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

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

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

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范文第1篇

复杂性科学的内涵。“复杂性”是由形容词“复杂”而得来的。但是,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复杂”一词指的是事物的种类、头绪等不仅多而且十分的复杂。“复杂”一词包含两个层面:一方面指的是事物的组成既多又杂;另一方面指的是对某些事物很难解释,甚至不容易处理。然而,“复杂性”一词指的是事物“复杂”的性质或者是状态。复杂性具有多层次性、多因素性、多变性等特点,事物的构成要素以及事物和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和事物的演化过程。复杂性科学指的是以研究复杂性与系统性相交叉的一门学科。此学科将研究自然与社会复杂性作为研究的核心内容,主要揭示复杂性科学运作以及发展的规律科学。对于复杂性科学来说,它不只是作为自然科学的分支,并且又不是和自然与社会科学同等并列的科学,然而,是将其看作是科学演化的一个新形态,这无疑预示着是和未来相适应的一种思维方式。自复杂科学产生到目前为止,在各个领域已经取得了迅猛发展,但是,当前对复杂性科学与方法的认识有了巨大分歧。复杂性科学是一门新的学科,涉及到范围十分广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知道该怎样正确定义它。

2复杂科学对体育教育研究的启发

长时间以来,由于体育教育的研究受到传统科学模式的影响,我们也没有对此现象有一个高度的认识。然而,在传统科学范式分析、还原模式等的正确指导下,对体育教育理论只关于此学科的理论知识部分。此外,在对体育教育进行研究过程中,出现了研究者将研究对象排除在外的现象,比较重视分析纯粹体育。可以说,对复杂科学的研究以及发展,将会对体育教育的研究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1为体育教育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指导

现如今,复杂的科学为学者从多学科研究复杂的体育教育提供了正确的方法指导。可以说,体育教育属于一门十分复杂的科学,而不是利用那些实验、对比的形式就可以解决研究的问题的。如果在传统的科研模式下,把诸多对体育的影响“要素”加以相加,并不能更好的指导复杂的体育实践活动。这和利用多学科理论对体育理论进行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到传统模式的局限性。对于复杂性学科的研究,应该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在一起,才可以使此学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关于体育教育的基础理论的研究,尤其是对教育训练法、社会体育等的研究,都建立了专门的知识体系。从对复杂性科学的研究我们发现,一个系统可能会在有本质相同的系统下的反应可能没有较大的区别,但是,对于相同的系统在同一条件下,会出现完全不同的反应。由此看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复杂性思维,将体育教育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体育教育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且再结合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相结合,重点对体育机制进行研究与分析。这对多角度研究体育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2为体育教育研究提供了分析框架

整体和部分之间的联系与作用都是利用的是复杂科学中的一些功能,从而为体育教育的一些复杂性事件的研究提供了大量可靠的依据。但是,由于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人们对体育教育的认识上出现了简单结合的不良现象。例如:在体育和社会关系的认识方面上,人们只是简单的将社会作为体育教育的一种基本功能,只认识到社会对体育的认定,更多的是将体育看成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并且在其中带来十分强烈的社会规定性;然而,有些则是在看到社会对体育有一定的制约性时,进而便对体育社会的反作用有更深的认识,但是,社会和体育是怎样产生相互作用的缺少深入的了解。例如:现如今,很多研究学者批判体育过于重视竞技体育层面上,进而完成忽略了对人民大众体育的发展。由此看来,对当前体育教育研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探讨时,必须结合事物的多个层面以及相互间的作用进行深入认识,而是要用“假发”思维来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深入探究各个相互作用机制的运用情况。

2.3为体育教育研究提供了更好的研究思路

在复杂科学领域的研究中,运用最多的原则就是全息原则。这同时也为当前我国的体育教育研究提供了一个更好的研究思路。实际上,当人们观察到的某个体育教育现象不只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包含了体育学科的所有的信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并没有很好的把握体育教育研究的各个方面,同时也没有把这些看成是全息全息所包含的整体信息。在人们对体育教育各个层面进行研究时,并没有将这些要素看成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所以,对体育教育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过于重视对表面问题的研究,从而完全忽略了对所出现问题的整体性进行研究。但是,如果利用复杂的科学视角对其进行分析,对体育教育研究中遇到的每个问题都是全息的,包含了体育现象中所有的信息,与此同时,又证实了体育的存在。所以,在观察与分析体育问题过程中,而我们要透过表面看到体育整体现象的本质,找出问题和问题之间的联系。

2.4对体育复杂性教育研究有了全新认识

我们可以将体育看成是一个系统,并且和社会这个大系统之间时刻在发生作用。传统我们只是重视社会对体育提出的要求。体育既可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又可以为社会培养大量的体育人才,但是,这些都没有从根本上揭示体育体系与社会体系之间的联系以相互间的作用,这样一来,便导致对体育教育的研究过于片面化。实际上,在最初的研究阶段,诸多不确定的因素会对体育教育的研究产生一些影响。然而,体育系统因存在“蝴蝶效应”而发生偏移,没有对体育教育研究的复杂性有足够的认识,与此同时,这也是我们利用复杂科学研究体育现象的基本前提。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复杂科学研究的方法,对体育教育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将这些不确定性和确定性因素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又要将整体描述和局部描述紧密结合等方式对体育教育研究的潜在价值进行研究,吸收与体育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

3结语

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字

中国教育理论、时代性、科学主义、生存困境、复杂性研究、复杂思维方式、原创性

随著世纪钟声的敲响,在人们的一片欢呼声中,“轰轰烈烈”的20世纪就这样结束了。一个可以寄予很多期望,又蕴藏著更多不测风云的新世纪开始了。世纪初,对於人们来说,最大的财富是时间,最重要的事情是策划。这是一个需要播种希望的季节,也是人类把握未来的智慧和力量展现最为集中的时期。身处此时,作为一名教育理论探索者,我也不禁反覆自问:在中国的教育理论领域里,我们极需改变什麽?我们可以追求什麽?我们应该做些什麽?似乎可想可说的话很多,但又构不成宏篇大论,於是只能用“断想”来串起这段段的思绪,并想用“断想”引出更多的“宏论”以丰富我们的学报,这也是我作为本刊主编在世纪初的一个小小意愿。

一p>

中国近代的教育理论[1]是随著20世纪几乎与近代教育同步诞生、形成、变革和发展的,至今它已走完了异常曲折、复杂的世纪之路。纵观一个世纪的历史,悟出的最大道理是:教育理论的发展与时代有著内在的、直接的、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关联。在一定意义上,教育理论属於“时代学”之列。认识这一点,对於今後教育理论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所谓“时代学”主要指这样一些学科的集合:这些学科的发展需要与条件、方向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方法论、研究价值及功能的发挥等,在很大程度上与时展状态相关。凡属“时代学”之列的学科,都是与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实践密切相关的学科。

拿教育理论的发展来看,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其它国家,近代教育理论的诞生都与社会变革而引起的教育变革直接相关,这对熟悉教育史、教育思想史、教育学科发展史的专业人员来说都不是什麽新的观点。然而,经历了学科由古代向近代的时代转换和逐渐形成了学科的内结构以後,尤其在力主以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作为任何学科的研究范式,以近代自然科学形成的科学标准作为衡量一切学科的科学标准的科学主义思潮的长期影响下,几代教育理论研究者中的许多人(包括本人在内),逐渐自觉地用这样的眼光去追求提高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去寻找教育理论的发展方向。我们曾期望有一种具有像自然科学那麽严密的概念体系的教育理论,它或用推理的方式建构,或用归纳的方式逐级由具体、个别提升到特殊、一般;我们曾期望教育研究能有效地移植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从观察、实验、统计分析、定量研究到结论的可检验性、成果的可测量性等等,都成为教育理论科学性的显著指标;我们曾期望研究出来的教育理论能揭示客观规律,能排除价值、意识形态的干扰并具有最大的普适性和永恒性。为此,我们苦苦追求,也为追求不得而时时烦恼,还在追求的过程中渐渐远离了时代和实践,逐渐地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状态。自然,也有一些跻身於教育研究队伍的成员以教育学无须强化专业性和科学性为信仰。表面看来这是对上述科学主义的反逆,颇有革命性,但他们在骨子里还是上述观念的信奉者,其所以进入教育研究的行列,正是因教育研究未达到上述科学性的标准而易进入。在这些人的心目中,教育研究对学科发展的责任并不被看重,被看重的只是其对於他个人而言的敲门砖功能。

在整个学术界,尤其是自然科学界和经济学、社会学等被认为具有硬性“科学形态”的社会科学中的专业人员,也常常用上述科学主义的眼光打量教育理论,不认同其科学和专业的地位,或者说把其看作是自己从事的学科领域中属应用研究的分支。在他们看来,只要应用本学科研究的结论或方法,就足以解决教育理论中的相关问题,教育理论的整体就是各类相关学科应用研究结果的“总和”,并没有什麽独立的教育理论可言。一些从教育理论研究领域走到教育交叉学科研究系列的人员,也有人因此自豪,甚至还有人不再认为教育理论有存在的必要,宣称纯粹教育理论已经消亡。

在社会上,包括多数的民众和一些行政官员,往往把有关教育的知识或视作一种通过个人经验或常识的积累即可获得的东西,或视作一种方法和技巧的知识,与此相关的工作则被视作只要有管理经验和能力,无须专业支撑和研究就能胜任的行政职务。他们可以无顾忌地介入教育领域高谈阔论,也不把教师当作一个专业人员来尊重。教师本身也有类似的倾向,许多人仅仅把自己所教的学科当作自己的专业,把教育方面的理论和知识仅看作与如何教相关,故希望这是一种能给出一套方法或操作模式的知识,若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教育理论就被视作无用和脱离实际的东西受到批评和指责。

20世纪时代和教育实践的发展把教育理论抛到中国这块土地的人世间。然而,在它顽强发展的同时,却在已经形成的科学的“家园”中找不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得不到来自社会对作为专业领域的应有尊重与支持,甚至还遭受来自队伍内部的作贱与轻慢。这就是世纪之交教育理论的深层生存困境。尽管自上个世纪80年代始,中国的教育理论有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然而,对上述教育理论深层次的生存困境却未引起广泛的关注和深入探讨。今天在我们已跨入一个新世纪、面对一个新百年时,该对这样一个关系教育理论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作出思考和回答了。

在我看来,如果说上个世纪中国近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来自时代的推进的话,那麽,它的局限和问题在根本上也在於时代。一方面它是近代科学主义强势影响的肤浅产物。另一方面更是人类社会远未发展到把“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2]”,作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尺的水平;与其相应的关於人类自身和社会发展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它在原有的科学园地中没有重要地位;人类科学在认识论上还缺乏研究复杂事物的工具等以往时代状态的不可避免的结果。

21世纪将造就一个新的时代。这不仅靠科学、技术的显性变革及发展,也需要来自人类在更广泛和深刻意义上对自身命运与发展的关注。当前,来自科学的发展打破了前面所述科学主义的诸多限制,对新的复杂事物的研究逻辑的探究正在兴起,它标示著可能出现科学家园的重建。1993年成立的以美国社会学教授华勒斯坦为主席的古本根基金会重建社会科学委员会,在他们的研究报告《开放社会科学》的前言中对当今社会发展作出的概括性描述突显了这一点。它指出:“过去三四十年间所取得的巨大的学术成就业已导致了对生活现代型研究,产生了注重研究复杂性的科学。学者们呼吁把普遍主义‘置於具体背景中来加以认识’,这一新兴需要促使不同的文化日益频繁地展开对话。……所有这一切事实上都对社会科学家的实践产生了强大的影响,从而大大地缩小了各类带有结构和组织性质的学科的地盘。”[3]

面对这样一个陌生的新世纪,我们能无动於衷?可以预见,新世纪教育理论的发展将有新的机遇、问题与挑战,将不只是上个世纪发展路线的简单延续或局部完善。在中国,教育理论将与社会改革开放、教育改革的深化同步,需要完成由近代向现代的转型,即实现教育理论形态上的整体转换。要做到这一重要的历史性转换,就需要教育研究人员打破业已形成或趋近僵化的教育理论的框架,去呼吸时代的新精神、感受时代的新需要、学习时代的新工具、发现时代的新问题,以形成新的眼光和视角,重新审视教育本身和关於教育的理论,找出发展教育理论的新方向与新思路。中国的教育理论需要又一次重建式的再生。唯有如此,它才有可能为中国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才有可能在新的科学家园中有自己的位置和不可换代的价值。总之,唯有投入到一个新的时代,才能打破过去时代的局限。

可以用一些教育理论界较熟悉的主题的研究为例来说明上述观点。

近20年来,我们对於教育的复杂性已形成了一些共识。大家都承认教育与整个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组成因素(或称为系统)之间都有复杂的相互关系;大家也都承认,教育与人的个体发展之间有著复杂的相互关系。所以,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个体发展关系的研究,一向是教育理论中的基本课题,而且几乎在所有的教育学教材中都会涉及这两大关系(有的称两大功能、有的称两大规律,也有一些其它的名称)的论述。尚未形成较为一致观点的是关於两大关系的关系。问题经常以“教育究竟以个体本位还是以社会本位”这种经典的两分方式,或者以“两大关系如何实现对立统一”这种习惯的两分方式提出[4]。显然,这种提问的方式,本身就是把这两种关系看作是可以分割的,可以寻找出一种确定的、唯一的回答,以便作人们行动的依据。在本人撰写的《教育概论》中,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想通过努力寻求出突破简单判断和单一模式的思路。该书中专列了一章“社会、教育与人之相互关系”,从历史与现实中三者关系组合的多种可能状态、教育系统不同层面中三者关系组合的不同状态、以及我们作为社会主义社会教育应如何作出选择等方面,研究了三者以教育功能方式呈现的不同关系形态[5]。当时自感已经作了很大努力,跳出了传统的提问方式和思维方式,在认识上超越了过去的包括自己在内的认识水平,现在看来基本的思路并未变化。前一阶段读到近年出版的由王道俊、扈中平主编的《教育学原理》,其中专列一章论述“教育与人、社会的历史统一”,章中还专列一节集中论述了“教育的两个基本规律的关系”,从规律的角度作出三者关系的判断,指出教育面对是人与社会两种的力量,与两者都有必然联系;两条基本规律必然寓於教育活动之中,并体现在教育活动的一切方面;两条基本规律之间的矛盾和统一是历史的具体的。这也走出了单一关系模式抽象判断的思路。论者还提出了两大规律在教育活动中不同作用和地位的观点,认为社会发展规律具有较强的历史性和特殊性,因而在教育中继承性相对较小,相比而言,人的发展规律对教育的制约具有较强的超历史性和普遍性,因而有更多的继承性等观点[6]。以上两例尽管论述角度不同,但都反映了研究人员对作为研究对象的教育之复杂性的认识在加深,并努力且认真地在揭示与教育相关的多重因素的复杂关系及其抽象本质。但是,就其所用的思维方法和所走的思维路线而言,基本上还是把复杂的事物看作可分解为简单来分别认识,而後把分别得出的结论加以联结,即可形成对复杂事物的总认识。如果我们继续沿著这条思路走下去,也许还能不断提出修正、补充或加深的观点。然而,不可能真正对教育复杂性的整体式关系形成突破性认识。所以,当前对於我们来说重要的是要改变思维方式,学会用复杂思维的方式来认识复杂事物,以实现认识上的突破性发展。

诸如这样分解复杂对象为简单,然後相加为复杂的思维方式,在对学校教育内部活动的研究中也同样存在。如对教育的认识,我们或是立足於教、或是立足於学、或是给出“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模式来解释,而没有从双方交互作用、相互锁定、动态转换、共同生成等这样一些思维方式,把教学作为一个复杂的活动整体去认识和研究,从思想方法的角度看缺乏的也是复杂思维方式。从对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主要承担者——教师和学生在不同意义上的发展的研究来看,也没有做到把人作为一个丰富整体,作为具有能动性和多种发展可能,并在自己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实现价值选择和生命意义的复杂性来对待,在认识中缺乏的思想方法依然与复杂思维有关。

也许,正因为如此,在我们的眼中,教育世界和教育活动是苍白的、清晰而刻板的,是不会有意外与惊喜的,是无所谓创造和发现的。因而用以描述这种世界和活动的语言,也只能是冷静而无色彩的,乾枯而令人无奈的。

在当今的学术领域里,关於复杂事物和复杂性的研究已异军突起,引起不同科学领域内,尤其是面对复杂对象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整个20世纪不断出现的自然科学在对宏观和微观世界物质运动领域内的一系列重大新发现,打破了牛顿物理学一统“科学观”天下的局面,从而使科学哲学家重新认识科学的涵义。令人深省的是,这场科学观的变革恰恰是从自然科学领域里开始的。正如华勒斯坦所指出的那样:“从自然科学领域里的一些新的发展趋向来看,它们强调非直线性甚於强调直线性,强调复杂性更甚於强调简单化。此外,它们还强调不可能排除测量者对测量活动本身的影响,对於某些数学家来说,它们甚至还强调定性解释方法比单纯数量上的精确性更加优越,因为後者在准确性方面反倒更受限制。最重要的是,这些科学家强调‘时间之箭’的作用。总而言之,自然科学现在似乎更接近於以前遭到蔑视的‘软性’社会科学,而不太接近於备受嘉许的‘硬性’社会科学。”[7]与此相关的是当代科学哲学的发展也关注复杂理论的探讨,从系统论等“老三论”,到自组织理论等“新三论”,现在已进入到多学科参与研究的复杂学和由此作出学科研究方法论转换後形成的研究成果的突现。[8]他们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科学家园的前景,复杂科学将至少是这个家园中的崭新一族。

教育理论的研究完全可以列入这一族中,在某种意义上,它还可能是人世间复杂问题之最。教育不仅是人类每一个文明社会和个体人生旅程所不可或缺的东西,是联结人和社会的重要纽带,而且,它还具有与其它社会系统不同的功能,那就是它连结著、聚焦著人类文明的历史、现实与可能的未来。教育是一种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更新性再生系统。[9]从这个角度看,人类世界还有什麽会比这还要复杂呢?现在的问题是,当许多学科的专家加入到复杂性研究,或者说用复杂的思维方式重新认识自己的研究对象时,我们面对著最复杂的研究对象——教育的研究人员,是否感受到、意识到这一点,并积极地行动起来?如果说,以传统科学标准构建出来的科学宫殿不可能有教育学的位置,那麽,在新的科学家园的建造中,我们会不会因还在追寻“昔日旧梦”而丧失作为成员的资格呢?

还想到和想说的是关於中国教育理论的原创性问题。

上个世纪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西方和苏联等国外影响,本人曾用“引进”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理论诞生时就有的“娘胎里的记号”来比喻这一现象。就拿最近20年来说,情况有所改善,但教育学科中许多新兴学科的诞生几乎大多走的是这一条捷径。对於一个学科建设“後发”的国家而言,这种现象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是不可避免和有积极作用的。但是,如若因长期如此而形成了一种“学术心态”,唯洋人是瞻,理论想发展就从国外搬,这恐怕就成问题了。其实,这里不仅有我们自己的特殊心态问题,还有与前面相同的认识上的问题,即我们相信存在著不论时空变化与否都具有普遍规律价值的教育理论。因而我们在看到国外教育的新理论时,就把它作为可很快移植的东西搬过来,相信它的普遍真理性。尽管有时也会感到有一些不适切性,但往往把此归咎於我们的“落後”。这可以视作社会科学中的“欧洲中心主义”在中国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状态有了改变,中国的教育学科建设和理论建设,已经开始意识到克服这种倾向的必要,并努力在研究中作出矫治,有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关注研究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并用研究的方式介入到这一伟大的历史实践中去。这是本人认为可以提出原创性问题的背景之一。随著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随著中国科学研究事业、包括社会、人文科学的研究越来越得到支持和重视,可以预料,在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21世纪中国教育理论的原创性也会得到发展,中国教育理论界将取得越来越大的与国际同行在真实意义上的双向交流与对话的可能。

这里,有对原创性的理解问题。有人把“原创性”与“封闭性”、与拒绝文化交流、对话联系起来,认为这是不合“全球化”潮流的观点。这也许是1958年教育大革命和十年“”中,以批判“西方资产阶级”、“苏修”教育思想,骂倒一切、唯我独尊,以创建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为口号,行政治斗争为实式的“原创”在人们头脑中所留下的痕迹引出的看法。然而在改革开放的当代中国,在人类科学文化和通讯传播已进入到信息社会的今日,谁还会从排斥国际对话、无视已有科研成果的意义上强调原创性和实现原创性?但是,要提高原创性,确实需要在吸收的同时,克服唯洋是高的心态;要提高学术批判和独立发现思考的能力;要增强原创意识和对原创研究的支持;要形成看重原创研究的氛围与环境。这是一个“学术土壤”的改良和营造的过程。

本文提出的原创性是指以本国教育发展需要和问题为研究的本源,通过各种不同手段获取原始性素材,或作原始性(相对於“验证性”)的研究,进而得出在国内或国际范围内富有独特性和创新性的理论(或其它形态的研究成果)。也就是说,中国教育研究的原创性至少是由问题的原发性、研究素材的原始性、结论的独特性和创新性等要素综合构成。它未必一定关涉到学派创建、基本原理的突破等重大研究,但确实要求是从中国这块独特的文化土壤和现时需要中生长出来的“珍品”。它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只要少数人去做却可。大家期望和为此努力许久的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理论的建构,正是要通过大量的、不同类型和方面的原创性研究的积累才有可能实现。因此,教育研究中原创性的提出,不仅有发展理论的价值,还有推动中国教育实践发展的意义,同时使教育理论在投身中国教育实践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获得滋养、焕发精神,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同生共长,创造一种新型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在原创性研究指导下的改革实践中相互推进。

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复杂性思维 思想政治教育 运用

当今社会的基本特点就是复杂性,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它还可能是人世间复杂问题之最”[1]。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社会一项普遍而又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同样也充满了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一方面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环境正变得愈加动荡和不确定,另一方面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由大量按一定规则进行非线互作用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所组成的动态系统。为了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变化,突破简单性思维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转变思维方式势在必行。

一、复杂性思维的具体内涵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复杂性思维是对近现代以来科学研究中所出现的还原论、线性、静态性、确定性等简单性思维的超越。随着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日益频繁,复杂性思维从最初的哲学领域逐步运用到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并掀起一股方法论转向和思维方式变革的浪潮。

关于什么是复杂性思维以及如何界定复杂性思维,学术界看法各异,莫衷一是。综合各种观点,其中较为受认可的是:复杂性思维是基于复杂科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来探究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式[2],它是以“整体性、非线性、动态性、不确定性”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现代思维方式。首先,整体性。自然界的物质活动与人类社会的精神活动,是许多要素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产物。对事物整体性的认识,不仅强调对构成事物整体的诸多要素的认识,还强调对构成事物整体的各要素之间关系的认识。其次,非线性。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类思维领域,都存在不胜枚举的变量所构成的错综复杂的动力结构,事物运动不会遵循简单的规则秩序,认识事物的运动发展也不能仅限于一因一果的简单解释,而是以非线性思维对复杂系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认识与预测。再次,动态性。复杂系统不是单个要素的静态集合,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演化过程,这种动态演化不仅表现为复杂系统对外界环境的主动适应与积极调整,还表现为系统自身不间断的有机发展过程。最后,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并不意味着确定性的不重要,而是力求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辩证统一。复杂系统由于受环境刺激随机性、主体适应随机性的影响,显示的行为既有确定性发展方向,又有不确定性发展阶段。如果复杂性思维缺乏这种不确定性特征,就会使复杂系统失去活力,面临的风险陡然增大。

二、简单性思维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简单性思维曾在人类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简单性”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当做真理的基本特征,从自然科学领域的牛顿“三大定律”、爱因斯坦“逻辑简单性”标准、莱布尼茨“单子论”,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毕达哥拉斯“美与和谐”思想、孔德“实证哲学和社会学”等,人们普遍认为,在面对复杂系统时,能够通过化简和割裂的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以“还原论、线性、静态性、确定性”等为基本特征的思维方式就是简单性思维。毋庸置疑,简单性思维极大地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但是随着后工业文明的兴起,在面对许多无法用简单性原则解释的复杂现象时,简单性思维的权威性出现式微状态。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介体、环体等构成要素,还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组织与建构,都存在着简单性思维无法突破的困境。

1.还原论思维割裂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性

还原论思维认为:事物由简单的要素构成,复杂的事物可以从某些简单的要素出发去理解整体。这种思维方式将整体功能理解为简单的技术运作程序,力图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容易忽视事物之间的关系特征和整体属性。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并未从根本上摆脱还原论思维的影响,比如,学科专业化带来课程设计和科目设置的不断分离和细化,培养完整的人的课程设置愈发原子化;学科边界意识狭隘,缺乏多学科的协作研究;企图从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序分割出一个个本质的东西进行研究,再平面合成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莫兰曾表示:“由于根据学科划分而被片段化了的知识占据优势,常常使人不善于进行部分和整体之间的链接工作。”[3]将成功处理简单系统方法推广或移植到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虽然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知识,但却割裂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性。

2.线性思维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线性思维是一种把研究对象进行有序分割,以“单向度推进、缺乏变化”为主要特征的思维方式。线性思维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者将成功经验不加改造和限制地生搬硬套、线性推广;另一方面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者仅仅是向受教育者进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和说教,将受教育者看作是缺乏主体性的“受体”,忽视了受教育者之间的差异性。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人的主体性和选择性增强、社会环境因素增多、社会竞争程度加剧等各种因素的考验,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复杂性。要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化解各种消极因素,不可能约化为简单性的线性思维去处理。不进行具体的历史分析,把思想政治教育自上而下单向度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被规定为完全遵循确定方案、计划等预定程序的现成的人,而非真正意义上具有生成性的人,思想政治教育就会降低其实效性。

3.静态性思维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动态性

静态性思维将研究对象看作是一个由无数质点相加的总和,它注重时间的间断性、静止性,将时间的连续性、动态性排除在科学研究的视野之外。而“世界是由性质和关系组成的有机体,具有内在的联系和结构,具有生命力,并处于不断的演化中”[4]。静态性思维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内容选择的平面化。思想政治教育以“教育者预先设定的信息”为教育内容,未根据时展,实现时代内容、理论内容、实践内容的有机整合。二是教育关系的固定化。教育者与受教育之间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式关系,缺乏主体间互动以及主体与教育、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三是精神资源的积累化。将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一个精神资源积累的过程,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连续性、整体性、动态性的生成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客体、内容、方法等因素组合是动态的,若单纯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静态分析,容易导致教育目标确定、计划实施、机制选择、检查评估反馈等一系列环节僵化,进而使思想政治教育丧失发展动力。

4.确定性思维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创造性

在确定性思维的指导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者往往热衷于追求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与结果之间的线性因果关系,以期使思想政治教育结果可以被精确预测。然而事实表明,在快速变化的时空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与外在环境之间交互影响空前密切,各种影响因素立体交织,原因与结果间的因果关系呈现出不确定性。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受既定“科学规范”的严格束缚,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同时,也要建构新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少教育者把确定的主流文化或权威意识强加于受教育者;少数学术权威主体把自己的思想变成一种不容反驳的确定性“公理”、普遍性规律和原则。这种狭隘的排他性和武断性思维,企图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逼近人为预设的确定性真理,是一种自闭现象,不能使多种声音相互交汇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三、复杂性思维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指向

思想政治教育若孤立、片面、静止地看待各要素间的联系以及自身的发展态势,容易导致“化简和割裂”。因此,运用复杂性思维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各要素的异质性问题、变化发展过程、混沌状态等,对于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1.用整体性思维协调思想政治教育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整体性思维相对于还原论思维而提出,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建立起相应的整体方法论。首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不是抽象、片面地把思想政治教育还原为细化学科、肢解内容、切割关联,而是用整体性思维去广泛加强多学科协作、有机统一多元化价值取向以及全面认识教育主体、客体、介体、环体等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其次,对于受教育者来说,不是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某一方面的内容,而是能够对思想政治教育各部分内容有着整体性的认识。再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本身来说,既要整合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也要不断与社会大系统进行能量与信息的交换,以获得自身存在与发展的“热量”。因此,在强调用整体性思维协调思想政治教育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时,不能忽略各部分中蕴含的整体性,也不能切割各部分的关系和属性,要把多方面、多层次的教育资源吸纳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各环节有机衔接起来,以期更好地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合力。

2.用非线性思维方式处理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的异质性问题

非线性思维是把研究对象当作非线性系统进行认识,以“立体、互动、开放、自演化”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思维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各种有序态、混沌态、偶然态、随机态等多样性要素共同存在于这一复杂系统内,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会随系统内外不同要素参数、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这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思想政治教育者在面对相互作用、错综复杂的各种关系时,要保持开放、创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工作态度;思想政治受教育者要突破个体思维与行为局限,增强群体思维交汇与组织聚集能力;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要改变自上而下、由外及内的线性模式,建立适应复杂、多样、多变的立体互动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改变传统预先设定的单一内容,实现多元内容的有机整合。

3.用动态性思维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变化发展过程

随着现代社会的日益开放,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西方不良思潮与国内错误观点交织的挑战;面临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和话语内容受到冲击的挑战;面临来自教育对象独立性、差异性、选择性不断增强的挑战。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会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时延、震荡、瓶颈、混沌等动力学现象。只有用动态性思维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变化发展过程,动态因素造成的复杂性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打破思维定势,考虑具体的时空条件,将思想政治教育视为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开放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不应把教育各环节细分为一个个没有关联的基本单元,而是将其视为一个一脉相承的有机衔接过程,以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变化发展过程的动态把握。

4.用不确定性思维正确对待思想政治教育的混沌状态

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意味着可能性要多于可实现性”[5]。据此,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乃是一个毫无规律可循的高度非线性混沌状态,其发展趋势也不能进行精确的预测,从而走向了虚无主义、怀疑主义与相对论。实际上,“今后科学思想在所有的部门都要考虑有序和无序、偶然性和必然性之间的联合”[6]。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面对混沌状态时,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持续发展的根基所在。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演化坚持有限预测观,超越权威结构,加强批判意识,推进学术创新。此外,由于混沌是复杂性系统状态的基本属性,系统中的某个不确定性因素极有可能通过耦合得以放大,从而增加了系统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特别注意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些偶然性、不确定性事件,防止形势恶化,产生不稳定状态。

综上所述,复杂性思维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并非主张用复杂性思维来消解简单思维,而是预示其在解释和指导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更具科学性。复杂性思维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各环节、各状态的属性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面对各种复杂问题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

参考文献

[1] 叶澜.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断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

[2] 杨美新.复杂性思维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

[3] 埃德加.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莫兰,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 A.N.怀特海.过程与实在[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5] 保罗.西里亚斯著.复杂性与后现代主义:理解复杂系统[M].曾国屏,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6.

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复杂科学理论 广东高校 融资管理创新

一、引言

知识经济的崛起和教育产业化的实施促使高校迈向管理创新的步伐,一方面,各种新的管理理念正日益渗透到高等教育领域,并在教学、科研以及服务社会的创新之间寻找契合点;另一方面,新形势下,高校资源的整合及优化配置也急需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寻找新的路径和方法。新世纪之初,理论界就开始不断探讨高校管理创新的问题,如陈俊生和汤荣光(2001)专门论述了高校管理创新的背景、实质以及趋势;马永斌、吴剑平和屠中华等(2002)认为,信息化时代对高校管理创新的要求是革命性的,他们专门研究了信息化对高校管理创新的有益影响以及高校管理创新的内涵,并提出一些管理创新的建议;林健和杨纬隆(2003)探讨了知识背景下,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管理模式及实施;邹海(2004)则剖析了影响高校管理创新的系统因素;还有学者运用复杂科学理论,从系统工程的角度研究高校的管理创新,如侯光明、李鸿雁和汪本聪(2002),程勉中(2005)、张建辉和王涛(2006)等。高校管理创新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融资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近年来,伴随着高校管理创新的发展,面对高校融资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日益显现出财务管理创新的必要性。依据对广东高校融资现状的分析和研究,虽然从总体上讲,由于财政支持力度较大目前广东高校融资问题并不十分突出,但其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不可小视。针对高校融资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理论界和实务界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研究的范围和着重点也是无所不及,但却极少涉及管理创新的实质。因此,在目前的形势下,探索研究高校融资管理创新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作为集知识、技术、人才于一身的高校,具有复杂系统的特征,其本身也是一个特殊的复杂巨系统。融资问题作为高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有其复杂性。应用诞生于80年代并被理论界相当重视的复杂科学理论对高校融资管理进行研究,将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二、复杂科学在管理中的应用

复杂科学是主要研究复杂性和复杂系统的科学,因其“是更有力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框架和更切近真实世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而被认为是“21世纪的科学”,自一提出便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重视。钱学森是国内这一研究的开拓者,他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和“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的概念,从而为我国从事复杂性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后来在成思危教授的大力倡导下,复杂科学研究在我国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复杂系统最本质的特征是其组分具有某种程度的智能,即具有了解其所处的环境、预测其变化,并按预定目标采取行动的能力。这也是生物进化、技术革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内在原因。研究复杂系统的基本方法是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的系统科学方法,包括定性判断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综合相结合,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结合,以及科学推理与哲学思辨相结合。

复杂系统对传统的管理科学提出了挑战,它不再将企业仅仅看成是由人、财、物、设备、技术等要素组成的,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性活动的独立核算经济单位,而将企业看成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包括所有者、经营者、专业人员、工人等智能组元,他们之间存在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其相互影响会产生一种自组织作用,形成企业的层次结构和功能结构,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因素,而企业的外部环境又对其形成种种的激励和制约。

目前,复杂科学在经济和管理的诸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研究,如群体决策、管理创新、企业组织、经济发展、海峡两岸、农业现代化、金融危机等,取得了一些颇有新意的观点。教育领域也在吸收、应用复杂科学理论以取得管理决策的支持,如周志平(2005)在剖析了复杂科学对传统科学研究思维范式后,阐述了复杂科学对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论意义;侯光明、李鸿雁和汪本聪(2002)提出,高校是特殊的复杂巨系统,基于复杂性研究的启示,高校管理系统的核心应是决策管理系统与行政和学术管理系统的集成。基于复杂科学理论的管理,将是复杂系统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有益探索。

三、高校融资管理的复杂性特征

西蒙教授曾言,管理就是决策。因此,融资管理也即融资决策,它主要解决以下三个重要问题:从何种渠道以何种方式融资,融资数量,如何合理安排融资结构等。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却有其内在的逻辑性、关联性和延伸性。图1是一般融资决策的高度概括。不管是企业还是高校,融资管理都是围绕着图中所描述的层次结构和关键点进行的。(1)融资必须遵循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必须要有战略指导,而战略规划的制定又基于融资主体对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2)融资是为投资服务的,融资数量的多少,必须要有相应的投资计划作为支撑;(3)融资管理的核心在于风险与报酬之间的权衡;(4)融资结构决定着融资风险,不同的资本(金)构成,所带来的杠杆效应各不相同,最终会影响融资的所得即报酬。

从复杂科学的角度来看,融资决策实际上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尤其高校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这一系统伴随着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在复杂动态的环境变迁中,其融资管理也绝不是静态的。高校的融资管理也有其复杂性和自适应的特征,表现在:

(一)功能与模式的复杂性。

1.在高等院校发展战略与规划的研究和实践中,为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高校融资除了解决资金不足这一基本问题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融资,使高校的财力、人力、物力等资源得以有效协调和匹配,以充分发挥高校特有的科技、知识等资源的效用,促进高校事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2.目前,众多高校在主体办学模式外,都存在着几种新型办学模式,如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自主办学的EMBA和管理研修班等。多模式办学所需的资本资源的投入及所取得的成果、收益如何匹配高校长远发展的融资规划,让利益相关者都满意,往往比较复杂。

3.新时期高校的投资主体已由国家单一财政拨款,转变为国家、社会、集体、个人等共同分担。同时,伴随着教育市场的不断完善,教育与市场的经济关系日益紧密,国立高校、地方高校、私立高校,以及国际联合办学等多元投资模式必然带来管理和收益分配的复杂性。高校投融资运行中存在着多种矛盾和复杂的关系。

(二)组织联系的复杂性。高校融资管理不仅仅是高校财务部门的工作。融资多少,如何分配使用,在高校内部,不仅需要最高领导的批示,也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需统筹预算及规划,并在明确高校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制定融资战略,从整体把握,自上向下,逐步分解。此外,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要求和政策导向也直接影响着高校的融资决策。可以说,高校融资决策涉及的部门组织是多样的,且这些组织之间相互联系并相互作用着,构成了高校管理的复杂网络系统,融资决策就是要在这个复杂的体系中扮好角色,兼顾到各方的诉求和利益,保证高校内部系统的平衡。

(三)与社会联系的复杂性。高校的融资是开放性的。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要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费用、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的要求,高校融资将越来越社会化,尤其是新形势下高校融资必须谋求自我创新之路,这使得高校与社会联系更加复杂;另一方面,高校要解决好融资问题,还必须认清面临的融资环境,这是基础性工作。因此,高校系统无时不在与其环境发生着物质、能力和信息的交换,融资最终的目的便是平衡风险和实现价值。

(四)自适应性。从整体上看,高校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便是自适应性的最好表现。计划经济时期,高校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拨款,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全球化浪潮下,高校的办学模式、投融资模式都在变化,这是对环境的适应,也是高校直接面对社会需求所做出的供给反应。从个体层面看,为了取得风险与收益的平衡,高校融资决策会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内部系统的运行状况而反馈的信息不断优化、调整其资产(本)结构,这也是自适应的表现。

(五)相关主体的复杂性。在高校融资决策过程中,所牵涉的主体不只是高校自身,还有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及学生家庭。这些主体都“有某种程度的智能,即具有了解其所处的环境,预测其变化,并按预定目标采取行动的能力”,正是这些主体的相互作用,才使得融资的目标得以实现,融资系统得以发展和进化。也正是这些相关主体的存在,使得高校的融资主体具有复杂性。

四、复杂科学对广东高校融资管理的启示

(一)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模式不仅是广东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也是社会发展对广东高校融资的必然要求。适当、科学的多元化融资,直接的效用是解决广东高校过分依赖财政拨款的问题,分散财务风险,间接的效用则是盘活广东高校的资源,促进广东高校与社会更广泛的联系,以实现学校融资的能动性、可持续性。

(二)融资管理需从学校最高发展战略出发。广东高校的融资管理需从学校最高发展战略出发,制定融资规划,并依据战略规划自上而下逐级分解,其关键在于风险与报酬的权衡,最终目标是促进广东高校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平衡资产、资本、资金结构,实现广东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先进、科学、切实可行的融资管理系统。伴随着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与发展,教育产业化趋势使得广东高校的融资日益复杂性、多样化和弹性化。从复杂科学的角度来考察广东高校的融资问题,广东高校的融资管理系统可由融资战略决策系统、融资执行管理系统及融资风险管理系统组成。其运行结构简示如图2所示。

1.动态的融资战略决策管理。融资管理要在高校整体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融资规划,并在战略指导下进行;必须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保持同步,确保融资的目标及路径选择能实现学校财务资源的优化配置,使人力、物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使用,符合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这一系统中,需做好环境分析的基础性工作,并结合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要求和高校自身的条件,做好投资预算,拟定合理的融资规模,选好融资渠道及方式,安排好融资结构。

2.构建良好的融资执行管理系统。这需要做好融资的机制设计与制度建设工作。即在高校融资的整个过程中,建立相应的如决策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及约束机制等机制来保障,并保证切实得到贯彻执行。

3.做好风险管理工作。融资必然伴随着风险,而预测风险、控制风险,防范风险又恰是财务管理的核心问题。通过管理融资风险,提升融资价值。J

参考文献:

1.陈俊生,汤荣光.论高校管理创新[J].江苏高教,2001,(4):15-18.

2.马永斌,吴剑平,屠中华等.信息化与高校管理创新[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2):83-86 .

3.林健,杨纬隆.基于知识管理理念的高校管理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03,(6):26-27.

4.邹海.试析影响高校管理创新的系统因素[J].中国成人教育,2004,(10):28-29.

5.侯光明,李鸿雁,汪本聪.高等院校的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2,(11):11-14.

6.程勉中.对促进高校管理创新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5,(1):10-11.

7.张建辉,王涛.非线性理论与高校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6,(7):39-40.

8.杨永福,黄大庆,李必强.复杂性科学与管理理论[J].管理世界(双月刊),2001,(2):167-174.

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公共管理硕士 系统科学 复杂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公共管理硕士(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缩写为MPA)是为适应社会公共管理现代化、科学化和专业化的要求而设立的,其培养目标是为政府部门及公共机构培养德才兼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管理人才。课程设置在MPA教育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合理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学员知识结构的构建以及指导学员的工作实践。我国MPA课程设置尚处于初步完善阶段,课程结构一般分为核心课、选修课、社会实践与研讨。本文讨论了面向MPA开设系统科学选修课程的必要性及意义,并介绍了国防科技大学在开设相关课程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1 面向MPA学员开设系统科学课程的必要性与意义

MPA专业学位教育的学科基础是作为公共部门管理及政府管理研究领域的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研究的是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公共管理活动,是研究公共管理机构的组织机构设置、管理过程、管理手段、管理效能及其规律性的科学。随着信息化、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发展,公共管理问题日益复杂,其理论和实践都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①

公共管理研究对象复杂是公认的,而且其研究重点、范围还在不断发展变化,有学者形象地将其比喻为“变形虫”。②单一学科、简单还原论的方法是难以满足公共管理科学这种“变形虫”式发展的需要。事实上,围绕社会公共事务的解决,研究者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整合来自各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包括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数学、统计学、运筹学、未来学和系统分析等。多学科交叉与方法融合始终伴随着公共管理的发展,非还原论研究策略也为公共管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由于公共管理研究是以问题为导向的,目前对方法的关注主要来自统计学、数学、管理学等其他领域的研究者。当以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方法论研究为特点的系统科学发展并日益受到其它研究领域关注的时候,公共管理学相关的研究还不多见,也不十分系统,这样的情况在国内尤为突出。③④

系统科学是一门研究事物整体的学科,是一门从事物整体性的角度观察世界、研究事物、认识问题的学问,是人类对于系统规律认识的总结。⑤系统科学作为横断学科,比一般的交叉学科如生物物理等涵盖的范围更宽。系统科学把事物看做系统(物理系统、化学系统、生物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各领域的大量实际经验的基础之上,总结出人类认识、描述、设计、管理、控制系统的一般性的理念、方法与具体步骤,是各门学科的方法论和基础。系统科学以系统论为哲学基础,一般系统学作为基础理论,运筹学、控制学、信息学等为基本方法,以系统工程为工程技术,为人类从整体的观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一整套的思想理论和技术方法。

面对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各国的高等学校都在进行教育改革,探索如何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加强通才教育,提高学生的思维素养,重视文理相通,扩展学生的视野,已成为高等教育界的共识。MPA学员作为政府部门以及非政府公共机构的高级管理人才,除了学习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管理学等专业选修课程,还非常有必要学习系统科学这类通识性选修课程,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1)系统科学的思维。通过系统科学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MPA学员从整体出发、从全局出发考虑问题的系统思维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2)系统科学的方法。通过系统科学课程的学习使得MPA学员掌握构建、管理、运行公共组织以及合理高效处理公共事物的方法。(3)系统科学的工具。通过系统科学课程的学习使得MPA学员掌握相关系统建模、分析、仿真的工具。

2 面向MPA学员开设系统科学课程的教学实践

国防科技大学是在钱学森倡导下在国内最早开设系统工程专业的高校之一,遵照钱老的专业建设思想和规划,经过20多年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⑥依托相关学科优势,作为全国首批试办MPA的院校之一,国防科技大学自2001年招生以来,开始面向MPA学员开设系统科学课程,不断探索、积极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1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熟悉系统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重点掌握动态系统理论、自组织理论、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复杂网络理论以及系统工程方法论,使学员具备初步运用系统思想、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公共管理中的复杂系统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

按照钱学森提出的系统科学体系结构,系统科学可分为“三个层次一座桥梁”,其中系统学为基础科学层次,信息学、运筹学、控制学等为技术科学层次,系统工程为工程技术层次,系统科学哲学为连接系统科学与哲学的桥梁。具体教学内容包括如下。

第一讲:系统科学的基本概念。

重点介绍系统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包括系统的分类、结构、行为、功能、状态、演化;系统科学的概念及内涵;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

第二讲:系统科学的发展历程。

主要介绍古代系统思想的萌芽;近代科学中的系统思想;现代系统科学的兴起与发展;系统科学在中国的发展。

第三讲:系统学基础理论。

主要包括确定动态系统理论,包括轨道、暂态和定态解、轨道稳定性与结构稳定性;随机动态系统理论,包括随机过程与随机涨落、主方程与福克普朗克方程;自组织与他组织、序的概念与内涵;静态有序、动态有序;耗散结构与协同学;自组织理论的应用等。

第四讲: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主要介绍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Agent及其相关概念,包括聚集、非线性、流、多样性、标识、内部模型、构筑快;复杂适应系统的基本观点,即适应性造就复杂性;复杂适应系统的主要特点。复杂适应系统整体建模方法,包括刺激响应模型,包括规则的表示、适应度的修改与确认、新规则的产生;回声模型,包括资源、位置;复杂适应系统软件平台等。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在经济领域的应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人工生命等。

第五讲:复杂网络理论。

该部分内容主要有复杂网络的结构属性,包括度分布、小世界性、积聚性、度关联性;复杂网络的结构模型,包括规则网络模型、随机网络模型、小世界网络模型、无标度网络模型。复杂网络同步动力学、复杂网络传播动力学、复杂网络交通动力学、复杂网络抗毁性等。

第六讲: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

控制、控制论、控制系统;控制的任务,包括定值控制、程序控制、随动控制、最优控制;控制的方式,包括简单控制、补偿控制、反馈控制。信息的概念、信息的度量、信息的传递;信息论的概念、信息论的历史、信息论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运筹学的概念、运筹学的发展、运筹学的分支。

第七讲:系统工程概述。

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历史,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等。

第八讲:系统工程案例。

系统工程发展史上的典型案例,以及当前国内外的热点大工程项目等。

2.3 教学方法

理论、技术、方法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MPA教育质量与效果的重要保证,其中理论、技术与方法是核心,实践是理解消化理论、技术、方法的重要途径。系统科学是一门理论性、技术性都很强的课程,甚至被学员戏称为“MPA的哲学课”和“MPA的数学课”,很容易陷入“听不懂、没有用”的尴尬境地。

考虑到MPA学员哲学、数学基础普遍较差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案例驱动的教学方式,除了第一讲、第二讲以理论讲述为主外,本课程教学内容均以实际案例作为入手点,通过案例引出理论、技术、方法,通过理论、技术、方法归纳总结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例如,第三讲动态系统理论我们从计划生育政策讲起,第三讲自组织理论我们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区别讲起,第四讲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我们就从股市震荡、大规模讲起,第七讲系统工程我们就从三峡工程讲起。

此外,我们还引导学员结合现实世界中的热点问题利用系统科学的相关知识进行思考和讨论。例如,我们在课程中讨论了“从系统科学角度看中医”、“从系统科学角度看风水”、“从系统科学角度看科学发展观”、“从系统科学角度看全球金融危机”等等。同时,我们还鼓励学员结合自己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去理解和认识系统科学,并把它作为开卷考试的论述题。

3 结束语

MPA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位教育,为培养我国公共管理领域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开辟了一条新路。但同时也应看到,MPA教育在我国尚处于方兴未艾的发展时期,特别是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尤其薄弱。为此,必须不断进行教育创新,以促进MPA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探讨了面向MPA学员开设系统科学课程的必要性及意义,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介绍了国防科技大学开设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希望与广大从事MPA教育的工作者们一同探讨。

注释

① 查尔斯・蓝伯.公共政策研究的新进展[J].公共管理学报,2006(2):60-69.

② 刘霞.公共管理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J].公共管理学报,2004(2):38-43.

③ 杜海峰,李树茁,朱正威,白萌.公共管理与复杂性科学[J].浙江社会科学,2009(3):13-20.

④ 朱正威,杜海峰,李树茁,白萌.公共管理中复杂性科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以农民工流动研究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09(4):11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