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水稻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水稻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水稻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水稻病虫害识别与防治范文第1篇

一、水稻纹枯病

纹枯病俗称花脚杆,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也是我省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

1、发病特点

病斑中部呈灰白色,边缘呈暗褐色,经常几个病斑相互连合成云纹状大斑块。在阴雨多湿的情况下,病部长出白色或灰白色的蛛丝状菌丝体,以后逐渐形成白绒状菌块,最后变成褐色坚硬菌核。

2、防治建议

①清除菌源,打捞“浪渣”,铲除田边杂草,不用病稻草还田;②合理施肥灌溉;③及时喷药:用1%(1万单位)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7.5kg/hm2,或2%井冈霉素1.125 kg/hm2,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kg/hm2对水1 125kg喷雾。也可用草木灰225~300kg/hm2对水1 500kg浸泡一昼夜,过滤后喷雾;或用草木灰375~525kg/hm2直接撒施。

二、稻杆蝇

1、危害症状。幼虫乳白色,钻入心叶内为害,秧苗被害后抽出的心叶上有椭圆形或长条形小孔洞,后发展成纵长裂条,叶片破碎。

2、防治建议:用18%杀虫双3.75kg/hm2对水900kg喷雾。

三、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又叫裹叶虫,是我省主要害虫之一。每年随西南气流由中南半岛及我国海南和两广南部稻区迁入我省。主迁入期一般为5月下旬至6月中旬,产卵盛期在6月中旬,危害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

1、危害症状

以幼虫进行危害,幼虫吐丝将稻叶纵卷成筒,取食叶肉,形成白条斑,受害严重时,稻叶一片枯白。

2、防治方法

防治应掌握在幼虫盛孵期施药效果最好,一般年份防第3代在6月20日左右。可用杀虫双(兼治钻心虫)、杀虫单等防治。

四、稻瘟病

稻瘟病俗称“鬼掐颈”,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

1、发病特点

苗瘟:病苗基部变黑褐色,上部呈黄褐色或淡红褐色而枯死。潮湿时病苗表面常有灰绿色霉层。叶瘟:病斑呈纺锤形,最外层黄色,内圈褐色,中央灰白色;病斑两端有褐色坏死线向外延伸呈长条状,病斑背面产生灰绿色的霉层。穗颈瘟:发生于穗颈上。病部呈褐色或墨绿色。穗颈发病早的多形成“全白穗”;迟的则谷粒不充实,病穗往往从颈部折下,形成吊颈。

2、防治建议

①种子消毒:1%的石灰水浸种;强氯精消毒。②药剂浸秧:用2%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按50g对水25kg的比例,将秧洗净甩干,浸入药液中30s取出堆闷,闷30min,然后栽插。③喷药防治:一旦出现叶瘟发病中心,及时用甲基托布津、乙基托布津1 000~1 500倍液喷雾;亦可用富士一号,一般用750mL/hm2对水900kg喷雾。在水稻孕穗破口期,不管田块是否发病,都应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5 kg/hm2对水900kg喷雾防治1次。在抽穗后发现穗颈瘟,用富士一号1 500mL/hm2对水900kg进行喷雾。

五、钻心虫

钻心虫包括大螟、二化螟、三化螟3种。

1、危害症状

3种都是以幼虫蛀入水稻内取食,在水稻不同生育期,被害植株可形成枯心、枯鞘、虫伤株、枯孕穗和白穗。大螟幼虫红棕色;二化螟幼虫黑褐色,体背有5条纵线;三化螟幼虫淡黄绿色。

2、防治建议

防治钻心虫应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提倡齐泥割稻,铲除田边、沟边杂草,对于绿肥田和油菜田,尽可能早灌水耕犁,将钻心虫杀死。可用25%杀虫双粉剂15.0~22.5kg/hm2拌细土撒施,或用25%杀虫双水剂3.75kg/hm2对水900kg喷雾。

六、稻飞虱

稻飞虱俗称“蜢子”,也是我省主要害虫之一。我省稻田发生的主要是白背飞虱及褐飞虱。2种飞虱都是随着西南气流从南方稻区迁入。一般在水稻的前期以白背飞虱为主,后期以褐飞虱为主。即白背飞虱主要在分蘖至拔节期为害。

1、危害症状

受害田块稻叶发黄,分蘖减少,严重时水稻成片“落塘”枯死。褐飞虱主要在孕穗至成熟期为害,危害严重时,稻丛基部变成黑褐色,逐渐全株枯死,受害田常“黄塘”,严重时全田枯黄,形如火烧。

2、防治建议

两飞虱的防治适期都应在田间有虫量50头/百丛以上时开始用药,效果好的药剂为大功臣、扑虱灵、叶蝉散等。

七、白叶枯病

1、危害症状

水稻白叶枯病主要侵害叶片,亦可侵害叶鞘。常见的白叶枯病症状有两种:

普通型:也称慢性型。先在叶尖或叶缘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短条病斑,然后沿一侧或两侧,或沿中脉向上、向下扩展蔓延,形成黄褐色长条病斑,最后粳稻上的病斑变为灰白色,籼稻上的病斑变为橙黄褐色,病斑边缘成不规则波纹状,病健部界限明显.

青枯型:亦称急性型。

叶片上没有明显的病斑边缘,而是叶片失水青枯,且往往是全叶青枯,病部绿公或青灰色,叶片向内卷曲青枯,似螟虫为害状。早晨有露水或潮湿情况下,病部表面出现浅黄色带黏性露珠状菌脓,干燥后呈小颗粒状,易脱落。

2、防治建议

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有轻重年份、轻重病区之分,凡适合其发病的气候与环境条件,均易发病,对产量造成极大的影响。因眦,要以农业防治为主,必要时结合药剂防治。

(1)农业防治:A、选用无病田块的种子留种,或采用比较抗(耐)病的品种。B、种子要经过严格的精选和消毒。 C、培育无病壮秧。选择无病源、排灌方便的田块作秧田,加强秧田水肥管理,培育健壮的秧苗。D、带病的稻草不能用作催芽垫铺或覆盖物,不能用来捆扎秧把。E、带病的秕谷壳、病稻草和草要经高温堆沤腐熟后才能回田。F、采用富含氮、磷、钾、腐殖酸,及硼、铜、锌、铁等多种微量复混的新型有机无机专用肥。这种复混肥既能满足水稻生长的需肥要求,又能使稻苗稳生健长,提高抗逆能力。G、杜绝串灌和深水灌溉,提倡前水不见后水,浅水勤灌,湿润壮秆,够苗适时适度晒田。

(2)农药防治:发现发病中心要及时施药控制。每亩用25%叶枯宁可湿粉100克,加水50千克喷雾。根据病情发展情况和气候变化,隔7天-10天再喷1次。

水稻病虫害识别与防治范文第2篇

今年我镇早稻生育期较去年推迟,病虫发生实况总体为中等发生。目前早稻长势良好,已陆续进入孕穗抽穗期,这一时期既是水稻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灾害易发生的高峰期。据市植保站、码头农技站监测预报,今年早稻穗期病虫害可能呈中等发生态势,部分病虫偏重发生,特别是穗瘟和稻飞虱呈暴发态势,形势不容乐观。根据灯下诱虫情况显示,水稻监测点稻飞虱灯下见虫比去年早10天,高峰日灯下虫量高的达360多只;稻瘟病前期叶瘟虽发生不十分严重,但梁公中稻田叶瘟发生十分严重,个别发病重的田块病叶率高达50%,甚至出现“坐蔸”现象。据气象部门预测,6月中下旬雨水较常年偏多,气温较常年偏高,这种高温高湿气候条件极有利于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的暴发流行,同时,二代三化螟的发生期也较去年迟,与今年早稻破口抽穗期相吻合,极易造成早稻白穗,如防治不力,少则减产15%-30%,多则减产40%以上。为认真贯彻落实江西省农业病虫灾害防控指挥部《关于切实做好早稻穗期病虫害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切实有效防控我镇早稻病虫灾害,现就有关情况紧急通知如下: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村、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对今年早稻穗期病虫发生所带来危害的严重性有清醒的认识,要从确保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的高度,从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早稻穗期病虫灾害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虫口夺粮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从现在起至7月上旬,要把早稻穗期稻飞虱和穗瘟等病虫灾害防控工作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特别大事来抓。强化领导,认真部署,强化服务,迅速行动,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稻飞虱和穗瘟等病虫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病虫灾害损失,确保早稻丰产丰收。

2、加强监测,大力宣传。监测预警及时准确做出预报,是科学指导防治夺取早稻穗期病虫灾害防控工作全面胜利的关键。测报部门要认真履行监测预警和防控指导公共服务管理职能,切实做好工作,为政府组织防治当好参谋,为农民开展防治搞好服务。在病虫监测预警上,要做到监测全面、预报准确,及时;在病虫防治指导上,要按照经济性、有效性、安全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指导病虫防治。今年早稻前期病虫害发生较为平稳,为害较轻,这易使农户产生今年早稻穗期病虫害发生轻的错误观念,防治上掉以轻心和存在侥幸心理,疏于防治。要针对上述情况,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媒体,采取行之有效的宣传形式,加强今年早稻穗期病虫发生的严重性、隐蔽性及破口期喷药预防的有效性的宣传,提高全镇粮农自觉防控的积极性。做到粮食丰收不到手,防治警惕不放松,切实提高防治效果,减轻病虫灾害损失。

3、强化监督,创新服务。农药是防治病虫灾害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资,农药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病虫灾害防治效果。各村、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农药市场监管力度,严把农药市场质量关,严厉打击销售假劣农药的违法行为,净化农药市场,确保农药质量。各村要按照省指挥部“一二三三”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植保协会和病虫防治专业化机防队的作用,积极推行统防统治,提高病虫防治的组织化、社会化程序,切实提高病虫灾害应急防治能力。

4、加强督导,务求实效。在早稻穗期病虫防控期间,镇农办要及时检查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及防治效果,确保早稻穗期病虫防控工作取得实效。各村要严格执行病虫监测防治“周报”制,每逢星期一向镇农办汇报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和防治进展,重大情况要立即报告

水稻病虫害识别与防治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水稻;矮缩病;秧田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5.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4-0125-1

0 前言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近两年来上升速度快、为害损失重、潜在威胁大的一种新病害,局部地区群众反响较为强烈。由白背飞虱为介体传播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已严重威胁着我国水稻生产安全。例如,2010年河池市都安县刚发生水稻矮缩病,导致好多农民的收成减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 水稻矮缩病的病原

此病又称普通矮缩病。病株矮缩僵硬,严重矮化,色深绿,分蘖增多。病毒在黑尾叶蝉体内越冬,黑尾叶蝉在看麦娘上以若虫形态越冬,翌春羽化迁回稻田为害,早稻收割后,迁至晚稻上为害,晚稻收获后,迁至看麦娘、冬稻等38种禾本科植物上越冬。带毒虫量是影响该病发生的主要因子。水稻在分蘖期前较易感病。冬春暖、伏秋旱利于发病。稻苗嫩,虫源多发病重。

2 如何有效防止水稻矮缩病

2.1 强化组织领导,狠抓措施落实

要充分认识水稻矮缩病的危害性和做好水稻矮缩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由于该病是一种新的病害,广大农户对该病的识别及为害认识不足,发生后防治难度大,造成的产量损失大,极易引发。因此,各地要充分认识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及时安排部署,落实防控工作责任,加大防治技术指导,减轻水稻矮缩病的发生,确保中晚稻粮食生产安全。

2.2 要注意加强技术指导

农业植保站要切实加强病虫情监测,水稻病毒病发生期间,加强虫情会商,准确掌握白背飞虱及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动态。要加强技术宣传培训,特别要加大技术资料与“明白纸”的发放力度,使广大农民群众掌握科学的防治方法,确保防治技术到户。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为宣传病虫发生与防治信息。防治关键时期,组织工作组到村基层,督促开展防治工作;要组织乡镇农技人员深入田头一线,指导农民正确开展防治,确保技术到田,服务到户,提高防治效果。同时,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农药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药坑农害农行为,保障适销对路农药有效供应,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药,确保防治效果,同时防范农药中毒事故发生。此外,要实行分片包干联系督导责任制,明确责任,防治关键时期,要组织防治督查组、工作组,深入一线开展督查指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对防治不力、出现大面积危害的地区,将进行通报。

2.3 加强农业防治

2.3.1 对抗(耐)病品种进行选育和选种 尽管目前还没有高度抗水稻矮缩病的品种,但我们知道,多个品种之间都会存在一定差异的抗病性,同时还需进一步开展品种资源的筛选,加强抗病育种工作。

2.3.2 集中育苗管理 水稻秧田种植要做到尽量远离重病田,通过这些措施来减少感病机会。

2.3.3 应在水稻种植中不种插花田 将生育期相近或者相同的品种进行连片种植,这样就有利于开展治虫防病工作,同时也可以减少黑尾叶蝉往返迁移传病的机会。

2.3.4 在早期发现如果发现病情之后,绝对不能拖延 要加强肥水管理,同时及时治虫,这样就可以减少病害,促进健苗早发。

2.4 防治苗期和本田前期灰飞虱

在水稻“两病”和玉米粗缩病流行区,在加强秧田和播栽管理的前提下,采取“治越冬虫源田保秧田、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办法,防止灰飞虱传毒。第一,抓好麦田和冬闲田一代灰飞虱防治。对灰飞虱虫量较大冬闲田,结合化学除草,通过添加毒死蜱等药剂防治。第二,全面开展药剂浸种、拌种。结合水稻和玉米种传病害防治,应用吡虫啉药剂拌种,控制苗期早期灰飞虱传毒。第三,狠治秧苗期一代灰飞虱成虫。选择持效性较好的吡蚜酮等,与速效性较好的毒死蜱、敌敌畏等结合使用。水稻和玉米苗期防治1-2次。第四,做好本田前期灰飞虱防治。直播稻田灰飞虱防治,在播种后7-10d(秧苗露青)用药。移栽稻本田初期用药间隔与防治次数,根据水稻品种抗病性、带毒虫量确定,如虫量大、品种高度感病,应缩短间隔期,增加用药次数。在治虱防病时,选用宁南霉素等病毒钝化剂预防1~2次,可提高植株抗病毒能力。注意交替用药,延缓灰飞虱抗药性产生。

2.5 强化宣传发动,推动群防群治

各地要及时将重大病情向当地政府汇报,争取领导的重视,加大防治工作的行政推动力度,及时宣传《水稻矮缩病识别与防治》,让广大农民朋友充分认识病害的症状、危害性和防控措施。正确引导媒体和社会舆论,广泛发动群众,提高农民开展病虫防治的主动性,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科学、安全、有效地开展防治工作。按照“统一组织、统一时间、统一技术、统一行动,专业化服务”大力开展统防统治,加强对专业化防治组织的信息服务、技术指导、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专业化防治组织服务水平,充分发挥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的引领作用,带动广大农户开展群防群治和联防联控,切实提高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 曹涤环.防治水稻黑条矮缩病须从冬季做起[J].农药市场信息,2009,(22).

[2] 湖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警报[J].山东农药信息,

2010,(06).

[3] 郑大宽.水稻黑条矮缩病与矮缩病的区别及防治[J].农药市场信息,2007,(18).

[4]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进入关键期――切断毒链 治虱防矮[J].农药市场信息,2010,(12).

[5] 广西稻飞虱进入迁入高峰期[J].农药市场信息,2010,

水稻病虫害识别与防治范文第4篇

简代洪

(叙永县农业局 四川省叙永县 646400)

摘要 水稻在我国种植的面积较大,也是我国居民的主要谷类食物之一,随着耕地面积的减少与人口的增多,尽管农业科技不断发展、新品种不断出现,水稻的产量对人们的生活水平仍然至关重要。但是水稻与其他的植物一样,在种植与生长的过程中会有病虫害,使水稻的产量下降的同时水稻的质量也降低,给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对水稻的病虫害的防治措施的研究有其必然性,本文就水稻病主要虫害的防治措施进行探讨,以期给广大种植户提供一些建议与依据。

关键词 水稻 病虫害 防治技术

1 前言

    自古以来,水稻就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无论是在我国的北方还是在我国的那方,水稻的种植面积都在农作物的中职免责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按照我国居民的生活习惯,水稻也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所以水稻的产量与质量对我国居民的生活有重要的影响。印象水稻产量以及质量的因素除有不可抗的自然因素与地域、环境差距之外,还有水稻的病虫害。据统计,我国已知的病虫害有400多种,其中有20多种较为常见,而极为常见、也是较难防治的有水稻飞虱、二化螟、水稻纹枯病、白叶病四种,本文就这四种水稻的病虫害的饿防治急性探讨【1】。

2 水稻主要病虫害

2.1 水稻飞虱

水稻飞虱是水稻主要的虫害,水稻飞虱的种类繁多,对水稻危害最大的是其中的白背飞虱与褐飞虱,其可以对水稻生长的各个时期均造成伤害,对水稻的生长构成严重的威胁。水稻飞虱以吸取稻丛的汁液为食,在吸取稻丛汁液的同时还会释放毒素,使稻梗变黑甚至死亡,水稻患水稻飞虱之后,一般产量会下降10-20%,严重者水稻产量可下降60%,甚至可导致水稻颗粒无收。给稻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

2.2 二化螟

二化螟在贵州地区最为常见,在我国的其他地区也有分布,其主要对稻鞘产生危害,特别是幼虫对水稻的危害最大,如果是在水稻的分蘖期感染稻种卷叶螟,会使水稻出现楛鞘、枯心苗、白穗、死孕穗等情况,严重影响到水稻的产量【3】。二化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其生存力较强,可以隐藏在稻根部过冬,且过冬时,二化螟处于蛹、幼虫等不同的生理形态,给病虫的识别带来较大的难度。二化螟也会使水稻的产量减少10-20%,严重者会使水稻产量减少50%以上,而二化螟引起的水稻倒伏也是水稻减产的间接原因。

2.3 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被稻农形象的称为水稻上的癌症,是由灰飞虱传播的发生于水稻上的真菌感染,水稻的真菌感染易发生在水稻的抽穗期或是水稻的孕穗期,众所周知,水稻的抽穗期与孕穗期是水稻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一时期的气温较高且雨水较少,则水稻易被真菌感染而患纹枯病。水稻患纹枯病的主要表现就是稻穗较小、稻粒畸形或空心,进而导致水稻的产量明显下降,给稻农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

2.4 白叶病

水稻白叶病主要是发生在多于的季节,由于水分过大是水稻容易滋生细菌,水稻被细菌感染之初在稻叶尖部与稻叶边缘产生黄绿色斑点,然后延叶脉渐渐发展为苍白色长条形斑块,最后变成灰白色,继而稻株枯死。患水稻白叶病的水稻,极易发生倒伏,及时水稻不枯死也会出现倒伏的现象,会使水稻的产量减少。

3 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3.1 水稻病虫害的化学治理

目前,我国范围内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是对水稻采用化学治理的方式,即通过根据水稻的患病类型对水稻进行相应的化学药物治疗的方式来对水稻的病虫害进行防治。对水稻飞虱可以使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叶酸盐等对虫害进行治疗;对二化螟可使用三唑磷乳油、杀螟松乳油等治疗虫害;对水稻纹枯病可应用井冈霉素、稻脚青、三唑酮等化学药物进行治疗;对白叶病可用叶青双、氯霉素对疾病进行治疗【4】。对于水稻的其他病虫害也要根据水稻的病虫害种类并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对病虫害进行相应的治理。但是在对水稻病虫害应用化学药物进行治疗的时候要注意化学药物的合理使用,并注意避免长期使用一种化学药物,以免使病虫对药物产生耐药性。

3.2 水稻病虫害的绿色防控

尽管使用化学药物对水稻病虫害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且起效较快,但是,化学药物对种植水稻的土壤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会改变土壤的微环境,在治理水稻病虫害的同时,也杀灭土壤中的非致病菌或土壤中的其他微小生物,进而破坏生态平衡。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使用化学药物治理水稻病虫害的远期效益不大,且化学药物会在水稻中蓄积,进而对人类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5】。所以,对水稻病虫害的 防治可以根据生态规律采用绿色防控。目前,我国南方采用稻鸭共作或是稻鱼共作的方式来防治水稻的病虫害,达到治疗水稻病虫害的目的的同时,与水稻共作的生物也会给稻农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根据水稻的不同的生长时期的特点以及水稻所患病虫害的种类对水稻病虫害使用化学药物进行防治,可以避免水稻减产。但是,从长远的角度看,应积极开发水稻的绿色防控技术,保护水稻种植的微环境与生态大环境,避免化学药物在水稻中蓄积而给人们身体带来伤害,争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潘绍佐.浅谈水稻病虫害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4,14:42-43.

[2]李莲,朱春文,康翠萍.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09:37-38+146.

[3]封建芳.水稻病虫防治对比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18:136-137.

水稻病虫害识别与防治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

中图分类号:S435.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号:0439-8114(2017)06-1056-03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7.06.016

Abstract: The basic principle of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que system of crop diseases & pests were summarized. The background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main diseases & insect pests of rice in Hubei province, the main green technology system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ice pest & disease, and the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of rice varieties were introduced.

Key words: rice; diseases & insect pests;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绿色、节能、环保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也是中国“十二五”规划要实现的主要目标之一。随着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种植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加上外来病虫害的不断入侵,致使农作物病虫害现已成为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公共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政府提出要按照“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加快构建新型植物保护体系。湖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要实现上述目标,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势在必行[1]。

1 建立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的基本原理

1.1 绿色防控策略

以作物区域生态系统为基础,1~2种重大病虫害发生和流行规律为主线,在最大限度满足作物生长发育规律的前提下,根据现有的相关科技成果,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制定“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其方法和步骤如下:①明确作物主要病虫害种类;②探索重大病虫害发生和流行规律;③了解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病虫为害过程;④开展绿色防控技术试验;⑤建立“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操作规程”[2]。

1.2 主要绿色防控措施

①尽力降低初侵染源数量(控制源头)。主要措施有清洁田园、种子消毒、避开或转移寄主、控制迁飞源等。②正确选栽抗(耐)病虫良种(增加自身抵抗力)。③大力推广健身栽培技术(借助外力增强自身抵抗力)。包括培育健康种苗,推广配方施肥,实施科学管理,如修剪、管水等,科学推广害虫诱杀技术,如灯光诱杀、性诱剂诱杀、高感品种诱杀等。④合理实施生态调控技术。包括释放天敌、轮作、间作套种等。⑤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包括坚持统防统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单剂品种,准确把握最佳防治时期和施药时间,正确配制药液,注意施药质量[3]。

1.3 制定“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操作规程”

①建立“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②明确政府职责;③落实资金来源;④组建专家技术小组;⑤科学布局绿色防控网络;⑥加强科普宣传,坚持统防统治[4]。

2 湖北省水稻主要病虫害现状与背景

2.1 主要病虫种类及其为害症状

近年来湖北省发生的主要虫害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稻蓟马、稻秆潜蝇等;主要病害有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等;加上恶劣气候环境频发以及外来病虫害的不断入侵,新的危害如低温冷害、高温热害、水稻细菌性病害和病毒病均有上升的趋势[5,6]。为了达到有效防控上述病虫害的目的,准确识别这些重要病虫种类及其为害症状至关重要。

2.2 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

虫害世代重叠现象严重,代次不明显;迁飞性害虫发生规律难控;病害发生的时空差异明显。

2.3 病虫害暴发的主要原因

①抗性基因丢失。以高产、优质为主要目标的品种选育,致使品种资源的抗性基因在人为的品种选育过程中逐步丢失,从而导致现行推广品种的自身抗性不断降低或丧失。②农药和化肥使用方法不合理。以农药和化肥为主的高产种植模式破坏了稻田生态平衡,使天敌的种群和数量不断减少,有害生物的数量不断增加。③种植制度的多样性和恶劣气候环境频发。复种指数的不断提高为有害生物的快速繁殖和种群的复杂性提供了食物链和变异机会。恶劣的气候环境对品种的适应性要求不断提高[7]。

2.4 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使用

众所周知,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工业和城镇污染;二是农业和农村污染。其中,工业和城镇污染源属于集中性污染源,可集中处理,且处理技术国内外具有通用性,因此主要依靠法规和政策解决问题。只要资金到位,污染问题在较短时间内就能解决。如工厂和城镇的“三废”处理等;而农业和农村污染源属于开放性污染源,无法集中处理,且处理技术因不同生态地区种植结构和病虫等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和危害规律不同,而具有显著特异性,因此主要依赖科技解决问题。即使资金到位,短时间内也不能解决问题,需要长期可持续的科技支撑[8],如农药和肥料污染问题。

湖北省水稻复种面积近200万hm2,按平均每公顷使用农药15 kg和化肥375 kg计,每年就有3万t农药和75万t化肥施入稻田。农药按50%、肥料按20%流失率计算,有1.5万t农药和15.0万t肥料随着雨水渗入土壤,流入江河。年复一年的累积,不仅土壤和水被污染,而且直接造成农产品和食品的有害物质超标,严重制约了绿色产业发展。由此可见,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已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3 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3.1 绿色防控策略

根据不同稻区稻田生态特点,树立全程田间科学管理意识。以推广高产、优质、抗性良种为基础,科学实施绿色保健栽培技术为前提,适时有效地组织农药统防统治为保障,达到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3.2 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

主要病害绿色防控措施:搞好病稻草处理;选用抗(耐)病品种;搞好种子消毒;培育无病壮苗;科学肥水管理;合理施用农药。主要虫害绿色防控措施:消灭虫源;选用抗(耐)虫品种;诱杀;培育无病壮苗;科学肥水管理;合理施用农药。

3.3 简明技术规程

1)正确选栽抗病良种。目前湖北省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新品种很多,各农户应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和耐病品种。若田块处于常年重病区,就必须选栽高产抗病品种;若处于轻病区或无病区,可以选栽优质高产耐病品种。在选栽感病品种时,要特别注意稻瘟病的防治。

2)搞好种子消毒,最好选用包衣种。种子消毒采用浸种灵、强氯精等,按说明操作。

3)清洁田园。水稻收获后及时处理稻草,犁耙沤田。结合春季整地,打捞浮渣,并集中处理,降低病虫基数。

4)培育无病虫壮秧。秧苗三叶期和移栽前2~3 d喷施氧化乐果和Bt制剂等预防二化螟、稻蓟R和稻秆蝇等。旱育秧还要使用敌克松进行床土消毒。

5)推广配方施肥,实施科学管水。推广配方施肥,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增施锌肥、钾肥、硅肥、钙肥和有机肥,巧施穗肥,避免重施、偏施和迟施氮肥;做到前期浅水分蘖,够苗及时露晒田,中期回水抽穗,后期干湿交替。整地时,先施生石灰450~750 kg/hm2,腐熟农家肥15 000~22 500 kg/hm2;耙田时每公顷施复合肥(N∶P∶K=1∶1∶1)150~225 kg,锌肥和硼肥各30 kg;返青后,每公顷追施尿素75~120 kg+钾肥45~75 kg+除草剂(如野老p维农p草克净等);拔节后,每公顷追施尿素45 kg+钾肥75 kg+井冈霉素30包。做到前期浅水分蘖,够苗及时露晒田,中期回水抽穗,后期干湿交替。

6)灯光诱杀成虫。每3.3 hm2地安装一盏频振灯,从5月开始,9月底结束。坚持每天19:00至次日6:00开灯诱蛾,杀灭螟虫、稻纵卷叶螟及稻飞虱成虫。

7)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一要坚持统防统治;二要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品种,最好选用单剂,少用复配剂。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三要准确把握最佳防治时期和施药时间;四要正确配制药液,注意施药质量。严格按产品说明书要求施用,药剂先要用少量水溶解后再混匀,喷药要均匀,不留死角。每公顷机动喷雾用水量为225~300 kg,手动喷雾用水量为750~900 kg。湖北省5月中旬后,病虫害开始普遍发生。5月中旬至6月上旬一代螟虫发生,主要为害早稻和中稻秧苗;6月上旬二代稻纵卷叶螟发生,主要为害早稻和中稻分蘖,6月中下旬二代稻飞虱发生,主要为害早稻和中稻分蘖,6月中下旬稻蓟马发生,主要为害晚稻秧苗;7月二代螟虫、三代稻纵卷叶螟、三代稻飞虱发生,主要为害中稻;8月三代螟虫、8月中下旬四代稻纵卷叶螟发生,主要为害中稻和晚稻;8月下旬至9月上旬四代稻飞虱发生,主要为害中稻和晚稻;9月中旬四代螟虫发生,9月底至10月上旬五代稻飞虱发生,主要为害晚稻[9]。

4 水稻品种抗逆性鉴定技术

4.1 大田鉴定

在区试田间调查的基础上,对发病严重的品种调查穗发病率。

4.2 专业鉴定

目前全国开展水稻品种抗逆性专业鉴定技术研究的对象有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稻飞虱、叶蝉、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耐冷性、耐热性、耐旱性、耐盐碱性等16余种。其中,抗稻瘟病、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稻飞虱等鉴定技术在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中得到了应用。湖北省在抗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白叶枯病和耐冷性、耐热性等鉴定技术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在稻瘟病自然诱发鉴定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方面位居全国前列,并在国家和湖北省水稻品种区域试验以及抗病品种选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具体如下:

1)建立稻瘟病自然诱发鉴定体系的关键技术。第一,明确自然诱发鉴定的含义;第二,确立主鉴机构,组建自然诱发病圃网络;第三,规范标准病圃田间设计技术;第四,加强病圃小环境监控基础设施建设;第五,统一调查时期和分级标准;第六,科学选择抗性评价指标;第七,合理利用抗性评价结果。

2)稻瘟病自然诱发鉴定体系的应用。第一,建立和完善了抗源筛选与评价体系;第二,建立了抗病育种中间材料的选择与评价体系;第三,规范新品种抗性鉴定与评价工作;第四,规范主栽品种抗性监测工作。

总之,通过上述系统工作,将从源头全程监控湖北省水稻品种的抗瘟性,达到提高抗病育种水平、完善品种合理布局、保护病区水稻生产安全、促进非病区优质品种推广的目的。从而保障湖北省粮食安全,为粮食的绿色化生产创出一条全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陈其志,杨盛棣.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的探讨[J].湖北农业科学,2001,40(3):36-37.

[2] 张开朗,谷爱娣,游树立,等.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在建湖县的应用实践与效益评价[J].中国植保导刊,2011,31(5):17-21.

[3] 吴 萍,陈继华,孙梅莫.低容量喷雾防治水稻病虫害的研究[J].中国农机化,1994(6):16,25.

[4] 祁锦学.巧用化学农药防治水稻病虫害[J].湖北农业科学,1984, 23(2):23,33.

[5] 池占海.水稻病虫害综防效果[J].福建稻麦科技,1998,16(1):35-36.

[6] 徐 翔,尹 勇,罗林明.四川省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与不施药防治对比试验[J].植物医生,2005,18(3):31-32.

[7] 朴永范,梁帝允.粮农组织国家间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项目咨询委员会会议[J].世界农业,1994(9):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