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化教育的定义

电化教育的定义

电化教育的定义

电化教育的定义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技术定义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aect教育技术定义。通过对历年来aect教育技术定义的演变与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历程的关系研究,发现其定义的制定是与其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技术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由此,笔者认为我国要发展自己的教育技术,不仅要借鉴西方的成果,更要结合我国国情,在自己国家的本土化进程中发展适合我们自己的教育技术。最后提出新的时代背景下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技术定义。

0引言

我国目前对教育技术的研究以及学科体系的形成基本依据美国aect对教育技术的定义,由此围绕定义也就产生了一系列的争论。有人认为对教育技术进行定义没有多大必要,因为不管我们怎么讨论,事物还是一直向前发展的。也有人认为,有了对教育技术的定义就必然有不同的理解及其理论指导下的不同的合理性教育实践的发展,形成不同的教育技术学本质及其规律,进而推动教育技术的向前发展。笔者认为,我们不仅需要对教育技术进行定义,而且还要发展教育技术定义,即在新的文化背景下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技术定义。

1中美两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及定义的比较分析

1.1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定义

1.1.11963年,aect教育技术定义

1963年aect的定义:视听传播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对控制学习过程的信息进行设计和使用。内容包括:研究在有目的的学习过程中可以使用的图像信息和非表征性信息的独特的和相对的优缺点;在教育环境中,利用人员和设备将信息结构化、系统化。这些任务包括对整个教学系统及其组成部分的计划、制作、选择、管理和应用。内容实际目标是:有效地使用每一种传播方法和媒体,以开发学习者的全部潜力。

63定义中,把教育技术主要集中于视听传播。以期以高效率的利用传播中的每一种方法和媒体,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潜能为目的。定义中指出视听传播主要研究对控制学习过程的信息进行设计和使用,暗示了教学干预与学习之间有种更直接的因果关系。这与早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有密切的关系。63定义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产生的,是与当时社会的发展相协调的。

1.1.21972年,aect教育技术定义

1972年aegt的定义:教育技术是这样一个领域,它通过对所有学习资源的系统化鉴别、开发、组织和利用,以及通过对这些过程的管理,来促进人类的学习。

在这个定义中表明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资源,教育技术是开发和使用教学资源的系统化过程。把视听传播作为一个领域来下定义。在这段时间,人们对教学机器的兴趣转向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计算机成为实现程序教学思想的高级程序教学机。

1.1.31977年,aect教育技术定义

1977年aect的定义:教育技术是一个复杂的、整合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人员、程序、思想、设备和组织,其目的在于分析遍及人类学习所有方面的问题,和设计、实施、评价与管理对那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该定义是在教学理论中越来越重视方法和方法论的背景下提出的,开始使用系统方法来解决人类学习的过程。根据巴纳赛的解释,教学系统方法实际上是一种设计和改进教学的实验方法。77定义充分认识到研究领域的复杂性.强调系统方法在过程整合、因素分析、问题解决中的应用。以学习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为中心,突出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将教育技术定义为一种理论、一个领域和一个行业。

1.1.41994年,aect教育技术定义

1994年aect的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aect94定义的结构,它明确定义了教育技术作为一个学科领域的研究形态、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定义中没有直接描述媒体,表明教育技术已从硬技术进化到软技术,即以技术方法和方法论为主体的学科。当然,这并不排斥媒体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作用,它实际上是学习资源与学习过程的支撑技术。

1.1.52005年,aect教育技术定义

2005年aect的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而对各种恰当的技术过程和技术资源进行创造、利用和管理的研究及其合乎伦理道德的实践。

近年来由于信息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发展的最新成果映射到教育中,给教育技术带来了深刻的变化。随着学习资源的数字化以及数字资源呈现方式的丰富与传播方式的变化,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有关学习、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观念开始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因此05定义提出对各种恰当的技术过程和技术资源进行创造、利用和管理的研究。另外随着企业培训与e-learning的迅猛发展,社会不仅从技术方面而且在人员素质方面对教育技术的专业队伍提出了更综合、更有适应性的水平要求。因此在05定义中提出合乎伦理道德的实践。

总结以上的教育技术定义,我们可以发现其研究对象都是与促进人类的学习相关的内容,2004的研究对象的范畴有所扩大,暗含了与学习有关的技术过程和资源。这与绩效技术理论的成熟有关,随着绩效技术理论的成熟,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教育技术的运用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益。于是与时俱进的有了新的研究对象的提法,这个研究对象的提出是符合当今的时展要求的,是在对以前5次定义中的研究对象的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的。

1.2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

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可以文化大革命为分界线划分为两个阶段:电化教育的出现与初步发展阶段(1920-1965);电化教育的重新起步与迅速发展阶段(1978年至今)。

1.2.1电化教育的出现与初步发展

20世纪20年代初期,从美国归来的陶行知在嘉兴举办千字课教学试验时就使用了幻灯。30年代中期,广播教学也开展了起来。1935年6月,当时的教育部要求中等学校和民众教育馆分期装设收音机,并聘请专家通过广播电台播放教育节目。1937年7月建立了播音教育委员会,同时一些民众教育馆也开始运用幻灯、电影、播音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1949年,电化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表现在首先是社会电化教育得到发展,学校电化教育也得到了发展,在普通教育中,许多地方也相继建立了电化教育馆,负责推动基础教育中的电化教育工作。1966-1976的10年间整个电化教育事业处于瘫痪停止状态。

1.2.2电化教育的重新起步与迅速发展

1978年以后,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拨乱反正的政策和措施,使得我国的电化教育重新起步,迅速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包括在全国各地建立电化教育机构,高校开办电教专业,广播电视教育和卫星电视教育发展迅速,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计算机管理教学逐步开展,各级学校“三件”建设方面成绩显著。

90年代之后,我国的电化教育进人了深入发展的阶段。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以及认知学习理论,教学设计原理与方法的引入,对于理论建设和实践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络”的初步开通,及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的多项大规模的电化教育实验都大大推进了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

1.2.3中美两国教育技术的比较

由以上可以看出:我国电化教育最早是在大众化教育中兴起的,起初广泛的应用于社会教育中,后来逐渐的才在学校教育中发展壮大。而关国教育技术就诞生于学校教育中,最初兴起视觉教学运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学效率。此后,美国的教育技术向军事,工业领域渗人,并且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为军事及企业获得了可观的效益。因此,我们看出中国的教育技术学与美国教育技术学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别是由于中美两国不同的政治、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背景所形成的。

2关于我国教育技术定义的思考

考虑我国的教育技术学的建构不能忽视中美教育技术差异的存在。讨论这种差异,不是为了拒绝学习国外的理论和方法,而是为了避免不看本国的实际,盲目照搬的思想和做法,是为了更明智地、有效地学习他人的东西。我们要积极引进与消化教育技术定义,必须从定义的内涵与形成背景去理解与表述。并根据我国国情和教育技术事业发展的需要,对有关理论进行必要的改造,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技术学定义。

2.1教育技术定义的本土化

笔者认为在中西方问题上应倡导思想的本土化,思想的木土化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中国教育技术学真正具有引导力的“思想”,最终只能形成于中国的文化与社会背景之中。同理,由于西方学者身处于西方的文化与社会背景之中,其所构建的思想也就只是适应类似于西方那样的条件。思想本土化的实施对于建构真正有意义的教育技术学思想来说,最宝贵的资源在于教育技术研究者自身,在于研究者的本土实践。是我们自身,我们自己的家园从根本上赋予了我们思想的智慧。对于西方学者的大多思想,当然也可以了解,可以学习,但前提是需要有一种平视的目光与平和的心态,在中西两种文化之间进行主体间对话、交融、会通,这不仅仅是一种同化,也不局限于顺应,这是一种真正的超越与建构。

改造和转化现代教育技术学传统:一方面,尽可能的从西方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出发,按照西方的逻辑去理解西方的问题,以及产生于这一问题情境中的西方教育理论;另一方面,尽可能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出发,按照中国的逻辑去思考中国的问题,这就要求人们把中国传统教育学术纳人研究视野,在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中寻找出路。既要借鉴西方文化,又要尊重个人权利,实现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之交融互补,协调发展。在寻求理论基础的过程中,应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对我们国家在教育方面做出的重大决策及思想导向及时关注,并据此发展我国的教育技术学。

2.2教育技术定义的时代化

aect教育技术定义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与理念的更新及技术的发展分不开的,我国教育技术定义也要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从历史上看,教育技术学中媒介技术的革新曾经引起了该领域组织方式的变革。“技术”具有历史阶段性,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教育技术”也必然具有时代性。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有新的教育技术定义。

3我国教育技术定义的确定

教育技术学科术语用词的统一规范和标准化不是一劳永逸的,是需要更新和发展的。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当前教育技术学发展过程中定义不断更新的趋势,因势利导,更好地理解教育技术定义问题。

3.1提出教育技术学的新定义

教育技术作为一个以技术促进教育与学习的专门领域,其几次历史性转折一方面在于不断地引进新的思想与理念;另一方面,其之所以能够不断进步的物质基础在于科学发展而带来的技术创新不断地被引进教育领域。

总结美国的教育技术概念的演化,结合我国的国情,我认为教育技术的定义可以这样描述:教育技术是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创设、运用、管理现有的适当的技术过程和技术资源的理论与实践,并积极开发新的还未出现或出现了还未运用到教育中,但有可能运用到教育中并起到促进作用的技术资源,从而达到提高学习者创新能力,力争达到教育公平,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3.2新定义提出的原则或依据

3.2.1本土化

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年)工作方针在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方面的规定。教育技术学要与时俱进,因此其定义的制定要与政策相一致,要在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这两个方面体现出时代的特点。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创新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标尺,是一个国家不断前行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是一个民族甚至国家赖以生存的灵魂,是成为高新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技术在不断地发展,观念在不停的更新,成果取得飞越的进步。这些都是离不开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因此我们要学会创新,敢于创新,让我们在创新思维的引导下走向成功。

3.2.2时代性

积极开发新的还未出现或出现了还未运用到教育中,但有可能运用到教育中并起到促进作用的技术资源,有一句名言:在我们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教育技术领域是一个不断追新的领域,不管是学习理论、教学理论还是技术的更新。教育技术作为一个以技术促进教育与学习的专门领域,其几次历史性转折一方面在于不断地引进新的思想与理念;另一方面,其之所以能够不断进步的物质基础在于科学发展而带来的技术创新不断地被引进教育领域。从教育技术历年来的定义我们也可以发现,其定义不断变化的线索中有一条就是随着其技术的演进而不断发展变化,技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的,所以笔者觉得教育技术的定义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作为教育技术人要有预测未来技术的能力,并将其引用到教育中来。

电化教育的定义范文第2篇

这次全国第九届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评比活动暨全国党员电化教育工作会议,是经国强同志批准同意举办和召开的。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回顾总结**年全国党员电化教育工作会议以来的工作情况,表彰奖励本届观摩评比活动中的获奖单位,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党员电化教育工作。

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各省区市、副省级城市和部分地市党委组织部党员电化教育中心主任,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的党员电化教育中心主任,已经成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中心的主任。担任本次观摩评比活动的各位评委也应邀参加了会议。在此,我代表中央组织部,向给予我们工作大力支持的各位评委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获奖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工作在基层一线的广大党员电化教育工作者表示亲切的问候!

这次观摩评比活动集中展示了近两年党员电化教育工作的丰硕成果。各地各部门精心准备,踊跃参加,参评作品数量和种类较上届有较大增加,总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涌现出许多思想性、艺术性都很强的上乘之作,有的堪称精品。本次参评作品的显著特点:一是主题鲜明。紧扣时代脉搏,高扬党的旗帜,弘扬社会正气,唱响主旋律,贴近党员、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二是选材广泛。既有农村党建和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题材,也有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题材;既有正面教育的题材,也有反面警示题材,展现了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繁荣景象。三是挖掘深入。典型人物形象饱满,精神世界内涵丰富,故事情节生动感人。四是风格多样。借鉴各种艺术形式,大胆探索创新,形式不断丰富,风格日益多样,表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这不仅反映了党员电化教育制片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且也展示了党员电化教育工作的广阔发展前景。

今年10月,党的**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全党全国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是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行动指南。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精神,中央组织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很快中央组织部将召开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回顾总结一年来的组织工作,安排部署明年的组织工作,国强同志要作重要讲话。党员电化教育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学习贯彻好党的**精神,落实好全国组织部长会议精神,作为明年的重要任务。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成绩,不断总结党员电化教育工作的新经验

在全党开展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十分重视发挥党员电化教育的作用,广大党员电化教育干部主动配合,积极参与,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为着力点,在提高党员素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地积极利用党员电化教育播放站点,开办党建电视栏目、党建网站,开展党员电化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着力打造先进性教育的“点播课堂”、“空中课堂”、“网络课堂”、“实践课堂”,对广大党员进行正面教育,引导广大党员进行自我教育。北京、辽宁、河北、四川、贵州等地制作了《永葆先进》、《旗帜》、《党旗下的奉献》等一大批先进性教育电视教材,组织党员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教育引导广大党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组织广大党员收看学习《十六大电视教材》,教育引导党员自觉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增强了党的观念和党员意识。一些地方把“领导讲党课”、“模范讲事迹”、“专家讲理论”制成电视教材,组织党员收看学习。河南、黑龙江、湖南、新疆、甘肃等地制作了《不懈的追求》、《楷模之歌》、《共产党员风采》等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的电视片,组织广大党员收看学习《群星灿烂--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风采录》以及反映牛玉儒、任长霞、宋鱼水、丁晓兵、王顺友、张云泉等先进典型的党员教育电视片,用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和高尚精神激励鼓舞党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不断增强党员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切入点,在加强基层组织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地紧密配合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工作,积极开展政治理论教育,宣传先进典型,推广工作经验,丰富活动形式,有力促进了基层组织建设。开展思想文化、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教育,促进了基层党组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了创造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员电化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丰富了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的方式和形式,增强了凝聚力;宣传了一大批先进典型,促进基层党组织比照先进、寻找差距、改进工作,增强了战斗力。江西、广西、云南、内蒙古、宁波等地通过制作和播放收看《我来说说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百部乡土电教片”》、《治村三十六计》、《架起金桥奔小康》等党员教育电视教材,有力推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浙江、福建等地制作了《闪光的力量》、《新阵地上的党旗》、《追求》等一批党员教育电视片,反映了国有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成果和经验。山西、吉林、青海等地制作了《构筑和谐》、《“小巷总理”谭竹青》、《郭艳荣》等电视片,宣传了一批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先进典型。天津、宁夏、重庆、陕西等通过制作和收看学习《架起政治文明的桥梁》、《大家的事情大家办》、《说事》、《承诺》等电视片,有力推动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等项工作。富有成效的党员电化教育工作,使党的基层组织的活动内容更加丰富,活动空间更加广阔,活动形式更加多样,成为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

(三)以密切同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出发点,在服务人民群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地在服务基层党员干部的同时,把党员电化教育的课堂和内容向群众开放,传递党的声音,宣讲党的政策,传播科技文化知识,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一些地方党员电化教育积极配合支持基层党组织做好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的工作,把教育引导群众与服务群众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上海、天津、武汉、济南等地广泛开展党员电化教育进社区、送戏下基层、送电影到农村、送温暖到困难户等主题实践活动。杭州市开展“党员电化教育新干线”活动,在车站候车室、公交车站、长途客车和公交车上滚动播放党员教育电视片,为旅客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精神套餐”。长春市利用农村党支部活动场所和党员电化教育资源,开展“农民夜校”试点工作,对农村党员群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科技文化培训,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深受农民群众欢迎,中央领导同志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一些地方通过电教超市、电教圩场、电教进农家等富有特色的方式对党员群众进行宣传教育,既促进了党员电化教育工作,又服务了人民群众。

(四)以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为立足点,在促进各项工作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地利用党员电化教育这个阵地,开展政治理论教育和科学文化培训,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改革发展思路,积极促进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了各项工作。山东、湖北、江苏、安徽、海南等地深入开展农村党员电化教育科技培训工程,使党员电化教育直接服务经济建设,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石家庄市开展的“党员电化教育百村帮扶工程”,沈阳、大连等地开展的“党员电化教育科技大集”、“农村百千万科技致富奔小康共产党员工程活动”各具特色,提高了农村党员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哈尔滨、广州、青岛等地在企业开展政策宣讲、技能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提高了职工科技文化素质,促进了企业的经营发展。南京、深圳、厦门、成都、西安等地积极运用党员电化教育手段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电教送科学”、“电教送文化”等活动,举办主题晚会、知识竞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促进了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广东省把党员电化教育纳入“固本强基工程”的总体部署,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使党员电化教育的功能不断拓展,越来越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成为党的各项工作的有力“推手”。

党员电化教育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为今后工作带来了一些有益启示:一是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从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大局来谋划、推动党员电化教育工作,把握正确方向,找准自身位置,用服务中心和大局的成果,来检验党员电化教育工作的成效。二是必须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坚持正面引导,激发党员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弘扬正气,用榜样教育、激励党员。三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按需施教。以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技能素质为目的,联系党员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根据党员的不同特点和需求,确定教育内容、时间和方式,按需施教,有的放矢。四是必须坚持求真务实,面向基层。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面向基层、立足基层、服务基层,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五是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变化,以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途径,创造新办法。以上这些,既是党员电化教育20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今后开展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要求。我们既要继承过去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统,也要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

二、善于把握机遇,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党员电化教育工作的新要求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重大战略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学习贯彻这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是全党的重要任务。在新形势和新任务面前,党员电化教育工作既面临着新的挑战,也面临着新的机遇。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为党员电化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党的**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重心在基层。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基层党建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为抓好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党员电化教育作为推进组织建设的一个抓手和服务党的建设的一种手段,在正面教育、宣传典型、引导舆论、传播文化等方面具有自身独特优势。通过运用党员电化教育手段对广大党员群众开展教育宣传,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有利于促进基层组织发挥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有利于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做促进社会和谐的表率。

第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长期任务,为党员电化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志在庆祝建党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指出:“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基础。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始终抓好保持和发展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这个基础工程,必须始终抓住党员队伍这个主体,充分依靠全党同志共同努力。”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使全党同志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需要全党上下共同努力,需要各个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其中也包括党员电化教育工作。党员电化教育作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重要形式,作为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在保持和发展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和神圣使命,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为党员电化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千千万万坚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离不开千千万万素质高、能力强的共产党员,离不开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抓好基层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教育培训,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中央要求,要大规模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大规模培训农村党员,大规模培训农民群众。作为现代化教育培训形式的党员电化教育,在大规模培训农村基层干部、农村党员和农民群众的工作中,义不容辞,责无旁贷。通过开展党员电化教育工作,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农村党员和农民群众的培训,把这项工作做好了,是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直接的支持,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最直接的体现。中央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也为开展农村党员电化教育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

总之,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使党员电化教育工作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各级组织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机遇意识,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断推进党员电化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三、突出工作重点,不断开创党员电化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当前,组织工作面临的任务非常繁重。最近一段时间,要学习贯彻**精神,马上要召开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今年底到明年上半年,各省区市党委要进行集中换届,明年要召开党的十七大。我们要按照中组部的总体工作部署,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明年组织局的工作重点是:落实四个长效机制文件、完成四项试点工作、抓好三个方面建设,简称为“四四三”。具体来说,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四个长效机制文件,不断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以大规模教育培训农村党员为切入点,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以建立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网络和全面推行党员服务群众公开承诺制度为切入点,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意见》;以修改完善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进一步规范党员组织关系接转手续为切入点,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以推广建立党委党组书记定期就基层党建工作向上级党委进行述职制度为切入点,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意见》。二是扎实推进中央部署开展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直接选举范围试点、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和留学回国人员党员恢复组织生活试点,进一步加大基层党建改革创新的力度。三是以夯实组织基础、建好表率队伍、提供制度保障为着力点,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要按照“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要求,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按照“做促进社会和谐的表率”的要求抓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按照“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抓好组织制度建设。这些是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重点,也应当是党员电化教育工作配合服务的重点。

明年党员电化教育工作总的思路是:坚持“两个服务”,突出“四个重点”,办好“四大课堂”,抓好“三个环节”。“两个服务”是:为宣传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服务,为提高党员素质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服务。“四个重点”是: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突出农村党建这个重点;围绕建设和谐社区,突出街道社区党建这个重点;围绕抓党组织组建和发挥作用,突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这个重点;围绕提高党员素质、永葆先进性,突出党员教育培训这个重点。“四大课堂”是:办好以党建电视栏目为主要形式的“空中课堂”,注意贴近党员,贴近基层,贴近实际,不断提升节目质量,努力打造名牌栏目,增强吸引力,使党员群众更好地从中受教育、学知识;办好以定期收看电视教材为主要形式的“点播课堂”,扩大党员电化教育播放网点覆盖面,不断提升播放网点建设水平,利用遍布城乡的播放网点,组织广大党员群众按规定收看学习;办好以党建网站为主要形式的“网络课堂”,丰富网站内容,活跃网页形式,及时更新信息,提高网站利用率;办好以主题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实践课堂”,精心谋划,周密组织,使党员电化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丰富多彩,扎实有效。“三个环节”是:抓好行政指导。进一步健全党员电化教育管理机制,加强对基层党员电化教育工作的指导,注重调查研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内部管理,保证工作运转有序。抓好教材制作。紧扣时代脉搏,适应党员需求,努力提高教材制作水平,既要种类多样,又要突出重点;既要重视数量,更要重视质量,多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致的“精品”教材。抓好播放收看。认真落实播放收看的各项制度,做到有部署、有安排、有检查;严格播放程序,丰富播放内容,搞活播放形式,总结推广过去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不断增强教育效果。

围绕上述思路,具体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充分发挥党员电化教育的教育引导功能。要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着力在建设和谐文化、激发社会活力、促进基层基础工作等方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要发挥党员电化教育优势,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党员。通过开展党员电化教育进社区、进农家、进学校、进广场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党员电化教育全过程,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党员群众,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要发挥党员电化教育优势,大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在党员群众中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加强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道德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引导党员群众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要发挥党员电化教育优势,大力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要坚持正确导向,唱响主旋律,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正确反映群众利益诉求,及时化解各种社会矛盾。要发挥党员电化教育优势,大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运用党员电化教育手段,积极参与和谐村庄、和谐社区、和谐家庭等和谐创建活动,把党员电化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突出思想教育内涵,广泛吸引群众参与。通过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占领基层文化活动阵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和谐。要发挥党员电化教育优势,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做促进社会和谐的表率。加强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的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进一步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到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实际行动上。

(二)以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为基础,充分发挥党员电化教育的阵地平台功能。中央在《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充分运用党员电化教育等手段,拓展党员教育培训和党员自主学习的途径。中央对我们的要求很明确、很具体,我们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要按照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党员工作能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改进培训方法,丰富培训内容,拓宽培训渠道,增强培训效果。要充分借鉴各地播放网点建在企业、建在广场、建在码头、建在车站等经验,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党员教育的力度,加强和改进对流动党员的教育,保证教育的覆盖面。要加强政治理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不断增强先进性意识,提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加强党员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结对帮扶困难群众、向群众承诺、参加设岗定责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王作,尊重和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三)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党员电化教育的服务推动功能。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着力在更新观念、强化功能、重心下移、丰富内容、改进方法、注重实效上下功夫。更新观念,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强化为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服务的观念,强化为提高党员素质服务的观念,强化为培养新型农民服务的观念,强化为推动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服务的观念,把服务新农村建设、推动新农村建设、宣传新农村建设作为党员电化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功能,就是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任务,不断强化党员电化教育工作的宣传功能、教育功能和服务功能,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教育和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重心下移,就是思想感情要下移、工作精力要下移、工作重点要下移、服务手段要下移,真正做到面向基层,面向实际,面向党员,面向群众,把镜头对准农村党员群众,把工作做到田间地头,把教材送到千家万户。丰富内容,就是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创新艺术形式,丰富培训内容,做到形式上灵活多样,内容上丰富多彩,增强可视性和针对性,让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愿意看、愿意学,看了受教育,学了长本领。改进方法,就是综合运用覆盖广泛的播放网点、党建电视栏目、党建网站、固定教材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开展教育培训,扎实推进农村党员电化教育科技培训工程,广泛开展经济、文化等多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注重实效,就是通过大规模教育培训,不断增强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执行政策的能力、加快发展的能力、服务群众的能力、依法办事的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带头致富的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不断提高农民群众文化水平、科技素质和经营能力。各地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努力实现“六个一批”:即制作一批有利于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电视教材,开办一批报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电视栏目,提升一批高水平的党员电化教育播放网点,丰富一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网络内容,开展一批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宣传弘扬一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典型。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真正把党员电化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做得扎扎实实,使党员电化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功能,由愿望变为现实,由宏观变为具体,由务虚变为务实,由间接变为直接。

(四)以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为主题,充分发挥党员电化教育舆论导向功能。党的十七大将于明年召开,这是全党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热情,饱满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加大党员教育和党建宣传力度,大张旗鼓地宣传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大张旗鼓地宣传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党的建设取得的巨大成绩,大张旗鼓地宣传优秀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为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我们初步考虑,从明年初开始,按照部里的统一部署,由组织局牵头,以电教中心为主,组织全国党员电化教育力量,联合制作一批优秀电教片。各地也要结合实际,抓好组织落实,以实际行动向党的十七大献礼。

四、努力提高素质,不断树立党员电化教育干部队伍的新形象

近几年,通过开展树组工干部形象集中教育活动,特别是通过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广大党员电化教育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不断提高,创造了良好的工作业绩,树立了良好形象,为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发奋图强,甘于奉献,勤奋工作,以一流的工作创造一流的业绩。

第一,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党员电化教育干部首先是组工干部,要做一个合格的组工干部,就必须注重学习,加强修养。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作为一种看家本领,一以贯之,坚持不懈,自我加压,自我鞭策。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明确新时期党的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党员电化教育干部,应该是政治理论的阐释者,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党建工作的推动者。党员电化教育干部,应该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得更深,理解得更透。在学习中,要注意把握好三点:一要学与思并重,把学习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做到获其精髓,得其真谛。二要知与行统一,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智慧,把掌握的科学理论转化为物质力量。三要学与工互促,正确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用学习推动工作,用工作来检验学习。

第二,要不断加强能力建设,努力提高履行职责的本领。国强同志强调组工干部要努力提高“五种能力”,即政治鉴别、政策运用、知人善任、组工业务、拒腐防变能力。我们一定要按照国强同志的要求,结合党员电化教育工作的特点,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在提高政治鉴别能力上下功夫。如果没有高度的政治鉴别能力,拍出的片子就很可能境界不高,立意不远,教育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党员电化教育干部要想大事、想全局,密切关注当前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善于从工作中发现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从而为各级党委推动工作、做出决策提供借鉴。二是在提高政策运用能力上下功夫。要准确把握政策,善于运用政策,努力把深刻的理论形象化,把艰深的道理通俗化,把优秀的典型艺术化,使党员教育电视片既有较高的思想性、政策性,又有较强的艺术性和可看性。三是要在提高专业技术能力上下功夫。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传播技术突飞猛进,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广大党员电化教育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潮流,认真钻研新技术,善于把新技术新手段运用到党员电化教育工作中。四是要在提高艺术表现能力上下功夫。制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效果。要不断增强艺术修养,提高党员教育电视片的制片水平。一方面,要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尽快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另一方面,要学会在于中学,学中干,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五是在提高组工业务能力上下功夫。要成为一名出色的电教干部,就要首先成为一名出色的组工干部。党员电化教育干部要钻研电教业务,更要钻研组工业务,熟悉组织部门的每一项工作,了解组织工作的大局,从而更好地为组织工作服务,为党的建设服务。

第三,要切实加强作风建设,树立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广大党员电化教育干部,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要继续发扬二十多年来形成的好传统,好作风,敢于吃苦,勇于奉献,顽强拼搏,不怕困难,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拉得出,干得好。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作风,以敏锐的政治视角,求实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做好党员电化教育工作。要树立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工作态度,大胆探索,自我加压,负重前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有为求有位,不断开创党员电化教育工作新局面。要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带着感情做好党员电化教育工作,以勤勉的态度,优良的业绩,树立起新时期党员电化教育干部良好的形象。

电化教育的定义范文第3篇

一、转变思想观念,适应新形势下电化教学新特点

伴随着教育技术革命,高校电化教育的崛起,开辟了现代教育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运用的新领域。回顾我国电化教育的历程,经过从理论到实践的不断探索,高校电化教育发展速度确实出乎人们的预料,而且在教育学这个学科门类中衍生出了有自已特色的"教育技术"这个边缘学科。这个学科囊括了现代教育媒体中的所有媒体,诸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广播、电视、语言程序学习机以及电子机算机等在教学中的应用,在电化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现代教育媒体直接面向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进行过程设计、资源开发、媒体利用、系统管理和质量评价,从而构成了诸如幻灯投影教学、录音录像教学、广播电视教学、语言实验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等一系列教学系统,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我国电化教育的基本内涵。教学媒体不同所构成的具体教学系统不尽相同,但在电化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教学过程设计与教学原理的动用上却有相同之点,高技术电化教育是运用现代教育媒体传递教育信息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具有传统教育模式无可比拟扰越性,发展高校电化教育是实现教育教学优化,提高教学质量根本出路,电化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大力开展电化教学不仅推动了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和教育教学环境的改善,而且促进了高校教育结构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然而当今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教育媒体的高科技成份日益加强,我国高校电化教育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和挑战,在未来的教育过程中,伴随着计算机的广泛普及和远程通讯与卫星传播的大力推动,多媒体技术、交互式电视、计算机互联网等高新科技不断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将对21世纪的学校教学环境和未来教育方式产生重大影响。面对当前众多高科技媒体层出不穷的形势,电教工作者应该如何去对待?我们研究和实践的重心应放在哪里?我们认为,为了紧跟形势的发展,应适时地转变思想观念,进一步加强对多种教育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与研究。因为在一定的硬件条件下,只有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重视研究媒体教学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模式,才有可能发挥出媒体教学的效益,才能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如何加强教育媒体的教学应用研究,主要还是对学校现有的教学媒体怎样进一步发挥作用和提高效益进行研究,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媒体资源,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通过电教人员与专业学科教员的协作与配合,搞好媒体教学的应用设计,发挥出现有资源的教学效益,而不应该盲目贪高求新、不顾自身能力和实际需要,争上先进设备,造成人力财力资源的浪费。

二、推进教学改革,增强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90年代的政治理论课必须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来增强教育的力度,提高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与说服力,从而培养学员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与道德素质,最终为学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有利的条件。基于这一认识,我们采取了以下具体措施:

1在优化政治理论课总体设计中,把电教手段的运用作为整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在课程建设中,强调必须把电教教材建设作为优化一门课的配套工程,每一个学期开始,电教中心专门组织力量到各系、室和任课教员一起,共同研究每门主干课的配套电教教材,拟定本学期的电视、幻灯投影制作计划。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形势的发展,给政治理论教学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原来的有些课程内容已显得陈旧,为此,学院对原有的专业课与基础理论课论课进行了梳理,加强公共课,适当拓宽专业基础课,精干专业课、合理调整选修课,全面打牢基础,注重培养能力、增强学员未来任职的适应性。鉴于这一情况,我们及时调整了教学片的编制方案和制作内容,注重把效果最佳、时间最省、过程最短的优秀电教片穿插于教学之中,充分发挥电教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比如,在与科教教研室确定《军事教育心理学》全学期授课内容时,我们根据本课的特点,先后编制了与其配套的《知觉感知》、《温谈记忆》等五部插播教学片和二部教学专题片;又如,我们还与哲经系一起拍摄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课的系列教育片《正确解决经济纠纷》、《租赁经营制》、《股票交易》等;为配合《党建与思想工作课程》的教学,我们拍摄了《以人为本做好思想工作》、《发挥文化薰陶的作用》等五部系列片。这些电教片运用于课程教学后,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2结合政治理论教学特点,把政治课的重点、难点作为开展电化教学的重点。众所周知,政治理论课具有"三强"的特点,即政治思想性强、政策性强、实践性强。它不仅要对学员进行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教育,还要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学员的思想实际,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说明党的基本路线以及具体的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回答学员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讲清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讲清成功的经验和失误的原因,讲清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帮助学员掌握理论、坚定信念、提高觉悟。以上这些特点决定了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现实性强,有大量的历史和现实材料需要运用电教手段进行配合,增强教育的说明力、感染力,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改革等内容的教学中,有大量的现实材料可给人们思考和启迪,但由于种种原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经费问题等)我们又不可能带着学员出去搞那么多的参观调查,到现场去感受,这就可以充分运用电教手段的特殊功能,拍摄或制作一些专题片,把社会引入课堂,用生动具体的事实教育学员。这要比教员纯理论性的讲授效果好得多。又如民主与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国防建设、外交政策等等都可以通过制作专题片来辅助教学以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教员和学员普遍反映,通过将电教手段引入政治理论课的课堂,能够把难懂的理论通俗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教学效果大不一样了。

当然,也要看到由于政治理论教学的理论性、逻辑性比较强,与自然科学和军事学科相比,在运用电教手段上又有一定的难度。这个难度不在于电教手段能否使用,而在于它不象自然科学和军事科学那样直观、那么通俗和直接,它对电教手段的运用要求比较高,制作也相对难一些,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怎样用好电教手段,更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3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电教手段运用的实用性和推广性。各种电教手段有它自己的特殊功能,也有它的局限性。在运用电教手段时,就必须考虑到它的实用性。首行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电教手段,选择的原则:一是要便于配合教学;二是效果最佳。比如,在讲"中国逾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进入社会主义不违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这个问题时,有一个理论扣子需要解开,这就是要把旧中国生产关系的畸形发展和社会制度的腐朽反动展示出来,以证明它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电教手段的运用上可以有多种选择,可以用幻灯,也可以用投影,还要以用插播。按理说,这方面的历史资料很多,插播有动态感应该是一种比较好的手段,但这个问题涉及的关系很多,数据多,制作插播片断要花不少时间,而且在这门课中讲到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时候,已经使用了类似的插播片,如果再用会有重复感。幻灯和投影制作简单,又能说明问题,所以我们选择了投影和幻灯的电教手段。其次,要注意电教材料的选择。电教手段运用的宗旨是配合教学、增强教学效果,那么电教手段本身的内容就应该有深度。也就是说,电教手段所说明的内容一定是重要观点、重要数据、重要历史和现实资料等等,展示出来后能给人以思考、启迪,而不是平淡一般性的内容。因此,在电教材料的选择上要精心筹划,精心挑选。最后,电教手段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应尽量简洁明了,制作不要太复杂,便于操作使用,使其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4在课堂教学中,电教手段的运用不能过多过滥,要恰到好处。

课堂教学,特别是政治理论课教学,并不是每堂课、每个问题都采用电教手段,而是要少而精,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好电教手段运用的时机,使电教手段紧扣主题,恰到好处,有效地为教学内容服务。否则,就会事与愿违,喧宾夺主,分散学员的注意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区分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非重点,设计好什么地方用什么电教手段。一般说来,重点难点问题可以有选择地使用电教手段,以增强教学效果。比如,在讲授"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中有一个驳斥"早产论"的问题,这是一个教学重点,如果不解决,整个《社建》课程的基础和前提就没有了,在分析和论证这个问题时,我们采用了一些电教手段,尤其是编了一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40多年来取得巨大的成就的插播片,既证明我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又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势性和旺盛的生命力,既可以加强正确观点的力度,又可以达到反驳错误观点的目的,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以及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我院部分学科如军队政治工作学科中的政治工作史,历史学科中的中国革命史,公共基础学科中的高科技知识和高雅艺术赏析课程,均采用了一些多媒体课件配合重点、难点内容教学,较充分地展示了课件的表现力和交互性,使政治理论课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恰如其分的多媒体立体教学以最小代价获得最优教学效果,有力地强化了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功能,值得我们积极加以运用。

5在电教手段的运用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教学对象的特点。部队院校教育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教育对象层次多,既有干部学员,又有战士学员,还有从地方高中生中招收的学员,而干部学员又有职务、职业上的差异。一般说来,干部学员有一定的社会阅历,抽象思维能力相对强一些,而其他学员社会阅历浅,抽象思维能力相对差一些,那么在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电教手段运用的方式也就应该有所不同。干部学员应该侧重理论上的深化,发挥他们抽象思维能力强的优势,引导他们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而对抽象思维能力相对弱一些的其他学员,则应多运用一些电教手段加重形象化教学。总之,在不同层次对象的教学中,政治理论课电教手段的运用,既要服务于教学内容,又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员的接受能力,电教手段的运用更具有针对性。

三、关于现代教育媒体对教育影响的思考

1要重视发展,各种新兴的高科技媒体已逐渐开始应用于教育和教学活动领域,认真研究学习理论,并把它与借鉴国外教育技术发展经验有机结合起来,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只有在全面掌握学与教的理论基础上进行积极地探索,才能真正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我国电教理论,从而以指导电教实践。值得指出的是,要提高我国电教研究的理论水平,必须要注意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既要进行理论思辨,更要进行实际分析,要善于通过总结各种教学实验获取丰富的数据资料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分析,从而提高研究结果的精确度和有效性,有利于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2要从实际出发,深入探讨和解决我国教育技术的发与定位问题

我国的教育技术是在传统电化教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国外教育技术观的系统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使电化教育概念本身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世纪之交,我国的教育技术既面临外来观念的影响,又要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在探讨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定位问题时,我们认为一方面要关注世界教育技术发展的前沿和趋势,借鉴国外教育技术发展理论成果和经验来丰富和发展我国的电化教育理论;另一方面则更应重视我国是电化教育实际情况,重视电化教育的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重视外来经验和我国国情的有机结合。忽视我国电化教育的实际情况,忽视电教理论的实际运用,理论和实践"两张皮"的分离现象不仅将会继续存在,而且将会越拉越大,这对我国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绝无益处。

3要注意培养和提高教师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能力

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任课教员的教育技术技能。通常我们所说的教育技术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媒体设备操作技能,媒本软件的编制技能和媒体组合教学的设计技能。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需要进行教育改革,而教育技术是支撑教育思想整体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培养和提高广大教员过用教育技术的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在一般的高校中应采取一定的形式进行《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培养和提高教员的教育技术意识和技能,他们懂得如何用现代教育技术去从事教育和教学活动。

电化教育的定义范文第4篇

理想信念是一种崇高的精神产物,它的产生不仅来自于人的内心,还来自于日常的生活实践,同时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指导,他合理的引领了电力系统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同时合理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为理想信念教育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育环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首先应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为切入点,以此来提升人们自身对理想信念的理解能力,同时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人们自身的判断能力,保证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知识的手段来不断武装自己、完善自己,还能明确电力系统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为理想信念教育中人们能够良好的树立正确、科学的理想信念提供理论性基础。通过合理开展马克思主义相关知识的学习,以提高人们认识程度和理解能力。大量数据表明,人们在马克思主义相关知识方面存在学习欠缺,部分存在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不了解性,同时在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知识的理解是存在一定的偏差,自身理想信念思想树立不够明确等问题。通过在电力系统内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更好的改善人们日常教育模式,确保其自身发展正确科学,促使人们深入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通过在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教学课程为契机,促使人们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让越来越多的人们明白只有真正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原理上的理想信念才是最为科学、最为正确的理想信念,及时避免马克思主义思想存在过时性问题和教育环节开展不合理问题,在教学中合理添加马克思主义相关知识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其各方面的认识程度和理解能力,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意义。在电力系统内部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合理的将正确、科学的理想信念融入到教育中来,促使人们在进行各项课程的学习中能够以渗透式的形式对理想信念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通过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等课程,确保能够通过积极、正面的角度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改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等课程在人们心中的定位,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重要思想武装自己,改变传统教条式教学,形成具有鲜明理想信念的科学化教学新模式,为引导人们正确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做铺垫。通过在电力系统向员工推行理想信念教育,可以逐步提升员工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来解决问题、面对问题的能力,确保员工在看待问题时,能够正面且全面对事物有一个全新的认知,同时通过长期科学化的理论学习,员工自身理论知识储备得到增强,综合能力得到提升,辩证唯物主义作为能够促使员工正确树立理性思维的方法之一,它不仅为员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供理论基础,还科学合理的保障了理想信念教育的顺利开展和推广。

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理想信念和实际发展相融合

作为人精神世界的核心,理想信念教育的推行必须要将理论和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同时结合自身理想信念的形成和实际发展的实质,以此确保理想信念教育的真实性和现实性,同时由于理想信念自身具有高度的感染力和传播力,在对员工进行相关教育时要以增强员工自身自信感为前提,在员工群体中科学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目的,全面挖掘员工的所思所想,并且随着现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国家经济和科技也随之不断向前发展,并呈现出日益繁荣的阶段,为此在进行专业课学习的前提下,要积极储备较多的科学知识,确保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为自身能够占有一席之地做充分的准备,同时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也明显的反映出当今社会需要的是高质量新型人才,在自身利益和发展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下,提升与社会的融合程度,降低与社会的磨合度。

三、针对员工群体,科学制定与其相符的理想信念教育

1、发挥电力系统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优势,合理制定符合员工自身发展的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的开展因人而异,在对其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时,电力系统要发挥亲民特性,在对理想信念教育课程进行设计时,以员工的发展为根本点,以员工的自身能力的展现为目标,以人为本,坚持走具有自身发展特色的理想信念教育新模式,针对员工综合素质的评估检测报告的体现,制定符合员工自身特性发展的相关思想教学模式,同时针对其在社会上的特殊性,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长期化,保证在自身主体得以全面发展的情况下,增强社会意识,促使其思想朝着正确科学的方向发展。2、网络和实际相结合,多角度、多方位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当代社会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科学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各项环节之中,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网络交流软件等模式被越来越多的教学工作者所使用,基于此,在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可以将网络与实际相结合,促使思想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可以通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网站的推广、对理想信念的在线心得交流等方式让越来越多的员工参与进来,以活泼生动、喜闻乐见的教育教学模式,体现出理想信念教育的渗透性和多元化。3以员工工作角度看问题,制定符合其自身发展的新型教学手段电力系统在开展员工工作时,要以员工的角度看待问题,通过站在员工的视角去审视问题的起因、发展、过程和结果,切身处地的为员工解决在思想方面的各项问题,有效的缓解员工心中存在的焦虑和困惑,同时员工在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各不相同,在开展员工工作时,要根据员工个人的思想问题进行独立解答和辅导,由于员工在电力系统中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其自身各项机能都已成熟,故在对员工产生的思想问题进行独立解答能够让员工们感受到尊重和关爱,因此,在制定员工教学手段时,应以员工的视角去看问题,通过多次实践经验积累,制定出符合员工自身发展的新型教学手段,帮助员工走出思想问题上的阴影,引导员工克服和抵制错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4、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有效地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企业文化与员工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与员工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媒体,良好温馨的企业文化氛围不仅能够带给员工愉悦的学习氛围,还能够营造符合理想信念教育发展的教学环境,同时也为电力系统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优越的办公环境,优质的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员工的课余生活,降低了员工消极情绪的产生几率,同时通过以电力系统为首对企业文化氛围进行规划,能够更好地抵制腐败、消极文化的渗入。

四.结束语

电化教育的定义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我国教育技术自美国教育技术aect94定义引进以来,总体上的发展趋势是借鉴美国教育技术理论体系和实践标准。这样的教育技术是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技术,是否能指导我国的教育教学。

我国的教育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了,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到今天,是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新时期,我们在教育技术领域进行了很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进行了大量尝试,特别是90年代从美国引进教育技术aect94定义以来,堆我国本土的教育技术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有很多都值得我们深思,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论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社会科学关系的依附理论之后,我们可以在这个视角下来论述我国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的本土化问题。

一、我国本土教育技术发展历程简述

我国本土的教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两个大的发展阶段,从早期的的电化教育阶段,一直到90年代到现在的教育技术阶段。早在20世纪20年代,陶行知的千字课教学试验就开始使用幻灯机。建国以后,在国内一些大城市出现的语言类的广播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也设立了电化教育馆,负责推进基础教育中的电化教育。时期,电化教育的发展处于半瘫痪的停滞状态。1978年以后,我国的电化教育重新起步,迅速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从1984年起,在30多所高校开办了电教专业,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电教人员培养体系初步构建了一个以七论为内容的理论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了电化教学方法体系。

90年代之后,我国的电化教育却进入了另一个的阶段。随着西方的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以及认知学习理论、学设计原理与方法的引进,特别是教育技术aect94定义的引进,我国的电化教育也更名为教育技术。原来的电化教育理论体系和框架开始向美国的教育技术理论体系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的问题。从全局来看,这只是教育依附理论在教育技术学领域中的一个体现。

二、教育依附理论简析

依附理论是产生于当展中国家论述不发达与发达关系的一种理论学说,后来移植到教育研究领域,用来论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教育领域中的关系。

依附理论(dependency theory)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拉美为代表的不发达国家的发展理论家和西方一些激进派批判西方现代化理论时所运用的重要分析框架,其主旨在于为落后国家的现代化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导向。

教育依附理论是上世纪70到80年代在国外兴起的。它的基本观点是: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在教育和学术领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依附甚至依赖,这样一种文化和学术领域的“国际格局”短时内不可逆转。

教育依附理论流派的代表人物阿尔特巴赫运用了依附理论的中心—边缘与新殖民主义的观点对国际高等教育进行比较研究,认为西方发达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在教育上存在着控制与被控制的不平等关系,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在世界学术系统中处于边缘地位。他力图以“中心”与“边缘”、“发达”与“不发达”、“工业化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等关系来逢释“两极世界”中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

三、我国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教育依附性倾向

我国当前教育技术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基本上是从美国的教育技术领域引进和借鉴来的。特别是自教育技术aect94定义引入以来,堆我国本土的教育技术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我国教育技术的源头来自美国

我国电化教育与美国教育技术产生都是在 20世纪20年代初期。当时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想以及国外传人的电影和播音技术进入中国,于是电化教育就这样萌芽了。20世纪初的中国不具备思想基础和技术基础。这些都是从西方特别是美国来的。教育技术思想基础则是当时具有留学背景的有识之士主动引入的,从其萌芽之日起,我国的电化教育就深受美国的影响,这就注定在今后的发展历程中二者之间仍会相互影响。

虽然我国的教育技术起源于美国,但是在20世纪20年代到90年代的这段时期,我国教育技术还是处在初期的本土化自我发展阶段,这可以从这段时期中国和美国的教育技术发展历程上得到验证。早期的教育技术的发展还不存在依附现象。

(二)我国当前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困惑

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教育技术aect94定义的引入以后,对我国的教育技术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南国农老先生认为,我国的电教界,特别是理论研究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变化是:名称改了,学科名称,由“电化教育”改为“教育技术”。定位变了,学科定位,由一般定位于“教育”变为一般定位于“技术”。研究领域“泛化”了,学科研究领域,变为所有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变得“泛化”了。培养目标模糊了。努力方向没有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教育技术aect94定义的引入犹如一支强心针注入了我国的教育技术,然而有些现象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从实际情况来说,“很多教育技术研究者自觉不自觉地认可学科的‘西方中心主义’,呈现一定的主体性迷失”,反映了自我文化殖民的心态,这不仅影响我们的学术自信心,也将对我们的研究和学科建设带来长期的消极影响。依附理论的风靡一时,是西方国家有意无意的文化殖民和我们自我文化殖民心态结合的产物。

1.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的依附性

从美国引入的教育技术有三个最基本的理论基础: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无论是是教育技术的哪个流派,媒体派也好,学习派也罢,都需要这些理论基础。

传播理论的基本架构不会明显的存在教育依附理论的影子,属于中性的普遍理论。但是如果深入到某个具体的传播模式,我们就会发现里面渗透了西方思维的一些模式。

学习理论中的各种学习论都是植根于西方的社会和人文背景,这跟我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背景是有很大差异的。虽然我们现在是处在一个社会思想急剧变革的时代,但是我们需要承认,无论是社会形态如何变迁,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是不会在短期内就会改变的。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的动物属性,忽略了人的主观的意识形态和思维模式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体差异性。我国本土的学习理论却是倾向于人文的教化作用,通过具体的某个有影响力的任务进行教育活动。同时也兼顾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孔子的因材施教理论。所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否适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还是有待商榷的。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通过具体的学习环境引发教学,但是我们在研究某个具体的情境时发现跟我们当前的生活情境是大相径庭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基于人本主义的一种学习理论,过于依靠人的主观学习动机,这跟我国当前的教育制度和模式是不协调的。我们几千年的儒家文化提倡的是中庸和谐,强调具体典型人物的教化作用,个人的自主化的建构学习是没有合适的发展土壤的。

教育技术领域中的其他的理论体系,诸如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系统科学理论更是体现了西方的一些意识形态和思维模式。

2.教育技术实践的依附性

我国当前的教育技术实践和应用主要是按照教育技术aect94定义中的框架进行的,忽略了这些框架在我国当前特定的国情下实施的合理性。

目前在我国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中学、小学工作,由于信息和信息技术的落后,更重要的是理念落后,教育技术实践很难展开或者实践的内容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实际的意义。美国的教育技术实践是基于全国教育系统的高度的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教育信息化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我们在不认真思考的情况下、盲目照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