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定量研究的哲学基础

定量研究的哲学基础

定量研究的哲学基础

定量研究的哲学基础范文第1篇

关键词: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基础;科技哲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9-0142-02

赫钦斯曾说过:“任何社会都应有进行高等教育的机构,其目的是对社会的最令人困扰的问题进行尽可能深刻的思考,甚至思考那些无法想象的问题”。经过基础的义务教育和提升的高中教育后,学生们都会形成自我的哲学观念,并不经意地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体现出来。因此,在高等教育期间,需完善学生们的科技哲学体系,才能更积极地投入科研活动中去。

一、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基础的内涵

在《高等教育哲学》中,布鲁贝克表明了问题本身比答案更重要的观点,因此,对于哲学而言,探讨问题的共同基点比探讨答案的共同基点更为关键。若想寻求高等教育的哲学真谛,就要着手于高等教育的哲学问题。而在布鲁贝克的观点里,高等教育的共同基点便是高深学问。

布鲁贝克在汇总了其他学者高等教育哲学的观点,归纳出两种最肯定高等教育的存在并可能促进其发展的哲学,即“认识论”和“政治论”。前者更注重教育和知识的本身,认为高等教育所追求的正是高深的学问,也可称之为“学术派”;后者更注重教育和知识的目的,认为高等教育是为国家和社会所服务的,它只是一种手段和途径,因此不能把学术作为重中之重。与此同时,布鲁贝克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认识论”和“政治论”都存在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并不能单一地判定孰优孰劣。布鲁贝克认为,最佳的方法是将“认识论”和“哲学论”合二为一,取长补短,并根据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各自摘取适合实际的闪光点并有机融合,才能达成真正利于高等教育发展的目的。

二、科技哲学视域下高等教育哲学基础原因分析

高等教育的科技哲学基础是高等教育学与科技哲学两门学科共同建构的逻辑起点。两者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相互推进,科技哲学作为具备一定高度的理论基础,就如“旗帜”和“标语”一般引导和指示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前进方向,并以“理论”矫正“实践”;同时,在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过程和科学研究的活动中,可以总结实践经验,并反馈于科技哲学,改正理论错误,修补理论漏洞,完善理论发展。二者都可以以对方为模板,摸索并创造出己方的新发展道路。

那么科技哲学为何能成为高等教育的哲学基础?下面则分别从学理和事理的角度回答并论证这个问题。

(一)学理上的论证

1.高等教育的“亲”“疏”有别

对于高等教育来说,科技哲学较之于一般哲学具有更为亲密的连接关系。就如“张力作用”,高等教育与科技哲学存在相互渗透的联系。以整个大环境为背景,高等教育是一个全面的人文社会体系,基本涵盖了所有的学科。而科技哲学是一门以“科技”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其中的“科技”较之其他学科对于高等教育能够更为直接、客观地引导。科技哲学对于高等教育的引导作用和指示意义最为客观和直接,使得它在诸多哲学基础上脱颖而出。

2.“高深学问的客观性”问题本身就是科学

在《高等教育哲学》中,布鲁贝克说道:“构成高深学问的专门知识是高等教育的逻辑起点”。其中追究“高深学问”与科学哲学中的“知识论”不谋而合,回答了“高深学问的客观性”也就回答了“科学知识的客观性”。

布鲁贝克认为,“在二十世纪,大学确立它的地位的主要途径有两种,即存在着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主要是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哲学则以政治论为基础”。而这两大基础的实践根源则是高等教育的两大职能:即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显而易见,布鲁贝克在他的论点中直接以科学哲学的目光探讨高等教育基础。不难得出,布鲁贝克早已站在“科技哲学”的位置来研究“高等教育的两大基础”。

(二)事理上的论证

1.科技哲学对于大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指导作用

科学和哲学密不可分,哲学为科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以科学成果为基础完善哲学体系,而科学也在哲学的指导下完成了具有逻辑性的实践。大学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更需要深化科技哲学对于课堂教学的理论指导,引导学生完善自我的科技哲学体系,并体现在日常的课堂学习和科学研究中,同时还能在学习结束后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总结经验以迎接下一轮的学习和科研活动。

2.科技哲学对于大学科研成果绩效评价的指导作用

不仅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课堂过程,科技哲学对于教师的科研成果绩效的评价同样具有指导作用。教师绩效考核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基础和核心,绩效考核的结果是人事决策和决定教师职业规划的客观依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为止,我国现行的对大学教师的科研成果绩效的考核制度缺少科技哲学的指导,存在着明显的漏洞。考核的一般程序为课题、论文、成果,再通过相关指标评判最终的绩效。但人文教学等无法量化、同一考核标准无法对不同科研方向的教师考核进行评判等原因的存在,使得绩效考核存在不公平、不合理、无法保证质量的缺陷,最终造成学术腐败、科研落后的局面。

由此可见,科技哲学对于大学高素质科技人才的培养和高质量科研活动的进行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若忽略了科技哲学的正确指导,将会导致人才流失和科研落后的结果。

三、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基础的局限与突破

约翰・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中对于高等教育问题的看法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并不完全适合情况更为复杂的中国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层次、种类、特质都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而哲学也不是能够一概而论的学科,两者的结合更是包罗万象,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的哲学研究进行多元化的发展。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哲学研究需以客观的现实条件为基础,结合实践经验和教训,批判地看待外来先进哲学理念并将之超越,构建并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科技哲学体系。

(一)《高等教育哲学》的背景

1.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的创作背景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正是美国高等教育的困难时期,同时种族和人权运动、侵越战争、经济衰退及校园学生运动都加重了高等教育的危机。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正是基于此种背景完成的。他的创作目的重在论文高等教育的本质以及意义,从而引起美国当局对高等教育的重视,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因而,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尽管具有重大贡献,也无法否认其片面性和局限性。

2.我国高等教育哲学研究的误区

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发展特色,关于高等教育的哲学思想也随之发生改变。但对于我国来说,完全照搬这一立足于当时美国各界对高等教育功能的多方面认识下完成的高等教育哲学体系是不可取的。同时,在我国最初的高等教育哲学研究的发展中,存在着将布鲁贝克的理论认为是高等教育哲学体系的建构性著作的误区。这都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哲学研究的发展。

(二)科技哲学是布式高等教学哲学的基础

在认清了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的创作初衷,再应解读其核心所在。如上文所说,科技哲学是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中的基础,他的“认识论”、“政治论”都是在科技哲学的基础上提出的。另外,布鲁贝克在著作中追究的“高深学问”与科学哲学中的“知识论”不谋而合。综上所述,科技哲学就是布式高等教学哲学的基础。

(三)超越布鲁贝克经典和确立科技哲学基础

1.超越布鲁贝克经典和确立科技哲学基础

对待任何经典,一旦被局限于其中,都会桎梏自己的前进脚步。尽管布鲁贝克在著作中并没有确切地提出科技哲学的重要性和基础性,但我们完全可以意会其内涵并结合我国的高等教育哲学研究现状提出自己的科技哲学基础。除此以外,历史残留的问题导致我国的科技发展一直处于落后水平,科研活动的缺乏、科技人才的不足都阻滞了科技的发展。因此,作为输出高素质科技人才的高等教育必须认识到科技和科技哲学的重要性。这是一条艰辛的道路,但一旦打破原有的落后局面,确立科技科学基础,定能开创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的新天地。

2.多样性的高等教育科技哲学基础

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哲学,都存在多样性。那么其多样性是否会影响科技哲学的基础地位?这个问题无须担心。科技哲学作为高等教育哲学的基础存在着必然性,它与高等教育的紧密关系不再赘述。一旦缺少了科技哲学的指导,高等教育中的科研活动等实践都难以真正落实。

3.确立高等教育的科技哲学基础来超越布鲁贝克经典

科技哲学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只要结合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研究的现实状况,确立科技哲学基础,就能清醒地认识到布鲁贝克理论中的局限性,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从而构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哲学体系并实现超越布鲁贝克经典的目标。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科技哲学体系是在布鲁贝克式的高等教育哲学基础上的辩证性拓展,是一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科技哲学研究的现状进而开辟出的新道路。这不仅对以后的中国高等教育科技哲学,更是对世界的高等教育科技哲学发展具有全新的借鉴意义。高等教育的科技哲学基础为我国的教育、科研创造了新的前进方向,也为我国培养科技人才带来了更先进的理念。除此以外,科技哲学以其人文论为高等教育标榜前瞻性的理念,而高等教育又可为科学哲学的可行性完成了实战经验,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学茭,陈伟.《高等教育哲学》的方法论启示[J].高教探索,2011(2).

[2]杨黎明.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读后感[J].现代教育科学,2013(1).

定量研究的哲学基础范文第2篇

中国哲学的主体部分在先秦到民国时期,而中国哲学的源头在先秦时期。要想研究中国哲学或者想对中国哲学有些了解,必须阅读繁体字的古籍。这对我辈来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因为我们从小接受的是简体字和白话文,面对繁体字的古文,无异于文盲。字都不认识,理解就更谈不上了,所以研究中国哲学得先过文字关。

文字关对于中国哲学研究者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要探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哲理(主要是从古籍中获取),必须先认识文字以及理解文言文的字面意思。尽管,对于哲学研究来说,不能仅停留在文字表面意义上,但只有通由文字的字面意思才能深入理解其中的深刻内涵。这就要求我们要道德攻克文字关。中国学生学(特别是中国大陆的学生)学习研究中国哲学,应当尽量阅读繁体字的文言文,如杨伯峻繁体字版的《论语译注》、《孟子译注》,以及新编诸子集成那套繁体古籍。如此,可使我们逐步习惯于阅读繁体字,为以后独立研究古籍奠定基础。中国哲学研究者不能靠别人翻译出来的作品作为自己研究的基础,因为翻译成白话文的古典著作多少掺杂着翻译者的理解,不能如实反映原意。这就要求我们要尽量接触古籍原典并从中获取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

除此之外,中国哲学研究者的视角不能仅限于中国哲学而忽略或轻视考据学者对于中国文言古籍的研究考证工作。

汉字自创立起经历了数千年历史,其间,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比如说,古籍中某个字因为避讳、通假、传抄等原因在字形及字义上发生的变化,著作的真伪问题以及著作出现的时间问题等,这一切都涉及到考证、训诂等方面的专门的学问。虽然能不要求中国哲学研究工作者对于这些专门学问有多高的造诣,但是也不能忽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因为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研究者能否对文言古籍有明确的认识与理解。在哲学研究中,往往因为对一个字的不同理解而使原文的意思发生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哲学研究时要尽量吸收古文字方面的考证训诂成果。

中国哲学研究基础方面的问题还包括:以什么样的态度来研究中国哲学、在进行哲学研究时应坚持怎样指导原则或指导思想以及确定研究中国哲学研究的目的等,笔者认为,这几个问题对于初入中国哲学门径的研究者来说至关重要。因为,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这几个问题会始终贯通于研究者的研究工作,以至于影响其研究思路。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毫无疑问中国哲学是中华文化的精华。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在对待中国哲学的态度上,从近代乃现代国人仍有些不理性之处。由鸦片战争开启的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一系列可歌可泣的重大历史事件促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社会性质乃至思想文化上的巨大变化。中国的有识之士一方面积极参加救国保种的伟大事业;另一方面对思想文化领域进行深刻反思,反思中国为什么会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反思中国革命如何从逆境中引进了先进的指导思想,反思的结果突出的表现在新文化运动中。

在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成为时代的响亮的口号。这一口号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把中国落后的原因全然归结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并把它作为批判对象。同时,由于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等早期无产阶级的先行者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了中国,并逐渐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进而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此后,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始终处于弱势地位,直到近年来中国增强文化软实力口号的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影响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思想才重新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影响中国国民性的主导文化,已经渗透到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能被轻易否定,况且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华民族曾经在世界上拥有伟大的成就、中国哲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提供了丰富的智慧。不过,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哲学或中国传统文化中毕竟包含一不合时宜的地方需要加以甄别与剔除。因此,我们要在尊重中国传统文化或中国哲学的基础上努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以什么为指导思想对于中国哲学的研究来说直接关系到研究的方向和结果。我国学者在较长时间内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来撰写中国哲学方面的论文或著作(如冯友兰在马克思主义指导撰写的《中国哲学史新编》),这是由我国特定的国情所决定的。但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做法并意味着真正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相反,有些学者只是用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论断为标准来评判中国哲学,从而产生了“戴帽子”、贴标签等不良现象。这种情况不仅不能正确引导中国哲学研究工作,而且严重破坏了学术研究的民主、自由的氛围。

近年来,中国哲学研究者无论在撰写论文还是著作方面都尽量用中国哲学所特有的话语方式来探究并评判中国哲学,张立文主编的《中国哲学史新编》就是其中一例。这里并不是反对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而是反对机械的用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哲学帖标签。

我们要善于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用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分析等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导中国哲学乃至其他学科的研究工作。

定量研究的哲学基础范文第3篇

关键词:物理学;哲学;经典力学;唯物主义;电磁学

物理学是揭示物质存在与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和先锋,历史上的自然科学就是指物理学。哲学是社会科学的龙头,关注社会与人生。物理学注重实验,哲学则更多思辩。然而物理学与哲学有着相同之处,都是在不停地观察、思考、总结、应用,有着相铺相成的关系,哲学思想影响和指导着物理学的发展,而物理学的新发现又促进新的哲学思想的诞生。

1物理学与哲学的互相交融

物理学从其诞生之时就与哲学紧密相连。因为哲学上的基本问题: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也是物理学家们要解决的问题,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共同探索诞生了物理学。早期的哲学就是指自然哲学,主要研究与自然界相关的哲学问题,包括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自然界的最基本规律等,这也是物理学所关心的问题。物理学一词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期,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里,“物理学”(physis)被译为“自然”,它是研究物质结构、自然现象、运动规律和探求研究方法的科学。随着物理学和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它们研究的重点和方法不同,建立起的科学体系有所不同,从而导致了物理学与哲学的分科,也就是说物理学起源于哲学,是以哲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不同于哲学的学科。早期很多哲学家都是物理学家,很多物理学家也是哲学家。

2从物理学的发展看哲学的发展

根据物质和意识何为第一性,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而物理学是注重实验的学科,当然会坚定地支持唯物主义的观点。然而根据所使用的方法论又把唯物主义又分为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2.1经典力学与机械唯物主义

力学在公元前就有的物理学分支,因为人类最早接触的是物体运动和杠杆等问题。16世纪之后,由于航海、生产机战争的需要,力学开始大力发展。十六世纪前,由于亚里士多德是当时有权威的科学家和哲学家,他的运动理论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因此批驳亚里士多德关于运动的错误是需要胆识的,伽利略是意大利的哲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敢于向传统的权威思想挑战,他通过一系列的观察与实验找出精确的数量关系,再经过逻辑推理(思辨)得出了正确的落体运动定律。伽利略对物理概念和原理的创新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站在巨人们肩膀上的牛顿,系统地总结了前人的大量工作,经过归纳分析得出了牛顿关于运动的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他提出了具有严谨逻辑结构的力学体系,使力学成为一门研究物体机械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从而创立了经典力学。经典力学认为只要知道初始条件和系统的演化规律,便能推算出任意时刻系统的状态,这就是机械决定论。显然经典力学的决定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反映在哲学上便是机械唯物主义。

2.2电磁学与辩证唯物主义

静电现象和静磁现象的研究虽然始于十七世纪,但电磁学的基本定律都是在十八世纪建立的。人们受到万有引力规律的启示,以实验现象为基础,得到了定量规律──库伦定律。如果经典力学中的万有引力定律可借鉴,只靠实验数据的积累,难以快速得到严格的库仑定律。然而随着电学和磁学的发展,把所有的物质运动现象都用经典力学的机械运动规律来解释,就产生了理论和实验的尖锐矛盾,因此先人开始思考电和磁是否有联系的问题。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信奉康德的哲学,认为自然界各种基本力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他深信电和磁具有对称性,经过反复的尝试与实验,终于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这一发现引起欧洲科学界的极大兴趣,其中毕奥和萨伐尔纷纷仔细研究载流导线对其周围小磁针的作用,安培研究载流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他们在实验规律的基础上经过抽象,归纳建立了毕─萨定律和安培定律。一八二一年法拉第开始研究电磁问题,他亲自做了大量实验,包括模拟奥斯特和安培的实验,最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不是偶然的机遇,而是因为他在实验基础上做了仔细分析,认为既然电生磁那么据对称性原理磁也能生电。Maxwell对电磁理论的出色贡献相当于牛顿在经典力学理论做出的贡献。他和牛顿一样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做出了伟大的历史综合。麦克斯韦受到W•汤姆生研究方法的启发,看出把电磁现象归结为力学体系超距作用的困难,甩掉一切机械论点,借助数学工具,将已有的电磁现象与规律进行了归纳综合,创立了电磁学理论。物理学上的这次突变,使人们认识到物质运动是多种多样的,各种运动形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从而建立了物质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观念。这次突变为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建立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辩证法虽然从斯多葛学派起开始萌芽,在黑格尔那里得到发展,但真正获得科学根据是从物理学发生第二次突变即热力学与电磁学的建立之后,这也使得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能完整地在科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物理学中体现出的对立统一规律、由量变到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都是辩证唯物主义体系中的基本规律。总之,物理学与哲学是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物理学的发展为哲学新思想的建立提供基础,推动哲学的发展,而哲学对物理学大厦的建立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郭奕玲,沈惠君.物理学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定量研究的哲学基础范文第4篇

关键词:立体式大社科;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C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3)03008106

立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现实状况,从系统科学的视角出发,以集合效应、整体性、最优化、互动性、全过程动态管理等观点,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目标思路、方法手段、运行过程、保障措施等问题进行整体思考,努力构建一个“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促进各项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功能的充分发挥,对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涵义

社会科学管理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立体式”是从时空的视角上赋予社会科学管理的形象化表述,也就是说整个哲学社会科学战线着力整合资源、统筹各方、提速增值。在体制上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宣传部门抓总、社科联管理、社科单位配合、基层组织和研究者、管理者落实的格局;在资源上积极调动、吸收、整合哲学社会科学界乃至全社会的政策、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物资;在过程上注重目的、过程和效果的统一;在机制上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建立促进哲学社会科学持续发展的最佳运行机制,并且始终保持一种良性运行状态;在成效上体现阶段性和长期性的统一、局部性和全局性的统一,突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有用性。“立体式”具有在体制上“整合”、在资源上“互补”、在过程上“控制”、在机制上“最优”、在成效上“最佳”等特点。

“大社科”是对社会科学管理范畴上理解上的拓展,即广大研究者特别是管理者以更高远、广阔、开放的视角,提高认识、壮大力量、拓宽领域、丰富内容。在顶层设计上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高度上进行规划、部署;在内容形式上涉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宣传、普及、转化、管理等;在研究力量上应联合高校、党校、社科院、军事院校和政府实际部门的工作者以及民办研究机构等“多路大军”;在阵地载体上要形成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重点基地、重点实验室、学会社团、报刊出版社等阵地齐全、载体多样的工作战线;在功能作用上使哲学社会科学充分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等功能,使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全面服务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生态建设各领域。“大社科”应具有地位准确、内容广泛、力量众多、阵地齐全、功能发挥优良等特点。

“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就是一项以“立体式”为认识视野、以“大社科”为具体内容的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和管理系统工程,它是在“大社科”基础上的“立体式”视野和在“立体式”视野下的“大社科”内容的有机统一。它的对象是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以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运行机制和体制。它内蕴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既有量的扩张,又有质的提升;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讲目标,又讲过程;既注重内容,又兼顾形式;既体现效率,又兼顾公平。它除具有“大社科”和“立体式”的特点外,更表现出“系统性”、“动态性”、“务实性”、“科学性”、“成效性”等特点。

构建“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既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生动实践,也是巩固哲学社会科学战线的实际举措,还是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客观要求,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使命所在。

二、构建“4+1”“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框架

把握“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内部要素结构,是促进社会科学管理的必要前提,基于系统科学的基本观点,特别是以集合效应、整体性、最优化、互动性、全过程动态管理等观点研究和构建“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笔者提出“4+1”形式的构建,即由目标子系统、结构子系统、支撑子系统、基础子系统这4个子系统及1个配套系统组成。

(一)“立体式大社科”的目标子系统

“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目标子系统是指其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包括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这是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宗旨和根本,所解决的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发展方向”问题。

1.哲学社会科学出精品

在培育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精品上,要优化选题、申请、评审、立项、开题、中期、结项、成果转化等环节,实施分类管理、目标管理、量化管理、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切实把好立项质量关,提高结项率、优秀率和成果转化率。在打造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精品上,要打造一批在国内、省级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学术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协会和学会,打造一批在国内、地区具有相当知名度的学术讲座、学术论坛、学术研讨会和学术竞赛活动,打造一批在学术界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学术论文、学术报告、学术著作、教材和工具书等,还要打造一批名牌出版社、名牌理论报刊或理论栏目。在推出哲学社会科学评奖精品上,通过完善评奖指标体系、制度体系、机制体系推出哲学社会科学评奖精品。在打造哲学社会科学普及精品上,要“五管齐下”,即办好讲座、编好读物、做好课题、搞好活动、建好阵地。在造就哲学社会科学阵地精品上,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基地、名媒大刊、名馆大库等建设。

2.哲学社会科学出人才

要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1]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在层次上,要形成哲学社会科学高、中、初级人才协调发展的局面。在学位上,要优化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硕士、学士结构比例。在年龄上,要保证哲学社会科学老中青梯次组成的年龄结构合理,推动人才的持续发展,同时继续充分发挥离退休专家的作用。在职称上,要打破哲学社会科学身份、所有制、地域、岗位、资历限制,扩大职称评价范围,推进专业技术职称评价社会化。在类型上,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人才、应用人才和宣传人才,以及基础学科人才、特色学科人才和跨学科人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哲学社会科学出效益

十报告强调“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2],哲学社会科学要发挥这些作用,产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直接经济效益上,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技术、管理等直接拉动经济增长,同时整体推进人文环境改善,推动经济内涵式发展。在间接经济效益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对于相关产业有经济带动和辐射作用,特别是成果以咨政文件、内参等形式直接送党和政府行政部门,一旦采用,便可应用于政府决策,对经济发展产生效应。在溢出社会效益上,哲学社会科学能滋养人们的精神家园,发挥育人功能,特别是通过人文意蕴和潜移默化的方式培育人们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风尚。

(二)“立体式大社科”的结构子系统

“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结构子系统是指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核心构成要素,包括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规划、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奖、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学会、哲学社会科学宣传普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这是“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具体内容,所解决的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发展状况”问题。

1.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评奖

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规划工作实质上是在较高层次、较大范围,对部级、省部级等项目研究工作实施的统筹协调和组织管理。要推动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奖工作则是指由哲学社会科学评奖管理部门,根据既定的原则和严格的程序,组织有关同行知名专家对一定时期内的研究成果(形式上分为论文、著作、研究报告三种类型,研究对象上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对策研究和综合研究等类型)进行评审,并对优秀成果给予奖励的过程。要发挥成果评奖的导向功能和激励作用,进一步调动研究者和管理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繁荣

通过明确主题、规范活动和发挥作用以繁荣学术活动,主题上更好地体现承担社会责任,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热点难点问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活动上采取主办、承办、协办、联办等方式,积极推进“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组织针对重大、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国际级、部级和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活动,并使之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作用上依托参与面广、研究范围大、成果显著、影响深远的学术活动,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界的智库作用。通过加强协作、强化管理和重点扶持健全学术组织,推动各哲学社会科学单位之间、理论工作部门与实际工作部门之间、哲学社会科学界与自然科学界之间的联系和协作;健全社科社团和民办研究机构的引导和管理,注重合理布局、壮大队伍、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利用政策和资金,支持重点研究基地、重点学科、普及基地的建设。此外,通过发挥特色、扩大影响、加强普及培育学术品牌。

3.哲学社会科学宣传普及

以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反馈论”、“评估论”,构建“统”、“传”、“控”、“动”、“实”的“五合一”哲学社会科学宣传工作新格局。统筹相关单位并整合报社、广电集团、通信集团、网站、企事业单位、文艺团体、学校、社区等诸多资源联合作战、形成合力;建立现代“大传播”体系,拓展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使宣传工作的图像、声音、文字、信息,更快更广泛地传播到全国各地、世界各地;通过对各因素变化进行预测、规划和管控,使其保持平稳、健康、有序发展;注意互动性,构建多种互动、反馈优化的哲学社会科学宣传运行体系;在考评中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宣传工作切实际、重实干、出实效。以“分层管理”和“四个转变”抓好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在“分层管理”上,由省级社科联、基层社科联(高校和区县社科联)和社科单位(含各社科社团、民办研究机构)分别组织管理范围内的普及工作,努力形成规模宏大、富有生机、社会化的大普及工作。在“四个转变”上,提供内容要变“抽象化”为“通俗化”,创新形式要变“简单化”为“多样化”,突出主体要变“精英化”为“大众化”,服务对象要变“整体化”为“分层化”。

4.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

“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成果转化要在理论上有深度、普及上有广度、利用上有效度、宣传上有力度。具体说,成果转化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形成成果:专著、论文、研究报告等。在选题上,了解决策层和实际部门的需要,找到成果与需求之间的结合点,提出能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实际效益的决策建议,提高咨政服务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在研究上,社科规划项目、重大决策咨询研究课题、软科学课题要提高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大力促进“理论型”成果向“应用型”成果转化。二是运用成果:领导批示、教育别人、观点采纳等。在组织上,成立相应机构,整合建言献策平台,提高成果的批示率、应用率。在出版上,要推出更多的理论精品,进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文库》,策划编辑出版《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丛书》、《人文社科学术精品丛书》。在衔接上,抓好产学研结合,促进研究单位、教学单位和生产单位密切合作,将理论研究成果更好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是宣传成果:评奖、发表和推广等。

(三)“立体式大社科”的支撑子系统

“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支撑子系统是指支撑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一系列指标及其评估体系,包括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建设、组织建设、学科建设、阵地建设,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关键,所解决的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发展抓手”问题。

1.哲学社会科学的人才建设

优化人才观念是先导。通过树立人才资源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第一资源的观念,提升对人才培养工程的认识。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优化人才机制是关键。要完善文化人才培养机制、引进机制,坚持重要人才重点培养、优秀人才优先培养、紧缺人才加紧培养、年轻人才长期培养,以重大招标项目和公开招聘、柔性引进甚至短期聘用等各种办法引才、聚才、用才。优化人才环境是保障。通过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和激发活力优化人才成长成才环境。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科学性评价和合理化奖励。发挥人才作用是目的,要着力发挥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多种作用。

2.哲学社会科学的组织建设

在完善和发展基层单位上,以科研项目、学科建设和学术活动带动基层单位的发展,通过出台结合实际的总体部署、编制长远规划、选好负责人、落实经费等措施,扎实推进基层单位建设。在指导和支持团队建设上,打破学科界限,凸显交叉集成,发挥整体优势,集成多学科领域力量。通过创新组织体制、运行机制、活动方式、服务职能,努力建设具有学术权威性、会员凝聚力、社会公信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团队。在加强民办研究机构的管理和建设上,坚定社会主义的方向,突出“社会科学研究”和“本土研究”两大主题,发挥理论创新、服务决策、服务民生、社科宣传普及的作用,展现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的形象。此外,要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组织评估指标体系,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组织的科学性评价和合理化奖励。

3.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

在学科建设上,要统筹发展部级重点学科、区域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首先,要通过优化学科资源配置,充分挖掘发展潜力。在对外交流上,与国内外优长学科所在高校、科研单位加强交流与合作。在内部整合上,开展校校合作、校地合作、校企合作、高校与科研单位合作,生成合力效应。其次,深化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推动学科体系建设。要巩固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并重;重点扶持全局性、创新性、稀缺性、传承性、标志性的基础研究。再次,深化关注前沿动向的新兴理论研究,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基础学科之间、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研究。最后,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评估指标体系,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性评价和合理化奖励。

4.哲学社会科学的阵地建设

在基地建设上,加强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省级基地建设,使其研究能力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加强各类普及基地的申报和建设、管理,使其作用进一步发挥。在报纸期刊建设上,加强学术刊物、工作会刊的建设,加强各基层单位学术期刊建设和管理,使刊物质量明显提升。在网站建设上,使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门户网站实现改版扩容增量,信息传播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各基层单位网站建设大步迈进,现代传媒手段得到较好运用。在馆所建设上,建设社科大厦,推进博物馆、图书馆建设,建设文献中心、档案中心、社科实验室。此外,要建立健全阵地评估指标体系,完善对阵地的科学性评价和合理化奖励。

(四)“立体式大社科”的基础子系统

“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基础子系统是指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需要诸多涉及面广、上下统一的要素,包括哲学社会科学投入、哲学社会科学技术、哲学社会科学制度、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它通过基础的夯实而确保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落实,所解决的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发展动力”问题。

1.哲学社会科学的投入

一方面,要坚持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的原则,增加哲学社会科学经费的投入。各哲学社会科学部门和机构要积极探索运用市场手段筹集资金的途径,努力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不断拓宽研究经费的来源渠道,体现研究自身的经济价值。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导,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与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研究等方式筹措科研经费,形成多元化科研经费融资渠道。另一方面,除经费投入外,还要不断强化对构建“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政策投入、精力投入、情感投入等。更加注重公平,逐步缩小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区域差距、城乡差距。

2.哲学社会科学的技术

哲学社会科学要运用先进的理念、科技、手段、办法等,提升“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技术水平。一是要有强有力的规划技术作支撑。二是专业技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特别强的工作,涉及的专业技术门类众多,任何一项国家基金项目乃至省部级项目都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作为支撑。这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不断创新研究方法、丰富研究内容、拓展研究领域,全面提高整体专业技术水平。三是管理技术。“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建设的挑战还在于,在建设过程中强化管理水平,在管理中巩固建设成果。建设任务的管理,其关键是保证建设任务的进度;建设成果的管理,如网络数据库的管理,其关键是保证建设成果得到巩固,保证哲学社会科学界乃至广大民众能够分享其成果。

3.哲学社会科学的制度

探索建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地方性政策和法规建设,以激发并产出优秀成果和人才为目的,探索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地方性立法;推进其规划、评奖、普及、学术活动、经费投入等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体系。要以建立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突破口,推行项目管理,实施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完善各项政策的制定、管理流程、效益评估等方面管理机制。制定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工作手册、评奖工作手册等,出台学会、学术活动和民办研究机构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编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的管理流程和成果评奖流程。同时,各基层单位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办法。

4.哲学社会科学的服务

要进一步更新观念、遵循规律、整合资源;增强措施、完善机制、社务公开;加强学习、强化责任、提高素质;充分发挥省级社科联“团结、引导、管理、服务”的职能。畅通党委政府与哲学社会科学管理部门,与各哲学社会科学单位、研究者和管理者的联系渠道,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保障领导机关、管理部门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管理者之间的信息畅通,形成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服务网络。具体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部门,要坚持正确导向、注重科学管理,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把握决策需求、加强选题规划、发挥学者智慧,加快提升管理者自身的策划能力、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强化联合协作机制。

(五)“立体式大社科”的配套系统

“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配套系统是指有效运转所需要的配套支持,包括遵循哲学社会科学规律,整合哲学社会科学资源,优化哲学社会科学机制,强化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目标,通过这样一整套支持系统及流程不断达成和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目标,所解决的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发展效率”问题。

1.遵循哲学社会科学的规律

在宏观层面,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较,有共性规律,更有其个性规律。哲学社会科学是关于人类社会的、有目的的科学认识活动及其知识体系,具有复杂性、依赖性、主观性和难以验证性等特点。哲学社会科学要反映人类社会生存生活的实践规律,从这个层面上看,它要全面反映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设等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发现事物的规律,通过规律发现研究对象的优缺点,指导其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为人类的社会生活谋福利。在中观层面,哲学社会科学所涵盖的诸学科有其自身规律;哲学社会科学具有自身的研究、管理和转化规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有自身成长成才的规律。在微观层面,具体工作中有一系列带规律性的工作制度、机制、流程等。

2.整合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

首先,整合行政资源。在中央和地方合作上,深化文化部、教育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作家协会同地区有关部门的互动合作。在兄弟省市合作上,推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项目合作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社科联联系上,要加强与科委、科协的协作,建立自然科学界与哲学社会科学界的联席会议制度,推动两大科学界密切合作,共同研讨、应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加强与各级党政部门的联系,整合社会各界的社科资源。其次,整合团队资源。通过组建和壮大团队,充分发挥强强联合、科研条件先进、资料设备齐全、各类学科人才齐全等优势,形成基础理论研究阵营、政策法规顾问阵营、应用对策研究阵营、资料收集阵营与社会调研阵营,提高协同创新能力。再次,整合信息资源。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专家信息库、成果信息库、上传下达通道和网络管理平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数据化。

3.优化哲学社会科学的机制

构建“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过程也是优化有关机制的过程。优化目标管理机制,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作为一个整体,必须要实现其研究和发展的目标,围绕其最终目标科学地设定建设标准,这种标准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为了工作的可操作性,应以定量为主,从而对总体目标进行分解,然后落实到相应的哲学社会科学管理机构中,对每一个层面的建设目标提出量化标准和具体要求,并定期检查考评。优化组织协调机制,社科联的工作重点在“联”字,也就是组织和协调作用。优化评价监督机制,需要优化评价的办法和程序,发挥党内外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各种监督形式的作用。此外,要优化奖惩激励机制、创新发展机制等其他机制。

4.强化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目标

可持续的发展必须是随时代而与时俱进的发展,因此,目标的强化就显得尤为必要,是整个“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配套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在“4+1”“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中,“目标”是首要条件;“结构”、“支撑”、“基础”等与“配套系统”一起构成“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发展过程,即发展路径,也是实现“目标”的基本内容或手段;“支撑”中的“评估”、“运行保障”中的“评价”属于反馈层面的内容。因此,“4+1”“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决策—执行—反馈”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目标不断强化的运行过程。

三、“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运行保障

在“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运行保障上,需要积极探索和有效运用规律,使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并做好完善工作相关保障。

(一)积极探索和有效运用规律

一方面,要积极探索规律。探索、研究、把握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哲学社会科学规律,并按这些规律办事,才能保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方向正确、思路清晰、措施有力、效果良好。另一方面,要有效运用规律,在运用规律中创新实践。在构建“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过程中,自觉把这些规律创新运用于各项实践之中,不断开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新局面,并在创新实践中总结经验。“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具有开放、包容等固有特征,要善于把在推进其构建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加以归纳、提炼和总结,用以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二)使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和稳定性。“立体式大社科”管理体系的运行,最为关键的是使哲学社会科学的制度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覆盖选题、申报与评审立项、开题、中期检查与过程督导、结题与成果运用等各个环节。建立健全成果评奖制度,涵盖申报、资格审查、公示、专家遴选、成果评审(包括初评、外评、会评和终评等)、颁奖等整个过程。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制度,涉及讲座(讲坛、讲堂)运行、文库建设、基地管理、普及活动、队伍建设等。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学会学术制度,把各类学会、协会、研究会、民办研究机构等均纳入制度管理范畴,同时推进学术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制度,特别是建立健全重大理论问题研究常态制度、建立健全事关宏旨的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及时跟进制度。

(三)完善工作保障

首先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加强和改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充分发挥“立体式大社科”工作,在连接各平台,汇聚智力、财力、技术、信息等资源过程中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和重要议程;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定期听取汇报、研究工作、布置任务,尊重和依靠专家学者,充分吸收其建议,解决实际问题;加强研究者与管理者的联系与沟通,激发研究者和管理者的活力。其次要科学评价,督促落实。进一步完善各系统各方面的评估指标体系和实施办法,落实考核监督、奖惩激励。再次要深化研究,加大宣传,不断扩大哲学社会科学的影响。

参考文献:

定量研究的哲学基础范文第5篇

一、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态和文明素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对努力回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亟待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构建以当代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大力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四个同样重要”的重要论断,把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为哲学社会科学的进一步繁荣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也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高等学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力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密集,力量雄厚,学科齐全。长期以来,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服务党和政府的决策,为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党和人民的要求相比,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还有较大差距。低水平重复现象比较严重,理论脱离实际比较普遍,应对重大社会问题的能力还不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条件保障也不能适应哲学社会科学快速发展的需要。大力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是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紧迫任务和长期目标。

3.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向正确与否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的命运。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做出新的贡献。

二、创新是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4.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灵魂。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品质,是推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不断深化的不竭动力。大力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是大力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内在要求,也是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保证。

5.增强创新意识,提升研究境界。要增强创新意识,努力发现新问题、把握新情况、明确新任务,自觉推动社会变革和理论进步;要积极接受新知识、学习新方法、形成新观念,勇于超越别人和自己。要把创新意识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落实在选题、立项、成果产出和转化等各个关键环节。

6.确立创新目标,明确战略定位。要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长期目标,发挥高等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努力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和人才队伍。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强化应用对策研究,使高等学校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中心、文献辐射中心、先进文化孵化中心和决策咨询服务中心;使高等学校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发动机和推进器。

7.确立创新重点,寻求重点突破。要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认真研究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扩展理论视野,不断做出理论概括,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国际影响的标志性成果。通过研究和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综合研究水平。

8.理论联系实际,探索创新方法。要关注实际、了解实际、深入实际,坚决克服学术研究脱离社会、脱离群众、脱离生活的倾向;要善于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理论并回到实际中接受检验,不断丰富和发展理论;要自觉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不断解决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推动实践不断前进。要重视方法论的转换与创新,重视不同学科研究方法的借鉴与整合;要加强调查研究,注重实证研究,通过继承创新、综合创新、原始创新,不断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和社会效益。

9.建立创新机制,激发创新活力。要深化高等学校科研体制改革,探索更加灵活高效的科研组织形式,形成更加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营造更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充分调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提升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

三、建立健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制度

10.完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导体制。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形成领导有力、机构独立、责任明确、管理到位的领导体制,为不断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提供有力保证。

11.完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管理机制。要围绕提高研究质量,形成质量导向明确、评估监督有力、成果转化迅速、组织运行高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机制。以多出高质量成果为目标,不断提高职能部门专业管理水平。

12.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的多渠道研究经费投入体制。要加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费的投入,确保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费逐年增长,合理确定并逐步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费在整个科研经费中所占的比例。要制定鼓励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政策,经费向质量高、创新力度大、有利于综合解决社会重大问题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倾斜。要拓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费的筹资渠道,鼓励设立各种类型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调动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支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形成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费多元投入的格局。

13.创新高等学校研究组织形式。完善以项目为纽带、以课题负责人为龙头、人才组合灵活、有利于激发科研人员创造性的研究组织形式。突破阻碍研究人员有机组合和资源共享的学科壁垒、院系壁垒、学校壁垒和区域壁垒,鼓励跨学科、跨院系、跨学校、跨地区、跨国度组合研究力量,形成机构开放、内外联合、良性竞争、优胜劣汰、有利创新的研究合作体。进一步加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鼓励和支持进行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新探索。建立和扶持一批学科综合、人员开放、资源集中、成效显著的新型研究联合体,推动高等学校与政府、企业、民间团体建立紧密的合作联系,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社会、拓宽视野、扩大资源创造条件。

14.建立健全吸引人才、平等竞争的人才聚集与流动机制。深化科研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重创新能力、重研究质量、重实际绩效的人才选拔和激励机制,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人员流动和淘汰机制,不断优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

15.改进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管理办法。按照好中选优和透明、公正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立项、申报、评审制度,选好题、立好项、出好成果。强化科研项目的目标管理,设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着力支持基础理论研究。建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信誉制度。对信誉好、成果优的研究人员优先资助;对信誉不良、项目成果不合格的研究人员予以批评、终止资助直至停止申报资格。

16.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机制。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工作,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搜集、展示、、推广、应用、反馈系统的建设,畅通高等学校与政府、企业、社会的联系渠道,促进科研成果向课程教材、社会普及、政府决策、文化产品方面的快速转化,培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中介机构和经纪人才,不断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建立鼓励高质量研究成果的评价体系

17.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评价标准。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既要有数量、规模指标,更要有质量指标,当前尤其要强调质量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要克服重数量指标轻质量指标的倾向,改变简单以数量多少评价人才、评价业绩的做法。创新程度是衡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质量高低的核心要素。要把是否发现新问题、挖掘新材料、采集新数据,是否提出新观点、采用新方法、构建新理论,作为衡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高低的主要内容。推广优秀成果和代表作评价制度,充分发挥高水平研究成果对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导向作用。

18.建立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特点的分类评价标准。评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要坚持科学性与价值性、国际性与民族性、继承积累与自主创新的统一。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各个具体学科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标准,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切合实际的评价尺度。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不同成果形式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标准和方式进行评价。

19.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评审制度。发挥专家与同行评议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完善专家评审、成果受益者评审等多种不同评审制度;实行公开评审与匿名评审制度。建立全程评价机制,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对于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改变重项目申报、轻成果评价的偏向,加大对研究项目管理的力度,推动研究项目高质量地完成。注意培育民间学术评价机构,维护评审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20.建立科学合理的评审监督机制。建立评审结果的公示制度,接受社会对评审结果的监督。建立学术评审申诉制度,设立专门机构受理对评价结果的质疑和投诉。加强对学术评价机构、评审专家的监督,建立评审专家的信誉制度,促进评价制度的不断完善,杜绝在学术评价中。

21.鼓励积极健康的学术批评。健康的学术批评是加强学风建设、维护学术尊严、提高研究质量的重要社会评价手段。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遵守学术规范,鼓励积极健康的学术批评,鼓励潜心研究,鼓励学术精品,反对粗制滥造,驱除学术伪劣产品。

五、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

22.加强领导,不断深化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的认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不断加深对哲学社会科学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把哲学社会科学摆在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的地位。要研究制订哲学社会科学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教育部将继续大力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质量提升计划”,为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提供切实保证。

23.构筑高地,大力促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平台的建设。要以国家“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为核心,以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结合学校学科建设实际,以基础研究为中坚、应用研究为重点、对策研究为突破口,逐步形成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

24.面向社会,大力促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快速转化。要把个人学术兴趣与国家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把学术研究与服务党和政府决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学术研究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学术研究与增强我国文化竞争能力、扩大国际影响紧密结合起来,逐步形成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