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污染治理行业分析

污染治理行业分析

污染治理行业分析

污染治理行业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 雾霾 监测 预测

一、引言

近年来雾霾的高频发生及其带来的危害使得它成为了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问题。雾霾污染已经成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雾霾治理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其中当今兴起的大数据技术可提供帮助,为有效治理雾霾提供支持。

二、大数据处理技术

大数据指的是具有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等特征的数据集合,大数据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对大数据的采集、整合、挖掘分析、可视化分析以及预测分析。

(一)数据采集

大数据采集方法包括:系统日志采集方法、网络数据采集方法(对非结构化数据的采集)以及其他的数据采集方法。系统日志采集方法主要采用Chukwa,Flume,Scribe等数据采集工具;网络数据采集方法主要采集的是非结构化数据,并以结构化的方式将其存储起来。主要通过网站公开API或者网络爬虫等方法从网站上采集数据;其他数据采集方法主要是对具有高保密性要求的数据的采集,如学科研究数据、企业生产经营数据等,需要通过与企业或研究机构合作而获得。

(二)数据整合

大数据整合是指对收集来的原始数据进行清洗、裁剪,为数据分析打好基础,通过多样化数据共享使得数据分析可以更方便地进行。

(三)数据挖掘分析

大数据挖掘主要是从大量的、看似没有规律的数据中,挖掘出隐藏其中的、不容易发现的知识和信息。

(四)数据可视化分析

数据可视化技术是指对各类型数据通过一定的方式显示出来,可视化并不是普通的图型,而是包含大量的数据信息却可以很容易地被理解和阅读的复杂图表。

(五)预测分析

预测分析是一种可以用来预测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未来结果的数据挖掘算法和技术。目前比较流行的预测分析工具有SPSS、Stata、SAS等,这些分析工具学起来比较简单,分析结果清晰、直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关的硬件和软件解决方案日趋成熟,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在逐步扩张,随处可见应用大数据技术来收集数据、构建模型,并作出预测。

三、大数据技术在雾霾治理中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在具体的应用方面,可以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收集、处理、挖掘,为国家、企业和个人提供有利的信息和服务。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雾霾治理,将有助于提高雾霾治理的效率。通过大数据手段,可以对雾霾情况进行监控、预测,以终为始的来看影响雾霾的因素,对雾霾成因追本溯源。对不同成因进行细化分析,利用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市场竞争手段对造成雾霾的成因进行调解,从而促进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科学技术进步,以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减少城市雾霾现象的发生。

利用大数据治理雾霾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六个方面来进行。

(一)利用大数据监测,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大数据监测主要是通过建立完整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整合交通、工商、质监等有关部门关于污染源企业的信息,并结合社会公众举报的信息,再运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将这些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和建模,找出雾霾污染的关键点,据此提出一些雾霾污染治理的有效措施。

目前,我国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但还有较大的完善空间。一般来说,空气质量监测体系可从多个维度来监测空气污染状况,从而可以对整个社会的空气质量有个透彻的认识,开发出更多的有助于雾霾污染治理的措施,使得雾霾污染治理更加高效。主要的应用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从污染物排放的角度出发,利用大数据测量各地区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而制定雾霾治理的策略。以空气污染物排放的相关数据为基础,计算出各个地区的污染源企业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形成全国污染物排放分布图。并根据各个地区总体的环境容量数据,估算我国各地区的空气质量的控制目标,制定适合各个地区的空气污染物排放策略。

2、从行业的角度出发,制定各个行业的空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以海量的生产数据和空气污染物排放数据为基础,按照企业所属的行业进行分类,估算各个行业的空气污染物排放的合理范围。针对各行业排放的合理范围,制度各行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3、从单个企业的角度出发,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治理。以各个污染源企业各自的生产数据和空气污染物排放数据为基础,计算各个污染源企业各自的平均排放水平,对比污染物排放标准,判断各污染源企业是否存在污染物监测设备异常,或者偷排、漏排的情况,并针对具体情况,对存在异常排放情况的企业进行法律法规范围内的治理。

(二)利用大数据预测,有针对性地治理雾霾

利用大数据可以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空气质量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大数据分析预测是将大气中污染物的运动速度、成分等不断地叠加到污染物排放曲线上,根据污染物排放曲线的叠加结果,预测出未来几天内的空气质量,能够较为准确地识别出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出现的重度污染天气。并且利用大数据分析能够判断出哪种污染物为最重要的污染来源,进一步的,还能判断该污染物主要来自什么行业,针对该主要污染来源,提出最有效的防治措施在重度污染天气出现之前,减少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逐渐缓解空气污染,有效阻止重度污染天气的到来。如污染物主要来自运输行业,可以暂时改变机动车的限行政策,以减少尾气排放;如污染物主要来自钢铁工业,可强制附件钢铁厂休工几天,或关停超出排放标准的企业。

(三)利用大数据提供的交通信息,智能出行,减少环境压力

文献研究表明,汽车尾气排放是雾霾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在大城市的通勤高峰时期,由于行驶车辆的增加和拥堵所造成的汽车尾气的排放量是非常巨大的,因为交通需求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只能通过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来减少车辆的尾气排放。大数据可以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居民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这一信息,选择智能出行,及时躲避拥堵。大数据还可以通过对每一条道路历史的车速、流量和排放进行估计,通过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预测每一条道路未来某一时刻的车速、流量和排放量,不仅可以为居民出行选择提供参考,也可以为相关部门治理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提供参考,比如优化城市路网,建立潮汐车道,调整限行政策等等,更进一步的,可以将限行政策具体到某一条路线或者某个区域。

(四)利用大数据进行多元共治

对于雾霾的治理,仅仅依靠政府部门是不够的,还要争取企业和公民的共同努力,建构政府、企业和公民多元共治的治理模式。政府部门应该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行政管理思维,通过电子平台,收集民意诉求信息和治理建议,为空气质量监测和雾霾治理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基础。企业则可以利用大数据监测自身的污染排放情况,看是否达到排放标准,如果没有达到可以及时发现进而采取相关的环保措施。公民可以通过移动的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及时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污染证据,以利于政府部门对污染事件的及时处理。

(五)激活企业治理雾霾的积极性

若仅仅只是对空气污染物的排放进行监控分析,企业主动开展治污工作的积极性并不会很高。但是如果能够把大数据技术应用到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将会使企业的生产工艺得到优化、技术得到升级,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进而使得污染物的源头得到控制。在这过程中,企业不仅效益得到了提升,污染物的排放也得到了控制,这将会大大提高企业治理雾霾工作的积极性。

而将大数据应用于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关键是要将污染物排放的数据与生产经营环节紧密结合。对污染物排放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可以挖掘出在各个生产环节中的污染物排放量。针对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进行分析,分析污染物排放与原材料结构之间的关系,优化原材料的结构;针对生产工艺进行分析,分析污染物排放与各参数之间的关系,以调整工艺参数;针对各种产品进行分析,找出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产品,进行改良。

(六)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将收集到的与空气质量相关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以图表、地图、视频等方式呈现,可以为不同层面的公众提供空气质量信息,增进公众对于空气污染问题的感知深度,进而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公众的环保热情。

大数据能够改变社会治理的思维方式,将成为提高雾霾污染治理能力的一个有效手段。把大数据引入雾霾治理,有助于政府、企业和公众对空气质量的透彻认识,增强污染治理的积极性以及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雾霾污染问题。

参考文献:

[1]周文彰.大数据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技术平台和实现路径[J].中国经贸导刊,2016(11)

[2]田亚楠,龙波.大数据治污减霾策略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6(5)

[3]董娜,聂英.雾霾天气的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以长春市为例[J].吉林农业,2013(12)

[4]刘晓红,隗斌贤.雾霾成因、监管博弈及其机制创新[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4 (3)

[5]白洋,刘晓源.“雾霾”成因的深层法律思考及防治对策[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污染治理行业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二氧化硫污染 影响因素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X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226-01

前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不过大量化石能源的应用也带来了比较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其中,二氧化硫素有大气污染元凶的称谓,对于人体健康以及生态系统的影响非常巨大,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相关环境监测部门应该强化认识,结合区域发展情况,分析导致二氧化硫污染的主要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

1 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的影响因素

二氧化硫污染在我国尤其严重,经相关调查和数据统计,343个城市中有超过1/3低于国家三级标准,属于重度污染。分析二氧化硫污染严重的原因,一是由于产业能源结构不合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直接导致了二氧化硫的过量排放;二是对于污染防治不够重视,在城市规划环节,片面关注经济发展,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没有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全面分析,导致资源分配的不均衡,进而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就目前来看,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污染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自然污染,二是人为污染,基于此,二氧化硫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也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并不会直接导致二氧化硫污染,而是会对二氧化硫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产生间接影响。具体来讲,可以分为气象因素和地理因素,前者包括了太阳辐射、雨雪天气、主导风向等,后者则包括了地形、海陆位置等。例如,如果重污染企业分布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在风力的扩散作用下,二氧化硫污染的范围会大大增加,导致治理难度的增大。

人为因素是导致二氧化硫污染的直接原因,主要是人类在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直接排放二氧化硫,尤其是生产活动,火电厂、化工产业等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燃煤,如果没有针对烟气进行相应的脱硫处理,则必然会造成严重的二氧化硫污染问题。而在日常生活中,取暖等同样需要用到煤炭等燃料,也会带来一定的二氧化硫排放。

2 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的防治措施

二氧化硫污染具有几个比价显著特征,一是污染范围相对较大,污染时间长,已经成为多数城市中常见的通病;二是危害严重,不仅会威胁居民的身体健康,而且二氧化硫的不断积累,容易引发酸雨问题,造成建筑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三是治理困难,这也是大气污染问题治理的特点,由于污染源众多,治理措施不完善,加上人们的环保意识略有不足,加大了污染治理的难度。针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对于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的防治工作。

2.1 强化技术管理

导致二氧化硫污染的最大原因,在于煤炭的大量使用,而从目前的发展趋势分析,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煤炭在我国能源行业中仍然会占据较大的份额。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脱硫技术,对二氧化硫污染进行控制。一方面,应该采取强制措施,推广脱硫煤炭,显著含硫煤和高硫煤的开采与使用,从源头上对二氧化硫的排放进行控制;另一方面,应该加快烟气脱硫技术的推广,监督企业开展相应的技术改造,燃煤产生的烟气必须经过脱硫脱硝处理,达到国家相关排放标准后再进行排放,同样可以对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物的含量进行有效控制。

2.2 落实生产控制

对于企业而言,应该树立起环保意识,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放在与经济效益同等重要的位置,及时对设备进行改造和更新换代,引进生产效率高、能源利用充分、环境污染小的设备,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可以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政府部门应该加强政策支持和税收鼓励,对于主动开展技术改造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和税收优惠,减轻企业的负担,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通过共同努力,实现对于二氧化硫污染的预防和控制。

2.3 完善相关政策

一方面,应该完善控制政策。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应该放眼长远,不仅要考虑经济利益,更要考虑环境效益,针对城市中存在的供热集中、布局不合理等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对二氧化硫污染的范围进行控制,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应该做好产业结构调整,立足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淘汰一批能耗大、污染重等小企业,对于大中型企业,要求其定期对锅炉设备进行检修和更新,减轻污染问题。政府部门应该立足区域发展情况,制定出完善的检测机制,做好大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实时监测控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结合竞争机制的引入,实现对于二氧化硫总量和排放浓度的可靠控制。

另一方面,应该完善保障政策。具体来讲,一是应该强化监管力度,落实相关规范和标准,严格监督执行,推动经济发展与环保保护的相互协调。环保部门和气象部门应该做好企业周边环境的检测和抽查工作,杜绝二氧化硫的超标排放问题。同时,需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得人们能够认识到二氧化硫污染带来的严重后果,引导其树立环保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二是应该做好规划评估工作,每季度或者每年对区域内企业的二氧化硫排放情况以及治理效果进行排名和公布,对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曝光,如果企业坚持使用小锅炉或者价格相对低廉的高硫煤,拒不进行整改,则可以依法采取强制性措施,取缔企业的生产许可证,同时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形成完善的监督机制,保证良好的治理效果。

2.4 推广清洁能源

从根源上分析,煤炭的大量使用是导致二氧化硫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虽然不能放弃煤炭资源的使用,但是可以通过积极推广新的绿色清洁能源的方式,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例如,在电力方面,可以大力发展水电、核电、风电以及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能源技术,减少火电的比例;在生活方面,可以推广天然气的使用,同时结合地热取暖、集中供暖等措施,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在交通方面,应该普及清洁汽油和天然气燃料,大力推广清洁能源技术,实现对于二氧化硫污染的有效治理。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环境污染问题严重阻碍了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污染不仅直接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而且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需要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分析二氧化硫污染的主要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做好二氧化硫污染的防治工作,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睿拢张智慧.中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2,34(10):100-104,

[2] 孙羽.关于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因素分析[J].河北企业,2014,(11):32-33.

[3] 郑秀丽.东光县二氧化硫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文摘版:工程技术,2015,(16):141.

污染治理行业分析范文第3篇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first national pollution census data, this paper made summary statistics to the water pollutant emissions form the industrial sources, livelihood sources and agricultural sources included in the scope of 2007 Xinyang census, analyzed the main pollutants in wastewater discharge and main sources and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asures.

关键词: 水污染物;普查分析;控制对策

Key words: water pollutants;census analysis;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5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2-0085-02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我国目前对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已经达到了一个新高度[1]。尤其是近年来,污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2-3]。污染源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省情、市情调查。开展污染源普查,就是要全面掌握各类企事业单位与环境有关的基本信息,建立健全各类重点污染源档案和各级污染源信息数据库,通过对种类污染源的调查与分析,提出控制污染的综合整治对策,为正确判断环境形势,科学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规划,有效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切实改善环境质量提供必要的决策依据[4-6]。

1 工业污染源

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表明,全市各类工业废水污染物共有9种,按照排放量由大到小顺序依次为: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挥发酚、氰化物、总铬、铅和砷。其中主要污染物种类是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和氨氮;主要重金属污染物是六价铬;主要有毒有害污染物为煤化工行业产生的氰化物。

按行业类别分析,本市工业废水排放主要集中在有机化学原料制造业、纸浆制造业、啤酒制造业、氮肥制造业和畜禽屠宰;化学需氧量排放主要来源于煤草浆类化学制浆造纸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工合成氨(醇)行业;生化需氧量排放主要来源于农副食品加工业和煤草浆类化学制浆造纸行业;氨氮排放主要来源于煤化工合成氨(醇)行业。

2 生活污染源

生活污水排放在普查基准期内,经调查研究总结,全市各类生活源的水污染物有11种,按照排放量由大到小顺序依次为: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总氮、氨氮、动植物油、总磷、石油类、铅、汞、氰化物和总铬。生活源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总氮、氨氮和动植物油。

3 农业污染源

农业污染主要是水产养殖业和畜禽养殖业产生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铜和锌6种污染物。农业源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和氨氮,而其中畜禽养殖业主要污染物的贡献率分别为98.97%、98.91%、98.92%和98.92%,反映出我市农业源中废水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畜禽养殖业,而畜禽养殖按其规模可以分为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养殖专业户。

4 水污染物综合分析

结合上述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水污染物排放情况综合分析,按污染物排放总量由高至低分别是: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总氮、氨氮、动物油、总磷、石油类、锌、铜、挥发酚、氰化物、铅、总铬、砷和汞。

废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总氮、氨氮和动物油的排放主要来自城镇居民生活排放;总磷、铜和锌主要来自农业源排放;石油类、挥发酚、氰化物、铅、总铬、砷和汞则主要来自工业源排放。废水中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的贡献率生活源和农业源分别为45.46%和43.34%,工业源仅占11.19%;氨氮排放量的贡献率生活源和农业源分别为75.39%和12.21%,工业源仅占12.40%;而总氮排放量的的贡献率则为生活源58.25%,农业源50.02%。体现出我市的“农业大市、工业小市”的实情,反映出我市废水污染物排放主要来自于农业生产和城镇居民生活。

5 控制对策

5.1 继续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推行清洁生产 继续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产业以及开发区的盲目发展。同时,进一步推行清洁生产,巩固和深化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成果,大力推进环保设施建设与运营社会化,引导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产品和其它绿色认证,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5.2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环境 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管网运转体系,并根据城市发展水平适时进行扩建,逐步实现污染物集中治理。实施城市内河的生态修复工程。在污水截流,集中处理的基础上,通过调水、驳岸、清淤和河岸陆域整治等工程措施,实现城市内河的全面治理,提高城市河道的自净能力,做到面清、岸洁、有绿,恢复内河景观功能和生态功能。

5.3 切实加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 依据本地环境容量,制定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合理确定畜禽养殖规模,科学划定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和养殖区。以综合利用优先为原则,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和无害化粪便还田等措施,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大力推广干湿分离、厌氧处理等清洁生产技术,提高畜禽养殖污水处理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建设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生产和环保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制度,达到国家规定规模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申领排污许可证。

5.4 加强农村污染防治,防控农村地区工业污染 要加强农村污染防治,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推广无害化农业生产技术,实行农业废弃物再生利用。从工业点源污染控制为主,向工业点源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相结合转变,从以城市污染控制为主,向城市与农村污染控制相结合转变。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提高粮食生产核心区、菜篮子基地等区域工业企业的环境准入条件,坚决防止发达地区和城市落后产能向农村转移,杜绝“十五小”和“新五小”企业在农村死灰复燃。严格控制“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和产能过剩项目在农村地区建设,加强对农村地区工业企业的监督管理,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设备,加大对皮革、造纸、肉制品、淀粉加工、酿造等农副产品加工业的污染治理和技术改造力度。

6 结论

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对信阳市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及水污染物进行了综合监测分析,并对其提出了控制对策,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①结合上述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水污染物排放情况综合分析,按污染物排放总量由高至低分别是: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总氮、氨氮、动物油、总磷、石油类、锌、铜、挥发酚、氰化物、铅、总铬、砷和汞。②针对上述污染物排放情况,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继续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推行清洁生产;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环境;切实加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加强农村污染防治,防控农村地区工业污染。

参考文献:

[1]杨仙娥,何延新.城市污水水质水量变化及生活污染源污染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27(11):164-166.

[2]冉丹,李燕群,张丹,杨坪,但德忠.论中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现状及特点[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12:38-42.

[3]宋国君,马本,王军霞.城市区域水污染物排放核查方法与案例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2012,28(2):7-10.

[4]张忠祥等.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水污染防治对策,1998.

污染治理行业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工业污染治理 SE-SBM模型 效率评价

一、引言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立要求最大限度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用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工业一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也是资源消耗与污染排放最多的部门,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在污染排放总量中一直占有较高的比重。虽然中央政府不断加强环境治理,积极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改善环境质量的法律法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力度也在不断加强,但工业污染治理效果却未能实现同比增长,污染治理效率偏低。效率是基于一定的经济成本所能获得的经济收益,即成本收益之间的比较,是一种经济效率,是对于“怎么做”问题的回答,即如何以最小的成本来得到最大的收益。工业污染治理效率是指在污染控制过程中的投入、产出率,是对投入资源有效利用程度的一种反映。对污染治理效率的研究可以为政府配置治理资源、制定决策提供参考。为了实现在污染控制目标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有必要对工业污染治理效率进行分析。

二、工业污染治理效率评价

(一)方法选择与指标体系

本文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E-SBM模型来对工业污染治理效率进行测评。相对于其他DEA模型,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E-SBM模型更能真实的反映工业污染治理效率评价的本质。

鉴于方法的选择,紧密结合工业污染治理活动的投入、产出内容,基于数据的可得性、指标选取的合理性和代表性,指标选取如下:

1.投入指标。本文选取工业污染治理设施作为物力投入指标,包括废气治理设施和废水治理设施;用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率与“三同时”环保投资率作为财力投入指标,即工业污染治理完成投资额与“三同时”环保投资额占GDP的比率。相对于投资总额,用比率能够动态地反映污染治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更清楚地表明了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规模和力度。

2.产出指标。工业污染治理的产出主要从治理过程中的主要工业污染物的控制程度和治理完成之后的工业污染物的实际排放量即工业环境效果来分析。因此,本文选取工业二氧化硫去除率、工业烟尘去除率、工业粉尘去除率以及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COD去除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这些变量来衡量污染治理过程指标,即期望产出;另外选取单位实际工业总产值的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作为非期望产出,来衡量污染治理效果。

(二)效率测算结果

本文采用1998~2013年我国大陆各省市区的数据进行工业污染治理效率的测算,并对部分变量进行了定基化处理。其中1998~2013年的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三同时”环保投资用1998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指数进行平减,各年份的GDP以1998年为基期利用GDP指数进行平减。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某些缺失数据采用插值法与移动平滑法进行补充。由于数据缺失比较严重,故剔除(下同)。本文采用DEA-Solver软件对我国1998-2013年各省份的工业污染治理效率进行测算,并根据三大地区与全国的效率均值,画出图1。

从图1可以看出,各年份全国平均效率值均小于1,表明我国的工业污染治理效率整体上是偏低的,并且无效率的省市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从平均结果来看,东部地区的水平最高,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且超过1,表明东部地区的工业污染治理效率是有效的;而中、西部地区的平均效率水平较低,并低于全国平均效率水平,长期处于无效率状态。

为了更加深入的探究我国省级地区之间环境污染治理效率的地区分布和差异情况,本文采用stata12.0软件对我国各省市的治理效率进行最短联结法聚类分析,将各省市的效率结果分为高、中、低三类,结果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资源禀赋,海南省的污染治理效率最高;辽宁、河南、湖北等大部分东部和中部以及西部的青海、宁夏等21个省市的效率处于中等层次;而西部地区的广西、陕西、四川等其他省份的效率值最低,总体上呈现出从东部到西部依次递减的趋势。

由聚类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效率最低的省份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无论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部还是西部地区,污染治理效率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对此差异有一个直观的展示,画出东部、中部、西部与全国的污染治理效率的变异系数的变动趋势图,如图2所示。从图2的变异系数趋势图可以看出,1998年至2013年我国各地区的环境污染治理效率整体上并没有表现出收敛趋势。从横向上来看,东部地区内的效率差异最小,中西部地区内的效率差异最大。

三、结论

本文运用SE-SBM模型对我国1998~2013年30个省市区的工业污染治理效率进行了测评。总体来看我国的工业污染治理效率偏低,较大的差异性是各地区污染治理效率的主要特征。各年份全国平均效率值均小于1,表明我国的工业污染治理效率整体上是偏低的,并且无效率的省市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从平均结果来看,东部地区的水平最高,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且超过1,表明东部地区的工业污染治理效率是有效的;而中、西部地区的平均效率水平较低,并低于全国平均效率水平,长期处于无效率状态。中西部地^的部分省市不能对污染治理的投入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其污染治理效率长期偏低,需要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贾瑞跃,赵定涛.工业污染控制绩效评价模型:基于环境规制视角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12.

[2]于文超.公众诉求、政府干预与环境治理效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5.

[3]Wang H,Di W.The determinants of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Chinese townships[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03.

[4]Li H,Fang K,Yang W,et al.Regional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evaluation in China:Analysis based on the Super-SBM model with undesirable outputs [J].Mathematical & Computer Modelling,2013.

[5]周泽炯,胡建辉.基于Super-SBM模型的低碳经济发展绩效评价研究[J].资源科学,2013.

污染治理行业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环境空气质量;污染源;改善路径;探讨分析

0 前言

2014年APEC峰会举行期间,北京及其周边区域的天空格外蓝,空气也格外新鲜,从而诞生了一个新词汇――APEC蓝。“APEC蓝”是会议期间北京及其周边城市通过高污染高能耗的工厂企业停产、燃煤锅炉改造、扬尘工地停工、机动车限行、老旧机动车淘汰、增加公共交通出行等临时实施的最高级别应急减排措施而取得的效果。通过实施该应急措施最终证明:实施严格有效的环境管理措施雾霾是可以减轻的,环境空气质量是可以有效改善的,这对于中小城市探寻环境空气质量改善路径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1 中小城市环境空气污染源解析

环境空气污染的成因非常复杂,形成雾霾的因素也非常多,通过对国内各大城市环境空气污染源解析工作对比分析,基本可以认为中小城市环境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工业废气污染、燃煤及生物质燃烧、机动车尾气排放、道路交通和工地扬尘、以及污染物相互作用造成的二次污染等,因此,中小城市要切实改善环境空气质量,需重点加强工业废气污染控制、燃煤烟气脱硫脱硝、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扬尘治理、以及减少生物质燃烧等。

2 中小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路径分析

2.1 完善优化城市功能区布局,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及节能减排工作

近年来,污染及重污染天气逐渐增多,持续困扰着各中小城市,除与气象因素紧密相关外,一方面与城市功能区布局不完善、不合理有很大关系,造成工业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在不利气象条件下,形成热岛效应[1],从而出现重污染天气,因此,需要完善优化城市功能区布局,根据城市常年气象气候及地理地形特点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消除污染物聚集产生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中小城市普遍存在大量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往往也是该城市的支柱产业,进一步加重了城市出现重污染天气的概率,因此,中小城市需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等落后产能,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严格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大力支持并发展绿色的环境友好型高新技术产业。

2.2 加强机动车管理,实施扬尘、油烟等治理,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中小城市机动车保有量连年上涨,机动车尾气排放已经成为环境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需要加强机动车管理,依据城市环境承载能力[2]及污染现状实施限行措施,严格落实机动车准入制度,加快淘汰老旧黄标车,实施机动车油改气、引进新能源车等工作;对于城市建筑工地及道路运输扬尘需严格监管,并加强道路清扫洒水,做好降尘、抑尘工作;并加强餐饮业油烟污染和露天烧烤监督管理,引导并鼓励广泛使用清洁能源。

2.3 转变发展思路和观念,并加强污染源监督管理

我国经济经过长期高速发展后与环境污染的矛盾逐渐突出,环境空气污染尤为明显,因此,需要政府及各级各部门逐步转变经济发展思路,树立绿色发展观念,并切实增强环保责任,深刻认识环境空气污染是人类活动的产物[3],治理污染是有办法的,一定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加强污染源监督管理,通过持之以恒的治理,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2.4 加大环保知识宣传,引导社会公众参与环境空气治理工作

城市环境人人享有,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政府及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等途径大力宣传环保知识,增强公众环保意识,鼓励社会各界和公众广泛参与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工作,加强监督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努力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

3 结语

通过对中小城市环境空气污染源解析及相关分析,改善中小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主要需加强五个方面:一是完善优化城市功能区布局,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步伐;二是加强机动车管理,实施扬尘、油烟等治理,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三是政府及各级各部门需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实现大气污染治理精细化、常态化,转变发展思路和观念,并加强污染源监督管理;五是加大环保知识宣传,引导并鼓励社会各界及公众广泛参与环境空气治理工作,共同推动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

【参考文献】

[1]赵志敏.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热岛效应因子的对比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08,24(6):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