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特点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特点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特点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工艺美术;材料;装饰艺术;实用性;艺术性

工艺美术品是艺术品的一个范畴,工艺美术品除了具有艺术品所具有的功能作用外,它还有自己的一项基本功能――实用性。“以实用或装饰为目的,利用一定的材料和技术,按照美的原则设计制作而成的物质产品统称为工艺美术品。”(王次《艺术学基础知识》P387)

工艺美术是人们经过漫长的使用对使用物品或物体进行装饰美化,这种装饰美化是以物品或物体自身的实用性为前提的,在《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中对工艺美术的装饰性解释为“一般指修饰,打扮,从学科意义上看装饰已被当做一种艺术样式,成为艺术的一个门类。并总是同生活日用品结合着。可以独立欣赏或被使用。另一方面,由于它在形式上具有较为系统完整的规律性又常被视为一种艺术技巧,艺术手法等。”另外在《现代汉语词典》对“装饰”的解释为“在物体的表面加附的东西使之美观……”。以上种种书籍对“装饰”的解释,无外乎都是指给以人们欣赏,美化生活的“艺术性”的一种概括的说法。工艺美术既包含了纯粹的“艺术性”功能又包含有它本身所拥有作为工艺美术品所特有的实用性。作为与社会实用性联系很紧密的工艺美术,其作品(产品)要体现出实用性物品的那种“适用,经济性”。一开始工艺美术是人们对物品在物质性方面的需求,也只有在这种需求满足之后才又逐渐在精神方面有所需求。就如: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一开始为了便于盛水或为了其他用途,依照某次偶然所见用各种植物的茎、藤编织成一定的形状,将泥巴涂在所编器物的内部周围盛放东西,但偶然的机会他们发现其被火烧过后在泥巴上留下了清晰的印痕……经过长时间不断的摸索发现,在火烧把植物化为灰烬而在烧制的器物外部由于植物的茎或藤条的压痕因烧制留下擦拭不掉的纹理时,他们就试着将自己大脑中的形象进行简单的装饰,这也许就是工艺美术产生的雏形。

一、工艺美术在设计等方面的特点与其他绘画艺术的不同

工艺美术通常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实用性艺术,它的突出特点就是物质生产与装饰美创造相结合,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并且具有艺术的审美特性。也可以说它是造型艺术之一,它是集装饰、绘画、雕刻、塑造等艺术为一体的空间性综合艺术。工艺美术主要是以美术装饰、制作技术与实用性目的相结合的产物。工艺美术在现代社会中又有着其自身的特点:

1.适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特点

这一特点都是工艺美术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逐渐体现出来的特点。如从原始社会人类就开始用以盛食物的饮食器具最初也只是以实用性――盛放食物为目的,这些器物大多是以泥胚大致烧制而成,在外形及使用等方面都很粗糙,经过在现实生活中的不断发展,才逐渐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外观造型,并逐渐带有装饰性。而这些原始器皿正在随着不断的发展体现出了审美性与实用性的高度统一。另外,如在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用青铜做的各种鼎、爵等器物最初主要是用于盛食物与祭祀等活动,但在不断的发展中它们就不仅仅是一种以实用为目的的日用器皿,同时还具有一种美饰作用。

2.工艺美术的材料特性与色彩的特点

工艺美术作为一种工艺类的艺术,就必然离不开制作材料。在很多时候,工艺美术制作受着材料的特性,色泽等特点的制约。好的工艺美术品是除了将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外还要将工艺美术的制作及实用性与材料的特性、色彩相结合。从而使工艺美术体现出其整体性与材料美的一种完美结合的特点。

在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里面有许多在最初阶段的设计与制造中都将适用性与所使用的材料特性、色泽密切结合进行设计制作。如:在封建社会里皇室多以黄色作为黄泉的象征。而贵重金属――黄金,在皇宫中较大范围地被使用,如明朝时黄金丝编织成的紫金冠,它不只是皇帝日常上朝时的用品,也是一种珍贵的工艺品。它本身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不只是皇权的象征,就其本身所用的材料来讲它也有非凡的价值。它的编制正是运用了黄金的延展性与柔韧性的材料特性进行编制,同时黄金这种材料稀有,其本身价值就决定了它绝非一般人所能够大量拥有的金属,这正好与象征皇权的颜色――黄色相吻合,因此以黄金作为材料的大量做工精美的金属制品在与皇室、皇权有关的各种场合大量出现,如金盘、金碗等。这些黄金制品一开始是作为皇室的日用器具……而到了今天,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就是罕见的工艺美术精品与研究历史文化的文物。因此工艺美术的设计者同时也是技术制作者。他们不仅要设计出工艺产品的形状同时还要利用技术将其想法变成有用的实物。

而在现代社会中的其他设计艺术如装潢、服装设计、工业产品设计等大多是设计者只负责产品的造型、色彩、材料等方面的创新设计,而具体制作大多是由技术工人师傅依照设计者设计的图纸进行加工制作,将其变成实物,设计者与制作者大多是分开的。(这些都与现代社会对某些产品大批量的需求有关)

工艺美术与绘画艺术在某种方面可以说是相同的,但是有的方面又各自不同。从传统工艺美术品来看他的制作者与设计者基本上是由同一人或者是由多人辅助进行制作的。包括现代的工艺美术中也是由设计制作者将其设计的图(形)纸变为实物,如果需要大批量的生产就让大批的技术工人机械地大批量生产。而一幅绘画艺术作品从酝酿到这幅画的完成基本上都是由绘画者(创作者)一个人单独进行。工艺美术它主要是以实用性为首要目的,美观性与装饰性相结合,因此,创作者不仅要把自己的创意表现出来还要考虑运用什么样的材料、技术把它变成具有实用性的实物。只有这样工艺美术品的特性才能实现。当工艺美术品只是一张设计图纸时,它的最终目的并没有实现,而只有将图纸(创意)变为现实的工艺美术品时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在其实物化的过程中,创作者也有可能就是制作技师也有可能不是,而真正是技术工人进行实物制作,将创作者的意象变为现实物体的。

二、工艺美术在现实生活中其艺术性的体现

工艺美术主要包含生活实用与装饰欣赏两大部分。工艺美术具有欣赏与实用两个方面的特性,隐含了工艺美术要有精神性与物质性。其中物质(实用性)一开始就直接为人们的生活服务。这就决定了工艺美术一开始就与其他艺术之间的区别所在,它不只限于纸面上的图形或者是创意的图纸表现,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一定的材料将其变成具有实用性的物体。因此,工艺美术在日常生活中物质功能是第一属性,同时也是最基本的属性。而供人们欣赏的(装饰性)精神性是从属于实用性的。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不少工艺美术品已经渐渐脱离了一开始生产时的实用性转而成为以欣赏与收藏为主的艺术欣赏品。

彭吉象教授在《艺术学概论》中就实用艺术的概念做了一些描述:“实用艺术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等。”从中可以看出工艺美术作为实用性艺术的一个种类,它本身就拥有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特点。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工艺美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首先是其实用性,工艺美术也可以称作为实用工艺。实用工艺主要是指在造型和材料使用上具有审美价值的同时还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艺术品的总称。如在古代战争中主要用于防御的盾牌,随着不断的发展专门用于庆祝活动的仪式性装饰盾牌出现,这时盾牌用于实战的功能性就逐渐转到了精美的装饰性上。使这些精美的装饰性盾牌脱离了战争的实用性而转而体现了其精美的装饰性。

由此可见,工艺美术是在实用性的基础上综合装饰美化艺术,使实用性与装饰艺术性融为一体。而其他艺术如绘画、装饰画等纯绘画艺术主要偏向于表现性审美艺术范畴,其装饰性很强,往往理想化,不苟拟于客观事实,而工艺美术在现实中装饰性与实用性兼有并且以实用性为基础与艺术装饰性相结合,从而达到使工艺美术自身特点完美展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方四文.艺术设计概论.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2]尹定帮.设计学概论.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李砚祖.平面设计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特点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 本文从中国原始先人的思维方式谈起,分析了影响中国工艺美术的发生及演绎的思想文化因素的成因及根据。

一、引言

中国工艺美术发生的历史较为久远,在久远的年代里,我们无法确切地知道史前美术史上发生的一切,但是我们可以从原始先人遗留下来的痕迹来分析其思维方式,以及由此种方式而产生的艺术作品来探讨艺术的发展演绎。影响中国工艺美术发生发展的因素很多,因为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史必定受多个因素共同组成的环境的影响,包括哲学、自然科学、文学、社会科学等相关学科。本文主要从思维、图腾、神话、阶层分类来探讨。

二、工艺美术的起源演绎概说

从起源来说,整个人类社会工艺美术的起源应该具有共通之处。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人类趟过的是同一条河流。整个工艺美术发展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世界的远古洪荒时代,也许当我们的原始先人从树上走下来,打制第一块石器并用它来打击远方的飞禽走兽时,第一件工艺美术作品就产生了。不论这件作品的创作思维、审美心理、作品的功效如何,这件作品都应该是属于工艺美术系列。“制造工具的行为打开了动物向人类美感转化的一系列过程的闸门,特别是对造型艺术来说,工具堪称为一切造型艺术的鼻祖,它包含着造型艺术的基本萌芽”,[1]因为人类的历史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任何工具的制造都是根据当时的劳动需要和能够驾御的物质材料制造出来的,大自然能够提供给人类的最为直接与方便的材料便是石头,最早的工艺美术起源于最早的工具设计,而最早的工具设计就是石器设计。人们对最早的石器加工,“自然谈不上有规律的审美加工,但当时的人类确实已在观念中形成了对石器具体形状性能的蓝图,在千万遍反复实践中,对于在具体制作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诸如尖或者薄等形体概念和在具体砍砸时由这些形体产生的使用之间建立的思考,成为最早的对美的认识的客观物质基础”。[2]因此,我们可以说,第一件可以利用并利用了的石器工具就是第一件工艺美术品。

尽管原始先人不能够用文字记录他们所发生的一切,但是我们可以从他们遗存的痕迹来推测他们的文化背景。从现存的遗物看来,他们的作品往往有以下几个特点:求大、求活、求全、求美。关于求大的作品遗留的很多,如辽宁红山文化出土的女神像,突出地跨大了女性身体躯干。同时,这种大的特点也有满的意味,从马家窑出土的旋纹瓶可以看到构图的饱满与韵律,这体现了原始先人的审美特点。《说文解字》对“美”的解释:“美,从羊从大。”体现了中国人最原始的审美感受。这种对大的赞美是人类对自然的理解和感受。“活”即指充满生命活力的意思,为了在自然界中存活下来,人类不惜一切手段,甚至希望借助超自然的力量,当然,这种超自然的力量是人类在自然的理解之上而产生的虚幻的飘渺理想的精神力量,在原始人的观念中,生与死是人在世界中不同的生活环境,生的环境是在现实的自然界之中,而死是在虚幻的天国。在半坡遗址中我们可以看到夭折的儿童的遗体是放在陶罐中的,陶罐的顶部有小孔,小孔是灵魂通向另一个世界的通道。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知道原始人的对生存的观念,在工艺美术的发展演绎中这种观念的影响是很大的。至于求全与求美的观念,我认为是中国人的吉祥与审美心理的体现。中国的工艺美术在以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沿着自己的方式在发展,无不渗透着自己的这种观念。

三、工艺美术起源演绎的思维文化

远古时代,万物洪荒,生存环境极其恶劣,人类对自然的一切感到陌生和恐惧,日月星辰的变换,山崩地裂的灾难,生老病死的神秘,无一不给人类带来了障碍,人类靠自己的劳动改变着自然,同时也在改变着人类本身;劳动在改变着人类的同时,也在锻炼着人的思维。由于对自然的不理解,原始人赋予自然万物灵性,试图以此亲近自然,于是便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万物有灵”的观念自始至终贯穿在原始人的头脑之中,正如泰勒所说:“事实上,万物有灵是宗教哲学的基础,从野蛮人到文明人来说都是如此。虽然最初看来它提供的仅是一个最低限度的,裸的,贫乏的宗教定义,但随即我们就能发现她那种非凡的充实性。因为后来发展起来的枝叶无不根植于它。”原始人正是在万物有灵观念的基础上形成基本的阴阳观念,而阴阳观念无不贯穿在人类的工艺设计之中。

中国人的哲学观念重视研究人的本身,中国发展常常思索:“人类从哪里来?”原始先人从男女交合诞生生命的现象得出结论,即“男女精构,万物化生”,古代思想家看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两方面,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彼此对立而又相互依赖而存亡的物质势力。

阴阳五行、八卦和图腾崇拜等观念的相互影响作用,是受原始的互渗思维作用的结果,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工艺美术的色彩来分析。人们从对自然的了解总结出自然界的五种基本色彩,即青、赤、黄、白、黑,并把这五种颜色视为正色。“通过战国时期的阴阳五行说,色彩的象征和比附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五色(青、赤、黄、白、黑)、五方(东、西、南、北、中)、五时(春、夏、秋、冬、长夏)、五性(仁、义、礼、智、信)、五声(呻、笑、呼、哭、歌)、五态(恐、喜、怒、忧、思)、五气(寒、热、风、燥、湿),成为一个可以相互转换相互比附的整体系统”。[3]可见,中国人很善于将不同的事物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而糅和在一起,各种事物意义的转换,造就了中国文化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中国工艺美术自从起源以后,一直沿着自己的固有的思维模式发展着,而工艺美术的创作设计,最根本的还是受设计思维的制约,设计思维更是受社会文化的限制。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够渊远流长,经久不衰,是有自己的文化精髓置于其中的。而中国文化的互渗思维将各种事物联系在一起,从而使中国的器物造型及色彩配置等工艺美术的各要素分别具有更为深层的意义,也可以说,由于这种思维模式的影响,中国的工艺美术品有极强的象征性,而这种象征性已经随着历史的迈进慢慢渗入到人们的心里,所以说中国文化有很强的渗透性。

四、结语

凝聚着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中国工艺美术,在过去和现在的国际性贸易和文化交流中,都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不仅向西方传去了精美的丝织品,而且传去了蚕种和织造技术。陶瓷之路更是跨越中世纪东西世界的一条纽带。瓷器的外销不仅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转化为全人类的文明财富和世界性生产产业,而且影响了所到之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

参考文献:

[1]刘骁纯.从动物到人的美感.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122.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中国工艺美术 起源演绎 思维文化 

 

一、引言 

 

中国工艺美术发生的历史较为久远,在久远的年代里,我们无法确切地知道史前美术史上发生的一切,但是我们可以从原始先人遗留下来的痕迹来分析其思维方式,以及由此种方式而产生的艺术作品来探讨艺术的发展演绎。影响中国工艺美术发生发展的因素很多,因为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史必定受多个因素共同组成的环境的影响,包括哲学、自然科学、文学、社会科学等相关学科。本文主要从思维、图腾、神话、阶层分类来探讨。 

 

二、工艺美术的起源演绎概说 

 

从起源来说,整个人类社会工艺美术的起源应该具有共通之处。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人类趟过的是同一条河流。整个工艺美术发展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世界的远古洪荒时代,也许当我们的原始先人从树上走下来,打制第一块石器并用它来打击远方的飞禽走兽时,第一件工艺美术作品就产生了。不论这件作品的创作思维、审美心理、作品的功效如何,这件作品都应该是属于工艺美术系列。“制造工具的行为打开了动物快感向人类美感转化的一系列过程的闸门,特别是对造型艺术来说,工具堪称为一切造型艺术的鼻祖,它包含着造型艺术的基本萌芽”,[1]因为人类的历史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任何工具的制造都是根据当时的劳动需要和能够驾御的物质材料制造出来的,大自然能够提供给人类的最为直接与方便的材料便是石头,最早的工艺美术起源于最早的工具设计,而最早的工具设计就是石器设计。人们对最早的石器加工,“自然谈不上有规律的审美加工,但当时的人类确实已在观念中形成了对石器具体形状性能的蓝图,在千万遍反复实践中,对于在具体制作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诸如尖或者薄等形体概念和在具体砍砸时由这些形体产生的使用快感之间建立的思考,成为最早的对美的认识的客观物质基础”。[2]因此,我们可以说,第一件可以利用并利用了的石器工具就是第一件工艺美术品。 

尽管原始先人不能够用文字记录他们所发生的一切,但是我们可以从他们遗存的痕迹来推测他们的文化背景。从现存的遗物看来,他们的作品往往有以下几个特点:求大、求活、求全、求美。关于求大的作品遗留的很多,如辽宁红山文化出土的女神像,突出地跨大了女性身体躯干。同时,这种大的特点也有满的意味,从马家窑出土的旋纹瓶可以看到构图的饱满与韵律,这体现了原始先人的审美特点。《说文解字》对“美”的解释:“美,从羊从大。”体现了中国人最原始的审美感受。这种对大的赞美是人类对自然的理解和感受。“活”即指充满生命活力的意思,为了在自然界中存活下来,人类不惜一切手段,甚至希望借助超自然的力量,当然,这种超自然的力量是人类在自然的理解之上而产生的虚幻的飘渺理想的精神力量,在原始人的观念中,生与死是人在世界中不同的生活环境,生的环境是在现实的自然界之中,而死是在虚幻的天国。在半坡遗址中我们可以看到夭折的儿童的遗体是放在陶罐中的,陶罐的顶部有小孔,小孔是灵魂通向另一个世界的通道。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知道原始人的对生存的观念,在工艺美术的发展演绎中这种观念的影响是很大的。至于求全与求美的观念,我认为是中国人的吉祥与审美心理的体现。中国的工艺美术在以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沿着自己的方式在发展,无不渗透着自己的这种观念。

三、工艺美术起源演绎的思维文化 

 

远古时代,万物洪荒,生存环境极其恶劣,人类对自然的一切感到陌生和恐惧,日月星辰的变换,山崩地裂的灾难,生老病死的神秘,无一不给人类带来了障碍,人类靠自己的劳动改变着自然,同时也在改变着人类本身;劳动在改变着人类的同时,也在锻炼着人的思维。由于对自然的不理解,原始人赋予自然万物灵性,试图以此亲近自然,于是便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万物有灵”的观念自始至终贯穿在原始人的头脑之中,正如泰勒所说:“事实上,万物有灵是宗教哲学的基础,从野蛮人到文明人来说都是如此。虽然最初看来它提供的仅是一个最低限度的,赤裸裸的,贫乏的宗教定义,但随即我们就能发现她那种非凡的充实性。因为后来发展起来的枝叶无不根植于它。”原始人正是在万物有灵观念的基础上形成基本的阴阳观念,而阴阳观念无不贯穿在人类的工艺设计之中。

中国人的哲学观念重视研究人的本身,中国发展常常思索:“人类从哪里来?”原始先人从男女交合诞生生命的现象得出结论,即“男女精构,万物化生”,古代思想家看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两方面,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彼此对立而又相互依赖而存亡的物质势力。 

阴阳五行、八卦和图腾崇拜等观念的相互影响作用,是受原始的互渗思维作用的结果,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工艺美术的色彩来分析。人们从对自然的了解总结出自然界的五种基本色彩,即青、赤、黄、白、黑,并把这五种颜色视为正色。“通过战国时期的阴阳五行说,色彩的象征和比附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五色(青、赤、黄、白、黑)、五方(东、西、南、北、中)、五时(春、夏、秋、冬、长夏)、五性(仁、义、礼、智、信)、五声(呻、笑、呼、哭、歌)、五态(恐、喜、怒、忧、思)、五气(寒、热、风、燥、湿),成为一个可以相互转换相互比附的整体系统”。[3]可见,中国人很善于将不同的事物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而糅和在一起,各种事物意义的转换,造就了中国文化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中国工艺美术自从起源以后,一直沿着自己的固有的思维模式发展着,而工艺美术的创作设计,最根本的还是受设计思维的制约,设计思维更是受社会文化的限制。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够渊远流长,经久不衰,是有自己的文化精髓置于其中的。而中国文化的互渗思维将各种事物联系在一起,从而使中国的器物造型及色彩配置等工艺美术的各要素分别具有更为深层的意义,也可以说,由于这种思维模式的影响,中国的工艺美术品有极强的象征性,而这种象征性已经随着历史的迈进慢慢渗入到人们的心里,所以说中国文化有很强的渗透性。 

 

四、结语 

 

凝聚着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中国工艺美术,在过去和现在的国际性贸易和文化交流中,都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不仅向西方传去了精美的丝织品,而且传去了蚕种和织造技术。陶瓷之路更是跨越中世纪东西世界的一条纽带。瓷器的外销不仅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转化为全人类的文明财富和世界性生产产业,而且影响了所到之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 

 

参考文献: 

[1]刘骁纯.从动物快感到人的美感.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122.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间工艺;传统;现代艺术;因地制宜;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181-02

艺术进入当代,一批有思想的艺术家们着迷于传统生活、生产中的材料、工艺,着力创造出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形成了一种传统民间工艺形态向现代艺术形态的转换。在剪纸、陶艺、木雕、染织以及各类材料中,都有一些很好的作品出现。艺术家们立足民间,立足本土,把这类艺术现象推进到一个较高的层面。他们用现代艺术观念展现民间和地方的特有材料并运用其传统工艺,把材料的特征发挥得淋漓尽致,形成一种新的艺术语言。

1 从传统工艺向现代艺术形态的转换,原始材料和现代观念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两个因素

在此类当代艺术作品中,原始材料的材质特性,是激发艺术家们创作灵感的初始媒介。而对原始材料特有的材质物性的发挥运用,特有的物性转换为艺术家灵性的载体,则既体现出艺术家的智慧与能力,也体现出原始材料物性的自然魅力。

依据民间工艺以材料分类,通常分为剪纸、刺绣、布玩具、面塑、泥塑、木雕、木版画、皮影、陶瓷、染织、编织等。这种材料分类法与其艺术精神内涵没有必然联系,但与艺术的造型、风格有着太多的关联。因此,它对其艺术外在的形态有着其直接的规定性。如剪纸中刀具与纸张的关系;刺绣中针线与布面的关系;面塑的柔韧可塑性及木雕的刀工木质等等关系。

无论东方西方,艺术发展的每一次大的变革都或多或少地伴随着材料自身的变革,在某些情境下材料的变革甚至成为某种艺术潮流、风格演变的先声。而当代艺术家们对于民间传统材料的认识在于充分地使用材料本身,在于使每一种材料都能达到最恰当、最理想的表现。

中央美术学院号称"中国第一剪"的吕胜中教授自幼生活农村,其母即为民间剪纸能手,从小耳濡目染,使其直接从传统民间剪纸中获取灵感注入自己的剪纸作品。在他的剪纸作品中,将剪纸平面形象立体化后运用装置手段,结合某些材料如水、土、草、火、石头、材木等完成其整个创作。在他的《招魂》、《灵魂之碑》、《急救中心》等作品里,他把民间原生态中极为丰富的剪纸语汇加以提炼,通过大大小小不断的重复、重叠,进行了一场极具广度、深度的剪纸革命,使我们耳目一新。

现代棕编艺术家朱光萍先生则始终以棕为媒介进行艺术创作。在他的家乡里,那些满山遍野的棕树,以及邻里百年老字号棕铺中那些世代相传下来的棕编器物,从小就在朱光萍心中积淀为质材的艺术原动力。在他的作品制作中不仅继承了传统民间的基本编织手段,根据自己创作的需要,又做了新的尝试。从原有的工匠化,实用化型制中超越出来,大胆地运用新的工艺手段,如经纬线、斜线的交错、棕片的包裹以及原材料的直接组合等。充分呈现出棕材自身所蕴含着的表现力,使材质上的原始性,粗野感更贴近自己作品的思想,使棕编从长期的实用所赋予的形式中挣脱出来,获得完全属于精神范畴的、新的棕编形式。

现代土陶艺术家何跃先生的现代陶艺,运用传统的陶艺手段,通过不同的造型和强化组合、赋予土陶艺术以丰富的想象和新的审美趣味,将原有的司空见惯的实用土陶,转化为具有现代气息的艺术品飨以社会,使受众获得特别的视觉享受的同时唤起心灵的回归。

现代社会的当代艺术家中,还有很多以上类似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都具有以上艺术家艺术作品相同的魅力。作品是否具有现代意味,主要不在材料材质本身、不在制作技术本身,而在于如何找到材料、技术手段表现现代的审美观念,在于原始材料材质对于现代审美意识的完全宣泄。其魅力既来自材料材质自身,更来自艺术家全新的观念。

2 结合原始材料转换传统工艺为现代艺术可以促进农村儿童素质教育

既然艺术家们能通过现代的观念将原始材料特定材质再造发挥后将传统工艺转化为现代艺术,作为现代的农村儿童素质教育,原始材料传统工艺也完全可能、也完全应该进入农村甚至包括城市的儿童素质教育体系。

农村儿童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农村儿童,其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贫乏,无力支撑较为奢侈的有关学习材料。

原始材料如泥土、棕片、麦秆甚至树叶、茅草等原始材料在任何农村田野俯首可拾,不费一分一毛。

农村儿童对于这些身边的原始材料非常熟悉,其亲和力会使儿童们手工制作期间感觉良好。从而焕发其自然而然的原始感知。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农村儿童占有祖国未来的很大比重。对于他们的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必须落在实实在在的措施上面。在广大农村相对贫困的今天,如果我们在他们的素质教育方面结合他们的具体情况加以行之有效的补救,我们的未来就可以较为完整的美好。

在国家日益富强的今天,拨出一定的经费致力于农村素质教育,落实在多媒体电化教学方面,结合原始材料传统工艺以及其与现代艺术的转换实例启迪农村的孩子们,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原始材料,在游戏中感知艺术、感知艺术创造,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中提高儿童的动手能力,同时,更促使儿童认知自己的创造能力。

利用原始材料材质的特点就地取材实施农村儿童的素质教育,在我市的一些学校有着实验、实践。但,一是不够普及,二是仅限于学校领导重视和教师的个人能力。结合多媒体电化教学,结合传统工艺、原始材料材质在现代艺术中转换的结果进行教学、教育,尚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艺术是属于人民的,现代艺术同样是属于人民的。让现代艺术为我们的社会服务,让现代艺术为我们的未来服务,是现代艺术的最大功效。当然,我们不能也不可能丢弃传统的文化包括传统工艺的传承,但对于我们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更多的是将就现有的文明包括现代艺术的种子,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种植于孩子们的心田,明天、才会获得丰硕的成果。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格罗塞 人种学 艺术哲学 艺术科学 艺术人类学 原始民族 原始艺术

 

    现代艺术科学(art science)的建立才一百年的时间。德国美学家和艺术学家玛克斯·德索(max dessoir,1867-1947)于1906年出版的《美学与一般艺术学》标明了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德索在《美学与一般艺术学》中系统地提出他的艺术学思想。他认为应该有一门独立于美学的研究艺术的学科,即一般艺术学(艺术科学),当美学研究美的时候,艺术科学便审查艺术的规律。一般艺术学的研究应当是科学的、客观的和描述性的,而且应当作为具体的艺术理论与艺术哲学之间的坚实的桥梁。德索以清醒的学科意识力图划清美学与艺术学的界限。德索的《美学与一般艺术学》一书也成为艺术科学创立的标志。玛克斯·德索还设计了艺术科学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对艺术家创作活动的研究;对艺术起源的研究;对艺术体系及艺术分类的研究;对艺术的理性、社会、道德等功能的探讨。

关于一般艺术学对艺术起源的研究,其实早在德索之前就由学者进行研究的了,让我们把审视的眼光回到19世纪末的艺术人类学研究。艺术人类学是文化人类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是指在文化人类学的视野下对原始艺术进行研究。人类学家通过探索不同族群、不同文化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表现,以进一步认识他们的交往、沟通和行为方式,发现人类审美、艺术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艺术人类学不仅要平等地看待人类不同历史时期以及不同民族地区、不同社会阶层中的各种艺术;同时,还从文化整体论的角度来看待艺术。

    1894年,著名德国艺术史家格罗塞(ernst grosse,1862-1927)的《艺术的起源》(the beginnings of art)问世,此著被公认为是格罗塞艺术史的代表作,也是艺术人类学的开山之作。《艺术的起源》集中体现了格罗塞的艺术观。他通过对世界各民族的艺术起源的考察研究,初步建立起艺术人类学的学科框架,并为现代艺术科学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石。在西方现代文化人类学的学派划分中,格罗塞无疑是属于“社会演进论派”这一阵营,代表人物有泰勒、斯宾塞、摩尔根、、威廉·冯特、弗雷泽等。社会演进论学派的主要原则是认同各民族“心理一致说”和各民族文化“逐步进步说”等。[1]p26-30格罗塞深受这各学派的观点影响。本文拟对格罗塞的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得失作初步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由艺术哲学(美学)到艺术科学

    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一书中开篇明志,探讨了艺术科学的目的、艺术科学如何建立、以及艺术史与艺术哲学这两种学科的内在缺陷及其对于建立术科学的弊端等问题。格罗塞认为,关于艺术研究有两条线路:一是艺术史(记述),另一是艺术哲学(解释)。艺术史是在艺术和艺术家的发展中考察历史事实。它的任务不是重在解释,而是重在事实的探求和记述。这种断定与连接事实的研究不能满足人类的求知精神。而另一种关于艺术的性质、条件和目的的一般研究——狭义的艺术哲学,也常常随同哲学一同没落。并且广义的艺术哲学,即包含那些通常称之为艺术评论的研究,也不是以客观的科学研究和观察做基础,只是以主观的、飘忽无定的想象为基础,因此当然不能令人信服。这种将艺术史和艺术哲学合起来的所谓“艺术科学”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它不具备科学所应当具备的条件。

如此看来,要想建立科学意义上的“艺术科学”,必须强调学术原则的“客观性”。从事艺术科学的研究,“不能不保    持这冷静沉着”。[2]p3艺术科学受客观的支配,而艺术评论则受主观的支配;艺术评论志在建立法则,而科学意在寻求法则。另外,格罗塞认为,无论艺术哲学或艺术评论现在都还不能充分说明艺术史里的事实。

    从艺术学科内在体系来看,所谓的“艺术科学”是以艺术史及关于艺术的性质、条件和目的的一般研究的艺术哲学为其立身支点,实现对艺术的整体性研究。而原始民族的“前艺术”与“原始艺术”活动资料进入西方学者的视野后,使得构建全景式的艺术发展史具有了某种可能性;同时,借助于大量的异域艺术的图文资料、实物以及民族志资料,学者们得以从抽象的艺术哲学中转身而改换视角,以科学“实证”的姿态开始了对原始民族的艺术进行审美的研究。处于这样的学术背景下,格罗塞的艺术研究的人种学和民族学转向,便变得不可避免。

    格罗塞指出,“在艺术科学中,我们所期望的第一件事情,或许就是那可以按照我们的愿望来发展艺术的方法——就是使那不能自然地产生艺术的时代却盛开了人工的艺术花朵的法术。”[2]p5但是艺术科学能否完成这个愿望,还是个很大的疑问。因为科学的直接目的不是为了实用,而是理论的知识;艺术科学的主要目的,也不是为了应用而是为了支配艺术生命和发展的法则的知识。即使是这个追求法则的知识之目的,通常情况下也不过是“永远也不会达到的理想。”一种艺术科学想要对一切艺术现象都有着详尽而根本的说明是不可能的。因此,格罗塞认为,只要艺术科学教给了我们一条支配着那一看似乎没有规律的任意的艺术发展过程的法则,艺术科学就算是完成了它的任务。只要艺术科学能够显示出文化的的某种形式和艺术的某种形式间所存在的规律而且固定的关系,艺术科学就算尽了它的使命。

    格罗塞也承认,艺术科学相比于旧的艺术哲学,它只作科学上的说明,不是形而上学的启示,只涉及事物的经验的表面,不能透达超越的幽玄。

    格罗塞对艺术科学与艺术哲学的区分,表明了他要摒弃旧的艺术哲学,呼唤要创建一种新的研究艺术的科学——艺术科学。艺术科学虽然不能解决艺术的所有问题,但是它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不是形而上的“玄学”,而是真正的“科学”。

    艺术科学的问题就是描述并解释被包含在艺术这个概念中的许多现象。艺术科学研究的问题有个人的和社会的两种形式。艺术科学的个人形式的课题,是研究一个艺术家和他的作品之间存在的正常关系,以及艺术创作是一个艺术个性在一定条件下下经营的正常产物。社会的形式的课题,“应该扩展到一切民族中间去,对于从前最被忽视的民族,尤其应该加以注意。”[2]p17他认为,“文明民族的艺术的科学知识”,一定是建立在对野蛮民族的艺术的性质和情况的了解的基础上。因此建立艺术科学的前提是现要进行艺术人类学的研究——从人种学入手。格罗塞断言:“艺术的起源,就在文化起源的地方。”而人种学可能告诉我们“原始民族现在的光景”。

二、艺术科学的基础是艺术人类学

    研究艺术的科学,它的前提和基础就在民族学和艺术人类学。“艺术人类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术研究视野,一种认识人类文化和人类艺术的视角。”

    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中强调了艺术科学的首要研究任务和方法是基于对原始民族、原始艺术的分类考察。他毫不避讳对进化论思想的认同,明确地指出了研究原始艺术对于艺术科学的“基础性”作用。格罗塞精辟地指出:

“如果我们有能获得民族的艺术的科学知识的一天,那一定要在我们能明了野蛮民族的艺术的性质和情况之后。这正等于在能够解决高等数学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先学会乘法表一样。所以艺术科学的首要而迫切的任务,乃是对于原始民族的原始艺术的研究。为了便于达到这个目的,艺术科学的研究不应该求助于历史或史前时代的研究,而应该从人种学入手。历史是不晓得原始民族的。”[2]p17

    由此可见,格罗塞肯定了民族志资料及方法的价值,并在该著作的后半部分呈现了他对此研究理念的践行。他强调他所研究指称的“原始民族”是具有原始生活方式的部落,因为其文化比起其他已知的民族文化来是最原始型的,因而认识那样一些社会集群是为了便于认识那些可以找到的最原始的艺术形式。格罗塞是循着“原始生活方式——原始文化系统——原始艺术”这样的研究思路,进入了对以澳洲“原始民族”为主,兼及欧、亚、非和美洲的原始民族的艺术剖析。他对于各种原始艺术活动的全景描述及对其所植根的社会语境的关注和反思,使得其研究已经客观地带上了文化人类学所倚重的对文化事象予以整体观照的方法论色彩。但同时我们注意到,尽管他承认艺术的多样化存在,但倾向于以由简至繁的发展序列的整体意识来统摄各艺术样态,并穿梭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大致可归为同类的艺术现象之间,试图归纳、提炼出一般性的艺术审美法则,并最终指向艺术起源的本质追寻。

    19世纪后半叶起,进化论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界掀起的波澜迅速扩及各个学科,艺术研究领域亦然。从原始民族的鲜活资料出发为学者们从事艺术研究研究提供了可能,从而,关于艺术的起源、艺术发生学研究、民族文化心理及其发生机制等问题成为主要课题。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一批涉及艺术起源问题和艺术演进史的论著纷纷问世。

格罗塞与黑格尔、泰勒一样,他的艺术人类学研究是处于人类学发展的初期——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期,充满古典主义的色彩。这一时期的人类学家大多受进化论思想的影响,在他们看来,人类文化与艺术是由初级到高级,落后到先进依次发展的。因此,原始民族的艺术是艺术的初级阶段,正如黑格尔把原始艺术看成是艺术前的艺术一样。人类学家泰勒也认为原始的部落艺术“形式矫揉造作,安排布局很不自然。艺术的法则只在古希腊发展了起来。”而且他将艺术划分成原始部落艺术——古希腊艺术——拜占庭艺术——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艺术——现代艺术这样几个渐次发展的阶段,并以欧洲艺术为中心。

    关于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格罗塞有着自觉的关注。他认为,艺术科学要以人种学为基础,而人种学可以借助现代科学将大批原始民族的真像告诉我们。然而人种学的方法让就是不完全的,研究原始民族的艺术,第一难关就是材料的搜集。第二难点是我们很难确定的辨别原始民族的材料是审美的还是其他的心灵生活的展示。

格罗塞认为,艺术科学的研究只有将许多不同的事实不厌其烦地作一种比较研究,才能得到相当的真理。因为我们“不容易构成原始艺术对于原始民族所发生的意义的一个正确观念”[2]p23,因此格罗塞认为,对于原始作品的研究,一是要把握“一般状态的审美特性”,二是要“理解审美的各种特殊相”。[2]p20艺术科学到如今还没有参加人种学最近从科学的立场去从事有系统的考察的工作。希望将来的艺术科学会同许多更有内容的、更进步的理论来代替我们现在的理论。

三、艺术的本质与原始艺术的考察结论

    在考察原始艺术之前,格罗塞先要弄清艺术的本质问题。他认为一种彻底的研究,是应该从艺术本质的探讨开始。科学的任务当然是要从特殊现象中去发现一般的现象。格罗塞认为,“我们所谓审美的或艺术的活动,在它的过程中或直接结果中,有着一种情感因素——艺术中所具的情感大半是愉快的。所以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目的,并非是要达到他本身以外的目的,而使用的一种手段。”[2]p38格罗塞认为,艺术就是注重自身,没有外在的目的,“直接得到快乐,是艺术活动的特性。”

    关于艺术的分类,格罗塞坚持了最受欢迎的分类方法,将艺术分成静态和动态两种类型。在这样的分类下,它将原始艺术分成人体装饰、装潢、舞蹈、音乐等方面。格罗塞对原始艺术的起源作初分类考察,分别从人体装饰,器具装潢、造型艺术、舞蹈、诗歌、音乐六大方面一一探讨。在其《艺术的起源》中,格罗塞提出要从不同民族的角度来认识艺术,认为如果我们要科学地研究艺术,就必须要了解不同民族的艺术,包括原始的部落艺术。他认为艺术科学首要的迫切任务,就是对原始民族的原始艺术进行研究。其提倡研究原始民族的艺术,仍是因为它是人类最初级的艺术。研究艺术也必须从其最初级的形式开始,仍然是以进化论的思想为前提的。

    格罗塞的这种演进论的艺术史观念可能也受到黑格尔的影响。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认为欧洲以外的民族的“艺术作品的缺陷并不总是可以单归咎于主体方面技巧不熟练,形式的缺陷总是起于内容的缺陷。例如中国、印度、埃及各民族的艺术形象,例如神像和偶像,都是无形式的,或是形式虽然明确而却丑陋不真实,他们都不能达到真正的美,因为他们的神话观念,他们的艺术作品的内容和思想本身仍然是不明确的,或是虽然明确而却很低劣,不是本身就是绝对的内容。”黑格尔还认为原始艺术只是“艺术前的艺术”,还未达到起码的艺术标准。这不仅是黑格尔本人的看法,也是一个时代的观念,这种观念对19世纪下半叶兴起的古典主义的艺术人类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如前所述,格罗塞属于人类学社会演进论学派的阵营,社会演进论学派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指导思想,奉行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三个原则:一是“心理一致说”(theory of psychic unity),这就是所人类无论何种民族在心理方面都是一致的。二是所谓“一线发展说”(unilinear developmengt),各民族物质环境大同小异,心理也相同,刺激与反映相同,于是各族便会自己形成文化。三是“逐步进步说”(gradual progressivism),各民族文化都循同一路线,而其现在程度却不等,那便代表一条线路上的各阶段(stage)。[1]p26格罗塞基本认同这三个原则,他在全面考察各原始民族的原始艺术后认为,原始艺术在各民族具有惊人的一致性:“那些狩猎部落的艺术作品都显示出极度的一致性;不论在人体装饰上、在用具装潢上、在造型艺术上、在操练上、在诗歌上,甚至在音乐里,我们都在各个民族间一再遇到跟其他一切民族相同的特性。这种宽泛 的一致性直接证明了种族的特性,在艺术的发展中并没有断然的意义。”[2]p236

    在《艺术的起源》的最后有个“结论”,在结论中,格罗塞认为,在一开始的定义中曾经说过,艺术的努力是要由它的整个过程或者它的结果来引起审美情感。但是现在必须承认这个定义在严格意义上并不是十分切合实际的。因为原始满足的大半艺术作品都不是纯粹从审美的动机出发,主要还是实际的目的在其作用,实际目的是主要的动机,审美的要求只是满足次要的欲望而已。格罗塞还发现,“最野蛮民族的艺术和最文明民族的艺术工作的一致点不但在宽度,而且在深度。”[2]p235原始艺术和高级艺术的差别是量的方面而不再质的方面。原始艺术中所表现的情绪是狭隘而粗野的,它的材料是贫乏的,形式是简陋拙劣的,然而它的主要创作动机、手法和目的,还是和其他一切时代的艺术一致。

另外,在结论中,格罗塞还指出,艺术的价值不止是审美,还由社会的价值。“艺术不是无谓的游戏,而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社会职能,也就是生存竞争中最有效的武器之一……人们致力于艺术活动最初只是自己直接的审美价值,而它们所以在历史上被保持下来并发展下去,却主要因为具有间接的社会价值。”[2]p240同时他也强调了艺术不要成为道德教化的工具,“艺术只有致力于艺术利益的时候,才是艺术最致力于社会利益的时候。”[2]p241

    格罗塞的这种“仅限于原始艺术”的研究,为建立现代艺术人类学和现代艺术科学做了重要的奠基。格罗塞对于文化人类学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中国现代文化人类学的发展,也大多受到格罗塞特别是《艺术的起源》一著的影响。如林惠祥先生在他所著的由商务印书馆1934年出版的《文化人类学》一书,是中国现代较早的人类学著作,在其中就大量引用了格罗塞的观点和《艺术的起源》中的文献资料。如该著第六篇《原始艺术》共八章,基本都是照搬的《艺术的起源》中的观点和论证材料。邓福星撰写的博士论文《艺术前的艺术——史前艺术研究》,也借鉴了格罗塞的主要观点和材料。另外,易中天在20世纪80年代末写就的《艺术人类学》一书,也大量引用和参照了格罗塞《艺术的起源》的观点和材料,作者在书中称赞《艺术的起源》是一部“为人类艺术的研究开拓了新视野和开辟了新途径的天才的著作”[3]p6。易中天还评价格罗塞的将人种学引入艺术学研究的变革勇气和方法论意义。很难想象,离开的《艺术的起源》,易中天的《艺术人类学》会写成什么模样。

    格罗塞的艺术人类学的目标在于为建立科学的艺术学理论体系奠基,而真正的艺术科学理论的创立和艺术学研究的开启,却是在玛克斯·德索手中完成,而艺术学繁荣的前景还有待21世纪全球的艺术学者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林惠祥著:《文化人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2版。

[2]格罗塞著、蔡慕晖译:《艺术的起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版。

[3]易中天著:《艺术人类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

[4]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