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脑卒中急救处理

脑卒中急救处理

脑卒中急救处理

脑卒中急救处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脑卒中;院前急救;识别工具;进展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7(a)-0016-03

[Abstract]Acute cerebral stroke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ritical diseases that seriously endanger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life safety of the masses,with a high incidence,mortality,disability rate and recurrence rate.Due to the lack of knowledge or awareness of acute cerebral stroke,the best treatment opportunity often missed due to delays.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some new technologies has brought convenience to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acute cerebral stroke,people also gradually understood that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stroke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Adding the acute cerebral stroke to the category of first aid and setting up an effective rescue network can strive for patients in the shortest time to get effective treatment.Thrombolytic therapy is the most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acute cerebral stroke,the earlier thrombolytic therapy,the better clinical results,therefore,stroke early identification tool emerge as the times require,the use of early identification tool for acute cerebral stroke patients with thrombolytic therapy 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Key words]Cerebral stroke;Pre-hospital first aid;Identification tool;Progress

急性脑卒中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内科危急重症,其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及复发率均较高[1-3],患者预后较差,治疗的及时性、合理性会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情况,因此,加强院前及院内急救,建立整套的、紧密结合的急救网络,应用磁共振成像(MRI)、经颅多普勒(TCD)及CT等新技术进行诊断,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能够及时有效地得到诊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4-5]。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国内外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早期识别工具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1急性脑卒中急救的概念

急性脑卒中的治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早期或超早期及时发现病情并进行干预,建立从院前到院内不同阶段的诊疗。脑卒中在早期的主要预兆有四肢及面部无力或麻木,眼睛看不清东西甚至失明尤其是单侧发病,语言费解或者说话困难,头痛、头晕、走路不稳或跌倒等,这些征兆可能出现在急性脑卒中发病前的几个月、几天或几个小时内,如果能够及时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进行防护,则对于急性脑卒中的急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遇到急性脑卒中的这些征兆时,家属应不要慌张、保持冷静,不要将患者扶起或者摇晃,不要对患者大声呼喊,应由两到三个人将患者抬起,由其中的一个人将患者的头部和肩部托住,使患者头部不会受到震动,另一个人托住患者的臀部或者背部,第三个人托住患者的腿部或臀部将其轻轻放在床上,患者头部取高位,偏向一侧并稍微向后倾[6-9]。采用这些措施之后再拨打急救电话说明详细情况,即使患者意识尚保持清醒,也不应擅自用药处理或等待观察,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相关研究[10]显示,急诊医师应在患者到诊的10 min内做出或完善相关评估,在25 min内对患者进行头颅CT扫描,在1 h内制订出有针对性的诊疗方案,若患者需要溶栓治疗,也应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检查,以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地接受治疗。脑卒中的早期识别和处理主要包括公众、急诊医生、神经专科医生三个层次以及院前和急诊两个阶段,这对于急性脑卒中早期及超早期的成功干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导致急性脑卒中患者延迟就医的主要因素

急性脑卒中患者从症状出现到到达医院进行诊治的过程可以分成院前和院内两个阶段,院前是指患者发病到到达医院的阶段,院内是指患者到达医院到接受治疗的时间段[11-16]。目前,针对急性脑卒中最有效、最迅速、最安全的治疗方式是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溶栓治疗,使得患者的神经功能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恢复,但是由于患者发病主要发生在院前阶段,导致患者不能及时进行溶栓治疗,因此,医务人员在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时要做到全面评估,快速分类、处理及转运,减少治疗时间的延误,并对患者施行有效的治疗手段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急性脑卒中的死亡率和致残率[17-20]。国外的研究[20]显示,急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3 h内到医院治疗的仅占25%左右,在发病后6 h内到医院治疗的患者占50%~70%,而我国能在发病后1 h内进行就医治疗的仅占9%左右,在1~6 h内进行就医治疗的占27%左右。急诊的相关医护人员应在接到急救电话后,用最短的时间赶到患者所在地,路程中应实时保持与电话另一边的人员保持联系,指导其对患者做一些初步的处理,到达现场后,迅速对患者的情况做出初步评价并实施一些应急处理,询问患者病史,检查身体情况。急诊医生对于患者的主要观察项目包括意识、脉搏、呼吸、瞳孔等,同时对患者的发病期状态,发病方式,意识障碍、头痛、呕吐,偏身感觉障碍等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脑膜刺激征、锥体束征、颈强直,血压升高等方面作为判断,要注意患者症状与中毒、癔病、心脏病、颅脑外伤等情况的鉴别[21-22]。

影响急性脑卒中患者就诊时间的因素有很多。各个地区文化水平、医疗水平、经济、地理及其他因素的不同,致使各地区急性脑卒中患者就诊的时间也不一样。综合来看,影响患者就诊延迟的主要因素有病情的严重程度、患者急性脑卒中的主要表现症状、患者的就诊时段、患者首诊的医院及主诊医师、患者及其家属对急性脑卒中的认知程度等。往往由于患者或家属的不重视导致了患者错过最佳的诊疗时机。患者最佳的到院诊治时间为6 h内[23-24],因此,加强公众的脑卒中知识普及和急救能力推广、提高公众的了解程度和防范意识、将6 h内到诊的观念深入人心对于提高急性脑卒中的治愈率至关重要。

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防止患者病情出现恶化,同时对后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或感染进行预防,为患者的院内治疗创造更好的条件。我国公众急性脑卒中的相关知识和健康教育相对薄弱,应当利用各种有利渠道加强对公众的知识宣讲,教育公众了解最佳的诊疗时机,使其意识到及时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掌握有关的紧急急救常识。

3院前急救的主要方法

针对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3.1快速建立诊疗方案

院前的早期鉴别诊断和治疗决定了患者的“救治时间窗”[25-26]。医护人员及时出诊以及应急治疗对于患者十分重要。对于已经丧失意识的患者应清除患者呕吐物、呼吸道分泌物等,分泌物过多者可给予吸痰以防止误吸发生,必要时可进行气管插管辅助呼吸。严重的脑卒中患者可能出现反应性高血压现象,如果患者血压持续过高或过低可给予一定的降压或升压药物,定时检测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

3.2给予安全快速转运

患者转运至医院进行治疗的过程也是院前治疗的重要阶段,转运途中应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给予患者吸氧,保持气道通畅。在转运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的头部,搬运时动作要轻、稳,幅度不宜过大,以免使患者的病情加重,在急救车上,患者的头应朝向汽车行驶方向。相关急救人员还要做好心肺复苏准备,警惕患者可能出现的心跳骤停情况。汽车行驶过程中应保持平稳,减少震动、颠簸,同时与医院方面做好联系,开通专门的绿色通道,做好接收急性脑卒中患者到达医院进行急救的准备。

4急性脑卒中的院前急救早期识别工具

通过研制一些简单易行的筛选量表应用在急性脑卒中的快速诊断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就诊时间和患者误诊的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27-28]。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急性脑卒中院前急救筛选量表有以下几种。

4.1辛辛那提院前卒中评分(CPSS)

CPSS是由辛辛那提州立大学医学院于1999年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的基础上研制,专业急救人员根据CPSS仅需要30~60 s的时间就可以做出相关评估。CPSS的主要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上肢无力、言语异常及颜面歪斜等。如果患者出现CPSS中的情况,则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可能性高达72%,但是CPSS对于一些疑似急性脑卒中如失语、严重醉酒、中毒等无法进行配合及其他非急性脑卒中原因的识别性不足,急救人员可根据CPSS的结果进一步进行救治或转院,以缩短就诊时间。

4.2 NIHSS

NIHSS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适用的卒中量表,能够将急性脑卒中患者在院前急救阶段筛选出来并对患者的病情做出相关评估,其检查项目较多,包括各种主要脑动脉病变后的神经体征,这也使得其对仪器设备的要求较高,在一些条件不足的医院应用性较差。

4.3洛杉矶院前卒中评分(LAPSS)

LAPSS是由Kidwell等研制,主要用于院前快速地识别脑卒中,只需要3 min就可以完成检测[29]。其主要的检测内容有三项查体、指尖血糖监测和病史查询。LAPSS量表操作简便,检查项目较少,目的性强,增加了对脑卒中类似症的筛查环节,在识别急性脑卒中的同时还能够排除高、低血糖,颅内感染,癫痫及偏瘫性偏头痛等疑似症状。LAPSS需要急救人员排除非急性脑卒中患者并紧接着进行快速检查,这使得一些脑干或小脑病变的患者可能被漏诊。LAPSS能对一些急性脑卒中非创伤性的神经功能缺失患者进行评估,其设计增加条目的目的虽然是减少漏诊的发生,但影响了其特异性和便捷性,且无法对一些陈旧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评估。

[22]康庆云,宋治,郑文,等.基于脑动脉硬化量化评分系统构建脑卒中预警模型的基本思路[J].中国全科医学,2010, 13(8):222-224.

[23]Medina G,Casaos D,Jara LJ,et al.Increased carotid artery intima-media thicknessmay be associated with stroke in primary antiphospholipidsyndrome[J].Ann Rheum Dis,2003, 62(7):607-610.

[24] JiangWJ, WangYJ, Du B, et al StentingofsymptomaticMI stenosis ofmiddlecerebralartery: aninitial experience of 40 patients[J]. Stroke, 2004, 35: 1375-1380.

[25]廖余佳.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手术患者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分析[J].重庆医学,2015,44(7):1000-1001.

[26]孙杨,孔岳南.蛋白质Z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山东医药,2011,51(41):41-42.

[27]刘英.护理干预对脑卒中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2):282-283.

[28]European Stroke Organisation (ESO) Executive Committee,ESO Writing Committee.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ischaemic stroke and 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 2008[J].Cerebrovasc Dis,2008,25(5):457-507.

[29]Zheng JW,Zhang SY,Yang C,et al.Creating an effective PBL case in oar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at a Chinese dental school:a dental education primer[J].J Dent Educ,2011, 75(11):1496-1501.

[30]Sozener CB,Barsan WG.Impact of regional pre-hospital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J].Ann N Y Acad Sci,2012,1268:51-56.

脑卒中急救处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急诊快捷护理流程;急性脑卒中;急诊救治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mergency care process quick emergency rescue effect of acute stroke patients.Methods 240 cases of acute stroke patients to May 2011 to May 2015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he control group in which patients with routine care process,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quick to implement emergency care process.To compare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diagnosed admissions to time,confirmed to specialist treatment time,mortality,morbidity differences.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dmissions to diagnosis time,confirmed to specialist treatment time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with the control group,significantly reduce mortality and morbidity,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Quick emergency care process;Acute stroke;Emergency Treatment

急诊科为医院治疗的重要科室,为临床救治危重患者的第一线,急诊救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救治效果,建立绿色通道为急诊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机制。脑卒中为临床常见的疾病,具有患病率高、病情急、变化快等特点。文献报道[1],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同发病后救治的及时程度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我中心救治的24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分组,讨论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急诊抢救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5月~2015年5月我中心救治的24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120例。其中实验组男性患者79例,女性患者41例,年龄为46岁~86岁,平均年龄为(62.81±3.42)岁,脑梗死患者75例,脑出血患者45例;对照组男性患者76例,女性患者44例,年龄为47岁~87岁,平均年龄为(64.92±3.81)岁,脑梗死患者73例,脑出血患者47例。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患者发病至急诊科时间均为5h内。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均自愿参与。两组患者的以上条件均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救治流程,接诊,分诊,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采取急诊救治措施,检查,等待检查结果,入院。实验组患者给予急诊快捷护理流程。接诊前即做好监护,抢救准备,患者至急诊后,开启绿色通道,在1h内完成患者评估、抢救、诊断,并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急救措施。患者入院15min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供氧、开放气道、建立静脉通道,护士同时采集血液标本送检,在20min内开展CT、心电图检查,同时联系专科医生进行会诊,结合检查结果制定最佳治疗方案。符合手术指征患者应在30min内做好术前准备,送患者接受专科治疗[2]。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接诊至确诊时间、确诊至专科治疗时间、病死率、致残率差异。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利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与计量资料分别利用?字2检验与t检验表示,P

2结果

2.1实验组与对照组救治时间对比 实验组患者接诊至确诊时间和确诊至专科治疗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2.2实验组与对照组病死率和致残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病死率及致残率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具有显著差异(P

3讨论

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呈现明显增加趋势,具有较高的致死率,70%以上的患者均出现后遗症,临床多表现为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文献报道[4],脑卒中患者在得到及时救治后,仍具有较高的脑血管病发病率,影响患者生存时间。急诊科为院前治疗和专科急救的枢纽,在后续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影响急诊科救治时间的因素主要包括信息传递不及时,各环节仅是被动衔接,救治流程未真正做到快捷[5,6]。因此,采取快捷有效的护理流程,涉及接诊前、诊断、急救、护送等各流程,保证在规定时间内,规范化完成救护工作。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可缩短急诊救治时间,简化急诊流程,保证患者在最短时间内接受快捷、连贯、规范化救治,这既可保证缩短时间,又可保证采用规范化流程,为后续治疗提供充足时间。

本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接诊至确诊时间、确诊至专科治疗时间、病死率和致残率同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综上所述,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可缩短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促进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素玲.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9(9):201-202.

[2]赵素敏,张宏,刘国英.急诊快捷流程在老年急性脑出血救治中的效果及对微创治疗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8):2238-2239.

[3]刘艺英,刘秀云.急性脑卒中中西医结合快捷护理路径的实践及效果评价[J].辽宁医学杂志,2014,28(4):222-223.

[4]陈妮,吴显和,毛世芳,等.急诊科实施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护理路径效果研究[J].四川医学,2014,35(8):1069-1071.

脑卒中急救处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脑卒中患者 急诊护理 救治时间 疗效观察 成功率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1.179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2)01-0198-02

脑卒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急性的神经系统的疾病,由于发病率高、病情变化快、致残致死率高,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重点。对于脑卒中患者的救治建立一套急诊护理程序,为降低致残致死率是非常重要的。[1]本文选取我院在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来所诊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急诊护理过程及疗效。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来所诊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1∶1的比例分为急诊护理组与普通护理组。这些患者年龄集中在44~78岁,平均年龄为59.2±62.3岁;有60名男性,40名女性。患者中脑梗死有70例,脑出血有30例;GCS的评分为4~14分,平均分为(7.97±2.78)。诊断的依据为第四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并且都经过CT、MIR的检查确诊。这患者在年龄、性别上差异是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急诊护理组。使用急诊护理模式,从急诊室接到“120”信息后,一直到急诊科抢救结束的时间为止。具体流程:接诊之前做好抢救器材的准备,同时以最快的速度通知相关人员回到工作岗位。患者被送到医院后,开启本院的绿色通道,依照我院的抢救流程,对患者实施病情评估,诊断及吸氧等,需要在40分钟之内完成。具体步骤为:在10分钟之内完成患者的病情评估,观察患者的意识、大脑反应、呼吸、瞳孔、语言肢体活动等,同时对患者进行供氧、吸痰、建立静脉通道等;在检查的同时,护士应当将血液标准送到检验室检测。15分钟之内完成各种医技上的检查。15分钟之内完成手术前的各项护理的准备工作。[2]

普通护理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挂号-病情评估-急救措施-等候检查结果-联系收住科室-住院。[3]

1.3 观察的指标。仔细比较这两组患者的救治时间(从接诊-确诊时间-接受专科治疗)和致残率、死亡率。

1.4 统计学方法。在文中,笔者所采用的相关数据均用(X±S)表示,同时使用SPSS10.0软件实施统计学处理,同时为加强可信度,本文中每组之间的数据的比较也使用t来进行检验,文中的实验数据都为平均值。P

2 结果

在救治时间上,急诊护理组为(47.5±8.6)min,普通护理组为(69.5±10.5)min,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在临床急救中,急诊科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同时在有效的后续救治中也占据着比较关键的地位,从接诊前一直到急诊科诊治结束后,较短的时间必须有效的完成急诊救治-确诊-专科治疗,对此,急诊科必须建立一套适合本院的急救护理模式,这就包括接诊前的准备、接诊及时、有效地病情评估、快速的急救护理、手术前的护理、护送等流程,在预定的时间内,有序的完成各项的急救护理工作,尽量缩短急诊的时间,为患者的医治抢得时间,降低脑卒中患者的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笔者参与多次抢救脑卒中患者,对急诊护理深有体会,笔者认为除以上的工作外,在救治过程中还应当做到如下几点:①护士负责建立(多条)静脉通路,监测生命征。护士在这一过程当中要仔细的监测休克病人的各项指征以及随时发生的并发症;手术过程中出现的紧急出血时,护士既要马上配合麻醉师实施紧急抢救,还要配合准备手术台上的各种物品的供应,在紧急扩容的同时,要严密的观测病人的脉搏、四肢末梢微循环等,进而判断出病人的休克程度;在及时的输液输血补充血容量的同时,应当仔细观察病人是否有寻麻疹及寒战的发生。②医生负责控制出血、手术。③检验员负责验血型、血色素、交叉配血。④指挥者负责组织血源、人员配套。

对于急诊科一名合格的护士,既要有扎实丰富的医疗知识,还要有随机应变的临场能力。同时护士的职业道德与爱岗敬业的崇高精神也是应当提倡的。手术室的无菌状态一定要保持,同时要紧密的配合手术室的医生完成各种抢救医嘱的执行。对于手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当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秦永红,付守芝,陈萍.12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急救护理分析[J].吉林医学.2011,17(18):153-154

脑卒中急救处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急性卒中; 院前; 急救; 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6-0122-03

doi:10.14033/ki.cfmr.2016.6.067

卒中是指脑部血液循环异常而突然引发的功能障碍,其发病率每年高达150/10万、死亡率在120/10万,存活者中70%以上遗留有不同程度功能障碍[1];由于该病的发生较为突然且好发于院外,因此积极有效的院前救治能为院内的进一步治疗奠定基础,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2],本文对86例急性卒中者院前急救效果予以回顾性观察且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3年5月-2015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给予院前急救的86例急性卒中者,均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3]诊断标准且入院后经头颅CT得以确诊。86例急性卒中者中,男62例,女24例,年龄43~78岁,平均(62.00±4.00)岁,缺血性卒中64例,出血性卒中22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12分,平均(8.00±2.00)分,基础疾病:高血压病45例,糖尿病23例,冠心病18例。此86例经院前急救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再随机抽取由家属或路人自行送至医院的急性卒中者8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并且本次研究符合医学伦理要求。

1.2 排除标准

(1)既往存在精神疾患、认知功能下降以及语言障碍;(2)创伤性脑卒中或严重外伤;(3)脑动静脉畸形或脑动脉瘤、肿瘤等原因所致的脑卒中;(4)无家属或相应监护人;(5)依从性差、病历资料不全等原因影响本次研究结果以及因重大事件退出研究。

1.3 研究方法

回顾性观察两组急性卒中者一般资料以及救治方法、救治效果,同时结合临床试验设计标准,由专人负责对以下指标进行统计与对比分析,包括两组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卒中类型、发病时间、院前急救开始时间、自行入院开始救治时间、院内救治时间、入住专科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肺部感染、压疮形成、应激性溃疡等)、预后情况(例如存活、致残、死亡)等。

1.4 急救方法

对照组患者由家属或路人陪同自行送至医院予以相应急救措施,未应用院前急救措施。

观察组患者予以院前急救措施,即,(1)接受120指挥系统统一调度,人员接诊后出诊,途中与家属或相关陪同人员进行电话沟通,包括病史、发病原因、发病时间、意识、语言、肢体等,初步判断病情,指导陪同人员予以相应的急救,例如不能随意移动患者、及时去除假牙、清除口鼻分泌物或呕吐物等;(2)到达现场后,测量患者生命体征、血糖、血氧饱和度等,检查患者瞳孔以及肢体活动等神经系统,予以GCS评分,做出卒中诊断和病情评定;(3)摆放,意识正常者,予以平卧位或侧卧位,昏迷者头偏向一侧,若疑似出血性卒中则将头抬高15°~30°;(4)气道管理,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呼吸平稳者予以双腔鼻导管高流量吸氧,气道不畅、动脉血氧分压低者在吸痰后予以面罩吸氧,因舌根后坠等原因致呼吸抑制或是GCS评分低于

8分者,采用口咽通气管或是予以气管内插管吸氧;(5)对症处理,病情轻且生命体征稳定者,可尽快予以转运至医院;而对于体温升高者予以冰帽低温保护;存在颅内高压或疑似脑疝者,快速开通静脉通道予以20%甘露醇250 ml于半小时内静脉点滴完毕或予以呋塞米20~40 mg静脉注射;躁动不安或紧张焦虑者,可予以地西泮10~20 mg静脉注射;对于血压较高,尤其是收缩压>180 mm Hg和/或舒张压>120 mm Hg,予以血压控制(以血压控制前的80%为度);血糖过高者(随机血糖超过17 mmol/L),予以胰岛素皮下注射降糖干预(血糖以7.0~11.0 mmol/L为宜);呼吸心跳停止者予以心肺复苏术;(6)安全转运,移动患者时,动作要轻,双手固定患者头部减少振动;途中予以舒适,加强对患者意识、血氧饱和度、生命体征的监护,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或呕吐物、血凝块等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病情予以血管活性等药物以维持患者有效血液循环;同时与医院进行联系做好接诊准备工作,以缩短院内救治时间。

1.5 统计学处理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救治时间对比

给予两组患者相应急救措施后,结果显示观察组急救开始时间、院内救治时间以及转往神经内、神经外专科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统计对比

给予两组患者相应急救措施后,结果显示观察组卒中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对比

给予两组患者相应急救措施后,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致残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急性卒中发病率的不断升高,其致残率和死亡率日益受到临床重视,其病理变化以及治疗方法研究也得以不断深入[4]。在众多研究中,急性卒中的预后主要取决于发病后的救治时间,已成为公认的事实,因为早期的救治能在有效治疗时间窗内避免梗死灶或出血灶的进一步扩大,控制病情进展,减轻脑水肿、降低脑疝形成,为进一步的救治提供宝贵时间[5]。院前急救是指患者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急救行为,包括急救的启动、现场的快速到达、现场急救、转运等,作为急诊医疗体系的院外延伸,院前急救是衡量急救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6];尤其是对于急性卒中患者来说,院前急救是以抢救生命为主的器官维持以及对症治疗,这样方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7]。

鉴于此种情况,本文进一步对院前急救在急性卒中的应用效果加以观察和对比分析,旨在加强对院前急救的重视以及改善患者预后等。从表1结果可知,采用院前急救措施的急性卒中者急救开始时间、院内救治时间以及转入相关科室接受进一步专业治疗的时间与未实施院前急救者相比,明显短,从而有利于稳定与控制病情,缓解临床症状;同时采用院前急救措施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均显著下降(表2和表3),由此,院前急救是救治急性卒中患者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因为院前急救所承担的不仅仅是单纯的转运患者,而与院内急诊、重症治疗是密不可分、完整的体系,能为患者提供一种高效、快速、合理的救治措施,尽量降低院前危险性,从而控制病情、降低急性卒中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日后的生活质量。而未实施院前救治的患者常因大脑长时间的缺氧造成神经细胞及髓纤维的受损,而错失了最佳救治时间,因此预后往往不良。

总之,院前急救能为急性卒中患者提供宝贵的治疗时机,创造良好的治疗条件,保证各项救治工作的顺利衔接,有助于提高救治成功率。

参考文献

[1]白玉华,卢瑞红,邓红菊,等.院前急救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应用[J].蛇志,2013,25(3):277-278.

[2] The European Stroke Organization(ESO).Executive Committee and the ESO Writing Committee Guidelines form anagement of ischaomic stroke and transientis chaemiec attack[J].Cerebrovasc Dis,2008,25(5):459-463.

[3]饶明俐,王文志,黄如训,等.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

[4]周峰.急性脑卒中133例院前急救体会[J].交通医学,2011,25(6):601-602.

[5]王淑文,孙静.院前急救对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34(19):3765-3766.

[6]康维为.不同院前急救评价方法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诊治效果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师杂志,2011,14(1B):208-209.

脑卒中急救处理范文第5篇

[摘要] 目的 分析急\科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价值,观察应用预见性护理后的抢救效果。 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急诊科2013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36例,随机抽取68作为实验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剩余68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出院前,以该科室自制的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结果 经护理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0.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3.5%,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急诊科;脑卒中;应用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3(c)-0138-03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 Stroke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ZHANG Ying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Xiamen Fifth Hospital, Xiamen, Fujian Province, 3611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 stroke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and observe the rescue effect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predictive nursing.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136 cases of stroke patient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3 to October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68 cases in each,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given the predictive nursing,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he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during the treatment period was observed, and before the patients were discharged, the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of the two groups was surveyed by the self-made questionnaires. Results After nursing,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10.3% vs 23.5%), and the difference was obvious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Key words] Predictive nursing;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Stroke; Application

脑卒中为一种临床综合征,是指脑血管在脑动脉系统病变影响下,发生痉挛、闭塞、破裂,导致局部循环障碍急性发生,并损害肢体功能及高级功能,造成患者偏瘫。脑卒点表现为“三高”,即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脑卒中患者在急诊科就诊后,需要护理人员立即给予患者护理,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为抢救工作提供便利,以提高抢救成功率,但常规护理的预见性比较差,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效果并不明显。研究表明,急诊科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后,可有效的提升预防并发症的效果,促使抢救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抢救效果。该院急诊科2013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脑卒中患者136例,在护理时应用预见性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该院急诊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8例。实验组68例患者中,男36例,女32例;年龄42~82岁,平均(62.7±3.5)岁;脑梗塞39例,脑出血29例;合并症:高血压15例,糖尿病7例。对照组68例患者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40~81岁,平均(68.3±3.3)岁;脑梗塞40例,脑出血28例;合并症:高血压13例,糖尿病7例。纳入及排除标准:①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②经头颅CT、MRI等检查确诊;③排除慢性脑卒中、合并其他脑部疾病患者。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相同的抢救措施,期间,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严密观察,遵医嘱实施各项护理操作。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方法如下。

1.2.1 预防肺部感染护理 严格控制留观室内的温度及湿度,温度应在20℃以上,但不超过22℃,湿度应在50%~60%之间,窗户定时打开,保证空气的新鲜度。患者处于急性昏迷期时,发病48 h内,不可给予患者食物,48 h后,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如并未出现,可给予患者流质食物,采取鼻饲的方式给予,鼻饲后1~2 h内,禁止更改患者,防止误吸。抬高患者头部,约为15~30°,实现脑血流量保持的同时,避免呼吸道发生堵塞。患者取卧位休息时,切忌将枕头拿掉。患者如伴有意识障碍,应为侧卧位,稍微前屈头部,促进流出口腔分泌物。患者处于清醒状态时,指导患者正确的呼吸、咳嗽,预防分泌物堵塞口腔。

1.2.2 血糖改变护理 血糖增高为多数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出现的症状,会较为严重的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护理人员应积极的预防或处理血糖改变。通常,脑卒中患者发病后,血糖升高症状出现在12 h内,患者病情越严重,血糖升高幅度越高。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严密的监测患者的血糖情况,当血糖值在11.1 mmol/L以上时,立即给予患者降糖治疗,可采取注射胰岛素(Novo Nordisk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Inc,国药准字J20100040,规格3 mL:300 IU)的方式,胰岛素应用后,血糖监测间隔1~2 h开展1次,有效控制后,还需继续使用胰岛素,以维持控制效果[1]。此外,少数患者会出现低血糖症状,当血糖水平在2.8 mmol/L以下时,应立即给予患者升血糖治疗。

1.2.3 预防下肢血栓护理 患者可进食后,饮食中的蛋白质含量应增加,脂肪及糖分的摄入量减少,多食用维生素、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嘱咐患者多喝水,促进血液黏度的降低。排便时,指导患者正确的用力,避免腹旱纳高。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应鼓励患者尽早的开展肢体锻炼,被动活动与主动活动相结合,每次10 min左右,4~5次/d。患者以仰卧位休息时,患侧下肢应垫20~30 cm高的软垫;取健侧侧卧位时,健侧下肢屈曲,于健侧下肢上放置患侧下肢,并保证伸展[2]。给予患者静脉穿刺时,血管应合理的选择,尽量避开下肢,防止下肢血栓的产生。

1.2.4 预防褥疮的护理 老年人为脑卒中的高发人群,由于其皮肤松弛、弹性差,皮下脂肪变少,发病后较易出现压疮。护理人员应科学的评估患者褥疮发生的风险性,评估指标包含营养状况、皮肤颜色等,如属于高危患者,将翻身卡放置在患者床头,提示护理人员,同时,使用手脚圈、腰背部翻身垫等,预防压疮[3]。如患者压疮存在使,应准确的评估患者压疮的具体情况,如位置、大小等,依次为依据,给予患者个体化的护理措施。患者变换间隔时间为2 h。翻身时,护理人员应采取轻柔的动作,避免损伤患者皮肤,详细的记录每次的翻身时间。给予患者家属换洗护理指导,便于患者家属正确的帮助患者开展清洁工作,保证皮肤清洁,为患者擦洗皮肤时,应使用温水,避免损伤患者的皮肤。

1.2.5 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 患者如伴有排尿障碍症状,评估应尽早开展,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对患者排尿情况准确记录;患者伴有尿失禁时,导尿管应尽量不使用,可利用尿壶定时帮助患者,白天间隔时间为2 h,夜间间隔时间为4 h;患者伴有尿潴留时,膀胱残余尿量及时测量,排尿时,可将适当的压力施加在耻骨上,促进排尿[4]。患者如留置导尿管,引流袋更换频率为2次/周,导尿管更换频率为2周/次,期间,对患者的导尿情况密切观察,及时的发现异常情况,对症处理,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

1.2.6 应激性溃疡的护理 急性期时,应进行2~3 d的禁食,止血后,给予患者流质食物,以温凉性食物最佳,刺激性食物禁止食用,将8 mg去甲肾上腺素(国药准字H42022048)加入到200 mL冰盐水(0~4℃)中,注入胃部,30 min后,再将液体抽出,反复多次,停止出血后即可停止[5]。患者较为大量的呕血时,改为侧卧位,必要时,将止血剂经胃管灌注。

1.3 ^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将患者发生的并发症类型及每种并发症的发生例数准确记录,统计并发症发生率。利用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包含服务态度、护理操作、沟通技巧、病房护理,每项评价指标中包含8~15个条目,各项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方法

数据资料以EXCEL录入,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若服从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否则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以数(n)与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P

2 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经护理后,实验组68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7例,发生率10.3%,其中,肺部感染2例,尿路感染2例,压疮2例,应激性溃疡1例;对照组68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16例,发生率23.5%,其中,肺部感染5例,尿路感染5例,压疮3例,应激性溃疡2例,下肢静脉血栓1例。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6,P=0.036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在急诊科中,紧急救治及抢救为主要工作,通常,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情严重,且进展迅速,要求医护人员具有比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治疗工作需要立即开展,并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但与门诊相比,开展手术等大医疗行动时,意外的发生风险更高,甚至患者可能在抢救过程中失去生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救治与护理工作的及时开展可降低病死率,有效的挽救患者生命。

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受到疾病的影响,加之对急诊科的环境比较陌生,导致患者极易产生不良的心理变化,如恐惧、紧张等,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这就需要护理人员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患者的心理状况、认知状况等,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保证治疗及时的开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6]。传统急诊护理中,多依据以往的临床护理经验实施,预见性、综合性等均比较差,导致护理效果并不理想。预见性护理是指以疾病变化特点、进展规律为依据,预见性的、准确的判断治疗期间可能发生的问题,从而提前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预防问题的发生,保证治疗的开展[7]。急性脑卒中患者治疗期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一旦发生,救治效果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研究表明[8],给予急性脑卒中患者预见性护理后,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病情,预见性的预防各种并发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维持在较低状态,约为8.3%~12.7%,该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3%,与此相符合。此外,在预见性护理指导下,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可有效提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综上所述,急诊科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后,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改善预后情况,提升其生存质量,但该文研究的样本量较少,还需要更为深入的开展研究。

[参考文献]

[1] 苏运辉,张美萍,冯慧敏,等.急救护理路径缩短脑卒中患者绿色通道停留时间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7):520-522.

[2] 刘洋,刘秀秀.预见性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运用的现状[J].全科护理,2015,27(19):1815-1817.

[3] 张雪梅.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老年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窒息中的效果分析[J].浙江实用医学,2015,19(4):290-293.

[4] 陈妮,吴显和,毛世芳,等.急诊科实施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护理路径效果研究[J].四川医学,2014(8):1069-1071.

[5] 樊秀枝.浅谈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255-256.

[6] 钟丽霞,林冬梅,钟桂香.预见性护理思维在急诊急救抢救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5(9):117-118,129.

[7] 朱美红,时美芳,万里红,等.吞咽-摄食管理预防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相关性肺炎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6, 51(3):294-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