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一上册期末总结

初一上册期末总结

初一上册期末总结

初一上册期末总结范文第1篇

一、期初余额审计

(一)期初余额的调整 虽然期初余额是从上期期末结转而来,但在金额上并非一定相等。原因较多,如企业受到上期期后事项的影响,存在会计政策变更和前期会计差错更正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要求发生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在期末结转时,就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或重新表述。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如果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由成本法变更为权益法了,企业就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将因会计政策变更导致的累积影响数调整列报前期最早会计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与之相关的项目也要求一并调整;如果企业存在故意漏记重要的固定资产这种需要更正的前期会计差错,企业就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无论采用追溯调整法还是追溯重述法,实际上都是在上期期末数基础上的适当调整或更正后形成的本期期初数。

(二)期初余额的审计 广义的期初余额的审计,既包括注册会计师首次接受财务报表审计委托时,也包括注册会计师执行连续审计时所要涉及的如何审计财务报表期初余额问题。而首次接受委托有可能是因为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首次接受审计,也有可能是被审计单位更换了会计师事务所。一般会计师事务所遇到的大多更换会计师事务所而首次接受委托。由于会计工作具有连续性,所以,无论是首次审计还是连续审计,都将面对期初余额的认定问题。不过,如果的连续审计的话,由于上期的财务报表本来就是由该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所以他们对被审计单位比较了解,对其上期的交易和事项以及选用的会计政策都很清楚,可谓心中有数,故在当期的财务报表审计中一般只需要关注企业是否将已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上期期末余额正确结转到本期期初即可,而很少再实施其他专门的审计程序。所以,期初余额审计主是还是针对注册会计师首次接受审计委托时对期初余额的认定。

(三)期初余额的审计目标 期初余额的审计目标就是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来证实企业是否存在如下两个问题:一是期初余额是否存在对本期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错报和漏报,错漏报是否足以改变或影响本期报表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如果不足以改变或影响,则无须特别关注和处理,如果足以改变或影响,注册会计师就必须提出恰当的审计调整或披露的建议,如企业在上年漏记了某台管理部门使用的金额重大的机器设备,这个前期会计差错的存在不仅会影响本期期末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项目,非流动资产合计数,资产总规模的正确列报,而且会因漏记固定资产少提折旧而虚减管理费用从而虚高本期利润,导致企业的盈利明盈实亏,进而可能影响本期报表使用者作出错误判断;二是期初余额反映的恰当的会计政策在本期财务报表中是否遵循了一贯性原则,被审计单位发生会计政策变更的理由是否充分,是否按准则要求进行了相应的会计处理和充分的披露。

二、期初余额的审计程序

(一)关于期末结转问题的审计程序 期末结转包括两种,一种是不需要调整应该直接结转至本期的,另一种是可以直接结转,需要作出重新表述的。实施审计程序时,就应注意:采用重新计算审计程序检查上期期末账户余额的计算是否有误;总账余额与所属明细账余额的合计数、日记账余额是否相符;上期期末凡是有余额的,是否均已对号入座分别过入新账簿;至于因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要求而发生变化或上期期末余额存在重大前期会计差错的,是否已按相关规定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了更正。

(二)关于会计政策选用问题的审计程序 一是判断被审计单位所选用的会计政策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是否适合企业的具体情况,按选用的会计政策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满足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二是如果认定了企业所选的会计政策,接下来就应确认被审计单位是否遵循了一贯性原则;三是如果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会计政策变更,则应确认企业进行会计政策变更的理由是否充分适当,是否按规定要求进行了适当的会计处理、列报和充分的披露。如果企业上期选用的会计政策不合法或不恰当或违背了一贯性原则,注册会计师应提请调整或披露。

(三)实施一项或多项审计程序 具体包括:一是利用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如果上期财务报表已由前任注册会计师审计,那后任就应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在征得被审计单位同意后,与前任进行沟通并考虑利用前任的工作。但利用前任的工作的前提条件是前任本身具有专业胜任能力而且其独立性没有受到侵害。由于前任的工作是通过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来表现的,所以,最常用而且有效的沟通方式就是调阅前任的审计工作底稿,但在查阅时应考虑前任所执行的审计程序是否适当,收集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能否支持报表重要项目的期初余额,如执行现金盘点,函证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监盘存货、固定资产,检查固定资产所有权证明等审计程序后是否收集到了充分、适当的审计程序;还应复核前任建议的调整分录和未更正错报汇总表及其对本期财务报表审计的影响。二是判断并评价本期所执行的审计程序能否对期初余额的认定提供相应的审计证据。三是应根据期初有余额的账户的不同性质来选择适当的审计程序,以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有余额的账户一般就是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在分大类的基础上再结合其流动性来选择不同的审计程序。对企业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来说,因为流动性强,存在企业的时间较短,所以一般在本期的交易事项中通常会有所反映,所以注册会计师一般在本期实施的审计程序的同时就能获取部分审计证据。如,因为受信用期限的限制,所以期初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短期的债权债务一般会在本期收回或偿还,收回或偿还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它当初的存在。在期初流动资产中,存货比较特殊,因为存货是实物资产,应对其监盘,而期初存货到期末时基本被领用、加工或销售了,已经不存在于企业,所以无法再对其监盘。但如果存货又确实对本期财务报表存在重大影响,那就需要通过先实地盘点期末的存货数量,在核实本期存货的增减变化的基础上倒挤出期初存货的数量,在确定好数量的基础上,还要对期初存货项目的计价实施相应的审计程序后才能确定期初存货的价值,同时还可以结合毛利率法来对其进行分析和验证。对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负债的审计,由于其流动性较差,存在企业的时间较长,所以只需要检查其产生时的会计记录和其他信息就能获取较为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如,对期初外购固定资产原价的确认,一般只需要采用检查该固定资产在采购时买卖双方签署的采购合同、销售发票、验收凭证等即可。当然,有些审计证据还可以采用函证程序来收集,如,对期初的长期借款,除了可以通过检查借贷合同、借入时的原始凭证和会计记录等审计程序外,还可以通过向银行函证来确认其期初余额的真实性。

三、期初余额的审计结论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一)审计后不能获取期初余额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审计人员根据上期审计报告中说明段陈述的错漏报和意见段反映的意见类型发现期初余额对本期财务报表可能存在重大影响,但由于对期初余额的审计范围受到了限制,注册会计师根本无法获取有关期初余额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时,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就应当根据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可能产生影响的程度来判断并做审计意见类型的决策。根据审计意见决策表,如果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程度只是重要就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如果重要且广泛则应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二)期初余额存在对本期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错报和漏报 审计人员根据上期审计报告说明段和意见段的内容以及实施的审计程序判断期初余额存在对本期会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错报漏报,而且获取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就应当告知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并考虑提请管理层将其告知前任注册会计师,而且要求企业进行调整或披露,如果管理层拒绝调整或披露,即错报漏报并没有得到正确的会计处理和恰当的列报,而且直接影响期末余额,则根据错漏报金额对财务报表的影响程度来做审计意见决策,如果只是重要,那就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如果重要且广泛,则应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三)企业会计政策变更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注册会计师应当注意被审计单位选择的会计政策是否恰当和是否遵守了一贯性原则,如果认为企业在会计政策的选用上没有遵循一贯性原则或者进行会计政策变更后并未进行恰当的处理,而且管理层还拒绝调整的,注册会计师应判断这种错报可能产生的影响程度,并根据影响程度决定对财务报表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或是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如果错报的影响虽然重大,但不至于全盘否定就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如果错报的影响导致本期财务报表不合法、不公允,则应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四)上期审计报告意见类型及其对本期财务报表的影响 尤其注意上期审计报告中陈述的错漏报或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对本期财务报表的影响。注册会计师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应具体考虑上述影响是否存在,是否会影响到本期财务报表。如果导致上期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的事项已经与本期财务报表不相关了或关系不大了,那在对本期财务报表发表意见时就不需要因此而发表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如,上期是因为被审计单位拒绝给前任注册会计师提供债权人名称和地址,导致注册会计师无法实施函证程序和替代审计程序来证实应收账款的真实性,但本期并不存在这种情况了,所以该事项就不再对本期财务报告产生影响了。再如,前任因为被审计单位未在报表附注中披露某一重大未决诉讼而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但现在该事项已了结,或虽然存在,但被审计单位已按相关规定对其进行了充分披露,则该事已不再对本期财务报告产生任何影响了,如果该重大的未决诉讼依然存在,而且被审计单位仍然拒绝披露,注册会计师就应当对本期财务报表出具相同意见的审计报告。

四、期初余额审计应注意的事项

综上所述,期初余额审计应注意的事项主要有以下几点:(1)注册会计师在接受审计委托后应充分考虑期初余额对本期财务报表产生的影响程度及大小。因为本次接受委托并发表审计审计意见的对象是本期财务报表而并非期初余额,所以,在审计期初余额时,最重要的一个影响事项就是期初余额是否对本期财务报表产生重要影响。如果期初余额本身并不重要,或虽对上期财务报表重要但对本期财务报表并不重要,那注册会计师就没必要给予特别关注,因为只有期初余额对本期财务报表重要时,对其给予特别关注并实施专门的审计程序才有意义。(2)由于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的业务范围是本期的财务报表,所以,审计人员一般不需专门对期初余额发表审计意见,而且对期初余额审计时要考虑审计成本、审计时间和审计费用等问题,注意遵循适度原则。(3)如果上期财务报表已由前任注册会计师审计过,注册会计师应按照职业道德规范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做好前任何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工作,而且后任一定要事先弄清楚被审计单位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真正原因。由于审计业务提供的保证程度较高,而且是一项连续业务,所以,后任注册会计师在接受审计委托前,应当向前任询问被变更的缘由,更要弄清楚被审计单位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真正原因,了解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购买审计意见的行为。在接受被审计单位的委托后,注册会计师还应与前任发函沟通,以获取必要的审计证据,并形成对期初余额的审计结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其对本期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影响程度。(4)如果企业是首次接受审计,注册会计师需要特别注意,因为接受委托的被审计单位还没经历过审计,一般也不知道规矩,会计会既不愿意也不擅于配合注册会计师的工作,所以在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时就要逐条解释清楚,要与被审计单位达成共识,尤其要让被审计单位清楚期初余额与本期期末余额的关系,期初余额审计的结论与本期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的关系。

参考文献:

初一上册期末总结范文第2篇

2021年的新学期又开始了,为了使教师们的教学工作顺利有序的进行,提高自己的个人教学质量,如何制作好适合初中学生的一份教学计划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1年初中教师个人教学计划最新,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2021年初中教师个人教学计划最新1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实施健康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健康发展,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体育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全面提高身体素质;争创学校的体育特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一、学生现状分析

初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身体发育较快,个体形态发展差别较大,男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女生则趋向于文静、内向,不喜欢活动,针对女生这一特点,可选择一些柔韧性强的运动项目,提高她们的运动兴趣;还有升学测试,运动量、运动强度要大。

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学期教学内容有:体育基础知识(篮、排、足球的基础知识)田径类、体操类、球类、韵律体操及民族传统体育。最关键的还是学生中考体育项目的辅导,如何使学生掌握好中考项目的正确运动技术以及挖掘出学生最大的运动潜力是这学期体育教学的重中之重。

三、目的任务

1、掌握基本的体育基础知识,明确体育锻炼的作用,在锻炼中运用学到的知识。

并不断巩固和提高。

2、进一步增强体质,特别是柔韧素质和弹跳素质以及速度的爆发能力。

3、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措施与教改思路

1:随着学生身体和年龄的增长,可多采用一些对抗性的游戏。

2:初中生对抗性强,可采用一些教学比赛,以增强学生锻炼身体的效果。

3:因材施教,分组时采用根据身高分组或按身体素质分组,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运动中享受到锻炼的乐趣。

2021年初中教师个人教学计划最新2一、教学内容:

①种植几种观赏植物;种植油菜花

②自我服务和家务劳动;

③生活小常识,劳技课教学计划。

这些内容不仅注意适应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而且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和趣味性。

二、本学期劳技课的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种植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自立能力和耐心细致的高尚品质。

3、提高学生对劳动生活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4、培养学生爱科学,爱生活,用科学的创新精神。

三、本学期教学工作安排

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通过了解,班上的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好的思想教育,告诉他们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是最光荣的,讲一些热爱劳动的小故事,来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2、积极进行劳动课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

劳动课的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掌握劳动和种植方法,学会总结规律,在学生掌握了简单劳动和种植方法的同时,学会创新,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了技能,陶冶了品德。

3、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兴趣。

4、经常带领学生参加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大胆创新,勇于竞争的实践能力。

总之,在本学期教学中,要以以上的总体计划来完成劳技课的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2021年初中教师个人教学计划最新3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总的指导思想,进一步贯彻国家课程改革的重要精神,提高音乐美术学科的教学质量,以达到全面提高中学生的艺术素质和人文素养的目的。

二、教学进度:

(一)音乐学科:

初一:期中授完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第二册的1~3单元;期末授完第二册的4~6单元。

初二:期中授完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第四册的1~3单元;期末授完第四册的4~6单元。

初三:期中授完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第六册的1~3单元;期末授完第六册的4~6单元。

(二)、美术学科:

初一:期中授完初级中学美术教科书第二册1——3单元;

期末授完初级中学美术教科书第二册4——6单元;

初二:期中授完初级中学美术教科书第四册1——3单元;

期末授完初级中学美术教科书第四册4——6单元;

初三:期中授完初级中学美术教科书第六册1——3单元;

期末授完初级中学美术教科书第六册4——6单元;

三、基本措施:

通过培训、比较等活动,宣传新的音乐、美术课程标准,使教师能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自觉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四、几项工作:

1、配合县普教科,做好从元月至6月开展的湖北省第六届黄鹤美育节荆州市赛区活动,积极准备“三优一先进”(优秀文艺节目、音美优质课、优秀美术作品、先进单位、个人)的活动。

(具体要求看县普教科的通知)。

2、协助荆州市教研室做好荆州市教育学会中学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美术专业委员会的老会员重新登记和新会员发展及换届工作。

3、对美术教师进行一次新课程标准的培训。

4、组织音乐教师进行优质课的比较。

5、组织部分教师参加省、市组织的教研活动

2021年初中教师个人教学计划最新4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通过实践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能力方法和知识经验的活动,通过学习本套教书,了解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增进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激发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文化素养和思想品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重在实践、重在体验、重在提高、重在发展的宗旨,特对本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活动目标:

1、组织学生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2、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提高通过探究活动来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3、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生活自理的态度,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习惯。

二、活动内容

1、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组织开展以“实验探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为核心的科学探究活动及技能活动。

2、利用课间操、升旗仪式、重大节日、法制报告等方面的活动,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遵守学生守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组织观念和集体观念,增强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感情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及措施

1、认真组织教学,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按计划实施教学活动。

2、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及时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思路。

3、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2021年初中教师个人教学计划最新5一、从知识与技能上来说,

使学生掌握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的影响等。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使得学生对于资本主义的产生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过程形成整体的认识,在学习和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比分析、综合,理解与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独立学习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教师的“教”,成为对学生的指导与引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1、西方列强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广大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疯狂的掠夺的基础之上的,这也是造成今天这些地区贫穷落后的历史根源。

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对外侵略和扩张。

2、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能够迅速的发展,是因为这种社会制度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3、当今人类所拥有的辉煌灿烂的文明,是世界各国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是世界各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我们一方面要珍惜人类的.文明成果,另一方面,还要善于创新和突破。

4、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任何人、任何势力也无法阻止历史的发展潮流。

5、学习历史是使我们从中总结出人类历史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可以正确的认识人类社会前进的历程,顺应形势、把握潮流,做时代的弄潮儿。

初一上册期末总结范文第3篇

一、主要工作和成绩-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工作总结_二年级上册语文工作总结

我严格管理学生,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切实做好一切教学常规工作,尤其是在备、讲、批、辅等方面,兢兢业业,从不敷衍了事,并坚持做好培优扶差工作。

1、做好备课工作。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预先备好课,课前再重新复习一遍教案的做法。能围绕本课时教学目标、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复杂的内容进行变换,取其精华,有取有舍;环节齐,有后记。

2、上好每一节课。课堂教学能做到:教学目标明确,能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突破重难点,善于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热情,能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体现分层教学,各类学生主动地发展。严把课堂教学质量关。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工作总结_二年级上册语文工作总结

3、作业布置做到合理,习题精练,有代表性和启发性,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复死板的作业不做。

4、抓好培优扶差工作。我认识到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培优扶差工作至关重要,只有把优生培养好了,班级才有榜样;也只有把差生的转化工作做好,才能利于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因此,我坚持做到有计划、有效果、有记录、有辅导、有鼓励。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工作总结_二年级上册语文工作总结

5、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学生达到了开学初制定的学习目标,掌握了以下知识:

⑴认识450个字,会写3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⑵学会了使用音序查字法,学生有了独立识字的能力。

⑶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⑷通过学习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了爱护图书的习惯。

⑸认识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会了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⑹通过这学期里口语交际训练,学生有了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⑺ 在语文教学中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二、存在不足与今后打算

1、学生发展不平衡,学法指导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学成绩仍然欠突出,还需提高;

2、教学以传统方法为主缺少创新意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成功。培优扶差工作做得不够扎实,培优目标不明确;

初一上册期末总结范文第4篇

一、苏州传统书院的辉煌与局限

苏州书院最早出现于南宋。创建于南宋端平年间的和靖书院,是苏州历史上第一所书院。之后历代有办有鹤山、甫里、文正等一批书院。

沿至清代,苏州书院的发展达至鼎盛阶段。③据统计,清代苏州一共新建书院55所,重修11所。④苏州书院的等级齐备,教育体系完备,书院教育普及程度高。⑤在为数众多的书院中,以紫阳、正谊等书院为代表的优秀书院因办学质量过硬,名师高徒辈出而闻名天下。紫阳、正谊两书院的历任山长多为硕彦名儒,如著名学者沈德潜执掌紫阳书院时,“门下多俊彦”,培养出王鸣盛、钱大昕、王昶等一代汉学大师。但在道光年间以后,随着朝局动荡,国势衰微,传统书院的发展也面临困境,其规模与影响均不如从前。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书院教育也暴露出众多缺点。首先,传统书院教育内容脱离实际,学生不谙新学,不了解世界发展大势。其次,传统教育多以“学而优则仕”为目标,是当官的预备教育。加之西方新学思潮的影响,传统书院的育人制度已“弊已积重,习亦难返”。于是,自19世纪末,苏州书院开始了改制历程。

二、苏州书院改制的历程

就苏州而言,书院到学堂的改制可分为19世纪末戊戌变法前后、20世纪初晚清新政时期与1905年废科举后这三个阶段,兹分而述之。

(一)戊戌变法:短暂尝试与快速失败

19世纪末的清廷腐败不堪,日甚一日。朝野上下,寻求改革。在教育方面,有官吏提出欲将书院改为学堂。光绪二十二年五月初二日(1896年),刑部侍郎李端?在《请推广学校折》中建议到“今可令每省每县各改其一院,增广功课,变通章程,以为学堂。”⑥同年九月,清政府同意并下令,“一并通行各省督抚学政,参酌采取。以扩旧规而收实效。”书院风貌一时有所变化。⑦在这期间,苏州书院也开始发生着变化。据光绪二十三年《知新报》载,苏州正谊、平江书院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添设西学一课”。⑧

在“百日维新”期间,清廷曾下令将书院改为学堂。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五月二十二日,光绪帝采纳康有为在《请饬各省改书院淫祠为学堂折》的建议,颁布上谕:“即将各省府厅州县现有之大小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学、西学之学校。”⑨书院改制拉开序幕。但仅仅几十天后,清廷便下令“各省书院请照旧办理,停罢学堂”,此次改制最终以失败告终。⑩

此间苏州书院改制情况记载甚少,但据两江总督刘坤一上奏,已将与苏州紫阳书院级别相似的钟山书院等改为府县学堂。吴地改制情况可以此作为参照。

(二)清末新政:从传统书院到新式书院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清廷国祚危难。迫于无奈,慈禧太后宣布实行“新政”。1901年9月14日,慈禧太后颁布“书院改制诏”。之后又先后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和《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对整个教育制度作出较为系统的规定。随即全国迅即掀起了一股书院改学堂的热潮。

苏州也响应新政,将传统书院改为新式学堂。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初四日,江苏巡抚聂缉?曾向清廷奏报苏州学堂改制情况。据其称,正谊书院改为苏州府中学堂,“仍其名曰正谊,学堂只设备斋、正斋,不设专斋。定学额六十名,分延中西教习,课以普通学经”。平江书院改为长洲、元和、吴县三县小学堂,“仍其名曰平江学堂。”,“分延中西教习,课以初级浅近之学”。紫阳书院则“改课经算策论”,留作校士馆。省城内原设的学古堂,“本讲求有用实学,所取多高材生,亦应循旧办理,加意整顿。”到光绪二十八年,苏州多数书院已完成书院改制工作。

(三)废科举前后:从新式书院到新式学堂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下诏废除科举制度,书院也失去其存在价值,纷纷改为新式学堂。于1902年留作校士馆的紫阳书院,1904年改办为江苏师范学堂。学古堂也于1905年改为游学预备科, 招考英、法、日文学生三班, 择优资送潘灏芬等10名学生留学, 1907年改为存古学堂。至此,古老而传统的苏州书院走向近代化,终于链接到新式教育体系之中,完成其历史使命。详见表2。

三、苏州书院改制的特点

(一)主张经世致用,学习西学

乾嘉年间的苏州紫阳、正谊两书院研经治史、著书立说、繁荣文化,不与专习科举帖括制艺者为伍,培养出一大批著名学者,如王鸣盛、钱大昕、王昶、孙星衍等人,形成了“精研古学,实事求是”的吴派汉学学术思想。这种研究实学、通经致用的思想也影响着晚清书院的改革。如正谊书院同治七年至十二年(1868-1873年)的课选内容,除经史外,讨论课题已涉及时事政治、军事、算学、地理等方面内容。诸如有以下课题:“沿于江海达于淮泗解”、“问岁差之说或谓黄道西移或谓恒量东行二者孰是?”等等。这与只知古籍考证或埋首科举的书院相比,无疑是一种进步。

(二)改制过程循序渐进,不断深入

苏州书院的改制和全国书院改制的步伐相一致,都经历戊戌变法前后、清末新政时期、和废科举后三个阶段。戊戌变法前后苏州平江、正谊两书院风气渐开,“添西学一课”。20世纪初清末新政时期,苏州又改正谊书院为苏州府中学堂;改平江书院为长洲、元和、吴县三县小学堂。变革书院制度,将传统书院改为新式书院。第三时期,1905年废除科举制之后,苏州也将原来校士馆改为江苏师范学堂;学古堂改为游学预备科, 招考英、法、日文学生。这三个时期的改革,循序渐进,不断深入,完成了苏州传统书院到新式书院,再由新式书院到新式学堂之间的转换。

(三)依旧存在保守因素

然而,苏州传统书院的改制过程中,也存在着保守因素。例如,清末新政时期,清廷发出“书院改制诏”,可当时苏州影响最大的紫阳书院,却并未改为学堂,而是留作校士馆。直到1905年科举废止前夕,仍有大批学生视校士馆为衣食之所,试图阻止校士馆改办学堂。紫阳书院作为省会书院的改制尚且如此,其它书院改制中的保守倾向可见一斑。

不仅如此,当时教习新学的老师稀缺,延缓了改制进程。不少地方的总教习仍为原书院山长。其中不乏饱读诗书之人,但懂得新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老师却少之又少。如苏州中学堂教习曹元弼,不懂新式教学方法,每月讲经五六次,每次“居中昂坐,闭目讲论其说”。可见,在书院改制过程中,将书院名称换为学堂很容易,但教学内容与方法上由中转西、由古转今却非一朝一夕之事。

四、对书院改制的思考

通过研究传统书院向近代的演化历程,可以分析其中的优劣得失,探寻经验与教训,做到以史为鉴。综合学术界的观点,笔者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仅供参考。

第一、书院为新式学堂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值得肯定。学者田正平、朱宗顺认为,1894-1911 年间,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之战的消耗以及巨额的战争赔款,“中国的可用资源大量枯竭。”而洋务、新政则需要大量财政支持。1898 年10 月, 两江总督刘坤一在奏折中无可奈何地表示: 通计各类学堂, 需金数十万,“然当兹费绌用宏, 度支告匮, 如此巨款, 实苦罗掘无从, 而地方应办事宜, 更何敢轻言请款。”在此情况下, 利用传统教育资源如书院现有的物质设备,无疑是晚清发展学校教育的“至速之法”。就苏州书院而言,苏州府中学堂、江苏师范学堂等新式学堂不仅脱胎于紫阳书院、正谊书院等旧书院。而且科举废停后, 两书院学田也并归入学款处, 用以开办各中小学堂。由此可见,传统书院为新式学堂提供了经费、场地、师资等物质基础,加速了教育近代化的步伐,值得肯定。

第二、改制处于被动,过程冲动草率,留有缺憾。清末书院的改革是在列强侵略,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下,清政府匆促作出的无奈之举。清廷作出改制决定,并非为了开启民智,培养新式国民,而主要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更何况,西方的大学制度根植于西方文化理念,与其经济、政治制度相适应。并非完全适合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因此教育全盘西化,会导致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有所冲突,暴露出许多矛盾。胡适曾感叹清政府这一仓促之举,“把一千多年来的书院制度完全推翻。而以形式一律的学堂代替教育实在是吾中国一大不幸事。”

第三、书院精神之于当今,可弥补现代大学制度的不足,有其现实价值。传统书院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目的,主张学术自由,鼓励师生交流,蕴含着浓厚的人文主义情怀。这可以与强调理性与科学的现代大学制度互为补充。现代大学制度,注重“术”之教育、“知”之教育,而忽略“学与道”、“情与意”之教育。而中国传统书院恰好弥补其不足。若将强调“精神感化及人伦师表之义”的传统书院与“科学本位、教法机械”的现代大学制度相结合,则现代大学教育制度会更加适合我国国情,愈臻完善。

综上所述,古老而传统的苏州书院完成了其历史使命,通过改为学堂,以新的姿态存在于新式教育体系之中。这也从侧面展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对内忧外患,中国有识之士追寻近代化的艰难历程。其间留下的经验与教训,值得我们深思。

[注释]

①资助项目:第十六批苏州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基金项目。

②陈雯怡:《由官学到书院--从制度理念的互动看宋代教育的演变》,第2页,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4。

③“自入国朝以来,列圣相承,尊师重道,……,而又广设书院,乐育贤才,文教昌明,古今希有。”见道光《苏州府志》卷二十四《学校》。

④王坤、王卫平:《清代苏州书院研究》,《中国地方志》2009年第5期。

⑤王坤、王卫平:《清代苏州书院研究》,《中国地方志》2009年第5期。

⑥朱有?:《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第484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⑦陈元晖、尹德新、王炳照:《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第122-123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⑧朱有?:《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第435-436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⑨陈谷嘉, 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下册,第4126页,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⑩邓洪波:《中国书院史》,第330页,上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

陈谷嘉, 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下册,第4719页,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此处备斋、正斋、专斋均为教育组织,“备斋,习浅近各学,略如各州县之小学堂;正斋,习普通学,略如各州县之中学堂;专斋,习专门学。”朱有?:《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第790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前江苏巡抚聂缉?奏陈改设学堂折》,1902年2月13日,载朱有?:《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第454-455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开办各府州县书院,亦已饬令改为学堂。”见《两江总督刘坤一奏陈筹办江南各学堂折》,1902年,载朱有?:《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下册,第785-787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王晋玲、李峰:《清代苏州书院教育述论》,《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徐启彤:《清代吴地书院的演进与学术思潮》,《苏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徐静玉:《清末江苏书院的变革与衰亡》,《南通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田正平、朱宗顺:《传统教育资源的现代转化――晚清书院嬗变的历史考察》,《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费正清:《剑桥晚清史(下卷)》,第84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王炳照:《中国古代书院》,第200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梁洋:《向新式学堂的蜕变――清末城南书院的改制》,《科学时代》2012年第17期。

初一上册期末总结范文第5篇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的特点是:收发凭证按材料的计划成本计价,原材料的总分类帐和明细分类帐均按计划成本登记。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核算,月份终了,将发出的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与材料成本差异调整为实际成本。

其具体帐务处理可分为以下四方面:

1、货款金额已定,材料月末未验收入库。

此种情况下只需按发票帐单的货款和相应的增值税等作购入处理,不必计算材料成本差异。即:

借:物资采购 (实际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应付帐款等

在小规模纳税人下的增值税计入物资采购成本,以下同。

2、货款金额已定,材料月末已验收入库。

此种情况下既要按发票帐单上的货款和相应的增值税等作购入处理,同时又要计算材料成本差异。

借:物资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应付帐款等

同时作入库处理: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物资采购(计划成本)

月底结转材料成本差异,节约情况下:

借:物资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

如为超支则作相反分录。

或:入库时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借或贷:材料成本差异(超支记借方,节约记入贷方)

贷:物资采购(实际成本)

3、货款金额到月末不确定,月末按计划成本估价入帐,下月初用红字冲减。

此种方法,以计划成本作原材料入库处理,但不计算材料成本差异。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应付帐款(计划成本)

下月初用红字冲减,待发票帐单到达后再作购入处理。

4、发出原材料的会计处理。

材料成本差异帐户的设置:

借方 材料成本差异 贷

期初余额:结存材料超支差异 期初余额:结存材料节约差异

发生额:购入材料超支差异 发生额:(1)购入材料节约差异 (2)发出材料负担成本差异(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期末余额:库存材料超支差异 期末余额:库存材料节约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

存材料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计划成本)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在计算出差异率后,用各车间、部门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与成本差异率相乘,求出各种产品和各车间应分摊的材料成本差异。以实际成本等于计划成本加材料成本差异为依据,将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例:甲公司原材料日常收发及结存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月初结存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600,000元,实际成本为605,000元;本月入库材料成本为1,400,000元,实际成本为1,355,000元。

当月发出材料(计划成本)情况如下:

基本生产车间领用 800,000元

在建工程领用 200,000元

车间管理部门领用 5,000元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领用 15,000元

要求:

(1)计算当月材料成本差异。 (2)编制发出材料的会计分录。

(3)编制月末结转发出材料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

解:(1)计算当月材料成本差异

=〔(605,000—6,000,000)+(1,355,000—1,400,000)〕/(600,000+1,400,000)

=—2%

(2)发出材料的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 800,000

在建工程 200,000

制造费用 5,000

管理费用 15,000

贷;原材料 1020,000

(3)月末结转发出材料成本差异的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 16,000

在建工程 4,000

制造费用 1,000

管理费用 3,000

贷:材料成本差异 204,000

总之,对原材料计划成本核算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购入的材料只有在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已定并已验收入库的条件下计算购入材料的成本差异,材料成本差异的结转可在入库时结转,也可以在月末汇总时结转;

(2)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中超支或借方余额用“正号”表示,节约或贷方余额用“负号”表示;

(3)发出材料承担的成本差异,始终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的贷方,只不过超支差异用蓝字,节约用红字或×××表示,最终计入到成本费用的材料还是实际成本。

 

 

参考资料:

1、初级会计实务 经济科学出版社 会计资格考试领导小组 2001年

2、中级会计实务(一) 中国财政出版社 会计资格考试领导小组 2001年

3、中级会计实务(一) 中国财政出版社 会计资格考试领导小组 2001年