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企业直接融资

小企业直接融资

小企业直接融资

小企业直接融资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证券市场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中小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扩大社会就业,稳定社会以及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等方面的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我国各级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有970万户,另有个体工商户2900万户,广大中小企业所创造的GDP占全国GDP总量的60%,提供的税收占50%,外贸出口占68%,发明专利占66%,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

但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却长期存在,金融危机的爆发更是加剧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据国家统计局和工信部统计,到2008年底,全国中小企业中歇业停产或者倒闭的大约占7.5%,城镇就业更加困难,2500万左右的农产品返乡。

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是银行贷款。但是,由于银行与中小企业间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资信等级低、缺乏抵押资产等原因,导致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的贷款得难度偏高,无法满足中小企业发展需求。与此同时,民间高息借贷成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另一重要途径,民间融资的高利息率增加了中小企业的经营负担,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隐含了不少的金融风险。2009年6月,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在“如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大型国际论坛中指出: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2009年9月19日,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旨在加快我国资本市场的建设,扩大中小企业上市规模,增加直接融资;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完善资本市场体系,扩大股权和债券融资规模,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由此可见,国家在政策上鼓励中小企业采用直接融资的方式,加快自身发展。因此,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手段。

二、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市场现状

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通过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直接融通资金的场所即为直接融资市场,也称为证券市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市场主要包括: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天津股权交易所以及重庆股份转让中心等。

2004年6月25日至2010年3月,深交所中小板块的上市企业共计376户,平均每年56.5户,不到每年新生企业的0.0377‰。能够获得机构私募创业投资的,2007年全国只有399个案例,不到每年新生企业的0.266‰。截至2010年3月26日,深交所创业板已实现七批企业挂牌,挂牌企业总数达61家,总市值约为277亿元。

2006年1月,经中国证监会决定,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公司开始进入代办转让系统进行股份报价转让,即“新三板”,是高科技、高成长性中小企业挂牌融资的场所。截至2009年10月31日,新三板试点挂牌企业共有63家(其中2家已在主板、创业板IPO上市),股本总额25.07亿股。历年累计成交1997笔,成交股数2.05亿股,成交金额10.27亿元。主办券商28家,9家挂牌公司共进行了10次定向增资,融资总额4.25亿元。2009年底,证监会市场部、证券业协会、中关村管委会已经将扩大新三板试点工作提上日程。

2008年12月开始运营的天津股权交易所,采取的是做市商双向报价、集合竞价与协商定价相结合的混合型交易制度。截至2010年3月23日,挂牌企业19家,挂牌基金1只,注册做市商34家,总市值2271.25百万元;2009年12月27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成立重庆股份转让中心,系市政府授权并开展股权交易的市场化运作副厅局级事业法人,由重庆市金融工作办公室进行管理。采取会员制和做市商双向报价的交易制度。已与申银万国证券等4家券商签署了《合作协议》,实现首批13家企业正式挂牌上市。

通过分析发现,现有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市场均针对“两高”即高科技高成长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存在门槛偏高、交易制度单一的缺陷,导致真正能够通过直接融资市场融资的中小企业少之又少,融资额偏低,根本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需求(见表1)。

三、国际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环境比较

通过比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市场,笔者发现:场外交易市场是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主要场所;场外交易市场上市门槛低;做市商制度是场外交易市场发展的主要交易制度(见表2)。

四、发展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市场的建议

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应该从以下方面发展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市场:

(一)适当降低我国现有直接融资市场的上市门槛,使更多的中小企业受益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发现目前我国现有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市场,包括最近建立的地方场外交易市场,其服务对象都是高成长性、高科技中小企业,而其他的中小企业则很难取得在直接融资市场融资的权利。因此,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在保障投资者权益的基础上,可以在风险控制范围以内适当降低直接融资市场的上市门槛,使更多的中小企业能够从中受益。

(二)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减少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风险

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中小企业资产少、信用低,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市场的主要投资人都是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由于风险承担能力偏弱,难以参与。因此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减少信用风险,有利于拓宽融资途径,扩大融资规模。

(三)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场外交易市场,引进做市商制度

2010年以来,国家各级领导人多次提出要扩大场外交易市场,适时引入做市商制度。各级地方政府也充分认识到场外交易市场的重要性,以天津市和重庆市为例,分别建立了做市商制的场外交易市场。中关村新三板的试点扩张工作也提出了引进做市商制度的意向。这是因为,做市商制度的引入,可以增强场外交易市场的流动性,减少市场操纵行为的发生,提高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效率。因此,建设做市商制度的场外交易市场势在必行。

(四)加强法制建设,加快合法私募基金发展

十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法律制度逐渐完善,但与私募融资有关的法律法规有待加强。截至2008年底,我国有基金管理公司61家,管理证券投资基金439支,总净值19403亿元。通过法制建设,能够规范基金的投资行为,有效降低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成本,加快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M].中国统计局出版社,2009.

2、2009政府工作报告[R].2009.

小企业直接融资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资金扶持体系;中小银行;场外交易市场

中国及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解决好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探索出中小企业融资的优化路径。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理论和实际工作者作了大量有益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很多成果,提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政策建议。这些观点及政府采取的这些措施,对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起了很大的作用。

一、政府加大对中小企业资金的扶持力度

从世界范围来看,许多国家都有一套对中小企业资金的扶持体系。各国所采取的措施各有特点。笔者认为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以美国为代表,一是以日本为代表。根据我国的国情,我国在建立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扶持系统时,应采用美国方式,侧重以市场为主导。原因如下:

1.我国正在进行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国有经济成份正在作战略性调整;政府职能也正在实行转换,逐步从具体经济事务的管理退出,而着重于从法律完善、战略制定、宏观引导。如果我们以日本为学习标准,政府管理具体经济事务的职能必将加强,这与我国制定的体制改革路径是相逆的。

2.我国正处在体制改革的攻关阶段,面临着社会保险、医疗保险、金融改革、教育投入、农村投入及大量国企改革顺利进行等各方面的资金压力,财政负担很重,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以构建一个政府主导的中小企业资金扶持体系。而目前我国民间存在大量的闲置资金,截至2003年12月,我国居民存款达到11万亿元,如果按照“80%的人持有20%的资金,20%的人持有80%的资金”这个惯例推算,可动用的资金近90,000亿。建立类似美国的以市场为主导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鼓励、扶持和督促民间资本向中小企业融资,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3.市场主导的效率一般而言要高于政府主导的效率,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日本信用保证协会2000年的坏账率约10%,这一比例高于民间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融资的坏账率。

二、寄希望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现行体制、观念及信贷流程,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

很多学者都对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一般认为银行贷款是我国中小企业最重要的外部资金来源。这一分析结果应该是较为现实的。但由此得出“要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必须加大对全国性大银行的商业性改革”这一命题,便存在错配之可能。尤其是当大量的矛头直指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时,错配便显得尤甚。

根据美国学者berger的阐述,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信息成本,二是决策成本。所谓信息成本,是指收集中小企业信息及对其作信用评估的成本。而信息成本又存在标准和非标准之分。所谓标准信息成本,是指获取企业标准化财务报表信息的成本。而非标准信息成本,则是指从企业经销渠道、所在地区、主要客户、差旅费规模、主要业主等非标准途径获取信息的成本。由于中小企业缺乏规范透明的财务信息,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成本,主要表现在非标准信息成本上。而非标准信息成本的大小,则主要取决于金融机构与企业直接接触的便利程度。由于本地中小金融机构与本地中小企业之间具有信息对称的优势,融资的信息成本较低。

另一个影响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因素是所谓决策成本,即金融机构内部组织结构的差异,可能影响其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成本。比如在一定的区域市场内,存在两家当地金融机构,一家属于大银行的分支机构,另一家属于独立的银行,在对中小企业贷款时,决策成本显然会不同。对大银行在当地的分支机构而言,由于其决策权的有限性,因而需要在银行内部的不同层级之间传递关于中小企业的"非标准信息"。由于"非标准信息"的非标准特性,因此其传递成本较高,这就产生了较高的决策成本。相反,对一家独立的当地金融机构而言,则不存在决策成本。因此,从理论上说,由本地独立的中小金融机构向本地中小企业融资,具有节约交易成本(信息成本和决策成本)的优势。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寄希望于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通过改革体制、观念及信贷流程等措施来解决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是极不现实的。尽管类似的改革(或改进)也许会起到一些作用,但决不是广大中小企业外源性融资的最佳选择,也决非四大国有独资银行经营策略的最优抉择。

因而,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需求的最优选择应是:(1)加大对现有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的重组、规范和改革,使其定位于本地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机构。截至2001年,我国共有109家城市商业银行,1049家城市信用社,38057家农村信用社。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中国并不是没有自己的中小银行体系,只是现有的机构没能很好地承担起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任务。(2)尽快放开金融业对民营资本的禁入,发展独立的以民营资本为主的中小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典当行等县域金融机构。则不仅可以撬动巨大的民间闲置资金,从而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而且可以把制度外金融(或非正规金融)纳入到正规金融之中。至于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所导致的风险,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使其控制在我们所能容忍的程度之内。(3)对于即将进行的邮政储蓄改革,笔者认为,应该将改革后的所谓邮政储蓄银行定位于社区银行,地方性银行,或农村银行。如此,则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将是个极大利好。三、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公司,尽早推出二板(或创业板)

该观点(或政策措施)确实有助于中小企业打通直接融资渠道,但很明显,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问题。试想,对于全国上千万家中小企业而言,二板(创业板)的容量显得是那么的杯水车薪,能从二板市场退出的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以及能从二板市场上融到资金的中小企业都将极为有限。

就整个资本市场来说,二板(创业板)是仅次于主板的次高层次,是资本市场发展的次高阶段。了解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历史的人都知道,我国资本市场目前最缺乏的也是最需要培育的却是资本市场的最低层次——场外交易市场(或柜台交易市场),而这正是广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根本所在。

小企业直接融资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解决对策

前言:企业要想发展必须具备足够的资金作为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必须要依赖融资才能实现,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风险,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防范,切实的保证中小企业资金的安全。

1.当前形势下,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当前形势下,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中内部资金比率普遍过高,主要资金来源于企业自身的积累,外部投资少且难;间接融资方式所获资金数量十分少,一般的银行不愿为其贷款;直接融资的情况更加不乐观,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所获资金过少,无法承担企业的规模扩张与发展。

2.何谓直接融资风险

所谓风险就是指遭受的各类损失的可能性,其具有不确定性。而财务风险则是指无法达到预期的报酬,融资风险大小是通过风险成本反映出来的,而企业的融资风险则包括破产成本与财务困境成本。

而直接融资风险则是指企业在进行直接融资的过程中所获取的收益与损失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属于一种风险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所以存在经济风险是必然的。随着融资体制的发展,直接融资正逐渐占据企业融资的主要组成,直接融资拓宽渠道,便于改变融资结构,改变传统的依赖银行的状况,解决企业发展中资金短缺的问题。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受到自身资信劣势的影响及社会认可程度的限制,筹资困难,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企业倒闭,因此,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风险更大。

3.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风险分类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主要包括股票债券融资、兼并融资、引进外资与民间融资集中,而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与其相对,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3.1 股票债券融资过程中的风险

大部分中小企业在利用发行股票债券方式进行资金的筹集过程中,常会出现发行数量不当、筹资成本太高,时机不对等问题,导致经营受损。相比较之下,我国的资本主义市场不够完善,仅有少数的国有大中型的企业才具备发行股票与债券的资格,中小企业非所占比例太小,因此,这一风险在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中体现不明显。

3.2 租赁融资过程中的风险

租赁融资中常会出现租期长、租金高、租期内市场利率变化大等因素,导致企业风险,其中包含决策失误所产生的风险,这是租赁融资的主要风险之一;其次是在融资过程中由于科技的发展,一些技术与设备被淘汰,带来大量的经济损失;再次是利率风险,利率的而变化会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的融资,利率变,租金不变,利率下调必然导致企业机会损失;最后是信用与财务风险,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常会由于各种原因出现违约现象,造成风险,而在租赁取得设备也会由于没有定期支付租金而出现风险。

3.3 兼并融资过程中的风险

这一过程主要是对环境与时机的把握,一旦选择目标不当或者是在履行过程中出现出现,或者是管理失误导致的风险都会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

3.4 外资融资过程中的风险

引进外资一度曾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救命稻草,但是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仍然会出现诸多风险,尤其是中小企业根本承担不了这种风险,一旦外商故意欺诈,以次充好,以旧顶新都可能会为中小企业带来严重危机。

3.5 民间融资过程中的风险

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民间融资更加方便、快捷,但是其利息高、信誉低、来源不稳,私人融资也缺乏法律的保障,如果不遵守信用,必然导致民间融资失败,中小企业面临重大困难。

4.中小企业解决直接融资风险的有效对策

在融资中存在直接风险是必然的,但是,人们面对风险不是束手无策的,而是可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可以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的,直接融资过程中的风险是可以防范或者是避免的,本文针对一般的风险提出针对性的措施。

4.1 防范清偿风险与化解的手段

首先要还债积极,中国有句古话叫: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同样适用,要维持自身的信誉积极还债。

其次是还债适度,还债是对的,但是同时要考虑到自身的能力,尽量避免负债经营,所以,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负债情况,适度还债。

再次,按需负债,负债不应该无休无止,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负债,一般情况下,股本收入与长期负债所筹集的资金可以用来购置固定资产与长期性资产,其他借款是为了满足资金调动的需求。

四是进行债务重组,与债权人协商,实施债务重组,可以将部分债务转移,申请减免等,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最后是增强企业的的偿债能力,利用相应的政策减轻企业的负担,减少资金的损失,提高偿债能力,推动企业的发展。

4.2 防范利率风险与化解手段

利率风险的防范需要从融资利率的降低开始,尽量采用浮动的利率,增强企业的利率的预测准确性,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还要运用金融工具,有效地化解利率风险。

4.3 防范与化解汇率风险的对策

提高对货币选择的重视性,要尽量选择可以自由兑换的货币,对资产及债券争取采用软货币,减轻企业的债务负担;其次是进行外汇保值;再次是订立有针对性的保值条款,坚持贷款额与偿还额相等,目前常用的保值方法是黄金保值;最后是采取配对管理的模式,暴露外汇主要是承受风险的外币,外币的配对管理是将外币债权与外币债务、外币资产与外币负债、收汇与付汇配对,这是减少外汇暴露,降低外汇风险的一种方法。

4.4 防范与化解其他的融资风险

其他的融资风险主要包括政策风险,发行股票融资收购风险等,防范政策风险主要是掌握政策的变化,充分利用现有的融资政策,降低融资成本风险。而发行股票的收购风险主要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防止风险。

4.5 运用保险机制防范直接融资风险

保险机制就是风险分散机制,将其引入企业融资中,可以使资金结构稳定,缓解企业的资金紧张情况,缓解局势。在选用保险机制时要注意考虑风险补偿的来源,尽量减少直接融资风险,推动企业的发展。

结束语:分析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风险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组成,直接融资风险分析必须要综合考虑直接融资成本与收益,运用相应的理论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模型,有效分析,为实现科学、合理的评估奠定基础,提高中小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王静怡,裘永铭.航运企业融资风险及其防范[J].造船技术,2000,(1):4-6.

[2] 张云贵.财产保险公司风险大小三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J].中国保险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19—22.

小企业直接融资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方式 选择与创新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中小企业资产规模较小、经营灵活、变化快捷,造成其资金需求在时间和数量上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一次性融资的量较小但频率较高,使得融资复杂性加大,融资成本较高,而最终又体现在融资难上面。当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局面,可从两方面来分析:(1)外部融资环境方面。首先,缺乏完整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近年来,针对中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国家虽然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体系,导致大多数社会资源和银行贷款都流向大企业。其次,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现行金融体系的主体,主要是为大中型企业服务,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不大,以致弱化了金融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第三,缺乏有效的信用担保体系。由于政府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运营直接干预过多,加上信用体系的补偿机制仍然是按照计划经济的方法进行一次性补偿,没有根据不同信用担保机构的运营效率、业绩进行连续激励性补偿,导致担保机构运营的效率低下。第四,直接融资渠道狭窄。众所周知,我国的证券市场是以国有企业改革为宗旨,重点扶持国有企业上市融资,加上证券融资时间长、费用大、门槛高等原因,造成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目前尚不能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2)中小企业自身方面。首先,基础比较差,内部管理混乱。中小企业规模相对比较小,组织结构变化快,财务管理相对不规范、不稳定。其次,信用观念淡薄。我国中小企业资信等级普遍不高,50%以上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健全,资信等级60%以上都是3B或者3B以下,风险抵御能力弱。第三,规模小、实力弱,抵押与担保受到限制。中小企业资信较差,若要获得贷款,需提供信用抵押或信用担保,在中小企业由于既无合适的抵押资产,也无担保人,自身资信又很低的情况下,获得金融机构的信用贷款是困难的。

二、中小企业融资方式比较与分析

现实经济活动中,企业融资方式较多,分类方法也五花八门,下面就以企业与资金供给者的关系——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来分类分析。

1.直接融资方式分析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的融资方式趋于多元化,许多中小企业开始利用直接融资来获取资金,但目前直接融资占中小企业融资的比例较低,可见,我国资本市场在直接融资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常见的直接融资方式有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但在当前的中国使用股权或债券融资的中小企业并不多,除自身原因外,更多的是融资环境、政策等宏观方面的原因。

不少国家在主板以外开设二板,为极具发展潜力的中小型成长企业提供股权融资的渠道。国际经验表明,同间接融资方式相比,二板市场股权融资这种直接融资方式能更好地促进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高风险、高成长性企业的发展。此外,在主板之外设立一些地方性的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也不失为中小企业融资一种良好方式,让暂时不能上市的众多中小企业有机会从资本市场获得资金。然而,对于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二板市场还是可望不可及的,即使是高科技、成长型的企业,也会由于种种原因不可能在二板上市融资。正因如此,我国有1000万家中小企业,能上市融资的也只是少数。对于一些资信较好、发展稳步的中小企业,我们推荐采用私募的方式向特定的投资者发行债券,也可以公开发行债券直接融资。但目前我国的集中管理、分级审批的债券发行制度似乎并不怎么支持企业发行债券,这从目前我国债券市场的情况可以看出。参照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的情况,有必要转变目前债券发行的管理机制,以拓宽债券融资渠道,只要发行债券主体资本结构健全、具备偿还能力、财务信息披露充分,就应当允许其登记发债。

2.间接融资方式分析

相对于直接融资,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方式似乎更加有效,事实也证明,中小企业发展过程的融资更多的是借助金融中介机构,而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资格审查又相对较严,从而使中小企业陷入发展的困境。目前资本市场上常见的间接融资方式有:综合授信、动产托管、票据贴现融资、无形资产担保贷款、金融租赁、典当融资、银行贷款,可见间接融资方式还是比较多,但真正使用的却不多。在各种间接融资方式中,由于商业信用和票据市场不发达,中小企业通过票据贴现来融资的量还很小,企业金融知识的匮乏又使得其他融资方式难以利用,致使目前我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方式还是以银行贷款为主。

对比金融机构贷款,本段将简要分析典当融资和金融租赁两种较为适合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方式。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说,采用典当融资是一种便利的融资渠道,它集合了以下几个优势:(1)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要求几乎为零,只注重典当物品是否货真价实;(2)典当物品的起点低,价值不限,千元、百元的物品均可以典当;(3)典当融资手续简便,融资速度快,效率较高,即使是不动产抵押,也比银行便捷许多;(4)不问贷款用途,资金使用十分自由,周而复始,可大大提高资金使用率。它比较适合资金需求不是很大,急需使用资金的中小企业的融资,典当融资已成为缓解企业短期资金困难的救命稻草,但从中小企业长远发展来看,金融租赁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融资方式。金融租赁自从上世纪在美国诞生以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对中小企业而言,金融租赁有以下好处:(1)任何经济活动都要经过复苏、扩张、收缩和萧条四个时期,但经济周期性波动,对金融租赁业影响不大。当经济处于扩张时期,中小企业急缺资金时,金融租赁能充分发挥其融资的功效。当经济处于萧条时期,为了刺激消费、缓解市场疲软压力,金融租赁能够发挥促销功能。(2)金融租赁有利于中小企业实现表外融资。中小企业承租设备获得的是其使用权,因而在资产负债表中并不列为负债,不改变企业的资本结构,增强了企业的借款能力,实现表外融资。(3)金融租赁手续简便,能使中小企业迅速获得所需的资金,尽快形成生产能力。金融租赁一般要比单纯的依赖借贷购置设备的速度快得多,还可以有效的避免因设备过时而承担风险。(4)金融租赁运作灵活,对承租人的资信及担保要求不高。中小企业所要投资的项目只要现金流量较充足,一般都能通过金融租赁方式取得所需设备,但由于我国企业信用度不高,租金拖欠现象严重,致使目前租赁额偏低,加之租赁行业的不规范及缺乏政策的支持,严重制约了金融租赁的发展。

小企业直接融资范文第5篇

【关键词】直接融资;间接融资;股权融资;债券融资

1.直接融资的概念

1.1 直接融资的定义

直接融资是指没有金融机构作为中介的融通资金的方式。需要融入资金的单位与融出资金单位双方通过直接协议后进行货币资金的转移。

1.2 直接融资的渠道

(1)股权融资,是指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包括:1)主板上市,交易所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是我国最大股票筹资市场。2)创业板上市创业板是指是地位次于主板市场的二板证券市场,其目的主是扶持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成长性企业。是主板市场的补充。3)私募股权融资,指通过私募形式对非上市公司通过非公共渠道(市场)的手段定向引人具有战略价值的股权投资人。主要对象是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并产生稳定现金流的成熟企业。

(2)债劵融资,是指通过发行有一价债券融通资金的融资方式,发行债券类型主要由国债、金融债、企业债券以及可转换债券等债券融资。

(3)融资租赁,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租赁物件的特定要求和对供货人的选择,出资向供货人购买租赁物件,并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则分期向出租人支付租金。是当代企业的一种重要直接融资方式

2.企业采用直接融资的必然性

2.1 直接融资的优势

直接融资不受中间环节的影响,资金需求者直接从资金供给者处获取资金,改善了资金集中在银行的状况,实现了风险社会化;直接融资市场上信息透明,资金进出比较自由。

股权融资优势:(1)能使企业获得稳定的、长期资金来源。(2)加速资本积累,使企业以几何倍数扩张。(3)没有中间环节,融资成本低。(4)优化产权结构,加快产权制度改革。

债券融资优势:(1)债券融资的避税作用。税法规定债务利息要在税前扣除。(2)扩大股东收益。债券融资获得的资金资只偿付利息,并不分红。(3)强化股权控制。

可以明显看出,虽然目前其发展态势不如间接融资,但因直接融资有着其他融资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这使得它必然将成为我国企业融资方式的首选。

可以明显看出我国间接融资远远高于直接融资,尽管我国企业直接融资也在一直上升。虽然我国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的比例关系已经从13:1下降到2.5:1,也说明我国直接融资市场的飞速发展。但我国的直接融资规模过小却是不争的事实。

3.2 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结构不协调

3.3 上市公司不分发股利

投资者购买股票的真正目的是获得每股股票的股利,但我国大部上市公司每年分派股利都微乎其微,甚至有些公司几年都不分发股利。很多公司上司后,并没有把散户真正的当做是公司股东,只顾及大股东利益,发行股票融资金后,就自顾自己发展,不考虑小股东的利益。很多企业把股票当做无需还款的筹资的工具,拿小股东的钱发展自己的利益,致使我国股市的散户也被迫从投资者变成了投机者。

3.4 上市门槛高

企业发展过程中必然遇到资金短缺的现象,融资上市本应该是一条十分有效的解决方式,但我国设立的上市门槛过高,要求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使很多企业被挡在外面。最近新成立的创业板本来给一些中小企业带了希望,但公布条件后(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3000万元),很多人认为得这个市场的建立并未太大作用。创业板和主板的上市条件几乎没有拉开距离,门槛还是高的让人望而生畏,并没真正解决上市难的问题,无法满足不同层次的企业上市需求,如此高的门槛对我国企业直接融资的发展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3.5 金融市场监管机制不完善,信息不透明

(1)金融市场监管体系不完善,制度不健全,且实施力度不够,这直接导致了直接融资过高的信息成本;(2)是信息披露不充分,并且披露内容的及时性与真实性都较差,也导致信息成本上升,使投资者对金融市场的信心降低;(3)是缺乏可信度较高的信用评级制度,制约了债券市场的发展;(4)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容易出现道德风险。

4.扩大直接融资渠道的方法建议

4.1 规范金融市场监管制度,是企业信息透明化

我国金融市场成立时间不长,有很多规则制定也不尽完善,这也给一些企业钻了空子,直接融资市场中,有时会出现信息作假,信息披露不及时状况,这是我国直接融资市场的已达缺陷,一定要尽快完善,保障投资者的权益,也使市场更健康发展。监管制度应从在的“严进宽出”改为“宽进严出”,一来是信息透明,保护投资者,二来也可以企业扩大融资范围,帮助企业更容易融资。

4.2 改善我国低利率政策

低利率政策极大地阻碍了直接融资的发展,尤其是股权融资的发展。企业当然愿意低息或无息使用资金,即使无法贷到足额资金,也把银行贷款作为地选择,这样就极大地忽略了直接融资。而且低利率的偏向性政策已不适用目前经济发展状况,应该及时停止。

4.3 发展债券市场

我国债券市场是直接融资中的薄弱环节,目前发展缓慢,我国企业大部分最多只有几十年的历史,投资者并不十分了解企业的信用,而且债券市场中信用评级工作非常不完善,也不具权威性,这一严重制约债券市场发展的缺陷一定要克服,引进或发展权威的信用评级机构,为市场内企业公平评级,增强投资者对债券市场的信心,是债券市场蓬勃发展的前提。同时大力建设高流动性的债券二级市场,目前债券市场上除了国债和大型国有企业的债券流动性较好以外,其它公司债券流动性都不强,这也是债券市场发展慢的一大原因。

4.4 降低股票市场上市的高门槛,创新融资渠道

降低股票市场上市的高门槛是真正打开直接融资市场大门的根本方式,给予需要资金的企业以支持。同时我国的中小板、创业板的上市门槛应该在降低,与主板上市拉开距离,适合不同的企业融资需求。

另一方面,目前的融资渠道明显不能满足需求,一定要进行不断创新,推出更多融资渠道,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尤小湘.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应如何定位[J].西安金融,2007(04):20.

[2]周道坤.企业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失衡的经济分析[J].理论导刊,2004-12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中小企业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北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小型油气藏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石油勘探局;江苏油田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