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的关系

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的关系

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的关系

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的关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县级综合医院;会诊-联络精神病学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610-02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Consultation-liaison-psychiatry,CLP),又称联络精神病学或综合精神病学,是临床精神病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指精神科医师在综合性医院开展精神科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重点研究心理社会因素、躯体疾病和精神障碍之间的关系。从心理、社会和生物学等方面来多维诊断和处理病人的分支科学。我院是一所县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被卫生部长马小伟评价为“代表全国县级医院最高水平”,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医院,医院床位1200张,设心理科门诊,可以进行心理测试和心理治疗。由神经内科医生负责相关精神心理科的会诊和门诊工作。现将2011年11月至2013年7月间100例会诊病例资料总结如下。

1 资料与分析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其中男性55例(55%),女性45例(45%),男女比为1:0.81,年龄20-94岁,平均年龄56.2±19.1岁。

1.2 会诊病例 急会诊26例,一般会诊74例。其中神经内科21例,神经外科12例,消化内科12例,ICU9例,循环内科9例,呼吸科7例,内分泌科8例,急诊科8例,普外科6例,肿瘤科4例,骨科4例。

1.3 要求会诊原因 分为3种情况:①有明确躯体疾病出现精神障碍,要求诊断及治疗者占68例(占68%)。②主诉躯体不适症状,但经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疾病或器质性疾病不能解释症状,疑为精神方面问题要求诊断和治疗者25人(占25%)。③原有精神疾病并患躯体疾病要求精神科处理者,或原有精神疾病加重要求处理者7例(7%)。总结原有疾病包括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肿瘤、药物过量中毒、外伤、内分泌疾病、术后、酒精药物依赖与戒断及其他。

1.4 会诊的主要临床症状 抑郁状态27例(27%)、急性脑病综合征11例(11%)、躯体化症状17例(17%)、分裂样状态7例(7%)、焦虑状态11例(11%)、焦虑抑郁状态12例(12%)、神经衰弱6例(6%)、痴呆状态2例(2%)、轻躁狂状态2例(2%)、附体体验5例(5%)。

1.5 精神科会诊的诊断情况 精神科会诊医师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行精神状况检查,对会诊病人按照“CCMD-3”诊断标准作出相应精神障碍的具体诊断,见表1、表2。表1显示100例病人诊断有精神科情况(或障碍),其中脑器质性精神障碍45例(其中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26例、脑变性病所致4例、颅内感染所致9例、脑外伤所致6例),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23例(躯体感染3例、内脏器官疾病所致8例、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9例,中毒性精神障碍3例)。

1.6 精神科会诊处理 精神科会诊处理情况见表2。处理原则为:对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酌情给予对症治疗,对躯体疾病合并功能性精神障碍者给予精神药物治疗,通常使用小剂量或给予心理治疗。对于一些病人(兴奋、躁动、抑郁症状突出)药物治疗同时强调加强护理,防止意外。

2 讨 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及致病作用,随之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综合医院精神心理卫生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作为精神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会诊-联络精神病学随着综合医院中精神卫生服务的出现而得到逐步发展,其重要性也是日益受到重视。

从会诊后诊断结果分析,县级综合医院精神科联络会诊具有患者平均年龄大,与脑功能密切相关的神经科病人最多、以器质性精神障碍为主要病种和新一代精神病的药物使用较多特点。与国内大多报道相符。

申请会诊的患者年龄较大,平均(56.2±19.1)岁。稍高于国内相关研究。分析原因:①年龄大者身体机能减退,患病时容易合并或并发精神障碍。②同申请会诊科室及原发疾病有关,本研究中神经内科申请会诊次数最多。而这些科室患者多为老年人。

申请精神科会诊者的原发病分布范围广泛,主要集中在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及循环系统疾病。申请会诊科室则以内科最多,尤其是神经内科为主。

会诊后诊断主要是器质性精神障碍68%,及神经症或神经症样反应(10%),躯体化障碍23%,器质性精神障碍仍然是会诊的主要任务,这与国内外报道基本相符,但器质性精神障碍所占比重明显多于其他研究,分析原因:①县级综合性医院的精神心理卫生工作注重会诊,忽略联络,临床医生对精神障碍的识别率仍较低。得到精神科会诊治疗的人群不及需要诊治的1/20,绝大多数此类患者没有得到精神科的诊断和处理。②国内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工作范围长期仅限于对非精神病学临床专业对患者所出现精神症状的治疗。而非精神科希望得到精神科会诊的目的也仅限于控制兴奋、躁动病人或有严重自杀企图的病人,以减少自己在执业过程中的“麻烦”,而并没有注意到各种躯体疾病患者所存在的心理、社会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患者心态和躯体疾病病程、治疗效果、预后等的影响。③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滞后,大众对心理卫生和精神疾病的知识了解甚少,这又给予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实践带来了困难。

会诊后处理方面,抗精神病药合并抗焦虑抑郁药(如新一代的非典型抗精神药物和SSRIs等新型抗抑郁药)占是主要部分。整体而言,抗焦虑药及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多于抗抑郁药,这与国内研究一致。抗焦虑药物中,氯硝安定、阿普唑仑、地西泮使用较多,用于抗焦虑症、控制兴奋、及催眠作用之外。抗精神病药物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及利培酮使用也较多,两者除具备抗精神病作用之外,奥氮平的非特异性镇静作用较强,两者不良反应小,比较适合老年患者及一般状况较差者的患者。抗抑郁药主要应用SSRI类药物。

综上所述,有关专家指出,人类已经从“躯体疾病时代”进入“精神疾病时代”。心理疾病已成为21世纪的“世纪病”,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敌人。在综合性医院开设精神心理科,发展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工作,有利于丰富非精神科医生的精神卫生知识,提高对精神障碍的识别率、转诊率、及进行有效的处理。适应生物-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是当今医学发展的一种趋势。

参考文献

[1] 江开达.精神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 姚树桥,孙学礼.医学心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

[3] 龚梅恩,刘军,黄学军.综合医院精神科联络会诊277例临床分析[J].广州医药,2006,37(3):72.

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的关系范文第2篇

临床实践证实,精神因素常可直接或间接诱发皮肤病。例如神经性皮炎,顾名思义与神经系统机能紊乱有关,常常在情绪紧张、工作过劳、不幸遭遇、生活环境突然变化、巨大自然灾害、战争爆发等情况下发生或加重。因此,患者常伴有神经衰弱、失眠和更年期症状。有的人几乎对各种有效药物都失去信心,认为谁也治不好自己的病。但采取针对神经活动的一些措施或药物,却可收到一定疗效。医学上认为斑秃的发病与高级神经活动障碍有关,常因极其悲痛的精神创伤或过度的精神紧张,引起血管运动中枢机能紊乱,交感及副吏感神经失调,以致毛细血管持久性收缩,毛发供血障碍,毛发营养不良及生长受到抑制所造成。精神紧张,焦虑不安,过度忧伤等也是引起皮肤搔痒的原因之一,个别病人甚至在听到别人谈论搔痒或暗示有痒感时,他也会出现皮肤搔痒。

忧郁的心理因素在过敏反应的发病上颇具戏剧性。一位十八岁的姑娘,听到父亲意外死讯后不到十五分仲,便起了一身荨麻疹。后来证实消息是误传,便破涕为笑,荨麻疹也不医而愈。另一位姑娘对玫瑰花过敏,一天在朋友家看到一束塑料的玫瑰花后,全身立即出现了荨麻疹。类似的病例国外也有报道。经研究证实,荨麻疹的发病除过敏原外,在情绪波动时,可使胆碱能神经末稍释放乙酰胆碱,而乙酰胆碱可直接作用于皮肤血管而致血管扩张,并由于细胞所释放的组织胺,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诱发致病。中医也认为,该病可固情志不遂,肝郁不舒,气郁化火,灼伤阴血所致。因此,医学家们使把荨麻疹称为“紧张性皮肤病”。国外学者认为,荨麻疹等皮肤病的人格特征是:渴望得到情感,常有罪恶感或自我惩罚倾向。另外一个与精神固素有关的皮肤病是银屑病(牛皮癣)。据资料,上海曾对该市1338例银屑病患者作过病因学调查,占病因首位者为精神因素,包括家庭纠纷,经济困难,工作紧张繁忙,精神刺激等等,其中有位妇女因事外出,把骇子交给保姆看管,当她回家时,孩子因急病死亡,第二天她的大部分皮肤竟发生了银屑病。痤疮的病因众所周知与皮脂分泌有关,但痤疮的发病与情绪有关却鲜为人知。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休斯提出了一种不用任何药物治疗痤疮的心理疗法。机理在于,痤疮的发生是由于精神紧张使人体分泌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的大量分泌又促使性激素的增加,最终导致了痤疮的发生。而这种,心理疗法,旨在培养一个乐观、轻松的情绪,用生物反馈的原理,来松弛紧张、忧郁的心理状态,从而打断肾上腺素分泌的一系列连锁式的反应。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的精神状态好坏与皮肤健美休戚相关,情绪不仅影响到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而且也影响到包括皮肤在内的整个机体。如不注意精神养生,情绪不稳定,恐惧、焦虑、易怒,会使神经体液调节发生紊乱,交感神经兴奋,小血管收缩,皮肤温度下降,面色苍白。如果精神长期处在压抑之中,心肺功能受到影响,血液循环不畅,皮肤得不到充分的血液供应,细胞更新变慢,容易加速皮肤老化。因此,精神因素对维持皮肤健美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

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的关系范文第3篇

医学上的一种观点认为精神病主要是一组以表现在行为、心理活动上的紊乱为主的神经系统疾病。从某种程度上说,精神疾病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都市生活的快节奏给人越来越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患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人就越来越多,小孩都开始自闭了,成人迷上酗酒了,老人更愿意磨人了……

其实,这些都是精神类疾病,大家都是精神病“患者”。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专业的研究生,就是研究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并找出解决手段,使患者的身体和心灵处于最佳的状态。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就是为深受精神疾病折磨的人解除病痛的医者。具体来说,精神医学专业涵盖了诸多不同的研究方向,各有侧重,下面将对这些方向一一介绍。

方向一:儿童精神病学

前几年,李连杰、文章主演了一部电影,叫《海洋天堂》,这是一个有关自闭症孩子的故事。其实,这并不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真实的病例每天都在上演。2013年,我国自闭症患儿数量在160万以上,也就是说160万个家庭备受疾病的煎熬。自闭症是儿童精神病学的研究范畴,此外儿童精神病还包括小儿多动症、神经性厌食与贪食、睡行症(梦游)、异食癖、儿童反应性依恋障碍,等等。儿童精神病患者常有些怪异的行为,与平时的小孩哭闹、惹小麻烦有所不同。早期的鉴别对医生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可以说直接影响到日后的治疗,某种程度上比给成人看病更困难。假如你在这一领域有着较深入的研究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会有很多个家庭因此受益。

如果你喜欢孩子,又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可以选择这一研究方向。今后可以做儿科医生、精神科医生等,也可以从事儿童早教,等等。

方向二:戏剧治疗、音乐治疗

将艺术融入医学,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戏剧治疗和音乐治疗了。几十年前,戏剧治疗作为艺术治疗的重要手段,在美国、欧洲等地兴起,广受欢迎。相比之下,戏剧治疗近年才流入中国内地,是个后起之秀。我们平时看电影和戏剧,大多是为了娱乐、放松自己。那么,怎么才能通过这种方式治疗呢?戏剧疗法运用戏剧和电影的情节作为引导,患者在其中可以得到缓解症状、情感的生理整合并获得个人成长的效果。戏剧治疗可以运用角色扮演、戏剧游戏、模拟笑剧、木偶剧和其他即兴表演形式进行,方式很多,既能针对个人治疗,也能进行团体治疗。戏剧治疗不一定只在医院进行,只要治疗者技能精湛,学校、心理治疗中心、监狱等都可以成为戏剧治疗的规定情景。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小时候受过车祸惊吓的孩子,一直有创伤后应激障碍,长大后又目睹了同样的场景,精神崩溃,无法正常生活。如果是一般的心理咨询师,只会和她聊天。而如果是掌握戏剧或音乐治疗的医师,则会侧面了解这个孩子平时是否有喜欢的音乐或电影。如果有,可以在屋子里放给她,引导她进入状态。一旦她可以有节奏地跟着乐曲舞动,下面的谈话等过程就会更加顺利。当然,这只是举了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优秀的戏剧治疗师最好有丰富的艺术知识储备,或有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工作类的知识背景等。

方向三:精神药理学

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名目众多。在大众的意识中,很多抗抑郁药都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副作用,所以宁可有明显的抑郁症状也不会去求医问药。其实,从专业角度上看,精神类药品投入药厂前都是经过充分论证的,是合理的。精神药理学就是一门专门研究精神类药物的学问,是药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和镇静催眠药、心境稳定剂、抗癫痫药、促认知药、抗帕金森病药、抗多动症药和治疗精神活性物质依赖的药物等,都是这个学科研究的对象。在学习期间,需要同学对药物作用基础、精神药物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特征及影响精神药物效应的因素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地学习与研究。同时,也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时刻关注国外的新药研究进展。

方向四:老年精神病学

到2051年,我国的老年人规模将达到4.37亿,占总人口的31%。人口老龄化引起了一系列问题,对老年健康的研究也已经成为了医学界的热门。从老年人的脑生理、生化和心理特点入手,研究老人的精神病相关问题,是老年精神病学的任务。一些老人生病卧床后完全不配合治疗、辱骂儿女,也有一些老人健忘明显,是否吃过早饭自己都不记得。其实,这可不都是因为我们常说的“老糊涂”,很多都是因为疾病,而老年精神病学研究的就是通过老年神经系统检查、老年神经心理学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等方面发现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给予诊断和对症治疗。

老年疾病的治疗在很多方面不同于一般人群的治疗原则,因为老年人常常一身兼患多病,加之其身体功能的逐渐衰退和老年患者的自觉症状出现晚且轻微,造成病变的复杂性和不典型性,因此临床医师必须不断地适应和提高老年疾病的诊治技能。

时下,老年精神病的患者越来越多。目前,在我国老年医学发展迅速,对老年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老年医学已成为一门重要的医学专业。各医院也建立起老年精神卫生研究所或治疗中心,为该专业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同时该专业学生也可以为养老机构做医学顾问等,都有较好的职业前景。

方向五:临床精神病学

这一方向因跟随不同的导师,研究的具体方向各有侧重,但都与临床接轨,是研究各种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精神疾病发生和发展规律、治疗和预防的一门科学。同时,这个方向也充分展现了人文精神,因为涉及自杀以及法律等相关问题,对社会学等人文社会学科感兴趣的医学生也可以报考。

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的关系范文第4篇

神经症概念的提出及认识的演变

早在1769年,苏格兰医生William Cullen把神经症作为一类疾病术语提了出来。他认为神经症是“没有发热和没有局部病变的感觉和运动病”,是“神经系统的一般性疾病”。他在理论上把神经症明确地区别于神经系统以外器官的疾病。随着医学的发展,约在19世纪神经症被逐渐公认为没有神经病理形态学改变的一类神经功能障碍。在1859年,Paul Bri-quet描述了Briquet综合征,提出了疾病的心因观。后来,法国人JeanMartin Charcot及其3个学生(JosephBabinski,Pierre Janet,SigmondFreud)通过对癔症、疑病症的系统研究,确立了心理社会因素在神经症发病因素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中期,由于心理学派的蓬勃发展,精神动力学派、行为主义学派的理论观点在对神经症发病的理解和治疗上都产生绝对性的影响,这一时期也可称为神经症的心理学化时期。近半个世纪来,随着现代精神药理学、神经生化和神经精神内分泌学的发展,尽管在神经症的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方面的发现不能确定是神经症发病的原因或是结果所致,常规的影响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神经递质的药物以及苯二氮革类药物对神经症的治疗具有不可否认的效果,生物学观点在神经症发病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因此,现代精神病学更趋向于用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整体医学模式的观点来全面理解神经症。

神经症概念范畴的发展现状

神经症作为一个独立疾病单元的提出到目前为止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范畴在不断的变化。既往神经症所包括的精神障碍中,有的障碍并不完全符合神经症的共同特点。如癔症,它不仅可以没有自知力,对自己的症状并不感到痛苦,同时还可以表现出人格解体。所以,在具有很大影响力的美国的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中废除了神经症的分类概念,取而代之为焦虑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和分离障碍。在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中将神经症性与应激相关障碍和躯体形式障碍归为一大类,并未对神经症下描述性定义,也未明确指出神经症应包括哪些障碍。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仍将神经症作为独立疾病单元,保留神经症的分类,但将不符合神经症共同特点的癔症从神经症中剔除,也成为独立的疾病单元,体现了我国的精神障碍分类与国际接轨的趋势。同时,在CCMD-3中将神经衰弱仍保留在神经症分类中,体现了我国的国情。三种疾病分类对神经症相应疾病的分类位置见表1。

神经症概念发展的争论

神经症概念从提出到现在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争论的过程。

神经症本质的争论神经症是神经系统的疾病,还是其他系统的问题,随着医学的进步,这一争论也在变化着。当医学认为神经症是神经系统的疾病时,又提出是功能性还是器质性的问题。当现代医学和生物学发现不了有关神经症的生物学依据时,我们认为神经症就是心理疾病,是心理因素导致的神经系统功能性疾病。虽然现代医学不能发现有关神经症的生物学诊断证据,但在神经生化、遗传和精神药理等方面却发现了不少非特异性的异常。就目前来看,尽管医学认为应从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来理解和治疗神经症,但在其他专业领域,仍然存在神经症是心理功能异常所致疾病,不需要药物治疗的观点。

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的关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精神病人;职业回归;对策

随着社会的变革,工作、生活压力和竞争的加剧,精神病患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当前中国疾病分类中较为严重的一类疾病。目前,我国各类精神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重症精神病患人数超过1600万,但治疗率不足3%,康复率更低。由于自身疾病特点和社会歧视等诸多因素,只有20%~30%的出院精神病人找到了全职的竞争性工作。

对精神病人来说,“就业就是一种康复”。充实的工作会使他们增强自信,建立自我认同感,并体现自我价值。长期以来,工作被认为是精神病治疗和康复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但精神病人在工作选择、求职和维系工作等方面存在很大困难。如何帮助出院后的精神病人尽可能地找到并从事喜欢的工作,从专业工作者那里得到所需技能的培训,和正常人一起工作并获得经济收入,得到长期的持续支持,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

一、精神病人的职业回归困境

1.企业缺乏支持精神病康复者的良好氛围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市场需求等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企业间的竞争愈加激烈。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必然会出现雇佣偏好。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对精神病人的歧视随即出现,企业员工也会无意识、自动的产生对精神病人的偏见和不接纳。由于普遍认为精神病人能力低下、工作难以胜任、有危险性和暴力倾向,人们易引起对他们的恐惧和担心、嘲笑甚至侮辱。被贴上病态标签的精神病人给人留下刻板印象,而受到孤立和歧视。

虽然国家原则上没有什么行业绝对不允许有精神病史的人就业,但我国很多企事业单位将曾有过精神病史的人拒之门外,将他们与其他人区别对待,没有保障他们在就业方面享有同等待遇。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由于歧视,招聘雇佣时也对精神病人设置了就业门槛。精神病人即使进入企业工作,企业不平等的氛围也会使他们经常看到同事的异样眼光,无形中带来外部的环境压力。由于长期住院使他们缺乏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又由于心理自卑、缺乏自信,与同事不能很好沟通,无法恢复到正常的人际关系。再加上自身技能不够、面临的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大等因素都有可能使他们重新陷入疾病的困扰。因此,企业制定没有歧视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构建平等的企业文化和氛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2.公共劳动部门缺乏对精神病人职业能力的重塑

精神病人的职业回归不仅是精神病人家庭面临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社会管理人文关怀应尽的责任。精神病人家属已支付大量医疗费,出院后精神病人找不到工作,长期呆在家里,又增加了家庭成员的负担。精神病人的再就业问题,除了依靠家属的精神支持外,国家公共劳动部门也应最大化地发挥政府部门职能,通过建立一些公共社会福利事业机构,提供工作岗位,帮助精神病人进行职业能力重塑。

由于忽略了精神病人出院后存在劳动力弱化和缺失的问题,公共劳动部门对他们缺乏职业能力训练。许多精神病院未摆脱封闭式管理为主的旧模式,仍将康复期患者整日关在病院内看管和治疗。有些医院甚至为了追求经济收人,未能及时向家属建议病人出院。只要家属不接,就让患者长期住下去,使患者产生医院隔离综合症。此外,医院内的康复活动开展得不够,对精神病人采取的开放管理措施仅是为丰富生活而增设的一些娱乐活动项目而已,未从根本上创造一个开放的、类似社会生活的环境。忽视社会技能的培养,加重社会功能的衰退,致使患者出院后难以适应社会环境压力。当社会功能缺损时,精神病人的就业能力就会降。病人出院前没有接受社会适应能力训练,出院后公共劳动部门又没有对他们进行职业能力重塑,这种情况下,病人虽已康复出院,却不能适应现实社会生活,更不用说实现职业回归了。

3.职业压力给精神病人职业回归带来新的威胁

当前,招工难与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由此造成的严峻形势必然导致职业压力增大。许多地方和部分行业技能劳动者供不应求甚至严重短缺,下岗失业人员又不能满足要求,而一大批高校毕业生、新转移的农民工等都需解决就业问题。由于精神病人本身具有的精神疾病史,康复后虽然生理功能得到恢复,但心理和社会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缺陷,从而使得他们面临更高的职业压力。帮助这一特殊群体减缓职业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应工作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精神病人长期不接触社会,一旦出院便会适应不良。企业下岗职工待业较多, 精神病患者康复后的就业安排就更难。有的患者出院后,完全可以担当的工作,所在单位却推来搡去, 不予安排。已康复的精神病人长期呆在家中,思想负担过重,极易病情复发。个别患者因悲观厌世, 甚至产生自杀念头和自杀行为。此外,社会歧视使患者有严重的不被尊重的感觉,和同事一起工作时,他们自信心下降、自尊心受损,对社交恐惧和回避,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同时,自身劳动技能的退化使他们内心焦虑、自卑,又不擅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往往不能很好地处理工作压力,对各种应激因素心理承受能力低下,病情多在短时间内复发。职业压力因此给出院后的精神病人职业回归带来了新的威胁。

二、促进精神病人职业回归的对策建议

1.应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公益

扩大舆论对精神病人的支持,倡导、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唤起社会各界对精神病人的关爱、理解和支持,从而更好地帮助精神病人职业回归。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大众传媒,提高公众对精神病人的正确认知。现实生活中一些将精神病与犯罪、危险联系在一起的报道,强化了人们对精神病人的负面印象。应通过加大对精神病人社会工作能力的正面报道,改善他们在社会活动中的形象。

在世界精神卫生日前后,各地政府应积极组织开展相关宣传活动,扩大《精神卫生法》的社会影响力。举办医院开放日、康复期患者生活和技能竞赛,组织咨询义诊,入户为居家患者提供服务等。让公众走近精神病人,了解精神卫生中心的服务内容。医院也要深人社区,广泛开展精神卫生康复工作宣传, 讲解有关精神病防治康复知识,消除社会对精神病患者的恐惧心理与歧视态度,使患者单位、街道等社会各界都来关心精神病人出院后的社区康复工作,为精神病人就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要开设心理卫生课程,编写精神卫生科普读物。政府有关部门要牵头开展公益性活动,适时建立捐助社区精神卫生康复工作的民间机构,广纳社会各界对精神病人的财物捐赠。由政府出资购买粗加工过的产品,如塑料制品、小手工艺品等,分发给各个工疗站,由精神病人进行装饰、包装等再加工,再由力所能及的残疾人、轻度智障人员进行义卖,所得利润分给参加劳动人员。

2.建立企业容纳精神康复者的激励机制

201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指出:“用人单位应当根据精神障碍患者的实际情况,安排患者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保障患者享有同等待遇,安排患者参加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患者的就业能力,为患者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对患者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予以鼓励。”目前,国家为精神病人的就业权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支持,通过法律形式保障精神病人的相关权利,但各单位对聘用精神病人的积极性不高。建议国家采取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促使企业经营者帮助精神病人实现职业回归。

建立企业经营者容纳精神病人的激励机制就是要根据不同激励方式的特点,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机组合,使企业逐步消除歧视,构建平等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供精神病人更多就业岗位,实现对企业经营者的有效激励。从物质上,国家应对安排精神病人就业的用人单位依法给予税收优惠,并在生产、经营、技术、资金、物资、场地等方面给予企业相关优惠扶持政策。此外,企业经营者非常重视市场声誉、形象、地位和荣誉。可以通过颁发给企业一些社会荣誉等措施,对他们进行长期的精神鼓励。对企业经营者的精神激励,除了评奖、选优之外,,还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经常性的业绩记录。对经营业绩好、符合要求的企业经营者记录在册,并在媒体上予以表扬;二是关心企业经营者的合理愿望,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中去。

3.通过社交技能训练加强社会适应能力

许多学者研究表明,社交技能是成功就业的重要预测变量,拥有较好社交技能的精神病人表现出良好的职业水平。早在上世纪70年代,社会性技能训练就被An-thony和Liberman等应用于精神病人的康复,目前较为系统的方法是由Wallace等开发的“工作场所基本原则”训练]。Solinki指出社会技能和求职成功高度相关。此外,Tsang的研究指出,社交技能训练能帮助精神病人获得竞争性工作,成功就业率达40%。

我国精神病人康复的主要地点在社区。目前,我国精神病人支持性就业研究相对较少,引入国外的先进职业康复理论和方法势在必行。但必须注意理论方法的适用性。可以在借鉴西方基础上结合实际,建立适于我国精神病人的职业康复新模式。要根据精神病人的心理特点制定专门训练程序,并通过训练达到积极地心理效应,因地制宜地做好对精神病人社会适应能力训练工作,如劳动就业指导、人际关系处理等。成立社区防治康复网络,开展多种形式的康复工作。同时,建立社区康复机构,其所在单位或街道应及时、主动地为精神病人提供工疗和就业条件,为他们的社会能力重构训练提供场所和条件。通过社区居住型康复模式让精神病人走向社会,为其职业回归提供重要准备。要注重在现实环境中提高精神病人的能力,将社会学习的原理、人力资源开发的训练以及职业恢复的技能训练,逐渐融入社区精神疾病康复工作中,强调在社区环境中帮助精神病人学习处理生活压力、与他人建立有效的人际关系的技能,调动精神病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帮助他们重返工作岗位。

4.建立“两站”为精神病人创造就业机会

经济改革使以社区为基础的工作站(庇护工场)难以维持运作,虽然不用付税,但经营成本必须自己筹集。因此,近年来很多工作站已经关闭。由于工作站人员更新非常慢,且人员位置有限,所以大多数病人出院后需要呆在家中。由于精神病人工疗涉及卫生、民政、公安等多部门,目前仍处在协调阶段。在深圳、北京及苏州等地,已有了较为成熟的工疗模式。南京市以前存在不少精神病人重返社会的机构――工疗站,几乎每个区、大企业都有。但近些年来由于经费等原因,工疗站已逐步消失,只剩一家秦淮区精神病工疗站。

为提供精神病人就业机会,实施“解锁工程”是一项可行的方法。待精神病人情绪及病情相对稳定时,可以采取在郊外建立“工疗站”(边工作边治疗)和“农疗站”(边务农边治疗)集中管理方式,让他们在边工作边治疗的良好环境中走出患病的阴影。工疗站是一个为社区内有智力缺陷的人员、残疾人和已大致康复的精神病患者提供工作、治疗的生活场所。工疗站主要借助当地企业多的优势,组织部分企业提供操作较为简单的半成品让康复者加工,使他们体味到自身的价值。同时,通过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场所,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农疗基地发挥部分农村康复者会农活的优势,通过种植一些经济作物及花草,为患者提供以种植为主的康复训练项目,提供康复、农业劳动、心理治疗等服务,使患者通过这些职业康复项目,工作技能和社会功能得到有效地恢复。

三、总结

就精神病人而言,只有努力提高劳动技能,才能防止自身劳动力弱化、缺失。精神病人要正视自己、增强自信心;就企业而言,要构建平等的企业文化和氛围,制定没有歧视和偏见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实践体系;就社会而言,政府可以倡导公众尊重精神病人,通过加大资金投入,为精神病人创造更多平等竞争的就业机会。只有个人、企业、政府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精神病人的职业回归。

参考文献

[1]Tsang H, Lam P, Ng B, Leung O. Predictors of employment outcome of people with psychiatric disabilitie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since mid 80s.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2000,66(2): 19~31.

[2]毛建勇,袁国桢,程灶火,姚建军,徐文玮,阚一芳.构建和谐社会中社区精神卫生康复的问题探讨[J].医学心理学,2006(3).

[3]Liberman RP.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In: Kaplan& Sadocks Compre - hensive textbook of psychiatry[M].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2005: 3884-3930.

[4]Wallace C J, Tauber R. Supplementing supported employment with workplace skills training. Psychiatric Services, 2004, 55(5): 513-515.

[5]Tsang H W H. Social skills training for finding and keeping ajob with the mentally ill. Psychiatric Service, 2001, 52(7):891-894.

[6]王 桢,曾永康,时勘.出院精神病患者的职业康复[J].心理科学进展, 2007,15(6):916-922.

[7]童敏.社会工作的机遇与挑战:精神病人社区康复过程中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能性和方法探索[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8]于长林.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社会回归难诸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民康医学,2009(10).

[9]费立鹏.中国的精神卫生问题21世纪的挑战和选择[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4: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