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雕刻艺术的起源

雕刻艺术的起源

雕刻艺术的起源

雕刻艺术的起源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煤炭雕刻工艺品; 艺术设计; 发展趋势

煤炭雕刻工艺品最早是由大同市的民间艺人发明的。煤雕艺人施玉平告诉记者,煤雕刻艺术与乌木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处,尽管质地不同,但是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体现了大同作为“中国煤都”的煤炭文化。云冈大佛、伟人、妈祖,一件件影雕作品,同黑白摄影作品一样逼真,令游客爱不释手,成为中外游客赠送亲友和收藏的精品。江总书记对煤雕艺术赞不绝口,并欣笔提词石中有佛,佛中有石。煤炭雕刻工艺品用料:为大同特有的煤矸石,它为煤层深处的植物化石现已经极为稀少。

1 煤炭雕刻艺术的发展历程

煤炭雕刻艺术是矿区独具特色的传统美术工艺业。煤炭雕刻工艺是19世纪末法属时期问世的传统行业,与矿区的历史和煤炭工人的生活紧密相连。这种艺术类型也许起源于心灵手巧的矿工们闲遐时将粗糙黑亮的煤块雕成不同形状的东西,渐渐成为了一种艺术潮流。煤炭雕刻工艺品题材越来越广泛,内容越来越丰富,从象征勇猛的水牛、狮子到米洛斯的维纳斯像,人像等高艺术作品。

上世纪八十年代,从事煤炭雕刻工艺品业的煤精工艺品协会原副主席阮文伦透露:“为生活增添色彩的煤炭雕刻业具有高文化价值,与矿区历史和煤炭工人的生活紧密相连。因此,煤炭雕刻工艺品是游客来到世界大自然奇观下龙湾时选购的富有意义的纪念品”,并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当中。

如今,大同煤炭雕刻工艺品每年的销量已经超过20000件,并被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十几个国家的爱好者收藏。此外,“煤炭雕刻工艺品”艺术还成功与云冈的艺术文化相结合,一个个云冈石窟的艺术形象在“煤炭雕刻工艺品”艺人的刻刀下变得栩栩如生,展示着环保理念并弘扬传统文化。煤炭雕刻艺人张磊说:“煤炭雕刻不仅是一个产业,更是一个文化符号,我们希望通过这种独特的煤炭艺术,让人们更加了解大同的历史和文化。”

2 煤炭雕刻工艺品的设计理念

一片片煤精、一把把煤泥经过手工艺人的精心雕琢,就变成了一件件耀眼的煤雕。这些精美的煤雕工艺品走进人们的视野,让越来越多的人改变了对煤炭的黑、大、粗的一贯印象,并逐渐开始喜欢煤雕、收藏煤雕。

2.1 视觉表达立足于自然环境之中

几千年来,中国审美观念也始终以尊重自然为前提,这一思想内涵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中国式设计到处体现着自然环境因素。如果在煤炭雕刻工艺品上脱离了原始自然环境,那么,任何宣传艺术的方式,都是不具有生命力的,而一旦缺乏自然环境因素,这种艺术形式也是难以流渗到煤炭雕刻工艺中,应实际结合自然环境特征,将人与自然互动的观念实际贯彻到设计中来。所以说,只有将煤炭雕刻工艺与我国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才能取得我国炭雕艺术多元化的发展功效。

2.2 传统文化与自然思想给予炭雕设计的源泉

人的视觉表达常常作用于“人与环境互动”原则,套用古人的老话就叫“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起源于《易经》,《易经》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总源头,被称为群经之首、百家之源。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是一个大系统,追求天地人宇宙万物的和谐统一,以之为最高的准则。为了达到这一境界,《老子》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次第。“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它既成就了中国古代的文化精神又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人的生活理想。可以看出,人文文化与自然思想是炭雕设计的创作源泉。

2.3 作品形象是炭雕艺术生命力的表征

当煤炭被赋予千姿百态的形象时,它的艺术生命力就卓然显现了。煤雕工艺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从古典题材到现代题材,从人物到花鸟鱼虫,每一种题材的作品都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根据不同创作题材的要求,或大刀阔斧,粗犷有力,或刀法细腻,精雕细琢。作品形象生动,神形兼备,于古朴中见风雅,于沉稳中显灵秀,构思巧妙,设计新颖,题材丰富,雕工精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乌金”艺术品,展示出独特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2.4 精雕细磨,方得炭雕艺术独特魅力

通常来说,煤炭雕刻工艺品分为两种:一种是先将煤矸石加工成石板,然后进行抛光处理,再在上面用细钢钉和铁锤轻轻凿刻出精美的图案,其手法类似于中国传统的刻瓷;另外一种是将煤矸石直接雕刻成各种造型,然后再进行抛光处理。凿刻过程要十分仔细,力道和凿刻点要均匀,否则就会导致雕刻失败。成品的“煤炭雕刻工艺品”作品乌黑发亮,细腻精美,显示出有别于传统雕刻艺术的独特魅力,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多次在全国工艺品博览会上获奖。

3 煤炭雕刻市场发展趋势

目前市场上的煤炭雕刻工艺品主要分为外国进口煤炭雕刻和国产煤炭雕刻。国外主要有马达加斯加岛、巴西、奥地利和捷克等国,而国内产煤炭雕刻工艺品的地方主要有广西、湖南、江苏、山东、河南、云南和新疆等省份。其中,江苏的东海县既是国内重要的煤炭雕刻工艺品产地,又是首屈一指的煤炭雕刻工艺品集散地。

尽管与钻石、红蓝宝石相比,煤炭雕刻工艺品的市场价值和社会所赋予的意义显得相对平民化,但这并不意味着走惯了“亲民”路线的煤炭雕刻工艺品没有升值的空间。煤炭雕刻工艺品的投资与其他古玩不同,不需要考虑年份以及历史,辨别也相对容易,但是买到一块好煤炭雕刻工艺品并不容易,简单来说,好煤炭雕刻工艺品的品种讲究天生天成。如果一块天然的煤炭雕刻工艺品有大致的象形形状或是有天然的“美景”,那么就是好煤炭雕刻工艺品。这样的煤炭雕刻工艺品比起一般的煤炭雕刻工艺品,不仅价格高出一部分,日后的升值潜力也更大。另外类似巴西绿幽灵、绿发晶等一些有限资源的煤炭雕刻工艺品矿石,由于赋予了一定的意义,也具有一定的保值升值潜力。

煤炭雕刻工艺品可以定位于礼品市场和个人市场两个方面,然后针对两个不同的市场确定不同的营销策略,分析两个市场就必须要针对送礼和个人自购收藏和摆设这两类的消费人群进行分析。他们在购买煤炭雕刻工艺品的时候分别都有其重点关注的一些方面,而且会有一定的区别。然后再将送礼市场和个人市场进行细分,例如送礼市场可以分为情人礼物、生日礼物、朋友之间的送礼、亲人之间的送礼、高端送礼、中低端送礼等等,而个人市场就可以分为自购用作家具摆设和自购收藏等等,然后你在给不同的市场分出不同的产品类型或者组合做推荐,针对不一样的细分市场给出不同的定价方式和促销方法。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来购买!

4 结论

煤炭雕刻工艺品一直以来被大多数人视为普通室内摆件,往往被忽略了其艺术价值。其实与其他的收藏品一样。煤也是不可再生资源,目前国内市场已经出现了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煤炭雕刻工艺品的经营已经在很大的幅度上出现供给线吃紧的情况,随着煤矿不断的开采,数量会越来越少,此外,煤雕艺人艺术观念的提升,煤炭雕刻工艺设计观念的成熟,必定会使煤雕未来价格的走势肯定会呈现趋高的现象。

[参考文献]

[1] 胡楚雁. 缅甸黑乌沙翡翠赌石技巧[J]. 中国宝玉石. 2010(01):152-153.

雕刻艺术的起源范文第2篇

1.1规范石雕工艺技术发展,谨慎发展机械化生产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黟县石雕工艺技术也有了新的变化和进步,但也面临严峻的困难和考验:尽管政府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措施,古徽州的传统石雕艺术珍品却不断的流失与减少,对现有石雕艺术珍品的妥善保护和传统工艺技术的研究尤显重要;与此同时,由于徽州部分石雕企业及个体都为追求短暂的利益而忽略了传统艺术精髓,从事者心情浮躁,难以静下心来制作高品质的珍品,不仅浪费了不可再生的青石资源,也使很多新石雕产品工艺技术粗糙,失去了徽州石雕特有的神韵和美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石雕工艺技术,其核心和精髓是手工制作。通过石雕丰富的传统手工工艺和手法,如平雕、浮雕、圆雕、透雕和线雕等,才能够充分体现各种雕刻手法的妙用,产生对比、差异、错位、使人的视觉审美达到轻松愉悦的效果。另外,手工制作的石雕工艺品,立体感强,层次分明,作品有血、有肉、有骨头,好看、耐看、经得起看,并根据产品定位,具有相应的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石雕工艺的继承和发展,首先应当在保护和继承手工雕刻技艺基础上,根据石材的性能和材性特点,引入木雕、砖雕和竹雕等相关雕刻艺术的技艺特点,制定石雕工艺技术规范文本,以避免产生粗制滥造的产品;另外,要正确处理好机器与手工技艺在石雕制作上的问题。随着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很多传统手工工艺都已经被机器所取代,这是传统手工艺共同面临的问题,事实证明,机器或电脑制造出的产品,虽然效率较高,但缺少灵气,产品单薄、生硬和呆板,只是简单的固定操作,很多细节表现不足,产品低档粗糙。而手工雕刻由于重在用心做事,使作品往往具有以神传意,形态饱满和洒脱的灵气。因此,为了更好地继承和保护传统工艺,应提倡鼓励使用手工工艺生产,谨慎发展机械生产。

1.2石雕是黟县地域文化的组成部分,需继承与创新

保存完好的徽州民居,基本上取材于黟县石材,可见石雕是黟县地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该得到继承保护和发展。在表现内容上,黟县明清古民居的石雕文化丰富。与中国整体的石雕艺术一样,主要是在宗教和巫术观念支配下完成的,诸如人们为了求财、求福、求子等创作的儒释道人物形象,传达了和平、顺和、祥和、太平的美好寓意,具体表现为龙凤呈祥,太平等吉祥寓意。作为中国石雕文化中的一部分,黟县石雕文化所体现的是一种安定、和平主义价值观。在表现手段和风格方面,徽州石雕多以浅层透雕与平面浮雕为主,浮雕、透雕、圆雕、线刻等多种技法并用,圆雕整合趋势明显,刀法精致、古朴大气,主要是动植物形象、博古纹样和书法,人物故事与山水则较为少见。由于受石雕材料本身限制,虽然不及木雕与砖雕那样细腻繁琐,但在功能与形式上,石雕与建筑整体配合得更为严密合理,与木雕和砖雕一起展现了徽州建筑装饰雕刻风格独有的艺术魅力。继承徽州传统石雕文化,重要的是有所发展和创新。首先,应当开展学术研究,成立石雕艺术研究院,政府部门应该从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出发,针对石雕工艺的发展现状,进行适宜的扶持与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定期举办黟县石雕文化保护论坛,工艺探讨,提高传统石雕工艺,传扬黟县石雕文化的精髓,建立石雕技术人才激励机制,并创造合理的竞争环境,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为石雕工艺技术的创新发展创造条件;开发与石雕相关旅游产品开发,注入更加开放性的设计思维,添加更多发展思路,拓宽其发展空间;可以借鉴传统的木雕、砖雕等技艺手法,在保持石雕特点的基础上有效地使用现代雕刻工具,使木雕、砖雕的精细、多层次等效果,融入在众多石雕作品中。

1.3在继承传统的文化前提下,合理、适度地利用资源

如何充分合理利用石材资源?首先,相应政府管理部门制定明细的规章制度,并且赋予法律意义,明确规范资源开发用途:制定在保护和发展徽州文化传统风格的需要框架内,规范资源的开采,加强资源的监管保护,提高石材开采和深加工技术水平,避免浪费和粗放的使用;其次,保护徽州石材资源须从可持续发展大框架下进行,不能够脱离环境保护及全局整体规划,为未来长远发展制定相应开发计划:鼓励矿山企业以整合组建集团公司模式实现资源的统一管理,建立市场运作机制,并且通过拍卖及竞标的形式,提高石材资源的市场效益;再次,石雕工艺的发展需要进行规范,定时组织宣传工艺的继承及自然资源保护,密切联系群众,加强资源保护意识;最后,企业及个体手工户在合理利用石材资源的同时,需要提高石雕从业者工艺技术水平和艺术修养,减少石材的浪费,提高对剩余石材资源的二度或多次利用水平;同时,政府部门还应当加大力度规范石雕生产登记的管理制度,规范石雕生产经营发展的秩序,保证石雕产品的质量及品牌识别。

2黟县青石废料与树脂工艺结合的产品市场的前景

2.1应用现代科技提高黟县石材的利用率

鉴于黟县青石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充分使用青石自然资源,在保持青石独有特点和雕刻风格情况下,应用现代材料科学技术,提高其利用效率,不仅有利于青石资源的保护,以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收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青石材的利用率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研究:一是有效的借鉴其它材料雕刻和加工设备,如宝石雕刻、木雕雕刻、砖雕雕刻等雕刻技术和加工设备,谨慎使用机械工业,以获取青石雕刻加工深度和效率;二是应用材料化学技术,把黟县青石与树脂工艺结合起来,不仅大大地节约了青石材料,也有效地拓展了黟县青石雕刻艺术设计空间。

2.2黟县青石与树脂工艺结合的可能性

苏州科技学院建造实验室和黟县金星公司合作研究了青石与树脂结合工艺,经多次实验后,认为这种工艺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青石雕刻特色保护上是有效的,当然更重要的是保护了青石资源。树脂工艺产品是利用聚合技术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可以通过各种加工技术成为任何形状,树脂产品具有重量轻,不容易破碎,能够长久保存,可以小批量,多模具生产,可以制造成各种造型美观、形象逼真的人物、动物、浮雕等,并且产品物美价廉。把黟县青石材废料与树脂工艺相结合有以下几点优点:首先,是充分利用了青石材边角废料,结合树脂工艺,以提高资源使用率,充分使用和节约了材料;其二,利用现代生产技术与工具进行工艺生产,实现模具生产与手工艺结合,其生产过程无污染,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劳动量,也避免了因批量化生产造成廉价视觉与心理感觉;其三,这种工艺在质感和触感上基本保持了青石材料优良品质的雕刻特点,丰富了青石雕刻的艺术表现空间;其四,由于青石材料与树脂结合工艺较好地拓展了青石材料的性能,可以在具有巨大市场的日用品方向设计制造有青石材料特点的产品,改变了青石材料仅应用于建筑和工艺品等领域的局限性。

2.3黟县青石与树脂工艺结合的产品市场分析

雕刻艺术的起源范文第3篇

关键词:石雕源流范围运用

中国的雕刻艺术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它的丰富多彩,如石雕、木雕、砖雕、泥塑等不同材质表现出来的雕刻艺术,在我国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实用性和装饰性,并在不同的领域里发挥着应有的作用。雕刻艺术按用途划分有建筑雕刻、宗教雕刻以及观赏、陈设性雕刻等;按工艺划分有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和圆雕等。作为雕刻艺术表现形式之一的石雕艺术,在我国民间石雕工艺渊源久远,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与地方特色。

一、石雕的源流

石雕是以青石、沙石、花岗石、大理石等为材料的雕刻艺术品。在我国新石器时代就出现有石雕作品,如河北武安磁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石雕人头像,还有出土的商代大理石石虎、石鸟。迄今为止河北石家庄出土的一对西汉石人是我国最早的大型石雕。东汉以来,佛教传入中国,由于佛教艺术的盛行,而使宗教石雕得到较快的发展,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及莫高窟的石雕造像代表了这个时期石雕艺术的巅峰水平。东汉武氏祠前有一对石狮子,是我国陵墓石狮最古老的作品,形态逼真,鬣毛清晰可见。著名的西汉霍去病陵墓石雕群是汉代石雕的代表作。这些石雕不追求自然形体的逼真摹写,而是重视结构形式的韵律,力图通过动物的跃动瞬间以及内在结构来表现动物旺盛的生命力,达到形神兼备、静中欲动的艺术效果。霍去病墓石雕以高度概括的雕刻手法而不同凡响,其独特、雄浑、沉厚、简洁的艺术风格,反映了汉代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

中国古代石雕艺术相对集中于历代石窟造像与陵墓石雕作品中。保存至今的六朝、唐、宋时期的石窟造像与陵墓石雕为数众多,为我们探求石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宋、元以后,石雕艺术向世俗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民间石雕、工艺石雕、建筑石雕逐渐成为石雕艺术的主流。明清时期石雕艺术除广泛用于建筑石雕以外,小型佛像、陈设小品、印纽等观赏性作品极为流行,石雕题材形式多样,技艺精湛,达到了很高的艺术造诣。

二、民间石雕的题材范围及运用

民间石雕的题材内容,以写实性人物、动物、花鸟居多。大致有三个方面。

1.吉祥图案。“吉祥”这两个字最早见于先秦战国时期的《庄子》一书。书中有“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之语,自古就是福寿喜庆的祝吉之词,也是国人孜孜以求的人生理想。依照世俗的观念,人生的最高理想是加官晋爵、子孙满堂、富贵永年。因此,吉祥的内容是多福、添子、增寿。还有如“吉庆有余”“龙凤呈祥”“天官赐福”“麒麟献瑞”“松鹤延年”“麟凤吉祥”“一路连科”“狮子绣球”“封侯挂印”“太师少师”“天马行空”“福”“寿”等,都是人们祈盼吉祥的重要内容。

2.戏曲人物、古代英雄、神话传说以及日常生活,如“渔樵耕读”“杨家将”等。

3.避邪纳福的吉祥物与祥瑞的动物。如狮子、麒麟、凤凰、大象、鹿、仙鹤、蝙蝠及十二生肖等。

近代民间石雕广泛运用于建筑的诸多部位上,如民间建筑的梁枋、廊心墙、台基、栏杆、门狮、柱础、门枕石以及桥梁、石牌坊、石碑、镇庄兽、拴马桩以及陵墓雕刻等。其中典型的民间石雕,如石牌坊、石狮子、拴马桩、门枕石、石桥、柱础等,都具有浓郁的民族民间特色。

民间工艺是民间艺术中的一枝奇葩,而民间石雕运用在建筑装饰中,尤其是用于明清时期的建筑石雕装饰,因其有逐渐消失的趋势而更显弥足珍贵。

运用于建筑中的民间石雕艺术之一的石牌坊。牌楼即牌坊,是我国一种古老的建筑形式。牌坊直接渊源于汉唐时期的里坊门、其形制与古老的衡门、乌头门和棂星门有关。明朝中期,坊门的结构渐趋繁杂,形制也越来越高大,逐步演变成牌坊。牌坊以“一间两柱”为基本形式,即竖立的两柱间横接一至两根额枋,上下两根额枋之间镶牌或透雕的花板;柱要深埋,还要箍“夹杆石”以求稳定。大型的牌坊可横向展开成“三间四柱”“五间六柱”等。牌坊的形制相当自由,甚至可以使用一般民间建筑禁忌的斗拱,屋顶由斗拱承托形成楼檐。牌坊的斗拱、额枋、夹杆石和屋顶都是重点装饰的部位。如:位于广西钟山县玉坡村的“荣恩石牌坊”古建筑,是广西有名的最具地方特色的古建筑之一。该牌坊位于该村廖氏宗祠前,是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该村进士廖世德为纪念其祖所建。牌坊占地10.30平方米,四柱、三间、五楼、庑殿顶,宽6.18米,进深1.66米,通高7.32米,通体青石建造,牌坊满布圆雕、高浮雕和低浮雕。用料宏大厚实,石柱立在石基座上,柱前后均设抱鼓石,起护杆作用,其中,中柱正面抱鼓石上镂雕石狮,明间正楼庑殿正脊两端饰有反尾上翘鱼鸱吻,正中为保护陆顶,四斗拱间为透雕花窗,横枋下正中石匾竖刻楷书“恩荣”二字。花抬枋及枋间的石板为高浮雕和透雕镂空的“双龙戏珠”“双狮戏球”“麟吐玉书”“丹凤朝阳”“八仙贺寿”“鱼跃龙门”等十多组玲珑剔透、寓意深刻的题材。在表现手法上不同的建筑部位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起护栏作用的抱鼓石的两侧用的是线刻的表现手法,起到了整体而不破环原有牌坊的柱式结构。而花抬枋及枋间的石板则应用了高浮雕且近似于圆雕的表现方法,突出了牌坊最主要而显著的位置的“双龙戏珠”和“双狮戏球”。而四斗拱间采用了低浮雕的表现手法,以丰富牌坊的内容,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主题的作用。整个牌坊从正面到背面的雕工精致细腻,刀法娴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2000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运用于建筑中的民间石雕艺术之二的石狮子。传说佛祖释迦牟尼诞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从此狮子被逐渐神话,人们认为它能避邪护法,而成为佛法威力的象征。狮子又被称为“百兽之王”,人们认为它可镇百兽。由于东汉开始,历代帝王陵墓石兽中均沿用石狮子护陵,用以避邪镇墓。狮子还常成为菩萨的坐骑和寺庙的建筑装饰。古代官制三公、三孤之首名太师、少师,官位显赫。大狮、小狮谐音太师、少师。“太狮少狮”图案比喻为高官厚禄、财富与权力的象征,多见于民间建筑门饰雕刻。狮子的形象被融入中国文化中,成为最具民族特色和民间色彩的典型艺术形象,深受百姓的喜爱。传说雄狮与雌狮在一起嬉戏,狮子的毛会缠在一起滚为球,球内会生出小狮子。“狮子滚绣球”“太狮少狮”图案寓意祛灾祈福、子孙繁盛、财源滚滚。广泛用于石牌坊、桥梁、望柱、建筑小品、门枕石、拴马桩等雕刻上。如:石龙桥位于广西钟山县石龙镇镇府门前,横跨于石龙河南北两岸,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重建于光绪年间,全长40米,宽5.2米,高12米,正拱跨度14米,副拱跨度7米,整座桥全用青石拱建而成,未用丁点灰浆联结,充分显示出我国桥梁建筑的高超技术和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石龙桥桥堍两端各置石狮子一对,两石狮怒目圆瞪,虎虎生威,桥面两侧石栏、望柱、华盖内侧饰满浮雕图案,望柱外侧分别阴刻着“龙蟠东水”“石锁珠江”八个雄健的横幅大字,两石栏上分别雕刻有“双龙戏珠”“双凤朝阳”“八仙贺寿”“沣矶访贤”“三顾茅庐”“巧借东风”“西湖借伞”“十八相送”等神话传说和戏文掌故。这些图案在技法上都应用了浅浮雕和线刻的表现手法,刻工细腻、形象生动,使大桥溢彩流金、熠熠生辉,不但体现出清代浮雕艺术的精湛,也体现了清代戏曲艺术的兴盛,说明清代文化艺术之繁荣。石龙桥是一座融建筑、雕刻、造型、戏曲艺术于一体的古石桥,在建筑及雕刻上都有较高的造诣,为广西古石桥中所罕见。2000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运用于建筑中的民间石雕艺术之三的拴马桩。明末至近代农村的石雕工艺品。在农村宅院用来拴马、牛等牲口的一种石雕桩。流行于陕西渭南地区,陇东、山西、广西一些地区也有类似作品。拴马桩的材料多为青灰石、黑青石。石桩分为桩头、桩颈、桩根三部分,其重点在桩头圆雕。雕刻题材丰富,有人物、动物、神话故事人物等,其中以石猴、人与动物等造型居多。多应用圆雕、浮雕与线刻相结合的手法对石桩各部位进行装饰。圆雕造型浑厚、稚拙、粗犷,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与生活情趣。

运用于建筑中的民间石雕艺术之四的门枕石。也叫抱鼓石或门墩,是一种石材做成的极具结构功能和艺术欣赏价值的建筑构件,位于大门的门轴下。主要功能为承托大门起转动门轴的作用。门枕石突出门外的部分称为门鼓石、门墩,是装饰的重点。做成圆形的称为圆门鼓,做成方形的称为方门鼓。门墩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传统文化、佛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三个方面。门墩上的“狮子绣球”“五福捧寿”“九世(狮)同居”“白猿偷桃”“三羊开泰”“刘海戏金蟾”“麟吐玉书”“岁寒三友”“暗八仙”等图案,内容丰富,多姿多彩。由于封建礼教及权势的规矩制度,使得应用在建筑上的装饰图案纹样也有官位等级的差别。官位等级高的门墩图案丰富且雕工精致,官位等级低的门墩图案极少甚至没有,就一简单的方柱或圆柱门墩。门墩上的图形大多采用低浮雕或线刻,极少用透雕。浮雕栩栩如生,给人很强的视觉效果;透雕更是剔透玲珑,令人叫绝。我国各地民居的门枕石类型繁多,风格迥异。如:唐介祠位于广西省全州县凤凰乡翠西石冲村内,唐介,现广西兴安县高尚乡江东村人,宋仁宗时为御史里行。在宋一代,其后人有八九人中进士,人丁繁衍,由于家族兴旺人多,其中一支迁至全州。为纪念先人,而于清嘉庆五年(1800年)兴建了这座唐介祠,该祠砖瓦木结构,有天井厢房,分上下两座。大门两侧分别立两个抱鼓石,鼓石上蹲踞着两个小狮,整个抱鼓石包括鼓、鼓石,小狮子应用了高浮雕与低浮雕相结合的表现手法,雕刻精致,不失为一件极好的石雕艺术品。该祠保护得相当完好。

雕刻艺术的起源范文第4篇

关键词:南朝陵墓有翼神兽;艺术价值

南朝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南朝长期处于分裂动荡的阶段,各民族不断接触、斗争、融合,又大量从异国的艺术,特别是宗教艺术中汲取了养分,因此雕塑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新面貌,为其后隋唐雕塑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对邻国特别是朝鲜,日本的雕塑产生了影响。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帝王陵墓地表上的石刻群雕,以南朝保存较好,分布在南京、句容,丹阳附近,现存共31处。丹阳的六朝陵墓石刻是全国仅有的南齐帝王陵墓和梁代帝陵石刻。[]而丹阳南朝陵墓有翼神兽独具特色,具有很高的美学特质和艺术价值,值得我们去进行探索和总结,同时也对南朝时期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思想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为更好的

一、关于丹阳陵口南朝石刻

笔者之所以用丹阳陵口的南朝石兽为例来阐述南朝陵墓有翼神兽的美学价值及其保护,是有其代表性和特殊性的。丹阳陵口南朝石兽为一对,位于丹阳市陵口镇肖梁河与江南运河交汇处,1988年已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兽琢刻精工,雕饰华美,现存的31处南朝陵墓有翼神兽中,以其体量最为巨大,做工最为精美;而且这一对石兽不是按照传统南朝陵墓丧葬制式位于陵前隧道两侧,而是夹河列置。

二、南朝陵墓有翼神兽的美学价值

东汉应劭《风俗通》中记载到:“墓前树梢,路头石虎”。唐朝封演《封氏闻见记》也同样记载到:“秦汉以来,帝王陵前有石麒麟、石辟邪、石象、石马之属,皆所以表饰坟垄,如生前之仪卫耳。”可见陵墓前设置石兽的传统是始于东汉时期的。而南朝陵墓有翼神兽是以其为基础,逐渐发展出自己独有的特色。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汉代陵墓石刻的升华,同时也是对后代隋唐时期的雕塑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其中所蕴含的的美学价值,历来被人们所忽视,相关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

南朝陵墓神道石兽是当时的人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创造出来的一种灵瑞神兽。它一方面继承汉代传统, 吸取外来文化的营养;另一方面融合了地域特征和时代特色,从而形成统一的造型。

(一)南朝陵墓有翼神兽美学价值的渊源

南朝陵墓石刻具有以下一些显著的特点:1、他们是大型石刻圆雕;2、他们拥有完整成熟的造型风格;3、他们拥有通体的纹饰;4、他们是用于墓葬守护的有翼神兽。而同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大型石刻的起源地,一般认为,大型石刻是始于埃及和希腊。而笔者认为,在丹阳陵口的这对南朝石兽上所体现的艺术风格的渊源是来自两个方面的,一方面,由整块巨石雕刻,动势各异的风格是东汉以来石兽造型的传统。而另一方面则是受到了外来的中亚地区,甚至远东地区的艺术风格的影响。以上的这些特点,都能证明南朝陵墓有翼神兽艺术风格渊源的复杂性。丹阳陵口南朝陵墓有翼神兽继承了汉代以来石兽的造型风格,在其羽翼,细节纹饰方面则是受到外来的西方风格的影响。南朝陵墓有翼神兽的美学价值渊源就蕴含了中西方两种艺术风格,并且彼此兼容并包。

(二)南朝陵墓有翼神兽美学价值的成熟

陵墓石雕作为我国古代生死观念的特殊表达方式,与陵墓这种特定环境融为一体而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从雕塑艺术的角度,我们完全可以将其作为独立的存在来审视其独具的审美价值。南朝陵墓有翼神兽雕刻,造型艺术等多方面的成熟,在其中也蕴含了许多美学特质。

(三)南朝陵墓有翼神兽美学价值的传流

南朝陵墓石兽在造型艺术上获得了很高的成就,并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对唐宋时期以及后世的民族雕塑艺术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后世隋唐时期的雕塑中,我们就不难发现其中多或多或少的蕴含着南朝陵墓有翼神兽的艺术特征,可以说正是南朝时期有翼神兽艺术特征的成熟,才促进隋唐时期雕刻艺术走向历史的巅峰。

南朝陵墓雕刻是在继承了汉代石刻造型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发展、演变、重新整合而创造的一种生动遒劲的,而又具有典型的文人气息的独立于世的精神风范,而唐代唐代陵墓雕刻体现的是一种强大统一的不可一世的帝国风采。虽然南朝有翼神兽所代表的南朝时期的艺术风格的大型石刻作品在后代绝迹,但是其所蕴含的的美学特质在后代隋唐时期的石刻雕塑上还是有所体现的。

三、小结

在六朝佛教石刻雕塑的发展步履迟缓之际,南朝陵墓神道石刻却异军突起。这些石刻形体硕大,气势恢宏,雕琢精致洗练,造型夸张,变形适度,自然而生动,富有丰富的想象力,摆脱了婉约、细腻、秀美风格的约束,代表了六朝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可与北方佛教石刻相媲美。南朝陵墓石刻与北方石窟佛教造像并为中国雕刻艺术的两颗明珠,它们的存在显示了中国古代石雕艺术的杰出成就。

雕刻艺术的起源范文第5篇

说到桃核雕刻,脑海中便浮现出《核舟记》中的记载:“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乌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这里说的就是一件精巧绝伦的桃核微雕工艺品。

桃核雕刻源远流长,究竟起源何时,尚难考定,查阅古典史籍,宋代中期就有文字记载,到了明代已是极为昌盛,不但在民间广为流传,而且已成为皇室官妃、达官贵族的把玩珍藏之品,皇宫里有专刻桃核的能工巧匠,为皇窜大臣雕刻桃核艺术晶,供其玩赏。当时的天启皇帝朱由校,也是一个核雕迷,并亲自操刀,且技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到了清朝核雕名匠更是层出不尽。乾隆年间桃核雕刻艺人仕上元,当时被誉为“鬼工”。沈君五、宋风起等都是有名的桃核雕刻艺人,橄榄核雕艺人宋租章、湛谷生所雕的橄榄核舟也是难得的珍品,它的绝妙之处是把坡的“前赤壁赋”用行楷刻在厂舟的底部,使其作品有了进一步升华。核雕虽微,微中见宏,慕志柏把大部分精力和心血都凝聚在这个微观世界里。

桃核雕刻的第一步是选择纹理较好、大而饱满的桃核。慕志柏在吃桃的季节,会买很多桃子,再分送给亲戚朋友,请大家“帮忙”吃桃,然后再上门“回收”桃核。有一回,慕志柏吃过刚刚在市场买的桃,发现这个摊位的桃核特别大,正是桃核雕刻的上好材料。他兴奋地返回买了四五百元的桃子,摊主好奇:“你买这么多桃子怎么吃?”慕志柏掏出刚刚创作好的桃核雕刻作品,摊主连问:“这是用我这桃核做的?”惊讶之余,他将自己摊位卖相不太好的桃子都送给慕志柏,供他创作。

作品构思是桃核雕刻最为关键的步骤。慕志柏称之为最有意思的过程:“拿着桃核,就不停地构思,人物的脸部从哪着笔,哪处的纹路最适合雕刻风景……我的构思通常不是一气呵成,要反复思考。所以,我从开始构思起,直到作品完成,会一直将这个桃核带在身上,随时拿出来思考。”

慕志柏创作一件桃核雕刻作品通常要三四天的时间。这个过程中,他异常专心,甚至心无旁骛。或许只有让心灵宁静,才能在微观之中、细微之处展现最好的手艺和最独特的创意。几年前的一次创作之中,朋友突然到访,请慕志柏帮忙修改一个平面设计稿,慕志柏正醉心创作,不闻窗外事。这样的“痴迷”惹恼了朋友,不被外人理解,慕志柏心中充满遗憾:“创作过程中,我其他事情都不做,只专于此。这是我做雕刻、乃至下定决心做任何事情的方式。我的专心可能伤害了朋友,很内疚,但是我的创作方式也是不可改变的,并需要大家尊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