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水稻栽培技术与管理

水稻栽培技术与管理

水稻栽培技术与管理

水稻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优质高产 水稻栽培 技术要点 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6-0181-01

前言: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之一,在粮食生产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为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发挥关键的作用。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变革,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水稻生产方式得到了进一步的革新,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应运而生,水稻的产量与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然而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其发展现状并不理想,亟需进行改进。我们通过研究水稻栽培技术,积极探索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趋势,重点掌握技术要点,保证水稻的高效生产。

1 分析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现状

1.1 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概况

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是指借助一定的手段对水稻栽培条件加以控制从而优化水稻栽培提高水稻产量与品质的规范性方法技巧。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内容主要包括基地选择、培育壮秧、合理移植、施肥灌溉、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多个环节,在栽培过程中通过对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要点的重点把握提高水稻栽培的效率与质量,为水稻的优质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1.2 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缺陷

目前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存在着缺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现行的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偏重于优良品种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实用性技术的应用发展,使得水稻栽培技术在原有基础上停滞不前。同时,相关部门及人员对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思想上有所懈怠,导致栽培技术的研究工作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实质作为,其价值得不到有效的发挥,效果不明显,使得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应用推广陷入困境。

2 把握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要点

2.1 加强品种选择和播种处理

积极加强水稻品种选择,提高播种处理水平,是保证优质高产水稻栽培质量的前提条件,能够促进优质高产水稻栽培工作。在优质高产水稻栽培前期,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合理选择水稻品种,根据栽培基地的气候条件、水分条件等筛选适合的水稻种子,尽可能挑选抗寒、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水稻品种,并进行有效的试验检测,淘汰质量不合格的种子。同时加强种子的播种处理,逐一进行晒种、浸泡、消毒、检查等多项程序,保证水稻种子的高品质。

2.2 适时播种育秧及合理移植

适时播种育秧及合理移植是提高优质高产水稻栽培质量的重要举措,对水稻的生长发育有着关键性的影响。科学把握播种育秧的时间,充分考虑水稻种植时的气温条件和天气条件,避免栽培基地的低温时段,为水稻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积温、水分条件,并合理利用天气优势促进水稻的生产。在水稻秧苗的合理移植方面,科学分析种植密度,保证水稻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为水稻种子供给充足的营养素及水分,有利于阳光的均匀照射,加快水稻的生长速度,一定程度上抑制病虫灾害的蔓延,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与品质。

2.3 完善水稻栽培的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水稻栽培的关键环节,针对目前田间管理存在的问题,需要对其加以积极完善。在肥料管理方面,应当注重肥料的品质,减少化学肥料的比重,选择有机肥料,在提供养分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保持栽培基地的持续性发展。而在病虫害管理方面,应加大病虫害防治的力度,合理采用抑制病虫害的手段,利用生物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减少药物防治,避免对水稻造成污染。同时,不断优化栽培基地的环境条件,及时清除杂草污垢,抑制细菌病毒的滋生,为水稻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养分,发挥出田间管理的实际价值。

2.4 创新应用水稻的栽培技术

重点突出优质高产水稻的栽培技术,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经验,创新应用水稻栽培技术,以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努力健全水稻栽培技术体系,将育种技术、育秧技术、种植技术、施肥灌溉技术等置于系统化的框架内,并对其加以积极的推广,使得各项栽培技术间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在水稻栽培过程中不断成熟发展,掌握其应用的要点问题,提高水稻的成活率,保证水稻的优良品质,并为日后的优质高产水稻栽培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促进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的长远发展。

结语

优质高产水稻的栽培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化工作,在新形势下面临着一定的机遇与挑战。目前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发展尚未成熟,在应用上存在较多的漏洞,阻碍水稻生产的发展进程。如何加强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成为社会关注的新课题,针对现行的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问题,我们进行深度的研究,分析解决对策,创新发展思路,着重突出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要点,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完善水稻栽培的技术手段,推动优质高产水稻的稳定生产。

参考文献

水稻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塑盘育秧抛秧;高产栽培;规范化;推广应用;广东兴宁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0-0058-02

水稻塑盘育秧抛秧是国家重点推广的栽培新技术,1993年兴宁市早造开始应用该技术,经过几年实践,其增产效果已初步显现,受到广大农民的认可。为提高水稻塑盘育秧抛秧质量和栽培水平,进一步扩大其应用面积,1993年梅州市农业局和兴宁市农业局等单位合作,制定了规范化栽培模式,推广规范化栽培面积达2.27万hm2,占水稻抛秧面积的91.9%,遍及兴宁29个村。据对实施镇进行调查:塑盘育秧抛秧比一般抛秧增产247.35 kg/hm2,年总增产、增收5 632.56 t、844.9万元。

1 总结塑盘育秧抛秧经验,制订高产栽培规范化模式

从1993年兴宁市推广应用水稻塑盘育秧抛秧以来,该技术的增产效果逐渐明显,为进一步提高该技术的增产潜力,扩大其应用范围,在总结生产实践常见问题的基础上,实现该栽培技术的规范化应用。生产调查表明:严格按操作规程育秧抛秧管理的田块与不按规程操作的地块增产幅度差别较大,一般分别比手插植增产525~750、150~225 kg/hm2 [1]。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受气候条件的影响,秧苗抛栽较晚,4~5片叶抛秧,导致秧苗苗龄偏大,秧苗植株较高,抛栽均匀度差,秧苗斜倒苗数多,返青慢。二是不能科学选配品种(组合)。在栽植过程中,中熟、中迟熟品种(组台)栽植较少,而这些品种一般高产,从而导致水稻生产产量不高。三是一般塑盘育秧常出现较高的空穴率,一般为14%~16%,甚至达到20%,从而使田间水稻秧苗数不能达到生产的要求,造成高峰苗控制难,多时达600万株/hm2,少时仅375万株/hm2,水稻群体结构不合理,对产量的提高造成影响[2]。四是田间管理不科学。水稻生长中期没有施肥或施肥不科学,后期水分调节不合理,造成植株贪青倒伏,从而对穗粒数、千粒重产生影响。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兴宁市制定了《兴宁市水稻塑盘育秧抛秧550 kg/亩规范化栽培模式》,并于1996年早、晚造在兴宁29个村实施6.3万hm2,占水稻抛秧面积的93.8%,增产效果明显。

2 实施农科教结合,推动育秧抛秧高产栽培技术规范化

2.1 与省农科院、华农大专家通力合作,开展“科技入户”和“产学研”互动,实现规范化栽培

为实施水稻塑盘育秧抛秧高产栽培规范化措施,省农科院、华农大专家协同兴宁市农业部门合作,分别成立课题组和指导小组。课题组由省农科院专家组任组长,农业局种植业管理股股长任副组长,成员有科教股、农科所、示范点、农业站等全体同志,具体工作由种植业管理股、科教股组织落实,各镇(街)农业站协作实施;指导小组由各镇(街)的镇农业站站长负责,成员有农业站站员及管理区农民技术民参加。从而形成上下一致,通力合作,加强推广水稻塑盘育秧抛秧高产栽培规范化的组织领导。

2.2 强化领导责任,引起重视

通过多年的应用,水稻塑盘育秧抛秧新技术的增产潜力得到认可,而高产栽培规范化是抛秧增产的关键。为此,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各级农业部门大力合作,在水稻塑盘育秧抛秧栽培技术的推广中突出规范化栽培技术的应用,并将其作为粮食生产责任制来考核,各级领导均能做到层层办示范点,树立样板推广规范化栽培技术,进行抛秧规范化推广。

在推广水稻塑盘育秧抛秧高产栽培规范化工作中,还必须重视宣传发动工作加大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利用各种形式,如召开现场会,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技术资料等渠道,宣传抛秧规范化栽培的增产作用及操作要点,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个个能操作,使推广高产栽培育秧抛秧规范化栽培技术扎根广大农户。

2.3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下乡,指导规范化栽培

市农业局、种植业管理股、科教股、农科所等技术人员与各镇(街)农业站科技人员下乡,深入基层,具体指导,做到示范接触,与有关乡镇的农业站进行推广和指导水稻塑盘育秧抛秧高产栽培规范化新技术,服务于29个村。定期进行下乡指导,保证了育秧抛秧规范化技术得到推广和落实。

2.4 加强培训,推广规范化栽培

为提高农民的种稻水平,促进水稻塑盘育秧抛秧高产栽培规范化技术在兴宁市的推广应用,要结合当地农民的文化状况,开展科技培训,使其掌握规范化栽培技术。培训工作由农业局技术人员承担,培训镇级技术骨干;各级农业站为阵地,培圳管理区干部、农民技术员;管理区农民技术员为骨干,培训示范户;示范户为桥梁,遍及广大农户[3-4]。方法采用室内和室外结合,专题讲座与现场参观结合,讲授与录像结合。据各实施镇不完全统计,围绕推广水稻塑盘育秧抛秧高产栽培规范化技术,累计召开现场会15场,参加培训农民15 236人次,放录像(含有线电视)437场,群众达100 680人次;专题讲座10场,6 171人次;印发科技资料86 750份。通过培训,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使实施抛秧规范化栽培有了扎实的技术基础。

2.5 以点带面,推动规范化栽培

为了推动水稻塑盘育秧抛秧高产栽培规范化技术,要求农业局种植业管理股、各乡镇农业站、管理区应层层举办示范点或片,带动面上工作。据统计,共有示范面积1.52万hm2,占抛秧规范化栽培面积的66.78%。一方面通过树立规范化栽培样板,使群众能够看得见该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增强农民对该技术的接受度,促进各项技术贯彻落实;另一方面水稻增产潜力得到发挥,粮食增产明显。如兴宁市宁中镇新民村千亩片全面实施规范化栽培,早稻、晚稻单产分别为8 280、8 520 kg/hm2;龙田镇80 hm2,早稻、晚稻单产分别为8 220、8 340 kg/hm2;黄槐镇71.6 hm2,早稻、晚稻单产8 505 kg/hm2、8 190 kg/hm2。大坪镇上河岭村67.3 hm2,抛秧早稻、晚稻单产分别为8 640、8 565 kg/hm2。各示范片规范化抛秧较一般抛秧增产300~600 kg/hm2。

3 育秧抛秧规范化栽培技术

3.1 品种选择与茬口安排

为充分发挥品种的特征特性,实现水稻的安全齐穗,要根据品种特性、当地气候条件、茬口安排进行品种选择。一般选择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的品种。早稻以中熟、中迟熟组合为主,晚稻以中早熟组合为主。南部稻区可用中熟组合。平原地区早稻中迟熟组合播种、抛秧时间分别为2月底至3月5日、3月下旬;中熟组合播种、抛秧时间分别为3月10日、4月上旬[5]。晚稻中熟、中早熟、中迟熟组合分别在7月10—12日、7月15—18日、7月10日播种,7月22—30日抛秧,秧龄12 d。山区提前2~3 d播种。大田播种量杂交稻、常规稻、优质稻分别为18.75~22.50、37.50~45.00、30.00~37.50 kg/hm2。

3.2 搞好塑盘育秧

选择排灌方便、阳光充足的水田或旱地作秧地。用塑盘750片/hm2(每片561穴)。秧厢以1.3 m宽为宜,水田放盘前撒施进口复合肥25 g/m2作底肥,排放好秧盘,待营养土稍沉后,播种和压种。播前用1 g多效唑加水500 g浸露白的谷芽2~3 min即捞起晾干待播,晚造多效唑浓度减半。播后早稻用薄膜覆盖,以防寒、防鼠、防雨,待气温回升揭膜炼苗;晚稻用净稻草覆盖,防雨防曝晒。苗期保持湿润的营养土,若二叶期叶色较黄,本田用尿素0.75~1.50 kg/hm2冲稀粪水泼施,抛前2~3 d停止淋水等盘土干爽后抛秧。

3.3 抛好塑盘秧苗

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施用过磷酸钙、碳铵各225~300 kg/hm2,同时田面保持泥皮水或无水。当秧苗3.5~3.8叶时抛秧,深泥田隔夜抛秧,砂质田整平后抛秧,高产田、中迟熟种稀植;中低产田早熟种密植,保证早稻、晚稻基本苗分别为27万~30万、30万~33万株/hm2。

3.4 科学进行肥水管理

(1)科学施肥。前期施用3次肥料,第1次施肥早稻在抛后4~5 d进行,晚稻在抛后3~4 d进行,分别用碳铵、钾肥、过磷酸钙225、225、150 kg/hm2与除草剂、干泥粉进行混合撒施。第2次施肥早稻在抛后9~10 d进行,晚稻在抛后7~8 d进行,用尿素90 kg/hm2、氯化钾90 kg/hm2或进口复合肥300 kg/hm2。第3次施肥早稻在抛后13~14 d进行,晚稻在抛后11~12 d进行,用尿素30 kg/hm2。水稻生长中后期,在幼穗分化1~2期施尿素45~60 kg/hm2、进口复合肥90 kg/hm2或钾肥75 kg/hm2;幼穗分化4~5期施用进口复合肥45~60 kg/hm2以促进枝梗颖花分化,增加粒数与大穗。灌浆期、齐穗期为实现籽粒充分灌浆,用磷酸二氯钾进行喷施。

(2)合理灌水。抛秧期田间保持浅水,齐穗后至成熟干湿交替。当田间苗数达到计划苗数的90%时,露晒田,以泥土不白、不裂为宜,将苗峰量控制在525万穗/hm2以下,抑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

3.5 病虫鼠害防治

为有效防治病虫害,播种前进行种衣剂拌种,抛秧后,根据田间病虫害的特点进行鼠、病、虫的防治,尤其在水稻生产后期要注意稻飞虱、稻寝蚊、三化螟、稻瘟病、纹枯病等的防治。

4 规范化抛秧栽培增产的原因

4.1 培育壮秧

育秧抛秧规范化栽培,早稻用多效唑浸谷芽,用尼龙育秧,防寒防雨;晚稻播后用稻草进行覆盖,能够防雨防曝晒,培育壮秧。

4.2 保证基本苗数,提高成穗率

采用育秧抛秧规范化栽培,空穴率下降6%,能够有效增加田间基本苗数,如早稻、晚稻分别抛苗27.0万~30.0万、30.0万~33.0万株/hm2。而传统育秧抛秧稀植、密植的地块植株分别为21.0万、37.5万株/hm2,栽植不均匀,个体与群体发展不协调。另外,育秧抛秧规范化栽培,肥水管理合理,抛后水稻分蘖早,秧苗生长健壮,抛后早稻、晚稻分别在20、16 d够苗。够苗后露晒田,能够有效减少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5%~7%,有效穗增加7.5万~9.0万穗/hm2。

4.3 根系发达,穗数较多

由于抛秧水稻入土浅,在水稻苗数足够时进行露晒田,对苗峰进行控制,可以促进根系生长,后期不早衰。同时在幼穗分化始期或4~5叶时进行施肥,延长叶片的功能期,增加干物质的积累量,提高结实率、穗粒数。研究表明:平均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分别增加5粒、3%、0.2 g。

4.4 加强田间管理,适时进行药剂防治

在水稻生产中,要注意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秧苗健壮生长,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当田间出现病虫害时(如细条病、纹枯病、卷叶虫、三化螟、稻飞虱等),应根据病情采取综合防治,必要时进行药剂防治。

5 参考文献

[1] 黄森伦,刘永新.农科教结合推广水稻塑盘育秧抛秧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J].广东科技,1999(1):18-20.

[2] 黄丽君.梅州市水稻高产栽培要点[J].吉林农业,2010(8):138.

[3] 彭春瑞,罗奇祥,张巴克,等.水稻免耕栽培综合配套技术[J].江西农业学报,2006(6):28-30.

水稻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麦茬机插;水稻;精确定量;栽培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9-0049-01

在水稻的栽培过程中,应用麦茬机插技术取代传统的手工水稻栽培,能够在有效地降低栽培过程中劳动强度的同时,使水稻栽培的成本得到明显的降低,极大地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率及劳动生产率,但是麦茬机插水稻的生产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很容易出现秧苗的素质不好、秧龄小、播种密度分布不均、移栽过程中的质量不稳定等诸多的问题,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才能保证水稻的高质量生产[1]。

1 水稻栽培过程中推广麦茬机插技术存在的问题

虽然事实证明将麦茬机插水稻栽培技术应用于水稻的育秧及插秧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在实际的应用工作中,想要该项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与推广,还存在一些问题与难点[2],如:地理位置的限制,很多地区的水稻种植田地分布比较分散,此种地理环境中,相关的生产机械很难进入到田地中进行工作,这对于麦茬机插技术的推广有一定的制约作用;由于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种植习惯,而要提高麦茬机插技术的普遍实用性,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该技术目前还很难实现大面积的推广;与传统的水稻栽培技术相比,麦茬机插技术中,对水稻的秧龄有严格的限制,其水稻的秧龄与普通的水稻秧龄相比明显减小,并且由于播种量比较大,在育秧的过程中,需要大量进行秧苗的培育,使得整体的秧苗素质比较差。

2 麦茬机插水稻精确定量栽培育秧关键技术

2.1 品种选择

以淮北地区的麦茬机插水稻栽培为例,在该地区的水稻的育秧及机插的过程中,对于水稻的秧苗及秧龄具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与普通的手插稻相比,其育秧的周期要推迟20 d左右,这就使得在水稻后期的生长周期会缩短[3]。因此,为了保证最终的水稻生产质量,在进行水稻品种的选择时,要根据种植地的气候特点、土壤特点等,对水稻的品种进行合理选择,如徐稻5号、徐稻4号等品种,具有成穗率高、分蘖力强、生长整齐、耐肥抗倒性强、茎秆弹性好、株型集散适中等优点,并且还具有较好的抗条纹叶枯病的性能,将其应用于麦茬机插水稻的生产过程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2.2 秧田选择

麦茬机插水稻育秧的过程中,要保证最终的育秧质量,对秧田进行合理的选择非常重要,机插秧苗具有叶片嫩、秧苗小的优点。为了避免对秧苗造成严重的损伤,在秧田的选择过程中,应该尽量地选择土壤肥沃、无污染、水源充足、与移栽大田距离较近的地块进行育秧,尽量避免秧苗的长途运输,并且要在搬运比较方便的田地中进行秧苗的繁育,如果对秧苗进行长距离运输,很容易导致在运输的过程中,秧盘出现松散,不利于机插[4]。

2.3 播种期选择

采用机插来进行水稻秧苗的栽培对于水稻秧苗的秧龄具有严格的要求,应选择秧龄在20 d左右的秧苗来进行机插,并且要对插秧进度、让茬时间等进行全面考虑,以此来确定相关田地的定播期。为了保证所有的秧苗能够在适宜的秧龄中进行移栽,在播种时应该分批播种,且间隔时间要合理。

2.4 水稻双膜切块育秧

双膜细土育秧是一种管理方便、操作简单、投资成本低、初期投资少的育秧方式,在该种育秧方式,会对育秧过程中的品种选择、秧田选择、种子处理、育秧管理、插秧等过程进行统一的管理,其主要的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精量精细播种过程中,如果不对其播种密度进行有效的控制,采用机插栽培技术,要求应用小苗来进行栽培,会使育苗阶段的每丛苗的数量增多,单株苗的生长空间会随之减小,阻碍个体秧苗的生长,使整体的秧苗质量受到影响。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应该对播种的密度进行合理的控制,使播种密度适当地降低并保持均匀,在秧苗的培育过程中,尽量保证秧苗的健壮。

同时,要在秧苗的培育过程中做好苗期管理工作,如秧苗出土之后,要控制好揭膜的时间,同时要做好秧苗的水分管理工作。一般情况下,需要保持苗床中的土体湿润且不发白,播种后以及移栽前,应该做好秧苗的施肥管理工作,并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病虫害管理。

3 麦茬机插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插秧关键技术

3.1 确定合适的基本苗,进行精确定量插秧

为了保证水稻生产过程中具有大穗、足穗的特征,在进行机插栽培的过程中,确定合适的基本苗是整个机插过程中的关键,一般情况下,基本苗90万株/hm2为宜,株行距保持在11 cm×30 cm较为合适。

3.2 科学应用肥料,对秧苗进行精确定量施肥

采用机插方式栽培的水稻,移栽后的秧苗整体的吸肥能力比较弱,施肥的过程中,施40%~50%的基肥比较合适,施专用复合肥375 kg/hm2左右较为合适。当有2片新叶长出时,开始分次施蘖肥。

3.3 科学灌溉

对水稻进行科学合理的灌溉,对于其产量与质量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水稻机插后,要进行灌水,并要协调好水汽之间的矛盾,在其分蘖之前一般进行浅水促蘖,其搁田要按照其实际的生长情况来进行分次适度的搁田,搁田之后的水浆管理以浅水灌溉为主,并以湿为主,为了保证其质量,不能过早地断水[5]。

4 参考文献

[1] 张文举.徐州地区麦茬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初探[J].科技致富向导,2011(12):141.

[2] 李建军.江苏淮北地区麦茬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初探[J].农技服务,2010(5):9.

[3] 涂彩霞.麦茬水稻旱种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1):57.

水稻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水稻;宽窄行栽培技术;推广

农业作为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提高农业种植效率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可以针对部分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与地理环境,采取相应的种植技术,以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水稻属于我国农业种植中主要的经济作物,也是广大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因此,探寻能够显著提升水稻产量的栽培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1水稻宽窄行栽培技术的优势

1.1高效的光合作用促进水稻增产

宽窄行通风性、透光性良好,可比单行栽培提高1.3~1.5倍的光能利用率。高效的光合作用促进叶片生长和干物质积累,从而减少枯叶、促进根系与基部营养的吸收,也增强了植株的抗倒伏能力。

1.2便于田间管理

宽窄行栽种的特点之一是行距比传统行距宽20~30cm,在后期管理如施肥、除草等过程中可以避免伤根,并保护叶片。

1.3分蘖有效率高,栽培结构合理

宽窄行栽培优化了传统的田间生态环境,保证根部营养的有效供给,使植株根系发达、粗壮强健。调查结果显示:水稻采用宽窄行栽培比等距单行栽培平均分蘖率提高了28.7%,穗数多22穗/m2,增产52.3kg/m2,不仅穗大粒多、结实率高,而且高产、稳产[1]。

2水稻宽窄行栽培技术的推广

水稻宽窄行栽培技术有着较为广泛的适应性,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应用后都获得了高产,受到广大农民的一致好评。采用水稻宽窄行栽培技术的根本目的是加强水稻植株之间的透光率与通风率,进而加强水稻光合作用率,提高结实量。另外,在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还能够有效地预防病虫害。

2.1水稻宽窄行栽培技术的基本原则

在进行水稻宽窄行栽培的时候,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宽行距与窄行距的合理设置。通过有间隔地进行水稻栽培,能够在保证水稻正常生长的同时,提高水稻的单产量。宽窄行栽培技术主要是通过合理的计算,确定单位面积中水稻种植数量,同时分析种植后水稻的通风、透光情况,确保其光合作用时间充足。除此之外,宽窄行栽培技术还可以明显降低水稻间的湿度,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病虫害对于植株生长的影响[2]。

2.2推广步骤

在水稻种植基地选择6块水稻种植地,等比分传统插秧和宽窄行插秧,具体步骤如下:①土地划分;②宽窄行试验地设立田埂,保持一样的田间管理;③试验实施:首先指导农户进行科学、合理育秧,苗床和大田的比例为1∶10,苗床规格为1.1m×10m,播种密度>0.05kg/m2,于秧苗可移栽时进行移栽,同时追加肥料1500kg/667m2;④田间管理:在分蘖期和成长期分别施分蘖肥和壮苗肥,如含氮较高的尿素前期4.5kg/667m2、后期20kg/667m2;⑤组织大田测产。

3水稻宽窄行栽培的注意事项

3.1土壤选择

水稻宽窄行种植除必要的温度、湿度外,土壤也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翻松土壤是播种前的准备事项,包括粗耕、细耕和盖平3个过程;土壤养分也是水稻播种前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实践证明,茬口能提升稻谷的产量,因此可以利用肥茬促进增产。长期连作的土壤往往会造成同种营养的缺失,同时这样的土壤带有白发病、黑稻穗、稻瘟病等病菌的概率极高,所以合理轮作既可以保护土壤,又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3]。

3.2筛选种子

好的育苗种子是高产量的保证。一般选择清水检测法,直接把种子置于水中,漂浮在水面的种子大多不合格,但是这种方式效率较低。实践证明,“精选拌种”的方式既可以保证种子的质量,又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该方法即用专业选种机筛选出种子,再用33%的拌种灵,按种子重量的0.3%进行拌种。

3.3播种时节

3.3.1播种时间4cm的土壤厚度、温度11℃左右、旱地在浇水或雨后播种,播种后可撒上谷壳灰保证谷物发芽的营养,最后需要整平,盖上胶膜保温。

3.3.2播种量播种密度要合理。一般水地留苗密度为30万~42.5万株/hm2、旱地留苗22万~30万株/hm2,条播12.5~15.0kg/hm2、穴播4.3~6.0kg/hm2。

3.4播种后的管理

田间管理要注意水的深浅。在雨水充足时,要及时将水排出去,并清理田中杂草,最好3~5叶期浅耕一次,9~11叶期时追施尿素220kg/hm2,再中耕培土。在雨水稀缺时,向田间引水灌溉。

3.5防治病虫害

3.5.1水稻螟虫以孕穗到齐穗期间的稻田为重点。每公顷撒施5%杀虫双大粒剂1~1.5kg,兑水60~76kg常规喷雾,或兑水5~6kg低量喷雾。

3.5.2稻纵卷叶螟用24%二二三乳剂250倍液或89%敌百虫1000~1500倍液喷雾,傍晚用药效果最好。防治后要进行检查,必要时再治一次[4]。3.6施肥每个生长时期都有对应的营养需求。要科学施肥,一般采用少施多次的原则,提高水稻对肥料营养元素的吸收效率。氮肥用于分蘖肥5~7kg/667m2,抽穗前施氯化钾3~4.5kg/667m2,并及时补充无机养分。

4小结

由于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不高,尤其是部分偏远山区仍然采用的是人工水稻种植技术,因此,推广水稻宽窄行栽培技术,提高水稻亩产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从业人员的经济收入,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立伟,刘健,张海艳.宽窄行栽培技术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5(7):90.

[2]伍峰.水稻宽窄行栽培技术推广研究[J].园艺与种苗,2015(4):11-13.

[3]邱洪明.水稻宽窄行栽培技术推广分析[J].中国林业产业,2016(6):124.

水稻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水稻;简化栽培;壮秧剂;简化育秧;抛秧;直播

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各种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层出不穷,但不论应用何种方法获得高产,都是精耕细作。水稻简化栽培技术是指能简化水稻程序和减轻水稻栽培劳动强度的技术[1]。近年来,中青壮年劳力基本上外出务工,或者是从事与种植业关联度不大的行业,在农田务农从事水稻生产的人员基本上是老年人,他们的耕作劳动强度越轻越好,程序越简单越好,因此水稻简化栽培技术在现实中有重要的推广意义。现将水稻简化栽培的一些相关技术介绍如下。

1壮秧剂简化旱育秧技术

旱育秧秧苗素质好,可以起到取代两段秧、简化技术的作用,但旱育秧过程中的床土消毒、调酸和培肥等操作程序繁琐,给推广造成一定阻力,可以通过使用壮秧剂来简化。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壮秧剂有普通型(2.5kg/袋)和浓缩型(1.5kg/袋)2种,均可应用于旱育秧、湿润育秧、塑料软盘育秧等多种育苗形式。一是旱育秧及湿润育秧。在苗床冬凌培肥和翻耕做床的基础上,用普通型壮秧剂2.5kg加过筛的旱地土12.5kg,或浓缩型壮秧剂1.5kg加过筛的旱地土18.5 kg,充分混拌均匀,并均匀地撒施在20m2床土表面,用耙子翻入2~3cm的表土层,反复挠匀,然后浇底水播种。用未加壮秧剂的肥土盖籽即可[2]。二是抛秧软盘育苗。用普通型壮秧剂2.5kg加过筛的盘土210kg,或浓缩型壮秧剂1.5kg加盘土270kg,充分混拌均匀后配制成营养土,装入150个秧盘,播种后摆放在已培肥、分厢并浇足底水的置床里,用未加壮秧剂的肥土盖籽后,压实、浇足水。或先摆好压实,再在软盘上浇足水后,再播种、盖籽。用壮秧剂育苗,绝不能用壮秧剂配好的营养土作盖籽土,以免影响发芽出苗;混拌一定要均匀,以免产生药害;适用于pH值

2水稻抛秧栽培技术

水稻抛秧具有“一减四省两增”的优点,即减轻了劳动强度,省工、省秧田、省种、省水,增产、增收[3]。抛秧的秧苗不能过大,以是否均衡(每穴的苗数相当,生长大小一致)、矮壮、暴发力强来衡量。旱育苗步骤:一是选好型号,确定好秧盘用量。早稻选用561孔秧盘;中、晚稻选用434孔秧盘。秧盘的数量可按“每1m2计划抛栽穴数×大田面积÷每盘孔穴数”推算,考虑到成苗率,实际备盘数量还应多10%~15%。二是选好整好苗床,准备好盘土。在放盘前进行施肥、耕整、分厢。盘土要求质地疏松、养分齐全、透气通气和较好的结块保水能力。盘土要捣细过筛,按2.5kg/盘备足。盘土最好用壮秧剂培肥。三是认真摆盘,精细播种。摆盘前一天,置床要浇透水。将秧盘穴孔深度的2/3用加了壮秧剂的营养土装好,按顺序摆放在置床上,然后播种(或播好后按顺序摆上)。种子应催芽、破胸露白,一般杂交稻播1~2粒/穴,常规稻播4~5粒/穴,再用营养土盖平,扫除多余营养土。播好种的秧盘用木板等压入秧床土中,以防悬空,产生“吊气”死苗[4]。四是加强管理,培育壮苗。其管理方法同旱育秧育苗的管理。抛秧田管理:确定好抛的密度,早稻和晚稻一般30.0~37.5万穴/hm2,中稻22.5~27.0万穴/hm2。抛秧的大田应田平泥融;抛时要顺风向高抛,以田定盘、分厢分次、力求抛匀。晚稻抛秧时间宜在16时以后。抛秧田一般在抛后5d进行化学除草。抛后2~3d内应湿润管理,促进发根,防止积水漂苗;分蘖期以浅水管理为主,促进低位分蘖的发生和生长。抛秧稻低位分蘖多,分蘖快,有效分蘖终止期比常规栽培早5~7d,应提早7~10d晒田,而且要适当重晒。防止倒伏,注重施好钾肥和防好纹枯病。

3水稻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直播栽培减少育秧移栽等环节,但技术掌握不好很难高产。直播稻分蘖早而节位低;根系分布浅,易早衰和倒伏;库源矛盾激烈,枝梗退化明显。选熟期对口、抗倒性好、分蘖适中的杂交稻作直播稻。通常以有效穗的1/6~1/5作为群体起点,即早稻、晚稻基本苗60~75万根/hm2,中稻45.0~52.5万根/hm2。做好种子处理和催芽,整好大田,要求畦面平整、泥融;分厢分次播匀,确保苗全苗匀。直播田草害较重,必须加强化学除草[5]。晒田不仅能抑制无效分蘖,而且可促进根深扎,提高抗倒能力。以田间群体达到有效穗70%~80%开始晒田,适度重晒,后期以湿润为主。一般在抽穗前15~20d,施尿素75kg/hm2,以减少颖花退化,达到保花增粒作用。此外,还要注意防好病虫。

4参考文献

[1] 孙焱,徐庆琴.水稻简化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12):210.

[2] 缪粉英,徐卯林,黄年生.水稻旱育秧简化技术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4(6):29-31.

[3] 黄务涛.水稻旱秧抛栽技术研究与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