接受和完成方面的能力较其他组的学生更强。这是由于她们的基本功入学伊始就较为优秀,加上入学后一直持续不断地专业训练,在柔韧性和协调性方面与其他组学生情况对比优势明显而且始终保持这种优势。尤其是同时练习瑜伽的6名同学,实验后柔韧性、平衡性和力量的测试均达到最好值,优秀比例达100%,高于没有瑜伽辅助练习的学生比例。

健美操专业的学生和普通专业的学生则入学基本功成绩不突出,尤其是普通专业学生基本功情况甚至非常差。尽管经过一年的舞蹈基本功训练,但由于入学时已经成人,身体完成了应有的生长发育,关节骨骼基本定型,虽有一定进步,较之舞感和对舞蹈作品的鉴赏能力,基本功训练成果并不显著,提高缓慢。这也符合舞蹈基本功训练的规律。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组中练习瑜伽同学的数据。综合来看,这12位同学的起点成绩并不都是同类中最优秀的,而实验后测试在搬旁腿(综合体现柔韧性和平衡性)和下腰(体现柔韧性)及不扶把单腿立脚尖吸腿站立(体现平衡性)都能达到同类中的最高水平,优秀率为100%,进步幅度显著。特别是普通组中的5名女同学,下腰一项能够达到班里最好水平,遥遥领先于入学时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

通过实验、观察比较可知,18名练习瑜伽的同学与其他同学的差别在于:因在训练舞蹈基本技术的同时,加入了瑜伽对身体的训练,从而获得身体柔韧性及平衡性方面巨大的进步,优秀率提高为100%。由此得知,瑜伽训练法运用于成人舞蹈基本功训练,对于成人舞者舞蹈技能的提高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2.2.2瑜伽训练法对成年舞者身体的保护情况实践研究

舞蹈训练方法中一贯采用的强制性的压、搬、拉、伸的韧带训练,并不适合身体已经发育成熟的成年人,因此成年舞者在舞蹈的常规训练中往往会出现疼痛、受伤的现象,常有肌肉、韧带拉伤的情况,严重者甚至留下终身难愈的病伤。在90名调查对象的平时训练中,由于身体的成型,往往很难达到训练效果,而越是这样,越使得训练者产生急躁情绪,不科学地加大训练强度,甚至热身不充分就开始拉伸韧带,一年中共有8名同学出现过拉伤等状况,因此受伤的情况比较常见。

瑜伽中的练习先从“呼吸”,而不是从“法”开始,当气息被调匀之后,心可以达到平静和集中的状态。简单说,身体在进行各个动作的过程中如果配合合理的呼吸,就不会产生难耐的疼痛感,即使是某些极限性的动作,如果有正确的呼吸相随,身体也能变得轻松和舒缓[9]。成人很难像少年儿童一样,靠强制性训练达到目的,这时往往心情激动并更加烦躁,呼吸变得短浅和急促,身体反而“欲速则不达”,无法达到自己的预期。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继续盲目加大训练强度,就更容易在训练过程中受伤。瑜伽中呼吸的配合则可以克服这一点。

瑜伽的练习频率舒缓,没有任何的强制和逼迫,使成年舞者每天在循序渐进中提高身体的软开度,减少身体因强制训练而产生的不良影响,降低伤病发生,使成人在可以接受的训练强度下达到舞蹈的训练要求。这一点在18名瑜伽练习者的实践中也得以验证。

2.3瑜伽训练法进行成人舞蹈基本功训练对舞者的积极影响分析

2.3.1采用瑜伽训练法有助于克服成年舞者对于训练的畏惧情绪

其一,在舞蹈的常规训练中,往往会因强制性的搬、压、拉、伸肢体韧带而导致疼痛,我们往往一碰到身体疼痛之处就会本能地闪躲、畏惧,心理上会产生紧张、惧怕的情绪,认为自己无法忍受,甚至放弃和草草结束。实验中,就曾有7名普通专业选修舞蹈的学生因疼痛一度试图放弃练习。

瑜伽练习中的意识可以简单解释为注意力,它要求在动作练习的过程中放下所有杂念,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动作给身体带去的感觉上,不要对它产生惧怕和抵触,要相信所有的力量都在自己的掌控中,学会用信任的眼光观照自己和自己的身体,学会说服自己的身体去接受训练中的各种感觉,包括疼痛。当人用心去关照身体,疼痛也会因为心绪的安静、放松而变得容易接受,心情会从因疼痛而引起的烦躁不安中解脱出来,让整个练习的过程变得愉悦和安详,让练习者获得接受而不是排斥身体的体验[9]。运用这种方法有助于使练习者强化对身体运动过程的了解,对自己每天身体的细微变化有着自觉和清晰的感悟,从中获得自信和持久的动力,在每日的训练中不急不躁,平稳进步。这样的进步不但克服强制性训练带来的弊端,且对每个练习者的身心健康甚至性格成长也大有裨益。

其二,瑜伽练习中强调心理的积极暗示。它认为: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不一样的。关注自己的身体,量力而行,把动作做到自己最大的极限就可以了。这种方法也适用调整成人舞者的心态。从表面上来看,瑜伽练习与舞蹈基本功训练颇有相似之处,都需要压腿、下腰等动作来解决身体的柔韧性[9]。可是为什么瑜伽练习者在其中可以得到身心的放松和愉悦,而舞蹈练习者特别是成年练习者却把自己的专业练习视为“痛苦之事”?我们在练功过程中有时会产生互相比试竞争的心态,这虽然有助于训练的进步和提高,但也容易造成焦虑不安。不可否认成人舞者在很多方面确实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况且如果是成人后才接触舞蹈,那么大可不必奢求她能够在舞蹈专业济济人才中崭露头角,只需根据现实情况,引导她们享受舞蹈就可以了,否则会导致舞者过分要求自己的身体,为那些可能是自己永远都完成不了的动作而苦恼。运用瑜伽的方法改变训练者不健康的心态,树立起在每天的练习中力图把每个动作都做到自己最大的限度,并持之以恒,那我们的进步将是无法想象的,也是最适合我们的,并且可能比我们强制自己、愁眉苦脸的练习得来的成果还要好。18位借鉴瑜伽练习法的习舞者在这方面也给出了答案。一个人的潜力常常被我们自己低估了,身体的各种可能需要靠自己用心发掘和体悟才可以了解的。自己每天都做到最好,日积月累就会实现属于我们自己的“最好”。

2.3.2采用瑜伽训练法有助于延长舞者的艺术生涯

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人从十岁左右开始长期修习舞蹈,那么18~28岁是他的黄金时段,过了30岁身体就会开始退化[1]。对于舞蹈演员来说,身体的退化意味着与舞台的告别,而对成年后才从事舞蹈的舞蹈爱好者来说,意味着他们的舞蹈生涯还没开始,就即将结束。无论年轻时候身体条件多么好,在舞蹈训练法的尝试中,这种退化在所难免。但是实践证明,瑜伽可以逾越这种退化。在很多从舞的瑜伽练习者的实践中可以得知,长期坚持瑜伽训练后,她们认为自己以前的身体远没有达到最好状态。通常认为年龄大了身体自然会变得更僵硬,但在瑜伽练习者中很多中年甚至老年人能够非常轻松地做出许多对柔韧性要求很高的动作。这不仅因为瑜伽这种训练方法本身确实能够使人保持纤细的身材和柔软的身体,也由于瑜伽的练习舒缓,注重循序渐进和令人身心愉悦的调息法,使得练习者练习过程中零痛苦,练习完毕后身体不会有酸胀疼痛之感,而感到无比轻松和舒服,这种舒适可以使人长久保持练习兴趣,不受年龄的规限,从而在坚持中达到惊人的效果。用瑜伽方法训练成人舞者,不仅可以保持身体的柔韧,在长期自觉、愉悦、有利身心的锻炼中,舞者可以获得更强的能力,从而延长了舞者的艺术生涯。

2.3.3采用瑜伽训练法对人的身体健康、内脏等有很有益处

瑜伽技巧对肌肉和骨骼的锻炼有益,并能强化神经系统、内分泌腺体和主要器官的功能,通过激发人体潜在能量来促进身体健康。

有规律的瑜伽练习有助于消除心理紧张,以及由于疏忽身体健康或提早衰老而造成的体能下降。因此练习瑜伽能保持活力,令思路清晰,促进身心健康。

瑜伽可以使成年人保持纤细的身材和健康的容颜。在瑜伽中有这样一句话:“从练习的那一刻开始,你的生理年龄就会停留在这个时刻不再衰老。[1]”试想,如果一批已经因年事已高将要退出舞台的舞蹈艺术家能够保持青春的身姿和健康的体魄,从而得以继续为我们展示更多更好的作品,那将是我们多么乐见的事情。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由于成人身体骨骼、关节、韧带等已经发育结束基本定型,现有的带有外力附加等强制性手段的舞蹈基本功训练方法并不适合成人舞者进行训练。

3.1.2无论是在审美方面、内在驱动方面还是对肢体改造的影响方面,瑜伽与舞蹈都具有相通之处,因此二者的融合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3.1.3实验证明,瑜伽训练方法能显著增强成人在舞蹈基本功中柔韧性、协调性等方面的能力,降低训练中的痛苦,减少训练者因训练的难度和痛苦对舞蹈产生的畏惧感,延长舞者的艺术生涯。因此,借鉴瑜伽训练法进行成人舞蹈基本功训练是完全可行的。借鉴瑜伽训练方法进行舞蹈基本功训练,既可为我国普及全民舞蹈艺术教育拓宽新路径,也为提高全民舞蹈艺术素质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3.2建议

3.2.1在普通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增设瑜伽选修课程,以扩大受益群体范围。

3.2.2针对成人修习舞蹈者,采用瑜伽与舞蹈结合的训练方法,可有效减少训练疼痛与运动损伤,巩固提高成人舞蹈训练基本功水平。

3.2.3针对专业舞者采用瑜伽与舞蹈结合的训练方法,使舞者保持纤细的身材和健康的容颜,从而延长专业舞蹈演员的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1]张栗娜.瑜伽对舞蹈基本功训练的好处[J].舞蹈,2007(9):52-54.

[2]隆荫培.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9-22.

[3]高扬.中国大百科全书瑜伽部分[M].上海: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7-30.

[4]张蕙兰.瑜伽[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6:19-25.

[5]安东·埃伦茨维希.艺术视听觉心理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8-33.

[6]李起敏.希声·无形·意境·气韵[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16-39.

[7]胡尔岩.舞蹈创作心理学[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66-98.

[8]汪加千.人体律动的诗篇——舞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80-90.

[9]黄伟.瑜伽在舞蹈基本功训练中的作用[J].中国市场,2008(10):115-116.

[10]王海英.舞蹈训练与编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6-40.

[11]韩俊.瑜伽教程[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9-28.

[12]田丽萍.瑜伽对舞蹈辅助训练手段的理论与实践的实验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1).

[13]黄伟.瑜伽在舞蹈基本功训练中的作用[J].文化建设,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