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土壤耕作概念

土壤耕作概念

土壤耕作概念

土壤耕作概念范文第1篇

根据1984年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制定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耕地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新开荒地、休闲地、轮歇地、草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耕种三年以上的滩涂和海涂”。耕地中还包括南方宽<1.0米,北方宽<2.0米的沟、渠、路和田埂。《规程》还将耕地分为五个二级类:灌溉水田、望天田、水浇地、旱地、菜地。

在《规程》的指导下,全国各地开展了第一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外业工作时,将新开荒地、休闲地、轮歇地、草田轮作地、果(树)粮间作地都调绘为耕地。

农业结构调整与耕地概念的延伸

从农业历史上看,耕地与其他农用地一直存在着相互的转换。在依靠自然肥力进行农业生产的时代,农民通过休闲、草田轮作、作物轮作等手段恢复地力;因此,耕地上面种植的作物或植被一直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规程》中的新开荒地、休闲地、轮歇地、草田轮作地就属于这类。

随着化肥工业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施用化肥补充耕地养分,可以做到不休闲、不轮作。但是,随着自给自足农业为市场经济代替,农产品市场价格变化对土地资源的配置调节作用的不断增强,农民必须适时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以稳定和增加收入;同时,农业结构调整也是我国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应对国际贸易竞争的重要措施。因此,调整农业结构,因时因地不断改变耕地的种植类型,对于促进农民富裕,壮大农业经济是必然趋势。

1999年12月,中央召开农村工作会议,把大力推进战略性结构调整确定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中心任务。同年12月底,国土资源部发出《关于搞好农用地管理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土地管理部门调整思路,坚持政策引导和科学规划,增强服务意识,使农用地管理为农业和农村的经济结构调整服务好。国家土地管理部门在对耕地的认识上有了突破性进展:一是确定了新的耕地鉴定标准。从2000年开始,因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将耕地改为其他农用地,经认定土壤耕作层未被破坏或轻度破坏易于恢复的耕地,都不作为减少耕地考核。二是明确规定,将闲置的建设用地、未利用地或被破坏的耕地开发整理成园地,并经土地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共同认定能调整成耕地的,可以视同补充耕地,在土地变更调查时按现状地类调查。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国土资源部制定了城乡统一的《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时期适用)(下简称《过渡分类》),自2002年1月1日起执行。在《过渡分类》中,耕地与园地、林地、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并列作为农用地的二级类,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轮歇地、草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

在执行《过渡分类》、进行土地变更调查时,设定了很多可调整用地类型,如可调整果园、可调整有林地、可调整人工草地、可调整养殖水面等,其主要特征为由耕地改用作现状用途,但耕作层未被破坏或可复耕的土地,土地变更调查时仍作为耕地对待。

2002年的《过渡分类》关于耕地的概念实际上与《规程》中耕地的概念没有多大区别,只是根据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开展,增加了新开发复垦整理地,将原来“耕种三年以上的滩涂和海涂”改为“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

可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耕地保护工作的不断实践,耕地的概念是在不断发展的。从耕地的生产能力来看,耕地转换为园地、草地和鱼塘,并不意味着丧失了其农产品的生产功能。从土地利用角度看,耕地、园地、鱼塘之间互换用途是可以做到的,也就是说,农业结构调整具有可逆性。从农作角度看,园地土壤也有耕作管理措施,也应该属于耕作土壤。从土壤肥力角度看,园地因为肥料投入多,还可能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土地质量或生产力。即使是鱼塘,因为大量鱼的排泄物,加上鱼饲料残余沉积塘底,鱼塘塘底的塘泥成为很好的肥料,当鱼塘复垦时,塘泥覆盖地表成为肥沃的耕作层。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耕地的概念

第一次土地详查中将新开荒地、休闲地、轮歇地、草田轮作地、果(树)粮间作地都调绘为耕地,显然扩大了耕地的面积。这其中,草田轮作地、果(树)粮间作地实际上都属于可调整的耕地,其用途是变化的;新开荒地、休闲地、轮歇地属于非固定的耕地,随时存在弃耕撂荒的可能。

此外,耕地、园地、鱼塘之间互换用途是可以做到的,而且耕地改换为种植果树或养鱼,复垦以后并不见得地力衰退,而是可能提高。所以,耕地上种植作物(包括果树)或改养鱼,只要能够复垦,而且复垦后生产力不下降,就依然可以视为耕地。

因此,从耕地保护的目的是保护耕地的生产力的角度上讲,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耕地概念上,应该承上启下,变革《规程》中耕地的概念为:耕地指种植各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种植粮食、油料、棉花、蔬菜等一年生农作物的土地,也包括利用原来的耕地栽种果树、林木、花卉等多年生作物的土地;耕地还包括原耕地用来养鱼、养猪、养鸡等养殖业,但没有进行地面固化,可以复垦的土地。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耕地保护区的划定

1.不能禁止划入耕地保护区的现有耕地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根据社会各生产部门的用地需求和土地自身的特性,合理、统筹协调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的战略性规划。它包括统一调整和规划耕地、林地、牧草地、居住用地、交通用地、水域用地等等,合理分配土地资源、避免浪费和保护土地资源。有人片面地认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保护耕地。实际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相当综合,既要考虑“吃饭”,也得考虑“建设”与“生态”,并非仅仅是保护耕地。而且,对于一些大都市,其主要功能是社会经济发展“火车头”的作用,其土地利用安排首先应该考虑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这样的大都市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该在不超出资源(土地与水)承载力和保护优良的生态环境前提下,优先考虑城市建设用地。为此,大都市规划中首先应该是划定生态环境用地和那些用于城市建设的用地,用于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耕地不能划入耕地保护区。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不能划入耕地保护区的现状耕地是:

(1)划定的用于各项建设的耕地

这包括根据需求预测和适宜性评价用于城市、村镇居民点、交通道路等各项建设的耕地。

(2)大于25°的坡耕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十四条规定,禁止在25°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而且规定已在禁止开垦的陡坡地上开垦种植农作物的,应当在建设基本农田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逐步退耕,植树种草,恢复植被,或者修建梯田。因

此,根据国家法律,现有大于25°的坡耕地要逐步退耕,不能划入耕地保护区。

(3)其他严重退化、不宜耕的耕地

其他发生严重土地退化的耕地,包括严重风蚀的耕地、严重水土流失的耕地、土层非常薄浅的耕地,严重污染的耕地,也应该考虑不划入耕地保护区。其中农药、重金属污染已经影响到土壤健康,并且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及人民的身体健康。因此,对于土壤污染达到国家限制标准的耕地,应该退耕,这类耕地最好不划入耕地保护区。

实际上,严重风蚀的耕地、严重水土流失的耕地、土层非常浅薄(

当然,将部分耕地划入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用地,必须要本着集约和节约用地的原则划定建设用地,不能借机无限扩展建设用地;也不能以保护生态环境的名义,将本来生产能力高,耕种条件下对生态环境没有多少负面影响的耕地退耕。要从保护耕地就是保护食物安全、保护国家稳定的高度。尽可能保护耕地。

2.规划中划入耕地保护区的耕地:

除了上述不能划入耕地保护区的其他以下耕地,应划入耕地保护区:

(1)现在种植各种农作物,包括种植粮食、油料、棉花、蔬菜等一年生农作物的耕地;

(2)第一次详查时为耕地,后来经过农业结构调整,目前栽种果树、林木、花卉等多年生作物的土地;

(3)第一次详查时为耕地,后来经过农业结构调整,用来养鱼、养猪、养鸡等养殖业,但没有进行地面固化,可以复垦的土地;

土壤耕作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免耕;水土保持;减工增效;适用性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b)-0000-00

农业生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上劳动投入多、强度大,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为了增产创收,农民不得不扩大复种指数,提高作业频率,并增加化肥、农药及除草剂等化工产品的施用量。频繁的耕作一方面由于生产投入增加而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另一方面土壤结构容易遭到破坏,从而降低耕田地力。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加大了由地表径流而带来的环境污染的风险,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而作物免耕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条较好的出路[1]。该技术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生态安全为目的,是集保护性耕作与轻简型栽培于一体的一项农业先进实用新技术。能有效减少用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物综合生产能力,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对偏远山区及交通不发达地区如湖南湘西而言,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1. 免耕栽培的定义及发展概况

免耕又称零耕,是指作物播前不用犁耙整地,直接在茬地上播种,播后作物生育期内不使用农具进行土壤管理的耕作方法[2]。它由四项关键技术组成,即免耕播种技术、秸秆残茬处理技术、杂草控制技术和深松耕技术[3]。

作物免耕栽培最早起源于美国,并于20 世纪50 年代开始在我国兴起。经过不断的摸索示范,免耕技术基本趋于成熟,各地为适应农业新形势发展需求,积极在水稻、小麦、油菜等经济作物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免耕栽培技术取得蓬勃发展。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实践,当前我国已形成了十多种典型的免耕栽培模式,栽培模式和种植方式的丰富程度走在世界前列[4]。

2.免耕栽培的优势及实例

多项研究表明,作物免耕技术只要运用到位,其优势明显,存在较多的应用实例,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水土保持

免耕土壤表面覆盖着残株,可有效降低雨水的冲刷作用,因而可以降低土粒分散、表土板结、减少地表径流。另外免耕覆盖能保持地表湿润,可以保持较高的土壤入渗能力,有效地减小土壤水分蒸发。有研究表明,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免耕栽培普遍可增加土壤水2% ~ 8%,且以2cm 厚覆盖层效果最佳[5]。但值得注意的是,只有长期实施免耕且覆盖达到一定程度时,免耕的增水效果才比较明显。

水田自然免耕能增加田间蓄水量,充分发挥土壤大水库作用;能大量储蓄利用天然降水,避免水分流失,改善和保持良好的土壤结构,最终达到抗旱减灌和水土保持的目的[6]。

2.2 稳定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地力

作物的生长发育主要依靠根部吸收水分和养分,而良好的土壤肥力是作物根系吸收和利用的前提。土壤结构的恢复和保持,有利于维持土壤孔隙的连续性,加速水、肥、气、热在土壤中的移动交换,达到提高土壤肥力的效果。研究认为,免耕发挥了土壤的自调作用,有利于提高土壤养分的组合优化度,能改善作物生长限制因子[7-9]。而且农田长期施行免耕栽培,土壤有机质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土壤有效养分增加,但免耕土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富集,土壤容重显著高于常规耕作[10-13],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均分别高于常耕土壤。

2.3 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质量

水田自然免耕,水稻分蘖快,根系发达,有效穗高,稻米品质好,产量高。而且,免耕还能减轻常见病虫害的发病率,提高作物品质。免耕稻田能充分发挥稻田生产潜力,增加复种指数,提高产量和产值。肖剑英[14]等的研究分析认为免耕垄作水稻的农艺性状改善明显,考种产量比水旱轮作高20%,千粒重高7%,秆重、有效穗也比水旱轮作高。而且,杂草密度免耕垄作比水旱轮作低10%,比传统平作低67%,能减少杂草生长,。

稻田长期垄作免耕后,水稻根系数量、白根率、根系活力比常规平作和水旱轮作高,可有效增强抗旱能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而且干旱越重的年份,其增产幅度越大。李杰林[15]研究指出,在只耕不翻的少耕田撒播水稻比翻耕撒播的增产5.1%~ 14.7%,比移栽稻增产4.96% ~15. 3%。

2.4 减工增效

免耕摆脱了物理和机械作用,依靠生物包括作物根系、土壤微生物、动物等的活动调节土壤的三相比,能同时满足作物对水、热、气、肥的要求[16]。稻草全程覆盖具有调节温度和湿度的作用,改善了小环境,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病虫草害的发生,可有效减少农药和除草剂的施用量。既达到安全、卫生、无公害的目的,又降低了生产成本[17]。周易天[18]等通过麦茬免耕直播种稻研究表明,免耕直播稻平均单产每公顷比对照高约2.11个百分点,而用工相对减少9.11%,按当时的工价和粮价计算,免耕直播每公顷可增收1115.1元,从产量和经济效益等方面验证了麦茬免耕直播种稻的可行性。

实践证明,该项技术只要运用到位,则增产增效的效果明显。与传统耕作栽培方式相比,免耕栽培每公顷至少节本增效750~1 500 元。免耕稻草覆盖种植马铃薯可以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成本。在有些作物如稻草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每公顷增收可达3000~4500 元[19]。

3.免耕栽的适应性及劣势

3.1 适用条件

综上所述,作物免耕栽培具有诸多方面的优越性,但同样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与当地的气候特点、耕作方式、土壤类型、结构及其肥力有关,不可盲目滥用。研究表明,免耕特别适合风沙干旱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丘陵地带以及抢农时的多熟区,而在粘土或有机质含量低的沙土上则效果不够理想[20]。此外,免耕栽培的效果也因作物的种类、前作、地形等条件的差异而有所不同,甚至存在作物减产、品质下降的可能。因此,该技术在推广应用时需因地制宜,通盘考虑,以达到免耕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目的。

3. 1 降低表层土壤温度

研究认为[21]认为影响土壤温度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秸秆的覆盖作用削弱太阳辐射热;另一方面秸秆覆盖后土壤水分损失少,土壤水分含量高,土壤的传热性大,因此流向下层的热量多,而用于温暖苗床的热量相对减少;三是湿土的热容量大于干土,因此同等条件下免耕栽培土壤升温幅度相对较小。影响免耕在温带地区推广,但对热带地区和夏季作物则是它的优点。为了解决免耕引起土温低的问题,在技术和措施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早春移栽和重新分配秸秆使播种区接受更多的太阳辐射,提高土湿,以利于出苗等。

3. 2 降低土壤酸pH 值

大量研究表明,免耕3至5年导致土壤表层酸化,尤其是30cm土层内土壤pH值降低最为明显,显著低于对照,严重时甚至影响作物正常生长[22]。土壤酸化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有机质分解产物有机酸的淋洗作用;二是大量生理酸性化肥的使用。并且随着免耕年份的增加,免耕土壤的pH值明显低于对照,使得土壤有效养分如交换性Ca含量下降,而交换性Ai、Mn含量增加,进而影响作物产量[23]。不过这在盐渍土地区则是免耕的优势,即适当的进行免耕栽培覆盖,可降低盐碱地区土壤pH值。

3. 3 杂草及地下害虫防治问题

免耕条件下由于除草时秸秆覆盖难于耕作,杂草就成为一大问题,是推广应用免耕技术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而地下害虫的增加是秸秆覆盖的又一不利因素,据彭祖厚[24]研究表明,在未采取防治措施的条件下,免耕栽培下的土壤害虫比深耕、浅耕分别高19.08和23.34个百分点,影响作物出苗率,而且地下害虫有随着免耕年限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的趋势[25],因此如何安全高效的防治地下害虫是推广免耕亟待考量的问题。

3. 4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

由于免耕条件下增加了病虫草害的可能,这就使得生产上除草剂和农药的施用量也相应增加,从而使得土壤农残高于对照,增加了土壤污染,影响生物安全性。另一方面,由于免耕增加了土壤渗透性,土壤下渗流污染物也相应增加,特别是进入地下水的消态氮量明显高于对照,增加了地下水的污染。

4.应用瓶颈

4.1 观念难转变,知识更新慢

免耕栽培要求一整套不同于传统栽培的技术,这就使得多年来已习惯和掌握了传统翻耕技术的农民面临许多困难。同时,研究者也存在改变研究和教学内容的问题,知识体系更新相对较慢。

4.2 配套农机未成体系

免耕栽培技术虽然具有较好的经济实用性,但适用的技术需要与之相配套的设备来完成,针对当前对免耕栽培灌溉复杂、除草难的问题,现有的农机设备还无法很好的应对。如适用于一年一熟区的免耕播种机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完善,应用于解决实施保护性耕作后农牧交错区和灌溉区杂草严重等问题的机械除草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取得的成果也相对较少[26],难以满足技术需求。

4.3 技术研究相对滞后

虽然当前我国免耕技术较为成熟,也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但如小杂粮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免耕条件下的病虫草害防治技术研究还相对欠缺,尚待完善改进[27]。免耕下的灌溉虽然免耕可保持土壤水分,但为了作物的高产必须适时灌溉,但由于表层秸秆的覆盖,常规的灌溉方式很难应用,这一问题也是限制免耕推广的一大因素。

4.4 作物减产

高产、优质、高效是农业生产的不懈追求,而作物实行免耕后,增加了由于土壤表层地温低、草害严重等问题带来减产的可能,从而抑制免耕栽培广泛推广的进程。

5.结论及讨论

综上可知,作物免耕栽培具有保持水土、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减工降本及增产增收等优势,但其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因此,在实际生产中要积极宣传引导,并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耕地、耕作时间及建立与之相关的免耕栽培配套体系。一是加强政府扶持力度,加大投入,同时加强宣传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二是确立作物免耕栽培的时间,避免免耕降低土温带来的不利影响,并通过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措施来解决覆盖灌溉难的问题;三是确定适宜的土壤类型,应当选取土壤质地疏松、结构及土壤通气状况良好的壤砂土和砂壤土,防止作物根系的生长受抑制而减产;四是测定土壤肥力,通过测土配方的形式,选取土壤肥力较协调且pH偏高的田土实行免耕操作,减少土壤进一步酸化的可能;五是确立最佳的连续免耕年份,虽然长期免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质增效,但由于长期免耕而导致作物减产的报道也较多,因而需确定适应的免耕年份,保障作物持续增产增收。

参考文献

[1] 王法宏,冯波,王旭清.国内外免耕技术应用概况[J].山东农业科学,2003,6(11):49-53.

[2] 陈军胜,范丽娟,呼格・吉乐图.免耕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5,5,21(5):184-189.

[3] 王延好,张肇鲲.保护性耕作在加拿大[J].农机市场,2005,19(3):32-33.

[4] 刘芳,雷海霞,王英,等.我国免耕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10):2557-2562.

[5] 彭文英.免耕措施对土壤水分及利用效率的影响[J].土壤通报,2007,38(2):379-383.

[6] 骆文光.免耕垄作覆盖技术的水土保持及经济效益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1994,14(3):35- 38.

[7] 高明,张磊,魏朝富,等.稻田长期垄作免耕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J].植物影响与肥料学报,2004,10(4):343-348.

[8] 陈冬林,屠乃美,关广晟,等.水稻免耕栽培技术的研究及应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0,32(5):567-573.

[9] 吴建富,潘晓华,石庆华.免耕抛栽对水稻产量及其库源特性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9,35(1):162-172.

[10] 黄丽芬,等.长期少免耕对稻麦产量与土壤肥力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 11:48-52.

[11] 张树梅,薛宗让.旱地玉米免耕系统土壤养分研究) 土壤有机质、酶及氮变化[J]. 华北农学报,1998,13(2):42-47.

土壤耕作概念范文第3篇

夏、商、西周、春秋是精耕细作的萌芽期,是中国农业从粗放农业向精耕细作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此间伴随着铁质工具的广泛应用。

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的发展期,主要分为北方旱作农耕的定型时期(公元前221~公元581年)和南方水田农业的繁荣时期(公元581~1368年)。前一个时期,铁农具的普及使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获得新的坚实的基础。同时,牛耕的推广也引起生产力的飞跃,犁、耙、耱、耧车、石转磨、翻车、扬车等新式农具纷纷出现,黄河流域获得全面开发,大型农田灌溉工程相继兴建。此外,连种制逐步取代了休闲制,并在这基础上形成灵活多样的轮作倒茬方式。以防旱保墒为中心,形成了耕―耙―耱―压―锄相结合的旱地耕作体系。后一时期在技术上的表现,则是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和成熟。它拥有比华北地区更高的土地利用率,不但创造了多种充分利用水土资源的形式(涂田、圩田、梯田、架田等),而且多熟种植出现较早,发展较快,并由此带动了一系列技术的进步(如土壤耕作、育秧移栽、水浆管理、施肥、育种等)。

明清是精耕细作深入发展并逐渐成熟期,主要特点是适应人口激增、耕地吃紧的情况,土地利用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是精耕细作的基础。扩大农用地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农用地的产量(即土地生产率)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两条途径。随着人口的增加,中国历代都在扩大耕地面积和农用地范围,并创造了圩田、架田、涂田、砂田等多种土地利用方式,这些新型的土地利用方式也是在“精耕细作”的生产观下,以生产技术的进步为依托而产生的。

圩田,即在江河滩涂或湖泊淤地上筑堤挡水所形成的农田。所谓架田,就是先在水中架设木筏,再在木筏上铺上泥土,如此以来,肥沃的田地便巧夺天工地生成于水面之上。架田是一种人造耕地,充分体现了精耕细作观念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涂田是开发海岸滩涂所形成的一种农田。但海涂往往含盐分很高,因而涂田开发初期一般不种庄稼,而是先要经历一个脱盐的过程,具体方法是“初种水稗”。所谓砂田,就是用砂石覆盖土壤,减少干旱地区农田中的水分蒸发,以利作物生长,所以有人又称为石子田,此种土地利用方式主要出现在西北干旱地区。

在扩大耕地面积的同时,人们也在考虑如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并把发展农业生产的重点放在土地生产率的提高上。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认识到,集约经营、少种多收比之粗放经营、广种薄收更高效。所以,中国传统农业土地利用水平是不断提高的:夏、商、西周,休闲制代替了原始农业的撂荒制,出现了畎亩结合的土地利用方式。春秋战国至魏晋南北朝,连种制取代了休闲制,并创造了灵活多样的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方式;隋唐宋元,水稻与麦类等水旱轮作一年两熟的复种有了初步的发展。明清时期,除了多熟种植和间作套种继续发展以外,又出现了建立在综合利用水土资源基础上的立体农业的雏形。

上述土地利用方式的依次进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各个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攻方向,也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基础和总目标。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与精耕细作是互为表里的。

我国古代把农业生产的环境条件概括为“天”和“地”两个方面。古人的所谓“天”,尤其是农业生产中的所谓“天”主要是指气候,由于气候变化表现为一定的时序,所以又称为“天时”或“时”。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长、发育、成熟、繁衍都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中国主要处于北温带,四季分明,这种情形就更为明显。不过中国古代对农时的掌握不是采取单一的手段,而是综合考虑物候、天象、气象、节气等多种因素,形成一个指时体系;其中尤以二十四节气与物候的结合相互补充最具特色。

土壤耕作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耕地资源;耕地利用率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230123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部,是全国耕地和产粮第1大省,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所在。根据黑龙江省第2次土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的公报,黑龙江省土地面积为4707万hm2(47.07万km2,含加格达奇区、松岭区面积1.82万km2),居全国第6位。黑龙江省耕地用地占气总面积比例超过1/3,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土地利用类型。

1 黑龙江省耕地分布情况

黑龙江省除正常耕地以外,还包括林地、草原等新增转换的不稳定耕地。耕地可以按地区划分,也可按坡度划分。按地区划分,松嫩平原地区耕地所占比例最多,约40%。其余按比例大小排列为三江平原地区、小兴安岭地区、张广才岭、老爷岭地区等等;按坡度划分,2°以下耕地所占我省耕地比例最多,约占3/4,其余按坡度所占比例大小排列为2°~6°耕地、6°~15°耕地,15°以上耕地所占比例最小,仅约0.3%。

2 黑龙江省耕地存在的问题

2.1 人口增多,人均耕地面积下降

黑龙江省近年来加大了对耕地的开发,由于非农业用地的盲目扩张和审批等原因,导致耕地面积大幅缩减。且随着近年来黑龙江省人口的增多,使人均耕地面积大幅下降。

2.2 耕地粗放式经营导致耕地生产力水平低

黑龙江省耕地大多是粗放式经营模式,中低产田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的66%,耕地单位亩产低。究其原因,黑龙江省耕地还没完全实现全面机械化生产,大多数耕地还是小规模的农户各自经营,这种经营模式致使黑龙江省耕地生产力较低。

近年来在和整理过程中,有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将耕地或基本农田转为非耕地的农用地后征用,使征地降低了成本,方便了土地征用,浪费了大量优质耕地资源。有些地方政府在土地置换过程中,所谓政策是“占一补一”,实际上是占了优质耕地,补了肥力低的次地,此举严重降低了黑龙江省耕地的生产力水平。

2.3 耕地受土壤沙化、盐渍化等影响,总体肥力下降

近年来,黑龙江省土地沙化、盐渍化现象日益严重。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西部嫩江沿岸。土壤沙化后果严重,致使原土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被破坏,而沙化的土地会不断向前挺进,吞噬更多粮田。

黑龙江省盐碱地主要分布在以安达为中心的松嫩平原中部,这一区域属于闭流区,由于地下水位高,排水不畅,导致土壤中盐分累积,形成了次生化盐渍土。盐渍土因其盐分含量高,降低了水稻等主产粮食的产量。

耕地资源和林地、草地肥力骤减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且不能给予土地长期的投资,导致土地生态退化。有些耕地被挪为他用,水泥广场等工程建设项目严重破坏土壤表层致不能复垦,完全丧失生产能力。

2.4 耕地污染导致土壤污染残留

随着工业的发展,有些工业园区距离耕地非常近,工业的废水、废气、废渣存在违规排放等问题,造成了对黑龙江省耕地的污染。

农民因缺少使用农药化肥常识,以及过分追求作物生长,导致农药、化肥使用过量,致使土地农药、化肥残留,土壤理化性质变坏,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和品质。有文献显示,黑龙江省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多。

土地白色污染严重。白色污染物主要来源为农用地膜和垃圾中的塑料制品。这些白色污染捂在土壤中常年存留也为土壤埋下隐患。

土地污染直接破坏了耕地生产力,导致许多农田减产甚至绝产,每年土地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1%。

3 黑龙江省耕地可持续发展对策

3.1 控制人口,节约用地

黑龙江省耕地面积近年来不断缩减,加之农村人口增长率偏高,导致人均耕地面积大幅下降。所以,合理控制人口增长是实现人地平衡、协调发展的根本举措。可以通过多种宣传途径,让大家了解当前耕地的严峻形势以及控制人口数量、保证人口质量的必要性,让全民参与到耕地保护中去。

3.2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要根据黑龙江省耕地资源特点,科学合理的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使土地利用率最大化,提高土地生产力。

在土地利用方面,要严格监管耕地。对于建设用地审批要加强监管,依法报批。对于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要严格控制并实行计划管理,杜绝无计划的农业结构调整,依法严惩假借结构调整之名占用耕地。

在农业技术应用和经营管理方面,要大力发展有机农业,采取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通过增加投入,改良作物品种和改善土地的水肥条件、优化农业机械条件等方式实行集约经营,大幅度提高土地生产力,减少对后备土地的开发,实现土地资源的生态平衡。

3.3 激发现有耕地潜力,提高耕地产量

应着力提高黑龙江省耕地中的中产田和低产田的生产潜力。解决土壤沙化和盐渍化现象。可以通过建立耕地生态防护林等方法恢复土壤生态。

耕地生态防护林是建立高效耕地生态系统、保护耕地、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的系统工程。通过建立耕地生态防护林,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黑龙江省的盐碱地和土壤沙化等土壤问题,改善耕地生态环境,激发现有耕地生产潜力。

3.4 加强对土地资源污染的治理

标本兼治、防治结合是解决黑龙江省土地资源污染的核心关键。应加强对工业企业、特别是离耕地较近的工业企业控污、排污方面加大监管,堵塞土壤污染源头。加大农村垃圾治理力度,土壤白色污染严重是由于农村垃圾处理不当、村民垃圾处理意识不强等原因造成的。因此,要改善村民生活环境,提高居民对于白色污染对土地危害的认识,确保白色污染物有地方处理,而不是随意丢弃。加强农民对农药、化肥方面知识的学习,并加强监管。避免因过量使用农药、化肥而使土地失去肥力的悲剧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1] 栾亦波,侯建秋.黑龙江省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J].克山师专学报,2000(1):23-24.

[2] 姜志德.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概念的理性思考[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57-61.

土壤耕作概念范文第5篇

(一)乡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概念土地综合整治是在一定的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增加耕地数量,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聚集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项系统工程[1],最终形成农业规模化经营,农民集中化居住,工业聚集化发展的和谐景观。

(二)乡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形成我国耕地资源逐年减少,不仅耕地数量降低,耕地质量也明显下降,已形成“人多地少、后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其高效收益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20世纪80年代,工业技术发展迅速,土地资源在工业生产中的价值大大提升,具体表现为利用资本、科技以及人类的劳动最终产生工业收益。因此,大量农用地转变为非农用地,耕地减少,荒地以及工厂废弃地增多,耕地与粮食问题局面严峻。为了巩固粮食安全,维护农业的中心地位,达成耕地资源的动态平衡,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国家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持续推进土地的整理整治,并逐步迈入土地综合整治阶段。

(三)乡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意义乡村土地综合整治为日趋严峻的人地矛盾提供了破解方向,为资源配置与利益格局的平衡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土地供给不足对经济发展制约的瓶颈问题,推动了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促进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人口相对集中居住、产业集聚发展,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二、研究区域概况

(一)自然条件1.气候固城镇属暖温带季风区中的大陆性气候,主要特点为冬寒夏热,温差大,降雨少。年平均气温12.8℃,年平均温差达30.3℃,极端最低气温为-24.8℃,极端最高气温为42.5℃,年总日照时数达2674.3h,年平均无霜期为195d。夏季降水集中,冬季干燥少雨,年总降水量为523.9mm,年总蒸发量为1872.9mm。2.地形、土壤固城镇位于河北省隆尧县北部,地处冀中南平原,整体地势平坦,西部较东部略高,平均海拔30米。土壤类型以褐土、潮土为主。3.水文境内有午河流过。午河自柏乡县县城南入境,由西而东,入西潘村北,经过前岳、后岳,奔宁晋县汦河,境内河道长7.7km,宽120m,通过流量80m3/s,流域面积50.3km2。

(二)社会经济条件固城镇地处隆尧县北部,东接大张庄乡,南连山口镇,西邻柏乡县,北接宁晋县。南距隆尧县城12.5km,辖18个行政村,人口4.5万余人,总面积64.6km2。1.经济发展农业是固城镇的基础产业,是固城镇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石,确保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建设,鼓励村民规模化经营,对于固城镇的经济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当地的粮食作物主要有冬小麦、玉米,经济作物包括棉花、香菇等,另外,蔬菜种植以及禽畜养殖也是村民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粮食播种面积4556公顷,总产达71221万吨。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乡镇工业化进程进展迅速。固城镇的传统工业产业主要集中在汽车配件的生产、销售,其产品种类多、销量大、销路广,部分产品出口海外,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汽车制动鼓配件生产基地。2012年固城镇工业生产总值5.3亿元,拥有汽配企业100余家,职工8000余人,年创利润6000多万元。2012年,固城镇国内生产总值7.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1.2亿元,占到1.6%;第二产业产值5.3亿元,占到71%;第三产业产值0.99亿元,占到13%。全年财政收入123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5985元。

(三)固城镇土地利用现状2009年末,全镇土地总面积为6444.5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为5556.8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6.23%;建设用地面积为753.4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69%;其他土地面积为134.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08%。农用地中,耕地5445.9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4.50%;园地1.4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2%;林地4.9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8%;其他农用地104.5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62%。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730.3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33%,交通水利用地21.4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33%;其他建设用地1.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2%。其他土地中,水域主要是河流水面为74.1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5%;自然保留地主要为荒草地60.0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93%。

三、土地综合整治对固城镇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一)土壤问题

1.耕地面积较少,耕地质量下降随着固城镇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条件、医疗卫生水平提高的同时,城镇一体化建设也逐步深化,各类非农建设用地(农民新建住宅用地,工业建设项目、交通服务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等)需求不断增加,固城镇整体趋势呈现为人口逐年增多、耕地逐年减少。要使有限的耕地养活逐年增多的人口,只能向耕地索取更多的粮食,提高土地复种指数。为追求提高耕地产出率而一味加大耕地垦殖力度或不顾土地适宜性要求调整土地利用方式,反而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和生产力降低,甚至会引发一系列灾害过程的发生(如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等),进一步加剧土壤养分的流失。在乡村土地综合整治过程中,高效率的大型工程机械被大量使用,在挖填土方的过程中,表层土层被压实,土壤水封空气减少,团粒结构变差,最终导致土壤板结,生产力降低。

2.土壤污染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污染主要原因包括大量施用化肥、滥用农药及除草剂、随意排放垃圾和污水、不合理的灌溉行为等。传统的培肥费时费力,化肥作为廉价、便捷的提升产量方式,广受农民喜爱。大量化肥的施用使土壤板结现象加剧,有机质含量降低,整体肥力下降,以此恶性循环,结果是耕地有机质含量逐年降低,部分耕地有机质平均含量仅3%。固城镇每年农药的平均使用量在9kg/公顷,一些高产农田的施药次数近10次,高达1kg/亩,造成农业产品及农副产品残留农药严重超标,这不仅使人畜农药中毒事故发生率上升,还减少了土壤的有益微生物种类与数量,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乡村居住区生活垃圾数量巨大,没有垃圾有效处理,没有垃圾集中处理场所,农民环保观念欠缺,大量使用塑料薄膜等,“白色”污染随随风飘舞。乡村居住区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村庄附近水坑,缺乏排水渠、污水处理站等必要设施,村民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水污染造成土地污染,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致使耕地减产。一些不合理的大水漫灌,使土壤盐渍化现象出现。

(二)植被问题——林地覆盖率极低,缺乏农田林网村镇迁并、耕地垦殖率的提高、荒地开发等一系列土地整治活动的实施,对地表植被及其相关生态过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数量结构与空间格局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自20世纪80年代土地承包责任制以来,林地面积急剧减少,田间和道路防护林带基本消失。近三十年,固城镇经济迅速发展。工业建设、交通、商业、住宅等用地增加,土地复种指数提高,使得当地原有的榆树、槐树、柳树和杨树几近消失,荆条、酸枣已经消失。目前,固城镇林地覆盖率仅为0.08%,大多道路农田周围已无林地可言,宜林地因各种占用情况、非法砍伐、外来物种入侵以及病虫害的影响还在继续减少。

(三)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简单化固城镇在实施土地综合整治中,偏重于耕地大面积整齐划一。一方面利于机械化收获翻耕播种;另一方面易于农作物的田间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耕地大面积平整进程中,影响和破坏了生物栖息地,农田常见的蟾蜍、麻雀、野兔、蚯蚓等生物减少。化肥与农药的大量使用增加了农田害虫的抗药性,减少了土壤的有益微生物种类与数量,使土壤微生物含量减少,病虫害的危害性大大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整治区域土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简化,必然会使生物的生存环境和繁殖环境受到影响。

(四)大气问题——大气污染日趋严重汽车配件是固城镇的传统工业,在过去30年,固城镇及其周边地区建立100多家汽车配件企业。这些企业分布散、规模小、技术力量弱,且均使用冲天炉,将大量未处理的废气直接排出。硫、氮氧化物以及小颗粒粉尘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时有雾霾。同时,在乡村土地整治过程中,村村水泥公路的铺设、田间沟渠的水泥化、荒地与废弃地的垦殖等都使地表植被覆盖率降低,植物的净化作用减弱,局部空气质量下降。乡村村民环保意识薄弱,乡村缺乏垃圾处理站等基础设施,村民焚烧白色垃圾、农作物秸秆现象屡见不鲜,不仅容易引起火灾,还对当地大气造成污染。

四、为改善固城镇生态环境,土地综合整治应采取的措施

乡村土地综合整治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土地资源与土地效益的平衡配置,在保证农业发展、生态建设优先的前提下,促进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在当今社会,迫切需要加强宏观设计、监管、督查,探索社会化途径与市场化机制,建立乡村特色的土地整治理论体系、规划体系、实施运行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制度保障体系、绩效评价体系(包括生态效益评价体系)等。只有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实践,才能真正解决乡村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的问题。历史告诉我们,“金山银山,难买绿水青山”,必须将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乡村土地综合整治的过程中来。通过乡村土地综合整治实现固城镇的生态环境保护,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政绩观,矫正地方政府的“政策惯性”,改变其为了经济牺牲环境的短视行为,将固城镇的土地整治、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集约、土地格局优化结合起来。协调人地矛盾,提高生态修复能力,优化土地综合整治空间分区,实施差别化土地整治,建设乡村生态文明的安全格局。

(一)大力发展固城镇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利用循环经济原理,实现生态种植、生态养殖,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农业发展,增高农民收益。1.保护耕作层,增加土壤肥力。土地整治工作中,针对不同地形和类型的地块,选择合理方案。利用小型机械局部平整,避免把土层压实;把土壤浅层剥离、回填,保证土壤结构,减少对耕作层的破坏;施加禽畜粪便发酵产生的有机肥,降低工业化肥施用,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从而保持农田地力。对于新开垦耕地和复垦耕地,可通过种植绿肥和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增加土壤腐殖质,改良土壤结构。2.增加耕地数量,整合农村建设用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针对“空心村”现象,制定总体土地资源规划,颁布各项政策、奖励措施等,在政府引导下退宅还田,集约用地,鼓励村民建立新型住宅、多层住宅,发展迁村并点。鼓励工厂企业优先使用废弃地,逐渐缩小民居占地、建设用地,加速土地复垦,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与乡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有效结合。规划到2020年,固城镇耕地复垦项目可开发补充耕地705亩。

(二)合理发展固城镇生态工业1.改进生产工艺,构建绿色基础设施,缓解大气污染。固城镇的空气污染已经投入整治。设立相应实验基地,针对汽车配件铸造工艺进行研发升级,在资源集约的同时,完成产业的改造与升级。增加产业链效益,减少工业三废的产生。规划拆除100多家汽车配件铸造工厂所用的“冲天炉”,建立工业废物处理站,对废气、废液的集中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预计年可削减二氧化硫排放400余吨,有效改善大气质量和当地生态环境。2.改善固城镇工业布局。对于宁鸡线两侧的城镇村建设用地,尤其是户曹至午河段,将汽车配件产业按照产业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在村镇规划区内组建或新建生态工业集中区。集中供水,集中采用电炉,对于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统一集中处理,企业向环保转型,企业生产效率也将大大提升。

(三)改善固城镇生态居住环境

1.建设生态人居,居民生活生态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生活生态化。生态人居建设就是建设生态化、绿色化的村镇居民居住区(住宅、小区)及公共活动空间(街道、活动广场等)。固城镇在农村居住建设方面,规划建设了占地139亩,投资7800万元的一里庄新民居,集中建设多层楼房9栋,总建筑面积9219平方米。其中投资320万元,用于修建水泥道路、完善水、电、网络通讯等基础生活设施;投资80万元,配备健身器材、娱乐设施,改良村民居住条件,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全镇投资600余万元,完成了一批深井集中供水、道路硬化建设、危房改造、村民健身活动广场和农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等项目;投资180余万元对一里庄商业区环境进行了综合治理,街道两边进行了绿化、亮化、硬化。全镇形象明显改进,城市功能日趋完善。通过这些项目的建设实施,使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进而提升了全镇的整体面貌。

2.加强垃圾分类与处理,减少垃圾污染。固城镇成立了专职保洁队伍,在每300-500人中落实1名专职保洁人员,对乡镇公共服务区的配套设施进行日常清理、保洁,节假日期间更是重点清扫。固城镇在每20~30户间建立1个垃圾池,要求居民定点投放垃圾,不得随意丢弃垃圾。对于可回收垃圾要有环保意识进行分类回收,并安排专人定时清运垃圾池垃圾,保证村镇干净、整洁的形象,严厉杜绝脏、乱、差,响应政策规划,逐步形成“集中收集、集中处理”的联动机制。3.骨干通道、骨干河流绿化。加强农田防护林建设,增加植被覆盖,优化生态环境。以县道、乡道、村道等骨干通道为轴线,进行线状绿化,田间地头营造农田防护林。按照“一次规划,分年组织实施”的原则,充分利用境内干沟、公路、沿河发展速生杨丰产林、经济林,沿路实施通道绿化工程。绿色通道补植10万株,四旁植树6万株。严格控制个人、企业向午河内排放污水,加强监管措施,并采用生态技术修复午河河道内受污染水体,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加强午河河堤、河堤背水坡以及部分干河槽绿化工作,提升河道生态服务功能。

(四)推行绿色文明的生态文化

1.促进固城镇居民的环保意识形成,转变生活观念。固城镇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做好宣传工作,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观念,严谨施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进行环境保护知识讲座与竞赛活动,村干部尤其要做好动员工作,带动全体镇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一次性物品使用,降低白色污染。宣传并推广无氟冰箱、无磷洗衣粉等。使城镇人民人人环保,人人节约,形成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

2.相关部门明令禁止捕杀、买卖野生动物。做好宣传、监督工作,加大打击力度,一经发现严重查处,共同保护生态多样性。

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