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盐碱地渔业养殖

盐碱地渔业养殖

盐碱地渔业养殖

盐碱地渔业养殖范文第1篇

一、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的现状

(一)渔业资源现状。县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海拔高度自西南向东北从9.6米平缓降至5.6米,马颊河、德惠新河、漳卫新河3条河流贯穿全境,宽10米以上的干渠28条,沟渠密布,形成了纵横贯通的河渠体系,河床面积14058亩;河渠水面总面积18591亩。水产养殖品种主要有鲢、鲤、鲫、鳙、草、团头鲂、杂交鲤、革胡子鲶、乌鳢、日本鲫、南美白对虾、河蟹、中华鳖等;近海溯河鱼类有赤眼梭、鲈鱼、刀鳍等;水生植物有藕、苇、蒲等。

县宜渔水面面积15800亩,其中水产养殖面积9900亩(池塘养殖面积5730亩,水库养殖面积4170亩),未利用宜渔水域面积5900亩。养殖池塘多分布在3条河流两岸,其中自然坑塘占79%,人工挖掘坑塘占21%,60%坑塘底部土质为粘土,40%为沙白土。

县宜渔荒碱涝洼地、废弃窑坑、村边湾坑等“三荒”资源2.85万亩,主要分布在崔口、严务、东辛店等乡镇,宜渔“三荒”资源丰富,地下水埋藏浅,浅表盐碱水适宜养殖南美白对虾、罗非鱼等广盐性水产品种。

(二)渔业生产现状。年,县水产养殖面积为8205亩,渔业总产量为2829吨,其中养殖产量2571吨,捕捞产量258吨;渔业总产值3159万元,其中养殖产值2053万元,水产苗种产值360万元,捕捞产值206万元,流通服务业产值540万元。莲藕种植面积2760亩,产量2830吨,产值849万元。以香海禅林古枣生态园、北海公园垂钓娱乐园、枣王村垂钓娱乐场等垂钓为主的休闲渔业,逐步发展成为渔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二、存在问题及前景展望

(一)存在问题。县渔业基础设施落后,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养殖规模小,产业层次低,带动能力弱。二是布局分散,聚集效应不明显,高效生态经济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三是基础设施不配套。四是渔业技术推广机构不健全,技术人才匮乏,劳动者技能素质低,自主创新能力弱。五是苗种生产规模偏小、品种老化,优质良种供应不足。

(二)发展前景展望。一是农业结构调整为水产养殖业发展带来了机遇。水产品是重要的蛋白源,水产养殖业作为不消耗粮食或少消耗粮食即可获取优质动物蛋白的产业,在保障食品安全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二是渔业养殖产品市场潜力大。我省毗邻韩国、日本,水产品外销渠道广阔,加之人们饮食结构的调整,水产品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特别是名优特品种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为水产养殖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三是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促进了养殖技术的提升和水产养殖业的全面发展。四是宜渔养殖面积开发潜力大,县宜渔荒碱涝洼地、废弃窑坑、村边湾坑等“三荒”资源丰富,浅表盐碱水适宜养殖南美白对虾、罗非鱼等广盐性水产品种。五是休闲渔业前景广阔。休闲渔业集养殖、垂钓、观光、餐饮、娱乐和钓具销售为一体,成为渔业经济发展的新领域和新的增长点。

三、总体规划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高效、品牌渔业发展理念,以转变渔业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为主攻方向,以提高效益、渔民增收为目的,优化渔业资源配置,推行健康养殖、生态养殖,提升渔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现代渔业发展格局,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开发建设和“一个突破四项提升,建设幸福”战略实施做出贡献。

(二)总体思路。采取招商引资、政策引导、强化服务、典型引导、名优推广等方式,扩大水产养殖面积,拓宽生产途径。根据全县渔业发展思路,科学规划,使我县渔业实现向质量效益型、规模效益型和生态效益型发展。

(三)发展目标。一是进一步明确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域范围,基本解决养殖水域产权问题,使群众明确养殖生产方向,保障养殖生产者合法权益。二是推进养殖生产布局更加合理,丰富养殖品种种类,健全产业链条,总结推广渔工商、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培育壮大渔业龙头企业,发展水产品加工业,增加水产品附加值。三是扩大水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生产能力,完善养殖基础设施,逐步实现“环境优美、技术规范、产品安全、效益良好”的水产养殖目标。到年,渔业养殖面积达到10050亩,渔业总产量达到3600吨,渔业总产值达到5800万元,其中渔业养殖产值3960万元,渔业捕捞产值240万元,渔业流通服务业产值1600万元,分别比年增加22.5%、27.3%、83.6%、92.8%、16.5%、196.3%。莲藕种植面积达到4000亩,产量4100吨,产值1350万元,分别比2010年增加44.9%、44.8%、59%。

四、渔业滩涂区域规划

(一)高效生态池塘养殖区(Ⅰ区)。以南大洼为重点,辐射带动南侯水库、积水宜渔坑塘、窑塘以及盐碱涝洼地,规划面积6000亩,发展高效生态优质商品鱼基地,搞好池塘配套建设,调整池塘养殖结构,在精养鲤鱼、鲫鱼、草鱼等品种的基础上,发展名优特水产品养殖,引进推广精养、高效、低污染、节水养殖模式和技术,推行健康养殖和无公害养殖。

(二)品质渔业养殖区(Ⅱ区)。以水库周边、尚堂镇大郝渔场、中丁乡前大店为重点,规划建设品质渔业养殖区。以名优特生态养殖为主,推广“上粮下渔”、鱼藕混养以及渔牧、渔禽、渔果等养殖模式,以渔改碱,实行规模化经营。按照标准化生态池塘建设要求,发展南美白对虾、罗非鱼、河蟹、泥鳅、水蛭等品种养殖,开发整理池塘4500亩,使之成为无公害、绿色名优特水产品养殖生产供应基地。

(三)苗种繁育养殖区(Ⅲ区)。以徐园子乡东安务、常家镇于家店和尚堂镇枣王等3个鱼种场为基础,规划建设1000亩苗种供应基地,扩大基地的苗种繁育能力,确保渔业苗种供应,及时引进培育新品种,满足广大渔农对名优特水产品苗种的需求。

(四)旅游休闲渔业区(Ⅳ区)。规划建设面积5000亩,依托北海公园、香海禅林古枣生态园、马颊河风景区等,大力发展旅游休闲渔业。到年,初步完成旅游休闲渔业景区配套设施建设,打造旅游、休闲、垂钓、娱乐、餐饮、服务于一体的旅游休闲渔业区,争创“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打造渔业旅游品牌。

(五)河道养殖区(Ⅴ区)。对马颊河、德惠新河和漳卫新河等3条河流适合条件的河道开发河道养殖,采用围网养殖或网箱养殖,重点养殖草、鲤、鲫、鲢、鳙、泥鳅等品种。

五、保障措施

(一)政策扶持,促进渔业稳定发展。充分认识渔业发展巨大潜力和重要地位,把落实养殖水域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宜渔则渔、宜藕则藕”的原则,制定出台渔业园区建设、渔业标准化和无公害水产品认证、合作组织建设等奖励政策,大力支持渔业标准化坑塘改造、渔业良种培育等重点项目,将水产养殖规划落实情况纳入乡镇目标责任制考核,促进渔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深化改革,推进产业化进程。一是全面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搞好养殖水面承包经营和确权发证,维护承包合同的严肃性。二是加强渔业合作社建设,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产品,扶持壮大渔业规模经营。三是加快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实施名优高效无公害渔业工程,使渔业劳动者由“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渔业生产由“粗放型、数量型”向“集约型、质量型”转变。四是拓宽渔业生产范围,做好渔业与娱乐、旅游、餐饮等行业结合文章,因地制宜发展观光、垂钓等产业。五是加强水产品市场及信息体系建设,建立科研单位、龙头企业、批发市场、中介组织、养殖大户于一体的渔业信息网络体系。

盐碱地渔业养殖范文第2篇

黄河三角洲海岸线长900km,占全省海岸线总长度的28%.滩涂面积24.6万hm2.沿海未利用的盐碱荒地93.3万hm2,土地后备资源颇丰.海岸带生物资源丰富,滨海湿地维管束植物有197种,湿地植被类型主要有灌丛、盐生草甸、盐生植被、沼泽和水生植被4类;拥有海洋生物800多种,游泳动物渔业资源85种,较重要的鱼、虾、蟹、贝类等近40种,其中,滩涂贝类29种,可增养殖的15种[2].是我国四大渔场之一,海珍品的重要产区.海岸带盐卤、油气、贝壳砂等矿产资源丰富,地下卤水静态储量约135亿m3,石油、天然气地质储量分别约50亿t、560亿m3;拥有3条长56km,总地质储量达3.6亿t的世界罕见的贝壳砂矿带,也是世界上唯一每年增加10万t以上的新、老并存的贝壳堤.海岸带风能、地热资源丰富,潮汐能、波浪能、盐差能等海洋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海岸带有多条河流入海,大量水沙入海对海岸塑造、陆架沉积作用及生态环境等具有深刻的影响.拥有马颊河、徒骇河、小清河、潍河等河口,港湾资源条件良好.拥有大小海岛89个,岛岸线长219km,占全省海岛岸线长的29.7%,海岛面积33.8km2,占全省海岛面积的24.9%[3].黄河三角洲海岸带区位优势日益显现,海洋产业初具规模,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海岸防护设施不完备,防潮堤建设标准低,防潮能力弱,受风暴潮威胁较大,制约了海岸带的开发利用;二是近海渔业资源捕捞强度大,岸线和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缺乏规划和科学性,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三是受纳上游地区大量污染物,致使滨海湿地和海洋受到污染,生态受损趋势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四是受围垦、盐田、养殖等的生产活动影响,自然植被退化,景观破碎化,湿地面积减少和退化;五是自然灾害频发,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日益凸显.这些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海岸带开发利用的制约因素.

2黄河三角洲海岸带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可选模式

所谓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就是依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组织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和组装配套技术,构成一个结构稳定、高效、生态与有序转化的现代农业系统格局.黄河三角洲海岸带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概括地说,因地制宜就是根据当地资源条件、气候条件、生产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乃至生产、生活习惯条件,具体决定采取怎样的模式,勾画什么样的蓝图.在充分认识、分析该区域条件的基础上,提出黄河三角洲海岸带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9类模式,以供选择[4-10].

2.1暗管改碱模式

黄河三角洲海岸带多为荒碱地,土壤含盐量高,开发利用难度大.采用暗管改碱工程技术,可实现土壤快速脱盐,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有效增加耕地面积,增加农民收入,是一项较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民生工程,还可通过新增土地用于占补平衡,缓解高效生态经济发展中建设用地增加过快同严格保护耕地的矛盾,拉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一些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该模式的工程技术要点是利用专业大型成套机械设备,在一定土壤深度埋置具有滤水、排盐功能的PVC管道,实现开沟、埋管、裹砂、覆土等施工过程一次完成,并通过灌溉淋洗,使含盐水渗入暗管排走,从而起到控制地下水位、土壤快速脱盐的作用.它与明沟排水的技术原理相同,都是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水盐运动规律.将淋洗土壤而渗入地下的含盐水排走,用以大规模改良盐碱地和盐渍型中低产田.由于排碱暗管均埋于地下,并可设计为宽深布设或浅密布设等不同形式的地下管网,因此不占用耕地并且排碱效果突出、均匀,优于明沟排碱.有条件的可将灌水渠系也改为管道模式,再植入节水灌溉系统,完成排灌模式的全面转换,从而实现高效生态农业的目标.暗管排碱模式改碱见效快,效果好,经济效益高.通过暗管布设控制地下水位,抑制土壤返盐,利用自然降水和引黄灌溉淋洗土壤,可在1~2a内使盐渍土迅速脱盐,土壤含盐量可由10‰~30‰降为3‰~4‰.暗管排碱的另一项重大收益来源于节地.因为暗管布设本身不占用地上土地,原来的“农级”排水沟所占面积则成为新增耕地面积.如按农沟间距40m、深度1.5m,边坡1∶2计算,排水明沟占地大约是耕地面积的15%,在农沟布设间距较大的地块,沟道占地不低于10%.采用暗管排碱,再加上所改良的零星地、边角地和插花荒碱地,可新增土地面积15%以上.由于暗管排水的优越性,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如荷兰、美国等,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实现了农田明沟排水向管道排水的转变.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正在推广暗管排水系统.该模式非常适合黄河三角洲海岸带大面积盐碱地的开发利用,也适用于大面积改造中低产田.

2.2高效生态种植模式

高效生态种植模式是指依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利用当地现有资源,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粮食、果树、蔬菜等农产品的高效生产,开发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和其他生态类食品[6].2.2.1“间套轮”种植模式该模式是指在耕作制度上采用间作、套种和轮作换茬的模式.利用生物共存,互惠原理发展有效的间作、套种和轮作倒茬技术,是进行高效生态种植的主要模式之一[4].黄河三角洲海岸带可选择的典型的间作套种种植模式有玉米与豆类间作、棉花与蔬菜间作、枣粮间作等,小麦玉米套作、麦棉套作、小麦玉米蔬菜套作等.典型的轮作倒茬种植模式有禾谷类作物和豆类作物轮换的禾豆轮作,水稻与棉花等旱作轮换的水旱轮作,大田作物和绿肥作物的轮作.2.2.2保护耕作模式用秸秆残茬覆盖地表,逐渐减少耕作,防止土埌结构破坏,并配合一定量的除草剂、高效低毒农药,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栽培模式.保护性耕作通过保持土壤结构、减少水分流失和提高土壤肥力达到增产目的,是一项把大田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技术,俗称“免耕法”或“免耕覆盖技术”.2.2.3旱作节水农业生产模式旱作节水农业是指利用有限的降水资源,通过工程、生物、农艺、化学和管理技术的集成,把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农业生产技术.其主要特征是运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手段,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消除或缓解水资源严重匮乏地区的生态环境压力,提高经济效益[7].

2.3农林牧复合型高效生态模式

该模式是指借助接口技术或资源利用在时空上的互补性所形成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产业或组分的复合的生产模式.所谓接口技术是指联结不同产业或不同组分之间物质循环的能量转换的连接技术,如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饲料饲草,养殖业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肥料,其中利用秸秆转化饲料技术、利用粪便发酵沼气和有机肥生产技术均属接口接术.比较适合的农林牧复合型高效生态模式主要有粮饲—猪—沼—肥高效生态模式、林果—粮经立体高效生态模式、林果—畜禽高效生态模式[6].2.3.1粮饲—猪—沼—肥高效生态模式该模式的基本内容包括:①种植业由传统的粮食生产一元结构或粮食、经济作物生产二元结构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饲草作物三元结构发展,饲料饲草作物正式分化为一个独立的产业,为饲料业和养殖业奠定物质基础.②进行秸秆青贮、氨化和干堆发酵,开发秸秆饲料用于养殖业,主要是养牛业.③利用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料,用于种植业生产.④利用畜禽粪便进行沼气发酵,生产沼渣沼液,开发优质有机肥料,用于作物生产.主要有粮—猪(牛)—沼—肥、草地养鸡、种草养鹅等模式.2.3.2林果、粮经立体高效生态模式该模式主要内容是利用作物和林果之间在时空上利用资源的差异和互补关系,在林果株行距中间开阔地带种植粮食、经济作物、蔬菜、药材乃至瓜类,形成不同类型的农林复合种植模式,也是立体种植的主要生产形式,一般能够获得较单一种植更高的综合效益.适合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的主要有枣粮间作、杨粮间作、林药间作、果药间作等模式.2.3.3林果—畜禽高效生态模式该模式的基本内容是在林地或果园内放养各种经济动物,放养的动物以野生取食为主,辅以必要的人工饲养,生产较集约化养殖更为优质、安全的多种畜禽产品,接近或达到有机食品标准.黄河三角洲海岸带比较适合采用的模式主要有林—鱼—鸭、林—牛(鸡)、果园—鸡(兔)等.

2.4高效生态畜牧业模式

该模式是以畜牧业为中心,并将相应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匹配组合起来,形成合理有效开发、利用多种资源,防治和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三统一的高效、稳定、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根据养殖动物生活环境不同,高效生态畜牧业模式可分为陆地畜禽养殖生态模式、水体畜禽养殖生态模式和水陆复合畜禽养殖生态模式三大类;根据规模与环境的依赖关系,可分为复合型生态养殖场和规模化生态养殖场两种生产模式.2.4.1复合型生态养殖生产模式该模式主要特点是以畜禽动物养殖为主,辅以相应规模的饲料粮(草)生产基地和畜禽粪便消纳土地,通过清洁生产技术生产优质畜产品.根据养殖动物的种类可以分为以猪为主的生态养殖场生产模式,以禽为主的生态养殖场生产模式和以其他动物(兔、貂等)为主的生态养殖场生产模式[7].2.4.2规模化养殖场生产模式该模式主要特点是以大规模畜禽动物养殖为主,但缺少相应规模的饲料粮(草)生产基地和畜禽粪便消纳土地场所,需要通过一系列生产技术措施和环境工程技术进行环境治理,最终生产优质畜产品.根据饲养动物的种类可以分为规模化养猪场生产模式、规模化养牛场生产模式、规模化养鸡(鸭)场生产模式等.

2.5高效生态渔业模式

高效生态渔业模式是遵循生态学原理,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按生态规律进行生产,保持各种水生生物种群的动态平衡和食物链网的合理结构,保持和改善生产区域的生态平衡,保证水体不受污染,确保水生生物、水资源的永续利用.2.5.1池塘混养模式池塘混养是将同类不同种或异类异种在人工构建的池塘中进行多品种综合养殖的方式.其原理是利用生物之间具有互相依存、竞争的“适者生存、劣者淘汰”的规则,确保生物多样性,符合水体的养殖容量,合理利用水城、饲料资源,根据养殖生物食性、垂直分布不同,合理搭配养殖品种与数量,使养殖生物在同一水域中协调生存,以获得最大的经济、质量效益.池塘混养模式可分为淡水混养和海水混养两种类型.(1)淡水混养模式.该模式包括常规鱼类多品种混养以及常规鱼类与名优特鱼类品种混养两种类型.常规鱼类指草、鲢、鳙、青、鲤、罗非鱼等大宗鱼类.主要利用草鱼为草食性、鲢(鳙)鱼为滤食性、青鱼与鲤鱼为吃食性、罗非鱼为杂食性的食性不同,草、鲢、鳙为上层、鲤鱼为中层、青鱼和罗非鱼为中下层的垂直分布不同,充分利用生物特性,合理搭配品种进行混养.(2)海水混养模式.该模式主要包括海水鱼虾混养、鱼蟹混养、鱼贝混养3种类型.①海水鱼虾混养.以中国对虾为主,同时放入少量的肉食性鱼类如鲈鱼,鲈鱼摄食体质较弱、行动缓慢的病虾,避免带病毒对虾死亡后释放病原于水体中的可能.②海水鱼蟹混养.通常由梭子蟹与鲈、鲷或对虾、青蟹与遮目鱼混养,梭子蟹为底栖动物,以动物饵料为食物,鲈、鲷的残饵与排泄物可以起到肥水促进浮游生物生长的作用,为梭子蟹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海水青蟹与遮目鱼混养,青蟹是以动物饵料为主的杂食性生物.遮目鱼以植物食性为主,主要摄食底栖硅藻及有机碎屑等,遮目鱼对养殖青蟹不会构成威胁.③鱼贝混养.在缢蛏、泥蚶等贝类养殖池塘中放入少量的鲈、大黄鱼进行混养,由于鲈、大黄鱼的残饵与排泄物可以起到肥水作用,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同时摄食体质较弱的贝类.肥水增加的浮游生物又被滤食性的贝类所利用,从而达到生态平衡.2.5.2海湾鱼虾贝藻兼养模式根据海洋生物多样性、海域生物净化和自然净化规律,充分利用水生生物的食性、栖息不同和生物共生时相互作用、依赖、竞争等的生态特点,合理搭配养殖品种及数量,根据海流、流速合理布区,在同一海湾中同时进行鱼类、贝类、虾类、蟹类养殖的模式,使海域资源永续利用.2.5.3基塘渔业模式(1)果基鱼塘.塘基种的果品种类很多.塘泥使果树生长茂盛,结果多.果树下养鸡(鸭),鸡(鸭)在果树下食虫松土,排放大量粪便,经雨水冲刷流入鱼塘,既可肥塘,又可促进塘鱼生长.塘泥肥,有机质增多,上基后又促进果树生长.(2)花基鱼塘.塘基种的花品种多,可有盆栽和基面种植两种类型,需要塘泥培育,塘水浇淋,促进花卉的生长和发育.暴雨或用塘水淋花后,花基和一些残肥随流水回到鱼塘,增加了塘水的肥力,有利于塘鱼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3)基围渔业模式.基围养殖主要构造在潮间带滩涂上,为便于潮汐纳水,一般建成“下埂上网”的养殖池,开展新对虾属类品种的养殖.2.5.4以渔改碱模式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的低洼盐碱地带,为充分利用国土资源,通过深挖池塘、高筑台田,构成鱼—粮、鱼—草、鱼—鸭的种植—养殖结合的模式.修筑台田的目的主要是降低地下水位和淡水压盐,一般在条状台田上连续种植水稻3a后,土埌的盐分明显降低,可再种棉花、蔬菜等,也可间种刺槐、紫穗槐、枣树等.在无引黄条件的台田,可利用夏季雨水压盐,种植田菁、芦笋、紫花苜蓿、沙打旺等,逐渐改良台田土埌.在改造台田盐碱土的情况下,塘内引入黄河水养鱼、种藕,池水养鸭.可利用台田作物或牧草打浆喂鱼,也可用发酵的鸡、鸭、畜粪喂鱼,形成一种良性循环.2.5.5渔牧综合模式根据生物的生长环境、动物的食性不同等特点,在互不干扰的前提下,使牧、渔、农成为互为利用的综合生态模式.(1)鱼与禽综合养殖模式.主要有“鱼禽混养”、“上禽下鱼”的养殖模式.“鱼禽混养”中的鱼类多为常规性鱼类,需求耐低氧、食性广、抗性强的种类,一般是草胡子鲶、罗非鱼、鲤、鲫、草鱼等.“上禽下鱼”中的禽,可是鸡或鸭等,往往需要在池塘上构建禽舍,养殖鱼类同“鱼禽混养”的鱼类.该模式利用禽粪肥水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浮游生物又被养殖鱼类所利用.(2)鱼与畜综合养殖模式.养殖鱼类多为常规性鱼类,同“鱼禽混养”鱼类,畜可为牛、猪等.值得注意的是某些疾病属人、畜、禽、鱼共患,因此利用畜粪肥水之前,必须经无害化处理后方可使用.(3)牧、渔、农复合模式.该模式主要有“三元”复合模式和“多元”复合模式两类.“三元”复合主要包括“菜猪鱼”、“猪草鱼”、“草鸭鱼”、“鸡猪鱼”综合养殖模式;“多元”复合主要包括“鸡猪蛆鱼”、“鸡猪沼鱼”、“草猪蚓鱼”综合养殖模式.

2.6高效生态设施农业模式

该模式是在设施工程的基础上,通过以有机肥料代替或部分替代化学肥料(无机营养液),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为主要手段,进行病虫害防治,以动植物的共生互补良性循环,实现系统的高效生产等生态农业技术,实现设施环境下的无害化生产,最终达到改善设施生态系统环境、减少连作病害和农药化肥残留、实现农业持续高效发展的目的[6].2.6.1设施清洁栽培模式通过以有机肥料为基础的设施栽培技术的应用,减少化肥用量70%~80%,使土壤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连作病害进一步减轻;通过以生物、物理防治为基础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模式的应用,可使农药用量减少60%~70%,蔬菜品质达到无公害标准的要求.同时,通过膜下滴灌技术的配套应用,节水率可达70%.2.6.2设施种养结合生态模式该模式是通过温室工程将蔬菜种植、畜禽(鱼)养殖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质能互补、良性循环型生态农业系统.在这一系统中畜禽(鱼)在呼吸过程中可产生大量的CO2,为温室蔬菜生产源源不断地提供光合作用资源,同时白天蔬菜在同化过程中产业的氧气还可改善畜禽(鱼)的养殖环境.畜禽(鱼)与蔬菜之间互为利用,相得益彰,形成良性生态链.该模式目前有两种主要形式:①温室“畜—菜”共生互补生态农业模式.主要利用畜禽呼吸释放出的CO2供给蔬菜作为气体肥料,畜禽粪便经过处理后作为蔬菜栽培的有机肥料,同时蔬菜在同化过程中产生的O2等有益气体供给畜禽来改善养殖生态环境,实现共生互补;②温室“鱼—菜”共生互补生态农业模式.利用鱼的营养水体作为蔬菜的部分肥源,同时利用蔬菜的根系净化功能为鱼池水体进行清洁净化,互为利用.2.6.3设施立体生态栽培模式该模式是充分利用设施光温环境的优势,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手段将“果—菜”、“菇—菜”、“菜—菜”按照空间梯次分布的立体栽培模式有效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优势互补、资源高效利用型立体生态栽培模式.该模式有3种主要形式,①温室“果—菜”立体生态栽培模式.利用温室果树的休眠期、未挂果期地面空间空闲阶段,选择适宜的蔬菜品种进行间作套种,形成立体生态栽培模式;②温室“菇—菜”立体生态栽培模式.通过在温室过道、行间空隙地带放置食用菌菌棒,进行“菇—菜”立体生态栽培,食用菌产生的CO2可作为蔬菜的气体肥源,温室高温高湿环境又有利于食用菌生长;③温室“菜—菜”立体生态栽培模式.利用藤式蔬菜与叶菜类蔬菜空间上的差异,进行立体栽培,夏天还可利用藤式蔬菜的遮阳作用为喜阴蔬菜作天然的遮阳网,互为利用[6].

2.7观光休闲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

观光休闲型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是指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强化农业的观光、休闲、教育和自然等多功能特征,形成具有第三产业特征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6-8].2.7.1高科技生态农业观光园主要以设施农业(连栋温室)、组配车间、工厂化育苗、无土栽培、转基因品种繁育、航天育种、克隆动物育种等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或技术示范,并通过生态模式加以合理联结,再配以具有独特观光价值的珍稀农作物、养殖动物、花卉、果品以及农业科普教育(如农业专家系统、多媒体演示)和产品销售等内容,形成以高科技为主要特点的生态农业观光园.2.7.2精品生态农业公园通过生态关系将农业的不同产业、不同生产模式、不同生产品种或技术,建立具有观光功能的精品型生态农业公园,一般包括粮食、蔬菜、花卉、水果、瓜类和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精品生产展示、传统与现代农业工具展示、利用植物塑造多种动物造型、利用草坪和鱼塘以及盆花塑造各种观赏图案与造型,形成综合观光生态农业园区.2.7.3生态观光村专指已经产生明显社会影响的生态村,它不仅具有一般生态村的特点和功能,如村庄经过统一规划建设、绿化美化和环境卫生清洁管理,村民普遍采用沼气、太阳能或秸秆气化,农户庭院进行生态经济建设与开发,村外种养加生产按生态农业产业化进行经营管理,而且由于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已经具有较高的参观访问价值,具有较为稳定的客流,可以作为观光产业进行统一经营管理.2.7.4生态农庄一般由企业利用特有的自然生态和特色农业优势,经过科学规划和建设,形成具有生产、观光、休闲度假、娱乐乃至承办会议等综合功能的经营性生态农庄,往往具备赏花、垂钓、采摘、餐饮、健身、狩猎、宠物乐园等设施与活动.

2.8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复合模式

该模式是培育龙头企业,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模式.2.8.1果蔬加、贸工农一体化复合模式依托黄河三角洲冬枣、金丝小枣、鸭梨、香椿等特色农产品,从果蔬的品种选育、种苗培育、栽培、果蔬产品冷藏保鲜,到果蔬精深加工,直至高端果蔬精深加工产品的物流、营销形成一条龙,生产基地覆盖周边地区农户[9].2.8.2粮油加、贸工农一体化复合模式依托当地的特色粮油资源,从粮油作物品种选育、种苗培育到栽培,重点培育孵化优良种苗生产的龙头企业,提升种苗生产和栽培技术含量,提升粮油加工技术科技含量,培育粮油及粮油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高技术加工企业,生产营养型食用油、营养麦片等精深加工产品,直至高端食品的物流、营销,建立标准化粮油作物生产示范基地,辐射带动专业生产农户.2.8.3水产加、贸工农一体化复合模式依托黄河三角洲海水、淡水生物资源,建立海、淡水水产品选育、种苗孵化、养殖基地和龙头企业,集成功能性水产品和保健品精深加工、休闲即食水产品精深加工和水产品保鲜冷冻为主的高端食品加工技术,培育水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水产品一部分直接进入物流平台,高端精深加工水产食品通过营销物流进入消费市场.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设施养殖、池塘养殖和高效生态水产养殖[9].2.8.4畜禽加、贸工农一体化复合模式依托当地的珍贵畜禽资源,培育龙头企业从品种选育、胚胎培养、畜禽养殖,到畜禽产品精深加工,直至高端畜禽食品的物流、营销形成一条龙,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工厂化畜、禽高效生态养殖.

2.9生物修复与重建型模式

生态修复是修复被人类损害的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及动态的过程,是维护生态系统健康及更新的过程.重建是去除干扰并使生态系统恢复原有的利用方式.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退化生态系统,其修复方法亦不同.根据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生态系统退化现状,现推荐退化草地生物修复与重建、退化湿地生物修复与重建两种模式.2.9.1草地生物修复与重建模式黄河三角洲海岸带有着广阔连片的草地,但不少天然草地退化.草地生态恢复是遵循植被分布的自然规律,按照草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运用现代草地管理、保护利用技术,实行封滩育草、减牧还草,在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补播牧草和分区轮牧的方式修复、改良天然草场.通过人工引种苜蓿和飞机播种沙打旺,重建人工草场.进一步实行草场林网化,开展草粮轮作、草林间作、牧草更新,实现草地生态良性循环.2.9.2湿地生物修复与重建模式由于黄河三角洲海岸带湿地水分补充不足,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易受海潮侵袭,植物群落建群种少,群落结构简单,湿地生态系统脆弱,加之不合理的湿地开发利用、环境污染等的影响,湿地生态系统退化.该模式按照循环经济原理,采用芦苇补植、造纸废水灌溉生物技术和工程措施,形成“芦苇修复或重建—芦苇造纸—造纸废水灌溉—芦苇处理造纸废水—盐碱类湿地生态修复—利用芦苇造纸”的模式,实现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10].

3黄河三角洲海岸带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建议

3.1加强沿海防潮堤建设

防潮堤坝是关系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重要保障线,必须作为海岸带开发利用的基础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要坚持高标准建设、市场化运作,新建和改造加固并重.新建和改造工程均按五十年一遇防风暴潮和防震标准设计建设,关键岸段堤坝按百年一遇标准建设.为防止防潮堤坝改变海陆交汇的生态环境,必须留足河流入海流路.要充分发挥防潮堤坝减灾、交通旅游、国防安全、生态建设、滩涂养殖、产业开发等综合功能.

3.2加强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

按照优先发展、强化保护的原则,明确岸线、滩涂、海湾、岛屿等空间资源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加强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海洋与渔业保护区的保护,重点加大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与湿地系统部级自然保护区、套儿河口海域部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马颊河文蛤部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保护力度.尽快制定完善沿海地区生态保护规划,实施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修复示范工程.加强海岛及其周围海域生态系统的保护,重点发展浅海滩涂增养殖、经济作物和药用植物种植,加强贝壳砂的开发利用.加强海岸带综合治理,科学利用岸线资源,实施破损岸线和沿海滩涂治理修复工程.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完善沿海生态防护林屏障,实施泥质海岸带防护林封育试点,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植被原生态,恢复和增强生态服务功能,改善沿海生态环境,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提供环境条件.

3.3防止海岸带开发的“同质化”和“人工化”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全面启动建设,实际上实现了区域内海岸带“发展规划”的全覆盖.随着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陆续实施,重化工项目向滨海集聚的趋势明显加快,交通运输业、装备制造业、原材料加工、钢铁等产业遍地开花,海洋产业同构、布局趋同和低质化等问题明显.因此,必须从战略高度做出规划,防止开发混乱无序、开发的“同质化”和海岸带的“人工化”.

3.4加强海岸带综合管理

盐碱地渔业养殖范文第3篇

关键词:盐碱化,引黄灌区,脱硫副产物,“上农下渔”模式

 

盐碱化是指在灌区内水浇地由于盐分积聚而缓慢恶化的过程。当土壤含盐量太高(超过0.3%)时,形成盐碱灾害,据专家介绍,土壤的盐碱化是由于强烈的蒸发积盐在地表形成的盐碱土。具体到银北灌区,大致有两方面因素导致土地盐碱化。一是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二是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

据介绍,自2004年12月至2005年6月,宁夏遥感院和农发办共同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利用最新的遥感信息资料和先进的GIS信息技术与传统的实地调查采样手段相结合,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引黄灌区661.6万亩耕地中,非盐碱化耕地为439.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6.46%;盐碱化耕地221.9万亩,占33.54%,包括轻盐碱化耕地140.9万亩(占灌区总耕地的21.30%)、中盐碱化耕地51.3万亩(占7.75%)、重盐碱化耕地29.7万亩(占4.49%)。另外,盐碱荒地面积达83.5万亩。从总体情况看,包括引黄灌区耕地在内土壤盐碱化总体减轻,但局部地区土壤盐碱化程度有所加重,仍有200多万亩盐碱化耕地有待进一步改造治理(新闻来源:宁夏网宁夏日报)。

1土壤盐碱化成因

从盐碱化演化过程看,自然因素是发生盐碱化的基础,人为因素是土壤发生盐碱化的条件,而人为因素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因此,在开发利用盐碱地过程中,如何将恶性循环向良性循环转化就成为重要问题。

灌区土壤盐碱化并不是灌溉的必然结果,而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加上人为措施不当所造成的。在雨量少、蒸发强、径流不畅等条件下,土壤本来就存在盐碱化的威胁,如果在这类地区引水灌溉或蓄水防旱的措施不当,特别是大水漫灌,有灌无排,蓄而不泄或排水、退水系统不配套、不健全,灌溉渗漏水大量补给地下水,破坏了灌区地下水量的平衡,使地下水位急剧升高,导致盐碱向表土迅速积累,造成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

宁夏银北灌区降雨稀少,蒸发强烈,局部地区浅层地下水埋深不足1m,在强蒸发作用下,盐分累积于土壤表层,土地经常受到荒漠化和盐碱化的威胁,生态环境脆弱。所以发展盐碱地节水农业是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出路。

2盐碱地改良技术研究

造成土壤盐碱化问题整体得到控制、局部加重的新情况除自然因素外,主要是由水资源利用不当、排水系统不完善造成的。若不加大治理力度,引黄灌区部分高产稳产田有向中低产田演化的趋势,这将直接影响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和我区的粮食安全。盐碱化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更会影响灌区人民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虽然全灌区土壤盐碱化面积下降,土壤含盐量降低,但仍是影响土地生产能力提高的主要障碍之一。所以,改造中低产田、防治土壤盐碱化仍是灌区农业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

2.1 脱硫副产物改良盐碱地的应用研究

利用脱硫副产物治理土地盐碱化,以废治废,意义重大,近几年来,国内有关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室内外研究,主要有:1999年清华大学与内蒙古农业大学合作,针对内蒙古土默川近20万hm2盐碱地进行改良试验。在试验室研究的基础上,2000年在5亩碱地上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每亩施入800kg脱硫副产物后,其玉米出苗、成苗率比不施脱硫副产物的土地高39.1%,达到58.2%,株高平均高出20cm,达到155.5cm,产量达209.8kg/667m2,而不施脱硫副产物的土地玉米产量仅67.5 kg/667m2。2001年进一步在40亩土地上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施用烟气脱硫副产物的土地,每亩草玉米(奶牛饲料)的产量比不施用脱硫副产物的土地高5~8倍,即达3200kg/667m2~5900kg667m2。同时有报道脱硫副产物可以改造沙漠化土壤(甚至沙漠)。

大田试验最终表明,盐碱荒滩经脱硫副产物改良后作物(油葵)能正常生长,而且生育期内降低了土壤表层的pH值和盐分,土壤理化性质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土壤肥力也有所提高。但是因天气情况油葵受灾,且错过最佳生长季节,从而生物量略低,效果也不太显著,有待今后继续开展相关研究。

2.2 “上农下渔”模式研究

“上农下渔”模式是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原理,利用工程措施,降低地下水位,采用灌排分开、抬高地面、大水压盐碱的方法,即先用淡水将台田盐分灌洗到池塘和排碱沟,再将池中盐碱水抽到排碱沟排出后在池中蓄足淡水,控制底层返盐和重新利用池塘肥水浇灌台田,能有效地降低耕层盐分和区域盐分,提高台田土壤肥力,从根本上治理盐碱。该模式通过池塘丰蓄枯供,形成池塘和台田之间水利循环的良性互动,能有效地解决种养用水与黄河来水不确定性矛盾,是融种养、蓄水为一体的盐碱地立体改良新模式。

“上农下渔”模式最初产生于山东东营农村,由于土地碱化和淡水资源匮乏,旱、涝、盐碱威胁着人们的生存,村民们在苦苦探索中蓦然发现,村旁碱地里一条渠沿上庄稼长的好,土不碱。人们从这里得到启示:过去孤立治碱治涝,没有抓住降伏荒碱的“牛鼻子”,水往低处流,盐碱也往洼处走,盐碱是爬不到高处的。于是村民综合多种因素,集农业开发、淡水养殖、蓄水及发展“三高”农业于一体,挖池成塘,筑台为田,台上农牧、塘中养鱼。下池上田的开发给他们带来了惊奇的收获,昔日的不毛之地竟成了“聚宝盆”,1996年他们一鼓作气开发了2050亩荒碱地,“上农下渔”式农业开发模式初具雏形。

“上农下渔”的出现,立即引起了东营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他们把此项目在全市推广,并进一步科学确定开发模式,实行排灌水系统分设,保证水产养殖的高产、台田的高效、台田压碱能力的提高,且坚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模式、统一开发、统一承包、统一组织验收的“五统一”,在全市大面积开发。到1998年9月,全市“上农下渔”开发已达6万亩,并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大片的盐碱地被开发利用,连片的鱼塘、成方的台田,汇成了一道“池中水肥鱼跃,台上林茂粮丰,平田稻花飘香”的田园风景。

3盐碱地改良技术发展趋势

土壤盐碱化一直是制约宁夏引黄灌区农业发展和综合能力提高的主要障碍因素。一直以来,宁夏土壤盐碱化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且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逐步更新,耕地面积的不断扩大,引黄灌区土壤盐碱化的分布、发展趋势和演变规律不断发生变化。鉴于以上原因,建议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的研究:盐碱化与可持续农业及生态环境作用的影响;盐碱化地区灌排管理与劣质水的利用;土壤盐碱化的评估与测量技术;盐碱化水盐动态及溶质运移;植物耐盐性及耐盐耐旱作物品种的应用;盐碱土的开发利用及改良技术;盐碱化形成、演变及地球化学作用;盐碱化与荒漠化的演替规律与防治技术等。重点宜放在解决有限水资源条件下对盐碱地改良及干旱区灌溉农业防止土壤盐碱化过程的理论、技术与方法的研究。

4本文研究意义

盐碱地的合理开发与治理对于遏制脆弱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因盐碱地资源在银北灌区土地资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合理利用与否已经成为该区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因而土地盐碱化治理和预防对农业生态系统退化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和未来食物安全性,以及达到人与盐碱的和谐共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盐碱地渔业养殖范文第4篇

关键词:淡水养殖;水质;措施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的经济水平在不断提高,渔业经济也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渔业中集约化淡水养殖所占的比重也在逐年升高,经过不断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其发展直接和国家的农业经济发展相关联。

一、水质好坏对淡水养殖的影响及措施

1、pH值

pH值是水质的重要指标,pH决定着水体中的很多化学和生物过程。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的pH值有所不同,淡水养殖pH值一般应保持在6.5-9.0之间,海水养殖pH值一般控制在7.5-8.5之间。水体中的生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各种化学变化均能引起pH值的变化,时间和温度不同,pH值也会有所不同。

pH值过高和过低都会水产养殖动物带来直接伤害,偏酸性水体,pH值低于6.5时会使鱼体血液的pH值下降,减弱载氧能力,出现浮头,pH值低于5时,鳃变红褐色,我黏液分泌增多,而呼吸困难窒息死亡。pH过高时水则腐蚀鳃组织,引起大批死亡,当pH值低于4或高于10.5时,各类鱼虾蟹不能存活。pH高于8时,大量的铵会转为有毒的氨,pH值低于6时,水中的90%的硫化物以H2S的形式存在,增大硫化物的毒性。

水质偏酸:当pH值小于7时,可全池泼洒20ppm生石灰提高PH值0.5左右,或者使用小苏打泼洒。(约1立方水体用20克)

水质偏碱:当pH值在7-8.5之间时,适宜于鱼类生存,当pH值大于9时,可采取措施降碱,最好的办法是换水或注入新水。也可以全池使用“解毒绿水宝”之类的调水药物。

2、亚硝酸盐

水体中的亚硝酸盐过高也是影响淡水养殖的重要因素,严重时会引起鱼类爆发性疾病的发生,也必须加以重视。淡水养殖中水体的亚硝酸盐含量通常应在0.1mg/L以下,而有关淡水养殖的规程也规定了淡水养殖中的亚硝酸盐浓度不能超过0.20mg/L。

水体中由于换水不及时、排污不彻底、氧气不足而造成的水体亚硝酸盐含量高,这部分的亚硝酸盐主要来自老化的池底淤泥中的有机物、密度过大的投饵量、水质浑浊的水源、过量使用的消毒药剂等,严重时将引起水产品亚硝酸盐中毒,从而使鱼群虾类出现各种爆发性病变,甚至引起水生物肝脏异化,进而出现大规模死亡的现象。

如何防止亚硝酸盐过高?

(1)定期换水,注新水

(2)保持水体氧分充足,适时增氧或生物增氧

(3)定期使用水质改良剂,如:“EM活菌剂”、”EM原露”、“康洁底净”等。

pH值、氨氮、亚硝酸盐是水产养殖水质管理中最为主要的检测项目,应定期检测,保证水质安全。另外,溶解氧和硫化氢也是比较重要的检测项目。

3、氨(NH3)

氨由水产动物排泄物(粪便)和底层有机物经氨化作用产生,是种剧毒物质,由于养殖池中有动物排泄物,必定存在氨,养殖密度越大,氨的浓度越高。

水产养殖生产中,应将氨的浓度控制在0.02ppm以下。pH值的高低和有毒氨NH3在总氨氮中的比例有关,当pH值为6时,水中氨的含量为0,pH值越低氨量越低,pH值越高,氨的浓底越高。

如何控制水中氨的含量过高?

在养殖的育苗初期,须定期检测控制水中的氨氮指标,将含量控制在标准值以下。通常应采取以下措施:

(1)及时排污,将池底污泥彻底排掉

(2)选用高质量的饲料,减少残饵

(3)养鱼中使用铵态氮肥时应避免pH值过高,铵态氮肥不能和生石灰同时使用,最好相隔10天以上。

4、硫化氢

硫化氢是一种可溶性的有毒气体,有臭鸡蛋气味。其主要产生原因是:一是池底中的硫酸盐还原菌在厌氧条件下分解硫酸盐;二是异氧菌分解残铒或粪便中的有机硫化物。硫化氢与泥土中的金属离子结合形成金属硫化物致使池底变黑,这是硫化氢存在的重要标志。水体中硫化氢的浓度应严格控制在0.1ppm以下。

5、溶解氧

同人一样,水产动物也必须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存,水产动物呼吸的是水体中的溶解氧,水体缺氧可使其浮头,严重时泛塘致死。一般来说,养殖水体的溶解氧应保持在5-8ppm,至少不低于3PPM.虽轻度缺氧鱼类生长缓慢,饲料系数提高,生产成本上升;水中溶解氧过高会引起鱼类气泡病。

6、科学清塘、肥水

正确的清塘方法:在投苗前的15-20天进水10cm左右,以刚淹没池底滩面为准。这种水体既能把池底的细菌和病毒杀死,也能把敌害生物杀死,又节约成本。用“三氯异氰尿酸”50ppm兑水全池泼洒。

肥水最佳时间是在投苗前的10-15天左右最好,在施肥初期的3-4天内,pH值会明显升高,不利于鱼生存,而在10天之后pH值会降到8.5左右,最适合鱼类生存。在广大养殖户认为,肥水物质可以是各种动物粪便,肥水之后水质越清越好,这些都是不科学的。肥水最好使用无机肥,现今市面上有很多的合成肥水产品,效果都很理想,配方相对全面科学,比如:“水产藻源”、“肥霸”等,而水质的透明度应在25-3cm之间为宜,水色呈茶褐色或黄绿色。

二、淡水养殖业发展的对策

1、市场供需关系

淡水养殖市场的需求量还不是很多,所以在进行淡水养殖业促进发展计划时,就要对淡水养殖市场进行调查。相关工作人员对市场进行调查,研究消费市场对淡水养殖产品的需求情况,进而指导渔户进行养殖规模、种类等条件的变更,进而促进经济效益的收取。另外,还可以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情况,合理地对淡水养殖产品进行精加工,以提高淡水养殖产品的价值,进而促进淡水养殖业的发展。

2、学习新型养殖技术

在淡水养殖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鱼类的暴发性疾病问题。所以相关渔户应该将防病放在养殖的首要位置,另外在发生暴发性鱼类疾病时,要沉着、冷静,迅速制定出有效解决方案,尽量减少损失。所以,地区相关部门要积极组织淡水养殖渔户,进行新型养殖技术的学习,学会区分各种不同鱼类疾病的主要特征,进而对症下药;通过有意识地记录、研究,找到暴发性鱼类疾病爆发的规律,以进行及时的防范措施。另外,还要注意对淡水养殖的饲料的选取技巧的学习,针对不同的鱼类等,选择不同的饲料,提高饲料质量,学习饲料成分的合理配置,满足鱼类的营养需求;学习养殖的日常管理技术,适量减少单位放养的数量,以期在最佳的放养范围内,使利益最大化。

3、无公害绿色渔业产品的开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淡水养殖业要想持续发展,必须努力开发新型的渔业产品,以满足人们对于食品的高质量、高标准要求。经过相关研究得出,开发新型的无公害绿色渔业产品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加强对于淡水养殖业相关药物的监管、控制,严厉打击假药;各地渔业部门加强对渔户的技术培训,强化渔户的无公害意识。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效促进无公害绿色渔业产品的开发,促进淡水养殖业的发展。

结束语

水体的质量关系到淡水养殖的效益和质量,并影响着人类的饮食安全和健康生活。水质恶化主要表现为水体中的各项指标如pH值、氨、亚硝酸盐、溶解氧等指标的变化,要控制和改良水质,必须做好提前预防和定期治理,综合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类方法进行对症下药的治理。

参考文献

[1]郑龙成.程绍宏.集约化淡水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J].民营科技,2012,(4).

盐碱地渔业养殖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湿地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模式;对策;黄河三角洲

中图分类号 S1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5-0272-04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我国暖温带地区最年轻、最广阔、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在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三角洲为海陆交界、咸淡水交汇的地带,在水陆交互作用以及人为扰动的影响下造就了复杂多样的湿地类型和生态环境[1]。黄河三角洲湿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也使其成为石油、工农业等综合开发的集中区域。近代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历史只有100多年(作为整个黄河三角洲区,其他部分开发历史较久),农业开发始于垦荒且贯穿着垦荒的过程。据史料记载清光绪年间(1882年)有农户在此垦荒,之后开发活动逐渐增加,到1910年,农户逐渐增多,大片荒地被垦殖[2]。建国后,国家组织了3次移民垦荒,但在20世纪40—50年代,这里以草地为特征的生态系统基本保持平衡状态[3],也就是说在此期间影响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的仍然是自然因素,尤其是黄河的状况和动态如改道、泥沙淤积、洪水泛滥等。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20世纪50年代初,国家投资兴建了黄河、孤岛、郭局子、青坨子、一千二等大型林场,1959年建立渤海农垦局,标志着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垦荒开始,自此近代黄河三角洲进行“以粮为纲”的农业开发时期。在此期间,林地、牧草地数量锐减,耕地数量增加,由于大面积的林地和草场被毁,破坏了原有的草地生态系统,使土壤条件改变,次生盐渍化加重,弃耕荒地面积增加,仅垦利县1977年的弃耕地就达到2 493.33 hm2 [4]。随着1966年的兴起,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进入停滞时期,直至1978结束,胜利油田经过20年的建设,为东营市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为黄河三角洲的大规模开发创造了条件,尤其1983年东营建市以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黄河三角洲进入综合开发时期[5],但在开发过程中对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的约束作用认识不足,盲目垦荒,粗放经营,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农业的进一步开发和人类干扰强度的增大,该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现突出。

1 黄河三角洲湿地农业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1.1 湿地面积减少、类型改变,湿地功能退化严重

自然湿地面积逐年减少,以现代黄河三角洲湿地为例,1976年该区自然湿地的面积为117 037.21 hm2,到了2008年减少为64 931.70 hm2,所占的比重也由99.5%下降至60.3%,伴随着自然湿地面积的减少,是人工湿地面积的急剧增加,人工湿地面积由1976年的595.82 hm2增加到2008年的42 712.72 hm2,增长了70.7倍[6]。湿地类型也由自然湿地(芦苇湿地、沼泽湿地)占主体转化为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为主,大片连续分布的自然湿地景观被各种库塘、沟渠、盐田等人工湿地和农田、油田等取代。1976年之前,现代黄河三角洲基本没有水库湿地,到2001年东营市已建大、中、小型水库逾120个。同时,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沿海养殖业的发展,上农下渔、水田和养殖池塘的面积也在迅速增加,耕地的开发利用、各种平原水库的建设和养殖活动改变了水资源的利用,争夺了有限的淡水资源,减少了对湿地淡水的供给,导致了湿地的退化和萎缩,使湿地植被发生逆向演替,据统计,在1985—2004年的19年间,湿地退化为盐碱地面积由1985年的4.93万hm2增加为2004年的6.31万hm2,增加了28.0%。盐碱化湿地已成为黄河三角洲湿地退化面积最大、最具代表性、同时也是最难恢复的湿地类型,并且正在不断加剧恶化[7-9]。同时湿地面积丧失也导致湿地生境破碎化加剧,湿地生物多样性降低。湿地板块数由1986年的187个增加到2006年的830个,湿地破碎化指数则由26增加到54[10]。人工湿地的面积的增加在某些功能上补偿了天然湿地的净丧失,但是天然湿地面积的减少威胁着滨海湿地资源的永续利用,使湿地调节水热状况、促淤保滩等生态功能消弱[11]。对区域造成了土壤盐碱化、气候变暖、“冷湿”效应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不同程度的生态环境问题。

1.2 湿地污染加剧

三角洲地处黄河尾闾,湿地内共计大小河流100条,据2011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2011年随黄河排入海的污染物量分别为CODCr180 948 t、氨氮(以氮计)4 702 t、硝酸盐氮(以氮计)10 656 t、亚硝酸盐氮(以氮计)881 t、总磷(以磷计)1 735 t、石油类949 t、重金属640 t、砷47 t;随小清河排入海的污染物量分别为CODCr 381 195 t、氨氮(以氮计)755 t、硝酸盐氮(以氮计)1 373 t、亚硝酸盐氮(以氮计)1 008 t、总磷(以磷计)1 186 t、石油类2 522 t、重金属384 t、砷4 t。对广利河、神仙沟、挑河和潮河其他4条主要入海河流水质的研究也表明,水质整体污染较为严重,属于富营养化水平,主要污染因子为TN、TP、NH4+ -N 和石油类[12]。水质污染不仅破坏了水生生物资源,影响了以鱼、虾贝等为食的水禽的生存,破坏了鸟类的栖息繁殖环境和条件,影响鸟类的多样性。同时大量陆源污染物入海,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湿地与近岸水体富营养化、生态系统污染、功能退化及生物多样性丧失,并对附近海域浮游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产生重要影响[13]。国家海洋局在黄河口海域进行的生态调查表明,黄河三角洲湿地环境恶化明显,生物多样性不断下降,刀鲚、日本鳗鲡和达氏鲟等品种面临灭绝威胁。

1.3 农田生态环境脆弱,土壤盐渍化不断加剧

土壤原生盐渍化和次生盐渍化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一是黄河三角洲由于成陆年代晚,地下水位高,且矿化度大,再加上蒸降比大,因此土壤盐分易升到地表,导致土壤盐渍化。二是黄河三角洲的原生植被多为耐盐的草本植物,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抑制蒸发,原始植被遭到破坏后,土壤表层蒸发增加,盐分上升到地表,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加重。三是人们对黄河三角洲农田开发采取的是一种“不投入,只索取”掠夺式经营方式,滥垦滥牧,严重破坏了土地资源的顺向演替规律,形成了“垦荒—撂荒—再垦荒—再撂荒”的恶性循环,人为造成次生盐渍化[14]。

1.4 农业环境污染严重,土壤质量下降

目前就东营市而言,每年化肥施用量(折纯)大约为11.5万t,其中氮素化肥约占1/3;在保护地蔬菜栽培中,化肥用量每年可达1 950~2 550 kg/hm2。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板结,通透性差,耕性下降。同时,每年各种农药(主要是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的使用量约为5 000 t,由于大量使用农药,许多农作物病虫害的天敌被消灭,破坏了生态平衡,在自然条件适宜时,往往导致农作物病虫害大爆发,继而又增加农药使用量,形成恶性循环,使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加剧。据环保部门监测,该地区果园和蔬菜保护地栽培连续5年以上的地块,土壤中有机磷农药检出率高达80% 以上,黄河三角洲地区蔬菜主要产区的土壤中,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检出率达85%以上[15]。

2 黄河三角洲湿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湿地农业开发是为了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保护是为后代留下环境资产,但湿地资源保护并不意味着不允许人类触动和开垦利用,完全封禁式的保护是行不通的,但违反科学规律的大开发,又必然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湿地生态农业开发模式可以改变目前不合理的农业结构,实现湿地资源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如何合理确定湿地的保留面积和集约开发面积,以使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共赢目标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关键科学问题,对于实现未来耕地动态平衡、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保证湿地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效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节约集约化经营理念,通过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设计和管理,实现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循环利用和经济梯度增值,达到农业资源利用的高效率、化石能源的低消耗、农业自身污染物的低排放、农业生物与环境的高耦合、农业生态产业集群化的产业目标。高效生态农业是一种节约集约化经营与生态化生产有机耦合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高效生态农业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农业经济形态高级化、农业产业结构生态化、农业经济体系运转高效性、农业经济体系和谐性等基本特征。

为了改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加快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和恢复的步伐,全面提升黄河三角洲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把高效生态农业生产的理念引入到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与开发中,充分利用不同类型湿地的水、热、光、气等自然资源,挖掘湿地生态涵养、观光休闲与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保护湿地蓄洪防旱、调接气候、降解污染等生态特性,围绕优质农产品生产和生态系统功能稳定,区域化合理布局,通过技术集成与创新,构建新型的湿地高效生态农业开发模式,以期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赢。

2.1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旅游模式

针对黄河自然保护区和其他区域的湿地,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将湿地生态农业建设与旅游观光相结合起来。依托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充分利用其原生的河口湿地地貌,丰富的生物资源,独特的野生动物景观,同时要注重与黄河口文化(黄河入海、母亲河、民族魂等)的结合,在优美的自然风景中融入浓重的文化内涵,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黄河三角洲原生湿地生态游、观鸟游、观景游、休闲娱乐游和科普教育游等旅游项目[16-17]。而对于该区存在的其他湿地,则可以根据其湿地类型和特点发展其他形态的生态旅游,例如大面积的水库湿地,可选择一些靠近大中城市、交通便利的水库开展休闲、度假、避暑、垂钓等生态旅游[16-17]。

2.2 农林牧渔多元相结合的高效生态农业模式

针对黄河三角洲丰富的盐碱荒地,并具备引黄灌溉条件的区域,可发展台田,积极推广“上粮下渔”、“上经下渔”、“上林下渔”等多种开发模式。台田的开发坚持4∶4∶2的开发模式(即池塘、台田和沟渠路的面积比例为4∶4∶2),台田可种植果蔬、牧草、粮、棉等经济作物,发展畜牧养殖业,池塘养鱼、养虾,发展水产健康养殖业。该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利用黄河三角洲广泛分布的盐碱地,而且能够对盐碱地进行改良,从根本上改造土壤中盐分含量高的制约因素,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高,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2]。

2.3 高效立体混养型生态渔业模式

针对盐碱低洼地、滩涂和浅海湿地,遵循生态学原理,利用生物群落内各生物不同生态位特性及互利关系,分层利用空间,提高生态系统光能利用率和土地生产能力,增加物质生产。该模式包括池塘混养和海湾鱼虾贝藻立体兼养两种模式,其中池塘混养可以分为:一是淡水混养模式,有常规鱼类多品种混养以及常规鱼类与名优特鱼类品种混养2种类型。二是海水混养模式,包括海水鱼虾混养、渔蟹混养、渔贝混养3种类型。同时利用丰富的渔业资源、旅游资源和地热资源等优势,发展现代化新型休闲渔业。由于该模式是按照生态规律进行生产,能保持各种水生生物种群的动态平衡和食物链网的合理结构,保持和改善生产区域的生态平衡,保证水体不受污染,确保水生生物、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8]。

2.4 草(林)—牧结合型生高效态农业模式

针对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的天然退化草地,按照草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运力,运用现代草地管理、保护利用技术,实行封滩育草,减牧还草,在农牧交错带实行退耕还草,通过人工引进优良牧草品种,重建人工草场,改良天然草场,根据草场类型和产量确定畜禽结构和数量,建立草业—畜牧业为主的生态系统。发展畜禽健康养殖,实施畜禽废弃物综合治理,实现草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从而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和风沙灾害,抑制土壤盐渍化,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9]。

2.5 湿地生物修复与重建模式

针对退化湿地,按照循环经济原理,通过生态系统总体设计和构建,恢复和改善盐碱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于退化芦苇湿地可采用芦苇补植、造纸肥水灌溉生物技术和工程措施,形成“芦苇修复或重建—芦苇造纸—造纸肥水灌溉—芦苇处理造纸废水—盐碱类湿地生态修复—利用芦苇造纸”的模式,实现了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20]。对于重度滨海退化湿地则可采样翻地、施肥和芦苇碎屑培肥等改良方法,结合盐地碱篷进行生态修复,从而达到改良盐碱土壤、恢复植被的效果[21]。

3 黄河三角洲湿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 保护和恢复现有湿地资源,发挥湿地生态功能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黄河三角洲的重要生态屏障,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防止海水(咸水)入侵、促滩保淤、调节小气候、改善空气质量、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由于黄河三角洲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较短的成陆时间,其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脆弱性,属于脆弱的生态敏感区。为了充分发挥和保护湿地的生态功能,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应重视加强对现有未扰动湿地的保护工作,建立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尤其是对于目前或将来存在价值特别的大湿地,可通过申请增设省级或部级自然保护区的方式对其实现保护和利用。对于退化湿地,应认识到黄河三角洲湿地退化不仅是生态环境问题,更是人口与经济问题,其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因此,对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与恢复必须结合黄河三角洲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统一考虑安排。首先对于产生污染的企业和胜利油田,要加强监督和管理,对于污染严重的企业督促升级改造,从源头上减少对河流、地下水体的污染和入海污染物的排放。其次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约有限的水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3.2 充分利用湿地自身生物资源优势,不断优化和完善湿地开发模式

据研究,黄河三角洲湿地有野生植物393种,其中野生大豆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广泛分布,是我国三大三角洲中唯一具有保护价值的原始生态植被地区。该区记载有动物1 466种,鱼类102种,昆虫94种,两栖类6种,陆栖和淡水爬行类9种,湿地鸟类265种,兽类23种,鸟类中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丹顶鹤、白头鹤、白鹤、金雕等7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区的有大天鹅等34种[22]。农业的持续高产依赖于有效利用多种多样的物种和基因资源以及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因此应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特点,通过开发新品种和新型农产品,发展具有湿地特色的多元立体化生态农业模式,培育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3 制定并完善湿地保护和管理的政策和法规,增强公众湿地保护意识

近年来,黄河三角洲不同地区(东营市、滨州市)相继制定了一些湿地保护与管理相关的法规与条例,但总体来看,该区湿地法律和政策的保护力度仍然不够,尚无专门的湿地保护法规出台,建立有效的湿地保护、管理法规与政策对于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要评估现行政策和法规在该区保护中的作用,并及时建立和完善与湿地有关的政策和法规,以法律和法规的形式,明确各湿地管理机构的权限和分工,并规范其管理程序,同时要鼓励并引导人们保护与合理利用湿地、限制破坏湿地,不断提高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增强公众保护湿地意识。让公众认识到湿地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具有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进行湿地农业开发建设首先要把保护放在第1位,严禁开发具有重要生态环境功能和丰富多样性的湿地,已开发的湿地要坚决做到退耕还湿,有效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湿地资源的保护并不意味着不允许人类开垦利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湿地生态农业可以改变不合理的农业结构,实现湿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高效可持续利用。

4 参考文献

[1] 田家怡,王秀凤,蔡学军,等.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技术[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1-26.

[2] 许学工.黄河三角洲的使用生态农业模式级农业地域结构探讨[J].地理科学,2000,20(1):27-32.

[3] 李静,赵庚星,范瑞彬.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级土地覆盖变化驱动力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1(3):117-122.

[4] 赵延茂.黄河三角洲林业发展与自然保护[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

[5] 田家怡,潘怀剑.黄河三角洲开发研究回顾与展望[J].滨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6(2):30-35.

[6] 陈建,王世岩,毛战坡.1976-2008年黄河三角洲湿地变化的遥感监测[J].地理科学进展,2011,30(5):585-592.

[7] 周文佐.近10 a黄河三级洲LUCC及其驱动因素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1):341-345.

[8] 王学金,郅兴,万鹏,等.黄河三角洲湿地利用与影响因素分析[J].人民黄河,2004,26(10):10-11.

[9] 崔保山,刘兴土.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特征变化及可持续性管理对策[J].地理科学,2001,21(3):250-256.

[10] 宗秀影,刘高焕,乔玉良,等.黄河三角洲湿地格局动态变化与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09,11(1):91-97.

[11] 许学工,陈晓玲,郭洪海,等.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与覆被的质量变化[J].地理学报,2001,56(6):640-648.

[12] 刘峰,董贯仓,秦玉广,等.黄河口滨海湿地4条入海河流污染物现状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41-444.

[13] 孙志高,牟晓杰,陈小兵,等.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与恢复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湿地科学,2011,9(2):107-115.

[14] 吴大千,王仁卿,高甡,等.黄河三角洲农业用地动态变化模拟与情景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4):285-290.

[15] 刘宗斌.黄河三角洲地区农业环境现状与污染放置措施[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2):149-150.

[16] 李平,李艳,李万立,等.黄河三角洲湿地资源生态旅游开发利用研究[J].海洋科学,2004,28(11):33-38.

[17] 吕建树,刘洋.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J].湿地科学,2010,8(4):339-346.

[18] 田家怡.黄河三角洲海岸带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级建议[J].滨州学院学报,2013,29(3):1-7.

[19] 徐洪盛.黄河三角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选择[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2):500-501.

[20] 田家怡,李甲亮,孙景宽,等.黄河三角洲造纸废水灌溉修复湿地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