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

实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

实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

实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范文第1篇

自1998年我国出现通货紧缩以来,中央银行采取的一系列积极的旨在刺激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从现实情况看,其货币政策操作力度是相当大的,然而却与国内市场需求持续不旺、经济增长缓慢的政策实施效果形成了较大的反差。这究竟是因为货币政策本身已经陷入了“流动性陷阱”,还是由于受客观经济新形势的,货币政策有效发挥存在时滞?一时间,人们禁不住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

如果仅仅从近几年货币政策的表现就断言货币政策无效,似乎有失偏颇。因为从我国货币政策实践来看,1984年以前,我国的政策一直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控制下,因而谈不上有真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1984年人民银行确立为中央银行后,其职能和地位得到日益巩固和加强,货币政策也日渐成为其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加上金融在市场经济中的核心地位越来越明显,货币政策在经济运行和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例如,1993-1996年,为治理因总需求过剩而引发的通货膨胀,中央银行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同时保持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因而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可以说,这是我国中央银行首次成功地运用货币政策来治理通货膨胀,其效果是显著的。1998年我国经济出现严重的通货紧缩,为扩大国内需求、刺激经济增长,中央银行又采取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应该说,我国治理通货紧缩的货币政策效果也是有的,但发挥得不够,属于弱效应(这似乎验证了凯恩斯学派早已有过的解释:货币政策的紧缩功能强而扩张功能弱)。为此,国内许多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做出了不同的解释。

二、对我国货币政策弱效应的辩证

1998年以来的货币政策弱效应已是不争的事实,其原因是复杂的,必须辩证地加以分析。首先,我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经济制度和经济结构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具有金融制度的二元结构、金融市场体系残缺与滞后、政府对金融业过度管制等金融特征,因而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评价标准去衡量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因为西方国家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分析是立足于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市场体系完善、机制健全),而应更多地立足于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分析框架。换言之,同样的货币政策,在西方国家能够带动经济的复苏,而在我国却可能无明显效果,或短期有效、长期无效。其次,以物价稳定作为最终目标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货币当局采取的货币政策,我国也不例外。但物价应稳定在什么范围之内,虽然国内学者做了大量的实证分析,然而至今还没有一个合理的量化标准。换言之,界认为的货币政策弱效应是基于不同的监控指标体系之上得出的结论。再者,从理论上说,货币政策的意义就在于货币当局通过改变一定的经济参数,达到影响实体经济活动的目的。因此,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货币政策目标的选定和传导机制的确定等内部制约因素以及经济开放度、现行汇率制度、金融创新和资本市场现状等外部影响因素,对货币政策有效发挥都有着制约性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内部因素的制约

(1)中央银行独立性与货币政策效应分析。中央银行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可以自主决定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程度。由于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而中央银行自成立起就始终摆脱不了政府的影响,受制于政府的行为;中央银行自主选择货币政策的能力十分有限,独立性较弱。表现在: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既要考虑自身的目标偏好,又要考虑政府部门的目标偏好,因而形成了实为多重目标的单一目标——稳定货币币值,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定位以及我国货币供应具有的内生性[1]与外生性“混合特征”,便明证了中央银行不能独立地随意控制货币供应量。而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基础货币变动都是中央银行意愿决定的,这里还存在着许多经济学家常提到的货币供给的“倒逼机制”过程。然而,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保持币值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是非常突出的,因此中央银行极有可能迫使自己在多重目标之间寻找平衡。这种弱的独立性,导致货币政策效果难以有效发挥。

(2)货币政策目标与货币政策效应分析。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主要有四个: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然而,从现实情况看,要完全实现这四个目标,达到宏观经济政策效果是不可能的。因为这四者之间存在着内在冲突,会严重削弱政策效果,因而西方许多国家的货币政策相继完成了从“多目标”到“单目标”的转变。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虽然也选定为单一目标,但这一目标实际上却包含着两层含义。由于必须考虑到经济增长的重大和社会意义,因而中央银行在兼顾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双重目标的同时,更偏重于经济增长。但在目前我国通货严重紧缩的情况下,究竟应该偏重于经济增长还是保持币值稳定,都会产生“囚徒困境”,[2]削弱货币政策效应。

(3)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货币政策效应分析。货币政策是不能直接影响实体经济的,而是要通过一定的中介来传导货币政策的意图。因此,从某些程度上说,货币政策的效果取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灵活、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就成为货币政策理论的核心。我国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始于1998年,主要是以西方国家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为基础的,至今尚未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具体表现在:

第一,凯恩斯学派的传统利率传导途径不符合我国国情。凯恩斯学派认为,利率是整个传导机制的核心,即决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畅通的关键因素是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和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然而,我国的现实情况是,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基本上还是实行管制利率,利率的市场化程度很低,同时实体经济对利率弹性也呈现出非预期化特征。因此,用凯恩斯学派的利率传导途径来发挥我国货币政策的作用十分有限。

第二,货币学派的资产相对价格变动传导途径在我国缺乏金融市场支持。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学派认为,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到供过于求的状况,则货币资产的持有者会将多余的货币用于购买各种资产,从而增加产出。也就是说,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是通过公众多余的现金余额支出变动来影响支出和收入,从而达到国民收入的增加。这需要有充裕的货币以及完善的金融市场和丰富的金融资产的支持。而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还不完善,即使公众有能力也有愿望对其资产结构进行调整,也缺乏可供选择的金融资产。因此,用货币学派的资产相对价格变动传导途径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第三,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以托宾为代表的股票市场传导途径在我国存在现实阻滞。托宾的q理论认为,当中央银行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货币供应量上升,利率下降,促使股票价格上涨,q值相应上升,也相应增加投资,从而总产出增加。因此,货币政策通过股票市场传导的关键,取决于资本市场的规模、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以及金融市场各子市场间的一体化程度。而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还相当滞后,不仅规模偏小,而且还处于规范发展阶段;另外,我国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几乎完全被割裂,通过股票价格提高形成的财富效应和流动性效应也不是很明显。因此,通过股票市场传导货币政策存在现实阻滞。

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主要通过信贷途径。但据李晓西等同志的研究报告,[3]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存在六方面问题:一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机构存在活力不足的问题;二是传导机制的客体即企业存在活力不足的问题;三是货币政策传导的路径过窄;四是货币政策传导速度下降;五是货币政策传导的动力和信号有失真问题;六是货币政策传导的环境不容乐观。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发挥。

2.外部因素的影响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加快,我国货币政策有效发挥面临着许多新的外部因素的影响,具体包括:

(1)经济开放度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货币政策效应与经济开放度密切相关。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总需求和总供给与国际收支形成了一种紧密的联系,从而使经济运行方式和货币政策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即:货币政策对产出和物价水平的影响程度依赖于经济开放度;经济越开放,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越小,而对物价水平的影响越大。因此,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快,在货币政策实施和传导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国外经济因素的影响。同时,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跨国银行的大量进入,跨国银行可从我国银行业手中抢占大量的业务和市场,影响资金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得国有商业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受到极大的影响;也使得我国现行的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被削弱,因而货币政策效应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现行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效应的。由于我国现行的钉住汇率制度缺乏必要的弹性,因此无法及时地对外部冲击作出反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效果。具体表现在:第一,由于我国的汇率制度实际上是钉住美元的,因此会出现所谓的“储蓄、投资和通货紧缩”悖论,即越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对通货紧缩的预期反而会增大;第二,钉住汇率降低了套利风险,会造成短期资本外逃,投资对的推动作用受到阻滞;第三,钉住汇率无法及时应对国际市场的汇率变化,影响进出口增长,进而影响货币政策效应。

(3)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包括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和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就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来讲,金融创新使得货币供应量脱离了中介目标的基本要求,与中介目标的“三性”(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差距拉大。因此货币供应量是否仍适合继续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已成为现实。具体说来,金融创新使得货币供应的内生性增强,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的可控性降低;金融创新增加了货币供应定义和计量的难度,降低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可测性;金融创新改变了各层次货币总量的决定因素,削弱了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相关性。就货币政策工具来讲,金融创新降低了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效率,弱化了再贴现政策的操作效果。就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来讲,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传导途径有弱化作用。[4]

(4)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我国的资本市场是畸形的,主要有二层含义:一是指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之间的非均衡发展;二是指资本市场本身的非规范发展。由于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之间的非均衡发展,尤其是股票市场的高收益,造成了虚拟货币需求猛增,相应降低了货币供应量对实体经济的刺激,削弱了货币政策效应;而资本市场的非规范发展,使得大量银行资金流入股市,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导致货币政策无法顺利传导致实体经济,同样削弱了货币政策效应。在当前股市的发展状态下,通过股市上扬促进经济增长只能是一个幻想。[5]

三、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对外开放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货币政策有效发挥受到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多。面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要求,我们必须对我国的货币政策作出适当的调整,尽可能地使货币政策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从前面的中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内部制约因素还是外部影响因素对货币政策的作用,最终都落在了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协调性等方面。以下就此提出调整对策:

1.我国加入WTO后,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对外经济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经济的外部平衡开始成为我国货币政策制定中必须考虑的经济因素。因此,在强调稳定货币币值这一政策目标的同时,也应关注国际收支平衡,选择汇率目标区作为现阶段的汇率制度安排,这是我国货币政策能否有效发挥的至关重要的方面。另外,为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应尽快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物价水平监控指标体系。

2.适时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从总量性指标逐步过渡到价格性指标已是世界性的趋势,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利率弹性的增大,应适时把市场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这既可消除金融创新对中介目标的不利影响,又可消除外资银行业务扩展对中介目标的不利影响。但在目前还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可采取渐进调整的策略:即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中介目标,并将外汇存款和外资银行存款纳入货币供应量统计范围,同时参照短期利率指标,逐步过渡到以利率为单一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3.优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针对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短期内,我们必须着眼于流通信贷传导途径,改善信贷配给机制,消除对非国有的歧视,并大力发展一些中小金融机构和贷款担保机构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使信贷传导途径这一传导机制能够畅通无阻。从长期看,必须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扩大货币政策的作用范围,实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从信贷途径为主向利率途径为主的转变。同时,注重资本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拓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使货币政策能够通过更多的途径对经济实体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4.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发展。由于货币政策偏重于总量调整,而财政政策侧重于结构调整,故在目前我国供过于求、通货紧缩的市场格局下,应当充分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来消除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供给刚性,将扩张性货币政策的能量释放到有利于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方向上来。

[1] 万解秋,徐涛。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货币政策的效率[J].经济,2001,(3)。

[2]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6.

[3] 李晓西,余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国民经济活力[J].金融研究,2000,(7)。

实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范文第2篇

总书记提出引领新常态,有很深刻的含义。从国际上看,这些年来,我们一直靠追赶来发展自己,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建设时期,我们在追赶,改革时期,我们仍然实行的是追赶战略,当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国际舞台上,重大游戏规则的制定权我们不能掌握,这与我们作为大国的身份不符,而且双百目标实现在即,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早夕。新常态下,世界范围内新一轮发展又开始了,需要平等、民主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多元化的国际货币新体系、开放公平互利的国际贸易新机制等,这些好的新常态必须要靠积极的力量来引领才能实现。我们是大国,是第二大经济体,应该发挥引领作用,要“对国际和地区事务有更大责任”,为世界作出应有的贡献。从国内来看,新常态是一种新的发展目标,好的新常态不会自然而然到来,需要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发挥引领作用。过去讲干部带了头,群众有劲头,用现在的话讲叫作充分发挥干部这个群体少数而关键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凝聚共识,凝聚力量,好的新常态才能早日到来。

怎么样引领新常态呢?总书记明确要求“方法上要对路,工作上要得力”。这个方法我们要从大的方面理解,指的是治国理政的根本方法,是执政经济的战略和策略,而不仅仅指具体的做事方法。

1 新常态下经济工作的基本方针和战略取向

总书记在去年7月份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重点指出,经济发展必须尊重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原则走科学发展之路,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体现经济发展的社会包容性,为此需要遵循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这个工作方针的确定,是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思路的高度概括,体现了我们对科学发展认识的深化。战略取向就是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准确把握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结合点。

2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主要任务包括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经济发展空间布局,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等。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是靠发展和改革双轮驱动的,改革不是发展的任务,但却是推动发展的任务,是一个很关键的任务,所以要更加重视改革驱动。新常态下,发展的重点仍然是稳增长、调结构和惠民生。另外,新常态下,我们更加强调稳增长,这是因为,其一,稳增长成了一个问题,去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增大,所以今年我们把增长目标调整为7%左右,而这样的增长也不容易,据统计,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仅仅为7%,所以当稳增长成为问题的时候当然要强调。其二,稳增长是调结构促改革的一个前提。以前是为了稳增长而稳增长,是为了保持住增长目标就采取猛药的办法来刺激经济。现在这种稳增长的思路是不同的,稳增长的目的是保证经济增长不至于滑过底线使大家失去信心,成为很大的不稳定因素,在此基础上,加快结构调整。其三,稳增长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战略目标顺利如期实现的保障。根据规划,2020年要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经济衡量指标就是要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为此需要实现每年7.2%的经济增长率,就经济发展的统计数字而论,2011-2013年的经济增长率为8.2%,那么从2014年到2020年间需要每年6.8%的经济增长率才可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新常态下经济工作的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人民群众的需求和需要为根本出发点,注重对消费者心理和市场行为的分析,正确合理地引导社会和公众的预期,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鼓励创新创造,重视企业人才和企业家才能的发挥,提高教育水平和人才质量提升人力资本价值,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生态文明,努力在全面创新和科技进步等方面做出重大突破。

3 新常态下的经济政策创新

新常态需要新政策,什么样的新政策呢?总书记讲的“9个必须”蕴含着新常态下经济政策变化的大逻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了部署,政府工作报告做了明确安排。实际上这两三年来,党中央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和确定新的政策框架,新常态下的政策思路已经形成。政策总定调为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保底。政策总要求为三“双”,即,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政策综框包括三种,即,宏观调控政策、调结构政策和促改革政策,也是新常态下经济政策创新重点。

一是进行宏观调控政策创新。宏观调控政策属于短期政策,目的是稳增长。创新调控思路和方式,进行区间调控、定向调控和预调微调;创新政策工具,即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要加力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二是实施调结构政策。调结构政策属于长期发展政策,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只有结构调整好了,中国经济才能从低中端向中高端转化,所以我们必须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而调结构政策的落实是通过实施六大发展战略来进行的,包括实施新开放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扩大消费战略,提高自主创新战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战略和新区域发展战略等。三是实施新改革政策。包括进行五位一体改革,宏观改革和微观改革同步,确定年度改革重点等。新改革政策的实施表明我们对改革规律的把握更加准确。

4 结束语

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重要论述,是立足时代的一项重大的理论创新,表明党对经济建设规律的把握更加成熟,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历史意义。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深化理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认识和判断上来,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开启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新征程。

参考文献:

[1].谋求持久发展 共筑亚太梦想,2014年11月9日.

实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范文第3篇

一、正确认识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诸多因素

1.宏观经济状况。金融是为经济服务的,货币政策的制定,要与宏观经济的状况相适应。宏观经济状况作为货币政策实施的背景同样也影响着货币政策的效果。

(1)宏观经济运行的新特征影响货币政策效果。2004年以来,我国的宏观经济状况与以前大不相同,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突出表现为结构矛盾,给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增加了新的变数,给货币政策的实施带来了新的课题,影响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效果。结构性矛盾突出时期,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如何控制经济的过快增长,防止和治理通货膨胀是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重点,货币政策的运用主要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实施适度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2)“二元经济”结构影响货币政策效果。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经济结构呈现典型的“二元经济”特征。简单地说,就是发达的部门和区域与落后的部门和区域相对立而存在。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中,奉行单一性的货币政策势必会引起不同地区、不同部门间的不同产出,出现苦乐不均的现象,并可能扭曲地区间的经济关系,诱发地区经济金融利益的冲突和摩擦,从而最总终不能很好地实现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弱化货币政策的效力。

2.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相关主体的状况。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相关主体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企业、居民个人、和金融市场等,它们的状况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

(1)中央银行。中央银行作为货币政策的实施主体,其对经济金融宏观状况的判断能力影响货币政策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其对货币供给量的调控能力影响货币政策的效力。就治理通货膨胀中的货币政策而言,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能力下降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效果。

(2)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传导器,但是,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的滞后制约了货币政策的传导。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虽然进行了股改,但受计划经济传统习惯的影响,其运作方式仍带有旧体制的痕迹,导致其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信号反应不够敏锐,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速度。第二,国有商业银行主要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服务的现实做法与近年来民营经济对经济发展贡献巨大的现实情况,使金融资源的配置与经济发展失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货币政策的效果。第三,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化程度不高,受改革过程中责任约束机制过度的限制出现了惜贷和慎贷的现象,使货币政策的传导链条受阻;同时,目前商业银行的分支行制的组织形式,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措施需要在商业银行的总行、分行、中心支行和支行逐级传导才得以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效果。

(3)企业和居民个人。企业是货币政策信号的最终接受者,企业制度的扭曲和行为的非市场化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目前,企业改革虽然逐步深化,但是许多企业尤其是国营企业仍然没有成为完全独立的市场主体,企业预算约束软化,信用观念淡薄。在这样的背景下,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可想而知。居民个人也同样是货币政策信号的接受者。他们根据货币政策信号的变化,会及时调整自己的金融资产结构。但是在目前治理通货紧缩的过程中,受近年住房、教育、医疗等一系列改革政策出台的影响,启动居民消费的政策效用不大。

(4)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传导渠道,它主要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两部分。从我国金融市场的现实情况看,货币市场发展比较缓慢,市场交易主体单一,市场交易品种较少,市场效率一直不高。这使得作为中央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的公开市场操作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资本市场则存在上市公司质量不高、投机行为严重,市场监管乏力、制度建设滞后等问题,使得市场价值规律和投资理念出现偏差,使央行上调利率――股市投资减少――股票价格下降――企业减少投资――经济过热得到抑制这一机制出现扭曲,从而不利于货币政策意图的实现。

3.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关于货币供应量是内生与外生的问题源于20世纪60年代及后来的凯恩斯学派与货币学派对货币政策主张的分歧。货币学派认为,货币供应量是一个“外生”变量,是由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独立决定的,它影响着真实经济关系,却不受这些关系及其变化的影响。而以托宾为代表的凯恩斯学派,则主张货币供应量是“内生”变量,货币供应量的变化由实质经济的许多因素通过影响货币需求量来决定。客观地说近几年的金融实践证明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在加强。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加强,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货币政策的效果。

4.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其他因素。除上述影响货币政策的因素外,还有许多因素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如货币替代因素、金融创新因素、经济开放因素、预期因素以及货币化进程等。所以,影响货币政策的因素是纷繁复杂的,要正确判断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效果必须全面、正确地分析这些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货币政策的因素还会增加,分析货币政策的效应将更具挑战性。

二、新形势下我国货币政策的战略取向

1.实行灵活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是选择扩张性的政策,还是选择紧缩性的政策,亦或是选择中性的政策,必须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状况具体确定。当前及未来几年,中央银行除面对比较复杂的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外,还必须面对更加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宏观经济运行将受多种确定和不确定的因素影响,所以宏观经济形势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必然会有较大的变化,货币政策不可能在较长的时期内固定不变。因此,面对新的经济形势,中央银行应实行灵活的货币政策,根据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确定恰当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向,并在对经济发展状况正确判断的前提下随时调整。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货币政策的作用时滞,要正确把握“灵活”的程度,防止货币政策的随意性。

实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方创新政策体系;自主创新;现状;对策

0 引 言

创新政策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从隐含在科技政策、经济政策中到形成有特定目标、一定针对性的综合政策体系。创新政策是一个整合的概念。OECD组织的科技委员会就把发展创新政策的目的归结为把科技政策与政府其他政策,特别是经济、社会和产业政策,包括能源、教育和人力资源形成一个整体,即形成创新政策体系。

系统完善的国家创新政策体系,有利于政府更好地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增强国家竞争力,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营造创新环境。在整个国家创新体系中,地方承担了创新促进者的作用,是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地理载体。而在促进地方创新活动和竞争力等方面,地方创新政策体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比于国家政策,由于地域间创新资源和创新行为的差异,地方创新政策体系除了具有系统完备性外,还有地域差异性的特点。这种地域差异性,要求地方创新政策体系要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学者在对我国地方科技创新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后,提出通过推进地方创新政策体系建设促进地方创新事业发展的建议措施。因此,形成符合地域特征的创新政策体系,加强地方创新政策体系建设,对提升地方创新效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我国地方创新政策体系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1.1 我国地方创新政策体系建设的现状

1.1.1科技法规规章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为了加强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以立法的方式促进和保护企业科技进步,许多具有地方立法权的省、自治区和市相继出台了适应当地科技发展特点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据不完全统计,从1991年至2007年《科技进步法》修订前,我国有21个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制订了促进地方科技进步的专项法规。其他一些地方政府也通过如修订地方性的《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规章制度的方式来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促进当地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这些法规和规章,一方面为企业开辟了融资渠道,有利于企业开展科技活动;另一方面也保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维护企业的技术专有权,保障企业科技活动的经济效益,从而显著增强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信心与积极性。

1.1.2科技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地方政府从切实改善当地科技政策环境、促进科技、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根据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立足省情、市情及县情,围绕深化企业和农村科技体制改革、加强技术市场建设、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加强科技成果奖励、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制定多项规范性政策文件,一些省市已经初步构成了内容广泛、针对性较强的地方性科技政策体系。

1.1.3科技政策法规数据库初具雏形

为了掌握科技政策法律法规及其落实情况,地方政府加大了调研力度,全面搜集归纳国家、省、市制定的科技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归类汇总,建立科技政策法规数据库,并在网上予以公布。这既为当地有关人员提供了一个查询参照依据的数据平台,也为地方政府寻找当地科技政策法规体系建设方面的不足、进一步健全科技政策支撑体系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和实践支持,为出台新的更为科学和系统的政策法规奠定了基础。

1.2我国地方创新政策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说,近年来地方政府围绕着促进地区科技进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根据当地的实际,制定或修订了一些相关的法规政策,为当地的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然而,通过对一些地区政策的深入观察和客观分析,我们认为,在引导和支持当地创新活动方面,地方的科技政策和其他政策法规的实际支持效果并不理想,无法有效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在创新政策体系建设上明显滞后于国家创新政策“从科技政策单向推进向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协同”、“从单项政策向政策组合转变”的发展趋势。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对创新没有提出系统的政策

目前,我国各地区没有提出完整的地方性创新政策体系,仍然是通过原有的或经过完善的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来推动当地的创新活动,但对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的整合工作不足,使得这些政策缺乏系统的政策体系的协同效应,始终无法形成政策合力。即使是单一政策如科技政策,也基本上是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因此,地方现有的政策在对增强当地创新能力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自然非常有限,甚至阻碍地区发展规划、措施的实施。例如,地方政府虽然先后设立了高新区、企业孵化器,但由于组织形式过于“行政化”,相应的政策缺乏体系且手段单一,使得这些“功能性”政策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而成为现在地方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最大挑战之一。目前的政策措施主要集中在单个行为主体方面,在营造整体创新环境方面尚需下大功夫。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受到的限制非常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进人才、技术、资金,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等,都需要制定良好的政策措施。

1.2.2政策的鼓励力度较小

一是目前国内大部分省、市都有自己的政策重点,政策的制定者也都注意根据本地科技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向某个环节倾斜与加强,形成更加切实有效、符合地方发展需要的政策环境。而在各类政策中,对企业最有吸引力的仍是财政税收和市场规范等政策,但目前多数地区对科研开发活动的税收支持主要集中在大企业。其结果是,政策的最大受惠者往往是那些已经有较强科技实力的大企业,但对那些正需要进行研发活动的中小企业却缺少应有的税收鼓励措施。

二是现行利用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创新方面也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目前以增值税和所得税为主的创新鼓励税收政策,并不能有效鼓励企业开展创新活动。一方面,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等进行创新活动的企业来说,前期研究和开发的投入比较大,资本有机构成比较高,但投资资本支付的增值税却得不到抵扣。另一方面,前期的研究开发成本也不能计人当期成本,导致企业的增加值较大,需要交纳的税比较高。这样的税收政策实际上既不鼓励企业通过创新来降低各种原材料和能源等的消耗,也不鼓励少投入多产出,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1.2.3 部分政策的操作性不强,实施力度不够

政策缺乏可执行性是地方创新政策的缺陷之一,

部分政策规定弹性比较大,没有可量度、方便操作的执行标准,比如大量像“加强”、“加快”、“放手发展”、“培育一批”等类似政策条文,既没有数量和质量的限制,又很难在实际中得到贯彻执行。另外,一些地区还应就《科技进步法》、《专利法》、《促进企业科技进步条例》等法规规章的执法监督检查、纠正侵权违法行为、提高执法力度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

对于以上我国各地区创新政策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各地区缺乏一套完整而系统的创新政策体系是其根本原因。目前,我国各地区并没有形成一套针对创新特征和当地实际而制定的政策体系,而是通过利用原有的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来实现创新政策的功能。虽然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几乎包含了创新过程中的所有内容,但科技与经济都只是创新政策所兼具的双重属性,而创新政策的内涵不仅仅是科技和经济领域,所以创新政策体系并不是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的简单重叠。这种决策观念上的差别,从根本上最终形成了我国地方创新政策的种种不足。因此,地方政府应转变观念,深入推进创新政策体系建设,制定和完善当地的创新政策体系,在创新政策体系的框架内不断完善各个领域的政策,从而在围绕推动创新活动的目标下加快不同领域政策间的相互融合。

2 完善地方创新政策体系的对策

2.1构筑自主创新战略规划

创新体系建设需要有明确的创新发展战略,自主创新战略的制定将创新体系建设的时间、步骤、任务与目标等进行了规范,有利于提高创新体系建设的效率。因此,为了有效地促进创新体系的建设,地方政府要加强对创新政策体系建设的重视,在科技、经济、教育、社会发展等方面战略规划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创新的现状和国际的先进经验,重新构筑自主创新整体战略规划,出台一系列如深圳市“20+1”一样较为系统的鼓励创新的优惠政策体系,从而实现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多方力量的协调与整合,掌握未来自主创新前沿,提升当地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综合竞争力。

2.2推进企业创新的体制改革政策

2.2.1鼓励和扶持发展民营经济,特别是民营科教企业

民营经济是创新的重要源泉。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是最活跃的创新群体,有着更强的创新需求和创新能力。因此,必须大力鼓励和扶持发展民营经济,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加快有关民营经济的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解决民营经济经营上的困难,为民营经济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调整优化所有制结构乃至整个经济结构的角度,努力促进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2.2推动有条件的科研机构转制成科技企业,鼓励同企业建立多种形式合作

应用型科研机构向企业化转制是事关现代化大局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按照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要求,加快科技体制改革的步伐,把科研机构的巨大科技潜力和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特别是对于一些有条件的科研机构,要促使其在一种新的体制和机制下,面向市场创新创业。真正做到以转变观念为先导,坚持产业化;以自主创新为基础,支撑产业化。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则要大力支持科技型企业和正在改制的科研机构做大做强,集中力量,加快其转化和产业化的步伐。

2.2.3鼓励区域内的大学、科研机构科技人员利用多种形式创办企业或参与企业创新、转让技术成果

大学和科研机构是创新体系中的技术源,也是创业创新的动力源,因此,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结合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有关政策条例,鼓励大学、科研机构中的科技人员利用多种形式创办企业或参与企业技术创新,转让技术成果。

2.3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投资鼓励政策

2.3.1给予引进新技术及新设备的企业以优惠的税收待遇

引进新技术及新设备是企业进行创新重要的技术来源之一,对于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加快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通过税收等手段来对引进技术加强指导和管理,促进消化吸收,促进自主创新。

2.3.2鼓励从技术发达地区的企业、科研院所、高校输入技术,投资办企业

出台专门的政策给予鼓励,在土地利用、工业规划、银行贷款和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持。加强当地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合作开发技术以及与其他地区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实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政府部门对这种合作开发技术的项目在科技计划立项和贷款等方面应给予大力扶持。

2.3.3建立和发展地方性的风险投资机制

风险投资是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投入的一个必要手段。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为风险投资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成立地方性的风险投资公司,在市科技拨款和贷款中拿出部分资金注入风险投资公司,同时吸引民间资本投入。

2.4完善财政金融税收支持政策

在财政金融税收支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要做到通盘统筹,从政策上、工作机制上寻求创新和突破,促进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真正实现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增强其创新能力的目标,使创新活动能够摆脱资金匮乏的困扰,尽快走上快速发展之路。

2.4.1设立专项技改经费

加强地区内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改造,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但是仅靠企业自身来完成技术改造和传统产业的提升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必须建立技术改造的专项经费来支持技术改造,增强创新能力。专项经费也可以通过基金的形式来运作,资金的来源可以由预算拨款、专项借款、捐赠收入等组成。

2.4.2设立专项创业基金和贴息资金

为促进地区内创业的发展,建立专项创业基金和贴息基金,专门用于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活动。基金的设立和运作可以结合和借鉴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模式来进行。

2.4.3建立技术产权交易市场

技术的合理流动是创新的必要条件之一,积极建立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在体制上、机制上大胆创新,以促进技术在地区内和地区间的流动和转移。

2.4.4营造良好的税收政策环境

严格依法治税,一方面确保完成各项税收任务,为推进地区创新活动提供财力支持和资金保证;另一方面,在对企业创新执行税收优惠政策时,尽量简化审批程序和环节,从而提高税收工作的效率。认真学习并深入研究国家创新政策,把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增强创新能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用好、用准、用足。积极广泛地宣传税收政策,充分利用网络、报刊等媒体,对企业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使企业能了解税收政策,帮助其落实好税收政策。

2.5将知识产权战略纳入地方创新政策体系建设

实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范文第5篇

1现代物流经济的产业特征

在现代经济发展背景下研究现代物流经济的产业特征,就需要立足物流的“新兴服务性”,从其自身内涵和职能以产业经济学视角进行深入研讨。现代物流是随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进步而出现和发展的,并为适应和满足一定的社会需求而存在,以此种观点分析:

(1)从产业发展特征看,现代物流产业是传统工商企业物流和传统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结果;

(2)从产业技术特征看,现代物流产业是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以及组织技术支撑的新型产业;

(3)从产业深化特征看,现代物流也是产业专业化分工深化后从传统产业剥离出来的独立产业。

2物流产业的战略定位

就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自身产业特征而言,结合现代社会经济对物流产业的需求,物流产业在现代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如下战略意义:

(1)物流产业需承担推进和纽带作用,加快商品、人员、物资等社会资源的流动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并借此联接国民经济各产业和部门,使之同步和联动发展;

(2)物流产业需承担产业整合作用,通过全面覆盖和整体联结国民经济各产业使之得以整合优化、优胜劣汰和结构升级,改变国民经济增长方式;

(3)物流产业需承担降低社会经济成本作用,物流作为服务性的“第三利润源”,其本身并不创造利润,但却可以通过自身的高效运作减少中间环节成本和资源浪费,减少社会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时效,使社会资源能够在更广的空间做出最优选择。

二现代物流经济的公共政策需求

现代物流业不仅在促进国民经济水平上发挥巨大推动、整合和联结协同作用,同时也肩负公共职能,对改善社会民生、提升民众幸福感同样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而作为新兴服务产业,物流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决策的大力支持。

1公共政策的本质内涵

公共政策属于现代政治经济学范畴,具体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达到某一目标而在法律赋予的权责范围内按照一定程序而做出的处理国家公共事务的决定,就政府决策的经济职能而言,公共政策则是政府针对经济发展目标而做出的评价、规划、选择和行动。通过上述概念界定可知,政府决策具有以下特性:政府主体性;实施合规性;决策目标性;政策公共性。就政府决策的本质内涵而言,其可以看作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极具影响性的变量因素,通过此变量输出可以及时调节和解决整个社会系统协同发展中出现的某些公共问题。

2物流经济对公共政策的需求

新兴产业在其发展初期通常具有不完全的市场特征以及相对弱势的市场主体结构,此时就需要国家给予相应产业政策,对整个产业进行有效支撑、规范和引导,使整个产业在资本积累、规模导入、市场竞争力、产业绩效等方面逐步强化和发展,顺利度过产业导入期和培育期而向成长期和成熟期过渡,之后将产业交给市场。反之,对于新兴产业不能给予必要的公共政策扶持,则反映出政府职能缺失,既不利于产业健康发展,也不符合市场经济视角下公共政策理论的本质要求。具体到现代物流产业,其对公共政策需求尤其迫切,表现如下:

(1)目前我国物流产业发展模式

还更多地停留在“学”的阶段,主要向欧美及日本等先进国家学习和模仿其物流经营管理理念和经验。而随着我国物流市场对全世界开放,国际大型物流企业纷纷进入我国抢占市场。面对这一挑战,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必然要发展自主物流,以确保整个国民经济命脉的自主和高效。此时,引入国家公共政策扶持,有利于我国物流产业增强自身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缩小同国际先进企业间的差距。

(2)物流产业作为联通纽带产业

其发展壮大必然伴随着跨产业、跨空间、跨地域性的增强,尤其在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物流时代,物流产业已经突破了单一企业和单一行业的限制而成为一种全社会性质的经济活动,并如前所述,承担着对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优化整合的职能,而这一过程涉及到利益分配和产业、地域分割的制约,不突破此种分割和制约,物流的结构整合功能也就无从谈起,物流业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因而这一背景下公共政策的适时介入尤显必要。

(3)现代物流业作为一种新兴服务性产业

不仅在推动国民经济运行效率上具有战略性意义,同时也已渗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撑性产业。物流业的发展不仅推动传统经济和生活模式的发展,也使传统经济和生活模式越来越呈现出现代性和先进性,如以物流为依托和保障的电子商务、零库存管理、农超对接等,如果没有高效的物流产业能力,此种极具现代意义的经济和生活模式也都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共政策扶持物流产业发展是国计民生发展的必然需求。

3物流公共政策决策存在的问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受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公共行政观影响,现代公共政策决策不可避免地带有计划时代流弊,以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替代市场导向的现实需求做出政府决策的方式屡见不鲜。政府制定物流相关公共决策时,往往缺乏细致全面的市场调研,而仅凭领导片面的了解、掌握更多发言权的大型企业意见或专家组报告而做出政策决策,此种政策更多地倾向少数物流企业利益,而无法体现整个物流经济产业发展的整体利益。

(2)从我国物流产业相关政府部门看,继我国政府机构精简撤销物资部后,国内贸易部和国内贸易局也相继撤销,相应地却没有新的部门机构填补这些空缺。目前,整个物流行业管理职能分散于交通、商务、信息等部门之内,机构职能割裂,这也使得物流产业政策制定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物流牵涉环节和层面众多,如没有统一的主管机构和政策决策机制,其政策制定也同样面临着主观割裂和诸多制约,往往表现为耗时长、成本高、时效差。

(3)物流经济相关公共政策是在物流产生发展之后而产生的,因同属于新兴事物,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其在政策实践和理论上掌握知识相对较少,案例和决策能力匮乏,这同样成为我国物流经济公共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没有成熟和可借鉴的经验就没有决策的效率和先进性,也同样没有决策的勇气和胆识,为此我国物流产业相关政策同汽车、电子等其他新兴产业相比,数量和幅度都明显不足。

三物流公共政策体系及构建策略

以上基于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以及综合考量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对我国物流产业作出了“新兴服务产业”的战略定位。任何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国家宏观政策的扶持,尤其对物流产业而言,其发展本身对基础设施要求高,且跨空间、跨地域性强,这样的产业特点无疑更加迫切地需要国家政策的整体筹划和协调统一。我国政府部门应以战略性眼光为出发点,积极布局、组织和推动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制定和推行一系列具有体系性和前瞻性的公共政策,无疑会对我国现代物流产业整体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物流经济公共政策体系构建

简言之,公共政策运营机制就是公共政策主体为某一目标经过利益博弈而对公共政策工具做出选择。通常公共政策体系包含以下五方面内容:公共政策目标、公共政策主体、公共政策利益博弈、公共政策选择以及公共政策工具。

(1)物流公共政策目标。从物流经济公共政策目标分析,其目标设定应明确、简捷、易于表达,并最大限度符合多方利益。在现代物流经济背景及物流产业发展趋势之下,物流公共政策目标应定位为“泛在性”,即无所不在,表现出突破地域和产业限制的高覆盖率和高渗透率,着力全面提升国民经济发展效率和人民群众生活品质。而在具体实施层面,其发展目标则应体现为依托经济发展和科技信息技术的物流、价值流和信息流三流协同联动。

(2)物流公共政策主体。物流经济公共政策主体即是政府决策所涉及到的相关利益人,具体涵盖了物流链条的整个环节以及相互关联影响的政府机构、供方和需方三大主体的总和,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第四方物流企业、物流基础设施运营方、物流信息运营方、金融投资者、储运配送企业、物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政府机构及社会公众等,这些利益主体都应反映在公共政策制定体系之内。

(3)物流公共政策利益博弈。在物流经济活动和物流公共政策决策过程中,各个利益主体都存在各自的“自利”特征,而如何协调这些“自利”行为并最大限度引导自利行为、兼顾利他性,则是物流公共政策利益博弈的实施方向和重点。其具体实践方法可采用以价格为核心的市场机制进行利益调节,同时以公共政策变量输出规范和调节,此种市场调节机制可促成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物流产业利益格局,即由利益诉求到市场下的利益博弈,再到随后的政策选择和补充。

(4)物流公共政策选择。物流公共政策选择是前述利益博弈的延续和必要补充,这一环节的核心要求应体现出“公平性”,避免政策选择的主观倾向性,应以多数民主和多数一致的原则作为公共政策选择的标准,力求使更多的利益主体受益。另外,必须强调的是,对于少部分未受益甚至因为政策而受损的利益主体,也应在政策上给予必要的考虑和补偿,由此将全部主体纳入到产业发展规划中来,并减少政策推行阻力。

(5)物流公共政策工具。物流公共政策工具主要采用财政政策等工具并通过行政手段强化推行,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公共政策工具及其所承载的政策体系:①投资重大物流工程;②物流基础设施收费;③物流财税调节;④物流服务定价;⑤物流用地征地;⑥物流环境及配套设施构建;⑦物流人资政策;⑧交通运输规范;⑨货物验放。

2物流经济公共政策构建策略

物流公共政策体系实际上展示了物流经济政府公共政策决策的整个机制,这一机制以公共性和公平性为原则,以社会经济和福利为目标,以利益博弈为过程,以政策工具为内容,以政策决策为结果,以此彰显决策的逻辑性、完整性和现实性。而本节则以不可绕过的政治视角继续深入讨论这一决策机制的可操作性,即物流公共政策决策也应体现民主政治活动程序。在这一民主政治程序框架下,应具体采取以下策略以达成强化决策机制和流程的目的:

(1)建立和强化政府相关部门跨部门沟通机制,同时以现有的物流采购联合会为行业协会,加强同政府部门沟通协调,反映和争取利益诉求;

(2)引入和强化物流信息汇总和数据统计机制,以数据为支撑,确保利益诉求的真实性、合理性和效能性;

(3)引入科学的政策分析模型及演示机制,强化政策的实用性;

(4)建立畅通高效的政府、供方与需方三者间的双向互通渠道,以及意见征求和政策草案意见反馈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