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行为科学理论的评价

对行为科学理论的评价

对行为科学理论的评价

对行为科学理论的评价范文第1篇

根据科学社会学理论,评价是根据特定目的、针对客观事物、进行主观判断的认识活动。评价属于人类的认识活动。有组织的评价则属于社会行为。评价的目的有二:一是揭示价值;二是促进价值实现。评价包括对科学性、准确性、合理性的“事实认识”评价和对有无价值、价值大小的“价值认识”评价。评价受到评价主体的价值取向、认识能力、公平精神,评价方式的理论、技术、方法、程序,以及评价客体的可识程度、价值显度、指标效度等三大类因素的影响[1,2]。科技评价是科技范畴内的评价活动。科技评价是对科技活动及其产出和影响的科技、经济和社会价值进行判断的认识活动。科技评价既是科技共同体运行的内在自洽机制,也是科技管理部门实施管理和决策的重要手段。科技评价是由科技评价机构或组织,针对委托方的明确目的和要求,遵循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标准,运用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法,对科技活动的行为和事实做出独立、客观、科学的价值判断的一种专业化和规范化的科技活动。从认识活动的主体角度看,科技评价是用科学的评价理论、评价方法、评价程序进行的价值认识活动;从认识活动的客体角度看,科技评价是针对具有科学和技术特征的对象进行的价值认识活动[1,2]。科技评价是建立在多学科理论交叉基础上的管理实践活动。从科技评价活动的目的特征看,其理论基础是科学社会学;从科技评价活动的范畴特征看,其理论基础是科学管理决策学;从科技评价活动的目标特征看,其理论基础是哲学的价值论和认识论、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从科技评价活动的方法特征看,其理论基础是分类学与比较学;从科技评价活动的工具特征看,其理论基础是计量学理论(数理统计学、文献计量学、技术计量学、经济计量学、知识计量学等);从科技评价活动的过程特征看,其理论基础是逻辑学、信息分析学、知识管理学理论[1,2]。科技评价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按照科学系统论的思想,科技评价体系包括3个部分: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活动。评价活动则包括评价程序、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结果应用等,体现评价的主客关联。其中,评价程序通常是首先明确“评价目的”、选择“评价主体”,再由“评价主体”根据“评价目的”确定“评价目标对象”及其“评价准则”,再将“评价准则”解析为“评价指标”,继而根据“评价指标”选择“评价方法”,再根据“评价方法”确定操作和技术程序,最后得出“评价结论”[1]。军事医学的科技评价,遵循科技评价的基本原则,也具有军事医学科学技术实践活动的自身特殊性。

军事医学科技评价的对象

军事医学科技评价体系由评价主体、评价客体和评价活动等3方面的要素构成。其中,军事医学科技评价主体是相对独立的、专业的、非功利性的科技评价机构;科技评价活动是一种专业化的咨询和评判活动;科技评价客体即评价对象。军事医学科技评价的对象是军事医学科技活动。军事医学科技活动的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结果各异,决定了军事医学科技评价客体的多元化特征。军事医学科技评价有针对科技活动组织的,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医院、卫勤机关、卫生部(分)队、重点实验室、创新群体、合同合作机构等;也有针对个人的,如科学家、工程师、技术支持人员、科技管理人员、教师、科技普及人员等。有针对科技活动不同层次或不同环节的,如针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工程与产业化研究,针对知识发现、知识传播、知识普及,针对技术发明、技术应用、技术推广、现场处置等;也有针对科技活动不同学科领域的,如卫生勤务、卫生装备、战伤救治、卫生防疫、疾病防控、军队卫生、核化生防护、海军医学、空军医学等。有针对科技活动的不同产出形态的,如论文著作、专利技术、装备型号、医药产品、卫勤条令、卫生标准等;也有针对科技活动不同阶段形态的,如科技活动动机、政策、战略、规划、计划、方案、立项、过程、结果、效果等[1]。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军事医学科技评价的客体(对象),包括军事医学科技活动的环境,如军事环境、国家安全环境、国际竞争环境、科学技术环境、经济环境、政策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等;科技系统的结构,如科技人员、科技机构、科技创新群体、科技条件、科技活动目标对象、科技发展战略、科技计划、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科技活动的组织管理、科技政策、科技体制等;科技活动的功能,如军事功能、医学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社会功能等;科技活动的演化,如科技活动演化规律、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科技发展态势等。

军事医学科技评价的原则

根据科技评价理论,军事医学的科技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①遵循科技评价的共性原则。即合理、科学、公正的原则。合理是指每个科技评价的项目设置、目的导向、可能后果、社会影响等必须符合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总目标;科学是指每个科技评价活动的理论、方法、技术、程序、控制、监督等必须符合科学社会学规范;公正是指每个科技评价活动的过程、结果、效应等必须符合科学共同体和社会公众的普识价值观和愿景。②体现科技评价的个性特征。军事医学的科技评价既与军事、医学、科技领域的评价有相同之处,也具有军事医学自身的性质、环境、目的等差异,具有个性化和特殊性。军事医学的科技评价与一般医学科技评价最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特别强调军事价值的目的导向。③反映军事医学的发展与变化。军事医学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科技水平、战略目标、价值取向等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科技评价的背景和基础也必须相应地适应和调整。④符合科技评价的共识准则。根据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针对不同评价客体的不同评价项目,可以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必须具有针对该特定科技评价项目的共识准则,这是实施任何特定科技评价项目的必要前提。除上述基本原则外,军事医学科技评价还必须充分考虑到以下3项特殊性原则:一是要根据军事医学的科学、技术、工程等不同特征要素,建立相应的分类评价准则和指标体系;二是要高度关注军事医学的科学、技术和工程要素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三是要特别关注军事医学的价值要素在科技评价中的导向作用[1]。军事医学科技评价的基本要求包括:①项目设置合理;②理论方法科学;③技术操作最优;④程序规范严谨;⑤组织监督严肃;⑥结果客观公开。“独立、客观、公正”、“科学”、“外部评价”等,均属于理论方法科学的范畴;“可行性”、“最优化”等,均属于技术操作最优的范畴;“回避”则属于组织监督的范畴。

军事医学科技评价的方法

军事医学的科技评价需要有适宜的技术方法。科技评价中大量借用了软科学、文献情报学、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的方法。借用的软科学方法,包括系统分析、层次分析、矩阵分析、聚类分析、专家会议、德尔菲法等;借用的文献情报学方法,有文献计量、引文分析、影响因子(IF)、H指数、专利分析、知识可视化等;借用的经济学方法,如成本效益分析、边际效用分析方法等。如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对军事医学科技战略、科技政策、科技规划等进行评价;应用专利地图法,对军事医学的科学技术创新竞争力进行评价;应用H指数分析,对军事医学科技期刊或创新团体的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价;应用引文分析方法,对军事医学科学家已发表研究成果的学术效度进行评价等[1]。同行评议是科技评价特有的方法,是对科技活动进行“质”的定性评价的重要方法。同行评议的关键是“同行”范畴的科学界定,以及“同行专家”的合理选择。但是,同行评议也存在一定缺陷,受到评议专家的科学精神、科学道德、专业素养、学识水平等影响[2]。回溯性案例评价法也是科技评价常用的方法之一,侧重于对科技活动周期长、投资和规模大的重大科技计划、工程,以及对科研机构等的评价,重在评价其科技活动的产出和影响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军事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等[2]。计量学评价方法是科技评价量化分析的重要手段。科技文献计量是判断一个国家、地区、部门、机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工具,被广泛用于人才评价、成果评价、项目评价、机构评价、学科评价、期刊评价、科技预测、科技管理等方面。论文和引文是较为常用的文献计量学指标。科学计量学方法,是运用数学方法计量科学研究的成果、描述科学的体系结构、分析科学系统的内在运行机制、揭示科学发展的时空特征、探索科学活动的定量规律,主要应用于科学发展规划、科学基金管理、科学结构调整、科学预测、科学实力评估等。知识计量方法,是对国家、机构或个人的知识数量(总量、存量、流量、增长量等)和质量(知识价值、知识产品价值、机构或产品的知识含量)进行计量分析,揭示知识的社会经济属性。科技的经济计量方法,是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分析科技活动的投入、产出、成本、效益等,以改进科技活动管理、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科技活动效率[2]。在军事医学科技评价的方法选择和应用中,需要特别把握几个问题。第一,要真正理解了某种方法的思想内涵、本质特征和适用范围,才能正确选择运用;第二,要根据评价目的来确定评价目标,再根据评价目标去选择最适合的评价方法;第三,某种评价目标可能需要选择多种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第四,某种评价方法也可能适用于多种科技评价目标;第五,任何评价方法的选择运用都必须最优、最适,在此基础上可以将方法操作的技术可行性进行适当改良和优化,但是不得违背科技评价的基本原则,并且必须在实施评价活动前取得较广泛的共识;第六,科技评价是一项复杂的认识活动,只能尽量地趋近真相,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1]。

军事医学科技评价的程序

军事医学的科技评价需要有严格的操作程序。虽然军事医学科技评价与一般科技评价的基本组织程序大致相似,但根据评价目的不同、对象不同,评价主体、评价程序也相应有所区别。军事医学科技评价的组织程序通常包括:明确的目的、严密的逻辑、严格的过程、严谨的方法、严肃的监督。其中,严密的逻辑,是指根据“评价目的”来确定“评价准则”和“评价目标对象”;根据“评价准则”来确定“评价指标”;根据“评价指标”来确定“评价方法”;根据“评价方法”来确定评价技术操作实施。严肃的监督,是指评审专家的选择与回避、评审准则和标准的制定与公示、评价方法的科学性考量、评审过程的实施、评审结果的公开、申述或质询与反馈等[1]。

军事医学科研“技术就绪水平”评价

对行为科学理论的评价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字资源;绩效评价;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 G250.73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1968/tsyqb.1003-6938.2015136

Review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bout Digital Resources Use

Abstract Based on economics, management science and operations research. This paper combs the scientific methods of Digital resource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heory. These methods include philosophy method, the general scientific method, economic efficiency theory, the management control theory, the behavioral science theory, the service quality gap model and Multi index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hen it is further clarified that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digital resource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s a new areas of Multi subject intersection research which relates to the methodology of science, economics, management science, operations research; finally the research result can provide reference to the future research on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digital resource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Key words digital resource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heoretical basis

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问题的研究已有十多年的历史。目前,业内对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的标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等相关内容的研究与实践已有不少成果,但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所依赖的理论基础研究仍比较欠缺。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作为一个组织管理的重要部分,也需要有相关理论基础支撑;然而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理论基础的模糊不清,一方面导致我们无法完全了解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的方法和模式的构成与所要达到的理想的绩效评价结果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也使得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的相关新方法模型的发展很难在绩效评价模式中得到充分的展现,深入探讨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对于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对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研究基本集中于服务质量差距理论,然而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应该既有公共管理绩效评价所具有的共性,也有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的个性,而不仅仅局限于服务质量差距等个别理论;因此本文根据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相关研究现状结合公共管理绩效评价理论,从系统科学、管理学、运筹学以及经济学等学科领域梳理了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所涉及的理论基础。

1 科学方法论基础

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科学研究一般方法的性质、特点、内在联系和变化发展的理论体系,是关于获取科学认识的一般程序的系统理论。科学方法论按照抽象性层次可划分为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和具体科学方法[1]。由于具体科学方法是探讨各门学科专门的具体方法和技术,因此本研究将具体科学方法分解到各学科理论基础研究中探讨。

1.1 哲学方法

所谓哲学方法,就是运用哲学的方法原理来解决具体的科学问题。哲学方法作为最高层次的方法,它适用于并能指导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及交叉科学的研究,是人们处理外部世界关系的基本规范和准则,是调查研究工作中的一种基本方法。

调查研究中所用的各种方法,均要受到调查研究者的立场、观点的制约;方法问题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认识论、世界观、方法论的统一。进行调查研究工作,必须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和规律[2]。只有掌握了这些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才能正确地使用各种现代化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去研究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工作中存在的矛盾、本质与规律。

1.2 一般科学方法

一般科学方法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所运用的具体方法,是从专门科学方法概括和发展出来的,具有较高的概括程度和较大的适用范围。在一般科学方法中,数学方法、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方法对图书馆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工作的产生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数学方法。数学方法即利用数学工具对研究资料进行数量处理,以达到对事物的量化认识和描述。它可以为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提供定量分析工具与手段,采用数学方法构建评估模型;对指标权重进行测算是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的关键环节,是确保图书馆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纵向深入发展、得出准确评价结论的重要前提。目前用于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数学方法有:统计分析、 线性规划、模糊数学等方法。

(2)系统论方法。系统论就是把一个研究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并研究系统各要素之间的规律性[2]。它对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的指导作用在于:可以从思想观念上指导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系统构建的整体性、综合性、动态性、模型化和最优化等问题的解决;有助于理清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体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所采用的各种方法之间的互补性问题。

(3)信息论方法。信息论是用信息这一中心概念研究系统的目的和控制功能,把系统的有目的的运动抽象为一个信息变换过程,通过信息变换与反馈控制使系统保持或趋向于一定的目的[3]。信息论的基本原理在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系统中可以形成信息优势,因为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对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指标信息的一种评价。

(4)控制论方法。控制论是把一个对象看作是动态的系统的由多因素组成的有机体,并揭示各种系统内部因果关系的结构、方式、系统的功能和运动机制以及控制过程的一般规律[4]。通过控制论方法中的经济控制论可以把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各环节看作是一个由多因素组合的有机系统,动态地、整体地把握和控制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流程各环节的作用,从而更好地实现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体系的管理控制目的。

2 经济学基础

在经济学相关理论中,涉及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的常用经济理论有帕累托最优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理论。

2.1 数字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也称为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管理学所研究的管理活动,其目的是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优化资源配置,争取以最小的成本创造最大的效率和效益[5]。

数字资源配置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最具有经济效率的,但帕累托最优模型是否适用于评价数字资源的配置问题呢?贾晋和吴永臻[6]认为帕累托最优标准用于分析信息资源的配置效率虽然在根本意义上存在缺陷,但还是可以为信息资源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的配置效率分析建立相关标准。房春英等[7]也认为在信息资源配置效率上应用帕累托最优是提高信息资源配置效益的很好选择,对提高信息资源配置的效率是非常有意义的。

数字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常用埃季沃思盒状图(Edgeuorthbox diagram)进行分析[8](见图1)。

一般来说,数字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时,如上图两个数字资源用户A和B使用两种数据库产品X和Y时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会同时满足以下三个边际条件:

(1) 交换的最优条件:对于任意两个数字资源用户A和B,任意两种数字资源产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MRS是相同的;即:

MRS=MRS

(2)生产的最优条件:对任意两个生产不同数字资源产品的数据库商,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力L和资本K的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是相等的,即:

(3)社会效用最大化:任意两种不同的数字资源产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MRS必须等于数字资源生产商在这两种数据库产品之间的边际产品转换率MRT,即:

MRTS XY=MRTSXY=PY/PX

2.2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理论

柯布(C.W.Cobb)和道格拉斯(Paul H. Douglas)提出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是在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上所做出的改进,引入了技术资源这一因素。

该函数的通常形式[11]是Y=A(t)L?琢K?茁 ?滋, ?滋≤1。其特点为:①可线性化;②模型中A、?琢、?茁为固定参数;③与其它代数方程相比,参数估计计算较为便捷;④计算分析结论较为准确。

正是由于这些特点,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对于数字资源使用绩效的经济数量分析具有特殊意义。在数字资源使用绩效的评价应用中,Younghee Noh[9]应用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关系分析了韩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使用绩效;唐蓓和董川远[10]应用该生产函数,提出图书馆生产函数概念,从平均增速、效益系数、边际生产力、贡献率4个方面测算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投入产出关系及对高校科研产出的贡献度,从定量角度考察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绩效。

在基于生产函数的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中,数字资源使用要素的年平均增长率可直观地反映出数字资源的使用增长趋势;数字资源使用的效益系数可反映出数字资源建设的成效及相应的改进策略;数字资源的边际生产力可以看出每增加数字资源的某一要素所得到的效益,从而判断出与数字资源使用的最佳效益的差距;其要素贡献率则可评价数字资源各构成要素的绩效贡献力,以改进数字资源使用中的薄弱环节,使其综合效益最大化;然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并不能直接给出数字资源各生产要素最优组合配比值,且由于其指标主要反映数字资源的投入与产出关系,对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几大维度指标的全面分析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3 管理学基础

3.1 管理控制理论

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和海因茨・韦里克[11]认为管理工作的控制职能是从事于对业绩的衡量与校正,以便确保目标和为达到目标所制定的计划顺利实现;并认为管理控制工作与其所衡量的工作成绩相关,且管理控制工作的成果要靠控制员工的工作来实现。

管理控制的基本过程包括制定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三个逻辑环节。其任务是通过调节、沟通及合作把个别分散的行动统一起来以便于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功能是对被控目标进行调查、测定,得到该目标所表示的状态及其输出的管理特征值,并与预期期望相互比较来找出其具体差距,以对前期管理进行调节和控制,从而达到组织活动的最优效果[12]。

数字资源使用绩效的评价基本过程也离不开管理控制的基本思想,数字资源使用绩效的评价有其具体的指标,并按照相关绩效评价标准和原则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在收集相关使用数据的基础上,测评相关数字资源绩效,之后再纠正偏差,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反馈控制系统,完成一个评价周期,保证评价活动向目标方向健康地发展,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的管理控制基本过程(见图2)。

3.2 基于行为科学理论的相关绩效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是研究人的行为或人类集合体的行为,它广泛应用于组织管理,激发工作人员劳动热情,提高工作效率[13]。

行为科学思想对绩效评价系统的设计所产生的影响表现在:一是绩效分析系统可以反映出被评价组织工作的改善情况与工作人员的业绩密切相关;二是绩效分析指标和评价标准要具有可控性和激励性;三是要采用参与式的民主管理方式来制定评价标准;四是行为科学应用社会学、心理学知识研究如何改进人的行为来提高其工作效率[14]。

除了行为科学基本思想对绩效评价所产生的影响外,在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方面,关键绩效指标理论和平衡计分卡思想等行为科学相关理论也对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3.3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目前,以GAP服务质量差距模型为基础的SERVQUAL理论模型以及建立在GAP理论和SERVQUAL模型基础上的LibQUAL+ TM绩效测度理论模型,被认为是图书馆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SERVQUAL(Service Quality)是在美国营销学家A.Parasuraman, Valarie A Zeithamal和Leonard L. Berry等人[15]提出的5GAP模型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的以顾客感知为尺度的服务质量评价模型。

LibQUAL+TM模型是由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ARL)于1999年在“研究型大学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项目中,为了将服务质量评价更好地应用于大学图书馆环境,以SERVQUAL质量评价模型为基础,重新设计和修订了调查问卷、评价层面和指标等而形成的以用户为中心的绩效评价模型。徐革[16]和余昭芬[17]等人以SERVQUAL和LibQUAL+TM理论模型为基础,应用模糊数学原理,计算数字资源的绩效值,认为该方法可操作性强,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然而,该模型在图书馆各种绩效评价的应用中仍处于探索阶段,Franklin[18]等学者对其是否适用于各类数字资源使用绩效的评价提出了置疑,认为该模型对于各类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的适用性仍有待深入改进。

4 运筹学理论基础

运筹学是把学科的方法、技术和工具应用到一个系统的各种管理问题上,为人们提供最佳解决问题方法的一门学科。运筹学理论包括确定性理论和随机性理论。运筹学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诸如资源配置、管理问题、计算机与信息系统以及决策咨询等。运筹学理论方法在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数据包络分析和多指标决策理论等。

4.1 数据包络分析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是1978年由Charnes和Cooper创建的一个对多投入/多产出的多个决策单元的效率评价方法,可对多个同类型单元进行有效性评价[19]。

数据包络分析法在数字资源使用绩效的评价中也得到了重视,Kim, S.-A[20]应用DEA模型对高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使用绩效做了深入分析。李新凯[21]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的C2R和BC2模型对数字资源的使用绩效做了应用研究。

数据包络分析法属于非参数统计法,其指标权重计算是由实际统计数据求得,客观性较强,统计数据且不需要标准化处理,但其缺点在于研究结果较为粗糙,并可能存在信息丢失。

4.2 多指标决策理论

多指标决策(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MADM)也称为多指标综合评价、多属性决策或有限方案的多目标决策,是把多个描述被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且量纲不同的统计指标,转化为无量纲的相对评价值,并综合这些评价值以得出对该评价对象的一个整体评价值的方法[22]。

4.2.1 多指标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在多指标决策分析中,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通常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主观赋权法:是评价者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直接赋权的方法。主要有德尔菲法(Delphi)、相对比较法、特征向量法、模糊综合评价法[23]、层次分析法[24]与网络分析法[25-26]等。 主观赋权法反映了评价者的主观判断或直觉,但是可能受到决策者的知识结构、工作经验及偏好的影响,具有随意性。

(2)客观赋权法:是根据决策矩阵提供的客观信息(指标值),通过建立某种数学模型计算出权重的方法,可用于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的客观赋权法主要有熵值法[27]、变异系数法[28]、主成分分析法[29]、因子分析法[30]等。客观赋权法通常基于完善的数学理论,但指标信息数据的采集难免受到随机干扰,也容易忽视决策者的主观信息,而且可能与指标的实际重要性程度不完全符合。

(3)组合赋权法:由于主、客观赋权法各有利弊,实际应用中应该有机结合。在管理学其他研究领域已有不少学者提出了综合主、客观赋权的组合赋权法,主要有方差最大化赋权法、基于熵的线性组合赋权法等,但在数字资源使用绩效的评价中还没有学者进行过这方面的探讨。

4.2.2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对于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解决方法,一般是选择能反映被评价对象各方面情况的单项指标进行综合,先将各单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再用一定的合成方法计算出一个综合指标,最后对综合指标的大小进行比较和排序。现有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模型较多,常见的包括简单线性加权法[25]、理想解法、功效系数法、灰色关联法[28]等。

近年来,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均有了较大发展,新的方法时有提出,旧的方法也不断得到改进,评价方法日趋复杂化、数学化、多学科化;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在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中的应用,为数字资源使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决策矩阵归一化处理、指标权重确定等的研究都奠定了理论基础,从而使多指标综合评价这种综合分析技术在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同[31]。

5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具有理论来源的广泛性以及理论层次的差异性。理论来源的广泛性表现为多学科交叉,而不仅仅局限于管理学方面;理论层次的差异性表现为某些理论基础也具有不同的层次性,比如管理控制理论是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而管理控制理论本身又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等一般科学方法论为基础。这就要求今后在探索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时,应该紧紧围绕数字资源本身及其使用绩效评价过程特征来选择更加适合于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性质与特征的评价理论与方法,才能更为准确的得到数字资源的使用绩效情况;另一方面,今后在探索新的更加适合数字资源特征的使用绩效评价方法时,也应该根据数字资源的特征对已有相关理论方法进行改进和完美,以便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数字资源使用绩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参考文献:

[1] 吴元梁.科学方法论基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 彭大均,凌云.系统方法论和唯物辩证法[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5):79-82.

[3] 张守刚.信息论与认识论[J].江汉论坛,1983(2):11-15.

[4] 圭人.控制论与社会科学的联姻[J].学术研究,1985(1):54-56.

[5] 谭清美,周之豪.从帕累托效率谈影子价格[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8(3):60-64.

[6] 吴永臻.信息资源有效配置中帕累托最优理论的适用性问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5):29-31.

[7] 房春英,黄微,夏秀营.帕累托最优在我国信息资源配置效率中应用研究[J].情报科学,2006,24(9):1362-1365.

[8]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52-265.

[9] Younghee Noh. A Study Measuring the Performance of Electronic Resources in Academic Libraries[J]. Aslib Proceedings: New Information Perspectives, 2012,64 (2):134-153.

[10] 唐蓓,董川远.图书馆生产函数:资源建设绩效测评新探[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9):58-62.

[11] (美)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 郝国华,译.管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552.

[12] 周德孚.管理控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37.

[13] 刘中宇,周晓.行为科学理论指导下的高校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5):46-48.

[14] 张双.绩效管理理论溯源[J].商场现代化,2007(1):184-185.

[15] Parasuraman, A.,V. Zeithaml,and L. L. Berry, A Conceptual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Journal of Marketing, 1985,49(3):41-50.

[16] 徐革.我国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绩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6.

[17] 余昭芬,黄德斌,汤艺,等.GAP理论模型在数字资源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31(4):62-68.

[18] Franklin,Brinley.Measuring the Impact of Networked Electronic Services[EB/OL].[2015-10-02].http://libquaLorg/documents/admin/BrinleyGreecePaper.doc.

[19] Chames A,Cooper W W, Rhodes E. 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unit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78(12):429-444.

[20] Kim, S.-A.Evaluation Efficiency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through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Journal of the Korean Society for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2004,38.(2):137-60.

[21] 李新凯.数据包络分析在数字资源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0.

[22] 尤天慧等.信息不完全确定的多指标决策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26.

[23] 温东琰,于光.AHP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电子资源评价中的应用[J].现代情报,2006,26(8):166-167,170.

[24] 汪媛,赖茂生.我国高校图书馆引进网络版全文数据库的综合评价模型[J].情报科学,2004,22(9):1061-1065.

[25] 蒲筱哥,乔亚铭,胡亚敏.基于网络分析法的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服务绩效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4):41-49.

[26] Tsuen-Ho Hsua, etc.A hybrid ANP evaluation model for electronic service quality[J].Applied Soft Computing, 2012, 12(2):72-81.

[27] 周艳,蒲筱哥.熵权TOPSIS模型在数据库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8):36-41.

[28] 蒲筱哥,刘礼明.数据库绩效的变异系数与灰色关联度分析及实证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14):71-78.

[29] 徐革.重构电子资源综合评价指标的主成分分析法[J].图书情报工作,2004, 48 (2) :32-34.

对行为科学理论的评价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国外案例;研究评价;评价标准;评价主体;差别化评价;评价制度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2)01-0005-10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凝聚全民核心价值的“稳定锚”。纵观社会发展史,人类每前进一步无不包含着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命题和巨大作用,其功能旨在“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学科群”。哲学社会科学不仅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以及推动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智力支撑和推力,更是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丰富人类自身经验,总结并发展人类知识的重要学术领域。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战线最重要的力量,高等学校凭借领域广、队伍庞大、研究实力雄厚的优势,在回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总结经验教训、预测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为国家提供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的先进理念和发展导向,夯实学科基础,培育新兴交叉学科,构架起具有中同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谱系和话语体系,发展和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提升全民知识总量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我们也得正视,学术功利主义盛行,道德失范现象有增无减;原创性成果少,中国学术话语世界影响力有限;移植性、解释性研究居多,学术孤岛现象严重,批判精神不强;成果转化乏力,闲置浪费普遍。究其原因固然很多,但研究评价的价值导向与上述问题不无直接关系。

因此,如何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如何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与完善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机制、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已经成为当前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刻不容缓的、必须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拟从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现状、国际经验借鉴和对策建议几个方面进行一些探索。

一、我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简要回顾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是基于某种理论,并借助某些工具和方法对科学研究成果进行一种量化评判的知识体系和实践模型。但由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多以对诸多社会现象、社会规律、社会实践的价值和意义做出的判断和评价的形式而存在,相比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自然有其本土化和专业性特点。有鉴于此,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对成果评价的研究从未停止,从起步、探索到评价体系构建,已经或正在取得成果。

(一)研究评价逐步重视,探索步伐明显加快

研究评价是指评价主体基于评价目的,并借助制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评价客体所产生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发展价值判断的一种观念性活动。通常它具有判断功能、预测功能、选择功能和导向功能。尽管我国对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研究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但其重视程度逐步显现,探索步伐明显加快。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将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实践活动,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0-1999),起步摸索阶段。由于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一跨度较大的时期主要特点表现为:一是有关对国外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研究成果得到推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就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等国研究成果,这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二是由自发分散研究到有组织的系统研究。最为代表性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设立了“社会科学成果评估指标的研究与设计”重点课题。1997年将成果转化为政策文本,1998年开始在院内执行。继199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会科学成果价值评估》一书后,娄泽群同年出版的《社会科学的文献计量理论与方法》,首次将文献计量理论与方法应用到社会科学评价中。三是这一时期“本土化”的研究成果屈指可数。

第二阶段(2000-2004),系统探索阶段。伴随改革开放中大量理论成果的涌现,如何评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有关研究评价主体、评价指标、评价制度建设的探索十分活跃。一是南京大学在充分借鉴国际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于2000年推出了《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随后清华大学制定了《清华大学文科科研业绩考核指标体系》(2001)、武汉大学成立了我国高校中第一个综合性的科教评价研究机构“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该中心从“科技评价与管理”、“社科评价与管理”、“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期刊评价与管理”等四个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工作;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制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引文数据库”,从此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有了自己的评价指标体系。二是以项目为导向将研究评价推向新的起点。2003年,以中国人民大学刘大椿教授为首席专家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正式立项。次年6月,南京大学叶继元教授担纲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建立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研究”获准立项。这两大项目的获准立项并进入实质性的研究,大大促进了我国对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系统研究。

第三阶段(2005-),制度建设和专题研究不断深入阶段。继2004年2月在京召开了“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问题”学术研讨会后,同年6月22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讨论通过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11月教育部社政司又在杭州主办了“全国高等学校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论坛”。到2006年5-6月,教育部连续下发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大力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意见》两个文件,把成果评价提升

到了国家制度建设层面。与此同时,一批以学术规范为主题的学术著作问世,如杨玉圣、张保生的《学术规范读本》(2004),王恩华的《学术越轨批判》(2005),江新华的《学术何以失范――大学学术失范的制度分析》(2005),叶继元的《学术道德通论》(2005),刘明的《学术评价制度批判》(2005)等。尤其是由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国家创新基地、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于2009年4月24-25日主办的“首届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暨第五届科研绩效评价学术研讨会”,就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与方法、引文评价与同行评议、学术期刊与论文评价、科技研究绩效评价等,从国外科学计量学和文献计量学的研究、国内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方面的成果、对引文本质和引文索引作用的思考、对同行评议制利弊的分析、人文社会科学特点及其评价体系以及国外评价领域前沿问题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学术专著和会议探讨无疑对规范学术行为,强化研究评价的制度建设、方法构建等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尤其是随着2011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文件的下发,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二)实践活动探索不断,评价体系初步形成

研究评价是一个理论性和应用性极强的系统工程,要想科学、严谨、透明、公正地评价,就需要充分借鉴国际通行的标准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为此,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就评价原则、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形成了基本评价、公共服务、科研项目、成果奖励和应用的评价体系,并广泛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关于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任全娥等学者认为,依据社会度量学的相关原理,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操作性原则与关联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强调多主体多视角多层面客观准确地描述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产生特点与评价规律;操作性原则要求每一个评价目标与评价标准都要通过层层分析而具体化为几个可操作性评价指标,使其可度量、可操作;关联性原则要求各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之间、各指标之间保持一致性、整体性而非独立性。为此,在评价的具体操作上必须按照“目标导向,分类实施,客观公正,注重实效”的指导思想,正确认识研究成果的创新价值,切忌“度量崇拜”;在评价方法上要正确把握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做到有机结合;在评价维度上,要正确区别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标准,充分考虑基础研究的创新性和应用对策研究的可操作性。同时,还要正确处理评价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关于评价标准。科学的评价标准对激活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研究热情,提升研究水平和研究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连燕华和马晓光认为,科学研究评价标准就是对科学研究评价所遵循的价值取向的描述,是在评价活动中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因此,评价标准不仅仅涉及评价时的取分,更重要的是评价标准充分反映了评价主体的价值取向。基于这种思考,对科研评价的标准必须建立在研究的创新性、对学科自身的贡献以及社会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上。创新性主要体现在成果的原创性程度有多大,它是丈量研究质量的主要指标;对学科自身的贡献主要表现为是否有利于学科的传承与发展,是否有利于夯实学科的基础,促进新兴交叉学科的成长;社会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则表现在促进人类知识总量提升,解决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强度等方面。

关于研究评价的方法。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1)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方法。该方法把研究成果的评价分为四个方面,即成果的科学性、价值、难度和学术规范。成果得分采用基本分数乘系数:成果得分一价值得分×科学得分×难度得分×学术规范性系数。这种方法其实是一种同行评议(peer-review),适合于成果评价,不适合作为以机构、地区、国家为对象的中观和宏观评价。(2)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基于客观数据的信息计量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投入、产出、效益三个一级指标的设立对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进行评价。投入下设人力、研发基地、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四个二级指标,并在此下分解为可直接计量的三级指标。产出由著作与应用成果、收录论文数、论文质量、获奖四个二级指标组成,其中论文质量通过社会科学各学科顶尖论文、SSCI及A&HCI被引次数、CSSCI被引用次数统计数据来计量。效益指标通过效率指标来表达,进一步分解为人均产出率和百元产出率两个三级指标。(3)南京大学中同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引文数据库“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Citation Index,CSSCI)”,已经成为我国高等学校科研绩效考核的重要手段。(4)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联合书报资料中心,根据《复印报刊资料》学术系列期刊的全文转载数据,用转载量、转载率和综合指数三个指标,分别进行了学术期刊排名和作者机构排名。由于连续11年被《光明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等媒体公开发表的转载排名,被学界认为基本客观反映了我国人文社科学术期刊、教学科研机构的学术研究水平和状况,为此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另外,由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成立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在刘大椿教授的主持下,连续多年出版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报告》,对国内人文社会科学最新理论成果、最新动态进行全面综合研究,具有很强的指向作用,也正在成为国内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风向标。

(三)评价制度有待健全,评价导向急需调整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30多年来,在哲学社会科学空前发展的同时,评价研究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如评价体系过多,评价分类不明确,评价主体急功近利;不能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不同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评价中存在重形式走过场、重数量轻质量的倾向、评价结果使用不当;专家评议制和信誉制度不够完善,在一些活动中存在重人情拉关系的现象,影响了评价工作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对新兴交叉问题和“非共识”项目缺乏科学合理的遴选机制,致使一些很有创新性的项目不能立项,缺乏个性研究的成果。古人那种“天降大任于斯人”、“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使命感严重缺失。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有人为因素,也有制度上的问题。要想真正实现研究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制度保证,就必须健全评价制度,规范评价行为,强化评价价值导向。

二、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案例分析

国外哲学社会科学自文艺复兴尤其是18世纪启蒙运动以来,有了迅速的发展,为人类文明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应该是近100多年来的事情,尤其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有关成果的评价模型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从时间来看,英美等国的有关评价探索经历了七八十年代第一次探索期和始于90年代的第二次探索期。从评价模型来看,由于各国对

人文社会科学的认识、界定和评价目的存在一定的差异,其评价模型也存在不同。

(一)美国

美国有关科学研究的评价始于19世纪40年代,最初多采取同行专家评议制度,如斯密森学会1840年代成立的拨款评价顾问委员会,1915年海军咨询委员会和国家卫生实验室,1937年国家癌症法案和1944年通过的《公共卫生服务法案》等。早期的同行专家评议主要服务于政府相关机构的拨款。到了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大萧条后第一部支持文化艺术事业的法律,即《国家艺术及人文事业基金法》。依据此法,美国创立了历史上第一个致力于艺术与人文事业的评价机构:同家艺术基金会与国家人文基金会,并设立了联邦艺术暨人文委员会,由联邦政府中负责文化发展的相关部门领导人组成。国家艺术基金会代表政府向文艺团体和艺术家提供财政和技术援助,帮助他们发展艺术,保护美国传统文化,支持艺术与人文科学研究。

基金会的成立大大促进了美国艺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研究成果,这个评价是政府拨款的主要依据。要评价,就必须有标准。美国有关研究评价是按照年度还是按系统划分的争论,也经历了两次浪潮。起初争论主要聚焦在非科学的影响。如政治、关系网络或是常规机构所处的地位等。对此许多科学工作者最为关心的是“评价的认知过程”。其重点是关注评价的公正性。80年代后期,评价转入同行评价的认知维度,学者研究分析了社会与网络因素的影响与获取政府拨款的关系。

在评价主体、标准、原创性和评价方法等方面,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制定有其准则。在评价主体上,由于联邦政府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资助者,政府相关部门自然成为成果的评价主体。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主要是对同一领域及相近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同行评价。普通民众主要依据大学的研究经费、成果数量、学术声誉、排名位置等进行总体性评价。在评价标准上,主要包括科学性标准、延续性标准、创新性标准和完备性标准。价值标准有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理论价值、伦理道德、环境价值和审美价值。其中经济价值占据首要位置。可见,美国十分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在评价原创性方面,强调认知的内容主要是考察:是否使用新的路径、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或新的数据;研究新的主题是否涉足从未研究的领域,找到新的发现。在评价方法上,美国人文社会科学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与发展研究两大类,其评价方法有所不同。对基础研究成果评价通常采用的是同行评议制、引文计量。同行评议即某一或若干领域的专家采用一种评价标准,共同对涉及该领域的一项事物进行评价。通常的做法是对成果进行评价,分为特优、优、良、中和差五个等级。尽管同行评议在理论和实践中还存在许多社会问题,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套可行的方法来完全取代同行评议在基础研究评价中的作用。

对应用与发展研究成果评价,美国采用的是政策效果评估、民意测验和社会实验相结合。政策评估是指对政策的科学性、可行性以及实施后的社会效益的综合评价。民意测验是收集研究材料的一种方式,也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进行直接测度的一种方式,可分为普遍测验和抽样测验。社会实验是要把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得到的理论、方针、计划等拿到具体的社会环境中去检验。人文社会科学试验方法分为全面社会实验和准社会实验。

(二)英国

英国人文社会科学有着辉煌的历史。早在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哲学就曾是欧洲精神觉醒的成果之一,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英国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及其评价模式研究则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尤其是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UGC)制定标准,实施了大规模的、跨学科的研究项目评价活动,目的旨在弱化1940年至1970年末国家官僚机构和各专业组织之间存在的一种长期的评价默契关系。早期的评价工具是由UGC开发的基于个体研究机构在科学领域前期研究成果的“产出”(被同行评价的出版数量)、“影响力”(被引用数量)、“质量”(根据拨款委员会以往的研究拨款来评价)和“实用性”(成果被政府、企业、民间机构的运用情况)。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英国研究成果评价进入第二阶段。英国政府在未征求意见的情况下,实施了新的评价标准。一是自1986年起,实施了研究评价活动(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RAE)模型。该评价模型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开发,旨在对各高等学校院系研究水平进行同行评议。评议选择方法包括基于以往同行评议决定的数据使用、重视事前评估、依靠事前评估的原则、扩大同行评审的人数等。例如在对学术声誉评价方面,评议委员会要从项目成员的学术质量、项目在教育研究者或是科学家中的效率、过去五年在提升项目质量方面的进展,以及同行评审的相似性等方面进行评审,最后得出评审结论。二是英国高等教育与研究机会机构(HERO)与文献计量专家合作改革了科学研究的计量方法,即强调以引用为基础的文献计量统计方法。该方法与早期UGC评价标准不同的是:①更加聚焦最有争议的研究质量方面;②由于该评价方法的使用,研究者更加明确他们的工作范围,不得不考虑其成果被ISI检索的因素;③引用的实践活动会导致文献计量质量的可信性,例如人文科学领域,未被ISI收录的专著的引用率就高于期刊的引用率。三是此阶段更加注重评价监督对开放价值、透明性和学术民主的作用。

(三)芬兰

芬兰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始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对个人、项目和团队进行评价,评价中尤其注重国际化水平、研究质量、社会影响力、研究环境和未来潜力的评价。到了1994年,芬兰教育部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实施了“按结果管理”的评价办法;1998年又开始实施按协议管理方式,即大学根据国家的投入必须按协议完成成果的产出。芬兰对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原则与标准主要侧重于对社会与政府决策的影响,其评价模型主要基于英国的RAE。下面以阿尔托大学为例加以说明。

阿尔托大学是由赫尔辛基理工大学、赫尔辛基经济学院和赫尔辛基艺术设计大学于2009年组建而成的一所全新的大学,该大学计划到2020年,其重点学科领域和研究机构要发展成为世界上领先的研究及教学机构之一。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阿尔托大学创办伊始就十分重视研究成果的评价。为此,该校开发出“阿尔托大学研究评价活动2009"评价体系,用于全校人文社会科学和理工学科的评价。该评价旨在通过对研究状况研判和对未来发展展望,分析大学目前的研究质量和研究活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大学向世界名校迈进。

实施这项研究评价的主体是大学组成的专门委员会,院系也组成各自的评价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知名教授组成,不受行政干预。在统一步骤下根据颁布的标准,通过抽样、访谈等形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最后得出评价结果,交由学校统一出版对外发行。评价报告通常由基本概述、单位研究与国内主要大学的研究战略、单位研究的科学质量、单位研究的科学影响力、单位研究的社会影

响力、单位评价的研究环境、单位评价的未来潜力以及委员会对未来发展的建议几大部分组成。

在评价方式上,通常在每个一级指标下设置几个二级指标以及可计量的三级指标。数据来源一是公开的数据资源、评价时段和参考群体抽样访谈;二是主要文献计量学指标以及其他可用指标。分值从高到低(5分1分)分别为:5分为具有杰出的国际水平,4分为具有非常好的国际水平,3分为具有好的国际水平,2分为具有较好的国际水平,1分为具有潜在的国际水平。经过统计计量分析,最后得出评价等级结果。

除英国、芬兰外,欧洲各国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与影响方面的评价,主要是通过专家组进行同行评议,但也有许多国家辅以引文分析等文献计量方法,实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三、构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的路径探析

毫无疑问,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固然需要诸多因素,但建立科学、公平、公正、透明、可操作性的评价体系至关重要。尽管我国高校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为此作出了极大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这就需要我们从科学发展观出发,坚持“以人为本”,以创新为源泉,以激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研究活力为根本,以提升研究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为导向,以促进学科体系建设、科研方法的创新为支撑,在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评价标准,健全评价制度,规范评价办法,构建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才能得到根本保障。

(一)始终坚持以质量为上的导向原则

质量是文化和一切社会活动的生命保障,研究质量是主体基于某个领域或具体命题所创造出的一种社会或群体的满意、热情和忠诚。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和国家的软实力,也影响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智慧、精神状态和文明程度。毋庸置疑,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评价研究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诸多问题,正如《教育部关于大力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意见》(教社科[2006]5号)文件所指出,低水平重复现象比较严重,理论脱离实际比较普遍,应对重大社会问题的能力还不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条件保障也不能适应哲学社会科学快速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高等学校教师对评定职称、工作量考核以及科研奖励等方面存在论文数量上的要求,不仅使重数量轻质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且也为“学术产业化”提供了土壤。

要想扭转这种局面,就必须坚持研究质量为上的导向原则,完善机制,促使考核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杜绝急功近利的重复性生产,重视社会科学代表性作品的评价;重视论著成果的被引用率和社会影响分析等。对于目前流行的《科学引文索引》(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A&H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等引文数据在科研评价中的作用,既要考虑其影响因子的作用,也要考虑有利于发扬学术民主,有利于调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促进基础研究的发展。同时评价出版的专著和研究报告的质量,要依据在社会上的反响,对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推动理论创新、学科建设的贡献率以及社会服务水平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在实际评价中,对各学校在评定职称中应淡化划定的A类刊物,转向以核心期刊影响因子为标准的评价。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地方院校,要根据各自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构建起符合本校本部门实际需要的权重框架,不能搞绝对化、一刀切。

(二)明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是指具备一定评价知识技能,能够实际参加评价活动的人。西方学者认为,为了维护成果评价的公正性,评价主体不应该仅局限于那些同行专家,那样只会对学术发展产生障碍。因此,评价主体应该由科研管理专家、政治领导、商人、各专业团体的代表组成。专家数量应该有所限制。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主体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进行过多次调整,无论是今天的评价机构,还是政府机构聘请的同行评价专家,在评价活动中都存在一些缺位或是肓点。这是因为哲学社会科学几乎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同学科,作为同行评价专家,其知识不可能涵盖所有的领域,故在评价时只能凭借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经验来进行判断,这样无疑会带有一些个人色彩,导致遗漏或是流失一些会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精品。至于评价机构,它们也只能凭借主题覆盖范围、机构名称、作者、合作者、参考文献、科学分类、ISSN、文章长度、出版年、语种、关键词、文章类型等计算引文数量和文章数量,或是受到局限的一些访谈来作出定量和定性分析,其结果常常会使评价结果失去公正性、代表性、准确性。因此,明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主体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评价主体多为占据主导性的政府机构,评价专家中的官本位现象十分突出,其独立性、公正性也常常受到质疑,有不少同行专家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同时,由于专家所处的领域、社交网络等因素,评价寻租现象也比较普遍。例如,某省级城市2011年评定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在一等奖15名、二等奖34名中,拥有校长、书记、院长、局长“权贵”头衔的“运动员”和“裁判员”要占50%以上,其公正性很难得到保证。

要做到研究评价的公正性,就必须解决好“学术研究,谁人评说”的问题,真正实现“从官本位到学术本位的转变,从随意的同行评议转变为有制约的同行评议”。就地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而言,可以实行委托制,与相关省市区开展交叉评议;对全国性研究项目和成果的评议,除保守通讯评议结果的秘密外,对会议评议的同行要出台严格的制约条款,坚决杜绝私下照顾、暗箱操作和私下交易的行为。政府主管部门也应该退出评价活动,主要行使监管职能,授权权威人士组建各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委员会,制定严格规章,每年对申报的项目、研究成果实行独立评价,以确保研究质量和公信力。

(三)规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标准

评价是对评价对象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其评价标准是据以区分善恶或好坏的效用标准。对一切科学的评价,都应根据其成果对于社会所产生的实际效用情况来确定。对自然科学的评价,就是要看其成果是否实际上抑或在多大程度上起到了改善生产方式(包括生产方法与生产形式)的作用。哲学社会科学有别于自然科学,故其评价标准也有着不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强调,评价哲学社会科学要注重原创性,注重实际价值,推动理论创新,推动理论与实际结合。围绕这个断定,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已经进行了长期探索,一些标准达到基本的共识性。即:创新思想是评价的核心指标,研究规范是评价的基础指标,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则是评价的重要指标。但由于标准的抽象性,除规范研究可以硬性规定外,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就很难量化为具体指标,即使目前有一些计量指标,仍然显得抽象・操作性仍然不强。成果评价标准的同一性、外在化、形式化,评价标准的混乱性,评价方法的局限性,评价程序的俗套化,重论证性评估、轻经验性评估等现象较为普遍。因此,规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

标准有待加强。

规范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标准,首先必须坚持政治性和原创性的原则。政治性主要体现在是否坚持以服务国家重大理论和现实需求、引领学术发展的实质性贡献为取向,注重研究成果的学术原创性和实际应用价值。至于原创性,除要看是否运用了现展出来的新知识外・更重要地要看是否产生出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否有利于推动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利于促进隐性生产力向显性生产力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其次,要固化学术价值或社会价值既是评价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终点,也是产生创新性科学研究成果的起点的观念,把是否发现新问题、运用新方法、使用新资料、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形成新对策等作为衡量研究成果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准,尽可能地构建起既能正确导向、又能量化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

(四)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差别化评价

众所周知,哲学社会科学涵盖哲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而每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这既给学科成果评价增加了难度・也给评价主体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成果的类型而言,既有学术专著、学术论文,也有研究报告、咨询建议等;就其级别而言,还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笔者在全国50多所高等学校调研时获知,目前大多都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分类标准》等文件,将成果分为A、B、C、D几个等级试行打分评价。

分类分级评价,无疑增强了可操作性,但由于只考虑了级别而忽视了学科特点,仅以科研成果的转载和引用率、出版的等级,或是不同层级领导人的批示等作为评价成果水平高低的标准,那么许多基础性学科就无法满足这些基本条件。因此,对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既要考虑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功能,也要充分考虑科学性、创新性与价值性的内在要求,实行差别化评价。

实行差别化评价,一是要注意学科的特点,制定差别化的标准,不能一刀切,如对人文科学的评价,除必须坚持以党和国家利益至上的政治方向外,要优先把发现新问题、挖掘新材料、提出新观点、采用新方法、构建新理论,作为研究质量高低的主要指标,既要重视数量规模指标,更要重视学术方向的凝练、队伍的汇集、重大成果的产出和学术的积淀,尤其要重视学术的国际国内的影响力。要特别重视其成果是否是“以问题为导向”,在探索、研究重大现实问题方面具有比较显著的理论价值和社会效益;在以学科建设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为主攻方向中,提出独立见解,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具有较高的学术理论水平等。二是要考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身份定位。目前,高校大致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三大类。由于身份的不同,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要求必然也有区别,在评价中必须充分考虑其内在要求。但目前由于制度设置上的同一性,对评定职称都有纵向项目、学术专著和研究论文级别上的统一要求,致使许多从事教学研究或是专注教学的中青年教师不得不放弃自身的优势,花费大量时间,采取不同手段去发文章。以满足学校对评定职称的基本要求。这样很不利于强化为国家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新型人才的首要功能。因此,在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中也必须实行差别化标准,使高校教师各尽其能,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各项工作中发挥不同作用。

(五)建立健全诚信公正的评价制度

评价制度是指对学术人物或学术机构的学术成果、学术项目、学术影响等进行价值判断和评价的方法、原则、程序等规则的总称。它与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的、评价标准及指标和评价方法构成了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六大要素,它是保证评价诚信公平的重要保证和成果质量的“安全阀”,更是加强学风建设和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学术积累与学术创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内在要求。尽管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早在2004年就颁布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但由于评价标准、模式单调划一,存在方法机械简单,量化考核追求数字指标,以及功利化导向,行政化管理,学术交易性评定和隐蔽性操作等,致使原创性研究成果不多,粗制滥造现象严重,学术寻租腐败盛行,学术产业化愈演愈烈。低水平重复・甚至泡沫化学术、抄袭剽窃等严重的学术失范之事频频发生。尤其是评价活动中的简单化、行政化、唯数量化倾向日益严重,导致学风浮躁,明显有悖于科学的特点和内在规律,破坏了科学研究的纯洁性、科学性、公正性,严重影响和危害着高等学校学术的建设和发展,甚至颠覆了社会对学术存在意义的总体认识和评价。因此,建立健全诚信公正的评价制度时不我待。

要建立健全诚信公正的成果评价制度,一是要强化认识。要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建立诚信公平的评价制度是夯实学科基础,确保创新理论成果质量,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提升国家软实力,维护中华民族学术尊严,固守中国知识分子学术道德的客观要求。二是要完善评价制度。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多实行的是“同行专家评议”、“文献计量法”、“刊物级别评价法”、“被引情况评价法”、“代表性成果评价法”以及“谁申报、谁举证的评价方法”。无论哪一种方法,无疑既有其优点也有其不足。要实现评价的诚信公平,加强评价制度建设尤为重要。这些制度包括评价答辩制度、回避制度、公示制度、反馈制度、申诉制度、举报制度、回溯评价制度、专家遴选制度、匿名评审制度、署名评价制度、评价专家信誉担保制度、项目追踪问责制度、评价结果公布和共享制度,以及“非共识”研究项目和成果的评价制度。每项制度都必须量化可行。三是不断突破专家与同行在科研评价中的主导地位,建立起具有广泛代表性、学术功底扎实、学术道德好、公正廉洁操守好的同行会议评价与通讯评价专家队伍,要打破学术权威一统天下的格局,精选一些政治素质高、理论功底强的中青年和海外优秀专家充实到会议评审队伍。对国家和地方重大理论和现实研究项目,要由政府、中介评价机构和社会大众参与评审,杜绝走过场、讲情面;对一些跨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研究评价要建立专家会审机制。四是要优化评价过程,改进现有评价方法,变单一的评价为综合评价,变以量化为主导的评价为注重社会影响评价,变同一的对象评价、相关评价和相近时间内的多头评价为整合性评价,尽可能与国际评价标准接轨,使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拥有更多的国际受众和影响力。

四、结论与探索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由于涵盖的学科广,加之学科之间存在很大差别,仅凭目前单一的标准和一些通用方法是很难实现的。令人高兴的是,我国党和政府不仅越来越重视发挥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解决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中的作用,而且也更加注重研究成果的评价工作。我国高校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也为此作出了极大的努力,创新不断,理论成果迭出,为进一步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贡献出了学者的睿智。但客观上讲,要对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还需要继续从评价原则、评价标准、评价目标、评价方法和手段、评价体系、评价制度等几个方面不断探索。

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制度建设,充分尊重哲学社会科学的特点和规律,始终把创新和质量放在成果评价的优先位置,设置指标体系,量化评价标准,真正使成果评价有利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有利于突破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有利于夯实学科体系,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完整的话语体系,有利于协调评价制度与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科研体制改革的内在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次,要明确评价主体,规范评价标准,完善评价程序,健全评价制度,充分发挥大学学术委员会、权威中介评价机构和社会公众在科研评价中的重要作用。

对行为科学理论的评价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教师;科研绩效;激励;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1-0059-03

高校教师承担着科技创新、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重任,其科研能力及科研绩效评价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建立了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对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以及在科研活动中投入、产出情况进行的价值判断[1],这既关系到大学的和谐发展,又关系到教师个人素质的提升和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高等学校教师从事的是艰辛复杂的脑力劳动,因此对高校教师的管理不能简单地使用行政、技术管理等手段,应结合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从教师的专业特点入手,准确把握教师工作性质的基本特征,强化激励效应,调动高校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提高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

一、科研绩效评价的作用与规范

(一)科研绩效评价的特点

科研绩效评价是一种学术活动,是学术责任的体现,其本质是求真,其灵魂是创新。在大学开展教师科研绩效评价能有效地保障学术责任的实现。科研绩效评价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主要在于评价对象、内容的专门性,评价者需要有专门知识才能对有关对象做出恰当的判断;科研绩效评价还具有民主性和差异性。民主性是由学术活动的性质决定的,开展科研绩效评价的同行专家因学识、思想、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观点和结论;差异性表现为不同类别、不同学科的项目、论文等学术成果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应有所差异,基础研究应注重理论创新,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应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应有不同的评价指标。

(二)科研绩效评价的作用

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是对教师的学术声誉、专业水平、学术成果的价值高低,研究项目的创新性或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等进行客观公正的专业评估。科研绩效评价作为一种专业评价,具有一定的权威性。通过评价、审核学术水平、学术成果、学术质量的高低,可以制定相关的激励措施,同时还可以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促使教师自觉遵守学术规范,确保学术活动的有序性,提高学术活动质量,激励学术发展和进步。

(三)科研绩效评价的方法

同行评议法。同行评议是指针对涉及研究工作的某项事物,聘请在该领域或相近领域的专家,运用其研究背景及专业知识,就教师的学术水准及相关价值做出评价的活动,其评价结果是决策的重要依据。同行评议的优点是能比较专业地评价,缺点是容易受到评价专家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

定量分析法。定量分析法是以定量分析为主的技术方法,主要用于评价以论文、研究报告等书面文献形式呈现的学术成果。定量分析的优点是以事实为依据,数据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但缺点是不能评价学术价值。

文献计量法。文献计量法是一种以各种文献外部特征为研究对象的量化分析方法。它是以数学和统计学方法为基础,在其应用过程中再利用推理和比较的方法对文献的分布趋势进行判断,适用于有实体形态的科学文献,包括作者分布规律、文献分散增长规律、引文分析等。

科学计量法。科学计量法即引文分析技术,引文分析的主要依据就是通过研究文献之间的相互引用,分析科学发展的规律,评价科学现象[2]。引文分析方法作为科学评价中的定量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科学成果的评价,并由此出现了SCI、SSCI、A&HCI、EI、CSSCI、CSCD等众多引文索引系统。

(四)科研绩效评价的规则

评价程序规则。建立在程序规范基础上的科研绩效评价制度是维持评价结果具有权威的基本要求,包括专家遴选规则、议事规则、保密规则、投票规则、异议规则等系列程序规则,只要程序公正并得到严格执行,人们便可以接受评审结果。

评价机构中立规则。科研绩效评价机构的公正性来源于其独立性或中立性,即不受任何非学术因素干扰,包括行政干预、利益相关人的请托等。尽管目前现行有些科研绩效评价引入了同行专家评价的机制,但仍带有很多行政管理色彩,因此,建立独立的中介评价机构是科研绩效评价制度建设的重要任务。

评价标准先立规则。科研绩效评价的标准和程序应在科研绩效评价活动开展之前确立,并正式公布,评价机构和评审专家必须严格遵守评价标准和程序规则,不得更改或变通。

同行评价规则。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专业研究领域的划分越来越细,同行评价能真正体现专业评审的特点。

二、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鼓励创新和分类评价原则。科研绩效不仅取决于高校教师所发表成果的数量,而且取决于他所发表成果的质量。因此在科研绩效评价中要坚持“计量有据,鼓励创新”的原则[3]。分类评价主要是指在学校内部由于学科特点不同、研究类型不同,在对其评价过程中必须区别对待,促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均衡发展。

目的性和导向性原则。目的性就是结合国家当前的科技政策和学校的长远发展目标,有目的地引导教师紧紧围绕国家和学校的发展目标进行科研活动。通过科研绩效评价,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促进高校科研活动的健康发展。导向性即是通过一些指标量化过程中权重的变化,体现学校管理层对教师科研活动的期望,引导科研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导向性原则是选定考核指标、确定有关权重大小的主要依据。在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的设立能够全面合理地反映教师的科研工作,指标体系应由粗到细,采取逐步细化的渐进方式,并且具有可操作性。

指标权重确定原则。确定指标权重时,应遵循有利于学校科研发展和推进科技创新的原则,根据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特点,在广泛征询专家、教师和管理人员意见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方法合理确定。由于在对高校教师进行科研绩效评价时,教师所完成的绩效应该是书、文、奖、项等各种绩效的累加,因此,不存在权重之和为“1”的情况。

(二)科研绩效评价体系指标的选择与权重的确定

从以人为本、满足高校教师需求、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在科研绩效评价指标设计上采用投入指标、产出指标、效益指标和学术声誉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投入指标包括承担各级科研项目、横向合作项目的数量和科研经费的投入量;产出指标包括学术论文、学术著作、获得专利、科技奖励等;效益指标包括科研成果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社会服务等;学术声誉指标包括学术兼职、学术荣誉等[4]。

指标权重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主观经验法、专家调查加权法、德尔菲加权法等进行确定,然后对各项目指标加权赋值。

三、科研绩效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容易造成急功近利

科学研究是一项极富创造性的活动,具有复杂性,探索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因而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和长期的积累。一味地强调在有限时间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多少论文、出版多少学术著作、承担多少课题等,只会鼓励教师盲目地追求科研成果的数量、助长学风浮躁和急功近利思想,甚至诱导弄虚作假行为。采用科研投入、产出指标作评判标准,是为了使科研绩效评价更具有公正性和客观性。但实际情况是,近年来,一些高校的教师在这种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下,撰写研究论文一定要进入核心期刊,做科学研究首先考虑的是职称的评定、奖金的发放,从而使科研绩效评价走入了误区。

(二)重要学术期刊用于科研绩效评价的局限性

SCI、EI、ISTP、SSCI、A&HCI等来源期刊、以及中文核心期刊的确定是文献计量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为文献数据库选择来源期刊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期刊采购、图书馆导读、咨询服务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便于集中查找某专业的大多数论文,引导作者投稿。期刊本身与学术评价没有必然的联系,它并不是为学术成果评价服务的。此外,受到期刊编辑人员学术水平及审稿专家偏好的限制,以及“权威稿”、“人情稿”、“关系稿”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某些学术水平不高的论文在SCI、EI、ISTP、SSCI、A&HCI等来源期刊、以及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同时也存在某些高水平论文由于作者资历较浅等原因而未被录用的情况。即使SCI、EI、ISTP、SSCI、A&HCI等来源期刊、以及中文核心期刊发稿严格把关,也不能用来作为评价学术论文水平高低的标准,因为学术期刊根本就不具备评价科研水平的功能。

(三)国外的一些索引不能准确反映我国的科研水平

SCI、EI、ISTP、SSCI、A&HCI等来源期刊的地域分布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性,与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科研水平与综合实力并不完全相符,语言偏好造成非英语论文的质量被低估。在SCI、EI、ISTP、SSCI、A&HCI等来源期刊的收录上,偏重于美国及母语为英语的地区及英文学术期刊[4],而我国一些高水平的学术刊物往往受非英语语言因素影响而被拒收,特别是在人文社科领域由于受到评价标准、意识形态的限制,将会直接影响这些索引对中国学者成果的收录。诚然,以SCI、SSCI、A&HCI、EI为参照,鼓励部分研究人员与国际接轨确有必要,但直接用SCI、SSCI、A&HCI、EI为标准评价我国研究人员的科研论文水平,将会导致SCI、SSCI、A&HCI、EI被滥用,值得关注。

四、科研绩效评价机制的构建

(一)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机制的构建原则

将科研绩效与教师的奖酬紧密结合是科研绩效评价机制最基本的原则。绝大部分高校将各种奖酬和科研绩效挂钩,实行的岗位津贴制度、高水平成果奖励制度等就是应用这个原则。当教师的报酬和科研绩效挂钩后,由于能用客观的指标去衡量其工作效果,实现科研绩效和奖酬之间直接挂钩,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满意程度都会提高[5]。但在根据科研绩效制定薪酬制度时,首先要考虑公平原则,出于自尊的需要,高校教师对“公平”的期望更强烈,教师对他的报酬是否满意不仅取决于绝对值,还要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看其相对值,判断自己是否受到了公平的对待,从而影响自己的工作态度。

此外,在科研绩效评价机制的构建过程中,还要在一定时间内保证制度的相对稳定,不要朝令夕改,如果确实需要对制度进行修改或调整时,要注意政策的衔接。同时还要考虑教师个体的差异,不同的人对物质、精神、声誉等需求会有所不同,因此,针对高校教师制定相关政策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合科研绩效评价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

(二)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机制的构建路径

科研绩效评价是对高校教师工作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价值判断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价值取向和工作重点,以及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术的繁荣。科研绩效评价的内涵非常丰富,就学术成果本身的评价来说,无论是对科研项目的评价,还是对科研论文、著作的学术水平的评价,一般都采取同行评议的方式进行,因为只有同行才能准确判断其水平的高低。

科研绩效评价一般可分为阶段性评价与定期评价。阶段性评价是对高校教师在一段时期内的科研绩效进行评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评价结果决定了其是否延聘、能否晋升等下一步的走向的大问题。所以阶段性评价对有一定任期的教师压力较大,激励作用也较大,他们在数年任期中必须好好表现,以期获得好的评价。而定期科研绩效评价多用于年度考核,以决定是否给其奖励、加薪或授予“突出贡献”等荣誉称号。

合理的薪酬制度是构建科研绩效评价机制的核心。薪酬激励是发挥人力资本作用的主要手段或工具,也是高校激励机制的核心内容。所谓薪酬激励,就是运用工资、津贴、奖金、罚款等经济手段与科研绩效挂钩来激励教师,调动其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薪酬激励是按照教师个体的工作数量和质量制定公平合理、切实可行的考核评价体系。在分配方面,在国家标准工资已经给人们基本生活保障的基础上,要充分体现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思想,将校内津贴分配到位,并拉开一定档次,用高报酬鼓励贡献大者;在职称评聘方面,将以其贡献和学术水平因素为主,资历和年龄因素为辅;在选拔和培养上,以学科建设为出发点,制定完善的选拔和培养计划,选拔有培养前途、对学校长远发展有利的人员进行重点培养;在科研方面,避免“遍地撒网”的平均投入的做法,重点扶植发展势头好、有前途的学科群体,鼓励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此外,在进行薪酬设计时,要考虑薪酬的对外竞争性、薪酬针对性和单位本身的支付能力。

公平的竞争机制是构建科研绩效评价机制的关键。公平理论侧重于工资报酬等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人们积极性的影响。公平理论反映了“每一个人都应公平地得到报酬”这个古老原则以及对人的激励作用。公平理论认为,人们不仅关心个人努力所获得的绝对报酬量,而且关心同别人比较报酬的相对报酬量,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教师也不例外。公平是一种价值观念,公平与否的标准,既与一定社会的文化背景相关,也与当事者的价值观相关[6]。公平竞争机制是竞争与合作的平衡,而且还具有留住人才并吸引外部人才的功能,使竞争能产生激励作用。但过分强调竞争,则不利于学术团队的建设,不利于高校品牌专业的建设,高校教师的竞争应是合作基础上的竞争。目前,普通高等学校分配制度改革对原先的平均分配和低酬制度形成强烈冲击,这种趋势非常有利于激励机制的形成。

五、结论

科研绩效的评价目的是要最大限度地反映科研人员的贡献与价值,评价体系中所设定的指标,是为了使科研绩效评价变得更易操作,但在评价过程中应结合同行专家评议,准确地反映高校教师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学术水平。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应与奖酬、薪酬设计相结合,将绩效目标、奖酬薪酬、个人因素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激励教师努力工作,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激烈的人才竞争。与此同时,还应注意到科研绩效评价量化指标本身的局限性,其评价结果可能与实际绩效仍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判断,准确地进行高校教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促使教师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对学校可持续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仁义,陈士俊.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问题与对策[J].太平洋学报,2006,(8).

[2]刘明.科学计量学与当前的学术评价量化问题[J].浙江.学刊,2004,(5).

[3]贺天威,张景林.科研绩效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设计[J].科技管理研究,2001,(6).

[4]卢秉福,霍丽华,陈长喜.高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0,(4).

对行为科学理论的评价范文第5篇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进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意义。方法 制订《护理教学质量双向反馈表》用于护理临床带教。结果 应用《护理教学质量双向反馈表》后,护生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带教老师对护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护生对带教老师综合素质评价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结论 通过《护理教学质量双向反馈表》的制订及应用,使临床带教更规范、安全、科学,达到了教学互长,师生双赢的目的。

【关键词】 护理教学质量双向反馈表;临床带教;应用

护理临床教学是护生在临床护理教师的指导下,参与临床护理实践,以验证、巩固、深化所学的护理理论知识的过程,临床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未来护理队伍的质量[1]。为保证实习效果,完善临床教学管理,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2],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护理技能,培养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我院将反馈教学模式运用于护理教学中,结合我院护理教学的具体情况,制定了《护理教学质量双向反馈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护理教学质量双向反馈表》的制定

《护理教学质量双向反馈表》分为《带教老师对护生的反馈表》和《护生对带教老师的反馈表》两张表格。1.1 《带教老师对护生的反馈表》从护生的职业素质、专业能力、护理程序、讲课能力、病房管理能力、临床分析能力和理论提问等十大方面来综合评价护生,具体内容如下:①职业素质评价内容包括是否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仪表端庄整洁、是否关心患者、热心为病人服务。②专业能力评价内容包括技能操作是否规范、工作是否积极主动、责任心强、与病员沟通能力、护患关系是否融洽。③护理程序评价内容包括能否做好护理评估、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措施并做出正确的评价、工作是否有条理及高效率。④讲课能力评价内容包括小讲课及备课是否认真、内容是否充实、语言表达能力条理是否清楚。⑤病房管理能力评价内容包括是否重视基础护理、病室管理能力、健康教育的能力。⑥理论提问评价内容包括学生提出和回答问题的能力。⑦临床分析能力评价学生对出现的临床问题分析能力。⑧护理文书书写能力。⑨思维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工作能力。⑩出科理论操作考试成绩。

每项10分,满分100分。每项评分结果分优、良、中、差,优10分,良8分,中6分,差4分。考评等级根据得分情况分四个等级,85~100为优,75~85为良,60~75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1.2 《护生对带教老师的反馈表》从带教老师的职业素质、教学态度、沟通能力、教学能力、理论与操作能力五大方面来评价老师。具体内容如下:①职业素质评价内容包括带教老师的工作责任心、组织纪律、言谈举止、团队合作精神。②教学态度评价内容包括带教老师是否主动介绍、带教认真负责、对学生放手不放眼、一视同仁、以身作则。③沟通能力评价内容包括带教老师与学生交流能力、与病人交流能力、健康教育能力。④教学能力评价内容包括带教老师临床讲课能力、护理查房质量、因材施教、创新思维能力。⑤理论与操作技能评价内容包括带教老师专科理论是否扎实、护理操作规范。

根据反馈表现计分,每项20分,满分100分。每项评分分优、良、中、差,优20分,良16分,中12分,差8分,满分100分。考评等级根据得分情况分四个等级,85~100分为优,75~85分为良,60~75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2  对象与方法2.1  调查对象2.1.1  护生 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在我科实习的82名护生,分别来自漳州卫生职业学院、五洲学院护理系、福建中医学院、莆田学院高护、泉州医高专以及福建卫校的学生,年龄为18岁~23岁,本科生19名,大专生63名,其中1名男生其余均为女生。2.1.2  带教老师 心内科全体带教人员18名,其中本科生1名,大专生10名,中专生7名。2.2  评价方法2.2.1  带教老师对护生的评价 学生入科第一天便告知实习科目标及出科评价内容,使每个学生能按一定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每批学生出科前组织全体带教人员根据评价内容对护生进行评价,并进行总结, 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护生,使护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不断改正,不断提高,避免下一轮实习时再次出现同样的问题。2.2.2 护生对带教老师的评价 每批学生出科后根据评价内容对全体带教人员进行评价,按照要求无记名填写,评价后由学生组长直接上交护理部,不经过科室人员,以确保反馈的真实性。护理部再将反馈表上护生的建议、意见及不足,及时反馈到带教老师和护士长,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运用非参数方法进行比较。4  结果4.1  护生的理论与操作成绩 护生实习最后1周,总带教老师统一组织出科理论、操作考试。理论考试内容为教学目标内容、平时讲解的专科理论及三基知识,操作考试内容为护理部安排科室带教的护理技术操作。

表1 两组护生出科考试成绩比较4.2 带教老师对护生的综合素质评分 每批学生出科前一周组织全体带教人员根据评价内容对护生进行评分。

表2 老师对两组护生综合素质评价比较(例)

(Wilcoxon W)Z=3.46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